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从人类学历史与理论的角度来看待历史的么

  自序  也许很多人看到这个题目会问我:“你为什么要从三万英尺俯看中国历史?”是的,我们知道历史是宏大的。相比于别的学科而言,历史是最喜欢宏大叙事的。而在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历史中,中国历史尤为宏大。中国历史本身就拥有几千年的长度,这已经让兴致勃勃准备有一番作为的历史学者感到吃力了。另外中国还有着保存历史档案的良好习惯,官修的正史、地方志,加上数以千万计的野史足以让每一个历史研究者感到眼花缭乱,从心底发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喟叹。  我不是司马迁、班固、司马光这样的天才历史学家,我也无力写出《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这样的旷世之作。皓首穷经地在故纸堆中去找寻中国历史的真相对我这样一个庸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既然不能慢慢地察看中国历史,那么我只能俯看了。俯看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俯看时空转换下中国历史的风云际会;俯看中国历史令人咨嗟的背影……  那为什么是三万英尺呢?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著名的《全球通史》里写到:“就如一位栖身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所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或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判然不同。”那我们站在三万英尺去俯看中国历史自然与古代那些端坐在官廷之上,埋头书籍整理的历史记录者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三万英尺的高度是中国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我想站在这中国地理的制高点上俯看中国历史,一定也会发现中国历史本身的制高点。  弗朗西斯科?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我多少觉得这话说的过于含糊,我见过太多的人读史最后读成了偏执狂。我总是告诫自己要小心陷入这样的危机。后来历史越读越多,我才知道那是他们没有思考。读史确实可以使人明智,但是那需要我们的独立思考和仔细推敲。明朝末年李贽说的很有道理:“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我们读书如果一切都听从古人怎么说,那么我们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须记住:博古最终的目标是通今。我不是在写历史普及性作品,在三万英尺俯看下的中国历史没有故事。我不喜欢说历史故事,因为有很多人比我说的好的多的多,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我听到这些历史故事我想到了些什么,故事背后又隐含着些什么。听完故事不是哈哈一笑就忘了,我们更重要的是警醒自己不要像有的故事里的主人公那样愚蠢。所以,我把我读历史的这些思考写出来,是希望能够启发大家,如果能够引发大家的一点思考,那就善莫大焉了。  一个家族如果患了红绿色盲症,医生可以通过对家族族谱的分析寻找到解决办法。可是如果一个民族患了“红绿色盲症”又该怎么办呢?历史学者不容推辞。在三万英尺的高空我努力地去找寻中国历史中的那些“隐性基因”,寻找中国历史的“死穴”,探求解决的办法。因为站的高,我可以从纵横向上去思考我们的历史进程。我相信普世的价值观念,正是因为普世价值观念的存在,历史才显得有意义,历史学者追求终身的也应该就是这种普世价值观念。“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希伯来的这句谚语说的很漂亮。我想对于我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终究有一天我会有所发现。  当然,我所书写出来的这些观点大多都是一家之言,在学术上显得过于苍白也是经不起推敲的,我自己也偷懒不想去考证这些看起来天马行空的推测,所以大家不必太纠结于具体观点的对与错。当然,如果你有兴趣去考证这些看法,那我我的朋友,我为你祝福,愿你有惊世的发现,我只求能给你一点我的想法和启发。这些都是我读史是最真实的想法,因为真实,所以鲜活,因为鲜活,所以生动。在三万英尺的高空,我俯看中国的历史,宠辱偕忘矣。  因为我爱读杂书,巫医乐工百家之言大多有所涉猎,加上平时爱胡思乱想,所以很多时候会产生一些看起来很奇怪的问题,(例如我读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就自然地产生了一个问题“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有国家发动过货币战争吗?”)这些问题我也会在书中一并提出来,希望能够启发各位学人。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在这些问题上略加着力,应该会有所发现来解答我的困惑。提前谢谢各位学人了。  和绝大多数的网络写手写历史不同,我反对盲目地去解构历史。历史可以很鲜活,但是历史不是像胡适说的那样“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是有着客观的规律的。《圣经》中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大抵如是。因为历史的发展和走向都在遵循着客观规律,说的玄乎一点就是所谓的“天道”。我们大家都知道世上没有永远不灭的王朝,无论这个王朝在开头多么的气势恢宏。因为天道如此。而这正是我们俯看历史所能发现的,历史就像经纬线一样交叉出现,等待我们去细细的去俯察。  在三万英尺俯看下的中国历史呈现出的色块差异是如此的鲜明,对这些文明的色块一一加以仔细凝视,我将中国历史已经逝去的接近5000年岁月划分为传说时代(约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841年)——轴心时代(公元前841年——公元9年)——文明时代(公元9年——公元1368年)——落日时代(公元1368年——公元1861年)——重建时代(公元1861年——公元1991年)——信息时代(公元1991年——Now)。中国历史的每个时代色块都发出或明或暗的光亮,给我们以巨大的启迪。我将努力通过我的文字来向你描绘每一个时代色块,来向你展示那逝去的岁月之光,来向你传达真正的时代雅音。  我记得陈寅恪先生每次讲课总会开宗明义地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小子我学识有限,但也妄自菲薄一次,写一句:在这本《从三万英尺俯看中国历史》中我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让我们一起从三万英尺俯看中国历史。
楼主发言:439次 发图:50张
  今天先贴出自序,明天正式开贴,不知道大家看了有没有兴趣?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多提意见啊。三新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友情顶下 加油
  大家顶起,让我看到大家的热情啊  
  这几个妇女,丑的吓人
  趕上首頁了,嘿嘿,樓主加油!  研究歷史,可以站在前人的肩上,希望樓主能給大家不一樣的感覺~~
  @ancharn 8楼   ???  ------------------------  似乎举报你了,看错了,,不好意思啊,呜呜,以为你是发色图的
