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不例外事实,领导不自动外呼系统人性;在这个声声为民,口口诚实的社会;我们该不该让当官的“活埋”:法律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以人为本行政价值取向的研究--《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以人为本行政价值取向的研究
【摘要】:
自古以来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就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这种民本思想对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强调对人性的尊重和人权的维护,强烈地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神学历史观。虽然这些思想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权力和利益而产生的,但是它们对当时以及现代行政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即“科学发展观”,并强调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之为指导。科学发展观,不仅包括社会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政治发展,更突出强调了人民群众在政府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在公共行政领域则体现为以民为本,即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政府行政的根本,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民来展开,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政府,同时进入新世纪我国面临着各种新问题,对政府职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于是,政府职能向一个什么样的方向转变,以及怎样转变就成为了一个时代性的话题。但是政府职能转变在我国提了很多年,收效甚微,多在政府机构设置上转圈子,职能转变未见实质性效果。“管制全能型政府”仍然存在,政府职能仍然存在严重的人本价值缺失,政府部门的官本位思想、包办作风、行政权力扩张等导致了政府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其中有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然而归根到底,在于当中的基本价值取向问题。因此,转变政府职能要从转变行政价值开始。
将以人为本作为我国公共行政的价值诉求是由我国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以人为本的行政价值是我国公共行政的价值目标、行为准则和道德基础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文提倡以人为本的行政价值,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本文就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政府职能形式以及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强调首先强化政府的角色定位,其次通过弱化或强化职能的方式来进行政府职能转变,最后通过政府职能法制化、行政方式的转变以及政府职能评估机制的创新等方式来保障政府职能转变中的以人为本行政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7【分类号】:D623【目录】:
Abstract6-9
第一章 以人为本的理论分析11-26
1.1 以人为本的历史传承11-14
1.2 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14-20
1.3 作为行政价值的以人为本20-26
第二章 以人为本是我国行政价值的根本取向26-35
2.1 传统的公共行政价值26-30
2.2 以人为本是我国政府行政价值发展的根本选择30-35
第三章 以人为本视角下的政府职能现状分析35-41
3.1 政府职能的理论分析35-36
3.2 目前我国政府职能的人本价值缺失36-41
第四章 以人为本,推动政府职能转变41-54
4.1 强化政府的角色定位41-45
4.2 实现政府职能的分化和部分权力的弱化45-46
4.3 实现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46-51
4.4 创新政府行政方式,构建“顾客导向型”政府行为模式51-52
4.5 将以人为本的行政价值引入政府评估机制52-54
结束语54-55
参考文献56-58
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58-5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麻宝斌;[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1期
刘霞;[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2期
韩庆祥;[J];河北学刊;2004年03期
金太军;[J];江海学刊;2000年06期
张康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易杳;[J];瞭望新闻周刊;2001年16期
戚攻;[J];探索;2003年05期
