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一个小时同治皇帝怎么死的之后就死了的是哪一位

袁世凯是不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他当了好多天?
已解决&&-&&0个回答&&-&&
呵呵 当然不是 若他都是 新中国建国后 那就还有太多了 那么 就不存在“末代”皇帝之称了 因为 还会有很多人自称皇帝下去 说不定 今天有 明天有 以后还会有
新中国成立后称帝者一览表
[大中华佛国](1947----)
    先主石顶武 1947----1953 图谋叛乱,被人民政府处决。
    后主石金鑫 1983 .石顶武之子,1983年在农民“丞相”李丕瑞的“辅佐”下登基,于湖南醴陵农村复国,旋被县公安局镇压。
[道德金门皇帝]
丁兴来(盲人) 1981----1990 地处大别山,创道德金门教,然后称帝,封了“正宫娘娘““西宫娘娘““宰相“等21个人,赐“仙印“41枚.由于交通闭塞,直到称帝后十年才被发现并被乡政府处理。
[中原皇清国]
正皇帝张清安 1982
    副皇帝廖桂堂 1982 以皇清为年号.地处大巴山。
张清安刻“玉玺”,设“后宫”,分封“丞相,文武百官”,“颁布《天律森吏》”,打算定都巴中县,把巴中川剧团大楼当皇宫,甚至写好了准备(通过邮局)寄到台湾的册封蒋介石为“威国王”的“谕旨”,还决定要“御驾亲征”,结果还没出师,就被县公安局给灭了。
    1980----1982 林文勇,地处大巴山仪陇山区,被县公安局镇压。
    〔玉皇大帝〕
    1982年地处大巴山的曹家元自称玉皇大帝,旋灭。
    〔皇帝〕
    1980年地处大巴山的朱仕强自称皇帝,仅七日即被村书记带人灭了。
    [大圣王朝](1986----1988)
    女皇晁正坤 1986----1988 地处胶东半岛。行巫术、招童男、建“后宫”、后被县人民政府镇压。
    [万顺天国] (1990----1992)
    李成福 1990----1992 地处豫西。自建安民党、万李起义军,自称唐朝后裔,妄图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复辟唐朝帝制,定都西安。后被乡派出所3名干警剿灭。
    〔其它〕
    姓名不详,登基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因是反对计划生育政策。于是在农村立国,称皇帝,调动大军(数百人似乎),杀入县城,攻陷县医院,俘全部医生、女护士,将所有计划生育用品搜出并销毁。后人民解放军迅速发动反击并围困了县医院,皇帝率军顽强抵抗后兵败被俘。本应判该皇帝死刑。念其无知,判处无期。
他不是 最后一个皇帝
最后的皇帝是张勋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被迫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然后又任内阁总理。袁世凯借机迫使清帝退位,南京参议院也只得选袁世凯为大总统。后,袁下令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实行帝制,改元鸿宪。
蔡锷等在云南发起讨袁的护国战争,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省纷纷响应。民国五年(1916年)二月十九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仍称大总统。 `
袁世凯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他的大半辈子在别人的赞誉中度过,而晚年却招来骂名不断。他曾被维新派当作可以信赖的人,而后又被清王朝看成中流砥柱。民国初期大部分军阀出自他的门下。也许善于恶,黑与白就在一念之间。你站错了位置,就很难翻身了。袁世凯的不幸也许就在于他最后时刻站错了位置,五月初六,袁世凯因肾结石转为尿毒症,在举国上下一片责骂声中,忧病而死。终年57岁。 `
从理论上说是的
当了83天皇帝就被迫下台.
历史上没有承认他
虽然他当了一百多天洪宪皇帝
最后一个应该是浦仪
袁世凯是中国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辛亥革命推选孙中山只是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是中华帝国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皇帝!在位87天!
袁世凯不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最后个皇帝是溥仪,袁世凯当了83天皇帝
溥仪是最后一个皇帝 当了快3个月 被孙中山推翻 后病死
这是哟个有争议的问题
但是确实他好歹混了83天龙袍穿过的
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袁世凯当了83天1
不是,最后一个应该是张勋吧,不是还有个张勋复辟吗?
可以这样说吧``溥仪是中国的末代最后一个皇帝。袁大头做了83天的皇帝。但是当时人们对天皇老子的那一套很厌恶,各地上电,讨伐袁世凯。不得以,袁世凯只有退位。而后,郁郁而终。造成了权力真空,从而旧中国最混乱的时代开始了。
反正他也不是个好的皇帝
不是,还一个!只是没有文字记载!叫什么的忘了 ,真不该忘了她的。
袁世凯83天皇帝就被迫下台
1915年12月 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但是,袁世凯的称帝举措并没有得到广泛支持。不仅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坚决反对帝制,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等也深为不满。帝国主义列强亦不断对他提出警告。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北洋派内部危机四伏。袁世凯被迫于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支持他继续担任大总统。但起义各省不承认他有再做总统的资格。段祺瑞也逼他交出军政实权。广东、浙江、陕西、湖南、四川纷纷通电宣告独立或与袁世凯个人断绝关系。5月下旬忧愤成疾。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卒于举国声讨声中,时年57岁。
他可不是个好皇帝,他的这个所谓的皇帝只做了83天,可以说,屁股还没坐稳呢,就被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政府所取代了!
他只当了83天啊
不是!~~~当了83天!~~~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
也算是把,不过没有得到历史的许可
最后一个书上是说的是溥仪,历史不认同是袁士凯,虽然当了83天
溥仪新中国成立后成了一个平民百姓,隐姓埋名
是,当了83天
袁世凯是个傻逼,不是最后一个皇帝!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应该是敷仪从血统上看他是艾新觉罗的后代,而袁世凯是卖国贼,在历史上是要被人唾沫的,是中国的耻辱!
