在敌军渡河的时候半进半退的时候是在准备好撤退 是 否

军理题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84页免费27页免费22页免费10页免费21页免费 11页免费8页免费2页免费4页免费1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00页1下载券80页免费4页免费8页免费5页1下载券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齐国智谋精典
&&&&&&&&&&&&&&&&
/ 齐国智谋精典 
组成“军之练锐,”“有此三千人,内出可以决围,外入可以屠城。”就能 无坚不摧。《尉缭子·战威》也说:“武士不选,则众不强”。  公元 115 年,汉朝廷命班雄(班超之子)率军进屯三辅以备羌人叛乱。 班雄派司马钧、庞参各率一部兵马击羌,均败。司马钧、庞参皆坐征下狱。 朝廷改派马贤、任尚代班雄率军 20 余万众,进屯三辅,抗击羌人。  这时,担任怀县令的虞诩对任尚说:“兵法上说,弱不攻强,走不逐飞, 这是军事斗争的客观规律。我们过去之所以败给西羌,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 精锐骑兵,而西羌骑兵却来如疾风,去如绝弦,一日可行数百里,我们以行 动迟缓的步兵抗击来去如风的骑兵,势不相及,所以,我虽有兵 20 万,仍不 免旷日持久,劳师无功的结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建议现在不如罢诸郡 兵,各令他们出钱数千,20 个步兵共买一马,这样,你可以训练一支万余人 的骑兵部队,然后,用这支万余人的骑兵部队对付只有数千人的羌骑,追尾 截掩,其道自穷。这样,便民利事,战胜西羌的大功就一定可以告成。”于 是任尚很快裁减了数目庞大、行动迟缓的步兵,组建和训练了一支万余人的 骑兵。他指挥这支精悍的骑兵队伍与西羌作战,果然易弱为强,击败了羌人, 攻破敌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中国有句古语:“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将不在广而在于谋。”兵精将广, 乃胜利之本。“兵之胜在于篡卒”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军队建设,仍有 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兵之道莫过乎一  《六韬·龙韬·兵道》说:武王问太公道:“用兵的规律是什么呢?” 太公说:“一般用兵的规律,没有比事权专一更为重要的了。军队能事权专 一,就能行动自由、所向无敌了。孙子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尉缭子·兵谈》中也讲:“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都强调了“将贵自专”的重要性。 兵道变化多端,战机稍纵即逝。俗语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一 旦战机到来,为将者不能自专事权,还得打报告请上级批准,那么,良好的 战机必失无疑。可见,“兵之道莫过乎一”这一谋略是符合军事斗争的特殊 规律的。汉景帝三年(公元前 154 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菑川七诸侯国发动了反对朝廷的武装叛乱。景帝闻变,拜周亚 夫为太尉,率军平息叛乱。当周亚夫聚兵荥阳时,吴楚联军正并力攻梁。梁孝王刘武数次遣使向亚夫求救,但亚夫却不许发兵。梁王使臣把这一情况向景帝报告后,景帝就派 使臣命令亚夫发兵救梁,但亚夫还是拒绝不执行。亚夫虽不发兵救梁,却派 弓高侯等将领率骑兵出淮泗口,以绝吴、楚兵之后,断其粮道,他自己则率 兵向东北进至昌邑。尔后,又南进下邑,深沟高垒,坚壁不战,吴楚两王粮 道被断,深恐军中缺粮,不能持久,数出挑战,企图诱周亚夫军与其决战。 周亚夫对此全然不予理会,仍坚壁不出。后来,吴军一部进攻亚夫营寨的东 南隅,但主力则准备暗袭西北。周亚夫识破了敌人的用心,决定将计就计, 派部将防御东南,自己则亲率精锐防守西北。结果,吴楚联军进攻受挫,土 卒多饥亡叛散,刘濞不得不引军撤退。周亚夫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率部发起 反击,将吴楚联军打得大败,吴王刘濞弃其军,率精锐数千人乘夜落荒而逃, 楚王刘戊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  是役周亚夫坚持“兵之道莫过乎一”的原则,拒不奉诏,坚壁不出。派 兵奇袭敌后,断敌粮道,使强敌粮绝卒饥,人心离散,不战自溃。兵以诈立  《孙子兵法·军争》说:用兵作战要用诡诈的方法取得成功,为造成有 利的形势而行动。  “兵以诈立”要求在实战中采取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等办法,使敌人判 断失误。在运用此谋略中,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要研究敌指挥官弱点; 第二,趁敌人迷惑不解之际,巧妙适时地变虚为实、变无为有、变假为真, 给敌人以不意的攻击。《六韬·龙韬》中讲:“两军对垒,要隐匿计谋,秘 密企图,高筑壁垒,埋伏精锐,隐蔽静肃,使敌人不知道我的企图,以便声 东击西。”《孙膑兵法·官一》也说:“隐匿谋作,所以钓战也。”  唐朝安史之乱时,安禄山让他的部将令狐潮包围雍丘城,城里的守将张 巡困守孤城。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张巡命令士兵扎了 1000 多个草人,都披 上黑色的外衣,用绳子拴着,乘着夜幕往城下吊。令孤潮的士兵以为真有人 坠下城去突围,乱箭齐发,射向草人,使张巡赚得几十万支箭。后来,张巡 夜里把真人坠下城去,令孤潮的士兵以为张巡又来“草人借箭,”远望着发 笑,毫不作战斗准备。于是,张巡这次坠下的 500 名士兵组成了一支敢死队, 直冲敌营,杀得令狐潮措手不及。兵贵胜不贵久  《孙子兵法·作战》说:用兵作战,贵在速胜,而不贵在持久。《孙子 兵法·九地》又说:当作战开始前要象处女那样沉静,使敌不加防备;一旦 发动起来,就要象逃脱的兔子一样迅速,使敌人来不及抗拒。孙子曾说:用兵作战,如果动用战车千辆,辎车千辆,士卒十万,千里运粮,那么总计前后方的开支,招待宾客的费用,每天就要耗费千金之巨, 然后十万大军才能行动。用这样的大军去作战,就要求速胜。旷日持久,就 会使军队疲困,锐气挫伤。长期从事战争,就会使国家经济困难。如果军队 疲困,锐气挫伤,兵力耗尽,经济凋弊,别的国家就会乘隙进攻,在这种情 况下,即使有杰出的将领,也无法挽救危局。所以,用兵作战要争取速胜, 而避免持久,以免给国家带来灾难。《孙膑兵法·八阵》中讲:能够速胜则 立即行动,不能取胜则要停止行动。《尉缭子·天官》也说:预计有速胜的 把握就采取行动,没有胜利的把握则坚决停止。“兵贵胜,不贵久”是由战 争这一特殊事物的特殊规律性所决定的。227 年,魏国新城太守孟达秘密地数与蜀通书,阴许归蜀。当时,司马懿率军屯镇于宛,得到这一情报后,准备率师征讨。按说,司马懿要发兵平 叛,必须先向洛阳的魏文帝上表,待朝廷批准后才能进兵。可从宛至洛阳往 返需半月,从宛至新城也需十多天。这样若等魏主降旨后再发兵平叛,就是 孟达举事的半个月以后了。另外,魏军和孟达的兵力在数量上是四比一,但 魏军的粮草不足一月之用,而孟达的粮草却可支持一年。这也就是说,魏军 若等洛阳传旨后再进军,兵到新城粮草已尽,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时间成 了魏军与孟达争取主动的一个关键。司马懿老谋深算,果断行事,在没有接 到进军平叛的命令之时,就率军日夜兼程,“八部并进”,几乎每天要走两 天的路程。结果只用八天的时间,就赶到新城。这时,孟达的城防工事还未 修成,各项准备也没有完全做好。他根本没有想到魏军会如此迅速地兵临城 下,还满以为可以争取到一个月的备战时间,这时孟达不得不驰书诸葛亮告急,发出“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的惊叹。魏军连日猛攻 破城,斩杀孟达,俘虏 1 万余人。  古往今来的兵家名将,无不主张兵贵神速。“难得者时,易失者机”, 许多成功的战例都证明,先发制人贵速,主动攻击贵速,捕捉战机贵速。行 动的迅速常常可以弥补兵力的不足。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时间就是军队, 时间就是胜利。完为守备诱敌攻城  《六韬·豹韬·突战》说:在对敌作战中,要仔细观察情况,在敌人尚 未完全到达前,就应先完成战备,严阵以待。待敌人主力到达,设法激起敌 人的怒气,使其硬攻,以消磨敌人的力量。  积极防御在战争中和积极进攻同等重要。为了达到阻敌攻势的目的,在 战前就应加强战备,固修城防,严阵以待,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阵地巩固,不 至于被敌人一冲即破。在完成战备的基础上,训诫士兵坚守城池,敌人攻城 必然会遭到沉重的打击。当敌人头脑发热时,要使敌人硬攻城池,这样可以 削减敌人的战斗力,为彻底战胜敌人创造条件。450 年,南朝宋军北伐进抵 滑台,彭城、汴梁都成为后方,淮河两岸更加安然无事。可是,盱眙太守沈 璞却仍在发动民众大修城池,把城墙垒得又高又厚,城壕控得既宽又深。