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历史必修三总结的总结吗?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1)孔子的成就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典籍上:编订“六经”。[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附]孟子的重要言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附]荀子的重要言论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三、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四、明清之际的儒学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科技成就1、四大发明出现及完成:造纸―甘肃西汉墓出土了纸,东汉有“蔡侯纸”;指南针―战国名“司南”,宋时用于航海;火药―唐宋时用于军事;印刷―隋唐出现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2、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造纸、印刷―文化发展、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火药―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指南针―新船路、世界市场====总之,使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二、汉字与书画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看书本识别各种字体),总趋势由繁到简。2、中国书画(1)书法家:东晋王羲之(书圣,《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擅长楷书)等。(2)中国画的分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三、文学成就(1)诗经:收录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诗,分风、雅、颂三部分,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儒家经典。(2)楚辞:屈原是代表人,《离骚》是代表作、浪漫主义源头。(“风”“骚”并称)(3)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反映大一统景象。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张衡等。(4)唐诗:社会繁荣、对外开放、科举考试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代表人物有李、杜、白等。(5)宋词:有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6)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7)明清小说: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出现了四大名著以及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四、京剧的产生与发展: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后来徽剧与汉调融合,形成京剧。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新思潮的萌发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编译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海国图志》,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2、魏源与《海国图志》: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二、维新思想1、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1)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借助孔子宣传变法,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其思想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反对因循守旧。(3)严复:翻译《天演论》,根据进化论宣传变法。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了变法运动的进行,促进了思想解放。三、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1)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德先生―democracy,赛先生―science);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发表《文学革命论》。(2)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3)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4)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把反封建与白话文结合起来。(5)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言论:陈独秀―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2、新文化运动影响:思想解放,民众觉醒,文化转型,马克思主义传播。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五四前: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2)五四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宣传;与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思想解放,工人运动,中共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旧三民主义(1)基本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核心)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通过政治革命,推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社会革命,核定地价,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地价归国家所有,国民共享。(2)历史作用:指导了辛亥革命的进行,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2、新三民主义(1)“新”的表现(与旧三民主义的不同):明确提出反帝目标;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等。(2)历史作用: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北伐战争的胜利。二、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的论著及思想主张(1)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论著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著有:《新民主主义论》(3)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论著有:《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利于民主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取得了独立,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三、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内容:方法一:按重大活动的顺序来掌握,它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十二大的内容、南方谈话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判断实践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法二: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核心问题来掌握。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判断实践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2、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走上了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意与毛泽东思想的意义相比较;理论的意义包括两方面:实践活动及活动效果) 专题五 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1、两弹一星(1)主要成就: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苏英法);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我国成为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俄美法日)。(2)获“两弹一星功勋”的有:邓稼先、钱学森。