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金砖五国万两是什么,

当前位置:&gt
<img alt="上善若水 泰山石敢当 天然黄玉摆件 泰山石镇宅辟邪补角大号0721" title="上善若水 泰山石敢当 天然黄玉摆件 泰山石镇宅辟邪补角大号0721" src="/imgextra/etao/i3/TB1KuDTFFXXXXcGXXXXXXXXXXXX_!!0-item_pic.jpg_220x220.jpg" >
上善若水 泰山石敢当 天然黄玉摆件 泰山石镇宅辟邪补角大号0721
<img alt="F 镇宅补角 辟邪旺财 灵芝玉家居摆件 多款开光泰山石敢当" title="F 镇宅补角 辟邪旺财 灵芝玉家居摆件 多款开光泰山石敢当" src="/imgextra/etao/TB185uRGFXXXXbAXFXXSutbFXXX_220x220.jpg" >
F 镇宅补角 辟邪旺财 灵芝玉家居摆件 多款开光泰山石敢当
<img alt="吉善堂 天然黄玉泰山石敢当摆件 镇宅辟邪补缺角家居风水摆设0721" title="吉善堂 天然黄玉泰山石敢当摆件 镇宅辟邪补缺角家居风水摆设0721" src="/imgextra/etao/i3/TB1KuDTFFXXXXcGXXXXXXXXXXXX_!!0-item_pic.jpg_220x220.jpg" >
吉善堂 天然黄玉泰山石敢当摆件 镇宅辟邪补缺角家居风水摆设0721
<img alt="吉善缘 泰山石敢当 天然黄玉摆件 泰山石镇宅辟邪补角大号0721" title="吉善缘 泰山石敢当 天然黄玉摆件 泰山石镇宅辟邪补角大号0721" src="/imgextra/etao/i3/TB1KuDTFFXXXXcGXXXXXXXXXXXX_!!0-item_pic.jpg_220x220.jpg" >
吉善缘 泰山石敢当 天然黄玉摆件 泰山石镇宅辟邪补角大号0721
<img alt="福缘阁 开光天然泰山墨玉生肖牛项链 护身辟邪防小人8000387" title="福缘阁 开光天然泰山墨玉生肖牛项链 护身辟邪防小人8000387" src="/imgextra/etao/T11cdhFj4bXXb1upjX_220x220.jpg" >
福缘阁 开光天然泰山墨玉生肖牛项链 护身辟邪防小人8000387
<img alt="龙龟助运 天然泰山碧玉 玉龟 摆件 开光催财辟邪 风水摆设吉祥物" title="龙龟助运 天然泰山碧玉 玉龟 摆件 开光催财辟邪 风水摆设吉祥物" src="/imgextra/etao/i4/T1l0JbFIRXXXXXXXXX_!!0-item_pic.jpg_220x220.jpg" >
龙龟助运 天然泰山碧玉 玉龟 摆件 开光催财辟邪 风水摆设吉祥物
邮费:12.00
<img alt="福缘阁 开光天然泰山墨玉生肖羊项链 护身辟邪防小人8000393" title="福缘阁 开光天然泰山墨玉生肖羊项链 护身辟邪防小人8000393" src="/imgextra/etao/T18qJhFhBdXXb1upjX_220x220.jpg" >
福缘阁 开光天然泰山墨玉生肖羊项链 护身辟邪防小人8000393
<img alt="貔貅大号天然泰山碧玉桌面摆件开光催财辟邪家居办公室店铺吉祥物" title="貔貅大号天然泰山碧玉桌面摆件开光催财辟邪家居办公室店铺吉祥物" src="/imgextra/etao/i1/T1AJhbFGpXXXXXXXXX_!!0-item_pic.jpg_220x220.jpg" >
貔貅大号天然泰山碧玉桌面摆件开光催财辟邪家居办公室店铺吉祥物
邮费:12.00
<img alt="龙缘阁*稳如泰山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5" title="龙缘阁*稳如泰山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5" src="/imgextra/etao/i4/TB1lngkGXXXXXXQXpXXXXXXXXXX_!!0-item_pic.jpg_220x220.jpg" >
龙缘阁*稳如泰山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5
邮费:10.00
<img alt="福缘阁 开光天然泰山墨玉生肖狗项链 护身辟邪防小人8000397" title="福缘阁 开光天然泰山墨玉生肖狗项链 护身辟邪防小人8000397" src="/imgextra/etao/TB1JxM6FVXXXXcfaXXXSutbFXXX_220x220.jpg" >
福缘阁 开光天然泰山墨玉生肖狗项链 护身辟邪防小人8000397
<img alt="泰山墨玉生肖羊项链(灵) 辟邪化煞护身 辟邪挡灾纳福助运通灵" title="泰山墨玉生肖羊项链(灵) 辟邪化煞护身 辟邪挡灾纳福助运通灵" src="/imgextra/etao/i3/T1.o4tXf4DXXarh9o._083359.jpg_220x220.jpg" >
泰山墨玉生肖羊项链(灵) 辟邪化煞护身 辟邪挡灾纳福助运通灵
邮费:10.00
<img alt="恒泰风水 开光新品菩提根配泰山碧玉车挂饰挂件 辟邪护身 开运 绿色" title="恒泰风水 开光新品菩提根配泰山碧玉车挂饰挂件 辟邪护身 开运 绿色" src="/imgextra/etao/T1V19JFJRbXXb1upjX_220x220.jpg" >
恒泰风水 开光新品菩提根配泰山碧玉车挂饰挂件 辟邪护身 开运 绿色
<img alt="泰山墨玉生肖狗项链(灵)辟邪化煞护身 辟邪挡灾纳福助运通灵" title="泰山墨玉生肖狗项链(灵)辟邪化煞护身 辟邪挡灾纳福助运通灵" src="/imgextra/etao/i2/T1npduXihyXXX9nGYX_083950.jpg_220x220.jpg" >
泰山墨玉生肖狗项链(灵)辟邪化煞护身 辟邪挡灾纳福助运通灵
邮费:10.00
<img alt="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8" title="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8" src="/imgextra/etao/i4/T1TTLgFyBaXXXXXXXX_!!0-item_pic.jpg_220x220.jpg" >
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8
邮费:10.00
<img alt="聚鑫阁 泰山墨玉生肖猴 辟邪化煞护身 辟邪挡灾纳福助运通灵" title="聚鑫阁 泰山墨玉生肖猴 辟邪化煞护身 辟邪挡灾纳福助运通灵" src="/imgextra/etao/i1/T1UEFtXXNOXXa3AnI._083538.jpg_220x220.jpg" >
聚鑫阁 泰山墨玉生肖猴 辟邪化煞护身 辟邪挡灾纳福助运通灵
邮费:10.00
<img alt="聚仙阁 开光新品菩提根配泰山碧玉车挂饰挂件 辟邪护身 开运 黑色" title="聚仙阁 开光新品菩提根配泰山碧玉车挂饰挂件 辟邪护身 开运 黑色" src="/imgextra/etao/T1bfHWFgxfXXb1upjX_220x220.jpg" >
聚仙阁 开光新品菩提根配泰山碧玉车挂饰挂件 辟邪护身 开运 黑色
<img alt="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16" title="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16" src="/imgextra/etao/i2/T1q.ukFCpfXXXXXXXX_!!0-item_pic.jpg_220x220.jpg" >
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16
邮费:10.00
<img alt="聚仙阁 开光泰山玉镇宅摆件五岳独尊稳如泰山改善风水招财辟邪" title="聚仙阁 开光泰山玉镇宅摆件五岳独尊稳如泰山改善风水招财辟邪" src="/imgextra/etao/T1FPYRFeVXXXb1upjX_220x220.jpg" >
聚仙阁 开光泰山玉镇宅摆件五岳独尊稳如泰山改善风水招财辟邪
<img alt="泰山墨玉生肖蛇项链(灵)辟邪化煞护身*辟邪挡灾纳福助运通灵" title="泰山墨玉生肖蛇项链(灵)辟邪化煞护身*辟邪挡灾纳福助运通灵" src="/imgextra/etao/i3/T1qENtXixLXXcEuQ3._082911.jpg_220x220.jpg" >
泰山墨玉生肖蛇项链(灵)辟邪化煞护身*辟邪挡灾纳福助运通灵
邮费:10.00
<img alt="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15" title="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15" src="/imgextra/etao/i1/TB10fmpGFXXXXcuXXXXXXXXXXXX_!!0-item_pic.jpg_220x220.jpg" >
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15
邮费:10.00
<img alt="聚仙阁 开光新品菩提根配泰山碧玉车挂饰挂件 辟邪护身 开运 白色" title="聚仙阁 开光新品菩提根配泰山碧玉车挂饰挂件 辟邪护身 开运 白色" src="/imgextra/etao/T1fLfQFd8XXXb1upjX_220x220.jpg" >
聚仙阁 开光新品菩提根配泰山碧玉车挂饰挂件 辟邪护身 开运 白色
<img alt="泰山墨玉生肖鸡项链(灵)大吉大利辟邪化煞护身 辟邪挡灾保平安" title="泰山墨玉生肖鸡项链(灵)大吉大利辟邪化煞护身 辟邪挡灾保平安" src="/imgextra/etao/i2/T1lVNuXkliXXXbDVHX_083810.jpg_220x220.jpg" >
泰山墨玉生肖鸡项链(灵)大吉大利辟邪化煞护身 辟邪挡灾保平安
邮费:10.00
<img alt="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4" title="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4" src="/imgextra/etao/i2/T1MNLeFDBbXXXXXXXX_!!0-item_pic.jpg_220x220.jpg" >
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4
邮费:10.00
<img alt="福缘阁 开光天然泰山墨玉生肖虎项链白虎镇 护身辟邪防小人8000388" title="福缘阁 开光天然泰山墨玉生肖虎项链白虎镇 护身辟邪防小人8000388" src="/imgextra/etao/T1tNOEXBVhXXb1upjX_220x220.jpg" >
福缘阁 开光天然泰山墨玉生肖虎项链白虎镇 护身辟邪防小人8000388
<img alt="聚鑫阁 泰山石敢当23 雪花玉 泰山灵石 镇宅化煞辟邪 补角 旺财" title="聚鑫阁 泰山石敢当23 雪花玉 泰山灵石 镇宅化煞辟邪 补角 旺财" src="/imgextra/etao/i1/T1N3EAFXheXXXXXXXX_!!0-item_pic.jpg_220x220.jpg" >
聚鑫阁 泰山石敢当23 雪花玉 泰山灵石 镇宅化煞辟邪 补角 旺财
邮费:10.00
<img alt="聚仙阁 开光新品菩提根配泰山碧玉车挂饰挂件 辟邪护身 开运 黄色" title="聚仙阁 开光新品菩提根配泰山碧玉车挂饰挂件 辟邪护身 开运 黄色" src="/imgextra/etao/T1Z7DTFaNXXXb1upjX_220x220.jpg" >
聚仙阁 开光新品菩提根配泰山碧玉车挂饰挂件 辟邪护身 开运 黄色
