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有所成就的人有虎痴是哪位大将的称号父母是官员干部的

有哪些有成就的人家里父母是富贵的?这人要经典一点就更好了。。_百度知道
有哪些有成就的人家里父母是富贵的?这人要经典一点就更好了。。
最好父母的富贵在一定程度上对他的成就过程有些帮助。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兄长式而非家长制_基于文化视角的当代中国企业领导模式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兄长式而非家长制_基于文化视角的当代中国企业领导模式研究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人民日报报系
| || ||||| |
回放|回放|回放|回放|
版主有话说:
人民日报聚焦:
明星|&&&&&&&&&&&&&&
&&&&&&&&&&&&&&&&&&&&&&&&&&&&&&&&nbsp&&&&&&&&
舆情|&&&&&&&报刊|&&&&&&&&&数据|&&&&&
国内分站&|
全球分站&|
友情链接&|
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 京公网安备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当代青少年欣赏的人有哪些
当代青少年欣赏的人有哪些
09-03-04 &匿名提问 发布
我的调查对象的范围是我身边的朋友和一些网上的青少年朋友们。我首先上了一个流行音乐网,这里可是热闹非凡,在线人数多达上千,我随便点击了一个窗口,因为人太多,显示窗口的速度慢得惊人,如果电脑没安装宽带,恐怕看个信息浪费的时间可太多了。  
   接着我又上了一个周恩来的网站,我点击了一个叫“总理事迹”的窗口。很快的,总理的事迹便映入了我眼帘。这说明了来网站了解周总理的人也很少。这样的结果我也是早就料到了,因为我曾经也问过我的很多朋友们,他们大部分的人都崇拜当今娱乐圈、体育界最红的人:什么影星张柏芝、朱丽亚.罗伯兹,歌星小甜甜.布兰妮、夏齐拉,还有球星贝克.汉姆、劳尔等等,而且有些人当听到你提到毛泽东、周恩来时甚至会以嘲笑的态度回你一句:“你土不土?”惟有一个人回答到:“我崇拜拿破伦.希尔。”这让我感到有一点担忧:“难道我们要因为那些明星的存在而要去嘲笑那些伟大的英雄们吗?”  
   我为了知道更多青少年的想法,于是自己在网上主持了一次论坛,题目为“你最崇拜的人”,有20多个人参加了我的论坛,他们没有一个人喜欢毛泽东的,更别提周恩来了。各个都为哪个明星发疯,当我问大家为什么不喜欢或崇拜伟大的科学家或英雄郑成功之类的人的时候,他们都非常非常吃惊的问我:“请问您今年高寿?”这个问题跟年龄有什么关系?难道只有老人才能崇拜当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英雄们吗?     看来现在的大部分青少年已经把崇拜历史上的伟人只是理解成为“老土”,那我们的父母那一带呢?怀着这样的疑问,我问了爸爸。爸爸说当年他非常崇拜才华横溢的文坛巨匠和创造奇迹的伟大科学家,也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有累累业绩。则妈妈说她小时候崇拜雷锋,崇拜他无私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姥姥老爷说,在他们那个年代他们都很崇拜中国大领袖毛泽东毛主席。可是现在除了爸爸,妈妈和姥姥老爷都不崇拜当年他们所崇拜的人,妈妈则是开始崇拜大企业家,姥姥老爷他们现在的人生格言和目的就是:“崇拜自己,爱护身体!”也许,这是一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提升。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融合体。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着我又上了一个周恩来的网站,我点击了一个叫“总理事迹”的窗口。很快的,总理的事迹便映入了我眼帘。这说明了来网站了解周总理的人也很少。这样的结果我也是早就料到了,因为我曾经也问过我的很多朋友们,他们大部分的人都崇拜当今娱乐圈、体育界最红的人:什么影星张柏芝、朱丽亚.罗伯兹,歌星小甜甜.布兰妮、夏齐拉,还有球星贝克.汉姆、劳尔等等,而且有些人当听到你提到毛泽东、周恩来时甚至会以嘲笑的态度回你一句:“你土不土?”惟有一个人回答到:“我崇拜拿破伦.希尔。”这让我感到有一点担忧:“难道我们要因为那些明星的存在而要去嘲笑那些伟大的英雄们吗?”  
  我为了知道更多青少年的想法,于是自己在网上主持了一次论坛,题目为“你最崇拜的人”,有20多个人参加了我的论坛,他们没有一个人喜欢毛泽东的,更别提周恩来了。各个都为哪个明星发疯,当我问大家为什么不喜欢或崇拜伟大的科学家或英雄郑成功之类的人的时候,他们都非常非常吃惊的问我:“请问您今年高寿?”这个问题跟年龄有什么关系?难道只有老人才能崇拜当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英雄们吗?     看来现在的大部分青少年已经把崇拜历史上的伟人只是理解成为“老土”,那我们的父母那一带呢?怀着这样的疑问,我问了爸爸。爸爸说当年他非常崇拜才华横溢的文坛巨匠和创造奇迹的伟大科学家,也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有累累业绩。则妈妈说她小时候崇拜雷锋,崇拜他无私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姥姥老爷说,在他们那个年代他们都很崇拜中国大领袖毛泽东毛主席。可是现在除了爸爸,妈妈和姥姥老爷都不崇拜当年他们所崇拜的人,妈妈则是开始崇拜大企业家,姥姥老爷他们现在的人生格言和目的就是:“崇拜自己,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评议讨论稿)社保局自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以来,按照县委统一部署,以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为先导,抓学习教育、强化理论武装,抓调查研究、探求发展对策,学习先进经验,抓对照检查,查摆存在问题,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根据发展观活动指示要求,局领导班子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检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开展以来,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并结合社会保险工作实际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积极参加局机关集中培训、交流研讨,带头发言,主动查摆、剖析问题,对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认识。(一)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二)科学发展观是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社会保险工作的思想理论武器。(三)科学发展观是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工作的根本要求。前段时间主要做了四个方面工作:一是集中学习研讨。县委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后,局党委迅速召开党员干部大会,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进行动员安排部署,局党委书记、局长国湘金作动员讲话,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召开局党委会议,紧密联系我局实际,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局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工作安排,局机关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社会保险的有关文件和领导的一系列讲话精神,统一组织相关活动。二是认真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局党委对机关党员干部及各离退休支部书记进行了集中培训,召开了学习活动座谈会,机关广大党员干部争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认识更加一致,政治热情更加高涨。围绕社会保险工作在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过程中梳理出的多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很有见解的意见建议。三是开展调研实践。局领导带队就“如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破解社会保险征缴难题”问题,深入到基层及部分企事业单位,以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12月3日,局领导班子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查找局领导班子和个人在思想观念、工作能力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开展了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了改进措施。二、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一)            领导班子方面  1、从合力方面来讲,没有形成拳头,不能一心一意抓扩面征缴,大部分时间应付日常业务处理。2、深入基层少,全年下乡、到社区的次数非常有限。3、基层劳动保障所工作不力,扩面、社会化管理工作几乎没动,作用发挥不大。4、工作秩序、工作摆布上不规范、不科学、打乱仗、乱打仗,缺乏层次性和顺序性。5、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干部群众工作积极性没有从根本上调动起来,人浮于事的现象仍然存在。6、工作效率不高,办事节奏慢。(二)领导干部方面1、思想解放不够,缺乏创新理念。扩面工作、社会化管理工作长期处于半停滞状态,裹足不前。2、沟通、协调不够,工作衔接不畅,某些问题达不到默契、共识。3、个别工作方法欠妥,需要改进和加强。4、自身建设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自律、自觉意识有待提高。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没能完全摆脱畏首畏尾的思想束缚。认为工作中沿用传统的思路和经验可以少走弯路,比较稳妥,担心用新的方法,会有风险,带来麻烦。对没有政策规定的,以前没有做过的,领导没有指出的,不敢突破,怕没有依据,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稳定。因而习惯于沿用既有的工作模式,形成了思维定式。(二)工作中有时缺乏激情和主动性,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等、靠、要、推等思想。还有追求一团和气,认为从事社保工作不容易,平时也没有多少大是大非的问题,矛盾难免,只要不影响工作就行,客观上挫伤了一部分同志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三)学风不够扎实。对新理论、新要求、新政策学习不够、研究不深,对制约和影响社会保险工作长远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关注不够,导致原本有限的调研工作在成果转化应用方面更显苍白。