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孤独之旅教案 你想对杜子康说什么 50字

来自子话题:
&b&【本文禁止一切形式转载。哪怕你转载了署我的名字外加一万次感谢也禁止转载。】&br&【本文禁止一切形式转载。哪怕你转载了署我的名字外加一万次感谢也禁止转载。】&br&【本文禁止一切形式转载。哪怕你转载了署我的名字外加一万次感谢也禁止转载。】&/b&&br&&br&&br&&br&卸腰。&br&&br&好了,上面说完这个回答里最心平气和的两个字,接下来,我要开始喷人了。最近在知乎上学会了一个表达方法,我要在这里使用一下。&br&&br&重要的话说三遍:&br&&br&&b&不懂能不能别瞎扯!!!&/b&&br&&b&不懂能不能别瞎扯!!!&/b&&br&&b&不懂能不能别瞎扯!!!&/b&&br&&br&&br&&br&我最近处于一个忙得要飞起来的节奏,这个问题其实是我学生私下里微信问我的,我说我最近可能没时间回答你啊。结果她就把问题发到这来邀请我了。我说你发知乎我也还是没时间回答你吖。然后她就把楼下的两个截图给我看。我周六中午搬完砖看到这两个回答,午饭都没吃,气得板栗烧鸡也不做了,来写这篇答案。极简主义音乐,我自己认真写过一些,也认真做过研究。读硕士的两年,差不多有一半的Individual Survey做的都是极简主义。跟我熟的人也知道,Philip Glass对我来说,也是男神级的人物。不说自己对极简主义百分之百精通,至少我没看见过有几个中国的音乐理论学者或者学生在纯粹音乐分析和音乐理论的层面对极简主义的了解比我多或者做得比我深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不像某人一样是“世界前列”,至少也是“中国前列”的。突然进入“前列界”,感觉好激动)。在这个题目下面写回答的人,我不指望你能对这个风格流派运动有很深入的了解,但随手去百度维基一下都可以吧,也能至少贴一些关于极简主义的粗略的介绍吧。你要是懒得去百度,也别瞎说啊。说手机铃声是极简主义,超级玛丽是极简主义,你考虑过极简主义的感受吗?说极简主义”就是说话“,你考虑过music concrete的感受吗?&br&&br&&br&——————————————————————————————&br&&br&好了,吐槽结束,下面是干货。&br&&br&极简主义音乐(Minimalist Music)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东北部的一种全新的音乐形态。就像”奏鸣曲“一样,很多时候无法把它定义成一种风格,一种技法,还是一种体裁。但提到它,了解的人脑子里都差不多知道是那种形态的音乐。概括起来,”极简“的意思并不是单纯的“简约”,而是指,运用尽量少的音乐材料,用一种重复的手法,在重复中逐渐变化音乐材料,使之不断发展和延续。(所以,顺道再吐个槽,麻烦各位不要随口再说什么“我要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之类的话了。如果你真的要极简主义生活方式,你跟你老婆得这样说话:老婆老婆老婆老婆老老婆老婆老婆老婆老婆婆老婆生日生日生日生生日生日生日快快快快快乐快乐快乐乐快乐我我们我们我们我我们我们去吃去吃去吃吃去吃去吃去去去吃火火锅火锅火火锅锅锅锅火锅吧吧吧吧吧??“,而且同款的餐具你得买20个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然后每天用一种模式或重复使用其中某一个某几个或者每天用一种特定的顺序换着用。)&br&&br&提到极简主义,人们一般会一并提起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个作曲家:La Monte Young, Terry Riley, 和Steve Reich. 他们三人中,其实Reich的创作更加focus on极简主义一点。前两者的有些作品虽然是极简主义早期的代表性的开拓性的作品,但他们的本意更加倾向于一种实验性质,而非有意的朝”极简主义“这个方向上走。再往后一点的代表作曲家有Philip Glass和John Adams. 其中,Adams被贴上Post-minimalism的标签,虽然Glass和Adams都拒绝外界对他们自身的Minimalism的归类。&br&&br&下面的一些更加深入的极简主义音乐介绍,也主要会以上面这几位作曲家的作品为例子。&br&&br&关于极简主义音乐的外在形态上的风格,中文维基里的概括就已经很不错:&br&&ul&&li&如果不具&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A%9F%E8%83%BD%E8%AA%BF%E6%80%A7&action=edit&redlink=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功能调性&i class=&icon-external&&&/i&&/a&(functional tonality),则强调和谐的和弦。&/li&&li&&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0%E5%8F%A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乐句&i class=&icon-external&&&/i&&/a&、或较小单位的figure、motif、cell会不断重复。加以难以捉摸、缓慢的改变、长时间极少或没有改变的旋律。&/li&&li&以持续的低音、节奏或长音的方式暂停音乐演进(stasis)。&/li&&/ul&关于第一点,这是现代的调性音乐的一个共性。功能和声在19世纪末就已经开始被抛弃了,20世纪开始的调性音乐,在和声运用上,更注重整体的色彩而非死板的功能性,极简主义也不例外。这一点在Glass的音乐上表现得尤为突出。&br&&br&以下是Glass的一个代表作:钢琴独奏&i&Mad Rush&/i&,创作于1979年,1981年在丹增嘉措访问纽约时,作为作曲家献给他的作品,由作曲家亲自演奏。&br&&img src=&/f9a41fd8b95acaa939a2f38de07a9c98_b.jpg& data-rawwidth=&457& data-rawheight=&5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7& data-original=&/f9a41fd8b95acaa939a2f38de07a9c98_r.jpg&&&br&&img src=&/532b8b9c2ab0d94a4e0dd4f_b.jpg& data-rawwidth=&435& data-rawheight=&5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5& data-original=&/532b8b9c2ab0d94a4e0dd4f_r.jpg&&&br&&br&以上是乐谱的前两页。从乐谱中可以看出来,两页中只出现了三个和弦:F原位,a第二转位,g原位。实际上,这不完整的十几分钟的钢琴作品,从头到尾也只出现过这三个和弦而已。而这三个和弦,在前后连接上也是一种无功能的状态。&br&&br&再来看他的第三弦乐四重奏&Mishima&。乐谱是第一乐章开头的一段。&img src=&/5c185cc89d204e944e9776_b.jpg& data-rawwidth=&890& data-rawheight=&5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0& data-original=&/5c185cc89d204e944e9776_r.jpg&&&br&&br&从乐谱可以看出,这九小节中,从A6,到g46,到d,到g,到Eb,到Ab46,到f#o7。与其说这是一种纵向和弦上的链接的考虑,不如说是每一个声部在横向上的自然发展的一个结果。&br&&br&John Adams的作品中,横向线条的重要性是更明显的。我们来看一个他的早期代表作,一首钢琴独奏作品&i&China Gates&/i&的开头的一段。&br&&br&&img src=&/0f837917faf328e8dfae955_b.jpg& data-rawwidth=&586&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6& data-original=&/0f837917faf328e8dfae955_r.jpg&&它是一个Ab为主音的混合利底亚调式(你不知道这是啥也没关系,总之,就是一个很协和很好听的有调音乐)。整个音乐是以三个横向上的声部组成的,没有纵向上的三和弦的概念。&br&&br&这首曲子的试听在这里:&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img/programs/audio_120x90.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John Adams-中国门China Gates (1977) For Piano&/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Ozlm4iEKpjI/?resourceId=0_06_02_99&/div&