  一、传说时代(约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841年)  小论传说时代  我所说的传说时代上起于公元前2717年,那是学者们推测的黄帝出生的年份,下止于公元前841年,这是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的第一个确切年份。在这接近2000年的历史中,中国文明从涓涓细流最终汇成奔腾四方的黄河文明。  我选择黄帝的出生作为传说时代的开始是因为学术界公认黄帝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所以我不选择比皇帝还早的燧人氏、神农氏、伏羲氏作为传说时代的开启者,虽然他们也是生活在传说中的先祖,我也会适当地提到他们的一些传说。同时,我选择公元前841年作为传说时代的结束,是因为从这以后的历史都有了历史学家的详细描述,神话被史书所取代。信史开始形成,传说时代结束了。  正如传说时代这个名字所说的那样,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传说。历史有真实性,传说也有真实性、历史的真实排斥一切虚伪,传说的真实却在夸张的故事中反映历史。传说是历史的文学后方。幸亏有了这个文学后方,不然这2000年的历史我们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面对逝去的2000年传说时代,比我们早2000年的大史学家司马迁就感到茫然无措了,他不知道这个时代到底发生了些什么,所以他只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想象力去猜测这个时代,尽量给这个时代伟大的人物排出谱系来。无疑,这种猜测带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现在的我们凭借着有限的考古史料,已经发现了司马迁猜测的很多错误,但这丝毫不影响司马迁伟大历史学家的地位。因为两千年后的我们,虽然有着先进的技术和发达的学科体系,但是我们对于传说时代知道的并不比司马迁多,我们和司马迁一样茫然无措。  时间洗刷了几乎一切关于这个时代的遗迹,就像伟大的祖先黄帝只留给了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一个空空的衣冠冢。时间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强大的存在,它将一切销毁的干干净净,不留下哪怕一点点的痕迹。传说时代的一切似乎都可以说是虚假的,因为这只是传说,最严谨的历史学家也无法保证传说的绝对真实性。但是如果你相信,一切传说就是真实,就是历史的隐晦表达。  传说时代是中国文明最开始的时代,这时候的中华文明还非常的脆弱,但是文明的火花已经产生。我们的祖先在传说中告别了饮毛茹血,和野蛮挥手作别,选择了文明。房屋、织布、舟车等都是传说时代的伟大发明,人的孤立区域存在被打破,国家最终取代了部落,“中国”这个象征着统一的概念也开始被大家广泛的认同。  传说时代的人们生存水平还是很低的,虽然根据中国古代史书的记载尧、舜、禹都是活了好几百年的人,但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传说。实际上,传说时代的人们时时刻刻在和大自然作斗争,就像我在其中所写的那样,这似乎是一个怪兽横行 的时代,各种邪恶的怪兽肆虐人间,洪水泛滥,百年干旱,这些我们现代人遇到都感到束手无力的问题,我们的先人自然也遇到了。严酷的环境呼唤着带领人民战胜灾难的英雄,这也是一个产生了英雄的时代。黄帝带领着他的部族统一了华夏,中华文明的基石由此奠定;禹带领着人民治水十三年,最终疏通了天下河道;武王革命牧野一战,敬德保民成为时代主旋律……  传说时代的一切都带着梦幻般的迷离色彩,这就是三万英尺下传说时代的主色块,紫色梦幻。但是紫色也是贵气的,传说时代完全有资格感到贵气,因为它是其后一切伟大或悲哀时代的先祖,所有人都得在它面前恭恭敬敬地鞠一个躬,默念一声:“先祖”。谁也无法否认这个时代的荣光与骄傲。  传说时代因为时间久远而被历史的烟云所笼罩,我在三万英尺的高空都感到了历史的模糊和不清。我努力地去拨开这些迷雾,寻找一则则传说背后的历史真相。高空的风终究会吹散这些迷雾,让历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展现出迷人的光彩。  让我们一起沿着传说去触摸那个失落的时代,在精神上完成一次探险。
  @三新青年 希望有大师风范!!!!!!!!!!!!
  周末问候 顶
  希望不会让我失望
  mark,很有兴趣,希望不要太监。  
  三新加油,L狂顶啊。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它的名字叫印度,当然也有可能叫中国。 我们不要盲目的瞧不起印度人,毕竟印度和中国一样是一个千年文明古国,大家可以说是难兄难弟,可是我们还是喜欢嘲笑印度。例如,每年春运的时候我们在调侃中国火车票“一票难求”的时候,都还不忘嘲笑印度火车的“挂票”现象,这在我看来就是孟子所说的五十步笑百步。  0002  女娲和伏羲兄妹结婚的故事,让后世儒家的伦理学者们伤透了脑筋。我们知道,乱伦是受到世人谴责的伦理禁忌,可是历史却明明白白地写着我们的祖先——造人的大神女娲和伏羲是亲兄妹结婚,这实在是一个让人笑不出来的玩笑。当然,现代人类学研究告诉我们近亲结婚在原始社会是十分普遍的。中国古代儒家学者们当然不知道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只有一方面拼命强调女娲和伏羲的兄妹婚姻是迫不得已的,另一方面直接否定女娲和伏羲的兄妹关系,说他们只是夫妻,当然也有的说伏羲根本没有娶女娲,伏羲和女娲只是兄妹关系。儒家学者做这些解释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都生活在一个“礼教大防”的时代,乱伦是绝对不允许的,是道德败坏的,以至于对我们祖先的行为都不敢去直面,只有自欺欺人,而我们后代的学人也被这些学者所困惑,到现在还在争辩女娲和伏羲的关系。  0003  伏羲创造出了八卦,“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这样的话语似乎在向我们表达八卦能够堪破天地人事间的秘密信息,在几千年的历史上也确实有很多人用八卦推测未知,有些似乎还极为准确。现在我们依然有人用八卦预测未知,因为科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人们对于未知总是在疑惧中带着好奇。但在我看来,伏羲创造出来的八卦其实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至少具有宗教的雏形,那些长短不一的代表阴阳的符号其实就是符咒。因为这种宗教尚在初期,发展相对来说还不完善,还保留了很多原始社会朴实的自然知识在里面,所以又表现出了一定的科学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先是周文王的改进,后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者又不断加以完善,八卦这种宗教最终走向成熟并融入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之中,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和理论来源。  0004  女娲和伏羲根据传说都是人头蛇身。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绝大部分都是人头蛇神,因为传说中的龙就是以蛇为原型的。在汉朝出土的一幅壁画中(如下图),人头蛇神的女娲和伏羲蛇尾紧紧缠绕在一起,中国的学者从这其中看到的无疑是交配的动作。可是一个不熟悉中国神话背景的美国学者看到这幅壁画中缠绕在一起的蛇尾竟然想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并且撰写了一篇长文论证这壁画中缠绕的蛇尾暗藏的生命密码。看完这个美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不禁感叹道:“对于传说时代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怪不得美国学者研究《山海经》能从中发现星际探险的秘密。