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社会保险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全面做好社会保险工作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改进作风,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好社会保险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工作队伍的创新力、服务力,努力做到让组织放心、让参保群众满意。(一)继续深入调查研究。有很多新的理念、新的要求,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具体工作实践,继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争取取得尽可能多有新突破的调研成果,并积极做好调研成果转化与运用。对于那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需要上升到政策层面上寻求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二)继续完善协调机制,筑牢齐抓共管工作格局。面对新时期社会保险工作的严峻形势,处理好社保与相关部门关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协调,形成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工作格局(三)继续做好机关党建工作,注重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结合此次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社会保险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新形势,使广大党员干部对部、局的工作更加理解、更加支持。(四)继续转变作风,主动为广大参保群众服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社会保险工作中坚持这个原则就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把让党放心和群众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继续加强局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工作人员搞好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为参保群众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党员干部队伍的政策运用能力,服务管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我局将借这次活动的有利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扩面征缴”这一发展主线,同心同德,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夺取社会保险工作新胜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我们党一贯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家庭幸福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多年来,通过我们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新世纪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教育存在缺陷。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心理、性格和人格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可是我们一些家长们却忽视子女道德教育。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宠溺,容易导致孩子滋生任性、骄横、虚荣的心理和性格;有的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孩子不堪重负,容易导致孩子要么性格孤僻、不易和人沟通,要么走上极端。有的家长作风不正,利用手中的权力索拿卡要、吃喝玩乐、挥霍浪费,子女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思想也会受到腐蚀。还有的家长两口子关系不和,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等等。   二是学校教育不健全。学校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在人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今天,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不得当。教师往往是不顾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只是照搬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强硬的灌输。这种填鸭式的教法,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是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脱节。学校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忽视了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贯彻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去,更不注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去。   三是社会教育薄弱。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渠道、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一方面为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有些传媒和出版商由于利益的驱使,极力向未成年人传播和兜售充斥暴力和黄色的音像制品,甚至不健康的卡通画册、“口袋书”;有的网吧甚至明遮暗掩诱导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给未成年人成长造成极大危害。   目前,针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状况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第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因此,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当站在关心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认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品德、善良的性情、强健的体魄、优良的习惯以及爱国爱民的民族精神。   第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教师必须注意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放开手脚,让学生参与教学,尽量采取形式多样、寓教于行、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的热情;其次,在中小学校当中,要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当中,全方位加强未成年人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的系统教育。最后,教师在讲授具体的学科知识时,要尽量借助科学的方法,使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其中。   第三,构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学校教育应发挥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观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参观伟人故居、烈士墓等;家庭教育方面应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如家长会、家庭教育委员会等;净化社会环境,坚决取缔、严厉打击“黄、毒、赌”等社会丑恶现象,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从而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齐抓共管的教育氛围。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我们党一贯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家庭幸福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多年来,通过我们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新世纪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教育存在缺陷。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心理、性格和人格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可是我们一些家长们却忽视子女道德教育。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宠溺,容易导致孩子滋生任性、骄横、虚荣的心理和性格;有的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孩子不堪重负,容易导致孩子要么性格孤僻、不易和人沟通,要么走上极端。有的家长作风不正,利用手中的权力索拿卡要、吃喝玩乐、挥霍浪费,子女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思想也会受到腐蚀。还有的家长两口子关系不和,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等等。   二是学校教育不健全。学校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在人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今天,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不得当。教师往往是不顾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只是照搬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强硬的灌输。这种填鸭式的教法,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是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脱节。