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作品简介

  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大海孕育了她的气质。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这些小说或抒写对封建社会和家庭的不满,或是描写当时社会惨痛生活,或是从人道主义立场表现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的作品着重反映刚从封建思想束缚中争脱出来而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彷徨与苦恼,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由于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她的诗歌风格含蓄、温婉、隽美。
  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寄小读者〉是记录她旅途和国外见闻的散文,文笔潇洒隽逸,感情真挚细腻,深得广大读者喜爱。
  1926年的文学硕士学位后反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时代的变化使她的思想也有变化。1931年写的小说《分》、1934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
  抗战时期,曾用“男士”的笔名在重庆版《星期评论》上发表一组《关于女人》的文章》,风格也转向苍劲朴茂。
  1946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1951年秋回国。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这一时期作品的基调仍然是“爱”,文笔雅淡、简炼,但“微带着忧愁”的情调消失,而乐观的情绪洋溢其中。
  粉碎四人帮后,开始在〈儿童时代〉发表《三寄小读者》。1980年创作的小说〈空巢〉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85岁以后,她的创作又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期,写作了大量回忆录、散文、杂文和短篇小说,怀着对祖国炽热的爱讲真话,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代表作有〈万般皆上品-----〉、〈我请求〉等。
  自1954年以来,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现为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作品。
代表作品:
《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去国》、《关于女人》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谢婉莹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谢婉莹
谢婉莹笔名冰心(日─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别&&&&名冰心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福建长乐人逝世日期1999年职&&&&业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儿童。毕业院校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代表作品寄小读者等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同时也成为了小读者的知心朋友,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1]。
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父亲参加了,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
冰心出生后7个月时,就随全家迁至上海。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曾经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冰心随父亲在海边散步,在沙滩,面对海面夕阳下的漫天红霞,冰心要父亲谈谈烟台的海,这时,父亲告诉小女儿: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比如、大连、青岛,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国人占领了,“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灵。在烟台,冰心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7岁就读过《》、《》等。与此同时,还读了出版的“说部丛书”,其中就有英国著名作家的《大卫 科波菲尔》等十九世纪的作品,在读《大卫 科波菲尔》时,当读到可怜的大卫,从虐待他的店主家出走,去投奔他姨婆的旅途中饥饿交迫的时候,冰心一边流泪,一边掰着手里母亲给她当点心的小面包,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以证明并体会自己是幸福的!
后,冰心随父亲回到福州,住在杨桥巷口桶石店后一座大院里。这里住着祖父的一个大家庭,屋里的柱子上有许多的楹联,都是冰心的伯叔父们写下的。这幢房子原是之一的家的住宅,林氏出事后,林家怕受诛涟,卖去房屋,避居乡下,买下这幢房屋的人,便是冰心的祖父老先生。在这里,冰心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
1913年父亲谢葆璋去北京国民政府出任海军部军学司长,冰心随父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次年入,1918年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向往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的兴起和的爆发,使冰心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振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全身心地投入时代潮流,被推选为大学学生会文书,并因此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的工作。在爱国学生运动的激荡之下,她于1919年8月的上,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由于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很快发生影响。冰心说,是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之后所写的《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其间,协和女子大学并入,冰心以一个青年学生的身份加入了当时著名的文学研究会。她的创作在“为人生”的旗帜下源源流出,发表了引起评论界重视的小说《超人》,引起社会文坛反响的小诗《》、《》,并由此推动了初期“”写作的潮流。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和自然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代表作有《》、《》、《》、《》等。
