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配画简笔画大全小野菊,怎么画?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起步实践研究(转载)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起步实践研究(转载)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学生学习所有课程以及终身学习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阶段目标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为了完成学段目标,让孩子们在写字起步阶段扎扎实实地练好字,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我们结合校本实际,开展了低年级写字教学起步实践研究,从环境建设、制度建设、课堂教学三个层面,探究良好写字习惯形成规律,识字、写字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写字教学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写字教学&&起步实践&&环境建设&&制度建设&&课堂教学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说过,世界上有个美丽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那就是我们古老而美丽的汉字。然而在现代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刚开始学习汉字的一年级孩子就受到无纸、少纸的时代冲击。《浙江日报》上曾刊登过一篇报导《电脑越打越快,文字越写越差》。随着计算机迅速地走进家庭,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写字教学正在逐渐被忽视,原来教室墙上或橱窗里的学习成果都是手写的,现在大多是打印的。沪上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合格的占70%-80%,一些高中生甚至连升学考卷上也信手涂鸦。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写字教学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危机,写字往往成为了一种教学的点缀,一些观摩课、公开课上更难得一见写字教学的影子。
在这些严峻的事实面前,写字教学面临的冲击越来越大。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写字教学的起步阶段最为关键,只有从低年级开始,让学生接受科学的写字教学指导和规范的训练,才能在今后的书写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此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在第一轮《探索小学阶段规范学生写字的长效机制》写字课题基础上,我们开展了第二轮课题实践《小学生低年级写字教学起步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1、研究内容
(1)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形成规律。
(2)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把识字、写字有机地融合,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
(3)创新写字教学的方式、方法。在不加重学生书写负担的情况下,使学生书写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4)如何突破大班额授课制教学形式的制约,保证全面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2、预期目标
(1)进一步激发教师对写字教学研究的热情,积极参与课题的实践研究。能主动运用并探索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较熟练地掌握书写技能。
(2)对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能进行及时提炼、总结,形成书面的研究成果。
(3)在常态教学下,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二、课题的研究过程
1、科学汲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本课题实践研究分三步走,第一阶段,从学习开始,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第一学段(1—2年级)写字教学的崭新理念,学习浙江省首届写字教学研讨会上的会议精神,学习兄弟学校同类课题的研究经验,从中取长补短,使本课题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展。
2、全面调查:在科学定位基础上
为确保课题开展的实用性、有效性,为正确分析学生写字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我们对20位一年级语文教师及书法专业教师和全校700余位一年级新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的数据,得到了对课题的科学定位。