学校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忽视了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贯彻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去,更不注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去。   三是社会教育薄弱。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渠道、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一方面为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有些传媒和出版商由于利益的驱使,极力向未成年人传播和兜售充斥暴力和黄色的音像制品,甚至不健康的卡通画册、“口袋书”;有的网吧甚至明遮暗掩诱导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给未成年人成长造成极大危害。   目前,针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状况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第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因此,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当站在关心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认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品德、善良的性情、强健的体魄、优良的习惯以及爱国爱民的民族精神。   第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教师必须注意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放开手脚,让学生参与教学,尽量采取形式多样、寓教于行、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的热情;其次,在中小学校当中,要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当中,全方位加强未成年人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的系统教育。最后,教师在讲授具体的学科知识时,要尽量借助科学的方法,使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其中。   第三,构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学校教育应发挥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观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参观伟人故居、烈士墓等;家庭教育方面应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如家长会、家庭教育委员会等;净化社会环境,坚决取缔、严厉打击“黄、毒、赌”等社会丑恶现象,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从而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齐抓共管的教育氛围。 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很多新问题。今天我们讨论怎么样做好新时期青少年教育以及如何去处理班主任工作当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从工作方法这个角度,围绕两个问题给大家一些建议。 第一个问题先谈谈总体德育形势分析和认识。很多班主任觉得,对于思想道德教育中央很重视,各级领导抓得很紧,我们抓得也很紧。但还是不断地涌现出新问题。到底怎么看目前我们整体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势呢?我想从这样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我们先来谈谈成就。积极探索,持续创新。这是我们这么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阶段对思想道德教育所持的积极态度。具体表现我觉得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说 一是坚持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整体发展上有这么几条传统。第一叫做战略重视,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教育部门,包括家庭教育都高度重视对孩子的道德培养。这一点不管是文献还是现实生活,都非常突出。第二叫做思想明确。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面,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来引领下一代道德发展。第三叫做队伍完善。学校层面从德育主任到班主任。队伍是非常完善的。班主任日常管理过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持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的探索和作为也是很突出的传统。其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实效。因为注重实效,我们不断地研究社会提出的新问题。不断地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二是不断改革。思想道德教育改革第一方面是探求思想道德教育如何回答实际问题。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儿童发展实际。第二个就是丰富内容。过去比较集中在方针政策教育或者政治性教育。这些年来持续地深入地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包括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三是改进方法。中央发布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文件之后,全国涌现了一批思想道德教育的范例,有些活动在全国是有很大影响的,比如说儿歌读经等等,还有一些很新的方式,包括孩子课外团体建设,包括社区当中发挥儿童教育等等。 四是创新形式。这些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我们不仅研究社会,研究儿童特征,还研究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与内容。北京市做了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并且用这个评价体系持续两三年对北京市中小学生道德发展状况做这个测评。这样一些研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整合力量也是这些年一个突出的成效。思想道德进一步拓宽了视野,过去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这个问题,特别重视孩子和社会,成长和社会之间的互动。过去主要是老师在做。现在包括部队的同志也在做。关心下一代协会老同志也在做,全社会来关注,资源也获得了巨大的延伸,更多的力量投入到这里。我们也改变了过去单纯教育政治动员的方式,改变成为一种项目运作的方式,孩子们的活动像志愿者活动,它走得不是行政的路子,而是社会动员,社会集合力量的路子,这特别适应今天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总的来讲这几个方面是有成效的,一个是社会共识,另外一个就是儿童的道德能力水平实际上是提高的,他们应对社会复杂情况,实际道德能力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道德的自觉性本质特征日益突出。跟法律的强制性共同作用于社会,维持社会的稳定。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的道德的自觉性往往打折扣,它使得这种道德行为有的时候会有一些外在的东西在里边。拿学雷锋活动来说,它是以道德建设为目标的一种社会运动或者叫社会政治运动。比如在学雷锋的过程中,我为什么去帮助老大娘往往有三个原因。第一人人都学雷锋,我不学雷锋,有政治和社会的压力,这是一种意识形态,有很强大的力量,你会有压力。第二通过帮助这个老太太,证明我要求进步。多少有一点功利。有些孩子过去为了学雷锋,跟他妈要2毛钱,交给老师,说老师我捡2毛钱,其实多少有一点做好事受表扬功利要求。第三是有可能这个老太太需要帮助。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的行为目标往往不在受助的老太太身上,而在这个帮老太太这个事情身上。所以过去报道过,本来那老太太没打算过马路,为了学雷锋愣把老太太架过马路去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太太过不过马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得完成帮老太太过马路的事情。这就跟今天比如说一个报上登了一个孩子得了白血症。一个高中生路过,把自己省吃俭用的5块钱或者3块钱放那了。后者这个行为可能不如原来说的那么高尚,但是他真实自觉。这是今天,青少年内心深处追求的道德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把道德选择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我觉得有三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一线的班主任考虑。第一就是很长时间德育目标内容脱离青少年实际。标准高、内容抽象,比如像“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个口号是很对的。但是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很少有人认真地向孩子解读“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它具体的行为是什么?它是个很高的理念,很抽象的理念。另外我们也不重视道德教育过程中,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是第一。 第二就是德育过程脱离主体性。我们常常把把青少年当成一个塑造的对象,不是一个自我发展的一个主体。我们教育的方向、内容、目标不从青少年出发。我们搞活动都是上级有文件,教育局一层一层下来的,不从青少年实际出发。活动当中忽略互动。因此很多教育活动,青少年低参与甚至不参与。而我们这种低参与的活动比比皆是。最后的结果,就造成了道德价值虚化,道德认识和行为严重脱离的现象。所以孩子也会像很多大人一样,在一个场合说一样的话,在另外一个场合说另外的话。事实上这一代孩子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面临着道德能力的多种挑战。而我们的道德教育它是不回答社会问题的。你教给他的只是一种观念,你没有教他怎么去应对这个问题。我曾经在一个中学里做过一个测试,我用一份问卷,里边有一道题说你在公共汽车说坐着,这时上来了一位老大爷,你会怎么办?多重选项。90%以上的孩子都选站起来给老大爷让座。又过了一个月,仍然到这个学校,换一堆问卷,加在这些问卷当中,题目当中有一道题,说你走上公共汽车,看见车窗旁坐着一位中学生,这时上来一位老大爷,你认为他会?结果90%的孩子都选装作看不见。