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翻译卖炭遥途中想了什么??

卖炭翁_八年级语文教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中 姚孟洪教学目的: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理解诗歌的主题。2.体会本诗的写作特色。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学重点:教学目的1、3教学难点&:教学目的2教学设想:通过史书记载的关于宫市的资料帮助理解诗歌所述内容,理解诗歌主题,同时在认真的吟诵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在与原型的比较分析中体会本诗的写作特色。一.导入&&:今天咱们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叙事诗《》,它也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讽喻诗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二.介绍“宫市”: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咱们必须了解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抓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咱们不忙着做结论,先来看一些史书记载。〈〈旧唐书张建封传〉〉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压低人家的物价,比原价稍低)。末年(指唐德宗贞元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率用值百钱物,买人值数千物,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其实夺之……〈〈资治通鉴〉〉:“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尺寸裂而给之。”这就是白居易创作《》的时代背景,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拿起了笔,无情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宫市害民的社会现象:劳动者劳而不得,统治者不劳而得,甚至是疯狂掠夺。而中唐时宫市害民的现象,也正由于白居易塑造了可怜的形象,千百年后仍然普遍为人们了解。下面,咱们来学习这首揭露批判宫市罪恶的诗歌。三.读诗:上节课,我们做了诗歌朗诵的指导,知道了这是一首叙事诗,情节跌宕,层次分明,在反映烧炭、卖炭的不幸遭遇时着力于肖像、动作、心理及场面的描写刻画,每一个层次都是鲜明生动的画面,并且在字里行间渗透了浓郁的感情,朗读时,应在以情带声、读活人物上下工夫。不知大家准备得怎样,想请同学来读一读。设想:找两人读,读完后其他人比较分析评价。大家都说的很好,也明确了读好诗歌,必须要心中有情,眼前有人物,有画面,才能读活。现在请大家听范读(科利华教师备课软件提供),同时与自己的朗读作比较,掌握本诗的诵读技巧。一分钟后,齐声朗读。四.分析鉴赏诗:在这样的朗读过程中,相信大家对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咱们试着分析鉴赏本诗。1.教师问:围绕着“卖炭”,诗歌写了几个层次的内容?学生回答明确:烧炭――运炭――抢炭教师:其中,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苦”(学生一起呼应),有什么是苦呢?(师生一起说烧炭苦、运炭苦、被抢亦是苦)。这苦也所不同,其中,烧炭是艰辛,运炭是艰苦,炭被抢是悲苦。2.请大家阅读烧炭这一内容,明确作者是怎样写出的艰辛的?学生思考回答明确,教师给出投影:年龄特征-----职业-----伐薪烧炭劳动地点-----南山中外貌-----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劳动艰辛、生活困苦心理-----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衣正单-――愿天寒(矛盾心理------“可怜”)(教师)这是一个可怜的人,衣衫单薄,却期待着天寒,这样就为下文写宫使抢炭的罪行做了铺垫(让学生说出)。3.终于盼来了“夜来城外一尺雪”,看样子,他一年辛劳的劳动就要换来收获的喜悦了,于是他“晓驾炭车碾冰辙”,充满希望地上路了。白居易没有放弃这个铺垫的好机会,请问,作者是怎样写出运炭的艰苦的?学生读诗回答,教师给出投影。投影:天寒------“一尺雪”地冻------“碾冰辙”人苦------“牛困人饥”、“泥中歇”路遥------“晓驾炭车”、“日已高”4.好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大雪,当他‘晓驾炭车碾冰辙“的时候,占据他的全部心灵的,不是埋怨下面是冰、上面是一尺雪的道路多么难走,而是应该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能换来多少衣和食,然而他的愿望实现了吗?(不是的)因为祸从天降,他遇上了“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宫使。