&/div&&/div&&br&&br&&br&下面这个是我自己的一个极简主义钢琴作品中的一个乐章的截图。&br&&img src=&/a70f1f0bf69c3b273ad46f_b.jpg& data-rawwidth=&502& data-rawheight=&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2& data-original=&/a70f1f0bf69c3b273ad46f_r.jpg&&&br&这个乐章用的也是横向思维。四个声部分别用不同的节奏型(可以理解为不同的拍号),所以,听上去可能不难,其实弹起来要找到那种节奏对位感很不容易。具体下面会详细解释。&br&&br&&br&接下来讲上面三点中的第二点:重复+渐变。这个可能是极简主义音乐中最重要的元素了。极简主义音乐中的重复,主要是指可能是一个很小的动机的重复。这种重复可能是节奏型上的,也可以是音高上的,也可以是综合的。我们可以仍然看上面两个谱例。Adams的&i&China Gates&/i&,我已经很体贴地用篮框框出来了。右手其实就一个动机,就是这个7/8拍模式的片段不断的在一个4/4拍的节奏型里重复,左手是Db-C-Ab这三个音高不断地重复加渐变。前三小节仍然是一个2+3+2的7/8拍的模式,到了第三小节结尾的时候潜移默化地变成了2+2+2的模式,后面一小节紧接着变成了3+2+2的模式,第七小节又变成2+2+2,第十小节变成2+4+2。下面一个我的作品的低音声部,也是在做类似的节奏型渐变。渐变分别发生在三个篮框处。&br&&br&下面贴几个极简主义的音乐片段,请注意中间的那些不断重复+渐变的音乐元素。&br&&br&这是John Adams的代表作,歌剧&i&Nixon in China&/i&里最著名的咏叹调之一,是尼克松访华的飞机刚在北京机场降落,他和周恩来会面后,在会见中方代表团时唱的。大意就是我来访华真是一个大新闻啊,我们在创造历史,全世界都在注视着我们。&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034/712/799/audio_120x90.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男中音咏叹调&/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pQMJM1rgdMs/?resourceId=0_06_02_99&/div&
&/div&&/div&&br&&br&这是Steve Reich的&i&New York Counterpoint. &/i&这也是作曲家的代表作之一,是为单簧管ensemble写的。这个曲子前面一分半钟是一种纵向和弦的结构的重复,从一分半钟开始,逐渐变成了一种横向式的重复。各个声部演奏不同的短小材料,节奏上的错位造成了一种很丰富的听觉效果。&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NjMxNTg0MzMy/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27BDE6D7-8C08-3B1A-20C2-A678F913009E&&&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Steve Reich- New York Counterpoint&/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NjMxNTg0MzMy.html&/div&
&/div&&/div&&br&下面再来一首Reich的代表作,&i&Clapping Music. &/i&这个我都不用解释,你一看就明白什么叫重复+渐变。&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NjE5MDcxMjk2/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254ED2-4FCD--3E097ED1C64A&&&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Steve Reich - Clapping Music (Scrolling)&/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NjE5MDcxMjk2.html&/div&
&/div&&/div&&br&&br&&br&另外一些欧洲的受极简主义影响强烈的作曲家的作品,比如Arvo Part的这首&i&Spiegel im Spiegel&/i&. &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NjU4ODgxNTIw/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2CC8F0D5-3E1C-8F1F-DA4B7CE09974&&&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Arvo Pa?rt- Spiegel im Spiegel&/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NjU4ODgxNTIw.html&/div&
&/div&&/div&&br&Lepo Sumera的&i&Piece from the Year 1981&/i&.&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NjUxOTI5NTYw/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2B7DE4C49B6AA712-A175-96F0-91EA-4D31D692120B&&&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Lepo Sumera - Piece From The Year 1981&/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NjUxOTI5NTYw.html&/div&
&/div&&/div&&br&&br&下面我们来重点谈一下Philip Glass的极简主义音乐。&br&&br&Glass的伟大就在于,他用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把极简主义这个属于”先锋派“的音乐形式,推广到了普通大众中。最初,他的音乐是这样激进的:&br&&i&Music with Chaning Parts&/i&:&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034/712/799/audio_120x90.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Philip Glass - Music With Changing Parts&/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PTTufaqPGCk/&/div&
&/div&&/div&Glass的代表作以及让他在70年代成名的歌剧&i&Einstein on the Beach&/i&第一幕第二段:&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8/55/68/358.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philip glass - einstein on the beach(cd 1) - (02)act i, scene 1_ train&/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7a3G7e6Brhw/&/div&