这个特别生动地反映了我们道德教育的尴尬,就是你这个教育让他道理特别懂。但是实际上他也知道大多数人他不会这么做。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一些新问题,比如越来越多的孩子早恋。我前两天刚做了一个电视节目,南方一个城市,两个中学生14岁就同居。最后两人之间发生了争执,女孩子执意去跳河,男孩子没有去阻止,女孩子就死了。女孩子家起诉男孩子家,这案子怎么判,我们可以根据法律来判断他是不是有直接因果关系。但是值得引人深思的是,他14岁他怎么就能够同居,父母家长双方都是知道的,而且都是劝阻的,但是劝阻不了也就没办法了。这两个孩子都是在城市里打工的子弟,父母觉得脱离开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为孩子挣了钱,但是父母常常是在市场里摆个小摊,从早上9点钟一直要干到晚上11、12点。实际上是没有能力,或者说很疏忽对孩子的教育。面临新的问题,我们班主任管不管?怎么管?对于这样一些打工子弟的孩子我们到底该怎么做?除了早恋,比如说校园暴力的问题,比如说孩子痴迷网络的问题,家长说他也管不了,社会没人管,到底怎么办?我们面临新问题,有社会形势变迁带来的问题,也有我们工作问题。所以改革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改革班主任的工作方法确有必要。 新问题需要新能力。我们必须要改革我们原有的工作模式才能够应对今天的问题。首先必须认知青少年的发展需求。孩子为什么早恋?那是他身心发展进入青春期的需要,为什么有些孩子一定会发生暴力行为,抛去遗传因素之外,是社会本身外部刺激和他自身生活境遇带来的一种必然结果。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长期从社会需求出发。所以首先要改革一个指导思想,就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孩子自身的需要出发。一般意义上来讲,从社会福利和科学发展这个角度,青少年有八大需求。 第一个需求是获得基本生活照顾。家庭和社会要提供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所需要的基本生活和养育。大家记得前几年北京有一个蓝极速网吧着火事件,烧死了17个人。那个主犯就是一个13、14岁的少年。现在把这类人叫做“城乡社区闲散青少年”。事实上他是一个基本监护权没有得到落实的孩子。在成为社会罪犯之前,他首先是一个权利受到侵犯的孩子,他没有获得基本生活和养育的需求,给他钱有地方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每一个孩子负责,从班主任这个角度来讲,你要关心他的基本生活和养育需求出没出问题,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满足。 第二个需求是获得健康照顾。就是适当的身心医疗照顾和预防保健服务。在这个方面我们可能特别需要注意统计之外的儿童。我们说100%获得了免疫。那是户籍之内的,如果你班级里有一些外地的孩子,他是不是获得了基本的医疗保障,免疫有没有给他提供。 第三个需求是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班主任必须把工作的臂膀延伸到家庭。当然不是说你干预人家夫妻关系,但是你必须要知晓孩子的家庭环境,有的时候甚至需要通过你干预家里的这种教育,来为孩子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管教环境。 第四个需求是满足学习的要求。我们把学习看成是青少年儿童自己的这种要求,班主任也应该去关心孩子比如说给没给他提供一个好的环境,有没有让他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包括一些天才孩子的这种学习需求。 第五个需求是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求。这是两个方面,一要提供足够的休闲娱乐场所和设备。二要教导其学习良好的娱乐态度和习惯。我觉得这点问题很大。我们很多孩子根本就没有好的学习、游戏机会。我在教育电视台做节目谈了一个观点。第一,危害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不是过去那种恶劣的物质条件,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单一的成才目标,成为最大的杀手。第二,危害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不是坏人坏事,有的时候最大的危害来自他最亲近的人,他的父母。所以这个问题特别难解决。班主任有没有给时间孩子玩,有没有辅导孩子玩。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第六个需求是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的生活能力,这一点特别重要。我们过去是以社会为本,或者家长是以家庭的利益为本,很少想到获得能力是孩子自我的需求,是他成长的需求,不是外界强加给他的,成为一个合格的人,他必须获得多种能力。 第七个需求是获得心理发展的需求。应该协助青少年建立自我认同自我成长的能力。有一个电台找我做节目。说一个孩子16岁。他在城市打工,想玩,想上网没时间,有一天晚上他们那个单位着了火,老板就说不能加班了,他就到游戏机厅玩了一晚上,特别高兴。后来他放了三次火,放完火他还跟没事人一样,救火特别积极,然后接着玩。这个孩子除了法律知识不强之外,在心理上也有问题。由于他的不成熟,他对自我行为的社会责任认定是模糊不清的。放火危害人民财产和生命健康,是大罪,很重的罪,但是他把它作为类似游戏时的那么一种行为。从一定角度来讲,他是一个社会心理发育不良的人,或者叫不成熟的人。我觉得这方面家庭、社会、学校对他提供的帮助不够。 最后一个需求就是免予被剥削伤害的需求,要保障他的权益免予被伤害。 这八个方面,我把他放在道德教育的前面来讲。就是说我们还是要抛弃我把你要教育成什么样的人这样的观念,要从青少年发展的需求去看他自我的这种成长。怎么样辅导少年儿童要青少年发展要引入专业方法。我以事例来讲谈三个方法。 第一谈谈个案工作的方法,以帮助我们青少年正确认识早恋问题为例。早恋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这个词既不是心理学上的词,也不是教育上的词,就是中国教育界对一部分青年学生发生问题的一种现象的描述。我曾经跟中学生聊过天,中学生对这个词不认同,说要早我们就不恋了,要恋说明就不早了。这实际上反映早恋的概念上其实是不清晰的,什么叫早恋?怎么样的程度我们才称之为早恋?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解决早恋,最忌讳的就是群体工作性的大张旗鼓。当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以后,他必须进行面对面的以个体为对象的这种工作,是一对一的工作。我们有些家长,有些老师处理早恋的时候,常常犯三个方面的错误。第一个错误叫做大惊小怪,或者叫过分紧张。会把学生之间正常交往看成早恋,或者有的班级里有一种起哄的风气,老百姓称为拴对,有的同学一拴对,老师就认同,草木皆兵。第二处理早恋问题急风暴雨。一经发现,粗暴处置或者说残酷打击。很多年以前我曾经做过中学老师。处理过我们班的一个早恋,那两个学生是成绩很好的孩子,那个男孩子给女孩子写小条他爱她,后来被我发现了,我把孩子找来谈话,女孩子说我跟他没关系,他自己非要给我写,我就把那男孩子找来了,他说你无权利管我,我今年都17了,马克思跟燕妮搞对象就是17岁。那时候因为年轻,我说你撒泡尿照照,你是马克思吗?后来我在班里使劲批评他,结果找不着他了,最后说跑到我们学校离的挺远的一个地方,找一个歪脖树,这个学生准备上吊。他说很愤怒因为我严重地侮辱了他的人格,当时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事。所以往往会急风暴雨。第三个常常就是后续不够,或者叫不顾后续,强制性拆开就完了,其实早恋的后续辅导是非常重要的。我以这样的一个例子来谈,想说明做人的工作应该有这样几个过程。 首先是在解决问题前,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彼此信任合作的和谐关系。从青少年工作这个专业性角度来讲叫做建立关系,这是前提,他跟你很抵触,或者他不打算向你敞开心扉,你这个工作谈180遍都不管用。比如他早恋,他其实有很多痛苦和矛盾,那么赢得信任,让他接纳你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第二,就是要在调动他的潜能和积极性之后,共同探讨研究他面临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你不能说第一你这样,第二你这样。你一定要和他建立一种咱俩共同商量咱怎么办。当然得让他知道他必须正视自己的问题,沉溺在早恋过程中的人有的时候他会觉得挺幸福,他只是觉得他妈管他不对或者什么不对,这里面可以有一些技巧,比如你之前做准备工作,你分析他为什么早恋,早恋其实他有几个方面。当然首先青春萌动,这是基础。其次是情感替代。很多人是这样。因为到了青春期,一要从家庭里脱离出来,又没有完整的融入社会,有一个摇摆期,他找不着跟他建立关系的人,他不知道谁是最亲近的人,这种情感转移,压力转移,比如学习压力啊,家庭冲突的压力啊,他非常急切地想找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另外一些自然环境条件,例如住的近,天天在一块走,这些东西都可以变成早恋,所以你要先分析,他之所以陷入恋情主要是因为什么原因?根据这种原因来选择解决方式。我曾经处置过一个早恋,俩人搞对象热火朝天。我说我给你们做个游戏,你们分别写下你认为对方为什么喜欢你,那男孩说因为我帅,有男子气概。那女孩也写,最后他俩一对,这两个就对不上。给他俩人气的,说怎么这样。最好玩的是男孩子写我帅,我有男子汉气概,那女孩写第一他离我们家近,第二我长这样,我就配上他,最后我们仨一致得出结论,因为不成熟,恋爱暂时不属于这个年龄,这个结论是根据他们自己的认知得出来的。 第三个就是你要启迪他发展的需求。滤清他对这样问题的认知。第四,要重视他的情绪状态,要帮他在过程中调整。其实早恋有很多来源于其他的问题,那么你帮助他调整情绪就非常重要。 最后呢,还要你调动他的社会资源。怎么和家庭沟通一定要讲技巧,就是不同的家长,不同的家庭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沟通。对早恋呢要有预防,对已经发生恋情的,我一直主张,对孩子进行三个方面的教育。第一是大方的男女交往的教育,要推动孩子的男女群体交往,这是人正常发展的重要方面。第二对这种朦胧的这种情感要帮助孩子把握住度,要帮助他们,控制住自己。我曾经跟小孩谈过,我说你要是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这种早恋的朦胧的情感保留很长时间,很温馨,你要一捅破了,没准一看丑恶的面貌让你看清楚了,你要保持朦胧保留美好。第三当真正出现一对一恋情的时候,要让他们读懂自己,我为什么,我想干吗,所以这种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技巧的问题。这是第一个个案工作的方法。 第二是团体工作的方法。我们以特殊学生管理为例。比如说单亲家庭,比如说有劣迹的孩子。比如说这个家庭功能不全,他爸喝酒,他妈打牌,没人管的这种孩子。除了在上面刚才说的那些个案的方法之外,我们可能要使用团体工作,发挥班集体的效应来帮助这些孩子。这个方法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叫沟通,就是你要使他获得他人的理解、认识,在心理和情感上得到积极的环境,这是最重要的。我随便举个例子,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国家的文化跟美国文化不一样,有些学者老说单亲没问题,美国离婚率高,10个孩子有8个半单亲,是正常现象。我们到现在为止,虽然也在持续生长,还是仍然占在小部分,30%,20%,没有到50%,60%。中国文化当中没爹的孩子在社会群体当中受人蔑视是一种正常现象。所以对这些孩子来讲,在心理和情感发展上得到积极的环境就特别重要,你就能够让他融入这个集体的前提,就是这个环境的营造和他之间的这种沟通能够很顺畅,他真正是认为他周围这个班集体对他来讲是一种很温暖的,这些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就是努力营造一个人人都能够得到支持的环境。