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建设必须落实哪些任务

新民网移动客户端
您现在的位置: >
用标准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
  四川省出台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导的实施细则
  用标准引领新型
  本报讯 (记者龚志伟)近日,四川省住建厅、省质监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导的实施》(以下简称《》),在该省范围内加大推进标准引领新型步伐,通过标准化保障与促进新型的持续健康发展。
  据悉,该《》是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结合四川实际而制定的具体实施。
  该《》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充分发挥标准化对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引导支撑作用,加快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增强标准制定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着力解决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标准规范缺失、滞后于现实需要等问题,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基于本省实际的地方标准。到2020年,涉及新型城镇化的标准基本满足该省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实际需要,能够支撑保障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落实,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该《》明确了近期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的三大重点任务: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加快重点标准编制、加强标准前瞻性研究。在具体工作方面,提出了完善《四川省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研究新编《城镇运行管理部分标准体系》、《村镇建设部分标准体系》、《建筑工业化部分标准体系》和《BIM应用部分标准体系》,修订完善《市政工程设计部分标准体系》、《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标准体系》等目标任务。
  同时也提出了围绕新型,突出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增强城镇就业吸纳能力、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和质量、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点,加快地方标准编制,切实推动解决全省城镇化发展中的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围绕新型城镇化重点标准和急需项目,加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有引导性、系统性和全局性的标准的前期研究,做好《四川省标准体系课题研究》、《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四川省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题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多规融合技术标准研究》等课题研究,为构建标准体系和标准编制提供支撑。
  为推动相关工作的贯彻落实,该《》还制定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实施监督、加大资金投入”等保障措施,以推进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满足新型发展需要。
  《中国质量报》
每天侪想听听上海闲话,聊聊上海城事,问问“阿里好吃好白相”……关注新民网出品的微信账号“侬好上海”,小侬天天陪侬“茄山河”!
更多关于的新闻
数据加载中……
【看4D大片,玩科技馆!】 最近,小侬给小朋友们的福利一波接一波。报名时间:5月23日—5月27日
由国家文化部与上海市政府联合主办的...
今天(7月9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
如果两天没有手机、刷不了朋友圈、看...
7月8日下午,约70位市民来到上海...
7月8日上午,2015年第30届“...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通常...
古猗荷韵获奖作品选登,各位作者通过...
今天(5日),上海交大2015本科...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新民网友: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点“看微博”查看您的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要资金方面支持
日 来源: 互联网 【】 【】分享到:
中研网讯:  城镇化试点勾勒蓝图多行业开启成长空间  “最终的名单还没有落实,但今年肯定会出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9月17据记者采访时表示,选择试点城市关键是看试点方案是否符合新型城镇化的思路和方向。  9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确定省、市、县、镇不同层级、东中西不同区域共62个地方开展试点,并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
相关研究报告
2013年12月
2013年12月
2013年11月
  受试点消息带动,9月17日,多家地产、、等公司的股价表现抢眼。业内认为,随着新型城镇化加速,地产、基建等行业将有望从中受益。  试点名单仍待落实  “在选择试点城市上有专门的评分标准。比如是否体现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把农民工落户和市民化作为重点,这方面制度安排是否到位等。”徐林指出,每个地方对新型城镇化的具体理解不一样,有些地方计划实施的并不一定符合试点的要求和方向,可能就选不上试点城市。  此前,发改委等11个部门曾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五项任务,包括建立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行政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设市模式,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内容。  徐林表示,试点城市将按照通知中的有关要求来确定。最终选择的试点城市包括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各种类型都会有代表,东中西不同地区也会有所平衡。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与小城镇,集聚了全部城镇人口的51%,其中县级单元聚集了全国新增城镇人口的54%。业内人士认为,选择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建制镇开展新型设市模式试点工作,其优势在于可降低城镇化成本、降低改革风险。  申银万国研究认为,未来城镇化将会加速。在新型城镇化下,土地流转并释放出红利,空心农村得到改变。这将是中国城镇一级的深度资本化,这一过程将蕴含增长红利。  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成重点  此次座谈会要求,要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据记者梳理各地发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发现,虽然各地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是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发展成为各地关注的重要方面。  今年5月发布《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年)》。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分类建设发展小城镇,在优化城镇布局的思路上既有创新也更清晰。今年7月下发通知,要求对《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年)》文稿作进一步修改完善,上报省委、省政府研究审定后发布。通知要求,选择若干区位条件好、吸纳人口较多、实力较强的小城镇,实施强镇扩权改革,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权。省提出,建立完善跨区域城镇发展协调机制,加快县城建设步伐。省提出,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功能增强。提出,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区域特征,以城市群、中小城市和重点城镇为主体形态,走具有高原特色,多元化、差异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据记者发现,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成为各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青海省提出,以推进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为核心,推动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度融合。