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是什么家的诗写的是什么?急

博宝艺术网推荐
博宝油画火热销售中..齐白石:作画写诗与侵略者抗争- Micro Reading
齐白石:作画写诗与侵略者抗争
 原标题:齐白石:作画写诗与侵略者抗争
  齐白石(),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人、寄萍老人等。齐白石木匠出身,经过艰苦努力,成为中国近代美术文化史上的国画大师、书法家、篆刻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院名誉院长。1953年,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6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故居:在北京西二环内,有一条著名的金融街。金融机构,富丽堂皇;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老北京的味儿不见了踪影,透着那么一股现代化的气息。宽敞的辟才胡同西端路北,孤零零地留着一座斑驳的老院子。大门上的门牌,清楚地记着当年的地址:跨车胡同13号(曾为15号),即国画大师齐白石的故居。这里是齐白石从1919年第一次来北京,一直到仙逝,在北京居住时间最长的住所。
2014年,齐白石及其弟子书画作品在东京展出。(资料图片)
  55岁的齐白石曾想“以画养家”,但其画作很少有人赏识,愿望一直难以实现。幸运的是,他碰到了贵人陈师曾,陈师曾将其画作带到日本,受到高度赞扬和追捧,展出的作品均以高价被抢购一空,故齐白石对日本同仁十分友好。日军侵华后,齐白石决心不做汉奸,与断绝来往,还以笔作刀枪,画以喻义,不断与侵略者进行抗争。
  贵人相助,发迹日本
  日本是齐白石在画坛上红遍中西的地方。
  1919年,55岁的齐白石定居北京。当时北京画坛比较盛行吴昌硕一派具有金石趣味的大写意花鸟画,齐白石由于学习八大山人的冷逸画风,加上木匠出身,画作很少有人赏识,颇受冷遇。他的作品在琉璃厂南纸店卖得不好,生活窘困,“以画养家”的愿望一直难以实现。
  幸运的是,时为北京画坛领袖、陈寅恪之兄、鲁迅同窗好友的陈师曾独具慧眼,十分欣赏齐白石的印章和画格,两人结为莫逆之交。经过不断切磋钻研,齐白石开始创作“红花墨叶”的大写意花鸟画,进入“一花一叶扫凡胎,墨海灵光五色开”的自由境地。1922年,陈师曾携带齐白石的作品到日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出人意料的是,齐白石的大写意红花墨叶、山水、花鸟,受到高度赞扬和追捧,展出的作品均以高价被抢购一空。
  在日本的消息很快传回国内,从此北京城里买齐白石画作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一种怪现象在琉璃厂南纸店出现。一拨儿一拨儿黄头发、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人,点名要齐白石的画。南纸店老板把齐白石的画提价几倍、几十倍,仍然供不应求。很快,齐白石的名字传到了美洲、欧洲、大洋洲。
  齐白石对日本同仁是非常友好的。来跨车胡同探望他,他以礼相待;求画索字的,他挥毫相赠。可以说,日本是齐白石辉煌时代开启之地,他的成就与日本及日本友好人士有着很深的渊源。
  日军侵略,以死相搏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白山黑水沦丧。67岁的齐白石对东北军不放一枪就撤入关内,十分愤慨。他叫家人把大门紧紧地关上,从里边上一把大锁。有人叫门,他从门缝往外看,能见的就见,不想见的就让女仆人说:“主人不在家”。他不能为侵略自己国家的作画,他决意用一个国画大师的特殊手法,抗议的侵略行径——不给回信、不见。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日伪当局为了掩饰侵略嘴脸,企图请出几位社会名流和贤达之士,为其涂脂抹粉,来表现“日中亲善”“大东亚共荣”。他们相中了齐白石,几次派人登门,邀请他出山,却都遭到拒绝。
