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 74军将士影月墓地在哪里里

活动号召:清扫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
斗胆发一贴,因本人不在呼和,希望有人能组织一下先介绍一下: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 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海拉尔大街公主府公园内,始建于1933年10月,1982年由呼市人民政府拨款重新修葺。日,在距当时北平60余里的怀柔县附近,傅作义将军指挥华北军第7军团第59军将士,与侵华日军主力展开了一场激战。在这一战役中,中国方面阵亡367人。同年9月,傅作义将军派人从当时的战场上将其中203位烈士遗体装殓入棺,运回呼和浩特,并修建公墓。公墓建纪念堂一所和纪念碑一座,纪念碑高约12米,呈三棱柱形,碑的正面有傅作义将军题写的碑名“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碑的下首嵌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碑文。碑文由胡适撰文,钱玄同书丹,简述了59军将士顽强杀敌的英雄气概,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捐躯的丰功伟绩。碑的另两面,刻着阵亡将士的名字附:碑文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三月,日本军队侵占了热河,全国大都震动。从三月初旬,我国的军队在长城一带抗敌作战,曾有过几次很光荣的奋战,其间如哲元部在喜峰口的苦战,如徐廷瑶军关麟征、黄杰两师的中央军队在古北口南天门一带十余日的血战,都是天下皆知的。但这种最悲壮的牺牲终于不能抵抗敌人最新最猛烈的武器。五月十二日以后,东路我军全退却了,北路我军苦战三昼夜之后,也退到了密云。五月二十一、二两日,北平以北的中央军队,都奉命退到故都附近集中。二十二日夜,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黄郛开始与敌方商议停战。五月二十三日的早晨四时,当我国代表接受了一个城下之盟的早晨,离北平六十余里的怀柔县附近正开始一场最壮烈的血战。这一战从上午四时直打到下午七时,一千多个中国健儿用他们的血洗去了那天的城下之盟的部份的耻辱。在怀柔作战的我方军队,是华北军第七军团第五十九军,总指挥即是民国十六年北伐战争以孤军守涿县八十八日的傅作义军长。他们本奉命守张家口。四月二十九日,他们奉令开到昌平待命增援,令下之日全军欢呼出发,用每小时二十里的跑步赶赴阵地。五月一日全部到达昌平,仅走了二十四小时。五月十五日,第五十九军奉令开到怀柔以西,在怀柔西北高地经石厂至高各庄的线上构筑阵地。十七日复奉令用主力在此阵地后方三十余里的半壁店,稷山营的线上构筑主阵地。他们不顾敌军人数两倍的众多,也不顾敌军武器百倍的精利,他们在敌军飞机的侦察轰炸之下,不分昼夜赶筑他们的阵地,他们决心要在这最后一线的前进阵地上,用他们的血染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页。二十三日天将明时,敌军用侵华主力的第八十师团的铃木旅团的川田旅团的福田支队,向怀柔正面攻击。又用铃木旅团的早田联队作大规模的迂回,绕道袭击我军的后方。正面敌军用重野炮三十门,飞机十五架,自晨至午不断的轰炸,我方官兵因工事的坚固,士气的镇定,始终保持着高地的阵地。那绕道来袭的早田联队也被我军拦击,损失很大。我军所埋的地雷杀敌也不少。我军的隐蔽工事仅留二寸见方的枪孔,必须等到敌人接近,然后伏枪伏炮齐击,用手掷弹投炸。凡敌人的长处到此都失了效用。敌军无法前进,只能向我高地阵地,作极猛烈的轰炸。有一次敌军笪×中队攻进了我右方的阵地,终被我军大力迎击,把阵地夺回。我军虽无必胜之念,而人人具必死之心。有全连被敌炮和飞机集中炸死五分之四,而阵地屹然未动的,有袒臂跳出战壕肉搏杀敌的,有携带十几个手掷弹,伏在外壕里一人独立杀敌几十个的。到了下午,他们接到北平军分会的命令,因停战协定已定局,令他们撤退到高丽营后方,但他们正在酣战中势不能遽行撤退,而那个国耻的消息,又正使他们留恋这一个最后抗敌的机会,直到下午七时,战势渐入沉寂状态,我军才开始向高丽营撤退,敌军也没有追击。