江西省提出,统筹城市发展的智力、信息和物质资源,推动新一代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要资金方面的支持。青海省提出,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模式。广泛聚集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市项目建设和,引进民营资本参与城镇连片集中开发建设,拓宽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福建省提出,研究制定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的政策和具体措施,探索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等方式引进社会资本,拓宽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的资金渠道。加强对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和棚户区改造的指导监督,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多行业有望受益  晋江是福建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试点城市之一。根据兴业科技(行情研报)2014年半年报,兴业科技持有福建晋江农村股份有限公司1350万股股权,持股比例为1.92%。市场人士指出,随着晋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兴业科技有望受益。此外,福建本地公司中,主营产品的闽发铝业(行情研报)、主营消防产品的天广消防(行情研报),也都有望受益于福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有望为相关产业带来政策红利。业内人士预计,基建、地产、生态等行业均有望从中受益。根据申银万国的测算,在城镇化率为50%-75%的发展阶段,基建和房建投资快速发展,只有城镇化率达到75%之后才会明显放缓。有分析人士指出,新型城镇化将带来城市公共基础建设、城市集群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推动相关城市公共基础建设,带动跨区城际路、、等基建领域的投资。  受政策带动,9月17日两市类多只股票涨势良好。龙建股份(行情研报)全天涨幅达到8.05%,中南建设(行情研报)和龙元建设(行情研报)涨幅分别为7.68%和4.73%。此外,中国中冶(行情研报)、(行情研报)、腾达建设(行情研报)等公司股价也均有所上涨。  行业也成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直接受益的行业。9月17日,房地产板块涨幅居于各行业之首。云南城投(行情研报)、渝开发等多家公司股票涨停,中南城投、天房发展(行情研报)、合肥城建(行情研报)、栖霞建设(行情研报)等股票涨幅均超过5%。  “城镇化的需求必然带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一位长期关注城镇化的分析师表示,我国的城镇化率还不到60%,所蕴含的刚性需求规模依然巨大。未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土地流转、土地改革还有望释放出更多的空间。  事实上,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政策红利给不少公司带来了发展空间。中国建筑(行情研报)相关人士就曾表示,新型城镇化对公司而言是重大的发展机遇,公司将坚持建筑、地产主业的同时,围绕城市和配套服务展开新探索。
本文分享地址:
相关新闻关键词阅读:
户外用品悄然兴起 户外装备市场将实现井喷...
9月2日电 目前银行中报披露已正式收官,从16家上市银行看,上半年普遍经历...
中国-亚欧博览会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峰会9月2日举行,交通运输部、中国2...
龙陵县紧紧抓住云南建设“桥头堡”和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历史机遇,加快...
8月份新建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下跌0.59%中国指数研究院9月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8...
日前,我国东北和黄淮旱区出现明显降雨过程。此次降雨过程对缓解当前旱情非...
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技术上已不存在大的障碍,但甲醇汽车在实际运行中存...
近日,笔者随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商务局有关人员走访部分家纺外贸企业时发现...
深圳运营中心:深圳市中研普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深南中路东风大厦12楼全层 邮编:518031 &&乘车路线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56--5388 客户服务专线:6 06 96
专线:6 29596 专线:6
媒体合作:6 广告合作:6网站合作:6 邮箱: 传真:8
咨询QQ:5336038
Copyright (C) 199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 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号006版 要闻六版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 []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
广西日报&& &&&& &&&&
注:一纵:即桂林-柳州-南宁-北部湾(崇左)。三横:即贺州-桂林(柳州)-河池“北一横”,梧州-贵港(玉林)-南宁-百色“中一横”,北海-钦州-防城港-东兴-凭祥-那坡“南一横”。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年)》的通知
&&&&各市、县党委和人民政府,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各高等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年)》已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第一章&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第一节&发展现状
&&&&第二节&发展态势
&&&&第三节&发展道路
&&&&第二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发展目标
&&&&第三章&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一节&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第二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第三节&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第四章&促进各类城镇协调发展
&&&&第一节&提升核心城市综合功能
&&&&第二节&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
&&&&第三节&加快发展中小城市
&&&&第四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第五章&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
&&&&第一节&培育发展北部湾国家级重点城市群
&&&&第二节&加快发展区域性城镇群
&&&&第三节&积极发展桂西地区特色城镇
&&&&第四节&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第五节&建立城镇群协调发展机制
&&&&第六章&推动新型城镇建设
&&&&第一节&建设集约城镇
&&&&第二节&建设绿色城镇
&&&&第三节&建设智慧城镇
&&&&第四节&建设人文城镇
&&&&第五节&建设特色城镇
&&&&第七章&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一节&提高城镇规划水平
&&&&第二节&提高城镇基础设施水平
&&&&第三节&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
&&&&第四节&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第八章&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第一节&强化城镇产业支撑
&&&&第二节&优化城镇产业布局
&&&&第三节&增强城镇创新能力
&&&&第四节&营造就业创业良好环境
&&&&第九章&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一节&完善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
&&&&第二节&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三节&扎实建设新农村
&&&&第四节&推进国有农林场城镇建设
&&&&第十章&改革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第一节&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
&&&&第二节&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第三节&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
&&&&第四节&健全城镇住房制度
&&&&第五节&创新城镇管理体制
&&&&第十一章&提升城镇化开放合作水平
&&&&第一节&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
&&&&第二节&合作共建跨区域城市群
