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情雅趣象棋谱游戏商人的QQ是多少

意林杂志 2010年第13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2页免费31页免费5页免费1页免费7页免费4页免费2页免费4页免费1页免费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7页1下载券32页1下载券12页免费28页免费
意林杂志 2010年第13期|意​林​杂​志​ 00​年​第3​期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逸情雅趣说青花
文图/陈平_陈苹_收藏天地_华夏网志_华夏收藏网
收藏天地 -
逸情雅趣说青花
时间: 10:56:05
浏览量:3385人
逸情雅趣说青花
文图陈平 
相传古代景德镇镇有个刻瓷工匠名叫昌南。一天,其未婚妻廖青花问昌南:“这瓷坯上的花儿,如果能用笔画上去,不更好吗?”昌南说:“我也早就想过,可是用哪一种画瓷颜料适合呢?”   青花听后,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找到一种适合绘瓷的颜料。青花于是进青石山找矿去了。 秋去冬来,时间一晃过去了三个月,昌南见青花还未归来,放心不下,便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白雪,直奔青石山找青花。昌南走了九天九夜,终于山谷中找到了青花冻僵的尸体。在她身旁的雪地上,还堆着一堆堆已选好的矿物颜料。昌南见状,哭得死去活来……   掩埋了青花,昌南含着泪水,把青花用生命换来的矿物颜料运回镇里。从此,潜心研制画料。他将青花采挖的矿物颜料研成粉末,调配成画料,用笔蘸饱,画到瓷坯上、经高温焙烧后,胎洁釉润、色泽艳丽夺目的蓝色青花瓷便从此诞生。 后人为了纪念廖青花姑娘,遂把画在瓷器上的这种蓝花称之为“青花”,把描绘这种蓝花的彩料称之为“青花料(廖)”。外国人到景德镇买青花瓷,都向昌南买,昌南在外国商人眼里成了瓷器的代名词,所以英语把 “china(瓷器)”读作 “昌南”的类似发音,或许也是为了纪念这位工匠,那就不得而知了。今天 一提起青花瓷,人们都知道它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其瓷白中泛青、其花青翠欲滴、是典雅素静的“人间瑰宝”。青花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以透明釉,以高温1300摄氏度左右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出土标本中,也发现一小部分青花瓷器是在器物施了透明釉后,再用钴料着色高温烧成。从工艺上说,这和西晋开始的青釉瓷加点黑彩一样,但这在青花瓷中是极少数,而且这种釉中加彩的效果肯定不如釉下彩清晰,因此标准的青花,应该指釉下彩。青花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主要是瓷质细洁而色白,釉下彩的蓝色彩绘,幽箐可爱,图案装饰雅俗共赏。由于彩色在釉下,有不易褪脱的优点,而工艺过程又相对简化,便于降低成本,大量生产。
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景德镇青花瓷
江西景德镇早在元代,其生产的瓷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闻名海内外,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历经世纪沧桑,景德镇青花瓷,不仅走进了首都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而且飘洋过海,出口世界五大洲,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近年来兴起的高仿青花瓷,更是风靡全球,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一个拳头。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以烧造瓷器而闻名,历来被誉为中国的“千年瓷都”。在景德镇出产的各类瓷器中,尤以青花瓷器最为突出。景德镇青花瓷的烧造始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到了元、明(公元13~17世纪)两代,青花瓷器的逐渐流行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使得景德镇青花瓷在生产技术和规模上都得以进一步提高。清代(公元年)是青花瓷的鼎盛时期,景德镇青花瓷以其烧造精致而独占鳌头,成为中国近代青花瓷的代表。新中国建立后,在景德镇设立了人民瓷厂专门生产青花瓷器。