次日,大阪朝日新闻的从军记者观察我军的高地阵地,电传彼国,曾说:“敌人所筑的俄国式阵地,实有相当的价值,且在坚硬的岩石中掘成良好的战壕,殊令人惊叹!”又云:“看他们战壕中的遗尸,其中有不过十六、七岁的,也有很象学生的,青年人的热狂可以想见了。”怀柔之一战,第五十九军战死的官和兵共三六七人,受伤的共四八四人(当时查出的)。五月三十一日停战协定在塘沽签字后,第五十九军开至昌平集结。凡本军战死官兵未及运回的,都由军部雇本地人民就地掩埋,暗树标志。六月全军奉命开回绥远复员。九月怀柔日军撤退后,傅将军派人备棺木、敛衣,到作战地带寻得官兵遗骸二百零三具,全数运回绥远,绥远人民把他们葬在城北大青山下,建立抗日战死将士公墓,并且闢为公园,垂为永久的纪念。公墓将成,我因傅作义将军的嘱托,叙述怀柔战役的经过,作为纪念碑文,并作铭曰:
“这里长眠的是三百六十七个中国好男子!
他们把他们的生命献给了他们的祖国,
我们和我们的子孙来这里凭吊敬礼的,
要想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报答他们的血!”随着陆川电影南京的公映,爱国热情好像又一次高涨了,可是回顾我们的周围,到底我们去哪里纪念那些抗日先烈?网上有人报料,位于公主府的这座纪念碑已被垃圾环绕,这让人痛心。我自己虽从前很多次经过公主府,却一直不知道这是什么杯,直到最近才查到我们归绥有着这么一座记念为了抗战血洒疆场的丰碑。我也为自己当初的无知后悔,现在不如让我们真正的做些事情,而不是乱七八糟的去抵制什么日货,在网上乱骂之类。日本人有靖国神社,他们可以去纪念战死的人。我们本来有着胡适先生起草,钱玄同亲书,傅作义将军所立的纪念碑,可现在却如同垃圾场,这太让人寒心了。所以我在这里发帖,建议大家搞个活动去打扫一下纪念碑,我的表达能力有限,内心之情无以言表,所言不周之处,请谅解。另 清洁纪念碑之经费,可能还需大家自掏腰包,如活动成型,在此我个人认捐100元(能力有限,在京求学)谢谢热心朋友,原帖见于沙洲户外,转载了一下拼途网友回复:争取参加拼途网友回复:支持!拼途网友回复:好活动很有意义拼途网友回复:支持!拼途网友回复:支持的朋友组织一下吧拼途网友回复:去不了了,口头支持!拼途网友回复:继续顶上去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坐落于广州市水荫路113号,先烈路的北面,总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陵园是为纪念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1932年“一o二八”淞沪抗日战役中阵亡将士,于1933年由华侨捐资建成的。整座陵园建筑规模宏伟,布置严谨,造型庄重典雅,南北走向的墓道形成一条十分明显的中轴线,主体建筑均用花岗岩石砌成,是一座富有古罗马建筑风格的陵园。陵园作为中国近代史人民斗争业绩的见证,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国内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陵园主要建筑有:凯旋门、战士墓、抗日亭、英名碑、先烈纪念馆、将士墓、将军墓和先烈纪念碑等处烈士纪念建筑物,以及浮雕墙,航空纪念碑等景观。陵园有一座花岗岩砌成的仿罗马纪功式建筑凯旋门。门楼建于1932年,位于沙河顶、先烈路和水荫路的交会处,高13.4米,宽11米,占地面积40.7平方米。门额正面镌刻着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的“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坟园”,背面镌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题写“碧血丹心”。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o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接着日日寇又悍然出兵进犯上海闸北。