张正兰;[J];探索;2005年01期
金太军;[J];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杨秋菊;[J];行政与法;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乐夫,张富;[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刘祖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杨清华;;[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吴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刘洲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楚德江;[J];安阳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王太高;李荣荣;;[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彭磊;;[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张翀;;[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张千帆;殷程亮;;[J];商业研究;2005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小明;;[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牛天秀;;[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丁生忠;;[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王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徐艳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沈荣华;钟伟军;;[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张晓萍;;[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潘丹;;[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王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罗章;涂春元;;[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洪斌;[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健华;[D];南开大学;2010年
孙圣勇;[D];武汉大学;2010年
孙红竹;[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秦浩;[D];吉林大学;2011年
钟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郑华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吴一洲;[D];浙江大学;2011年
赵玉洁;[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郭风英;[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廉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许春艳;[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赵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于丹;[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周晓郁;[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张晓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朱逢春;[D];湘潭大学;2010年
陈巍;[D];湘潭大学;2010年
罗媛;[D];湘潭大学;2010年
李科;[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柏瑛;[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08期
金太军;[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M·沙姆斯·哈克,周红云;[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01期
潘小娟;[J];政治学研究;1997年03期
陈振明;[J];政治学研究;1999年01期
梁幸枝,邢婷;[J];社会;2003年05期
张惠敏,李申;[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年04期
李伟民,梁玉成;[J];社会学研究;2002年03期
李汉林,渠敬东;[J];社会学研究;2002年05期
戚攻;[J];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司帅;;[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王喜峰;;[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8年04期