2、载人航天: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载着杨利伟升上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载着费俊龙、聂海胜升上太空。3、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增产做出重大贡献。[注意几项重大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普罗塔戈拉: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了人的价值。2、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你自己。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人曲”),彼特拉克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著《歌集》。2、马丁?路德的核心主张: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肯定人的价值,追求人的本性,等。三、启蒙运动1、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1)孟德斯鸠:代表作《论法的精神》,反对专制,提倡天赋人权、三权分立(核心是权力的制衡)。(2)伏尔泰:代表作《哲学通信》,反对专制,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3)卢梭:代表作《社会契约论》,反对专制,提倡天赋人权,主张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4)康德:倡导思想自由。[附]重要言论:孟德斯鸠―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卢梭―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民众有权以暴力推翻暴政。康德―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2、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维护人的权利。3、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联邦政府的建立、中国的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一、经典力学1、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的建立所作的贡献(1)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为根据并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牛顿:提出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体系形成。2、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合理的说明,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科学摆脱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进入全面繁荣时代。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1)主要观点: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的,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意义: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打击了神创说,促进了思想解放;“适者生存”成为殖民扩张的借口,也推动了中国维新运动的开展。三、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1、蒸汽机的发明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1)蒸汽机的发明: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富尔顿汽船、史蒂芬孙火车)。(2)电气技术的应用: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爱迪生发明了许多家用电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①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②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③社会生活(如:衣食住行娱)发生变化,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三、相对论与量子论(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运动)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其意义(1)内容: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与空间随着物质运动的速度变化而变化;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是弯曲的。(2)意义:提示了时间与空间的本质,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是物理学的一场革命。2、量子论的提出与发展(1)提出:德国普朗克。(2)发展:爱因斯坦用量子论解释光电效应;后来量子力学建立。请问谁有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选修1、2、3的知识总结?请发至邮件,非常感谢_百度知道
请问谁有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选修1、2、3的知识总结?请发至邮件,非常感谢
提问者采纳
最多是个大纲对不起呀,但老师说文科的历史没有什么知识总结的,环环相连,我们也曾叫老师给这些,因为历史是一个整体,这种高考的辅导书一般会有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只有纸质的学校发的学案..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58历史必修三重点总结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58历史必修三重点总结
历史必修三文化模块复习资料汇编;一、百家争鸣合儒家的形成;(一)历史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根本原因;1主要学派:儒家、道家(__)、法家(韩非)墨家;(三)历史评价:;1性质特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突;古代中国特有的民本思想;a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推动了文化主流思想儒家;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正统地位形成(;经济上:西
历史必修三文化模块复习资料汇编一、百家争鸣合儒家的形成(一)历史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 (二)、“百家争鸣”的概况:1 主要学派:儒家、道家(__)、法家(韩非)墨家(墨子) 2 儒家思想的演变:(三)历史评价:1 性质特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突出了古代中国特有的民本思想。 2作用:a 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推动了文化主流思想儒家形成 b 推动古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正统地位形成 (一)前提条件(西汉时期)经济上:西汉时“文景之治”,经济发展,但土地兼并严重 政治上:王国问题依然存在并不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文化上:西汉初年推行“黄老思想”不利于思想统一 主观上:汉武帝“举贤良对策”寻求新的治国之道,董仲舒改造儒学,以“天人三策”被汉武帝采纳(二)董仲舒新儒学思想概况:1董仲舒:著作《春秋繁露》 把道家、阴阳五行思想糅合到儒家之中,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学神仙体系) 2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 主张:
