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将军全记录从开国到亡国全记录

哪位开国少将从国民党团长做到共产党纵队司令|陈锐霆| 炮兵_凤凰历史
哪位开国少将从国民党团长做到共产党纵队司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947年3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后,组建了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陈锐霆任司令员,张藩任政治委员,下辖骑兵团、野炮团、榴炮团、特科学校、修理厂、皮革厂等,共3500人。
率特纵在淮海战役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1948年夏,高瞻远瞩的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历史已将跨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精心筹划新的方略。在军事上,他思考着要打具有决定意义的大仗。作为大决战的序幕,毛泽东首先考虑的是准备发动济南战役。在五路大捷后,济南事实上已成为国民党军队坐困的孤城。 日,济南战役打响。陈锐霆指挥10个炮兵团500余门火炮参加济南战役,开创了我军&利用强大炮火辅以爆破、夺取敌坚固设防和重兵据守的大城市&的先例,受到中共中央致电褒奖。毛泽东高兴地说:&这是一个大胜利,是两年解放战争对敌人最严重的打击之一。&中央军委迅速向各野战军发出了济南解放的捷报,从此,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战略序幕。 1948年10月,华野前委召开纵队首长参加的作战会议,传达讨论中央军委、毛主席和华野前委关于举行淮海战役的意图和作战方针,到会的同志异常兴奋,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华野特纵在华野前委&以战养战、以战教战&方针指导下,在各兄弟部队大力支持下,边组建、边训练、边作战,迅速发展壮大。到淮海战役发起前,特纵已拥有4个炮兵团、1个工兵团、1个骑兵团、1个坦克大队和1所特科学校以及包括警卫营在内的直属机关、分队,初具规模。一年多来,经过多次战役战斗的锻炼,部队的军政素质和战斗力得到极大提高。特纵官兵对于在这次决定性的大战役中执行新的任务,充满胜利信心。 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陈锐霆率特纵参加首歼黄百韬兵团的战斗。战役开始,黄百韬兵团仓皇西逃,向徐州靠拢。特纵部队不顾疲劳,克服道路不良的困难,&强拉硬拖&,在连续夜间急行军中越过复杂地形,紧紧跟上步兵。黄百韬兵团刚逃到碾庄圩一带,就被我军紧紧包围起来。特纵大部分炮兵部队也跟随步兵集中到碾庄圩地区,支援八纵、六纵、四纵、九纵扫清碾庄圩外围。 16日,华野对碾庄圩发起总攻。由于步兵强渡外壕的器材准备不足,加之炮兵侦察不够周密,未能有效地压制敌前沿暗堡的火力点,攻击没有成功。根据战场情况,陈锐霆对炮兵的部署进行了部分调整,将九二步兵炮以上火炮全部集中使用,以步兵炮、迫击炮和部分山炮行抵近射击,由步兵突击团直接指挥。 11月19日,华野再次发起总攻时,步炮协同密切。经过几小时的激烈战斗,碾庄圩被攻下来了。特纵炮兵在实战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指挥和射击技能,有效地支援了步兵作战。 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黄维兵团被中野部队合围后,总前委令华野特纵炮兵一部,立即赶往双堆集前线配属中野部队围歼黄维兵团。陈毅司令员专门给陈锐霆打来电话,说中野部队挺进大别山时重武器都丢了,总前委决定华野特纵炮兵支援中野部队歼灭黄维兵团。歼灭黄维兵团的作战,是整个战役承前启后的重要纽带,一定要配合中野把这一仗打好。陈锐霆受命深感责任重大,立即召集特纵第一、第三炮兵团的干部,传达了总前委的命令和陈毅司令员的电话指示,强调配属中野打黄维兵团的意义。 调整后的配属中野打黄维兵团的炮兵,是特纵第三炮团的6个炮兵连。开始时由于步炮协同组织得不够好,攻击没有成功。在开始围攻黄维兵团时,想以急袭手段消灭敌人,炮兵准备工作没做好就投入作战,因而炮兵火力不能有效发挥,招致受挫。在接受了初次围攻黄维兵团的经验教训后,特纵炮兵部队与担任主攻的各纵召开了步炮协同联席会议,决定集中使用炮兵火力,将所属炮兵区分为担任抵近射击的固定炮群和担任对纵深目标射击的机动炮群,并使步炮双方进一步明确了协同动作的具体事项。 12月5日,战斗再次打响,炮三团协同步兵,连续攻克了双堆集外围多个据点。 12月14日上午,中野、华野各纵队直逼双堆集黄维的司令部,向其核心阵地发动攻击。最后的攻击开始后,我军集中了大小炮100多门一齐向着敌人的核心工事猛烈开火。英雄的华野&洛阳登城第一营&和中野&襄阳登城第一营&沿着炮火开辟的道路,同时插入敌人的核心阵地。12月15日夜11时左右,黄维兵团残部全部被歼。 