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撒罗尼迦前书得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字帖目的

帖撒罗尼迦前书-1Thessalonians World Bible Online.
1011121416182022242832284872
Version...
KJVNIVAMPASVNASBESV中文拼音中文和合本中文小篆繁体中文中文新译本韩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拉丁文希伯来文希腊文西班牙文
弟兄们,你们自己原晓得我们进到你们那里,并不是徒然的。
我们从前在腓立比被害受辱,这是你们知道的;然而还是靠我们的 神放开胆量,在大争战中把 神的福音传给你们。
我们的劝勉不是出于错误,不是出于污秽,也不是用诡诈;
但 神既然验中了我们,把福音托付我们,我们就照样讲,不是要讨人喜欢,乃是要讨那察验我们心的 神喜欢。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用过谄媚的话,这是你们知道的;也没有藏着贪心,这是 神可以作见证的。
我们作基督的使徒,虽然可以叫人尊重,却没有向你们或向别人求荣耀,
只在你们中间存心温柔,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
我们既是这样爱你们,不但愿意将 神的福音给你们,连自己的性命也愿意给你们,因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
弟兄们,你们记念我们的辛苦劳碌,昼夜作工,传 神的福音给你们,免得叫你们一人受累。
我们向你们信主的人,是何等圣洁、公义、无可指摘,有你们作见证,也有 神作见证。
你们也晓得我们怎样劝勉你们,安慰你们,嘱咐你们各人,好象父亲待自己的儿女一样;
要叫你们行事对得起那召你们进他国、得他荣耀的 神。
为此,我们也不住地感谢 神,因你们听见我们所传 神的道,就领受了;不以为是人的道,乃以为是 神的道。这道实在是 神的,并且运行在你们信主的人心中。
弟兄们,你们曾效法犹太中,在基督耶稣里 神的各教会;因为你们也受了本地人的苦害,象他们受了犹太人的苦害一样。
这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和先知,又把我们赶出去。他们不得 神的喜悦,且与众人为敌;
不许我们传道给外邦人使外邦人得救,常常充满自己的罪恶。 神的忿怒临在他们身上,已经到了极处。
弟兄们,我们暂时与你们离别,是面目离别,心里却不离别;我们极力地想法子,很愿意见你们的面。
所以我们有意到你们那里,我保罗有一两次要去,只是撒但阻挡了我们。
我们的盼望和喜乐并所夸的冠冕是什么呢?岂不是我们主耶稣来的时候,你们在他面前站立得住吗?
因为你们就是我们的荣耀,我们的喜乐。
2:1 这里保罗所指的是他第一次去帖撒罗尼迦(参徒17:1-9)。
被害受辱,仍传福音,这保罗所仰赖的究竟是甚么?若我在这样的境况……
2:2 帖撒罗尼迦的信徒知道,保罗在未到他们那里以前,曾在腓立比坐牢(参徒16:11-17:1),坐牢的威胁并没有拦阻保罗传福音的心志。倘若神要我们成就一件事,便会赐我们勇气和能力,不管困难多大,都能完成。
他们为福音所付出的──是为了自己的名誉?你为福音所做的又是为了甚么?人的喜悦?
2:3 犹太领袖煽动群众攻击保罗,因此保罗在此答辩(参徒17:5),以自己和西拉因传福音而在腓立比受苦的事实为证,说明他们并非为寻求金钱、名誉、地位而来,他们传福音的动机是纯正的。人们事奉神,不是全部都有纯正的动机。当不良的动机暴露出来,基督的工作就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为爱神爱人而委身事奉。
只要稍稍转变方式,福音就更易传扬,你说不可改的……
2:4-8 很多时候为了使人容易接受福音,我们可能会妥协,使信息较易为人接纳。保罗却从不这样做。他不改变福音的内容,却因不同听众的需要而改变传讲的方式。我们在传福音时,可以因不同情况的需要而改变表达信息的方法,却不可擅自更改福音内容,损害福音真理。
故意说话去谄媚人?不会吧──想想,有没有尝试讨人欢心而 ……
2:5 我们听到有人以花言巧语谄媚别人,往往都会反感。谄媚是掩饰自己真正的企图,逢迎取悦于人的行为,基督徒领袖绝不应该如此做。我们传扬神的真理,必须绝对诚实。你的言行是一贯地忠诚正直,还是你只说别人想听的话,从而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为所欲为?
我传福音,人得改变,不求人的尊重也不求好印象?可以吗……
2:6-8 保罗与帖撒罗尼迦信徒在一起时,他没有谄媚他们,也不在乎他们的称赞,更没有增加他们的担子。他和西拉只是集中力量,将神拯救的信息传给帖撒罗尼迦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帖撒罗尼迦的信徒是从神而非从保罗那里得著转变;他们接受的也是基督的而非保罗的信息。我们见证基督时,我们所关心的重点不应是我们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我们要作基督的忠实仆人,要高举的是他,而不是自己。
我心温柔人称软弱,温柔就是这样?难道这个世代不需要……
2:7 纵然没有人喜欢被强权欺压,但权力常会令人更受尊敬,温柔这种性情却往往被我们的社会所忽略。其实,温柔是爱的表现──体谅别人、回应别人的需要、容让别人表达自己,也等待别人心甘情愿地学习。不论男女皆要具备这种性格。在与人建立关系时,我们要持守这样的态度。
既有信徒接济,保罗何不专心讲道?是自找苦吃吗?
2:9 虽然保罗可以接受他所教导的人给他的经济援助,他却以织帐棚为生(参徒18:3),自给自足,避免自己成为帖撒罗尼迦信徒的负担。
论到爱心,我有啊;可是要爱初信者如儿女,不是太难了吗?保罗的例子嘛……
2:11 没有一个慈爱的父亲不关怀子女的安全,居然容许他们出入危险的地方的。我们同样也要竭力保护初信的信徒,直至他们的信心牢固,能以福音去影响别人,而不是被人影响为止。
生命可以建立人,也可破坏;我们的生命……
2:11-12 保罗以自己的言行来鼓励帖撒罗尼迦的信徒,过一种对得起神的生活。你每天所做的事中有没有令神尴尬的?别人看你的生命,对神会有甚么结论?
神的道,我领受了,你也领受了,还不知道是甚么吗?
2:13 在新约里,“神的道”一词是指福音的教导、旧约圣经和耶稣基督自己。今天这词一般只指圣经。但我们必须牢记,耶稣基督就是“神的道”(参约1:1)。
所有犹太人都反对福音吗?若不,为何保罗这样说?
2:14 保罗所提的犹太人,是指那些反对他把福音传给外邦人的犹太人,而非所有的犹太人。当时许多信徒都是犹太人,他自己也是(参林后11:22)。
他们也受到迫害,如果,如果有一天这迫害临到我……
2:14 帖撒罗尼迦的外邦信徒也遭到外邦人的迫害,好像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信徒受到同胞迫害一样。遭受迫害时人很易气馁,特别是迫害你的正是你的同胞。我们要为基督表明立场,就当有心理准备来面对邻居、朋友甚而家人的反对、批评甚至于迫害。
犹太人竟反对基督教,但本是同根生嘛,竟有那么大仇?
2:15-16 为甚么犹太人要反对基督教呢?因为(1)罗马政府虽然视犹太教为合法的宗教,但犹太教徒与政府的关系仍然非常紧张。当时,基督教被视为犹太教的一个分支,犹太人恐怕社会上对基督徒的责难会拖累他们;(2)犹太领袖认为耶稣是个假先知,不愿意他的教训到处传播;(3)他们惧怕当许多犹太人归信了基督教后,自己的政治地位受到动摇;(4)他们对自己作为“神的选民”的特殊身分引以为荣,抗拒外邦人成为教会的成员。
撒但,世界的神,你不相信它的存在吗?