袁世凯是自封的皇帝,当了83天,最后的皇帝是溥仪吧!
溥仪是中国的末代最后一个皇帝。
袁世凯不算
中国末代皇帝是溥仪 ,袁世凯当皇帝83天,据7年级历史教科书记载
不是,袁世凯只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但是当时的社会不允许他的这种行为.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新文化运动,二次革命等,袁世凯并不能算是皇帝.
因為歷史上不承認他的帝位,所以是不能說做皇帝做了多少天的.這里糾正一下問者的錯誤。
可是他是竊位83天,竊取了辛亥革命成果,后被國父孫中山先生率領的國民政府推翻。
至于中國封建歷史上的最后的一個皇帝是清朝的溥仪皇帝。辛亥革命以后已經是民國時期了。所以說袁世凱此時以不能說是稱帝了,而是竊取革命成果的漢賊!
是最后的皇帝,他当了83天的皇帝
应该不是最后一个,才做了83天
溥仪是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当了83天.溥仪在后来是共产党第一批放的战犯,后来还成了政协委员。
7天,你们怎么都这么笨啊!!好好回去学学历史吧!!!
袁世凯,在中国历史上不能算是皇帝,他只不过是想复辟帝制而未得逞的强盗罢了,他是个历史上牵强附会的过度性人物,做了83天想当皇帝的春秋美梦而已!
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庭,号容庵,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鼻祖、中华民国大总统,风云一时,叱咤中国政坛。日,他出生在河南项城县一个世代官宦的大家族。父祖多为清朝显贵,权重一方(叔祖袁甲三以督办安徽团练镇压捻军起家,累官至漕运总督。父袁保中系地方豪绅。叔父袁保庆曾在甲三军中带兵,官至江南盐巡道)。袁世凯自幼过继保庆为嗣子,少年时随嗣父先后到济南、南京等地读书。保庆死后,复随甲三子、户部侍郎袁保恒至北京就读。
1876年(光绪二年)和1879年,袁世凯两次乡试都未考中,遂决计弃文就武。1881年5月,袁世凯至山东登州,投靠保庆的结拜兄弟吴长庆,任“庆军”营务处会办。吴长庆为淮军统领,统率庆军六营驻防登州,督办山东防务。
他是最后一届
他当了18天的皇帝
不是 当时已经不能称为皇帝拉
是最后的一个皇帝,当108天
是最后一个,他当了98天
因为孙中山已经推翻了封建帝制,而袁世凯(严格地来说),只是保留封建制度,而不是皇帝,也算不算封建时的皇帝,只能说是当时民国的皇帝,当了83天皇帝吧!
因为孙中山已经推翻了封建帝制,而袁世凯(严格地来说),只是保留封建制度,而不是皇帝,也算不上封建时的皇帝,只能说是当时民国的大总统,当了83天象皇帝般的统治吧!
是末代皇帝,只当了83天皇帝。
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我的语文老师说的~
应该不是吧!
最后一个是溥仪,他的那个不算
是,当了80多天
袁世凯当了18天皇帝
从理论上说是的 当了83天皇帝就被迫下台
袁世凯是个小偷,没资格称皇帝,
他根本不是皇帝,历史不承认,人民也不承认
是,还一个!只是没有文字记载!叫什么的忘了 ,真不该忘了她的。
他不算是皇帝.最后的皇帝是清朝的.他那个时候是违背历史潮流的,遭到了当时社会上很多人的反对和谴责,他并没有统制中国.他做了83天的位置
自封的皇帝,国民不承认,应该不算吧
他不是最后的皇帝,因为在我国的历史上没人承认过他是,中国最后的皇帝是溥仪,不过也是个伪皇帝.
不是,当了38天
是最后一个皇帝,当了83天
难说啊 83天
他不算是,他的地位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承认除了他的拥护者。他好像是做了80多天的皇帝。这样说很矛盾,他的皇帝根本就不算数,所以他不是最后一个皇帝。
严格说,袁世凯不是最后一个皇帝.因为在袁世凯死后,还有张勋复辟又把傅仪扶上了傀儡皇帝的宝座.应该说最后一个皇帝是傅仪.袁世凯称帝只有83天.
他当皇帝的日子是挺长的/对于中国
他当了19天
他虽说当了洪宪皇帝当83天!没人承认!!所以是赙仪
他是民国时候自称的皇帝!~~~当了83天!~~~最后一个清朝皇帝是溥仪
他不是就一天都没当小得不嘛!
最后一个皇帝是光绪帝
袁世凯当了83天
不是,最后一位皇帝是溥仪,袁世凯顶多只能是一位不称职的中华民国大总统。所以袁世凯根本谈不上在位多少天,而是他自己心里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是皇帝!
NO,他当了当了83天
不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定都长春.立清废帝溥仪为皇帝.一直到1945年苏联红军进攻中国东北消灭日本关东军为止.溥仪才在逃跑途中被苏联红军抓获!虽然不被世界承认,但在中国境内. 所以也应该算是一个中国皇帝!他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
不算是,历史上不 承认。
袁世凯83天皇帝就被迫下台
1915年12月 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但是,袁世凯的称帝举措并没有得到广泛支持。不仅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坚决反对帝制,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等也深为不满。帝国主义列强亦不断对他提出警告。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北洋派内部危机四伏。袁世凯被迫于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支持他继续担任大总统。但起义各省不承认他有再做总统的资格。段祺瑞也逼他交出军政实权。广东、浙江、陕西、湖南、四川纷纷通电宣告独立或与袁世凯个人断绝关系。5月下旬忧愤成疾。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卒于举国声讨声中,时年57岁。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袁世凯不算
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既是末代皇帝,又被张勋复辟后,还当了伪满洲国的皇帝直到抗战胜利。袁世凯当了83天的洪宪皇帝便倒台了
不过是自己封的皇帝
最后一个是溥仪
不是,袁世凯只是旧封建军阀,不是皇帝.
