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晚年住暂住证在哪里办

股票/基金&
毛泽东晚年最信任的十个人:华国锋叶剑英均在列
支持方向键←和→浏览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 叶剑英传 
引 言  在松柏挺立、庄严肃穆的广州红花岗烈士陵园里,紧靠着广州起义烈士 墓右侧,矗立着一座身着元帅服、神态安详的石雕胸像。胸像的底座上镌刻 着邓小平手书的三个金色大字——叶剑英。胸像前下方,安放着叶剑英的灵 骨,上面覆盖一块长方形的褐色卧碑,碑上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 叶剑英逝世一周年时撰写的碑文:  叶剑英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我们党、 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由一个正直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彻底的共产主义者,在漫长 的充满艰难险阻的革命道路上,在复杂斗争的转折关头,面临危难,无私无畏,表现了非 凡的革命胆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丰功 伟绩。他盛德若愚,雄才经纶,谦虚谨慎,风范长存。“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 红”,概括了他光辉的一生。  这段辞约旨丰、意味隽永的文字,表述了叶剑英一生的伟大 业绩和高尚 品德。叶剑英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呢?当传记编写组的同志向叶剑英请教这个问题时,他想了想,回答说:“没有天 生的革命家。我自己只是在党的领导下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是的,“宝 剑锋从砥砺出”。叶剑英一生经历了几多风雨,几多磨难。他是在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下,扎根在中国大地上成长起来的革命家。现在,让我们沿着他的 足迹,来探寻一下他伟大而又平凡的人生之路吧!总 序  在五千余年中华文明史上,二十世纪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在这个时 代里,中华大地上发生的历史事变,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震荡之深刻,促进 之巨大,是前所未有的。二十世纪的中国史,是一部地覆天翻的历史转折的 壮丽史诗。  作为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最主要标志,就是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立。以此为界石,大致可以说,本世纪的前半个世纪,从旧民主主义进到新 民主主义,是为争取建立人民共和国而奋斗的历史时期,这是一个以武装斗 争为主要手段,为谋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的年代;本 世纪的后半个世纪,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则是为建设人民共和国而 奋斗的历史时期,这是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主要内容,为使中国成为一个繁荣 昌盛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年代。  时代赋予的宏伟的历史使命,落在亿万中国人民的肩上。无论是民主主 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自然都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的事 业,都是必须依靠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智慧和努力才得以实现的宏图大业。也 正是在这种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创造历史的活动中,才涌现了一大批反映群众 需求、体现群众意志、凝聚群众智慧的杰出代表。如同历史上一切重大变革 的时代一样,二十世纪的中国,是一个风云际会、英杰辈出的时代。正是伟 大的时代造就出灿若群星的历史伟人;也正是历史伟人们坚苦卓绝的奋斗历 程和忘我建树的光辉业绩,才最充分地体现着潮流之所趋、人心之所向,才 最深刻最生动地反映着奔腾前进的伟大时代。他们一生的业绩,恰恰构成了 从旧中国到新中国这一旷古未有的历史性大变革的缩影。正因为这样,修撰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的一代杰出历史人物的传记,其意义自是远远超 越记述个人身世的范围。这套传记丛书,无疑应当看作是,当代中国千百万 爱国志士、革命先驱的杰出代表用毕生的血和汗谱写出的挽救祖国、振兴中 华的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它将是永远矗立于世世代代人民心中的革命丰 碑。《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中的每一部传记,都可读作当代中国的救国 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史、建国史;每一部传记都可读作结束中国苦难 危亡命运的革命史,披荆斩棘建设社会主义的奠基史、创业史。《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首批编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期的开国元勋和各方面的最杰出人士的传记。这批传记的主人公将包括:党和国 家的主要领导人(其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的传 记,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出版)、人民军队中功勋卓著的元帅、 参与新中国创建大业的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各方面的著名爱国人士、贡献 突出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以及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 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等等。毫无疑问,他们既是当代中国最 卓越的代表,同时也是彪炳千秋青史的历史巨人。当然,如同一切历史人物 一样,我们时代的杰出代表也不可能不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必然会具有 这样那样的弱点、短处,一生中也不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某些过失。但是, 所有这些,当如日月之蚀,堂堂正正公之于众亦无损于他们形象的光辉。他 们为中华民族创建的功业,他们的革命精神、高尚情操,他们的鸿才睿智、 嘉言懿行,无不震古铄今,垂范后世。这是中华民族一份永远值得倍加珍摄 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必将成为培育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最好教材。 现在,中国人民正按照邓小平同志的宏伟设计,在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为在本世纪达 到小康水平,而努力奋斗。愿人们从这部《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中,以 这些历史人物的光辉业绩为典范,学习他们的革命献身精神、爱国主义情操 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伟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编辑委员会 一九九一年五月叶剑英传第一章梅水之滨一童年在雁洋  1897 年 4 月 28 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叶剑英诞生在广 东省梅县雁洋堡下虎形村一个个商人家庭。  梅县古称梅州、嘉应州,是一个钉着扎 00 多年历史的古老城邑。自明清 以来,梅县由于华侨日益增多,文教事业日渐发达,因而被称为“人文秀区”、 “华侨之乡”、“足球之乡”。梅县县城东 30 公里处的雁洋堡下虎形村,因 地势呈虎形而得名。