a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b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c 经济上主张:“限民名田”,抑制土地兼并d 提出“三纲五常”出世道德标准,并主张“孝道”为“天经”“地义”。 3 汉武帝的举措: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起用儒生参与国政 b 兴办太学、立“博士”,传授“五经”、“学而又则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设立郡县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推广儒学 (三)历史影响:1 西汉儒学特点:儒学神化体系形成。糅合道家、阴阳家思想,用“君权神授”“天人合一”把君权、神权、父权、夫权贯穿一起的神学体系。 2 作用: a 标志儒学成为传统思想主流意识形态,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b 保证中央集权,儒生参政,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僚素质 c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形成,巩固儒家文化的地位三 宋明理学---“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儒学哲学体系 (一)儒学的发展:1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教并立,开始融合?? 2 隋朝时期,“三教归儒”即“三教合一”3 唐朝时期,三教融合趋势中趋向“理学”,并重注《五经正义》推动儒学新发展。(二)宋明理学概况: 程朱“理学” + 陆王“心学” (三)评价:1性质特点:理学是儒、道、佛“三教合一”,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进程,形成了儒学理论的哲学体系。 2作用:为中央集权政治服务+ 严格礼教严重束缚人民思想日益走向历史的反面。 四、明清时期传统主流思想批判(一)历史背景:经济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新的社会力量产生?? 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文化上:文化专制严重束缚人们思想,反对传统思想出现:(二)概况:明清时期的四大思想家 (三)历史意义1 ~对传统儒学唯心体系的批判继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后早期市民的进步思想。2 ~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民主思想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 局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明发现的国度 (一)前提条件:经济条件:发达的古代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政策条件:统一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统治,便于集中调动分散的人力、物力资源劳动条件:各族人民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动力 外部因素:活跃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促使中外文化借鉴 文化因素:历代文化的积累和积淀 (二)古代科技成就概况: 二、 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学三、繁花似锦的戏曲1 中国戏曲演变:DD元杂剧的繁荣
a春秋出现优伶b宋代产生杂剧(滑稽戏)、金代讲唱戏(诸宫调) c 元杂剧D标志中国戏剧成熟:表演形式:音乐、说唱、舞蹈、表演熔为一炉 剧本结构:“末唱本”“净唱本”(独唱本)
角色:末、旦、净、丑、杂五种角色代表作品:关汉卿《_______》王实甫《
》 2 明代传奇(戏曲)的兴盛a 宋元时期温州一带“南戏”DD明代发展为“传奇” b 昆曲形成:明朝中期南戏发展各种腔调,昆山腔最大
魏良辅 改造为新腔DD“昆曲”梁鱼辰 利用昆腔创作《浣纱记》 推动昆曲发展,并出现昆曲一统天下局面c 明朝后期,传奇进入黄金时期
代表作品:汤显祖《牡丹亭》 3 国粹艺术DD清代京剧的崛起 (1)昆曲的衰落:外因:地方戏兴起,乾隆时期地方戏与昆曲争雄局面形成 内因:昆曲为上层社会欣赏,脱离实际? (2)京剧的形成DDa 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风行一时b 道光年间:湖北汉调进京,形成“徽汉合流”,兼收昆曲、秦腔以及民间小调形成新剧种DD“京剧” c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著名艺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杰” (3)京剧特点:a题材:以历史故事为主b乐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鼓、板、大锣等 c角色:生、旦、净、丑四大行当d 表演形式: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 (4)地方戏名目繁多:秦腔、越剧、豫剧、川剧、粤剧、黄梅戏??四 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 (一)书法艺术发展 1 汉字起源和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2 书法艺术发展(魏晋为界限) 第一阶段 魏晋前为“自发阶段”第二阶段 魏晋以后“自觉阶段”(隶楷草行书法艺术化) a 楷书艺术:钟繇《
》王羲之《
》颜真卿《
》柳公权《
》宋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草书艺术: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盛唐张旭、怀素 c 行书艺术: 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苏轼 (二)中国画的起源与发展一、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 (一)历史背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政策,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同时进入主观原因: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装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促使了新思潮的萌发。(二)西学东渐概况:1 地主阶级学习西方“器物”(抵抗派、洋务派) (1)抵抗派:a代表: 林则徐《四洲志》、《各国律例》魏源-《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史地、科技、政治制度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器物”) c 特点:没有具体实践,但是具有启迪作用。 (2)洋务派的洋务运动: a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b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科技、教育、赋税、武备) c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巩固清政府统治) d论战:顽固派vs洋务派焦点内容:如何维护统治的方式(忠信礼义vs舰船炮利) e实践:兴办军事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用企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立近代海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办近代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委派留学生 f 结果:1895年,甲午战争中失败而告结束。2 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1)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君主立宪”制度 代表:(早期维新派、康梁维新派) a 早期维新派:王w、薛福成、郑观应主张:革新政治制度,设立议会制;主张工商业、商战;
特点:尚未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实践 b成熟维新派:康、梁、严复:共同主张:变法图存;兴民权、设议院、君主立宪;西学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三世说”,主张“升平世” 梁启超:《变法通议》变法图存,伸民权,设议院 严复:译著《天演论》《法意》倡导“主权在民否定君权” c 顽固派与维新派论战:“体用”之争 焦点:“中体西用”vs“西体西用”即要否: “变法”;兴民权行君主立宪;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实质: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中国近代历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 维新变法实践:-9.21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
9.21 慈禧太后代表顽固派“戊戌政变”失败 意义:爱国性、进步性、启蒙性。(2)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 代表:章炳麟、邹容、孙中山 主张: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论战:保皇派vs革命派焦点:三民主义(改良-革命;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反封土地制度)特点: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实践:辛亥革命(DD)意义:推翻清政府统治,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击帝国主义,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资级激进民主派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1、历史背景:经济:中国民资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政治:袁世凯北洋军阀专制统治,尊孔复古,开历史倒车 文化:业已启蒙资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打破封建思想束缚 2、新文化运动概况:第一阶段()新文化运动前期 a标志:1915.9 陈独秀
