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书为什么曾经是禁书?莫言获诺贝尔奖奖后就不是了?

【莫言并不是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 谣言粉碎机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955109人加入此小组
莫言并不是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关于高行健的更多评价请看:【百度百科】 诡异的是,高行健却被长城防火墙给屏蔽了,用维基百科搜索直接断网。不解的是,为什么把和平奖授予达赖?
+ 加入我的果篮
不管高当时是哪个国家的国籍,天朝现在是否承认他,但是高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汉语写作的文章得奖,那么这个奖项完全可以视为一位中国作家的光荣和汉语文化的光荣。
高行健算法国人,所以莫言是第一个文学奖的中国人。至于和平奖,按中国官方说法,已经沦为了西方的政治工具
达赖获和平奖据说是因为“为西藏民族独立作出卓越贡献”之类的吧……这理由多扯淡,分裂分子也能获和平奖。当然了,意识形态不同,没啥可说的
别忘了刘-晓波2010年也得过和平奖……
和平奖本来就是很无厘头的东西。文学奖也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鬼知道高行健是不是写了些攻击性的言论。不然不至于做的这么绝。只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炸药奖才有意义。然而现在还没有中国国籍的人获得过,据说胰岛素是离得最近的一次?可惜了。
我觉得诺贝尔的文学奖与和平奖有点扯,这取决于评委的口味。。。
引用 的话:别忘了刘-晓波2010年也得过和平奖……关于刘-晓波,官方的说法:
但为什么维基百科就断网?断网??断网???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单听官方一家之言很难采信,什么都是你说了算,我们都不用思考了,我们几乎已经忘记思考了。
高的短篇伤痕文学写的非常不错,还有,他的中短篇小说集《有只鸽子叫红唇儿》、《寒夜的星辰》可是被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过额。当然那是在他加入法国国籍之前。另外,欣赏文学作品是需要阅读原篇著作的;读完了,才有资格发言。
杨振宁,李政道获诺奖的时候是中国国籍,只不过当时内地变成了新政权,原国籍政府退到岛上了.
引用 的话:别忘了刘-晓波2010年也得过和平奖……提问和回答时间还比较早^^b
引用 的话:杨振宁,李政道获诺奖的时候是中国国籍,只不过当时内地变成了新政权,原国籍政府退到岛上了.3
引用 的话:达赖获和平奖据说是因为“为西藏民族独立作出卓越贡献”之类的吧……这理由多扯淡,分裂分子也能获和平奖。当然了,意识形态不同,没啥可说的达赖获奖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他的和平主义路线和对佛教的推广。今年来达赖已经明确表示不会谋求西藏独立,而是要求藏区自治。不过他口中的“藏区”范围很大,除了西藏还包括整个青海,以及川、滇、甘、疆各一部分,“自治”的程度也比特别行政区还高,基本等于独立,所以中央不鸟他。
引用 的话:达赖获和平奖据说是因为“为西藏民族独立作出卓越贡献”之类的吧……这理由多扯淡,分裂分子也能获和平奖。当然了,意识形态不同,没啥可说的你是哪里看的? 我看到的是 达赖对于中共对西藏的屠杀宣扬宽容和和平争取民族自治权因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
引用 的话:达赖获奖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他的和平主义路线和对佛教的推广。今年来达赖已经明确表示不会谋求西藏独立,而是要求藏区自治。不过他口中的“藏区”范围很大,除了西藏还包括整个青海,以及川、滇、甘、...他争取的是类似于美国的那种联邦制,而GCD力求的是中央集权制,这两个是水火不容的。
引用 的话:关于刘-晓波,官方的说法:但为什么维基百科就断网?断网??断网???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单听官方一家之言很难采信,什么都是你说了算,我们都不用思考了,我们几乎已经忘记思考了...在这个国家,你想知道真相的时候,就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引用 的话:他争取的是类似于美国的那种联邦制,而GCD力求的是中央集权制,这两个是水火不容的。达赖的诉求不同于联邦制,他并不要求改变国家的整体政治结构,而是事实上要求成立一个“藏人特区”。当然,他的各种诉求——至少是表面上的诉求——放在国内的任何其他地方也是成立的。
引用 的话:达赖的诉求不同于联邦制,他并不要求改变国家的整体政治结构,而是事实上要求成立一个“藏人特区”。当然,他的各种诉求——至少是表面上的诉求——放在国内的任何其他地方也是成立的。事实上在民国ZF的时候就是联邦制的,好像说当时西藏投降是因为土共许诺和民国时候一样的政策,后来强行推中央政策才导致叛乱的,但是我觉得他的诉求本身也没有问题,反而是中央政府的站不住脚,既然自己无能治理,还不允许自治,实质上是看上别人碗里的肉了。
莫言是第一个中国籍获奖者。杨李丁等都不是中国籍了,其他人也不是。而且诺贝尔除了和平,其他的不太会给群体。据说胰岛素不可能得奖,但是不是因为人数。当然如果中国的政治影响力堪比美国了,那评委会讨好中国也是有可能的。
引用 的话:事实上在民国ZF的时候就是联邦制的,好像说当时西藏投降是因为土共许诺和民国时候一样的政策,后来强行推中央政策才导致叛乱的,但是我觉得他的诉求本身也没有问题,反而是中央政府的站不住脚,既然自己无能治...这个问题似乎不太适合在果壳继续讨论下去了,咱们打住吧。莫论国事。
不是说杨振宁获奖时还没改国籍么?当然那是中华民国的……高的作品看过一些,似乎没什么特别的言论,不过也没什么好看的。他在大陆被封禁是因为支持学生运动,和作品本身似乎无关。剧本《车站》八几年的时候被曾经禁过,似乎是单纯的艺术/价值观上的原因。
引用 的话:言是第一个中国籍获奖者。杨李丁等都不是中国籍了,其他人也不是。而且诺贝尔除了和平,其他的不太会给群体。据说胰岛素不可能得奖,但是不是因为人数。当然如果中国的政治影响力堪比美国了,那评委会讨好中国也...就算把中国等价于PRC,刘xiao波也是中国籍。何况李杨获奖时尚有中华民国国籍。李远哲也有中华民国国籍。当然你觉得台湾不是中国,他当然也不是中国人。作为一个扁政府的支持者,李远哲自己似乎的确是这么认为的,呵呵。胰岛素一不是中国人确定的结构,二没有发展新的合成方法,不可能获奖的。确定胰岛素晶体结构和新的蛋白质固态合成都获炸药奖了。
引用 的话:你是哪里看的? 我看到的是 达赖对于中共对西藏的屠杀宣扬宽容和和平争取民族自治权因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终于看到个清醒的人了
如果觉得中华民国不是中国的话,那还真没有科学类获奖者
引用 的话:你是哪里看的? 我看到的是 达赖对于中共对西藏的屠杀宣扬宽容和和平争取民族自治权因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点赞!