    美国学者从这幅女娲伏羲交尾图竟然看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你又从中看出了些什么呢?也许世间的秘密都暗藏在这幅图中呢。
  很好噢,期待更多佳作  
  顶一下
  回复第1楼,@三新青年  今天先贴出自序,明天正式开贴,不知道大家看了有没有兴趣?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多提意见啊。三新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  LZ可喜可贺
加油哟  
  我不发图,我只看书。。。
  0005  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一般都会带一个“女”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母系社会的影响。像人文始祖黄帝就据说姓“姬”,蚩尤据说姓“姜”,姜太公也姓“姜”,所以我们应该明白秦始皇为什么姓“嬴”而不是“赢”了。这些古老尊贵的姓氏都带有“女”字,但现在看来这些姓氏都已经十分衰微了,人数少的可怜。也许贵族永远只能是少数人吧。  0006  经常有女性向我抱怨现在男权社会对他们的不公,然后恨恨地开始诅咒男权社会,希望早日结束男权的统治。听到这些声音,我一般只是淡淡一笑,然后告诉她们,根据历史和考古的发现,人类社会的母系社会长达几百万年,而男权社会还不到五千年,我们男人几百万年都熬过来了,你们才熬几千年抱怨什么呢?  0007  我觉得中国文化塑造的最神奇的形象就是龙。龙是一种三栖动物,可以在天上飞,可以在树上盘,可以在陆上爬,可以在水里游,海陆空全方位都是龙生存的空间。我们中华文明不也是这样吗?有海洋文明的灵动,有大陆文明的厚重,在一开始就表现出成熟大度的气魄,领先了世界几千年。我相信终有一天中华文明可以再次“龙飞九天“。  0008  我们有着很长的龙的崇拜的历史,龙图腾一直是中原汉民族的精神图腾。但是目前流行的“龙的传人”这个概念却只有30年左右的历史,不是中国人一直以来就有的民族观念。1978年,侯德健凭借着这首《龙的传人》确立了其在台湾音乐界的地位,后来侯德健来到大陆,这首歌开始风靡大陆,“龙的传人”的说法开始在中国人之间流传开来,加上后来王力宏等一批明星的翻唱,“龙的传人”才开始逐渐成为中国人的代称。但是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是没有的,因为在龙图腾主导下的中国古代,“龙”是用来特指皇家的,只有皇室可以使用和“龙”有关的器玩、服饰、礼仪等等。设想一下,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下,普通中国人敢自诩是“龙的传人”吗?诸葛亮倒是被人称过“卧龙先生”,可那是在社会大混乱的三国时代,诸侯割据自立为王的时代,政府威权丧失无力去实施惩戒。要是在清朝,那诸葛亮的结果可就不好说了!我想在中国古代敢自诩“龙的传人”的结果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历朝法律里面惩罚最重的一条“谋大逆,诛九族”。  0009  黄帝不仅仅是一个人名,还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符号。黄帝这个文化符号一直以来就是团结所有中国人的纽带。无论是居住在中原腹地的汉人,还是深遁漠北草原的匈奴人,还是住在南方山地的土著人都承认黄帝是自己的祖先。也许他们经常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互相贬诋,但是他们都共同信奉一个祖先。这实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和中原王朝掐了几千年架的匈奴人竟然和汉人信奉一个祖先,世界历史上恐怕也找不到同样的事情了。我们最为推崇的诸子百家对于黄帝也是推崇有加。直到今天无论我们中国人身在何方,无论中国政府是何种意识形态,我们都还自豪地自称炎黄子孙。在这个意义来说,黄帝和炎帝的生命是真正地不朽了,因为所有人都相信我们是炎黄子孙,而不是蚩尤的后代(虽然我们可能真的就是蚩尤的后代)。
    红山文化的代表——中华第一玉龙,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呢?因为在崇尚龙的中国,它被很多机构用作原型标志。龙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图腾。
  力顶兄之大作!
  说的好,,顶,顶,顶。。。
  神作,大家顶啊
  0010  黄帝时代有着非常多的诸侯国,有的史料说达到“万国”之多,搁现在正好可以开万国博览会(世博会的早期称呼)。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到黄帝时代控制下的土地面积只是现在的很小一部分,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国家呢?这就要从“国”字的繁体字“國”的起源说起。我们知道,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象形是汉字的重要功能。简化的“国”字象形性大大削弱,这也是目前简化汉字受人诟病的地方,虽然更加易于识记掌握,但是象形的功能缺大大削弱。“國”的意思就是一人持戈,修造围墙以保护土地。也就是说,国的核心是土地。这样谁占有了土地,谁就可以为一国。所以几乎人人可以自立为国,没有后来的周天子分封,谁都不管你,很多国其实就是一个小村庄,现在的两个村庄间的械斗,在传说时代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因为这时候国家和民族的观念尚未完全形成,真正像老子所说的那样是小国寡民,统一的观念还没有植入大家的头脑之中。由此,我们更能发现黄帝的价值所在,正是他奠定了我们这个统一国家的基础。  0011  在我看来,黄帝绝对不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在对待别的民族的态度上和后世的尧、舜重视德行的感化完全不同。黄帝相信并重视武力的作用,黄帝事业发展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来看就是一部战争史。在最开始黄帝通过武力搞定了身边所有的小诸侯,让大家都开始信服他的统治。然后又通过三次战争打败了另一个野心勃勃的部落首领——炎帝,最后甚至将炎帝的部族完全的化入了自己的部族。最后黄帝试图一统天下,向新兴崛起的蚩尤发起讨伐战争。根据一些伟大的神话传说,战争在一开始似乎进行的非常不顺利,黄帝的军队连连失败,但是黄帝凭借着将士们的努力和上天的帮助,最终还是在涿鹿大败蚩尤,南方的蚩尤没有像炎帝那样投降,黄帝毫不犹豫地将之擒杀。我们应当注意到这些战争几乎都是黄帝主动挑起的,在这个意义上来看,黄帝似乎是个“战争狂人”,对敌人也缺乏宽容。当时这些在我看来都无损黄帝“人文始祖”的形象,因为没有黄帝这些看起来残忍的战争就不能缔造出一个文化认同意义上的中华民族。  0012  根据史书的记载,黄帝长着四张脸,能够同时看到四方发生的一切。有的学者说这是黄帝安排亲信到四方监视诸侯;有的学者说这是黄帝“布诚心于四方”就是传教;还有的学者说这是黄帝居住的房子的特点。我仔细想了想觉得“黄帝四面”的神话传说说明不了任何实质性的内容,这只是对帝王统治目标的一种文艺表达,和政治、宗教毫无关系,就像后世的文学作品要给包拯一只在夜晚可以自由出入阴间的枕头一样。黄帝作为一个统摄全国的君主,其必然会派亲信这人去监视四方诸侯,也会去传布自己的政治、宗教主张,但是这和“黄帝四面”的神话没有什么关系。
    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传说他在位时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支持下!