浦仪才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
袁世凯在历史上不是最后一个皇帝,但是在意义上说她就是最后一个皇帝,因为溥仪并不是真正的皇帝啊,袁世凯在位83天就被革命人士比下台了
准确地将:袁世凯是当上了皇帝的。虽然历史上并未承认,但是,事实上,他是坐上了皇帝宝座的。尽管我们说“辛亥革命”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可是,那时历史上的定义,我们看就要看实质,袁世凯当上皇帝了,为什么呢?首先,他举行了登基大典,定了国号,年号。当然这不是判断他是否为皇帝的标志,那么他的标志是什么呢?那就是封建专制,他独裁了吗?独裁了,专制了吗?专制了。因此在结合历史事实和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下,我们可以说他当上皇帝了。
这个答案还满意吗?
要看从哪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从体制上说是,他不是最后一个皇帝,因为袁世凯称帝是时共和观念以深入人心,这也是辛亥革命最为大的历史功绩,做后一个皇帝是溥仪,因为他是在孙中山推翻几千年封建王朝做后以为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另一个方面,袁世凯是最后一个皇帝,因为,他是明正眼顺的登上龙位,做83天的皇帝。
当了83天皇帝
溥仪是最后一任皇帝
袁世凯当了83天
那袁世凯有没有后代呢?
袁世凯不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最后个皇帝是溥仪```袁世凯当了83天皇帝.
不是,103天
应该会死 溥仪
不是,他是总统,还没100天被迫下了台
不是皇帝,是总统而已
最后一个是溥仪,袁世凯当了83天
袁世凯以后有很多干革命都当了皇帝
但没人承认,他们都是自封的,很快就下台了
博仪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
应该是溥仪,因为他在日本人的鼓动下成立了伪满洲“国”,直到被抓
不是啊 后来的复国运动又有人当皇帝啊
不是,现在土皇帝有的事
他只能算是总统而已,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
溥仪是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当了83天。不过没有得到历史的承认
袁世凯不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是爱新觉罗.浦仪了。年号“宣统”
袁世凯窃国称帝的罪证
孙中山、蔡锷等人纷纷发动讨袁运动。
日,袁世凯宣布承认帝制,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将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图为袁世凯窃国称帝的罪证。左边的为“中华帝国国旗”。它以两道交叉的红色斜条将旗面分为四个三角形,上下左右三角分别黄、白、蓝、黑各色,以代替民国的五色旗。右边的为当时颁布的《洪宪元年历书》,这面怪旗和所谓《洪宪元年历书》,终因袁世凯称帝丑剧的迅速败亡而未能见天日。
理论上是的,当了83天
好象是83,后来被孙中山推翻了,
历史上没有承认他
“洪宪”皇帝是他自认的,没得到历史的承认,应该说他仅是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梦的伪皇帝。
是.他当了81
都知道了.龙袍穿过了
不承认为什么好要讨伐他
浦仪什么都没做到
最后地还是他
他不配 当 皇帝 ,被孙中山推翻后,被气死的
最后一个皇帝是傅仪,袁世凯当的是孙中山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早就被孙中山推翻了。
不是,83天
不是袁世凯,应该是浦仪才对。
从历史划分上来讲,袁世凯统治的这段时期被称为“北洋军阀时期”,所以,他不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
应该算是最后一个,只做了83天就被迫下台了.谁叫做的不好哩!
不算是,当了83天
——《金瓶梅》、《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阳光伯爵
14:52 检举
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袁世凯当了83天
是。他当了84天皇帝下台的
提心吊胆的83天,呵呵,
袁世凯不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最后个皇帝是溥仪,袁世凯当了83天皇帝
如果他是,我也自称皇帝
袁世凯是中华帝国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皇帝!在位87天
他是卖国贼,同是河南人但是我鄙视他,他不是最后1位皇帝也配不上,当了3个月假皇帝最后在全国人民反对的情况下绝望而死。报应!!
傀儡不算是皇帝。
他不算事中国的最后一个 皇帝,他是自立的,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
不是,历史不承认.最后一个皇帝是清普仪.袁世凯是篡夺孙中山的功劳
他不是皇帝啦!!!
~ 总共83天
中国历史上只有100位皇帝。而中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满清政府的“傅仪”,并不是袁世凯。所以,中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不是袁世凯。
袁世凯是几时死的。
1915年12月,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炜,倒行逆施,自封皇帝,年号"洪宪"。12月25日,爱国将领蔡锷在云南首先举起了讨袁护国的大旗,一时间其他各省纷纷响应。在举国人民的一片唾骂声中,袁世凯迫于无奈,取消了帝制,其后不久便一命呜呼,结束了83天的皇帝生涯。
袁世凯不是最后一个皇帝
不是,因为那皇帝是自己封的没人承认他。虽然当了83天。
不是最后一个,最后一个皇帝是傅仪,他只算北洋军阀首领
他可不是个好皇帝,也不是最后一个,历史上没承认他,他的这个所谓的皇帝只做了83天,可以说,屁股还没坐稳呢,就被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政府所取代了!