江西景德镇窑青花瓷创烧于元代,它是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而后施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白地蓝花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出现,在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在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命力。青花瓷器有盘、瓶、香炉、执壶、罐、碗、杯等,胎体厚重,装饰图案繁复,纹饰层次多。如折沿大盘,盘沿多绘海水,斜方格,卷曲的枝头,缠枝花纹;盘内绘缠枝或折枝花卉;盘子中心绘莲池,鸳鸯、鱼藻、凤凰、花卉、海水、云龙等纹饰。在一部分瓷器上,画法自由,内容丰富,成为一种新型的有特色的画面和艺术品。青花瓷一经出现,迅速地得到传播和发展,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在元代即已输入日本、朝鲜、菲律宾、泰国、印度、土耳其、伊朗等国家,以及欧、美等大洲,成为许多国家博物馆的珍藏品。青花瓷虽然着色单一,但她较五彩瓷器更显清丽、娟秀,又无铅无毒,耐酸耐磨,面色经久不退,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  
景德镇御器窑厂
景德镇御器厂又称做御窑,也称官窑,它是明、清二代专门为朝廷烧造瓷器的机构。御器厂设在靠近昌江,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的珠山之南,四周建有围墙,占地45万平方米。房屋按一定法则建造,是一组典型的封建官办手工工场建筑。
官窑内分为管理和车间两大区。管理区包括正堂、官暑、狱房等。正堂是迎接圣旨、审理大案、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官署是迎接上级官员、商议政事的场所。官窑的车间最大的特点就是分工精细,它以“作”为生产单位。御器厂共分三十二“作”,如做瓷碗的称大碗作,做瓷盘的称盘作。御器厂内的窑分六种,即烧制高温白瓷的风火窑、烧颜色釉瓷的色窑、仿烧青瓷的青窑、烧龙缸的龙缸窑、烧制彩瓷的大小槛璜窑、烧窑具的匣窑。为监督工人劳动,有督工亭三座,看守所一幢。御器厂内建有三座神祠。
明代御器厂大约建于朱元璋在位的洪武初年,其中洪武、永乐、宣德、成化等帝王时的御器厂比较兴旺。清代继承了明代御器厂的衣钵,但废除了督工亭和看守所,允许御器厂的师傅下海等。
宫廷瓷器开始注明皇帝的年款。明代在元代“浮梁磁局”的基础上建立了御器厂,世称洪武官窑。素朴雄浑,粗豪而不失风韵,形成了洪武官窑的独特风格。永乐青花器的釉,基本上为白中泛青色,少数器有开片。青花有晕散现象。永乐瓷中,只有极少数有&永乐年制&的年款宇,绝大部分是没有年款的。 宣德时官窑青花瓷绝大多数使用苏麻离青料,同伴具有永乐时期青花纹饰色泽浓艳、晕散、大小不等、凹陷胎骨具闪银白色&锡光&的黑色斑点等特点。宣德年间,官窑在管理上有极为严格的制度,把所有贡余品、次品集中打碎,就地掩埋,这样既维护了皇权的威严,也“打”出了官窑瓷器的美仑美涣。御器厂为喜好玩蟋蟀的宣德皇帝,烧造了数十种纹饰精美的蟋蟀罐。史料记载,明正统六年,宫廷太监王振命令景德镇为谨身、华盖、奉天三大殿烧造青龙白瓷大缸,因缸大而且壁厚,屡烧不成,三大殿前的陈设便以铜缸代替。而几十口有裂痕的青龙白瓷缸则被打碎掩埋在御厂西围墙下,直到近年被考古工作者发现,青龙白瓷缸才得以重见天日,给今人留下了难得的瓷艺珍品。成化朝的官窑瓷多数使用的是江西乐平县产的陂塘青,也叫平等青,其特点是青花颜色清谈典雅,蓝中闪灰,呈色非常稳定、平静。成化瓷器的胎子洁白、细密,胎体轻薄秀美;釉子洁白肥腴,纹饰纤细活泼,大量采用双勾平涂技法。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在景德镇珠山以西明御厂西墙外东司岭一巷道中,发现的大量明代正统官窑瓷器,品种有青花和斗彩等,呈现出与宣德、成化不同的风格。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御窑厂达到了制瓷工艺的历史p峰,唐英功不可没。唐英协理陶务整整15年,其编撰的《陶冶图说》,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翔实的文字资料。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打景德镇,御窑厂被烧造毁。同治五年(1866年),清政府在御窑厂旧址重建堂舍,兴复御窑。同治七年(1868年),御窑之火再度燃起,并为同治皇帝大婚烧造喜宴瓷器。后来,官商合股的江西瓷业公司于光绪28年(1902年)成立,厂址设于珠山北麓御窑厂内,并于光绪戎申年(1908年)正式投产,仍采用旧制生产,这时产品款识有专人书写,十分讲究。图案纹饰规整严谨,“具有”光绪官窑风格。官窑生产不惜成本,价值在于精。官窑是在民窑基础上的提炼和升华。萌发于元初而兴于明清,荟萃着景德镇的陶艺精英和能工巧匠御窑厂,青花瓷产品堪称“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生产绵延了632年的漫长历史后,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无极瓷品清如玉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青花瓷器是继青瓷、黑瓷、青白瓷和彩瓷之后,被公认为瓷器艺术的一朵奇葩。