(1)柯桥城区的一年级家长普遍重视学生的写字教学。他们认识到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关系到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调查显示97%的家长认为孩子写一手好字是十分必要的。但家长的认识不够全面,只有88.6%的家长认为小学阶段是写字教学的重要阶段,52.7%家长认为写字取决于学校老师的指导。另一方面家长自身素质差参不齐。柯桥城区人口流动性较大,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商贸国际化,家长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调查显示只有14.6%的家长认为自己的执笔姿势正确,15%的家长认为自己的书写比较漂亮,家长对正确的执笔姿势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书写不满意,导致没有信心和能力指导孩子写字。因此只有64.4%的家长在家中指导孩子书写。
(2)写字起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占比例。
写字姿势占43.3%,基本笔画占33%,间架结构占22.7%,
其它占1.7%。调查结果显示,写字姿势所占比例较大,说明写字双姿和习惯是我们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3)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方法和持之以恒的耐心。调查显示,通过上一轮的写字课题研究,充分激发了老师们的课题研究热情,为第二轮课题研究打下了情感基础。但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极难纠正且常出现反复,各平行班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一个班家长对学生的写字满意度达94.1%,而最少的班只达62%,个别老师就把责任归咎于学生学前教育和新课标教学任务重,导致课堂缺少写字时间等外在因素。
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就对课题做出了正确的定位。即研究小学生写字起步阶段正确习惯的形成规律,在语文课堂中,对写字进行“减负”,把识写结合,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探究出有效的识写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写字教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在写字起步阶段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普遍提高书写质量。
3、环境营造:课题研究的加油站
良好的环境能够化育人,能够激励人。我们学校历来重视写字教学环境的建设。在各校区校门口、厅堂、教室、走廊随处可见悬挂和张贴的师生书法作品。置身其间,可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班级教室内的文化布置一改以往电脑打印的学生习作,一张张规范、端正的硬笔字作品,一本本干净整洁的作业本,一份份“自编自导”的手抄报,都成了学生竞相展示书法创作的主阵地,是每个教室一道流动的风景。有的老师精心设计了“写字成长袋”,让学生把一段时间练的字装订成册,由学生自己设计封面,给习字成果穿上漂亮的外衣,请家长或老师在封面上写上鼓励自己的话,展览在教室里,这无疑是对学生写字的最好激励。在校报《春雨》上选登学生的优秀写字作品,在校刊《春潮》中组织课题组老师进行写字教学的专题研讨,这些物化环境的建设,把老师和学生带进了充满“书香”的校园,为课题的研究开展构建了一个充满浓厚文化的研究场。
4、制度建设:课题研究的保障
为了确保写字教学实验的顺利开展和富有实效,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加以保障。①定期检测的制度。在写字教学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样本数据库,并在每学期期中进行样本的跟踪检测,为学校写字教学实验步骤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九月份进行的第二次写字教学柚样调中,我们看到学生的各项指标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②教师教学行为调查制度。我们设计了写字教学行为调查表,让学生填写各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情况,如教师的板书是否规范,是否及时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是否对学生进行写字方法的指导,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等。③建立了写字教学随堂记录制度。在每班设立写字课代表,每节课填写《写字教学随堂记录册》。④作业检查制度。不定期检查学生作业情况,调查学生在平时作业中的写字情况,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⑤随机抽查的制度。对教师板书、学生平时的写字姿势,用数码相机拍摄记录、并及时反馈相关的班级和老师。⑥期末考评制度。对学生期末考试时的写字姿势逐班拍摄,以供比较。⑦班级写字教学达标制度。制定写字测试的标准,定期对每个班级进行测评。⑧家庭作业月反馈制度。每月由家长反馈孩子在家作业时的书写情况,也可对老师的书写指导提出意见或建议。
5、课堂点击:在传统中革新