2:18 撒但真的存在,它称为“世界的神”(参林后4:4)和“空中掌权的恶魔”(参弗2:2)。我们不知道保罗不能重回帖撒罗尼迦的确实原因是甚么,也许是受攻击、患病、旅途遇险、或直接遭到撒但攻击,但撒但必是用了某些方法拦阻他回帖撒罗尼迦。许多时那些妨碍我们完成神工作的困难,都是来自撒但(参弗6:12)。
事奉只为神,收获竟意外地丰富!有多丰富嘛,且看保罗……
2:20 保罗事奉的奖赏最终不是金钱、名誉或声望,而是神藉著福音改变了初信者的生命。这也是他渴望与他们见面的原因。不论神给我们甚么工作,人们接受福音和初信者在主内成长,就是我们最大的奖赏、最大的喜乐。
KJV(kjv)NIV(niv)AMP(amp)ASV(asv)NASB(nasb)ESV(esv)中文拼音(zhpy)中文和合本(cuv)中文小篆(cxz)繁体中文(big5)中文新译本(ncv)韩文(ko)法文(fr)德文(de)俄文(ru)日文(ja)拉丁文(la)希伯来文(he)希腊文(el)西班牙文(es)帖撒罗尼迦前书-1Thessalonians - 丰盛的生命研读版-基督教圣经 by bible.kyhs.me
丰盛的生命研读本
&&圣经旧约新约kjv人名地名
温馨提示:阅读圣经前建议先看一下本卷书的简介,如果想直接阅读请点击上面的章数即可!
帖撒罗尼迦前书 大纲问安 (1:1)壹
保罗为帖撒罗尼迦信徒感恩(1:2~3:13) 一
为他们在基督里的新生命而欢喜(1:2~10)1 他们的信心、爱心和盼 望(1:2~3)2 他们真心的信靠 (1:4~6)3 他们的美好典范 (1:7~10) 二
追忆自己在他们生命中产生的影响(2:1~3:8)1 回顾自己的劳苦 (2:1~12)2 回想他们对福音的反 应(2:13~16)3 表明自己的深切关注 之心(2:17~3:8) 三
为自己有机会再见到他们以及他们灵命的增长和圣洁的生命祷告 (3:9~13)贰
实际生活方面的教导(4:1~5:22) 一
身体圣洁,远避淫行(4:1~8) 二
彼此相爱(4:9~10) 三
诚实作工(4:11~12) 四
基督的再来(4:13~5:11)1 已死信徒的光景 (4:13~18)2 仍活信徒的预备 (5:1~11) 五
尊重属灵领袖(5:12~13) 六
信徒的日常生活(5:14~18) 七
凡事察验(5:19~22) 结语 (5:23~28) 一
为信徒全然成圣和得蒙保守祷告(5:23~24) 二
最后的请求和祝福(5:25~28) 作者:保 罗 主题:基 督的再来 写作日期:大 约主后51年 背景帖撒 罗尼迦位于腓立比西南,两城相距将近160公里。帖撒罗尼迦是 罗马帝国统治下的马其顿省的首府,也是一 个重要的港口贸易城市,人口约有 20万,其中有许多犹太居民。保罗在第2次旅行布道中 建立了帖撒罗尼迦教会,但是由于犹太人的强烈反对和搅扰,保罗不得不放弃他在那里大有果效 的事奉(徒17:1~9)。保罗 被迫离开帖撒罗尼迦以后,来到了庇哩亚。他在那里的短暂事奉也相当成功,可是从帖撒罗尼迦 尾随而至的犹太人又耸动众人搅扰生乱(徒 17:10~13)。保罗遂又离开这里去到雅典(徒 17:15~34),提摩太在那里与他会合,此后加入到保罗的事奉中。保罗差派提摩太返回 帖撒罗尼迦,探望并坚固刚刚建立起来的教会(3:1~5),自己则 前往哥林多(徒18:1~17)。提摩太 完成此行的使命之后,来到哥林多,把帖撒罗尼迦教会的情况报告保罗 (3:6~8)。保罗随即写下此书,时值教会建立后的3到 6个月之间。
目的由于 保罗身受逼迫而不得不匆匆离开帖撒罗尼迦,教会中刚刚归信基督的信徒对于真道的认识尚十 分幼稚肤浅。保罗听到提摩太的报告以后,就写下这封书信,目的有三 : 1.表达自己的欢愉之情——因获知他们在各样患难中仍然 恒心忍耐,坚定持守信仰而大大欢喜;2.教导他们活出更加圣洁 敬虔的生活;3.澄清一 些信仰问题,特别答复他们有关基督再来 以前已死信徒将来光景的问题。
综览保罗 在卷首的简短问安以后(1:1),就热情地称赞帖撒罗尼迦信徒在 一 切困苦患难中坚定持守信仰的宝贵信心和热心(1:2~10;2:13~16)。 有人对保罗的人品和动机进行攻击、横加指责,所以保罗在此提醒教会,他事奉的动机非常单纯 (2:1~6),他是真诚关心和爱护群羊(2:7~8,17~20;3:1~10), 并且在他们当中的行为也无可指摘(2:9~12)。书中 特别强调基督徒的生活不可缺少圣洁和能力,二 者至关重要。信徒必须圣洁 (3:13;4:1~8;5:23~24), 而福音的宣讲也必须满带权能,满有圣灵能力的彰显(1:5)。最 后,保罗强烈敦促他们不要因藐视属灵恩赐的彰显而消灭圣灵的感动,特别不要藐视先知的讲 论(5:19~20)。书中 论述的一 个重要主题,即基督将再次降临在地上拯救他的子民脱离神的忿怒 (1:10;4:13~18;5:1~11)。 当时教会中有些信徒已经离世,大家都普遍关注他们在主耶稣再来时所施行的最后拯救中是否 有份的问题。保罗对此作出答复,明确告知他们当基督再来而教会被提之时神在已死信徒身上 的计划(4:13~18),并且向活着的信徒陈明为基督的再来警醒预 备的重要性(5:1~11)。保罗最后热切祈求神使帖撒罗尼迦信徒 全然成圣并且得蒙保守(5:23~24)。
特色帖撒 罗尼迦前书有以下4个主要特点:1. 本书是新约圣经中最早写成的几卷书信之一 ;2.书中包 含了有关基督再来提升教会时神将使已死圣徒复活(4:13~18) 和“主的日子”(5:1~11)的重要 论述;3.全书的5章经文中都提 到基督的再来以及它对信徒产生的重大意义(1:10;2:19;3:13; 4:13~18;5:1~11,23);4. 本书帮助我们看见:(1)第1 世纪50年代兴起的这个早期教会的灵命火热却不尽成 熟;(2)保罗这位福音先驱的事工质量。讲道材料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一章
【帖前一1】「保罗、西拉、提摩太写信给帖撒罗尼迦在父神和主耶稣基督里的教会。愿恩惠平安归与你们!」【帖前一2】「我们为你们众人常常感谢神,祷告的时候提到你们,」【帖前一3】「在神我们的父面前,不住的记念你们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一4】「被神所爱的弟兄啊,我知道你们是蒙拣选的;」【帖前一5】「因为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正如你们知道、我们在你们那里,为你们的缘故是怎样为人。」【帖前一6】「并且你们在大难之中,蒙了圣灵所赐的喜乐,领受真道就效法我们,也效法了主;」【帖前一7】「甚至你们作了马其顿和亚该亚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样。」【帖前一8】「因为主的道从你们那里已经传扬出来。你们向神的信心不但在马其顿和亚该亚,就是在各处也都传开了;所以不用我们说甚么话。」【帖前一9】「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报明我们是怎样进到你们那里,你们是怎样离弃偶像,归向神,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帖前一10】「等候 儿子从天降临,就是 从死里复活的─―那位救我们脱离将来忿怒的耶稣。」