从古至今为皇亲贵族、文人雅士所青睐。而唐宋早有青花瓷一说,已为陶瓷界大多数专家、学者所接受,唐宋青花瓷标本,其胎体、釉质、彩色均为上乘,遗憾的是较完整的上品瓷器却难得一见,不仅如此,连元青花瓷器也凤毛麟角,价格高昂。日,英国伦敦佳士得的元青花“鬼谷下山图”大罐(高27.5厘米),以1568.8万英镑(约合2.1亿港元)的天价成交,这个价格不仅使“鬼谷下山图”大罐稳居中国瓷器第一宝座,更成为中国文物的世界新纪录。震撼了学术界和市场,至今仍是热门话题之一。 中国瓷器古往今来倍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在12―14世纪的中西亚地区。中国青花瓷美丽迷人的蓝白色调,正是伊斯兰教最崇尚的色彩。中国青花瓷一露面,立即被伊斯兰统治者、各大小苏丹奉为最珍贵的宝贝收藏使用。有些瓷器按照伊斯兰的审美观念,制作时精心加饰了各种宝石的纯金镶嵌,更显示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土耳其苏丹、王宫大臣们对中国瓷器的珍视。由于伊斯兰国家历来对中国瓷器的珍爱,使得这些具有数百年历史、造型硕大、纹饰丰富,在全世界存世稀少的中国元代青花瓷,在土耳其就藏有40多件。托普卡比博物馆藏有大量中国元代青花瓷,不见实物根本无法想象这批青花瓷异常精美。这批青花瓷的制作、纹饰、造型都非常特殊,青花发色比常见的青花瓷要鲜亮且细致清晰。据参观过这批瓷器的专家学者说,托普卡比博物馆藏的元青花葫芦瓶的美,让你有震撼感――它的发色是那样的湛蓝、明亮、清纯,宝石一般地闪光,你简直无法描绘那种现场感受。元青花大器有一种震撼力,景德镇陶瓷馆的专家第一次看到它时,以至于都被迫得往后退。若把一件元青花大盘上遍布的装饰花纹拿下来,重新组装后再贴上去,肯定做不到那么恰到好处。看那元青花玉壶春瓶,瓶胆就像一滴摇摇欲坠的水滴,肩收得非常大气,仿佛铁线游丝顺势弯下,弹性、自然的线条,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你再看道光以后的玉壶春瓶,肩脖臃肿,毫无高雅端庄的气质。
关于元青花,不仅普通民众,甚至于一辈子与瓷器打交道的瓷器专家对它也知之甚少。江西景德镇虽然成功烧制出元青花,但由于史籍缺载,又缺乏有明确纪年的实物佐证,600多年间,世人对元青花的认识与了解一片空白。难怪有中国陶瓷专家感叹道:“不到土耳其亲眼看一看这批元青花,中国的陶瓷专家死不瞑目!”
总览中国瓷器的发展史,元青花无疑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元代除了一些品格清淡的小件瓷外,至正期元青花大器大多数收藏在伊朗、土耳其博物馆,这些器物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人们把青花瓷比作瓷器舞台的青衣,素雅高洁、蓝色纯净。蓝色的花纹与洁白的胎体交相映衬,宛若一幅传统的水墨画。 青花在元朝至正年间已臻于成熟。元青花的出现成为我国制瓷工艺划时代的事件,不仅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元青花最突出的特点是气势宏大、饱满雄健,从器物造型到装饰都有一种阳刚之美,其独特的品类、造型、纹饰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元瓷工艺从原料、制作、绘画到烧成的完美程度。从缠枝牡丹、龙凤麒麟,到“萧何月下追韩信”、“昭君出塞”……元青花可谓无所不画。与后代青花瓷器相比,元青花的绘画笔法最令人震撼。它挥洒自如,有时锋芒太露、不究细节,一笔点化往往越出边线。尤其是人物,运笔急速,但求神似。其构图“纹饰繁密”,却繁而有序、层次清晰,其笔法之沉着痛快、爽利劲健却为后世青花远远不及。
由于资料和使用资料的人有限,我们对于元青花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大家所说的元青花,主要是指至正时期青花。至正青花是元青花的杰出代表,但并不能涵盖整个元代青花,如还有明确纪年的延v青花。据从1997年统计,国内拍卖行拍出的元青花寥寥无几,基本集中在国际拍卖行,而国际拍卖行又以佳士德成交最多。从1997年到2002年成交都在10件以下,2003年到2004年刚刚超出10件。元青花的市场主要是国际市场占主流。当前国内市场,民间收藏者手中拥有一定数量的元青花,博物馆和文物商店中的许多精品就是从民间征集而来的。值得一提的是民间元青花鉴定中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把明清其他窑口的瓷器归为元青花,这与当前学术鉴定、市场鉴定有很大的关系。此外,元青花也不只是景德镇烧造,云南玉溪、建水也大量烧造,两者既有共性又各有特征。
情趣盎然的德化青花瓷
德化明代已开始生产青花瓷。就目前所见德化明代青花瓷粗器较多,细瓷较理想的器物寥寥无几。福建省博物馆藏德化窑青花三足炉,为明中期以后之物,为目前所见德化青花瓷中较完美的一件。进入清代,白釉瓷的刻、划、印、贴、堆花装饰退为次位,而青花瓷却已臻成熟,并成为德化窑产品的主流。其装饰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民窑特色及其风格,深受世人喜爱,为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