<img alt="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3" title="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3" src="/imgextra/etao/i2/T1uzTiFrNXXXXXXXXX_!!0-item_pic.jpg_220x220.jpg" >
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3
邮费:10.00
<img alt="泰山墨玉天师符 辟邪助运保平安 属牛者吉祥物" title="泰山墨玉天师符 辟邪助运保平安 属牛者吉祥物" src="/imgextra/etao/i3/T1nPlsXdVuXXXF07k._082822.jpg_220x220.jpg" >
泰山墨玉天师符 辟邪助运保平安 属牛者吉祥物
邮费:10.00
<img alt="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6" title="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6" src="/imgextra/etao/i3/T1KTWMFS0XXXXXXXXX_!!0-item_pic.jpg_220x220.jpg" >
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6
邮费:10.00
<img alt="恒泰风水 开光新品菩提根配泰山碧玉车挂饰挂件 辟邪护身 开运 红色" title="恒泰风水 开光新品菩提根配泰山碧玉车挂饰挂件 辟邪护身 开运 红色" src="/imgextra/etao/T1H.7VFgpbXXb1upjX_220x220.jpg" >
恒泰风水 开光新品菩提根配泰山碧玉车挂饰挂件 辟邪护身 开运 红色
<img alt="聚鑫阁 泰山墨玉生肖牛项链 辟邪化煞护身挡灾纳福助运通灵" title="聚鑫阁 泰山墨玉生肖牛项链 辟邪化煞护身挡灾纳福助运通灵" src="/imgextra/etao/i2/T1hURtXaxKXXasxOE._082607.jpg_220x220.jpg" >
聚鑫阁 泰山墨玉生肖牛项链 辟邪化煞护身挡灾纳福助运通灵
邮费:10.00
<img alt="福缘阁 开光天然泰山墨玉生肖鼠项链 护身辟邪防小人8000386" title="福缘阁 开光天然泰山墨玉生肖鼠项链 护身辟邪防小人8000386" src="/imgextra/etao/T1kzJcFdVjXXb1upjX_220x220.jpg" >
福缘阁 开光天然泰山墨玉生肖鼠项链 护身辟邪防小人8000386
<img alt="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25" title="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25" src="/imgextra/etao/i4/T1_29sFpVeXXXXXXXX_!!0-item_pic.jpg_220x220.jpg" >
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25
邮费:10.00
<img alt="泰山墨玉生肖兔项链 玉兔呈祥 属兔者助运物 辟邪挡灾 护身符" title="泰山墨玉生肖兔项链 玉兔呈祥 属兔者助运物 辟邪挡灾 护身符" src="/imgextra/etao/i4/T11.8tXghBXXbJK6M._082741.jpg_220x220.jpg" >
泰山墨玉生肖兔项链 玉兔呈祥 属兔者助运物 辟邪挡灾 护身符
邮费:10.00
<img alt="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10" title="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10" src="/imgextra/etao/i1/T1ULvfFEVbXXXXXXXX_!!0-item_pic.jpg_220x220.jpg" >
龙缘阁*泰山石敢当 泰山灵芝玉 镇宅 补角 辟邪 旺财 10
邮费:10.00
<img alt="福缘阁 开光天然泰山墨玉生肖猴项链 护身辟邪防小人8000395" title="福缘阁 开光天然泰山墨玉生肖猴项链 护身辟邪防小人8000395" src="/imgextra/etao/T1DrejXAlhXXb1upjX_220x220.jpg" >
福缘阁 开光天然泰山墨玉生肖猴项链 护身辟邪防小人8000395
一淘网为您找到泰山玉辟邪产品的详细资讯,实时报价,价格行情,泰山玉辟邪商品分类,论坛问答/求购等信息。您还可以找泰山玉手镯,泰山玉原石,泰山玉摆件等相关产品信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泰山导游词
转自泰山景区网站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首先,对大家来泰山旅游、观光表示热烈欢迎!  希望大家在泰山逗留期间能够玩得开心,吃、住放心,同时希望大家在泰山游览当中能够得到一个较大的收获,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泰山,古称岱宗,它位于山东省东部,华北大平原的东侧,面积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方位为东经117度6分,北纬36度16分。泰山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丰碑屹立于中华大地,举世瞩目。  1982年,泰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992年荣登全国旅游胜地40佳金榜。泰山至今保护较好的古建筑群有22处,总建筑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在古建筑群之间,还有12处石坊、6座石桥、7座石亭、1座铜亭和1座铁塔。泰山刻石有2200多处,被誉为“中国摩崖刻石博物馆”,这里有中国碑制最早的刻石--泰山秦刻石;有珍贵的汉代张迁碑、衡方碑和晋孙夫人碑;有被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的北齐经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观的唐玄宗&&纪泰山铭&&和唐代双束碑等。泰山古树名木繁多,被誉为“活着的世界自然遗产”。泰山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3万余株,其中有2100年前的汉柏6株,1300年前生的唐槐,500年前生的望人松、五大夫松,还有一棵被誉为国宝的600年前生的盆景松树“小六朝松”。泰山素以壮美著称,呈现出雄、奇、险、秀、幽、奥、旷等诸多美的形象,泰山景区内有著名山峰12座,崖岭78座,岩洞18处,奇石58块,溪谷12条,潭池瀑布56处,山泉64处,有著名的黑龙潭、扇子崖、天烛峰、桃花峪等10大自然景观;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等10大自然奇观。  泰山的日出,是一个想象的世界,神奇的世界,日出景象的美妙是笔墨难以形容的。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对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观都有过生动的描述。宋代词人梅圣俞的“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配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的绝句尤为人爱,凌晨破晓前,站在日观峰,举目东方,晨星渐没,微晕稍露,天地间的一片云海滚动,稍顷,一线晨曦透过云层照亮东方,这时天空由灰变黄,继而呈现橙、紫、红瑰丽的朝霞,波浪似的云层,在阳光的照耀下,组成一幅幅五彩缤纷、绮丽多姿的图案,旭日在阳光中婷婷娜娜从云层升起,阳光因受海波起伏的影响忽隐忽现,闪烁不定,日轮缓升时又受波峰、波谷推进的影响上下跳动,渐渐成圆形,磅礴而出,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大地一片光明。  夕阳西下时,朵朵残云飘浮在天际,落日的余辉如一道道金光穿过云朵洒满山间。太阳象一个巨大的玉盘,由白变黄,越来越大,天空如缎似锦,待到夕阳沉入云底,霞光变成一片火红,天际云朵,山峰好象在燃烧,天是红的,山是红的,云是红的,大地也是红的。举目远眺,黄河象一条飘带,弯弯曲曲从天际飘来,在落日的映照下,白色缎带般的黄河泛起红润,波光翻滚,给人以动的幻觉。“一条黄水似衣带,穿破世间通银河”。太阳慢慢靠向黄河,彩带般的黄河象是系在太阳上,在绛紫色的天边飞舞。泰山的云雾是变幻莫测的。雨后初晴,大量水气蒸发蒸腾,加之夏季季风自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成云致雾。有时大片云在山腰形成一条长长的带子,如同官服玉带,而山上山下皆晴;有时则乌云滚滚,大有倒海翻江之势;也有时白云平铺,如大地铺絮,山谷堆雪,团团白云如同千万个玉盘,轻拢漫涌,铺排相接,好象平静如无垠的汪洋大海,这就是著名的“云海玉盘”。  碧霞宝光是泰山的又一大奇景。“宝光”俗称“佛光”,多出现在碧霞祠东、西、南神门外,碧霞祠地处玉皇顶的前怀,地势相对低凹,云雾较为浓密且较稳定,在弥漫背后照来,人影呈现在雾幕上,周围形成内紫外红彩色光环,烨烨生辉,彩环呈现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有时还会出现双环,更加绚丽动人。站在雾幕前的游客举手投足,光环中的影子也手舞足蹈,油然而生飘飘欲飞成仙人之感。  泰山的冬季,气温常在-20摄氏度左右,雪后天晴,气温回暖,大陆气团稍有减少,南方暖温气团乘虚而入,雾气笼罩山间,微风吹动,飘浮的雾滴触及树枝、岩石、房顶,凝结成冰粒,层层叠叠,便形成了“千枝琼玉”、“万树花”的雾淞奇景。泰山上下成了一个洁白如银的世界,犹如龙宫洞府,别有一番情调。  泰山的冬季,也常有冷却的雨滴,降落到地面上、物体上,急速结成坚硬、滑而透明的冰层,这就是“雨淞”。每当雨淞出现,山峦树木象冰晶倒挂,地面岩石似铺明镜,泰山变成了冰雕玉琢的“琉璃世界”。雨后天晴,红日映冰峰,蓝天衬霞山,光彩夺目,金光迸射,满山松柏映雪,到处银装素裹,好一派冰清玉洁的北国风光。  泰山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造就了千姿百态的丽山秀水和人文名胜,生动地记录了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文明篇章。现代考古科学的研究已揭示出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泰山周围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大量史料也都记载了泰山地区早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已经显露出文明的曙光。在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不仅影响到山东,而且影响到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齐鲁之邦”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产生了孔子、孟子等历史文化名人。