当时驻防淞沪地区的国民党爱国将领,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全军将士奋战抗击敌人,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淞沪抗战”。随后张治中部第五军也参加了作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十九路军将士英勇抗击敌人侵略,苦战33天,激战100多次,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损兵1万多。但最后由于寡不敌众,十九路军退守第二道防线。5月5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悲壮激烈的淞沪抗战结束。十九路军淞沪抗战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项伟大壮举,它延缓了日本企图侵占中国的步伐,激发了全国军民卫国御敌的斗志,开创了中国军队局部抗日的新局面,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上内容转载自大洋网)陵园是免费开放的,进入大门,可以感觉到一种肃穆之气迎面而来,让我不由整肃衣冠,恭敬而行。园子的右边是淞沪抗日暨历役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墓道两旁是长方形的墓穴,埋着上百位将士的遗体,墓道尽头是一个穹形的主墓穴,墓碑上写着“淞沪抗日暨历役革命阵亡将士公墓”,是十九路军总指挥蔡廷锴将军题的字。主墓后方的墙上镌刻着十九路军抗日死国将士之碑,也是蔡廷锴将军亲笔。主墓左右分列着多名军官的墓碑。墓地整洁安静,时有鸟鸣,不闻车声。我向这些中国的勇士们三鞠躬后退出,继续游览。回到主路上西行,三岔路口左侧是忠魂刻石、广东省航空纪念碑、战士墓。其中航空纪念碑正面是孙中山先生所题“航空救国”,侧面是徐向前元帅所题“广东省航空纪念碑”。战士墓形制与将士墓差不多,只是没有穹形的主墓。战士墓地战士墓和将士墓一样,仍然一片宁静肃穆,令人不由肃然起敬,他们都是为国捐躯的烈士,不论党派和军阶,都值得我们尊敬和缅怀。陵园的正中位置,是十九路军阵亡将士的题名碑,上面记录了阵亡将士的名字,每一个都应该被记得,不知道那些在战争中活下来的将士们,现在还好吗?希望你们健康长寿。在题名碑顺着主路往北,是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先烈纪念碑,由一根花岗岩柱、一个战士雕像、碑座组成,碑后有罗马式的回廊。远处高楼林立,一片繁荣,这一切,都是千千万万这些拿着劣势装备,和小鬼子浴血奋战的勇士们拼死换来的。老兵已逝,精神不死!准备离开的时候,在先烈纪念碑的左侧发现了一只小猫,很乖很可爱。忍不住拍了几张。凯旋门,抗日亭,将军墓以及浮雕墙没有拍摄照片,以后再去补上。(end)||拍得好||照片和音乐配得很有感觉!||||||||谢谢各位支持!||喵特别CUTE!!!!!!!!!!!||浴血的历史,向勇士致敬!||||是的,他们是非常值得尊敬。||很棒!记得看过一个文献,说19路军军长在接到老蒋消极抵抗的通知后说:19军多为广东子弟兵,不打就退,非我军之风(大概是这个意思)每次经过沙河,心里都会默默为19军祈福!||是的,不能忘记历史。||有深度||谢谢,您过奖了。||||||楼主的片子很漂亮啊||谢谢||||||向抗日烈士致敬!||必须的||敬礼!!!军魂永存!||这是真正的国家勇士,配得上所有的尊敬。||主题突出明确画面干净透彻||老兵不死!||谢谢||谢谢||不客气的讲马蜂窝很少能看到这么地道的照片多学习多交流||谢谢您的欣赏!您也是摄影爱好者?||初学乍练忘多指点尼康d90||共同学习交流吧||有趣的猫,哈哈哈||谢谢||向抗日老兵致敬!||敬礼!||獻花||谢谢||谢谢||都是一家人||我祖籍也是廣東陸丰||致敬||||||
||黄土一捧,忠魂不散,青松苍翠,豪气千秋!||没听过这地方,怎么去?||距南宁五十多公里,属于宾阳九塘,老国道绕由山下过,新国道则擦边而过。到那一定要注意去看中村正雄之墓。它在老国道边上,现有石阶上去。||昆仑关战役的情况,请看“广西新闻网”。||前年植树节还去种过树,有空再去看看我种的树长成什么样了.||何应钦...||这几天去一趟南宁,想去昆仑关看看,坐车怎样去?||数次路过都没能前往||应该一看,文革时,南宁的红卫兵前来扒墓,村民手持农具予以对峙。看来,公道自在人心!