黄维兵团全歼后,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总前委决定由华野歼灭被围困在陈官庄地域的杜聿明集团。参加围歼黄维兵团和阻击李延年兵团的特纵炮兵部队完成任务后即兼程北上,投入攻歼杜聿明集团的战斗。特纵所属炮兵分别配属华野各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作战,加上各步兵纵队的队属炮兵,我军在东西不到10公里、南北不到5公里的包围圈外,组成了强大的炮兵火力网。 为配合对敌进行政治攻势,华野前委首长决定从12月29日17时起,全线炮兵对被围之敌进行一次新年前的突然炮击;规定每门火炮发射5发,同时开火。一声令下,全线大小火炮同时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整个包围圈内顿时笼罩在浓烟火海之中。这次出乎敌人意料的突然炮火袭击,毙伤敌人3000多,给敌人士气以极大打击。 日,我军向负隅顽抗的杜聿明集团残部发起总攻击。15时30分,特纵向敌人阵地开始了猛烈的炮击,摧毁了敌人前沿的地面工事和制高点火力层,支援步兵勇猛地向敌纵深突击。接着,特纵各个炮兵分队按照作战方案,积极主动地支援步兵攻占散落在包围圈中的据点。到1月10日上午10时,我军已攻克了陈官庄周围90多个据点,摧毁了大量的地堡,敌人大部被歼灭,陈官庄被我占领,只有极少数残敌逃到陈官庄西面的刘集。下午2点30分,特纵又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刘集残敌,步兵继之发起攻击,全歼守敌。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当淮海战役即将胜利结束之际,华野前委决定组建华野战地接收司令部,任命陈锐霆担任司令员,统一组织打扫战场,维持战地纪律,一面战斗,一面接收、清点战利品。淮海战役胜利结束,特纵立即全力投入了接收缴获的武器、弹药、车辆及其它物资器材的工作。战役结束后仅一个星期,就完成了全部接收任务。 1949年4月的紫石英号事件中,陈锐霆的特纵发挥了很大作用。在三野的统一指挥下,陈锐霆具体指挥我炮兵部队与英国军舰展开炮战。解放军的阵阵火炮如同流星雨般,繁密的洒进长江水面。我炮兵部队击中&紫石英&号护卫舰、&伴侣&号驱逐舰,重创敌舰队旗舰&伦敦&号巡洋舰以及&黑天鹅&号护卫驱逐舰。英国远东舰队副司令马登中将也被震倒,制服全被弹片划破,躺在地上奄奄一息,显得非常狼狈。经过激战,马登中将武力解决&紫石英号&事件的企图彻底破产。大英帝国舰队丢尽颜面。19世纪不列颠海军屡次逼迫中国人签订城下之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建国后,陈锐霆任华东军区炮兵司令员兼南京炮校校长。1952年后,陈锐霆任军委炮兵参谋长,到朝鲜战场见习。1955年9月,陈锐霆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勋章。 在1958年的金门炮战中,陈锐霆在福建前线参与组织指挥了炮击金门。1959年,他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军委炮兵副司令员。1965年,在&各军、兵种各自管自己的国防工业&的指示下,陈锐霆调任第五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5年,经毛泽东批准,陈锐霆任军委炮兵顾问。他还是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常委。1988年,陈锐霆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章。日,陈锐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
[责任编辑:周昂]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播放数:415985
播放数:368510
播放数:261360
播放数:283057
48小时点击排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长期以来汉藏两族人民进行了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朝驻藏大臣衙门&&&&&&&&&&&&&&&&&&&&&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1)材料一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影响?(3分)材料二:据有关史料表明,旧西藏占人口不到5%的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等农奴主,占有西藏几乎全部耕地.牧场和绝大部分牲畜。农奴超过旧西藏人口的95%。农奴主占有农奴的人身,把农奴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可以买卖.转让.赠送.抵债和交换。 藏族民谚中描写道:“农奴身上三把刀,差多、租重、利钱高;农奴面前三条路,逃荒、为奴和乞讨”。 