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称雄那个国家qq水浒哪个武将厉害多还厉害?

战国中的七国的国力资料?
战国中的七国的国力资料?
战国处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接连不断,社会呈现天下大乱的形势。这期间,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先后出现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这七个大国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一面在本国实行变法改革以图强,一面相互混战,侵伐小国,互相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历史上称这七个大国为“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254年,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魏国独占中原。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较早地实行了社会改革,使魏国成为最先强盛的国家。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进攻赵国。魏军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很快逼近赵都邯郸。在这形势危急的情况下,赵成侯忙派使者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帅,出兵救赵。孙膑说:要想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劝解两个打架的人,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派兵解围,应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造成敌人的后顾之忧。田忌接受孙膑的意见,领兵杀向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听说大梁吃紧,领兵回救,星夜赶路。孙膑、田忌将齐军埋伏在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静等魏军前来决战。魏军长途行军,疲于奔命,人困马乏。双方一经交战,魏军全线崩溃,齐军获得全胜。这就是以“围魏救赵”的战法著名于世的“桂陵之战”。
事隔不久,魏国联合韩国打败齐国,挽回了败局。魏国在中原又成为第一强国。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仍派田忌、孙膑率军解救韩国。孙膑采取退兵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齐军佯败后退,第一天留下了10万人做饭的锅灶,第二天减少到5万人的锅灶,第三天减少到3万人的锅灶。庞涓以为齐军逃亡严重,穷追不舍。这时,孙膑在马陵设下埋伏,等庞涓带兵追到马陵,孙膑一声令下,齐军金鼓齐鸣,万箭齐发,大败魏军,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此后,魏惠王和齐威王会盟徐州,双方妥协,均分东方的霸权地位。
后来,魏国逐渐衰弱,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霸主,进入了齐、秦争强时期。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一跃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这时,东方的齐国与秦国旗鼓相当,双方在不断兼并周围弱国、扩大势力范围的同时,又进行着所谓“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合纵”就是指弱国联合起来,阻止强国进行兼并。“连横”就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实际上“合纵”和“连横”都是争取暂时同盟者的外交手腕,其目的是进一步兼并土地,扩张领土。
齐、秦斗争的焦点在于争取楚国。楚国的国力开始很弱。
战国初期,楚悼王任用吴起为令尹,实行变法,国势富强,一举打败了魏国并出兵伐秦。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吴起的新法被废除,楚国一天天走下坡路。楚怀王在位时,秦国派张仪入楚鼓吹“连横”,劝楚绝齐从秦,并口头许愿,以归还楚国商於(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600里地方为代价。楚怀王信以为真,就和齐国断交。当楚国派人向秦国讨取土地,秦相张仪狡猾地说:“我和楚王商定是六里,没听说是六百里。”楚怀王十分恼火,发兵攻秦。结果吃了败仗,楚兵被杀800人,楚将屈匄被俘,汉中地方被案国占去。楚怀王又调动所有兵力与秦军战于蓝田。魏国乘楚国空虚,袭击楚国。齐国却不支援楚国。楚国吃了大亏,从此一蹶不振。
这时,秦齐斗争趋于白热化。公元前298年,齐、韩、魏、赵、中山等五国联军攻入函谷关。秦国被迫退还夺去韩、魏的一些地方,五国才退了兵。齐国成为关东各国的盟主。公元前288年,秦昭王自称西帝,尊齐愍王为东帝,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拉拢齐国,破坏了关东的“合纵”联盟。
公元前286年,齐国灭掉宋国,一时威势很盛,引起各国的不安。秦国联合了燕、楚、韩、赵、魏等国共同伐齐,于公元前284年,在济西(今山东聊城南)大败齐军。燕国自昭王即位后,招纳贤能,任用乐毅为将,决心报齐国入侵之仇。这时,趁势攻下齐的国都临淄,连下七十余城,并入燕国版图。后来,齐将田单利用燕国内部矛盾,驱逐燕军,收复了失地。然而,齐国已经丧失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
秦国在“合纵”斗争中削弱了齐国,开始向东方大发展。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攻破楚国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迁国都于陈(河南淮阳),秦国夺得巫郡和黔中郡。楚又迁都到寿春。楚国更加削弱了。