第一段?引言(1:1 -3)一 ??问安(1:1 )1 写书人自称(1:1上)1上?「保罗、西拉、提摩太」在着者的自称里面,我们要特别注意两点:A 保罗写给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书信,没有强调他的使徒身份;但写给罗马、哥林多、加拉太、歌罗西……等其他教会的书信中,却都加上使徒身份的自称;而写给腓利门的信中,他加上了一个特别的自称,说自己是耶稣基督的囚犯,为基督的缘故被囚的。但是写给帖撒罗尼迦教会,他一开头就用自己的名字,没有加上职分的名称,无论前书后书都是这样。这可说是保罗在本书自称方面的特点。由此可见,帖撒罗尼迦教会对于保罗是主的使徒这一点,绝对没有怀疑,所以他不用强调他的职分。我们知道保罗并不在十二使徒之列。他是主耶稣在升天以后,亲自选召的,使徒行传13章以后才奉派作使徒的工作(徒13:2)。所以当时有些教会因为保罗不在十二使徒之列,就受了反对保罗的人的蛊动,怀疑保罗使徒的职分,如哥林多教会跟加拉太的各教会。保罗为了要辩明主的福音,不得不在这些书信里特别提到他是耶稣基督的使徒。这不是为着保罗自己的骄傲、荣耀,而是为着主的教会的益处。因为只有使徒所说的话才具有特别权威,可被列在圣经里面,作为我们信仰的根据,如果信徒怀疑保罗使徒的身份,那么保罗所说的话,所写的书信,就没有什么权威了。这样,那本来是神借着保罗所写的许多宝贵教训,也就不足以为信徒作信仰和生活的标准了。为这缘故,所以保罗对那些怀疑他是使徒的教会,特别强调他使徒的职分,甚至要在书信中列举事实证明他是使徒(林后12:12;加2:7-8)。但是帖撒罗尼迦教会既没有人怀疑保罗是使徒,保罗就不强调他是使徒这身份了。保罗并不是一个喜欢自吹自擂的人,惟恐人家不知道他是耶稣基督的使徒,他所说所行完全是为教会的益处。B 保罗在这自称中,除了提到自己的名字外,还提到西拉和提摩太。他们都是保罗最得力的助手。「西拉」的意思是「多树的」。他是耶路撒冷教会的代表(徒15:22,27,32),后来成为保罗的同工(参徒16:25),而且和保罗同在腓立比监狱里受苦。保罗在受苦当中唱诗祷告赞美神,西拉跟保罗同心,他虽然年轻,在灵性方面比不上保罗,可是他还能在受苦之中跟保罗同心。后来他也受到使徒彼得的器重,被看作是「忠心的兄弟」(彼前5:12)。可见真正谦卑忠诚事主人,跟谁合作都能表现他爱主忠诚的心。但贪爱世界的工人,就算跟了保罗,还是会走世界的路(提后4:10)。此处原文西拉Silouanou英译Silvanus,与西拉Silan英译Silas虽不同字,但若将徒15:22;16:25;17:4,15;18:5与本书的1:1 ;林后1:19比较,可知这两个名字其实是同一个人。所以和合本通译作「西拉」,应该是正确的。「提摩太」的意思是「尊敬神」或「神所尊重的人」。他的父亲是希利尼人,而母亲则是希伯来人(参徒16:1 -5;提后1:2-5)。提摩太跟保罗的关系亲如父子,这是保自己承认的(林前4:17;腓2:22;提后1:2)。他不但是保罗福音所生的儿子,而且也受保罗的栽培,在工作上、灵性上都是神所重用的一个青年工人。保罗在写帖撒罗尼迦书信时,同时提到西拉、提摩太,这大概因为西拉和提摩太都和保罗一同有分在帖撒罗尼迦教会作工(参徒17:1 ,4,14),所以保罗也一起提到他们的名字。这样的提到西拉和提摩太,虽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我们可以看出保罗工作的态度:他没有把福音工作看为是他个人事业的成功。如果他有这么一点的自私,就会在这微小的地方不提到同工的名字;但他却让西拉和提摩太和他一同具名写信给帖撒罗尼迦教会,正表明了这些工作实在不是他一个人的成就。西拉和提摩太虽然实际上是他的助手,但是保罗不把他们看作帮工,而是把他们看作同工,是有分在神的工作上。他们在患难上一同担当,在荣耀上也一同分享。保罗能得到好同工,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他对待同工亲切真诚,没有私心。许多人的事奉不能有很大的成就,是因为他很难得到好的同工跟他同心。他自己可能有大才干,可是因为他把工作看作自己个人的事业,没有以主的心为心,所以无法让其他同工觉得大家是一同为着神的国努力作工。一个人到别人家里帮忙做事,跟在自己家中为自己的家做事,显然会有很不同的态度。基督徒的事奉应该是大家共同为神的家工作,这个家就是我们一同有份的大家庭,基督的工人若不能使所有同工有这种感觉,反而只能叫同工觉得所作的工不过是为着帮忙他作的;那么就不能像保罗一样,得着西拉提摩太这么好的同工了。2 受书人(1:1中)1中?「写信给帖撒罗尼迦在父神和主耶稣基督里的教会,愿恩惠平安归与你们」,这里保罗称帖撒罗尼迦教会为在父神和主耶稣基督里的教会。在保罗其他的书信里,虽然常常提到教会是在耶稣基督里;但只有给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是说在父神和主耶稣基督里;不但在主耶稣里,也是在父神里。在这个双重的关系里面,叫我们很容易想到主耶稣在世时所应许过的,门徒在 和父的手里所得的永生是多么的稳固──「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我父把手赐给我, 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约10:28-29)。帖撒罗尼迦教会在患难磨炼当中,保罗对他们这样的称呼,实在是他们极大的安慰,让他们知道虽然他们是在试炼当中,却不是在魔鬼手里,更不是在环境支配之下,而是在父神和主耶稣基督里面。这一切的事情临到他们,是经过主的许可,被主看为是他们受得起的。在圣经里面提到教会与耶稣基督的关系有三种讲法:第一种说法:教会是在耶稣基督里,基督是教会的避难所。就像挪亚躲避洪水是在方舟里面,以色列人躲避杀长子的天使(逾越节)是在抹羔羊血的房子里;照样基督也是信徒的避难所(来6:18),所有外面的事,总是先经过基督才会临到教会的。所以教会在基督里,表示教会以基督为庇护,基督是信徒平安的保障。第二种说法:教会是建在基督上面,耶稣基督是教会的根基,是教会的倚靠。保罗在林前3:11说:「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教会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弗2:20)。基督是教会的根基,这说明了教会的责任是见证基督。基督既然是永存的,教会的见证若以基督为根基,那么一切的见证也是永存的。主耶稣在马太福音7章讲到建造房屋的比喻,说房屋若建造在盘石上,根基就稳固,虽然有雨淋、水冲、风吹、也不会倒塌;但房屋如果建造在沙土上,它的根基就不稳固,雨淋、水冲、风吹、它就倒塌了。我们该省察我们的教会是建造在什么根基上?是建造在基督上面呢?还是建造在人的势力和金钱上?我们自己个人的生活见证和信仰是建造在什么上面呢?是建造在一个我们很佩服的好人身上?