以前官方都是谴责诺贝尔奖发给了某个中国人,都谴责了好几次了。莫言倒是第一个中共官方认可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高行健是我初中校友
引用 的话:你是哪里看的? 我看到的是 达赖对于中共对西藏的屠杀宣扬宽容和和平争取民族自治权因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但这也是胡扯啊,中共什么时候屠杀过西藏了?而且他自己搞骚乱还“宽容和平”?
引用 的话:在这个国家,你想知道真相的时候,就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在这个国家,你想知道真相的时候,就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在这个国家,你想知道真相的时候,就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在这个国家,你想知道真相的时候,就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引用 的话:但这也是胡扯啊,中共什么时候屠杀过西藏了?而且他自己搞骚乱还“宽容和平”?农奴能算人么,都是些渣渣,没事杀些农奴就好像过年杀猪一样,懂?没事多翻翻墙,就知道真相了。
引用 的话:农奴能算人么,都是些渣渣,没事杀些农奴就好像过年杀猪一样,懂?没事多翻翻墙,就知道真相了。不知道他说的恢复以前的藏区自治,算不算恢复农奴制度,这年头谁还愿意回去做农奴...当然土司是谁都愿意做了.
个人感觉灵山一个人的圣经跟米兰·昆德拉的前期作品是一个路数,20岁以前我是觉得不错现在想想没什么意思
顶到500送楼主去喝茶
高的获奖作品是以中国人和党员的身份完成的,只不过获奖同年入了法国籍。
引用 的话:事实上在民国ZF的时候就是联邦制的,好像说当时西藏投降是因为土共许诺和民国时候一样的政策,后来强行推中央政策才导致叛乱的,但是我觉得他的诉求本身也没有问题,反而是中央政府的站不住脚,既然自己无能治...引用 的话:不知道他说的恢复以前的藏区自治,算不算恢复农奴制度,这年头谁还愿意回去做农奴...当然土司是谁都愿意做了.貌似中共当时的许诺就是保留西藏制度,也包括农奴制度在内,以达赖喇嘛为首的政教合一的地区。。
引用 的话:貌似中共当时的许诺就是保留西藏制度,也包括农奴制度在内,以达赖喇嘛为首的政教合一的地区。。但是后来反悔了╮(╯▽╰)╭
引用 的话:在这个国家,你想知道真相的时候,就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么可怕
引用 的话:貌似中共当时的许诺就是保留西藏制度,也包括农奴制度在内,以达赖喇嘛为首的政教合一的地区。。日,以达赖为首的西藏反动上层集团为保住政教合一的农奴制永远不改变,悍然发动了旨在分裂祖国的全面武装叛乱。日,中央政府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领导西藏各族人民一边平叛一边进行民主改革,使百万农奴翻身获得了解放。好像是人家反悔...
引用 的话:事实上在民国ZF的时候就是联邦制的,好像说当时西藏投降是因为土共许诺和民国时候一样的政策,后来强行推中央政策才导致叛乱的,但是我觉得他的诉求本身也没有问题,反而是中央政府的站不住脚,既然自己无能治...西藏投降是因为大兵压境,一干人等吓的屌都软了。你以为中共需要“谈判”吗?需要“谈判”的是达赖当局。你觉得他的诉求不是问题???我靠,你还能更心胸宽广一点吗?你干脆让他独立算了,他的诉求与独立相比,除了名字不一样以外,有什么区别啊?
引用 的话:日,以达赖为首的西藏反动上层集团为保住政教合一的农奴制永远不改变,悍然发动了旨在分裂祖国的全面武装叛乱。日,中央政府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按教科书上说的话根本就没什么反悔不反悔的事。。。就直接说他们怎么怎么了所以我们怎么怎么了你看你给的些话里有“谈判”有“条件”有“妥协”有“反悔”么?一个都没有
引用 的话:日,以达赖为首的西藏反动上层集团为保住政教合一的农奴制永远不改变,悍然发动了旨在分裂祖国的全面武装叛乱。日,中央政府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百万农奴翻身获得了解放,这样说来,还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奴隶社会直接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跳跃式发展,虽然这个社会主义社会不咋地。。。但还是比封建主义社会强一点。。。
引用 的话:西藏投降是因为大兵压境,一干人等吓的屌都软了。你以为中共需要“谈判”吗?需要“谈判”的是达赖当局。你觉得他的诉求不是问题???我靠,你还能更心胸宽广一点吗?你干脆让他独立算了,他的诉求与独立相比...看这话说的,一脸胜利者的喜悦和傲慢,好像在这片土地上不被中共统治就是有罪一样,在民国的时候西藏就是联邦下属的一个省,甚至自古一来就是,元朝是,明朝是,清朝也是,你非要搞中央集权制,无非是要剥夺人家藏区的资源和权利,这本来就是侵略,仅此而已。 要是你赞同这样,就麻烦别一天吼着日本人又怎么把中国侵略了。估计要是二战日本战胜了,现在你都在膜拜天皇陛下的英明神武呢。
引用 的话:使百万农奴翻身获得了解放,这样说来,还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奴隶社会直接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跳跃式发展,虽然这个社会主义社会不咋地。。。但还是比封建主义社会强一点。。。西藏农奴,就和当时教科书上的 "贫农"是一个概念,就是没有自己的土地,靠给别人出力养家活口的人而已,要是这就是所谓的农奴的话,当今社会照样有无数的"农奴"没有被解放,西藏在没解放前拉萨只有一所监狱,解放后修了几百个监狱来关押"反对分子",这真是特么的翻身做奴隶了。而所谓的什么主义社会,这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的分类,只是个定义,社会的好坏不会说你叫他是社会主义,他就一定比奴隶社会强,大多数是披着社会主义的皮,干着奴隶社会的勾当。人家金三胖的国家还叫 XX民主主义共和国呢。
强帖留名……诺贝尔奖是欧洲一个小国家颁发的,和平奖这种搏一搏眼球情有可原~~
引用 的话:看这话说的,一脸胜利者的喜悦和傲慢,好像在这片土地上不被中共统治就是有罪一样,在民国的时候西藏就是联邦下属的一个省,甚至自古一来就是,元朝是,明朝是,清朝也是,你非要搞中央集权制,无非是要剥夺人家藏...如此一说,你倒是承认,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央统治之下的,对吧?连选活佛这样的事情,都要有中央点头,这样看的话,所谓的西藏统治者,也就是和西南的地方土司一样.西南可以改土归流,何以西藏就可独免?另外:美国就13个州,剩下的哪片土地是天然属于美国的?其实那13个州也是英国人的,更早是印第安人的,再早鬼知道是谁的。什么叫领土?事实上占据的地方,就是你的领土
引用 的话:如此一说,你倒是承认,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央统治之下的,对吧?连选活佛这样的事情,都要有中央点头,这样看的话,所谓的西藏统治者,也就是和西南的地方土司一样.西南可以改土归流,何以西藏就可独免...又回到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原住民还是应该尊重的。
引用 的话:又回到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原住民还是应该尊重的。请举出相反的例子,让我开开眼界。另外:1792年,清朝击退了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次年,清政府在西藏颁行了著名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对西藏地区的官制、军制、边防、财政、司法、户口、差役和涉外事宜等,都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确立了驻藏大臣监督办理西藏政务的职权。西北和西南的藏族地区历来与西藏关系密切,这些地方各民族杂居,清朝政府分别命西宁办事大臣和四川总督直接统辖,管理方法仍沿用元、明土司制度,以后又在西南藏族地区推行了改土归流。可见:这里是土司制度,而土司制度 本身就说明此地已是中央管辖之下的土地,而这一点又是从元、明继承而来。而改土归流既然在清朝就开始进行,我们为何反而不行?