&&&&第三节&培育发展沿边城镇带
&&&&第十二章&推进规划实施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形成政策合力
&&&&第三节&开展试点示范
&&&&第四节&强化监测评估
&&&&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广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广西已进入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决定性阶段,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意义重大。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年),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中央和自治区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编制,对今后一个时期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发展目标、战略任务、重大举措和制度创新作出总体部署,是指导广西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广西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显著成效,进入了快速发展新阶段。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发展新趋势新特点,遵循客观规律,把握正确方向,努力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富有广西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一节&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一系列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广西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出城镇规模快速扩张、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持续提升、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等良好态势。但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城镇化快速推进,但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年,广西城镇常住人口从360万增加到2038万,年均增加48万人;城镇化率从10.64%提高到43.53%,年均提高0.94个百分点,尤其是2004年城镇化率突破30%以后步伐明显加快,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但城镇化滞后局面没有根本改变,2012年城镇化率比全国低9.04个百分点,排全国第26位。
&&&&专栏1:广西城镇化水平变化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偏慢。年,城镇建成区面积从181平方公里增加到2298平方公里,城市数量从4个增加到35个,建制镇数量从66个增加到715个。但人口城镇化滞后,2012年以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为43.53%,以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为21.93%,两者相差21.6个百分点,1011万人居住在城镇但没有城镇户籍。同时,土地城镇化突出,年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了1.3倍,而城镇人口仅增长56.4%,城镇人口密度和建设用地集约水平下降。
&&&&专栏2: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剪刀差”
&&&&城镇体系逐步完善,但各类城镇发展不够协调。北部湾城市群成为国家重点培育的新兴城市群。南宁、柳州成为城区人口超100万的城市,50-100万的城市3个,20-50万的9个,10-20万的21个,10万以下的县城54个,建制镇715个。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14个设区城市中有一半建成区人口少于30万,还没有超300万的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滞后,平均每个县城建成区人口8万,每个建制镇0.8万,就近就地城镇化水平偏低。
&&&&专栏3:广西城镇体系变化
&&&&单位:个
&&&&注:按照1980年的城市规模标准分类
&&&&城镇基础设施持续加强,但建设方式比较粗放。城镇水、电、路、气、住宅、通信、公交、环保等基础设施大幅改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综合承载力和人居环境显著提升。但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特色,一些城市空间开发无序,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重地上、轻地下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中心城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增大、生态空间不足等“城市病”开始显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功能比较欠缺。一些地方过多依赖土地财政推进城镇建设,潜藏财政金融债务风险。
&&&&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增强,但产业支撑依然薄弱。广西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主要依托城镇和产业园区布局,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带动了城镇规模扩张和人口集聚,初步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但工业化水平不高仍然制约着城镇化发展,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基础薄弱,中心城市产业和城市布局不够协调,城区与园区“两张皮”现象比较突出,产城融合不够紧密。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局面尚未形成。
&&&&统筹城乡步伐加快,但城乡二元结构亟待破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迈出新步伐,扩权强县和扩权强镇有序推进,南宁、玉林等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面铺开,统筹城乡发展取得进展。但城乡发展差距大、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改革滞后,制约了农民工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游离于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之外,处于“半市民化”状态,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同时,市民化进程滞后导致城乡双重占地严重,年农村人口减少了770万,农村居民点占地却增加了1100平方公里。
&&&&第二节&发展态势
&&&&随着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的深刻变化,广西城镇化进入了质量与速度并重、以提升质量为主的新阶段,呈现转型升级发展态势,面临新的趋势和新的要求。
&&&&经济转型推动城镇化转型发展。在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产业格局再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更加注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进而打造经济升级版。主要依靠农村劳动力廉价供给、土地资源大量消耗等传统速度型的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工业化驱动向四化同步、多元驱动转变,由粗放向集约、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社会转型推动城镇化转型发展。国家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主要以城乡分割、低水平和非均等化公共服务为特征的城镇化模式难以为继,必须推动城镇化发展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城乡割裂向城乡融合转变。
&&&&政府转型推动城镇化转型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市场的过多干预。主要依赖行政手段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前提下,有效履行政府制定实施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职责,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让城镇化真正成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战略转型推动城镇化转型发展。目前广西城镇化处于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步入了中等收入和工业化中期阶段,物质基础持续增强,产业体系日臻完善,经济社会加快转型,特别是面临加快建成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历史性机遇,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同时,广西城镇化仍处在追赶和缩小与全国差距的阶段,面临既要加快发展、缩小差距,又要转型发展、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还要破解支撑城镇化发展的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制约、城乡发展不协调等难题。必须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粗放型城镇化模式,切实把城镇化转入到质量与速度并重、以提高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轨道上来。