课题的成效最终要以课堂教学为一个展示平台,通过创建有效的写字教学课堂模式,改变教师原有的写字教学弊端,加强对学生写字方法的指导,在不加重学业负担的情况下着力引导学生自主地写字,把字写好。
(1)“双姿”与规范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规范的运笔方法是提高学生写字质量的基本保证。
①把握问题关键。在写字教学的起步阶段,我们首先强调的是正确的写字姿势,而不是把字写好。因为现在的小学生入学年龄早,大部分6周岁,一小部分不足6周岁,手部小肌肉没有发育全,如果这时候对学生的书写提出过高的要求,就不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还可能导致学生错误的执笔姿势。因此在写字教学的起步阶段,我们把目标定位在书写姿势、书写规范这个关键问题上。
②了解问题背景。首先我们要了解了学生的执笔现状,对一些普遍的错误执笔进行分析。有的把大拇指包住了食指写字。这种握笔姿势大多以拇指用力,从笔杆的上方将笔包扣在虎口处,大拇指与笔的接触处在拇指的第二个指节根上,由拇指与中指一扣一抵夹笔,字写出来有些重,力透纸背,背面都是一个个字印。
有的用拇指尖、食指尖捏着笔写字。这种握笔方法主要靠拇指尖和食指尖用力,由于贴靠笔杆的面小,指尖又用不上力,往往会出现握久手有痛感,而且笔杆根本就捏不紧,字轻飘飘的,笔迹有些模糊。
有的扭着手腕写字。这种握笔方法把手腕向内旋转,笔尖对着自己,移动起来很费力,拇指、食指也使不上劲,写出来的字笔画很不连贯,像蟹爬。
还有的把笔拿得超低,贴着笔尖写字。稍一用力,笔立刻就断,写出来的字很小,因为移动范围太小了。
错误的执笔姿势五花八门,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度。针对这么大的执笔错误率,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 ③提出解决方案
a、师资培训,以点带面。我们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写字教学的调查报告,使老师们在思想上认识到开展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邀请资深的书法教师给全体老师进行写字教学的技术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正确的执笔和坐姿,无论在什么课,都能成为学生的兼职写字老师,做好正确的写字示范,时刻督促学生正确执笔、规范书写。以点带面在全校范围内使正确的“双姿”得到推广和巩固。
b、课堂强化,方式多样。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不断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为了巩固正确的姿势,在课堂中,老师们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强化。宋国琴运用“一抵二压三衬托,指实掌虚腕灵活,角度适宜方向正,笔画轻重需琢磨”简明扼要的口诀帮助学生巩固,胡利娟教师创造了富有童趣的手指操,让学生在写字间隙运动手指,放松关节,提高写字质量;陶丽萍教师利用学生的力量,评选“写字督察员”,相互督促写字姿势,祁渝芳教师在课堂上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学生写字时给姿势打分,正确的姿势根据坚持的时间长短在作业本上点红点,错误的点黑点,写字结束时,再根据书写质量和姿势两部分打一个最终的成绩。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练习写字“双姿”,学生写得轻松,好习惯也逐渐养成。
C、课外巩固,家校联合。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把家长也吸纳到孩子的“写字兼职老师”、“写字督察员”的队伍中来,使写字指导无处不在。因此,我们把正确的“双姿”要求通过各种渠道向家长进行宣传、指导,运用家校平台定期反馈学生在校的书写情况,同时也要求家长填好《家庭作业月反馈表》,特别设计“执笔情况栏”和“坐姿情况栏”,要求家长对孩子的书写作出全面评价。家校联合,学生的写字随时随地得到全方位的督促、指导,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写字起步阶段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写字与“减负”
低段老师们普遍认为人教版教材教学任务重,书写指导来不及在课堂内完成,所以常常把书写放在课外,为了让学生能掌握巨大的识字量,所以就布置大量的抄写作业。据我们统计,一个生字,在语文书中抄3遍,生字抄写本中抄7遍,课堂作业本中练3遍,回家再在田字格中练一排(6遍),此外还有一些额外的组词等作业,那么一个生字前后要抄写20多遍,一篇新课6个生字,那么一堂新授课后,学生要写120个字,难怪学生会因此随便应付,导致写字质量下降。于此,我们发起了写字“减负”运动。
我们要求每位教师保证课堂中的书写时间,立求在课堂中完成新授生字的指导,配合《写字教学随堂记录》考核,并且把每课的生字分散在每节课中写,保证每节语文课都有5分钟的书写时间,让书写不再变成孩子的负担。此外,为学生的书写作业“减负”,把常规作业进行重组,如生字抄写本写5个组一个词,尝试自选作业,认为写的好的字,少写几个;认为难写的字,多练几遍等。这样一来,写字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每个字只练习10—12遍,回家作业中书写的作业量减少,学生往往乐意先完成这项作业,书写质量也得到提高。据统计,“减负”后,一个班学生在期末试卷中的卷面优秀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
(3)老师和学生