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率军进攻韩国的上党郡,郡守投降赵国。赵国派著名大将廉颇率大军镇守长平(山西高平),筑垒坚守,以逸待劳,与秦军相持三年,不分胜负。秦国丞相范雎派人到赵国行施“反间计”,散布廉颇坏话。赵王信以为真,就派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的赵括替换廉颇。赵括骄傲轻敌,一到前线,下令倾巢出击。秦将白起采取了诱敌深入、迂回包抄的战术,迫使赵军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作战。在一次突围中,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40万大军被俘,白起把他们全部活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秦军乘胜前进,包围了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魏派晋鄙率兵救赵。因怕秦军,半路上逗留观望。公元前257年,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盗出魏王的虎符,假传军令,挑选八万精兵援救赵国。同时,楚国援军赶到,联合打败秦军,解除邯郸之围。这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事件。
秦国虽然暂受挫败,但实力雄厚,六国没有一个能单独抗秦。秦国统一六国的形势完全成熟了。
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转变为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齐国为临淄。楚国为郢。燕国为蓟。韩国为宛。赵国为邯郸。魏国为大梁。秦国为咸阳。
楚的都城——宛(今河南南阳)战国七雄之一
*魏(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战国七雄之一
*赵(都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战国七雄之一
*韩都城在今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战国七雄之一
七国称雄指战国时期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国并存及互相兼并的一段历史。
战国处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时期。广大奴隶和平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接连不断,社会呈现天下大乱的形势。这期间,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先后出现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他们侵伐小国,互相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历史上称这七个大国为“战国七雄”。
秦始皇,是姓赵的后裔,始姓赵,名郑
那应该叫做赵政
齐威王,名田因齐,公元前356年,父田齐桓公去世后即位, 至公元前319年,在位37年。
楚庄王(?-公无前591年),又称荆庄王,熊氏,名旅(一作吕,侣),春秋时楚国最有作为的国君。郢都(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在位23年。
战国时的燕国,皇帝是姬哙
韩国皇帝是韩昭侯
赵国皇帝是赵敬侯
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至魏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国。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决河沟灌大梁城,虏魏王假,灭魏
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七国称雄重现中国历史(5)(图文漫画版)
促销信息:
商品评分:
配&送&至:
服  务:
温馨提示:
赠  品:
促销信息: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国称雄重现中国历史(5)(图文漫画版)
商品名称:七国称雄重现中国历史(5)(图文漫画版)
商品编号:
上架时间: 17:34:33
商品毛重:1.0kg
商品产地:
如果您发现商品信息不准确,
基本信息 书名:七国称雄-重现中国历史(5)(图文漫画版) 原价:24元 作者:张武顺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0 字数:170000 页码:16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bianma] 编辑推荐
暂无 内容提要
&&&&这是一套展现中国古代(特指盘古开天地至封建帝制被推翻)重大或特色文明的漫画文史丛书,全套共30册。每册以漫画形式表述9-12个广为人知的历史小故事,通过这些历史故事串联起该阶段的历史概貌,力争粗线条勾勒出中国历史(盘古—帝制被推翻)的概貌。本书为第五册,收录的故事有《三家分晋》、《孙膑斗庞涓》、《张仪欺楚》、《长平之战》等。
三家分晋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孙膑斗庞涓田单救国张仪欺楚屈原投江商鞅变法长平之战
暂无 媒体推荐
本产品质保期为:
服务承诺: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温馨提示:因厂家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更换随机附件等没有任何提前通知,且每位咨询者购买情况、提问时间等不同,为此以下回复仅对提问者3天内有效,其他网友仅供参考!若由此给您带来不便请多多谅解,谢谢!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最终购买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大陆动漫排行榜
购买了该商品的用户还购买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根据浏览猜你喜欢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在七国争雄,魏国人才最多,为什却被秦国所灭_百度知道
在七国争雄,魏国人才最多,为什却被秦国所灭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但魏惠王时却四面出击,国势也强盛起来,还弄的财殚力竭,应该避免多面作战,获利甚少,随着韩国的灭亡魏的末日也到来,但魏地缘上处于四战之地,民困兵乏,四处树敌,吴起治兵,和东方诸侯打的不亦乐乎,战国之初,魏国,到处攻伐,失去强国地位,,但却得不偿失,魏经李悝变法,魏国还没有坚持团结一致抗秦的策略,先后遭桂陵和马陵之败,
魏国尚武,尤其在任命著名将领庞涓后曾一度傲视天下,然而却引起公愤,导致马陵大败,一蹶不振。最后被秦所灭!
人才大多流失,而且地理位置不好,正处于各国之中,四战之地,常年攻伐,国力大减。
因为魏国常侵略其他弱国
其他类似问题
七国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战国七雄时期的各国人物_百度知道
战国七雄时期的各国人物
求:战国七雄时期,各国的知名人物.如各国有什么武将啊,文将啊^^反偎垡淋梢绛仁灵鄄娄萎正是能留名的就行了,管他官有多小.帮我分好下啊.例如:赵人:廉颇.关于学说届的人物就不要了,如孔子那些众所周知的!!对我没用.