马闻钧;;[J];辽宁警专学报;2006年06期
陈良云;;[J];农村建设;2005年07期
王扬铭;;[J];商业时代;2007年29期
周坤鹏;;[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3期
金毅;;[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侯伟;;[J];学理论;2010年31期
薄贵利;尹艳红;;[J];新视野;2011年02期
曹开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熊伟;;[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周敏凯;;[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杨建顺;;[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毛彩菊;;[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赵维华;;[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王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李社宁;;[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高林英;;[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刘祥玉;;[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何林深;;[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吉林省委党校课题组;[N];吉林日报;2009年
史付轩;[N];平凉日报;2010年
徐银华 郑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宪法和行政法专业研究生;[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本报记者 汪叶舟;[N];中国工业报;2008年
徐虹;[N];四川日报;2003年
殷兰友;[N];镇江日报;2010年
中共牡丹江市委党校
王亮;[N];黑龙江日报;2011年
刘伟霖;[N];农民日报;2009年
记者 饶爱玲;[N];永州日报;2010年
蒋文娟;[N];中国社会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亚炜;[D];复旦大学;2005年
何士青;[D];武汉大学;2005年
逯改;[D];复旦大学;2009年
皮庆侯;[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赵东;[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高宗泽;[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郭凤志;[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陈世香;[D];武汉大学;2004年
山鸣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徐秦法;[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思颖;[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刘筠;[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李浩;[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刘圣福;[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张祥鸿;[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陈兴旺;[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张庆辉;[D];郑州大学;2005年
潘玉明;[D];武汉大学;2005年
陈晓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杨丽;[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用户:*密码:*
当前位置: >
生命绝唱 醒世佳作仲呈祥、张金尧  文艺评论  “我什么都可以得罪,就是不能得罪纪委书记这个称谓。”反腐题材电视剧《远山的红叶》6月24日起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该剧以四川省南江县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瑛的先进事迹为原型,用人物传记风格全景式展示和记录了王瑛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演绎了她用
生命谱写忠诚的感人事迹。本报选登两篇评论,从不同视角为读者评析这部艺术精品。
  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电化教育中心、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出品的电视连续剧《远山的红叶》,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四川省南江县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瑛的先进事迹为原型,艺术地再现了一位基层优秀女纪委书记感人的生命历程。此剧荡气回肠,堪称一首用真诚和挚爱谱写的生命绝唱,一部将铁骨和柔情融合的醒世佳作,一部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完美和谐统一的精品。