德化青花善于以小见大、以少胜多,寥寥数笔,出神入化,把形神、情景、意趣这三个艺术的基本要素融为一体,表现了民间青花重生活、重情趣、简炼朴实、处理大胆的作风。瓷工们对来自生活的题材,不是自然主义的摹写,而是以现实为依据,在自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像和联想,选择自然形象中最真实、简洁、精美、生动的部分,把握住各种题材的特征,加以概括、提炼、变化和夸张,突出其各自的个性,使纹样比自然形象更美、更典型。有些画面运用中国画没骨的画法,用大墨大色浑染,笔法洒脱豪放,简略而不觉单调,粗犷而又显得淳朴,点染得当,情趣盎然,富有民间工艺的韵味和情调。德化青花瓷的装饰艺术,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鲜明而感人的艺术特点为人们所关注,在我国民窑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德化窑的青花瓷纹饰丰富,取材很广,包括历史故事、人物仕女、动物图案、植物图案等。青花图案的配置方法也多种多样,在图案的装饰上以白底勾青花的数量最多,也有少数是青底白花的。
德化窑青花瓷器的款式,多半写在器物的底部,最常见的是两个字的商号款。也有以画代字的款(如画小兔、秋叶、双鱼、火焰)和其他画款,这种不写字的款,从全国来说,多半是明代中期以后的瓷器上才有的,到了晚明时期盛行。这种以画代字的款,在德化窑还是普遍被运用的,晚明时全国出现的印章款,在德化窑中应用也很广,此外还有写年号款的,如“成化年制”等。
青花瓷市场观览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四次作伪高潮,第一次出现在宋代,以仿造商、周青铜器为主;第二次出现在清代乾隆时期,主要是宋代四大名窑、明代官窑和名人字画,特别是名人字画造伪、作假水平登峰造极,连造诣颇深的乾隆皇帝对“富春山居图”的赝品也难辨真假,乾隆并在该书画赝品上到出题跋,成为后人茶余饭后的笑料;第三次是晚清时期,大量“克隆”、仿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文物,无所不造、无所不仿和无所不能;第四次就是改革开后,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各种仿古工艺品厂多如牛毛,仿造的东西五花八门,作伪手段更为高明。有人说,高科技手段被运用到文物造假上,使赝品达到真家莫辨的地步,就连一些专家也坦陈“看不懂”!  俗话说:“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国外早就有人说过,世上最富有的人不是银行家,而是收藏家。美国曾有人做过统计,以2004年为例,投资大师级画作、中国官窑瓷器和股票其回报率分别为50%、45%和23%。在我国,青花瓷也历来被人们视为“软黄金”。目前青花瓷的价格在中国以每年产量30%至50%的涨幅迅速增值。但自古无商不奸,不奸则不商。青花瓷行当的奸诈由来已久。自20世纪初期以来,青花瓷就存在两种奸诈(一)是把假的青花瓷说成真的,(二)是把真的青花瓷说成假的。
目前市场上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把真的说成假的意在据为己有。他举例说,有人拿了一个康熙时期的青花笔筒,鉴定者一眼就看上了这件文物,想把它搞到手,就故意说青花瓷期是假的,然后让另外一个人花了很少的钱把这个东西拿下。俗话说:“骗子有屏风,屠夫有帮手。”善良的人们要警惕啊!更多的情况是把假的说成真的。我在闽北古玩市场曾碰到一位退休教师刘通,他看中了一个“清代”的青花棒锤瓷瓶,怕自己眼力不行,就请“专家”鉴定,买回来后,后来才知是仍一件赝品,刘老师气得病倒在床。古瓷市场道道太多了,不但青花瓷假货多,专家、证书假冒的也多。在广东省的广州市、浙江省的宁波市,只要你肯花几千元钱买一张证书,什么证书都搞得到,包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的鉴定证书,这些证书当然是假的。
专家说,在鉴定这个行当里,确实有些人可以看出东西真假,具备一定的鉴定能力,但他们出具的鉴定书,往往与实物不符。他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把高仿的品当“宝物”,因为他拥有知名专家写的鉴定意见,认定是宋、元时期的文物,但这些东西一看就不是文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利益使然,因为社会上文物鉴定的收费,是按估价的10%收取的,估价越高,鉴定费自然就越高、(二)、有些人和有关拍卖公司、古玩收藏商人联手,将赝品说成是真的,(三)、更有甚者,直接将赝品放于“工兵”(盗掘古墓者)处,与之串通,瀣一气,坑蒙拐骗,给收藏者带来了很大的危险。