看看印度东北部的样子感觉这种大破大立挺好的
看楼上那些只听一家之言的……实在好玩。
不支持点西藏独立农奴制度达赖喇叭什么的,你也配姓赵?GCD说的当然是假话啦~你们这些被洗脑的人珍是好玩惹~
那些觉得不翻墙就能知道事实真相的,以及那些觉得翻墙后看到的全都是事实真相的,谁也不比谁高明。都是洗脑,区别不过是被哪一种意识形态洗脑而已。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如何评价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请大家畅所欲言。
按票数排序
谢邀。挺好的。首先,我挺喜欢莫言的,觉得他是个好小说家。三月份答过一个关于他的题,当时我说:莫言的小说挺好的,我很喜欢。路数上,他明确有学福克纳、马尔克斯和略萨。他对山东高密的描写很有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马尔克斯的马贡多那种味道,而《红高粱》里有直接提到略萨的致敬段落。所以他写法上趋于魔幻(《红高粱》第五章),结构上华丽绝伦(《檀香刑》的凤头猪肚豹尾),而且对叙述艺术的探索很着迷,比如《四十一炮》和《天堂蒜薹之歌》。但最妙的是:学西方学得到家的,不只他一个。王小波学卡尔维诺、余华学卡夫卡和博尔赫斯等有先例,但莫言没有犯“翻译体”的毛病。他的语言风格很是中国,地道的西学为体中学为用。苏童对意象的运用很中国化,但早期句子还是有翻译腔;余华在语言的“民俗化”上更是不及莫言的。所以莫言属于结构、文体上得拉美(和一点儿格拉斯?我猜的)精髓,但又保留了汉语醇厚味道的一个小说家。 然后,说说诺贝文学奖这事。我国大众对诺奖的态度,说实话,有些奇怪。昨天还有人在问题里口口声声,认为诺贝尔是颁给单篇作品的。以我所看到的,大部分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关心,其实有点一窝蜂,而且还颇有点阴谋论。谈了政治、谈了阴谋、谈来谈去,就是不谈文学本身——也可能这个时代,大家都太忙,没时间看书吧。去年写的一段文:美国的菲利普 罗斯粉丝,特意给他搞了个竞选口号:“能否停止不靠谱行为,给菲利浦·罗斯一个诺奖?——趁他还没死?!”——《给瑞典那帮老头子的一封公开信》,地址:话说,媒体惯例是,颁奖前摇旗呐喊,颁奖后庆祝(较少)或悻悻吐槽。美国记者2010年为罗斯抱不平时的话很经典,大概意思:罗斯哪儿配不起诺奖啦?31本书,77岁的年纪,如果你嫌他没像略萨VS马尔克斯那样拳击对方脸部,哼哼,别忘了,罗斯可也曾经差点把马拉默德开了瓢呀!话说,罗斯这个口号好在,换个名字,任何年份,都适用。有太多大家当得起诺贝尔了,随手举例:“能不能给阿多尼斯一个诺奖——趁他还没死?”“能不能给特朗斯特罗姆一个诺奖——趁他还没死?”“能不能给麦卡锡一个诺奖——趁他还没死?”“能不能给品钦一个诺奖——趁他还没死?”“能不能给诺特博姆一个诺奖——趁他还没死?”“能不能给莫迪阿诺一个诺奖——趁他还没死?”……………………如是,每年颁奖前后,无非是个“再不得他就死了”到“完了他死了也得不了了”的过程。前几年,我一直念略萨、罗斯、阿多尼斯再不得就死了,终于2010年念到个略萨。但他这一得,也就意味着南美那帮人,这几年暂时别指望了——好比克洛德·西蒙当初拿奖,等于诺奖间接告诉格里耶别盼了,你被代表了。所以,只恨诺奖太少,好作家太多,而已。每年这时候,都会有这么种话说:诺奖不重要;诺奖有偏见;诺奖就是安慰奖;诺奖给了一个就不给一圈儿;诺奖政治意味太重;某某人得不得诺奖根本无所谓。这些当然都有理。我也可以随便举一串例子证明,卡夫卡纳博科夫格林乔伊斯普鲁斯特博尔赫斯格里耶卡尔维诺亨利·詹姆斯契诃夫托尔斯泰伍尔芙里尔克庞德易卜生哈代瓦莱里反正20世纪没得奖的全明星队比得奖的全明星队还要劲爆,但那是另一回事了。这个奖重要不重要是否有偏见不是重点,他们自己对奖是否有无所谓其实也无关联。重点是,从任何标准看,阿多尼斯(及麦卡锡、奥兹、特朗斯特罗姆及其他老头子们)配得起这个奖。不能因为上到托尔斯泰、下到厄普代克这样的错失遗憾太多,就觉得遗憾和错过是常态。任何奖项,都会充满挂一漏万式的遗憾,但如果遗憾能少一点,总会好一点的。所以,配得上诺贝尔奖的人,永远比实际得奖的人多。所以他们中任何一个人得奖,都挺好的:趁一个好小说家还活着,给他一点认可,多好啊。无论一个文学奖多么有政治嫌疑,既然大家都讨厌文学奖政治化,那么就多讨论文学,多讨论一个好小说家得到的认可,不好吗?