踏查手记白云山麓,黄花岗之侧,有一条车水马龙的永福路。从这里延伸到广园东的地段,过去都是部队营区,现在已成了熙熙攘攘的汽车零配件商圈。昔日的营区范围内仍保留着一些干休所,形成临街开商铺、背后干休所的格局。“五十四军赴印、缅作战阵亡将士纪念亭”,就位于永福路35号,永福中心汽车用品广场后面的某干休所内。五十四军纪念亭位处闹市之中,但是鲜有人知道其存在。时为2011年6月份,笔者在网上搜寻新一军公墓的信息,意外地发现网友寻访该亭的片言只语,由于是国军的遗物,所在单位往往不愿张扬,寻访者大多被拒之门外。而寻访者透露的这些信息,几乎就是网上能找到的唯一线索了。当日下午,笔者按图索骥来到永福路35号门前,装作若无其事地进入大院,但被守门的年轻保安叫住,声称“部队地方不能乱进”。笔者自称学生,花了好些唇舌说服保安,最后保安扭过脸示意放行,让我进去看了五分钟。同年11月,笔者试图再次进去拍摄纪念亭,我掏出研究生证对守门大爷声称研究课题,要求入内参观,对方笑称“一个亭子有什么好看的”,挥手让我进入。此时大院的管理似乎不如数月前严格,工人推着手推车进进出出,大院内似乎有房子出租为仓库。大院里的老干看我面生,问起我的来路,我以“研究邓小平理论统一战线”搪塞过去。据《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记载,纪念亭建筑于小山岗之上,六面均有题额,其中一额仍依稀可见“碧血春秋”四字。而事实上,“碧血春秋”题字已经完全湮灭,纪念亭如同寻常的凉亭一般,坐落在住宅大楼之间的土坡上,时有老干部休憩、打理花草,若非亭前树立的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碑记提示,根本无从知晓亭子的显赫来历。五十四军简史◇抗战劲旅淞沪建军五十四军是陈诚“土木系”部队,成军于淞沪会战时期。陈诚是蒋介石的心腹亲信,其下麾下原十一师被扩编为十八军,仍由他出任军长,号称“中央军王牌”。“十一”、“十八”都是陈诚的旧部,于是国军内陈诚的派系就被称为“土木系”。此后,原教导第三师改为十四师拨入十八军,军长陈诚兼任师长——该师正是日后五十四军的骨干部队之一。日淞沪会战爆发,十八军奉命驰援上海。期间,十四师脱离十八军建制、与九十八师合编为五十四军,霍揆彰任军长。淞沪一役,中日双方实力悬殊,战况惨烈。时任十四师四十旅旅长的阙汉骞忆述:“战事由安内而转入攘外,正军入发挥天职保卫国土之时,官兵激昂慷慨,英勇无以复加”,“在敌机炮火猛烈之下”仍“士气百倍”,“官兵牺牲之壮烈,至足惊人,而敌寇之伤亡,亦极惨重”。◇远征印缅解救盟军1942年中国军队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缅甸全境与滇西沦陷,外援输入的生命线中印公路、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中日双方在怒江两岸隔江对峙。入缅作战的部队分两路撤退,退入印度兰姆伽整训的部分称为“驻印军”,归史迪威指挥;退入国内怒江东岸的部分与后来的增援部队,在1943年组成“远征军”。远征军下辖十一、二十集团军,当时,五十四军隶属于二十集团军。至1944年3月,日军分三路进攻英属印度,英军不堪一击、节节败退,原本对反攻缅甸毫不热心的英国,此时不得不与美国促请中国出兵,一路反攻滇西以牵制日军,并向印度增兵支援印英军。几乎与此同时,在太平洋战场失利的日军,为了打通大陆铁路交通线,发动了豫湘桂战役。鉴于国军在国内承受着日军巨大的压力,蒋介石无力在此时腾出手参战,但是在美方扬言断绝援助相要挟下,蒋最终不得不同意出兵。1944年4月初,时任五十四军副军长的阙汉骞率五十、十四两师由云南空运赴印,编入驻印军序列。同时,重庆军事委员会电令滇西远征军五十四军(辖三十六、一九八师)渡江反攻腾冲。