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壕吏原文及翻译中,老妪被抓去后,的心理活动是什么?200字

教学随笔:感时忧民的杜甫
现在天气: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教学随笔:感时忧民的杜甫
星级:&&&&&&&&&&
【字体: 】
教学随笔:感时忧民的杜甫
作者:&&&&学校天地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
――“三吏”“三别”的现实主义特色浅析  
杜甫是一位心系国家安危和百姓疾苦的诗人。他继承《诗经》传统,主张文学创作要描写现实的社会内容。他的诗作,以其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宽广的视野,高度概括了当时社会历史变迁,表现了自己安定乾坤、拯救黎元的政治理想和对国家安危、民生疾苦的同情悲慨。他的作品堪称“史诗”。特别是他的久负盛名的“三吏三别”,悲天悯人、感时忧民之情表现得犹为强烈。本文试就“三吏三别”的现实主义特色作简要分析,从而让人能更进一步的了解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一、杜甫的生平简历:历尽坎坷,满目疮痍。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从曾祖一代迁于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武后、中宗朝的诗人。父亲杜闲做过兖州(今山东兖州)司马和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杜甫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所以他在诗中曾自称“少陵野老”;又曾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世又称他为杜少陵和杜工部。  
他的一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即唐代由盛而衰的全过程。  
&&& 杜甫在三十四岁以前,即从出生到天宝四年,是读书游历时期。“群书万卷常暗诵”,他读书广博,并先后游历了吴、越、齐、赵等广大地区,天宝三年在洛阳曾与李白相遇。读书和游历增长了见识和阅历,培植了壮怀,所以在《望岳》诗中吟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  
&&& 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即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是他十年困守长安的时期。天宝六年,玄宗诏令凡有一艺之长的都可以到长安应试,杜甫参加了考试。奸相李林甫为了表明在他治理下野无遗贤,一个也没有录取。杜甫沦落到追随贵游以求口食的生活境地:“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种遭遇促使作者的眼光转向现实,思考现实,“朱门任倾夺,赤族迭罗殃。国马竭粟豆,宫鸡输稻粱。举隅见烦费,引古惜兴亡”,开始留意到国家兴亡的问题了。他看到统治集团的日趋腐败,宰相的贪婪专横,边将的穷兵黩武,帝王的荒淫享乐,贫富的对立悬绝,写下一批现实主义杰作,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兵车行》等。天宝十年,唐玄宗举行祭玄元皇帝、太庙及天地三大盛典,他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赞赏,辗转得到一个右卫率府参军的微官。  
&&& 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即唐肃宗至德元年至乾元二年,是杜甫生活中又一个重要时期。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当时杜甫正避乱~州,在赶往灵武的途中为安史叛军所俘,送往长安。半年之后逃至肃宗在凤翔的行宫,授左拾遗。长安收复后,外调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时期他“上感九亩焚,下悯万民疮”,对动乱中苦难人民的悲悯,和系心灭贼复国的爱国激情,使他又写下一批现实主义杰作,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四十九岁起,他辞官去秦州,年底到成都,从此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曾定居成都西郊草堂,在成都断断续续住了五年余,然后移住云安(今四川云阳)、夔州(今四川奉节)等地,又漂泊到湖北、湖南。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冬,杜甫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船上,这一年,他五十九岁。“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诗人在他最后的诗篇里还始终没有忘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伤时感事、忧国忧民的情怀表露无遗。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杜甫一生历尽坎坷,饱受磨难。山河破碎,满目疮痍,他亲眼所见的动荡社会中老百姓的悲惨遭遇,为他的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二、“三吏三别”的现实主义特色:平实凝重,沉郁顿挫。  