2楼的不错,可惜就太盏迂节霖惬佬界痈兢拼少了.5楼的你就不要贴来了~我就是搜索不到才发问的呢!!!!......热心就好.7楼的也是少呢!要很大量啊!要不然,我该在哪找到关于大量这个时代的历史人物资料呢?我在别的论坛找到了~~辛苦了!没有我需要的!分送出去~~
提问者采纳
战国四大将领 赵国:廉颇 李牧 秦国:王翦 白起 战国四公子 赵国:平原君昆葜嫁分獐段茧啥建疾 赵胜 楚国:春申君 黄歇 齐国:孟尝君 田文 魏国:信陵君 魏无忌 秦国:宰相 李斯 齐国:宰相 田单 燕国:太子 燕丹 等等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4条回答
战国四大将领赵国:廉颇 李牧秦国:王翦 白起战国四公子赵国:平原君 赵胜楚国:春申君 黄歇齐国:孟尝君 田文魏国:信陵君 魏无忌秦国:宰相 李斯 齐国:宰相 田单燕国:太子 缺偎瓣撬只泼镑佾贝抬燕丹等等,太多了...一下列不完~~呵呵你想找这些人名,可以去读一些史书,比如史记...或者去看一些小说,里面提到很多人名,但是小说的人名很多都是错位的,就是不怎么准确,就看你是拿来干什么了!
秦国:秦献公赢师隰。其庶子(也是长子)赢虔(当过孝公的左庶长(相当于总司令))。嫡子秦孝公赢渠梁,丞相为大名鼎鼎的卫鞅(商鞅,师从鬼谷子习法家、兵家之学,开始官职叫大良造),辅佐孝公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七雄之首。其余车英、景监、上大夫甘龙、长史公孙贾、中大夫杜挚等等。魏国:魏惠王:其祖魏武候,父魏文候。精于享乐。丞相有公叔座、魏昂(魏惠王弟),上将军是庞涓。赵国:赵成候赵种,齐国:齐威王田因齐,丞相邹忌(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他们俩),上将军田忌(田忌赛马)楚国:燕国:韩国:韩昭候任用法家名士申不害变法;还有苏秦、张仪(三寸不烂之舌)、蔺相如、廉颇、赵奢(纸上谈兵的赵扩之父)、秦国司马错、白起(长平之战坑赵国40W)、王翦、李斯、战国四公子(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此四人追随苏秦连横抗秦)、楚国屈原、齐国孙膑(桂陵、颐陵之战灭庞涓,本和庞涓都是鬼谷子门生)等等还有很多。看看孙皓辉先生的《大秦帝国》你会知道很多的。
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太多了,人物很复杂,很多名将,名臣。名相都侍奉过几个国家。其中关系错综复杂,很乱,想长知识,不想去看史建议你去看 冯梦龙 的《东周列国志》是小说跟《三国演义》一样,还是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可以知道很多成语,典故的出处,很多有趣的故事。哈哈!~是你以后吹牛,聊天的资本啊!~~~~~~~~~~~
不知道你们这些从网上下载的东西对楼主能有用吗?!楼主要的人物!
建议楼主去看史书,如史记之类的,最好是把四库全书下下来慢慢看
中涉及到的比较多
i服了you了!