  有时间了细细读下
  顶顶。。。。  
  楼主没有存稿?现写现贴么
  对红山文化比较感兴趣,LZ能多写写这方面么,红山和仰韶的转换之间。。。。
  @我是传传奇 32楼   楼主没有存稿?现写现贴么  -----------------------------  我已经写完了这一部黄帝时代了,30万字左右,现在在写第二部轴心时代,因为轴心时代涉及到的人和事件比较多,需要看的学术论文数量也多了起来,所以写的比较慢!加上年关将近,所以贴的比较慢,1月份左右大更,现在存稿。  红山文化、仰韶文化。,还有最近几年考古发现逐渐形成的东夷文化,在传说时代的故事里面我都会说到的。我想你所说的转换应该是这几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吧?这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后来中华文明的开拓性作用是这部传说时代的主题所在的。  加我好友吧,希望继续多交流,继续关注,谢谢!
  物以类聚,人与群分。我也喜欢读史
  @三新青年 34楼   我已经写完了这一部黄帝时代了,30万字左右,现在在写第二部轴心时代,因为轴心时代涉及到的人和事件比较多,需要看的学术论文数量也多了起来,所以写的比较慢!加上年关将近,所以贴的比较慢,1月份左右大更,现在存稿。  红山文化、仰韶文化。,还有最近几年考古发现逐渐形成的东夷文化,在传说时代的故事里面我都会说到的。我想你所说的转换应该是这几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吧?这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后来中华文......  -----------------------------  已关注楼主。对的,有人说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是同时期并列关系,也有人认为仰韶文化借鉴了红山文化的体系,我觉得相互应该都有影响关联的,想看看他们之间是如何过渡的,再又如何联系到黄帝的,红山的龙和凤又是黄帝部落的图腾,楼主见笑了,只是粗浅看过红山文化,不甚明白
  三万英尺的高度是中国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我想站在这中国地理的制高点上俯看中国历史,一定也会发现中国历史本身的制高点。  说得好,很有性格的文章,先收藏再慢慢学习。
  0013  现在很多人喜欢穿宽大的汉服摆造型觉得非常潇洒,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汉服是怎么来的?是汉朝人确立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汉服比汉朝早的多,是在黄帝时代确立下来的,史称“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在黄帝之前,人民就知道把兽皮、树叶往身上一裹,只要能遮住关键部位就行了,和野人差不多。“人文始祖”黄帝和他勤劳的妻子嫘祖看到这种情况觉得很难看,于是就回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教会了人们裁衣的知识。并且新的织布原料蚕丝也被发现,大家穿着的衣服开始变得整齐而好看起来。服饰的变化往往是文明发展的前奏,而不仅仅是一种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当宽大的袍服取代原始的兽皮、树叶,文明之光就在中国的大地上亮起来了。在我看来,在服装上的这次改革是黄帝一次非常重大改革,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少的服饰变革之一,下一次变革要到几乎2500年后的战国时期了。  0014  司马迁《史记》中塑造的黄帝形象非常奇怪,几乎和以后的秦始皇、汉武帝没有什么实质性差别,充满着儒家对于神圣君主的想象。首先是神农氏统治彻底崩溃,无力约束手下诸多的诸侯。作为诸侯之一的黄帝上承天命,通过武力征服了诸多诸侯,最后在涿鹿打败了最“邪恶”的诸侯蚩尤,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伟大时代。  黄帝在统一后和秦始皇、汉武帝一样,首先继续武力征服局部割据的诸侯,大力镇压诸侯的叛乱。同时黄帝开始大规模地发展道路建设巩固统一,这和后来秦始皇修建“驰道”一样,因为只有确保道路的通畅无阻,中央政府才能迅速结集部队平定地方上的叛乱。黄帝还开始大规模的巡视地方,这和秦始皇、汉武帝巡视天下没有任何区别。当然作为儒家理想中的君主,黄帝还文化天下,和手下大臣一起,发明了一系列东西,像文字、舟车、宫室、缫丝技术等等。黄帝还和秦汉帝王一样设立过“三公”!看完司马迁的记载,我不禁感慨司马迁真的敢想啊,真是没有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啊。黄帝被司马迁塑造的实在是太完美了,就是后世儒家期待的文治武功兼具的伟大君主啊。  当然,反正黄帝的时代由于时代过于久远,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历史学家能说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所以随便司马迁怎么说吧,没什么事儿,也没人能拿出确切证据说明他说的不对。我们现在一些玄幻小说不也是这样吗?随便写黄帝时代,什么诸神大战,天地大战都整出来了。  0015  目前学术界对于《黄帝内经》的研究可以说是异常火爆。在养生学大行其道的今天,《黄帝内经》可以说被吹捧到了无以加复的程度,几乎可以解决我们现代人的一切疾病问题。我对这些吹捧,多少还是持着怀疑的态度,我不相信这本托名作者为黄帝的医学书籍能够解决我们现代人都无法解决的医学问题。毕竟,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知道的肯定比黄帝知道的多的多,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但是《黄帝内经》这本书却向我们透漏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黄帝时代人们就开始重视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医学知识开始产生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全书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录的形式探讨了病机病理,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据说现在你只要读懂了这本书,就能获得博士学位。
  有水平  
  顶  
  楼主鬼才啊!
  好文笔  
  天下大事尽在楼主掌中  
      顶起!
