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之后的皇帝是谁黄帝的儿子是谁

  是谁的儿子: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康熙是誰的兒子看情況給分出生年月:1654年卒年:1722年康熙滿清入關後的清朝第二位皇帝即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烨)的年號()代指愛新覺羅·玄烨。俗稱清聖祖爲康熙皇帝、康熙帝。因爲明清之帝王時多只有一個年號,因而往往以年號代稱帝王。清聖祖康熙,名愛新覺羅·玄烨(日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的稱謂來自其年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宮,佟妃之子。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日)卒于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69歲。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康熙繼位時只有八歲,是順治的第三子。順治接受湯若望的意見因其出過天花最有可能不夭折而把他選爲繼承人。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舉行親政儀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後孝莊文皇後的幫助下,在康熙八年贏得了與顧命大臣的鬥爭,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順治帝福臨康熙的父親是順治皇帝,就是出家的那個。康熙生母是孝康章皇後佟佳氏。順治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的兒子康熙的老爹是順治順治順治帝福臨與佟妃的兒子順治帝啊……難道康熙帝的身世也有啥不爲人知滴故事?~~祖國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烨是順治帝福臨與佟妃(即後來的孝康章皇後)佟佳氏之子,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宮,在清世祖8個兒子中排行第三。是老百姓的兒子是福臨,也就是順治的兒子順治帝的。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
·····
·····
·····
·····
导读:隋朝之末,农民起义的烽火到处燃起,天下大乱。导读: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是蒙古族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导读:1905年秋,保皇派康有为密谋刺杀革命派孙中山,导读:历史把诸葛亮写成一位神机妙算的神人,但诸葛亮导读: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科场如战场,有人春风得导读:钱缪,杭州临安人,字具美。从小就是个孩子王,唐文宗李昂,初名涵,与敬宗同年,出生于元和四年(809导读:雍正帝批示奏折也很认真,有的还很睿智幽默,读导读: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长孙无忌是太宗留给李治的大唐江山的守护神,理由即为导读:日《人民日报》公布了共和国第一批将潘金莲因《水浒》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到《金瓶梅定陵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皇后的陵墓。建于1584到导读:戏说的影视戏剧作品中,常有免死金牌的说法,金话说武则天出生不久,当地人都传,唐三代后,“武代李导读:乾隆初期采取了一系列强悍的专制措施,但并没解朱棣为什么要捉拿天下尼姑?尼姑,本是出家修行的佛门日(清朝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这天恰好神秘的古墓,离奇的传说,传世的奇闻,诡秘的咒语……杨贵妃(公元719-756年),名玉环,字太真,是我国古代四导读:古代中国,是如何实现国家最高权力交接的?我归纳导读:恭王府西路的褒光室,最能体现奕訢与其皇兄咸丰核心提示:两次宁远大战后,袁崇焕已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导读:公元1041年正月,是一个多事的月份。宋仁宗很烦什么动物影响人类历史最深?是躬耕于田野的牛,是象征富尽管清政府没有现代媒体观念,但当时媒体言论还是极为在19世纪的中国,面对外力的冲击,中国人的反应、中国1874年,高举“师夷长技以自强”大旗的大清帝国遭遇了2006年,香港岭南大学教授马幼垣在《九州学林》发表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中日甲午战争不仅改变了东亚的战略格局,而且也引起了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东亚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东北海军曾经是中国最强大的舰队,她拥有中国第一艘环导读:1945年春,国库局的几个知情年轻人开始向重庆国导读:这一天,西门庆从外吃酒回来。在门口正好与宋惠1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现西安市长安区)东大村的导读:乾隆帝高度评价钮祜禄氏,认为她非常优秀,完全导读:演义之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情节很出名,少年闻知多名朝臣被诛,唐文宗悲不百胜,却也无可奈何。如导读:古代“四大美男”之一高长恭,是北齐名将,神武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八月的一天,上午,京城长安皇导读:不同的毛皮,还对应着不同的等级,《大清会典》导读:在历史上,死后被追谥为皇帝的太子不乏其人,如导读:明太祖朱元璋作为开国皇爸,教育皇子用心良苦,明孝宗张皇后,河北兴济人,父为国子监生张峦,母金氏明孝宗张皇后,河北兴济人,父为国子监生张峦,母金氏明宪宗茂陵陪葬了哪三个皇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明宪宗朱见深活了多少岁?明宪宗墓在哪明宪宗朱见深(1宸妃,古代嫔妃封号之一。宸,北极星所在,常用以指宫高阳公主是太宗最宠爱的女儿,在她十五岁的时候,李世唐代的官僚贵族,大多是球场上的高手,很多人在工作之唐敬宗李湛活了多少岁?唐敬宗墓在哪李湛(809年―826年甘露之变指发生于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的一次政唐文宗李昂之后的皇帝是谁?唐文宗死后谁做皇帝唐文宗李唐文宗李昂有几个儿子?唐文宗李昂子女有哪些唐文宗李昂导读:隰朋听说天王家里有纠纷,想要拜见太子。周惠王导读:齐桓公做了霸主,名声越来越大,中原诸侯都佩服导读:齐桓公正要会合诸侯去替卫国砌城墙,没想到邢国1962年秋冬之际,作家楼适夷到老舍家里做客。当他穿越玉帝能够领袖群仙,据如来说,“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导读:齐桓公自从打退山戎,救了燕国,定了鲁国的君位导读:齐桓公到了离鲁国不远的地方,就瞧见鲁庄公在那导读:有一天,管仲对齐桓公说:“郑国向来不服天王,导读:公元前680年(周僖王2年,齐桓公6年),齐桓公打发导读:公元前681年(周庄王的儿子周僖王元年,齐桓公5年导读: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国的信儿传到了鲁国,鲁庄公气
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有谁知道清朝康熙年间他几个儿子的历史的?
有谁知道清朝康熙年间他几个儿子的历史的?
最好是详细的,胤祥和他嫡福晋的一定要很详细,告诉我一下网址。
芦笛捷报还,天子威德传,鹏有乾坤志,留名丹史间。
邮箱: 链接:http://user./
康熙共有35子、20女。其中只有24个儿子、7个女儿活到成年。  家族列表  父亲顺治皇帝   长兄爱新觉罗o牛钮,早殇   二兄爱新觉罗o福全,裕亲王   五弟爱新觉罗o常宁,恭亲王   母亲孝康章皇太后佟佳氏 (佟佳氏为汉军旗人,佟佳氏的弟弟为佟国维,佟佳氏的父亲是佟图赖,佟图赖的父亲是佟养正,佟养正是明末抗倭援朝的副总兵,后来在抗金的时候,战斗失败投降后金。)  康熙后妃一览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1654——1674)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康熙四年册封为皇后,时年13岁。康熙八年生皇二子(即废太子);康熙十三年生皇六子后因难产去世,享年22岁。谥号为: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1678),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皇后,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谥号为: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的嫡亲侄女,是康熙的表姐妹。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贵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晋升为皇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册为皇后,次日即去世。谥号为: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德妃,雍正帝生母,1660——1723), 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帝。十八年封为德嫔。