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随着那“叱牛”声,自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碾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盘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问:请大家找出作者是怎样写出宫使的横行霸道的?又怎样表现宫使掠夺的残酷的?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整理归纳,最后给出投影。投影:外表------黄衣、白衫、翩翩――横冲直撞、趾高气扬(对比)行为------把、称、回、叱、敕、牵、系――仗势凌人、蛮不讲理炭直------半匹红绡一丈绫(对比:一车炭,千余斤)心理------宫使驱将惜不得(对比:地位悬殊)5.真是一个可怜的人!就这样,作者通过一步步的铺垫渲染,通过细腻的肖像、动作、心理的描写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反映了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宫使掠夺的本质。诗中无一字谴责,但我们在字里行间能深切的体会到同情、痛恨,能触摸到诗人善良的心。6.根据史书所记,当时这样的饱受宫市剥削压迫的老百姓是大有人在,这首诗歌就是通过被掠夺的个别,反映了名为宫市、其实夺之的一般,那么,这个形象是完全真实还是作者完全的虚构呢?应该说,白居易是在来源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发挥了艺术想象,加工创造出这个典型形象的,它有生活原型,却不是生活原型的翻版,让我们来看看生活原型:(给投影)〈〈顺宗实录〉〉卷二: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值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咱们比较这两篇文字,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明确:其一、炭和柴相比,更来之不易,更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寄托着劳动人民的希望,因而通过的遭遇,就更便于有力地表现“苦宫市”的主题。其二、而且,诗人如果按照〈〈顺宗实录〉〉所记的真人真事塑造的形象,以打了宦官、得到赏赐结束全诗,那就削弱了“苦宫市‘的主题,降低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所以,改造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主题。其三、历史著作只要如实记录宫市掠夺人民财物的过程就够了,不需要创造人物形象,而写叙事诗却不然,是需要创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的,白居易就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塑造人物形象。这是本诗的三个写作特色,当然,还有鲜明的对比。7.总结写作特色:(1)典型材料的选择与创作;(2)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塑造人物形象;(3)鲜明的对比表现人物的不幸遭遇,宫使掠夺的残酷。五.展开联想想象进行续写。从南山中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敕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法呢?请大家想象一下,口头叙述
卖炭翁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您好,欢迎来到我爱学习网
卖炭翁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 来源:未知 | 作者:admin
| 本文已点击
[唐]白居易
&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干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 有个卖炭的老人,在南山上砍柴烧炭。
& & 他满面的灰尘,烟火熏烤他的脸,两鬓苍白十指漆黑。
& & 卖炭得来的钱做什么呢?只想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粮食。
& & 可怜他身上衣衫单薄,心里担忧炭不值钱仍希望天更冷一些。
& & 夜里城外积了一尺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上路。
& & 走了半天,人也饿了,太阳已升高了,他才赶到集市的南门外泥地上休息。
& & 那飘然而来的两个骑马人是谁?穿黄衣的是宫使,穿白衣的是爪牙。
& & 他们手拿公文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拉回车头吆喝着牛往北走。
& & 一车炭足有&干多斤,宫使强行拉走,老人舍不得却也没办法。
& & 宫使扔下半匹红绡和一丈绫子朝牛头上&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一、 &内容分析
& & 《卖炭翁》这首诗是自居易新乐府诗中最突出的一首。在这首诗的下面,诗人有一段小注:&苦宫市也。&这个注脚,有力地揭示了全诗的主旨。
& & 整首诗共两大段,可以分为三层意思。