还是建造在耶稣基督身上?第三种讲法:教会是在基督手里。启示录1章告诉我们,使徒约翰在拔摩海岛见异象时,他在那荣耀的异象里,看见基督的右手拿着七星,那七星就是七教会的使者,正如我们上文提到约10:28所说的,我们是在基督的手里。「在基督的手里」,这意思不只表示是稳固的,更表示是基督的工具。教会是由基督所支配的,应该作 合用的器皿。对于忠心爱主的人,在基督手里是一种安慰;但对于贪爱世界,别有居心的人,在基督手里却是一项可怕的警告!3 祝祷(1:1下)1下 「愿恩惠平安归与你们」,这是保罗书信常用的习惯语。但这恩惠平安是紧接着上半节「写信给帖撒罗尼迦在父神和主耶稣基督里的教会」,他所祝祷的恩惠平安是跟在他所要写的信息后面,在他信息里面有恩惠有平安。如果我们接受神藉 仆人所传的信息,我们也就得着神的恩惠和平安了。二 ??感谢与代祷(1:2-3)1 ??感谢(1:2)A 保罗为谁感谢(1:2上)2上?「我们」是指保罗和他的同工们。保罗和他的同工有同一的心志,他们说话行事,也都是同一步伐,所以保罗可以很放心的代表他的同工们说话。他知道不但是他个人为帖撒罗尼迦信徒感谢神,他的同工也和他一样体会主耶稣基督的心肠,为帖撒罗尼迦教会感谢父神。这「我们」也暗示了西拉和提摩太对保罗的尊敬,他们对于由保罗作这个小布道团的发言人,绝无异议,所以保罗所说的话,很自然的可以代表其他人的意见。在今日教会里面,我们常见同工之间并不说一样的话。这个同工对信徒说这样的话,那个同工对信徒说那样的话。这就一个家庭里面,父母的意见不合,儿女们不知道跟从谁的意见才是。为什么同工之间不说一样的话呢?因为各人都不以基督的心为心,只看重自己跟自己的利益。我们在真理的见解上是会有不同的,但如果我们都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就不至于因见解的不同,而在信徒面前各人说不同的说,甚或诋毁同工的看法,结果破坏了教会的同心,也影响信的信心,以致信徒心中所留下的印象只是:他们虽然都是传道人,彼此之间却并不见得怎样相爱同心……。这就给魔鬼留下地步,有机会在信徒心中作工。保罗不是只为帖撒罗尼迦教会里面的一个人感谢神,而是为他们众人感谢神。这一方面表示帖撒罗尼迦信徒多半是爱主的,他们不是只有一个信徒长进,而是有许多信徒都长进,叫使徒心里欢喜。另一方面使我们看见保罗眼睛所留意和心所关怀的,不只是少数他自己喜欢的信徒──也许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布道时,有几个常接待,他跟他在一起的信徒,保罗就特别关怀他们,为他们感谢神;然而事实上他不是只为这些人感谢神,而是为一切的信徒感谢神。他有一个爱顾众信徒的心,不是只爱那那些在教会里比较热心,常奉献钱财或善待传道人的人。虽然许多时候我们容易受情感的影响,什么人跟我们接近较多,什么人好待过我们,当然我们会对他特别好一点。但是作主仆人的人,应该在情感上受过对付。不当只关怀那些善等我们的信徒,也该关怀一切在教会里面的众儿女,这是神所要使用的传道人。其实保罗不只关怀帖撒罗尼迦这个教会的「众人」,也关怀众教会,为众教会感谢神,为罗马教会是这样(罗1:8),为以弗所教会(弗1:16)、为腓立比、歌罗西的教会也是如此(参腓1:3;西1:3)。许多传道人喜欢得到众信徒的爱护,可是他们自己却没有保罗这么宽大的心,能关心及众信徒。他们想得众教会的尊敬,可是他们却不像保罗那样,是一个常为众教会挂心的神仆。B 保罗如何感谢(1:2下)2下?保罗怎样为帖撒罗尼迦教会感谢神呢?「常常感谢神」。这个「常常」是表明他为帖撒罗尼迦教会的感谢是真诚的,不是装假的。因为虚伪的感谢就不会长久。我们可以装作有爱心为别人祷告,但只能偶然装假三两次,不会常常的为他祷告。另一方面,「常常感谢」说明保罗为帖撒罗尼迦众人的感谢是内心真情的流露。当内心满溢着感谢时,就很可能说了又说,感谢过了又感谢。一想起又再受激发而感谢,才变成常常感谢。注意,他能常常为帖撒罗尼迦信徒感谢神,也是因他常常为他们祷告──「祷告的时候题到你们」。他既然常为帖撒罗尼迦信徒祷告,又因祷告蒙神垂听,使帖撒罗尼迦信徒在各种逼迫中,蒙神保守庇护,仍能站立得住。这些祷告蒙应允的经历,使保罗为他们献上更多的感谢。多祷告必然多感谢;不祷告的人就没有什么好感谢的了。「常常」为帖撒罗尼迦众信徒感谢,也表示他们常在属灵方面有长进,有好消息带给保罗,所以保罗常为他们感谢。2 ??代祷──保罗怎样为信徒代祷(1:3)A 在神我们的父前代祷(1:3上)3上?保罗不是在人面前祷告,而是在神面前祷告。保罗不是要叫人知道他是怎样关心帖撒罗尼迦的信徒,而是在神面前实行他的关心;他并不是在宣告他要怎样为他们祷告,而是己经在神面前为他们祷告,然后告诉这些在患难中的帖撒罗尼迦信徒,叫他们得安慰,得勉励。我们不只祷告要在神面前,我们生活行事都应该「在神面前」,这也是主耶稣在太6章所说的意思。我们无论是行善、祷告、禁食,都要行在「暗中」,也就是行在神面前,让天父鉴察,不是叫人看见,从人得到荣耀。不在神面前生活为人,只在人前求荣耀的结果,必然:1. 人生失去高尚目标。2. 贪图今世虚荣。3. 在属物质利益方面斤斤计较。4. 为今世物质、情感、声誉的损失过份难过,甚至担当不起。5. 常把自己跟别的弟兄比较,而嫉妒那些比自己更强的人,又看轻那些比不上自己的人。6. 把一切属灵的事也都变成为自己求荣耀、得人尊重的一种途径。但当我们以神作我们生活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会:1.?更多体会神的心意。2. 更多关怀弟兄姊妹的属灵情形和需要。3. 为别人灵性蒙恩而喜乐。4. 为人的灵魂费财费力反觉得喜乐。5. 手像保罗那样,常为神的众教会和众儿女代祷。B 「不住」的记念(1:3中)3中?本书的5:17使徒劝勉信徒要不住的祷告,在此却是使徒自己不住的为信徒祷告。这「不住的」说明了保罗的祷告非常恳切而负责。爱心的关切和责任感,使他不得不在神面前不断为他们祷告。有些信徒在教会的事奉上是不负责的,没有责任感,这样的人不能把圣工委托他们。另有些信徒虽然负责,但只是因责任所在而已,仅止于尽责,却不肯为爱的缘故多做什么。这还不是最高的事奉。更高的事奉应该是出于爱心催逼,又因爱心而生出责任感,像保罗那样,才会很自然地关心主的儿女,又会不住地在祷告上为他们在神面前负责。注意,保罗已经离开帖撒罗尼迦这个工场,而且又在哥林多开始了新的工作,他对已经放下的工场按理没有正式的责任了,但他还是他们在神面前负责。这就是爱心所生的责任感。假如今天我们在教会里面不负担什么职任,我们是否还会一样热心于主的工作呢?我们是否还是一样地出钱出力,做个隐藏而不被人知道的爱主的人呢?这就可以测验我们所作的到底是否出于爱主的心了。保罗在帖撒罗尼迦教会,只不过有短短几个礼拜的工作;在他离开以后,教会还在逼迫中,信徒却能站立得住,而且能够有很好的信心、爱心和盼望。保罗凭什么使他所做的工不致于被魔鬼毁坏呢?是借着不住的祷告,在神面前记念他们。这实在是保罗所以能不失去他所做的工,能得到满足赏赐的秘诀(约2:8)。所以爱心的关怀和忠心代祷可说是保罗无往而不利的武器。C 记念信徒的信、望、爱三大美德(1:3下)3下?