次年生皇六子;三十年十二月二十日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康熙去世后,德妃被尊为皇太后,雍正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64岁。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1699),满洲镶黄旗人,参领海宽之女。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三子允祥,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薨,衬葬康熙帝之景陵。生二女,下嫁仓津,多尔济。   定妃(1661——1757),万琉哈氏,满洲正黄旗人,郎中拖尔弼之女。康熙在时为嫔,雍正时尊为皇考定妃,后来随儿子履亲王允裪住,轮到自己的生日的时候,还会被迎进宫去祝贺,但再未进尊封,薨时九十七岁。   通嫔,纳喇氏(?——1744),监生常保素之女。侍奉圣祖康熙时为贵人。雍正二年,因其女婿有功,受到尊封。乾隆九年六月二十三日薨,享年在80岁以上。二子皆殇(是康熙实际上第9和第12个儿子),一女。   敦怡皇贵妃(1683——1768),三品协领祜满之女。瓜尔佳氏。侍奉康熙时为和妃,世宗雍正帝尊为皇考贵妃,高宗乾隆尊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生一女,殇。她也时康熙诸妃中最长寿的。   悫惠皇贵妃(1668——1743),佟佳氏,孝懿皇后的妹妹。康熙三十九年册为贵妃,雍正时尊为皇考皇贵妃,乾隆时尊为皇祖寿祺皇贵太妃。乾隆八年薨,享年七十六岁。死后,谥为悫惠皇贵妃。   顺懿密太妃,王氏。初为密嫔,后尊封为密妃。三子,允禑、允禄、允衸,允衸八岁夭折。   纯裕勤太妃,陈氏。初为勤嫔,被雍正尊封为勤妃。一子,允礼。   襄嫔(?——1746),高氏,高廷秀之女。乾隆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薨,享年在40岁以上。一子,允禝,一女,未成年即夭折。   谨嫔,色赫图氏(1698——1739),员外郎多尔济之女。乾隆四年三月十六日薨,享年在41岁。一子,允祜。   静嫔,石氏(?——1758)。一子,允祁。   熙嫔,陈氏(?——1737)陈玉卿之女,乾隆二年正月处二日薨(刘心武认为她是《红楼梦》中去世的老太妃的原型),享年在40岁以上。一子,允禧。   穆嫔,陈氏(?——1727前),陈歧山之女,享年在30岁以上。一子,允祢。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1694), 满洲镶黄旗人,孝昭皇后的妹妹,康熙二十年册为贵妃,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去世。一子,允礻我,一女,夭折。   惠妃,纳喇氏(?——1732),郎中索尔和之女,初为庶妃。康熙十六年册为惠嫔;二十年为惠妃。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薨。享年在70岁以上。二子,承庆、允褆。   宜妃,郭络罗氏(?——1733),满洲镶黄旗人,佐领三官保之女。康熙十六年册为宜嫔;二十年为宜妃。雍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薨。享年在70岁以上。三子,允祺、允禟、允禌。   荣妃,马佳氏(?——1727),员外郎盖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册为荣嫔;二十年为荣妃。雍正五年闰三月初六去世。享年在70岁以上。生有五子一女,其中只有允祉成人,一女下嫁乌尔衮。   贵人郭络罗氏,宜妃的妹妹,满洲镶黄旗人,生皇六女、皇十九子允(礻禹)。卒年不详。   慧妃,博尔锦吉特氏(?——1670),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幼年被选进宫,尚未册封,于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五月初九追封为慧妃。   平妃,赫舍里氏(?——1696),孝诚仁皇后的妹妹,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噶布拉之女,幼年时待年宫中,康熙三十年生下允玑(示字旁),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卒,当月追封为平妃。   良妃,卫氏(?——1711),满洲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一废太子之时,皇八子曾被众大臣保举为皇太子,深受父皇厌恶。康熙曾说:“(皇八子)系辛者库贱妇所生。”(《清圣祖实录》第261卷)辛者库的意思是“管领下食口粮人”,也就是内务府管辖下的奴仆。清朝八旗官员获罪后,本人以及家属被编入辛者库,成为戴罪奴仆,以示惩戒。卫氏本人的祖先当有类似经历,才成为辛者库罪籍。她大约是整个清朝妃嫔中母家地位最卑下者。以此条件,她只能充当宫女,从事一些粗活、重活。与皇帝接触的机会也自然大大少于其他宫女。但她竟然被皇帝看中,生育皇子,说明她的自身条件十分优越,是一位美丽出众的女子。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说:“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而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气”。这些传说并不可信,但是起码反映出卫氏的确是位美丽出众的女子,不仅在宫中闻名,在民间也有所耳闻。康熙三十九年,她和瓜尔佳氏(敦怡皇贵妃)一同册封为嫔。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去世,享年当在40岁以上。   宣妃,博尔锦吉特氏(?——1736),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之女,顺治皇帝悼妃的侄女。康熙的表姐妹。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宣妃。乾隆元年八月初八薨,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奉安。   成妃,戴佳氏(?——1740),满洲镶黄旗人,司库卓奇之女,处进宫为嫔。康熙十九年生皇七子。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成妃。乾隆五年十月三十日薨,享年当在70岁以上。乾隆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奉安。皇七子允佑(示字旁),生有残疾(脚跛),康熙三十七年封为贝勒,四十八年晋升为淳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晋升为亲王,八年四月初二卒,享年51岁,谥曰“度”。   顺懿密妃,王氏(?——1744),知县王国正之女,母黄氏(1640——1709),为苏州籍人氏,可能是康熙二十八年第二次南巡时带回宫中的女子。康熙二十余年进宫,时年大约十六七岁,三十二年生皇十五子,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子,四十年生皇十八子(八岁夭折)。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密嫔,雍正二年六月尊为皇考太嫔,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顺懿太妃,九年十月十六日薨,享年70多岁。次年同日奉安。   纯裕勤妃,陈氏(?——1754),满洲镶黄旗人,二等侍卫陈希闵之女。康熙三十六年生皇十七子果毅亲王允礼,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勤嫔。雍正四年二月尊为皇考勤妃。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纯裕勤太妃。乾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乾隆下旨寇摘缨纬,祭酒行礼;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奉安。   僖嫔,赫舍里氏 (?——1702),来贝(一个字,上面是来,下面是贝)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僖嫔,康熙四十一年九月薨,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奉安。享年当在40以上。   端嫔,董氏,员外郎董达齐女。康熙十年生皇二女,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端嫔。卒年不详,享年在60岁以上。康熙五十九年九月初九日奉安。   静嫔,石氏(?——1758),石怀玉之女。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皇二十三子,六十一年十二月被雍正帝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被乾隆尊为皇祖静嫔,二十三年六月初八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次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安嫔,李氏,汉军正蓝旗,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敬嫔,王佳氏,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兆佳氏(即布贵人,?——1717),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生皇六女和硕恪靖公主,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生允禹(示字旁),卒年不详。   贵人,那拉氏。   贵人,陈氏,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一生皇三十五子允援(示字旁),卒年不详。   贵人,易氏(?——1728),雍正六年四月卒,享年约70多岁。   庶妃,钮祜禄氏,满族。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生皇二十女。卒年不详。   庶妃,张氏,汉族。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皇长女,十三年二月初十日生皇四女。卒年不详。   庶妃,王氏,汉族。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生皇十六女。卒年不详。   庶妃,刘氏,汉族。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生皇十七女,卒年不详。