  说它是生命绝唱,是因为此剧是一曲用生命谱就的具有彪炳意义的操守颂歌。王瑛同志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是那样的纯粹,没有半点的杂色和矫情。她的廉洁,是一种人性的真情流露。这正如明代著名思想家薛u所认为的“廉洁”有高低层次之分。他说:“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下矣。”王瑛同志的廉洁不是“畏法律、保禄位”的“勉强而然”,而是一种纯粹的“无所为而然”。她的生命形式恬淡而自然,有一种纯粹的真诚而磅礴于美的天宇。她将救过她命的公安局副局长郎小泉“无情”地下放到村子里做科技员而遭致郎家的憎恨,她在地震后将个别干部中饱私囊的赈灾品分发灾民而遭来干部家属“癌症报应”的谩骂,她组织的“企业对政府部门的面对面投诉会”令“吃拿卡要”的领导们颜面丢尽……生活中的王瑛同志如远山的红叶一样平凡安详,而荧屏上的王瑛艺术形象通过艺术家们的凝练,如一只泣血的杜鹃,其精神辉映时代,其形象肝胆照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如果没有王瑛同志的肝胆照人的生命历程,这一部堪称典范的人物传记电视剧断难完成。同理,艺术又能真切地引领生活,此片中的王瑛艺术形象所散发出来的感召力,以生命的绝唱浇灌出的艺术之花,定能起到教化民众、净化环境的难以替代的作用。
  说它是醒世佳作,是因为此剧是一部反腐倡廉的力作,是一部指点迷津的教科书,也是我党决不让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处的宣言书。深入剧情,水利局副局长岳映久之流的挫败,再一次昭示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箴言。当然,打击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使千千万万干部得以警醒。“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党对失足干部甚至是蜕变官员惩治的目的。运用电视剧这一其他文艺形式难以替代的传播优势,就是要让老百姓看到党的好干部王瑛同志的铁骨和柔情,就是要让蠢蠢欲动者回头是岸,就是要让那些“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变质分子追悔莫及甚至身败名裂。
  《远山的红叶》的艺术性也堪称典范。此剧之所以能让迷者惊醒、廉者更廉,是因为此剧的主创者们有一种“写谁,为谁写”清醒的创作理念。在当下大众娱乐狂欢的“视听盛宴”中,究竟有多少人真诚地将镜头对准了那些为生活奔波的劳苦大众,将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头的基层干部?毋庸讳言,当下的一些伪现实主义作品以票房价值取代思想艺术价值而掩人耳目,一些低俗的作品以高收视率模糊收视质量而挤压艺术作品的生存空间。《远山的红叶》的主创者们严肃地小心翼翼地运用手中的笔、肩上的镜头歌颂崇高、嘲笑卑劣,这种清醒的创作理念不能不说是对当下某些影视剧“谍影重重”、“阴招使尽”倾向的一种有力匡正。
  此剧的艺术性还表现在高妙精当的情景设置上。对于《远山的红叶》这类反腐倡廉的艺术作品,仅有高尚的艺术原型、严肃的创作理念还不够,还需要有高超的艺术呈现技巧,还需要将这一种情怀从“情节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此剧的情景设置可谓天成,毫无斧凿之迹。君不见,当王瑛得知不久于人世之后,她为家人洗涤衣物,并写上“春”、“夏”、“秋”、“冬”叠放整齐,让人体味到“无情岂是真豪杰”的女性柔情;当她昏迷中,电话那头传来岳映久“我希望你多活几天,让癌症好好折磨你”的恶毒话语时,她突然睁开了为民复仇的怒眼,不能不使观众痛恨那些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顽固分子;当她昏死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时,农民们用自制担架将她抬往县城,此时余震不断,山上飞石直下,农民们甚至是被她“下放”的干部们,用门板、簸箕、晒席挡住飞石,为她筑起了一道生命之墙,不能不使人想起“把人民踩在脚底下的,人民会把他摔倒;俯下身子为人民做牛马的,人民会把他捧得很高很高”的不朽诗篇……当深夜里“背二哥”暗中保护自己的亲人――王书记时、当老百姓万人空巷赶赴灵堂时、当葬礼上被她“下放”的公安局副局长手捧奖状“汇报”时、当弟弟悔恨地跪在姐姐的灵前时……高尚的精神使人皈依,愚顽的心灵受到洗礼。这些情景浑然天成。
  这里还应当感谢王瑛的扮演者颜丙燕同志,据说为了扮演好王瑛这一角色,她深入生活甚至参与办案,才真正走进了王瑛同志的心灵深处,成功地塑造了这一鲜活的艺术形象,让王瑛同志以一种视听形象定格在时代,又永远地活在人民的心里。
原载:《光明日报》
阅读数[571]
如果您已经注册并经审核成为“中国文学网”会员,请
后发表评论; 或者您现在 ?用户:*密码:*
当前位置: >
迷失的水浒是非向娇丽在内忧外困起义暴动不断的北宋晚期,各种制度弊端日益显露。信仰迷失人心动荡。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为了生存扭曲了根本的道义,蝇营狗苟,无耻钻营。这时拥有贼名的宋江举起义旗,以忠诚孝义引导世人似乎是一个黑色笑话,真可谓:盗跖颜渊颠倒。  
迷失的社会  