& & 第一层,为前面的六句,介绍了卖炭翁的情况。他长年在南山里靠砍柴烧炭卖炭过日。辛勤的劳动,使他的脸烤成烟火色,双手黑黑的,人也过早地衰老,已经两鬓斑白了。这辛勤的劳动,仅仅是为了营生,用炭去换取粮食和衣服。
& & 第二层,是中间的六句。写卖炭翁一早就赶着炭车进城去卖炭的情况。七、八两句,先写他内心的矛盾,身上衣服单薄,自然希望天不要太冷,可天不冷,又担心炭卖不出去,于是,只好盼望天冷一点,他已经顾不上挨冻了,想的是早一点把炭卖掉,去换取粮食和衣服。九至十二句,写他进城卖炭的艰辛。下了一夜大雪,天寒了,正是难得的卖炭机会,于是天刚拂晓便拉着炭车,在冰天雪地上赶路,这辛劳自然不言自明。&牛困人饥&这四个字集中概括了去卖炭的艰辛,写出了卖炭翁过的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日已高&与&晓&字照应,从天刚亮直到中午,表明路程的遥远,又拉了&千多斤重的炭车,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于是,只好在集市南门外的泥土上歇歇脚。
& & 以上两层合为第一大段。
& & 第三层为第二段,共九句。详写卖炭翁炭车被抢的经过。前两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两个官差耀武扬威的凶狠样子,骑着马急驰而来,一前_后,&黄一白,十分嚣张。紧接两句,写官差狐假虎威,明目张胆地来抢东西,嘴上还称这是皇上的命令,不管老人同意不同意,他们拉了炭车就走。紧接三句(两短一长)写老人眼看&车一千多斤的炭被白白地抢走了。最妙的是最后两句,写两个官差扔下半匹红绡一丈绫,挂在牛头上,说这是买炭的钱。这让人想到&既要作婊子又要立牌坊&,明明是抢,偏要说是买。面对宫廷里面积压废弃的绡和绫,卖炭老人欲哭无泪,这些东西,对老人而言,解决不了他的温饱又有何用?!这样的揭露,其讽刺性是极强的。
二、 &中心
& & 这首诗通过卖炭老人一车干余斤的炭被抢夺的经过,揭露了唐代的宫市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收藏此页】
【我要纠错】
免责申明:
本网站的部分内容由网友提供或转载于网络,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不拘一格 龚自珍是清朝乾隆末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龚自珍的年代,清朝开始急速衰败,贫富两极...
 不拘一格 龚自珍是清朝乾隆末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龚自珍的年代,清朝开始急...婚姻状态:
风灵:唐诗中的经济学——《卖炭翁》另解
冉按:这是西南民大的经济法老师风灵,于去年我在立人大学所开的“古诗文教育与现代生活”班后所交的作业。所谓作业当然是她的自谦之辞,她读书多而博——以一人之力独自在成都的“米塞斯读书会”讲授授了数期米塞斯与哈耶克,而获致好评,并用“米塞斯日报”的形式翻译了米氏一些东西——是经济法方面的博士与行家。同时她本科就学于中科大物理系,其逻辑整饬严谨,也异于常人。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她对古诗文的熟悉程度,也远胜许多中文系的学生。她听说我用一点社会科学的方法讲古诗文,不惜屈尊来蹭课。遂有课后这样的“作业”出笼。
我一直认为对古人的东西,那些自认为原教旨的阐释固然重要。但一代人有一代人基于自己所处时代、环境的因应,而生发出对古人诗文的不同认知,这是毋庸否认的。无论是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还是顾颉刚对历史的“层累说”,都说明每代人的阐释,既在与此前的阐释打架、辩难,也在固有阐释上叠加,这是人类文化积累的一个方式。但这并不是赞赏你有意去曲解,离开原文及所处时代随意去生发。因为解释古人的东西,有的是引申,有的是借用,有的直接用原意,这些我们讲解时都必须说清楚,庶免贻害他人之讥。
学古诗文,注重审美及有趣非常重要,就是从文章学的角度来观察,也不可缺少,但我们不能仅囿于这样的故有套路。若读罗隐的《英雄之言》,你应该有解释为何中国历来治乱循环的道理之能力,向学生解释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与选票(谈出来的)出政权的区别之政治学常识。倘你读欧阳修的《纵囚论》,你可以用政治心理学分析唐太宗为何要玩纵囚的把戏,同时玩了后又得到那么多的表扬,这涉及到政治牧民术和传播心理学。我不是说,读古诗文只有这样的“新解”才是对的,也不是什么唯一结论,更不是什么标准答案,但我认为这是能给人带来一定启发的解释。
像陈寅恪先生所作的“诗史互证”、竺可桢通过古诗文研究中国三千年气候变迁、陈正祥通过唐诗写出《诗的地理》(其实这方面宋代王应麟之研究诗经早就这样做了)等,都是用诗歌或者古文来研究历史、科学、地理学等方面的典范了。那么我们何不可用古诗文及相应的传记,从心理学方面研究一下历代君王群臣或者其他著名人物呢?这也许会使我们对这些人的认知,别开生面,更加立体丰富。要言之,学古诗文,我们应该有多面镜子相参照,才能看出其中的绚丽缤纷来。准此,推荐风灵老师这篇文章,以便古诗文爱好者,开拓自己的视野。2014年9月11日于成都
风灵:唐诗中的经济学——《卖炭翁》另解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或许是文人们常故作清高,不喜与钱财打交道,哪怕穷愁潦倒,也要做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浩瀚唐诗中少有描写所谓繁华唐代经济生活,名篇尤为罕见。好不容易有了一篇白居易的《卖炭翁》,又被当成了阶级剥削的典范,做成了木乃伊塞进中小学课本,令人味同嚼蜡,辜负了其中深意。
