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侵权著作权侵权行为 请问只有作者才可以起诉吗 卖的版权可以起诉吗?

浅析著作权侵权诉讼中被许可人的诉权
陕西丰瑞律师事务所律师& 唐玉华
摘要: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许可给他人使用。然,一旦遭遇第三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采取与被许可人相同的使用方式在被许可的地域范围、使用期限内使用被许可的权利时,被许可人是否有权提起诉讼,我国的法律以及司法解释并未予以明确规定。根据许可使用的不同性质,结合世界其他国家版权法的规定,以及我国法律司法解释对商标和专利侵权诉讼中被许可人是否享有诉权的规定,作者认为应根据许可的不同性质,给予被许可人相应的诉权。在法律尚无明确的情况下,应当在许可合同中对诉权的行使进行清楚约定。
关键词:著作权& 侵权诉讼&
被许可人& 诉权
引言: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全部或部分许可给被许可人使用。根据许可的性质不同,被许可人对被许可的权能或享有排除著作权人在内的所有其他人使用的权利,或享有排除除著作权人以外的其他人使用的权利,或享有无法排除任何其他人使用的一般的使用权。无论是哪一种使用许可,当第三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采取与被许可人相同的使用方式在被许可的地域范围、使用期限内使用被许可的权利时,被许可人是否有权提起诉讼,我国的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尚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在理论界以及司法界都有不同的认识。关于被许可人是否享有诉权,在其他国家也有不同的规定,我国法律以及司法解释规定在商标专用权以及专利权侵权诉讼中,被许可人是享有诉权的。在著作权侵权纠纷中,被许可人是否享有诉权呢?
一、著作权许可使用的类型
有很大一批国家,传统的版权法根本就不允许在贸易活动中转让版权(无论是全部转让还是部分转让,也无论是有期限还是无期限),他们只承认版权的许可证贸易是合法的,像苏联、捷克、奥地利、德国等等都是如此。在德国的版权法中,明确规定了版权只能许可,不能转让的原则。可见,著作权许可是著作权人行使著作财产权的主要方式之一。著作权使用许可合同,是指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就著作权专有权的使用所达成的协议。由被许可人获得著作权作品的使用权,而著作权人则获得相应的报酬。我国《著作权法》第24条将许可分为专有许可和非专有许可两类。《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4条对专有许可进行了规定,但对于什么是非专有许可未进行明确。根据知识产权理论界的通说,著作权的许可可分为专有许可(独占许可)、排他许可和普通许可。其中,排他许可和普通许可归属于非专有许可。
1.专有许可(独占许可)
著作权专有许可是指著作权人授权他人在一定的范围和期限内以特定的使用方式独占地使用作品,许可授权后包括著作权人在内的任何人都无权以与被许可人相同的使用方式使用作品。
在专有许可的情况下,被许可人往往要支付高昂的许可使用费,以换取禁止著作权人和禁止第三人以相同的方式在相同地域范围和期限内使用作品的特权。在此种著作权许可使用方式中,著作权人以收取高昂许可费用为对价,向被许可人让渡了自己在特定地域和特定期限内以相同方式使用作品以及再许可他人使用作品的权利。也就是说,著作权人以特定方式使用作品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在特定期限和地域内已经失去依据,尽管其著作权仍然存在。
2.排他许可
排他性许可指除被许可人外,著作权人也可在相同的地域和期限内使用作品,但不得许可第三人在相同地域和期限内以与被许可人相同的方式使用同一作品。
一般情况下,排他许可的被许可人支付的许可费数额介于独占许可和普通许可的被许可人支付的费用数额之间。除了被许可人外,著作权人自己仍可以与被许可人相同的方式使用作品,获取经济利益。
3.普通许可
普通许可指除被许可人外,著作权人仍可在相同的地域和期限内以相同的方式使用作品,也可许可其他人使用同一作品。
在普通许可中,被许可人明知著作权人以及其他被许可人均有可能以与其相同的方式在相同地域和期限内使用被许可使用的作品。
二、国际上著作权侵权纠纷中被许可人的诉权
在允许著作权许可使用的国家中,大部分都给予被许可人在侵权纠纷中以诉权。当被许可实施的权利在约定的期限、有效地域范围内受到第三人的不法侵害时,有的国家的法律规定独占被许可人可以不通过著作权人而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提起诉讼,以保护自己的权利。例如:《俄罗斯联邦著作权与邻接权法》第30条第1款第2项规定:财产权的转授可以依据专有权利转授著作权合同或者依据非专有著作权的转授合同。专有权利转授著作权合同,许可专有权利获得者以合同约定的某种方式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使用作品,并赋予专有权利获得者禁止他人同样使用该作品的权利;在专有权利获得者未行使禁止他人使用作品的权利时,作品的作者可以行使这项权利。可见,在俄罗斯,在专有许可使用的情况下,被许可人享有禁止他人同样使用该作品的权利,这种权利当然应当包括诉权,且具有优先性。只有在被许可人怠于行使包含诉权在内的禁止他人使用的权利的前提下,作者才能行使这项权利。
《英国版权法》第101条规定:除对抗版权所有人之外,排他被许可人针对许可证颁发后所发生之情事有相当于权利转让一样的权利和救济措施;排他被许可人与版权所有人的权利同时并存;在排他被许可人依本条所提起的诉讼中,被告可用其在假设由版权所有人提起之诉讼中能够获得之任何辩护理由来为自己开脱。第102条规定:在二者都享有诉讼权而由版权所有人或排他被许可人提起的(全部或部分)涉及版权侵权的诉讼中,如果没有法院的准许,除非有一方合并为共同原告或追加为共同被告,否则版权所有人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排他被许可人将不得参加诉讼。由此可知,在英国,著作权排他许可的被许可人是享有独立诉权的,一旦发生侵权事件,其可以单独提起诉讼,而不需要向著作权人发出任何通知或办理任何手续。当然,排他许可使用人和著作权人也可以作为共同原告起诉。
三、我国商标专用权及专利权侵权诉讼中被许可人的诉权