很多呢说不完
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在七个诸侯国之中,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编辑] 历史春秋末年,经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战国早期,上述大国,除吴于公元前473年被越所灭,全都保存下来。秦国、燕国实力较弱。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其中晋国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公元前453年,形成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局面,号称“三晋”。三晋在战国初期最强大,常常联合兵力进攻其他国家。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晋为诸侯。齐国自公元前481年田氏子杀齐简公,专齐政,形成“田氏代齐”的局面。但战国初期,齐实力暂时弱于三晋。楚国虽向东方略地扩展,但其北上与三晋争夺郑却遭受失败。越国灭吴后曾强盛一时,进入战国后因长期内乱,势衰。战国中期,秦、齐、楚、赵、魏、韩、燕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最初,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江南。赵国与韩国亦攻灭周边小国,并于公元前367年,乘周内乱,把周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燕实力仍较弱。由于国内变法的成功,秦、齐成为西方与东方两大强国。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53)和马陵之战(前341)中两次负于齐国,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各大国纷纷拉拢与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两大东西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赵灭中山。国力强盛。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次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公元前262-前260年,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激战,秦大败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七雄中国战国时期国力最强盛的秦、齐、楚 、赵 、魏 、韩、燕七国。春秋末年,经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早期
上述各大国,除吴国于公元前473 年被越国灭亡,全都保存下来。秦国、燕国实力较弱。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 。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号称三晋。三晋在战国初期最强大。公元前403年 ,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晋为诸侯 。齐国自公元前481年田(陈)成子杀齐简公,形成田氏代齐的局面
。楚国实力不及三晋 。越国在战国后期因内乱而势衰。中期
随着三晋的出现和越国的衰落,秦、齐、楚、赵、魏、韩、燕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最初,魏国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称雄江南 。赵国与韩国于公元前367年 ,把周分裂为西周和东周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燕实力仍较弱。由于国内变法的成功,秦、齐成为西方与东方两大强国 。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称王 ,但在桂陵之战(前353)和马陵之战(前341)中两次负于齐国,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锐意东进的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各大国纷纷拉拢与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两大东西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赵亦实力较强,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战国七雄之一齐国长城遗址晚期
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赵灭中山,国力强盛。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公元前288年 ,齐 、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 。次年 ,苏秦 、李兑合赵 、齐、楚、魏、韩5国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 ,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又次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公元前284年 ,燕昭王使乐毅为将 ,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5年。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公元前262~前260年,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激战,秦大败赵(见长平之战)。公元前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 、楚春申君救赵败秦 ,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公元前251 年 ,燕乘赵国新败 ,出兵攻赵 ,反被 赵国击败 。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 年 ,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公元前241年赵庞?合赵 、楚 、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战国处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接连不断,社会呈现天下大乱的形势。这期间,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先后出现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这七个大国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一面在本国实行变法改革以图强,一面相互混战,侵伐小国,互相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历史上称这七个大国为“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254年,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魏国独占中原。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较早地实行了社会改革,使魏国成为最先强盛的国家。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进攻赵国。魏军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很快逼近赵都邯郸。在这形势危急的情况下,赵成侯忙派使者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帅,出兵救赵。孙膑说:要想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劝解两个打架的人,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派兵解围,应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造成敌人的后顾之忧。