◇反攻缅北收复滇西五十师入缅后,参加缅北密支那战役,至8月5日与友军攻克密支那。翌年3月30日,五十师与英军在乔梅会师,驻印军完成反攻缅甸的任务。在滇西战场,阙汉骞奉命回国指挥三十六与一九八师,于5月11日强渡怒江,协同友军拔除高黎贡山上的日军据点、向腾冲推进,至9月14日全歼腾冲守敌。腾冲战役有力地配合友军攻克松山、龙陵,三十六师自腾冲南下增援龙陵,远征军先后收复芒市、遮放、畹町。日,驻印军与远征军终于会师芒友,中印公路在当日下午通车。蒋介石当即发表讲话,将中印公路命名为“史迪威公路”。中印公路的通车,打破了日军对中国陆路交通长达两年零八个月的封锁。截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为止,通过中印公路输入的外援物资计有8万吨之多。1944年底,国军在豫湘桂战役中溃败。纵观44、45年间的战局态势,总体上说是东线失败、西线胜利。◇折戟辽沈撤逃台湾抗战胜利,国共内战却随即爆发。1946年初,五十四军由广州海运至青岛,负责守备胶东地区。1948年春,五十四军被调往东北战场,驻守锦西和葫芦岛地区,隶属卫立煌的东北剿总司令部。同年秋季,五十四军参加辽沈战役,战败后南撤,防守蚌埠前线。1949年4月渡江战役打响,五十四军先撤往舟山群岛,后乘船逃往台湾。在某种意义上,国军第五十四军的历史就在此画下了句点。五十四军纪念坟场日广州光复,负责接收广州的为五十四军与新一军。已升任五十四军军长的阙汉骞决定在黄花岗旁的二望岗建造阵亡将士纪念坟场。现时所说的“五十四军赴印、缅作战阵亡将士纪念亭”,实际上是当年纪念坟场的纪功亭。早在抗战胜利的前夕,入缅作战的五十师和十四师就已经脱离五十四军建制,五十师被编入新六军(后又编入新一军),十四师被编入新一军。此外,当时腾冲已经建成第二十集团军的国殇墓园,安葬五十三军与五十四军在滇缅战斗中阵亡的将士。那么,阙汉骞在广州修建的五十四军阵亡将士纪念坟场,埋葬的是哪一次战役、哪一支部队阵亡将士的忠骸呢?与近邻的新一军公墓相比,有关广州五十四军坟场的记录就显得异常单薄,文献中偶有提及的内容也都基本雷同,如坟场范围、座向、建筑、墓志等资料都付诸阙如,甚至连一张老照片都没有留下。上述问题尚待进一步的考证发掘。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坟场原址大部分已经成为市铁路系统及部队的宿舍区,原来格局湮没在横街杂巷里,碑、墓等物均杳亦已杳无可寻,只有纪功亭兀自矗立在翠绿嫣红的花木之中。||永福路35号永福中心汽车用品广场||纪功亭隐藏在干休所大门左方高地的树木后||纪功亭现时的正面(西面)||纪功亭东面||文物保护单位碑记||敬礼……勿忘烈士鲜血,常怀民族历史之悲壮
敢问哪位知道湖南师大山边74军阵亡将士墓和忠烈祠的走法||是92军我搞错了
这2处公园都是免费开放场所。陵园坐落于广州市水荫路113号,先烈路的北面,总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陵园是为纪念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役中阵亡将士,于1933年由华侨捐资建成的。十九路军将士英勇抗击敌人侵略,苦战33天,激战100多次,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损兵1万多。但最后由于寡不敌众,十九路军退守第二道防线。5月5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悲壮激烈的淞沪抗战结束。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十九路军参加1932年”一二八”上海淞沪抗日会战,烈士陵园却建在广州,十九路军都是广东子弟兵,总指挥蒋光鼐nai广东东莞人,军长蔡廷锴广东罗定人。