  顶一顶,加油  
  0016  黄帝时代现在看来似乎是一个怪兽横行的时代。黄帝这边有“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的旱魃和“所到之处皆雨”的应龙。蚩尤这边有风伯、雨师、魍魉魑魅、山精鬼怪等三大类别的怪兽。风伯和雨师这样的名字看起来似乎像人,实际上也都是怪兽。风伯“长着鹿一样的身体,布满了豹子一样的花纹,头象孔雀,头上的角峥嵘古怪,有一条蛇一样的尾巴”;雨师是“商羊神鸟,一足,能大能小”。黄帝和蚩尤就像专业的驯兽师一样,放出这些怪兽来参加战争。这些怪兽的结局没一个有好下场。战败者蚩尤这边的怪兽就不用说了,大多都被胜利者杀死。即使是战胜者黄帝这边的怪兽也大多因为损失过大而流落地方,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黄帝害怕他们功高盖主,所以将他们发配到了地方。为此,中国的自然环境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旱魃所在的北方就少雨多旱灾,而应龙所在的南方就多雨多涝灾。这些都是传说,我和一般学者一样,这些怪兽都是一些部落的名字,他们留在地方,是黄帝安插亲信监视地方诸侯的结果。  0017
  黄帝手下战将旱魃和应龙根据传说是一对情侣,并且是极其苦恋的那一种,文艺的表达就是先天性不能在一起的爱情。旱魃属于火的德行,到哪儿哪儿就干旱,可以应龙却是水的德行,到哪儿哪儿就下雨。“水火不相容”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可是旱魃却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应龙,夜夜在其窗前唱着缠绵悱恻的情歌。俗话说的好,“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张纸”,很快应龙也爱上了旱魃,虽然旱魃长的不是一般的难看。但是,命中注定他们不能在一起,他们的爱情只能是有花无果,在黄帝的命令下,两个人开始了漫长的没有尽头的异地恋。旱魃并分配到北方,所以北方多旱灾,应龙被黄帝安排到南方,所以南方开始多雨。我想,如果黄帝不拆散他们,那么中国的气候该有多好,没有旱灾也没有水灾,风调雨顺啊。可怜有情人却不能终成眷属啊!  0018  应龙是黄帝手下有名的战将,亲手擒杀了作乱的蚩尤和夸父,深得黄帝信任,所以黄帝把他安排到刚刚平定的南方叫他镇抚三苗。我们知道,龙是分很多种的,应龙就属于其中比较高级的一种。龙在一百岁长龙鳞之前叫做蛟龙,长了龙鳞而没有长角叫做螭龙;龙五百岁的时候长角,所以500岁的龙称为角龙,一千岁的龙开始长翅膀,称为应龙,大概是因为有了翅膀龙能答应一下就能飞到吧。所以,应龙是普通龙三次进化的结果。但是,无论是蛟龙、螭龙、蛟龙还是应龙都不是龙的正统。正统的龙是苍龙,苍龙代表着东方的几个星宿的集合,也就是东方至高无上的青龙。
    毛泽东写到“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天下英雄,又有几人能够驯服这苍龙呢?又有谁能征服龙图腾的中国呢?
  今天去滑雪去了,更新的有点晚。第一次滑雪啊,虽然摔了很多次,但是很喜欢滑雪啊,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去的!想看楼主滑雪照吗?嘿嘿嘿!
  加油,不错,出版了请吃饭~
  0019  既然说到了龙,我就顺便说一下龙的九个儿子吧。传说中“龙生九子,子子不同”,龙的这九个儿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出现的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老大囚牛,我们常用“对牛弹琴”来比喻不懂音乐。可是,囚牛却喜音乐,常常蹲立于琴头接受艺术的熏陶;老二睚眦,我们现在也有一个成语叫“睚眦必报”,就是说他的。睚眦生性嗜杀喜斗,所以常常被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老三狴犴,长得像老虎,非常有威力,喜好诉讼,是个“执法狂兽”,常见于古代牢门之上,用来震慑震慑囚犯,民间有虎头牢的说法,是辨明是非,伸张正义的神兽;老四狻猊,长得像狮子,很现在狮子一样是个不喜欢运动的家伙,喜欢静静地坐着发呆,倚靠在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老五饕餮我想大家都很熟悉,是个“吃货”,并且是超级能吃的那一种,常见于古代烹饪的鼎器上,夏、商青铜器便可到处可见饕餮纹,是一个有首无身的狰狞猛兽; 老六椒图,长得像蚌,性情非常温顺,常见于大门上,衔环守夜,阻拦小人,是求学,求子,升职的保护神;老七赑屃,龟形有齿,气大好负重,一般背负石碑于宫殿中,更多是被用来给帝王驮功德碑,几乎每一个帝王陵寝里面都有他。赑屃被认为是长寿、吉祥,走鸿运的保护神;老八螭吻,又名鸱尾或鸱(chī)吻,是个好奇的人,喜欢站在高处张望,常站立于建筑物屋脊,作张口吞脊状,就是每一栋建筑上都有的鸱兽,根据房屋等级的不同鸱兽数量也不同,最多的是北京故宫太和殿有10只。螭吻被认为是宅院守护,驱邪纳福,安居乐业的神兽;老九貔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皮休,又叫辟邪,从名字我们就能看出这是一种好的神兽,即能招财,又能守护财富,掌握财运,是招财进宝的保护神。但他生性凶猛,专吞金银肚大无肛,只进不出,有点吝啬鬼的气质。  龙的这九个儿子现在你能叫出几个的名字了?叫不全吧,查字典去吧,下次去古建筑里面参观,你就找出龙的儿子们,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让你的朋友震惊去吧!还有一点令我感到纳闷的就是,龙的儿子们为什么一点都不像龙?这基因变异的也太明显了。我一个做遗传基因研究的朋友告诉我,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是物种杂交的结果,也就是说龙分别和牛、不知名怪兽甲、老虎、狮子、不知名怪兽乙、蚌、乌龟。鸟、不知名怪兽丙杂交才产生了这些怪兽。可是生物学知识告诉我们,不同物种之间有着生殖隔离。自然科学又一次陷入无法跳出的怪圈了。但是社会学知识却可是解释这种现象,那就是这些怪兽都是部落的图腾,龙的这些奇怪的儿子都是民族融合的产物!你认为这样的解释有道理吗?   0020  据说,当黄帝的官员仓颉创造文字成功之后,"天雨粟,鬼夜哭",因为他们知道文字将会穷尽世间的一切秘密,鬼怪们感到无比恐惧。果然创造出来文字后的人们开始了文明的书写,自然世界的秘密逐渐在人们面前显露出来。但是,现代语言学者索绪尔却告诉我们鬼神们的担心纯属多余,因为语言根本不可能穷尽世间的秘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东西是语言无法表达的,语言束缚了人的表达。其实,早于索绪尔几千年的老子就在《道德经》开篇说过“道可道,非常道”,“道”就是不可言说之物。语言到底能不能言说尽人的一切?语言能走多远?这在学术界一直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尤其是在西方现代哲学语言学转向之后。对于这些争论造字的仓颉自然不会知道,他只是模仿鸟兽的足迹创造出了这些符号,让我们的文明在方块字间流传下来。
    每次去参观古建筑,在驮碑的赑屃前面总会有人叹道:“好大一只乌龟啊!”有人甚至恶搞着说“好大的龟头啊”。听到这些,我们是不是应该告诉他们点什么呢?