历史告诉我们,泰山地区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而泰山在先秦时代就已成为中国最早的名山,成为五岳之首。  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华山,仅占第三位。与全国的许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但它为什么成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长”、“五岳独宗”而独享盛名呢?这要从泰山的地理环境和原始宗教谈起。  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1300米,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在视觉上显得格外高大;奏感和“一览众山小”的高旷气势;山脉绵亘100余公里,盘卧426平方公里,其基础宽大产生安稳感,形体庞大而集中则产生厚重感,大有“镇坤维而不摇”之威仪。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们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从古到今,人们总把泰山作为一个高大、美好、高尚、坚毅的形象,热情加以歌颂。公元前二世纪,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少卿书&&中就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主席曾引用了司马迁的这名话教导人们,“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种把泰山精神与人生的意义、人生观密切联系起来的做法,在教育人民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六朝任方&&述异记&&载,秦汉时,民间传说盘古氏(远古时开天辟地,代生万物的神人)死后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盘古尸体的头向东方,而且化为东岳,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这显然是根据&&五行&&、&&五德&&学说创作的神话故事,反映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背景。  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因此,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方的泰山--这个通天拔地的庞然大物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灵之宅”了。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为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伴随着历代帝王的封禅祭祀,泰山成了各种宗教流派活动的重要场所。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黄伯阳修道于山后,以后历代著名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传经布道,建观筑庙。佛教自东晋高僧郎公创建郎公寺开始,在泰山也不断发展。  泰山吸引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历代诗人墨客纷至沓来,他们朝山览胜,赋诗撰文,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精品。孔子、管仲、司马迁、张衡、诸葛亮、曹植、李白、杜甫、刘禹锡、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王世贞、姚奈、郭沫若等都挥笔疾书,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颂岱诗文,把游人从山神崇拜中引向游览观赏、求知审美的新方向。由山脚拾级而上,到泰山之巅,仅摩崖石刻就有千余处,从秦至清,历代皆有巨制。书体众彩纷呈,书意各代不同,其规模之大,作品之多,时代之连续性以及风格、流派、艺术之精湛,构景之巧妙都是世界名山无与伦比的。刻古中所包含的高韵深情与巍巍壮丽的泰山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  在泰山数千年的文明中,历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一系列辉煌的人文景观与高大雄伟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了泰山的崇高形象,构成了独特的泰山风景景观。人文景观的布局与创作,是根据自然景观,尤其是地形特点和封禅、游览、观赏活动的需要而设计的。最具代表性的是帝王封禅、百姓朝山进香的路线。其主体是拔地通天的自然景观,主题是封天禅地的思想内容,布局形式重点是祭地的蒿里山,经帝王驻驿的岱庙到封天的玉皇顶构成了长达10余公里的地府--人间--天堂的三重空间一条轴线。即以城西南过奈河桥至蒿里山(在泰安火车站东南侧)为“阴曹地府”;泰安城区为人间;自城北岱宗坊开始,沿长达6666级的“天梯”至岱顶为“天府”。  泰安城是因古帝王封禅祭祀、百姓朝山进香和游览观光发展而成的。岱庙是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这条中轴线从泰城南门起,延伸到岱宗坊,然后与登山盘道相接而通向“天庭”,使山与城不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筑空间序列上形成一体。其序列按登山祭祀活动的程序次第展开,贯穿着一种由“人境”至“仙境”的历程。从地形上看,是由缓坡、斜坡直到陡坡,人们由低到高,步步升高,最后宛若登上天府;从建筑规模上看,是由人间帝王宫殿上达苍穹,渐入仙境;从色调上看,红墙黄瓦始终与苍松翠柏形成对比。再通过三里一旗杆,五里一牌坊,一天门、二天门(中天门)、三天门(南天门),三重节奏,构成了一道步步登天,雄伟壮观的朝天序列。  泰山古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它巧妙地因自然之势,又以人工之力加强和美化自然环境。其一,在封禅祭祀活动的序列空间位置的选择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由缓渐陡之势,造成登“天梯”的意境。此路沿溪而上,人在谷中行,属“封闭型”自然景观,下段是紧紧收缩,直至岱顶才开放。前奏长,对比十分强烈,对于“祭天”活动来说,造成环境感应的心理状态,若步步登天,扣人心弦。登临南天门骤然开阔,恰似升仙。因此,这样的地理环境是封禅祭祀空间序列的杰作。其二,在建单体或群体位置的选择与建筑结构的创作上,有跨道而建的门户建筑,有登山转折处的导向性建筑,有临溪而设的赏景建筑,有半山悬挂的宗教建筑,也有耸立山巅的祭祀建筑等。其三,从建筑的结构、材料、装饰及以庭院空间为基本单元的群体组合上,均能适应地形环境多变的要求,该建亭的建亭,该设阁的则设阁;需开敞通透处即造型轻巧,需收缩空间处便实厚重,充分体现因景而设,因境而生的建筑思想。  泰山古建筑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时期的风格,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与会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例证,保存了一个巨大的封禅祭祀序列和一幅记载历史的立体画卷,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顺应自然的建筑典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去协调和加强自然美,去表现和深化自然环境。由于它们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使峻极于天的泰山深入到几亿炎黄子孙的心坎中,并名扬全世界,成为全为类的珍贵遗产。  登泰山,自古3条路。原来的东路已毁,原来的中路自然而然地成了现在的东路,游人在泰安火车站下火车后,可先游岱庙,然后从岱庙后门至岱宗坊,步行经中天门到南天门,或步行至中天门后转乘索道到南天门,再沿天街经碧霞祠登上泰山极顶。若走中路(原来的西路),从泰安火车站下车后,可乘游览汽车沿环山公路经黑龙潭、竹林寺直达中天门,然后从中天门乘索道或步行到南天门,再沿天街直至岱顶。若从西路上山,需从泰安火车站乘游览汽车至界首(泰安与济南的交界处)向北折,沿新辟的环山公路,在鸟语花香,泉水叮咚的茂林深谷中穿行至桃花源索道站,从这里乘索道可直至天街的北端,真可谓一步登天了!  各位朋友,我的介绍就到这里。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大家要想对泰山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亲身投入到泰山的怀抱里,沿着历史文化的足迹慢慢地去游览,仔细地去观赏。拼途网友回复:学习了拼途网友回复:恩不错好好学习一下拼途网友回复:古建筑群有22处,具体是哪些?泰山刻石有2200多处,太多了,没法问。著名山峰12座,崖岭78座,岩洞18处,奇石58块,溪谷12条,潭池瀑布56处,山泉64处,具体有名录么?有著名的黑龙潭、扇子崖、天烛峰、桃花峪等10大自然景观,另外6景是谁?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等10大自然奇观,另外6景?期待专家答疑。拼途网友回复:很标准!鉴定毕,呵呵!拼途网友回复:泰山10大自然景观:1.黑龙潭 2.扇子崖 3.天烛峰 4.桃花峪 5.对松山 6.三潭叠瀑 7.云步桥 8.壶天阁9.小洞天 10.谷山胜景泰山10大自然奇观和23株古树名木:10大自然奇观:1.旭日东升 2.云海玉盘 3.夕阳西照 4.黄河金带 5.碧霞宝光 6.雾凇云凇 7.天门云梯 8.云龙三现 9.石坞松涛10.盛夏冰洞23株古树名木:岱庙里的-----汉柏影翠、岱峦苍柏、苍龙吐虮、赤眉斧痕、挂印封侯、昂首天外、唐槐、银杏关帝庙里的-----汉柏第一、凌霄普照寺里的-----六朝松、一品大夫松泰山迎客松、五大夫松、卧龙槐、翠影秀孔子登临坊的紫藤红门宫的牡丹王母池的腊梅后石坞的姊妹松灵岩寺的银杏、鸳鸯檀、摩顶松拼途网友回复:很好!欣赏了拼途网友回复:专业滴回答..顶列~~拼途网友回复:泰山古建筑群有泰山的古建筑古建筑群22处,包括王母池、关帝庙、红门宫、万仙楼、斗母宫、三官庙、壶天阁、三大士殿(含药王殿)、五松亭、南天门、碧霞祠、孔子庙、青帝宫、玉皇顶、后石坞庙、烈士祠、五贤祠、三阳观、普照寺、灵应宫、泰山盘路.数数少一处是吧?还有岱庙啊,呵呵拼途网友回复:另外,还有泰山的亭、坊、桥。泰山亭7座,包括高山流水亭、酌泉亭、望月亭、西溪石亭、长寿桥亭、洗心亭、对松亭;泰山桥6座,包括八仙桥、高老桥、过仙桥、步天桥、云步桥、长寿桥;泰山坊10座,包括岱宗坊、玉皇阁坊、一天门坊、孔子登临处坊、天阶坊、回马岭坊、中天门坊、五大夫松坊、升仙坊、北天门坊。
谁能提供一下灵山大佛的导游词么?谢谢了,如果还能提供一下灵山大佛的导游图就更好的了。-_-||http:.cn,有下载导游词和旅游路线指南。
同志们,谁有王家大院详细导游词啊?谢谢了
因为今年考导游证,所以想用点导游词来参考,哪位朋友有的可以发一份给我参考吗?