&&&&第三节&发展道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以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为指导,结合广西实际,走出一条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多元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为本,即人的城镇化,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之路;集约高效,即布局优化的城镇化,走集约紧凑和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之路;绿色发展,即生态文明的城镇化,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之路;四化同步,即产城互动的城镇化,走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城镇化之路;城乡一体,即城乡融合的城镇化,走新型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城镇化之路;多元特色,即特色鲜明的城镇化,走因地制宜和多样化发展的城镇化之路。
&&&&走广西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在现有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是城镇化进入转型阶段的新要求,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打造广西经济升级版,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化解城镇二元矛盾,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北部湾国家级城市群,提高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城镇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两区一带”布局;有利于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第二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
&&&&广西城镇化是在人多地少、经济欠发达、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较强的背景下推进的,必须立足区情、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推动城镇化转型发展,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力为支撑,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四化同步为载体,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激发城镇化发展活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富有广西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稳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进程中提升发展质量,为广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紧紧围绕以人为核心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进步和公平正义,让全体居民共享新型城镇化成果。
&&&&紧紧围绕优化布局推进集约高效的城镇化。着力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培育发展辐射作用大的城镇群。
&&&&紧紧围绕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的城镇化。着力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城镇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
&&&&紧紧围绕四化同步推进产城融合的城镇化。着力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构建城镇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城镇产业支撑力。
&&&&紧紧围绕城乡融合推进城乡一体的城镇化。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要素平等交换和资源均衡配置,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互动、共同发展。
&&&&紧紧围绕文化传承推进多元特色的城镇化。着力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传承、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魅力城镇,形成形态多样、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紧紧围绕改革创新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环境,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发展目标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持续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2020年达到54%,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4.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实现新增城镇人口700万左右,促进6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
&&&&城镇布局更加优化。到2020年,形成1个城区人口超300万、1个超200万、3个超100万的大城市,4个50-100万的城市,25个20-50万的城市,以及一批超10万的县城和特色小城镇,现代城镇体系基本建立。北部湾城市群和桂中、桂东南、桂北城镇群,以及南崇、右江河谷和沿边城镇带基本形成。
&&&&城镇模式集约高效。到2020年,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000平方公里,国土空间开发强度控制在5.5%以内,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结构基本形成。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城镇模式成为主导。
&&&&城镇综合承载力提升完善。到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5%,城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得到有效保护,城乡风貌特色突出。城镇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
&&&&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城镇化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就业社保、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制度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重大进展,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障碍基本消除。
&&&&专栏4:广西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
&&&&第三章&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异地就业城镇人口,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第一节&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放宽落户条件,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随迁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制度。各类城镇要根据综合承载力和发展潜力,以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城镇社会保险参保年限为基准条件,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和办法,并向社会公布,引导落户预期和选择。