我国的《著作权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未对著作权被许可人是否享有诉权以及如何行使权利等进行明确规定,但同为知识产权领域的《商标法》、《专利法》及其司法解释却对被许可人的诉权进行了明确规定。
《商标法》第53条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该条规定,对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除商标权人有权提起诉讼外,利害关系人亦有权提起诉讼,享有诉权。对于“何为利害关系人”《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并未予以明确界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第一款中,将此处的“利害关系人”界定为:包括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注册商标财产权利的合法继承人等。在该条的第二款中对被许可人如何行使诉权进行了详细规定:“在发生注册商标专用权被侵害时,独占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排他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和商标注册人共同起诉,也可以在商标注册人不起诉的情况下,自行提起诉讼;普通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经商标注册人明确授权,可以提起诉讼。”显然,在商标侵权诉讼中,独占使用许可的被许可人享有独立的诉权,其诉权与商标权人的诉权不存在孰先孰后的问题;排他使用许可的被许可人的诉权劣后于商标权人,只有在商标权人不起诉的情况下,其方可自行提起诉讼;普通使用许可的被许可人不当然享有诉权,但经商标权人明确授权,其仍可提起诉讼。总体而言,独占许可和排他许可的被许可人是享有诉权的,普通许可的被许可人是不享有诉权的,除非商标权人予以明确授权。
同样,《专利法》第60条也规定:对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于“利害关系人”,《专利法》未明确规定。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关于全国部分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该纪要的“二、关于严格诉讼程序问题”一节中指出:“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起诉人,可以是合同当事人、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利害关系人包括独占、排他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依照法律规定已经继承或者正在发生继承的知识产权财产权利的继承人等。”参照上述会议纪要的意见,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1条,对利害关系人的范围作出了明确解释,即“包括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专利财产权利的合法继承人等”。同时规定“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被许可人中,独占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在专利权人不申请的情况下,可以提出申请。”可见,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独占实施许可的被许可人是享有独立诉权的,而排他实施许可的被许可人同样享有诉权,但其诉权只有在专利权人不行使诉权的情况下方可行使。
四、立法及实务建议
从前述的论述可知,除普通许可使用的被许可人外,其他国家的著作权独占使用许可和排他使用许可的被许可人均享有诉权,在发生第三人未经许可在特定地域和期限内以相同的方式使用被许可的权利时,非普通许可的被许可人均可单独向法院起诉。在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领域的商标侵权诉讼和专利权侵权诉讼中,独占许可的被许可人享有独立的诉权,排他许可的被许可人亦享有独立诉权,只不过其诉权受到一定限制,即必须是商标权人(专利权人)不行使诉权时,其诉权方可行使。即便是普通许可的被许可人,在商标权人(专利权人)有明确授权的情况下,也可以起诉侵权人。
由于《著作权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并未明确著作权的被许可人在侵权诉讼中是否享有诉权,各地法院对此的认识和处理方式不一,专有许可的被许可人起诉获得支持的判例大量存在,专有许可的被许可人起诉被驳回的也不少。为了统一司法尺度,同时与商标侵权诉讼和专利侵权诉讼相一致,建议在《著作权法》或其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专有许可和排他许可的被许可人享有诉权,普通许可的被许可人在著作权人明确授权的情况下也享有诉权。
鉴于目前《著作权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尚未对被许可人的是否享有诉权进行明确规定,建议在签订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时,尽量对发生第三人侵权时诉权的行使主体进行明确约定。因为,在司法实践中,大部分法院对许可人与被许可人在许可使用合同中对诉权的行使的约定是认可的。
郑成思著:《版权法(修订本)》(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7页。
吴汉东等著:《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第二版)》(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8页。
吴汉东等著:《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第二版)》(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页。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英国版权法》,http://www./guojiiprarticle/guojiipr/guobiehj/gbhjflfg/637_1.html#六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知名音乐公司起诉“唱吧”侵犯著作权 - 知识产权律师网 - 中国优秀知识产权门户网站 - 由协力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主办