  侵华日军的头面人物坂垣、土肥原亲自出马,采用拉拢、引诱、威逼的手段,要齐白石出面,为他们服务或加入日本国籍、到日本去等等。面对日寇,齐白石斩钉截铁地说:“齐璜,也,不去日本。你硬要齐璜,可以把齐璜的头拿去。”民族大义面前,齐白石以死相搏。
  为了表明自己绝不做奴隶、汉奸的决心,齐白石把院中他亲手栽种的花木、葡萄砍的砍、拔的拔,以表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心情。他写下“寿高不死羞为贼,不羞长安作饿饕”的诗句,意思就是宁可饿死,也绝不做取悦的事情。
  齐白石辞去了国立北平艺术学院、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教授的职务。为了抵制日伪大小官员不断的骚扰纠缠,他在寓所门上贴上门条:“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若有关作画刻印,请由南纸店接办。”
  门条贴上几天后,听弟子李苦禅说:日本鬼子在画店用刺刀逼着人作画。于是又写了一张门条:“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详告白。”
  齐白石这些令人景仰的举动与梅兰芳蓄须明志异曲同工。
  挥毫创作,画以讨伐
  身为年过古稀的羸弱老人,齐白石不能战场杀敌,但他用画和诗,作为刺向敌人的匕首,以笔作刀枪,画以喻义,不断进行抗争。
  为了揭穿日本侵略者“中日亲善”的欺骗宣传,齐白石画了一幅画。画中一个老翁用力向葫芦里观看,上题“里边是什么”五个字,意味着落难的中国人民,要努力看穿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但日本侵略者不了解其中的奥妙,大量印刷,散发全国各地,成为齐白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者最成功的一张宣传品。
  1942年,平西、平北八路军抗日打鬼子的消息传到齐白石耳中,他非常高兴,登上陶然亭,遥望西山。在他的心目中,西山就是八路军的象征,就是中国不屈的脊梁,就是抗战必胜的保障。回来后,齐白石兴致不减,挥毫创作《重到陶然亭望西山》,词中写道:“西山犹在不用愁,自有太平时候。”齐白石坚信: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
  ,午睡中齐白石被儿子齐良已叫醒,一边穿衣服一边问:“有什么事吗?”护士夏文珠兴奋地告诉他:“投降了!”齐白石一听这话,惊喜地睁大眼睛:“这是真的。你从哪儿知道的?”夏文珠赶忙说:“是良已从收音机里听到的。”齐白石仔细、反复地听着广播里的每一句话。
  齐白石终于盼到了扬眉吐气的这一天。
  晚上,齐白石和几个好友,在跨车胡同家中举办家宴,庆祝胜利。席间,齐白石话特别多,喝了好几杯酒。乘着酒兴,老人挥毫赋诗一首:“受降旗上日无色,贺劳樽前鼓似雷。莫道长年亦多难,太平看到眼中来。”
  齐白石以他独特的方式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编辑:小微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
友情链接: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京公网安备号京网文[7号ICP:31齐白石诗书画三绝传世真迹典藏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齐白石诗书画三绝传世真迹典藏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齐白石诗书画三绝传世真迹典藏 复兴工程
藏品名称:齐白石诗书画三绝传世真迹典藏
全套囊括:齐白石4.255亿惊天巨作幅《松柏高丽图
篆书四言联》
齐白石传统名画《虾戏图》两位大师历时一年创作完成