旧西藏通行了几百年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将人分成三等九级,明确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不平等。政府有法庭.监狱;大寺庙也设法庭.监狱;领主还可在自己的庄园私设监狱。刑罚极为野蛮残酷,如剜目.割耳.断手.剁脚.抽筋.投水等。 材料三:西欧农奴制: 农奴(serf)一词源自罗马人对奴隶的称呼――servus,是人身属于主人的农业劳动者,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受到封建主多方面的剥削和奴役。农奴世代耕种庄园的份地,但对土地没有所有权,还必须为封建主服沉重的劳役。 从法律地位看,农奴是不自由人,人身属于主人,且世代相传。农奴只有被主人释放,才可以解除这种身份。主人可以将农奴买卖.转让.交换或赠送他人(实际上买卖农奴的情况并不很多)。但是农奴的生命得到保障,主人不能随便将其杀害。(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旧西藏农奴制与中世纪西欧农奴制的异同。(8分)材料四:1959年3月下旬,西藏民主改革正式开始。开展了“三反”(反对叛乱.反对乌拉差役制度.反对人身依附制度)和减租减息运动,解放家奴,废除人身依附。在寺庙里,废除寺庙中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建立寺庙民主管理制度,保护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 到1961年,西藏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压迫西藏人民的西藏地方政府及其所属的军队.法庭和监狱被解散,旧西藏法典及其野蛮刑罚被废止。广大农奴和奴隶翻身解放,成了国家的主人.土地的主人,也成了自己人身的主人。 1961年,西藏各地开始实行普选,昔日的农奴和奴隶第一次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他们踊跃参加选举,并由此产生了自治区各级权力机关和政府。一大批翻身农奴和奴隶担任了自治区各级领导职务。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3)根据材料四,分析概括自民主改革后,西藏的政治和人权状况有哪些改变?(5分)材料五:八角街,是围绕大昭寺的一条环形街道,在松赞干布统治时期开始形成。从某种程度上说,八角街也是拉萨的象征。今天,从旅游者的意义上来说,它是整个拉萨老城区典型的藏族建筑的代表,也是一间间商业铺面,及一排排堆满藏族工艺品.纪念品的货架。在这里可以买到各种新奇的纪念品,还可看到各种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在这里以各种方式与藏族商人砍价,同时还可体验到典型的藏族生活。材料六:外国游客在八角街&&&&&&&&&&&&&&&&&&&&&& 繁华的八角街(4)根据材料五和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从某种程度上说,八角街也是拉萨的象征”?(4分)
60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下列对在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时的形势和过程介绍正确的是&&&&&&&&&&&&& (&&& )
&&&&&& ①当时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建立
&&&&&& ②当时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 ③开国大典举行时人民解放战争已经结束
&&&&&& ④毛泽东在盛典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2013·厦门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4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与跨国公司相比,典型的全球公司以一个小规模的总部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公司其他的所有机构,以寻求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
——[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前美国高级官员斯蒂格利茨对列强在就贸易自由化问题与发展中国家打交道方面的“虚伪”进行了抨击。他说,穷国对一种新的企图持警惕态度,即试图说服它们进一步向产品和劳务开放本国市场,它们的这种态度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人们看来很虚伪”。斯蒂格利茨说,一个最近的实例是,美国对本土制造商唯命是从,决定动用联邦反倾销法律来抵制来自巴西、俄罗斯和另外一些国家的钢材。