它头饮梅江水,背负虎形山,气势雄伟,风光崎丽。据 叶氏宗词族谱记载,叶剑英的祖先是宋朝时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即所谓“客 家人”。叶家祖辈移居此地后,开山筑室,创业传宗。①叶剑英的祖父名福智()。他青年时期,在下虎形村附近的横山镇以屠宰为业,借屋 娶妻,生有 5 子。叶福智按照家谱,依次给 5 个孩子起名为铭祥、钦祥、鉴 祥、锡祥、钻祥②。  叶剑英的父亲叶钻祥(),与 4 位兄长同继父业,经营小本 生意。后来兄长们相继出走南洋,唯独他留在家乡。①叶钻祥自幼跟随仲兄钦 祥练习武艺,并考中过武秀才。尽管他练得一身武功,但无用武之地,只好 继续留在横山做酿酒、磨豆腐一类的小本营生。每逢圩日就到松口镇去摆摊 叫卖。此外,常常帮助穷苦人杀猪、打鱼,有时还兼做‘冰客”,往返于南 洋和雁洋堡之间,热情地为华侨和侨眷捎物送钱,传递信息。他心地善良, 耿直厚道,办事稳妥,颇为乡亲们所称道。②叶钻祥 19 岁那年,与一个名叫 陈秀云的姑娘结为夫妇。陈秀云比叶钻祥小 1 岁,生在松口镇梅教乡田背村 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陈玉华,母亲范氏,秀云为长女。她自幼没有读 过书,但聪明贤慧,勤劳能干,对客家妇女的“四头四尾”的妇工,即“家 头教尾”(教育子女)、“田头地尾”(种田耕稼)、“针头线尾!”(缝 补衣裳)和“灶头锅尾”(家务劳动)样样在行。她敬重公婆,体贴丈夫, 勤俭持家,睦族和邻。平时操持繁重的家务,还常帮人打点短工,补贴家用, 是一位贤妻良母。父母勤劳、善良的品德,对少年时期的叶剑英产生了重要 的影响。叶剑英出生时,中国正处在灾难深重的年代。自从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大清帝国 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以康有为、孙中 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忧国忧民,奔走呼号,力图 唤醒全国人民奋起,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抗争。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化, 促使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加速走向灭亡。
反动统治阶级越是接近末日,对人民群众的剥削和压迫愈加残酷。人民 的生活也就愈加困苦不堪。据《嘉应州志》载,清朝末年,梅县一带已是“土 瘠民贫”、“苛法密布,民不聊生”,叶剑英出生前后的家庭经济状况,同①
在梅州市、梅县党史办、梅县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查阅的资料,1987 年 10 月——1991 年 5 月。《光绪嘉应州志》,军事科学院图书馆藏书。②
《叶俊贤公词堂族谱》①
叶剑英谈话记录,1980 年 12 月 13 日。②
雁洋、横西部分于部、群众座谈记录,1987 年 10 月。梅县大多数劳动人民家庭一样,十分贫苦。后来,叶剑英的 4 位伯父到南洋, 积攒了些钱,寄回家来,由叶钻祥掌钱理事,合伙盖起一栋房子,为纪念父 亲,命名“福智堂”。那年月,天灾人祸不断,苛捐杂税又多,叶钻祥的小 本生意很难维持,家中常缺钱买米,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穷人偏多子。叶剑 英的父母先后生下 8 个孩子,因为贫病交加,无力抚养,有 4 个孩子未及成 年就夭折了。叶剑英还算幸运,勉强活了下来。父母按照家谱给他起名为叶 宜伟。活下来的还有 2 个妹妹,才英和顺英,很小就当了童养媳。顺英后来 又被转卖到江西,受尽折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兄妹才得以重逢。活下来 的唯一的弟弟道英(宜导),也是历经艰难,在颠沛流离、饥寒困苦的环境 里长大成人。①叶剑英 7 岁那年,父母送他到雁洋堡钟做泉、古玉泉私塾读书, 曾受教于雨苍公等。所学功课,无非是“诗云子日”一套。②中日甲午战争之 后,随着西方外来文化的侵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受到冲击,国人逐渐提 倡新学。梅县开展新学运动比较早, 1905 年,雁洋堡就办起了初级小学怀 新学堂,开设的课程有国文、算术、常识、唱游等等。学堂的先生都是思想 新颖的青年知识分子。叶剑英随着新学潮流,也转到怀新学堂就读。  贫家出俊才。叶剑英读书很用功。在学堂上课时,他聚精会神地听讲, 放学回来,一边参加家务劳动,一边坚持复习功课。书本成了他的新伙伴。每天晚饭后,他和弟妹们帮助妈妈收拾完碗筷,用抹布把小方桌擦得光光亮亮,就摊开书本,做起功课来。家里买不起油灯, 他就在大人的帮助下,从山上砍来一种野生的细竹,经过加工,做成“竹精 子”,点燃照明。“竹精子”燃烧时爆裂的火星,有时烧焦了他的头发,母 亲见了十分心疼,而他自己却仍在埋头读书,毫不在乎。这段灯下苦读的岁 月在叶剑英童年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0 年 5 月,
83 岁高龄的叶 剑英重访雁洋旧居时,看到几时用的小方桌尚在,触景生情,赋诗一首:八十三年一瞬驰, 木窗灯盏忆儿痴。 人生百岁半九十, 万丈霞光值暮时。  少年的叶剑英活泼好动,不但书读得好,而且喜欢体育活动,是个踢足 球、踢毽子的能手。他热爱劳动,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小同学们结伴上山 打柴。除了打柴之外,叶剑英还时常在横西村头那棵大榕树下,帮助父母喂 猪,卖“仙人粄”,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在那棵大榕树下,叶剑英还常常听来往的大人们谈今论古。他在这里听 过“三国”、“西游记”、“封神榜”、“岳母刺字”、“八仙过海”等故 事,也听过“长毛造反”的民间传说和孙中山革命的消息。叶剑英和小朋友 们慢慢知道了“红顶子”、“洋鬼子”不是好东西,便把“捉人子”、“打 野仗”的游戏改叫“打洋鬼子”。叶剑英通常是这种游戏的小首领。②大榕树下,可以说是少年叶剑英的另一个“大课堂”。①
访问阿绪嫂、叶选桥、叶复觉、叶选正、严焕松、严景松谈话记录, 年。②
在雁洋叶剑英元帅纪念馆查阅的资料,1991 年 5 月。①
《叶剑英诗词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 4 月版,第 209 页。②
访问张启成、陈耀忠、叶演豪、何亚顺谈话记录,1987 年 10 月。二 丙村三堡学堂  1908 年, 11 岁的叶剑英,已长成一个英俊少年。这时,家境也稍为好 转,父母决定送他到离雁洋 10 多里路的丙村三堡学堂住校读书。  三堡学堂,是由金盘堡、锦州堡、雁洋堡联合创办的一所公立高等小学。 这所学堂的校长和教员大都是不满清朝封建统治、主张“教育救国”的爱国 青年。当时学堂是四年制,设置甲、乙、丙、丁 4 个班次,叶剑英在甲班。 据他当年的同学温日新、温瑶生、廖光史回忆,叶剑英那时的学习成绩是几 个班里最拔尖的,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他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门课程外, 还多方借阅许多课外书籍,尤其爱好写诗作文。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拿去“贴 堂”展览。  学校聘请的一位名叫李煮梦的老师,诗文极好,才华出众,是柳亚子创 立的“南社”的诗友。李老师很欣赏叶剑英的诗文,经常亲加指点,使其习 作大有长进。叶剑英直到晚年还怀念这位启蒙老师,还能背诵李诗“调高位 风雨,笔健走雷霆”,“剑气纵横盘北斗,萧声凄咽拂南天”等佳句。①1977 年夏天,一次偶然机会,叶剑英得到一部“南社”集刊,诵读之余,回忆起 当年向李老师请教《诗经》的情景,在书的封面上意味深长地写下这样两句 诗:“说部我输李煮梦,小戎离黍出诙谐。”叶剑英自幼喜欢爬山和游泳,到了三堡学堂学习国文、英文、地理、体操等课程后,对山山水水更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到节假日,他常常约三、 五个要好的同学去游玩。附近的名胜“三坎石”、“仙水塘”、“北帝宫”、 “梅子坑”,还有阴那山的“灵光寺”,都曾留下他的足迹。他随身带着小 本子,每到一处,凡是刻有楹联的地方,他都要停下脚步,留意观看,一边 吟诵,一边抄写。就这样,一句句妙语佳联深深地印迸了他的脑海,对他不 断提高诗文写作水平很有帮助。当时,长夜如磐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在发生剧烈的震颤。自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于 1905 年在日本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 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以后,全国各地的革命党人相继组织武装起 义,向封建帝制王朝发起了猛烈冲击。