-我只完整讀過他的《豐乳肥臀》,《檀香刑》由於太重口,跳過了很多段。高考後的漫長夏天,我從伯父的櫃子裏扒拉出好多部隊機密文件
,包括這本 《豐乳肥臀》。那時還沒讀過《百年孤獨》,那種撲面而來的驚艷和新鮮可想而知。敘事技巧前所未見,語言更是濃烈放肆,讓我懷疑他是就著高密鄉的高粱酒下筆的。我仍然記得尚未恢復身體的母親與神父在草地上奏響的神曲,母親因為接連生了七個女孩,被婆婆殘忍的在私處烙上了火印,當慈愛的神父的精液像「清泉一樣射進她的身體」時,終於誕生了全書的「先知」——一名藍眼睛的混血兒,包括他的盲眼雙胞胎妹妹。 天使一樣的妹妹總讓我相起《笑面人》中的盲姑娘,最後她們都死了,眼睛從未受過污染,純潔得像白蓮花一樣。
當時真是哭的肝腸寸斷。莫言的本領是哪怕是鐵烙印這種殘忍的刑罰,都能寫出高潮與神性。包括計畫生育、上訪、高考、黑戶口……中國最現實的問題,最底層的人物,在他筆下都罩上魔幻的色彩。因為蒜薹滯銷引起的群體性事件,逼得有人「輪下慘死」,有人「上吊自殺」!而在上個世紀莫言就已經將它譜成了「天堂蒜薹之歌」
。沒有這種高超的魔幻技法,大眾不會閱讀,諾貝爾不會想起他。而底層掙扎的人們終於可以真正引來有閑讀書的人們的一瞥,我想甚至會包括那群批判他的「政治立場」的公知。但看客看完自會散去,有人繼續會把牢底坐穿;有人依然勤勤懇懇,一筆一劃在書房記下當下的真實和真相。
最難得的是,他的書不是禁書。接觸真實,批判現實,還有比這種方式更好的嗎?如果說意義,這就是最大的意義。比起亞洲文學、領頭羊什麼的意義都大。既然在牢裏的不能說,在牢外的把苦難都寫盡了,借著諾貝爾文學獎的東風,你們快看看吧,看看被你們遺忘的苦難、文學和作家吧。諾貝爾,也在下一盤大棋啊:)如果推薦閱讀,就先從《豐乳肥臀》看起吧,準備兩包紙巾,也會流很多眼淚答~-等我再讀《百年孤獨》時,從讀《豐乳肥臀》經驗便知,翻譯文字將它的藝術魅力打了足有六折,只剩敘事技巧和思想了。所以瑞典那幫老頭子也挺不容易的,作家再牛,外國「翻譯家」
還是要認識的,PR 還是要做的。
DIY诺贝尔颁奖词——一个用魔幻现实笔法沟通了历史与当代,致力于描绘农村生态,将一生献给让作品充满敏感词的壮丽事业,无与伦比的天朝作家正经来说,虽然莫言说自己是世无英雄,竖子成名但平心而论,我很喜欢莫言的书,路子是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路子。但就个人而言,我读他的书完全是不同的感受边吃边看,他的《红高粱》写得屎尿横飞,也是我吃饭吃得最香的时候初中上作文竞赛培训,他的《透明的胡萝卜》读来一股又一股发霉的五花肉味,我看着看着居然看饿了。《丰乳肥臀》中“我”是全知视角,满篇满篇的河蟹敏感词,黄都无法形容。浓墨重彩的描写虽然没有性,却比岛国片刺激多了。荤腥无比,块块肥得透亮。大快朵颐的好饭菜。至于最近才看的《檀香刑》,写刽子手写得华丽而理性,冷酷刀锋,凌迟的细节写得无比细致,---凌迟的时候,五百刀结果,一刀不能少,一刀不能多,每一刀要割下一样重量的肉,最后一刀要削去心头。按道理该害怕啊, 但大半夜居然看到睡着了,后来又饿醒了。一直觉得
莫言是含着一块发霉的五花肉在写作,然后不断把五花肉烹饪成好看的颜色给读者吃。是我太喜欢吃了?还是莫言小说的肉味太重?有人说,莫言学西方是东施效颦,我想问,那王小波学卡尔维诺我们要不要看?那余华学卡夫卡我们要不要看?况且,莫言学得有的放矢,学得其神,有何不可?一个作家,几十年如一日窝在山东高密,一心写作。能把作品写出肉味,读着读着觉得想吃肉,这是多么伟大的功德!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怀!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真心觉得是好事。莫言的地位,不必诺贝尔奖来认可,过去三十年,他一直是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没有谄媚谁,没有讨好谁,写自己想写的东西,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个价值创造者。一个埋首中国的价值创造者,得到国际级的认可,让人感到鼓舞。祝贺莫言先生。
我想偏个题。多位朋友对莫言文学水平的看法我同意,他完全有资格得奖。我想顺着众人的评价说说各色评论反映了什么。莫言得奖后,公众讨论不出意外地进入了一种熟悉的「评说今年高考作文」的状态。不论各种讲法是否说得有道理,至少出现马尔克斯得奖时全世界一片叫好的情况是不会有了——当然不可能了——想找到一个能让中国人都服的当代文学家是不可能的,更别说找个全地球的人都服的了。不过,寻几个能让除了中国外全球都认可的当代作家似乎更可行一些。瑞典文学院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干的应该就是这个活。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几所大学哪一个是世界第一?这恐怕没个准。但说它们都是世界第一流的大学,应该没有争议。即便牛津、哈佛出了薄瓜瓜这样的学生,哪怕哈佛最近曝出严重的考试舞弊事件,大家对这些学校的学术地位的态度仍然不会被颠覆的。上过这些顶级名校的人就那么点,大多数没去过那儿的公众怎么就相信它们了不起呢?凭的就是这个行业的信誉。前几年文学奖颁给赫塔·米勒,中国人不熟悉,但没见有多少人觉得瑞典文学院不公;去年颁给瑞典文学大师特朗斯特罗姆,似乎也不会有人说诺奖委员会护短,把奖留给本国人。这些人作品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他们的文学造诣是高的,因为我相信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给出的人选即便不是世界第一,也一定是世界一流。不要盲目崇拜权威?要有自己的观点?每个人对什么是好的文学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我烦透了这种似是而非的讲法。请允许我稍稍绕个圈子来说吧。我在各种地方,微博、知乎、推特、人人看到无数人表达着要「把握青春,周游世界」的憧憬。每当我看到这种说法就忍不住心里暗问:「周游世界,so what?」终于,有次我忍不住写下一段话「恶毒批评」了这些人:「他们用『旅行』、『游历』、『长见识』、『体验』,这些在这个时代非常积极向上,政治正确的词语作外衣,掩盖的是他们低劣的审美品味。可悲的是,在花了大把精力和财力之后,换来的只不过是『好美』、『好漂亮』、『好好吃』这些空洞的形容词。」