沈 璞这种很有远见的备战措施,却遭到一些人的反对。说他“不识时务,劳民 伤财。”甚至连朝廷也责备他不该花费人力物力而修建无用的战备工程。各 方面的压力虽然很大,却未能动摇沈璞的备战决心。他常常对周围的人说: “当前虽然北伐进军顺利,但胜败乃兵家常事,而对强大的敌人,战局变化 莫测,很难保证这里安然无事。盱眙地处交通要道,是淮河上的重镇,岂能 不防万一?”不久,宋军在滑台失利,收军南返。北魏太武帝拓拔焘亲率 10 万大军南征,宋军节节败退,退守盱眙,拓拔焘挥军前来攻打,一战不利,便又领军 南下,守军见敌人受挫撤走,料定不会善罢甘休,盱眙必有一场恶战。沈璞 与大将臧质日夜不停地训练部队,抢修工事,商讨作战方案,使各项战备工 作都做得格外好。 451 年 1 月,再次包围了盱眙,并威胁守军给他献酒。 臧质为了激怒敌人强攻坚城,即令部署将尿水装入两只坛中送出城去。拓拔 焘被气得七窍生烟,立即命部队连夜挖壕围攻。魏军采用钩车、冲车攻城不 下,最后采用人海战术,在将帅的严厉督促下,爬城的士兵虽然前赴后继, 蜂拥而上,可是由于宋军士气高昂,城池坚固,因此激战 30 天,盱眙城依然 屹立不动,魏军死伤达数万之众,尸体填满了城壕。拓拔焘正在为强攻不下 盱眙而伤透脑筋之时,后路又被宋军切断,不得不仓慌撤退。  这次战斗,充分说明有备无患、选择要点早作防御准备的必要性和重要 性。这一点,值得每个指挥员认真思考和借鉴发挥。忘战必危  《司马法·仁本》说:国家虽然强大,好战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 忘掉战争准备,必定危险。即使天下已经平定,国泰民安,每年春秋两季还 要用打猎来进行军事演习,各国诸侯也要在春天整顿军队,秋天训练军队, 这些做法都是为了时时刻刻不要忘记做好战争的准备。  战争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古人特别强调对战争要采取慎重态 度,要以爱惜民众为根本。即使国家强大也不要好战,穷兵黩武;同时又要 时刻做好战争准备。这种“居安思危”的思想是符合唯物辩证法思想的。    公元前 265 年—前 221 年,齐王田建在位 40 年,开始由于年幼,国事皆 决于君王后。这期间,秦国日夜加兵于韩、赵、魏、燕、楚五国,齐国则不 修战守之备,不助五国攻秦。因其地不与秦接,东边又有大海,一时受不到 战争的威胁,所以对于中原的兼并战争置若罔闻,且满足于“事秦谨,与诸 侯信”,以为只要如此,就可以全国。君王后死时,形势已相当严重,她在 临终时告诉齐王田建,群臣中某某人可用。齐王请她把名字写下来,当把笔 牍拿来时,这位君王后却说:“老妇已经忘记了。”结果齐王田建一个字也 没记下来,依然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君王后死后,后胜做了相国,此人及其 门客接受秦人的重贿,为秦反间。公元前 225 年,齐王准备朝秦,被大臣劝 住。即墨大夫听说后,急忙赶来对齐王说:“我们齐国地方数千里,可征发 甲兵数百万。现在三晋的大夫皆不愿事秦,流落在我们阿、甄地区的就有百 十人。你把他们组织起来,与之百万之众,让他
们去收复三晋故地,就是临晋关也是可以攻入的;楚国的鄢郢大夫也不 愿为秦人办事,流落到我们临淄城南的也有百十人,你把这些人也组织起来, 给他们百万之师,让他们去收复楚国故地。这样,我们齐国的国威就一定能 够树立起来,秦国也可以被灭亡。”但是,齐王没有采纳这一建议。他虽然 未去朝秦,但依然不修战备。结果齐王在秦大军压境之时,只有束手被擒。 间远观迩《司马法·定爵》说:一般作战,首先要侦察敌情。侦察敌情,远处要用间谍,近处要仔细观察。 两军开战之前,首先要弄清双方形势,然后才能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制订作战计划。《孙子兵法·谋攻》中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为了摸清对方情况,就需要派遣间谍,即侦察人员,打入敌人内部,这样才能准确地 了解敌情。进行间谍活动,首先必须取信于敌,为了麻痹敌人,博得敌人的 信赖,有时就必须作出一定的自我牺牲。在对阵时,要善于观察,根据敌人 的态度,气势、阵形等方面来判断敌情,这也是了解敌情的重要方面。不论在古代、近代还是现代战争中,运用间谍来侦察敌情的做法均被广泛采用。尤其在现代战争中,间谍与反间碟的斗争使“间远观迩”这一了解 内情的谋略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为多样。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 德双方互派间谍以了解对方的情况。不但如此,英国还使德国的一些间谍成 为双重间谍,即原属德国的间谍,英国人捕获后,收买过来,让他们为德军 提供假情报,进行欺敌活动。其中有名叫穆特和杰夫的两个挪威籍人,原来 德国情报局派他们到英国来,主要任务是制造恐怖事端,进行破坏活动,并 搜集军事情报。英军将其俘获后,将其收买,为了使他们继续取得德国情报 局的信任,于是为他们导演了两次引人注目的爆炸事件,使德国人对两次事 件信以为真并非常满意。这种以假作真、恰到好处的安排使德军深信不疑并 继续用降落伞为其空投了许多英镑、无线电发报机和一些爆炸器材,供他们 继续使用。穆持和杰夫乘机提供假情报,为英国海军进行大量的欺敌活动。 奇正相生  据《孙子兵法·势篇》载:指挥作战,总是用“正”兵与敌接触,用“奇” 兵取得胜利。所以善于出奇兵的将帅,他的部署和战法就像天地那样变化无 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歇,像日月那样周而复始,像四时那样循环无穷。作 战不过奇正,可是奇正的变化却是无穷无尽的。奇正相牛就好像循环转动那 样没有始终,无穷无尽。    奇正,是战略、战术上使用的一对范畴。从战略上看,担任正面进攻的 军队为正,担任侧击、迂回的部队为奇。在战法上,明攻为正,偷袭为奇。 按一般原则作战为正,采取特殊战法为奇。“奇正相生”实质上就是说善于 灵活运用作战方式,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奇”与“正”构成一对矛盾的 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司马法·用众》说:“兵力弱 小,利于变化莫测出奇制胜;兵力强大,利于正规作战。”《六韬·龙韬》 中也说:“作战的形势是随着敌人的行动而变化的,临机应变产生于两军对 阵的时候,奇正运用来源干将帅的智慧与思虑。”在军事史上,“奇正相生”、“出奇制胜”的战例不胜枚举。如公元前205 年八月,楚汉之争中,刘邦命韩信为左丞相,统帅大军渡河击魏,开辟 北方战场。韩信率军进至临晋津时,见对岸魏军防守非常严密,于是在临晋 津一带多设疑兵,摆列船只做出欲强渡黄河的假象,而主力军却秘密奔赴上 游的夏阳,从夏阳以木罂缻摆渡将士。过河后,突袭安邑,俘虏魏王豹,攻 占了魏国各地(事详《史记·淮阴侯列传》)。择人任势  《孙子兵法·势篇》说: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量才用人,利用形势, 根据不同的形势而采取不同的对策,形成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这样就能无 往而不胜。军队建设是克敌制胜的基础,胜负因素是克敌制胜的具体条件,而为将之道则是军队建设和胜负因素的保证。所以,选拔英明而有权略的人为将, 对于保证取得战争的胜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三国时的蒋琬,于 214 年被任命为广都县令。一次,刘备外出视察来到广都,看到蒋琬什么事都不做,又喝得酩酊大醉,就大发雷霆,准备加罪于 琬。诸葛亮知道后,替蒋琬求情道:“蒋琬这个人,是治理国家的大器,可 不是治理一个小块地方的人才啊!他做官办事是以安定民生为根本,而不是 把做表面文章放在首位,乞望主公能够再三加察于他。”刘备向来尊重诸葛 亮的意见,便没加罪于琬,只是把他免了职。刘备做汉中王以后,蒋琬当了尚书郎。230 年,蒋琬作了长史,又兼任抚军将军之职。诸葛亮几次外出征战,蒋琬每次都保障了 军粮和军械的充足供给,所以诸葛亮常说:“公琰(蒋琬的字)以他的忠心 和正直来寄托自己报效国家的志向,他是辅佐我完成统一事业的人啊!”诸 葛亮曾给后主刘禅写了一份密奏说:“假如我去世,未完成的事业可交给蒋 琬继续干下去。”诸葛亮死后,刘禅把重任加给蒋琬。当时,由于刚失去了 军队的主帅诸葛亮,大小官员都忧心忡忡,而蒋琬既无忧容,亦无喜色,依 然神情自若,一举一动和先前一样。  蒋琬是蜀国继诸葛亮之后的重臣之一。诸葛亮非常了解他、器重他,把 他推荐给刘备;刘备死后,又推荐给刘禅。蒋琬确实没有辜负诸葛亮的信任, 为蜀汉事业做出了贡献。这充分说明“择人任势”的重要性。只有知人善任, 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明理而胜敌  《管子·兵法》说:治众有数,胜敌有理。要察其计数,审其教器,明 其法度事理,??法令不轻出,以统一民众之耳目,则治定功成。  一支 军队的战斗力是克敌制胜的根本所在,而战斗力的保持和发挥又是 与军队的纪律是否严明,号令是否统一密切相关的。历代兵家都对军队的法 度特别注意。著名大军事家孙武强调“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主张既要加  强法制和纪律教育,使士卒懂得服从命令的重要,又要用严格的纪律进行管 理,使士兵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这样,打起仗来才能“齐勇若一”, 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可见,“明理而胜敌”是军事斗争中的一条极为重要 的规律。  