再现齐白石天价巨作&松柏高丽图 篆书四言联&『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复兴工程』是由中国党建画院、中艺名北京书画院、济宁将军书画院、中国毛体书法协会济宁分会等单位联合会共同发起的一项跨世纪工程。旨在推动和促进文化大繁荣,响应国务院提出的文化兴国这一伟大号召,使中华传统艺术得到复兴,中华书画珍品藏宝于民。工该项目已报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聆听大师亲身创作心得、一睹大师执笔绘画风采、保证每一幅绝对都是真迹、错过张大千、梁树年,绝不能错过张立佳 名人之后从艺半生,作品成熟价值必涨  收藏到齐白石原作的机会已几近为零,大师高徒陈大羽,李可染,李苦禅,娄师白,崔子范,许麟庐收藏机遇也是可遇而不可求。今天,谁还能再放过一次性收藏齐白石再传弟子和后人大作的唯一机会!而且全球限量仅300幅,一旦升值,必然创造惊人天价。  45岁至65岁是画家创作的成熟期。如今,宋洪杰大师已近60岁,齐君山大师也已45岁。大师们均已是天命之年,自幼跟随师父学习书画均已有三四十年以上。作品成熟,画技炉火纯青,这个时期的大师作品每一幅都是佳作,由此而论,未来其作品价值必然成十倍、百倍翻升,直追师祖、太祖绝非难事。  没有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复兴工程就没有《齐白石诗书画三绝传世真迹额典藏》  以宋洪杰大师润格费每平尺2.8万元,齐君山大师润格费每平尺3万元计算,《齐白石诗书画三绝传世真迹典藏》所收录的两位大师的作品价值分别为:39.2万元和12万元,共计51.2万元。  若非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复兴工程,普通人一辈子也难以遇到如此绝佳的收藏机遇。即便收藏后随即转让,也能立刻获利。长期收藏未来价值更是难以预量,绝对是坐地生金的传家宝、聚宝盆。  名家字画也许较为常见,但两位身为齐派弟子和后人的大师联袂作画绝无仅有,千百年来仅此一次,又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复兴工程不以盈利为目的全球限量发行,平均全国每两座城市只有一个收藏机会,绝对是千年一遇万年难求,谁拥有谁赚到。  错过就成世纪之憾,错过就是与齐白石这样的大师神作失之交臂,错过就是痛失一笔未来价值几百上千万的文化和财富金矿。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转载]齐白石的诗
家乡熟悉的景物,处处勾起白石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当年自己专心读书作诗,嫌母亲和妻子的纺纱声干扰影响,视为“噪音”,可如今却是再想听也听不到了一一
山妻笑我负平生,
世乱身衰重远行;
年少厌闻难再得,
葡萄阴下纺纱声。
白石许多诗中,常常蕴涵着醇厚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新鲜草木庄稼般沁人心脾的芬芳。比如描绘昔日贫穷而温馨的乡村生活——
满丘芋艿暮秋凉,
当得贫家谷一仓;
到老莫嫌风味薄,
自煨牛粪火炉香。
再如“星塘一带杏花风,黄犊出栏西复东。”、“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等等,都令读者有置身自然、亲临其境之感。
幽默风趣也是白石诗词的一大特色,他善于在极平常普通的生活中捕捉妙趣盎然的镜头——
当真苦事要儿为,
日日提箩阿母催;
学得人间夫婿步,
出如茧足返如飞。
——《题小儿放学图》
白石作诗并不局限于身边琐事。目睹社会黑暗,官场腐败,诗人予以无情揭露和辛辣讽刺——
乌纱白扇俨然官,
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汝忽然来打碎,
& 通身何处有心肝?!
&&&&&&&&&&&&&&&&&&&&&&&&&&&&&&&&&&&&&&&&&&&&&&&&&&&&&&
&&&&&&&&&&——《不倒翁》