谢谢啦||可以去看看《海南三百景游》,可能会有一些帮助。||可以联系我!站内消息加手机都可以~QQ:||我也要||真不好意思,现在才看到,还需要吗?||还要||我也要.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居住过的皇宫。故宫无论是从总体布局还是建筑形式,都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礼制和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馆藏文物100余万件,代表了中国历代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中国保存最完成、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1961年,故宫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博物院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了中外游客到北京的必游之地。故宫在明清历史上叫紫禁城。为什么叫紫禁城呢?因为古代天文学认为,天上的恒星分三垣,三垣指紫微、太微、天市三大天区。紫微垣在中间最高处,由15颗星组成。又传说,玉皇大帝生活的地方叫紫微宫,所以取,紫字。禁,是指禁地。皇宫又叫“大内”,警卫森严。所以北京皇帝居住的地方又叫紫禁城。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耗时14年整。在此期间,动用工匠23万、民夫百万,建筑材料选自我国大江南北。工程设计和营造,以南京皇宫为蓝本,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页。明永乐十九年(1421)元旦吉日,明成祖朱棣在紫禁城的奉天殿接受朝贺,宣布紫禁城正式启用。明朝时修建的紫禁城奠定了它宏伟的基础。可紫禁城建成后,天灾人祸不断。明永乐十九年(1421)四月,启用不到百日的前朝三大殿就被大火烧毁。其他建筑,在明朝历史上也是几经烧毁,几经重建。明朝末年全国又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宫殿建筑、宫藏文物惨遭破坏。清朝统治者入驻中原后,经过数代皇帝的经营,紫禁城逐步恢复了元气。康雍乾三朝,对紫禁城里大部分的建筑、区域进行了改造。如文渊阁、斋宫、宁寿全宫等。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清朝的皇帝非常重视防火。首先改造了建筑的防火结构,其次增设火班(消防队),第三配备防火器材。如太平缸、激桶(可喷水的器械)等。这些措施都比较有效的防止了重大火灾的发生。可好景不长,到了清朝中后期,随着国力的衰败,管理的松懈,垃圾如山、河道淤塞、火灾又起。武英殿、太和门、建福宫等,又分别在同治、光绪、民国初年被大火烧毁。到了宣统三年(1911),末代皇帝溥仪退位。经历了半个世纪辉煌的紫禁城,正式走上了下坡路。退位后的宣统皇帝还依然居住在紫禁城的内廷,也就是乾清门广场以北、神武门以南的区域。民国二年(1913)十月十日,袁世凯在紫禁城的太和殿,举行了民国大总统的就职典礼。前朝三大殿加一门上的满汉两种文字的牌匾,被他改成了只有汉字的牌匾。原皇帝的九龙雕漆宝座也改成了西洋式的靠背椅。民国十三年(1924)冯玉祥发动“北平政变”,溥仪被迫搬出皇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执政时期,宣布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负责处理清廷的公私财产、馆藏文物和筹备成立故宫博物院等相关事宜。日紫禁城正式以故宫博物院的形式对外开放。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为了保护故宫馆藏文物,国民政府将故宫内13000余箱文物运往南方,解放前夕这些文物中最有价值的2972箱文物转运台湾,现藏于台湾省台北市故宫博物院内。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故宫博物院的维修、保养、研究投下了巨资。重修大殿、清理垃圾、疏通河道、加强防火、消除隐患,使故宫在过去的数十年里都不曾发生过一次火灾。并且政府花大力气,清理文物100余万件,从民间征集流失文物20余万件。成立专业部门,分门别类的对故宫文物进行陈列展出。经过几代“故宫人”的努力,如今的故宫博物院啊,已经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北京人有句俗话,叫“不睹皇房壮,安知天子尊。”那接下来我介绍一下紫禁城的整体布局特点。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四周围以10米高的城墙,52米宽的护城河。四个角各有一个角楼,建筑形制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垂脊。”紫禁城的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大小房屋8704间。分前朝和后廷两部分。前朝由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和武英殿为两翼,是皇帝处理朝政和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地方。后廷由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这里是帝后生活、休闲娱乐的场所。紫禁城最北部还有帝后休憩的花园,名叫御花园。紫禁城有四个城门,东面叫东华门,西面叫西华门,北面叫神武门、南面叫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古人认为,北为子,南为午,所以紫禁城南面的门叫午门。整座城门成“凹”字形。城台正中是重檐庑殿顶城楼,九五开间,两侧各有通脊连檐的明廊各13间,明廊南北,各又有一座四角攒尖鎏金宝顶的崇楼,这样一来,午门由于看上去是五个城楼,所以人们俗称它叫“五凤楼”。午门城台上正殿东侧有钟,西侧有鼓。钟鼓是起到信号的作用,皇帝祭祀坛庙、文武百官上朝,都要听钟鼓声进出午门。午门是坐北朝南,正门三间,东西两侧另开有左掖门与右掖门,东西向。午门整体从南面向北面看是正门三间,从北面往南面看是五间,这种制度叫“明三暗五”。午门作为紫禁城的正门不是随便谁都能走的,进出午门有严格的规定。午门是皇帝进出紫禁城的正门,中间的门洞只有皇帝能走。科举考试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出紫禁城时可以走一回。皇帝大婚,明媒正娶的皇后进入紫禁城时,可以走一次。其他人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两侧的门洞,是举行大朝礼时或随皇帝出入紫禁城时,三品以上文武官员,走左边(东)的门,宗室王公,走右边(西)的门。三品以下文武百官分东西班次,由左右掖门进出。东西向的左右掖门还是殿试的时候,参加考试的考生也就是贡士,按名次单数走左掖门进紫禁城,双数走右掖门进紫禁城。科举考试考中了,成进士了,举行传胪大典时,按单双数,由鸿胪寺(也就是当时管理礼仪的政府机构)引导着,从左右掖门进出紫禁城。午门在明清时还举行各种活动,活动的内容分两大类,一类是举行逢年过节与民同乐的活动。另一类是正式典礼,如凯旋献俘礼、颁朔礼等。凯旋献俘礼也就是重大军事活动取得胜利后把俘虏献给皇帝的典礼,举行献俘礼是为了安抚民心,显示国威,届时皇帝亲自出席。清乾隆年间为了平定准格尔、回部、金川等地的叛乱举行过四次献俘礼。颁朔礼就是颁布第二年皇历的典礼。古人把月亮从圆到缺再到圆定为一个月,一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初一称朔,十五称望。由钦天监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把哪天是朔,哪天是望,算好。规定每天宜忌事项,也就是今天做什么吉利,做什么不吉利。制定成历书,称“时宪书”,也就是皇历。孟冬时在午门举行典礼,昭告天下。午门前广场共有五个门,正南是端门,东面有阙左门和通往太庙的门,西侧有阙右门和通往社稷坛的门。广场两侧的房屋叫朝房,是当时是政府机构办公用房。午门广场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就是当时在明朝实施“廷杖”的地方。廷杖是明朝的制度,清朝没有。廷杖,就是大臣们惹皇帝不高兴了,被扒了裤子打屁股的一种责罚形式。开始只是象征性的打,后来就真的能打死人了。行刑者脚尖内敛,被打人就没有活口,如果脚尖向外分开,被打的人还有生还的机会。明朝正德年间朱厚照就打了158人,死了15个。明嘉靖间年朱厚熜由于“大礼仪”之争,打了134人,死了17个紫禁城分前朝和后廷两部分。前朝由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和武英殿为两翼,是皇帝处理朝政和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地方。后廷由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这里是帝后生活、休闲娱乐的场所。那我今天主要介绍的是前朝。现在我们的位置是太和门。太和门前是五座汉白玉石桥,石桥下的河叫内金水河。从紫禁城西北角筒子河经引水渠流入,到午门东侧筒子河流出,总长2100米。作用主要有五个。第一是宣泄雨水;第二是河水本身可以救火;第三是宫中营造用水;第四是风水上需要;第五是出于建筑美学。太和门前广场上,御路东西两侧各有青铜狮一只。东侧铜狮身后摆放着汉白玉、佛龛形、石雕台座,人称“空庙无神”。西侧铜狮身后摆放着汉白玉、匣状、石雕,人称“空匣无玺”,石匣内曾发现过五谷杂粮。