子女&&&& 儿子(按出生顺序)&&&& 爱新觉罗·承祜&&&& 爱新觉罗·承瑞&&&&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长生&&&& 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生母惠妃纳喇氏,康熙十一年生,63岁;&&&&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十三年生,51岁;
爱新觉罗万黼(幼殇,未序齿)&&&& 爱新觉罗允禶(幼殇,未序齿)&&&&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生母荣妃马佳氏,康熙十六年生,56岁;&&&&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生母德妃乌雅氏,康熙十七年生,58岁;&&&&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康熙十八年生,54岁;&&&&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生母德妃乌雅氏,康熙十九年生,6岁;&&&&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十九年生,51岁;&&&&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原封廉亲王,后废,生母良妃卫氏,康熙二十年生,46岁;&&&& 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康熙二十二年生,44岁;&&&&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礻我)辅国公,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康熙二十二年生,59岁;&&&&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康熙二十四年生,12岁;&&&&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履懿亲王,生母定嫔万琉哈氏,康熙二十四年生,79岁;&&&&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生母敏妃章佳氏,康熙二十五年生,45岁;&&&&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恂勤郡王,生母德妃乌雅氏,康熙二十七年生,68岁;&&&&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愉恪郡王,生母密嫔王氏,康熙三十二年生,39岁;&&&&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生母密嫔王氏,康熙三十四年生,73岁;&&&&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生母勤嫔陈氏,康熙三十六年生,42岁;&&&&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生母密嫔王氏,康熙四十年生,8岁;&&&&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生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一年生,3岁;&&&&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禕,简靖贝勒,生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五年生,50岁;&&&&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生母熙嫔陈氏,康熙五十年生,48岁;&&&&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恭勤贝勒,生母谨嫔色赫图氏,康熙五十年生,33岁;&&&&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诚贝勒,生母静嫔石氏,康熙五十二年生,73岁;&&&& 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生母穆嫔陈氏,康熙五十五年生,58岁;&&&&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女儿&&&&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母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
希望对你有帮助
简介  ()  清康熙帝第十三子,满洲正蓝旗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努尔哈赤裔孙。弟兄间,惟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密。胤禛继位,即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大政务。胤禛念国储关系民生,即位不久,命领户部,管理三库事务。他以“国家休养生息,民康物阜”为务,针对前朝财政积弊,清理天下赋税,稽核出纳,量入为出,致府库充盈,国用日裕。天下浮粮,害民甚剧,在胤禛支持下,竭力剔除,仅江南之苏、松,浙江之嘉、湖,江西之南昌,通计每年减除60多万两,直省正供蠲免多达数百万两。   三年(1725),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将直隶分作四区,区设专官,负责疏浚河渠,筑堤置闸,区分疆亩,经划沟腾,千里之内,沮洳污菜,都化作良田。江南水道,多致浅塞,因其倡导兴修,数十州县,河流畅通,几千顷良田,悉获灌溉之利。因官吏征求、苛索,两淮盐政一直不振,自总理户部,便力加整饰,取消一切浮费,由此商力日苏,盐务渐见起色。   七年(1729),准噶尔部策妄阿刺布坦、噶尔丹策零父子叛清,朝廷决定对西北两路用兵,奉命参与帷幄,筹划建立军机处,出任首席军机大臣,全权筹措兵马粮草以及各类军需之转输。以所领度之储备充足,调度得宜,而屡博奖谕。   一心济人利物,为国为民。经其奏准,宽免了雍正三年以前天下“积逋”,恢复了一切“诖误”。存心忠厚,听断公明。曾奉命讯鞫大案,审讯中,不用重刑,坚持以诚感人,以理服人,重证据,不轻信口供,虽涉及人众,而不株连无辜,使数十件大狱,件件处理平允。   精于骑射,每发必中。诗词翰墨,皆工敏清新,可惜遗存甚少。临危不惧,猝变不惊,曾随康熙围猎,猛虎突出林间,张牙舞爪,直面扑来,面不改色,从容操刀,一击而毙,见者无不称其“神勇”。他如汉侍卫之管理,守卫圆明园八旗禁兵之督领,养心殿用物制作,雍邸事务,诸皇子事务,雍正陵寝,凡宫中府中,事无巨细,皆其一人筹划料理,而且“无不精详妥协”,甚合皇上心意。   莅事八载,精白一心,从不居功,又极谦抑,如此事君,皇上待他也非寻常,死後令享太庙,谥号曰“贤”,以褒众美,并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於谥法之上,以示宠褒。还特於奉天、直隶、江南、浙江各建祠宇,以昭崇报。胤祥年表  康熙二十五年(1686)——十月初一日辰时生(阳历11月16日)。“诗文翰墨,皆工敏清新”,“精于骑射,发必命中,驰骤如飞”。  康熙三十七年(1698)——从玄烨谒陵,自此出游皆从。   康熙末年——诸皇子争夺皇位斗争激烈,始终支持胤禛。   康熙六十一年(1722)——玄烨去世,胤禛即皇帝位,封其为怡亲王,并命其总理户部三库,自此即全力辅佐风根治理国家,胤禛亦对其十分信任。   十一月:康熙帝不豫,还驻畅春园。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病逝。即夕移入大内发丧。遗诏皇四子胤禛继位,是谓雍正帝。遗诏真伪,引发继位之谜。以贝勒胤禩、皇十三子胤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为总理事务王大臣。召抚远大将军胤禵回京奔丧。诚亲王允祉上疏,援例陈请将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十二月:封允禩为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允祥为怡亲王,允祹为履郡王,已废太子允礽之子弘皙为理郡王,以隆科多为吏部尚书。宜太妃称病坐四人软榻见雍正帝而受训斥。始授太监官级,定五品总管一人,五品太监三人,六品太监二人。更定历代帝王庙祀典,诏《古今图书集成》一书尚为竣事,宜速举渊通之士编辑成书。   雍正元年 (1723)——赐增护卫,四月命其总理户部事,请减江南赋税浮粮,苏州岁30万两,松江l5万两,又减浙江之嘉兴、湖州、江西之南昌之浮粮,每岁通计减6l万两。   “设六品库掌一人、奏准造辧処立库...増设六品库掌三人、八品催総九人、笔帖式八人。”和硕怡亲王、交理総理事务...“军务机宜度支出纳与修水利督领禁军凡宫内府中、巨细皆王一人経尽料理。”   正月初九日:怡亲王交红玻璃烧珐琅油娄式鼻烟壶一件。   二月十三日:怡亲王交定磁小瓶一件(乌木座),嘉窑小扁磁盒一件,官窑花瓶一件,竹节式磁壶一件,定磁炉一件。王谕:俱著唐英照样画样。遵此。《玉作,牙作》   二月十四日:怡亲王交假官窑磁瓶一件。王谕:交唐英画样。遵此。《玉作,牙作》   二月二十三日:郎中保德交珐琅红磁锺大小十六件,奉怡亲王谕:著暂且放著。尊此。《珐琅作》  十一月二十六日:六品官阿蓝泰来说,为慈宁宫画画人等散懒滑随事,启怡亲王。