用现在的流行语这叫「地图炮」,我承认这话的确误伤了一些真是在旅行中获得自我提升的人。我个人不热衷于旅游,但不鄙视喜欢旅游的人,这段话真正指向的是那些(有很多)在我看来「不认真旅游」的人。这些人的特征是把旅行沦为一种「签到活动」,一路下来,收获最多的是胃和相机,而智慧、美德、审美品味……估计在这个时代说出这些词都会被认为矫情吧?就算满载而归的只有胃和相机也无所谓是吧?因为这是一个所谓「自由主义」的时代。在很多人的理解中,自由主义就是我做什么,怎么做,怎么说,都是可以的,甚至都是对的,没有必要奉任何别的东西为圭臬。于是,说「毕加索的立体派作品是乱画」成为桀骜不驯;说「约翰·凯奇的《4:33》是胡闹」便是洞见;说「莎士比亚被高估了」,「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不过尔尔」绝对是一个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表现。真要问他们为什么这些人不怎么样,他们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了,开始东拉西扯:毕加索生活糜烂啊,莎士比亚是不是真有其人难说啊……这种「自由主义」的泛滥在中国尤其严重,以至于成为不学无术之辈的保护伞。以前中国文学是有官方排名的,「鲁郭茅巴老曹」。如今这个说法似乎已经不提了,因为旧的官方文学话语体系权威在慢慢瓦解。这是好事,文坛自有其道统,用不着官方插手。官方干预少了,普通人才有机会知道沈从文,周作人这样的文学大家,有机会知道张爱玲写过《赤地之恋》(虽然大陆没出版,但网络时代这不是大问题),胡兰成这个名字也可以在书架上出现了。但另一方面,「权威」也一道走了。作协是权威?问问微博上那些意见领袖们,他们会认可么?国内旧道统瓦解,新道统未立;国外的评审委员会对于文学奖得主的又从来只丢一句颁奖词,也不多加介绍作者的文学特色在哪里(这做法与诺贝尔科学奖不同,我觉得很不好)。其结果就是中国作家一得奖,国内懂文学理论的,不懂的;看过作者作品的,没看过的,都畅所欲言,谁都不服谁。热爱「言论自由」的我对这样的「言论自由」感到沮丧。看到那么多人秀机灵,调侃着莫言拿到诺奖后他和相关的人将会如何鸡犬升天,总让我想起那位找人救助被卡车碾压,又遇十八人冷漠走过的女童王悦(小悦悦)的拾荒婆婆陈贤妹,受到政府和各种企业组织奖励时周围邻居的反应:「哎呦~发达喽~发达喽~」
莫言获奖之后,各种评论甚嚣尘上,但是都不免一种事后诸葛的嫌疑。甚或仅仅是一种透着酸味的嫉妒,与完全盲目的推崇。直到今天晚上读到了邓晓芒先生的这个简短评论,才算是了结了那种对莫言隔靴搔痒式的理解。不过晓芒先生显然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几句,很多地方没有直接点透。但这似乎也正应和了莫言的“魔幻”吧。读一读,你会对莫言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的。以下是正文[1]:十多年前,我在《灵魂之旅——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生存境界》中曾对莫言的《丰乳肥臀》有过一章评论,当时他这本书刚刚开禁。我的评论把他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称他为“第一个敢于自我否定的寻根文学家”,说他做到了一个寻根文学家所可能做到的“极限”。但对他也有批评。我认为“他向当代思想者提出了建立自己精神上的反思机制、真正长大成人、拥有独立的自由意志的任务。但他没有完成、甚至没有着手去完成这一任务。”现在看来,这一评价仍然没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当年我的评论初版时曾寄给各位被评论的作家(有十几位,莫言是其中之一)每人一册,除了韩少功回了几个字的短信外,只有莫言给我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长信,认为我的评论“猜中了”他的“机关”,随后又给我寄了一本他早先出版的小说《酒国》,他说这本比《丰乳肥臀》更精彩。但我读了一半,完全读不下去。我猜想他在《酒国》里为自己的想象力找到了更加肆无忌惮的发泄余地,那种毫无节制的“魔幻”给作者带来了一种“爽呆了”的感觉;但思想的脉络几乎完全看不出来。作者用一种虚幻的手法写人生的苦难,但正由于手法的虚幻,苦难便不成其为苦难,只是梦话和醉语,就算写得再夸张再逼真,也失去了感人的力量,从中也可以看出后来《檀香刑》的苗头。《酒国》封面上的题辞说:“醉酒是心胸坦荡的表现,醉酒是人生一高境界,人人都醉,我醒着干什么,人人都醒,我为什么不醉呢。”以醉生梦死、难得糊涂来表示某种另类,这大大落后于《丰乳肥臀》的思想水平。所以我历来认为,莫言是一个只凭才气写作的作家,正因为如此,他偶尔可以写出极有思想深度的切中时代脉搏的好作品来,但也有可能滥用自己的才华,写出形式上很炫酷而内容上很平庸的东西。他的长处和短处都很明显。长处在于,他所擅长的想象力使他毫无障碍地通行于各行各业各色人等,甚至穿越于各个不同的历史时代,再加上他的基层农民的生活底蕴,他能够一下子就抓住中国人的内心。因为中国本质上是一个农民的国度,就连学富五车、位居届堂的知识精英们,骨子里也无非是穿西装打领带的农民而已,所以农民对世界的狭隘眼光反倒成了他穿透一切事情本质的解剖刀。短处则在于,农民的眼光恰好也正是他的视野的极限,是束缚他思想的无形边界,即算他已经撞击到了这一边界,他也无法跨出决定性的一步,无法突破到边界之外,立足于普世价值来反思我们这个几千年来自成一体的文化。当然,由于他紧贴着现实生活,他也会觉察到时代的巨变,这种巨变与西方文化的大举进入有关。但他毕竟把握不住这种变化的意义。我曾把他的《丰乳肥臀》视为对早年的《红高粱》的自我批判和否定,就是要表明他凭借自己的现实感而对那种虚幻的中国式理想主义进行了深刻的质疑。然而传统文化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是如此根深蒂固,这种质疑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动摇,一种崩溃和茫然,最后还是得在中国“酒文化”中找到自己似真似幻的归宿。他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丰乳肥臀》已超越了从《红高粱》和《酒国》的那种传统“酒神精神”,所以这种超越只是暂时的,他仍然困守于自己的思想局限中。