至少,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卖炭翁》是文学作品中关于唐代经济生活的难得范本。
卖炭翁的生活悲惨。即使在以强盛著称的唐朝,普通人的生活也不足温饱,贫富差距悬殊。其他反映“现实主义”的诗歌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可为辅证。中国的盛世并不象想象中的那么好,乾隆末期到北京觐见的英国使团眼里的中国也是一片穷困景象。(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在中国历史上,只要没有大规模地饿死人(据说现在不能叫饿死了,得改称“营养性死亡”),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和内乱,大约就可称之为盛世了。
一、唐代的贸易与分工
是什么导致了人民的穷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证了分工和贸易是国民财富的根本。国民富裕,是因为分工和贸易发达,反之则贫穷。而白居易其时虽不知亚当斯密为何人,诗中却佐证了斯密的结论。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翁是为生计温饱而烧炭卖炭,但他并没有直接去种田织布,而是通过买卖来交换生活必需品,可见当时的社会已有了一定的分工和商业发展。但贸易和分工十分不充分,体现在:
“伐薪烧炭南山中”“晓驾炭车辗冰辙”。卖炭翁不仅仅是卖炭,而是砍柴、烧炭、运输、买卖一条龙包干,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缺少分工。这样必然会增加成本,减少收益。“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证明了这一论断。“心忧炭贱”不是炭的绝对价格非常低,从“路有冻死骨”看,存在着尚未满足的取暖需求,炭对于冻饿而死的百姓而言,价格是太高而不是太低。但相对于卖炭翁付出的成本而言,炭价又实在太低了,低到它的收益尚不足购买一件保暖的棉衣,以至于不得不乞求客观情况的改变(愿天寒)来增加市场对炭的需求。
炭作为冬季常用的取暖物品,家家户户客观上都需要,其潜在的需求应该是很大的。但从卖炭翁的遭遇来看,在白居易的时代,这一市场却十分狭小,潜在的生活需求不能转化为真正的市场需求,难以养活从业人员。商业促进分工,而中国历代重农抑商,反而造成了绝大多数农民的贫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空洞的悲天悯人之后,却少有人去探寻真正的原因。
二、实物货币和格雷欣法则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唐朝的货币制度不发达,大量存在着实物货币。国家实行“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钱即铜钱,帛则是丝织物的总称,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紬等,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货币制度。 白居易诗作中除了《卖炭翁》提到红绡当钱使,《琵琶行》中也有“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可见,丝织品在流通中普遍充当货币。
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分析,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用实物为交换媒介的情况,金银等贵金属并未确立其在流通领域中的绝对地位。直到近代,货币经济也不如埃及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32-前30年)那样发达。[1]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古代很早就确立了国家的铸币制度,先秦诸国各有货币,秦始皇更是“币同制”,统一了钱币。但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归根结底应取决于市场。国家不断加强对铸币业的垄断、朝廷来决定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缺少了市场机制的调节,武断地对市场下命令,反而造成了混乱。唐朝便表现得较为突出。
历史研究通常认为,唐朝铸开元通宝,由于铸币技术低下及政府的有意控制,使得市面上流通的钱币数量稀少,不敷使用。实际上,根据罗斯巴德的理论,市场上无论流通的货币量是多少,都是最佳的货币量,不会短缺或过剩,所影响的只是以货币计量的价格。货币多则价格高,货币少则价格低。“货币供应量是多少并不重要,无论M是多少,它都能同样地执行好交换功能。”[2] 如果唐朝政府不进行人为干预,那么即使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较少,也能达成供求均衡。但为了满足货币“需求”,唐朝政府将实物如绢帛规定为法定货币,从而演变为“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金属铸币需要发达的采矿技术和铸造技术,但绢帛则相对容易生产得多,大量的绢帛投入市场充作法定货币,与开元通宝通行。显然,钱重物轻,钱币被囤积起来,退出了流通市场,这便是著名的格雷欣法则。“豪家大商,积钱以逐轻重”(《新唐书&食货志》),导致流通中钱币数量更少。唐朝严刑峻法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显然只能是徒劳。