更始二年(24 年)大司马刘秀率军在河北同王郎割据势力作战中,力量 逐渐壮大。随着军队的扩大和力量的发展,加强军中的统一纪律就成为一个 迫切问题。当时,刘秀于军中立市,作为军人的贸易之地。为了加强管理, 刘秀以将军祭遵为军市令。就在这时,他自己的一位“舍中儿”在军市里横 行不法,谁也不敢去管,祭遵知道后,便立即派人把刘秀的那个“舍中儿” 抓来问罪,并处以极刑。刘秀得知后,勃然大怒,认为祭遵不留情面,太过 分,要治祭遵的罪。陈副劝谏说:“您可不能这样做,您经常讲军中要有统 一的纪律,希望众军齐整。现在祭遵奉法不避贵贱亲疏,严格执行您的旨意, 坚决整饬军纪,他杀‘舍中儿’是为了使您的教令能够在军中顺利推行。如 果您把他抓起来治罪,今后谁还敢按照您的旨意去办事呢?”刘秀听了如梦 初醒,不但没治祭遵的罪,还命其为“刺奸将军”,并通告诸将。从此,刘 秀的军队军容整肃,纪律严明,上下一心,风气大变,成为当时的一支很有 战斗力的部队,为翦灭群雄,统一国家,建立东汉王朝创造了条件。刘秀和祭遵等都深谙“明理而胜敌”的道理,所以能为整饬军纪而对违法者认真地处治。如果祭遵徇私情,对“后台”很硬的“舍中儿”睁只眼闭 只眼的话,那么军市里的违法行为必然与日俱增,将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作为一名指挥员,应该认真研究“明理而胜敌”的问题,在治军问题上,使 这一古老的谋略焕发出新的光彩。乖其所之  《孙子兵法·虚实》说:善于防御的人,敌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进攻好。 在实战中,敌想与我决战,而我不想决战,即使随便占领一个地方进行防守, 敌人也不能迫使我军决战,是因为我们设法改变了敌人的行动方向。乖,背离;乖其所之,就是改变敌人行动的方向。在实战中,防守同进攻一样,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当处于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与 敌正面决战,无异于以卵击石。这时若设法引开敌人,改变其主攻方向,就 可能解除危机化险为夷;同时,敌人就我所范之后,必然处于被动,我再乘 隙而进,即可战胜敌人。《六韬·豹韬》中说:“当突遇强敌时,须挑选材 士强弩,以战车、骑兵为左右翼,迅速攻击敌人正面,急剧袭击敌人侧后, 使敌人迷惑,造成混乱,无法判断我方情况,敌军将帅必然惊惶失措而被打 败。”“乖其所之”这一谋略与三十六计中的“调虎离山”是相契合的。  东汉末年,武都的羌人叛乱,汉朝廷派虞诩担任武都太守平定叛乱。当 他引军前往的途中,突然遭到羌人的袭击,被截击在陈仓崤谷。这时,虞诩 没有马上组织突围,而是命令部队驻扎下来,扬言写信请求救兵,等救兵来 到再前进。羌人听了,想趁汉朝救兵到来之前捞一把,都分散到邻县去掠夺 财物。虞诩见羌人分散,便乘机进军,不分昼夜,每天急行军 100 多里,每 次驻军,命令士兵逐日加倍增修炊灶。羌人察看此情,以为虞诩的救兵真的 赶到了,不敢攻击,从而造成羌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被动。虞诩乘机突破 封锁,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大败羌人。迭战则久皆战则强《司马法·定爵》说:在作战中,长兵器用以掩护短兵器,短兵器用以补救长兵器的不足,戈、矛、殳、戟、弓矢五种兵器轮番出战可以持久,全 部出战就能形成强大力量。  古代作战,主要以在陆地上对阵为主,如弓箭射程较远,和矛、殳具有 氏柄的器械称之为“长兵”,戈和戟主要是横击,柄不能太长,属短兵。在 战斗中,或用长兵或用短兵面对面地厮杀。所以,五种兵器轮番出战就能持 久,合力作战,就能形成强大攻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两军 作战就出现了使用战车、骑兵、水兵等,这些装备精良的队伍在战斗中相互 配合,就可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到了近现代,随着现代化武器的出现,军 队的分工越来越细,要求联合作战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如现代军队分为海军、 陆军、空军。陆军中又有步兵、骑兵、坦克兵等,而作战中也往往是海、陆、 空联合作战,相互配合,充分显示出现代战争的特点。“迭战则久,皆战则 强”的思想反映了分兵作战和联合作战的意识,符合军事斗争的普遍规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在欧洲战场的绝大多数战斗都是采用陆、 空军联合作战。如 1939 年 10 月初,希特勒就已决定在 11 月间进攻法国。但 因为新编成的军队缺乏训练,加上秋冬季节不利于空军和装甲坦克行动,进 攻时间一变再变,一直推迟到 1940 年 5 月。进攻时也是运用地面军队在空军支援和掩护下迅速推进的方法,闪电式地占领了法国。  20 世纪 90 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与伊拉克的海湾战争,更是体现 了“皆战则强”的战争奇观。这次战争不仅有传统的陆军、海军、空军,更 有现代化的导弹战争,充分显示了军队各兵种联合作战的威力。现代化的武 器装备使多国部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突破了所谓的牢不可破的“萨达 姆防线”。系统论认为,事物各部分的联合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之和,而是一种具有质的飞跃的新状态。战争中的军队各兵种的联合也是各兵种各自为战所 无法比拟的。“迭战则久,皆战则强”这一古老的谋略在现代条件下仍闪现 出其耀眼的光辉。佯北勿从饵兵勿食  据《孙子兵法·军争》载:在实战中,要善于明察情势,敌人假装败退, 不要跟踪追击,敌人利诱,不要上当。在实战中,敌我双方情况不断变化。作为指挥员,既要善于采用计谋来调动敌人,迷惑敌人,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同时,又要有冷静的头脑,善辨 真假虚实,不为敌人所迷惑,以免陷于被动。《司马法·用众》中讲:“如 果敌人已占据了有利地形,就卷起军旗,假装败退引诱它出来,然后反击它。” 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佯北勿从、饵兵勿食”的道理。这一谋略包含了唯 物辩证法关于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  战国末年的赵国名将李牧长期驻军雁门关一带,抵御匈奴的侵扰。他要 求士卒认真学术骑射,又派人刺探情报,同时关心士卒生活。但由于李牧不 许士卒出战,匈奴贵族就以为李牧胆小怯战,赵军将士也产生了这样的看法。 赵王知道后,曾一度让人代替他的职务。但以后的一年多时间,赵军虽对匈 奴的侵扰不断出战,但丢掉不少土地、财产。因为边境的作战不力,赵王又 要李牧再去戍边。李牧提出,要按照他从前的办法办,才能从命。赵王答应 了他的要求。李牧重新赴任后,又恢复了以前的做法。匈奴在几年的时间内 什么也得不到,还认为李牧真的是怯懦无能,所以逐渐丧失了戒备。而赵国 的守边将士,平日得到赏赐却不见用,早就想好好地打一仗。在将士可用,  敌寇将骄士情的情况下,李牧便挑选一些战车和骑兵去演习,又让边民跟随 军队去放牧。匈奴见到后,便来枪掠。李牧指挥赵军佯败诱敌,有意让数十 人被匈奴俘虏去。匈奴单于获悉后,便大举入侵。李牧巧设奇兵,歼灭其主力 10 余万,使匈奴在以后 10 多年时间里,再也不敢纵兵侵扰赵国的边境了。 全面准确地分析形势而采取对策是致胜的关键所在,如果“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计较一时的小利,则会上大当、吃大亏。“佯北勿从,饵兵勿 食”就是告诫军事指挥员不要贪图小利,为假象所迷惑。军事史上有许多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经之五事而索其情  《孙子兵法·计篇》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和人民的生死、国家的 存亡息息相关,不能不慎重地加以考虑。所以要从五个方面来衡量、对比、 研究,以探索双方胜负的可能。一是“道”:就是使民众顺从君主的意志, 可与之同生共死,而不惧怕危险;二是“天”:是指昼夜、阴睛、寒暑等天 侯季节的变化规律;三是“地”:是指地理位置的远近,地形的险阻与平坦、 广阔与狭窄及死地、生地等;四是“将”:指将帅应具智慧、诚信、仁爱、 勇敢和严肃等品质;五是“法”:指军队的编制、干部的配备和后方的补给 等。作为一位英明的将帅,必须深刻认识、对比、研究这些因素。商汤伐夏桀的鸣条之战,可谓是“校之以计,而索其情”的典型战例。商汤为推翻夏朝,进行了甚为深远的谋划和长期的准备。他深知夏桀虽然暴 虐无道,为民所弃,但夏为中原共主已达 400 年之久,声威余绪,亦非自己 可比;况且夏桀与各诸侯间有上下名份之分,以下犯上,不易获得人心悦服。 于是,他便利用中原人民崇拜天帝的宗教思想,一面广布仁德,争取夏人的 拥护,一面暴露夏桀的丑恶,宣称要替大行道、吊民伐罪。