&/div&&/div&&br&&br&&br&他的音乐也可以是这样的:形式保持激进,内容开始变得传统。&br&&br&电子乐专辑&i&Analog&/i&里的一首。简单的三个和弦序进,不断重复+变形,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8/55/68/358.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01.e?toile Polaire&/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xp9XLKqGCV8/&/div&
&/div&&/div&&br&&br&他的音乐也可以是雄壮的:&br&&br&描述埃及法老故事的歌剧&i&Akhnaten&/i&第一幕的选段。Akhnaten父亲葬礼上的音乐片段。&br&&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img/programs/audio_120x90.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Akhnaten&/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qx7FvUNzsEQ/&/div&
&/div&&/div&&br&&br&下面这首是他的一首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不知为何,每次我在外出行坐飞机火车汽车的时候都喜欢听这首。&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8/55/68/358.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Piano Concerto&/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K9Rxg5Wc2ng/&/div&
&/div&&/div&&br&&br&这是他的一首小协的第二乐章。曲式上来看就是一首帕萨卡利亚。&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8/55/68/358.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Violin Concerto&/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v_PoyaeR14/&/div&
&/div&&/div&&br&&br&如果是按顺序听的上面这些Glass的作品,有没有发现,他的作品其实是保持极简主义的形式,但是在内容上逐渐趋向“传统”的可听性?&br&&br&实际上,这样的概括并不为过。在严肃音乐领域之外,Glass对电影配乐、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跨界音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br&&br&下面两个音频奥斯卡获奖电影&i&The Hours&/i&的配乐。知道这部电影的人可能很多,看电影时注意到音乐的人可能也有,但估计知道这个配乐的作曲家的重要性的人可能就没多少了。&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034/712/799/audio_120x90.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Morning Passages》Philip Glass&/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5A0MaPCmvHA/&/div&
&/div&&/div&&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034/712/799/audio_120x90.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philip glass - the hours - 14 - the hours&/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E4XA4pvAjw4/&/div&
&/div&&/div&&br&&br&这是他的一张与流行音乐人合作的专辑&i&Songs from Liquid Days. &/i&请注意一下人声出现后的钢琴伴奏,这种伴奏型对于当代流行音乐的重要性有多大就不用说了,相信几乎每个人都能想到一两首类似音型的流行音乐,或者是伴奏声部有不断重复的音乐材料的流行音乐。&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517cde9a36fce380af42/p_2.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Philip Glass - Songs From Liquid Days - 01 Changing Opinions&/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tnxaGeKc53M/&/div&
&/div&&/div&&br&以下音乐选自他的民族/跨界专辑&i&Aguas da Amaziona&/i&&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8/55/68/358.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Aguas da Amaziona-Philip Glass&/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8pqM-vG1ry4/&/div&
&/div&&/div&&br&&br&&br&&br&下面我们再来看下当代通俗音乐中的一些例子。&br&&br&先来说说大家最喜欢的汉斯·寂寞。&br&电影《盗梦空间》的配乐。听听这一段,首先,是无功能的三和弦的结构,其次,不靠旋律,而是纯粹的短小动机不断重复+渐变,不断加入新的一些元素推动音乐发展。&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ddd50a079a177dae72e1e0d/p_2.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盗梦空间 dream is collapsing&/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6U_fsQUBjIo/&/div&
&/div&&/div&&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034/712/799/audio_120x90.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Hans Zimmer - One Simple Idea&/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uSTGDm6xpTw/&/div&
&/div&&/div&&br&&br&下面是《星际穿越》 。想想这段音乐的形态,跟上面《到梦空间》,跟上面Glass,跟上面所有极简主义音乐,是不是都是想同的,是不是一脉相承下来的。&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034/712/799/audio_120x90.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Cornfield Chase - Hans Zimmer&/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FiPShNAcCRA/&/div&