我觉得像这些孩子,可能不需要刻意去关注,你要整天问他难受不难受,他反而难受了。第一步把功夫下在营造这个团体上,关注到每一个角落里的孩子,让人人在这个团体当中都能够得到支持。 一般来谈个体和团体之间,第一个是归属感,我就是这团体的人。第二步是荣誉感,就是这个团体的好坏跟我有关了。第三步责任感,这个团体对我来讲我是负有责任的。我们把功夫要运用在整个团体当中人际能力的这种建设上。这是第一点沟通。第二叫做互动。就是特别注意特殊学生和其他学生的互动。开展活动帮助他解决问题。比如说一个打工的孩子在我们这个班,他父亲有病了,班里头能够集体地去关注他,让他感觉到温暖,同时帮助他学习,他的归属感就会增加。首先建立归属感,两个问题是互动成效的关键,一个就是你互动的主题和内容。什么上互动?一个就是互动覆盖的范围?多大范畴内的互动?或者换句话说,有多少学生被你纳入到互动的过程当中呢。还以刚才的例子为例,比如说刚才那个孩子他家里困难,母亲有病,父亲在这打工,家里收入低,他有点音乐天才,某个同学有一个吉他,他也想要一个,买不了他就很痛苦。像这样的孩子,其实对他内心的关注就非常重要。那怎么帮他解决?就是说你用什么方式来解决他的问题,设置一种什么样的主题,多少同学都投入到这里边来,这就直接影响他互动的这种范围和影响他互动的这种活跃程度。 第三,实际上团体当中还有一个控制。就是我们用团体来教育儿童,保证个体的儿童对这个团体的依附,通过一些制度要求来控制团体的行为。就是我是这个班的,我就要遵守哪些纪律,比如说这个孩子他是困难学生,同时又是一个劣迹学生,解决他劣迹的前提让他融入团体,同时通过团体对他的制约,保证他那些毛病的改正。这些学生是班主任工作中特别值得重视的。包括对网瘾的孩子,从班主任这个角度就是发挥集体的沟通和互动的功能,网瘾的孩子往往是内心世界特别孤独的孩子,他没有团体归属感,跟家长也不沟通,跟老师关系也比较淡,所以网络吸引他,我们把他拉回来,他觉得我属于一个团体,他才能获得自己的归属感,像类似这样的一些问题,要把功夫下在团体的建设上,通过团体的建设推动孩子的发展。 第三个是专业方法,就是社区工作的方法。我们以留守儿童、校园暴力的处置教育为例。来谈谈这个怎么样利用社区,班主任你也可以利用社区来解决你班里的问题。一般来讲,从社区这个层面来帮助儿童发展有这么几个角度可以介入。第一个角度是推动社区物质化建设的目标入手来介入社区。我们现在特别强调发挥学校教育在社区的辐射作用。比如说你这个班里有一半的留守儿童,在这个地方设立一个留守儿童之家。我看到很多地方有这样的设施。那么留守儿童有的可以父母不在,在这儿寄宿。如果这东西物质建设有了,那么对班主任的工作就会合理分担。第二个角度就是服务性的角度,有了这样的之家以后,他要招募一些志愿者来做这个代理母亲啊,或者做直接的辅导。这实际上从一个角度也是你真正对学生负责。第三个就是从以青少年儿童为中心的突发事件介入,比如说刚才我们讲到校园暴力。校园暴力的往往是校外的高年级或者成人的这种不良示范行为。从儿童本身的暴力发展来讲,社会性因素是很多的。所以治理校园暴力,我们一直主张就是和社区和公安警察和政府联手,我们班主任工作,可能包括你在日常进行对暴力或者是受暴力压迫的孩子的这种教育。但是我觉得度很难把握。我作过很多年老师。知道我们很为难。这个孩子每天路上被人勒索,那你怎么教育他,你说你抵抗,出问题怎么办?你说你不抵抗,纵容他怎么办?这里头确实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根本的解决问题可能还要联手社区,叫做营造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第四个介入就是动员组织社区的居民、社区组织来共同联手。还回到我们刚才的校园暴力来讲。警察的力量、社区居委会的力量,包括当地的派出所和公安机构怎么样能联手共同来综合治理,社区还要建设好的相关舆论,或媒体来推动社区青少年儿童的发展。发动社会资源来直接影响这个青少年。社区工作对班主任这个层面需要我们伸展出一个视角,当代社会一个好的班主任,不应该把自己的精力仅限于班级内部,要有一种社会意识,要有一种从社会视角看儿童问题,动员社会力量服务儿童,解决儿童问题着眼于社会这样一种视角。这点对新时期的班主任非常重要。今天的儿童跟社会之间的活动越来越尖锐,今天的社会,儿童成长面临的社会元素也越来越多。换句话说,解决儿童的问题,社会综合治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一种好的态度,联手社会来推动儿童发展。 最后我想放一个东西,或者是一种新的对话方式。我做的这个贺年卡来跟青年学生对话,这是狗年的祝福,实际上是一个电子贺卡,其实我是想传递一种思想和一种精神,但是我没有讲革命道理,而是用这样一种方法,我想可能就会更能够有一种力量,很柔和的力量来帮助青少年健康发展。 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四有”新人,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中央的一贯要求,是全党、全社会的重要任务。由于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处于特殊的阶段,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仍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比如青少年的是非评价标准混乱、法制观念淡漠、拜金主义及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等,更为突出的犯罪低龄化现象还时有发生且呈蔓延之势,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多年来,通过我们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新世纪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存在缺陷。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心理、性格和人格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可是我们一些家长们却忽视子女道德教育。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宠溺,容易导致孩子滋生任性、骄横、虚荣的心理和性格;有的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孩子不堪重负,容易导致孩子要么性格孤僻、不易和人沟通,要么走上极端。有的家长作风不正,利用手中的权力索拿卡要、吃喝玩乐、挥霍浪费,子女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思想也会受到腐蚀。还有的家长两口子关系不和,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等等。二是学校教育不健全。学校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在人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今天,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不得当。教师往往是不顾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只是照搬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强硬的灌输。这种填鸭式的教法,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是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脱节。学校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忽视了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贯彻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去,更不注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去。三是社会环境的污染。由于受拜金主义、贪图享乐、不劳而获等思想的影响,有的学生比阔气,追求吃喝玩乐,大把大把地花钱,没钱就借,借多了还不起,就萌生偷盗的念头;其次,市场上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等音像书刊的影响,使一些涉世不深、意志薄弱、辨别是非能力差的青少年受到这些文化垃圾的腐蚀和毒害,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而误入歧途;另外学校周边的录像厅、歌舞厅、黑网吧、游戏室等更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诱因。 构建和落实“三位一体”的教育工作网络,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须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经常联系、相互沟通、齐抓共管,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家长是第一教师的基础作用,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发挥社区连接家庭和学校桥梁纽带作用,才能把德育教育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总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亿万高素质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思想,树立大教育观,以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研究当今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遵循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力戒浮躁,从长计议,克服工作中的短视行为和激进情绪,从实际出发,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法制教育,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打好坚实的基础,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全民参与,通过扎实有效地工作,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我们党一贯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家庭幸福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多年来,通过我们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新世纪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教育存在缺陷。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心理、性格和人格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可是我们一些家长们却忽视子女道德教育。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宠溺,容易导致孩子滋生任性、骄横、虚荣的心理和性格;有的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孩子不堪重负,容易导致孩子要么性格孤僻、不易和人沟通,要么走上极端。有的家长作风不正,利用手中的权力索拿卡要、吃喝玩乐、挥霍浪费,子女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思想也会受到腐蚀。