同时,又广泛罗 致贤能,增强自己的力量,如聘请伊尹主持国政,重用仲虺、汝鸠、汝房等。 他还推荐伊尹去夏桀处供职,以观察夏政,在夏臣中策反。在军事上,采取 蚕食政策,逐个并吞附近拥护夏朝的诸侯,以壮大自己,孤立夏朝。经过 18 年的兼并扩张,原先仅有地方 70 里的商汤,势力日盛,声望日增,诸侯多倾 向于他。于公元前 1766 年,商汤终于兴兵伐夏,夏桀仓促应战,西出拒汤, 战于鸣条之野(今山西省运城县东北),夏帅惨败。夏朝从此灭亡,商汤成 为中原共主。纵观商汤灭夏的全过程,商汤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灭夏战争,可以说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其态度可以说是慎之又慎,并且能全面地分析、研究制约 战争胜负的各个因素,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说:用兵作战,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不败; 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的,可能胜利也可能失败;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 己,每战必败。  了解敌情我情,是克敌致胜的首要条件。只有充分、全面地对敌情我情 进行了解,并加以分析、比较、研究,才能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与敌作战, 什么情况下不能与敌作战;才能根据兵力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战法;才能对 战斗作充分的准备。《管子·兵法》中也说:“不明于敌人之政,不能加也; 不明于敌人之情,不可约也;不明于敌人之将,不先军也;不明于敌人之士, 不先阵也。”汉元帝永光二年(公元前 42 年),陇西羌人拥兵叛乱。元帝在同大臣们商讨平叛大计时,右将军冯奉世说:“陇西羌人的叛乱,如不及时平息,就 难以威制远方。臣愿领兵前去征讨。”元帝听了很高兴,就问他需要多少兵 力,冯奉世分析了羌军的情况后说:“可用 6 万人,一月足以解决!”但是 当时朝中一些权贵认为,国家连年饥荒,兵不可多发,用 1 万人去屯守就足 够了。元帝没有采纳冯奉世的主张,冯只好带任立和韩昌率 12000 人马以屯 田为名向陇西进发。  冯奉世到达陇西后,以任立为右军,屯白石;韩昌为前军,屯临洮;冯 自领中军,屯首阳以西。韩先派出两校慰与羌战,因寡不敌众,皆为羌所破。 在这种情况下,冯只好向朝廷上书,请求增派 36000 人的援兵。汉元帝接到 奏报后,立即发兵 6 万余人赴援。十月,汉大军进抵陇西。十一月,全军出 击,羌军大败,死亡千余人后溃散出塞。冯能量敌用兵,是因为他对敌、我 双方的情况有深刻的了解。他先分析了羌军的情况,估计叛军有 3 万人,又 根据兵法的原则和汉军的情况,提出要用兵 6 万才能平息这场叛乱,但由于 朝中权贵们的反对,最后只带 12000 人西征。他率军西征,初战受挫,又上 书请求增援,才获大胜。这说明“知己知彼”是何等的重要!知兵之情弩矢其法  《孙膑兵法·兵情》说:如果要想了解治军、用兵的道理,必须效法用 弩射箭的规律。箭好比是士卒,弩好比是将帅,射箭人好比是国君。箭的构 造,金属做的箭头在前,羽毛做的箭羽在后,所以射出去后强劲有力飞快。?? 如果将帅不同心协力,就不能克敌制胜;犹如弩张开后,如果弩臂不正,就 射不中目标一样。如果士卒部署得当,将帅也协调一致,而国君的指挥不对 头,也还是不能克敌制胜;犹如箭的前重后轻得当,弩臂也端正,但发射的 人指的方向有偏差,也还是射不正目标。箭能中靶,在于箭的构造正确、弩 的臂平正、两翼推动箭的力量一致、发射方向对头,这四个方面都合乎要求。 军队要取得克敌制胜的战功,也必须像用弩射箭一样,在于国君、将帅、士 卒同心协力。所以说,战胜敌人的道理,和弩箭射中目标的道理是没有两样 的,这就是治军、用兵之道。对士卒的要求,就是配置兵力必须前重后轻,这样作战时才能有巨大的冲击力和杀伤力。否则,前轻后重,一旦与敌交锋,前面容易一触即溃,后 面容易随之瓦解。公元 23 年,绿林起义军同王莽军队的昆阳决战,可以说明 这个问题。当时起义军在昆阳城内只有八九千人,而敌军达 42 万之多,众寡 悬殊。当刘秀率领千余人来解围时,敌将王邑、王寻只派数千人迎战,结果 刘秀首战告捷。当刘秀又向敌军指挥部发动攻击时,王邑、王寻仅派万余人 迎战,并命令其他各部不准擅自行动。结果刘秀又获全胜,临阵斩杀王寻, 昆阳城内起义军也乘势杀出,敌军 42 万全部溃散瓦解。对将帅的要求,就是要心和。将帅不和,指挥不一,非打败仗不可。例如 986 年的宋辽幽州之战,宋西路军主将潘美和副将杨业就很不和。当时宋 军主力东路被歼,中路己撤退,西路也奉命撤退。辽军集中兵力对付宋西路 军的形势下,潘美却强令杨业出击。杨业明知出击必败,无奈被迫出击,并 约定潘美率兵到陈家谷接应。杨业中伏战败退至陈家谷,潘美没有如期接应, 而是提前撤退了。结果使抗辽名将杨业所部被歼,杨业负伤被俘,不屈而死。 这就是将帅不和造成的。  对国君的要求,就是要正确地做出战略决策,正确地规定打击方向。否 则,就会导致失败。如公元前 259—前 257 年的秦赵邯郸之战即是一例。当  时的赵国,刚刚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军歼灭 45 万人,元气尽丧。但是,赵国并 未向秦国屈服,而是开展合纵外交,与齐、楚、燕、魏、韩结成同盟,共抗 秦军。秦昭王十分恼火,一再拒绝大将白起的建议,不顾东方六国已出现的 合纵抗秦的形势,决定再次对赵大举进攻。他先后三次增兵,几乎竭尽全力, 连续围困邯郸三年。但在东方六国的抗击下,秦军以失败告终,主力几乎被 歼,一部被迫投降,丢失部分土地,使秦统一大业受挫。  “知兵之情,弩矢其法”的谋略抓住了士卒的组织、将帅的指挥和国君 的决策这三方面的内在联系,阐明了治军和胜敌的道理。强调主、将、卒的 高度统一,不单纯重视明君良将的作用,也不忽视士卒的作用,而要求三位 一体,协调一致。定爵著功  《司马法·定爵》说:凡是作战,先要确定军中各级官职爵位,各负其 责;同时又要明确宣布赏罚制度,颁布教令,使军队各部分职责分明,有规 可循。  在治军问题上,严明的职责和明确的赏罚制度是军队统一行动的首要的 条件。所以,治理军队,既要加强法制和纪律教育,使士卒懂得服从命令的 重要性。又要有严明的执法者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执行起来铁面无私,这样 才能服众。否则,统帅军队克敌制胜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有了严明的职责和 明确的赏罚制度,执行者又能不徇私,不阿贵,一视同仁,这样军队就能“齐 勇若一”,冲锋陷阵,所向披靡。这是符合“铁的纪律是致胜的保证”这一 众人皆知的道理的。孙武为吴王训练宫女的故事,就体现了这种“定爵著功”的治军思想。孙武把吴王选出的 180 名宫女分做两队,并命吴王的两名宠姬分别担任队 长。操练开始前,孙武向宫女们宣布了必须遵守纪律和各种动作号令。但操 练开始后,宫女们听到击鼓声都嬉笑不止,操练场上,乱七八糟,不成样子。 孙武再次申明纪律和要求,击鼓以后,宫女们依然交头接耳,嬉笑喧闹,对 孙武的各种号令根本没有放在眼里。于是孙武下令,把两名队长拉出斩首, 以肃军纪。然后又选两名宫女担任队长,按照规定继续操练。宫女们见两个 宠姬被斩,顿时都惊呆了,再也不敢嬉笑喧闹了,操练时都能按照孙武的号 令和要求,或左或右,或进或退,或跪或立,井然有序,寂静无哗。这时, 孙武派人奏报吴王说,队伍已经整顿好了,请大王观看,并说这样的队伍随 便怎么使用都行,即使让她们赴汤蹈火,也会勇往直前。这个故事充分体现 了孙武的治军才能,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  在今天看来,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思想都是值得我们的借鉴和遵循的。 古往今来,大凡有战斗力的精锐之师,无一不是军纪严明,赏罚必信,令出 必行,悉听约束的军队。战场上的“齐勇若一”,要靠平时的严格训练和养 成,而“定爵著功”是其最根本的基础。职责不分,赏罚不明,就会使军力 涣散,在战场上就难以出现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场面。所以,“定爵著功” 的治军思想,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变见则击之  《六韬·犬韬·武锋》说:要打击敌人,应当抓住十四种对敌不利的情 况:敌人刚集结、立足未稳时;人马饥饿时;天候季节对敌人不利时;地形 对敌人不利时;敌奔走赶路时;敌没有戒备时;敌部队疲劳时;将离士卒时; 长途跋涉后;敌军渡河时;敌军忙乱时;通过险阻隘路时;行列散乱时;军  心惊怖时。 两军作战,最重要的是把握战机。战机稍纵即逝,聪明的将帅应遇事果断,才不会错过良好的胜敌机会。英明的将帅不但要善于观察敌人的弱点以 捕捉战机,而且要善于调动敌人就范,主动地制造战机。“变见则击之”的 思想就是要求指挥员在敌有可乘之机时果断出击,一举击败敌人。这种思想 是符合战争规律的。  “变见则击之”的战例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比比皆是。