赵朴初诗云:“厚葬今应谢古人,洋洋文物耐研寻”。如今的古玩市场,出土文物不可胜数。各地的古玩市场业已成为收藏爱好者乐不思返的好去处。据考证,古玩形成商业,源自明清。玩古,既能聚财,有有高于世俗的美誉,这就吸引了许多人把大量的钱投入古玩市场。投资古玩的风险是买到赝品,而让广大收藏爱好者最烦恼的也正是真假难辨。究其原因,专家认为,中国历代都有文物仿造。随着作伪手段不断翻新、提高,不经磨难、学习,使自己拥有一双“慧眼”,是很难识别的。 作伪的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不外乎物理和化学两种。在物理的方法中,主要有“移花接木”术:即通过粘贴、镶嵌和挪移的方法,把一些旧的、残破文物上的部件、皮壳,粘贴到新的文物上面,然后沾上土、上色,仅仅把真的那一部分露出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古玩、字画等藏品,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我国各地古玩文物交易也日趋红火,收藏,正成为继股票和房地产之后,中国内地最“火”的投资方式之一。与此相辅相生,作为文物收藏渠道的首要环节 “鉴定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当收藏者怀揣“宝物”时,他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谁来为我们鉴宝?特别是一些“先进”的作伪手段,更是使人防不胜防。如:所谓的 “老料新工”就是用古代的材料,通过新的工艺进行仿造,把破碎的文物磨碎,重新作样、烧制;还有“老料新器”就是有些文物的青花瓷底部是真的,在上面接一个新的,有的仿造物,其瓶口和底部是真的,中间部分是假的。有时为了追求高利润,造假者甚至不惜把青花瓷器锯开、摔碎,将一件真品,做成几件亦真亦假的“怪胎”瓷器,坑害收藏爱好者。这些接底或套口的瓷器,分冷接和热接两种,前者用特殊的胶水粘贴,后者则是复窑再烧。冷接其接口处最后是用喷枪调色,用眼很难分辨。除非用加热的方法鉴别。化学方法也被不法分子广泛运用于“作旧”,即用氢氟酸、高锰酸钾等化学溶液,对仿品进行浸泡,慢的3天,快的几分钟就能使器物变样。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一件青花瓷仿品,几分钟内就“老了”近千年,用 化学方法泡制出来仿品,时间掌握得好,有时不易见到浸泡的痕迹。
据一项统计表明,中国现有各类收藏协会、古玩市场近万家,各类专题和系列收藏500余项,4000多万收藏者乐此不彼,约占人口的3.2%左右。收藏品市场交易额庞大,地下交易更是无法统计,全国每年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大约为15亿元人民币左右。收藏为什么越来越热呢? 首先是经济力量的推动。古瓷升值的潜力非常大,拍卖市场上基本上是一年升值30%至50%,有些文物过两年再拍,升值一倍,这种情况刺激有钱人投向这个领域。
搅动古瓷市场的另外一种力量是,一些投机分子故意炒作市场价格。据专家介绍,他们的炒作方式和炒股票一样,凭借实力,先投入巨额资金,大量收购某个时期的古代青花瓷器,使其价格一路飙升,炒起来后,再慢慢投入市场。由于古董交易期长,连动性强,不容易被识破。如康熙青花笔筒在福建省原来只不过6000元 /个、后来有人在上海炒作,卖到几万元一个,最进听说曾有浙江收藏家花十几万元买一个的。同时,媒体和拍卖行与炒作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有人在背后玩花招,“护盘”、“托盘”、买空卖空,做尽手脚,不讲商业道德。 目前青花鉴定中存在的种种混乱,已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合法的文物市场。而最大的最大的问题是这个行业缺乏准入制度。目前我国的古雌鉴定是没有什么标准可依的,在行业资格的管理上也没有明确规定,开一家鉴定工作室和俱乐部从事文物鉴定,根本没有门槛,既不需要到文物部门申报,也不需要任何手续,只要到工商部门登记或在民政部门注册一个民间团体就可以了。这是目前文物鉴定行业混乱、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的根源所在。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上的空白、落伍也亟待修订。
其实古瓷鉴定有其特殊性,知识性、技术性和专业性都要求很高。即使是学问深、资格老和考古专家就能胜任的。因为一个优秀的文物鉴定人员既需要扎实的理论根基,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鉴定技能,更需要要广交朋友,了解市场行情。曾有一个国外的著名拍卖行的鉴定师说,若一段时间没去景德镇,就要知识就要落伍,跌眼镜和看不懂;景德镇仿古之风早在宋代就很盛行,明代时出现民仿官和后朝仿前朝的现象。清代康、雍、乾御窑厂更是不计工本地仿制宋代汝、哥、官、定五大名窑产品。清末民初仿古作坊更是如雨后春笋,并出现新瓷作旧、后加彩、后加款、挖补接底等新花样。 国家文物局每年举办一次文物鉴定资格考核,难度非常大,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有五六人能通过,最多的一年通过了14人,像河南这样一个文物大省,取得这种资格的目前只有7人,全国不足百人。