“三吏三别”是杜甫诗作的代表作品之一,当然也具有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从而具有“忧愤深广之时代特征”“潜气内转而波澜老成之感”(语出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353-354页)。而我认为,“三吏三别”的现实主义特色,可用“平实凝重、沉郁顿挫”这八个字来概括。  
1、客观的现实描写。  
平静的叙述,客观的描写,对所目睹的事实不作直接议论和评价,而是通过事实的陈说和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态度,通过官吏的行动以及百姓对他们的哀求表现他们的残暴,借用百姓之口的直接诉说来表现他们的悲惨现状。  
例如:《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新安吏》描写征兵场面。作者以“客”的身份直接参与到画面之中,使事件变得真实可信。首先他怯怯地问官吏:这个小小地县恐怕没有壮丁了吧。潜台词是连年战乱,成年男子只怕都上前线了,但他“客”的身份使他不能够十分地肯定,只是根据别处的经历在猜测。得到的回答果然不出所料:标准下调,征召“中男”即未成年男子。官吏没直接回答客的问题,而是搬出官府的文件蛮横地说明这次的来意。客无言以对,出于对中男的关怀,他仍不甘心,赶紧追问一句:中男身材那样短小,如何守得住城池哦。官吏许是烦了,许是没把这老百姓放在眼里,许是上峰催讨甚急,总之不屑一顾没了下文。就这极其凝练的一问一答之中,“客”的谨慎和忧虑与府吏的蛮横和跋扈的形象跃然纸上。事已至此,无可挽回,“客”的目光只好转向那些行将赴死地的孩子们身上。有母亲照料的孩子还胖一点,没有母亲照料的孩子可真是面黄肌瘦孤苦伶仃啊。这个县连壮丁都没有,他们那里还有父亲呢。“客”为他们忧伤,以至触目青山绿水都为之哀怨哭泣。“客”于心不忍之余总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上去说几句安慰的话也好啊,于是上前苦口婆心地安抚起来。可是又有谁会相信呢?果如他所讲,那入伍岂不是件美差吗,那么些壮丁到那里去了呢,干嘛非要征召这些“中男”呢。当然没人反问他,好心的“客”也断断回答不上来。“客”的不厌其烦的安慰的话语,恰恰表现出战场的凶险,前途的危殆。又如:《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仅仅130个字,诗人投宿那一夜的情景,亲耳所闻、亲眼所见那一家三代七口的命运、遭遇、状况,通过老妪之口讲出,不由人不信。作者对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的深刻揭露,真实得近乎虚假!  
2、典型的材料选择。  
 && “三吏”“三别”均是描述安史之乱时期朝廷征召军士,百姓骨肉分离的悲惨场面。这些场面有着高度的艺术真实,并有着普遍的代表性。这组诗的表现手法,是在抓住典型事例进行的。  
  《新安吏》就在抓住征集未适龄的青年出发的典型事例来刻划。开始用“喧呼闻点兵”一语,烘托出征兵的紧急气氛。次用“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两句,烘托出送别时的悲惨气氛。再从自然景象的描绘:“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来加重送行时的悲惨气氛。“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是咀咒战争的残酷和差吏的狠毒。诗人很形象地描绘出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但下文接着安排了一些安慰那些出发的未适龄的青年和送行的父兄的话,说他们有粮食吃(“就粮近故垒”),说他们在受训练(“练卒依旧京”)说他们在做一些轻松工作(“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肯定官军有胜利的把握,长官对士兵的照顾也是很周到,劝他们不要有顾虑。这一席话,说得恳切动情,有鼓励未适龄的青年乐于上前线的鼓动力量。  
  《潼关吏》就在抓住人民劳苦筑关的典型事例来刻划。诗人特别强调潼关修筑的坚固、险要,构思是很巧妙的。“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这坚固,是人民付出劳苦所得的代价;“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这险要,也是人民付出劳苦所得的代价。从刻划人民劳苦的代价,来衬托出人民的劳苦,比直接写人民劳苦还更有效。诗人很珍惜千百万人民劳苦的代价,着重指出不要再蹈“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那种只恃险而不力战的侥幸心理的错误,同时希望守将“慎勿学哥舒”,随便放弃人民用血汗所修筑的国防工事,这也有鼓励将官坚决守关的精神作用。  
  《石壕吏》就在抓住“老妪”的勇敢、善良的典型事例来刻划。它以差吏捉人作全诗的线索。从差吏夜间捉人,惊得老翁跳墙走,老妇出来应付,一直到老妇被捉走,场面一个比一个紧张。从老妇口中,知道家中三个壮丁都去服了兵役,而且已有两个战死;剩下在家的,就是没有“完裙”的儿媳和“乳下”的孙子。老妇如此说的目的,是在掩护老翁,说明再只有自己可以服兵役,故作“请从吏夜归”的请求,这里放出了不可磨灭的母性光辉。下文“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是在说明捉人的风浪又平静下来。由紧张、喧哗到平静、沉寂,正是此诗的故事的曲折性的表现。由于故事富有曲折性,就能使主题在曲折矛盾中发展,加强艺术效果。  
  《新婚别》是在抓住新妇在感情上不愿意新婚的丈夫去服兵役、而事实上又不能不让新婚的丈夫去服兵役的复杂矛盾心情的典型事例来刻划。用“席不暖君床,”“妻身未分明”的辞句,来形容婚姻时间的短暂。用“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的辞句,来形容新妇不忍分离的苦闷。但新妇又想了一想,这是不可能的。“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因而只好勉强地鼓励新郎“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诗人从冲突、矛盾中勾画人物的性格面貌,非常鲜明、突出。  