不是的,袁世凯只是个总统啊,在位的时间是83天啊!
中国最后的一个皇帝 是
清逊帝,名爱新觉罗· 溥仪(公元年),道光皇帝曾孙,醇亲王载丰长子
不是他 是溥仪 他当了83天呢!
书上说83,但我估计不止
是呀!袁世凯雇用特务军队强迫人们选举他为总统,段祺瑞让上他俱乐部里的人操控了选举也当了皇帝,曹锟500快大洋一个选票买了总统当.做了83天皇帝!
准确来说!袁世凯没有当上皇帝,所以就没有最后一个皇帝的说法!
迄今为止最后的一个皇帝是溥仪
袁世凯当了83天皇帝
不是最后一个,但当了83天是一个事实
应该不是,历史没承认,最后一任皇帝是清末小皇帝薄仪.
不算,没有人承认他是皇帝
您已收藏过该问题在清朝,乾隆皇帝明明知道和坤其实就是一个大贪官的,为什么一直都是不杀他?
在清朝,乾隆皇帝明明知道和坤其实就是一个大贪官的,为什么一直都是不杀他?
&p&在清朝时代,纪晓岚一直想着法的对付和坤,乾隆皇帝也是知道的,可乾隆皇帝明明是知道,和坤其实就是一个大贪官的,为什么一直也都没有杀他呢?&/p&
芦笛捷报还,天子威德传,鹏有乾坤志,留名丹史间。
邮箱: 链接:http://user./
不杀和珅之谜——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纪连海教师,将与我们一同拂去历史迷雾,剖析和珅与乾隆的特殊关系揭示乾隆不杀和珅之谜——
乾隆为什么欣赏和珅,除了和珅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之外,其实还有下面很多。包括下面五个方面,我们通过一些个具体的事例来介绍一下。
说乾隆年间,乾隆末年,有一次台湾发生了一次人民起义,起义的领导者叫林爽文,当时面对这次起义怎么办呢?大臣们有的说要镇压,有的说要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说什么的都有,最后和珅出了一个主意,派人前去镇压,和珅保举一个人,他认为有他肯定能镇压住这一次起义。非常遗憾的是,这个人用了一年的时候也没有把起义镇压下去。乾隆脑袋疼,于是召集大臣,文武群臣面前,乾隆表示,我要御驾亲征。他话音刚一落,和珅立即就急了,皇上,万万不可。为什么呢?和珅是这么分析的,就这几个毛贼,偌大的一个朝廷谁都管不了吗?非要派皇帝前去御驾亲征,台湾35000多平方公里一块土地,当时大陆乾隆爷管的面积有多少?1300万平方公里,您放着1300万平方公里不去管理,为3万多,御驾亲征这不明显咱们大清朝没人吗?如果您去了台湾,那大陆肯定势必大乱,所以和珅觉得皇上是坚决不能前去。可是问题就出在这儿,皇帝不去,人民起义谁给镇压?您别着急,和珅说了,皇上,我跟您说,台湾战事不佳有其深刻的原因,您看您在您统治的几十年里,对老百姓多好啊,轻徭薄赋,人头税都不征收,只征一点地税,哪见您这么好的皇上?但是台湾,它肯定不知道您的仁慈,不知道您的恩德,什么原因?领导者的责任,您派去管理台湾的人他没有把您的恩德带到台湾,问题在这里。所以依我之见,依奴才愚见,两手准备,一,继续用兵;二,换掉台湾的官员。换上一个新的官员,把您的仁德带给台湾人。短短的几句话,乾隆爷听了很中用,很爱听。你看和珅话不多,第一阻止了乾隆爷亲征的打算,第二夸了乾隆爷的功德,第三指出了破敌的方略。几句话,乾隆爷还很高兴,原来就这么点事。俗话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谁都爱听好听的,忠言逆耳,谁都不爱听,人们都爱听好听的话,和珅几句话就把皇上打发得很高兴,您说乾隆爷能不欣赏和珅吗?