传统的写字教学往往是语文课堂的附属和点缀,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在学生的练习中课堂走向尾声,给写字教学画上了一个问号和省略号。因此学生体验不到书写的快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写字课堂正在追寻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我们总是想办法让枯燥的书写指导充满趣味,你来做老师,我来做学生就是语文课上最受学生欢迎的时候。这时候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做老师。而他们的“学生”总有点“笨”,“小老师”们可认真了,一本正经,一笔一画地指导。
&&&&这种新奇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的学习变得更生动,更投入,师生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更民主了。在学生练字时,有的学生会主动地请教老师,老师们就坐在学生的位置上,握住他们的小手,手把手地教写字,这是多么温馨的一幕幕呀!学生不再慑于“师道尊严”,而是把我们当成赖以信任的朋友,期盼在我们的帮助下,去认真地写好每一个字。这样的写字教学将是一堂课的闪光点,为整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或富有魅力的感叹号。
(4)识字与写字
新课程标准提出“识写分开”、“多识少写”、“提前阅读”的理念,识写分开的教材编排特点也给写字教学带来冲击。只有把识字与写字相结合,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里的“识”“写”并不是简单的“眼看”与“手写”,而应该是调动眼、耳、口、脑、手多种器官来认识生字、书写生字。
①“眼看”、“手写”结合,重观察过程。在书写前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的笔画、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位置,并努力记住它;尤其是一些形近字,结构较难的字,更要引导学生分辨出细微的差别。
②“脑思”“手写”结合,重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把平面的汉字当成一个“生命”去看。比如书法课上,低段的书法老师在基本笔画的指导时,会这样教学生:点如水滴,由轻到重;横似扁担,两头稍顿;竖像悬着的针,垂直而下;撇像燕子掠水,一掠而过,不停不顿;捺如大刀,一波三披,甚是好看……如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教基本笔画“横、撇、捺”,他把“横”比作宽又直的马路,笔就是汽车,教孩子执笔,小汽车开过来又开过去,小汽车的来的时候要短一些,开过去的时候要长一些(“横”的运笔)。“撇、捺”被形象地称为“小螳螂”。螳螂头朝左抬起是“撇”,朝右抬起的时候是“捺”,头要小,肚子要大,屁股要收笔轻起。基本笔画经过这样的思维“加工”,运笔方法就鲜活地印在学生的脑子里。
识字教学时,老师们也往往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帮学生识记字形,指导书写。如一位老师教学“小”时这样讲解,“小”的撇点捺点好像小姑娘头上的两条小辫,长短两边要对称。形象的比喻使孩子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并对书写练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书写的要求。(见附件课例)
③“口说”“手写”结合,重表达过程。表达在阅读教学中司空见惯,但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却不多见。恰当地运用表达,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评价能力。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评价一下老师这个字写得怎样,说说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看了同学的字,你有什么要提醒他的吗?这些口头表达的过程,正是学生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把“手写”转化为“口说”的形式,它能督促学生审视自己的书写,通过对他人的评价,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5)过程与评价
通常对写字教学的评价往往只停留在对学生写字优劣进行评判,这种只注重结果而不关注过程的终端评价方法,忽略了写字教学的许多重要内容,也是有悖于课程标准提出的“应加强形成性评价”的基本理念。所以我们在课堂中确立了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的比较全面的评价标准。如对班级进行写字达标测评时,我们每个校区成立6个由4位老师组成的写字达标测评小组,分别对每个班学生写字的坐姿、握笔、书写速度、书写质量进行测评,从而对学生写字情况作出比较全面的反映。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及时、恰当地对学生的书写进行多元化评价,以促进学生书写的和谐发展。
①我的字大家作主