北宋末年,皇帝昏晕,奸臣当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高俅,一个对国无功,于民无益,游手好闲的市井小民。水浒中这样描写他道:“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因会踢蹴鞠得到皇帝的赏识。皇帝为了给他安排职位,玩弄制度规则“忽一日,与高俅道‘朕欲要抬举你,你有边功方可升迁,先教枢密院与你入名,只是做随驾牵转的人。’后来没半年之间,直抬举高俅做到殿帅府太尉之职”从高俅的升迁路可以看到宋朝任用人制度体系的不健全。很容易被人钻空子。所谓上行下效。皇帝可以这样安插心腹,下层官员也能依样画葫芦,安插自己的亲属部从。这样做即使有违规的嫌疑,但皇帝带头,这种行为也就被合法化。在此之前,诸如此类现象已存在,不过都处于暗箱操作,属于小规模,徽宗此举让这种行为得到“合理化”。  
“到仁宗庆历年间,全国乃达到一百二十五万九千的巨额数字……厢军固不必说,就是禁军也毫无战斗力可言。”   
朝臣中鱼龙混杂,部队中大部分是闲人。这日复一日的蚁蛀,终会导致大厦倾覆。  
高俅得志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压异己,公报私仇,迫害大批国之栋梁。兵法上说“不知三军之政,而同三军之事,是谓靡军”高俅以一个不学无术的浪荡子而居军政高位。一不知军政,二不懂民生,还心胸狭窄尽散军中贤才。这无疑是将宋朝的灭亡之路推向白热化。《水浒传》中宋江两败童贯,三败高俅也就顺理成章。  
朝臣天子各自聚宝敛财以图逍遥快活,下层军士无以谋生“禁军大率贫窘,妻子赤露饥寒,十有六七……不避风雨”在水浒中多次写到,差拨管营向犯人索要贿赂,这就很客观的展现了宋末的军弊。  
为了各自谋得好的生活出路。有权的利用职权之便取得金珠宝物,如高俅宿太尉之属。没有权力而有力气的用拳头讨生活。再者位低力弱的人就只得挨贫受苦。  
皇帝乃万民敬仰是民众的精神寄托。皇帝的行为牵动着全天下的神经。徽宗为了自己的取悦而糊弄朝政,不按章法,导致民众形成信仰危机。皇帝是天下臣民的坐标。如果坐标倾斜,天下将失去正确的前景。  
仁义礼智信一直是人们所信仰遵从的最高道德准则,高俅恰恰不会这仁义礼智信,这样的人得到了皇帝的重用,无疑刺痛了人们的神经。到底该不该有这仁义礼智信成为一个问题。本不该被怀疑的东西受到了怀疑。  
高俅到位以来屡屡迫害忠良,先是王进后是林冲,这些举动再次引起人们对传统道德的拷问。若说德乃立人之本,为何有德行的人却得不到好报,屡屡被奸人害,而奸人却得逍遥自在,坐享荣华。真可谓:颠倒盗跖颜渊。  
社会上贿赂成风。当值的不管责任义务,钱是最基本的义务;为官的不管忠心与道义,钱是最根本的道义。钱在理在已形成一种社会的潜规则。宋江在这样的世道里为官,自然懂得官场中的世故,但对于一个有仁义礼智信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折磨。他一方面想要效忠朝廷,但官场的黑暗又让他明白,不从根本上整肃官场,报国就只是一句空话。于是在官员疯狂聚敛财物的时候,他结交义士,仗义疏财,传扬鼓励仁义礼智信。  
混乱中迷失的社会需要救赎,而仁义礼智信的持有者宋江顺天应命承担起折个这个责任。  
上下求索  
宋江在人生路上求索,但整体价值观偏离正轨。这是让他苦闷徘徊犹疑不定的原因,到底是忠于传统道德还是忠于世道人心。  
世风日下的混乱世道,他“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宋江是县里一名小小的衙司,其父与弟弟守着几亩田园过活,可见他不属于有钱人,他周济的范围也必微小。何故能山东河北闻名?新闻界有句话“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说明宋江的行为在当时有悖常人。其时其世,欺世盗名,搜刮民脂民膏的人充斥人世。人们都不敢相信这世界还有所谓的清明。阎婆惜的一番话论证了这个道理:“可知哩,常言道‘公人见钱,如蝇子见血’他使人送金子与你,你岂有推了转去的。”   
宋江的行为如冬雷夏雪打破凡俗,以此能驰名于世。他在官场与贼寇之间徘徊,纯熟吏道,懂得官场里的是非,他结交江湖豪侠,理解江湖侠义。在晁盖劫了生辰纲,犯下弥天大罪时,他私放晁天王。可见宋江的是非黑白了然于心。  
世事多变,个人能力不能掌控。他怒杀阎婆惜,以此断送仕途,辗转天涯,不断结交江湖义士,为其后的梁山地位打下基础。  最大的谎言与最崇高的正义  
水浒开篇讲到太祖武德皇帝与众不同的降生,以及宋朝前期皇帝的天神身份。就现在观点来看,这纯属荒谬,是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而编造的谎言。  
历来,朝代的更迭与皇位的交替都伴随着强大的权力斗争,这些斗争中弥漫着血腥与谎言。为了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力手足相残种族互屠。对于战争来说,人类没有善良与正义,只有臣服。世界风云际会,风起云涌,纷繁多变的世界藏着无法预料的变迁。街头无赖可能成为九五之尊,而当年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这波诡云谲的世界,夺得权力的,为维护地位,播下欺骗天下人的弥天大谎。例如皇帝乃天子,代天执政。然,没有夺得权力的人,搅动世界风波,希望借助人世的无常,达到他对权力的渴望。  
天子,天下最大的谎言,时代至高的信仰。在这个谎言下,天下归顺,人民安居乐业。  
不论什么朝代的人都相信正义,在宋朝也一样,正直不阿流芳百世的包拯就是宋朝人。他似乎就是人们的正义与青天。除去那个根深蒂固的谎言,没人能肯定,会多出一个包拯。这个谎言帮助人世维持了正常的生活秩序,维持了相对意义上的正义。所以这个谎言是天下最崇高的谎言。  
“那陈抟先生听得,心中欢喜,以手加额,在驴背上大笑,下驴来。人问其故,那先生道‘天下从此定矣。正乃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和。’”这段话说明,宋朝统一乃众望所归,为天下赢得太平。而用一种谎言来维护这种秩序,是不得已之举。俗语有云“人上一百,种种色色”要管理这些人是有难度的,更何况皇帝管理的不是一百个人而是天下。没有一个让人们从根本上臣服的理由,是很难控制好大局的。这个谎言帮助协调人世间的各种利害关系,维持人间大道,说来也是功德无量。  
皇帝统一天下的谎言,宋江统治梁山兄弟的手段。这两者,在某些程度上有一定的关联。皇帝信道,宋江信道。皇帝有天师,宋江有天闲星公孙胜。以此他们都可能是谎言的散播者。  
宋江的忠义与招安的大义  
历来各家对宋江褒贬不一。在九八版水浒播出后,很多人对宋江进行口诛笔伐。  