田忌接受孙膑的意见,领兵杀向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听说大梁吃紧,领兵回救,星夜赶路。孙膑、田忌将齐军埋伏在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静等魏军前来决战。魏军长途行军,疲于奔命,人困马乏。双方一经交战,魏军全线崩溃,齐军获得全胜。这就是以“围魏救赵”的战法著名于世的“桂陵之战”。事隔不久,魏国联合韩国打败齐国,挽回了败局。魏国在中原又成为第一强国。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仍派田忌、孙膑率军解救韩国。孙膑采取退兵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齐军佯败后退,第一天留下了10万人做饭的锅灶,第二天减少到5万人的锅灶,第三天减少到3万人的锅灶。庞涓以为齐军逃亡严重,穷追不舍。这时,孙膑在马陵设下埋伏,等庞涓带兵追到马陵,孙膑一声令下,齐军金鼓齐鸣,万箭齐发,大败魏军,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此后,魏惠王和齐威王会盟徐州,双方妥协,均分东方的霸权地位。后来,魏国逐渐衰弱,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霸主,进入了齐、秦争强时期。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一跃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这时,东方的齐国与秦国旗鼓相当,双方在不断兼并周围弱国、扩大势力范围的同时,又进行着所谓“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合纵”就是指弱国联合起来,阻止强国进行兼并。“连横”就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实际上“合纵”和“连横”都是争取暂时同盟者的外交手腕,其目的是进一步兼并土地,扩张领土。齐、秦斗争的焦点在于争取楚国。楚国的国力开始很弱。战国初期,楚悼王任用吴起为令尹,实行变法,国势富强,一举打败了魏国并出兵伐秦。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吴起的新法被废除,楚国一天天走下坡路。楚怀王在位时,秦国派张仪入楚鼓吹“连横”,劝楚绝齐从秦,并口头许愿,以归还楚国商於(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600里地方为代价。楚怀王信以为真,就和齐国断交。当楚国派人向秦国讨取土地,秦相张仪狡猾地说:“我和楚王商定是六里,没听说是六百里。”楚怀王十分恼火,发兵攻秦。结果吃了败仗,楚兵被杀800人,楚将屈匄被俘,汉中地方被案国占去。楚怀王又调动所有兵力与秦军战于蓝田。魏国乘楚国空虚,袭击楚国。齐国却不支援楚国。楚国吃了大亏,从此一蹶不振。这时,秦齐斗争趋于白热化。公元前298年,齐、韩、魏、赵、中山等五国联军攻入函谷关。秦国被迫退还夺去韩、魏的一些地方,五国才退了兵。齐国成为关东各国的盟主。公元前288年,秦昭王自称西帝,尊齐愍王为东帝,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拉拢齐国,破坏了关东的“合纵”联盟。公元前286年,齐国灭掉宋国,一时威势很盛,引起各国的不安。秦国联合了燕、楚、韩、赵、魏等国共同伐齐,于公元前284年,在济西(今山东聊城南)大败齐军。燕国自昭王即位后,招纳贤能,任用乐毅为将,决心报齐国入侵之仇。这时,趁势攻下齐的国都临淄,连下七十余城,并入燕国版图。后来,齐将田单利用燕国内部矛盾,驱逐燕军,收复了失地。然而,齐国已经丧失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秦国在“合纵”斗争中削弱了齐国,开始向东方大发展。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攻破楚国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迁国都于陈(河南淮阳),秦国夺得巫郡和黔中郡。楚又迁都到寿春。楚国更加削弱了。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率军进攻韩国的上党郡,郡守投降赵国。赵国派著名大将廉颇率大军镇守长平(山西高平),筑垒坚守,以逸待劳,与秦军相持三年,不分胜负。秦国丞相范雎派人到赵国行施“反间计”,散布廉颇坏话。赵王信以为真,就派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的赵括替换廉颇。赵括骄傲轻敌,一到前线,下令倾巢出击。秦将白起采取了诱敌深入、迂回包抄的战术,迫使赵军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作战。在一次突围中,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40万大军被俘,白起把他们全部活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秦军乘胜前进,包围了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魏派晋鄙率兵救赵。因怕秦军,半路上逗留观望。公元前257年,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盗出魏王的虎符,假传军令,挑选八万精兵援救赵国。同时,楚国援军赶到,联合打败秦军,解除邯郸之围。这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事件。秦国虽然暂受挫败,但实力雄厚,六国没有一个能单独抗秦。秦国统一六国的形势完全成熟了。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转变为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齐国为临淄。楚国为郢。燕国为蓟。韩国为宛。赵国为邯郸。魏国为大梁。秦国为咸阳。 楚的都城——宛(今河南南阳)战国七雄之一 *魏(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战国七雄之一 *赵(都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战国七雄之一 *韩都城在今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战国七雄之一七国称雄指战国时期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国并存及互相兼并的一段历史。 战国处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时期。广大奴隶和平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接连不断,社会呈现天下大乱的形势。这期间,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先后出现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他们侵伐小国,互相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历史上称这七个大国为“战国七雄”。 秦始皇,是姓赵的后裔,始姓赵,名郑 那应该叫做赵政 史记说的 齐威王,名田因齐,公元前356年,父田齐桓公去世后即位, 至公元前319年,在位37年。 楚庄王(?-公无前591年),又称荆庄王,熊氏,名旅(一作吕,侣),春秋时楚国最有作为的国君。郢都(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在位23年。 战国时的燕国,皇帝是姬哙 韩国皇帝是韩昭侯 赵国皇帝是赵敬侯 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至魏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国。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决河沟灌大梁城,虏魏王假,灭魏