知识产权 中国知识产权 中国知识产权律师 知识产权律师 上海知识产权律师 专利 商标 著名商标 知名商标 商标展示
版权 专利 商标 商业秘密 反假冒 反不正当竞争 技术秘密 经营秘密 客户名单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程序 企业名称 商号
著作权 外观设计 实用新型 互联网 侵权 间接侵权 剽窃 复制 盗版 打假 假冒 禁止 赔偿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司法解释
软件著作权 许可 独占 排他 授权 著作权登记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植物新品种保护 农业化学物质产品 药品行政保护 新药保护
中药品种保护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仿制药品审批 作品 发表权 署名权 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 复制权 发行 发行权 出租权
展览权表演权 放映权 广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 摄制权 改编权 翻译权 汇编权 合作作品 委托作品 电影作品 职务作品
署名权 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权 合理使用 出版 表演 录音录像 播放 出版者 表演者 广播电台 电视台 歪曲 篡改 创作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新颖性 创造性 实用性 申请日 优先权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专利复审 专利使用费 权利要求
职务发明 冒充 专利纠纷 注册商标 未注册商标 知名商品 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企业名称 认证标志 名优标志
商标集体商标 证明商标 服务商标 驰名商标 地理标志 商标争议 特殊标志 奥林匹克标志 假冒 伪劣 商品 虚假广告 误导
侵犯知识产权罪 假冒注册商标 假冒他人专利 侵犯商业秘密 著作人身权 著作财产权 邻接权 演绎权
企业,企业维权,专利咨询,专利保护,商标保护;
&&您现在的位置
知名音乐公司起诉“唱吧”侵犯著作权
作者: 来源: 日期: 11:50:03
用手机就能唱ktv,成为时下K歌新潮流,使用苹果手机的“果粉”都知道,苹果App Store中有一款热销应用——“唱吧”,该款应用可以向公众提供歌曲的配乐,录制使用者跟随音乐唱歌的声音。但近日,“唱吧”却遭遇起诉。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了原告上海步升大风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被告北京酷智科技有限公司、苹果电子产品商贸(北京)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的多起案件。
  据悉,此批案件涉及张惠妹、任贤齐、罗志祥、胡彦斌等多个知名歌手的几十首流行歌曲。
  原告认为,酷智公司通过自己开发的应用程序“唱吧”,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由原告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歌曲的在线播放服务,并未经过原告的授权,给原告造成了严重损失,故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唱吧”的该种经营模式中,是否构成对相关歌曲著作权的侵犯,是该案的审理焦点。
  目前,此批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下一篇:没有了
页面功能:
〖〗&& 〖〗
 -  -  - 
Copyright &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识产权律师网 & 版权所有:上海协力律师事务所 · 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因侵权起诉百度
  【TechWeb消息】北京时间2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消息,中国领先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被两家国内音乐业内组织起诉,原因是侵犯音乐作品版权。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Music Copyright Society of China)本周四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将以“未经允许通过互联网提供音乐作品的试听下载等服务,得到大量流量以获得广告收入”为由对百度提起诉讼。  目前百度方面还没有对该事件表态。
  该协会表示音乐作品版权所有者提出应立即阻止百度这种严重侵权行为。今年1月,已经有一桩诉讼百度侵权的案子在北京法院开庭,当时涉及侵权歌曲50首。
  国际音乐产业联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honographic Industries)表示本月内已经有多家唱片公司就百度的侵权行为向其提起诉讼。这些公司包括环球,索尼,华纳(香港),香港金牌娱乐等公司。
  IFPI国际唱片行业组织的人说,中国的盗版现象十分严重,99%的音乐文件是盗版,而中国正版音乐市场的年收入为7600万美元,还不到全球唱片音乐销售的1%。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资讯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拉勾IT职位推荐
对此华为Mate7供不应求,华为手机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Mate 7上市首月单日销量突破1.2...