「不住的记念你们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信、望、爱是信徒的三大美德,也是信徒信仰生活里的三大要素。帖撒罗尼迦教会爱保罗栽培的时间虽短,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她具备了信徒所应有的高尚品格。可见保罗所结的属灵果子多么成熟而美好。一个健壮的母亲所生下的孩子,当然也是健壮的!帖撒罗尼迦教会实在要叫今天许多建立了三十年、五十年的老教会感觉羞愧。信主的年日长久,并不一定灵命就比别人长大。时间虽然是一项重要因素,可以考验一个人的信仰,可是时间并不能限定一个人灵命的进度。如果追求长进,三个礼拜也可以有很大的进步;如果不追求进步,三十年还是停在那里,甚或是后退了。在此提到信望爱跟工作、劳苦、忍耐的关系:信心所作的工夫(1:3下)3下?真有信心的人,不会单有信心而没有表现。有信心就必定有「工夫」。真信心是一种生命的信心,是不会停止的。它必定要作工,要「动」,要活出来。主耶稣说:「信神所差来的,这就是作神的工」(约6:29),这是主耶稣对信心和工作的关系最好的解释。信心的工夫里最要紧的「工夫」,就是接受神所差来的救主。这是信心一切工夫的起点。帖撒罗尼迦人像初生的婴孩,不但在属世方面没有势力地位可以倚靠,就是在属灵方面他们也只不过是信主几个礼拜的人,没有属灵的「资历」可说;但他们却有生命的信心,因信心而表现了基督徒在信仰上的勇敢,为基督作了美好的见证。「因信心所作的工夫」,这句话也说明了「工夫」的性质和类别,是属于什么样的工夫──就是因信心而作的工夫,不是凭着人自己的才干、知识而作的工作。我们虽然有恩赐、有才干,但是不一定有信心来运用我们的才干和恩赐。保罗在罗12:3:「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畏看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得合乎中道。」在那段的下文就讲到恩赐的运用。他先提醒信徒要按着神所赐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不要以为自己的恩赐、才干很大,学问很好,就骄傲,还要看你有多少信心来运用这些恩赐和才干。凭信靠神的心而作的工作才是信心的工作。帖撒罗尼迦信徒的工作,是因信心而作的工作。他们是因为信那将来荣耀的盼望而为主作工,又凭着信心靠 而作工。爱心所受的劳苦(1:3下)3下?「劳苦」原文kopos,除了「劳苦」的意思之外,还含有烦劳的意思。 K.J.V.除了译作labour(劳苦)外,也译作trouble(烦扰或劳烦)(如太26:10;可14:6;路11:7;18:5;加6:17等)。中文和合本译法如下:太26:10;可14:6译作「难为」;路11:7;加6:17译作「搅扰」;路18:5作「烦扰」;约4:38;林前15:58;林后11:23;帖前1:3;3:5;启14:13等译作「劳苦」;林后10:15;林后11:27;帖前2:9,帖后3:8;启2:2等译作「劳碌」;林前3:8译作「工夫」;林后6:5译作「勤劳」;来6:10是较特别的译法,译作「所显的爱心」,含爱心而劳苦之意,是将爱心与劳苦二字合译作「爱心」。K.J.V.译作labour of love(爱的劳苦)。劳苦有许多种,如主耶稣曾呼召人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太11:18),所说的是世人在罪恶权势下的劳苦;所罗门说:「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传1:3),所说的是在物质世界中为各种世事、生活劳苦的虚空。但帖撒罗尼迦的信徒却为「爱心」而劳苦,也就是为爱主、爱人、爱教会而劳苦。这样的劳苦是神所记念的。使徒约翰在启示录2章中,称赞以弗所会是为主劳苦的教会,但她却把起初的爱心失落了。虽然劳苦,却不是爱心的劳苦。既不是因爱心而劳苦,那必是为着职业、生活、人前的荣耀,不得不劳苦,或为维持过去的\cs14「光荣」而劳苦。这等「劳苦」正像草木禾楷的工程,经不起考验;只有爱心所受的劳苦才是使徒所称赞的劳苦。这里所说的爱心应包括两方面:爱主:就是爱他们所不见的神。爱人:就是爱那些跟他们一样蒙主恩典所拯救的人,爱主所爱的那些失丧灵魂。惟有真正有爱心的,才会为主的缘故,任劳任怨,不但作而且殷勤地作。就像父母为儿女劳苦,不是受人催逼,而是出于自发,受爱的催逼。保罗情愿为加拉太教会再受生产的苦,这种「苦」,是保罗自己要为他们受的;或说是「爱」使他愿为他们受的。这种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完全是甘心情愿,毫不勉强虚伪。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1:3下)3下?有许多人能够劳苦,却不能忍耐。他们可以劳苦一时,但是渐渐就不能坚持下去。因为他们忽略了盼望,他们为爱心所受的一切劳苦,都不会落空,都是存在天上的。我们有盼望才能忍耐;没有盼望,当然不能忍耐。病人如果知道自己的病一定会痊愈,就算是重病也能忍耐,因为他有盼望。但病人若知道他病是不会好的,那他对于疾病所带给他的痛苦就无法忍耐,因为他已经失去盼望。「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本句很笼统地讲到主耶稣基督所要带给我们的一切福分和恩典。但既说「盼望」,所以是偏重于将来或快要来的恩典,而不是指过去已经得着的福分。按下文第十节看来,本句也含有盼望主耶稣基督再来而存的忍耐的意思。因为帖撒罗尼迦信徒是已经得着耶稣基督的人,他们并不是「盼望」得着耶稣基督,而是已经接受基督了。所以这里所说的盼望,是盼望在主耶稣基督再来的时候所带来的荣耀,和 要来迎接信徒到 那里去。为着有这美好的盼望,帖撒罗尼迦信徒坚强地忍耐各种苦,难他们为主的缘故,在地上凭信心作工,用爱心劳苦,并忍耐的等候 的再临。总而言之,信心的价值在乎今天,因为到见主面的时候,就不需要信心;盼望则关系将来,能叫我们忍耐;至于「爱」是一切生活和工作的动力。爱是联络全德的,在一切事上加上爱才有永存的价值(林前13:1 -3)。爱不但为现今,也为将来,因为爱是永不止息的。不论今世或永世同样需要爱。问题讨论帖撒罗尼迦在什么地方?保罗跟谁一起在这里工作过?教会是在谁的里面?有什么教训?保罗常为众人感谢祷告,对保罗自己灵性有什么影响?你有相似的体验吗?信望爱在帖撒罗尼迦信身上产生了什么效果?第二段 因信心所作的工夫(1:4-10)从1:4开始是本书第二段,也是本书主要内容的开始。本书的1:3「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可作为本段的题目。全段给我们看见使保罗怎样凭着信心建立了帖撒罗尼迦教会。他在帖撒罗尼迦,不是单凭口讲,也在信心、爱心、圣洁生活上留下美好的榜样,以致帖撒罗尼迦信徒也在信心、爱心、盼望上,有很快速的长进。不但如此,而且他们也效法了保罗,在大逼迫中,不只领受了真道,还为主作了美好的见证,成了马其顿和亚该亚众教会的榜样。所以本段所说的「因信心所作的工夫」,不是单指保罗和他的同工们所作的工作,也包括帖撒罗尼迦信徒在患难中为主所作的。