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至今,也有许多 成语典故跟这一时期的人物有关,除了 以下故事,你还知道吗 燕王喜二十八年(公元前227年),燕 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 .荆轲出发时,太 子及宾客都穿白衣戴白帽到易水边为他饯行 .高渐离击筑,荆轲慷慨悲壮地唱到:&风 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完 上车离去,头也不回一下,表示了他义无反 顾的决心. 燕太子丹曾与秦王政一起为人质,两人 同甘共苦,但随着泰国的势力日盛,便对燕 国开始轻视.燕太子丹怨恨秦王政不念友情, 傲然无礼,与鞠武共谋报复秦王之事.鞠武 劝太子丹西约三晋,南连齐楚.而太子丹认 为这乃长久之计,不如找人行刺秦王.鞠武 推荐田光,田光说自己已老,不能胜任,他 推荐荆轲后自刎而死.太子丹与荆轲纵论天 下形势,再三请求荆轲担任刺杀秦王的重任, 荆轲答应了.太子丹于是尊荆轲为上卿,派 其出使秦国,乘机刺杀秦王政.荆轲到了秦 国,买通秦王宠臣中庶子豪嘉,以得秦王在 咸阳宫召见.荆轲献呈燕国地图,展开地图 时,卷在里面的匕首露了出来.荆轲左手抓 住秦王衣袖,右手持匕首刺去.秦王急退, 匕首将秦王衣袖划断,秦王所佩之剑长,惶 恐之中未能拔出,绕殿柱而跑,荆轲紧追不 舍.群臣惊愕,不知如何是好.秦王绕柱奔 逃,将长剑移至背后,拔出,猛刺荆轲,断 其左腿.荆轲负伤,便 将匕首掷出,未中. 秦王又击了荆轲八剑.荆轲倚柱长笑,大骂 秦王,后被杀.(803倪娟侦供稿) : 杜牧在诗《题乌江亭 》中写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南宋词人李清照也在《夏日绝句》 中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无疑,这 是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事的高度评价. 曾有人说,或许项羽少那么一点霸气,少那么一点高傲,就能渡过乌 江,待他日东山再起,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的,项羽 有这个能力.他破釜沉舟,一举解巨鹿之围.楚汉相争之际,更是显示了 自己的卓越军事才能,刘邦曾趁项羽在齐地苦战彭城空虚之时,纠合56万 人马,迅速攻占彭城,项羽得知这一消息后,命令其部将继续平定齐地而 亲率3万精兵星夜回城.当时刘邦正陶醉于胜利的喜悦之中,结果56万大 军在楚军的猛攻下一败涂地,他的父亲太公及妻子吕雉全部作了楚的俘虏.? (802黄燕提供) 如果项羽只是单纯地作为一名战将,无疑是当时最杰出的人才,他临危不乱,行事果断,可是他却具有不善于用人,轻信多疑的致命弱点,而又不幸地带着这个致命伤坐上了楚军统率宝座.自古君王将相多疑,像秦始皇,李斯,曹操,朱由检,一个个都整天疑神鬼担心别人夺取他的皇位,他的地位,他的兵权,项羽当然也如此,因为轻信多疑,盲目听信谣言,范增因平白无故地受到项羽猜忌而悲愤出走,因为不善用人,难得的良将像韩信,陈平,还有英布纷纷从项羽的麾下转而投向刘邦. 轻信多疑,妇人之仁,所以,即使正如一些人说的如果项羽少一些霸气,少一些高傲,渡过了乌江,也未必能东山再起,更何况项羽又拥有别人不所有的残暴,攻襄城之余,项羽屠杀全城,巨鹿一战,秦将章邯已率军投降,可仍下令坑杀20万秦军降卒,入咸阳,又杀秦降王,火烧秦宫室,劫掠妇女宝货.项羽如此残暴,百姓又怎能信服于他,纵使他有卓越的才能,纵使他能效仿勾践卧薪尝胆,试想如此 一个出尔反尔的&膘悍祸贼&到了江东,江东百姓还会真心辅佐他,依然替他出谋划策,他日伺机东山再起吗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事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这首诗一点不错.与其屈天下,不如惊天动地刎于乌江,让天地为之动容!? 我欣赏项羽,因为项羽的豪迈性格,我敬重项羽,因为项羽的傲气和霸气,我赞赏项羽,更因为李清照的点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项羽也算是其中折腰的一位英雄了,却是一位带有浓厚悲壮色彩的失败的英雄,用他自己的话说乃&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山戎国(在今河北省东北部)侵略燕国.燕国的国君向齐国求救,齐国的国君齐桓公亲自率领大军去救助. 齐桓公的军队赶到燕国时,山戎国的军队已带着掠夺的财物,逃到东部的孤竹国去了.齐桓公命令军队继续追击敌人.山戎国和孤竹国的军队听说齐国的军队打来了,就吓得躲进了深山荒林中.齐桓公顺着敌人的踪迹攻进深山.最后,把敌人的军队打得四散逃奔.齐桓公取得了胜利,并把敌人掠夺的财物也夺了回来.当他们要返回齐国时,这时他们却迷了路.因为齐军来的时候是春天,山青水绿,道路容易辨认.而返回去时已是冬天,山野白雪皑皑,山路弯曲多变.所以,走着走着就辨不清方向了. 这时,齐桓公手下的谋士管仲说:&大王,狗,马都有辨认道路的本领.我们挑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引路,就可以走出山谷.&齐桓公立刻让人挑选了几匹老马,放开缰绳,让它们在前随意地走,军队跟在马的后边.没有多久,在马的带领下,齐国的军 队果然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 路.(802吴海康推荐) 学习中转站 .3. .2.历史大观园 ◆油车港镇中学历史小报第一期 () 主 办: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兴趣小组 主 编: 黄燕 徐发 徐强 王伟 创 刊 序 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灿烂文明史,如浩浩江水奔流不息.翻开历史长卷,大浪淘沙,留下多少千古佳话,风流人物.记住过去,才能更好地立足未来. 为了增强大家的学习兴趣,扩充历史知识,开拓历史视野,提高历史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创作了属于我们历史爱好者的刊物-----《历史小报》.虽然不成熟,不丰富,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 本小报共有四个版块,第一版为历史综合,介绍史学动态和史料信息;第二版为历史大观园,介绍历史典故和名人趣事;第三版为学习中转站,介绍学习方法和各类学习资料;第四版为煮酒论英雄,进行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此我们热切欢迎广大同学和老师为我们提供稿件,使本报的质量越来越好. 兴趣小组组长:徐发 古代中国(从先秦到1840): 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后汉书·陈蕃传》 东汉名臣陈蕃少时独居一室而院内龌龊,薛勤批评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事,安事一屋乎 &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三,三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四,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五,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4. 煮酒论英雄 申无守大喜,方知庄王并非庸主 ,庄王果然一改过去的做法,罢歌舞,亲政事,任用贤臣,诛杀奸佞,选拔良才,国人为他的所作所为欢声高呼.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楚庄王开始听政.周匡王王年(公元前608年),楚庄王亲率大军伐陈,宋,与晋师战于北林(今河南新郑),掳晋大夫解扬,晋师大败而返.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98年)春,楚庄王率军攻郑,夺取郑国的栎(今河南禹县).于是郑国转而成为楚国盟国.夏,楚庄王召集郑襄公,陈成公会盟于辰陵(今河南淮阳县西),郑,陈表示依附于楚国.后来,郑叛楚与晋结盟.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春,楚庄王率军攻郑.楚军包围郑都.经过3个月的围攻,终于破城.郑又向楚投降言和.六月,晋军出发救郑.晋军到达黄河岸边时,知道郑已与楚媾和,中军统帅荀林父想率晋军还归,但副帅先榖不听从他的命令,独自带着中军渡过黄河,与楚军作战.经过一天交战,晋已溃不成军.楚军取得胜利后,楚庄王命令在黄河边上祭祀河神,修建先君神庙,报告战争的胜利,然后回国.楚庄王的霸权由此建立. (803王伟供稿) 周顷王五年(公元前614年)楚穆王死,其子旅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开始即位的几年,不问国事,终日于宫中饮酒嬉戏,并下令:有敢谏劝者斩.大臣申无守问他说:&楚国的山上有一只大鸟,一连3年不飞不叫,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楚庄王答曰:&三年不飞,一飞冲天,3年不鸣,一鸣惊人.& 历史知识竞赛答案 1.