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的通讯散文,成为的奠基之作,20岁出头的冰心,已经名满中国文坛。
在去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冰心与相识。冰心在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学位,吴文藻在达特默思学院攻读社会学,他们从相互的通信中,逐渐加深了解,1925年夏天,冰心和吴文藻不约而同到补习法语,美丽的校园,幽静的环境,他们相爱了。
1926年冰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吴文藻则继续留在美国的攻读社会学的博士学位。冰心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国文系任教。
日,冰心与学成归国的在燕京大学举行婚礼,主持了他们的婚礼。成家后的冰心,仍然创作不辍, 作品尽情地赞美母爱、童心、大自然,同时还反映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和不同阶层生活的细致观察,纯情、隽永的笔致也透露着微讽。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有1931年的《分》和1933年的《冬儿姑娘》,散文优秀作品是1933年的《南归――献给母亲的在天之灵》等。
1932年,《》分三卷本(小说、散文、诗歌各一卷),由出版
,这是中的第一部作家的全集。
1936年,冰心随丈夫吴文藻到欧美游学一年,他们先后在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苏联等地进行了广泛的访问,在英国,冰心与创作的先锋作家进行了交谈,她们一边喝着下午茶,一边谈论着文学与中国的话题。
1938年吴文藻、冰心夫妇携子女于抗战烽火中离开北平,经上海、香港辗转至大后方云南昆明。冰心曾到简易师范学校义务授课,与全民族共同经历了战争带来的困苦和艰难。
1940年移居重庆,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不久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热心从事文化救亡活动,还写了《》《》等有影响的散文篇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1月她随丈夫、社会学家吴文藻赴日本,曾在日本和文学部讲演,后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在日本期间,冰心和吴文藻在复杂的条件下团结和影响海外的知识分子,积极从事爱国和平进步活动。冰心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知识分子,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追求光明,永不止息。在抗日战争时期,她与就有过接触,应约在进步刊物上发表文章,周恩来曾邀请她访问延安,虽然未能成行,但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解放战争时期,冰心拒绝参加“国大”代表竞选,支持亲属投奔。
新中国成立之初,她身居日本,心向祖国,坚决支持吴文藻毅然摆脱国民党集团的正义之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新形势鼓舞下,吴文藻、冰心夫妇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阻难,于1951年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从此定居北京。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了吴文藻、冰心夫妇,并对他们的爱国行动表示肯定和慰勉。冰心感受到新中国欣欣向上的民心,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祖国的各项文化事业和国际交流活动中去。期间,她先后出访过印度、缅甸、、日本、埃及、、英国、苏联等国家,在世界各国人民中间传播友谊。同时她发表大量作品,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新生活。她说:“我们这里没有冬天”,“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她勤于翻译,出版了多种译作。她所创作的大量散文和小说,结集为《》《》《拾穗小扎》等,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开始后,冰心受到冲击,家被抄了,进了“”,在烈日之下,接受的批斗。1970年初,年届70的冰心,下放到湖北咸宁的,接受劳动改造,直到1971年美国总统即将访华,冰心与吴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党和政府交给的有关翻译任务。这时,她与吴文藻、等人,通力全作完成了《》《》等著作的翻译。在这段国家经济建设和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冰心也和她的人民一样,陷入困顿和思索之中。在十年“文革”的动乱中,尽管受到不公正对待,她坦然镇静地面对一切,坚信真理一定胜利。她时时密切关注社会主义祖国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她曾在《世纪印象》一文中写到:“九十年来……我的一颗爱祖国,爱人民的心,永远是坚如金石的”。实践证明,冰心是长期与党患难与共的亲密朋友。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祖国进入新的历史 时期,冰心迎来了奇迹般的第二次创作高潮。她,始终保持不断思索,永远进取,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1980年6月,冰心先患,后骨折。病痛不能令她放下手中的笔。她说“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她当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佳作。散文方面,除《三》外还有很多值得人们学习的文章。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创作风格之独特,都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出现了一个壮丽的晚年景观。年近九旬时发表的《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都是用正直、坦诚、热切的拳拳之心,说出真实的话语,显示了她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她身体力行,先后为家乡的小学、全国的、中国农村妇女教育与发展基金和安徽等灾区人民捐出稿费十余万元。她热烈响应建立的倡议,捐出自己珍藏的大量书籍、手稿、字画,带头成立了“冰心文库”。冰心作为民间的外交使者,经常出访,足迹遍布全球,把中国的文学、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带到世界各个角落。她为国家的统一和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做出了卓越贡献。她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