奉王谕:著沈瑜,照唐英例,每日稽查伊等,如有不来者即行启我知道。《记事杂录》   雍正二年(1724)——因功增亲军。   二月初四日:怡亲王交填白酒杯五件、内二件有暗龙、奉旨此杯焼珐琅、钦此、於二月二十三日焼破二件、総管太监启知怡亲王。奉王谕:其馀三件尔等小心焼造。遵此、於五月十八日做得白瓷珐琅酒杯三件、怡亲王呈进。《珐琅作》   十二月初五日:怡亲王交磁胎烧金珐琅有靶盖碗六件......。《木作》   雍正三年——因其总理户部事务谨慎忠诚,复加封郡王,任其在诸子中指封,并加俸银万两。是年,京畿被水,十二月命其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   三年(1725),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将直隶分作四区,区设专官,负责疏浚河渠,筑堤置闸,区分疆亩,经划沟腾,千里之内,沮洳污菜,都化作良田。江南水道,多致浅塞,因其倡导兴修,数十州县,河流畅通,几千顷良田,悉获灌溉之利。因官吏征求、苛索,两淮盐政一直不振,自总理户部,便力加整饰,取消一切浮费,由此商力日苏,盐务渐见起色。《爱新觉罗家族全书》   正月二十日:郎中保德交定窰甜瓜壷一件,奉怡亲王谕:俟我来时再说。遵此。於二十二日,海望将此壷交珐琅作催総张自成持去,着仿此壷様做木様。记此。   九月十三日:员外郎海望,启怡亲王:八月内做磁器匠人倶送回江西,惟画磁器人宋三吉,情愿在里辺効力当差,我等着在珐琅処画珐琅活计、试手芸甚好。奉王谕:尓等即着宋三吉在珐琅処行走、以後伺我得闲之时、将宋三吉帯来见我。如其果然手芸精工、行走勤慎、不独此処给他銭粮食用、并行文该地方给他养家银両。记此。   雍正四年(1726)——疏言兴修、疏浚河渠,筑堤置闸,区分疆畮,经画沟塍,分直隶诸河为四局。   正月初二日:郎中保德,员外郎海望奉怡亲王谕:著员外郎沈瑜管理造办事务。遵此。《记事录》   雍正五年(1727)——特赐御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扁额。   八月三十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郎中海望为造辧処无写篆字的人、启怡亲王今有写宋字人徐同正会写篆字,人亦老実,欲给徐同正工食食用,今其在造辧処効力行走等语。奉王谕:尓等酌量料理。遵此.本日郎中海望、员外郎沈瑜,同议得毎月给徐同正工食银五両。记此。   雍正六年(1728)——正月初九日:应招募匠艺人十三名。内务府员外郎沈瑜,唐英启怡亲王,拟定每月所食钱粮银一两,再月米折银一两,每月每人共给银二两,用造办处银两发给。怡亲王谕:准行。《记事杂录》   正月十二日:郎中海望启称:造办处承造活计领取银两等事,关系甚重,祈加派官员画押办事。怡亲王谕:著员外郎唐英画押办事。《记事杂录》  二月二十二日:栢唐阿宋七格等奉怡亲王谕:著焼炼珐琅、遵此。   於本日员外郎沈瑜,唐英:说此系怡亲王著试焼珐琅料所用銭粮物料、叧记一档,以待试炼完时,再行启明入档。本日送交柏唐阿宋七格。   三月十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著传催总刘三九领催白老格带好手艺铜匠等,各带小式家伙,画珐琅人谭荣好手艺家内大器匠一名,带铜叶珐琅材料赴圆名园来。遵此。《杂录》   七月初九日:怡亲王交年希尭送来...吹釉炼珐琅人胡大有一名...。   七月十一日:员外郎唐英启怡亲王、为郎世宁徒弟林朝楷有痨病、已逓过呈子数次、求回広调养、俟病好时再来京当差、今病渐至沈重。王谕:着他回去吧!   七月十二日: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将此料収在造辧処做様,俟焼玻璃时照此様着宋七格到玻璃厂毎様焼三百斤用,再焼珐琅片时背后倶落记号。闻得西洋人说:珐琅调色用多尓门油,尓着人到武英殿露房去査,如有,俟画‘上用′小珐琅片时用此油.造辧処収贮的料内,月白色、松花色有多少数目?尓等査明回我知道,给年希尭焼瓷用。   七月十二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初十日怡亲王交西洋珐琅料:月白色、白色、黄色、绿色、深亮绿色、浅蓝色、松黄色、浅亮绿色、黒色,以上共九様。旧西洋珐琅料:月白色、黄色、绿色、深亮蓝色、浅蓝色、松黄色、深亮绿色、黒\\\\色以上共八様。新炼珐琅料:月白色、白色、黄色、浅绿色、亮青色、蓝色、松绿色、亮绿色、黒色,共九様。新増珐琅料:软白色、香色、淡松黄色、藕荷色、浅绿色、醤色、深葡萄色、青铜色、松草色,以上共九様。...给年希尭焼瓷用。   七月十四日:於七月十四日、査得武英殿露房旧存収贮多尓门油十六斤十両二銭。西洋国来使麦德罗进的多尓门油四半瓶,连瓶浄重十二斤四両。丛蒋家房抄来的多尓门油一瓶,连瓶浄重一斤四両、共三十斤二両二銭。於七月十七日写摺启知怡亲王。奉王谕:着拿一小瓶试看。遵此。   七月十五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柏唐阿黒达子持来,画珐琅人南匠谭荣具呈红纸摺一件、奉怡亲王谕:着照红纸摺内所开房屋数目査明、向房库人员说租给谭荣居住。遵此。   七月二十四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柏唐阿邓八格来说怡亲王谕:将造办处收贮的里外素白釉或茶圆或酒圆选薄些的拿四,五件来。遵此。   于二十五日,将珐琅处收贮填白暗寿字茶圆五十一件内选得六件,填白暗龙酒圆四十一件内选得六件,柏唐阿赵老格持赴怡亲王花园交柏唐阿宋七格收讫。《珐琅作》   七月二十六日: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造办处收贮的白磁有釉无釉锺碗有多少件,再磁器库里收贮的有多少件,俱将数目查明送来。遵此。《记事录》   秋八月:怡亲王宣圣命,唐英著内务府员外郎衔,驻景德镇御窑厂,佐理陶务,充驻厂协理官。十月抵景德镇。督理淮安板闸关年希尭总理陶务。《陶人心语》置题幕友画诗「雨窓题呉尭圃画山水歌」。  八月二十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八月十九日,郎中海望启称珐琅处画珐琅人林朝楷因身病告假回广,前六月内已经回明。奉王谕:准其回广在案,今又具呈称林朝楷来时,原系广东总督送来之人,蒙皇上赏赐伊本地安家银两。今若不知会总督,惟恐林朝楷在广难以居住。故此求转启王爷知会等语。奉怡亲王谕:王必行文知会,而将总督家人传来,说我的话带信与总督知道。今造办处画珐琅人林朝楷系有用之人,因身病告假回广养病,将伊送回广东。到广之日,将伊本地所食安家银两暂行停止,俟伊病好,照旧著人将伊送上京来时,将伊所食安家银两再行发给。遵此。   九月初二日:首领太监呉书来说、奉怡亲王谕:今配焼珐琅用的红料、将玻璃厂的柏唐阿着呉书挑选二名学配红料。遵此。   雍正七年(1729)——因准噶尔部窜扰边陲,六月,命其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十月,叙协赞功待诏增仪仗一倍。   七年(1729),准噶尔部策妄阿刺布坦、噶尔丹策零父子叛清,朝廷决定对西北两路用兵,奉命参与帷幄,筹划建立军机处,出任首席军机大臣,全权筹措兵马粮草以及各类军需之转输。以所领度之储备充足,调度得宜,而屡博奖谕。《爱新觉罗家族全书》   二月十九日:怡亲王交有釉水磁器四百六十件、系年希尭焼造。郎中海望奉王谕:著収起。遵此。   三月二十日:郎中海望持出白定磁小瓶一件。奉旨:比此瓶大些的小些的,或官釉,或别样釉水,照此样交怡亲王,著年希尭做些。钦此。《记事录》   三月二十日:郎中海望持出白地青龙嘉窑碗一件。奉旨:著查里边磁器,如有此样碗,即不必多烧造,如若无,将此碗交怡亲王,著年希尭照此款式烧造些来。其花样不是甚好,著另改花样,碗底不必做腆心。钦此。《记事录》   闰七月初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初八日怡亲王交年希尭送来画珐琅人周岳、呉大琦二名。吹釉炼珐琅人胡大有一名(并二人籍贯小摺一件),细竹画笔二百枝,土黄料三斤十二两,雪白料三斤四两,大绿一斤,白炼樊红一斤,白炼黑钧料八两(随小摺一件)。郎中海望奉王谕:著将珐琅料收著有用处用,其周岳等三人著在珐琅处行走。遵此。   於本月初十日、将年希尭送来画珐琅人三名所食工银一事,郎中海望启怡亲王,奉王谕:暂且着年希尭家养着、俟试准时再定。遵此。《珐琅作》   十月初三日:怡亲王府総管太监张瑞、交来年希尭処送来匠人摺一件、内开画画人汤振基、戴恒、余秀、焦国兪等四名...。《记事录》   雍正八年(1730)——五月初四日(阳历6月18日)去世,时年45岁。诏复其名为胤祥,配享太庙。六月谥号贤,并命将“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于贤字上。又命入把京师贤良词。   五月:雍正八年庚戌五月初四日午刻,康熙皇帝第十三子、和硕怡亲王爱新觉罗。胤祥卒,年四十有五,诏复其名上字为胤,配享太庙雍正帝亲临其丧,谥曰“贤”,配享太庙。诏令怡亲王名仍书原“胤”祥。六月:赐怡贤亲王“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加于谥上。   八月:命怡亲王子弘晓袭封亲王,弘皎别封郡王,均世袭。建贤良祠,以怡亲王允祥功勋卓著而奉为首位。设立军机处。   乾隆十九年(1754)——九月诏入盛京贤王祠。   乾隆三十九年(1774)——诏以其爵位世袭罔替。胤祥后人    子嗣:有子9人,有封爵者5人,即长子弘昌封贝子后晋贝勒。   第一女郡主,康熙四十二年癸未七月初十日寅时生,母为侧福晋瓜尔佳氏阿哈占之女;康熙六十年辛丑五月,嫁精奇哩氏萨克慎;郡主乾隆四十一年壬午正月初五日午时卒,年七十四岁。  第一子已革贝勒弘昌,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一月十六日子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四月二十一日戌时卒,年六十六岁。嫡妻纳喇氏,骑都尉色尔敏之女;继妻博尔济吉特氏,步军统译阿齐图之女;妾宋氏,三格之女;妾孙氏,桑格之女;妾李氏,李住之女。五子:长子永宣(出继),次子未有名,三子永昆,四子三等侍卫永崇,五子永良。  第二女郡主,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三月十八日申时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雍正元年癸卯正月,嫁伊尔根觉罗氏福僧格;郡主雍正四年丙午三月三日寅时卒,年二十岁。  