在这种革命形势下,参加同盟会的梅 县籍留日学生也创办了《梅州杂志》,宣传孙中山的革命学说,同时把大批 革命宣传品寄回梅县。同盟会的《民报》,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 还有邹容的《革命军》等等,成了三堡学堂进步师生争相传阅的读物。叶剑 英读到这些革命书籍,常常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三堡学堂的进步老师,也不断向学生们灌输新的思想。校长谢鲁情是一 位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邦加岛的华侨富商之子,他受到孙中山思想的影响,回 国参加同盟会,创办新学,利用各种场合,向学生宣讲孙中山的学说。还有 一位老师林修明,也是同盟会会员,毕业于日本的体育学校,先后在松口体 育学堂和三堡学堂任教。他上体育课有个规矩,无论春夏秋冬,每次排队, 都要使队伍面向太阳。夏天学生们怕晒,请求背阴站队,他不答应,并且说: “你们长大后,应当准备投笔从戎,而一个真正的军人是不怕太阳曝晒的, 怕晒就没有资格当军人!”他常常把体育课当成政治课,借题发挥,向同学 们讲了许多历史上官逼民反的故事,从太平天国讲到义和团,从义和团讲到①
访问王匡谈话记录,1991 年 6 月 6 日。孙中山。 叶剑英从这两位师长处得到许多有益的教诲,孙中山这位革命先驱的高大形象,在他心灵上逐渐打下了清晰的烙印。三 剪辫子,打“潮勇”  有一次,林修明突然取下帽子,摘掉了头上的发辫,学生们的几十双眼 睛一下子都瞪大了。原来,林老师早已剪掉辫子,戴的是一盘假发。林修明 慷慨激昂,向学生讲述清朝规定男人蓄发,留辫子,要革命首先要剪掉头上 的辫子,表示反抗清朝封建制度的道理。叶剑英和同学们听了,十分佩服林 老师的学识和勇气。他和其他几个胆大的同学,也学着林老师的样子,剪掉 头上的辫子。这件事很快轰动了学堂和村镇。顽固保守的乡绅骂他们“无法 无天”,要校方严加惩处。叶剑英等几位同学由于得到校长谢鲁情和进步教 师的支持,胆量更大了。在他们的影响下,三堡学堂又有些学生跟着造了自 己头上辫子的“反”。那些顽固保守的人见此情景,连声哀叹,徒唤奈何。 剪辫子的风潮过去不久,学堂里又发生了另一件引起丙村轰动的事。  丙村是梅江边一个较大的镇子,也是一个比较热闹的码头。东来西往的 船只常常在这里停靠。当时,潮州的知府时常派官船到松口、丙村、梅县县 城运送货物,押解案犯,办理公务。一些潮州府的清兵,头戴红缨帽,身穿 青马褂,胸前绣着一个“勇”字,人们称之为“潮勇”。他们每次坐船来到 丙村,总是为非作歹,勒索财物,闹得鸡犬不宁。百姓不堪其苦,骂他们是 “红头苍蝇”,告到官府,官府不但不管,反诬之为刁民告恶状。“潮勇” 得到官府庇护,气焰更加嚣张。“潮勇”明抢强夺的事,也惊扰了三堡学堂的校长和教师们。那时,学堂的经费来源,很大一部分靠镇上肉铺上缴的“牲口捐”。每逢肉铺被抢, 官府不管,总有肉铺老板跑到学校告状,要求减免捐税。学堂师生们对“潮 勇”的恶劣行径感到十分气愤。一天下午,叶剑英和同学们看到镇上几家肉铺的老板跑到学校告状说,“潮勇”又来抢肉了。叶剑英和同学们义愤填膺,要求校方伸张正义。校长 谢鲁情很赞赏同学们的胆量,率领叶剑英等十几个同学,带着棍棒,向镇上 奔去。几个“潮勇”见校长带着学生来问罪,便强词夺理,耍赖狡辩,还辱骂学生们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谢校长和学生们寸步不让,要他们把抢来 的东西归还物主,叶剑英等几个大一点的学生上前动手与清兵争夺,镇上的 许多居民也纷纷围上来给学生们助威。清兵见此情景,软了下来,被迫交出 了所抢的牛肉等财物。谢校长和学生们将他们带到学堂,教训了一顿,然后 又扭送到了官府处理。  三堡学堂师生打“潮勇”一事,有力地打击了“潮勇”的气焰。从此, 潮州府的清兵再也不敢轻易到丙村去骚扰了。①  1911 年春节刚过,三堡学堂校长谢鲁情和教师林修明忽然不辞而别。叶 剑英和同学们见不到这两位受尊敬的先生,都很纳闷,也很想念。原来,他 们是秘密地去广州参加了筹划已久的黄花岗起义。林修明在战斗中壮烈牺 牲。谢鲁倩于起义失败后,又去参加组织光复军,继续进行起义的准备。
1911 年 10 月 10 日,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爆发了,武昌新军在同盟会的 宣传鼓动下,首先起义。各省纷纷响应,相继独立。梅县地区也沸腾起来了, 起义军于 12 月攻占了县城,民心大快。①
《广东省梅县丙村中学校刊( 年)》。  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正式宣告成立。从此,2000 多年封建 帝王的统治宣告结束。三堡学堂的师生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庆贺革命政 权的诞生。教师们眉飞色舞地给学生讲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的详细经过 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叶剑英听得入了神。课后,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对同学们说:“现在是民国了,我们的国家得救了。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 为国家做一番事业,使国家富强起来,再不受人欺侮。”
老师还要求学生们结合辛亥革命,写一篇以“论兵”为题的作文。叶剑 英在构思时,想到老师平素讲的中国历史上无数次战争和武昌起义的壮烈情 景,顿时思路大开。他开宗明义地写道:“兵之物,大矣哉!”接着,在文 中引经据典,讲述军队的重要作用。这一篇作文,又被老师当作范文,拿去 “贴堂”。①①
梅县丙村中学部分教职工座谈记录,1991 年 5 月。四 就读东山中学,立志报国救民  1912 年 1 月,叶剑英以“最优等”的成绩从三堡学堂毕业后,考入梅县 务本中学。这是一所由外国传教士与梅县地方人士合办的私立中学。据当年 的老同学李巨昌、杨干五等回忆,学校自由空气浓厚,不受官方限制,师生 恩想异常活跃。叶剑英入校后,很快成为学校中的一名活跃分子,并被选为 学生自治会会长。这年冬天,梅县临时议会根据广东省府的指令,决定将务 本中学和其他三所中学合并,改为官办,并派来了官方校长。官方校长是一 个守旧人物,他一上任,就改变学校许多规矩,禁止学生的进步活动,歧视、 排挤贫家子弟。这引起了进步师生的强烈不满。  这时,原来的校长叶则愚,教师叶菊年、邓小楼等人,正在筹办梅县私 立中学。叶剑英代表学生会表示支持,并联合 100 余名学生,闹起了反对官 派校长的学潮。省教育局强行禁止,进步师生忍无可忍,毅然冲出校门,迁 到东门塘的叶家祠堂,暂时安顿下来,后来又搬到“东山书院”。不久,在 教育界进步人士和学生家长、乡绅以及海外爱国华侨的鼓励、支持下,加上 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县城东山脚下建起了新校。①  东山中学建校之初,困难重重,百端待举。师生们并没有被困难压倒, 他们自己动手,制做教学用具,勤俭办学。后来,第二任校长陈春舫亲自到 南洋募捐,得到海外华侨的资助,学校逐步渡过难关,校舍和各种设施陆续 建立起来。1957 年 3 月 25 日,叶剑英在为纪念母校建校 44 周年的“年年桃 李,岁岁芬芳”题词中称赞:“东山,是初升的旭日光芒照耀的地方。???”“母校的来历,是老同学们反对官方势力,不怕艰难的手创”。1978 年特为母校题写了“广东梅 县东山中学”校牌和“努力教学,为建成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的题词。叶剑英和东山中学的第一批学生,深知学校创建不易,因而更加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他们爱校如家,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在学习上,他们互勉 互助,共同进步。叶剑英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除了学好学校规 定的课程外,他还如饥似渴地惜阅大量课外书籍。主要有孙中山的著述,和 一些进步的报刊。更多的是文史方面的,诸如,《战国策》、《史记》、《汉 书》、《三国志》和《文心雕龙》、《古文辞类纂》、《聊斋志异》等古籍。 叶剑英尤其酷爱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古典诗歌。对许多大家的名篇爱 不释手,能背诵如流。他对梅县地区的名人诗文更是偏爱,如清人宋湘的《红 杏山房诗钞》、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丘逢甲的《岭云海日楼诗钞》, 还有吴兰修的《桐花阁诗钞》,女诗人叶碧华的《古香阁诗文集》等等,他 都潜心习诵过。他还如醉如痴地钻研旧体诗词写作规律,搜集、学唱山歌。 这就为他日后创作自己独特风格的诗词,打下了极其坚实的基础。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阅读大量书籍,使步入青年时期的叶剑 英文恩敏捷,才华横溢。他与同班的高材生章公剑、丘羡尹、萧人风、李巨 昌等经常交换诗文和写作心得。他们的习作受到校长叶菊年和国文教师杨徽 五的青睐。杨老师很喜爱他的学生叶剑英,常常当面给叶剑英评点诗文,传 授写作之道。叶剑英的作文在他刻意指点下不断长进。一次,他高兴地在叶①