我们来看第二个事例,第二个事例我们在第一讲提到过一次,说乾隆爷过70大寿,正当全国各地都为乾隆过70大寿忙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乾隆爷接到了西藏快马飞报,乾隆爷打开,这个信件一看,一个字不认识,原来是藏文,当时乾隆命令大臣有谁认识没有?结果所有的大臣谁都不认识这个字。乾隆想到,没办法,只有和珅懂了,马上把和珅给我叫来,让他给我翻译这段文字。和珅到这儿把这个信打开一看,给翻译出来了,原文咱们这里就不念了,大致意思就是说,知道乾隆爷70大寿,西藏的六世班禅非常高兴,他准备亲自带领几百名喇嘛、僧人前往北京给乾隆爷祝寿。那你想,六世班禅何许人也?西藏的领袖,西藏喇嘛教的两个最高领袖之一,六世班禅如果能够给乾隆爷祝寿,那很排场,乾隆爷听了以后非常高兴,马上命令和珅用三种文字拟旨,三种,汉、满、藏,三种文字,拟旨,和珅立刻用三种文字拟好了不同的诏书,鉴于和珅他的才学,鉴于他杰出的民族事务才能,和杰出的外交才能,乾隆爷立即升为理藩院尚书,管理蒙、疆、藏,蒙,蒙古,内外蒙古,疆,新疆,藏,西藏,三个地区的民族事务及一切外交事务。不但如此,乾隆爷知道要来,班禅住哪儿?北京有他的驻地,西黄寺,北京有他驻地,但承德避暑山庄没有,没有班禅的驻地,谁来修?换谁谁也干不了这个工作,当时乾隆爷命令和珅,你负责给我建造六世班禅在承德的驻地,给他专门建造一个宫殿,现在这个宫殿还在承德避暑山庄,有很多人去过,这就是和珅督造,换别人这个工作做不了,因为你建造你必须符合西藏喇嘛教的规矩规章,而且又要适合中原的风俗,这个工作只有和珅来做,这就是乾隆欣赏和珅的第二个方面原因。
你想想乾隆欣赏和珅有没有道理。偌大的一个清朝,会说四种语言的他不会为官,不见得会为官,会当官的纪晓岚会当官,刘墉会当官,他不见得会四种语言。即会四种语言,又会为官,这满大清朝有几个,满乾隆朝有几个,一位,和珅一人。你连第二个人都找不着。您说,乾隆爷要把他给撤了,把他轰回家,以后这类事您来管啊?您管得了吗?您管不了。所以,这是乾隆他欣赏和珅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点,他能够做到与乾隆同悲共喜,共患难。这一点是很少有人能够知道的。说乾隆的母亲死了,乾隆这个人是非常孝顺他的母亲的,他孝顺到什么地步?每天命令宫女给他的母亲梳头,结果掉地下的头发一根一根捡起来,最后等到他母亲去世以后,把所有的头发都集中到一个盒子里,专门用黄金铸一个金发塔,这个金发塔现在在紫禁城,在故宫里面珍藏着。外面是黄金的,里面是空的,空的盒子,盒子里面装的是头发。乾隆很孝顺,说乾隆的母亲去世了,乾隆罢朝三日,长跪不起,就跟灵堂那儿,谁搀也不回家去,那个时候您觉得他是皇上吗?很多人都劝,劝皇上要节哀,要慎重,要以国家为重,要以大局为重,只有和珅没劝过皇帝一句话,皇上跟那儿跪着,他也在那儿跪着,皇上不起来,他也不走,他自始至终陪伴着皇上,一句话都没说,三天以后,皇上瘦了,和珅也瘦了。和珅没有劝过皇帝一句话。这个时候和珅知道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
和珅对皇帝的了解还有更深的。乾隆帝退位以后,正好赶上今天湖北、四川、湖南、河南、陕西交界处,有一次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这一次白莲教起义前后九年啊,乾隆都死了,白莲教起义还没被镇压下去。史书上记载着这么一件事,这事说:有一天太上皇逊位了,快死了,糊涂了都快,就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天乾隆单独召见和珅,命他前去紫禁城里拜见乾隆。和珅赶紧到了紫禁城,看到,往那儿一跪,抬眼皮一看,乾隆在那儿坐着,面南背北,跟那儿坐着,一句话不说,旁边是嘉庆皇帝,嘉庆皇帝迷茫的神色,不知道他的父亲在干什么。乾隆爷看到和珅来了也没说话,就开始自言自语,声音很小,嘉庆皇帝坐在他父亲旁边,侧着耳朵听,听不见,听不知道,听不清楚在说什么,说什么呢?不知道。念了一个多小时,就在这个时候,就听到乾隆突然大喝一声,那人叫什么名字?只听和珅不假思索地回答:“徐天德,苟文明”。说完这六个字,乾隆又不说话了,又跟那儿开始念,谁也不知道他在说的是什么。两个小时过去了,乾隆爷说了第二句话,和珅你回家吧,和珅就走了。这件事甭说您不明白,嘉庆,乾隆的儿子他也不明白,这说什么呢?过了好几天,嘉庆皇帝找到和珅,我说那天父皇单独召见你,父皇说的是什么啊?你回答的是什么?你们玩儿什么文字游戏?和珅,这个时候很高兴地回答,您不知道,您有所不知,太上皇念的是西域的一种咒语,凡是被这种咒语咒上的人,他虽然远在几千里之外,也会立即死亡。皇上问我,那人叫什么名字,我告诉他,那人就是白莲教的两个首领徐天德和苟文明。太上皇乾隆说的话,皇上一句没听清,和砷在下面老远跪着,他通过乾隆的嘴唇就能够知道,太上皇说的是什么,太上皇想的是什么?我应该怎么做。您说,和珅对皇上对乾隆如此了解,他能杀和珅吗?他能不欣赏和珅吗?这就是第三个原因。他与乾隆同悲共喜。