第二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十月初一日丑时生,母庶福晋石佳氏,领催庄格之女;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二月二十日亥时卒,年二岁。  第三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月二十四日酉时生,母为侧福晋富察氏僧格之女;女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卒,年二岁。  第三子多罗贝勒品级弘暾,康熙四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雍正六年戊申七月二十日辰时卒,年十九岁。嫡夫人富察氏,佐领福庆之女。三子:长子(承继子)永宣,次子(承继子)多罗贝勒永喜,三子(承继子)革退二等侍卫永蔓。  第四子多罗宁良郡王弘晈(jiǎo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五月二十五日辰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八月十四日丑时薨,年五十二岁。嫡福晋西林觉罗氏,中书卓林泰之女;继福晋纳喇氏,大学士查郎阿之女;妾定氏,保住之女。二子:长子多罗贝勒永喜(出继),次子追封和硕怡亲王永福。  第四女和硕和惠公主,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十月初十日寅时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与第二女同母;雍正初,抚养宫中。七年己酉,年十六。十二月,下嫁喀尔喀博尔济锦氏多尔济塞布腾,封今位号。九年辛亥十月初三日戌刻卒,年十八岁,额附雍正十三年乙卯二月卒。  第五子弘[日兄],康熙五十五年丙申正月初七日寅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康熙六十一年壬寅正月初五日申时卒,年七岁。  第六子多罗贝勒品级弘昑(qǐn),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八月初九日卯时生,母侧福晋乌苏氏,头等护卫金保之女;雍正七年己酉二月初一日未时卒,年十四岁。  第七子和硕怡亲王弘晓,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四月初九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四月十五日未时薨,年五十七岁。嫡福晋李佳氏,三等伯赫格之女;继福晋佟佳氏,都统长盛之女;侧福晋金氏,领侍卫内大臣常明之女;侧福晋石氏,石中玉之女;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典卫克星额之女;妾徐氏,典卫徐国秀之女;妾祥氏,九达色之女;妾马氏,马图赫之女;妾巴雅拉氏,笔帖式才保之女。九子:长子镇国将军永杭,次子和硕怡恭亲王永琅,三子未有名,四子永蔓,五子示有名,六子未有名,七子未有名,八子辅国将军永迈,九子永和。  第八子绶恩,雍正三年乙巳九月初七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雍正五年丁未七月十一月寅时卒,年三岁。  第九子阿穆瑚琅,雍正四年丙午四月初五日申时生,母庶福晋纳喇氏,轻车都尉吴尔敦之女;雍正五年丁未闰三月十五日午时卒,年二岁。
胤祥的生母  父亲:圣祖 仁皇帝 康熙(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出生,顺治十八年正月十九日即位,在位年数61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去世。)   母亲:庶妃 章佳氏,即敬敏皇贵妃,与玄烨之十三女、十五女同母。   历史上的十三阿哥胤祥,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就章佳氏为康熙生儿育女的数量和时间看,她还是挺得宠的。可是在胤祥14岁的时候去世。胤祥在一废太子之前是除太子之外康熙最宠爱的儿子,从13岁起只要康熙出巡必定带着胤祥,他也是唯一一个跟着康熙南巡达四次之多的皇子。尤其康熙四十一年第四次南巡的时候,撇下随行的太子和四阿哥,命胤祥单独一个人祭拜泰山。泰山在古代就是权力的象征,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数次封禅泰山以示最高皇权,这个意味不能算不深,第二年索额图就被康熙斥责“天下第一罪人”,康熙对太子信任大减。八阿哥的老师曾经在康熙四十三年写信给家人,说十三殿下是皇上最宠爱者,前途不可估量。老八的老师都这么说,可见当时十三阿哥的圣宠如何。再有,二月河的书中说胤祥是一个好武带兵的阿哥,但从有限史料看,胤祥从没有带过兵。虽然有记录说他曾打死过一只老虎,而且善于骑射,但基本上看胤祥是偏文的,并且好藏书字画,在书画等方面的艺术修养很高。一废太子时候发生的事情,谁也不知道,如今最原始并且相对可信的资料就是雍正给怡亲王的悼词中说的,被太子牵连,被大阿哥陷害。可是雍正为尊者讳删掉不利于胤祥的史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康熙四十九年康熙给三,十三,十四阿哥三个人的请安折子的朱批上说胤祥绝非勤学忠孝之人,如不严加约束,必当生事。不忠不孝的评语是很严重的了,不知道胤祥在一废太子时做了什么事情让康熙对他的态度一落千丈,这是个谜。也许因为这一次的挫败和康熙的态度,胤祥心情郁闷,就此患种叫鹤膝风的病,时好时坏,好几年,直到雍正登基基本上销声匿迹。值得说明的有两点:1.很多人认为胤祥曾经被封过贝子,但是就资料上看,胤祥在康熙年间没有任何爵位。胤祥出生以后康熙曾经两次给儿子封爵,37年一次,胤祥那时候还小,自然轮不上。48年一次,胤祥已经失宠,没有封爵。2.胤祥应当没有被长期圈禁过,虽然在康熙末期无史可循,可是从他的从驿记录和康熙的朱批奏章来看,他时有出现,并没有被圈禁。[编辑本段]胤祥的福晋  胤祥一辈子有多少妻妾不得而知,但做亲王以后,封诰命的有嫡福晋一个,侧福晋三个,庶福晋两个。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侧福晋富察氏,佐领僧格之女;侧福晋乌苏氏,头等护卫金保之女;侧福晋瓜尔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格格石佳氏,领催庄格之女;格格纳喇氏,轻车都尉吴尔敦之女。  可是从他和嫡福晋生儿育女的数量来看,他和嫡福晋兆佳氏的感情非常非常好,已经到了专宠她一人的地步。他的嫡福晋兆佳氏所生的孩子,不论男女,不论有没有成人,从康熙四十六年到到雍正三年,除去孝期三年,14年当中,兆佳氏共生子女7人 。  胤祥扈从出巡情况  三十七年七、八月左右盛京谒陵,一、三、五、七、九、十、十三从。  三十八年二月第三次南巡,此行太后同去,一、三、五、七、八、十三、十四从。  三十八年闰七月巡塞外,一、三、四、五、七、十三、十四从。  三十八年十月巡永定河堤,一、四、十三从。  三十八年十一月谒陵,一、九、十三、十四从。  三十九年正月巡永定河,四、七、十三从。  三十九年四月巡永定河堤工,一、四、十三从。  三十九年七月幸塞外,一、三、四、五、八、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从。  三十九年十月巡永定河堤岸,四、十三从。  四十年二月幸畿甸,一、二、四、十三从。  四十年四月巡永定河工,二、四、十三从。  四十年六月幸塞外,一、二、三、四、八、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从。  四十年十一月谒陵,四、十三、十四从。  四十一年二月幸五台山二、四、十三从。  四十一年六月避暑塞外,些行太后同去,一、二、四、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从。  四十一年九月南巡,二、四、十三从。  此行因太子病而在山东折返。这次出巡十分跷蹊,太子在德州生病后,康熙立即召索额图来照料太子,康与四、十三继续行程。到泰山命十三单独祭泰山(泰山在历代帝王眼中是神圣的,不少帝皇在此封禅,它与祭天的意义有得一比。而这等重要之事,康不委派年长的皇四子,却叫年仅十六岁的皇十三子独力承担,是不是从中看出此时胤祥在康眼中的非同一般呢?或是我高估了祭泰山的意义)不久后康就与皇太子回宫,终断了此次行程。而其中会不会发生一些耐人寻味的事呢?因次年索额图就被圈禁了……  四十二年正月第四次南巡,二、四、十三从。  四十二年五月幸塞外,一、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从。  四十二年十月西巡,终点西安,二、三、十三从。  四十三年六月幸塞外,一、二、八、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从。  四十三年十月阅永定河,二、十三从。  四十四年二月第五次南巡,二、十三从。  四十四年五月左右幸塞外,一、二、十三、十五、十六、十七从。  四十四十一月谒陵,七、十三从。  四十五年二月巡畿甸,一、二、四、九、十三从。  四十五年六月幸塞外,一、二、十三、十五、十六从。  四十五年十一月谒陵,一、二、十三从。  四十六年正月第六次南巡,一、二、十三、十五、十六从。  四十六年六月幸塞外,一、二、十三、十五、十六从。  四十七年二月巡畿甸,一、二、十三、十五、十六、十八从。  四十七年五月幸塞外,一、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从。  八月份十八得急病(据说是急性腮线炎),不久薨逝。特别提出此事,是因一个月左右的一废太子事件,有不少史料均指出此乃导火线。  四十八年二月巡畿甸,二、四、七、八、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从。  四十八年四月巡塞外二、三、七、八、十、十三、十四从。  有记载十三随同巡塞外时的行围均有份参加除此次外,因出塞随同的皇子会分成几批去,第一批去的有时会替换第二批去的人,所以不知此次他是回京了,还是什么其他原因。  四十八年十二月谒陵,二、五、七、八、十三、十五、十六从。  四十九年二月最后一次到五台山,二、三、八、十、十三、十四从。  这十二年来的出巡中,康熙除了一个皇子都不带出巡之外,扈从名单中必有皇十三子。  六十一年二月左右幸畿甸,三、四、五、八、九、十、十三、十五、十六、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从。  六十一年五月幸塞外,三、四、五、八、九、十三、十五、十六、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从。