叶剑英谈话记录,1982 年 4 月 24 日。《梅县教育志》,广东梅县教育志编纂组,剑英的一篇作文后面,批了“奇峰突起”四个字。 叶剑英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社会活动能力强。校学生自治会成立初期,大家选举他担任会长。他和老师、同学磋商后,制定了《学生会章程》, 立下了这样的宗旨:“昔人有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日之学生,即将 来之公民。学校所以养成有用人才,为将来利国福民。故学生在校,即当锻 炼其身心,增进其学识,以实利为归。非从前之学究之熟读书本,博取无谓 之功名而已。学生自治可以适合以上要求,辅助学校之不逮。此本会成立之 主旨也。”①叶剑英在学校的魁星楼召集学生会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这个章 程。  学生会在叶剑英主持和老师指导下,逐步建立起国文、英文、数学、理 化、科学、社会等研究社,设立演说会、游艺会、新剧社等组织,筹办了阅 书报室、卫生部、营业部和球队,还出版了《东山月刊》。  学校门口的状元桥,东山上的千佛塔,校园里的魁星楼,是叶剑英和同 学们经常聚会的地方。他们吟诗作文,谈古论今,每每满怀激情,高声朗诵 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正气歌》。叶剑英在文体活动方面,向来是 一个积极分子。他不但胡琴拉得好,还会打洋琴,弹钢琴,吹喇叭。他还是 一个讲古书的能手,说话幽默风趣,颇有演说技巧,一讲起古书来,很能吸 引一些听众。状元桥头有一位做小买卖的杨老伯,听叶剑英讲“三国”就入 了迷。他常常请叶剑英到那里讲“专场”,每次都是以茶水招待,并“赏” 给花生米吃。叶剑英在新中国建立后,有次回梅县路过状元桥,还问那个小 店铺和杨老伯在不在,并兴致勃勃地回忆起当年讲“三国”、吃花生米的故 事。在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东山中学开设了一个体育课目叫军事体育,这个课目不只是要求学生带上枪和体育器材到野外进行瞄准、刺杀等操练,有时 还进行交战演习。“交战”双方,编成两个小队,制定攻守计划,从行军、 宿营、野炊,到遭遇、交锋,都在野外进行实地演练。有时还点起松油火把 到山上“打夜战”,做得很像一回事。校方很支持这项活动,有时杀猪宰羊, 慰劳学生。叶剑英在上野操、“打夜战”中表现得很有组织才能,每当开展 上述这几项活动时,老师和同学们便让他当“排长”和“连长”。东山中学后面五华里处,有两处名胜叫大东岩和油岩寺。叶剑英常来这里跑步和游览。临毕业那一年的秋天,叶剑英特意邀请同窗好友到油岩野游。 他们一边游览景致,一边议论时事。当谈到窃国大盗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 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丧权辱国的罪行时,大家莫不义愤填膺。对 全国各地兴起的讨袁声浪,则击节赞赏。同学们互相勉励,希望毕业走出校 门后能做一名讨袁大军中的马前卒。有感于此,他们纷纷吟诗言志。叶剑英 凭高远眺,但见群峰起伏,气势雄伟。他稍加思索,出口吟道: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 我来无限兴亡感。
慰祝苍生乐大同。①众人听罢,拍手称好。叶剑英走进寺中,向和尚借来 笔墨,挥挥洒洒将诗写到油岩寺墙壁上。这首诗显示出青年时剑英向往大同 世界的博大志向。①
《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革命史》,中共梅州市党史研究室、东山中学编著,①
《叶剑英诗词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 4 月版,第 1 页。  1915 年秋,眼看东山中学第一届学生就要毕业了。身为学生会长的叶剑 英和同学们准备编辑一本毕业生《同学录》。大家委托他来写一篇“序言”。 叶剑英推辞说,这篇领衔之作,应该由校长和老师来写。但校长和老师都认 为叶剑英文笔好,仍然推举由他执笔。于是,叶剑英只好从命,写下了第一 届毕业生《同学录》序言:  “声华之友,以利相交,见利则争先,利尽交疏。道义之友,团结不懈, 成则为周武三千,败则为田横五百,可常可变,可生可死。他日东西异地, 南北异途,显晦异时,荣枯异遇,回忆东山风雨,渺若江河。??”  据校长李泉隆和叶道英回忆, 1938 年,叶剑英从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寄 给东山中学的信中,还特意重抄这篇“序言”,附在信后,用以激励校友。 就在叶剑英即将毕业之前,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当时的省教育局 通知梅县各中学举办学生成绩展览会。参展的学校有的是外国教会办的,有 的是官办的,还有的是私办的。叶剑英和东山中学的许多教师、同学,都主 张要集中时间和人力,办好本校的展览,充分展示学校的面貌。但校长怕得 罪官方和其他学校,因而不同意他们的意见,主张展览规模要尽量缩小。叶剑英与同学丘宏铨等坚持意见,并动员人力办起展览来。 校长对此事大为不满。他本来对叶剑英印象很好,没想到这一次这位高材生如此高傲,敢于触犯他的尊严。于是,便严厉训斥叶、丘,并以扣发毕业文凭相威胁,要求他们承认错误。 叶剑英一气之下,卷起铺盖回到了家。父母以为儿子毕业回来了,待儿子把事情经过详细说明之后,父母不仅没有责怪,反而对他的行动表示同情和理解。 叶剑英离开学校之后,师生们议论纷纷。校长有些后悔,便托人给叶剑英捎去一封信,劝他回校领取文凭,但信中仍不乏责备之意,希望他“认错”。叶剑英读罢来函,仍不改初衷。他觉得应该承认错误的是校长,而不是自己。 他当即回信,拒绝返校。他在此信末尾表示,“自古英雄多出自草莽,大丈 夫何患乎文凭!”①叶剑英虽然被迫提前一个月离开了学校,但他对母校始终怀有深情。他投身革命后的几十年中,一直关心着母校的成长和进步。新中国建立后每逢 重要的校庆活动,他都要写信或题词,表示祝贺。他还多次利用机会,回母 校探望,帮助解决各种问题,关心同学德、智、体全面发展。他始终没有忘 记母校对他的培养教育。①
访问卢伟良、张其标谈话记录, 年。第 二 章漂泊南洋与习武云南一海外谋生  叶剑英离开东山中学,回到横山,一边帮助父母料理小店铺的杂事,一 边坚持自学,终日不懈。1916 年,他到横山新群小学去教书,很快成为学校 里受欢迎的教师之一。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叶剑英尽管从教学中找到一些乐趣,但仍不能填 补心绪中那难言的寂寥。他是个有抱负的青年,本想在中学毕业之后,到省 城或北京、上海去继续深造,掌握更多救国救民的本事。可是,父母的艰辛, 弟妹的拖累,家境的困苦,成了他实现理想的羁绊。后来,叶剑英打听到上 海有个“南洋公学”,专门招收南洋华侨子弟。他想到 4 个怕父都在南洋, 便提笔给在马来亚怡堡的伯父们写信,倾述自己的想法。不久,三伯父的儿 子叶宜桐从南洋回信告诉他:四个伯父漂泊南洋,日子并不好过,向来是各 谋各的营生。直到最近,几个兄弟感到这样只凭各人的力气苦熬,不是长久 之计。经过几番商量,才凑起一点款子,准备租一个锡矿来挖,如果搞得好, 有钱赚,就送你到上海读书;如果赚不到钱,你就来南洋帮伯父作生意吧。 叶剑英读罢这封信,知道怕父和堂兄关心自己的前途,心中升起了希望。 他天天盼着来自南洋的好消息。可是盼了很久的第二封信却说,伯父们因租来的锡矿被连日大雨冲垮,破产了。  这封短信,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叶剑英心中去上海的希望之火。他失望了, 也清醒了:生活的道路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开辟。他听从父兄们的劝告,决定 到南洋谋生。1916 年冬,父亲帮他找到一位“水客”叔叔,带着他乘船到了 香港,转上了去南洋的轮船。经过十多天的漂泊奔波,好容易来到了马来亚 怡堡。怡堡,是马来亚西部霹雳州的首府,是一座濒海的美丽山城。  叶剑英来到这里,按着堂兄叶宜桐写给他的地址,在一处又破又窄的“鸦 鹊屋”里找到了三伯父。然后又去拜见其他三位怕父。伯父们都表示经济拮 据,暂时爱莫能助。堂兄叶宜桐在一家公司里当个小职员。自从堂弟来了以 后,他成天忙得团团转,到处给他找门路,谋事做。好不容易求人说情,打 通关节,雇他做事的那家公司经理才答应见一见叶剑英,看能派他什么用场。 在经理门前,叶宜桐这个小职员轻轻敲着门。过了好一会儿,只听里面“哼”了一声。  兄弟俩走进去,只见经理坐在宽大写字台后面的高背沙发椅上,正在看 报纸。两个年轻人向他行礼、问候,他屁股没有欠一下,头也没有转一下, 两眼继续盯着报纸。叶宜桐小心翼翼地介绍自己的堂弟。 经理跷着二郎腿,吐了一口烟圈,才抬起眼皮瞟了叶剑英一眼,简单问了几句,就不搭理了。 遭受资本家的这种白眼,叶剑英感到受了莫大的侮辱,十分气愤。他表示宁愿饿死,也不向他们弯腰!叶宜桐很佩服堂弟的志气,建议他去学英文 打字。叶剑英很快掌握了这门技术,但不能被人长期录用,只能给人打零工, 时打时停,仍然处于半失业状态。后来,叶宜桐求人帮忙,推荐叶剑英到一 所小学当了一名国文教员。①①