——路透社日内瓦日电
材料三 如果第三世界在华盛顿发出了什么信息的话,那就是:我们仍然愿意为全球化付出代价,只要我们能确信,如果我们按规则办事,它就会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从现在起,我们要参与制订这些规则。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
——[美]《对自由市场的信心危机》,
《商业周刊》日评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加强的表现和原因。(8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发达国家的人们看来很虚伪”这一说法?这种“虚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3)综合上述材料,阐述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4分)
全国领土基本解放的标志是&&&&&&&&&&&&&&&&&&&&&&&&&&&&&&&&&&&&&&&&&&&&&&&&&&&&&&&&&&&&&&&&&&&&&&&&&&&&&&&&&&& (&&& )
&&&&&& A.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B.1949年,开国大典的举行
&&&&&& C.1949年,南京的解放&&&&&&&&&&&&&&&&&&&&&&&&
D.1950年夏,基本上歼灭了祖国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晚清民国及辛亥革命时期“云南同乡会纪念”原版银盐照片集银盐纸基 约32张尺寸:35.6×26.8cm.提要:此部是晚清民国及辛亥革命时期极为珍贵的云南留日学生拍摄制作的原版银盐纪念相册。全册照片共计32幅,洗印清晰、品相极佳,其中大合影就占近30幅,且大部分在旁注释标明人物姓名。
其中不乏早期中国同盟会元老王九龄、李文苑(中华民国开国元勋之一)、李根源(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与蔡松坡、罗镕先、李鸿祥、唐继尧等人发动和指挥了云南辛亥起义)、唐绍骧(唐继尧长子,后授陆军少将)、赵锡福(陆军少将)、李家谟(新四军革命老前辈)、萧家懋(本人与唐继尧有姻亲联系)、寸树声(爱国民主人士)、董泽(早期云南大学首任校长)、萧士英(云南老一辈著名画家)、张天放(民革中央常委)等。
此本所收皆为民国政要及知名人士,多与蔡锷、唐继尧等云南军政界过往从密,或同乡同学,或惺惺相惜,更是涉及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留学归来或从政、从军、教育、文化等各行各业,或分属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党等不同派系,但归根结底皆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再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此部可谓清末民国时期,留日云南籍学生之完整记录,原版合影照留存至今,其价值不可估量。说明:此组所收,照片天头多注明事件及内容,包含云南光复第三回纪念会留日同人摄影(民国三年旧历重九)、云南同乡会追悼保君荫萱摄影(甲寅十月二十五号摄于日京上野公园)、云南留日同乡会追悼宋君嘉乐纪念(四年五月十五摄于东京之吉田屋)、云南同乡会欢迎赵李两君纪念摄影、云南护国军起义第三周年纪念留日同人摄影(民国七年正元旦)、云南重九光复第八次纪念摄影、郭庭英君追悼会摄影、杨果君追悼会摄影、尹守廉君追悼会摄影、青山会馆、范士荣君追悼会摄影、云南留日同乡新年懇亲会(民国十六年一月十日)、云南留日官费生欢迎陈经理员纪念摄影(民国十八年五月廿五日)、云南光复第廿一次纪念、云南护国纪念摄影、云南起义拥护共和纪念等,其时间节点、参与人员与其所组织的活动于史料研究极为重要。
现特摘录人名如下,以备后来者考证,如:黄丕振、李师同、陈仲梅、张易、吴诚格、张逸飞、陈开勲、张景、何鸣九、王琨、于天寿、李应枢、蒋宗明、戴鸣烈、余登籍、罗少骅、罗周书、李炳增、李登义、徐光炳、杨履坤、郑重良、陈佩、毛增学、杨星涛、李长春、李天福、沈之来、吴纯海、邓鸿畴、修慧媛、张子祥、杨明藩、李乾元、杨葆昌、郑宗良、刘晖光、董济康、倪守仁、米文星、王家鼐、汤克新、王祖义等,由于时间及篇幅所限,择要列举,相信深入研究,同道诸友所获必将更大也。相关报道及文献:《近代云南的海外留学教育回顾》
云南日报--2014秋季拍卖会-文贤家旧藏 纸杂文献(一)-上海泓盛拍卖
每周五(节假日除外)下午1:00至5:00接待上门送件客户,敬请知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抗战全纪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