乾隆跟和珅还有另外一层关系。你想乾隆他特别想到全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他最想的是什么?我到底要看看,在我统治的几十年里,中国、大清朝什么样,跟别人统治有没有什么区别?这是他最想的。可是想去何其难也,康熙爷就有令,勤俭持家,勤俭办事,您爷爷说的话您都忘了?国库中的所有的金子、银子都是有数的,有数量的,您花每一分钱,那都有人记着呢。您说支钱走了,您这个不符合规章,您这个钱虽然您是皇帝您也支不取。没钱怎么办事?何况即使把这个钱支出来了,又能如何?老百姓笑话你,大臣笑话你说您贪婪,说您享乐,说您不知好歹,说您忘记祖宗,乾隆怕人说,他希望他给人留下的都是节俭的印象。即想享受又怕别人说他贪婪、奢侈,想玩儿去又不敢花钱,这可怎么办?和珅有办法,这个骂名我挨了,您别着急,不就缺钱吗?我给您找钱去,骂,让他们骂,我不骂您,我出一个主意。
他出什么主意呢?创立“议罪银”制度,什么意思呢?您要犯罪了,您拿一笔钱交到皇上这儿,然后皇上一看,本来应该流放你十年的,算了,流放你三年,您把钱交我这儿就行了,要没这个,纪晓岚他早死在伊犁了,纪晓岚也犯过罪,也被皇上充军塞外过,充军新疆过,这个议罪银制度好,您敢说您的一生不犯错误?和珅出了这么一招怎么样?所有的大臣还没犯罪呢,先把钱交给皇上。皇上,这是我的钱,我存这儿,将来我犯错的时候将来从这儿直接勾。您就甭朝我要,我都先存在您这儿了,这招棒吧,议罪银是您要犯错误的银子,有数吗?这还记上谁交多少?在乾隆朝谁出的主意这事就归谁办,谁出的主意?和珅出的主意。所以所有的大臣想交议罪银的交到和珅这儿,和珅给皇上创立了一个私人小金库。这金库里的金子、银子皇上不知道有多少,和珅也不大清楚,太多了,他知道了。这点钱除了皇上花就是他花,后来咱们讲,抄家怎么抄那么多东西,就这儿的钱啊,大臣交给的,钱有了,但是这个钱轻易还不能花,还得留着,所以呢,内务府和珅经营了一年扭亏为盈,原来内务府一点钱都没有了,和珅这一招,八个月,内务府钱很多,皇上一看,和珅你牛啊,行,户部尚书的职务给你了,和珅就是这样当上户部尚书的,就因为他创立了议罪银制度。不过这议罪银制度真不是一个好招,真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它就会导致官场腐败,官场恶化。这对乾隆是个好事,对官员的前程是个好事,但是对老百姓呢?真不敢恭维。
有了钱了,皇上想出去,这回我出去没用你们钱。不,这点钱和珅说了,咱也不能用,不能让人家知道咱们花的是议罪银,您不是想上江南玩儿去吗?不是想五下江南六下江南吗,没关系,咱们一分钱不用花咱就能一去一回玩儿得非常高兴,皇上说你有这大本事,那当然我有这大本事,您瞧好吧。和珅一封信下去,给江南各地所有官员、商人一封信下去,咱们前面讲过,第五次南巡的时候他给国泰给过一封信,第六次南巡给过汪如龙一封信吧,他不是光给,国泰、汪如龙信,他给每位官员,每位他认识的商人都有一封信,什么意思?皇上要南巡了,诸位小心伺候着。这还不明白,皇上要南巡到我们家了,我不盖一个行宫,皇上到我们这儿,我一个商人,我要扭转自己的身份,我要改变自己的身份,我不趁机伺候着?这一招,皇上南巡,和珅给你写信,您还不照办?没花国家的钱,皇上第五次南巡、第六次南巡都没花政府的一分钱,空着身就这轿子,出了北京,出了北京沿途都是官商主动进贡,一听说皇帝南巡,各地的商人集合起来给皇上凑份子,凑钱。您说您上哪儿,我这儿有的是钱。当皇帝南巡的时候,顺利开始的时候,皇上、乾隆爷他看到,自己统治这么多年,天下太平,丰衣足食,当然,他看到的都是好的一面,一点也不比自己的爷爷康熙差,他就很高兴。所以,每一次南巡回来他都要记着,和珅你太有本事,我一定要升你的官,他把所有的功劳都记在和珅一个人身上,都记在和珅一个人名下,其实呢?百姓的辛苦谁知道?老百姓出钱,出工,修运河,修龙舟,盖行宫,盖庙宇,这就是为什么乾隆一退位,全国各地都有人民起义的原因。乾隆就认为这些都是和珅的功劳,这是我们讲的他的第三个方面的表现。
乾隆做了60年皇帝,乾隆爷,他终于想退位了。下诏,我不干了,我要把我的皇帝让给我的儿子干了,这在中国历史上,让给儿子干的他不是头一个,谁是头一个?唐高祖李渊。李渊是在什么情况下把皇位让给自己儿子干的?是在李渊的三个儿子起了内讧,二儿子李世民杀掉了他的大儿子和三儿子,这就是李世民唐太宗把自己的哥哥,自己的弟弟全给杀了。唐高祖一看,你是爷,皇上您当,我不当了,您当皇上吧,我可当不了。中国历史上,把皇位主动传给自己的儿子这是头一号,第二号就是乾隆。中国历史上讲了很多禅让,但是那些禅让是真是假还难以评说,还不知道呢。除了这个禅让之外,除了我刚才说的这两次禅让之外,没有主动把皇位让给儿子的皇帝。还有一个方面是被动的,就是唐玄宗把自己的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唐肃宗,那更被动,那是人家不让他当皇上。可是皇上想把皇位主动让给自己的儿子,那就得办一个典礼,一个仪式,这个仪式咋办?