文物鉴定人才奇缺,也与我国高等教育对鉴定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有关,许多著名大学,本科专业未设文物鉴定专业,考古专业只上半学期的鉴定课,这只是蜻蜓点水。另外,文物鉴定部门的编制缺变太厉害,编委几十年未作调整,使文物系统内部因为人手不够,工作忙不过来,很少有时间能为社会提供服务,满足不了现在的市场需求,使得鉴定市场鱼龙混杂、有机可乘,一些人乐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所谓的收藏家协会、鉴赏家协会,以及各种报纸、电视媒体,都在开展鉴宝业务,如央视周六的鉴宝节目;甚至有个别人,几乎什么都不懂,也能打起大招牌,自封为著名鉴定师、专家,在古玩城摆起了地摊为人鉴宝。有的团体则用别人的名字支撑门面,比如聘请两位顾问、专家,每月支付一些顾问费,这些团体看起来好像很正规,事实上是沐猴而冠,骗人的事真不少。  其实大多搞鉴定的人大都和古玩交易有联系,或者本身就是古瓷交易的幕后操纵者。被行内人士戏说“警匪一家”。有些人去鉴定时,他们就将收藏品“备案”,等到另外想收藏的人到他们那儿咨询,他们就充当中间客,吃完“被告”再吃“原告”,两边通吃。当务之急是须建立国内统一的鉴定管理机构,而切要按国际水准规范鉴定机构,我们也希望今后立法时也考虑以法律规范管里鉴定; 国内一些大拍卖行拍卖明清官窑青花瓷器在数量、金额上屡创新高,我们有理由怀疑,是否高估价、高额拍价就代表拍品的“国宝”地位?许多不正常的操作似乎隐藏着某种陷阱,这危机恐怕将要影响到拍卖业紧跟世界潮流,关系到与国际同行业的正确接轨,关系到收藏机构和投资者的身家性命。 有位女士拿来一件元青花要作鉴定,说是儿子花了15万元买的。经鉴定,这件元青花是假的。不久这个人又来到鉴定站,非要一份鉴定书,说是因为他的鉴定意见,她和儿子打起了官司,儿子认为他娘使了“掉包计”,向她索赔15万元。 这说明盲目收藏是要不得的,收藏不能有贪心,期望值不能太高。其实历史上仿古瓷生产一直是景德镇的传统瓷业生产项目,对瓷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本是好事。如今,仿古瓷在销售过程中被唯利是图者利用,造成许多善良的百姓、投资者或收藏家倾囊交学费,更有甚者妻离子散,据说海南某地官商勾结,在当地筹建博物馆时,向博物馆售出数量惊人的元青花、元釉里红、明清官窑瓷器这是后话。从国内媒体中出现的文物艺术的估价看,比器物实际价值低估的现象很少,往往是不切实际地高估。而一些无良的电视、报刊的不切实际的误导宣传报道,更是火上浇油,使许多人将对金钱的梦想寄托在一件“宝物”上,企图一朝成为千万富豪,这种收藏观,不仅扭曲了常的心态,还使千千万万怀着美好愿望刚进入收藏领域的朋友上当受骗而痛不欲生。事实上,收藏的出发点不应是投资,而是为了陶冶情操。  我们知道,正规的鉴定部门一般不对民间出具鉴定书,只从一件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方面,鉴定一件文物有无收藏价值,从来不给文物估价,收取的费用也很低廉。一般是 20元-30元/件。如果你拿到了某个专家或某个团体的鉴定书,市场价标得很高,你就要小心了,事实上,只要是标出了价格,鉴定的权威性就值得怀疑。其实搞收藏根本不需要什乌七八糟的狗屎、臭屁鉴定证书、收藏证书和作者签名照片。
收藏爱好者首先应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给自己的收藏定一个目标、门类,比如明代青花瓷器、清代青花瓷器等等,不能见青花瓷器就买。再则须要好好读几本书,提高自己文化修养和收藏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但随随便便买书来看,恐怕会误入歧途,注意:切莫按图索骥。青花瓷收藏爱好者必读书有:《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编82年版;《中国陶瓷》冯先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94年版;《元代瓷器》叶佩兰著,98年版;《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出版社;《青花瓷器鉴定》张浦生著,书目文献出版社95年版;《中国古陶瓷鉴定基础》陈德富著;《陶瓷器》李广宇;《马说陶瓷》马未都著;《古代陶瓷鉴识学》陆建初著。此外,还要多跑跑各省国营的文物总店、国家及各省的博物馆多看实物,再转转古玩市场,先不要急于下手买,重要的是先练眼力。有了一定眼力后,方可在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带领下试试手,先买一些普品,再找一些同好请教、切磋。经历了以上种种过程之后,还需要建立自信心,这是搞收藏的最重要心理品质,千万不能轻信别人。历史不可重复,古物不能重生。仿品绝不会超越时空,同真品绝对一致。“克隆物”它不可能乱真,因为一件古瓷,它包涵了物理学、化学、文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伦理学、商品价值学以及陶瓷发展史等诸多学科的相关知识。