一 信心工作的根据(1:4-5)信心是要有根据的。如果信心的根据靠不住,所谓「信心」也就靠不住。保罗信心工作的根据是什么呢?在这里所提到的根据有三:1 神的慈爱(1:4上)4上?「被神所爱的弟兄阿」,使徒看出帖撒罗尼迦信徒是神所爱的。这称呼本身证明他们的确是神所爱的,否则他们怎会成为保罗在主里面的弟兄呢?我们该记得,每一个人可以在教会里被称为弟兄已经是神慈爱的最好明证。对帖撒罗尼迦教会来说:他们不但被称为弟兄,他们还有信心所作的工夫,有爱心所受的劳苦,有因盼望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这更叫保罗感觉到他们是神所爱的弟兄。如果保罗的眼睛单看到帖撒罗尼迦信徒当时所遭受的「大难」(1:6),或是单看到帖撒罗尼迦教会里那些闲懒不作工的基督徒(帖后3:10-11),就会看不见神在他们身上的爱,他自己在工作上的信心也就会受到打击。我们必须先对弟兄有信心,然后才能凭信心向他作工。人心虽然是顽梗的,但神是慈爱的。我们虽然会遇见艰难困苦,遇见反对及工作上许多的拦阻,然而神是慈爱的, 爱每一个灵魂。保罗看明了这一点,所以满有信心地冒着危险向帖撒罗尼迦信徒作工;他的工作有很实在的成效。保罗的神也是我们的神,爱帖撒罗尼迦信徒的神,也是爱今日教会的神;但我们是否像保罗这样信神,像帖撒罗尼迦教会这样因信而在苦难中作工?2 神的拣选(1:4下)4下?保罗信心工夫的第二个根据是神的拣选。「我知道你们是蒙拣选的」,这句话也可以补充解释为何上句他称受书人是「被神所爱的弟兄」。他既知道他们是蒙神拣选的,也就可以肯定他们是神所爱的了。在以弗所书中,保罗很清楚地讲论「神拣选的旨意」。他说:我们这些信 的人,乃神创世以前在基督里所拣选的,目的是要我们在 面前成为圣洁,没有瑕 (弗1:4)。但在以弗所书,保罗的点是说明神豫定的旨意,在本书却注重保罗个人对帖撒罗尼迦信徒的认识。他实在从他们身上看出他们是蒙拣选的人,这是由于信徒们表现了美好见证的缘故。「蒙拣选」这个词语含有三种意义:第一个意义:说明他们是神所喜悦的我们不会拣选我们所不喜欢的。照样,神喜悦他们,所以 拣选他们。第二个意义:说明他们是神所分别出来的\cs10「拣选」这个词的本身就含分别出来的意思。就像我们到公司里买东西,选出我们所要的,就是把它从其他东西中分别出来成为我们所要的。所以「拣选」含有分别出来的意思。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分别出来,怎么知道是被拣选的呢?第三个意义:神所要赋予特殊使命和地位的正如彼得所说:「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参彼前2:9)。所以,每一个基督徒既然知道自己是蒙神拣选的,就该在我们身上显出神的慈爱,在一切事上让人看见我们是神所喜悦的,更应该从世俗当中分别出来;因为我们是被拣选的。在生活上应该跟所蒙的恩相称,也要借着言语,行为和工作来宣扬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因为这是我们蒙拣选的目的,是每个基督徒所共有的使命。此外,「拣选」表明了神对 所拣选的人有个别的特殊使命,基督徒就应该寻求明白神万人中把我们召出来的目的是什么,然后照着神拣选我们的目的而生活行事。那就是我们人生最高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基督徒成功的要诀。3 神的同工(1:5)5?保罗信心工作的第三个根据是神的同工,这是他在一切工作上所看见最宝贵的根据。保罗在此提出四件事证明他的工作有神的同工。所谓有神的「同工」的意思,包括人的工作和神的工作两方面,神跟人一起工作,就是神人同工。保罗所提的四件事就是包括这两方面:他说:「……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这四件当中,言语和信心是保罗这方面的工作,而权能和圣灵是神那方面的工作。他们这样一起同工的结果,就看出圣灵在帖撒罗尼迦信徒身上显出了意想不到的工作效果。A 言语(1:5)5?「不独在乎言语」,「言语」当然是指真理的宣扬,是口头上的传道。这语实在是传道人在传道工作上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所传的是什么样的言语呢?是我们自己口里要说的话?还是圣经的真理?我们必须很清楚透澈认识圣经的真理,然后才能把主的道传得完备。许多时候我们口中的言语不是传讲真理,而是传讲自己;不是讲论神的慈爱,而是传讲人的是非;以致我们的言语不过是一种声音而已,没有神的同工。每个作主工的人应该清楚知道,除了有声音的言语外,还有一种没有声音的言语,那就是圣灵的膏油和生活的见证。许多时候,我们传道只在言语,惟独用言语而已。但是保罗说他在帖撒罗尼迦传道,不独在乎言语,因为他在他们当中有美好的见证。B 权能(1:5)5??「也在乎权能」,主耶稣基督在世界上的时候, 的讲论和教训叫听的人觉得 跟文士们不一样,因为 的话里面带着权柄。为什么主耶稣的话带着权柄呢?因为 的话就是真理,权柄是在真理里面。我们所讲的若是真理,自然就有一种叫人心里慑服的权威。讲真理的人自己应该是个顺服神话语的人。如果他自己没有在生活上顺服神的真理,他所讲的真理就不能有叫人从心里敬惧而佩服的权能。所以言语的「权能」是从我们顺服神的权能而来的;亦即讲道的权能是从在生活上顺服神的权能而来的。先知但以理顺服神的旨意,违抗王的命令的时候,神的权能就显在他身上,使狮子的口被封住。万有本来是交给人管理的,都在人的权之下;但是,人类犯罪以后,亚当就失去万物都服他管理的权柄,因为他违背了神的命令。所以,我们要得到属灵的权能,在乎我们自己是否肯顺服神的权能而生活。C 圣灵(1:5)5??第三样是圣灵──「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圣灵和圣灵的能力是分不开的。我们所有能力的来源在乎圣灵的同工。人可以撒种,可以浇灌,可以栽培;但若是没有圣灵同工,它就不会生长、结果。我们可以用石膏或泥土做成一个人的模型,跟活的人完全一样高,一样肤色,但它是没有生的。当神用尘土造人的时候,如果没有向他吹那一口气,这个人就不能成为有灵的活人。我们在传福音的工作上也是这样,我们可以教人祷告,告诉他耶稣钉十字架为我们死,教他学会一些教会的仪式,但是,如果没有圣灵的同工,他就不能得着神的生命。保罗在神的工作上有圣灵的印证。圣灵的印证实在是他传道工作上最大的安慰,也是我们今日作主工所必须有的。我们怎么能得着圣灵的同工?怎样使圣灵印证我们所作的工作是神所喜悦的呢?必须在神的旨意里面事奉。我们应该走在神所要我们走的道路上。保罗没有自己的拣选,没有自己的喜欢。他在帖撒罗尼迦传道,没有不纯正的动机,没有金钱的企图,或荣耀自己的存心,完全是为着神的福音,顺服神的旨意,所以有圣灵的同在与能力。D 信心(1:5)5??第四样是充足的信心。「充足」原文polus,指数量之众多或大量,也可指时间的长久。在K.J.V.多半译作much或many或great(如great multitude大群);在林后7:4既译作「大大」又译作「多多」。