日,全国性的社会学术团体在福州成立,著名作家巴金出任会长,此后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活动。
1995年,出版八卷本的《》,同年在北京召开出版座谈会,、、费孝通、、、、等出版座谈会并发言,高度评价冰心巨大的文学成就与博大的爱心精神。
为了宣传冰心的文学成就和文学精神,由冰心研究会常务理事会提议,经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和省政府批准,在福建省的直接领导下,在冰心的长乐建立。内设大型的《冰心生平与创作展览》,冰心研究中心,会议厅,会客厅等,占地面积13亩,建设面积4500平方米,日正式落成开馆。
日21时冰心在逝世,享年99岁。冰心逝世后,党和人民给她以高度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一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也就是说,冰心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她把她的一生都献给了孩子、祖国和人民,献给全社会和全人类。
冰心是世纪同龄人,一生都伴随着世纪风云变幻,一直跟上时代的脚步,坚持写作了七十五年。她是新文学运动的元老。她的写作历程,显示了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新时期文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伟大轨迹。她开创了多种“”的文学样式,进行了文学现代化的扎扎实实的实践。她是中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她的译作如黎巴嫩凯罗·纪伯伦的《》《》,印度的《》《》及戏剧集多种,都是公认的精品, 1995年曾因此经总统签署授予国家级雪松勋章。她的文学影响超越国界,作品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得到海内外读者的赞赏。
冰心同时是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建国以来,她历任第二、三届理事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顾问,第二至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副主席,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一至五届表,第五至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委和第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少年儿童福利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妇女联合会常委等职。她总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孩子的博大爱心,关注和投入各项活动。她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为坚持和完善,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冰心的名言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她的一生言行,她的全部几百万的文字,都在说明她对祖国、对人民无比的爱心和对人类未来的充沛信心。她喜爱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经过历史积淀下来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她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喜爱玫瑰花的神采和风骨。她的纯真、善良、刚毅、勇敢和正直,使她在海内外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中国人民为有冰心这样的文学大师而自豪。
日,在第一告别室,人们以独特的方式送别冰心。这里没有往日的肃杀,没有黑纱,没有白花,充溢着灵堂四周的,是大海一般的蔚蓝和玫瑰一般的鲜红。告别室的门前,大红横幅上写着“送别冰心”四个醒目的大字,灵堂内摆满了鲜花和花篮,冰心老人安卧在鲜花丛中,花丛前是冰心生前共同为中国文学事业奋斗的好朋友、中国作协主席巴金的花篮和家属们精心编织的大花篮。冰心生前最喜爱红玫瑰。她在一个世纪的生涯里,始终如一地将玫瑰一般的爱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献给这个美好的世界。于是,热爱冰心的人们从昆明、从广州空运来了二千余枝最鲜的红玫瑰,以玫瑰的方式向冰心做最后的告别。
灵堂正面在一片浅蓝色和蔚蓝色的背景之下,衬托出冰心老人亲笔题写的“”的几个大字,周围是松柏,是用红玫瑰织成的红心图案。走进灵堂,耳边响起大海的波涛声,还有翱翔的欢叫声,管风琴与小号的优雅旋律从遥远的天际飘摇而来……这是冰心最喜爱的外孙精心为姥姥准备的音乐。他从美国赶回来时,特意带回来大自然的音乐素材,由李焕之的儿子经过音乐合成而成,乐曲分为“大海”“生命”“光明”和“晚霞”四个乐章。
党和国家领导人、、、、、、、、、、、等送来了花圈。李瑞环、李岚清、丁关根、、程恩远、、、、、、钱伟长、、、、、、、雷洁琼等领导同志前来向冰心老人告别。
冰心去世之后,唁电如雪片一般飞来,表示哀悼的,既有文学界的老前辈、也有充满童心的小读者,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朋友,此时,灵堂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前来向冰心作最后的送别,他们中有的是专程从外地赶来送别冰心的,前来送别的多达数千人。正在参加中国作协第五届第四次全国委员会议和中国文联第六届第四次全国委员会议的作家艺术家们也来向冰心老人告别。福建省副省长等,代表家乡人民向冰心送别。向冰心送别的每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枝红玫瑰,向冰心老人三鞠躬,然后轻轻地将红玫瑰搁在冰心老人的身边,渐渐地冰心在一片红玫瑰的海洋中升腾、升华、飞向美好的天堂。冰心的父亲,,福建长乐人。
冰心的母亲,,福州人,书香门第。
冰心的大弟,()。
冰心的二弟,(),著名化工专家。
冰心的三弟,(又名冰季)(),作家,海事专业教授。
冰心的丈夫,(日—日)),1929年结婚,育有一子两女,长子(原名宗生,1931年-),长女(原名宗远,1935年-)和次女(原名宗黎,1937年)。著作作品名称 类别 年份 出版社
1.《》(小说、散文集)1920,商务
2.《》(诗、散文集)1922,北新.