&/div&&/div&&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034/712/799/audio_120x90.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Stay - Hans Zimmer&/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vVCtxUPnTCM/&/div&
&/div&&/div&&br&下面这这段音乐是节选自纪录片《家园》的原声。感受一下,是不是相同的音乐形态,配上不同的内容而已。&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img/programs/audio_120x90.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18 - Epi&/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vXQTi991XyQ/&/div&
&/div&&/div&&br&&br&相信大家今后听电影配乐的时候,听到类似模式的音乐,应该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了。&br&&br&&br&下面再来看流行音乐。我们就举一个例子吧。&br&&br&Coldplay的&i&Clocks. &/i&听前奏,听伴奏,听间奏。&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c04ea9c950eef64a3beefbe/p_2.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Coldplay --Clocks【live】&/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GAvMkAY2ZiI/&/div&
&/div&&/div&&br&&br&然后,我们可以来点更劲爆的。&br&&br&不管去没去过夜店,各种电音舞曲都听过伐?&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061/412/346/p.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The Best Electronic Dance Music(360p_H.264-AAC)&/div&
&div class=&video-url&&/programs/view/305fVojvvHY/&/div&
&/div&&/div&&br&&br&&br&我觉得我的例子举得也够多了。从当代的各种音乐形式来看,极简主义的影响都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在此,我也再一次吐一个已经吐过很多次的槽。很多人听到先锋的现代音乐的时候,总喜欢问一句:这么难听的东西,好在哪里?先锋音乐之所以先锋,就是因为它的观念是超前的,所以当代的普通人无法理解。但是当它把音乐表达的形式边界又拓宽了以后,总有一天,这种表现形式会冠以传统的内容,进入到普通音乐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所以,当大家听到自己喜欢的各种流行音乐、电影配乐的同时,又不负责任地鄙视先锋艺术,实在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br&&br&&br&这个答案最开头复制的那三点中的第三点就不说了,差不多就是一个慢速的极简主义风格。大家听多了肯定会听到的。除了这三点以外,极简主义还有一些其它的重要性质,其中一点就是:non-teleological。直译过来可以是:无方向性、无目的性的。就像最上面的那些先锋的极简主义作曲家的作品,一个材料开始,似乎可以无终止地发展下去,并不像其它的传统音乐,以一个音乐材料开始,必然要发展成一个什么形式,音乐必然会发展到一个高潮,必然会将主题动机材料用一定的手法变形,必然要有对比,必然结束在某个中心性质的材料上。这些必然的方向,在极简主义音乐中,都可以是没有的。&br&&br&&br&&br&通篇概括一下:这篇答案尽力用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涉及了一些纯粹音乐理论上对极简主义的分析,后面紧接着用大量的音乐实例试图给大家一个对于极简主义音乐直观的感受。从创作角度来说,极简主义是难的。因为,当我们把音乐创作的材料限制在最小化、只能以重复为手段去创作的时候,需要创作者有最有创意最可听性的乐思,最精妙的节奏组合,并且对音乐最终传递出的情绪体验有最准确的把握,才能让音乐不至于无聊。&br&&br&好了,先说这么多吧。关于极简主义,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方面的内容没有涉及到。但是,第一,再写下去写全就真能发表了;第二,中午没吃饭,下午工作完回家就开始写这个,写了将近五个小时,我现在饿死了,我要去做板栗烧鸡腿去了。&br&&br&&br&&br&&b&【本文禁止一切形式转载。哪怕你转载了署我的名字外加一万次感谢也禁止转载。】&/b&&br&&b&【本文禁止一切形式转载。哪怕你转载了署我的名字外加一万次感谢也禁止转载。】&/b&&br&&b&【本文禁止一切形式转载。哪怕你转载了署我的名字外加一万次感谢也禁止转载。】&/b&&br&&b&【本文禁止一切形式转载。哪怕你转载了署我的名字外加一万次感谢也禁止转载。】&/b&&br&&b&【本文禁止一切形式转载。哪怕你转载了署我的名字外加一万次感谢也禁止转载。】&/b&&br&&b&【本文禁止一切形式转载。哪怕你转载了署我的名字外加一万次感谢也禁止转载。】&/b&&br&&b&【本文禁止一切形式转载。哪怕你转载了署我的名字外加一万次感谢也禁止转载。】&/b&
【本文禁止一切形式转载。哪怕你转载了署我的名字外加一万次感谢也禁止转载。】【本文禁止一切形式转载。哪怕你转载了署我的名字外加一万次感谢也禁止转载。】【本文禁止一切形式转载。哪怕你转载了署我的名字外加一万次感谢也禁止转载。】卸腰。好了,上面…
你要说德国没法说,必须得是德语圈,你要敢问我为什么就罚你去自己看中学历史书。&br&鉴于我是科班出身……教得好就是恩师李亦男教授(我的女神!)的成果&br&如果出错了纯属我学艺不精。&br&&br&前论:德语圈中所倡导的,剧作的双重特性。&br&(作为剧本的演出性,跟作为文字作品的文学性)&br&&br&一、20世纪之后的倾向&br&1、Max Herrmann与Artur Kutscher,纯粹的舞台空间&br&就是进一步的适用剧场设计&br&2、Edgar Gross,戏剧史与文化史&br&3、Heinz Kindermann,四位一体的生活化戏剧&br&4、Margret Dietrich,将戏剧融入现代技术与传播手段&br&5、Arno Paul,社群戏剧&br&譬如外来务工者群体、外地留京大学生群体,等&br&6、Martin Esslin,模仿戏剧&br&&br&二、以时间排列的既有历史&br&1、中世纪及以前&br&1.1 教堂颂歌发展而来的复活祭剧/圣诞祭剧/受难剧&br&1.2 中世纪晚期的圣人剧与奇迹剧&br&总而言之就是宗教剧。&br&&br&2、宗教改革前后&br&2.1 15世纪流行在小工商业者之间的谢肉祭剧,由此发展来的小工匠歌剧&br&2.2 16世纪前期的翻案剧、争论剧,由此发展出的学校剧(这一溜儿是用拉丁语的)&br&2.3 16世纪晚期,浴场舞台与反应巴洛克文化无常化的殉教者剧&br&&br&3、17世纪&br&3.1 舞台装置设计大规模出现并复杂化&br&3.2 职业演员出现,宗教剧和工匠剧之外的低俗化巡回剧团出现&br&此时在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统治地位已然确立,啊德意志,彼时落后的德意志&br&&br&4、18世纪&br&4.1 诺伯夫人(Neuber)的古典主义高尚剧团,古典主义戏剧向德意志渗透&br&4.2 莱辛对古典主义的反击——市民剧《萨拉萨姆逊小姐》、《爱米丽雅·迦洛蒂》。参与了在汉堡开设的第一座国民剧场,后以数年心得写出《汉堡剧评》&br&4.3 以维也纳城堡剧院为首,各地宫廷剧院的开花&br&4.4 歌德与狂飙突进运动,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冯·贝利欣根》、《平民将军》;库林格《狂飙突进》;席勒《强盗》&br&4.5 莱辛甩出《智者纳坦》,终结狂飙突进&br&4.6 歌德席勒手拉手转投古典主义,在魏玛写出《玛利亚斯图亚特》、《威廉退尔》(以上席勒);《伊菲革尼亚》、《塔索》(以上歌德),并繁荣了魏玛为中心的宫廷戏剧&br&4.7 受宫廷戏剧的影响,德意志大地上流行着酸酸的市民剧,搭配极其写实的表演方法&br&&br&5、19世纪&br&5.1 施莱格尔兄弟牵头,浪漫主义戏剧的发展&br&5.2 海因里希克莱斯特的不可知戏剧&br&5.3 讽刺剧的繁荣,Singspile与魔法剧出现,民众戏剧进一步开始发展。场地也越来越深入生活化,卡巴雷一类的承载多种机能的生活场所大规模出现&br&