名人明星杀入手机行业也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了,之前的网络红人芙蓉姐姐、歌手崔健、韩庚...
除了与iPhone相似的灰、白、金三色之外,魅族MX4还有一款银翼版,也就是保留边框原始...
怎么样保证自己能在苹果零售店获得最优质的服务呢?日前,一位来自苹果零售店的员工在...
刚刚高调宣布出柜的苹果CEO库克,上周末却低调独自一人庆祝了自己的54岁生日,亲自做...
一个黄牛,两年半时间,线下渠道分销,最高月销量超过70000台,个人资产超过千万元。...
还记得小编曾经为您介绍过一款大长腿应用吗?它可以通过拉伸将腿部线条增长,且处理后...
本周卫冉宣布在苹果iPad上推出的Office程序将实行免费策略,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免费使用...
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wifi也成为我们的必需品之一,但并不是随时随地都有wifi可使用,...
作为和擎天柱同款车型的通天晓或许很多年轻朋友还不太了解。小编在这里跟他家简明介绍......
雷霆战机游戏中有非常强大的装备系统,很多玩家都不是很了解装备最强搭配的技巧,下面......
暖暖环游世界新品推荐~高分搭配技巧,暖暖环游世界中的新品套装使用可以分为每个细节......
天天酷跑小魔女怎么样~小魔女技能属性攻略,天天酷跑小魔女值不值得培养,培养方向是......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
请选择一张图片分享
要转发到新浪微博,请
要转发到腾讯微博,请
要转发到QQ空间,请软件著作权侵权能报警吗 - 相关问题 - 110网法律咨询
王某承包了某单位软件开发合同,签订的合同额为800万。又外包给我公司做,合同为120万。我是属于外包形式的。产权明确约定归我。开发和实施都是我们做的,现在王某却瞒着我公司把软件产权卖给了那家单位。那家单位为王某的关系,在我公司项目实施过程中,王某获取了我公司源代码,现甩开我们单独承接后期维护项目,目前王某已经单独为那家单位修改源代码了。
本来是双方合作的事,但由于他未获授权,私自出售产权获利巨大,并且继续修改我的软件代码,侵犯了著作权,请问我能报警吗?是否触犯了刑法中的侵犯著作权罪?下面是刑法的有关规定,我不知道是否符合。
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
  依刑法规定,侵犯著作权应承担下列刑事责任:
  一、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的;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二、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对单位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条的规定处罚。
----------------------------------------问题补充:--------------------------------------------------
这样的情况都不能报警,那不就是由着大家侵权?民事责任怎么索赔?赔个几十万?对他来说太轻松了,他可获利好几百万啊,而且以后很多项目都能继续做,关系人脉比我们强百倍。我的损失怎么计算,这是我公司唯一的核心技术,让他拿走了我们就没生意破产了。
一个软件已经申请下了软件著作权,但是想在原来的著作权人下再增加两个著作权人,咨询了下,说可以做转让。那转让协议该怎么写呢?可以写由公司A转让给公司A+B+C吗?
我想问一下:我公司拥有软件的著作权,并赋予甲使用权,甲可以将软件给子机构使用吗?
如果有人大量拿国外的艺术作品在国内登记著作权,甚至是网上随处所见的素材用来登记著作权,他本人并非原作者,没有作品原件,甚至没有创作的技能。这样违法吗?是否可以举报?如何举报?需要准备什么凭证来举报?如果性质恶劣,对方会受到法律惩罚吗?
我与A共同享有一款软件著作权,现在我是否能够单方面转让著作权给B呢?如果想要转让,在转让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本公司是软件PSDTO3D立体画软件著作权所有者,今发现有公司和个人破解或销售本司3d99软件(他们改了软件名字或者是图片界面),想起诉应该如何操作?需要收集哪些法律证据?需要在哪里法院起诉?以及费用?深圳市立体久久科技有限公司,谢谢回答!希望进一步合作! 最好能具体些。谢谢
我司拟向一家公司转让一款软件的软件著作权及软件登记证,采用何种转让方式,可使两家公司均可销售该款软件?