在酒神精神的鼓动下,他渴望有一个新的奇理斯玛横空出世,来代表“俺们农民”说话,来重整乾坤,来解决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和道德问题。这种奇理斯玛越是不讲理性、不守法律地运用铁腕,就越是值得推崇。他曾经一度怀疑过这种“英雄豪杰”或“酒神”的虚假性:“人们总认为古人仗义疏财,视死如归,酒量如海,没心没肺,其实也未必,很可能大谬不然”(《丰乳肥臀》),但终于把这种怀疑精神抛到九霄云外了。他近来为自己这种权威崇拜受到了不少非议。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莫言有意识地执着于底层,正是他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的聪明之举。只要他坚持自己这一创作原则,他甚至有可能突破自己的先天局限性,因为当代生活本身已经把普世价值带入到中国普通百姓的观念之中了,这种观念,你不去找它,它会来找你。在他的近期引起巨大反响的《蛙》里面所描述的农村基层干部的人性反思,似乎开始透现出了某种觉醒的曙光。不过,没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明晰的理论指导,他的这种感悟终归只是偶然的灵光闪耀。至于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那几句评语,我把它看作不过是套话,完全可以套在当代好几位作家头上。我曾经说过,当代中国具有世界上最丰饶的文学土壤,至今也还远远没有发挥出固有的潜力来。莫言的获奖有一定的偶然性,西方文学界还远未进入到中国当代文学。当然,就莫言本人来说,这个奖是当之无愧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标准其实是一个不太高的标准,外在的东西太多。获奖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我更希望中国文学界通过这个话题把问题讨论得更深入一些。[1]邓晓芒——莫言获诺奖有感:
一群人的狂欢,一个人的孤单。
恭喜莫言先生。从某种意义上说,莫言获奖也有为高行健先生正名的作用。以后喉舌媒体再也不能这样说了:“瑞典文学院是一贯反动,一贯敌视红色政权,一贯敌视中国人民的彻头彻尾的反动组织”
关于诺贝尔文学奖,有两点认识:1)虽没有和平奖那么极端,但文学奖一直以来都被高度政治化;2)诺贝尔文学奖,不代表文学领域的最高水平。基于此,莫言得奖的最大意义,不在于他的文学造诣,而是终于找到了这么一个中共和西方都能接受的文学奖得主,充当了两者之间的沟通桥梁。说实话,我原以为这个人永远都不会出现的。没有多少文学奖得主的作品,有莫言这样的知名度,《红高粱》一说出来,不要说中国人,可能相当部分的老外也知道。我个人觉得,诺奖这次让莫言得奖,是很有远见卓识的一步,给中国社会传递的正能量远大于负能量,就目前来看,至少争议性很少,拉近了东西方之间巨大的意识形态隔阂。补充:十分赞同柳如画所说"最難得的是,他的書不是禁書。接觸真實,批判現實,還有比這種方式更好的嗎?",这才是真正能改变中国的力量 - 在世俗中生存,又能够批判现实,唤醒大众。有多少作家能做到呢?
大约十年前,李敖的《北京法源寺》将国人的诺奖情结以星火燎原之势点燃的时候,余华说了句这样的话:“不必过分执著于诺贝尔文学奖。我们为什么不能产生让诺贝尔文学奖惭愧的伟大作家呢?”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判体系中,除了作品本身的价值,还有不少附加的潜在因素,会对选手最终获奖与否形成巨大的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翻译。有些翻译专家就认为,诗是不可译的。君不见李白的七绝英译版,再回译成中文后,全然一首现代诗风范。小说中特有的民族语言,譬如老舍的京味儿、钱钟书文白相揉的语言,再译成另一种文字,恐怕也是原味全无。即使是莫言的作品,其《檀香刑》集中借鉴了民间曲艺形式,译文欲表现恐怕亦捉襟见肘。如果说翻译是硬伤的话,价值观的差异乃至冲突,就是一种软性却更具影响力的评判导尺。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小说《刮痧》都提到了这一点。我们认为是是的,瑞典人可能视之为非,反之亦然。我们循规蹈矩,他们会认为是拒绝创新。文史哲又和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东西方的距离感在双方之间产生美感、神秘感的同时,同样会带来陌生与隔阂。所以我们对待诺贝尔文学奖,可以把它当做锦上添花之物,即使没有,也不必懊丧颓然。因为文学这种半公益性质的领域,绝不是任何一种奖项能加以盖棺论定的。如果将诺贝尔文学奖错失的大师一一罗列,可以列出一串光芒夺目的名字: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哈代、契诃夫、卡夫卡、乔伊斯、昆德拉、博尔赫斯、庞德、普鲁斯特、高尔基、左拉、劳伦斯、鲁迅、老舍、巴金、玛格丽特·米切尔、考琳·麦卡洛……当然本文并非无视诺奖的价值,只是文学艺术的属性就决定了,它本身就具有任何权威都无法左右和衡量的口碑效应,时间和读者是唯一的评判者。其他艺术领域,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从未染指任何一尊奖杯,但它在全球影迷心中拥有着绝对经典的高度。个人窃以为,在中国作家中,贾平凹、余华、张炜、史铁生、王蒙,都是和莫言旗鼓相当的优秀大家。诺贝尔文学奖,不必刻意贬低,也无需大书特书、一味拔高