&&&&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以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长期进城就业、新生代农民工和返乡农民工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合理放开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玉林5个城区人口100万以上的大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落户条件,以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为落户条件的城市,最高年限不得超过5年;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100万的中等城市落户限制,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全面放开其他中心城市、县城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取消落户门槛。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实行居住证制度。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以城镇社区为依托,建设农民工服务和管理平台,鼓励农民工及随迁家属参与社区建设和公共活动,有序引导参政议政和参与社会管理,畅通合理反映诉求和维权渠道。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人文关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强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建设多元包容城市,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
&&&&专栏5:全区及各市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预期目标
&&&&根据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缩小2个百分点的要求,到2020年,全区实现600万左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其中:南宁100万人,柳州60万人,桂林50万人,梧州45万人,玉林85万人,贵港50万人,北海20万人,钦州40万人,防城港15万人,百色30万人,贺州30万人,河池25万人,来宾30万人,崇左20万人。
&&&&第二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按照保障基本、循序渐进原则,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常住人口提供转变,把落户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完全纳入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已在城镇居住但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
&&&&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免费就业信息、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引导中介机构提供规范诚信服务。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培训工程,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服务。强化企业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责任,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鼓励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进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将未升入普通高中、高等院校的农村应届初高中生全部纳入职业教育。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认定体系,鼓励农民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同工同酬、同城同待遇。
&&&&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和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就近安排随迁子女入学,确保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结合农民工分布和城镇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公共义务教育资源暂时短缺的城镇,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逐步将随迁子女纳入流入地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普惠性学前教育。完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试行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的学分转换,贯通中高职之间和职校到本科、研究生的人才成长通道。推进全区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五版)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水平。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保、连续参保,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允许灵活就业农民工参加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加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制度衔接。强化企业缴费责任,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比例。健全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合作机制。健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加强农业转移人口医疗卫生服务。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新增医疗卫生资源向城镇社区和新设中心城市倾斜。根据常住人口合理配置城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将居住半年以上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社区卫生服务范围,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职业病防治、避孕节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农民工聚集地疾病监测、疫情处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拓宽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渠道。将进城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逐步覆盖尚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十三五”时期城镇保障性住房重点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问题。采取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等方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民工集体宿舍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支持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建设单元型或宿舍性公共租赁住房。鼓励农民工数量较多的企业建设员工宿舍。支持农民工自主购买住房,在首付比例、贷款利率和期限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逐步将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
&&&&第三节&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力量,合理分担公共成本,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建立政府、企业、个人成本分担机制。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性质,确定成本承担的主体和支出责任。政府主要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在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以及市政设施等方面的公共成本。企业落实好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依法为农民工缴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用。农业转移人口积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和技能培训,提升素质融入城市。
&&&&合理确定各级政府职责。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总体安排和配套政策,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保障。市、县人民政府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直接责任主体,制定实施辖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确定落户标准和工作时序,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承担相应财政支出。对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市、县,自治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第四章&促进各类城镇协调发展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方针,因地制宜、分类引导,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新型城镇体系。