3.《》 (诗集)1923,商务.
4.《》(诗集)1923,新潮.
5. 《》(小说、散文集)1931,开明.
6.《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2,北新.
7.《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 北新.
8.《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9.《》(小说集)1933,北新.
10.《》(散文集)1935,平绥铁路管理局.
11.《》(小说集)1935,北新.
12.《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小说集)1943,开明.
13.《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散文集)1943,开明.
14.《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诗集)1943,开明.
15.《》(散文集)1943,天地.
16. 《》(散文集)1945,北新.
17.《》1954,人文.
18.《》(小说)1956,上海少儿.
19.《》1957
20.《》(散文集)1957,上海少儿.
21.《》(散文集)1958,作家.
22.《》(通信集)日,到1960年,共写21篇 先后在《人民日报》、《儿童时代》上发表.
23.《》(散文集)1960,百花.
24.《》(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
25.《》(散文集)1962,百花.
26.《》(散文集)1964,作家.
27. 《》(通信集)1978,北新.
28.《》(散文、小说合集)1980,百花.
29.《》1981,少儿 ,编至小学语文课本中。
30.《》(通信集)1981,少儿.
31.《》(创作谈)1982,人文.
32.《》 1982,上海文艺.
33.《》 1982,少儿.
34.《》 1983,人文.
35.《》(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齐).
36.《》(1一3)1983,上海文艺(未出齐).
37. 《》(小说集)1987,北新
38.《》(1-8)1994年,海峡文艺.
散文方面,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伏枥杂记》,2000。
《》在美国留学期间,患病在山中修养所创。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说《》《》是受《》影响编创。《》(散文诗集)叙利亚凯罗·纪伯伦著,1931,新月
《印度童话集》 印度著,1955,中青
《》(诗集)印度著,1955,人文
《印度民间故事》 印度安纳德著,1955,上海少儿
《泰戈尔选集·诗集》 与合译,1958,人文
《泰戈尔剧作集》⑷1959,戏剧
《马亨德拉诗抄》()与合译,1965,作家
《》(诗集)马耳他安东·布蒂吉格著,1981,人文
《泰戈尔飞鸟集》,自译,1929。
《》预备年级第25课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什么苦楚,什么怨屈都受得了[2]。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生命从八十岁开始。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是悲凉。
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减少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假如生命是无趣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人生的道路,到底是平坦的少,的多。在平坦的路上,携手同行的时候,周围有温暖的春风,头上有明净的秋月。两颗心充分地享乐着宁静柔畅的“”的音乐。在坎坷的路上,扶掖而行的时候,要坚忍地咽下各自的冤抑和痛苦,在荆棘遍地的路上,互慰互勉,相濡以沫。
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总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的一句名言,也是她一生坚持的。“永远的爱心”融入她近八十年的文学创作,洋溢在她七百万字的作品的字里行间。
冰心的爱,是博大的,深沉的,犹如她热爱的大海。冰心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或许正是大海的广阔胸襟,孕育了她“海化”的性格和博大的爱心。她爱玫瑰,“不但喜爱玫瑰的色、香、味”,“更喜爱它花枝上的尖硬的刺。”“有它自己的风骨”。她爱猫,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热爱生活。冰心深爱着她的故乡。无论是烟台八年,还是定居北京,无论是留学美国,还是旅居日本,故乡的影子都追随着她。从她的作品中处处可以找寻,如《我的故乡》《故乡的风采》等一篇篇文字,更是倾注了她对故乡的深深爱恋。冰心在漂洋过海,留学国外后,并没有像一些留洋学子一身洋装,一股洋味,她还是一个中国小老太太的样子。爱故乡是爱祖国、爱人民的起点。冰心这样认为。正是从爱乡开始,她以爱的力量关爱着这个世界。“世界是和平的,人类是自由的,只有爱,只有互助,才能达到永久的安乐与和平”。因而,冰心到哪儿都有她的朋友,她的朋友不分年龄,不分国籍。