访问叶宜光谈话记录,1987 年 10 月 16 日。  正当叶剑英苦闷彷徨的时候,传来了云南部督唐继尧派人到南洋宣慰华 侨,招收华侨子弟入云南讲武堂就学的消息,叶剑英的心窝里又激起了希望 的浪花。
唐继尧是云南省会泽人,护国讨袁胜利后任云南都督,独揽滇省军政大 权。这位自号“东大陆主人”的军阀,为了利用南洋华侨的财力和人力来扩 充自己的实力,派特使陈觉民到马来亚怡堡一带宣慰华侨,招募学兵。华侨 子弟报名参加考试的有六七十人。叶剑英顺利地通过了考试,被正式录取。 他给父亲写信禀明自己考取云南讲武堂的经过,恳请帮助解决回国的路费。 父亲和几位伯父设法借贷,凑了 200 多元,供叶剑英回国求学。②②
叶剑英谈话记录,1980 年 12 月 13 日。二入云南讲武学校  1917 年夏天,叶剑英冒着酷暑,与同时考取云南讲武堂的伙伴们先坐船 回到香港,后经越南海防、河内,取道滇越铁路前往云南。  云南讲武堂坐落在昆明翠湖西岸的承华圃,创办于清朝末年。辛亥革命 前夕,讲武堂的师生积极策动“重九”起义,挥戈发难,对光复云南发挥了 重要作用。1912 年,民国肇建。云南军政府都督蔡锷扩大学校规模,将讲武 堂改为讲武学校。袁世凯背叛民国后,蔡锷与唐继尧等首举义旗,反对帝制, 组织护国军,出师讨袁,讲武学校也名声大振。  但是,自蔡锷患病去日本后,讲武学校被校长唐继尧一手把持,变成了 他扩充军事实力、实现个人野心的工具。  唐继尧和该校许多教官都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他们完全按照日本士官 学校的那一套来办学,对学生进行“武士道”式的严格管教和训练。全校设 步、骑、炮、工四个兵科,编成若干个区队,每队有学员百人左右。从各地 和海外招收来的青年学生,首先要接受六个月类似预科的入伍训练,然后转 入本科,进行军事科目的正规训练。学制一般为三年。①  叶剑英来到学校,十分兴奋。他在给弟弟道英的信中满怀信心地写道: 当今天下混乱,乃英雄吐气之时。有胆识、有军事技能者为前驱,有文才、 有谋略者为后盾。他决心学得文才武略,将来在疆场上一吐英雄豪气。也就 是在此时,他特意把自己的名字由“宜伟”改为“剑英”。②叶剑英是讲武学校第十二期学生。入学后,首先接受学校督署的考试和身体检查。他以各科优良的成绩,再一次通过了考试,然后接受入伍训练。 新生训练极其紧张严格,经常夜里搞紧急集合和野外训练。叶剑英刚转入军 队士兵生活,很不习惯,但他以坚韧的毅力经受着艰苦生活的磨练。据张猛、周开勋回忆,经过半年的严格训练,叶剑英转为学校的正式学生。第一学期学习普通学科。第二学期他被分配到炮科。炮科除学习专门的 技术科目外,还进修共同科目军事教程。主要包括战术、筑城、兵器、枪剑 术、地形、交通、操典、野外勤务、射击教范、实弹射击、军制、卫生、马 学、马术、战时国际法等。叶剑英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中, 刻苦钻研基础理论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军事技术本领。学校的教官当中,有两个人对于叶剑英的为人和才华,十分赏识。
一个是炮科科长王柏龄。他比叶剑英年长 8 岁。14 岁即开始军校生活, 后东渡日本入士官学校, 1915 年毕业回国,两年后,应邀到云南讲武学校 担任炮科科长兼管炮厂。叶剑英刚入校,只知道苦学苦练,尊师重道,对王 柏龄很尊重。王柏龄发现叶剑英为人豁达,敏而好学,也很器重这个学生。 另一个是骑兵科长林振雄。他精通马学、马术,尤其练得一手极好的劈 刀术。叶剑英虽然不在骑兵科,但对林振雄十分尊敬,对他教的劈刀术学得 很用功,常常利用课余时间请他个别教练,使自己的劈刀术很快便名列前茅。①
在云南省参事室、省委档案馆查阅的资料, 年。②
访问叶道英谈话记录,1988 年 1 月。三 与日本教官比武  当时学校有一个日本教官, 20 多岁,个头不高,身强力壮,也有一手 高超的劈刀术,喜欢同别人比试。他一连打败了几个教官,便趾高气扬起来, 自以为全校无敌。许多同学都不服气。叶剑英也暗暗憋了一口气:“难道中 国人就这样无能,甘拜下风吗?”决心教训教训这个蛮横的日本人。他把自 己的想法向同寝室一个名叫金至顺的朝鲜族同学讲了,得到对方的支持。此 后,一连几个月,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跑到操场上练习对刺。功夫不负 苦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他们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叶剑英找到那位日本教官,要求比武,对方满口应承。正式比武这天, 许多学科的教官和学生都来围观。他们无不希望叶剑英能够取胜。比武开始, 日本教官气势汹汹地向叶剑英猛刺过来,企图以快取胜。叶剑英采取守势, 不慌不忙,左闪右挡,避开他的刀锋。双方经过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叶 剑英待对方力气用得差不多时,突然转守为攻,用熟练的刀法,对准他的要 害部位猛劈,使他一下乱了阵脚,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日本教官试 图摆脱困境,使出绝招,再次挥刀劈来。叶剑英以攻对攻,一个箭步冲了上 去,大喝一声,举刀凌空而下,向对方劈去,对方挥刀上挡,叶剑英顺势将 对方的刀按在下面,并加劲下压。这时,只听那位骄横的“武士”上气不接 下气地说:“不要太重!不要太重!”承认比输了。事后,这位日本教官将 他随身佩带的战刀送给叶剑英,表示钦佩。这把战刀,叶剑英后来一直保存 在身边,舍不得丢掉。  四 质问唐都督  叶剑英入学后第二年,尽管护国战争胜利,袁世凯一命呜呼,但中国的 政治形势仍然极端混乱。帝国主义为了争夺中国,各自扶植军阀,充当代理 人。听命于日本人的皖系军阀头目段棋瑞担任国务总理后,承袭袁世凯的反 动衣钵,粗暴地践踏孙中山于 1912 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拒绝召开国会, 企图用武力统一中国,建立独裁统治。于是孙中山掀起了护法运动,进行护 法战争。  这时,盘踞在西南的军阀唐继尧表面上也宣布响应“护法”运动,但骨 子里却反对孙中山。他自任“靖国联军总司令”,把讲武学校作为他扩大实 力的一个重要基地。他在校内实行愚昧统治和奴化教育,竭力培植亲信,打 击那些拥护孙中山的师生。在他一手炮制的学校“章程”中,明令规定,禁 止学生“干预外事”,不许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和报刊,绝对禁止阅读政治书 籍,谈论政治问题。只有一样例外,那就是准许阅读明代王阳明的著作。唐 继尧标榜自己是王阳明的信徒,常常到校进行“精神讲话”,喋喋不休地宣 扬王阳明。  其实,唐继尧对王阳明的学说并不精通。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 要大家埋头钻研王阳明,不问世事,俯首听命,以便为他卖命效劳。一天,唐继尧又到校训话。他开门见山,讲起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他按照事先写好的讲稿念道:“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他读一段,讲一 段。最后望望台下,忽然发问:阳明先生的学问深如瀚海,敝人略说一二, 不知诸君领会没有?如有不明者,可以发问!这时,叶剑英站起来问道:“请问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与孙中山先生的‘知难行易’是否一致,有何异同之点?”信仰孙中山的叶剑英,对 唐继尧几次“精神训话”只字不提孙中山,早已不满,所以事先琢磨好这个 问题,趁机发问。唐继尧当时唯恐学生追随孙中山,所以每次讲话均极力回避孙中山。听到叶剑英的提问,显得十分尴尬。他支支吾吾,敷衍了几句便勿匆忙忙回他 的都督府去了。①         五“把剑长歌气压轩”走出承华圃,春城昆明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 讲武学校的空气太沉闷了。叶剑英和一些来自海外的华侨学生,视野开阔,生性活泼,渴望呼吸新鲜、自由的空气。他们冲破学校的种种陈规羁绊, 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自行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借以陶冶性情,锻炼体魄。 昆明城南的马街上,有一个宽敞的院落,这就是有名的“两广会馆”。叶剑 英和南洋回来的同学,以及后来考入学校的许多同乡同学,如张诗教、李明、 侯梅、欧剑涛、梁国材、赵益坚、肖君勉、赖顺成等人,每逢节假日,多要 到这里来聚会。这里是“客家人”的第二故乡,也是同学们高谈阔论的自由 天地。①  两广人爱吃狗肉。青年人吃罢狗肉,热气上涌,便打开话匣子,天南海 北,古今中外,说个没完没了。