在徒27:14;路15:13;约5:6,却用于指间方面「多」和「许久」。保罗说他到帖撒罗尼迦是凭着充足的信心,意思就是满心相信,又在经过许多逼迫试炼中还是相信。充足的信心,使他能为爱主发出充足的光亮。有许多基督徒奔走天路,好象将残的灯火,只有一点点微弱的光发出来。信心不充足,因为常受良心的指控;良心常受指控,因为不按真理行事,或不明白真理。但是保罗所有的信心是充足的,因他对所信的神有深切的认识,对自己所传扬的福音有绝对的把握(加1:1 ;弗3:4),从经历中知道神的信实,就产生出充足的信心。三 ??信心工作的见证(1:5下-8)1 使徒所表现的见证(1:5下-6)使徒所表现的见证有三方面:A 他们的见证是信徒所知道的(1:5下)5下?「正如你们知道……」,他们的生活行事是信徒们所目睹共知的。传道人的生活为人是信徒的眼睛所注目观察的,照样基督徒的生活为人也是许多不信者所留意考验的。使徒和他的同工们不单向帖撒罗尼迦人传道,也让他们看他们怎样为人,怎样按福音的真理行事。正如罗在林后4:1 ,2所说的──「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请注意「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这句话,说明了保罗传道生活中为自己所定下的原则,是叫信徒们从他们的良心中承认他的忠心。例如:他所讲的道是否有权能?他怎能叫许多敬虔的希利尼人和尊贵的妇女归向基督?他的生活是否敬虔无可指责?他的工作是否有充足的信心和圣灵的同工?这些都是帖撒罗尼迦信徒的良心能为他作见证的。他曾在腓立比被害受辱,在大战争中把福音传给帖撒罗尼迦信徒,然后他劝勉他们不要被患难所摇动(帖前3:3)。他曾爱他们,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甚玉连性也愿意给他们(帖前2:7,8);然后,劝勉他们要彼此相爱「如同我们爱你们一样」(帖前3:12,4:9)。他曾在他们中间过着圣洁、公义,无可指摘的生活(帖前2:10),然后告诉他们「神的旨意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帖前4:3)。他曾经辛苦劳碌、昼夜作工、传神的音(帖前2:9),然后吩咐他们要立志作安静人,亲手作工(帖前4:11)。他曾忠实地对他们传讲神所托付的音,从不用谄媚的话,不向人求荣耀(帖前2:4-6),然后叫他们敬重那在他们中间劳苦的人(帖前5:12-13)。他曾常常为他们感谢父神(帖前1:2;2:13;3:9),然后告诉他们要凡事谢恩(帖前5:16-18)。他曾以等候主的再来作为他生活工作的中心(2:19;3:12-13),然后他劝勉他们要警醒等候主的再来(帖前5:1 -9)。所以他的工作实在不是在乎言语;这些都是能使帖撒罗尼迦信徒从心底敬服他的。B 他们生活行事常为别人的益处(1:5下)5下?保罗在帖撒罗尼迦是怎样生活呢?是「为你们的缘故」而生活。保罗曾经教训那些哥林多人──「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10:23)。许多事不是根本不可做,但为别人的益处,所以我们不做。保罗就是这样为别人的益处而生活。为别人的益处而生活比为自己而生活的人生价值倍增。如果我们真认识这一点的话,我们必定会更加谨慎自己的言行。但「为你们的缘故」,绝不是为别人的缘故而装出虚伪的敬虔来,而是为别人的缘故,认真地过着敬虔的生活。许多基督徒父母、师长、主管、教会领袖们,好象误会了「为别人」的真正意义。他们正在自我陶醉,为他们的儿女、学生、家庭、会众的「榜样」只是虚伪的属灵的「榜样」。其实,这样的生活一点都不是「为别人」,完全是为表扬自己。C 他们的榜样成为信徒效法的对象(1:6)6??「并且」表示本节与上文的关系是连续上文的。「就效法我们,也效法了主」,原文是跟在句首「并且」的后面,是着重句,N.A.S.B.也是放在句首,译作you also became initators of us and of the Lord,中文新旧库本译作「你们……就成了效法我们也效法主的人」。所以帖撒罗尼迦信徒能够在大患难之中,经历了「蒙圣灵所赐的喜乐……」,是效法使徒而效法主的结果。使徒们的见证,成了信效法的榜样,叫他们也大胆地踏上使徒所留下的脚宗,为所信的真道,勇敢争战,因而也体验到神在苦难中所赐的喜乐。2 信徒们所表现的见证(1:6-8)A 在受苦中信主(1:6上)6上 他们表现的第一样美好见证,就是一信主就为主受大患难,甚至是加入这受患难的行列而信主的;而且他们在大患难中经历到圣灵所赐的喜乐。他们既然是在大患难、大逼迫中信主的,这样他们信主的动机,完全不是为着要在肉身方面得什么好处,而是出于神圣的动机,知道自己是人,知道耶稣基督是他们的救主,而甘愿付上一切应付的代价,归信基督。所以他们的信,是建造在很美好的根基上。B 经历过圣灵所赐的喜乐(1:6上)6上?这里所注重的是指圣灵在患难中所赐的喜乐。这种喜乐跟在平安当中所尝的喜乐不同。按当时帖撒罗尼迦信徒的境来说,他们既在患难之中,那么所谓「蒙了圣灵所赐的喜乐」,当然不是指患难的免除,而必然是:1. 患难不能动摇他们的信心,2. 在患难中得胜,3. 在患难中冒死领受真道,4. 在患难中照样把福音传开,5. 在患难中经历了主的同在──在主里平安。因此他们大有喜乐(参约16:20下,33;20:20;徒16:25)。圣灵所的喜乐究竟怎样美妙,不是单单生活在平安环境中的人所能领略的,只有曾在大患难中生活过的人,才有机会体验。许多最高的人生价值,都不是在平安中得着,而是在大难之中得着(雅1:2)。正如圣灵在患难中所赐的喜乐,也只能够在患难中尝到。帖撒罗尼迦信徒如果不肯为福音受患难,也必定没有法子因患难尝到这样的喜乐。一艘停舶在海港内的轮船虽然「平安」,但是如果它一直停在海港内总不出海,就完全失去了轮船的功用,也一定不能认识海洋的广阔无垠。照样,一个基督徒如果不肯为福音受患难,也就不能领略神在患难中借着圣灵所赐的喜乐是多么美妙丰富,并且也失去了基督徒的发光功用。C 领受真道,效法基督(1:6下)6下?「领受真道,就效法我们,也效法了主」,他们为什么会效法使徒和主耶稣?因为领受了使徒所传给他们的真道。他们信主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根基却很稳固,又经得起试炼,因他们有一个受教的心,肯听从使徒的教训,这是他们跟主的第一步。但他们不是只跟从使徒效法使徒,而是效法使徒「也效法了主」,他们很快就进入第二步的灵程里去。我们从谁领受主的真道,就很容易效法谁,这是一般人的情形。可是我们该像帖撒罗尼迦信徒,不是单单停在效法人跟人的地步上,我们更要进一步地效法主,跟从主。虽然神常用 的仆人或使女叫我们的灵性得着很大的帮助,但神的目的并不是要我们一直效法某一个人,而是要我们效法 自己,跟随 自己。帖撒罗尼迦信徒不只效法使徒而己,他们更借着效法使徒而效法了主耶稣。使徒保罗在他们中间时,他们跟使徒一同为福音争战;使徒离开他们之后,他们跟从主的引导,照样为福音争战,甚至在大患难之中显出信爱望美好的见证,成为众教会的榜样。