/view/363727.htm
另奉上十三爷百科一份 很全的 希望你满意
其他回答 (4)
胤禩,圣祖第八子。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封贝勒。四十七年九月,署内务府总管事。 太子允礽即废,允禩谋代立。诸皇子允禟、允礻我、允禵,诸大臣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皆附允禩。允禔言于上,谓相士张明德言允禩后必大贵,上大怒,会内务府总管凌普以附太子得罪,籍其家,允禩颇庇之,上以责允礽。谕曰:“凌普领婪巨富,所籍未尽,允禩每妄博虚名,凡朕所施恩泽,俱归功于已,是又一太子矣!如有人誉允禩,必杀无赦。”翌日,召诸皇子入,谕曰:“当废允礽时,朕即谕诸皇子有钻营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所不容。允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允礽。今其事皆败露,即锁系,交议政处审理。”允禟语允禵,入为允禩营救,上怒,出佩刀将诛允禵;允祺跪抱劝止,上怒少解,仍谕诸皇子、议政大臣等毋宽允禩罪。 逮相士张明德会鞫,词连顺承郡王布穆巴,公赖士、普奇,顺承郡王长史阿 。张明德坐凌迟处死,普奇夺公爵,允禩亦夺贝勒,为闲散宗室。上复谕诸皇子曰:“允禩庇其乳母夫雅齐布,雅齐布之叔厩长吴达理与御史雍泰同榷关税,不相能,诉之允禩,允禩借事痛责雍泰。朕闻之,以雅齐布发翁牛特公主处。允禩因怨朕,与诸英孙苏努相结,败坏国事。允禩又受制于妻,妻为安郡王岳乐甥,嫉妒行恶,是以允禩尚未生子。此皆尔曹所知,尔曹当遵朕旨,方是为臣子之理;若不如此存心,日后朕考终,必至将朕躬置乾清宫内,束甲相争耳。”上幸南苑,遘疾,还宫,召允禩入见,并召太子使居咸安宫。 未几,上命诸大臣于诸皇子中举可为太子者,阿灵阿等私示意诸大臣举允禩。上曰:“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上释允礽,亦复允禩贝勒。四十八年正月,上召诸大臣,问倡举允禩为太子者,诸臣不敢质言。上以大学士马齐先言众欲举允禩,因谴马齐,不复深诘。寻复立允礽为太子。五十一年十一月,复废允礽。 六十一年十一月,上疾大渐,召允禩及诸皇子允祉、允佑、允禟、允礻我、允禵、允祥同受末命。世宗即位,命允禩总理事处,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雍正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皇太子允礽之废也,允禩谋继立,世宗深憾之。允禩亦知世宗之憾也,居常怏怏。封亲王下,其福晋乌雅氏对贺者曰:“何贺为?虑不免首领耳!”语闻,世宗憾滋甚。会副都统祁尔萨条奏:“满州俗遇丧,亲友馈粥吊慰。后风俗渐驰,大设奢馔,过事奢靡。”上用其议申禁,因谕斥:“允禩居母妃丧,沽孝名,百日后犹扶掖匍匐而行;而允礻我、允禟、允禵指称馈食,大肆筵席,皇考谕责者屡矣。”二年,上谕曰:“允禩素行阴狡,皇考所深知,降旨不可悉数。自朕即位,优封亲王,任以总理事务。乃不能输其诚悃以辅朕躬,怀挟私心,至今未已。凡事欲激朕怒以治其罪,加朕以不令之名。允禩在诸弟中颇有治事材,朕甚爱惜之,非允禟、允礻我等可比,是以屡加教诲,令其改过,不但成朕友于之谊,亦全皇考慈爱之衷。朕果欲治其罪,岂有于众前三复教诲之理?朕一身上关宗庙社稷,不得不为防范。允禩在皇考时,恣意妄行,匪伊朝夕,朕可不念祖宗肇造鸿图,以永贻子孙之安乎?” 三年二月,三年服满。以允禩任总理事务,挟私怀诈,有罪无功,不予议叙。寻因工部制祈谷坛祖宗神牌草率,阿尔泰驻兵军器粗窳,屡下诏诘责允禩;允禩议减内务府披甲,上令覆奏,又请一佐领增甲九十余副。上以允禩前后异议,谕谓:“阴邪叵测,莫此为甚!”因命一佐领留甲五十不即裁,待缺出不补。隶内务府披甲诸人集允禩邸嚣闹,翌日,又集副都统李延禧家,且纵掠。上命捕治,诸人自列允禩使哄延禧家,允禩不置辩。上命允禩鞫定为首者立斩,允禩以五人姓名上,上察其一乃自首,其一坚称病未往,责允禩所谳不实。宗人府议夺允禩爵,上命宽之。允禩杖杀护军九十六,命太监阎伦隐其事,厚赐之。宗人府复议夺允禩爵,上复宽之。 四年正月,上御西暖阁,召诸王大臣暴允禩罪状,略曰:“当时允禩希冀非望,欲沽忠孝之名,而事事伤圣祖之心。二阿哥坐废,圣祖命朕与允 在京办事,凡有启奏,皆蒙御批,由允禩藏贮。嗣问允禩,则曰:‘前值皇考怒,恐不测,故焚毁笔礼,御批亦纳其中。’此允禩向朕言者。圣祖升遐,朕念允禩夙有才干,冀其痛改前非,为国家出力,令其总理事务,加封亲王,推心置腹。三年以来,宗人府及诸大臣劾议,什伯累积,朕百端容忍,乃允禩诡谲阴邪,狂妄悖乱,包藏祸心,日益加甚。朕令宗人府讯问何得将皇考御批焚毁,允禩改言:‘抱病昏昧,误行烧毁。’及朕面质之,公然设誓,诅及一家。允禩自绝于天,自绝于祖宗,自绝于朕,断不可留于宗姓之内,为我朝之玷!谨述皇考谕,遵先朝削宗籍离宗之典,革去允禩黄带子,以儆凶邪,为万世子孙鉴戒。”并命逐其福晋还外家。 二月,授允禩为民王,不留所属佐领人员,凡朝会,祖民公、侯、伯例,称亲王允禩。诸王大臣请诛允禩,上不许。寻命削王爵,交宗人府圈禁高墙。宗人府请更名编入佐领:允禩改名阿其那,子弘旺改菩萨保。六月,诸王大臣复胪允禩罪状四十事,请与允禟、允禵并正典刑,上暴其罪于中外。九月,允禩患呕哕,命给与调养,未几卒于幽所。诸王大臣仍请戮尸,不许。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宗高谕曰:“圣祖第八子允禩、第九子允禟结党妄行,罪皆自取。皇考仅令削籍更名,以示愧辱。就两人心术而论,觊觎窥窃,诚所不免,及皇考绍登大宝,怨尤诽谤,亦情事所有,特未有显然悖逆之迹。皇考晚年屡向朕谕及,愀然不乐,意颇悔之,若将有待。朕今临御四十三年矣,此事重大,朕若不言,后世子孙无敢言者。允禩、允禟仍复原名,收入玉牒,子孙一并叙入。此实仰体皇考仁心甘情愿,申未竟之绪,想在天之灵亦当愉慰也。”
大阿哥胤褆,在太子废立中得罪皇父,被夺封爵,幽于府第。康熙帝派贝勒延寿等轮番监守,并严谕:疏忽者,当族诛。胤褆已成为一只不再见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贝子礼殡葬。 二阿哥即废太子胤礽,被禁锢在咸安宫。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县郑家庄盖房驻兵,将胤礽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死去。 三阿哥胤祉,本不太热心皇储,一门心思编书,但也受到牵连。雍正即位后,以“胤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命“胤祉守护景陵”,发配到遵化为康熙守陵。胤祉心里不高兴,免不了私下发些牢骚。雍正知道后,干脆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 五弟胤祺,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曾领正黄旗大营,后被封为恒亲王。胤祺没有结党,也没有争储。雍正即位后,借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死。 七弟胤佑,雍正八年(1630年)死。 八弟胤禩,是雍正兄弟中最为优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废也,胤禩谋继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继位后,视胤禩及其党羽为眼中钉、肉中刺。胤禩心里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继位,耍了个两面派手法:先封胤禩为亲王——其福晋对来祝贺者说:“何贺为?虑不免首领耳!”这话传到雍正那里,命将福晋赶回娘家。不久,借故命胤禩在太庙前跪一昼夜。后命削胤禩王爵,高墙圈禁,改其名为“阿其那”。“阿其那”一词,学者解释有所不同,过去多认为是“猪”的意思,近来有学者解释为“不要脸”。胤禩又被幽禁,受尽折磨,终被害死。 九弟胤禟,因同胤禩结党,也为雍正所不容。胤禟心里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将出家离世!”雍正哪能容许胤禟出家!他借故命将胤禟革去黄带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胤禟名为“塞思黑”。“塞思黑”一词,过去多认为是“狗”的意思,近来有学者亦解释为“不要脸”。不久给胤禟定28条罪状,送往保定,加以械锁,命直隶总督李绂幽禁之。胤禟在保定狱所备受折磨,以“腹疾卒于幽所”,传说是被毒死的。 十弟胤誐,因党附胤禩,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来京病故,送灵龛(kān)还喀尔喀(今蒙古共和国),命胤赍(jī)印册赐奠。胤称有病不能前行,命居住在张家口。同年借故将其夺爵,逮回京师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开释,后死。 十二弟胤祹,康熙末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很受重用,也很有权,但没有结党谋位。雍正刚即位,封胤祹为履郡王。不久,借故将其降为“在固山贝子上行走”,就是从郡王降为比贝勒还低的贝子,且不给实爵,仅享受贝子待遇。不久,又将其降为镇国公。乾隆即位后被晋封为履亲王。这位胤祹较之其他兄弟气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岁。 十四弟胤禵,虽与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党同胤禩,又传闻康熙临终前命传位“胤祯”而雍正党篡改为“胤禛”,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许抚远大将军胤禵进城吊丧,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将其父子禁锢于景山寿皇殿左右。乾隆继位后,将其开释。履懿亲王允祹,原名胤裪。生于康熙二十四年,圣祖第二十一子,序齿为皇十二子。生母为定嫔(雍正时奉为皇考定妃)。后交与苏麻喇姑抚育。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贝子。自是有巡幸,辄从。五十六年,孝惠章皇后崩,署内务府总管事务,大事将毕,乃罢。