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乐器萧独奏活动反思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对中国古代乐器研究的认识
下载积分:999
内容提示:对中国古代乐器研究的认识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
上传日期: 03:33:3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对中国古代乐器研究的认识
官方公共微信挑战与转机:乐器学研究的再思考 
  由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主办的“乐器学再思考――乐器研究的挑战与转机[乐器研究的新途径]国际学术研讨会”于日-23日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来自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中国大陆及台湾的乐器学研究专家们共聚一堂,就乐器学在研究中的新观念、新方法做了深入研讨。
  乐器学Organology一词的提出,最早主要是为了区别于乐器制作的机械研究,从音乐的角度来研究乐器。早期的乐器研究主要是为了馆藏的分类,马依龙、霍恩博斯特尔和萨克斯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一直到今天都仍在使用的乐器分类法。之后,乐器学研究有了很大发展,无论从的层面,还是体系化思考的角度,学者们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自20中叶,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介入乐器学研究以来,该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对乐器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学者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在乐器身上所发生的人类文化活动的所有事象,包括乐器所体现和反映的精神、信仰、行为、情感、心理、性别、语言等因素,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对乐器进行整体性的思考。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乐器学的挑战与转机”,意即在乐器学再思考(Rethinking Organology)的前提下,讨论当代乐器研究的新途径。此次会议的发起者之一,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认为,乐器学的研究曾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于欧洲学者和馆的大量收藏而以乐器分类法的体系性创立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程,人们认识到乐器作为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与其使用者及其人文背景的关系,并非所谓“科学”的角度所能涵盖。逻辑学、形态学、音响学、表演理论、纹饰象征以及不同族群围绕乐器的不同概念和知识系统等等有关乐器研究的复杂性愈益引发了学者们的深入思考。乐器学作为一个跨越音乐学(Musicology)及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界线的子学科,一个早期民族音乐学学者必修的子学科,其早期的辉煌在当代遭遇了挑战,其理论与方法出现了停滞不前甚至没落的状况(譬如相关主流学科刊物中该论题的寂寥),身处当代语境下的乐器学,是否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科焦点的转移而走向历史的归宿?乐器学在自身理论和方法上是否也面临着无法突破的瓶颈?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即是在这样一种反思的前提下展开。来自各国的学者们分别从民族音乐学、人类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研究角度,从乐器学的研究主体、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来呈现乐器学研究的重要性及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乐器分类法是乐器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来自澳大利亚Monash的Margaret Kartomi教授曾任澳大利亚音乐学协会主席,她长期在印尼做田野考察,研究印尼及东南亚的原住民音乐、犹太音乐。此次会议由她做了题为《乐器近代史和它所忽视的部分:人体打击乐器》的主题报告。Kartomi教授通过长期的实地考察,认为在20世纪后期,民族语言性最强的族群不仅发展出了一套更适应他们族群本身的乐器的概念、本质和意义,而且还拥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乐器分类体系,这套体系能简洁明了地体现他们的身份认同及对音乐与人生的理解。她以印度尼西亚的Aceh地区为例,当地人通过打击自己的身体来演奏音乐,以敲打技巧、表演姿势以及性别区分等为标准进行分类,产生了能归类于音乐乐器的人体打击乐器这样一种全新的分类形式,并进一步解释了人体打击乐器的意涵及功能。不同于常规的以自然科学的方法测量音分来进行乐器分类,Aceh的乐器分类含有更多的人文性、地域性和艺术性。例如,在Aceh比较权威的乐器分类体系中,人体打击乐的声音或表演技巧被分在第一级,根据击打方式分为四个种类:敲打(peh)、拍手(keutèb?雪、弹指?穴peutik?雪、跺足?穴geudam?雪。这些发声动作在技术上都只能归入到霍恩波斯特尔-萨克斯分类体系中的体鸣乐器。然而这对于Aceh人的情况可能是不适合的,因为他们是根据声音产生的方式来划分不同人体打击乐的类型,分为敲击/轻触、拍手、弹指及跺足,很明显他们所想象的人体所发出的声音或技巧与那些没有生命的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技巧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对于由人体发出的声音,需要单独分类。
摘自:   
更多关于“挑战与转机:乐器学研究的再思考”的相关文章
杂志约稿信息
& 雅安市网友
& 上海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广西柳州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 太原市网友
& 广西网友
& 广州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5奉化市萧王庙街道中心小学“奉化吹打”传承基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奉化市萧王庙街道中心小学“奉化吹打”传承基地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内容,它是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达尔克洛兹说:“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
我在教学《彼得与狼》这课时,从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倾听乐器的音色特点,倾听乐器演奏技巧的体现。同学们都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并且轻声的哼唱每种乐器所演奏的主旋律。当这种乐器的音色再出现时,学生就会很快的答出是什么乐器及代表的人物形象。所以本节课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很高,加深了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作为对新教材充满满腔热情的我们来说,若想让学生竖起小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新课程下的音乐欣赏课,统筹安排欣赏曲的教学方法,做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欣赏课的小主人,是我们每位音乐老师值得深思并努力去探讨的问题!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乐器萧演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