冰心的爱更多地倾注于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身上。从“五四”运动时期步入文坛,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里,伴随世纪的风云变幻,她一直坚持写作近八十载,笔耕不辍,硕果累累,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学遗产。期间,她为孩子们写作,长达七十多年,她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冰心《》
冰心一生视孩子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她辛勤浇灌,培植祖国的花朵,她把自己的稿费,捐给了孩子,捐给了希望工程,可以说,冰心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孩子,许多人一提起冰心,便想起孩提时代受到她的教育、熏陶和艺术感染,便有一种纯洁一种温情。在我提笔打算写冰心时,问一个朋友,听到“冰心”,你想起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一个慈祥富有爱心的人。”我第一次见到冰心这个名字时,我就觉得她很美,看到照片,我更相信她是美的,后来读《》《繁星》《小桔灯》等文章,我丝毫不怀疑了。但认识冰心的人,一般都停留在《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一篇篇温纯、纯洁的文字,清新无华,通俗易懂,写给小读者,一切为孩子。当年读冰心的文章,就仿佛听家中老人谈古说今,娓娓道来,甚为亲切。如今,冰心已离我们而去,我们说到冰心时,似乎更多地陷入回忆中,冰心是孩提时代的一个“伙伴”,就像那盏“小桔灯”,保留了童年一段抹不去的回忆。纸船——寄母亲
我从不肯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挚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女儿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这首诗就是以一个童心未泯的孩子的口吻写成,通过“叠纸船”这充满童趣的行动,寄托对母亲的思念.儿童的心灵最单纯,儿童的期冀最单一,然而,这单纯的心灵、单一的期冀所包容的孩子对母亲的情感,却是最为深厚的.多少年来,千千万万儿童、千千万万母亲为这首小诗所感动,正因为诗中“载着”那无尽的深情。(已收入苏教版初中课本)
冰心的一生都在为孩子们写作,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颂《寄小读者》,歌颂《母爱》,歌颂《自然》,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是她的名言。
《·》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在艺术上,它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具有独特的。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在《繁星》《春水》中,她把母爱视为最崇高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还写了多种作品。我读冰心诗,最大的失望便是袭受了女流作家之短,而几无女流作家之长。我从《繁星》与《春水》里认识的冰心女士,是一位冰冷到零度以下的诗人[3]。
《繁星》《春水》这种体裁,在诗园里面,终归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这样也许是最容易做的,把捉到一个似是而非的诗意,选几个美丽的字句调度一番,便成一首,旬积月聚便成一集。这是一种最易偷懒的诗体,一种最不该流为风尚的诗体。
《繁星》《春水》又有一个缺点,便是句法太近于散文的。
总结一句:冰心女士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于诗;《繁星》《春水》不值得仿效而流为时尚。
在这里,我们觉得冰心女士所谓“人世间只有同情和爱怜,人世间只有互助和,”——这样的“理想的人世间”,就指的文艺元素之一的“微笑”;所谓的“人生的虚无”就指“苦难的现实”,就意味着所谓的“泪珠”。而且她明白的说:我要讴歌“理想的”,我不愿描画“现实”赚取人们的“泪珠”。
有你在,灯亮着。
一颗善良美丽的星辰陨落了,而她的光芒,将永远留在几代人的心里……
-------冰心散文的语言“清丽”、“典雅”。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她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语体从事创作。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既凝练明快 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语言。奖项名称:
创办时间: 1990
主办单位: 冰心奖组委会
冰心奖奖杯:奖杯上有两只铜鸟栖落在黑色的大理石底座上,小鸟仰着脖,张着嘴,急切地望着大鸟,大鸟伸长脖子,头低垂下来,嘴叼着食物喂进小鸟口中。这个形象取材于冰心的一件纪念品,体现了母爱的主题。黑色大理石底座下面的金色横牌上刻着“冰心奖”几个字,是著名画家的手笔。
奖项介绍:
蜚声中外的一年一届的冰心奖创立于1990年,是由著名作家韩素音女士倡导,并得到国内外文学、出版……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十几年来,它由最初的单一儿童图书奖,发展为包括图书、新作、艺术……奖项的综合性大奖,目的在于鼓励的创作出版,发现、培养新作者,支持和鼓励儿童艺术普及教育的发展……。连续颁发13届的冰心奖,在社会各界和海内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促进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以严格、公正和权威著称的冰心奖,是中国惟一的国际华人儿童文学艺术大奖,分为冰心儿童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冰心艺术奖、冰心摄影文学奖4个奖项,全世界华文文章都参与评比,获奖者遍布全世界。历届获奖者不仅有港、澳、台地区的作家,还包括外国作家。
历届获奖情况
第13届获奖情况
第13届国庆期间颁奖,这次评奖活动,有26名作者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28个出版社的86种图书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图书中新科技知识方面的图书增多,水平也较高。幼儿图书新品种引人注目。爱国主义读物颇有分量。引进的海外优秀儿童图书增多,而且内容、插图、装帧设计、版式印刷都比较精致,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冰心艺术奖有十几个省市的教师和同学获奖。当今高科技已经进入艺术领域,让孩子们从小就运用高科技创造艺术境界,是很好的尝试。冰心艺术奖引导孩子们迎接新时代,感受新事物,为推动少儿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做贡献。
在颁奖大会上。鉴于成东方先生为摄影文学的创立和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评委会决定授予成东方创立摄影文学特别贡献奖;《》(、)《》(、盖旭辉)《》(、)《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关于时间的定义》(、郁夫)《探险西藏》()《书斋、我的精神家园》(宫苏艺、)《书葬》(、)《走进文坛泰斗——巴金》()《爱那飞出的箭,更爱静止的弓》()《》(、、)《颤栗的夏》(、……)……40篇摄影文学作品荣获冰心摄影文学奖;著名文艺理论家王朝闻、、刘纲纪……100名知名的专家、学者荣获冰心摄影贡献奖。美国、、新西兰、新加坡……的华人作家。
第13届冰心奖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又一次新增了奖项,。另有100位知名专家学者荣获摄影文学理论奖。其中,摄影文学导刊主编成东方被授予摄影文学特别贡献奖。日至25日,“冰心研究会”在冰心的故乡福建省福州正式成立了。23日下午在梅峰宾馆召开常务理事会;24日上午在蔚蓝的举行隆重的成立大会。专程从北京来的张锲、、、陈恕、陈钢、吴泰昌、、李幸出席了成立大会,福建省的、陈俊杰、等10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在秘书长介绍过大会来宾之后,福建省副主席宣布“冰心研究会成立大会”开始。吴青宣读冰心先生的《上冰心研究会同人书》,、凌青、、张锲、舒乙、储榕霖、王炳根等分别作了发言或书面发言。吴青的宣读、舒乙和张锲的讲话,分别将大会的气氛推向高潮。巴金、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赵朴初、雷洁琼、韩素音(瑞士)、海伦·福斯特· (美国)、、习近平、萧乾、香港作家联会、香港文学报等发来贺电贺信;中国作家协会、、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州市委市政府、长乐县委县政府、福建省作协、海峡文艺出版社等送来祝贺花篮。24日晚举行《繁星之夜》诗歌音乐晚会,张乔、主持。25日与会代表参观了冰心先生出生地、旧居、祖籍地等。
冰心女士是五四新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是“五四”以来中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至今七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她在小说、散文、诗歌、儿童文学、翻译、文学理论等方面著作丰厚,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冰心女士是卓越的语言大师,她的作品清新优雅,隽美明丽,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冰心女士的文学艺术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艺术殿堂上闪烁着令人注目的光辉。