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b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刘半农 c阵地:北大(蔡元培的“兼容并包、百家争鸣”) d旗帜:“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e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思想解放+文学革命 提倡民主DD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DD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DD反对旧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思想)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倡导文学形式-白话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倡导内容革命-反封内容
成为文学革命的典范《狂人日记》?? 3影响:进步性:中国近代史上较为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它解放了人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基础;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局限性: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态度陷入形而上学的方法论。 第二阶段 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9-23) 1原因:客观原因:十月革命影响,传来马克思主义主观原因:前期的思想启蒙和解放,新文化运动阵营分野,左派阵营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2 概况? 旗帜:社会主义思潮 ? 代表:李大钊、杨匏安 ? 内容:a介绍十月革命《________》《
》 b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李大钊《
》杨匏安《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恩格斯著作《
》 c 主要刊物:《新青年》《每周评论》 d 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实质: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与无产阶级革命思想较量 e 影响: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准备!
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工人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
》 ?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上海、北京、长沙?
二马克思主义者形成: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DD中共“一大”: 组织上建党中共“二大”1922.7 思想建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一、孙中山三民主义 (一)历史背景:政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寻求救国之路主观:孙中山其人不断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思想,实现转变:(1894年,由改良转向革命;1924年,由就民主革命转向新民主革命)(二)三民主义形成过程:1 萌芽:1894年 兴中会成立,“驱、恢、创立合众政府” 2 形成:1905.8“中国同盟会”成立:正式形成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理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内涵: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3 论战:“立宪与共和”之争 力量:保皇派vs革命派 焦点:三民主义:(改良-革命;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反封土地制度) 特点: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进一步传播三民主义思想,推动民主革命高潮到来 4 实践:指导辛亥革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武昌起义胜利,两千年封建帝制结束: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特点: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c 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失败 5 发展:“新三民主义”思想形成a 孙中山的伟大转变:接受共产国际、中共的建议
b 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党一大宣言》 c 确立三大政策:联俄、联共、辅助农工 d重释“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 (1)“新”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价:性质:新三民主义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畴 影响:~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成为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二推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到来。局限性:由于阶级的局限,本纲领仍然没有彻底实现人民的权利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比较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明显的局限性)二 毛泽东思想: (一)历史背景:阶级基础: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实践基础:毛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和实践,共同创立了~(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概况;A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论”+“人民民主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初步理论B思想精髓:事实求实、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 形成过程:如下----1 萌芽:大革命时期()(1)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分析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指出农民问题是革命中心问题。(2)观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观点 2 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7.7)(1)著作:《井冈山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____》 (2)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58历史必修三重点总结等内容。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_高三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单元第1课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  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总结,很详细~部分本人总结~下载免费~希望多下~也要推荐别人下载哦~ 历史必修三知识归纳 一,中国思想史 专题一 中国...  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要点 必修三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一:百家争鸣 【导引 85 页第一、二、三、四、五、六】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_高三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  历史必修三重点总结_高一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历史必修三文化模块复习资料汇编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合儒家的形成 (一...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单元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  高一历史必修三总结概括_高二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高一历史必修三...3、注意寻找这部分内容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如当前,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立,...  总结了必修三中的重点内容总结了必修三中的重点内容隐藏&& 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孔子和早期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必修三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