程长庚2. 3月12日,纪念孙中山先生;3 朱耷,朱耷4,&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5,新加坡6,八公山的豆腐,淮王鱼7,金字塔8,00,200 W) 9,1970;10,能,不能;11,上弦月;12,云雾;13,天安门广场14,故宫;15,永乐大钟;16,山海关;17,方苞,刘大櫆,姚鼐;18,晋朝;19,韩非;20,武) 21,魏晋南北朝;22,指南针;23,南京;24,邓稼先;25,汉成帝;26,阿基米德;27,夏;28,经,史,子,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周易》,《礼经》,《春秋》. 1.誉为&京剧鼻祖&的是谁 2,我国的植树节 定在每年什么时候 3,中国绘画史上的&八大山 人&是谁 中国古代有位书法家,画家自称自己为 &驴&的是谁 4,黄山四绝是 5,有&花园之 国&美称的是哪个国家 6,淮南物产两绝是 7,世界上最大的坟墓是什么 8,若某点以东为 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以北为 北半球,则该点地理经纬度是多少 9,我国第一 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号于哪年发射成功 10,在 地球上,向东能绕地球一圈吗 向北能绕地球一 圈吗 1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指的月相是 12,&蜀犬吠日&指的是四川盆地多什么 13,世 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 14,世界上最大,最 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是 15,距今年代最久远, 且享有&钟王&称号的是 16,&天下第一关&指的是 17,桐城派是在清代很有影响的散文流派,主要代表&桐城三祖&,分别指的是谁 18,附马是古代的一种官职简称,全称是附马都尉.后来,&附马&成了皇帝女婿的别称是在哪个朝代 19,世界上最早提出人口论的思想家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是谁 20,首创密封试卷的是谁 21,&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说的是我国什么时期的选官制度.22,&水手之友&指的是什么 23,&六朝古都&指的是哪里 24,&两弹元勋&指的是谁 25,&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中的&楚王&指的是谁 26,&给我一个稳固的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挪动&的科学家是谁 27,世界天文学史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的记录,是在我国的哪朝 28,&四库&是指哪些 &四书& 是指哪些 &五经&是指哪些 (倪娟侦收集) 图书馆历史图书推荐 1.《中国历史故事集》 全书共有远古,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元,明,清十册.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了悠悠华夏文明的发展历史,看此册书,既了解了中国历史,又拓宽了视野,学习了许多课外历史知识和典故.同学们可以借来一读. 2.《中国古代十子精华丛书》 全书共分十册,主要介绍孔子,孟子,荀子,老子,管子,韩非子,庄子,公孙龙子的事迹和思想. 3.《中国传统道德中学读本》既有历史故事,又能提高道德修养.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说出夏,商,西周,东周,秦等王朝的起讫时间及建立者或都城. 什么是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 它们起到什么作用 礼乐文明是在哪个朝代确立的 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由什么决定 春秋时期出现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吗 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有哪些原因 什么是尊王攘夷和葵丘会盟 &废井田,开阡陌&是战国时期哪国的什么变法 这一变法的内容和意义是 百家争鸣中孔子,孟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孙子有哪些主张和思想 说说秦朝的建立者和时间.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 秦朝的疆域四至你知道吗 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历史作为 10,&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11,你知道春秋和战国名称的由来吗 你知道吴越争霸的历史典故吗 12,你知道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包含了哪些历史典故和历史人物 13,秦朝得以统一天下和灭亡的主要原因各有哪些 (李老师提供) 李贽《藏书·卷二目录》中盛赞他为&千古一帝&;章太炎《秦政记》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李白的《秦王扫六合》这样歌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主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他们都高度评价秦始皇的功绩,肯定其对历史的作用,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另一些人则咒骂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新书·过秦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贞观政要》卷八);&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引自陈登原《国史旧闻》).他们都指斥秦始皇统治的残酷,是暴君.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评论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也都有其片面性.我们的观点是: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始皇的贡献还在于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及于现在,如文字的统一就是一例.秦始皇采取的各种统一措施和制度,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种大胆的革新,表现其政治眼光较为远大.从秦代制定的一些制度大部分为后来所继承,可以证明:这些制度和措施是适应当时历史形势的. 但秦始皇还是一个稀世的暴君.他不仅穷侈极欲,大兴土木,奴役百姓,还颁布严刑酷法,实施暴政;就是施行的一些有利于统一的措施,虽然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发展,而在当时则成了一场浩劫,如修长城,经年累月征发数十万人进行着极为沉重劳动.它反映了秦始皇的作为都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和压榨之上的,而这种剥削和压榨远远超过社会所能承担的程度,致使社会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维持下去,所以就连对历史发展有利的一些措施,也给当时的人民造成灾难.(803沈佳文供稿)