五十七年,办理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六十年,上以御极六十年,遣允祹祭盛京三陵。六十一年,授镶黄旗满洲都统。世宗即位,进封履郡王。雍正二年,宗人府劾允祹治事不能敬谨,请夺爵,命在固山贝子上行走。二月,因圣祖配享仪注及封妃金册遗漏舛错,降镇国公。八年五月,复封郡王。高宗即位,进封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七月,薨,予谥。 /view/952012.htm封果毅亲王,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庶妃陈氏即纯裕勤妃出。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旗籍正红旗。幼从学沈德潜,豁达识体,不参与皇权之争。且又聪明持重,政绩斐然。他死后,乾隆帝深感若失股肱。工书法,善诗词,好游历,四川名山大川皆布其足迹,留有遗踪。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礼"雍正元年四月,封果郡王,寻命管理藩院事。三年,以实心为国、操守清廉,特命食亲王俸,班在顺承郡王上。六年二月,以效力忠诚,晋果亲王。七年七月,命管工部事。八年八月,命总理户部三库事。十一年八月,授宗令。十月,命管户部事。十二年七月,命往泰宁,伴送达赖喇嘛还藏并巡阅沿途驻防及绿营官兵。十三年四月,回京。五月,命值办理苗疆事务处。八月,雍正病危,受遗诏辅政。乾隆即位,命总理事务,解宗令,管理刑部。十一月,赐食亲王双俸,免宴见叩拜。乾隆元年三月,以事夺双俸。三年戊午二月初二日丑刻卒,年四十有二,谥毅。著有《春和堂》、《静远斋》诸集。一子一女,早卒,以从子为嗣。嫡福晋钮祜禄氏,果毅公阿灵阿之女;侧福晋孟氏,达色之女。 第一子未有名,雍正十年壬子四月十六日戌时生,母侧福晋孟氏,达色之女;本年十月初八日申时卒。第一女,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二月二十一日辰时生,母为侧福晋孟氏达色之女;女雍正十三年乙卯五月二十九日子时卒,年二岁。    第二子(承继子)多罗果恭郡王弘曕。 
/view/951720.htm
爱新觉罗·胤祥()
清康熙帝第十三子,满洲正蓝旗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努尔哈赤裔孙。弟兄间,惟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密。胤禛继位,即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大政务。胤禛念国储关系民生,即位不久,命领户部,管理三库事务。他以“国家休养生息,民康物阜”为务,针对前朝财政积弊,清理天下赋税,稽核出纳,量入为出,致府库充盈,国用日裕。天下浮粮,害民甚剧,在胤禛支持下,竭力剔除,仅江南之苏、松,浙江之嘉、湖,江西之南昌,通计每年减除60多万两,直省正供蠲免多达数百万两。
  三年(1725),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将直隶分作四区,区设专官,负责疏浚河渠,筑堤置闸,区分疆亩,经划沟腾,千里之内,沮洳污菜,都化作良田。江南水道,多致浅塞,因其倡导兴修,数十州县,河流畅通,几千顷良田,悉获灌溉之利。因官吏征求、苛索,两淮盐政一直不振,自总理户部,便力加整饰,取消一切浮费,由此商力日苏,盐务渐见起色。
七年(1729),准噶尔部策妄阿刺布坦、噶尔丹策零父子叛清,朝廷决定对西北两路用兵,奉命参与帷幄,筹划建立军机处,出任首席军机大臣,全权筹措兵马粮草以及各类军需之转输。以所领度之储备充足,调度得宜,而屡博奖谕。
  一心济人利物,为国为民。经其奏准,宽免了雍正三年以前天下“积逋”,恢复了一切“诖误”。存心忠厚,听断公明。曾奉命讯鞫大案,审讯中,不用重刑,坚持以诚感人,以理服人,重证据,不轻信口供,虽涉及人众,而不株连无辜,使数十件大狱,件件处理平允。
  精于骑射,每发必中。诗词翰墨,皆工敏清新,可惜遗存甚少。临危不惧,猝变不惊,曾随康熙围猎,猛虎突出林间,张牙舞爪,直面扑来,面不改色,从容操刀,一击而毙,见者无不称其“神勇”。他如汉侍卫之管理,守卫圆明园八旗禁兵之督领,养心殿用物制作,雍邸事务,诸皇子事务,雍正陵寝,凡宫中府中,事无巨细,皆其一人筹划料理,而且“无不精详妥协”,甚合皇上心意。
  莅事八载,精白一心,从不居功,又极谦抑,如此事君,皇上待他也非寻常,死後令享太庙,谥号曰“贤”,以褒众美,并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於谥法之上,以示宠褒。还特於奉天、直隶、江南、浙江各建祠宇,以昭崇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十月初一日辰时生(阳历11月16日)。“诗文翰墨,皆工敏清新”,“精于骑射,发必命中,驰骤如飞”。
  康熙三十七年(1698)——从玄烨谒陵,自此出游皆从。
  康熙末年——诸皇子争夺皇位斗争激烈,始终支持胤禛。
  康熙六十一年(1722)——玄烨去世,胤禛即皇帝位,封其为怡亲王,并命其总理户部三库,自此即全力辅佐风根治理国家,胤禛亦对其十分信任。
  十一月:康熙帝不豫,还驻畅春园。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病逝。即夕移入大内发丧。遗诏皇四子胤禛继位,是谓雍正帝。遗诏真伪,引发继位之谜。以贝勒胤禩、皇十三子胤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为总理事务王大臣。召抚远大将军胤禵回京奔丧。诚亲王允祉上疏,援例陈请将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十二月:封允禩为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允祥为怡亲王,允祹为履郡王,已废太子允礽之子弘皙为理郡王,以隆科多为吏部尚书。宜太妃称病坐四人软榻见雍正帝而受训斥。始授太监官级,定五品总管一人,五品太监三人,六品太监二人。更定历代帝王庙祀典,诏《古今图书集成》一书尚为竣事,宜速举渊通之士编辑成书。
  雍正元年 (1723)——赐增护卫,四月命其总理户部事,请减江南赋税浮粮,苏州岁30万两,松江l5万两,又减浙江之嘉兴、湖州、江西之南昌之浮粮,每岁通计减6l万两。
  “设六品库掌一人、奏准造辧処立库...増设六品库掌三人、八品催総九人、笔帖式八人。”和硕怡亲王、交理総理事务...“军务机宜度支出纳与修水利督领禁军凡宫内府中、巨细皆王一人経尽料理。”
  正月初九日:怡亲王交红玻璃烧珐琅油娄式鼻烟壶一件。
  二月十三日:怡亲王交定磁小瓶一件(乌木座),嘉窑小扁磁盒一件,官窑花瓶一件,竹节式磁壶一件,定磁炉一件。王谕:俱著唐英照样画样。遵此。《玉作,牙作》
  二月十四日:怡亲王交假官窑磁瓶一件。王谕:交唐英画样。遵此。《玉作,牙作》
  二月二十三日:郎中保德交珐琅红磁锺大小十六件,奉怡亲王谕:著暂且放著。尊此。《珐琅作》
  十一月二十六日:六品官阿蓝泰来说,为慈宁宫画画人等散懒滑随事,启怡亲王。奉王谕:著沈瑜,照唐英例,每日稽查伊等,如有不来者即行启我知道。《记事杂录》
  雍正二年(1724)——因功增亲军。
  二月初四日:怡亲王交填白酒杯五件、内二件有暗龙、奉旨此杯焼珐琅、钦此、於二月二十三日焼破二件、総管太监启知怡亲王。奉王谕:其馀三件尔等小心焼造。遵此、於五月十八日做得白瓷珐琅酒杯三件、怡亲王呈进。《珐琅作》
  十二月初五日:怡亲王交磁胎烧金珐琅有靶盖碗六件......。《木作》
  雍正三年——因其总理户部事务谨慎忠诚,复加封郡王,任其在诸子中指封,并加俸银万两。是年,京畿被水,十二月命其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
  三年(1725),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将直隶分作四区,区设专官,负责疏浚河渠,筑堤置闸,区分疆亩,经划沟腾,千里之内,沮洳污菜,都化作良田。江南水道,多致浅塞,因其倡导兴修,数十州县,河流畅通,几千顷良田,悉获灌溉之利。因官吏征求、苛索,两淮盐政一直不振,自总理户部,便力加整饰,取消一切浮费,由此商力日苏,盐务渐见起色。《爱新觉罗家族全书》
  正月二十日:郎中保德交定窰甜瓜壷一件,奉怡亲王谕:俟我来时再说。遵此。於二十二日,海望将此壷交珐琅作催総张自成持去,着仿此壷様做木様。记此。
  九月十三日:员外郎海望,启怡亲王:八月内做磁器匠人倶送回江西,惟画磁器人宋三吉,情愿在里辺効力当差,我等着在珐琅処画珐琅活计、试手芸甚好。奉王谕:尓等即着宋三吉在珐琅処行走、以後伺我得闲之时、将宋三吉帯来见我。如其果然手芸精工、行走勤慎、不独此処给他銭粮食用、并行文该地方给他养家银両。记此。
  雍正四年(1726)——疏言兴修、疏浚河渠,筑堤置闸,区分疆畮,经画沟塍,分直隶诸河为四局。
  正月初二日:郎中保德,员外郎海望奉怡亲王谕:著员外郎沈瑜管理造办事务。遵此。《记事录》
  雍正五年(1727)——特赐御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扁额。
  八月三十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郎中海望为造辧処无写篆字的人、启怡亲王今有写宋字人徐同正会写篆字,人亦老実,欲给徐同正工食食用,今其在造辧処効力行走等语。奉王谕:尓等酌量料理。遵此.本日郎中海望、员外郎沈瑜,同议得毎月给徐同正工食银五両。记此。
  雍正六年(1728)——正月初九日:应招募匠艺人十三名。内务府员外郎沈瑜,唐英启怡亲王,拟定每月所食钱粮银一两,再月米折银一两,每月每人共给银二两,用造办处银两发给。怡亲王谕:准行。《记事杂录》
  正月十二日:郎中海望启称:造办处承造活计领取银两等事,关系甚重,祈加派官员画押办事。怡亲王谕:著员外郎唐英画押办事。《记事杂录》
  二月二十二日:栢唐阿宋七格等奉怡亲王谕:著焼炼珐琅、遵此。
  於本日员外郎沈瑜,唐英:说此系怡亲王著试焼珐琅料所用銭粮物料、叧记一档,以待试炼完时,再行启明入档。本日送交柏唐阿宋七格。
  三月十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著传催总刘三九领催白老格带好手艺铜匠等,各带小式家伙,画珐琅人谭荣好手艺家内大器匠一名,带铜叶珐琅材料赴圆名园来。遵此。《杂录》
  七月初九日:怡亲王交年希尭送来...吹釉炼珐琅人胡大有一名...。
  七月十一日:员外郎唐英启怡亲王、为郎世宁徒弟林朝楷有痨病、已逓过呈子数次、求回広调养、俟病好时再来京当差、今病渐至沈重。王谕:着他回去吧!