  好帖,坐等更新。
  顶了  
  坐等更新  
  顶  
  顶一下  
  先马克,再拜读
  我是水哥的同学,写的真好,很有深度。
  0021  在蚩尤和黄帝的战争中,蚩尤使用了“烟雾”武器,我估计是放火或者利用了大雾天气。黄帝的军队因此发生大规模的“迷路”现象,士兵找不到自己的统帅,统帅也无法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士兵在何方。黄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无辜的动物被杀害了。它的名字是夔。据说夔这种怪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可怜的夔就因为自己“其声如雷”而被黄帝擒杀。黄帝将夔兽的皮支撑了八十面战鼓,把他的骨头作为鼓槌,效果果然非同凡响,“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以鼓来号令士兵士兵的行动,这是记载中最早的一次。但是,这个故事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夔到底有多大啊?一只夔兽的皮竟然能做成八十面战鼓。夔到底是动物还是一个部落?我认为是动物的可能性大一些,也许就是犀牛或鳄鱼。但是,黄帝绝对不止杀了一只夔兽,而是很多只,甚至可能是物种灭绝式的大屠杀,造成当时就是珍稀动物的夔兽彻底濒危,但是并未灭绝,因为据说后来秦始皇也擒杀过一只夔兽。从此夔兽彻底消失了,以至于我们现在无法一睹“神兽”风采,呜呼悲哉!  0022  黄帝杀夔兽以制皮鼓的传说透漏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音乐的产生和发展。皮鼓不仅仅可以在战场上作为军队的发号施令工具,还可以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所以有了皮鼓的伴奏就自然有了原始歌舞,有了原始歌舞,原始祭祀就有了主要形式。鼓的发明就像一张“多米诺骨牌”引发了文明发展的连锁反映。同时由于皮鼓的声音非常大,声调区间也比较宽,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被视为群音之首。所以,皮鼓在后来的祭祀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在所有乐器演奏之前演奏的乐器。同时,在龙山文化遗迹的考古发现也表明,在陪葬品中出现鳄鱼皮鼓那代表着墓主人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尊崇的地位。我们现在很多人不理解鼓的这种内涵,以为鼓就是一种“下里巴人”的乐器,没有一个孩子去把敲鼓作为兴趣(架子鼓等西洋鼓除外)。其实,鼓真的是一种高雅乐器,在黄帝时代甚至被认为能和上天沟通的乐器,只是到后来衰落了,所以大家不愿意学也是正常的。  0023  民国时期非常推崇黄帝的地位,“国父”孙中山就亲自祭拜过黄帝陵。当时推崇黄帝的主要原因在于宣扬民族主义,为驱逐满清政府做宣传。那时候提出来黄帝纪年法的构想,这在我国纪年法上是一个创举。黄帝纪年法就是以黄帝出生的那一年作为黄帝元年,取代西方的基督纪年。按照黄帝纪年法2012年应该为黄帝4710年壬辰年。目前,仍然有学者在号召大家以黄帝纪年来取代现在盛行的公元纪年法,目的在于“唤醒国人、恢复和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但不抵制外来文化”。公元纪年法正在遭受一次冲击,西方学者已经做出了实质性的努力。首先,公元纪年法的公元元年是基督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可是西方学者经过考证,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耶稣并不是公元元年出生的。另外就是,公元纪年法宗教色彩太浓,对于不信仰基督教的民族是一种强制性“侵犯”,所以伊斯兰文明坚决抵制公元纪年法。在二战后,西方宗教信仰热情下降,大量的西方学者也开始抛弃公元纪年法,积极寻找新的纪年方法。在这方面,我觉得中国台湾的学者做的比较好,他们在使用中国传统纪年法的同时,也在旁边标注西元年份。“西元”的用法比我们“公元”的说法好的多,因为这表明了我们对自己纪年法的一种尊敬。此外,使用公元纪年法给我们在古代历史的研究上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便。但是公元纪年的方法由于使用广泛,被大家普遍认同,黄帝纪年法要想取代公元纪年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942年,蒋介石题写了“黄帝陵”三个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只是后来岁月变换,政权更迭,蒋介石的题字也就被大家都熟悉的“题字狂人”郭沫若所取代了。
  @三新青年
真的写的很棒!lZ,历史存在你深深地脑海里...你的心里!
要火!!!!!
  写的真长,不过不是冗长。。。学数学的飘过(大家理解)  
  0024  黄帝文明到底发源与何处,即史学界的地望问题,到现在还是一个谜题,也是学术界至今还在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关于黄帝的起源,东南西北的说法都有。“东方说”的一个主要考古证据就是在山东大汶口发现的遗迹要远远比同时期其他文明先进;“西方说”的主要证据就是黄帝起于姬水,姬水可能就是现在陕西是渭河;“南方说”支持的人最少,证据在于黄帝似乎葬于洞庭湖畔,所以,湖南也一直自称黄帝故里,只是知名度比较小;“北方说”主要认为黄帝是游牧民族,当时的游牧民族应该崛起于北方。在我看来,这些解释都有道理但又都有问题,大汶口遗址没有发现和黄帝文明直接相关的文物;而“西方说”对于姬水的解释又太过于主观臆测;最不可信的就是南方说,因为南方在我看来是蚩尤的九黎部落而不是黄帝;“北方说”作为一种新兴的看法令人耳目一新,但是它却没有考虑到五千年前的时现在的渭河平原、汾水谷地也是适合放牧的。在这么多的看法里,我偏向于认同“西方说”,但是我这儿的“西方”却不是渭河平原或者汾河谷地,而是现在的中亚地区,因为史书中无数次地出现“昆仑”这样的词汇,黄帝就是从昆仑山进入中原的,这也是昆仑山在中国文化上至高地位的原因。我认为,黄帝本是中亚的游牧民族,后来由于气温逐渐变寒,黄帝的部落开始南下,从昆仑山进入中原,最后在渭河平原发展壮大。  0025  黄帝到底有多少个妻子我们不得而知(我估计不会少于十个,别的部族应该会向黄帝进贡很多美女,纯属猜测,猜测祖先,罪过罪过)。但是黄帝最有名的妻子有两个,一个是嫫母,突出特点有二个,其丑无比但贤惠无比,一个逼男人成功,一个助男人成功。很多人知道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却不知道中国古代“四大丑女”(嫫母、钟无艳、孟光、阮家女),嫫母就是四大丑女第一位。但是她贤惠地向黄帝提出过很多有益建议。这让我想起了大家调侃的一个有趣历史结论:要想成功就娶丑老婆(像诸葛亮、梁鸿)。黄帝的另一个妻子是嫘祖,也就是大家供奉的蚕丝娘娘,据说是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的方法(这种专利技术在唐朝被印度人窃取,我在后面会详细论述到)。在文明上这是巨大的进步,可是在我看来这却也是妇女的自身的一种失落,从此妇女可以开始了长达几千年的在家“女织”生活。  0026  黄帝的时代无疑是一个“一夫多妻”的时代,因为毕竟那是一个男权开始确立的时代。在我看来,“一夫多妻”的形成是男权社会确立的基本标志之一。女性作为一种社会财富,在男权社会必然会被分配,有了分配就有了多和少的差别。在母系社会,盛行的是“走婚”制度(现在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还保留着“走婚”这种制度),在“走婚”制度下“人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我发现可以从婚俗的角度来划分历史的阶段如下:“走婚时代”(母系社会)——“一夫多妻”(封建社会)——“一夫一妻”(资产阶级社会)——“无父无母”(共产主义)。
    中国丝绸起源于黄帝时代。按照古代“男耕女织”的性别分工,我们的先民尊崇黄帝的妻子嫘祖为养蚕缫丝技术的发明者。这位伟大的女性为我们后人留下的丝绸令世界感到震惊,甚至成为此后中国的代称。
  后生可畏
  顶一下!