有些人认为,宋江乃小人也,卖友求荣;有些认为,宋江懦弱无能,断送了一干梁山好汉。这些观点就某一面来说,都有一定道理。从结局看,宋江的选择是不明智的。但是,我们不能就成败论英雄,就功过论是非。很多恶人不择手段,攫取财富地位,也许这种人算的成功,但算的英雄吗?我们应该站在历史以及人民的角度来评价英雄。英雄应该是能促进民生,推动历史的人。  
宋江在楚州为官时,“惜军爱民,百姓敬之如父母,军校仰之若神明……人心既服,军马钦敬。”这里可以看出,宋公明是一个为民谋福,受民众敬仰的好官。他以身作则,为人民谋福祉,怎奈奸贼当道,忠良们终被构陷。百姓“感念宋江仁德,忠义两全,建立祠堂,四时享祭”在烽火四起的混乱时代,能够做到忠义两全是何其不易,同时他以贼寇首领身份归顺朝廷,又得百姓爱戴更是不易。  
郓城衙司宋江仗义疏财,又有孝名,喜好结识江湖好汉,扶危济困,人称及时雨。  “且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生平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   
很多人对他的这种行为提出质疑,认为他这样做纯属收买人心。从结果来看,他的这些小行为的确为他后来的地位提供很大帮助。我们并不能依此判断说,这是他收买人心的手段。若说宋江的仗义疏财出于功利心理,他骗得了人一时,却骗不了人一世。常言道日久见人心。同时矫揉造作的情感怎么禁得住烽火的考验。宋江死后,吴用花荣双双在其墓旁自缢,生死追随,足见其手足情深。以此可鉴宋江真心。  
“两个大哭一场,双双悬于树上,自缢而死。”   
宋江的忠主要表现在对国对君。  
“即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这是他秉承祖宗遗训,对国对君许下的承诺。  
在其被陷害饮了毒酒以后,他找来李逵,告之以事实,李逵当即表示要起兵。这就印证了他的忧虑。于是,他把李逵也带上了路。在众多好汉中,只有李逵脾性最暴,他怕李逵带兵造反,毁了梁山兄弟拼死挣回的清誉。 
 对于他最后的这个做法我不甚赞成,宋江有宋江的忠心,李逵有李逵的活法,宋江没有权利让别人预支死亡。当然这点理由抹杀不了宋江的忠义。他用李逵的死亡,保的一方百姓平安,他用一个嗜血魔头的生命保的众多梁山好汉的名与安宁。在宋江心里,众兄弟的长处短处,他都是有数的。李逵唯一的长处就是在战场上厮杀,他横行霸道的性格与闯祸的能耐是众兄弟之首。李逵本性不能移,没有宋江在身边,他迟早身死人手。战争的戕戮让他深切明白,死与死的不同,他不忍心众兄弟与李逵再次遭受战火的荼毒。  
宋江顺天应命聚齐108煞星,平复魔性归还正道。这是一忠,忠于天命。他始终心怀宋朝,忠君爱国,这是一忠。宋江见燕青杀守礼的动物而不忍,讲出自己的道义观点,并践行,这是他忠于自己的心。  
皇帝官宦聚敛财宝,差拨管营索取不义之财。  
看似忠诚的宿太尉,也不过是一个收受贿赂的赃官而已。身为朝廷命官不思图为国选贤任能,却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为官哲学,在收受梁山好汉金箔后,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为梁山好汉说话。当然高太尉一伙就更不用说,宿太尉只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而高太尉公报私仇,乱安莫须有的罪名,残害国家栋梁,真可谓‘乱臣贼子’。  
“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开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这些人同食皇粮,对国事却三心二意,宋江虽为贼首却终日思图报国尽忠,其情可悯,其心可嘉,其忠诚由此可见一斑。皇帝昏庸,闭塞言路,玩忽职守,导致忠臣殒命,奸贼当道。可叹宋江一片忠心为君,君却早已散失对自己的忠心。  
招安可以说是梁山好汉的一个重大转折。他们的狂放不羁受到朝廷律法的管制,从此怒不敢言。“宋江哭道‘我自从上梁山泊以来,大小兄弟,不曾坏了一个,今日一入官所管寸步也由我不得……”他们开始为摇摇欲坠的宋朝征战南北,从贼军转为名正言顺的朝廷官军,同时也是,好汉折损的开始。  
很多人在评论宋江时说,招安是宋江用众兄弟生命换取功名利禄的手段,还有人说,宋江是徽宗派出来的。很多民众同情梁山好汉,都痛恨宋江。  
不论宋江背后有没有内幕,他都是忠义的。首先,梁山好汉中的绝大部分是杀人不眨眼的狂徒。在梁山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后,这种暴虐也未能消除,说白了,终究是贼性难改。其次,宋江始终为国为民。  
这中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梁山好汉在争斗的时候,时常伤及无辜。为何民众不仅不责怪这种行为,反而为之唱赞歌?理由有三。一是,官压民,民压民,百姓长期受到压迫,心中郁结的愁苦不能抒发,百姓在内心反抗了无数次,但每天朝阳来到的时候,压迫依旧,没人站出来打破这种不合理。水浒好汉以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替人们出了这口气。他们的反抗行为缓解了百姓心中积压的愤懑。虽然这期间死了很多良善,但是对于活着的人来说,为他们出了一口久憋在心里的恶气,这才是最重要的。而那些死了的人也自然死得其所。(这其中藏着可怕的人性,那就是绵羊帮助狼吃旁的羊的幸灾乐祸)二是,人们借助梁山好汉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以解精神贫乏的苦闷。三是,人们借别人的力量来提醒官府,不要欺负良善,不然有梁山好汉般的勇士冒出来的。有了这些理由,人们当然就更爱招安以前的好汉,但对于社会来说,这种暴乱群体还是越少越好。  
宋江乃忠义之士也,他爱君爱民更是兄弟情深。这种博爱同时处在一个贼首的身上,可以称得上伟大。要拥有什么样的智慧与能力才能在乱世协调好这些崇高的爱。同时这种崇高的爱对于宋江来说也是一种折磨。长期做贼有违忠义,朝廷迟早要来围剿。做贼始终免不了打打杀杀,谁也不能保证只杀坏人,这算为祸一方。再者梁山好汉性格不羁,不是长期受人约制的对象,必须找一个集体信仰。  