我是一名IT软件工程师,在工作业余的时间完成了一个通信框架系统的编写。这个通信框架功能强大,而且具有相当强的推广意义。所以我打算把它推广出去。现在关于软件的著作版权问题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怎么防范别人盗用我的代码,或者将我的代码二次销售等。
甲方在著作权转让许可协议中将著作权人名篡改为他自己后以3万元将歌曲卖给我,现在真正的著作权人可把歌的版权给我或者将关于这首歌的一切法律事务委托给我处理。请问我现在可不可以因甲方与我的那份欺诈合同而对他进行侵权诉讼?『Delphi园地』-软件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与侵权诉讼策略
当前位置:
→ 软件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与侵权诉讼策略
软件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与侵权诉讼策略
日期:日 作者: 人气: 查看:[
知识产权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也称“智力成果权”,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末,知识产权成果迅速贴近人类的生产、生活,随着国际科技、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各国之间智力成果的流转也越来越频繁,知识产权贸易逐渐成为产品贸易、服务贸易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正式到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世界贸易三大构成之一的知识产权贸易迅速增长,知识产权及其保护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由此法律关系而发生的保护必然成为法律服务市场的又一热点和机遇。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高、速度快,1983年以来,先后颁布施行了《商标法》、《专利法》、《技术合同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首次使用“知识产权”概念,确定了对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在加强国内立法的同时,我国还参加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在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水平上逐步与国际接轨,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软件(以下简称“软件”)保护在当今知识产权保护中具有特殊性、新颖性以及高科技的特征,传统的专利法、版权法和商标法都可以对软件进行保护但结果却不尽人意,以至于软件保护成为当今知识产权界和法律界一个新的难题。本文只就软件著作权保护作一点探讨,由于笔者水平所限,必然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诚恳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软件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在电子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们已经达成共识,软件是人类智慧和知识的结晶,是计算机的灵魂,是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的科研、生产、生活的关键。在这种历史和科技背景下,软件开发者,或计算机软件研发机构,或计算机软件制造厂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他们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经过艰苦脑力劳动取得的成果如何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
我国于1990年颁布了《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了软件是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为了适应对软件著作权保护的特殊性,1991年发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了软件著作权保护的具体方法;之后,又发布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规定了有关软件著作权登记和管理的程序性内容;2001年,我国根据加入WTO的要求和知识产权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对《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进行了符合性修订。该等法律对软件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软件的法律定义
新修订的条例第二条界定,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
(二)计算机程序与文档的法定内涵
&&& 1.新修订的条例第三条第1款规定,“计算机程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动转换成代码化指令序列的符号化指令序列或者符号化语句序列。同一计算机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标程序为同一作品。 &&& 2.新修订的条例第三条第2款规定,“文档”是指用来描述程序的内容、组成、设计、功能规格、开发情况、测试结果及使用方法的文字资料和图表等,如程序设计说明书、流程图、用户手册等。
(三)软件著作权受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
新修订的条例第四条规定表明,软件要获得我国《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保护,必须同其他作品一样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具有独创性,“必须由开发者独立开发”,而不是对他人作品的剽窃或非法复制;二是软件开发者已用某种客观实在的形式将计算机程序表现和固定下来,“已固定在某种有形物体上”。
(四)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
根据新修订的条例第八条的规定,软件著作权人依法享有软件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许可使用权及由此获取报酬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权及由此获取报酬的权利。
(五)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的主要形式