  七月十二日: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将此料収在造辧処做様,俟焼玻璃时照此様着宋七格到玻璃厂毎様焼三百斤用,再焼珐琅片时背后倶落记号。闻得西洋人说:珐琅调色用多尓门油,尓着人到武英殿露房去査,如有,俟画‘上用′小珐琅片时用此油.造辧処収贮的料内,月白色、松花色有多少数目?尓等査明回我知道,给年希尭焼瓷用。
  七月十二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初十日怡亲王交西洋珐琅料:月白色、白色、黄色、绿色、深亮绿色、浅蓝色、松黄色、浅亮绿色、黒色,以上共九様。旧西洋珐琅料:月白色、黄色、绿色、深亮蓝色、浅蓝色、松黄色、深亮绿色、黒\\\\色以上共八様。新炼珐琅料:月白色、白色、黄色、浅绿色、亮青色、蓝色、松绿色、亮绿色、黒色,共九様。新増珐琅料:软白色、香色、淡松黄色、藕荷色、浅绿色、醤色、深葡萄色、青铜色、松草色,以上共九様。...给年希尭焼瓷用。
  七月十四日:於七月十四日、査得武英殿露房旧存収贮多尓门油十六斤十両二銭。西洋国来使麦德罗进的多尓门油四半瓶,连瓶浄重十二斤四両。丛蒋家房抄来的多尓门油一瓶,连瓶浄重一斤四両、共三十斤二両二銭。於七月十七日写摺启知怡亲王。奉王谕:着拿一小瓶试看。遵此。
  七月十五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柏唐阿黒达子持来,画珐琅人南匠谭荣具呈红纸摺一件、奉怡亲王谕:着照红纸摺内所开房屋数目査明、向房库人员说租给谭荣居住。遵此。
  七月二十四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柏唐阿邓八格来说怡亲王谕:将造办处收贮的里外素白釉或茶圆或酒圆选薄些的拿四,五件来。遵此。
  于二十五日,将珐琅处收贮填白暗寿字茶圆五十一件内选得六件,填白暗龙酒圆四十一件内选得六件,柏唐阿赵老格持赴怡亲王花园交柏唐阿宋七格收讫。《珐琅作》
  七月二十六日: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造办处收贮的白磁有釉无釉锺碗有多少件,再磁器库里收贮的有多少件,俱将数目查明送来。遵此。《记事录》
  秋八月:怡亲王宣圣命,唐英著内务府员外郎衔,驻景德镇御窑厂,佐理陶务,充驻厂协理官。十月抵景德镇。督理淮安板闸关年希尭总理陶务。《陶人心语》置题幕友画诗「雨窓题呉尭圃画山水歌」。
  八月二十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八月十九日,郎中海望启称珐琅处画珐琅人林朝楷因身病告假回广,前六月内已经回明。奉王谕:准其回广在案,今又具呈称林朝楷来时,原系广东总督送来之人,蒙皇上赏赐伊本地安家银两。今若不知会总督,惟恐林朝楷在广难以居住。故此求转启王爷知会等语。奉怡亲王谕:王必行文知会,而将总督家人传来,说我的话带信与总督知道。今造办处画珐琅人林朝楷系有用之人,因身病告假回广养病,将伊送回广东。到广之日,将伊本地所食安家银两暂行停止,俟伊病好,照旧著人将伊送上京来时,将伊所食安家银两再行发给。遵此。
  九月初二日:首领太监呉书来说、奉怡亲王谕:今配焼珐琅用的红料、将玻璃厂的柏唐阿着呉书挑选二名学配红料。遵此。
  雍正七年(1729)——因准噶尔部窜扰边陲,六月,命其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十月,叙协赞功待诏增仪仗一倍。
  七年(1729),准噶尔部策妄阿刺布坦、噶尔丹策零父子叛清,朝廷决定对西北两路用兵,奉命参与帷幄,筹划建立军机处,出任首席军机大臣,全权筹措兵马粮草以及各类军需之转输。以所领度之储备充足,调度得宜,而屡博奖谕。《爱新觉罗家族全书》
  二月十九日:怡亲王交有釉水磁器四百六十件、系年希尭焼造。郎中海望奉王谕:著収起。遵此。
  三月二十日:郎中海望持出白定磁小瓶一件。奉旨:比此瓶大些的小些的,或官釉,或别样釉水,照此样交怡亲王,著年希尭做些。钦此。《记事录》
  三月二十日:郎中海望持出白地青龙嘉窑碗一件。奉旨:著查里边磁器,如有此样碗,即不必多烧造,如若无,将此碗交怡亲王,著年希尭照此款式烧造些来。其花样不是甚好,著另改花样,碗底不必做腆心。钦此。《记事录》
  闰七月初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初八日怡亲王交年希尭送来画珐琅人周岳、呉大琦二名。吹釉炼珐琅人胡大有一名(并二人籍贯小摺一件),细竹画笔二百枝,土黄料三斤十二两,雪白料三斤四两,大绿一斤,白炼樊红一斤,白炼黑钧料八两(随小摺一件)。郎中海望奉王谕:著将珐琅料收著有用处用,其周岳等三人著在珐琅处行走。遵此。
  於本月初十日、将年希尭送来画珐琅人三名所食工银一事,郎中海望启怡亲王,奉王谕:暂且着年希尭家养着、俟试准时再定。遵此。《珐琅作》
  十月初三日:怡亲王府総管太监张瑞、交来年希尭処送来匠人摺一件、内开画画人汤振基、戴恒、余秀、焦国兪等四名...。《记事录》
  雍正八年(1730)——五月初四日(阳历6月18日)去世,时年45岁。诏复其名为胤祥,配享太庙。六月谥号贤,并命将“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于贤字上。又命入把京师贤良词。
  五月:雍正八年庚戌五月初四日午刻,康熙皇帝第十三子、和硕怡亲王爱新觉罗。胤祥卒,年四十有五,诏复其名上字为胤,配享太庙雍正帝亲临其丧,谥曰“贤”,配享太庙。诏令怡亲王名仍书原“胤”祥。六月:赐怡贤亲王“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加于谥上。
  八月:命怡亲王子弘晓袭封亲王,弘皎别封郡王,均世袭。建贤良祠,以怡亲王允祥功勋卓著而奉为首位。设立军机处。
  乾隆十九年(1754)——九月诏入盛京贤王祠。
  乾隆三十九年(1774)——诏以其爵位世袭罔替。
子嗣:有子9人,有封爵者5人,即长子弘昌封贝子后晋贝勒。
  第一女郡主,康熙四十二年癸未七月初十日寅时生,母为侧福晋瓜尔佳氏阿哈占之女;康熙六十年辛丑五月,嫁精奇哩氏萨克慎;郡主乾隆四十一年壬午正月初五日午时卒,年七十四岁。
  第一子已革贝勒弘昌,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一月十六日子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四月二十一日戌时卒,年六十六岁。嫡妻纳喇氏,骑都尉色尔敏之女;继妻博尔济吉特氏,步军统译阿齐图之女;妾宋氏,三格之女;妾孙氏,桑格之女;妾李氏,李住之女。五子:长子永宣(出继),次子未有名,三子永昆,四子三等侍卫永崇,五子永良。
  第二女郡主,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三月十八日申时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雍正元年癸卯正月,嫁伊尔根觉罗氏福僧格;郡主雍正四年丙午三月三日寅时卒,年二十岁。
  第二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十月初一日丑时生,母庶福晋石佳氏,领催庄格之女;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二月二十日亥时卒,年二岁。
  第三女,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月二十四日酉时生,母为侧福晋富察氏僧格之女;女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卒,年二岁。
  第三子多罗贝勒品级弘暾,康熙四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雍正六年戊申七月二十日辰时卒,年十九岁。嫡夫人富察氏,佐领福庆之女。三子:长子(承继子)永宣,次子(承继子)多罗贝勒永喜,三子(承继子)革退二等侍卫永蔓。
  第四子多罗宁良郡王弘晈(jiǎo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五月二十五日辰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八月十四日丑时薨,年五十二岁。嫡福晋西林觉罗氏,中书卓林泰之女;继福晋纳喇氏,大学士查郎阿之女;妾定氏,保住之女。二子:长子多罗贝勒永喜(出继),次子追封和硕怡亲王永福。
  第四女和硕和惠公主,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十月初十日寅时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与第二女同母;雍正初,抚养宫中。七年己酉,年十六。十二月,下嫁喀尔喀博尔济锦氏多尔济塞布腾,封今位号。九年辛亥十月初三日戌刻卒,年十八岁,额附雍正十三年乙卯二月卒。
  第五子弘[日兄],康熙五十五年丙申正月初七日寅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康熙六十一年壬寅正月初五日申时卒,年七岁。
  第六子多罗贝勒品级弘昑(qǐn),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八月初九日卯时生,母侧福晋乌苏氏,头等护卫金保之女;雍正七年己酉二月初一日未时卒,年十四岁。
  第七子和硕怡亲王弘晓,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四月初九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四月十五日未时薨,年五十七岁。嫡福晋李佳氏,三等伯赫格之女;继福晋佟佳氏,都统长盛之女;侧福晋金氏,领侍卫内大臣常明之女;侧福晋石氏,石中玉之女;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典卫克星额之女;妾徐氏,典卫徐国秀之女;妾祥氏,九达色之女;妾马氏,马图赫之女;妾巴雅拉氏,笔帖式才保之女。九子:长子镇国将军永杭,次子和硕怡恭亲王永琅,三子未有名,四子永蔓,五子示有名,六子未有名,七子未有名,八子辅国将军永迈,九子永和。
  第八子绶恩,雍正三年乙巳九月初七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雍正五年丁未七月十一月寅时卒,年三岁。
  第九子阿穆瑚琅,雍正四年丙午四月初五日申时生,母庶福晋纳喇氏,轻车都尉吴尔敦之女;雍正五年丁未闰三月十五日午时卒,年二岁。
  胤祥一辈子有多少妻妾不得而知,但做亲王以后,封诰命的有嫡福晋一个,侧福晋三个,庶福晋两个。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侧福晋富察氏,佐领僧格之女;侧福晋乌苏氏,头等护卫金保之女;侧福晋瓜尔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格格石佳氏,领催庄格之女;格格纳喇氏,轻车都尉吴尔敦之女。
  可是从他和嫡福晋生儿育女的数量来看,他和嫡福晋兆佳氏的感情非常非常好,已经到了专宠她一人的地步。他的嫡福晋兆佳氏所生的孩子,不论男女,不论有没有成人,从康熙四十六年到到雍正三年,除去孝期三年,14年当中,兆佳氏共生子女7人 。
关于康熙儿子的记载比较多了,最著名的就是“九子夺嫡”。建议你看一下《雍正王朝》,那部电视剧对九子夺嫡的刻画还是比较接近历史的。
/view/363727.htm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康熙前面的皇帝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