Singspile一般翻译成歌唱剧,但不贴切,Singspile并不像轻歌剧那样音乐化,其中音乐更像太平歌词之于相声。&br&5.4 宫廷中流行新古典主义的历史剧&br&5.5 大众之间流行的是佳构剧,毕希纳和葛拉贝的作品。佳构剧在德意志流行的太广太快,毕希纳带领着德意志人民开始走在戏剧世界的前面&br&&br&6、向现代前进&br&6.1 魏格纳的新祝祭剧、易卜生的社会剧、法国的自由剧场都在戳戳戳德意志舞台工作者的神经&br&6.2 布拉姆在柏林搞出了“自由舞台”,演出了霍普德曼的《日出之前》、《织工》。群体剧和环境剧开始萌芽&br&6.3 20世纪初新浪漫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等等主义出现,旧剧场的那个框框越来越觉得妈的太平面了没法用了!&br&6.4.1 一部分人放弃了传统舞台或者说是穷,选择了表现主义的路子,回归表演及语言,诞生了尖叫派、自我戏剧、电报体、台阶剧等形式&br&6.4.2 另一部分人以马克思莱因哈特为首,开始拆剧场,大拆大建,依照需要来建设剧场。默剧、现代化的音乐剧与祝祭剧在他们手中得到了发展&br&6.5 两派在不久之后即达成了一定程度的统一,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在1920年前后,都跑去搞左翼的政治教育了。不管是马路上的政治戏剧还是剧场里的写实主义社会讽刺剧,都是这会儿的产物。有一种观点认为观众的剧减全怪这会儿全世界舞台工作者的集体抽风,嘛,见仁见智咯。&br&&br&7、二战以后&br&7.1.1 DDR的一把手是布莱希特,和他的现实主义(辩证法)戏剧&br&7.1.2 BRD流行的是记录戏剧,以霍夫特《上帝的代理人》最为著名&br&7.2 六八学运中,40后剧作家开始闪亮登场。他们高喊去你妈的政治,重新捡起了民众戏剧的大旗,其中就有日后成为名导演又死于非命的法斯宾德。对这些少年们来说,挫折破碎的世界、追究战争的责任、生活的空洞……OH,所以伯恩哈德的作品非常流行&br&7.3 80年代开始受后现代主义风潮的影响,解构主义及戏剧构作等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同时也诞生了许多女性的戏剧工作者&br&7.4 进入90年代后,两德合并所带来的客观上的包袱使得戏剧发展略感停滞(甚至倒退)。受彼此观念的影响,如舞蹈戏剧这类强调肢体表演本身的表现方法开始流行&br&7.5 至于21世纪的现在,看最前边&br&&br&括号我是网吧裸答,一边开游戏外挂一边敲的,肯定有错别字或者差个十几年之类的,欢迎斧正……&br&如果你是戏剧学院的,请独立完成作业。
你要说德国没法说,必须得是德语圈,你要敢问我为什么就罚你去自己看中学历史书。鉴于我是科班出身……教得好就是恩师李亦男教授(我的女神!)的成果如果出错了纯属我学艺不精。前论:德语圈中所倡导的,剧作的双重特性。(作为剧本的演出性,跟作为文字作…
谢谢邀请。&br&&br&不是学表演的,所以知道得不多。但是从过去两年课堂内外听到的和看到的,一个演员需要明白舞台表演和电影表演两者“大”与“小”的区别。这里的大小不仅指演员的音量、肢体动作的幅度或者面部表情的夸张程度,还包括在台上或镜头前面所传达的能量和气场(这两个词其实都不那么恰当)。&br&&br&舞台表演因为没有镜头,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看任意一个演员,甚至一件道具。此外,没有镜头代表特写之类的手法不存在,所以舞台演员,尤其是在大场景中很容易失焦,即观众的视野里模模糊糊好像有这么一个人,但他/她所传达的能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还没有桌上那个精致的茶壶吸引眼球。所以舞台演员要懂得把一句台词或者一个动作里的能量推向“大”(如前所述,不一定指音量或者踢腿的高度,真正的好演员在台上一句耳语也能让剧院里的几百号人立马静下来)。这也是很多演员的一个误区,即刻意地喊叫或做幅度很大的动作(“哎,快看我呀,我多有意思呀!”),结果只能让自己变得滑稽甚至讨人厌。&br&&br&电影表演则注重“小”。因为有镜头“指引“观众的注意力,加上有专门的录音人员,演员对自己表演的控制趋向于“小”(不一定指音量或者动作幅度)。拿特写来说,我们肯定记得电影那些十分经典的特写,比如眉头一皱,嘴角一撇,手指一勾。这些细小动作看似很“小”,可要一个演员把握得恰到好处,需要多年的经验和练习。镜头对着演员的脸和脖子,观众到最后也只能看到他/她的脸和脖子,但作为演员来说,整个身体都较着劲呢!&br&&br&经常听到我们戏剧表演系的学生说,拍一些电影短片的时候导演会说“收着点,这不是音乐剧”之类的话。同理,一些拍电影电视的演员在排练话剧的时候会对自己的一个手势或者一个眼神颇为得意,但却没意识到这些其实是没多少意义的,因为你在台上挤眉弄眼,别说那些买了便宜票坐在二楼的,就是10米开外也看不见了啊!&br&&br&希望对你有帮助 :)
谢谢邀请。不是学表演的,所以知道得不多。但是从过去两年课堂内外听到的和看到的,一个演员需要明白舞台表演和电影表演两者“大”与“小”的区别。这里的大小不仅指演员的音量、肢体动作的幅度或者面部表情的夸张程度,还包括在台上或镜头前面所传达的能量…
谢邀, &a data-hash=&fcda8bc5ce920c35d73ae& href=&/people/fcda8bc5ce920c35d73a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fcda8bc5ce920c35d73ae&&@田弘毅&/a& 说的对,就是一个演员对于空间把握的问题。剧场从小的房间到大的歌剧院,空间都比电影一个镜头大,更不要提电影还有特写了。电影是导演要你看那你就得看哪里,戏剧是台上演员让你看那儿你就看那儿,08年的托尼普利策双奖都拿到的August Osage County,在舞台上空前的成功,哪出戏的set简直可以是用丧心病狂来形容,由于剧里讲的是葬礼引出的一个大家庭的故事,整个舞台就是一个房子的横剖面,每个屋子都有,高达三层,很多剧情都是同时发生的,演员需要使劲浑身系数让观众吧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上,比如夸大的肢体语言,声音都是必须的。&br&&img src=&/5a52508dcd93086b4fed7dc0846ebfe7_b.jpg& data-rawwidth=&499&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9& data-original=&/5a52508dcd93086b4fed7dc0846ebfe7_r.jpg&&&br&夸张还体会在人物塑造上,举个栗子就是宽街新剧&Hand to God&讲的是一个手偶被魔鬼附身的故事,男主角等于是要一人分饰两角,既要演好一个迷茫的青春期少年又又要演”魔鬼“,但是他在这两个角色之间转换自如,但他不想别的手偶演员经常使用腹语来区分角色,男主Steven Boyer却只用了声音上的变换和手上的动作就完美转换了角色。演”恶魔“的时候他能让观众绝对百分百看他的手偶,是因为他可以瞬间把自己的角色给变换了。演男主的时候就完全无害,演恶魔的时候就完全疯狂。这出戏我看了两遍(安利一下绝对良心好戏),第二遍去看的时候特意注意了一下当恶魔讲话时男主自己在干吗,发现平时人畜无害的男主面部表情也变得凶恶了(如下图)。这种近乎两级的极端演法来塑造不同人物在电影里是没有的,因为特效化妆啥的比让演员一个人来这省事多了,&br&&img src=&/471a7af858e86e6e67ced6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71a7af858e86e6e67ced67_r.jpg&&&img src=&/2efa3db5b6e9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2efa3db5b6e9_r.jpg&&人畜无害泡妹子中&br&&br&&br&夸张是必定的,Steve Martin在SNL 40上拿Tom Hanks打趣说&actor is just yelling for money&,的确舞台上的演员必须把自己的动作,情感让剧场最后一排的观众都要感受到,所以肯定要往“大”了演。很多戏剧(Drama)是不戴麦的,演员一晚上下来就靠自己嗓子projection,所以很多舞台上的演员都是经过了大量发声训练的。Juliard 这种戏剧学院训练出来的学生很多就连平时都给大家一种端着架子的感觉,说话都高声高气得就是因为练多了已经成了习惯了。就像很多京剧演员台下都走台步一样。像 &a data-hash=&1b8cece1b897ce7d0bc45& href=&/people/1b8cece1b897ce7d0bc4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1b8cece1b897ce7d0bc45&&@平沙生&/a&老师一样,都成习惯了。但你要电影里也这么端着个架子就是找导演抽呢。&br&电影的表演技巧就必须要避免夸张,是要收的,一个经典的段子就是比利怀德 Billy Wilder有一次和杰克莱蒙Jack Lemmon