  @三新青年
08:52:22    1942年,蒋介石题写了“黄帝陵”三个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只是后来岁月变换,政权更迭,蒋介石的题字也就被大家都熟悉的“题字狂人”郭沫若所取代了。  -----------------------------  无耻的政治投机者!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在三万英尺俯看下的中国历史呈现出的色块差异是如此的鲜明,对这些文明的色块一一加以仔细凝视,我将中国历史已经逝去的接近5000年岁月划分为传说时代(约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841年)——轴心时代(公元前841年——公元9年)——文明时代(公元9年——公元1368年)  ================================================================================================  文明时代被你从西元9年拉到了1368年,说明你的水平实在不怎么样啊。  三万英尺俯瞰?
三十英尺吧  西元1279年,文明华夏第一次整体灭亡于野蛮人之手,神州陆沉,这是五千年来的重大分野,  从此文明华夏走上相悖的道路,而西欧此后则开始将文明希腊的火种发扬光大,  这是整个人类史的第一层次分界点。
  @chichi3 76楼   ================================================================================================  文明时代被你从西元9年拉到了1368年,说......  -----------------------------  你认为1279年是中国文明时期的结束,这个在一定程度上受现在“蒙元帝国、大清王朝不是中国历史的进程”观点影响。这种观点我是不认同的,我还是坚持主流观点:“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期”。所以我把蒙元帝国的毁灭作为文明时代的结束!因为在蒙元帝国时代中国仍然是令世界感到震颤的力量,中华文明并没有彻底衰落。  还有就是我所说的文明时代这儿的“文明”和一般意义上的文明不同,这个我在写到第四部的时候会具体的解释,我这个“文明”更偏向哲学意义上的“文明”。  希望能多交流,继续关注啊。因为这文里面的个人观点比较多,所以有争议很正常。大家有什么争议都可以提出来,一起交流啊。争论性回复我都会回复的,加我好友什么的都行。我QQ,回答天涯即可。
  你认为1279年是中国文明时期的结束,这个在一定程度上受现在“蒙元帝国、大清王朝不是中国历史的进程”观点影响。这种观点我是不认同的,我还是坚持主流观点:“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期”。所以我把蒙元帝国的毁灭作为文明时代的结束!因为在蒙元帝国时代中国仍然是令世界感到震颤的力量,中华文明并没有彻底衰落。  还有就是我所说的文明时代这儿的“文明”和一般意义上的文明不同,这个我在写到第四部的时候会具体的解释,我这个“文明”更偏向哲学意义上的“文明”。  ==================================================================================================  主流观点?? 啥主流? 是赤俄毛子扶植的干儿子窃据华夏后的主流么?  那它们台面上还说麻列主义是社会发展方向呢,  白痴也知道那是瞎说。  蒙古时代。。仍然是令世界感到震颤的力量?  那当然了,华夏文明,伊斯兰文明已被它摧毁了一大半,西欧还没有开始爆发,弱小一枚,谁还算个力量?  另外,能不能插一句,日不落帝国时代,印度是令世界感到震颤的力量?  因为人家维多利亚姐姐的称号是“印度女皇”啊  野蛮满清要是能把各大文明摧毁一大半,那也一样,谁还来打它? 鸦片战争不会有,八里桥不会有,什么重建时代,压根不需要,是不是?