翻书,没有记载,什么仪式,没有。可难为了皇上,皇上想把这件事办的声势浩大,隆隆重重,想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他的功德无量。和珅更头疼,天天为这件事忙,忙到最后,忙到1795年那一年的阴历腊月三十,终于拿出一个方案。皇上您看,我这招好不好。什么招?什么办法呢?他说咱办一个千叟宴,叟就是老头,咱们从全国请来所有70岁以上的高寿老者,70以上的人咱们统统都把他请到紫禁城里来,您请他们吃饭。皇上说,好啊,太好了,这事太棒了。这招是你出的吗?不是,你爷爷那阵就办过,康熙那时候举办过这个事,但是那时候那次没办好,为什么呢?大冬天皇上请来,好几千个老头在这儿吃饭,炒菜,上一盘菜凉了,没十分钟凉了,冬天、北京,没有暖气,在外头,在大街上,广场上,您想想,没吃好。皇上说,乾隆说那这怎么吃?我记得那次不行所以我把方案否定了,哎,皇上这个您就甭管了,我包您满意。
正月初四,禅位大典正式开始,在紫禁城,皇极殿前面的广场上,好几千个老头,都来到紫禁城里,落座,皇上也纳闷,和珅你变得什么戏法?转眼之间,1550多个火锅放了每个桌子上,每个桌子上都有好多好多火锅,每张桌子上都有好多火锅,挺棒的吧,多暖和啊,红红火火啊,这才叫禅让大典。咱都知道,北京人爱吃火锅,全国哪个地方的人不爱吃火锅?为什么爱吃?怎么流传出来?那是乾隆爷禅位大典,全国所有的高寿老者都领略到皇帝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的照顾,都知道这点,所以从他们传到全国各地,加以改造。
皇上请全国的高寿老者可以达到三个目的,第一,皇帝此举,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道德,尊重老人。第二,皇帝此举那就意味着全国的高寿老者都尊重乾隆,别人就更得尊重了。第三,皇帝此举那意味着在乾隆领导之下的60年间,人人都得以高寿。所以皇上这叫一举三得。这主意谁出的?和珅。和珅凭此一举就可以名扬天下,到今天,历史上还没有在吃饭上,还没有超过他的人。
和珅这个人呢,他还很会猜度皇上的心思。他非常清楚,皇上乾隆爷很好面子,乾隆爷是一个非常好面子的人。乾隆爷一生三大愿望,这三大愿望叫“其上立德,其次立言,再次立功”。立德,立言,立功。乾隆爷觉得自己的德行,品德,全国没得挑,历史上所有的皇帝相比都是很好的。你那么多皇帝,有哪一个主动禅位的?没有。就我主动禅位。立功更甭说了,乾隆一生号称自己是“十全”老人,大小经历过十次战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乾隆爷觉得自己差的就是立言。什么叫立言?著书立说,我就在这个方面似乎比别人差点,现在还差点,但是我将来一定不能让它差,我一定要超过我的爷爷,我爷爷那个时候,康熙写了一本书叫《古今图书集成》,编了一本书,很大。我要编一本书,要比他的厚,不但要比他的厚,还要比宋朝人编的那三书本都厚。
宋朝人编了三本书:《太平御览》、《文苑英华》、还有《太平广记》。
不但要比这些书厚,我还要比明朝永乐皇帝编那本书厚,那本书叫《永乐大典》,编,编一本厚一点的书,这书就叫《四库全书》。四库这个“四”咱们讲过,《经》、《史》、《子》、《集》。《经》儒家经典,《史》,二十四史,加上《资治通鉴》,子,诸子百家的著作,《集》,汉赋、乐府诗,唐诗还有宋词、元曲,元明小说等等,在这里面,对元明小说还包括清初的小说,都得收集来,就在这个时候,和珅发现了一本书,《红楼梦》,原名叫《石头记》,这本书可是和珅发现的,给皇上讲故事,天天讲一段,皇上很高兴那就把它搁进去,现在看一个电视剧说是纪晓岚和珅斗智斗法发现这本书,历史上没这样记,这本书经过红学家的考证是和珅发现的。这就是他在编《四库全书》的时候发现这本书,经过加工改造放到《四库全书》里面。《四库全书》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本非常厚的书,他一共收录了多少本书呢?3470本,一共分成79016卷,一共有36078册,36078册,编这本书可费了劲了。
从1773年开始编,那年乾隆爷找了一个汉大臣,文采非常好的汉大臣叫于敏中,你来给我编这本书,结果于敏中给他编啊,找了一大伙人帮他编。最后生生把于敏中给累死,工程实在是浩大,于敏中死在任上,这本书也没编完,没办法,乾隆一看,汉人不灵,找一满人,找谁呢?就找了当时满人中最有学问的。满人中最有学问的应该有两个人,一个是阿桂,咱们前面讲过的,他岁数太大,不行,另外一个是谁啊?另外一个有学问的就是英廉,这个人咱们听说过吧,和珅的爷丈,和珅妻子的爷爷,很有学问的,当初英廉看重和珅恰恰就是看中他不但武功很好,而且文采飞扬。英廉本人很有学问,这个时候乾隆一看,既然于敏中病故了,您来顶吧,您来继续他的事业吧,结果英廉干了两年,没死。累趴下了,病了,辞官了,我再不能干了,我再干就把我累死了,我还想再活两年。实在没辙了,乾隆一看,我必须要找一个年轻有为的又有文采的人。找谁呢?和珅。他就看中了和珅了,让和珅来替他办这件事。