以实物货币计算,将产生持续的通货膨胀和财富缩水。而无法获取钱币的普通民众,只能使用实物货币,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使得富者恒富,贫者恒贫,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正是以这种虽然法定却不值钱的实物货币来掠夺劳动果实的写照。
三、财产权和契约自由
商业的发达,必以财产权的保障和契约自由为其前提,而白居易所批判的“宫市”恰恰是以权力侵犯财产权和契约自由的典型。中国历史上从未确立真正的财产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谁以暴力控制了一块地盘,这块地盘上的所有一切财产包括人民都是他的私产。掌握权力的在上者在市场交易中不知平等为何物。“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为公共利益征收须有正当程序并充分补偿”之类的原则更闻所未闻。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有人认为,宫使付了钱,和卖炭翁之间仍然是买卖关系,这是对买卖关系很大的误解。是否付钱并不重要,是否自愿才最重要。“惜不得”三字才是要害。一方不能说不的交易当然是不公平的交易,甚至不能称之为交易。而奉了皇命而来的宫使,显然也毫无协商和谈判的念头,不认为有达成自愿契约的必要,只体现出权力单方面赤裸裸的强制。(好在是宫使不是城管,宫使只要炭,城管来了,连人都没了。)
或认为,宫市只涉及一小部分买卖,只要把皇家的需求满足了,剩下的仍可交给市场。但皇家本应是市场的维护者,它既然破坏市场,便鼓励了各级权力对市场的侵蚀。而中国古代本就是分为三六九等的权力社会。层层叠叠的权力之下,市场上如空气般不可或缺的自由和平等尚余几何?没有规则的保障,交易不能体现自愿,便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激励投资和生产,从而进一步抑制了市场的扩展。
细读《卖炭翁》,唐朝的人民生活困苦,是因为市场不发达,而市场不发达是因为国家干预过多。国家干预产业发展(重农抑商,限制人民选择),干预金融流通(垄断铸币,强制推行实物货币),干预市场运行(强买强卖,破坏财产权和契约),重重粗暴干预之下,人民就算如卖炭翁那样旦夕辛劳,也难有富足之时。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唐)白居易_古诗新唱歌曲
(5月4日&06:52)&
(4月24日&14:39)&
(4月20日&20:28)&
>>&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唐)白居易
请安装RealPlayer!
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唐)白居易
作词:白居易作曲:阎勇
u炭翁,伐薪磕仙街小M面m灰火色,婶Wnn十指黑。u炭得X何所I?身上衣裳口中食。可z身上衣正危n炭v天寒!夜沓峭庖怀哐择{炭冰H。牛困人|日已高,市南T外泥中歇。翩翩沈T硎钦l?S衣使者白衫骸手把文诜Q敕,回叱牛肯虮薄一炭,千N斤,m使⑾Р坏茫半匹t一丈c,S向牛^充炭值!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màitànwēn,卖&炭&翁&&,fáxīnshāotànnánshānzhōn。伐薪&烧&&炭&南&山&&中&&&。mǎnmiànchénhuīyānhuǒsè,满&面&&尘&&灰&烟&火&色,liǎnbìncāncānshízhǐhè。两&&&鬓&苍&&苍&&十&指&黑&。màitàndéqiánhésuǒyín?卖&炭&得钱&&何所&营&&?shēnshànyīshnkǒuzhōnshí。身&&上&&&衣裳&&&口&中&&&食&。kěliánshēnshànyīzhèndān,可怜&&身&&上&&&衣正&&&单&,xīnyōutànjiànyuàntiānhán!心&忧&炭&贱&&愿&&天&&寒&!yèláichénwàiyìchǐxuě,夜来&城&&&外&一尺&雪&,xiǎojiàtànchēniǎnbīnzhé。晓&&驾&炭&车&辗&&冰&&辙&。niúkùnrénjīrìyǐāo,牛&困&人&饥日已高&,shìnánménwàinízhōnxiē。市&南&门&外&泥中&&&歇&。piānpiānliǎnqíláishìshuí?翩&&翩&&两&&&骑来&是&谁&&?huányīshízhěbáishānní。黄&&&衣使&者&白&衫&&儿。shǒubǎwénshūkǒuchēnchì,手&&把文&书&口&称&&&敕&,huíchēchìniúqiānxiànběi。回&车&叱&牛&牵&&向&&&北&。yìchētàn,qiānyújīn,一车&炭&,千&&余斤&,ōnshǐqūjiānxībùdì!宫&&使&驱将&&&惜不得!bànpǐhónshāyízhànlín,半&匹红&&纱&一丈&&&绫&&,xìxiànniútóuchōntànzhí!系向&&&牛&头&充&&&炭&值&!注释:&&&&&1.卖炭翁:这是作者《新乐府》的第三十二首,题下原有小序:“苦宫市也。”  2.伐薪:砍柴。  3.南山:终南山,在长安(今西安市)南面。  4.何所营:派什么用途。  5.辗:同“碾”,轧的意思。  6.辙(zhé):车轮辗出的痕迹。  7.骑:骑马的人。  8.翩翩:轻快得意的姿态。  9.黄衣使者白衫儿:唐朝的宦官品级较高的穿黄衣,无品级的穿白衣。  10.敕(chì):皇帝的命令。  11.牵向北:唐代皇帝的宫殿在长安的北边,牵向北,指把炭车赶向皇宫。  12.