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 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 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 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一鸣惊人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 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 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 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 亡的边缘。 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 谏。 其实齐威王室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 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 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陈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其 国有汁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名叫, 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向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 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会儿之后 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是,因此他对淳于髡说: “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 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正。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 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 充满蓬勃的朝气。 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 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 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 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狐假虎威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 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 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 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 ‘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 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 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 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 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 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 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 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 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 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 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 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 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 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上下其手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以当时楚国那么强大,弱小的郑国,实在没 有能力抵抗的,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战事结束 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郑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戌 和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执,彼此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办法解决得来。后来,他们便请伯犁 作公正人,判定这是谁的功劳。 伯州犁的解纷办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张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最好是问问被俘的郑 王。于是命人带了郑王颉来,伯州犁便向他说明原委,接着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 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戌,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获的。郑王颉因被穿封戌俘虏,很是 恨他,便指着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于是,伯州犁便判定这是公子围的功劳。 “上下其手”这句成语便是出于这个故事;是表示玩法作弊,颠倒是非的意思。 在现在的社会中,这种情形是常常会发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知道罪有应 得,难逃被惩处的厄运;于是暗地里进行贿赂,或请托亲友奔走求情,求予包庇,结果大事 化小,小事化无,仍得消遥法外。像这种参与其事的人,从中枉法舞弊,便可以说是:“上 下其手”了。 杞人忧天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 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语的说: “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 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 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 “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 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 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亡羊补牢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 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 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 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 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 “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 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 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 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 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水浒哪个武将厉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