还有的家长两口子关系不和,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等等。   二是学校教育不健全。学校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在人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今天,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不得当。教师往往是不顾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只是照搬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强硬的灌输。这种填鸭式的教法,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是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脱节。学校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忽视了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贯彻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去,更不注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去。   三是社会教育薄弱。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渠道、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一方面为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有些传媒和出版商由于利益的驱使,极力向未成年人传播和兜售充斥暴力和黄色的音像制品,甚至不健康的卡通画册、“口袋书”;有的网吧甚至明遮暗掩诱导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给未成年人成长造成极大危害。   目前,针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状况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第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因此,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当站在关心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认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品德、善良的性情、强健的体魄、优良的习惯以及爱国爱民的民族精神。   第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教师必须注意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放开手脚,让学生参与教学,尽量采取形式多样、寓教于行、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的热情;其次,在中小学校当中,要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当中,全方位加强未成年人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的系统教育。最后,教师在讲授具体的学科知识时,要尽量借助科学的方法,使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其中。   第三,构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学校教育应发挥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观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参观伟人故居、烈士墓等;家庭教育方面应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如家长会、家庭教育委员会等;净化社会环境,坚决取缔、严厉打击“黄、毒、赌”等社会丑恶现象,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从而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齐抓共管的教育氛围。 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很多新问题。今天我们讨论怎么样做好新时期青少年教育以及如何去处理班主任工作当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从工作方法这个角度,围绕两个问题给大家一些建议。 第一个问题先谈谈总体德育形势分析和认识。很多班主任觉得,对于思想道德教育中央很重视,各级领导抓得很紧,我们抓得也很紧。但还是不断地涌现出新问题。到底怎么看目前我们整体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势呢?我想从这样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我们先来谈谈成就。积极探索,持续创新。这是我们这么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阶段对思想道德教育所持的积极态度。具体表现我觉得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说 一是坚持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整体发展上有这么几条传统。第一叫做战略重视,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教育部门,包括家庭教育都高度重视对孩子的道德培养。这一点不管是文献还是现实生活,都非常突出。第二叫做思想明确。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面,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来引领下一代道德发展。第三叫做队伍完善。学校层面从德育主任到班主任。队伍是非常完善的。班主任日常管理过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持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的探索和作为也是很突出的传统。其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实效。因为注重实效,我们不断地研究社会提出的新问题。不断地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二是不断改革。思想道德教育改革第一方面是探求思想道德教育如何回答实际问题。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儿童发展实际。第二个就是丰富内容。过去比较集中在方针政策教育或者政治性教育。这些年来持续地深入地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包括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三是改进方法。中央发布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文件之后,全国涌现了一批思想道德教育的范例,有些活动在全国是有很大影响的,比如说儿歌读经等等,还有一些很新的方式,包括孩子课外团体建设,包括社区当中发挥儿童教育等等。 四是创新形式。这些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我们不仅研究社会,研究儿童特征,还研究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与内容。北京市做了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并且用这个评价体系持续两三年对北京市中小学生道德发展状况做这个测评。这样一些研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整合力量也是这些年一个突出的成效。思想道德进一步拓宽了视野,过去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这个问题,特别重视孩子和社会,成长和社会之间的互动。过去主要是老师在做。现在包括部队的同志也在做。关心下一代协会老同志也在做,全社会来关注,资源也获得了巨大的延伸,更多的力量投入到这里。我们也改变了过去单纯教育政治动员的方式,改变成为一种项目运作的方式,孩子们的活动像志愿者活动,它走得不是行政的路子,而是社会动员,社会集合力量的路子,这特别适应今天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总的来讲这几个方面是有成效的,一个是社会共识,另外一个就是儿童的道德能力水平实际上是提高的,他们应对社会复杂情况,实际道德能力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道德的自觉性本质特征日益突出。跟法律的强制性共同作用于社会,维持社会的稳定。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的道德的自觉性往往打折扣,它使得这种道德行为有的时候会有一些外在的东西在里边。拿学雷锋活动来说,它是以道德建设为目标的一种社会运动或者叫社会政治运动。比如在学雷锋的过程中,我为什么去帮助老大娘往往有三个原因。第一人人都学雷锋,我不学雷锋,有政治和社会的压力,这是一种意识形态,有很强大的力量,你会有压力。第二通过帮助这个老太太,证明我要求进步。多少有一点功利。有些孩子过去为了学雷锋,跟他妈要2毛钱,交给老师,说老师我捡2毛钱,其实多少有一点做好事受表扬功利要求。第三是有可能这个老太太需要帮助。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的行为目标往往不在受助的老太太身上,而在这个帮老太太这个事情身上。所以过去报道过,本来那老太太没打算过马路,为了学雷锋愣把老太太架过马路去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太太过不过马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得完成帮老太太过马路的事情。这就跟今天比如说一个报上登了一个孩子得了白血症。一个高中生路过,把自己省吃俭用的5块钱或者3块钱放那了。后者这个行为可能不如原来说的那么高尚,但是他真实自觉。这是今天,青少年内心深处追求的道德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把道德选择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我觉得有三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一线的班主任考虑。第一就是很长时间德育目标内容脱离青少年实际。标准高、内容抽象,比如像“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个口号是很对的。但是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很少有人认真地向孩子解读“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它具体的行为是什么?它是个很高的理念,很抽象的理念。另外我们也不重视道德教育过程中,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是第一。 