系(jì):挂。  13.直:同值。古诗词鉴赏: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入仕以前自代宗大历七年(772),至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北),不久又南下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5、6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中,白居易接触到民间疾苦,并受到当时任苏州、杭州刺史的两位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作有《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篇,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后来,父死母病,靠长兄白幼文的微俸维持家用,奔波于鄱阳、洛阳之间,生活比较艰苦。  贞元十六年,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十八年(802)&,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永贞时(805),王叔文、韦执谊实行政治革新,白居易曾向韦上书,建议广开言路,选拔人才,惩恶赏善,举贤任能,不失时机地迅速改革。但不久,王、韦等被贬,改革失败。他的建议未及采用。与此同时,他还自觉地以诗歌作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武器,促进新乐府运动,写了大量的讽谕诗,和他在政治上的努力相辅而行。但由于朝政日趋腐败,他的这些奏状和诗歌反而招来当权者的忌恨与打击。  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  自元和十一年(816),至大和二年(828)&。白居易到江州后的第二年,写下《琵琶行》。诗中通过一个擅奏琵琶的长安名妓沦落江湖的不幸身世,寄托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元和十三年,改任忠州刺史。十五年,召还京,拜尚书司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因国事日非,朝中朋党倾轧,屡次上书言事不听,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任,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在杭州时,曾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六口井,以利饮用。离苏州日,郡中士民涕泣相送。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次年转刑部侍郎。  自大和三年(829),至会昌六年(846)。白居易从58岁开始,定居洛阳。先后担任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他在洛阳过着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和"栖心释氏"的生活。时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他在舒适的晚年仍然时常想到人民。73岁时,还出资募人凿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行船。两年后病终。葬于龙门香山琵琶峰(见彩图河南洛阳白居易墓)。诗人李商隐为撰墓志。今已辟为游览胜地。  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近3000篇诗作,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著名论点。情是诗的内容,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分析了诗歌创作中的感情活动,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策林》六十九)。又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策林》六十四)。认为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缘起于社会生活中的"事",密切联系于当时代的"政"。因而,诗歌创作不能脱离现实,必须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卖炭翁》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新东府》五十首当中的一首。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这首诗一开头就把我们带到当时的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让我们看到一个烧炭的老人过着的十分穷苦的生活。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烧炭的老翁连一寸土地也没有,全部赖以为生的东西,只不过是一把斧头、一挂牛车,再加上十个被烟火熏黑的手指头。