其实中国当代文学(大陆)的第一阵营,包括莫言、阎连科、贾平凹、王安忆、北岛、阿来等十来个人,从文学水平上得诺贝尔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看谁首先实现从舶来到创造的超越。这一点上,莫言走在前面,他就拿到了。人们批评诺奖,但诺奖依然是世界上对纯文学,也就是严肃文学传统本身坚持度最高的奖项之一却是无可否认的,我个人更加认可普利策,但在这一点上,它的偏执程度不如诺奖。因为说到底,诺奖是一帮欧洲学严肃文学批评的老头自己关起门来搞的东西,它不会考虑作家所在地的读者是怎么想的,也不会考虑作家在本国文学史中扮演什么角色,这种独立性(你也可以说它偏执)在全世界的主流文学奖项中几无二家。而说到严肃文学传统,其实没什么好掩盖的,它就像足球一样,说到底是欧洲人,甚至西北欧人主导其核心话语权的东西。在这种局面下,不要说中国人很委屈,美国人更委屈,他们明明有世界上最大最好的作家群体,不还是不怎么招这帮欧洲老头待见么,等到伟大的美国文学众神都快死绝了,他们受到诺奖肯定也不多 。不过这不是我抱怨地域歧视,因为人家是源头,也是主体,就好像今天世界上如果京剧很流行的话,评奖占最大便宜的肯定是中国甚至华北文化的创作者,如果有个编剧搞出来个粤语的京剧(姑且假设这玩意搞得出来),人家不认你又怎地。所以,诺奖这么搞其实也无可厚非。其实很多大家都认为应该得奖却没得的,很多都是因为不够纯文学,对于严肃文学传统而言,他们做的还不够,比如昆德拉,比如村上(其实这个比较冤枉他,村上是个在文学形式上有很多创新的作家,问题他的通俗作品卖的太好了,造成此人在评论界印象不佳)。(当然,最初的诺奖是乱发的,比方说不给托尔斯泰,但你总得允许人家也有个发展吧)诺文学奖是一个行业奖,本质上和什么物理奖、化学奖没什么区别,大家都觉得自己可以对它指指点点,其实是文学的悲哀吧。总结一下,事实就是这么简单,莫言够好,莫言得奖了。
一张报纸百张脸,注意日期。我好期待明天又会摆出一副什么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也不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諾貝爾獎 金】依照瑞典軍火商諾貝爾(Alfred
Nobel)遺囑所設,以九百二十萬金圓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分為五種獎金:物理、化學、生物及醫學、文學、國際和平,由資產階級帝國主義份子控制,這個 偽善的國際和平獎金常常授予為帝國主義戰爭服務政策服務的人,做了帝國主義的工具。——词条来源《四角號碼新詞典》·商務印書館出版·1950年8月初版
当年还是个文青的时候,每一年的诺奖公布都会将其作品买来看一遍。这两年看的少了点,不过以我粗浅的一点阅读经验来看,莫言的书是不错的,起码与近些年来的获奖者相比绝不差。他的书可读性很强,那些还没有读过书就着急忙慌的来评价的朋友,是不是请先读几本再来评价?恭喜莫言
我觉得这个事情还真不能从文学的角度来评价。但是我看到:中国人拿到这个奖,至少能给整个国家知识阶层的诺奖狂躁症浇一盆凉水,怎么说?连他都获奖了,这个诺奖也不怎么样嘛!算啦,以后别再说了……好吧,他获奖了,我们不能再说瑞典那一群反华势力了忘我之心不死了吧……不管哪个结果,至少一群人要闭嘴了。这真的是好事,什么东西得不到总是不安分的,得到了,就平静了。话说有一名厨师做餐厅,一辈子想上米其林三星,为此焦虑异常,总是很不自信。并且时常贬低别人的餐厅。突然有一天他的餐厅上了米其林三星,他的想法是这样的:我的餐厅都能上米其林三星,可见这个米其林三星也不怎么样嘛……于是他开始对米其林三星不以为然……还有一个故事:话说某个班级有个小孩特别调皮,特别叛逆,老师极度不喜欢他。老师越是管教训斥他,他就越调皮,越捣乱。突然有一天老师改变策略,把他叫来,好好的表扬了一下他。从此以后,这个男孩再也不调皮了,变得很乖。其实所谓调皮叛逆,是因为他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大致如此。余华该难过了,我觉得。他永远地错过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籍作家得奖。宿舍楼里,狂歌一曲,楼层震动。我们的中国文化终于走出了国门。终于得到了世界主流传媒机构的认可!终于在秘鲁、哥伦比亚、墨西哥、智利、尼日利亚、圣卢西亚等第三世界友好伙伴国家之后获得了世界上认可的最高的文学奖项!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此欢欣鼓舞呢?可我们为什么还时常听到中国文化不行,需要创造性转化,以适应西方的现代化潮流的等等说法呢?有了这个奖项,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说让东西帝国主义新旧干涉主义向我们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看齐呢?我们有什么样的借口不为中国作协、山东作协、高密作协、中央电视台而自豪呢?是你们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一点一滴的汗水才可能并且已经培养出哺育出滋养出如此具有才情文采斐然想象力奇谲句式诡异的执政党承认的大陆本土本籍华语当代在世作家,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你们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一点一滴的汗水怎么才有可能并且已经培养出哺育出滋养出如此具有才情文采斐然想象力奇谲句式诡异的执政党承认的大陆本土本籍华语当代在世作家呢?我想,这一点,这几点,是毋庸置疑的。最后,不禁,真的要感谢老迈的健壮的获奖嘉宾。没有你的获奖,怎么能够使已经一蹶不振的大陆华语中文当代文学图书销售市场焕发第二春呢?没有你的获奖,正版图书怎能压倒地摊盗版的疯狂攻势呢?没有你的获奖,我们的当代文学史什么时候能够更新这一问题是不好回答的,自从有了你的获奖,这一问题难道还能继续成为一个真问题吗?再最后,如果没有你的获奖,能有我这篇文章吗?
终于可以改一改最后一问的答案了。问:有没有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  答:有,但他们都拿着外国国籍。  问:有没有中国公民获得过诺贝尔奖?  答:有,但他们都是中华民国的公民。  问:有没有新中国的公民获得过诺贝尔奖?  答:有,但他不承认自己是中国公民。  问:有没有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新中国公民获得诺贝尔奖?  答:有,但是我们不承认他是中国公民。  问:有没有自己承认自己是中国公民,国家也承认他是中国公民的新中国公民获得诺贝尔奖?答:有,但他在监狱里。 非常同意@柳如婳的观点:诺贝尔,也在下一盘大棋啊。真难为诺奖的评委们了,真心地感谢你们!这一招实在厉害。
且看日本人口中如何评价此事
来自------【雅虎日本】与【2ch】日本人としておめでとう、と良いたい。中国人としては素直におめでとう、と言えるかな?