烈士陵园正门陵园内的纪念杯和阵亡将士的名单纪念碑全景从烈士陵园后面出来走不远,还矗立在马路中央的纪念碑;沿着路坐车3站地,就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日(农历3月29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举行起义,结果失败,喻培伦等86人一说100余人)英勇牺牲,其中华侨29人。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黄花即菊花,比喻节烈),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花岗墓园始建于1912年,至1921年烈士墓和纪功坊先后落成。正门是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纪念碑,整个建筑都是由华侨捐资建设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的另一个大红门。||这里最上面有个自由女神像,是一个亮点,文革的时候被换成了红星。另外,黄花和红花一起说的话,感觉会不错。||注释下,还有一个红花岗的,即现在的广州烈士陵园(里面还有叶帅的墓和中朝、中苏血谊亭)。||去过,地铁烈士陵园站。呵呵。蒋介石 74师 号称国民党铁师 到底是怎么挂掉的。。?_百度知道
蒋介石 74师 号称国民党铁师 到底是怎么挂掉的。。?
提问者采纳
日军在东北得手后,向华东进犯,淞沪会战爆发,74军奉命在吴淞口布防,51师在罗店,58师在蕰藻浜,都是战线的关键之所,王耀武的51师与日军在此大战一场,顽强阻击,在国民党军一片混乱之中,51师镇定自若,表现出色,虽损失过半,但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受到了上峰的嘉许,王耀武由少将晋升中将,74军从此崭露头角。 当时有名的《申报》和《大公报》都曾报道过51师的英勇作战。 74军从淞沪战场撤出后,还来不及补充休整就投入南京保卫战,在湖熟镇、汤山镇、熟化镇等地与日军展开激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南京沦陷后51师奉命突围,全师撤至浦口仅有8000人。 74军经过补充先后参加徐州、兰封会战,在兰封会战中74军51师、58师会同87、88师重创日军第14师团。 1938年7月德安战役(又称万家岭战役)爆发,日军苦战两个月进展甚缓,为了尽快突破国军德安防线,日军第11军军长冈村宁次中将命令第106师团全力突破五台岭一线,然后向德安西南迂回穿插,协同正面攻击部队围歼德安一线约20个师的国军。 9月25日,第106师团突破五台岭,迅速向国军防线纵深推进。10月1日,106师团主力已进至万家岭一带地区,但在白云山遭到了国军第4军的顽强阻击。第九战区司令薛岳闻讯后立即果断决定调集重兵围歼孤军深入的第106师团!这一作战决心得到了蒋介石的支持。10月2日,第九战区调集12个师合击万家岭地区之敌,国军各部从各方向发起向心攻击。日军第106师团长淞浦淳六郎中将见形势危急,而正面进攻部队又无进展,便迅速放弃原定计划全力突围,突破口便选在了74军58师防区,58师以极其顽强的防御顶住了日军113联队在空军支援下的多次猛攻,但是58师也付出巨大代价,全师经过两天激战,仅存500人!眼看阵地难保,58师师长冯圣法连连向军长俞济时求援,此时俞济时手里也没有预备队,他只留下了一个班警卫军部,将军警卫营投入战斗,这才确保了阵地,粉碎了日军突围的企图。 10月7日,国军调整兵力,发起全线总攻。