写字的过程是创造美,那么自我评价就是教给孩子审美的能力。当然一开始他们也并不会评,有的的老师运用循序渐进法,先让他们在每行字中圈出一个最像字贴的字,渐渐地提高为圈出所有像字帖的字,再运用有利情景,“聘请”那些会评价的学生做小组里的“小老师”,轮流为大家评价作业。孩子们有时圈圈点点,有时言语鼓励,“你进步了”,“加油哦!”老师们看了都不禁为之动容。写字的那份乐趣便在自评、互评中蔓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养成认真、规范地书写习惯,有的老师还让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每月一次的“家庭作业书写情况评价与反思”就采用了学生自评与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效果特别好。很多家长在写给孩子的话中既有深情的鼓励,又有忠恳的建议,为学生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注入了温馨的动力。
&& ②“鸟语花香的世界”
教育总存在个性的差异。对于那些写字优秀的学生,每一次练习都是一次成功的体验,可对于那些做出十分努力却仍无法成功的孩子,我们也决不能让他们气馁。
一(10)的高家乐是一个书写能力较弱的孩子,他的字总是撑满格子,一笔一划都要使出所有的力气,每个字都显得呆板,是典型的“火柴棒体”。看到他虽不漂亮却十分干净的作业本,老师会欣然画上一朵小野菊,几簇小草,他溢于脸上的兴奋与自豪也不逊于得到“小书法家”称号的孩子。慢慢地他的字虽无大的长进,却也日渐进步。于是老师开始在这些孩子的作业本上添上小鸟,他们对于老师这样特殊的“待遇”乐此不疲,还得意地说他的作业本是“鸟语花香的世界”。可想而之写字的积极性也日渐高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弱势学生”的写字习惯进行个体化的评价,也是行之有效的良方。
③我写我秀
结合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大舞台。如学校每学期组织的写字大比武,精心制作展版在各校区展出,经常组织学生进入社区书写标语、春联,还组织创建文明县城的百米长卷书写、在步行街进行现场书法展示活动。有的老师在班级里设立“展示台”,营造竞赛评比的氛围,引导孩子把每一次的作业当成一幅作品去完成。每次写字本完成后,优秀的或有进步的同学都会领到一个彩色的夹子,兴冲冲地把自己的作业本挂到“展示台”前,并对其他作业进行欣赏评价。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都把自己的书写大胆地秀出来,有效地激发了他们习字练字的兴趣,增强了他们自我表现的信心。
三、研究主要收获和成果
(一)实践收获
&& 1、学校的整体品位得到了提升
柯桥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一贯以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为教学目标,通过两轮写字教学实验以来,营造了学校幽雅的校园环境,积淀了深厚而富有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随处可见师生自创的书画作品,吸引了无数的学生、领导驻足观赏。
&& 2、创造了富有校本特色的写字教学策略
&(1)写字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熟练的书写技能,必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严格科学的训练,如果每天单独列出写字教学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专门的写字教学训练,虽然也能达到目的,但这相当于让每一个学生参加了书法兴趣班。这无疑会给教师和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所以我们采取的是学科教学与写字教学的整合,在既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写字训练。具体做法是,首先,让所有学科的教师都来参加写字教学实验,在所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写字教学,让学校内的每一位教师都成了学生写字指导的老师。第二方面,教师在设计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时,注重在相应的环节内穿插写字的教学,如把每一次板书都作为对学生写字教学的示范,把每一次学生的练习都作为一次高效的写字训练。老师们采用了在课堂内“分散练习”、“动静结合”、“笔画联想”、“课间游戏”等方法,这样的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书写时既不觉得疲劳,又提高了写字教学的效果。
& (2)开展写字教学的小课题研究
在写字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大家都树立了让学生写一笔好字是每一位老师不容推却的责任这样的思想,所以人人都能积极地投入,有的还开展了写字教学的小课题研究。如一年级的宋国琴老师,参照心理学个别辅导的主要技术——行为改变技术,帮助孩子们设计了一则“写字教学错误姿势矫治”的程序。“确定终点行为――分析起点行为――设计有利情景――选择适当策略――分析效果”等几个步骤,持之以恒地开展实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有的教师根据对学生写字情况的观察,开展学生写字个案的跟踪记录,如祁渝芳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写字握笔过低,老师多次提醒也未见效果。于是老师在铅笔一寸处绑橡皮筋作记号,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在几天的观察记录中,这些同学果然纠正了不良的握笔姿势。
& (3)反思总结有效的写字教学规律