作为文明的载体,我国青花瓷等收藏品价格在海内外的稳步攀升,明显与当今我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因此对华夏文明辉煌历史产生兴趣和对她未来的信心的增强有密切关系。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收藏若离开了获利心理的驱动,它是不可能取得普及性的发展的。一个成熟的收藏家、投资者应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冷 静的头脑和精明的眼光,热中有冷,动中持静,切忌“一窝蜂”,被炒家喧嚣的“炒喊声”眩晕了自己的头脑,让乱花迷住了你的眼睛。
如何鉴别青花瓷器1、一般说青花瓷器在造型在这方面,更能突出能体现出各时代的特色。如元代大盘盘身弧度较小而浅,明代永乐、宣德大盘盘身弧度稍大而微深,前者底小,后者底大,永乐盘无论大小盘多是器心下凹,器底心凸起,而且足内墙向外稍撇,较外墙约矮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明末清初许多民窑盘、碗底常有明显的轮状旋削痕(即所谓“跳刀”),而在官窑瓷器中则极为少见。康熙青花大盘有些是双圈底。明代中期青花瓷瓶、壶、罐等多在腹部留有明显的接痕,而清代以后制品则无接痕。2、元代青花纹饰变形荷花瓣、山石和花卉多在外留有一圈空白边线不填满色,而明代中期以后,这种画法虽间或采用,但寥寥无几。元末明初,由于使用进口青料烧造瓷器,虽颜色浓艳,但不适于画人物,因而有所谓“元代人少,永乐无人,宣德女多男少”的说法。永乐、宣德青花瓷的牵牛花与海水江芽,明嘉靖官窑青花瓷器上的纹饰常见八卦、仙、云鹤等纹饰。正德青花瓷的回文、行龙穿花,嘉靖、万历青花瓷的花卉捧字和道教画,清代帝王赏赐群臣的青花瓷器,以白地青花莲为主要纹饰,并以海水纹饰绘瓶口者为多。纹饰的含义为官以清(青、清同音)白为重,莲是廉(莲、廉同音)洁,海水是象征四海升平之意。康熙青花瓷的双犄牡丹和月影梅花,雍正青花瓷的过枝花与皮球花,以及乾隆青花瓷的万花堆和锦上添花,清道光官窑瓷器多绘鸟、犬、草虫等纹饰,在同时代的银器、漆器、铜器乃至织绣等方面都能得到有力旁证,因为艺术是相通的。3、明代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器中多有用阿拉伯文字作装饰的。清代外销青花瓷器中也有画着西洋纹饰图案的,都是比较别致的一种装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古代三爪或四爪龙称蟒,所以人们称“官窑龙五爪,民窑龙三爪或四爪。4、用文字作为青花瓷器装饰,明代瓷器有写梵文、经语、百福、百寿字的,而康熙时期则用大篇诗、词、歌、赋以及表、颂等作装饰文字,此外康熙青花瓷器绘瓷图案多是模仿名画家的笔法,其画树方法,枝干喜用披麻皴,显得老笔粉披,奔放有力。5、明代款识特点:“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明代字体多用楷书款;清代顺治、康熙二朝亦为楷书盛行期,雍正则楷书款多于篆书款,由于乾隆开始篆书款渐多于楷书款,嘉庆以后篆书款遂成为主流,直到清末才又恢复以楷书款为主的趋势。
明、清瓷器款识款色多以青花为主,明代款的青花颜色若用放大镜照视,多是深厚下沉,清初仿品也大致如此。道光以后的仿品青色则散涣,而且浅淡上浮。宣德款色往往在同一器物上呈现黑、蓝、灰等几种颜色。自明正德至清代末期的款色增加甚多,有红、蓝、金等色,并且也使用了刻堆等方法。康熙青花款的“康”字很少写成泰水。乾隆时期以前多用青花款,其后多用矾红款。 明代官窑有的题某某年制,有的题某某造,而清代官窑却一概都用“u”,还未发现有用“造”字的。其他如宣德的“德”字心上不写一横,万历的“f”字也有羊字头与H字头的不同,以及写“康熙御制”四字款的青花瓷器90%以上为当时新制的精品。 明、清青花瓷器除一般的官窑款外,还有所谓堂名款(中和堂、慎德堂)、殿名款(如体和殿、储秀宫)等等。6、古代青花瓷多有所谓“莹光”或“酥光”一类的宝光,这种釉光是由于年深日久而自然形成的。仿品有炯炯刺目的“火光”。7、明代景德镇官窑青花瓷的釉质较肥厚,清代初期官窑青花瓷釉质则有紧密之感。元代青花瓷底足多露胎而质粗,明、清青花瓷有款者底多挂釉,清中叶以后则露胎者渐少。例如元瓷胎多粗涩而泛火石红色,明、清瓷胎多较洁白细腻而且很少含有杂质,火石红色也减少甚至不见。成化的瓷质一向以纯洁细润著称于世,迎光透视多呈牙白或粉白色,并且具有一种如脂如乳的莹润光泽。而雍正官窑仿成化的瓷器尽管在造型、纹饰和色调方面都有相当成就,同时其釉质、胎质在表面上看来也十分逼真,但若迎光透高则呈纯白色或微闪青色。永乐、宣德、成化瓷胎均较元瓷为轻,而宣德器皿又比永乐为重,若由断面剖视元、明器皿,在口边处的厚薄区别并不很大,主要全在器身和器底相差悬殊。8、因青花瓷的旧碎片多,故套底的伎俩最突出。凡仿器为遮人眼目,除造型和纹饰仿得真外,还要作旧。作旧可去新瓷炯炯刺目的“火光”。第一种作旧的方法是30份水添加1份氢氟酸,加芝麻油、高锰酸钾调匀后将仿品置入浸泡一会儿,然后取出凉干,此法在仿品片纹内往往留有污迹。第二种作旧方法是氢氟酸加老墓土与水配合浸泡须臾,仿品可出现土锈现象。第三种作旧的方法为鸡蛋清加老墓土入窑回温,做出土锈现象。