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吉祥押韵表的顺口溜

【转】写诗词曲,哪怕是写顺口溜、现代诗,都要押韵!
谈谈诗词(曲)押韵
诗词一定要押韵吗?众所周知,诗词属于韵文中的一种典型体裁。所谓韵文,其基本特征(也是必要条件)就是押韵。诗词(曲),哪怕是顺口溜、现代诗,既然是韵文,当然一定要押韵。不押韵,就不是诗词(曲),只能叫散文、长短句或别的什么。
押韵的好处主要是两条:一是体现语言的韵律美,便于朗诵或吟唱,便于记忆和传播;二是有助于提高作者正确发音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使你学会从丰富的同义近义字词中找到最适合的那一个。
什么是押韵?首先要明白“韵”的概念。我们汉语,属于单音节发音的语言,即每个汉字,只有一个音节的发音。在音韵学上,每个音节的发音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声”,后一部分为“韵”。以“东”字为例,其“反切法注音”为“德红切”,汉语拼音“dōng”;反切法注音中前面的“德”是东字的声部,拼音为声母“d”;而后面的“红”表示东字的韵部,汉语拼音为“ong”。所谓押韵,是指在同一首诗词或韵文中相关各句的相同位置(通常在句尾)使用韵部相同的字。如“东(dōng)”、“同(t&ng)”、“工(gōng)”等字,其后面的韵母都是相同的“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把它们安排在各句相应的位置上,就形成了押韵。
诗词押韵有规律(规则)吗?先说说用韵的标准:广义地讲,只要相应位置上的各字发音中尾音(韵)相同,即构成押韵。但我国幅员广阔,方言众多(部分少数民族使用的非汉语语族的母语且不讨论),同一字的发音在各方言中不尽相同,所以为方便交流沟通,现在一般是用标准普通话的发音作为用韵标准。(过去,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汉代以前用韵完全按照口语发音,汉末的三国时期至晋代,人们开始了用韵标准制订上的尝试,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各种韵书的大量出现。然而在此间仍未形成统一的用韵体系,自然也还谈不上标准。直至隋代陆法言《切韵》的出现,才开始有了统一的用韵规范,以后的各朝各代纷纷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各时期相应的用韵标准,其中对近代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金代官方在宋代《广韵》基础上编订的《平水韵》。)今天我们进行诗歌或相关韵文的创作,用《中华新韵》就可以,即按照现代语音制订的用韵标准。《中华新韵》比较简单,只有14个韵,直接用汉语拼音的韵母押韵,如盐(yan)、先(xian)、间(jian)、元(yuan)等字,它们的韵母分别是an、ian、uan,其中ian的第一个字母i和uan的第一个字母u称为“韵头”,而押韵时,韵头不必相同,只要后面的韵母相同即可,所以un、en、in通押;ei、ui通押;ong、eng、ing、iong通押;a、ia、ua通押;o、e、uo通押;ai、uai通押;ei、ui通押;ao、iao通押;an、ian、uan等通押;ang、iang、uang通押,等等。
现代汉语,普通话分为四声即阴平声(1声,如先xiān)、阳平声(2声,如咸xi&n)、上声(3声,如显xiǎn)、去声(4声,如现xi&n)。严格意义上的押韵,是要区别声调的,此即所谓的平仄,在现代汉语中,平声指1、2声,仄声指3、4声;一般1、2声之间的同韵字可以相押;3、4声之间的同韵字可以相押,而1、2声与3、4声之间不押韵。古代发音中有一种“入声”,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已不存在。在过去,入声声调不与别调相通,入声字只能押入声字。我主张不按古代韵书押韵,按《中华新韵》押就可以了,发音以《现代汉语辞典》为准。
再说说诗词中的押韵规律:首先是押韵的位置。在旧体诗词曲中,通常在句尾最末一个字押韵,有的是句句押韵,通常是隔句押韵。七律定格在第二、第四、(律诗)第六、第八句的句尾押韵,首句句尾字如和用韵之字属于同声调,一般也要押韵。绝句和律诗一般只用一个韵,而较长的长诗或排律允许使用两个以上的韵,称之为“换韵”。换韵,一般在头一个韵使用两个以上的韵脚后,换韵时在韵脚转换处一般要求相连的两句押韵,之后再连续用此韵可隔句押韵。对于词曲而言,押韵的位置有着严格的要求,不同的词(曲)牌有不同的押韵方法,这些可参照相应的词谱予以学习。词曲有换韵的,有平仄韵间押的。学习词(曲)时要注意这一点。
善于写顺口溜的同志为什么学写古诗词比较快?原因就是他们已经会押韵。初学古诗词(曲)乃至现代诗者,首先要学会押韵。
欢迎网友们都来谈谈自己的写作体会,互相交流。昨天许多网友就发表了很好的评论、感言和体会,像是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我很感动。希望今天也一样,大家共同开好这个学习古诗词的“研讨会”。欢迎广大喜欢古诗词的朋友都来积极参与!