169 年,汉朝廷 中对溃散于汉阳山谷间的羌族各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派主张说降;一 派主张乘其虚弱之际,一举歼之,以绝后患。后一种意见以护羌校尉段颎为 代表。他认为:春农之际,百姓布野,羌虽暂降,而县官无廪,必复为盗贼, 不如乘虚发兵,势必殄灭。”于是,段颎率军进至距羌军 40 里的凡亭山,派 田晏、夏育率 5000 人先进。凡亭山一战,羌军溃散东奔,全聚于射虎谷。段 颎计划在羌军溃散惊怖、立足未稳之际,一举消灭其主力。派千余人设路障 绝敌退路;并派田晏、夏育等率 7000 人埋伏在羌军附近西山之上,另派张恺 等率军 3000 上东山。这时,羌军发现了汉军的企图,段颎便同张恺等自东西 山纵兵奋击,所向披靡,斩杀其渠帅以下 19000 余众,于是,东羌悉平。   当然,段颎追杀羌军未免太残酷,但是就军事斗争而言,段颎 的“变见 则击之”,善于捕捉战机的作法,则值得军事指挥员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怿众勉若《司马法·定爵》说:在作战中,主将既要善于巩固军心,顺应大众意志以勉励士卒杀敌;又要仔细地观察敌情变化,采取相应的行动。 在作战中,只有上下信任,和睦相处,军心巩同,纪律严明,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才能所向披靡。如果上下不信任,彼此不和睦,玩忽职守,互相猜疑,军心涣散,纪律废弛,就会不战自败,更谈不上克敌制胜了。 所以,“怿众勉若”,即顺应广大民众的意志以勉励士卒杀敌,这是克敌制 胜的首要条件。《六韬·龙韬》中说:“将帅不能克制自己,与士卒共甘苦, 就无以体会士卒的饥饱。由于将帅能同士卒共寒暑、共劳苦、共饥饱,所以 全军官兵听到前进号令就欢喜,听到停止号令就愤怒。即使面临高城深池, 箭石如雨,士卒也能争先登城,士卒并不是愿意牺牲,乐于伤残,而是因为 将帅深深地关怀他们的冷暖、饥饱,体贴到他们的辛苦。”《孙子兵法·谋 攻》说:“上下同欲者胜。”《孙膑兵法·篡卒》也说:“得众,胜。”《吴 子·图国》曾讲:“不利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利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利 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利于战,不可以决胜。”可见,顺应广大民众意忐, 上下同心被历代兵家视为胜利的首要条件。“怿众勉若”符合战争的基本规律。  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 279 年),齐田单攻杀燕将骑劫,恢复齐国后, 齐襄王封田单为安平君,并任为相国。不久,田单准备攻打狄国,他先去请 教于智谋过人、善于排难解纷的鲁仲连。鲁仲连说:“将军此次攻狄,我看 是攻不下来的。”田单说:“我以小小的一座即墨城,指挥老弱残兵,打垮 了兵车万乘的强大燕国,收复了齐国的失地,如今先生却说我攻不下一个小 小的狄邑,不知从何说起?!”田单气鼓鼓地上了车,连招呼也不打一声就 走了。接着,田单就带兵去攻打狄邑。但是,打了三个月,牺牲不小,还是 没有攻下。田单于是去请教,鲁仲连说:“将军在即墨时,坐着就编草袋, 站着就拿锹干活,给士卒做出了很好的榜样。那时,你还这样激励将士们说:  ‘我们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了,只有勇敢地向敌人作战;我们的宗庙都给敌 人毁了,日子没有指望再过下去了。只有勇敢地向敌人作战。’那个时候, 将军有牺牲的决心,士卒没有偷生的念头。他们听了你的话,没有一个不悲 愤落泪,都决心跟着你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这就是将军你能够打败燕国, 恢复齐国的道理。如今您作为相国,金带围腰,一味贪图享乐,全无牺牲决 心,怎么能够带领士卒,打得了胜仗呢?”  田单听了鲁仲连的一席话,感动地说:“我的心思,先生都知道了!” 第二天,他就亲自出马鼓舞士气,巡视战场,齐军发起攻击后,他不顾个人 安危,站在矢石如雨的地方,拿起大槌,擂鼓指挥。这一下,齐军士气鼓舞 起来了,他们个个奋勇作战,很快就攻占了狄邑。  决定战争胜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将帅是否身先士卒,顺应广大民众 的意志以勉励士卒作战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田单攻狄的先败后胜,就深刻说 明了这个道理。相敌必谨  《孙子兵法·行军》说:作为将帅,必须善于判明敌情,谨慎从事:敌 人距我很近而仍能保持镇静的,是仗恃它占据着险要的地形。敌人距我很远 而来挑战的,是想引诱我军前进。敌人占领平地而放弃险要,必定另有图谋。 许多树木都在摇动,是敌人向我前进的征候。草丛中设了许多遮障,那是敌 人布置的疑阵。鸟群突然飞起,下面必有伏兵。野兽惊骇奔逃,是敌人潜来 偷袭。尘土飞扬得高而尖,是敌人的战车来了。尘土飞扬得低而宽,是敌人 的步兵来了。尘土飞扬得稀疏而缕缕上升,是敌人在砍柴。尘土少而往来飞 扬,是敌人在扎营。敌人使者言词谦逊而又在加紧准备,是准备向我进攻。 敌人使者措词强硬而且摆着向我前进的姿态,是准备退却。敌人先派出战车 占据两侧,是掩护主力布阵。敌人没有预先约定而突然派人来讲和,必有阴 谋。敌人调动频繁展开兵车,是期望与我交战。敌人半进半退,是企图引诱 我军。敌兵依仗着兵器而站立,是饥饿的表现。汲水而自己先饮,是干渴的 表现。敌兵见利而不进,是疲劳的表现。飞鸟群集的地方,下面必无敌军。 敌人夜间惊叫,是军心惶恐。敌军纷扰混乱,是将帅没有威望。敌军旗乱动, 是队伍混乱,敌人军官经常发怒,是由于军队疲倦。敌人杀马吃,是军中缺 粮。敌人抛弃炊具,不回营舍,是准备死拼的“穷寇”。敌军交头接耳,急 切议论,是其将帅不得人心。敌人频频悬赏,是由于处境窘迫。频频惩罚, 是由于陷入困难。敌与我谈判措词委婉而谦逊是企图暂时休战。敌军气势汹 汹向我前进,而又久不交战,也不撤退,这就需要慎重地考虑它的企图。  孙子详尽地说明了实战国所遇到的各种情况,这些判断敌情的方法对克 敌制胜有着重要的意义。正确判明敌情为历代兵家所重视,《六韬·虎韬》 中说:“登高下望,以现敌之变动。望其垒,即知其虚实;望其士卒则知其 来去。??敌人无鼓声,营垒之上有飞鸟而不惊,空中无尘扬,必是空营。 撤退不远而又返回,是调动忙乱,这时出兵打击、必获全胜。”《孙膑兵法·八 阵》中也强调:“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同书《官一》篇更是详细 论述了相敌、攻敌的具体问题。可见,“相敌必谨”是符合认识论的基本规 律的。  周灵王五十七年(公元前 555 年)秋,齐发兵扰鲁,遭到以晋侯为首的 众诸侯的讨伐。齐坚守平阴,晋侯率各路诸侯重创齐军,这时又传来鲁、莒 两国各出战车千乘前来助晋的消息,齐侯对此手足无措,登巫山观察敌情时,  只见对方战车成行,人喊马嘶,远处旌旗遍野,大路上尘埃滚滚。齐侯胆战 心惊,急令撤军。其实,齐侯所见,多半是假,少半是真,施旗是虚设,尘 土是拖树枝而起,战车上也多是草人。当齐秘密撤军时,要求人衔枚、马勒 口,但平阴上空群鸦飞鸣,其鸣声甚乐,城中又有失群之马的嘶叫。晋侯发 觉齐人已撤出平阴城,乘势追杀,大败齐军。  人们常常以“料敌如神”来赞颂英明的战将。所谓“料敌如神”必须以 “相敌必谨”为基础,即细心观察战场,把所得的各种情况,结合敌人的行 动规律,进行周密思索。而不是象齐侯那样,粗枝大叶的登高一望,真假莫 辨,就惊慌起来,而应向晋侯那样依鸦鸣马嘶判明军情那样料敌,才能做出 正确的判断。城有所不攻  《孙子兵法·九变》说:在战争中,有的城邑不一定要攻。不一定要攻 的城,是指估计我军力量可以攻下这个城,但攻取后对前进并没有什么好处, 占领后又不能守住它。又如用强攻,必定攻不下,若进出到它的前方,造成 有利的形势,它就会自动地投降,即便造不成有利形势,它也不至于危及我 后方安全。对这种城邑,虽然可以攻取,也不要攻。  在战争中,城邑的攻取固然很重要,但如果时机不成熟,就去攻取城邑, 一是在攻取时必将付出大的代价;二是即使攻下,也难以巩固,这样就势必 影响战争全局,给自己背上包袱,造成被动,得不偿失。所以,“城有所不 攻”,在时机未成熟时,要积极准备,收缩势力,以待战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经过我党的积极努力,使红色力量有了长足的发展,革命形势向着有利的方向健康发展。但当时党内的“左”倾路线 在不顾革命时机尚未完全成熟,革命力量相对于敌人来说还很弱小的形势, 冒然决定以攻取大城市为革命的目标。为此我党和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尽管,有的城市在短时期内为我暂时占领,但很快又被敌人夺取。经过这次 向城市进攻,使我方力量几乎丧失殆尽,革命由高潮转入低潮。后来,在以 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经过分析,认为中国的国情不容许走“苏联 式”(即直接攻取大城市)的革命道路,从而制定了“深入农村,建立农村 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斗争策略,实践证明,这 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一条符合实际的成功之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根据中国当时的国情,制订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其中即蕴含了“城有所不攻”的谋略。