招安是义举,不仅去掉贼名,还还水泊梁山周围的民众一片安宁,让积贫积弱的国家得以喘息。至于最后为奸臣所害,这不是人力能掌控的,而看客也不能把这罪责归咎于宋江。  
元朝末路与《水浒传》的诞生  
黄昏小巷,青石木门,迎着斜斜的阳光,悠扬的曲调穿越小巷。说书的人,唱曲儿的人,饭后闲逛的人或粗或细的咀嚼这些故事。水浒英雄的故事以这种方式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  
元朝末年烽烟四起,各处起义军不断暴动,战争灾荒充斥国家。在殷红的血色里四处讨生活的人,奔波劳碌,社会弊病日益显露。这种末日的气象与北宋末年并无二致。于是元朝的末路使水浒英雄的故事找到生存壮大的土壤。  
作者生活在元末明初,目睹乱世的各种状态,阅尽乱世人心。以此他从宏观上掌握了草寇横行的原因及他们的具体生活状态。元的末路是对宋朝末路的另一个版本的上演。《水浒传》中的很多战争风云,很有可能就是朱元璋、陈友谅与元朝军队战争的演义。梁山好汉的形象在原作的基础上被注入了很多新鲜形象,这些性格特征很多就是从这个时期的义士身上剥离下来的。  
《水浒传》是一部相对独立于戏剧及民间故事的版本。他虽然有借鉴,但经过作者精心选材重组,《水浒传》呈现出作者的心智。他用豪气撰写了一部英雄传记,他用复杂的人性,混乱的世道,枝蔓错节的战争博弈来演示真理。又用铺排的战争风云映衬结局的悲凉,纵使干云豪气,到头番知梦一场。  
《水浒传》的诞生撕开千百年的谎言,将它曝于众目睽睽之下。只要人世还存在乱世,谎言就会一次次被刷新。于是水浒为另一个即将破土而出的谎言预演。  
《水浒传》一场浩大的伐心之战  
自从人穿上衣服后,相互之间的攻讦打压就无时无刻不存在。人们有了上下之分,贫贱之别。而在区分上下和贫贱的过程中,有很多有形和无形的战争。人并不是一出生就甘于低贱的。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强大的精神之王,都想振臂一呼,四山五岳为之震动。只不过这个君王,在自身能力及外部条件的约束下,向着贴近自己实质的地位发展。权力与地位是帮助内在精神强大的最有力武器,于是不同地位的人群中浮动着永无休止的“伐心”之战。  
水浒英雄是妇孺皆知的豪侠传记。在这本小说中,大量的讲到梁山好汉的文治武功。他们在上山之前,大都是些惩恶除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们在打压豪强的时候,手段极其残暴,有的甚至剜心食人。到底为何,他们如此痛恨豪强,有些人在被他们杀死的时候,甚至未曾与之谋面。  
李逵,一个粗鲁的乡野汉子形象,仗着膀子上有力,挑衅那些与之力量武功不相上下的人。而对弱小却有爱护之心。村肆酒店,稍有怠慢他便拳脚相加;街头巷尾碰到欺辱弱小的恶霸,他总是大开杀戒,连做梦都离不了削人头骨的板斧。为什么,他在与人争锋的时候舍易而求难?如果仅仅是为了从欺负人中获得快感,那欺负弱小不是更便捷。他既然做出选择就一定有其原因。首先,李逵貌相丑陋凶恶。宋江几次差人出去办事,都不愿意差遣他,这让他很恼怒当面质问是不是因为他貌相不佳,虽然宋江列举了几个他性格上的弱点来敷衍,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事实:李逵在出身和貌相上,常是被人歧视的。这个事实又常常难以启齿,别人以貌取人很少放在嘴上,没有言语及行为的直接表达,他就没有理由惩罚这些他憎恶的人。就此罢休又不甘心。于是只要言语上稍傲慢,敢于向他挑战的人,他就找歪理拳脚相向,毫不手软。  
这些在力量财富上富有的人,对他形成了一种心理压力,加上言语行为上的傲慢,对他的尊严产生极大刺激。于是他要在力量上战胜他们,从而让人看到叫他们心悦诚服的东西。产生心理优越感。至于弱小对他这样的莽汉构不成威胁,弱小见到这样的人,避之不及。在不动声色的情况下,已对弱小释放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弱者的这种惧怕已经满足了他的优越感。而在此时他要做的是让这些人彻底臣服他,于是帮助他们打压恶霸,在众人面前逞英雄。  
众多梁山好汉中,宋江是脾性最温和的。似乎与人无有争夺。实则不然,宋江“伐心”之术高超。他不留痕迹的让众人臣服于他却不自觉。他身材矮小,武功文治皆不出众。但这些没有成为他前进的绊脚石,反而是在众人面前树立威望的基础。梁山好汉皆是些,喜好斗勇逞强的人,遇着强人,只有一种情况能让他们折服,那就是能够以绝对优势战胜他。天下好汉如此之多,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有谁能永葆天下第一的美誉。而宋江以退为进,武功文治不出众,人脉却好,有一个好的口碑,这是其他人不能攀比的,就连以招揽天下豪杰为名的柴进也不能与之匹敌。加上宋江为人谦卑,在表面上满足了众好汉的求胜心理,在实质上却掌握大权。宋江善于留出表现余地给部下。一遇大事,他很少表态,总是把发言权留给别人。并不是宋江一无所能,而是他懂得藏锋隐锐。例如在辽军攻寨时,面对敌人精密的布阵,众人束手无策,而宋江托玄女梦得到破解之法。表面看来这不是宋江的智慧,但众多将领中却只有他得到这梦。这就更能增加他的神秘和让人信服的筹码。此等优势就如天子一样,与生俱来无可替代。是一颗给众多梁山好汉吃下的让他们真心臣服的定心丸。 
 反面人物中的高俅是一个擅长弄权的人。他以一个书吏小角色进入朝堂,最后权倾朝野、欺上瞒下,实在是一个八面玲珑、聪明狡诈之人。与皇帝的周旋中,他善于隐藏锋芒,表现的乖巧伶俐;而在对下,他凶狠残暴,压制民众、官员。纵使皇帝察觉他的不轨行为也找不到对他下手的理由。他是胜利者,征服了高贵的大宋皇帝,压制了大宋的臣民。在心理上取得了快感。  
上兵伐谋。宋江攻打辽国的时候。辽派出使者招安,以高官厚禄作饵,宋朝无伯乐识人才为理。两相对比,去辽国似乎是理智之举。如果宋江真心答应去了辽国,就真心的臣服了辽,就是一个失败的将领,输给辽军的策略。宋江牢记自己的忠义“即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最后他将计就计未大动干戈就夺辽城池。这是他善于运用谋略的表现,而这谋略就是将领心智斗争的精华。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在大战之前,将领先就敌军形式做分析,得出正确作战方案。主将在心理上具备了各方面的准备,扬长避短,激昂士气,在气势及庙算上赢过对方。擒贼先擒王。这就是对敌人进行的最有力的心理上的打击,使敌人溃不成军,不战而败。 