和珅他的学问要说起来也是很好的,但是毕竟和珅本人没考中过进士,举人都没考上,他不孚重望,但是和珅这个人聪明,善变,认真,兢兢业业,而且和珅有一个最大的功劳,最大的本事就是什么?重视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他很尊重知识分子,所有有知识的人在他这儿他都管人家叫先生,人家纪晓岚,咱们前面讲过,胖,热,是编《四库全书》的副总裁,和珅是总裁,纪晓岚是副总裁。当时夏天,很热,在那儿编书,和珅看着纪晓岚,您把外套脱了,穿一个大裤衩就得了,反正皇上也不来,纪晓岚,黑胖黑胖的,把上衣给脱了,长裤也脱了,穿一个大裤衩在那儿办公,那还出汗。和珅找一个人给他扇扇子,突然之间皇上来了,大中午的。和珅说赶紧的,钻桌子底下,铺一个帘,把纪晓岚藏起来,这要见皇上,这不是杀头之罪,有这样当官的吗?您总得穿的像回事,最后皇上到这儿一问,纪晓岚呢?上厕所呢。今天肚子不舒服,我让他休息了,没事了,等皇上一走,纪晓岚请出。纪晓岚一出来,马上给和珅,谢谢,要不然我这个脑袋就保不住,我还得发配到伊犁,和珅很尊重知识分子,所以纪晓岚在他手下干得非常舒心,纪晓岚比和珅大26岁,能够心甘情愿的听和珅使唤,那也是才子。结果和珅接手以后,两年,《四库全书》就编成了,两年就编成了,前后这本书用了10年时间,从1773年到1782年,和珅接手是从1780年到1782年,不过说起来,和珅在编《四库全书》的时候是功是过还真不好说,他这个人,满洲人,看到书上有很多对满洲人不好的字句,这本书一看,这个不好,这个有攻击我满洲人的嫌疑,把这书改了,把人家文章改了,或者呢,把这个文章删掉,删去了,更有甚者,他把很多书都给皇上,给皇上看,皇上您看这是是谁写的,写的南明史,这是谁谁写的,里面有什么什么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不是笑话我大清朝不认识字吗?所以在编辑《四库全书》的过程,和珅也制造了很多冤案,也把很多书给改了,把很多书给烧了,所以有人说,和珅编《四库全书》不是在保存文化,是在破坏文化。
不管怎么说吧,立言方面和珅是替皇帝做到了,和珅做的还不仅仅限于此,和珅还帮皇上写了很多很多书呢,除了《四库全书》之外,还有《大清一统志》,还有《清三通》,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中国有《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和珅编的三本叫《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还有续三本,还有续续一本,加一块儿是十本,其中和珅编了三本。还有有人要研究北京史,你必须得看一本书,《日下旧闻考》,那是和珅主编的。还有《石经》等等,和珅在这个方面应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保存中国的文化作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赢得了当时很多知识分子的尊重。
您说乾隆他能杀掉和珅吗?所以终乾隆之世,和珅都不会被杀。
的感言:能人之士啊……
其他回答 (12)
皇帝觉得和珅还有利用价值吧
话说乾隆有个宠妃,因病去世了.乾隆非常喜欢这个妃子,便咬破指头在妃子脸上的某一个部位点了下去.并和宠妃相约如果见到这个脸有红痣的人必是她投胎要和乾隆再续前缘....
而当乾隆第一次注意到和珅的时候,乾隆一眼就看到和珅脸上有那颗当年乾隆咬破手指按于宠妃脸上的记号了.而且和珅长得很帅.所以乾隆就想到了也许这就是他的宠妃转世.所以对和珅好
首先,和珅他是个3品的宫廷侍卫出生,他最辉煌的时候--一人身兼6个还是9个重要大臣职务,这个就说明了他还是有点本事的。一人担当那么多的职务,但是丝毫没有凌乱,这份驾驭的能力就让值得让人钦佩了。
而且历史上的和珅和会巴结人,他会为了讨好皇帝模仿皇帝的字体,会揣测皇帝的心意,这点也是他成功的原因。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和珅无论在何时,哪怕到他后来成了军机大臣,每每皇帝要吐痰时,他都恭恭敬敬的去拿痰盂去伺候皇帝吐痰,这份巴结的功力可不是一般的高啊!
所以,一个有才能,而且又会体贴人的奴才,只是贪过了点。所以乾隆就很聪明的做了把好人,把和珅留给他儿子去搞。乾隆怎么会不知道和珅贪呢?他心里最为清楚不过了。所以他儿子上台了之后,没多久就把和珅的全家给办了。所以历史上的“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就是这个意思。
为了朝廷的势力均衡,便于中央集权的统治,同时也为巩固后清的统治埋下伏笔
我补充一下“西★米”的 那个妃子是雍正的,乾隆在做太子时认识的,后来是被赐三尺白绫死的
各种势力的汇集不是说动就动的
和珅长得极美,传说还长得很像乾隆以前的一个老相好,两人其实有点同性恋的关系。更正一点,在清朝,纪晓岚就是个编书的,权利、乾隆心中的地位完全跟和珅没得比
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1、和珅之所以能平步青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乾隆,他的举动已经在暗示别的官员要以和珅为榜样来伺奉皇帝。如果他当时杀了和珅,那就等于承认自己是“昏君”(看错人了),乾隆一向贪功,当然不愿意,他可要青史留名。
2、大家都知道嘉庆做皇帝实在没什么能耐,乾隆把和珅留给嘉庆来杀,另一个原因是为了把“功劳”留给嘉庆,树立在臣子们心中的“皇威”。
其实就是权术
乾隆再怎么,也是一个皇帝,也是从小就在那种政治氛围下长大的
刚开始也许没那么贪,但是后来想治他,就要考虑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了
再说和珅也不是个没用的人,和珅是个有才能的人,帝王就是善权术,你利用我赚钱当贪官,我利用你平衡这个朝廷,和珅做大了,有刘墉呢,刘墉这,有和珅呢,多了.....
这种事情,你多看看那些讲宫斗的电视剧都能想明白
和坤虽然贪,但是和坤很忠心,和坤做事的时候心里永远装着皇上的。
留着奸臣来威胁着忠臣,也留着忠臣来看着奸臣,这样方便皇帝统治。每个精明的皇帝都会这样做
因为和珅比嘉庆帝都懂得乾隆帝的心思,《百家讲坛》纪连海正说清朝二十四臣之和珅里,详细介绍了乾隆不杀和珅之谜。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雍正皇帝怎么死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