&&&&第一节&提升核心城市综合功能
&&&&南宁、柳州、桂林、梧州4市,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产业升级、城市转型为重点,科学定位城市功能,优化人口结构,增强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和高端服务能力,发挥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推动中心城区功能向周边地区扩散,建设规模大、功能全、带动强、辐射广的现代化都市圈,打造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城市。
&&&&充分发挥南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门户城市的作用,强化服务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核心功能,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金融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建成区域性国际城市、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和广西首善之区,到2020年城区人口超过300万。柳州发挥工业重镇和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建成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基地和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到2020年城区人口达到210万。桂林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建成国际旅游胜地和生态山水历史文化名城,到2020年城区人口超过130万。梧州发挥毗邻粤港澳优势,建成国家级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到2020年城区人口超过100万。
&&&&第二节&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
&&&&玉林、北海、贵港、钦州、防城港、百色、河池、贺州、来宾、崇左10市,以壮大经济实力、提升服务功能、集聚吸纳人口、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壮大产业规模,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打造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到2020年,玉林市城区人口达到100万,建成现代中小企业名城;北海市城区人口达到60万,建成现代产业集聚地和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城市;贵港市城区人口达到60万,建成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钦州市城区人口达到50万,建成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城市;来宾市城区人口达到50万,建成现代化新兴工业城市;百色市城区人口达到40万,建成生态铝产业基地和山水园林城市;贺州市城区人口达到40万,建成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城市;防城港市城区人口达到35万,建成北部湾现代化主要港口城市;河池市城区人口达到35万,建成生态环保健康产业城市;崇左市城区人口达到30万,建成面向东盟的区域性新兴城市。
&&&&第三节&加快发展中小城市
&&&&全区75个县城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节点作用。实施大县城战略,加快培育一批经济强县,以主体功能定位为导向,优化空间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强化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实施中小城市培育工程,将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县城培育成为20-5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加快县城向城市转型,建设成为带动区域、和谐宜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其他县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设成为服务城乡、带动县域、特色鲜明的重要节点城市。到2020年,力争平均每个县城建成区人口规模达到10万。
&&&&第四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数量庞大、分散布局的小城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按照完善功能、提高质量、节约用地、突出特色的要求,发挥小城镇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作用,推动小城镇建设与疏解大中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建设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大中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加强与城市发展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建设成为卫星城;边境口岸小城镇,发挥沿边优势,扩大边境贸易和对外合作,建设成为具有边境贸易、金融服务、交通枢纽、跨境旅游等功能的特色城镇;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突出的小城镇,建设成为旅游休闲、商贸物流、加工制造、交通枢纽等专业特色镇;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和农林场场部,建设成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实施百镇扶持壮大建设示范工程,选择一批区位好、基础优、潜力大的建制镇,培育成为建成区人口5万乃至10万以上的重点镇,向特色小城市转型。到2020年,力争平均每个小城镇建成区人口规模达到1万。
&&&&专栏6:中小城市培育和百镇扶持壮大建设示范工程
&&&&中小城市培育工程:将城区人口超过20万的博白、北流、桂平、平南、岑溪等5县市,10万左右的灵山、合浦、宾阳、横县、容县、陆川、宜州、平果、靖西、鹿寨、藤县、全州、融安、武鸣、扶绥、钟山、荔浦、武宣18个县市,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东兴、凭祥2市,培育成为城区人口20-50万规模的城市。
&&&&百镇扶持壮大建设示范工程:
&&&&南宁市(10):三塘镇、金陵镇、吴圩镇、六景镇、黎塘镇、那桐镇、锣圩镇、白圩镇、大塘镇、周鹿镇
&&&&柳州市(9):沙塘镇、雒容镇、洛满镇、沙埔镇、东泉镇、寨沙镇、大良镇、怀宝镇、丹洲镇
&&&&桂林市(12):大圩镇、苏桥镇、五通镇、绍水镇、溶江镇、兴坪镇、二塘镇、马岭镇、莲花镇、文市镇、中峰镇、龙脊镇
&&&&梧州市(6):太平镇、归义镇、六堡镇、新圩镇、旺甫镇、濛江镇
&&&&北海市(5):福成镇、南康镇、山口镇、白沙镇、西场镇
&&&&防城港市(4):企沙镇、江平镇、那良镇、在妙镇
&&&&钦州市(5):犀牛脚镇、小董镇、大寺镇、张黄镇、陆屋镇
&&&&贵港市(6):大安镇、桥圩镇、木乐镇、金田镇、大圩镇、东龙镇
&&&&玉林市(7):大平山镇、隆盛镇、文地镇、龙潭镇、黎村镇、乌石镇、沙河镇
&&&&百色市(11):百育镇、祥周镇、新安镇、足荣镇、湖润镇、平孟镇、那劳镇、德峨镇、旧州镇、逻楼镇、甘田镇
&&&&贺州市(7):信都镇、望高镇、莲山镇、黄姚镇、桂岭镇、清塘镇、贺街镇
&&&&河池市(11):河池镇、德胜镇、高岭镇、四把镇、车河镇、武篆镇、洛阳镇、甲篆镇、向阳镇、三门海镇、岩滩镇
&&&&来宾市(6):凤凰镇、迁江镇、桐木镇、石龙镇、东乡镇、红渡镇
&&&&崇左市(7):东门镇、硕龙镇、爱店镇、夏石镇、新和镇、水口镇、龙茗镇
&&&&重点镇建设标准体系:制定实施重点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绿化美化等4个建设标准体系。
&&&&第五章&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
&&&&坚持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优化城镇化布局。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大带小、分工协作的要求,以沿海、沿江、沿交通主要干线为依托,以核心城市为支撑,以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组成部分,发展集聚效率高、辐射作用大、城镇体系优、功能互补强的城镇群,形成北部湾城市群和桂中、桂北、桂东南城镇群,承载全区80%左右的城镇人口。
&&&&专栏7:广西四大城镇群分布示意图
&&&&第一节&培育发展北部湾国家级重点城市群