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刻,齐白石大义凛然,葆守气节,坚决不与侵略者合作,宣布“画不买予官家”、“停止卖画”,拒领“配给煤”,并赋诗明志:“寿高未死羞为贼,不辞长安作恶饕。”诗人用诗抒发心头的忧愤:“对君斯册感当年,撞破金瓯国可怜;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无此整山川。”用诗声讨敌人的凶残丑恶:“群鼠,群鼠,何多如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用诗憧憬胜利的光明前景——
处处草泥香,
行到何方好;
昨岁见君多,
今岁见君少。
&&&&&&&&&&&&&&&&&&
&&&&&&&&&&&&&&&&&&&&&&&&&&&&&&&&&&&&&&&&&&&&&&&——《题画螃蟹》
全国解放后,86岁的白石老人获得新的艺术生命,他欢欣鼓舞,作诗抒怀——
暮年逢盛世,
搭帮好总理。
老骥珍伏枥,
报国志千里。
《题借山图》
吟声不断出帘栊,斯世犹能有此翁。画里贫居足夸耀,屋前犹有旧邻松。
《画华岳图题句》
仙人见我手曾摇,怪我尘情尚未消。马上惯为山写照,三峰如削笔如刀。
《逢梅兰芳》
记得先朝享太平,草衣尊贵动公卿。如今燕市无人识,且喜梅郎呼姓名。
《梦大涤子》(大涤子就是清初的著名书画家石涛)
皮毛袭取即工夫,习气文人未易除。不用人间偷窃法,大江南北只今无。
《题画蟹》诗云:“处处草泥香,行到何方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
对于蛙声十里出山泉有一首诗:萤火一星沿岸草,蛙声十里出山泉。 新诗未必能谐俗,解事人稀莫浪传。
正如齐白石的一首《画春藤》的诗:
  晨起推开南向窗,
  春晴风暖日初长;
  传闻舍北藤萝发,
  追得花魂上纸香。
我们可以把他所有的红梅画幅比一比,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画中题诗:“丰神宜雪宜霜,为汝轻吟兴狂,如此寒香冷艳,我非铁石心肠。”
般以菊花海棠代表秋季,但齐白石却用雁来红代表秋,正是证明他对老屋宗祠事物的怀想。当然这与吴昌硕也是用雁来红代表秋天有直接的关系。齐白石画过不少菊花,可能都不是自己家里的,我们看他的题菊花诗:《篱外菊》:
  踏花蹄瓜不时来,
  荒弃名园只蔓苔。
  黄菊犹如篱外好,
  看苗穿过这边开。
  《紫菊》:
  九月西风霜气清,
  舍南园甫紫云晴。
  看花只在朱栏外,
  不惹园丁问姓名。
  其它的《钵中菊》、《咏秋菊》等诗,也都不
清代吴昌硕有《四季图》闻名于世,鲜为人知的是,齐白石也作有《四季图》,是齐白石给先辈的馈赠,从未公诸于世。
  《四季图》画幅上不仅有芳香四溢的花卉,而且画幅上还有齐白石的字、诗、印章(齐白石四十来岁时是以卖画刻印为生的)。齐在图中“夏荷”的题诗上落款是:“四月三百石印富翁并题近句”。可知齐白石之重视他的刻印之艺术价值。
  从《四季图》的画幅上不仅可以欣赏春夏秋冬花卉之美,还可以品味齐白石的行草书之美;从齐白石为画所题诗句中可以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思想之源,还可以品味齐白石刻印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该画创作于1925年4月,是专为赠送友人并湖南同乡当时居北平的名学者兼名医丁星五公而尽心之作。齐白石当时卖画为生,绝少以画赠人,如《齐白石外传》载:“抗日战争胜利后,有李将军来拜访,齐白石知其为一位品行极好的军界人物,齐主动绘画相赠,子女亦为之惊讶,认为如李将军之际通者,乃万难一见。”而齐白石却作《四季图》赠予丁星五公,可见星五公非一般人士,与齐白石交谊亦非一般。
  丁星五公生于光绪乙亥年(1874年),于二十一岁考取光绪丁酉科湖南省拔贡第一名,之后赴北京应清朝廷翰林院考试,适逢辛亥革命前夕,宫廷大乱而罢考。丁星五公乃居北京研习中国经学并研读医术,而成北京名医。丁公对疑难病症每有起死回生之术,且博学多才,聪慧超群。齐白石来北平,慕丁星五公医术而尊其博学多文,且系同乡,情性亦有相同之处,故常走往。齐白石于诗文请教于丁公者,亦属常事。丁星五公比齐大十岁,齐尊丁公为兄长。