战道不违时  《司马法·仁本》说,作战的原则是:不违背天时,如不在疾病流行时 兴兵作战,为的是爱护自己的民众;不乘敌人国丧时去进攻它,也不趁敌国 灾荒时去进攻它,为的是爱护敌国的民众;不在冬夏两季兴师,为的是爱护 双方的民众。  战争的胜利,需依据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如果三者 不齐备,即使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自己所付出的代价往往也是惨重的。“战 道不违时”是要求将帅兴师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不要置兵众死活于不顾,而 应以爱惜民众为前提,这样才能博得士兵的爱戴,军队的战斗力就能得到充 分发挥。既得天时,又占地利,又有人和,取胜易如反掌,所以“战道不违 时”是符合战争基本规律的。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 627 年)春,秦穆公准备发兵攻打郑国,向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说:“劳师以袭远,这是我没有听说过的事情啊。军 队劳累得精疲力尽,远方的国家又早有了准备,这样做恐怕是不行的。我们 军队的行动,郑国是必定会知道的。我们如果劳苦奔走而一无所得,士卒就 一定会产生怨恨的情绪。再说我们的军队要远行千里,人家哪能会不知道 呢?”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告,还是命令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带领 军队,准备出发。  在秦军出师那天,蹇叔赶到军前,哭着对将士们说:“孟明视啊!我恐 怕只能看见大军出发,再不能看到大军回来了!”蹇叔哭着对儿子西乞术说: “晋国一定会在崤那个地方阻方你们。那里有两座山:南面的那一座,有夏 朝帝王皋的坟墓;北面的那一座,周文王曾在那里避过风雨。你们一定会死 在那两座山之间,我准备在那里收敛你们的尸骨!”当时因为秦国急于向外 扩张,争夺霸权,尽管蹇叔如此劝阻,穆公还是命令军队出征了。结果真如 蹇叔所料:秦军见郑有准备,无取胜把握,在回师途径崤时,突遭晋军袭击, 秦军大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都做了俘虏。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蹇叔哭师”的故事。蹇叔指出秦军“劳师袭远”、 “违时而动”,是不会成功的,而秦穆公没有认清这一点,贸然出师,导致 了这次失败。所以,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员,一定要有战略头脑,要尊重战争 的规律,从全局分析和认识问题,尔后才会做出正确的决策。战胜不复  《孙子兵法·虚实》说:作战形式灵活到了极点,就可以做到不露一点 形迹。这样,即使再聪明的敌人也看不透我方的企图,也会束手无策。因此 每次战胜都不要重复使用某一种作战形式,而是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 化。作战形式的选择,是依据战场上的客观形势而定的。其主旨是要求灵活多变,使敌方捉摸不透、无法把握。若是思想僵化,恪守一些陈旧的军事原 则,对于干变万化的战场形势来说,只能是“守株待兔”。所以,“战胜不 复”,依据战场形势而选择作战形式的思想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是符合“一 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汉高祖三年(公元前 204 年),韩信、张耳等人率汉军数万,在取得了灭魏、攻代的胜利后,又挥军东向,翻越太行山,进攻赵国。赵王歇与主将 陈余即率 20 万大军据守井陉口。当时,赵军的兵力为汉军的数倍,且占有地 势之利,在韩信率军攻未时,便准备迎击。这时赵军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韩信、张耳远道而来,一路上所向披靡,打了许多胜仗,其锋锐不可挡。我们应深沟高垒,坚壁不与战,以 挫其志。同时用奇兵袭其后方、断其粮道,使韩信进退两难。”但陈余却认 为,韩信兵少,而且是疲惫之师,不应避而不战,他坚持“义兵不用诈谋奇 计”的陈腐信条,拒绝了李左车的正确意见。  韩信得知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意见后,十分高兴,令大军迅速向井陉 口推进,并派两路骑兵从侧面埋伏下来,伺机袭击赵军营寨。在赵军正面, 韩信则以 1 万大军渡绵蔓水,在其东岸背水列阵。赵军出动后,韩信就指挥 汉军佯装败退。陈余等人以为韩信背水列阵,已犯了兵家所忌,又不战而退, 更表现了他不会用兵,于是就贸然下令,对汉军实施追击。这时,汉军的两 路伏兵乘虚直捣赵垒,拔掉赵旗,尽易汉帜。赵军攻击背水作战的汉军久战 不胜,正欲撤退,忽见自己营垒中飘起了汉军旗帜,顿时军心大乱。退至水  边的汉军这时又奋起反击,使赵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双方经过激烈 战斗,赵军主将陈余战死,赵王歇作了俘虏,赵国的 20 万大军被汉军打得一 败涂地。  井陉口破赵之战的胜利,是与韩信对作战方式的运用不拘泥常法,善于 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分不开的。贵信恶疑  《司马法·定爵》说:军队内部要崇尚诚信,切戒猜疑,这是致胜的根 本。军队内部彼此不信任,不和睦,互相猜疑,互相责难,这样就会军心涣 散,是作战的祸患。  在军队内部,崇尚诚信,相互信任,就会“上下同欲”;反之,彼此猜 疑、责难,就会使军队分崩离析,削弱自身的战斗力。《荀子·议兵》载: “临武君曰:请问为将?孙卿子曰: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 乎无悔,事至无悔而止矣。”可见,“贵信恶疑”是使军队团结一致,充分 发挥战斗力的前提,也是克敌致胜的关键,这一谋略反映了兵法中“上下同 欲者胜”的道理。  周赧王七年(公元前 308 年),秦武王派左丞相甘茂出使魏国,约请魏 襄王共同举兵攻伐韩国,并令向寿为辅,与甘茂一起使魏。甘茂一行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魏都大梁,同魏王把伐韩之事讲好之后,就叫向寿先行回国。甘茂对向寿说:“你先回去,告诉秦王,魏王已同意共同 伐韩,但是我们希望不要去进攻韩国。事情成功之后,功劳全归于你,我随 后便到。”向寿回国后,把这些话都讲给秦武王,武王困惑不解,便亲自赶 到息壤迎接甘茂,询问情由。甘茂回答说:“韩国的宜阳是个大县,我们要 去攻打,必须远离大王,远行千里,途经函谷关、三崤之险,这是很困难的 事。当年曾参住在费时,鲁国有个与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母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听了并不相信,依然织布自若。后来又有人告诉曾母此事,曾母仍不为所动。等到第三个人又来讲起此事时,曾母就坐不住了, 便投杼下机,逾墙而走。曾参之贤,其母本来信之不疑,但三人疑之,其母 也信而惧之;何况臣之贤比不上曾参,大王对我的相信程度也比不上曾母对 于曾参。今天怀疑我的人又何止三人,臣恐大王也会‘投杼下机’。先前张 仪西并已蜀之地,北开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的人却不以为是有了张仪 的缘故,而认为是先王的英明。魏文侯令乐羊率军攻中山,经过三年的时间 取得了胜利,回国之后,文侯却给乐羊拿出谤书一箧。乐羊看了为之惶恐不 安,只是再拜稽首说:‘攻拔中山不是臣下的功劳,而是靠君王的神威’。 我本为楚人,寄旅之臣,樗里子、公孙奭二人如果背后议论我,大王你就会 相信的。这样我伐韩不成,既欺骗了魏王,又结怨于韩相公仲侈。”秦武王 听了甘茂的这一番话,便不以为然地说:“我是不会听信他们的,请你在这 里与我盟誓。”于是甘茂与秦武王盟誓于息壤。同年秋,甘茂率军向韩国宜 阳进发。  甘茂率军兵临宜阳坚城之下,攻打了五个月也没有结果。这时,樗里子、 公孙奭果然为此而议论起来。秦武王听了之后,便要召回甘茂,准备罢兵休 战。甘茂收到秦王撤军的诏令后,便派人去问武王:“我们不是在息壤有过 盟誓吗?”武王听后如梦初醒,便下令征集军队去援助甘茂,这样秦军很快 就攻占了宜阳。韩派相公仲侈为使向秦求和。从此,秦国的势力就步步深入 到中原地区。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人言可畏,故而秦武王对甘茂的军事行 动由信而疑。但秦武王不食前言,一旦甘茂提起“息壤盟誓”的话,便顿释 疑团,使甘茂伐韩得以成功。甘茂亦可谓有先见之明,他为了保全自己,用 曾母“投杼下机”的故事晓之于秦王,其目的是为了坚定秦王伐韩的信心。 顺天奉时阜财因故  《司马法·定爵》说:在作战中,要顺应天时,即利用天候时节,因时 制宜地行事。同时又要善于广集资财,尤其是利用敌人物资以增强我之实力。 