&&&&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6市,是国家重点开发的地区,在广西城镇化战略格局中处于优先地位。以建设国家级重点城市群为目标,着眼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在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科技进步、改革创新、生态文明等方面引领和支撑全区发展,大幅提高国际化程度和国内外竞争力,显著提升在全国城镇化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南宁为核心促进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同城化,辐射带动玉林、崇左2市,重点推进通信、交通、产业、户籍、旅游、金融、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口岸通关等领域同城化建设,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培育成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服务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核心引擎。到2020年,北部湾城市群城镇人口规模达到1000万,成为我国城镇人口千万级的城市群。
&&&&第二节&加快发展区域性城镇群
&&&&桂中、桂北、桂东南地区,是广西人口集聚和工业化城镇化重点推进区域。充分发挥柳州、桂林、梧州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与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分工协作,培育发展桂中、桂北、桂东南城镇群,在广西城镇化战略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桂中城镇群。包括柳州、来宾2市和河池市的部分市县。抓住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等重大机遇,以柳州为核心,辐射带动来宾、河池(宜州)一体化发展。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打造工业升级版,形成工业发展新优势;健全城镇体系,完善城镇功能,推动城镇转型发展,建设成为西南地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上游重要的新型城镇群。
&&&&桂北城镇群。包括桂林、贺州2市。以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为目标,着眼提升参与国际旅游合作与竞争的层次和水平,整合桂林、贺州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网络,推动2市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旅游资源共建共享、产业互补融合发展,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和国际交流重要平台,打造特色鲜明、富有影响的旅游城镇群。
&&&&桂东南城镇群。包括梧州、玉林、贵港3市。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力度,主动向粤港澳等先进生产力地区靠拢,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产业集聚带,健全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城镇体系。以梧州为核心促进玉林、贵港一体化发展,建设成为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广东广西合作发展的先行区,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重要的城镇群。
&&&&第三节&积极发展桂西地区特色城镇
&&&&桂西地区包括河池、百色、崇左3市,集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大石山区和水库库区于一体,在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中承担重要的生态功能,以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为主。根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和城镇化格局,按照合理规划、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的要求,科学划分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以县城和条件好、潜力大的中心镇为重点,引导人口、经济向城镇地区集聚。依托矿产、能源、旅游等富集资源,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有序推进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挥沿边区位优势和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形成南崇城镇带、百色右江河谷城镇带和沿边城镇带。把扶贫移民搬迁、生态移民搬迁与城镇化发展有机结合,有序稳步推进贫困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新型城镇化进程。
&&&&第四节&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按照快速、便捷、高效、安全、绿色的要求,构建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容量、低成本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完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和区际城市交通骨干网络,加快城镇群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外交通。到2020年,基本实现所有设区市通高速铁路,所有县市通高速公路,二级公路覆盖重点镇,航空服务覆盖全区80%左右的人口。
&&&&实现城镇群之间互联互通。加快建设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综合交通主枢纽,推进形成北部湾城市群和桂中、桂北、桂东南城镇群之间的综合交通主网络,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国省干道为基础,与民航、水运和管道共同组成的纵贯南北、连接东西、沿海沿边“一纵三横”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加大对桂西地区交通建设力度,明显提升城镇化地区内外综合交通运输水平。
&&&&促进城镇群内部高效畅通。以满足同城化、一体化发展为目标,构建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国省干道、内河水运为基础,有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多层次快速交通运输网络。大幅提升北部湾城市群综合交通同城化水平,建成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快速客运和大能力货运网络;加快桂中、桂北、桂东南城镇群内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逐步形成各城镇群内部1小时都市通勤圈。
&&&&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交通条件。根据城镇布局和运输需求,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加密小城镇密集地区的高等级公路网络,实现中小城市与小城镇之间,以及相邻小城镇之间以省道便捷相连。明显提升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公路网、铁路网覆盖率,提高技术等级和通行能力,增强交通便利性。
&&&&专栏8:广西城镇群“一纵三横”交通网络示意图
&&&&专栏9:综合交通重点建设工程项目
&&&&铁路:新建合浦至湛江、梧州至肇庆、贵阳经河池至南宁、南宁至凭祥、黄桶至百色、防城至东兴、靖西至龙邦、柳州经贺州至韶关、张家界至桂林至海口、百色经崇左至防城港铁路。加快建设贵阳经桂林至广州、云桂、岑溪至罗定铁路。扩能改造湘桂、南昆、黔桂、洛湛铁路,电气化改造焦作至柳州、黎塘至湛江铁路等。
&&&&公路:加快河池-都安、靖西-那坡、柳州-梧州、柳州-贵港-北海、梧州-贵港、阳朔-鹿寨、崇左-靖西、贵港-来宾-百色(平果)等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河池-百色、乐业-百色-龙邦、灌阳-荔浦-玉林、崇左-水口、贵港-隆安-硕龙、贺州-来宾-巴马、田阳-巴马高速公路建设;改扩建柳州-南宁、南宁-钦州-防城港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桂林-河池、田林-西林、南丹-下老、柳州至南宁第二通道等高速公路。实施国道G207、G209、G322、G323、G325等一批国省道提级改造工程等。
&&&&枢纽站场:建设南宁客货运综合枢纽、南宁铁路东站、南宁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柳州火车站、桂林铁路西货运枢纽、梧州南站客货运综合运输枢纽,以及玉林火车站扩能改造等。
&&&&民航:加快建设南宁机场新航站区和第二跑道,实施桂林机场扩建,梧州机场迁建,新建玉林、贺州支线机场,研究迁建柳州、北海、百色巴马机场。建成一批通用机场等。
&&&&内河水运:加快建设柳黔江柳州、来宾以下II级航道,右江百色-南宁段、左江宋村三江口-崇左段III级航道、南宁至梧州I级航道,左江、右江II级航道,以及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桂江、绣江、贺江、融江、都柳江III级航道。建设大藤峡枢纽船闸,扩建长洲、贵港、西津、红花船闸。加快建设百色、龙滩水利枢纽过船设施等。规划研究建设平陆运河。
&&&&沿海港口:加快建设钦州港30万吨级支航道、金鼓江航道,防城港西湾15万吨级航道、西贤航道改线、企沙南作业区航道一期、第五作业区5万吨级航道,北海铁山港航道二、三期;加快建设防城港企沙东港区、东湾泊位、云约江1至4号泊位、钦州港大环江作业区、大榄坪港区泊位,北海石步岭三期、铁山港西港区、铁山港东港区泊位工程等。
&&&&轨道交通:加快建设南宁轨道交通1-5号线,力争开工柳州、桂林轨道交通等项目。
&&&&第五节&建立城镇群协调发展机制