(这位大神连Kevin Spaecy都要跪舔),怀德老觉得莱蒙脸上表情太多就让他收着点,莱蒙弄来弄去烦了说你要我咋招儿,面无表情么?怀德说那就感谢上帝了!一个特写镜头,演员哪怕脸上一丁丁点儿表情都会被放大无数倍打到银幕上,观众一下就能捕捉到,所以说少就是多(less is more)。电影里导演权力更大,舞台剧中排练完了演员上台了观众看见什么就都看演员得了,导演坐底下啥也干不了,电影里演员拍完了就走了,导演最后到小黑屋里和剪辑咔咔咔剪出来什么是什么。再那August Osage County举栗,电影版里的各种戏骨都很厉害,但是导演走的是各种正反打对话镜头随着对话加速加快剪辑节奏的路数,结果电影变成了一场凌乱的撕逼大战,丧失了剧里那种慢慢发酵的戏剧冲突的激烈和震撼感(而且舞台版比电影长很多)。所以导演在电影里权利比编剧和演员都要大。&br&总结一下舞台要 “放”电影要 “收”,不过这都是技巧的问题,还有一个比较深层的内心体会,Bryan Cranston 去年靠着在“All the Way&里对LBJ的演绎拿了托尼奖,采访时他说过,舞台剧中演员对角色的内心演绎是每天晚上都要体验一遍角色的心理历程。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仔细分析一下,一个好演员对于角色的演绎最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肢体语言来向观众传达角色的内心心理,舞台上,每个演员每天晚上都要把角色的心理变化心路历程自己来一遍而电影电视不一样,像电影有的时候是分段拍而且是打乱顺序拍的,演员只能把那天的本子准备好再按照自己对整体剧情的理解来演这一天的戏。电视剧更不一样,像Bryan Cranston 用5了年时间才诠释了老白的心路历程。这种对于角色内心的体验不同演员有不同方法,所以不好说不同点到底在哪,但是肯定会对演员的诠释造成影响。
说的对,就是一个演员对于空间把握的问题。剧场从小的房间到大的歌剧院,空间都比电影一个镜头大,更不要提电影还有特写了。电影是导演要你看那你就得看哪里,戏剧是台上演员让你看那儿你就看那儿,08年的托尼普利策双奖都拿到的August Osag…
谢谢邀请。&br&&br&百老汇&b&不是&/b&音乐剧的代名词。&br&&br&&b&百老汇&/b&一开始只是美国纽约的一个地理概念,即Broadway与40-54街交汇形成的这片区域,也叫做”戏剧区“或者“剧院区” (&b&Theatre District&/b&)。这个位置靠近时报广场,剧院林立,成为主流戏剧演出的中心,所以后来当人们提到“百老汇”的时候,不仅仅指这片区域和这里的那些剧场,更指的是那些演出的整体风格,即高度商业化,舞台视觉效果出众(高投入)很多演出为来此的游客量身定做,有成熟大规模的票务运作等。&br&&br&&b&百老汇音乐剧&/b&这个说法倒是有,但它是平行于&b&百老汇话剧&/b&这个说法的,原因很简单,百老汇上既演音乐剧也演话剧。其实,在很多人看来,&b&百老汇&/b&三个字就等于质量和水平上的绝对牛逼,不光在纽约,甚至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争议的老大。这种说法不是全错,但很偏颇。从严格定义上来讲,所谓的&b&百老汇剧院&/b&跟艺术水平没有绝对关系,这几个字只代表:1)这个剧院的地理位置在百老汇,即纽约曼哈顿的戏剧区;2)这个剧院有499个以上的座位。仅此而已。&br&&br&如果百老汇真是一切音乐剧的代名词,别说英国伦敦West End和韩国首尔了(韩国这些年的音乐剧产业以光速向前发展),百老汇上的话剧首先就不乐意了:本来是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同在一个地理位置上演,没有谁压制谁,谁代言谁的问题。&br&&br&希望对你有帮助 :)
谢谢邀请。百老汇不是音乐剧的代名词。百老汇一开始只是美国纽约的一个地理概念,即Broadway与40-54街交汇形成的这片区域,也叫做”戏剧区“或者“剧院区” (Theatre District)。这个位置靠近时报广场,剧院林立,成为主流戏剧演出的中心,所以后来当人们提…
答完衰落原因,后面补上一些解决思路。&br&——————————&br&作为一个曾在一年多的硕士生涯里专注于一项民间曲艺学习研究跟团、外加有一个同样研究一项戏曲的师姐的人,我觉得可以答一下这个题。我争取不写成论文,显得太傻。。。&br&&br&我以下多以曲艺举例,戏曲的衰落与发展同理。&br&&br&&b&&u&现状———相比于从前,衰落无疑。&/u&&/b&&br&&b&&u&衰落原因:&/u&&/b&&br&&br&&br&&b&&u&一。艺术创作上的问题。&/u&&/b&&br&&br&&br&&b&1.艺术家的技艺水平与艺术功底减弱,引发连锁反应。&/b&不得不承认,戏曲和曲艺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声名最高的几位,和当年的万儿也不可同日而语了。从前看梅兰芳的万人空巷场面,现在大概只有陈奕迅和周杰伦能达到了。于是在当代商品社会,受到商业价值不足的影响,戏曲艺人&b&经济收入&/b&严重降低。除了全国性的一些尚还能上得了电视参加的了戏曲颁奖的曲种,很多戏曲演员可是属于一边演出一边务农维持生计的,那这种练习和演出时间就会不同程度减少,所谓“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老师知道,三不练观众就能看出来”,&b&技艺不精&/b&就是衰落的开始;而且,很多民间艺术家由于思想文化水平和艺术创造力的局限性,导致无法形成标志性个人艺术风格、无法更好的使自己所表演的这门戏曲具备&b&高记忆度的魅力展现&/b&,那这对于本来可能就没有太多戏曲欣赏知识的观众,形成一种“各种曲艺都差不多”的笼统印象。当今这么注重符号价值的社会,没特色绝对不行;活儿不好没人请着去演出,经济收入就微薄,导致艺术家的改行和&b&传承人数的骤减&/b&。到现在,我研究的那八百年历史的大鼓艺术,传承人就3个了。&br&&br&&b&2.艺术传播方式太传统。&/b&戏曲和曲艺艺术&b&“口传心授”&/b&的传统模式,与当代传媒社会传播方式现代化有矛盾,戏曲传承人在当代传播趋势大环境中自身推广方式方法也不足。事非经过不知难,我跟着传承人学习了大半年时间,可以说根本&b&没有规范化与系统化的教授&/b&,而是只传授基本的艺术入门技巧,之后便让我这个弟子自己练习。比如从唱腔上看,表面上一板一眼非常简单和规律,但实际唱时,每句的开口处和腔的煞笔处都有不同的处理,即使有谱子也没办法完全套用,更何况一些处理更加灵活的部分,是没有准确曲谱可言的。所以想要按照乐谱自学拍子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必须得靠师傅口传身授,然后自己心领神会、细细揣摩。而且还存在一种情况,叫做“丑不丑,一家手”,通常还得是一家人教一家人,因为潜移默化学习的时间也长,我这种机动的、零碎时间的学习,效果完全打折扣;&b&艺术家本身传播&/b&上也有问题,虽然其在网上传了视频、传了录音、传了文字、留了联系方式,但这些只是&b&粗放式零散式的推广&/b&,而且其仅在个人空间发布的不够规范的研究成果,也无法令更多的专业人士与爱好者对这门艺术产生更多的关注兴趣与深入研究。在商业开发方面,依然是进行&b&个人零散的最传统和初级的下乡演出模式&/b&,而且是与其它众多艺术的杂烩性质演出,并未成立独立的机构或与商业性质的曲艺社形成长期合作关系进行商业演出。&br&&br&&br&&i&&u&&b&继续写,还是欢迎大家点赞,不要不好意思。&/b&&/u&&/i&&br&&br&&b&&u&二。戏曲作品本身的问题。&/u&&/b&&br&&br&&br&1.不得不说,相较于流行歌曲,戏曲本身所具备的难度、完善性与文雅性特征,都是具有演出创作难度的。