天候季节,对于战争的胜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指挥员要熟悉天候季 节的变化规律,做到因时制宜,顺奉天时行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资 财是军队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战斗中,指 挥员要善于广集资财,保证充足的后勤供应,这是克敌制胜的最根本的保证。 否则,断绝了物资供应,军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就会不战自败。“顺天奉时,阜财因敌”是符合战争的最根本的规律的。顺佯故意  《孙子兵法·九地》说:指导战争的原则,在于顺着敌人的意图来愚弄 它,而集中兵力,歼灭敌人,擒其主将。  顺佯敌意就是顺着敌人的意图而愚弄它。在战争中,诱敌之法很多,如 古代兵法中讲的,对性贪之敌,示利诱之;情骄之敌,示弱诱之;将愚而不 知机变者,设伏而诱之等。总之,要根据战场实际,因势利导,调敌就范。 “顺佯敌意”是一个创造战机的过程,有时需要做出一定的让步,并且需要 耐心,其关键是摸准敌将的心理和企图,然后将计就计,使敌人误以为其计 划之正确而放松戒备,掉以轻心,这样便使我得以乘敌之隙而击败敌人。这 一谋略反映了军事斗争的一般规律。1805 年,拿破仑带兵同第三次反法联盟作战。他乘胜追击俄军至奥尔莫乌茨时,沙皇亚历山大认为自己的近卫军和增援部队已经调来,应当同法军 进行决战。而具有战略眼光的库图佐夫则认为,俄军目前仍面临全军覆灭的 危险,必须赶紧继续退却,避免决战,拖延时间,以待普鲁士军队最后决定 投入反法战争。这时,拿破仑猜到俄军司令部内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他生怕 库图佐夫说服沙皇,丢失战机,陷入不利的持久战争。于是,拿破仑突然命 令部队停止追击,前哨后撤,向对方请求罢战媾和,并立即派代表同俄方谈 判,拿破仑把自己装扮成张皇失措、害怕决战的样子,正好使亚历山大坚信 现在已是消灭法军最有利的时机。于是亚历山大以自己错误的判断否定了库 图佐夫的意见,贸然回师与法军决战,结果钻进了拿破仑的圈套,被法军打 得落花流水。  再如 1947 年初,莱芜战役后,国民党军队汲取以往的失败教训,采取“加 强纵深,密集靠拢、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战法,向我山东解放区发动重 点进攻。敌人改变了战法,我还按照过去那种以一部兵力出击敌侧后,多不 能达到调动或分散敌人的目的。于是,我华东野战军遵照军委指示,保持最 大的耐心,不过早惊动敌人的后方,主动再后退一步,放开正面,诱敌大胆 深入。同时,主力暂不在预定战场设伏,而是先集结在隐蔽待机位置伺机, 以造成敌人的判断失误,助长其骄狂心理,待其贸然前进,直至 5 月 11 日, 我将敌二兵团诱向淄博,将敌一兵团诱向坦埠以南地区,出现了敌人分兵突 进的态势后,我大军便割敌两翼,突破中央,迅速歼敌七十四师于孟良崮地区。  “顺佯敌意”的关键是用假象掩盖己方的军事企图而“顺”敌之意,使 之进入己方的圈套之中。从另一个方面讲,又要求指挥员要冷静分析形势, 不要被假象所迷。这一谋略,在现代战争中仍闪耀着其智慧之光。卑而骄之  《孙子兵法·计篇》曰:用兵作战,要依据实际情况,针对对方的不同 特点,而对其进行谋算。卑辞示弱,用以骄纵敌人,即依照敌人的喜好,顺 从其心愿,使其滋长骄傲情绪而谋划失误,我再巧妙地加以利用,就必能战 而胜之。  将骄卒惰,取败之道。一支军队打了胜仗,屡挫强敌,当然是件好事。 但是如果由此轻敌麻痹,产生骄傲情绪,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战争史上, 由于主将骄傲轻敌,士卒斗志松懈而致败的事例,不胜枚举。《六韬·武韬》 曾说:“因其所喜,以顺其志,彼将生骄,必有好事,苟能因之,必能去之。” 利用敌人的弱点,采取一些策略,使敌主将骄傲轻敌,使之成为“骄兵”, 骄兵则必败。  260 年秦赵长平之战,秦将白起的谋算可谓是“以弱骄敌,使之致败” 的典型例证。当时,秦强赵弱,赵将廉颇根据这一情况,坚守不出,两军相 持数月,秦军仍无法取胜。于是,秦以重金收买赵国重臣,散布廉颇年迈不 敢出战,秦军最怕赵括之类的流言。赵王听信流言,调回廉颇,改派赵括为 大将。秦王得知赵括当了将军,就以白起为上将军,指挥秦军相机与赵军决 战。赵括受命来到前线后,为了执行赵王出击秦军的旨意,就立刻改变了廉 颇的作战部署,并亲率主力出击秦军。白起根据当时双方所处位置及设防情 况,决定采取先将赵军主力引出壁垒,然后可行聚歼的方针。因此交战之初, 白起诈败,示之以弱,以骄赵括。赵括初战获胜,便误以为秦军不堪一击, 遂忘乎所以,挥师长驱大进,卷甲而趋。此时,白起则指挥秦军且战且退,引诱赵军主力远离营垒;然后另派精骑突然切断赵军退路与粮道;接着又悉发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赵 军于旷野,使赵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赵军被困 46 天,内无粮草,外 无救兵,疲惫不堪,病弱日增。面对此情,赵括把几十万大军兵分四路,企 图突围,但秦军外筑壁垒,防范严密,赵军几次冲杀,均未奏效。最后,赵 括率数千精锐之卒强行突围,结果为秦军射死。主将战死,赵军迅速土崩瓦 解,赵 40 万大军投降后,全部被白起残酷地坑杀。战争残酷无情,长平之战赵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赵括的骄傲轻敌,而中白起的骄敌之术。在战争中,主将一定要慎察双方的实际情况,然后再 采取行动,才能不被假象所惑,方可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又要善于谋算,利 用敌人的弱点,引敌入瓮,以求全歼。信己之私威加于敌  据《孙子兵法·九地》载:在战斗中,不要培养任何国家的权威,要相 信自己的力量,把兵威指向敌人,就能挫败敌人,攻取其城池,摧毁其国家。 俗话说:“两强相争勇者胜。”“勇”就是勇气,是一种精神力量,对 于个人来说,就是自信心,做任何事情,树立坚强的、稳固的自信心十分重 要。孟子曾说过:“养浩然之气,就能充塞于天地之间,至大至刚,无往而 不克。”(《孟子·公孙丑上》)对于一支军队来说,首先要树立必胜的信 心,上下齐心,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强大“军威”,使敌人在精神上受到震 撼,这对于克敌制胜是至关重要的。岳飞所率领的“岳家军”使敌人闻风丧  胆,金兵不禁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岳家军所靠的就是一 种强大的“军威”。  989 年,辽国大将耶律休哥率 8 万人马向宋朝进攻。宋朝派李继隆带领 1 万兵马押运着数千辎重车辆,前往威虏军增援。李继隆为了及时了解敌情, 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即派部将尹继伦带领一部人马先行。尹继伦在行进中 发现辽国军队蜂拥而来,连忙抢占村落,布开阵势,作了迎战的准备。谁知 辽兵竟毫不理睬,烟尘滚滚地从附近开了过去。尹继伦认为敌强我弱,目前 的关键是鼓舞士气,然后才有可能击败敌人。于是尹继伦对部下说“辽军不 把我们放在眼里,竟找我大军作战去了,如果被他们打胜了,我们也不免被 消灭;如果他们打了败仗,回过头来也要拿我们出气,那时我们也难保全性 命。看来我们的处境只有同敌人决一死战,死里求生了。现在唯一的办法是 等辽兵全部过去之后,我们悄悄跟其后,当辽兵与我主力作战时,我们从背 后来个突然袭击,一定能为国立功。即令不能成功,战死沙场也可成为保卫 国家的英雄,留名青史,不至于默默无闻地变成契丹刀下之鬼!”众人一听 尹继伦的豪迈言语,立即群情振奋,斗志昂扬,一致表示坚决听从指挥,决 一死战。  尹继伦见部属一个个勇气百倍,心里十分高兴,随即让部队饱餐一顿, 喂好战马,尾随敌后,待敌军向宋主力进攻前,突然袭击敌军。在战斗中, 人人争先,个个奋勇,使敌人大乱,敌军主将耶律休哥负伤逃走。宋军两军 夹击,杀得辽军丧魂落魂,溃不成军。尹继伦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情势下,运用“信己之私,威加于敌”的谋略,取得了以少胜多的突出战果。“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在历代战争 中,均被兵家所重视。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解放斗争中,发展为“在 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军事理论。这一谋略,在今天仍值 得指挥员们认真领悟,灵活运用。胜在得道  《孙膑兵法·篡卒》说:将帅懂得用兵之道的,能胜利;不懂得用兵之 道的,不能胜利。规律是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有顺应规律,不可违逆它、改变它。只有在尊重客观 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要尊重客观规律,必须 认真地研究,深刻认识它,把握它。战争是一特殊的事物,也有着自己所独 特的规律。作为将帅,懂得用兵的规律就会打胜仗,不懂得用兵之道就会打 败仗。所以,要求将帅指挥作战应按客观规律办事,使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 相一致,这样才能常胜不败。