他没有妻子也没有儿女,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在南山上伐薪、烧炭,弄得"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劳动的艰苦是可想而知的。这烧炭的老人对生活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他仅仅希望有吃有穿,维持一种最低的生活。按理说,一个人养活自己一个人,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可是就连这样一个愿望,他也难以实现。木炭,本是供人取暖的东西,这老人辛辛苦苦地砍了柴、烧了炭,给别人带来了温暖,可是自己身上的衣服却单薄得可怜。衣服单薄总该盼望天气暖和吧?不,恰恰相反,被生活所迫的老人"心忧炭贱愿天寒",他宁肯忍受加倍的寒冷,以便能多卖一点炭钱。这种矛盾的心情,深刻地表现出卖炭翁悲惨的处境。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寒冷的天气果然来到了。一清早,他就套上车,踏着冰冻的道路,却到长安市上卖炭。从终南山到长安城,一路之上他想了些什么呢?诗人没有告诉我们;但是可以想象得出来,他一定是满怀着希望,因为这一车炭直接关系着他今后的生活。读到这里,我们觉得自己和这位老人更亲近了,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这车炭究竟能不能卖掉,能不能卖上一个公道的价钱。可是诗人并没有马上告诉我们结果,他让卖炭翁歇下来,喘一口气,也让读者稍微平静一下,然后写道:"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来的人一个是穿黄衣的太监,一个是穿白衫的太监的爪牙。他们装模作样,说是奉了皇帝的命令出来采办货物,也不管卖炭翁同意不同意,赶上炭车往北就走。城北是皇帝住的地方,赶车的又是宫里的太监,一个卖炭的老人能有什么办法去对付呢!"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千余斤炭,不知道要几千斤柴才烧得出,而这几千斤柴又不知道要多少天才砍得来!为了把柴烧成炭,这孤苦的老人又在尘灰里、在烟火旁边受了多少熬煎!可是拿这一切所换到的是什么呢?"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连纱带绫合起来不过三丈,难道这就能抵得上老人多少天的辛勤劳动吗?这些宫使哪里是在买东西,他们简直是强盗。他们夺走的不只是一车炭,而是夺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剥夺了他生活的权利。这该激起读者怎样的愤怒!读完了这首诗,我们不禁要问:两鬓苍苍的卖炭翁,凭着这点报酬,能够捱过那严寒的冬天吗?  白居易在《新乐府》中每首诗的题目下面都有一个序,说明这首诗的主题。《卖炭翁》的序是"苦宫市也",就是要反映宫市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宫市"是唐朝宫廷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的方式。本来宫廷里需要的日用品,归官府向民间采购,到了德宗贞元末年,改用太监为宫使直接采办。宫里经常派出几百人到长安东西两市和热门的街坊去,遇到他们看中的东西,只说一声是"宫市",拿了就走,谁也不敢过问。有时撕给你两三尺破旧的绸纱,算做报酬;有时候不但不给任何报酬,反而要你倒贴"门户钱"和"脚价钱"。所以每逢宫使出来的时候,连卖酒卖烧饼的小店铺都关上店门不敢做生意了。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  但是,《卖炭翁》的意义,远不止于对宫市的揭露。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读着这首诗,我们所看到的决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仿佛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渔的、织布的人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卖炭翁》这首诗不但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即使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卖炭翁》的艺术性也是很高的。你看,诗人在开头八句里,先对卖炭翁做了一番总的介绍,介绍得那么亲切、自然,就像介绍自己家里的人一样。"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简单,然而深情的十四个字,就活生生地勾画出他的外貌:"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是同样简单而深情的十四个字,深刻地刻划了他的内心活动。这番介绍就好像一串电影画面,从南山的远景开始,镜头平稳地拉近,然后就接连几个大特写:两鬓、十指、灰尘满面、衣衫褴褛,使人触目惊心。(演唱:朱彤)&(诵读:阎杉杉)
古诗新唱-卖炭翁 (唐)白居易
(第&<font color="#FF&首)浏览次数:<font color="ff
共&1&条留言
ip:125.211.157.*
时间: 17:12:03
共&1&条留言
留言姓名:
图标选择:
为方便会员注册下载使用本站产品,请使用安全高效的支付工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卖炭翁赏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