  只要不TJ,就一定顶下去  
  @三新青年 21楼     红山文化的代表——中华第一玉龙,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呢?因为在崇尚龙的中国,它被很多机构用作原型标志。龙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图腾。  -----------------------------  这件文物在国家博物馆地下展馆展出呢,实物要比想象中的大
  @sxh180 75楼     -----------------------------  话说老蒋的字真的不如郭沫若
  回复第82楼(作者:@瞬间光芒1971 于
23:48)  @sxh180 75楼   -----------------------------  ……刚劲有力,郭无法比  ==========  
  @chichi3 78楼   明清是中国文明的衰落期,台湾的史学界也是承认的,不仅仅是大陆的观点,外国史学界像编剑桥史的那群人也赞同这观点的。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世界就不再害怕中国了,孟德斯鸠就直接批判中国的专制,马嘎尔尼就说了中国会被打败的。你看康熙帝抗击沙俄那兵力投入比例,双方的差距应经很明显了。当时在蒙元时期,蒙元一直是世界级别的,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北京是世界性的大都市。  另外,蒙元帝国统治中国的时间不到100年。虽然没有被汉民族完全同化,但是汉民族的精神文化都还完好无损。这100年间是中国另一个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最终的结果还是汉民族的胜利,所以不存在什么华夏文化之亡的问题。蒙元帝国是中华帝国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明的一部分。  不是明清不想消灭其他文明,而是明清无能为力了,整个明帝国时期都无法解决蒙古人的问题,清朝在康雍乾时期都无法强制西南藩国了,暹罗的战争帝国都是失败。
  0027  黄帝时代的“一夫多妻制”迎合了父权建立的权威,作为军事首领的黄帝自然也必须占有较多的女性,为自己宗族的发展考虑。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随着父权的进一步发展,“一夫多妻”竟然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到奴隶制王朝建立的时候反倒变成“一夫一妻制”了。国家的法律开始规定:所有男性都只能合法拥有一个正妻。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原因就在于财产的继承,因为多妻造成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儿子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拥有对父亲财产的继承权。随着社会财富积累的增加,贫富分化的加重,对于财产继承问题也就越来越重视。而多妻多子在财产继承上所产生的问题实在是过多了,所以在后世一定只能有一个正妻,一定要有嫡庶之分,但是,后世毕竟是父权更加巩固的时代,所以虽然只能有一个正妻,但是却可以拥有无所多的妾。因此,我认为后世所谓的“一夫一妻”并不是真正的“一夫一妻”,甚至连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夫一妻制”也不是,西方情人文化的滥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变形了的“妾”。因为在一个男权主导的社会,女性的不平等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一夫一妻”的。  0028  在于黄帝时代的时间差不多的龙山文明遗迹中都出土了大量了孕妇像,有壁画、陶画,还有陶俑等等,有的学者据此认为黄帝时代女性社会地位较高,有着严重的女性崇拜倾向。这种说法在我看来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在黄帝时代父权已经建立,是典型的父系社会。那么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女性的画像和陶俑呢?在其实是另一种崇拜,即甚至崇拜。因为这些女性大多数生殖器官明显,有的甚至故意将之夸张化,随之也出土了大量的男性生殖崇拜物,被称为陶祖。陶祖几乎遍布整个龙山文化遗址区域,这无疑是男权建立的重要标志。  0029  在我看来,黄帝时代最重要的发明应该是陶器,可惜后来随着做工精致的瓷器的崛起,陶器反倒沦为了“下里巴人”的用具了,所以也就不再追述哪位先祖是发明陶器的人了。这样陶器的发明者真正成了劳动人民,只是在封建时代劳动人民的称呼歧视多于推崇。因为跟瓷器比起来陶器实在显得太粗糙了,太拿不出手了。但是在黄帝时代,陶器却显得至为重要,因为它是唯一的容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最多的东西之一。后世那些穷苦之人使用陶器也要远远多于瓷器。当然,在一个产生了阶级的社会里,陶器也有着差别,有的上面绘有精美图案,细土烧制做工精致,而有的就显得粗糙随意多了,几乎没有图案。更重要的是在黄帝时代,陶器开始大规模的量产,在仰韶文化的遗址里面发现了近百座陶窑,陶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同时,陶器也是那个时代不多的陪葬品之一,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黑陶将陶器的美丽于奢华展示的淋漓尽致。
    大汶口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40—前224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因发现与山东大汶口,因此得名。晚期黑陶大为增多,并有少量红陶、灰陶和白陶。这件黑陶把杯器形古朴,但图案相对单调。我想,星巴克如果在上面打上图案把它用做咖啡杯,一定能火。
  @三新青年
  无奈啊
  马克留名,占座记号~
  楼主:三新青年 时间: 09:12:38   @chichi3 78楼   明清是中国文明的衰落期,台湾的史学界也是承认的,不仅仅是大陆的观点,外国史学界像编剑桥史的那群人也赞同这观点的。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世界就不再害怕中国了,孟德斯鸠就直接批判中国的专制,马嘎尔尼就说了中国会被打败的。你看康熙帝抗击沙俄那兵力投入比例,双方的差距应经很明显了。当时在蒙元时期,蒙元一直是世界级别的,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北京是世界性的大都市。  另外,蒙元帝国统治中国的时间不到100年。虽然没有被汉民族完全同化,但是汉民族的精神文化都还完好无损。这100年间是中国另一个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最终的结果还是汉民族的胜利,所以不存在什么华夏文化之亡的问题。蒙元帝国是中华帝国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明的一部分。  不是明清不想消灭其他文明,而是明清无能为力了,整个明帝国时期都无法解决蒙古人的问题,清朝在康雍乾时期都无法强制西南藩国了,暹罗的战争帝国都是失败。  ===================================================================================================  马嘎尔尼就说了中国会被打败?  又编造人家的话,马戞尔尼哪里说了?  人家明明说的是鞑靼,  人家马戞尔尼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个野蛮鞑靼国家,不是文明华夏,  马戞尔尼算是3千英尺俯看中国历史(3万谈不上)了。  康熙不过一野鞑靼汗国酋长,对抗已开始进入火器时代的俄毛子军,当然大出其丑了,有啥稀奇?  蒙元一直是世界级别的?当然了,华夏,伊斯兰已经毁大半,西欧远未成长,  可这和文明有啥关系??  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  这是野蛮蒙古建的不成??  民族融合?  又扯赤俄毛子的干儿子窃据后的烂词,  朱元璋灭元,在中原的蒙古人被汉人百姓基本杀光,  融合啥了?  精神文化都还完好无损?  你嘴一张就完好无损了?  明初都用活人殉葬了,  那你倒说说,这是被谁影响了啊?  蒙元是中国文明的一部分?  你在做梦吗?  不是明清不想消灭其他文明?  又乱说,  明朝肯定不想消灭其他文明,  满鞑靼嘛,想做的和蒙古鞑靼一样,但是可惜,历史已经进入火器文明时代,野蛮鞑靼那套开始玩不转了,  蒙古帝国那批人要生在满清的时代,一样是被火器轰成渣的命,  他们的后代僧格林沁不是在八里桥做过表演了嘛
  你太吓人了!以前就觉得你历史超好哦....但完全没想到你是这么的吓人!!!!加油加油加大大的油!!
  不好意思啊,文中有一些错别字,0028则第三行的“甚至”应该是“生殖”。大家在看的过程中发现错别字随时提出来啊!谢谢啊!
  @chichi3 91楼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坚持“蒙元和满清帝国不是中华帝国,他们是对华夏文明的毁灭和破坏”
。但是我更加喜欢一些历史学家提出的“文明冲击说”,这种观点也是美国历史学界对于中国近代化的研究所持的观点。我认为这是一种对华夏文明的冲击,是中华文明的自我完善。  就像你承认的满清之时中华帝国已经无力外扩了,那这时候中国文明是不是走向“落日时代”了呢?  并且我说过我这儿的“文明”是偏向哲学意义上的,是对人的自由自觉的存在的状态的划分。   明朝人殉制度只是在明初,后来便废除了。  希望你继续关注吧,对于这文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因为我个人观点很多,你我观点不可能完全相同嘛!谢谢!
  兄弟。。你什么时候出书啊。。哈哈,加油哦。。顶顶
  Y染色體説明並沒有什麽融合。lz爲何不看現代科學成果。
  兄弟,出版商表示转椅子了。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