74军作为主攻部队奉命攻击日军在万家岭地区的核心阵地张古山,第51师多次猛攻均未得手,后153旅旅长张灵甫献计从山后偷袭,并亲率突击队从山后偏僻小道袭占张古山。74军攻占张古山,为突破日军106师团防线立下头功。10月9日,薛岳令各部组织敢死队作最后决死攻击,经过激战国军攻占万家岭、雷鸣鼓两处要地,当晚国军第4军的突击部队一度曾进至106师团指挥部仅百米处,淞浦组织师团指挥部所有人员准备迎战,连自己都拿起了枪。由于第4军没有确切情报,又是夜间,才没有发现日军,使淞浦得以侥幸逃脱。此役国军一举收复九江以南失地,日军第106师团几乎被全歼,死伤逾万,连师团长淞浦中将都险些被俘,战果之辉煌足以与平型关和台儿庄媲美。万家岭之战既无平型关八路军奇袭之利,又无昆仑关国军火力之优,全靠将士浴血苦战,战役中74军守得住攻得上,居功至伟。战役开始前,蒋介石曾两次电令将74军调至后方休整,都被薛岳拒绝,而74军的表现确实没让薛岳失望。战后著名作家田汉和任光曾以此战和张灵甫为原型编写了话剧和74军军歌。 1939年6月俞济时升任第10集团军副司令兼86军军长,51师师长王耀武升任军长,74军下辖51师(李天霞)、57师(余程万)和58师(廖龄奇)。 1941年3月,74军参加上高会战,上高位于江西锦江上游,俯瞰赣东平原。日军占领上高,既可相机拊长沙之背,又可得到进攻赣南的前进基地。日军采取分进合击战术,兵分三路,企图合围国军主力于高安、上高地区。但南北两路进攻均被击退,中路日军孤军深入,又遭到74军坚强抵抗,3月22日日军集中万余兵力在数十架飞机掩护下猛攻74军云头山、白茅山阵地,74军与日军反复争夺,先后7次与日军白刃肉搏,为友军赢得了集结的宝贵时间。因此中路日军不得不于3月24日黄昏在北路第215联队掩护下开始突围,但25日夜又被国军将突围与增援之敌再次包围,终将其大部歼灭。在全线出击中74军又作为先锋,乘胜追击,收复官桥,击毙日军第34师团长岩永少将。整个上高会战,日军第33师团遭到重创,第34师团及独立第20混成旅团伤亡更是高达70%以上,共毙伤日军1.5万,被何应钦誉为 “开战以来最精彩之作战”。 此役74军被第19集团军司令罗卓英评价为“战斗力量坚强”! 74军在战役中“拼死力拒,虽血肉横飞、伤亡惨重,仍不稍退,是日一日间敌我伤亡均在四千以上”,战功显赫,荣获国民政府第一号武功状和最高荣誉“飞虎旗”,被誉为抗日铁军。74军军长王耀武和第153旅旅长张灵甫旅表现优异,受到表彰。 上高会战之后,74军作为首批五个军之一换装苏式装备,得到115毫米榴弹炮4门,76毫米野炮8门,37毫米反坦克炮4门,7.62毫米M1910水冷式马克西姆(即“俄国版的马克辛”)重机枪25挺,7.62毫米M1910马克西姆·托加莱和M1928德克恰廖夫(简称为DP型,即常见的转盘机枪)轻机枪70挺。 1941年9月,日军发动第二次长沙会战,目标之一就是寻歼国军主力74军。战役开始后74军奉命开赴沙市街增援,结果被日军情报机关侦悉,日军立即提前发动攻击,集中2个师团夹击74军,74军猝不及防与日军激战两日,57、58师伤亡过半,遭到了巨大损失。尽管此战74军失利,但在与日军遭遇之初,74军在华春山一线仍颇有斩获,并以凌厉攻势一度迫使日军第3师团后退,也显示了中国王牌军的威风。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中,74军57师8000人坚守常德城16天,顽强抗击了日军陆、空、坦的协同攻击,在日军猛烈炮火甚至释放毒气情况下仍死战不退,日军不得不围三阙一,放74军一条生路,此时全师不足600人只有师长余程万率180人突围,其余官兵自愿与常德共存亡,与突入城内的日军逐屋争夺,全部壮烈殉国。6天后余程万就随反击部队又杀回常德,收复常德。此役正逢美、中、英三国首脑开罗会议,罗斯福总统听取了蒋介石的战况介绍,特意将余师长的名字记在备忘录上。著名作家张恨水就根据常德之战写出一部名叫《虎贲英雄》的小说。