大家谈论最多的是毕业后的前途、去向。有 的同学对前途消极悲观,准备毕业后解甲归田;有的同学表示听从学校分配, 在滇军中服役:有的同学准备留校当教官。同学们各抒己见,不时发生争论。 叶剑英始终坚持毕业后返粤追随孙中山,做一个革命军人的志愿。月满危楼花满园,花前月下宴王孙。 频移杯影浑忘醉,几次琼香对笑论。 兴爽春衣沾露湿,情高秋思落诗魂。 更怜良夜嫌更促,把剑长歌气压轩。②叶剑英这首七律《夜宴》,就是记述当年同学聚会的情景的。 叶剑英热情豁达,交游甚广。他结识的同窗好友中,不只有广东、南洋的同学,而且有云南籍的少数民族同学。他对他们一视同仁,推心置腹,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有一位叫佴皇鸟的同学,深得叶剑英信赖。两人常在 一起切磋学问、武艺,感情甚笃。后来,他们曾一起在粤军中共事多年。叶 剑英还有一个很贴心的云南籍同学,就是普小堂。普家是个彝族“土司”, 就住在翠湖西南角(现为翠湖南路四十七号),与云南讲武学校毗邻。每逢 节假日,叶剑英如不去“两广会馆”,就和佴皇鸟等同学去普小堂家作客。① 有一天,叶剑英和佴皇鸟等几个好友正在普家聚餐,忽然听到屋外不远处传来 喊声:“快救人啦!救人啦!有人落水了!”时剑英和几个同学急忙推窗望去,只见翠湖西南角的洗马河里,有几个孩子在河边喊叫。叶剑英水性极好,也在洗马河游过泳,知道那河水虽然不 太深,但是水流很急,小孩掉进去是十分危险的。他毫不犹豫,从窗户跳出 去,跑到河边,连衣服也顾不得脱,就一个猛子扎进了河里。他快速游近落 水儿童身边,费了很大劲,才将那名儿童救上岸。  原来,落水的孩子正是普小堂的大侄儿。普小堂和他的父母,从叶剑英 手里抱过奄奄一息的孩子,千恩万谢。众人齐口称赞叶剑英的胆子大,水性 好。叶剑英甩甩身上的水珠,谦虚地说:这算不了什么。
事也凑巧, 16 年以后,在抗日战争爆发时,有个叫普梅夫的人千里迢 迢赶到南京,去八路军办事处找叶剑英。叶剑英听说他姓普,是昆明人,就①
访问张诗教、卜一鸣、欧剑涛、侯梅、李明、陶任之谈话记录。 年 5 月。①
访问杜毓芳(佴皇鸟妻)谈话记录,1984 年 11 月。问他知不知道有个叫普小堂的人。普梅夫回答说,他就是普小堂的小弟弟, 过去在家里曾见过时剑英。两人忆起往事,感慨万千。后来,叶剑英送他到 延安学习,使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86 年,叶剑英逝世后,普梅夫特赋诗 哀挽:“正是中原危急时,钟山一谒感相知。荐书陕北求真理,受命江南倚 战旗。匡国勋高公望重,献身力薄我悔迟。难忘四十九年事,堕泪碑前无尽 思。”①
1919 年 12 月 22 日,叶剑英以最优秀的成绩从云南讲武学校毕业。两年 半的时间虽然只是弹指一瞬间,但叶剑英经过奋发努力,学得了丰富的军事 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军事技术,为日后的军事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鉴 于他学业优秀,又来自南洋,曾要派他返回南洋去做宣抚特使,招收新的学 员。叶剑英不愿从命,踏上了回广东故乡的归途。②①
《萦思录——怀念叶剑英》,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9 月第 1 版,第 380 页。第 三 章追随孙中山革命一投奔“援闽粤军”  1920 年初,叶剑英从昆明回到梅县雁洋堡,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事做, 在家闲住。他常常到丙村培基学校,借阅《孙文学说》等革命书籍和报刊。 一些东山中学的校友听说叶剑英回来了,纷纷来看望他。大家在一起畅叙友 情,纵论时事,不禁感慨万端。“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叶剑英想到 国难当头,壮志未酬,心中十分焦虑。  梅县丙村培基学校有位教师,与潮梅镇守使刘志陆的副官是旧交。他极 力向那位副官举荐叶剑英。那位副官将叶剑英的情况禀报刘志陆后,刘为之 心动,很想见一见这个年轻人。叶剑英得到这一消息,心情比较矛盾。他早 听说过那位镇守使是梅县人,云南讲武堂出身,曾拥护过孙中山。但他又是 当时占据广东的桂系军阀莫荣新的下属,不知道他的政治倾向如何。叶剑英 决定去试探一下,并想到那里继续打听孙中山在福建组建粤军的情况。①  叶剑英到达汕头,很快受到刘志陆的接见。刘志陆见叶剑英仪表堂堂, 举止稳重,谈吐风雅,内心已有几分喜悦,但他故意摆出老资格和官架子, 大吹大擂自己当年参加护国靖国之役的战功和镇守潮梅的政绩,然后转入正 题说:“眼下莫督军有令,要扩充人马,我这里参谋处正缺人手,你来得正 好,楚材楚用嘛!”叶剑英从他的话语中,明白了他与莫荣新的真正关系,知道他是“人在粤上心在桂”,便没有轻易应允。他在心底已拿定主意,不跟随刘志陆,准 备继续去寻找粤军。他了解到,粤军是三年前孙中山在广州时重新组建的, 后以护法援闽名义开入闽南,部队迅速扩编为两个军,总兵力已发展到 2 万 余人。孙中山对这支军队倾注了全部心血,他期望着依靠这支武装力量打垮 桂系军阀,夺回广东这块曾多年苦心经营的民主革命根据地。叶剑英弄清了 “援闽”粤军的历史和现状,决定前去投军。于是,便离开汕头前往福建。 叶剑英到达福建漳州粤军驻地,粤军司令部兵站总监张醁村接待了他, 并很快把他安排在粤军总司令部任见习参谋。过了些日子,叶剑英要求到基 层部队去,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于是,他被派往熊略支队担任见习教官,训练士兵操炮。  叶剑英于 1920 年春加入中国国民党。入党后,他更加努力辅导熊略部队 进行炮兵训练。这期间,他日夜盼望粤军能打回广东去。然而,他却没有料 到,总司令陈炯明与孙中山貌合神离,处处设置障碍,阻挠孙中山的革命步 伐。孙中山于 1920 年 6 月 29 日,派朱执信、廖仲恺赴漳州,敦促陈炯明率 军返粤驱桂。陈炯明却拒不从命,他希望与桂军军阀妥协,同时与北洋政府 暗中勾结,迟迟按兵不动。后来,桂系军队准备向闽进犯,粤军直接受到威 胁。粤军参谋长邓铿等人强烈要求立即返粤驱桂。在这种情况下,陈炯明才 决定于 8 月 12 日誓师回粤。  这次回粤作战,分左中右三路行动。叶剑英随熊略所部参加中路作战, 由平和、饶平、丰顺、紫金一线进军,并担负策应左右翼的任务。8 月中旬, 中路粤军攻入粤境。桂军的第一道防线守军恰好是刘志陆部队。叶剑英根据 自己对刘志陆部队的了解,建议熊略充分利用桂军中有许多粤籍官兵的特 点,广泛宣传“粤人治粤”、“广东人不打广东人”的口号,以分化瓦解敌 军。熊略采纳了他的意见。特意找来叶剑英,面授机宜,要他到刘志陆那里, 做策反工作。叶剑英化装成归国华侨模样,只身来到汕头。刘部的一名炮兵  连长赖顺成是云南讲武学校十二期炮科学生,与叶是同学。叶剑英首先找到 他做通了他的工作。接着,赖又找到另一个要好的炮兵连长与叶剑英接头, 叶剑英与他们几次密谈之后,约定他们反正举事,并迅速将情况向熊略作了 报告。当粤军向汕头发起进攻的时候,叶剑英和赖顺成一起指挥桂军的两个 炮兵连,调转炮口向刘志陆的司令部猛烈轰击,迅速攻占汕头,然后带上两 个炮兵连,回到粤军部队。①  打下汕头之后,叶剑英又奉命先后赴香港、江门等地策反桂系护国军二 师师长陈得平。陈师倒戈后,即抄桂军的后路,向高鹤、顺德、番禺、石滩 方向进军,接应粤军,夹击桂军,围攻广州。在陈得平师的影响下,其他一 些桂系部队相继反正。护国军第五军军长魏邦平、广惠镇守使李福林所部 2 万余人,也于 9 月下旬在珠江三角洲和广州近郊一带宣布独立,江防舰队亦 为魏邦平控制。魏、李等人要求莫荣新“解除兵柄”,还政粤人。在粤军强 大的军事进击和政治攻势面前,桂系军阀部队被迫向西江、粤北撤退,莫荣 新于 10 月 26 日逃出广州。29 日,粤军攻克广州。
广州收复之后,叶剑英继续留在潮汕做起义部队工作。到了 1921 年春 天,他突然接到一封告知父亲病危的家信,便立即赶回梅县雁洋堡老家探望。 待他迈进家门时,父亲已经去世。叶剑英顺从母意,借了一笔钱,办理了父 亲的丧事。不久,他又返回粤军,到工兵营任职。①
叶剑英谈话记录,1982 年 2 月 5 日。二 随孙中山出巡广西  1921 年 5 月 5 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组成中华民国 政府。6 月,第二次粤桂战争爆发。9 月,孙中山领导的粤军打败桂系军阀部 队,占领广西。桂军头目陆荣廷经越南逃往上海。两广统一后,孙中山决定 乘胜北上,讨伐北洋军阀。10 月 15 日自广州乘“宝壁”舰西上赴桂,经梧 州、桂平、南宁等地, 12 月 4 日,抵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叶剑英被吴 铁城、陈策等荐举为大总统随员,跟随孙中山到达桂林。大总统行辕和大本 营驻扎在桂林风景秀丽的王城。叶剑英被分配在幕僚处供职。这个处根据《大 本营条令》,负责作战军令参谋事宜。  桂林一时成了一座大兵营。驻扎在市内及其附近的军队,有粤军、滇军、 湘军、黔军、赣军等。这些军队名日“北伐”,实则各怀异志,要钱要饷, 争夺地盘,扩充势力。孙中山领导大本营三令五申,整顿军队,好不容易才 把各路兵马组成 7 个军团,共 4 万余人,准备取道湖南北伐。孙中山召集大 本营官佐开会,根据北伐军队的现状,决定对各路军队采取三种办法进行整 训:第一,将各省军队团长以上官佐集中到大本营,由孙中山亲自训导;第 二,举办军官教导团,分批轮训下级军官;第三,在各连队普遍开展三民主 义教育。叶剑英被分配到军官教导团,担任教官,参加训练下级军官。1921 年 12 月上、中旬,孙中山在桂林王城大礼堂里,向上千名北伐军官佐发表了以《军人精神教育》为题的三次演讲。叶剑英每次必到,认真仔 细地听课。孙中山在演讲中所表现出来的旺盛的精力、深邃的思想、渊博的 知识,深深地打动了叶剑英的心。他后来在一篇回忆孙中山的文章中这样写 道:“要领导这些军队,要团结这些军队,去和北洋军阀进行坚决的战争,就必须给这些军队的将士以政治上的教育,使他们知道革命军队与普通军 队,在政治立场上,在战略战术上,都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给他们注射一些 新的血液,树立新军队的精神。孙先生在桂林对各军将领所进行的精神讲话, 是每一个统帅所当服膺的。”①叶剑英在军官教导团任教了一段时间以后,又接到一项新的使命。孙中山为了保障抚河上运兵船舶的航行,令陈策任抚河航务管理局局长,并从大 本营抽调叶剑英担任护航第二营营长。叶剑英随即以主要精力投入紧张的护 航任务和部队整训,随时准备参加北伐,同时仍然兼顾着军官教导团讲授未 了的课程。