新修订的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了10种软件侵权行为的存在形式,分别涉及对软件著作权人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侵害,概括地讲,软件侵权行为的主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 1.剽窃。剽窃是指将他人依法享有著作权的软件窃为己有并发表或者登记的行为。剽窃的主要表现是采取抄袭或部分抄袭等方式,在他人软件上署自己的名称(或姓名)并发表或者登记。
&&& 2.非法复制。非法复制是指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将他人软件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行为的行为。非法复制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盗版,这种侵权行为直接掠夺了正版厂商的市场份额和商业利润,是目前最为普遍的软件侵权行为,危害性十分明显,也最为公众熟知。
&&& 3.擅自使用。擅自使用是指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又无法律根据,对他人软件实施演示、修改、翻译、注释、应用的不合法的使用行为。比如,一个企业未经授权在其内部计算机使用系统中安装和应用他人软件;又如,擅自修改、翻译、注释他人软件并进行市场推广,并追求非法利益。
&&& 4.擅自许可他人使用。擅自许可他人使用是指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又无法律根据,未经授权许可第三人使用他人软件的行为。一般情况是,计算机硬件以及系统软件生产商、分销商或零售商为了推销其生产、经销的硬件或软件,未经授权在其硬件中预装软件或者在销售系统软件中搭售、免费搭送他人软件。
&&& 5.擅自转让。擅自转让是指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又无法律根据,未经授权将他人软件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特别是,具有一定软件开发能力和声誉的生产商将他人软件剽取后直接署上自己的名称对外发表和销售,更具有隐蔽性和侵害力。
(六)侵犯软件著作权的法律责任
根据新修订的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行为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并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软件著作权保护的局限性
根据著作权法“Idea(思想)/Expression(表达)两分法”的基本理论,新修订的条例第六条规定,“本条例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不延及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操作方法或者数字概念等。”对此规定的理解,应当不仅是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等软件的外在表现形式在法律保护范围内,而且形成该等计算机程序和文档的逻辑结构、表述方式等能够固定化的内容也应当在法律保护范围内,只是将一切属于智力活动和没有外在表述的智力活动结果(思想)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但从以上关于软件著作权保护范围的阐述也可以得出一个带局限性的结论,即除著作权外,软件这一新型智力劳动成果的全方位保护还有赖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综合性司法救济。
站在权利人的角度:软件侵权诉讼策略 (一)诉前准备
&&& 1.调查了解:倾听当事人陈述,结合掌握的软件保护法律知识和诉讼经验,通过多轮座谈,多角度提出问题或者设想,要求当事人提供相应证据证明自己陈述的事实存在或者其知道的证据取得渠道。通过反复对比和多角论证,至少应当确定软件侵权行为以下四个构成要件的基本存在:
&&& (1)争议指向的软件存在并受法律保护 &&& 第一,调查争议指向的软件是否符合《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关于软件的法律定义、法定内涵,是否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概念。 &&& 第二,确认争议指向的软件是否达到受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是否是软件开发者独立开发、有独创性、能够固定在某种有形物体上等。
&&& (2)当事人是软件著作权人 &&& 第一,核实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 &&& 第二,通过相关证据确认当事人对指向的软件依法享有著作权,即当事人就是权利人。
&&& (3)侵权事实的存在 &&& 第一,调查确认侵权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及其资信状况。 &&& 第二,进行侵权调查,确认侵权行为是否存在及侵权行为实施的对象、期间、地域及过程。
&&& (4)侵权后果 &&& 第一,调查侵权行为是否给被侵权人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如有,要求当事人提供相关证据并详细说明实际损失,以及商誉或者名誉上的损害。 &&& 第二,调查侵权行为是否给侵权人带来了违法所得;如有,尽可能收集证据并予以说明,必要时向人民法院申请诉前或诉中的证据保全,主要包括在侵权人实施侵权行为期间的销售资料与财务会计报表等。
&&& 2.收集、整理证据
&&& (1)收集、整理当事人提供的证据 &&& (2)根据诉讼需要,补充收集当事人未能提供的证据。 &&& (3)本着有利于诉讼的原则,对于可以收集到的关键证据,应当接洽并提议当事人委托公证机关进行诉前证据保全,封存证据并出具诉前证据保全公证书。一般而言,该等关键证据主要是将侵权人在实施侵权行为中的软件应用程序固定在硬件设备、电子软盘或者其他某种有形物体上等。 &&& (4)当事人不能提供且其诉讼代理人收集证据难度大的情况下,应当及时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证据保全。一般而言,该等证据主要是将侵权人在实施侵权行为中的软件应用程序固定在硬件设备、电子软盘或者其他某种有形物体上,以及侵权人在实施侵权行为期间的销售资料与财务会计报表等。 &&& (5)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的情况下,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 3.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分析,与当事人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按照一致意见起草起诉书,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充分考虑软件侵权案件的特殊性、复杂程度和可能出现,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 (1)起诉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 &&& (2)起诉书应当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并明确、简练地阐述事实和理由; &&& (3)提交且只提交起诉必要或人民法院要求提交的证据。
(二)开庭前的工作