至于这两件陈设究竟是何寓意,早已无从知晓,有待后人考证。太和门是前朝正门。初建于明永乐年间,当时叫奉天门,到了明朝嘉靖年间改称,叫皇极门。太和门的名字是清朝顺治皇帝改的。重檐歇山顶,九四开间,三开门,坐落在崇基之上,围以汉白玉石栏。作用呢,在明朝时是皇帝御门听证的地方;在清朝时,顺治皇帝登基;加封多尔衮为摄政王;封吴三桂为平西王等都在这里举行。清末光绪十四年(1888)十二月太和门被大火烧毁。正好赶上皇帝结婚,重建来不及了。那怎办呢?当时宫中的能工巧匠用“札彩工艺”搭成了一个仿建的太和门,以假乱真。我们今天看到的太和门是后来重修的。过了太和门,我们首先能看到的是一个约三万平方米的空场,这里是太和殿前广场。广场中间有青石铺成的御路,两侧青砖墁地。青砖地面上扇形排列两排汉白玉石块,各90余方。这汉白玉的石块是举行大朝礼时卤簿(也就是仪仗队)站班做记号用的。明清举行大朝礼时,广场上还放有品级山,位置也就是在这御路两侧,九品十八级,东西各两行,每行十八个。明代是木头的,清朝改成铜的。上面写着正几品或从几品。广场东侧是体仁阁,西侧是弘义阁。体仁阁是当时清朝前期的考场,给那些科举考试之外的人才一个当官的机会;弘义阁是当时的皇家银库。广场中间放眼望去,有三层高台。“高台榭,美宫室”是中国几千年来宫殿建筑的审美取向之一。紫禁城前朝三大殿就坐落在这高高的土字形须弥座上。须弥座四周护以汉白玉栏板,云龙望柱下有排水螭首1142只。据说下大雨时,这1142个螭首状的排水沟,同时排水。形成“大雨如练,小雨入注,千龙吐水”的奇观。三层台阶间陈列着18个鼎式香炉,象征我大清朝18个省份。那皇帝的金銮宝殿就坐落在这三层台阶的最上层。太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原名奉天殿。启用不到百日,被大火烧毁。明嘉靖年重建,改称皇极殿。后来又被大火烧毁。清顺治皇帝重建后,命名太和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金銮殿”。【取《周易乾彖tuan辞传》,太就是大,和就是和谐。意思是天道的主宰下,阴阳和合,太和元气常运不息,万物和谐共存。】我们今天看到的太和殿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重建的。在原大殿的基础上,把面阔九间改成了十一间,正殿格局未变。整个大殿高30.05米,面积2377米,是现存中国宫殿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的顶,是重檐庑殿顶式,是宫殿建筑殿顶等级中最高的。正脊上有两只大吻,这两只大吻是目前中国古建中最大的。龙行,镇火之意。【高3.4米,宽2.68米,厚0.52米,重4.3吨,由13块琉璃构件组成。】不但美观,而且还很实用。大吻吞住正脊和垂脊的交汇处,防止风雨侵蚀。垂脊上有10只小兽,名叫垂脊兽。它们分别是龙、风、狮、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垂脊兽前,还有一个为了固定第一片瓦用的琉璃构件,叫骑凤仙人。在中国古建当中只有太和殿的垂脊上有10只小兽,其他的都一次递减。太和殿巨大的屋顶铺满了暖色调的金黄色琉璃瓦;檐下的木构间是用蓝绿为主的冷色调绘成的金龙和玺彩画;沉着厚重的朱红色大柱稳稳地坐落在层层汉白玉须弥座上。远远望去,蓝天白云下,整座建筑轮廓优美、比例和谐、庄严飘逸,不愧为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页。进入大殿抬头看,蟠龙藻井,口衔宝珠,人称轩辕境。宝珠正对宝座,以示“坐上之人”为真龙天子。皇帝宝座通体雕龙,座后是雕龙金漆七扇屏风。座下为须弥座式地平床,地平床上铺有地毯,正南三出陛,东西各一出陛,陛间称设香炉。宝座前放有脚踏、香桶、甪端、仙鹤、宝象等。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皇帝宝座为明代遗物。民国时期,袁世凯曾把太和殿皇帝宝座换成了西洋的大沙发式。新中国成立后,有关专家在库房里发现了原皇帝宝座残件,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修复,恢复了皇帝宝座的原貌。宝座四周6根沥粉贴金蟠龙金柱分列两旁,在外有66根大红漆柱。整个大殿共有72根巨柱支撑。殿下金砖墁地。金砖的制作过程是极其复杂,原产自苏州。经京杭大运河,专门运到北京紫禁城。这种金砖质地细腻、敲之有声、断之无孔,而且越擦越亮,不但隔潮透气,而且结实保温。太和殿前东南角放有日晷,西南角放有嘉量。日晷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器,它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针从晷盘中心垂直穿过。晷盘上下两面刻有用“十二地支”为代表的刻度,分初、正,象征十二个时辰。每年春分到秋分,看日影投射到晷盘的上面刻度。秋分到第二年春分,看日影投射到晷盘的下面刻度。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它有律、度、量、衡4种标准。日晷和嘉量表示这皇帝拥有宇宙的时间与空间,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太和殿前丹陛东西两侧还陈放着龙头龟、铜鹤各一只。实际是香炉,寓意祥瑞长寿和千秋万代。太和殿外东西两侧还放有鎏金太平缸各两口,每口重约2吨。据说这么大的太平缸需要黄金100两。用途是储水,以备日常清扫庭院或应急防火之用。寓意金瓯无缺,江山永固。像这样的太平缸故宫里有308口,其中18口鎏金。遗憾的是这些大缸上有严重的刺刀划痕,这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紫禁城时留下的。太和殿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大殿,可皇帝并不常来。明清两朝,遇重要庆典或举行大朝礼时,皇帝在太和殿接受朝贺。重要庆典包括元旦、冬至、万寿(皇帝过生日)三大节;皇帝登基、结婚、命将出征;孟春祈谷,孟夏祈雨,冬至祭天的前一天,皇帝在太和殿要亲自看祝视版(向上天汇报的工作总结);还有就是金殿传胪。【金殿传胪:是在太和殿前广场上举行的一种仪式。参加人员主要是当年科举考试的贡士们。举行大传胪时,贡士们穿正装(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按名次,站在文武官员的后面。由“鸣赞官”宣读成绩单(某年、某月、某日谁谁谁,中了第一甲、第二甲还是第三甲。第一甲叫进士及第,第二甲叫进士出身,第三甲叫同进士出身)。公布成绩以后,考生按一甲、二甲、三甲名次向皇上行礼,然后由专人捧“榜单”出太和门、午门,天安门,至东长安门外张挂。考生们分两队,一甲进士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随榜单走中路出宫,其他人按秩序走太和门旁边两小门出宫。这时,状元要带领着各位考生在东长安门外观榜,以示荣耀。顺天府要专门组织仪仗队送状元回老家,三天后榜单收回内阁保存。值得一提的是:大传胪后第三天,皇上赐新进士“恩荣宴”,又名“琼林宴”。宴后状元带领众进士上表谢恩,并择日到北京孔庙行礼竖碑。考中了有什么好处呢?一甲前三名,当时就封官守职。状元是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修编(正七品)。其他人再经过“朝考”,按考试成绩授予不同的官职。】过了太和殿我们来到的是中和殿,中和殿的殿顶是四角攒尖顶。明初叫华盖殿,嘉靖改称中级殿,清初定名为中和殿。【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体现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主要的用途有三个:第一,就是皇帝举行大典前,来早了,等时辰,或中间休息的地方。第二,就是举行祭地、祭日、祭月、祭祀太庙、祭祀社稷坛、祭祀历代帝王庙和祭祀孔子等活动的前一天,在这里阅视祝版。第三,每年仲春吉日,皇帝到先农坛行耕耤礼的前一天,会在中和殿内阅视祝版,同时检查一下第二天要用的种子和盛放种子的青箱。【耕耤礼就是皇帝在先农坛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推三下犁,作出亲自劳作的姿态,好告诉天下的百姓自己也以身作则亲自劳作,那百姓就更应该种好地,搞好农业生产。】保和殿位于前朝三大殿“土”字形须弥座的最后部,重檐歇山顶。明初叫谨身殿,嘉靖改称建极殿,清朝初期重建后改名为保和殿。【保和二字的出处和太和殿相同,意为人君应该保持天人和谐,维护万物平衡。】保和殿的内部建筑特点是“减柱法”,也就是殿内南侧减去了一排柱子,使宝座前的空间特别敞亮。保和殿的用途也是有三个:第一,是每逢除夕皇帝宴请“外藩王公”的地方;第二,公主下嫁的宴请活动在这里举行;第三就是科举考试的殿试在这里举行。保和殿后有一块艾叶青石的大石雕,这块石雕是紫禁城内最大的石雕丹陛。上面雕有九条云龙、下面配以海水江牙等图案。丹陛石雕长有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200余吨,石料采自北京房山境内的大石窝。紫禁城分前朝和后廷两部分。前朝由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和武英殿为两翼,是皇帝处理朝政和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地方。后廷由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这里是帝后生活、休闲娱乐的场所。那我今天主要介绍的是后廷。后廷的布局观念有三种说法:一说是有关天象。乾清宫的“乾”象征天,坤宁宫的“坤”象征地,日精门象征太阳、月华门象征月亮,东西六宫象征十二地支,东西五所象征十天干。日升月恒,天地运行,生生不息。