可见他们的确学会了怎样跟主,是能够自己靠主站立得住的信徒。D 成了众教会的榜样(1:7)7??马其顿和亚该亚是个很大的地区,帖撒罗尼迦教会的见证怎能这么快传遍整个希腊半岛?注意:1. 他们的见证说明了单效法人和「也效法了主」的教会的分别。单单效法人的,只会以别人所作的为榜样;但那些效法主的,却会成为别人效法的榜样。2. 全教会的见证,远比个人的见证更有力量。他们全教会都同心为福音作见证,这样的见证就好象一座城建在山上一样,是不能隐藏的。许多基督徒到今天还不明白什么是教会的见证,什么是全教会传福音。他们多半倚靠一两个传道人,或少数在讲台上有特殊恩赐、个人灵性有特别造诣的人在工作。这种发展教会的方式只造成个人的伟大,就整个教会来说,并不算得是个发光的教会;但若全教会的信徒都有美好见证,这种传福音的方式,就像帖撒罗尼迦教会那样,能叫福音很有力地、迅地传到远方去。本节经文(1:7)很适合说明保罗在上文所说「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独在乎言语」是什么意思。这不只是在保罗这一方面,不单用言语传福音,也说明了帖撒罗尼迦教会那方面,也用他们的见证证明了主仆人所传的道,所以,保罗所传的音,在帖撒罗尼迦是「不独在乎言语」的。在此请注意第6节,保罗怎样做了帖撒罗尼迦信徒的榜样,然后帖撒罗尼迦信徒又做了马其顿和亚该亚众教会的榜样。这里的次序是先有保罗留下美好的榜样,后来帖撒罗尼迦教会也留下美好的榜样。我们看见保罗把基督的丰盛生命带给帖撒罗尼迦教会,撒罗尼迦教会也把从保罗所得到的生命经历传出去,带到马其顿和亚该亚的众教会去。生是有自动传播延续的能力,因此生命必然产生同样的生命。E 把主的道远远传开(1:8)8?帖撒罗尼迦教会不过是在那里专心传神的道,并没有传自己。他们只用坚定的信心,持定所信所望的,实行在基督里的爱心,不顾一切的冒着大患难为主作见证,并不为自己;但他们这样一心为主的道的结果,不但主的道传开了,他们那美好的名声和见证,也跟着他们所传的道传扬出去,他们用不着请人替他们宣传,而是很自然地,他们向神的信心和见证就传出去了,不但传到马其顿和亚该亚,「就是在各处也都传开了」,甚至那用福音生了他们,又喜爱他们的保罗,也用不着为他们说什么了。这是神为他们所作的工。当人在那里尽心尽意地叫神得荣耀时,神也会在无言无语之中叫那人得荣耀。神对个人是这样,对教会也是这样。教会只要专心地高举基督,基督也会在人不知不觉之中把那些高举基督的教会显给众教会看。三 信心工作的目标(1:9-10)第9节第一句「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报明」的「他们」,是指上文马其顿和亚该亚这些地方的教会。保罗在这两节中的意思是:向这些教会他已经不用再为帖撒罗尼迦教会说什么话了;因为他们的见证早就已经传出去。这些马其顿和亚该亚的信徒,自己已经清楚知道保罗怎样在帖撒罗尼迦作工,帖撒罗尼迦信徒怎样离弃偶像,归向神。但从这些叙述中,保罗灵了他这样凭信心向帖撒罗尼迦人工作的目标是什么,他的目的是要使他们:1 「离弃偶像归向真神」(1:9上)9上 这是得救的经历,「出死入生」是灵程的初阶。注意「归向」这两个字,说明帖撒罗尼迦信徒在他们人生路途中曾有一个方向的大转变:从前是向着偶像,现在是归向真神。神造人只有一个脸孔,所以他只能面对一个方向。人的脸向东的时候,他的背一定向西;脸向北,背一定向南。没有一个人的孔同时向东又向西,或是同时向北又向南。所以,我们如果要面向神,另一个候面向偶像,必然弄得目眩眼花,站立不住。照样,一个基督徒的心如果有时向神,有时向偶像或罪恶,那么他灵性的光景就一个一天到冕转来转去的人。这样心怀二意的基督徒,既不能得到属灵的福气,也不能享受罪中之乐。帖撒罗尼迦信徒怎能在大逼迫中坚定站稳呢?因为他们已澈底离弃偶,专一归向神。2 「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1:9下)9下 离弃偶像,归向真神,这是信。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却是爱和劳苦。这里所说「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的人,并不是指保罗和他的同工,而是指帖撒罗尼迦信徒,是一些刚信主不久的信徒。是否传道人才要服事真神呢?或信主很久的老信徒才服事真神呢?不,信主不久的帖撒罗尼迦信徒就服事真神了!可见所有信徒都可以被主使用,像帖撒罗尼迦信徒一样。注意,在这里保罗特别提到这位神是又真又活的,不是又假又死的偶,被「人」随意摆布作弄,任凭「人」的要求处置。「偶像」要照拜它的人的意思来保佑人,拜它的人成了它的主人,这只不过是人自己欺骗自己的假敬拜而已!这「又真又活的神」却是要「人」照 的意思,等候 的旨意来服事 。许多基督徒把又真又活的神当作又假又死的偶像来事奉。他们常在那里「吩咐」、「差遣」这位真神,要 来成就他所要的。他们祷告祈求,并不是要等候神的旨意,而是要成就自己心中的欲望。基督徒必须注意,我们所服事的是又真又活的神,不可以用对待偶像的观念来服事这位又真又活的神。3 「等候 的儿子从天降临」(1:10)10?本节很简单的告诉我们,我们所等候的这位主耶稣是怎样的主。 是曾经从天上降世为人,为我们死而复活,升到天上的主。这位复活升天的主必定要再来教我们脱离将来的忿怒,这是基督徒的盼望。所以九、十两节中,又简要地重复了上文讲过的信、望、爱三项重要的属灵品德。本节讲论等候主的再来时,特别强调主从死里复活和救我们脱离将来的忿怒,是针对帖撒罗尼迦信徒的需要。他们在大患难之中,生命的安全受到威胁,受敌人这样无理的逼害,难免心中懑不平。但使徒提醒他们,主是死而复活的主,又是救我们脱离将来忿怒之审判的主,现在为福音招惹人的忿怒并不可怕,那些逼迫信徒的人,招惹神的忿怒才真正可怕。所以,我们要持定可以免受将来忿怒的盼望,等候主来。「等候」需要很大的忍耐,常常叫我们觉得十分枯燥无味;但如果我们所等候的是我们所爱的人,就不至觉得难耐了。雅各曾经为等候娶拉结而替他岳父作工十四年,他却看这十四年「如同几天」(参创29:18-20)。所以,等候我们所爱的人,不会难受反而会觉得快乐而充满希望。「等候」也含预先约会的意思,主耶稣在立新约时曾说:「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太26:29)。现在我们每逢吃饼喝杯就是纪念 的约,「直等到 来」(林前11:26)。那「公义的冠冕」,不但为保罗存留,也为一切「爱慕 显现的人」存留(提后4:8)。问题讨论基督徒要怎样在生活、事奉、对神、对人各方面操练信心、爱心和盼望?保罗信心的工作有什么根据?试从本章或本书找出经文,证明保罗传福音确是「不独在乎言语」。保罗在什么情形下把福音传开?帖撒罗尼迦信徒在怎样情形下成了众教会效法的榜样?试对照今日基督徒的情形。服事又真又活的神,跟服事偶像,最主要的分别是什么?――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帖撒罗尼迦前书讲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