冰心研究会是一个学术团体,旨在研究和组织研究冰心的作品、冰心的创作道路、冰心与时代与读者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冰心的晚年创作现象、冰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冰心在中的地位、冰心在妇女、儿童、教育等领域的成就等等。
冰心研究会成立,在海内外引起广泛的反响,、中国新闻社向海内外发了通稿,国内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福建日报》、《华声报》、《中国环境报》、《作家报》、《福州晚报》、《泉州晚报》、《中国妇女报》等二十几家报纸发了消息;海外的《联合时报》()、《世界日报》(菲律宾)、《香港文学报》、《》、《香港文学报》以及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华文报纸发了消息;《福建电视台》、《福州电视台》、《东南广播公司》、《华艺广播公司》等播送了成立大会的消息、现场采访录音等。  冰心在北京的生活履记——— 2月28日冰心辞世整十年 日,中国20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冰心女士在北京辞世,享年99岁。至2014年的2月28日,她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整整15周年了。 ■中剪子巷 冰心灵魂深处永久的家
冰心在北京的第一个住所是中剪子巷14号。中剪子巷是一条南北向小胡同,在张自忠路中段,北口在。过了府学胡同就叫北剪子巷了,而在张自忠路以南还有南剪子巷。 ;中剪子巷14号,冰心在这里住了10年,度过了她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这是一个不大的三合院,北房三间,房前有廊子,东西厢房各三间。北房东头有个很小的院子,是厨房和厨师的住房。北房西边靠后墙,有一个极小的供奉财神爷和狐仙的小阁楼形的建筑。 ;初来北京,一切都是新鲜的,早慧的冰心,对自己在北京的第一个家,印象极深。在这里,她第一次看到了穿着鲜艳旗袍和坎肩,梳着“两把头”,髻后有着很长“燕尾儿”,脚登高底鞋的旗人贵妇。看到她们见面后不住地请安问好,彼此寒暄。住在这里时,她时常去逛市场,到听过杨小楼与的戏。 ;冰心的父亲在他家外头长方形的院子里种了许多花,还搭起一个葡萄架,把从烟台寄来的秧子栽上。后来,他家的花园渐渐扩大到大门以外,在门口又种了些野茉莉、蜀葵之类容易生长的花朵,还立起了个。周围的孩子常来看花、打,把这个院称作。谢家大院是周围孩子们来集会的地方,放风筝的、的、跳绳踢的、练自行车的……很是热闹,童年的趣事,给冰心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冰心一生中,她去过的地方无数,住过的地方很多,但一直到晚年,她念念不忘的,仍是中剪子巷这个家。她在梦中见到的,也常常是中剪子巷这个家。在她90高龄所写的散文《我的家在哪里》中她深情地写道:“只有住着我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 ;她为什么对中剪子巷这么魂牵梦绕?因为她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是在这里度过,她壮丽的文学征程是从这里扬帆起航。文学界慈祥的老,最初就是从这里将她博大深沉的爱洒向四面八方,温暖着一代代读者的心。 ;据冰心回忆,中剪子巷14号离胡同南口不远,路西。但是历经社会变迁,多年来门牌号码的几经变动,2014年的14号,肯定不是当年的14号。许多人倾向于冰心故居是2014年的中剪子巷33号。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4]。电视剧《》中的人物
分别由:(港台+海外版)和 (内地版)所扮演
姓名:冰心
师妹:小蝶 凌雪雁
配偶:易天行
侄子:易继风
侄媳:赵玉儿
武功秘籍:药王宝典
异姓姐妹:秦思蓉
角色介绍:冰心 林心如(港台+海外版)饰 牛萌萌(内地版)饰
冰心 药王的徒弟 也是药王的养女 药王还把他的《药王宝典》也传给了她 所以冰心她也是日后药王谷的主人 八岁时的冰心在药王谷第一次遇到了易天行 因为当时易天行的一句戏言 十年后我会回来娶你的 就是这个十年之约 让冰心痴痴等待十个年头 一心只想嫁给易天行的冰心 出谷后 终于在清风观附近找到了易天行 谁是易天行却说那只是当时的一时戏言。
虽然这次出谷 冰心换来的是一个伤痛的打击 但却因为此行结识了另外一位朋友
同时冰心并没有放弃对易天行的追求 经过冰心的苦苦追求 易天行最终还是被冰心的真情所打动 与冰心结合 履行了当年对冰心的诺言:回到药王谷迎娶了冰心。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甫很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