  齐白石积劳成疾,1924年2月大病,七天七夜不省人事。家人请星五公诊治,不日转危为安,令齐白石感激无已。次年四月已完全康复,心情舒畅,乃作《四季图》敬赠丁星五公。
  《四季图》乃齐白石一生中创作力最为旺盛时期的作品。齐白石生活了九十五年,三十来岁开始作画,四十来岁开始卖画及刻印为生。五十七八岁,开始变法,已有名气,六十岁由陈师曾介绍参加中日联合画展。之后又与陈师曾参加法国巴黎艺术展览会一举成名,为国际所重视。
  绘《四季图》时六十三岁,为齐白石一生最为振奋、自信、奋发逞强的时期。家庭则北平方面财源丰厚,妾生二子。湖南老家则父母健在,妻子儿女丰衣足食,是家庭生活中最为美满愉快的时期。创作方面,则是齐白石从过去细致的工笔画渐进为文人画,又从五十七岁变法,独创新裁,具有自己的风格,至六十岁业已成功,而六十三岁此时绘画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水平最高的时期。齐白石的《四季图》就是在这样一种内外呈祥、心旷神怡、生活最为美满、创作力最为精练旺盛的时期,尽心力而作的佳品。
  在此之后,不久父母、妻子、女儿连年逐渐病逝,一连串的伤痛接踵而袭击,齐白石不堪愁苦,又随着年岁的增长,也日益衰老。并逢抗日战争八年的磨折,虽未停歇作画,但较之过去的创作则已有太阳西偏之感。
  至抗日战争胜利,齐白石重整旗鼓,恢复卖画的艺术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齐白石爱国仇日帝而停止了卖画),又日以继夜地作画。1946年中华全国美术会为齐白石主办了画展。
  全国解放,此时齐更得毛泽东主席的器重,赐名“工人艺术家”。中国出版界大量印刷其作品,除全国发行外,还销往国外。齐白石的声名也大扬全世界。齐白石的画也越画越多,有人估计仅1955年九十三岁这年就画了一百余张画。
  齐白石曾由中共中央为他的九十三岁寿诞开酒会庆贺,称齐白石人民画家。1955年曾由东德总理邀请接见。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给齐白石和平奖金。齐白石这一生可谓富贵而高寿,声誉满全球,也已载名史册。
  但作为一个艺术家,绘画数量之多,反而影响了他的艺术水平,这是他的一生最为遗憾的事。而大量的画是创作于八十六岁之后。齐白石八十五岁之前的作品虽多精心之作,但留下来的却不多。而六十至七十岁的创作则是他一生创作的精华。可惜留下来的更少,据说是由于抗日战争而损失了。这些情况,从中国出版的齐白石作品全集就可以一目了然。
  可知,齐白石的绘画作品虽多,但像《四季图》这样的佳作则是凤毛麟角了。
  《四季图》赏析
  齐白石《四季图》是以他最爱的花卉为素材:春天的紫藤、夏天的荷花、秋天的雁来红、冬天的红梅,构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花开的代表。
  齐白石从来以清吴昌硕为老师,吴昌硕有《四季图》闻名于世,齐白石更因此而绘《四季图》以与吴昌硕的《四季图》媲美。为此,齐白石更倾注心血来完成这组《四季图》。
  齐白石《四季图》因此体现了作者当时艺术构思的精粹,笔姿雄伟,气势磅礴,花枝娇媚,生气盎然,它既非工笔画的写实,或西洋画的写生,但画卷一展开,就使人感到如入花圃,灿烂夺目,芳香萦绕,不是写真,但却给人以十足的真实感而启发人更多的想象,我们不得不叹为观止了!
  为什么《四季图》有如此的魅力?且让我们一一欣赏。
  一、紫藤
  紫藤原是中国文人画中最常入画的花卉,齐白石的紫藤却有他独到之处,是无人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他画的藤蔓,苍劲有力地盘旋,却又扭曲而自然,一串串花朵像饱食了春光的滋养,满缀枝头,鲜活灵秀,似乎在随着微风轻盈飘动,我们不仅看到了藤蔓繁枝的丰美灿漫,仿佛也闻到了春花的芳香,正如齐白石的一首《画春藤》的诗:
  晨起推开南向窗,
  春晴风暖日初长;
  传闻舍北藤萝发,
  追得花魂上纸香。
  不是吗?齐白石的紫藤不仅绘出了扭曲盘旋却苍劲有力的藤枝与缀满藤枝的繁花,而且更难得的是画出了春藤的活力,这正是花的灵魂。(紫藤是四张画的首张,因写“丁星五仁兄……等”而未为画题诗)。
  二、荷花
  夏荷更是文人画中最多见的,大概从王冕开始,荷花就为历代画家情所独衷。齐白石的荷花则又具有两种独特之处:
  一是齐白石对荷花本身赋予了最深的情感,他的家乡盛产湘莲,初夏荷叶田田,仲夏大朵大朵的荷花在池塘中盛开,而齐白石的家庭田园更是年年精心培植,不仅莲叶莲花在水池中美不胜收,而且秋天莲子香甜可口,齐白石对家庭的爱、家乡的爱,很自然地使他在北平回忆起家乡的夏荷,静夜的荷香留在他心底的深处,会不时在忆念中荡漾荷香的清新回味,当他执笔画荷时,这种最深的忆念和爱就会在他笔下赋予画幅中的荷花以生命。
  二是齐白石在1920年五十八岁时,经陈师曾之劝变通画法,自创红花墨叶一派,这是中国文人画的着色的首创,这种“红花墨叶”十分大胆的手法,把原不相类属的纯红,配上鲜活的墨色,造成强烈的对比,互相衬托下,产生一种朴质、爽朗的感觉,令人心畅神往,这与齐白石的国外闻名也有直接的关系。齐白石成为世界级的大画家,是他六十岁后的事,根本不能调和的红黑二色,却被齐白石硬拼凑到一块,却起到如此活泼又真实的效果,令西洋人为之咋舌,惊叹不已。
  《四季图》中的夏荷,正是结合了以上两种特色,使这几枝鲜丽的花和叶体现了齐白石在变法成熟之后的最佳成果,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由细致的工笔画大胆地改为粗枝大叶笔法从简的写意画的高度成熟,而且是“红花墨叶”的这一创新的最佳成果!可以看出齐白石当时不仅笃诚地要画出一幅最好的夏荷赠送给星五公,而且在他绘画中如此灌注的对故乡荷花的追思也不禁反映在花叶之间,以致使这幅不朽的佳作使人留恋和深思不已。作者在画幅上题的诗句:“人生能约几黄昏,往事追思尚断魂,五里新荷田上路,白梅祠到杏花村。”正是齐白石当时怀乡心切的写照。
  三、雁来红
&&&&雁来红又叫老朱红,齐白石家乡又叫蓬门。雁来红的入画,在文人画中比之紫藤、荷花、红梅要少得多,但用来作为秋季的代表花卉是常有的,吴昌硕就画过雁来红并题词曰:“烂斑秋色雁初飞”,说明了秋天雁初来南方时,“雁来红”就红色烂斑了,大概它仅仅是适合生长于南方的植物。《四季图》中齐白石却画的是肥嫩的绿叶的雁来红来代表秋季,可能由于肥嫩未红的雁来红比红而老的雁来红更宜入画之故,因为齐白石画的另一幅已老的雁来红,以及吴昌硕画的已老的雁来红,确实远远不及“四季图”中所画的肥嫩的绿叶雁来红之美。但它仍适宜代表秋天的花卉,这也是无疑的。齐白石的一首《画老来红》诗中写道:“四月清和始着根,轻锄亲手种蓬门,秋来颜色胜蓬草,未受春风一点恩。”可知齐白石在家乡亲自种植了雁来红。不仅如此,在他念念不忘的星塘老屋长满了令人难忘的雁来红。星塘老屋是齐氏家族的聚居之地。明初,齐白石家族从江苏砀阳迁居于湘潭,定居于白石铺的杏子坞(又名杏花村),远远近近一大片杏树林,绵延数里,初春花开,灿烂一片,杏子坞近处有一块大池塘,荷菱杂植,鱼虾游跃,真是夏季的美景。据说早年有一颗陨星坠入池塘,因而得名星斗塘。塘的附近是紫雪山,风景优美,齐氏子孙便在这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生存发展,宗族繁盛,遍及紫云山下。在烟墩岭的山岗上,有齐氏的宗祠,逢年过节,齐姓男男女女上高台宗祠祭拜。齐白石念念不忘他们的齐氏宗祠和祖辈居住过的老屋,以及宗祠老屋种植的雁来红,和附近遍开的荷花、杏花、红梅……乃至鱼虾、蜂蝶、蔬菜。他身在北平,心飞湘潭,所以他历来绘画的取材几乎大多数都是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生活中的事事物物。《四季图》中画的雁来红,就是怀念他家族宗祠和老屋而取材的,所以在这画幅上题诗曰:
  昨宵飞梦到高台,
  清露无声户半开。
  难得仙家慰相忆,
  晨钟初动下山来。
  诗中“高台”就是指齐氏宗族逢年过节朝拜的宗祠,他在另一幅雁来红画幅上题上:“星塘老屋子孙”,也证明了齐白石回忆起老屋或高台,就自然地联想到遍地的雁来红。难怪这几枝雁来红在《四季图》中,同样有夏荷、红梅、春藤的魅力。淡而暗的绿叶和枝茎,显得滋润丰满,隐现在叶间的小淡红花衬托绿叶更加饱满,像活生生的刚刚采下的一样,反映了齐白石画雁来红时灌注了一种深切的情感。
  一般以菊花海棠代表秋季,但齐白石却用雁来红代表秋,正是证明他对老屋宗祠事物的怀想。当然这与吴昌硕也是用雁来红代表秋天有直接的关系。齐白石画过不少菊花,可能都不是自己家里的,我们看他的题菊花诗:《篱外菊》:
  踏花蹄瓜不时来,
  荒弃名园只蔓苔。
  黄菊犹如篱外好,
  看苗穿过这边开。
  《紫菊》:
  九月西风霜气清,
  舍南园甫紫云晴。
  看花只在朱栏外,
  不惹园丁问姓名。
  其它的《钵中菊》、《咏秋菊》等诗,也都不是自己家园的菊花,这就更可以理解为什么齐白石在《四季图》中要画雁来红来代表秋天了。
  四、红梅
  红梅也是中国花卉画中最为普遍者,清吴昌硕的红梅是首屈一指的,齐白石曾学吴昌硕画红梅,齐白石对吴昌硕的画一直是爱慕的,据说齐曾拜吴昌硕为师(吴逝世于1927年),正是齐白石由工笔画变法的时期,齐白石六十岁才开始临摹吴昌硕的画,一张画好几遍,学吴的笔力、学吴画事物里面的精神。但他的画红梅却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了,那是因为家乡处处是红梅之故。
  星斗塘老屋近处有风光绮丽的梅公祠,齐白石与友人合伙典租下来为期六年,齐白石三十八岁的冬天,迁居梅公祠新居,近处莲花砦下到处是梅花,梅公祠一带尤盛,冬天一片香雪海。齐爱红梅,干脆就把梅公祠改为“百梅书屋”,并又在屋前屋后亲手种植许多梅花。在百梅书屋,齐白石与妻子及四个儿女生活得十分美满,日间吟诗作画,夜间课读赏月。这段生活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幸福的甜美的印象。在百梅书屋,齐白石与妻子儿女常回老屋探望父母,一路上,山光水色沁人心脾,《四季图》中夏荷画幅的题诗:“五星新荷田上路,百梅调到杏花村。”就是写的这段路程。
  齐白石亲手种植过红梅,画过不少红梅,也写过不少咏梅的诗如:“蒙驴残雪寒吹笛,只有梅花解我狂”,又“花发无辞天意寒,一生香在雪中山”,又“水边林下步迟迟,荷笠携锄人笑痴,老夫种梅如种竹,愿人看到太平时”。但综观齐白石所有咏梅花的诗,都远不如《四季图》中这首用词深刻,语意聪隽,倜傥潇洒。在这幅红梅中,我们看到苍劲有力的枝干,显示了作者非凡的笔力。作者似乎想把内心的情感往枝干繁花中渗透,我们面对这株风雪中挺立盛开的红梅,已是倾心欲醉了,再吟作者所赋诗句,更是深深地陶醉在艺术魅力之中,对艺术的热爱像是吸吮了强力的营养,使心神为之振奋,美感的启示给予人以生活的热力。这株苍劲有力的红梅真是不同凡响,它该是齐白石艺术生活中最为成熟而旺盛时期的创作,所以这幅红梅比之齐白石其他各个时期所画的红梅更为出色。我们可以把他所有的红梅画幅比一比,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画中题诗:“丰神宜雪宜霜,为汝轻吟兴狂,如此寒香冷艳,我非铁石心肠。”
  由于诗中反映了一种如痴如醉的爱,很容易使人怀疑该诗可能为他身边的爱妾所写。这是太不了解作者了。我们从齐白石整个的艺术生涯中,不难体会出作者的画与诗中所凝聚的爱,是他对整个生活的回忆和依恋,以及对当时的现实生活充满喜爱、温慰和工作的自信。齐白石的私生活十分严谨清洁,他的一生在男女私情上的罗曼史几乎一片空白,他爱自己的妻子,一片真情,妻子对他鞠躬尽瘁,并主动为他娶妾,弥补她自己不能到北平陪伴齐白石生活的不便。齐白石爱他的妾,但也仍然对他的妻子一片深情,在齐白石一生中对妻妾、祖父母、父母、儿女(他没有兄弟姐妹)、朋友充满了爱,这种爱直接地渗透在诗与画中,使人感到一种正气。
  对家乡的回忆是一种享受,但却往往伴和着痛苦,而终究还是给生活带来慰藉和勉励。由于他热爱家乡的一切,却又一直身居北平,这种情感就往往凝聚在他的画和诗中,他画的田园、山水、鱼虾、盛开的群花,无不蕴含着他对故乡的回忆。《四季图》可能是由于送给同乡学者和名医,使他把这种忆念更为深刻地灌注在画和诗中,以致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四季图》放发出一种不凡的艺术的光辉,也充分反映出《四季图》正是齐白石一生艺术生涯中最为得志、技巧最为精练、精力最为旺盛、生活也最为幸福的时期的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齐白石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