&&& 1.软件侵权纠纷胜诉的关键在于证据的详实和证明力,开庭前必须重视证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判断,为法庭调查作好充分准备。 &&& (1)根据对案件情况的深入了解,进一步挖掘和收集证据。 &&& (2)对与软件技术相关证据的审慎处理: &&& 第一,要求当事人或其委托相关专家详细说明其享有著作权的软件的独立开发过程、独创性、固定形态、完成时间。 &&& 第二,要求当事人或其委托相关专家从完全技术角度对被侵权人享有著作权的软件和侵权人实施侵权行为的软件进行分析、比较,分别列举差异性和共同点(包括共同错误)。 &&& 第三,应当收集和整理当事人的技术背景资料,及其争议指向的软件开发背景资料。 &&& 第四,就以上技术论证结果,应当进行充分的法律分析、论证。 &&& (3)结合案情,针对证据的不同证明对象出具证据清单。 &&& (4)应当根据证据及证据的取得渠道和方式,认真分析证据证明力,确定举证策略,研究举证责任倒置的可行性。 &&& (5)根据案件审理的需要或者人民法院的要求,及时、有步骤、完整地提交补充证据。
&&& 2.代理意见的拟订 &&& (1)代理意见应当紧紧围绕诉讼请求展开。 &&& (2)拟订代理意见应当主动与当事人沟通,共同商讨,达成共识。 &&& (3)深入分析侵权人的答辩主张(如有)及其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证据,找出双方争议的焦点,在有目的地补充收集证据的基础上,不断充实代理意见。 &&& (4)代理意见也可以针对对方当事人的答辩重点展开。一般来说,软件著作权合法性、权属问题、侵权行为与侵权后果的存在是对方当事人抗辩的重点。
(三)庭审及其各阶段的处理方法
&&& 1.笔者认为,只要不确实涉及到当事人的隐私和商业秘密,软件侵权诉讼的公开审理能够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和社会舆论的广泛监督,更有利于权利人依法维权。
&&& 2.法庭调查阶段 &&& (1)抓住案件的焦点问题,按照证明对象的逻辑顺序和重要程度,逐一举证,说明证明对象,客观展示证据的证明力。 &&& (2)当事人应当充分准备并做好软件程序的当庭演示,最好能够以比较通俗的语言向合议庭说明软件的运行环境、技术支持及应用功能。 &&& (3)当事人应当以比较通俗的语言对被侵权人享有著作权的软件和侵权人实施侵权行为的软件进行分析、比较,分别列举差异性和共同点(包括共同错误)。 &&& (4)对难以以一般分析、比较说明的技术问题,应当提请人民法院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技术鉴定,并监督鉴定人员组成与鉴定程序的公正性。
&&& 3.辩论阶段 &&& (1)结合法庭调查情况,完整表述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以及事实与理由的重要部分;时间许可的话,可以分别列举支持主张成立的相关证据。 &&& (2)结合侵权人的答辩,重点说明对当事人依法享有软件的著作权和侵权人侵权行为的客观存在;时间许可的话,可以分别列举支持主张成立的相关证据。 &&& (3)联系软件业发展的一般状况,结合案情,充分批判软件侵权的行为后果和社会危害,以及权利人的损害状况。 &&& (4)根据本案的事实与理由,从法律角度阐明侵权人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
&&& 4.最后陈述 &&& (1)根据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情况,简明扼要地表述侵权行为的存在与侵权人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 &&& (2)根据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情况,对未能向合议庭说明但认为需要补充的内容进行必要的简略的说明。 &&& (3)在软件侵权案件中,最后陈述以当事人为主表明对本案的态度和请求,可以得到合议庭的理解。 &&& (3)如果根据庭审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合议庭组成人员审理软件侵权案件有难度的情况下,应当不迟疑地提请人民法院组织知识产权专家和法律专家进行论证,以达到辨析案情,充分说理的目的。
(四)代理词的形成
&&& 1.软件侵权案件的审理是一个需要逐步深入,层层剖析的过程,因此,应当结合事实与理由,负责任地拟订一份有理、有据、有节的代理词,在案件开庭后判决前,既能够给合议庭组成人员以深刻印象,也能够吸引他们认真分析案情,并最终有利于公正判决。
&&& 2.软件侵权案件代理词的形成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1)紧紧围绕诉讼请求 &&& 应当结合当事人双方各自观点和提交的证据,反复对比、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诉前、诉中、诉后的观点,把注意力重点放在以诉讼请求为中心的事实与理由阐述、说明、论证上。 &&& (2)重视软件著作权的存在与权属的论证 &&& 软件侵权案件中,对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查找“权利”的瑕疵或“权利人”享有该项著作权的瑕疵,进而以“权利”不受法律保护或“权利人”不享有该项著作权来抗辩,以“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反向逻辑来推定侵权行为的不存在。由此,对涉及到软件著作权的存在与权属问题,必须予以充分重视,提前做好证据上的准备,尤其是软件的独立开发过程和独创性,在代理词中应结合证据一一阐述、论证。 &&& (3)注意对侵权行为的描述及其与侵权后果之间因果联系的论证 &&& 在软件侵权纠纷中,对侵权行为的描述及其与侵权后果之间因果联系的论证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对方当事人确实对“某一软件”行使了权利;二是,对方当事人对“某一软件”行使的没有合法依据;三是,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的“某一软件”的著作权归属我方当事人;四是,结论——对方当事人对“某一软件”行使权利的行为侵害了我方当事人依法享有的软件著作权。 &&& (4)正确把握赔偿数额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 在知识产权纠纷案中,如何确定侵权的损害赔偿问题十分敏感,既要避免当事人无穷期望而扩大赔偿请求,承担过高的诉讼成本;也不能为节省诉讼成本而降低合法利益的请求权。笔者以为,在确定侵权赔偿时至少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 一是,依照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赔偿是对损失的赔偿。即在能够计算出权利人实际损失的情况下,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提出赔偿请求,当然,还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 二是,在权利人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情况下,尽可能收集和提交侵权人违法所得的证据;在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调查收集,清查侵权人的违法所得,并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 三是,在权利人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都不能确定的情况下,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由此,必须认真地、客观地阐述侵权行为的存在、侵权后果以及侵权人的主观过错,同时应当详细列举权利人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人、财、物的投入,阐述软件开发者所付出的艰辛,以便于法官对侵权情节的客观判断和赔偿数额的合理裁量。 &&& 四是,赔偿数额不应低于软件许可使用费或者转让费的合理数额,否则难以有效扼制侵权行为的蔓延。