1922 年 2 月 3 日,孙中山发布北伐动员令,命令各军出师北伐。北伐军 前锋部队很快进入了湖南境内。但是,早已从广西返回广东的陈炯明,阳奉 阴违,千方百计破坏北伐。他不但与湖南督军赵恒惕结成联盟,阻止北伐军 假道湖南北进,而且与直系军阀吴佩罕暗中勾结,准备夹击北伐军。3 月 21 日,陈炯明在广州暗杀了支持孙中山北伐的粤军第一师师长邓铿。孙中山发 现陈炯明居心叵测,遂变更北伐计划,督师回粤。4 月中旬,他在江防舰队 护卫下,率领大本营由桂林沿西江到达梧州。他电召陈炯明至梧州商讨北伐 大计,陈炯明不但不去,反而以辞职相威胁。孙中山十分气恼,下令免去陈 炯明的广东省省长和粤军总司令职务,但仍保留其陆军部长职务,以冀其悔①
叶剑英:《忆孙先生在桂林》,1938 年 3 月 21 日。悟。这期间,孙中山令海军司令温树德和陈策接管驻黄埔的北洋舰队,扩充 海军陆战队。4 月 12 日正式任命陈策为海军陆战队司令,叶剑英为海军陆战 队营长。  陈炯明听说孙中山要回广州坐镇,便提前离开广州,躲进惠州的百花洲。 他决心与孙中山对抗,并策划叛乱,谋害孙中山。  三 护卫大总统脱险  5 月上旬,孙中山决定改道江西继续北伐,并赴韶关设大本营。中旬, 陈炯明指使其部将叶举从广西回窜广州,再次控制了省城。6 月 1 日,孙中 山自韶关返回广州坐镇。16 日,叶举等在陈炯明策划下在广州发动武装叛 乱,以 4000 人围攻观音山(即越秀山)前的总统府,炮击孙中山住所越秀楼。 孙中山的卫队只有 50 人,他们顽强抵抗。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孙中山的秘 书林植勉和参谋林树巍不顾一切,强架着孙中山,走出越秀楼,冲出叛军的 包围,向长堤天字码头奔去。  叶剑英随陈策在码头上迎接孙中山,接着护送孙中山乘小艇登上了停泊 在江中的“宝壁”舰。这是一艘内河浅水军舰,武器装备较差,攻防能力较 弱。孙中山于是转登“永翔”舰,后又改乘“永丰”舰。“永丰”舰,后来 改称为“中山”舰,是中国近代海军史上一艘有名的炮舰。孙中山登上“永 丰”舰后,命令舰队移驻黄埔,并召集海军司令温树德、海军陆战队司令陈 策以及各舰长官开会,决定亲率海军各舰讨伐叛逆,炮击省城叛军,以示“正 义之不屈,政府威信之犹在”。由于有人向叛军告密,叶举迅速调集多门大 炮,布置在珠江两岸,准备阻击。孙中山得知这一情况,决定先发制人,率 领“永丰”、“永翔”、“楚豫”、“豫章”、“同安”、“宝壁”、“广 玉”等舰,立即向白鹅潭挺进。叶剑英在“宝壁”舰上,同舰长李芳指挥“宝壁”舰炮手对准岸上叛军据点进行炮击。叛军则不断向舰队开枪开炮。“永丰”舰首先被炮弹击中。 跟在后面的“宝壁”舰也中了炮弹,甲板起火。叶剑英和李芳坚定地立在甲 板上,指挥士兵一面灭火,一面向叛军猛烈还击。一连数日,孙中山率领舰队,与叛军顽强作战。一天,叶剑英看到一艘悬挂英国国旗的白色小艇驶近“永丰”舰,从艇上下来几个英国人,登扶梯 上了“永丰”舰。叶剑英后来得知,这几个洋人竟以白鹅潭为通商港口和毗 邻沙面租界为借口,向孙中山提出无理要求:舰队驶离白鹅潭,孙中山离粤, 以平息事态。孙中山当即给予严词驳斥。但孙中山毕竟因兵力不足,难以控 制广州。陈炯明叛变后,在广州市区纵兵抢掠,激起了广州人民群众的极大义愤。叶剑英找到警卫团机关枪连连长张国森,并与旅粤的云南讲武学校华侨同学 曾其清、曾俊伟等 10 余人多次到小马站曾家祠秘密集会,商量声讨陈炯明。 叶剑英亲自起草了讨陈电文,由张国森带到香港发出。电文中历数陈逆“粤 土自私,包藏祸心,阻挠北伐,称兵叛乱”的罪行,号召同学“誓为前驱, 歼灭逆贼”。港澳和华侨各埠报纸,纷纷转载此电,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当 时,马来亚芙蓉埠华侨巨商蔡质三(广东梅县人)素与陈炯明交好,陈曾赠 与照片并聘他为参议。他听到陈叛变消息,开始还不相信,后来读到这封电 文,又接到他儿子蔡公武(云南讲武学校第十五期学生)的信,才明白了真 相,当即大骂陈炯明该杀,并把陈所赠的照片和参议聘书掷入厕坑,以示鄙弃。  在孙中山广州蒙难 55 天的日子里,叶剑英始终忠于职守,率领士兵护卫 着这位民主革命的领袖。孙中山临危不惧,威武不屈,为了革命事业,丝毫 不顾及个人安危的高尚品德,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和教益。  四 香港筹款  8 月 9 日,孙中山离开广州,转道香港乘轮赴沪。陈炯明把持了广州军 政大权,勒令海军舰队官兵缴械,与孙中山脱离关系。叶剑英遂与同事商议, 决定暂避香港。  到香港后,叶剑英首先找到先期赴港的谢良牧。在谢的支持下,同粤军 华侨陆军学生救国会的同志一起,四处奔走,在粤籍同学、海外华侨以及社 会贤达、爱国人士中间进行串连,揭露陈炯明叛变真相,宣扬孙中山坚持平 叛的正义立场。  这时,张国森也来到了香港。时剑英、谢良牧与张国森等人经过商议后, 派张国森去上海晋谒孙大总统。9 月初,张国森从上海返回香港,传达孙中 山对香港革命工作的意见。孙中山要求他们设法向南洋华侨筹款,以支援北 伐正义之师,讨平叛逆,统一中华,特别要求他们迅速与老同盟会员、著名 侨胞邓泽如取得联系求助。叶剑英和梁国材当即起草致邓泽如函:“务恳先 生指示迷途,惠以臂助,并请将南邦各埠同志团体通信地点见示,以便修书 前往着手进行,以付元首托之仕殷,不胜厚幸。”  邓泽如一向拥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接到叶剑英等人的信后,当即捐赠 一笔款项,并将南洋爱国华侨数十人的名单和通讯地址寄给叶剑英等人。叶 剑英等逐个发函募捐,同时还给海外各埠云南讲武堂同学写信求援:“学长无恙。??迹者,陈逆竟存,数月以来劫杀奸淫,惨无人道,近复包藏祸心,窥窃公器,忽然以吾粤市政各局抵押自肥,作外人监督财政之 俑,陷粤人于万劫不复之灾。凡有血气之伦,对兹逆贼当手刃其胸,生食其 肉??凡我侨胞,或还海外,或职军营,当本爱国之忱,建成义成仁之举。 侧然悯前线战士征伐之苦况,毅然续汉代卜式输财之美谈,则作战无饷糈之 忧,转运有萧何之助,行见义师所至,秋叶疾风,藐尔么魔,瞬将消灭,吾 辈负航留滇之初衷,三年鸡剑之夙愿,于心为不负,干事为有成。兄等才长 识卓,为侪辈所推崇,区区义务,维兄等任之。对于侨胞热心同志,恐海山 远阻,国势不明,务恳竭力宣传,以资鼓吹。弟等日前赴沪禀承元首命,召 集海外同学组织华侨陆军学生救国会,俾吾辈精诚团结,更向海外各团体, 劝解义囊,以纾国难,裘成集腋,不计巨微。务望兄等在外努力进行,则国 家幸甚,吾党幸甚。”①海外同学收到叶剑英等人的信,纷纷响应。一笔笔捐款由海外寄到香港,叶剑英等人细心登记,然后转送至北伐部队,支援作战。
1922 年 10 月中旬,北伐军许崇智部打垮了北洋闽督李厚基,攻克福州, 革命局势出现转机。身在上海的孙中山,立即派廖仲恺等赴闽慰劳北伐军。 接着孙中山将入闽粤军组成东路讨贼军,任命许崇智为总司令,蒋介石为参 谋长。又将驻广西的桂军、滇军及驻西江一带的粤军组成西路讨贼军。叶剑 英在香港听到讨贼军组成的消息,立即赶赴福州,投效东路讨贼军,被委任 为总部参谋。东路讨贼军第八旅旅长张民达,是广东梅县人。他听说时剑英 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就向许崇智提出,要叶剑英到八旅当参谋长。得到许 崇智的批准后,叶剑英于是到第八旅赴任。①