  《垂老别》是在抓住老人已献出了子孙、而且自己也抛家弃妻走上战场的典型事例来刻划。“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流露着子孙都阵亡了,一个人还活着干吗的沉痛;经过他的思想斗争,终于作出“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的决定。随着出现“老妻卧路啼”的镜头,彼此相互劝慰,夫伤妻寒,妻劝夫餐,充分表现了农民的善良和夫妻间的笃厚感情。最令人感动者:就是老人去投军,和老妻诀绝,强作“土门壁甚坚”的解说,强作“杏园度亦难”的解说,强作“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的解说,自慰又慰妻,高度表现着老人对敌人的仇恨和对乡土的热爱。  
  《无家别》是在抓住战士战败归来、复离家投军的心理变化的典型事例来刻划。战后的农村,是一幅“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的阴森境界。诗人加强对狐狸的描写,就更能衬托出家乡的恐怖;用“空巷”、“日瘦”诸辞汇,来形容农村的凄凉,与对于狐狸的描写就形成一个调和统一的自然景象的形象。战士正在被破坏的农村废墟上,过着“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的耕种生活,县令忽又“召令习鼓鼙”,他又再度服务兵役,发出“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的感叹,发出“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的感叹。从他的感叹里,可以看出农村被战争破坏得很严重,又可以看出战士的悲愤。  
这一组诗,都在于善于对典型事例的描述,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征来表现社会的本质,的确是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3、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在“三吏”“三别”中,人物的语言非常契合人物的身份,符合自身的性格特点。《石壕吏》中老妪的诉说几近哀求,也打不动官吏的铁石心肠。《潼关吏》中的老者心系战事,一问再问,表现出对军士安危的关心。《新婚别》中一位新娘的自述更是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无情。《垂老别》和《无家别》也是通过人物内心世界的描述来揭示现实世界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寄与的无限同情。  
&以《石壕吏》为例。全篇大部分是人物语言,一位老妇人符合她身份的絮絮叨叨。先诉说三个儿子的命运,已经战死了两个,唯一活着的正在前线苟且偷生,死去的却永远尸骨无存了。老来丧子,老无所养,真是极度的悲哀啊。接着说起孙子还小,小到还在哺乳,年轻的媳妇已经死了丈夫,因为有了儿子才未改嫁。不难想象,当她诉说上述不幸时,是在哭泣和控诉。最后为了保全这个已经残破的家庭,为了襁褓中的孙子,面对官吏的不依不饶死缠滥打,老妪无可奈何只能用自己勉强充数了。“犹得备晨炊”句,老妪说得那么的勉强,或许官吏会网开一面,放过她一家。可是这些官吏竟然冷漠无情,连这样的老妇人也捉走。  
如《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新婚别》通篇是人物语言,借用一位新人对丈夫的惜别表现主题。年轻的新娘面对即将奔赴前线的丈夫的窃窃私语,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诗作没有象其它几篇那样直奔主题,而是采用《诗经》中常用的艺术技巧,用比兴手法委婉地引出要表达意思。这样的说法十分符合人物身份,因为她是一位刚过门的媳妇。“暮婚晨告别”,或许新娘妆尚未卸下呢,于是在这位刚刚某面的丈夫面前说话还万分的谨慎小心。但又由于是生离死别,说着说着就胆大起来。语言中有埋怨气话如“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有深深的遗憾如“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也有鼓励的话语如“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更有发自内心铮铮誓言如“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这位新娘的种种复杂的心理状态和情绪通过语言表露无余,第一人称的角度使得故事显得真实可信自然亲切。& &&&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的运用,可以看出杜甫吸收了汉乐府的风格。通过符合其身份和精神状态个性化的语言直接表达人物内心感受,而不是以作者的主观臆测间接地表达主题,使作品具有高度的客观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也显示出作者以其宽阔和敏锐的视角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的和切身体验。  
4、形象的细节描写。  
杜甫观察入微,笔触细腻,看似随意写的一个细节,却十分形象生动。  