两个软件司法保护措施的改进
多年来,人民法院针对知识产权保护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等特点,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庭,选配了一批业务能力强的法官,在审理过程采取了多种形式提高审判水平、保证办案质量,总结积累了一些审判经验和司法原则。但笔者认为,以下关于诉前证据保全和侵权损害赔偿两个具体问题的改进,应当有助于更好地体现人民法院软件侵权诉讼审判活动的公开性、公正性和严肃性。
(一)关于诉前证据保全
&&& 1.应当提高对软件侵权案件中诉前保全证据的认识。 &&& 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但同时也规定了“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而且,为了更好实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根据新修订的《著作权法》第五十条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软件侵权纠纷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证据保全。应当说,这在立法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体现了软件著作权保护机制的加强,也体现了对软件开发者艰苦智力成果的尊重。但由于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的隐蔽性和侵权人的利益群体化,权利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调查取证难度非常大,人民法院的司法审判是软件著作权人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障的基本途径和最后一道防线,应当提高对软件侵权案件中诉前保全证据的认识,严格依法做好软件侵权纠纷诉前保全证据工作。
&&& 2.加强保全人员业务技术素质和提高设备的专业化程度。 &&& 软件具有技术含量高、表现形式多样化、固定形式新颖等特征,要做好软件侵权纠纷的诉前证据保全工作,不仅要求保全人员具备熟练操作电脑的技能,具有软件专业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对软件产品的客观认知能力;还应当配备与软件技术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新装备。
&&& 3.在人民法院不具备相关力量的情况下,可以委托软件技术人员进行诉前证据保全工作;确有必要的,可以邀请公证机关、工商部门、公安机关等协作开展诉前证据保全工作。
(二)关于侵权损害赔偿
&&& 1.赔偿数额计算方法的规范化要求 &&& 在侵权损害赔偿原则性条款确定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规定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以避免自由裁量权的任意扩大。 &&& 2.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立 &&& 如前文所述,由于软件侵权行为的隐蔽性和侵权人的利益群体化,权利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调查取证难度非常大,无论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还是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都难以准确计算,对被侵权人的赔偿往往存在“十赔九不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即法院在确定侵权者的经济责任时,除了参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或者人民法院视侵权行为的情节确定的赔偿数额以外,应当增加判令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惩罚性赔偿责任,使侵权人能够正视法律的威严。 &&& 3.综合治理与赔偿数额累计制度 &&& 软件只作为一般文字作品进行著作权保护值得知识产权界和法律界反思。笔者以为,软件应当综合治理、全方位进行保护,在司法实践中,能否考虑一并完成软件保护中关于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和商业秘密侵权的审判以及对侵权刑事责任的追究,在侵权损害赔偿上实行数额累计制度。
本文是笔者根据诉讼实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同事们的共同研讨,经过较长时间思考后的心得。在文章的最后,笔者有几点建议,指望相关部门参考:
(一)我国对软件保护只限于著作权是远远不够的,既然采取单行法规予以特别保护,在立法上未尝不可将软件所涉及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和商业秘密保护纳入统一单行法规,以实现对软件这一新型智力成果的全方位保护。
(二)司法实践中,软件保护的司法救济因人的素质原因存在较多缺憾,包括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和律师在办理软件保护案件中都突显了司法队伍素质与软件开发等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差距,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能否成立专门的软件保护专题小组,会同相关司法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就“软件技术与法律保护”这个专题采取集中培训、联席会议、较大范围座谈等方式,力邀软件技术专家、知识产权专家和法律专家同步指导,加强软件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知识产权理论的交流,以提高包括律师在内的司法队伍有关软件保护的业务技术素质和法律素养。
(三)结合当前日新月异的软件技术进步,发动软件开发者和软件著作权人的积极性,由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牵头,与司法部门、IT业界共同发起“中国计算机软件保护论坛”,每年召开一次,从软件技术发展、知识产权理论动态、立法与司法保护等方面进行广泛研讨和交流,突出软件保护的特殊性和新颖性,以适应软件保护的动态需求。 (出处:)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软件著作权侵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