网友6588xbd发言:
谢谢老哥的辛劳写作,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简明教材,我收藏了。欣赏学习老哥精悍明快的写作文风和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关于诗韵,我一直是根据汉语拼音判断平仄和韵脚的。我也转帖学习了有关诗韵的资料,只是在产生疑难时查阅一下,要想完全系统学好记住,那是要花功夫的。我的这些资料(含有佩文韵、平水韵和中华新韵)作为个人收藏是用私有发表的,现在我转作公开发表,以便与有兴趣的朋友交流共享。主要有:在我博客第9页6月13日的《诗韵》;第3-4页9月18日的《诗韵新编》(一)~(六)。现代青年人要能学点古时的蒙学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对写古诗词还是大有帮助的。我们记忆力所限,是记不下了。这里我博客第7页7月28日明司守谦撰《训蒙骈句》也可供兴趣者参考。
网友放之牧园发言:&&&
我赞同您的观点,诗歌没有韵不能谈及是诗歌。没有韵就是散文。事实上散文诗都应该有韵,便于阅读和记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诗文被歪曲了。无韵诗,朦胧诗也多多问世,搅得人们苦笑不得。尤其是有的文艺副刊,总有这样的专页,刊登这类的诗文,理由是不能忘记有这样的读者群。则不然,这样做的背后你在误导读者,从诗词理论的高度上看,没有理论根据的存在和支持。我们赞同诗词创作的多元性,但最基本的理论诗歌不用韵,就是白话文。&&&
我国是诗的国度,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诗家创作提供了最广阔的创作源和灵敏度。为什么好的诗文至今传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韵的运用恰到好处。设想李白的诗如果没韵,能流传到今吗?但是,韵
的运用古典诗的创作讲一韵到底;新诗则不同,讲究混韵和变韵的原则。这就是说不论新旧诗文都要用韵,没韵不成诗。在诗家面前胡说一气,见谅!
网友清风明月发言:
拜读先生新作《写诗词曲,哪怕是写顺口溜、现代诗,都要押韵!》,增加不少见识。按照文中所说:“押韵时,韵头不必相同”,那么“成cheng
”“英ying”
涌yong”属同一韵对吧?(还童答:对)这样可押韵的字,范围就大大的拓宽了。谢谢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绝句和律诗押韵的顺口溜(急啊)_百度知道
绝句和律诗押韵的顺口溜(急啊)
把下面句子改成顺口溜绝句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以押韵居多。第二句和第四句则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律诗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若押韵可押邻韵;若不押韵时,限用仄声字。诗的偶数句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除首句外的奇数句,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用韵的字在诗中不能重复出现。
提问者采纳
绝诗首韵非必求,起句压韵易诵通。为求抑扬三尾仄,二四韵脚常平声。律诗规则说法多,单论韵脚说一说。首句若压可邻韵,首句不压声用仄。偶句必韵多平声,一韵到底不刹车。奇除首句声用仄,韵字不重是原则。是这样吗?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律诗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冬日逢雪 昨夜闻风唳,不知有雪来。 素染枯叶地,银镶菊花台。 天地难分界,远山不见黛。 待到红日出,怎留一片白?纯属原创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播放列表加载中...
正在载入...
分享视频:
嵌入代码:
拍下二维码,随时随地看视频
短酷看美女,照片做视频
短酷APP:照片做视频,一键生成,一键分享!
还可以配乐、加字幕,追女神、看美女必备!
留意说话!很押韵的顺口溜!
上 传 者:
内容介绍:
留意说话!很押韵的顺口溜!
Channel Me 精选
我来说点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网文[0号 |
| 京公网安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403号
<img src="" width="34" height="34"/>
<img src=""/>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http://"/>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没有数据!
{upload_level_name}
粉丝 {fans_count}
{video_count}
{description}11岁女孩 编写“迎奥运”拼音顺口溜_新闻中心_新浪网
11岁女孩 编写“迎奥运”拼音顺口溜
  本报讯(记者 王朝辉 实习生 刘林霞)为了迎接奥运会的到来,元氏县一名11岁的小学生创作了一首迎奥运拼音顺口溜,不仅包含了所有的拼音字母,还非常押韵,令亲朋好友都感到很惊奇。
  元氏县马村乡使庄村的殷小迪今年11岁,上小学五年级。暑假期间,老师留了作业,让每位同学写一个顺口溜。在奶奶的指导下,小迪写了篇以拼音字母为主的奥运顺口溜。
  “开始她要写顺口溜时,我跟她说,你那么喜欢奥运会,怎么不写个跟奥运有关的呢?又有趣,又有意义。没想到,不一会儿她就写好了,而且写得很押韵。”奶奶说,小迪是本月初创作出这首顺口溜的,当时全家人和亲戚们都觉得很惊奇。
  看见姐姐写了个“迎奥运”拼音顺口溜,小迪9岁的妹妹开始大声念起来。现在,小迪全家人都已学会念这首“迎奥运”顺口溜了。
  附顺口溜:
  迎奥运,好热闹,老师同学全都到。
  迎奥运,心情好,我把拼音找一找。
  aoe,iuv , 队伍排列要整齐。ai ei ui,ao ou iu,走起路来雄赳赳。
  ieueer,anenin , un在后面驾着ün。
  angenging 带着ong ,大鼓敲得咚咚咚。
  迎奥运,学bp, mfdtn l。
  迎奥运,飘彩旗,gkh j q x。
  迎奥运,zh ch sh,老师同学不要迟。
  迎奥运,抛彩球, r在后面不能丢。
  迎奥运,zc s, 外国朋友也支持。
  迎奥运,y和w,我们争当文明东道主。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押韵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