第四种制旧的方法为牛皮纸、麂皮摩擦消除浮光。9、青花瓷收藏者必读书有:《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编82年版;《中国陶瓷》冯先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94年版;《元代瓷器》叶佩兰著,98年版;《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出版社;《青花瓷器鉴定》张浦生著,书目文献出版社95年版;《中国古陶瓷鉴定基础》陈德富著;《陶瓷器》李广宇;《马说陶瓷》马未都著;《古代陶瓷鉴识学》陆建初著。此外,还要多跑跑各省国营的文物总店、国家及各省的博物馆多看实物,再转转各地古玩市场,先不要急于下手买,重要的是先练眼力。有了一定眼力后,方可在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带领下试试手。
古瓷维护保养小常识   1、陶瓷器理想的储存方法是把瓷器放在定做的盒子里,盒子里有海绵或泡沫垫,不要把两件瓷器放在一起,如果非得放在一起一定要用泡沫隔开。要陈列的话最好是放在固定的木架子上比如实木做的博古架,玻璃做的陈列架最好不用,因为本人亲自目睹过玻璃架倒塌事件价值几百万的古玩瞬间成为遗憾。瓷器易磕碰,在展示珍贵瓷器时可用透明尼龙线固定其上部。  2、 在把玩瓷器的时候双手应该保持洁净和干燥,取下戒指因为戒指会划伤瓷器的釉面。拿瓷器时不要戴手套,因为这样瓷器很容易从手中滑落,器体大的瓶、尊移动时因形体大,一般都是两段拼接而成的,所以不能一只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应该一手托住底,一手拿住脖子,以免使原来拼接起来的两节分离。有的瓶、尊装饰有双耳,我们在取放时不能仅提双耳,以免折断和损坏。要抓住器物的主体,而不要抓把手或瓷器佩饰部件等,因为这些地方都很容易断裂,或者把手是粘的你抓把手就很容易再次扒断,在拿起一件带座、带盖的瓷器时,应将座、盖和主体分别单拿单放,不能连盖带座一起端,要把能分开的部分先取下,防止移动时脱落打碎。   3、瓷器的人物塑像在取放时,须注意当心塑像的须发和手指部分,因该部分最纤细突出,易损坏。同时在提放塑像时,忌单手拿塑像的头部,因塑像的头部、手大多是直接插进脖子或身子中去的,要防止头与身分离,所以应一手托住塑像的后背,一手拿住塑像的底座。手拿瓷器的大盘、大碗时一定要双手捧握,忌用单手拿盘、碗的一边,以防断裂。遇到多人鉴别欣赏时,要一个一个来,待一个人欣赏完毕,把瓷器放到木桌上,下一个人再来欣赏,不要两人将瓷器手递手的传着,以防万一失手。   4、平时保养可以用一块湿布擦拭瓷器。用柔软的画笔清扫瓷器灰尘,用柔软的刷子刷瓷器的缝隙。不要用水直接清洗未上釉的陶器,因为陶器有吸水性,而且出土的陶器外表很松垮,有的器身的化妆土已经像粉末状不能清洗。
5、瓷器的清洗 :在开始清洗之前,一定要把瓷器放在不易碰撞的地方,最好用塑料盆,不要用瓷盆和金属盆,避免瓷器碰伤。清洗瓷器时不要把带彩绘的出土器物直接浸在带有化学性质的水中,一般的污渍、土锈可以用碱性的溶液如“84消毒液”浸泡,视污渍的情况确定浓度和时间。当然酸碱性质不同的污渍应取不同的液体浸泡,如碱性污渍可用白醋和草酸浸泡,中性污渍用二甲苯浸泡等。浸泡以后再以温水冲洗,直到污渍退尽。如清洗的瓷器有开片,或冲口、裂纹之类,污渍嵌入很深,浸之不去,可用棉纸蘸淡硝酸或者84消毒液,贴在裂纹处,稍时污渍即除,但有的娇嫩的釉彩上不宜用此法,以免硝酸损伤釉彩。有的瓷器的表里,因水浸太久,水锈黏附其上不能除去,可用上述酸性液体浸数日,刷之即去,粉彩瓷器,有的因彩色中铅的成分多,出现泛铅现象严重,可用药棉蘸淡硝酸擦之自去,再用清水冲洗。注意:洗刷时瓷器表皮遇到碱性物质会更滑溜,一定要慎重拿放。 6、修补瓷器 :釉面缺损补残,用树脂与石英粉调为膏状,油泥或石膏做局部模,以树脂膏填补后,水砂纸打磨光洁。难度最大的是做釉色。瓷器的釉色很丰富,主要以丙稀酸快干色徐料运用喷笔、手绘相结合的工艺,各种色泽,绘纹分别对待。釉面光泽可选择“玻璃白”涂料或无色透明的双组份聚胺酯清漆、丙烯酸清漆,喷罩上后用布蹭或玛瑙碾子压光。
□ 该藏友以往发表的其他网志
<font color="#07年8月30日
<font color="#07年8月30日
<font color="#07年8月29日
<font color="#07年8月29日
<font color="#07年8月28日
发表评论 >>
您还没有登录,若要进行评论,请先
文明上网,适当评论,请不要发广告链接或刷藏币!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华夏收藏网以及交流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华夏收藏网发表的作品,其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Copyright ,版权所有&&收藏热线: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雅趣游戏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