 从有了优劣等级之分后,人类之间的相互攻讦就没有停息。所谓的意气之争也就从这种身份的归属与认同中演化来。人们总是愿意与地位高名誉好的人靠拢,潜意识里排斥与地位低名誉不好的人划归。因为在人们看来,身份的划归与分群不是简单的图形分块,而是你地位名誉的晴雨表。你可以从别人对你的分类中看出人们尊敬或鄙夷的态度。为了保持良好的社会地位,人们会进行各种各样的竞争,有良性的当然也有恶性的。这种内在精神及心性的比拼,又显示在行为及语言态度中。  在相互的比拼中,身体状况是最基本的,一副好的身体才能支撑你去进行各种各样的竞争。梁山好汉几乎都有此基本条件,就是有几个瘦弱的也从来无病无灾。有了这个基本就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技能训练,武功文采。好的生存与博弈技能是维持生活并获得社会地位的首位条件。在得到这些生存手段后,人们就要考虑获得更高的地位。人生在世总有那么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让人嘲弄,而这个痼疾有一个亘古不变的解决办法那就是获得权力。权力地位不仅能赋予人良好的生活条件,同时让人获得更多人的尊敬(不论这尊敬是否出于真心)。权力越大敢于去压制你的心性的人越少,而屈服你的人越多。历史上权力的争斗经久不衰。在水浒中,权力的争斗仍是一大看点。不论是弄权的朝臣,还是屈居梁山的好汉。朝臣们各自经营着自己的权利。 
 的确权力能助人“伐心”,但这不是其关键所在,权力只是一个工具,而真正的内涵是德。梁山好汉为了去除草寇的名誉,归顺朝廷,谋取职位。这是他们与历史的“伐心”之战。皇帝给朝臣施加了权力的压力,他们必须低着头听取皇帝的指令,而为了打破这种控制,让自己的头昂的更高,他们不断经营自己的权势,闭塞言路,孤立皇帝;历史及民众给梁山好汉施加了压力,不论是不是替天行道,在名誉上他们都是草寇,都是令人不齿的,而这对于争强好胜的梁山好汉来说无疑是生命的一大遗憾,没有谁生来就愿意被人称作草寇。这种思想在小说中也有彰显。初受招安时,一军校因为上面扣了皇帝赏赐的酒肉而与人发生口角,后因为那人辱骂军校是草寇,军校不胜怒而将他杀死。这也就反映出,梁山好汉对外在名誉是很在意的。宋江为了在这场全人类的“伐心”战中更有利,归顺朝廷获得一官半职是最好的选择。与权力本身相比他更注重“伐心”,可以从他拒绝辽国招安中看出。如果他仅仅是想要官职俸禄,辽国比大宋优越多了。他最后却选择留在宋国,说明他在乎的是真正从心理上取胜。一个“卖国贼”总是不会理直气壮的让人膜拜的。真正的胜利是,名至实归让人心悦诚服。在这一点上,宋江比高俅明智。用淫威“伐心”得到的敬重是表象,而用德“伐心”则是敬仰。  
互相征讨过后,剩下的就是人的最能沉淀的品质。浮华的为敌人的利器挑走,虚妄的在自己的总结中被除掉。最后形成人较为稳定的品质,等级阶层得到细分。虽然这种竞争不一定是所有人认同的,定会有人抱怨这种竞争的公平性。  
其实从这种斗争开始的时候就不存在公平。大多数人的利益所在就是最为公平的裁决。如果追求绝对的公平,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什么都没有,我们一起回归洪荒。在这场斗争中,慢慢的抹掉一些人内心的精神之王。因为这个世界的人为他限定了许许多多的障碍,这是人的心在为自己的精神之王搏斗。  
出征辽国时,军校的事,让宋江流出眼泪,他不曾杀害自己的部下,招安后却要开这个先例。在梁山,他是王,又有自己独特的伐心术,所以不曾这样的被人挫败。当他把自己放入大宋朝的时候,很多的权力把他的伐心术架空,因而他也慢慢觉出它的局限。  
到底怎样的伐心术才能造就最后的“天下无敌”?在《水浒传》这部鸿篇巨制中,有为意气杀人的人,有为意气打人的人,有为意气收买人的人。杀人之人用消灭一个生命来获得心理的胜利与优越感,打人的人通过暴力使人不得不臣服,收买人的人用持续不断的金钱买的一时的胜利。但这都不是能让世界做你臣民的方法。上面说了,权力只是一种工具,而德也因权力有它的局限性。权力加德可以至高无上,然权力却有最高限度,它的威慑力只在权力范围之内。对于其它国家的臣民及皇帝是效用不大的。很多君主为了在别的君主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发动人世间最为浩大的“伐心”之战,让这些层层叠加的“伐心”人群趋之若鹜。  
而胜利辗转反侧,不断调动人们争夺的欲望。 
 唯不争则莫能与之争。水浒中,执迷于尘世的人,奔波苦恼最后的结局。在人世中随时随地都有洪流与漩涡,你不可预知什么时候有人把你推入漩涡;处在人世的权力之中,看上司削割生命的精神之王更是一种残酷,权力压榨下的“伐心”是极不公平的,于是大批人群为求在权力上的更进一步不择手段。名利场的胜利者很多时候靠的不是能力而是机会与际遇。  出世的人,能预知最后的结局。他们看到浮华的欺骗性,早早的远离它,在世外修身养性,用尊重生命的方式培植自己的精神王国。他们的精神内质得到休养生息,从而得到超越生命的发展。拥有了为尘世痴儿,破解生命难题的能力,并得到世人的敬仰、膜拜。他们是伐心之战的最大赢家。没有权利,没有相互攻讦征伐,却获得心灵的升华,建造了一个伟大的精神王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最后成了心灵的最后主宰,听心而行,顺应自然而行。这种“伐心”术不需借助权力就能天下无敌。 
 出世之人并没有得到官职,也没有优越的吃穿待遇,但是他们却能守住心。  
为什么,他们不与人争锋也能保住精神之王?他们只是忘记了阶级,忽略了名利。  
水浒中的浩大“伐心”之战只是人世间的一小股而已。执着名利的人无时无刻不在“伐心”的漩涡中。人们为自己的争斗寻找借口,停止相互攻讦的借口也很简单。  
人们却似乎更愿意为虚名,为意气而战。
阅读数[1277]
如果您已经注册并经审核成为“中国文学网”会员,请
后发表评论; 或者您现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呼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