-----------------------------------------------------------------------------如果是日本人想说声恭喜。但对中国人能率直的说声恭喜吗?良かったですね。これでノーベル赏コンプレックスも解消されるのかな?韩国が无理やり络んでくるかもしれないからご用心。-------------------------------------------------------------------------------太好了。这下诺贝尔情节能够消除了吧?请小心,韩国可能又要乱扯关系了。
クロ(ino...)さんまぁ、素直におめでとうを申し上げておきます。
-----------------------------------------------------------------------------------暂且先老实地说声恭喜吧。
ケチップ(ham...)さん中国にも优れた人はたくさんいる大切なのはベクトル
-----------------------------------------------------------------------------------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人重要的是如何引导
ノーベル赏を望む声が大きかったし、これは大騒ぎになるだろう。科学分野と违って、文学赏は个人の才能でとれるからな。
-------------------------------------------------------------------------------------毕竟获得诺贝尔的声望很高,这下要造成大轰动了吧。和科学领域不同,文学奖是靠个人的能力才能获得的啊。
中国とか関系なく、アジア人が受赏したのは素晴らしい。机会があれば、是非読んで见たいですね。
----------------------------------------------------------------------------------------和是否中国没关系,亚洲人可以获得该奖项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拜读一下。
残念だけど、しょうがない。まだ読んでないから読んでみるかな。莫言氏おめでとう。
---------------------------------------------------------------------------------------虽然很可惜,但是没办法。还没有读过他的书,尝试着读一下吧。莫言先生,恭喜你。
.削除/违反报告私もそう思う14点私はそう思わない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受赏が中国国民に良い影响を与えると良いですね。他国を蔑むネタには决して使わないようにしてください。莫言氏が悲しみますので。ほんとに。
----------------------------------------------------------------------------------------恭喜您。获奖能给中国国民以良好的影响那就好了呢。请不要因为这次获奖而贬低其他国家,因为这样子莫言会伤心的。真的。スウェーデンの委员会が正当に评価した结果だ。ここは素直に受け入れてよいと思う。よかったな。
-------------------------------------------------------------------------------------------这是瑞典委员会的公正评价的结果。我想这时候只要率直的接受就好了。能获奖真是太好了。
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これで変なノーベル赏コンプレックスが治ると良いですね-------------------------------------------------------------------------------恭喜恭喜这下子如果能治好扭曲的诺贝尔情结那就好了呢
【===【===【====【===【===【====【=====【====【====【=====【
良かったな、支那猿お前たち低能の支那猿の中にも 0.000001% くらいは有能な人材も残っていたようだな。 あはははははははははははははははははははははははははは ------------------------------------------------------------------------------------------太好了,支那猴子就你们那低能的支那猴中也有0.000001%有才能的人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古代中国人は优秀だったけど今の中国人はゴキブリだね优秀な日本人とセックスして优秀な子供作れよw ------------------------------------------------------------------------------古代的中国人很优秀,现在的中国人就是蟑螂和优秀的日本人结合,造出优秀的孩子吧。
ゴキブリに失礼だろ------------------------------------------------------------------------------对蟑螂也太失礼了吧
発明大国だった中国がパクリ大国になっちまった原因は何?----------------------------------------------------------------------------------发明大国变成山寨大国的原因是什么?
古代の中国文化?技术も中央アジアやオリエント地方からの技术のパクリだよ黄河文明は一度再検证せにゃいかんと疑问视する専门家もいる --------------------------------------------------------------------------------古代中国的技术文化,也是山寨自亚洲中部霍其他地方有专家说黄河文明经不起考验
13亿人もいるのに1个とか笑える----------------------------------------------------------------------------13亿人只有一个,搞笑
【粘贴来的 不代表自身观点】
首先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情,大陆官方终于有一个能拿得出手说得出口的诺贝尔奖得主,不必言必称华人。
其次,就我所知,很久以来,诺贝尔文学奖不再是作家地位强有力的标志。当然并非他们写得不好,而是未必能像以前的大师一样,成为垂于史册而不朽的明星。
最近几年,第三世界以及魔幻现实主义波澜再起,标志性事件便是略萨获得诺奖。至于最近十年以描写第三世界或弱势群体而得奖的,更是不在少数。莫言一贯擅长描写底层生活,其题材为诺奖看重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西方对于中国,一向有着极强的窥视欲,而这欲望实则是希望能更多地发现中国的丑态。譬如我们偷窥别人,自然不希望那人是高大全,总希望那人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被我们看到才好。中国现实又是如此奇特,以至于你无法用单纯的现实主义来表达——当然,这也是出于政策和审查上的考虑。
至于莫言的文学成就,个人来说,在当代作家是不错的。其语言很有活力,故事很俗,是吃狗肉烧刀子。英译本没有接触,倘若翻译不错,那就不难解释为何获奖了。
莫言的获奖会带来什么呢?
一笔不小的奖金,莫言从此成为名人。
文学界,几乎不会带来任何改变。
我可以猜测,很多人会纷纷不服,凭什么他能得奖我就得不了。
而莫言的书会热销一段时间,出版商应该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好了
但狗肉烧刀子下肚,火气太旺,一般人承受不住,终究还是会扔掉
莫言的得奖,我以为,甚至是弊大于利。倘若没得奖,文学还觉得有个目标可以努力,得了奖,反而吹起了一个大泡泡,五颜六色,一戳就破。
莫言的得奖,可能明天就会出现上百篇论文排队交到编辑部里,而其中有上百篇垃圾。
不过倘若莫言的得奖能让地铁上玩手机的人都开始看书,那真的功德无量。
无论如何,恭喜莫言,恭喜中国文学界,恭喜我们这些靠文学混饭吃的人。
或许大家没有注意到,美国已经好久没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了 一个民族的精神强大起来,充分的发扬下去了,人人都可以得诺奖,还怎么评也没有人需要这就好比,大都市里走出个摩登女郎,没人会奇怪,也没人会兴奋大西北黄沙漫天的环境里,走出来个水灵灵的俏女子,这才值得惊喜,才要颁奖 这个奖主要的目的是看重了莫言的稀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同时,这也是瑞典文学院对中国的一片人文关怀不过,国人总是误会这种关怀把人家的关心误会成自己努力的奋斗争取而来的结果就好比,高贵的富人,总是不会当面施舍穷人钱财因为他们想保留穷人的尊严 所以会假装让穷人帮自己一个小忙,然后无以回报,只能给些钱财既表达了自己的善心,又保留了对方的尊严不过,这样做的弊端就是,会让穷人瞬间自我膨胀 感觉自己能力大增,心生一种天下舍我其谁的虚无自负看看,国内文坛现在的反应吧---------------------------------------------------------------皇家无厘头 含笑半步颠如是说。。
80末到90初年代出来的那一批人,莫言并不是水平最高的一位,在我看来。可惜的是其他人后来都沉默了,只有莫言还在出作品。马悦然认识的中国作家极为有限,莫言是他最熟的一位。回到本题,我的回答是:这奖给得很随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莫言 诺贝尔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