那些个唱念做打和戏曲的程式化,真的是得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可是随着艺术家的减少,旧作品的“隐身”和新作品内涵不足导致经典作品匮乏。即使黄金时代催生了极具个性魅力的艺术家,但无好作品傍身,再“真风采、大雅才”的艺术家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我们甚至无法想象随着一代风华正茂的艺术家谢幕,这一艺术是否也因缺乏经典作品而随之香消玉殒。好作品是沉淀过的,而在这个娱乐时代,一些打着创新旗帜、使原本的戏曲本体丧失的新作品,导致艺术风格变味甚至走上歧途。老票友没留住,新票友没培养起来,尴尬。&br&&br&&br&&b&&u&三。艺术欣赏的问题。&/u&&/b&&br&&br&&p&1.&b&信息化时代变迁造成受众集体人格与审美趣味、习惯的变化&/b&。公共空间的压缩导致受众集体人格的变化,过去人们爱在街头巷尾、戏园子里一大群人聚着看戏,不过现在人们好像更喜欢在家看电视。即使大家喜欢去影院看电影,不过那种播放的频率可不是艺术家现场演出所能及的;当前物质、精神生活的丰富导致受众审美趣味与习惯变化。过去人们的娱乐方式少,没事的时候就爱听歌戏,在&b&艺术形式选择多元化&/b&的今天,企图修改某种形式来涵盖一切观众面的设想肯定是不现实的。而且,如今的年轻受众对于&b&快节奏&/b&的艺术表演形式更为崇尚和喜爱,所以叙事缓慢的一些传统戏曲根本不受待见,现在连抒情歌曲的市场都不如电子乐大呢。比如我研究的那个,其中有个著名的花腔“论讲一回”,从前为其独具特色的花腔,使得整个唱腔显得悠扬婉转而节奏缓慢,而如今看来,四个字却可以拖唱出一分钟,一杯茶的功夫都出去了它依然在拖腔,心急的人听不出那韵味。&/p&&br&&p&&b&&u&四。外部环境的问题。&/u&&/b&&/p&&br&&p&1&b&.中华传统节日、时令节气与庙会集会意识的淡薄,导致戏曲演出土壤减少&/b&。中国群众自古看重节日的喜庆气氛,所以在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之时,唱大戏可是必不可少的助兴节目,各种戏曲形式你方唱罢我登场,台下群众广叫好,有些甚至还要把戏班子请到自己家族来单演。可现在呢,购物,聚餐,去KTV唱歌,去温泉泡汤,去听音乐会,去看电影,哪个选择不比看戏来的容易和洋气?&/p&&br&&p&2.&b&保护机制不健全&/b&。先是戏曲艺术保护的&b&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和艺术科研“三足鼎立”稳定模式尚未形成&/b&,我们艺术学院在大学开设这么多年,戏曲专业几家有?再说政府这里,一直说保护而且也拨了款,可力度不到位啊。&b&政府&/b&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艺术资源,可它的把控性却太强,比如一些资料的组织撰写,可经费批了却不给出版,出版了只在文化馆放那么几本做做样子,没能起到保护和推广的作用。有些政府积极申报自己地域内曲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果申请上了便束之高阁,各种戏曲机构建立和开展活动不到位,同时政府对其没能进行大力的推广和扶植,也没能形成集合效应。&/p&&p&——————————&/p&&p&&b&解决方法:&/b&&/p&&br&&p&&b&1.政府保护和媒体宣传。&/b&政府多出政策倾斜,拨款和款项运用到位;媒体的播出和宣传力度可以适当增大,比如综合频道可以增开戏曲类节目,戏曲频道继续优化。而且借着现在国家推崇传统文化的东风,适度的进行推广。&/p&&br&&p&&b&2.高校与社会。&/b&高校可以在高雅艺术引进校园方面,来几场戏曲经典作品的演出,其实省剧团的水平演出就完全可以了,现场看戏的那种美感真的是非常感染人;社会上,有条件的城市,每周末的文化公益演出都可以安排戏曲的场次,免费领票,地方政府和商业赞助给文化买单,平时演唱会也那么多赠票,这种文化事业建设的事为什么不做。而且,艺术家你也要放下身段,适应现在社会的表现方式。&/p&&br&&p&&b&3.自身的创新。&/b&大家现在都明白,得青年人者得天下。所以戏曲你自身也得改革。比如说戏曲频道推出的戏曲改良娱乐节目《叮咯咙咚呛》。这档中韩明星跨界体验界真人秀节目并非“跑男”类节目的移植或嫁接,亦非其他真人秀节目的“借尸还魂”,而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韩流不期而遇之后的首次碰撞和“亲密接触”。借中国传统戏曲打造如此格逼、艺术且个有人气的节目,《叮咯咙咚呛》的确是个史无前例的创举。节目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整体风格,抑或主题呈现上,都不乏原创性和前瞻性;再比如天津台的那档《国色天香》,也是传统和流行的跨界表现。&/p&&br&&p&暂且不说这样的方式在有些人看来是不是破坏了戏曲的原汁原味。但事实上,&b&文化和艺术形式本身就是不断传承然后变化和发展的&/b&,加入时代的元素,也是几百年戏曲文化不断演进的必然之路。所以不必担心过度,跨界、融合、改变的好,艺术就会焕发生机,杂糅的不好,艺术就会排异,最后这形式自己也就玩不下去了。&b&即使人会胡来,艺术却自有分寸&/b&。再退一步说,&b&现在的娱乐化倾向,也是为了让群众有更多的关注,有了粉,再推出高雅的不就是你说了算了么&/b&。&/p&
答完衰落原因,后面补上一些解决思路。——————————作为一个曾在一年多的硕士生涯里专注于一项民间曲艺学习研究跟团、外加有一个同样研究一项戏曲的师姐的人,我觉得可以答一下这个题。我争取不写成论文,显得太傻。。。我以下多以曲艺举例,戏曲的…
&p&现在世界音乐剧产业格局就和经济格局一样,已经多极化发展、音乐剧顶多算两极多元。但上世纪末以前百老汇几乎能指代音乐剧的原因,主要是:&br&&/p&&br&&p&1.无论从【宗教剧的圣咏—歌剧舞剧自立门户—歌剧内部分化(喜歌剧-民谣歌剧-轻歌剧)】的历史轨迹来看,欧洲戏剧为音乐剧的发端和萌芽积累了多少条件,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得以确立,还是归功于美国百老汇各种秀场的锤炼打磨。两大重要因素——脱离世族门阀(与世俗文化结合)+契合民族心理(与本土文化结合),让美国的音乐剧一经确立,就带有强烈的风格和鲜明的范式。&/p&&br&&p&2.从&b&叙事音乐剧&/b&到&b&整合音乐剧&/b&,百老汇经历了音乐剧的黄金时期和危机与调整。而同时期的欧洲,特别是英国的小歌剧(轻歌剧)发展到&b&音乐喜剧&/b&(musical comedy)之后,将这种用音乐素材讲述喜剧故事情节的音乐舞台表演形式维持了近一个世纪的状态;虽然它并非止步不前、也是在厚积薄发、主要致力于将多种舞台表演模式融为一体并重新将戏剧、舞蹈与歌剧进行整合的探索,但即便是20世纪80年代韦氏音乐剧和勋式音乐剧先后在百老汇掀起腥风血雨,这些具有浓厚欧洲戏剧血统的巨型音乐剧依旧沿袭了许多歌剧的范式与风格,无数小伙伴因此分不清歌剧和音乐剧。&/p&&br&&p&3.【欧美文化软实力的渗透】这种说法在天朝史政课程体系里提得还少吗,现在,我们把欧美分开来看,请问,大家觉得,最牛的是谁?音乐剧同理。谁有钱,谁会玩儿,谁就是代言。&/p&&br&&p&以上。谢 &a data-hash=&440a408a89f1cd7f951059& href=&/people/440a408a89f1cd7f95105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Phil& data-tip=&p$b$440a408a89f1cd7f951059&&@Phil&/a& 邀请。&/p&&p&———————————————————————————————&/p&&p&写于剧场干大夜间隙&/p&&br&&p&PS:加黑的名词,如果需要拓展,请多读书,别光百科。&br&&/p&&br&&p&晚安!&/p&
现在世界音乐剧产业格局就和经济格局一样,已经多极化发展、音乐剧顶多算两极多元。但上世纪末以前百老汇几乎能指代音乐剧的原因,主要是:1.无论从【宗教剧的圣咏—歌剧舞剧自立门户—歌剧内部分化(喜歌剧-民谣歌剧-轻歌剧)】的历史轨迹来看,欧洲戏剧为…
来自子话题:
红色折射率最低,对舞台原色呈现妨碍最小&br&影院同理
红色折射率最低,对舞台原色呈现妨碍最小影院同理