第二就是德育过程脱离主体性。我们常常把把青少年当成一个塑造的对象,不是一个自我发展的一个主体。我们教育的方向、内容、目标不从青少年出发。我们搞活动都是上级有文件,教育局一层一层下来的,不从青少年实际出发。活动当中忽略互动。因此很多教育活动,青少年低参与甚至不参与。而我们这种低参与的活动比比皆是。最后的结果,就造成了道德价值虚化,道德认识和行为严重脱离的现象。所以孩子也会像很多大人一样,在一个场合说一样的话,在另外一个场合说另外的话。事实上这一代孩子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面临着道德能力的多种挑战。而我们的道德教育它是不回答社会问题的。你教给他的只是一种观念,你没有教他怎么去应对这个问题。我曾经在一个中学里做过一个测试,我用一份问卷,里边有一道题说你在公共汽车说坐着,这时上来了一位老大爷,你会怎么办?多重选项。90%以上的孩子都选站起来给老大爷让座。又过了一个月,仍然到这个学校,换一堆问卷,加在这些问卷当中,题目当中有一道题,说你走上公共汽车,看见车窗旁坐着一位中学生,这时上来一位老大爷,你认为他会?结果90%的孩子都选装作看不见。这个特别生动地反映了我们道德教育的尴尬,就是你这个教育让他道理特别懂。但是实际上他也知道大多数人他不会这么做。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一些新问题,比如越来越多的孩子早恋。我前两天刚做了一个电视节目,南方一个城市,两个中学生14岁就同居。最后两人之间发生了争执,女孩子执意去跳河,男孩子没有去阻止,女孩子就死了。女孩子家起诉男孩子家,这案子怎么判,我们可以根据法律来判断他是不是有直接因果关系。但是值得引人深思的是,他14岁他怎么就能够同居,父母家长双方都是知道的,而且都是劝阻的,但是劝阻不了也就没办法了。这两个孩子都是在城市里打工的子弟,父母觉得脱离开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为孩子挣了钱,但是父母常常是在市场里摆个小摊,从早上9点钟一直要干到晚上11、12点。实际上是没有能力,或者说很疏忽对孩子的教育。面临新的问题,我们班主任管不管?怎么管?对于这样一些打工子弟的孩子我们到底该怎么做?除了早恋,比如说校园暴力的问题,比如说孩子痴迷网络的问题,家长说他也管不了,社会没人管,到底怎么办?我们面临新问题,有社会形势变迁带来的问题,也有我们工作问题。所以改革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改革班主任的工作方法确有必要。 新问题需要新能力。我们必须要改革我们原有的工作模式才能够应对今天的问题。首先必须认知青少年的发展需求。孩子为什么早恋?那是他身心发展进入青春期的需要,为什么有些孩子一定会发生暴力行为,抛去遗传因素之外,是社会本身外部刺激和他自身生活境遇带来的一种必然结果。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长期从社会需求出发。所以首先要改革一个指导思想,就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孩子自身的需要出发。一般意义上来讲,从社会福利和科学发展这个角度,青少年有八大需求。 第一个需求是获得基本生活照顾。家庭和社会要提供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所需要的基本生活和养育。大家记得前几年北京有一个蓝极速网吧着火事件,烧死了17个人。那个主犯就是一个13、14岁的少年。现在把这类人叫做“城乡社区闲散青少年”。事实上他是一个基本监护权没有得到落实的孩子。在成为社会罪犯之前,他首先是一个权利受到侵犯的孩子,他没有获得基本生活和养育的需求,给他钱有地方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每一个孩子负责,从班主任这个角度来讲,你要关心他的基本生活和养育需求出没出问题,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满足。 第二个需求是获得健康照顾。就是适当的身心医疗照顾和预防保健服务。在这个方面我们可能特别需要注意统计之外的儿童。我们说100%获得了免疫。那是户籍之内的,如果你班级里有一些外地的孩子,他是不是获得了基本的医疗保障,免疫有没有给他提供。 第三个需求是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班主任必须把工作的臂膀延伸到家庭。当然不是说你干预人家夫妻关系,但是你必须要知晓孩子的家庭环境,有的时候甚至需要通过你干预家里的这种教育,来为孩子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管教环境。 第四个需求是满足学习的要求。我们把学习看成是青少年儿童自己的这种要求,班主任也应该去关心孩子比如说给没给他提供一个好的环境,有没有让他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包括一些天才孩子的这种学习需求。 第五个需求是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求。这是两个方面,一要提供足够的休闲娱乐场所和设备。二要教导其学习良好的娱乐态度和习惯。我觉得这点问题很大。我们很多孩子根本就没有好的学习、游戏机会。我在教育电视台做节目谈了一个观点。第一,危害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不是过去那种恶劣的物质条件,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单一的成才目标,成为最大的杀手。第二,危害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不是坏人坏事,有的时候最大的危害来自他最亲近的人,他的父母。所以这个问题特别难解决。班主任有没有给时间孩子玩,有没有辅导孩子玩。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第六个需求是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的生活能力,这一点特别重要。我们过去是以社会为本,或者家长是以家庭的利益为本,很少想到获得能力是孩子自我的需求,是他成长的需求,不是外界强加给他的,成为一个合格的人,他必须获得多种能力。 第七个需求是获得心理发展的需求。应该协助青少年建立自我认同自我成长的能力。有一个电台找我做节目。说一个孩子16岁。他在城市打工,想玩,想上网没时间,有一天晚上他们那个单位着了火,老板就说不能加班了,他就到游戏机厅玩了一晚上,特别高兴。后来他放了三次火,放完火他还跟没事人一样,救火特别积极,然后接着玩。这个孩子除了法律知识不强之外,在心理上也有问题。由于他的不成熟,他对自我行为的社会责任认定是模糊不清的。放火危害人民财产和生命健康,是大罪,很重的罪,但是他把它作为类似游戏时的那么一种行为。从一定角度来讲,他是一个社会心理发育不良的人,或者叫不成熟的人。我觉得这方面家庭、社会、学校对他提供的帮助不够。 最后一个需求就是免予被剥削伤害的需求,要保障他的权益免予被伤害。 这八个方面,我把他放在道德教育的前面来讲。就是说我们还是要抛弃我把你要教育成什么样的人这样的观念,要从青少年发展的需求去看他自我的这种成长。怎么样辅导少年儿童要青少年发展要引入专业方法。我以事例来讲谈三个方法。 第一谈谈个案工作的方法,以帮助我们青少年正确认识早恋问题为例。早恋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这个词既不是心理学上的词,也不是教育上的词,就是中国教育界对一部分青年学生发生问题的一种现象的描述。我曾经跟中学生聊过天,中学生对这个词不认同,说要早我们就不恋了,要恋说明就不早了。这实际上反映早恋的概念上其实是不清晰的,什么叫早恋?怎么样的程度我们才称之为早恋?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解决早恋,最忌讳的就是群体工作性的大张旗鼓。当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以后,他必须进行面对面的以个体为对象的这种工作,是一对一的工作。我们有些家长,有些老师处理早恋的时候,常常犯三个方面的错误。第一个错误叫做大惊小怪,或者叫过分紧张。会把学生之间正常交往看成早恋,或者有的班级里有一种起哄的风气,老百姓称为拴对,有的同学一拴对,老师就认同,草木皆兵。第二处理早恋问题急风暴雨。一经发现,粗暴处置或者说残酷打击。很多年以前我曾经做过中学老师。处理过我们班的一个早恋,那两个学生是成绩很好的孩子,那个男孩子给女孩子写小条他爱她,后来被我发现了,我把孩子找来谈话,女孩子说我跟他没关系,他自己非要给我写,我就把那男孩子找来了,他说你无权利管我,我今年都17了,马克思跟燕妮搞对象就是17岁。那时候因为年轻,我说你撒泡尿照照,你是马克思吗?后来我在班里使劲批评他,结果找不着他了,最后说跑到我们学校离的挺远的一个地方,找一个歪脖树,这个学生准备上吊。他说很愤怒因为我严重地侮辱了他的人格,当时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事。所以往往会急风暴雨。第三个常常就是后续不够,或者叫不顾后续,强制性拆开就完了,其实早恋的后续辅导是非常重要的。我以这样的一个例子来谈,想说明做人的工作应该有这样几个过程。 首先是在解决问题前,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彼此信任合作的和谐关系。从青少年工作这个专业性角度来讲叫做建立关系,这是前提,他跟你很抵触,或者他不打算向你敞开心扉,你这个工作谈180遍都不管用。比如他早恋,他其实有很多痛苦和矛盾,那么赢得信任,让他接纳你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第二,就是要在调动他的潜能和积极性之后,共同探讨研究他面临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你不能说第一你这样,第二你这样。你一定要和他建立一种咱俩共同商量咱怎么办。当然得让他知道他必须正视自己的问题,沉溺在早恋过程中的人有的时候他会觉得挺幸福,他只是觉得他妈管他不对或者什么不对,这里面可以有一些技巧,比如你之前做准备工作,你分析他为什么早恋,早恋其实他有几个方面。当然首先青春萌动,这是基础。其次是情感替代。很多人是这样。因为到了青春期,一要从家庭里脱离出来,又没有完整的融入社会,有一个摇摆期,他找不着跟他建立关系的人,他不知道谁是最亲近的人,这种情感转移,压力转移,比如学习压力啊,家庭冲突的压力啊,他非常急切地想找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另外一些自然环境条件,例如住的近,天天在一块走,这些东西都可以变成早恋,所以你要先分析,他之所以陷入恋情主要是因为什么原因?根据这种原因来选择解决方式。我曾经处置过一个早恋,俩人搞对象热火朝天。我说我给你们做个游戏,你们分别写下你认为对方为什么喜欢你,那男孩说因为我帅,有男子气概。那女孩也写,最后他俩一对,这两个就对不上。给他俩人气的,说怎么这样。最好玩的是男孩子写我帅,我有男子汉气概,那女孩写第一他离我们家近,第二我长这样,我就配上他,最后我们仨一致得出结论,因为不成熟,恋爱暂时不属于这个年龄,这个结论是根据他们自己的认知得出来的。 第三个就是你要启迪他发展的需求。滤清他对这样问题的认知。第四,要重视他的情绪状态,要帮他在过程中调整。其实早恋有很多来源于其他的问题,那么你帮助他调整情绪就非常重要。 最后呢,还要你调动他的社会资源。怎么和家庭沟通一定要讲技巧,就是不同的家长,不同的家庭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沟通。对早恋呢要有预防,对已经发生恋情的,我一直主张,对孩子进行三个方面的教育。第一是大方的男女交往的教育,要推动孩子的男女群体交往,这是人正常发展的重要方面。第二对这种朦胧的这种情感要帮助孩子把握住度,要帮助他们,控制住自己。我曾经跟小孩谈过,我说你要是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这种早恋的朦胧的情感保留很长时间,很温馨,你要一捅破了,没准一看丑恶的面貌让你看清楚了,你要保持朦胧保留美好。第三当真正出现一对一恋情的时候,要让他们读懂自己,我为什么,我想干吗,所以这种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技巧的问题。