和其他学科一样,写字教学也需要老师有着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高超实践智慧,方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要求教师们能够经常性地撰写教学案例,把自己在实践过程的教学智慧沉淀下来,整理出科学有效的写字教学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如我校的徐梅茵老师发现用简笔画的形式帮助学生分析字形,逐渐改变了学生经常写错别字的现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以就写下了案例《一字一画一世界》。又如张小燕老师在教学《棉花姑娘》一文时,失误把生字写错了,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展开分析、辩论,使课堂更活跃,写字热情更高涨,于是老师欣然写下了《让“意外”少于课堂》的教后记。又如胡利娟老师发现学生长时间枯燥地练习减弱了学生的写字兴趣,而且错误的书写姿势渐渐滋生,为此她自创了“手指操”运用于写字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写下了《原来写字可以如此快乐》……
3、全面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书写质量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崔峦老师在人教版实验教材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做总结性讲话时指出: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部分,我们要让孩子踏下心来,好好地写字。通过写字教学的改革实验,我们学生对写字的情感加深了,写字态度习惯转变了,写字的技能质量也提高了。
&& 1、学生坐姿、握笔的正确率有了显著提高
其中双姿正确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写字优秀率提高27个百分点。书写完全正确的人数虽然有了微小幅度的下降,但是从具体数据统计表中反映,学生总体的正确率是比前测有大幅提高的,达到了平均99%左右,特别是正确率在95%以下的学生数大量减少。&&(插统计图)
2、写字速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全体受测学生平均平均书写速度有了一定的控制,平均每分钟下降了两个左右。写字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了写字的质量,只有保持适当的速度,才能提高写字质量。显然,前测中,学生的书写速度是过快的。
3、近视率有了一定的下降
测试中我们发现,由于受年龄的影响,低年级儿童近视率普遍较高,因为学生的视力还末发育完全,但近视情况并不严重,都接近5.0,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三年级,视力会自然提高。从总体来看,规范学生的写字,近视率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插统计图)
&(二)理论收获
在课题实验中,通过柯小教师严谨地数据分析,踏实地实验研究,创造性地探究方法,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理论的提升和教学模式的提炼上都有了一定的成就。
& 1、创建了行之有效的识写结合课堂教学模式
(1)定向。定向是指在开始教学生字前引导儿童进入准备状态,产生对学习新知的趋向心理。书写指导前,教师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提出所要书写的生字。
(2)解析。这是指教师用语言、图画、实物、体态、语言等引导学生观察、联想、想象,进行审美地识字、分析。
(3)书写。这里的书写包含教师范写和学生练写两种,观察教师的范写其实就是学生一次练写的过程。
(4)评价。通过学生对老师、同桌之间、小组之间、自我评议,多元连动,调动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的协作,评议、学习写字的方法,提升写字的质量。
(5)强化。根据自身的书写特点和水平,自我确定训练的量,进行强化练习。这里要强调的是“强化”并不是在课外时间机械地练习,而必须在当堂完成。正如张田若老先生所说,识字教学“形音义统一,以形为主”,加强课堂书写训练是突破识字教学难点的需要。
在各个环节的教学中,着力从整体上调控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示范与模仿、练习与指导等关系,达到既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技能,又能深化兴趣、情感、信心等非智力因素,有效提高写字课教学效益。
2、运用多样的写字教学评价方式
(1)局部性评价。小学生写字是书法教育的启蒙,正如幼苗一样,需要我们教师细心呵护,此时我们教师的每一句指导,每一次评价都会对他们今后的书写产生深远的影响。局部性评价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对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细心关注。如果一个字从整体上看来,不算太好,但只要其中有一个或两个笔画写的好,都要注意圈红。如果一幅作品有那么一、两个字写的好也要把它圈起来。局部性评价是针对那些才开始从事书法活动,或者是活动中的后进生的,根本目的是不错过学生的每一个亮点,对于学生的每一个成功都予以充分肯定。
  (2)延迟性评价。小学生写字活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一朝一夕可完成,其对书法的情感也是慢慢培养起来的,我们对待学生的写字教学要注意长期性和波动性,有时好有时差这种现象是正常的,是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也是和书法教育规律相吻合的。延迟性评价正是处理这种现象的良方。对待那些写字忽然退步的学生,切莫过早以结论性的评语或行为对待他,允许“伏”下去,相信他一定会“起”上来,“相信”不是“空等”,我们教师要有耐心,要有恒心和信心,慢雕细琢,总是会有收获的。