《云南讲武学校华侨同学旋粤记》,1925 年 9 月。五 参加驱桂战役  1923 年 1 月 4 日,孙中山在上海发出讨陈通电,号召讨贼军“为国家除 叛逆,为广东去凶残”。孙中山令西路讨贼军出梧州沿西江东下,于 16 日占 领广州。陈炯明通电下野,逃回老巢惠州。孙中山随即由上海返回广州,第 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设立大元帅府,复任陆海军大元帅。  陈炯明不甘心失败。他将部将叶举、杨坤如等部部署在东江、惠州一带, 令林虎、洪兆麟等据守潮梅,伺机东山再起,夺回广州。  在这种形势下,孙中山以肃清东江陈炯明叛军为急务,并瞩望于许崇智 的东路讨贼军来完成此重任。东路讨贼军于 2 月 1 日自福州、泉州经漳州分 路入粤。许崇智亲率先头部队攻打潮汕。由于中了叛军的“假降计”,潮汕 得而复失,先头部队在向揭阳退却途中,与叛军在揭阳县城附近的言岭关激 战,损失惨重。  时剑英听到言岭关失守,主动请命,率第八旅开抵关前,准备反攻,同 时报告此刻正在广州养病的张民达。张旅长闻讯,抱病返前线督战。经过一 天一夜激烈战斗,终于挫敌破关,夺回要地。守放大部投降,小部逃窜。言 岭关大捷,使粤军士气大振。张民达、叶剑英由于打赢了这个硬仗,成为名 震一时的战将。攻克言岭关以后,第八旅于 6 月初乘胜进军,沿老隆、河源一线,直捣“陈家军”老巢惠州。部队到达惠州新村后,向增援惠州的叛将熊略部发起 突袭。敌军毫无准备,仓惶溃逃。八旅乘胜追击。敌军被追到一条河边,正 赶上河水暴涨,退路断绝,于是纷纷缴械投降。这次战斗俘获熊略部 3000 余人,缴枪千余枝,取得全胜。大本营对这一仗非常满意。孙中山于 7 月间 在《复邓演达函》中写道:“敌人来援惠州之军已被张民达完全击灭,我宜 乘胜速下惠、潮,则广东从此可告太平,而此敌亦不敢再犯广东矣!”①8 月 23 日,孙中山迁大本营于石龙,亲自督师东征。叛军总指挥叶举趁东征军立足未稳之机,命熊略、陈修爵等部,集中 5000 兵力,先行袭击博罗 城。许崇智率部在博罗坚守,抗击叛军的进攻。这时,适逢连日大雨,东江 水涨,洪水侵入博罗。许崇智率部坚守十余日,伤亡很大,连连向孙中山告 急。孙中山遂命第八旅前去解围。张民达、叶剑英接到命令后,率部星夜驰 援,击退叛军,使博罗转危为安。张旅乘胜追击,配合友军,攻取博罗以北 的重镇河源,从而截断了固守惠州之敌的水上交通。接着,张民达、叶剑英奉命率部围攻惠州城。在历时数月的攻坚战中,八旅打了许多苦仗硬仗,特别是在惠州外围争夺柏唐,泰尾的战斗中,八旅 多次与敌激战,连挫强敌,受到许崇智的嘉勉。许崇智特意报请孙中山批准 给张民达旅长记大功两次。可惜,由于讨贼军其他各部心怀异志,进攻不力, 结果在叛军反击下,节节败退。孙中山的大本营又不得不从石龙移设于石滩 车站。11 月 12 已叛军攻占石龙。讨贼军向石滩退却,溃兵如潮。孙中山见 此情景,心急如焚,亲自出面阻止败军退却。他在石滩车站竖起一面大旗, 上面写着八个大字:“我在石滩,退者枪毙!”尽管如此,仍然阻止不了败 兵的溃退。孙中山的专车停在桥上,溃兵们向专车开枪,车上的玻璃都被打 破了。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孙中山仍坚持督师不退。最后,左右参军无奈,①
《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8 卷第 71 页。只好假传命令,命司机把专车开走。孙中山无奈,被迫退回广州。  孙中山返回广州后,下令东路讨贼军各部集结整编。他特别嘉勉张民达 的第八旅。第八旅从进军福建,攻克水口,到转战潮汕,大战言岭关,解围 博罗,克服泰美,连战皆捷,屡建战功。这是旅长张民达正确指挥的结果, 同时也是与参谋长叶剑英的谋划辅佐分不开的。1924 年初,叶剑英与医务工 作者冯华在广州结婚。1924 年 3 月 10 日,孙中山特意召见了东路讨贼军第 八旅所部长官,并发表了讲话。他说:“诸君是许总司令和张旅长的部下, 许崇智同张民达都是我们革命很热心的同志。”他表彰说,第八旅是一支真 正的革命军队。孙中山的召见和讲话,给了张民达、叶剑英和第八旅官兵极 大的鼓舞。  第四章执教黄埔与练兵香洲一在黄埔军校筹备处  正当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困难重重、步履维艰之际,迅速崛 起于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支新兴的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向他伸出了援助 之手。1923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决 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共同进 行国民革命,并提出了国共合作的目标和办法。这次大会以后,国共合作的 步伐大大加快了。1924 年 1 月,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有共产党人参加 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 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局面正式形成,揭开了中国大革命的序幕。  叶剑英作为孙中山的一个忠实追随者,一个普通的国民党员,热烈拥护 大会的决定。他为孙中山和共产党人的言论所吸引,怀着追求真理的渴望, 阅读列宁的著作和介绍俄国革命的书籍以及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书刊。他开始 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反映了时代的潮流,真正代表了工农大众的 利益,必将受到工农群众的拥护。国民党“一大”前后,在中国大地上发生 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特别是香港中国海员工人大罢工、京汉铁 路工人的“二七”大罢工,以及发生在广东的工会、新学生社等 70 多个团体 联合举行的示威,这些声势浩大的群众革命运动,使叶剑英受到了实际而深 刻的教育。他由此更加相信孙中山联合共产党、扶助农工政策的正确,尤其 敬佩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善于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全力推动中国民主革命事 业向前发展的大智大勇和不屈不挠的品格。孙中山逐渐懂得了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他先后在桂林、上海、广州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越飞、鲍罗廷等人多次会谈,采纳了他们提出的创办军 官学校、建立革命军队的建议,并派遣蒋介石、王登云、张太雷等组成的“孙 逸仙博士代表团”去苏联学习考察。创办黄埔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后孙中山的一个重大决策。叶剑英对此曾作过这样的评述:  “1921 年至 1924 年,是中山先生一生思想的最高峰。??1922 年,中 山先生回到广州后,根据自己研究和苏联革命经验,以及和加伦将军在一起 研究了苏联建立红军的经验之后,深深感到要实行革命非得有革命的军队不 可。这支革命军不仅要每一个成员具有革命思想,也必须有革命的军事制度。 所以,后来下决心办黄埔军校,在军队中实行党代表制度,建立军队政治工 作制度,形成了中山先生那个时期的比较完备的建军思想。”①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孙中山即着手筹办陆军军官学校, 军校设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上,人们称它为黄埔军校。孙中山指派蒋介石为 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并任命王柏龄、李济深等七人为筹备委员会委 员。  2 月 6 日,黄埔军校筹备处在广州市南堤 2 号正式成立,分设教授、教 练、管理、军需、军医等部,李济深、王柏龄、林振雄等为各部门临时主任。 粤军第一师师长李济深暂未到职,由邓演达代理。  蒋介石虽被委派担任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的委员长,但他态度并不 积极,也不做实事。真正负责实际筹备工作的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廖仲恺。  孙中山在筹备军校之始,就委任廖仲恺为大本营秘书长,协助筹划军校开办 事宜。廖仲恺不但日夜为筹措办校经费操劳,也为物色办校的人才费心。他 听说粤军第八旅参谋长叶剑英是文武兼备的将才,便邀请他来参与办校。  叶剑英从八旅来到筹备处报到,被分配到教授部给王柏龄当助手,分管 教学方面的事。筹备处刚刚成立,千头万绪,事如乱麻。叶剑英刚开始接手 工作,就遇到不少困难。筹备处不仅资金缺乏,人手紧张,而且常常碰到各 种阻力。他逐渐感到,有些阻力来自国民党内部。当时在创办军校问题上, 真心拥护孙中山主张的只有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等左派。而国民党内有 些右派分子,不但不予支持,反而阻挠破坏。孙中山、廖仲恺依靠苏联和中 国共产党的帮助,以极大的耐心和魄力克服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困难,为建 校铺平道路。邓演达、叶剑英等奉命奔走于粤军各军、师之间,想方设法抽 调人员、借款借枪,以应急需。  二 军校停办风波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叶剑英晚年流泪忏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