可见,“知道,胜”“不知道,不胜”是一条 千古不移的真理。  1930 年 12 月,蒋介石拼凑杂牌军 8 个师约 10 万人,向中央苏区发动第 一次围剿。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特点,制定了“诱敌深入”的 作战方针,胜利的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在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仍然 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战术,取得了胜利。1931 年 7 月,蒋介石调集 30 万军队对中央苏区第三次进行围剿。当时红军只有 3 万人左右,主力还在福 建建宁,而且是苦战之后,尚未得到休整补充。面对超过自己 10 倍以上的强 敌,毛泽东提出了“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作战方针。最后胜利地粉碎了 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经过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不断壮大,蒋介石于是又发动了第四次和 第五次围剿。第五次反围剿一开始,红军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实行 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没有采取待机而动,在内线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 方针,而是到外线攻打敌人的坚固据点,实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战 法。在几次失败后,又被敌人的优势兵力和堡垒政策所吓倒,转而企图在全 部战线上同时阻止敌人的进攻,即由冒险主义转为保守主义,处处设防,节 节抵御,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的地位。
毛泽东同志深得用兵之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使红军 第一、二、三次反围剿取得了重大胜利,在中国军事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而党内的左倾机会主义,由于不能把握战争的规律,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 懂用兵之道,结果使红军蒙受了重大损失,最后,不得不进行长征。可见, “知道,胜”,“不知道,不胜”这一真理,无时不闪耀着其永恒的光辉。 选其锐士疾击其后  《六韬·豹韬·突战》说:武王问太公说:“敌人深入我国,长驱直入, 侵占土地,抢掠牛马,蜂涌前来,迫我城下??我想以守能固,以战能胜, 应该怎么办?”太公回答说:“象这样突然来袭的敌军,他的牛马必然缺乏 饲料,士卒必然没有粮食,只是凶猛地向我进攻,在这种情况下,应挑选一 部分精锐部队,迅速袭击敌人的后方供应,使其粮草不继,就会不战自乱。” 古代作战,武器装备很劣,军队的战斗力主要表现为人的意志和体力, 若军无粮草,就会丧失战斗力,即所谓“军无粮则亡”。所以,对于力量强 大、锐不可挡的敌人,可以避其锋芒,想办法削弱它的攻击气势。军事家们 都把袭击对方的粮草、断其粮道作为用兵之大法、破敌之根本。现代战争中, 部队的机械化程度高,不仅人马要吃,飞机、坦克和各种机动车辆、新式武 器装备等也都要“吃”,而且“吃”得特别多。认真捕捉战机,袭击敌后方 基地、仓库,断其输油管线等也是克敌制胜的关键。可见,“选其锐士,疾 击其后”的谋略抓住了战争的本质,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抓主要矛盾”的思想。  官渡之战,袁绍拥兵 10 万,粮秣充足,曹操只有 2 万人马,且粮秣不足, 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曹操接受了许攸的“选其锐士,疾击其后”的计谋, 亲率 5000 人奇袭袁绍囤积粮草辎重的乌巢,使袁军军心动摇,不战自乱。这 时,曹操乘势挥军出击,大败袁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航空母舰,使海上战争立体化,制空权影响甚至决定了制海权,而航空母舰的生存,又是夺取和保持海上制空权的“后 方基地”。在中途岛海战中,正当思想守旧的日军将领让航空母舰担任支援 角色,而集中全力忙于对中途岛实施第二次攻击时,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 米兹率领的一支舰队,悄悄地穿过日军潜艇警戒线,驶抵中途岛北侧待机。 这时,美军从侦察机中得知日军航空母舰的位置,并推断出日军飞机袭击中 途岛后返回航空母舰的时间,便立即组织了 50 多架俯冲轰炸机,以迅雷不及 掩耳之势,对日本舰队进行轮番轰炸,四艘航空母舰全被击沉,致使许多在 混战中幸存下来的日本飞机无处降落,在空中转来转去,汽油耗尽,坠落大 海。  “选其锐士,疾击其后”的谋略,旨在避开敌人猛烈的、不可阻挡的气 势,而从其后方作文章,以减杀其气势。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一 思想,为历代兵家所注重,英明的将帅既能力保自己的后院不会起火,又能  趁机扰乱敌后,从根本上减削它的战斗力,达到克敌致胜的目的。前后相救  《六韬·虎韬·绝道》说:行军作战,军队可分为前锋军、主力部队和 踵军,三部分相距不可太远,一旦遇有紧急情况,前后可以互相救援。我三 军如能经常保持这种完善而巩固的部署,也就不至于遭受严重的伤亡和失败 了。  一支军队,有前后之分,左右之别,这些都是整个军队的有机组成部分, 各部分所承担的任务不同,有时可独立作业,有时又需联合行动。作为一名 将帅,对部队的部署应有一个统筹的安排,既要使各部人马职责分明,又要 使他们互相配合,遥相呼应。  244 年,魏将曹爽和夏侯玄发兵 10 万,自骆谷向汉中进军,发起了攻蜀 的战争。当时,蜀军在汉中的守军不满 3 万,诸将获警后皆慌恐不安,欲守 城不出,等待援军。汉中太守王平谋划说:“汉中距涪县 1000 多里,如果我 们只是等待援军,坚壁不战,魏军就会很顺利的攻占关城,这对我们极为不 利。当前首先应当派护军刘敏率军先敌占据兴势,我为后继。若魏军攻兴势 不拔而分兵向黄金,我就以千人自兴势向下攻击,前后相救,拖住敌人等待 援军。”闰三月,蜀汉大将军费祎奉命率军救援汉中。此时,魏军在兴势遭 到刘敏所部的坚决抵抗,不能长驱直入,又加上从关中及氏、羌方面的粮草 供应不继,魏军的牛马驴骡多死于狭谷之中,民夷号泣道路,其进攻的锐气 大为减杀。这时蜀军前后呼应,魏军看大势已去,不得不撤军,损失颇重。 蜀军在大敌压境的情况下,分兵占据险要之地,使敌不能顺利通过,且 前后相救,遥相呼应,达到了拖住敌人的目的,为援军的到来争得了宝贵的 时间。“前后相救”的整体作战原则,历来为兵家所注重,为将者应从实际 出发,灵活地加以运用。对于古人所留的经验既要惜鉴,又要着眼于创新,切勿拘泥古法,呆板地照搬照套。亲而离之  《孙子兵法·计篇》说:用兵作战,若敌人团结,就要设法离间他们。 一支军队的战斗力能否充分发挥,内部的团结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俗话 说:“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如果自己内部相互猜疑,自 相争斗,就会把精力白白浪费在无谓的争端中,削弱自身,而为敌方所乘。 兵法中的“师克在和”,就是强调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克敌致胜。这是从自 身角度看。从敌人的角度看,若敌人内部团结,战胜它的机率就小,这时就 要寻找机会设法离间之,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令其自斗,我便可乘隙而入, 战而胜之。《太公六韬·武韬》中说:“要想离间敌国君主所亲信的忠臣, 应从他所宠爱的佞臣着手,许以重利,利用他们拨弄是非,使君主疏远忠臣, 忠臣不得志,离间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可见,“亲而离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 战争史上,利用“亲而离之”战胜敌人的战例很多。如春秋时期,郑桓公袭击郐国,发兵之前,他先探听好了郐国有哪些文臣武将,列出名单,申 明一旦打下郐国,将分别封于官爵,并将郐国的土地全部赐与他们。随后, 郑桓公又在城外高筑祭坛,把这张名单埋于坛下,杀鸡宰猪,在隆重的仪式 中,对天盟誓,永不负约。郐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大吃一惊,怀疑自己 的臣子都要叛国,一怒之下,把他们全杀了。结果,郑桓公乘虚而入,不费 吹灰之力夺取了郐国。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敌军假装退败的时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