(3)特殊性评价。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写字教学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写字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对学生中的书法苗子,是很关注的,特殊性评价正是运用于那些很好和很差的学生的。书写优秀的学生,有时需要“精彩极了”,有时需要“糟糕透了”,双管齐下,方能扬蹄千里。对于那些字写的差的学生,在不打击积极性的前提下,多用表扬也不为错,不要以为多表扬就是滥表扬,就是等于不表扬。掌有三长二短,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书法家的,表扬多一些,总会带来一些进步的,反之批评多一些,则肯定不会带来一点进步的。
(4)自我评价。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尊重学生这一观念逐渐在教师心中扎根。在写字教学中,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的思想观点,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评价。自我评价就是学生在写字过程中对自己或他人的劳动进行评价,虽有年龄、关系、虚荣心等因素的影响,但作为教师可以从评价中洞察秋毫,以此修正写字教学。学生大部分的评价是中肯的,是切合实际的。教师根据他们的评价,以儿童的眼光看待他的成果或他同学的成果。很多微妙之处,细细品之回味无穷。有的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点点画画,还写上评语“有进步!”“要努力。”“真漂亮!”……有的学生还写一段话,告诉他该怎样怎样。写字的乐趣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中得到释放,进步的大小多少也得到了比较和肯定。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自我评价中得到了促进,得到了和谐发展。
四、课题研究问题及改进方法
随着新一轮写字教学改革的深入,老师和学生都认识到了汉字的无限魅力。我们在课堂中不断地了解汉字,亲近汉字,热爱汉字,把方方正正的汉字越写越规范,越写越端正。当然,通过研究,对写字教学起步阶段我们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1、做好幼小的衔接过渡
在调查中发现,我们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提前教孩子认字、写字,在幼儿园开始写字起步的学生占7%以上,但却往往忽视孩子写字的姿势。“先入为主”,坏习惯形成了,就很难纠正。错误的写字方法,既影响字体美观,又影响写字速度,还影响孩子的小肌肉和骨骼的发育。有条件的城镇小学是否可以幼儿园合作统一写字教学起步的时间,请学校书法教师或对写字教学有研究的语文老师给幼儿园老师上课,使她们了解什么是正确的写字姿势极其重要性,如何纠正错误姿势,怎样对幼儿写字姿势进行必要而有效的指导。让一年级的孩子在幼儿园就打好写字的基础。
2、家长要强化写字姿势的指导意识。
现在大多数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功课,对孩子的功课督促得很认真、很到位,孩子作业有没有做好,有没有做对等,检查得一丝不苟,但是对孩子写字姿势的辅导和督促几乎是空白,让孩子放任自由,导致丧失了让孩子改正的良好时机。因此,幼儿园和小学一定要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力度,同时对家长要进行正确写字姿势的辅导,让家长自觉地督促和辅导自己的孩子。我们可以运用家长会、校训通等家校联系平台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握笔姿势、坐姿,提高家长对写字教育的认识,让家长体会到家庭教育一对一的指导在写字教学中的优势,巩固孩子在校养成的良好写字习惯。我们还可把正确的握笔姿势下发给每一位家长,便于家长密切配合老师,纠正孩子的错误姿势,为写字教学起步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
3、老师们要加强汉字文化的学习
写字教育担负着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汉字书写不可分割。因为文化的流传依赖于汉字这个特殊的载体,汉字的书写本身有着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进行写字教育,就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写字、写好汉字,更重要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汉字书写背后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进而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如果我们每位老师都能从这个角度出发多学习汉字文化,那么我们的孩子也将浸润在丰富的汉字文化氛围中,从深厚的情感基础上去学习汉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画简笔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