睡到中午才起 果然只有一个评论 赞是一个也没有 不过和我想的差不多 有人愿意看看 愿意讨论 我就很开心啦 只是突然想起来 要写个7 虽然这条几乎没人看 但还是依照知乎的规矩 新修改的放在前面。&br&&br&7 相声名宿田立禾先生(别问我为什么没用大师二字,记得有段时间,相声吧贴吧为大师泰斗几个字骂的不要不要的,那我就不给老先生找事儿了)在他的一档节目《田立禾侃相声》里 提到过一次他小的时候听京剧的经验,说就喜欢猴戏,降妖除魔啥的,那会儿舞台上会有很多新奇的变化,小朋友愿意看,如今大家却不变了&br&———————————————————分割线怎么弄啊———————————————&br&半夜睡不着,讲一个故事 说几句话 如果不符合题目的话 折叠就好了&br&1 就在不久前,微博传了一条消息,有个女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的鸡腿,是个搞字幕组的转发的。本人也是学生物学的,觉得挺好玩,可也没放在心上。继续刷微博,发现我微博里一位个人比较尊重的账号(只能用账号这个词,因为不知道正主是不是演员,但一直以来发的微博,很多名家名段、掌故、小知识,感觉特别好)也转发了这条消息,但他转发的微博,配图除了我先前在别人微博上看到的论文封面,还有一张大胸女图,然后整个微博的观点变成了“博士生居然研究鸡腿这种东西国家拿出这么多钱来给你们做研究你们在瞎jb捣鼓什么?”的诘问,乃至有人拿“鸡”开起了玩笑。这位转发者也和他们一起泄愤,我点开最早转发、加配大胸女图的那位,发现是一位作家,写了好几本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了。&br&&br&2 王玥波说过一句话 大意是评书总要死,要死的话就请让他死的有尊严一点&br&&br&3 就在来答题之前,在看一代宗师 里面有句台词&blockquote&叶问:宫家六十四手是一座高山。不该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br&宫二:武学千年,烟消云散的事儿,我们见的还少吗,凭什么宫家的就不能绝。叶先生,武艺再高高不过天,资质再厚厚不过地。人生无常,没有什么可惜的。&/blockquote&&br&4 记得当年历史课本上有一幅图 上面是 击鼓说唱俑 后来我老想起这幅图来 或许当时击鼓说唱的人里 也有四大名旦四大须生 也有黄钟大吕的金少山 也有逗你玩儿的马三立 也有被称作大王的刘宝全 也有“非专业”一辈子的董湘昆 也有孟广禄于魁智 也有郭德纲 也有一群望着他们把脖子望得酸疼的无名艺人 但 那又怎么样呢?&br&&br&5 那年 观堂先生拖着一条小辫子 跳入昆明湖 “经此世变 义无再辱”&br&&br&6 卓别林一辈子反对有声电影 可每次看到大独裁者 尤其是最后一段演讲 我都觉得热血沸腾 我相信热血沸腾的也不止我一个&br&———————————————————分割线怎么弄啊———————————————&br&1 文明 文化 文艺 本身不是一回事 &a data-hash=&96ca65fb44f52e5f369a& href=&/people/96ca65fb44f52e5f369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夏花& data-tip=&p$b$96ca65fb44f52e5f369a&&@夏花&/a&有句话说的对 要是搞成汉服那样 啧啧——&br&2 希望大家从我的第六条 能看出希望来
睡到中午才起 果然只有一个评论 赞是一个也没有 不过和我想的差不多 有人愿意看看 愿意讨论 我就很开心啦 只是突然想起来 要写个7 虽然这条几乎没人看 但还是依照知乎的规矩 新修改的放在前面。7 相声名宿田立禾先生(别问我为什么没用大师二字,记得有段时…
不同意夏花观点。曲艺要想复兴,必须脱离政府,完全市场化才有可能。&br&&br&&b&先说曲艺是怎么衰落的:&/b&&br&一门艺术如果有生命力,必须得有群众基础,政府将本来就是民间艺术的曲艺束之高阁,演员发工资,演出晚会化,导致曲艺脱离了群众。说白了和计划经济对经济的伤害是一样的。&br&&br&&b&再说为什么不能放到博物馆:&/b&&br&如果将曲艺放到博物馆里,将永远等不到复兴的那一天。艺术的欣赏需要培养,没听过戏能感受到京剧的优美吗?恐怕放到博物馆若干年之后,所有人都会觉得这东西是噪音,因为没人听得懂。你现在让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听京剧,爱听才怪,这就是放到博物馆若干年之后的结果。&br&&br&别说什么「梅兰芳当年去美国都受到欢迎」。老外根本就欣赏不了京剧。去看Youtube上的评论,礼貌一点的会说服装真好看,直接一点的就说他们为什么唱的这么高让人不舒服、为什么跟猫在火上烤发出的声音一样。没有薰陶,根本就不可能理解一门艺术。&br&&br&&b&最后说市场化的可能性:&/b&&br&当初民国时候京剧壮大,完全就是靠市场。各个名家开宗立派,谁管你正宗不正宗,有人喜欢就行。而实际上,这也是艺术唯一流行的方式。流行艺术不是生意是什么?难道是中宣部的下属单位?&br&&br&相声市场化的这几年,我看到观众的品味越来越高。不知道三俗指的是谁,郭德纲吗?可是如果不是郭德纲,我一个河北人根本都不知道相声什么样的。现在的人,恐怕只有听多了郭德纲,才能听出他哪里说得不好,才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去找传统的曲艺,进而去听骆玉笙、钟俊峰、白云鹏,去听马志明、刘宝瑞,听京剧,一开始当然是于魁智李胜素顺耳,熟悉了之后才能听得懂梅兰芳马连良模糊的唱片,以及侯宝林的相声。我就是从最初郭德纲开始,到现在热爱昆曲。&br&&br&曲艺并不是不该市场化,而是市场化的不够。试想如果有1000个郭德纲,他现在还敢胡乱混着说些下三路的段子吗?他肯定会像初期那样拼命创作好的作品。如果有1000个郭德纲,曲艺就会有很广阔的群众基础,人们会有更高的品味,演员会根据观众越来越高的品味竞争提高,这才是正确的出路。&br&&br&===========================&br&&br&只是不同意夏花的观点而已,不是想引战,更没有野草说的「打起来」的意思。如果措辞不周还望见谅。&br&&br&我不是唯市场论者,但我对于政府干涉文化的事情是绝没有好感的。一个演员不凭本事吃饭,这绝不是什么好事。比如有一次看京剧圈的八卦,好象是有关老旦蓝文云消失的内幕,不明真相,但我觉得演员的成败还是应该取决于观众,而不应该因为得罪了人之类的事情受到排挤。&br&&br&针对夏花兄新添加的答案稍稍回复一下。&br&&br&夏花兄正确地指出了新技术、新思想、新审美带来的冲击。这是事实。如果说现在的流行艺术是应用声光电现代手段、品味高雅,传统艺术在他们面前显得过时或者不够优秀,那我是服气的。可是如夏花兄所说,「纵观如今娱乐圈,赤裸拜金的庸俗、争相审丑的低俗、跟风炒作的媚俗,比比皆是」。在群丑面前,我们的传统艺术显然是优秀的,在群丑面前不争一争,我是不服气的。&br&&br&我相信中国人,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浮躁之后,迟早是会分得清丑和美(否则我们岂不是猪一样的民族)。在公平的竞争下,优胜劣汰是必然的。当众丑之中冒出一枝独秀的时候,那独秀的竞争力必然会盖过群丑,群丑也会被淘汰。同样的,在众多五光十色纸醉金迷的快餐文化之中,如果有一个有深度有品味的艺术,它一定是有市场的。&br&&br&岂有因为「劣」太多,「优」就不屑于出来的道理。&br&&br&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们的娱乐世界真的进化出了足够数量的技术先进、品味高雅现代的新艺术(或许是历史的必然),那传统戏剧将真的没有立足之地,想不进博物馆也不行。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我希望那种新的艺术是从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不是纯西方的玩意。因此,对传统艺术改造的探索也未必是坏事,这种改造与其闭门造车由领导定夺,还不如让观众说了算。&br&&br&另外,传统艺术的市场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为现在各种演出都是有录音录像的,「放博物馆」这种事是不需要做的。市场化只会增加新的机会,而不会损失什么。
不同意夏花观点。曲艺要想复兴,必须脱离政府,完全市场化才有可能。先说曲艺是怎么衰落的:一门艺术如果有生命力,必须得有群众基础,政府将本来就是民间艺术的曲艺束之高阁,演员发工资,演出晚会化,导致曲艺脱离了群众。说白了和计划经济对经济的伤害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孤独之旅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