例如在《石壕吏》中,“老翁逾墙走”这一细节,不但表现出老翁对官吏的极度恐惧,同时也使人感觉出官吏的凶狠无情。“出入无完裙”这一细节表现出连年战乱使得百姓极度困苦民不聊生的悲惨生活状况。《无家别》“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一句中,“寻”字刻画入微,“旧”字含意深广。家乡的“旧蹊”走过千百趟,闭着眼都不会迷路,如今却要“寻”,见得已非旧时面貌,早被蒿藜淹没了。“旧”字追昔,应“我里百余家”;“寻”字抚今,应“园庐但蒿藜”,已是一片荒凉之景了。《潼关吏》中“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一句,这一兴致勃勃的“指”字,把那位潼关吏对所筑工事充满信心的心理具体的表现出来。他可能以为这个问题不必靠解释,口说不足为信,还是请下马来细细看一下吧。紧接着八句,都是潼关吏的话,他首先指看高耸的山峦说:“瞧,那层层战栅,高接云天,连鸟也难以飞越。敌兵来了,只要坚决自守,何须再担心长安的安危呢!”语调轻松而自豪。可以想象,关吏说话时因富有信心而表现出的神采。他又兴致勃勃地邀请杜甫察看最险要处:您看,那山口要冲,狭窄得只能容单车通过,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八句,“神情声口俱活”(浦起龙《读杜心解》),不只是关吏简单的介绍,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一种“胡来但自守”的决心和“艰难奋长戟”的气概。而这虽然是通过关吏之口讲出来的,却反映了守关将士昂扬的斗志。  
有时用白描手法写日常景物,历历如在目前。平凡的事物,经诗人的笔一勾就神韵毕至。如“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一句,那些“狐与狸”竟反客为主,一见“我”就脊毛直竖,冲着我“怒”叫,好象责怪“我”不该闯入它们的家园。  
5、巧妙的结构布局。  
一个中心事件或者一个场景,按其自身发展规律自然发展,不生拉硬拽,强拼乱凑。  
杜甫的“三吏三别”,结构上没有定规,该长则长,该短则短。六篇作品,有20句、24句、28句、36句不等。开头的方式也不同。有以诗人的活动开头的,有起兴开头的,有以心理活动的描写开头的。结尾的方式也不同。有写事情结局的,有劝诫的,有表明主人公怨愤情绪的。  
每篇内部的结构层次也没有定式。比如《新婚别》中新妇情感的层次描写。这首诗有一种虽是生离,却可视作死别的悲痛。悲剧表现在,新婚而别离,是一层;暮婚晨别,新妇的身份还没有确定就要别离,再进一层;丈夫所去之地是九死一生的战场,更进一层。本来新婚使女子有了人生归宿,然而,她刚刚开始的人生却系在一个生死的悬念上,在作者笔下,新妇的感情辗转曲折,不仅仅是沉痛,更重要的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还表现出对丈夫的深情,对爱情的忠贞,对国事的理解,对夫君的激励。新妇的遭遇令人同情,新妇在猝然而来的苦难面前表现得坚毅并且深明大义。行文没有固定的框框,随感情行云流水般的变化而变化。  
结构布局的自然化体现出了诗人高超的驾驭文章语言和层次的能力。  
在叙事时,杜甫善天借用主角的独白或所见所闻,用朴素的语言,绘情绘景,客观而真实的描写兵役之苦、战争之害。作品客观的反映了时代、社会,主观成分却不介入。情节由从容到紧凑,再由紧凑复归平静,起伏变化之妙,令人深深为之吸引。这不能不说是结构布局的自然化所产生的奇妙效应。  
6、合理的心理揭示。  
通过人物内心世界的描述来揭示现实世界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诗中人物寄与的无限同情。例如:《垂老别》中“
又如,《无家别》中:  
7、精当的遣词用字。  
杜甫诗歌的语言精工凝练而又丰富多彩。自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杜甫十分注意锤炼字句,增强诗歌语言的内涵和表现力。杜诗的语言既有精炼苍劲,深刻精警的特点,也有通俗自然、清新流丽等多样化的特征。   
《石壕吏》中“有吏夜捉人”一句,一个“捉”字统摄全篇,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史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还有“独与老翁别”一“独”字,一个“独”字既证明了前夜老妪的诉说的真实性,表明老妪却真的被带走了,又表现出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新安吏》中“莫自使眼枯”“眼枯即见骨”句,一“枯”字,是在咀咒战争的残酷和差吏的狠毒。《垂老别》“投杖出门去”中一“投”字,暗示主人公是一个深明大义的老人,他知道在这个多难的时代应该怎样做。但是他毕竟年老力衰了,同行的战士看到这番情景,不能不为之感叹欷[。  
《垂老别》“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中“腥”与“丹”, 让我们仿佛闻到了草木丛中散发着的积尸的恶臭,依稀看见老百姓的鲜血染红了广阔的山川,不由得引起我们对穷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杜甫“心忧天下,笔卷波澜”(语出《中文自修》杂志1985年第5期29页)。我们从“三吏三别”中可以探求到他的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特色相映相衬,共同构成杜甫诗歌平实凝重、沉郁顿挫的总特点,深深地影响了一代诗风。  
三、结语:历史画卷,艺术笔录。  
感时忧民动天地,直面现实耀古今!  
杜甫的这一组作品,以其平实凝重的描述语言,生动传神的人物刻画,深刻细腻的心理揭示,高度的概括性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战争时期百姓民不聊生、妻离
学校天地录入:毛嘴镇中心学校&&&&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学校天地: 下一篇学校天地: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学校天地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第1页,共13418页,每页10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壕吏是什么体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