常德人民为纪念74军为国捐躯的牺牲将士,自发募捐,于1944年3月在市青年路东侧修建占地达30000平方米的阵亡将士墓地,作为永远的纪念。 1944年1月军长王耀武升任24集团军司令,施中城接任军长。下辖51师(周志道)、57师(李琰)、58师(蔡仁杰)。 1945年5月,在雪峰山战役中,74军再次显示出抗日铁军的雄风,给予日军以重创,获得两面“飞虎旗”。 八年抗战中,74军几乎参加了所有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尤其是在德安、上高、常德三次战役中表现最为突出,以其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被誉为抗日铁军,连美军顾问团都曾有过“中国只有74军能打”的赞誉。 1945年8月,日本投降,74军空运南京受降,并担任南京守备,因此被称为“御林军”。满意请采纳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清一色美式装备,五大主力之一,在抗战时,该部队建立赫赫战功,得过“飞虎旗”被誉为“抗日铁军”在孟良崮被华东野战军削灭,张林浦自杀。
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由七十四军整编而成,实际兵力仍为三万多人。曾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多项战役,多次挫败日军,曾有“抗日铁军”的称号。1947年解放战争中,由于战斗部署被泄露,整编第七十四师于5月8日在孟良崮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全面合围。最终经过四天激战,七十四师在5月16日全军覆没,师长张灵甫阵亡,七十四师编制随即取消。
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 是国民革命军五大主力之一,由七十四军整编而成,实际兵力仍为三万多人。七十四军于抗战开始后由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及五十八师(师长俞济时)组建,军长俞济时。曾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多项战役,多次重创日军,致使日军闻风皆丧胆,曾有“ 抗日铁军 ”的称号。抗战胜利后,七十四师又成为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马前卒。1947年,在山东执行重点进攻的七十四师冒进,后发现共军有合围己军之意,撤退至孟良崮。得报后蒋介石认为74师占据着制高点,战斗力强劲,附近又有兵力雄厚的外围部队,欲与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中心开花!但外援被野战军拦截部队拼死阻击,损失惨重未能及时突进。陈、粟调集华东野战军1纵、4纵、6纵、8纵、9纵五个主力纵队,不惜一切代价在被国军反包围前,以歼灭74师。最终经过四天激烈鏖战,弹尽援绝,水粮俱无,七十四师在5月16日全军覆没,师长张灵甫举枪自尽,副师长蔡仁杰、58旅旅长卢醒等亦自杀身亡。不久,国民党政府在安徽重新组建74军,原副师长邱维达任军长,然战斗力和抗日之百战铁师已不可同日而语。后继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全歼,邱维达也被俘虏。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月墓地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