二说是有关恒星,紫禁城的紫字是取自紫薇垣,紫微垣由15可恒星组成。后宫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紫微正中,东西六宫为十二时辰,加起来正好15间房,与天帝生活的地方相对应。三说是与《易经》64卦中的泰卦有关。后廷的布局体现了君王治理国家要顺应天意、协调阴阳,才能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后廷布局的观念说法虽多,但反应了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可见,紫禁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页。后廷的正门是乾清门。乾清门前有个广场。东为景运门,西为隆宗门。景运门内北侧的排房,当时叫九卿房,文武大臣上朝凑事,来早了,等时辰用的(待漏之处)。隆宗门内北侧的排房当时叫军机处,清朝雍正年间设立的,是国家重要权力中心。乾清门为单檐歇山顶,五开间,三出陛,各九级。两侧东西墙根下放有鎏金太平缸各5口。再向东西两侧,有内右门和内左门。乾清门的作用,在清朝时是御门听政的地方。什么是御门听政呢?历代皇帝上朝行政,有多种形式。御门听政是其中一种效率比较高的上朝方式。明代叫“常朝御门仪”。清朝沿用明制,到康熙年间逐渐完备。御门听政的时间,四季不同。冬天和春天是早上8点15(辰正初刻),夏天和秋天是在早上的7点15(辰初初刻)。御门听政也不是每天都有。要听政,首先是皇帝传旨在哪天哪天举行,然后内阁得旨,并通知各个行政部门(部院衙门),各个行政部门(部院衙门)的官员再将上奏的折本写好,放在一个小方盒里,拿着它,按时前来上朝。清朝众多的皇帝里最勤政的应该算是康熙了,从来不无故中断常朝。可到了清朝后期,随着国力的衰败,御门听政也随之减少,到了咸丰年间就彻底不再举行御门听政了。穿过乾清门,我们看到一条长长的丹陛,丹陛的另一端与月台相连,那月台上的大殿,就是紫禁城后廷的主殿,乾清宫。乾清宫,九五开间,重檐庑殿顶。大殿内设宝座、御案,宝座后有漆金雕龙的屏风。大殿内东西两侧建有漆金毗卢帽式的垂花门。据说当时宫中内部有隔断,分上下两层,共有暖阁九间,设27张床。大殿正中悬挂“正大光明”匾额。匾额后面放有一个小方盒,盒子里曾经是皇帝秘密建储,留遗书的地方。皇帝事先写好遗书一式两份,一份随身带,一份放在“正大光明”匾后的小盒子里。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当着皇子的面将两份遗书进行比对。遵照上面写的遗嘱册立新皇帝。从清朝雍正皇帝开始设立秘密建储。往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都是这么选出来的。明朝和清朝初期,乾清宫都是皇帝的寝宫。明朝历史上许多震惊朝野的“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如“壬寅宫变”、“红丸案”、“移宫案”、“武宗戏火”及“崇祯出逃”等。清朝初期的皇帝也是生活在乾清宫,可到了雍正年间,雍正皇帝把自己的寝宫从乾清宫搬到了养心殿。养心殿就成了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生活起居的寝宫。而这里呢,改成了皇帝每逢过年过节,举行家庭宴会的场所。历史上有名的“千叟宴”就曾经在这里举行过。乾清宫的殿前陈设,基本与太和殿相类似。区别呢,是靠西边的嘉量是圆形的,并且还多了灯杆石座两对。一对台上,一对台下。用途是过年过节时,立灯杆、挂花灯用的。丹陛月台下东西两侧还有金殿各一只,象征着皇帝的“江山社稷”。乾清宫所在的前院东侧正中是日精门,西侧正中是月华门。日精门的北面是放自鸣钟地方、端凝殿、御茶房;南面是御药房。月华门的北面是批本处、懋勤殿。南面是内凑事处。乾清门内东侧,坐南朝北的房是上书房,上书房边上还有个小房是祭祀孔子的,偏东。乾清门内西侧,坐南朝北的房是南书房,南书房的边上有个小房是敬事房,敬事房这三个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由于乾清宫四周的房子现早已辟为展室,另作它用了。我简单介绍几个房屋在明清时,它们的实际用途。首先介绍一下敬事房。敬事房又叫“宫殿监办事处”,是内务府下属,专管太监的一个行政机构,同时还兼管登记皇后、妃嫔的生育情况。备案后,好方便编修皇帝家谱(玉牒)之用。上书房是清代皇子皇孙们上学读书的地方。老师是皇帝亲自选派的。皇子皇孙们6岁就要开始上学读书,没有寒暑假,每年只休息5天(元旦、万寿、端午、中秋和学生自己生日)其他日子不得缺课。如此严格的教育在中国历史上其他王朝是很少见的。南书房是康熙年间设立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皇帝身边的贴身智囊团,没有品级限制,没有人数限制,在这里办公的官员称作“南书房行走”。设立这个机构的目的是为了平衡朝廷权力,能够最大限度的听取群众的真实意见。过了乾清宫我们来到交泰殿。明成祖朱棣修建紫禁城时并没有它,到了明朝嘉靖年间,朱厚熜加盖,清顺治皇帝按明制重建,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大殿。交泰殿是四角攒尖顶,规制与中和殿相同,但个头小了不少。皇帝的正宫皇后,每逢过年过节在交泰殿接受众嫔妃的朝贺。仲春吉日举行亲蚕仪前,在交泰殿查看采桑工具。交泰殿内正中,高悬康熙皇帝的御笔“无为”。【什么是“无为”呢?“无为”就是指不施刑罚、以德政感化人民而达到天下大治的意思。】殿内设皇后宝座,东侧有铜壶滴漏(乾隆年间制造的古代计时器),西侧有自鸣钟(嘉庆年间内务府自制)。宝座前放有25个方盒,方盒内盛放的是皇帝的御玺。乾隆皇帝设计的,以应天数,也就是一三五七九相加,为25。所以这里有25块御玺。【御玺也就是皇帝的印章,材料有白玉的、青玉的、金的、檀香木的,造型以龙型为主。尺寸有六寸至两寸一分不等,印章上的字是满汉两种文字。用于行政、军事、任命、教育、结盟、祭祀、奖励等诸多方面。】交泰殿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一个长方形的铁牌【高134厘米,宽70厘米,厚6.5厘米】。铁牌上用满汉两种文字写着“宦官不许干预朝政”,是清朝顺治皇帝立在这里的。起到了警示作用,也就是告诉太监们不得干涉朝政。铁牌一共有三块,分别放在内务府、慎刑司还有就是交泰殿。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建于明朝初年,九五开间,重檐庑殿顶。清朝初年按照满族的风格,重新装修了一下大殿。门向东移,窗台放低,窗户改成满式可以糊窗户纸的吊撘窗。坤宁宫的东暖阁是皇帝结婚用的,西暖阁是皇帝祭祀萨满教的地方,也叫做祭神的地方。(萨满教是满族人自己本族的宗教。)坤宁宫后有个坤宁门,穿过坤宁门,我们就来到了御花园。御花园东西宽130米,南北长90多米,其中分布着亭台楼阁20余处,种植着大量的奇花异草,是帝后休憩、娱乐的场所。御花园的主殿叫钦安殿。建于明朝初年,重檐盝顶,最上面有个鎏金的宝顶,坐北朝南,五三开间,立于高台之上。四周,在嘉靖年间增设了围墙,正南开天一门,东西两侧开有旁门,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钦安殿内供奉的是道教四象中北方的神,玄武大帝(有镇火的能力的神)。可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忌讳康熙名字中“玄烨”的“玄”字,把玄武改称了真武,叫真武大帝。同时钦安殿还是北京中轴线上唯一的,宗教性建筑。明清两代香火不断,每逢节日皇帝还亲自祭祀。御花园中有四个亭子,叫四季亭。东侧万春亭为春,浮碧亭为夏;西侧千秋亭为秋,澄瑞亭为冬。御花园的东南角,叫绛雪轩,西南角有一二层小楼叫养性斋。宣统年间,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就住在这里。御花园东北角,有一座假山。名叫堆秀山,石头都取自太湖湖底,也就是太湖石。山高14米,山上有亭,名叫御景亭。山下有洞,上写“云根”二字,乾隆皇帝御笔。与堆秀山相对应的,御花园的西北角,有一栋房子,名叫延晖阁。据说这里是选秀女的地方,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说选秀女是在坤宁门北。出了御花园,我们抬头可以看见的就是紫禁城的后门,神武门。明朝叫玄武门,清朝因为忌讳康熙玄烨的玄字改称神武门。门上设置有钟鼓,有銮仪卫负责报时。皇帝在宫中只击鼓,不鸣钟。皇帝不在宫中时,报时是及打鼓,也敲钟。紫禁城有房8704间。在建筑布局上,是以院落的形式展开的。每个院落都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大小建筑以这条中轴线为中心,按主、次;正、配的形式排列开来。表达了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威和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我今天介绍的不是紫禁城的中轴线,而是紫禁城后廷外东路,宁寿全宫,说一说这里建筑和讲一讲这里发生的故事。紫禁城后廷的外东路在历史上,本作为乾隆皇帝养老用,可乾隆一天都没住过。真正在这里居住,并用于“逸享晚年”的是光绪年间的慈禧太后。现在是珍宝馆的所在位置。历史上的宁寿全宫,在明朝时,是一片空旷的区域。只有零星分部着几座大殿。形成规模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为孝惠皇太后养老,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把这里建为比较完备的宫殿区。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即位不久就宣布:为了不超过在位六十一年的祖父康熙皇帝,他将在执政六十年的时候将皇位禅让给儿子,皇位交接方式的这一改变,意味着紫禁城中将首次出现退休的皇帝。