这是第一个个案工作的方法。 第二是团体工作的方法。我们以特殊学生管理为例。比如说单亲家庭,比如说有劣迹的孩子。比如说这个家庭功能不全,他爸喝酒,他妈打牌,没人管的这种孩子。除了在上面刚才说的那些个案的方法之外,我们可能要使用团体工作,发挥班集体的效应来帮助这些孩子。这个方法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叫沟通,就是你要使他获得他人的理解、认识,在心理和情感上得到积极的环境,这是最重要的。我随便举个例子,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国家的文化跟美国文化不一样,有些学者老说单亲没问题,美国离婚率高,10个孩子有8个半单亲,是正常现象。我们到现在为止,虽然也在持续生长,还是仍然占在小部分,30%,20%,没有到50%,60%。中国文化当中没爹的孩子在社会群体当中受人蔑视是一种正常现象。所以对这些孩子来讲,在心理和情感发展上得到积极的环境就特别重要,你就能够让他融入这个集体的前提,就是这个环境的营造和他之间的这种沟通能够很顺畅,他真正是认为他周围这个班集体对他来讲是一种很温暖的,这些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就是努力营造一个人人都能够得到支持的环境。我觉得像这些孩子,可能不需要刻意去关注,你要整天问他难受不难受,他反而难受了。第一步把功夫下在营造这个团体上,关注到每一个角落里的孩子,让人人在这个团体当中都能够得到支持。 一般来谈个体和团体之间,第一个是归属感,我就是这团体的人。第二步是荣誉感,就是这个团体的好坏跟我有关了。第三步责任感,这个团体对我来讲我是负有责任的。我们把功夫要运用在整个团体当中人际能力的这种建设上。这是第一点沟通。第二叫做互动。就是特别注意特殊学生和其他学生的互动。开展活动帮助他解决问题。比如说一个打工的孩子在我们这个班,他父亲有病了,班里头能够集体地去关注他,让他感觉到温暖,同时帮助他学习,他的归属感就会增加。首先建立归属感,两个问题是互动成效的关键,一个就是你互动的主题和内容。什么上互动?一个就是互动覆盖的范围?多大范畴内的互动?或者换句话说,有多少学生被你纳入到互动的过程当中呢。还以刚才的例子为例,比如说刚才那个孩子他家里困难,母亲有病,父亲在这打工,家里收入低,他有点音乐天才,某个同学有一个吉他,他也想要一个,买不了他就很痛苦。像这样的孩子,其实对他内心的关注就非常重要。那怎么帮他解决?就是说你用什么方式来解决他的问题,设置一种什么样的主题,多少同学都投入到这里边来,这就直接影响他互动的这种范围和影响他互动的这种活跃程度。 第三,实际上团体当中还有一个控制。就是我们用团体来教育儿童,保证个体的儿童对这个团体的依附,通过一些制度要求来控制团体的行为。就是我是这个班的,我就要遵守哪些纪律,比如说这个孩子他是困难学生,同时又是一个劣迹学生,解决他劣迹的前提让他融入团体,同时通过团体对他的制约,保证他那些毛病的改正。这些学生是班主任工作中特别值得重视的。包括对网瘾的孩子,从班主任这个角度就是发挥集体的沟通和互动的功能,网瘾的孩子往往是内心世界特别孤独的孩子,他没有团体归属感,跟家长也不沟通,跟老师关系也比较淡,所以网络吸引他,我们把他拉回来,他觉得我属于一个团体,他才能获得自己的归属感,像类似这样的一些问题,要把功夫下在团体的建设上,通过团体的建设推动孩子的发展。 第三个是专业方法,就是社区工作的方法。我们以留守儿童、校园暴力的处置教育为例。来谈谈这个怎么样利用社区,班主任你也可以利用社区来解决你班里的问题。一般来讲,从社区这个层面来帮助儿童发展有这么几个角度可以介入。第一个角度是推动社区物质化建设的目标入手来介入社区。我们现在特别强调发挥学校教育在社区的辐射作用。比如说你这个班里有一半的留守儿童,在这个地方设立一个留守儿童之家。我看到很多地方有这样的设施。那么留守儿童有的可以父母不在,在这儿寄宿。如果这东西物质建设有了,那么对班主任的工作就会合理分担。第二个角度就是服务性的角度,有了这样的之家以后,他要招募一些志愿者来做这个代理母亲啊,或者做直接的辅导。这实际上从一个角度也是你真正对学生负责。第三个就是从以青少年儿童为中心的突发事件介入,比如说刚才我们讲到校园暴力。校园暴力的往往是校外的高年级或者成人的这种不良示范行为。从儿童本身的暴力发展来讲,社会性因素是很多的。所以治理校园暴力,我们一直主张就是和社区和公安警察和政府联手,我们班主任工作,可能包括你在日常进行对暴力或者是受暴力压迫的孩子的这种教育。但是我觉得度很难把握。我作过很多年老师。知道我们很为难。这个孩子每天路上被人勒索,那你怎么教育他,你说你抵抗,出问题怎么办?你说你不抵抗,纵容他怎么办?这里头确实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根本的解决问题可能还要联手社区,叫做营造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第四个介入就是动员组织社区的居民、社区组织来共同联手。还回到我们刚才的校园暴力来讲。警察的力量、社区居委会的力量,包括当地的派出所和公安机构怎么样能联手共同来综合治理,社区还要建设好的相关舆论,或媒体来推动社区青少年儿童的发展。发动社会资源来直接影响这个青少年。社区工作对班主任这个层面需要我们伸展出一个视角,当代社会一个好的班主任,不应该把自己的精力仅限于班级内部,要有一种社会意识,要有一种从社会视角看儿童问题,动员社会力量服务儿童,解决儿童问题着眼于社会这样一种视角。这点对新时期的班主任非常重要。今天的儿童跟社会之间的活动越来越尖锐,今天的社会,儿童成长面临的社会元素也越来越多。换句话说,解决儿童的问题,社会综合治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一种好的态度,联手社会来推动儿童发展。 最后我想放一个东西,或者是一种新的对话方式。我做的这个贺年卡来跟青年学生对话,这是狗年的祝福,实际上是一个电子贺卡,其实我是想传递一种思想和一种精神,但是我没有讲革命道理,而是用这样一种方法,我想可能就会更能够有一种力量,很柔和的力量来帮助青少年健康发展。 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四有”新人,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中央的一贯要求,是全党、全社会的重要任务。由于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处于特殊的阶段,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仍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比如青少年的是非评价标准混乱、法制观念淡漠、拜金主义及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等,更为突出的犯罪低龄化现象还时有发生且呈蔓延之势,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多年来,通过我们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新世纪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存在缺陷。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心理、性格和人格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可是我们一些家长们却忽视子女道德教育。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宠溺,容易导致孩子滋生任性、骄横、虚荣的心理和性格;有的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孩子不堪重负,容易导致孩子要么性格孤僻、不易和人沟通,要么走上极端。有的家长作风不正,利用手中的权力索拿卡要、吃喝玩乐、挥霍浪费,子女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思想也会受到腐蚀。还有的家长两口子关系不和,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等等。二是学校教育不健全。学校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在人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今天,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不得当。教师往往是不顾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只是照搬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强硬的灌输。这种填鸭式的教法,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是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脱节。学校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忽视了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贯彻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去,更不注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去。三是社会环境的污染。由于受拜金主义、贪图享乐、不劳而获等思想的影响,有的学生比阔气,追求吃喝玩乐,大把大把地花钱,没钱就借,借多了还不起,就萌生偷盗的念头;其次,市场上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等音像书刊的影响,使一些涉世不深、意志薄弱、辨别是非能力差的青少年受到这些文化垃圾的腐蚀和毒害,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而误入歧途;另外学校周边的录像厅、歌舞厅、黑网吧、游戏室等更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诱因。 构建和落实“三位一体”的教育工作网络,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须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经常联系、相互沟通、齐抓共管,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家长是第一教师的基础作用,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发挥社区连接家庭和学校桥梁纽带作用,才能把德育教育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总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亿万高素质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思想,树立大教育观,以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研究当今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遵循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力戒浮躁,从长计议,克服工作中的短视行为和激进情绪,从实际出发,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法制教育,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打好坚实的基础,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全民参与,通过扎实有效地工作,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位宰相提倡将小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