&&&&制定实施城镇群发展规划,明确北部湾城市群和桂中、桂北、桂东南城镇群发展目标、空间结构和开发方向,统筹城镇群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建设,实现区域设施的共建共享和区域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城镇群一体化发展水平。建立健全跨区域城市合作发展协调机制,以城镇群为重要平台,推动跨区域基础设施、产业协作、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协调联动。探索建立城镇群管理协调模式,建立健全有利于各类城镇分工协作的产业整合、园区共建、利益分享、生态环保等机制,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第六章&推动新型城镇建设
&&&&以集约、低碳、绿色、智慧、人文、宜居新理念建设新型城镇,全面提升城镇内在品质和形象,打造集约城镇、绿色城镇、智慧城镇、人文城镇和特色城镇。
&&&&第一节&建设集约城镇
&&&&根据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和发展潜力,合理确定每个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建设规模,按照集约紧凑、疏密有致的原则,建设紧凑型城镇、开敞型区域。
&&&&优化城镇空间结构。科学划定每个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开发边界,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控制城市边界无序蔓延,统筹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采取串联式、组团式、卫星城式布局,鼓励多中心、组团式城市发展模式,合理布局城市生产区、生活区、商业区、办公区和生态绿地等功能区,推进功能混合使用,减轻通勤压力,防止城市单一中心、摊大饼、空心化和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的出现。
&&&&规范城市新区建设。严格新城新区设立条件,确需规划建设的新城新区,必须以人口密度、产出强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重点推进南宁五象新区、柳州柳东新区、桂林临桂新区、梧州苍海新区等城市新区建设,科学编制规划,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按照集约紧凑、产城融合、集聚人口的要求,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建设,打造成为城市新的增长区域。
&&&&加大旧城和棚户区改造力度。按照改造更新与保护修复并重的要求,健全旧城改造机制,优化提升旧城功能。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深入实施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规划,加快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独立工矿区改造,逐步实施城镇旧住宅区综合整治,把城镇棚户区改造成为建筑质量优良、功能设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
&&&&专栏10:旧城和棚户区改造行动计划
&&&&城区老工业区搬迁:加快中心城市“退二进三”步伐,组织实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计划。
&&&&城中村改造:规范和推进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中村改造。
&&&&城市棚户区改造:全区棚户区改造规划项目1818个,受益55.71万户,其中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1599个,2017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
&&&&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将位于城市规划区内的国有工矿棚户区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重点推进122个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2017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
&&&&国有农林场棚户区改造:重点推进66个国有林区(场)、36个国有垦区危房改造,2017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
&&&&南宁铁路局棚户区改造:重点推进19个南宁铁路局棚户区(危旧房)改造,2017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
&&&&第二节&建设绿色城镇
&&&&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建设,与山水田林湖生命系统紧密结合,依托山水脉络,让城镇融入自然,提高生态宜居水平,让城镇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合理布局城镇绿地生态空间。划定城镇生态保护红线,依法保护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重要水源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严格保护城镇中的自然山水,依托山体、湖泊、水系、交通干线等建设绿色生态廊道。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城中村改造、废弃地生态修复等,加大社区公园、郊野公园、街道绿地、绿色廊道等建设,推动城镇绿化美化。依托依山傍水独特风光,打造亲水宜居城镇和生态小镇,让城镇显山露水、添园增绿。
&&&&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加快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严控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促进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发展城市矿产,建设节水型城镇。加快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化应用,完善充电桩等配套设施,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提高新能源利用比例。实施广西绿色建筑行动,推广绿色建材,发展节能和绿色建筑,建设绿色社区。合理控制城镇机动车保有量,推进城市公交零排放,倡导绿色出行。实施城镇空气、水、重金属等污染防治计划,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环境质量。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开展低碳城镇试点,打造绿色低碳城镇。
&&&&专栏11:绿色城镇建设重点
&&&&绿色能源:加快新能源示范城市和绿色能源县建设。实施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县工程。
&&&&绿色建筑: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设计阶段全部达到节能标准、施工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不低于95%。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标准化,提高住宅工业化比例。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和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绿色交通:发展新能源、小排量等环保型汽车,加快充电站、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推广混合动力、纯电动、天然气等新能源和清洁燃料公共交通车辆。
&&&&产业园区循环改造:以国家和自治区级产业园区为重点,推进循环化改造,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城镇清洁空气、安全饮用水、重金属污染防治和绿化美化等工程,改善城镇空气、水和景观质量。
&&&&绿色新生活行动: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节约方式转变。培育生态文化,引导绿色消费,推广节能环保型汽车、节能省地型住宅。健全城镇废旧商品回收体系、餐厨废弃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抑制商品过度包装。
&&&&第三节&建设智慧城镇
&&&&加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统筹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数据库资源,推进数字广西、数字互联网城市等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加快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广播电视网,建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信息传输网络,促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城镇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信息资源社会化应用,重点推进城市规划和国土利用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管理精细化。建设智慧社区。发挥南宁、柳州、桂林、贵港市和柳州鱼峰区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作用,带动智慧城市建设。(下转第七版)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
各版主要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