宁寿全宫,就是为乾隆皇帝退休准备的养老之所。作为太上皇的宫殿,宁寿全宫的级别绝不亚于皇帝的居所。它也分为前朝和内廷,各种配套设施样样俱全。不过宁寿全宫完工之后,乾隆一天也没有住过,他在退位后,依然住在养心殿,在养心殿内控制着朝政,直到公元1799年,他89岁时去世。到了光绪年间,为了给慈禧养老,花了白银60万两,再次对宁寿全宫进行大规模的装修。慈禧太后晚年大部分时间是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比如:她曾在这里过60岁的生日;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也是从这里出逃的;死后宁寿全宫还是她停灵的地方并且从这里出殡。寿全全宫实际上就是一个微缩了的紫禁城。皇极殿、宁寿宫为前朝;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为后寝。宁寿全花园为御花园。东路还建有紫禁城中最大的戏台——畅音阁。好,接下来我具体介绍一下宁寿全宫。出了景运门向东,抬头可以看到一个售票处,门口写着珍宝馆。从这个门进去,就是宁寿全宫了。宁寿全宫有一座照壁,宽29.4米,高3.5米,由270块各色琉璃瓦拼接成九条巨龙,每条巨龙翻云覆雨,是栩栩如生。这就是故宫中有名的九龙壁。它在皇极门前,是我国现存三大九龙壁之一。还有两座,一座在北京的北海公园的北岸,是双面九龙壁。一座在山西大同明朝王府前的九龙壁,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九龙壁。皇极殿和宁寿宫现在不开,大殿里面的陈设,除非有特别的展出,一般是看不见的。但皇极殿曾经在乾隆朝时承办过一次盛大的宴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千叟宴。在乾隆六十一年也就是嘉庆元年(1796),乾隆皇帝把年过花甲的老臣,总共有3056人,请到皇极殿举行这次盛大的宴会,由于是上千个“老头”前来吃饭,所以也叫千叟宴。这一次宴会是清朝历史上第四次千叟宴。前三次分别是:第一次,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农历三月二十五日。清圣祖玄烨在畅春园举行千叟宴,参加的人都是65岁以上的老者,来了2000多人;第二次,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正月,地点在乾清宫,参加的人也还是65岁以上的老者,来了730多人。第三次,这就要到了乾隆五十年(1785)农历三月十四日,地点也是在乾清宫,参加的人与前两次有区别,是60岁以上的老人,3000余位。那刚才提到的皇极殿前的这次千叟宴,是第四次。过了宁寿宫我们来到养性殿,养性殿的东侧是畅音阁大戏台,西侧有个小门,进去后我们就可以看到,现在部分开放的宁寿宫花园,也就是有名的乾隆花园。我首先介绍畅音阁大戏台。畅音阁大戏台是紫禁城内最大的戏台,建于乾隆年间。结构与颐和园中德和园大戏台相类似。北侧是阅是楼,皇帝皇后坐在这里看戏,大臣们陪坐在两侧的厢房。阅是楼现在是陈列宫中戏服道具的展室。很多京剧界大腕都曾在这里演出过。如谭鑫培、梅兰芳等。宁寿宫花园是乾隆朝时修建的。它可是生性潇洒、喜欢游历的乾隆皇帝,得意之作。狭隘细长,曲径通幽,四个院落相连,风景各不相同,但现在只是部分开放。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最为欣赏的江南美景是尽收院内。花园中还处处显示出汉族传统文化对乾隆皇帝的深刻影响。中国古代有一种祈福的祭祀活动叫禊赏。后来演化成为人们暮春郊游的风俗。文人墨客此时也要相邀聚会,最著名的一次被记录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九曲蜿蜒的水渠中,清水流淌。随波逐流的酒杯,停在谁的座前谁就要吟诗作赋,否则就罚酒认输,这就是“曲水流觞,修褉赏乐”。乾隆皇帝以此为根据,给这个亭子起名“褉赏亭”。当然我介绍的这个只是乾隆花园中的一个景点,还有像古华轩、随初堂、倦勤斋等等,每座建筑又玲珑剔透,错落有致。在这等级森严、庄严肃穆的紫禁城中,能有这么一片风格迥异的建筑,透出这一份灵动和浪漫的气息。养性殿后面是乐寿堂,在光绪年间是慈禧居住的寝宫。现在是珍宝馆展示馆藏艺术品最多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四件展品最为有名:头两件是寿山、福海玉雕。这是用两块巨大的和田青玉雕砌而成的,寓意“吉祥”的玉雕作品。扬州加工,历时4年完成。寿山名为“丹台春晓”,玉山上刻青松云峰、瑞兽出没,下以铜座承托,象征“寿比南山不老松”。福海名为“青玉云龙玉瓮”,像一个大酒缸,雕以九条游龙升腾于波涛之间,下以海水铜座承托,象征“福如东海长流水”。展室的北侧摆放的是大禹治水玉山。大禹治水玉山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玉雕作品,高224厘米,重5吨。材料为和田青玉,由扬州玉工雕砌而成,历时10年完成。内容是以“大禹治水”的故事雕在玉山之上,人物、场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玉山的背面由乾隆皇帝御笔题诗。还有一件就是象牙席。工艺水平极高,雍正年制,原来有5件,现在只剩下3件。象牙席是用质量上好的象牙劈成宽0.3厘米,厚0.1厘米的象牙条编制而成的,席长216厘米,宽139厘米。出了乐寿堂,后面还有一个展室叫景琪阁,陈列的也全是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的精品。过了景琪阁基本上就到了珍宝馆的最北面,这里是宁寿全宫最北面的小门,叫贞顺门。出门之前右手边有一口水井,讲解牌上写着珍妃井。珍妃井从故宫全图上看是在贞顺门内侧,因为光绪皇帝的宠妃珍妃在这口井里淹死而得名。珍妃姓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权贵人家出生,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珍妃的爷爷叫裕泰,曾任陕甘总督。父亲叫长叙,是礼部侍郎。光绪年间她与姐姐一起被封为嫔,后被封为妃。珍妃性格活泼,才华出众。相貌也十分的俊美,喜欢照相。有时还女扮男装,深受光绪皇帝的喜爱。这种性格慈禧并不喜欢。于是珍妃常常遭到慈禧的责骂。光绪皇帝,百日维新,珍妃支持光绪。这就更惹恼了在当时“一手遮天”的慈禧皇太后。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前让崔玉贵、王德环趁机将珍妃推入贞顺门内的水井中,珍妃惨死,死的时候才24岁。第二年朝廷与八国联军议和,慈禧又命崔玉贵先行回宫,把一年前淹死的珍妃尸体打捞上来。等慈禧回宫时,或许是出于“心不自安”,这才下旨,人都死了,给名分吧,追封珍妃为皇贵妃。让珍妃的姐姐瑾妃在贞顺门内设灵堂祭奠。悠悠深宫一场怨梦,人生几度秋凉……乾清宫西侧的月华门外,有一条长巷,叫西一长街。南端的门叫内右门,北端的门叫琼苑西门。西一长街西侧的这一片宫殿区就是我今天要介绍的后廷内西路。后廷内西路有两片区域现在对外开放,一片就是以养心殿为主的南部,一片是以西六宫为主的北部。养心殿在明代曾是朱厚熜,也就是嘉靖皇帝修道养生的地方。清朝初年顺治皇帝死在养心殿。康熙即位后,先住保和殿,后住乾清宫。病逝后,雍正皇帝在养心殿倚庐(守孝),居丧守制,守孝够日子了,没有搬回乾清宫,而是直接入住养心殿。自雍正皇帝开始到宣统皇帝结束,历代皇帝都以养心殿为寝宫,在这里生活居住,处理朝政,接见大臣。甚至《清朝皇帝退位诏书》也是在这里,由中国最后一位太皇太后隆裕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日)签署并昭告天下的。养心殿的“养心”二字出自《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养心就是要人们保持自己已有的、天生的善良本心。那怎么才能养心呢?就是寡欲,欲就是需要。适当的、合理的需要是应当予以满足的,但过多的、不合理的需要却必须加以节制。皇帝把自己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养心殿,实际是在警示自己,提醒自己为人处世的一种生活态度。】嘉庆皇帝也写到“雨露得其养,仁义礼智根于心”,进一步的解释了养心的含义。【仁义礼智又恰恰是孟子提倡美德的具体表现。】养心殿整个成“工”字型,前殿是办公区,后殿是休息室,中间有穿堂相连。养心殿前殿的正殿,是皇帝接见大臣的地方。殿内高悬“中正仁和”匾额,据说是雍正皇帝的手书。下设宝座,御案。殿内蟠龙藻井。宝座屏风后面放有书隔,左右有两道小门通向穿堂,门上写着“安敦”、“恬澈”字样。【安:安宁、安逸、安乐;敦(dun一声):厚大、丰足;恬:安静,心神安逸;澈:水清,透。简单来说,安敦是形容人的心境要安宁、淡定、厚大、丰足。恬澈是形容人的心境要安静,并且像流水般清澈。】前殿东暖阁是清朝末年慈禧垂帘听政的地方。正中设有皇帝宝座,是坐东面西的。皇帝宝座后面是太后的宝座。中间垂挂这一层黄幔帐。同治、光绪两任皇帝亲政之前,皇帝都是象征性的坐在前面,真正拿主意的是坐在后面的慈禧太后。东暖阁垂帘听政,慈安坐南座靠窗,慈禧坐北座靠内。养心殿正殿也举行垂帘听政,慈安坐东面,慈禧坐西面。西暖阁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单独接见大臣的地方,大小分为三个空间。在最西边有一间小房,这里就是有名的三希堂。三希指的是“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有臣贤、君明、政通人和的意思。三希堂里收藏了三幅传世法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乾隆对这三幅传世法帖爱不释手,时不时的拿出来反复看,而且还临摹上面的字体,所以乾隆把这间小房命名为三希堂。从中间的穿堂走过,后殿寝宫一字排开共五间。中间这间房里有坐炕;两侧的次间,分别放着宝座、紫檀长条案与紫檀云龙立柜等生活家具。再东西两侧稍间内,正中都设有炕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龙床”。自雍正往后,8位皇帝都依次在这张床上睡过觉。东边的床是皇后来时用的,西边的床是妃嫔来时用的。养心殿后东侧是体顺堂,曾是皇后侍寝时临时居住的,西侧叫燕禧堂是皇贵妃侍寝时临时住的。其他的妃嫔则住殿外东西围房。光绪皇帝的爱妃,珍妃曾住过西围房。那众所周知皇帝妻妾成群,号称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么多的大小老婆都住哪呢?那接下来我要介绍的就是位于养心殿北部的西六宫和它们的主人。由于朝代不同,我将按西六宫排列顺序,介绍几位有代表性的西六宫历史上的人物。比如说:永寿宫的主人明孝宗朱祐樘的生母纪氏;储秀宫的主人历史上有名的西太后慈禧;太极殿的主人光绪的皇后隆裕;长春宫的主人逊帝溥仪的淑妃文秀。永寿宫位于养心殿的北侧,明朝时这里住过最有名的人物就是明孝宗朱祐樘的母亲纪氏。纪氏和谁生的朱祐樘呢?明宪宗朱见深。这朱见深又是谁呢?朱见深是明朝历史上有俩年号,那英宗朱祁镇的儿子。也就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成化皇帝。成化皇帝最出名的地方是因为他“偏爱大龄妇女”。一生最宠爱的妃子叫万贵妃,比皇帝大17岁。【一个大皇帝17岁的女人却牢牢占领了丈夫的心,并且拥有他一生的宠幸,这真是让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万贵妃给成化皇帝生了皇子,不幸的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这大大地刺激了万贵妃的心理。自此之后凡是后宫有谁为皇帝怀有身孕,万贵妃就迫害谁,强迫人家喝下坠胎药。那朱祐樘的母亲纪氏又是谁呢?纪氏本来是广西土官【地方少数民族的首领】的女儿。由于这个土官参加叛乱,被朝廷剿灭后,当时应中央朝廷征服边境地区叛民的做法,男的一律斩杀和阉割,他们的妻女掠到京师为奴,纪氏就是她们当中的一员。纪氏入宫时还是一名幼女(未成年),端庄灵秀。在宫中随女官学习读书写字,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天生的聪慧,后来成了一名低级女官,被分派去看守宫中藏书的库房。一次,朱见深路过藏书的库房(内藏库),纪氏十分得体的回答了皇帝的提问,获得了皇帝一时的宠幸,怀上了皇帝的龙种。但这却导致了纪氏陷入更加悲惨的境地。噩梦才刚刚开始……万贵妃得知此事后,视纪氏如眼中钉肉中刺,绞尽脑汁迫害纪氏。纪氏喝下了万贵妃送来的坠胎药后,但胎儿并没能打下来。在宫女太监的保护下,谎称自己生了病,肚子中长了痞块。明朝历史上有规定,凡是生了病的官女都被安排住在宫外的安乐堂,了此余生。【安乐堂位于北海西侧的羊房夹道(今国图旧址)。】成化六年七月(1470)纪氏生下了朱祐樘,也就是后来的明孝宗。孩子刚出生,纪氏绝望的请求太监张敏将婴儿溺死。可老太监张敏犹豫啊,心想“皇帝已过中年而且多年无子,万一皇帝无后,那眼前这个小孩,就是我大明江山唯一的正统皇脉。此事非同小可,理当三思慎行。”……幼小的朱祐樘童年生活,绝无安乐可言。靠太监宫女的照应,在暗室中偷偷喂养。直到成化十一年,宪宗皇帝朱见深才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儿子朱祐樘,悲喜交加,五岁的孩子十分瘦弱,胎发一直没剪,长长地拖到地面。宪宗将孩子接到宫中,立为太子。纪氏这才搬到了紫禁城西路的永寿宫,度过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但这美好时光仅仅持续了一个月。一个月后,纪氏暴亡,震惊朝野。人们猜测是万贵妃投毒害死了纪氏,但宪宗也就是这个成化皇帝并未追究。这是明代宫廷悲剧中,载入史册的最悲惨的一则。那永寿宫就给您介绍到这里。永寿宫的北侧有一进院落,里面分别是翊坤宫、体和殿和储秀宫。那这储秀宫的主人就是清末历史上有名的西太后慈禧。咸丰二年(1852),一位名叫叶赫那拉杏贞的少女作为应选秀女之一,乘坐着满载八旗秀女的马车,在一个凌晨进入了神武门。这个叫杏贞的女孩就是后来一手遮天,执掌中国政局长达47年之久的慈禧太后。储秀宫是她在紫禁城中最重要的一座宫院,同治皇帝载淳就是在这里出生的。(一说在咸福宫)。由于储秀宫位于紫禁城中轴线西侧,慈禧又名“西太后”。慈禧在储秀宫度过了作为兰贵人、懿嫔、懿妃、懿贵妃的岁月,直到咸丰十年八月,随从皇帝前往热河(承德)。次年七月,咸丰驾崩,九月,懿贵妃与清廷成员从热河返京时,身份已经是皇太后了。光绪十年,49岁的慈禧太后从长春宫搬出,重新住进自己年轻时居住的储秀宫。第二年在这里庆祝自己的50岁生日。现在在储秀宫殿前的楹柱、配殿、围廊里都留下了为慈禧祝寿的印记。慈禧“两朝敷政,泽洽九垠”,遗憾的是她并没有能“亿载诒谋,德朝千古”。而是把当时大清朝慢慢葬送在了自己的手里,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与八国联军签订了《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把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日,光绪皇帝去世。慈禧立醇亲王载沣的儿子,年仅3岁溥仪为帝,年号宣统。15日,慈禧病故,死的时候74岁,葬于河北遵化清东陵。储秀宫的最后一位主人是清逊帝的皇后婉容。日,溥仪和婉容正在宫中谈笑,突然发生冯玉祥逼供事件,二人仓皇出逃,结束了清朝逊帝在紫禁城的宫廷生活。民国初年,故宫对公众开放后,参观者可以看到储秀宫桌子上还有吃剩下的半个苹果,打开了的饼干盒,干瘪的佛手、木瓜和走廊上花盆里已经干枯的菊花。墙上的日历是逐日填注的,还停留在最后的那一天上。与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平行的西侧还有三宫它们分别是太极殿、长春宫、咸福宫。太极殿最后的主人是隆裕;长春宫最后的主人是清逊帝溥仪的淑妃文秀。那咸福宫位于长春宫的北侧,关于慈禧儿子载淳的出生地,有一说就是在咸福宫。紫禁城的最后北部是御花园。御花园东西宽130米,南北长90多米,其中分布着亭台楼阁20余处,种植着大量的奇花异草,是帝后休憩、娱乐的场所。御花园的主殿叫钦安殿。建于明朝初年,重檐盝顶,最上面有个鎏金的宝顶,坐北朝南,五三开间,立于高台之上。四周,在嘉靖年间增设了围墙,正南开天一门,东西两侧开有旁门,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钦安殿内供奉的是道教四象中北方的神,玄武大帝(有镇火的能力的神)。可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忌讳康熙名字中“玄烨”的“玄”字,把玄武改称了真武,叫真武大帝。同时钦安殿还是北京中轴线上唯一的,宗教性建筑。明清两代香火不断,每逢节日皇帝还亲自祭祀。御花园中有四个亭子,叫四季亭。东侧万春亭为春,浮碧亭为夏;西侧千秋亭为秋,澄瑞亭为冬。御花园的东南角,叫绛雪轩,西南角有一二层小楼叫养性斋。宣统年间,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就住在这里。御花园东北角,有一座假山。名叫堆秀山,石头都取自太湖湖底,也就是太湖石。山高14米,山上有亭,名叫御景亭。山下有洞,上写“云根”二字,乾隆皇帝御笔。与堆秀山相对应的,御花园的西北角,有一栋房子,名叫延晖阁。据说这里是选秀女的地方,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说选秀女是在坤宁门北。||
大家谁有呢?谢谢||"书中的不太清楚,帮你在网上找了一个:颐和园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始建于金代,位于北京西北郊,距市区15公里,占地面积290公顷。景区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水域面积占全园的34。整个园林分为三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即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区;以玉澜堂、宜芸馆及乐寿堂为中心的生活区;以长廊、昆明湖、苏州街等为主体的游览区。颐和园将全国的美景及著名建筑融为一体,集南北造园艺术之大成,达到“虽为人做,苑如天成”的艺术效果。早在金代的时候,这处园林既不叫颐和园,也没有这么美,只是一处帝王游猎的天然园囿,当时的山叫金山,上面建有金山行宫,水域叫金海。元代改山为瓮山,水域为瓮山泊。明代时这一组山水被称为好山园,已经出现了“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美景。清代是它的全盛时期,乾隆皇帝为了给其母庆贺六十大寿,不仅拓展湖面,又在山前、山后修建了不少建筑,特别是长廊的修建更是神来之笔。乾隆皇帝把昆明湖挖成寿桃形,寓意向其母献寿,又把瓮山改名为万寿山,并把此处园林称为清漪园。凡事有兴必有衰,1860年,英法联军入京,将清漪园、圆明园在内的“三山五园”烧成一片焦土。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修园林,并改名为颐和园,取“颐养冲和”之意。但好景不长,1900年八国联军又一次将颐和园付之一炬,慈禧太后于1903年再次重建,由于财力有限,只恢复了万寿山前的景观。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对园林进行修缮、保护,颐和园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砖国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