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演义》中演夏侯淳和夏侯惇惇的是周杰伦吗

浅谈《新三国演义》情节之隅。12级电气3班
。摘要。《新三国演义》通..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新三国演义》影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新三国演义》之观后感_省心范文网
当前位置: >>
《新三国演义》之观后感第一集 曹操乃宦官之后,出身低微,任职校骑都尉,文武百官皆看不起曹操,而曹操韬光养晦, 得到了董卓的信任。曹操为人务实不务虚,看不起文人的寒酸,心怀报国之志,只身刺董, 一举刺董而名扬天下。一个人有没有胆识,通过一件事就能反映出来,曹操通过实际行动来 改变现状,胜过那些只会说不去做的文官百倍千倍。 刺董失败后曹操在逃亡途中至中牟县被陈宫所捕获, 正当别人都在敬佩曹操刺董之举时, 曹操已痛定思痛,看到刺董即使成功,也改变不了乱世,刺董实乃匹夫之勇。曹操不为失败 所困,能已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并能吸取教训,确立新的方向,这是做人极大的优点。为 人都需要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迅速成长。 第二集 陈宫当时被曹操的远大理想抱负所折服,愿意与曹操一同创造一番事业,但是在二人误 杀吕伯奢一家后,其无法忍受曹操多疑、奸险的性格而选择离开。俗话说: ‘志不同,道不 合,不相为谋。,而他们却是志向相同,而为达目的道路不通,分道扬镳也是自然。我们一 ’ 定要找志同道合的人共事,否则必不长久。 在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后,曾言‘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话无不让天 ’ 下人寒心,但在当时的惨剧已经发生,后果已无法挽回,曹操也感到惋惜,而其所言也是发 自内心,这也说明曹操敢于讲实话,已经承认错误,不愿做伪君子,而是真小人。就今天的 社会而言,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恨,数量也更多。 第三集 曹操回到故乡,欲干一番事业,他已经认识到想要有所作为,成就功名大业必须得到有 志之士的相助,自言: “得一英雄豪杰,胜得十万金” ,随散尽家财,广招义士,短短数日内 拉起了一支队伍,建立了自己的团队。想要成就伟业,少不了智囊出谋划策,少不了忠义之 士舍生忘死,作为领导者,必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威望甚高,其召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而十八路诸侯虽然打的口 号都一样,但是却各怀鬼胎,都是想趁机扩展地盘、增强实力。曹操在联盟之初就已经看到 了联盟瓦解的结局, 只有深谋远虑, 才能准确定位自己, 确立方向。 联盟合作是需要基础的, 没有稳固基础的联盟,办大事是绝对不行的。 第四集 袁绍虽为盟主,但无指挥才能,在十八路诸侯不知道怎么打的情况下,反而是曹操对战 场形势作了很好的剖析,制定了详细的进攻战略,表现了良好的军事指挥才能,这也是在借 助平台展示自己,实现战略目标,借势而为。群龙无首之时,能站出来为大家指引方向的那 个人,就是日后的领导者,观一言一行可得知。 大战‘华雄’时,关羽想主动请战,被刘备制止,后‘华雄’无人可敌,关羽出战,一 举成名。曹操也没让自己人出战,这个告诉我们在应对棘手的问题时,不要盲目出战,看清 形势,选择时机,才能彰显功勋。做任何事不要急于出头,如果你想表现自己的实力,当别 人不可为的时候,你再去做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第五集 袁绍让自己的表弟袁术负责联军粮饷,袁术为一己之私,利用职务之便,克扣各军粮饷, 造成董卓还没有灭,就开始各为其利,内讧四起。这件事警示我们用人不能任人唯亲,否则 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惨剧,任人唯亲便会袒护,引起不公,挑拨离间,对孙坚的态度便可知。 在这一方面曹操做得很好,招揽人心,雪中送炭。 在联盟中表现最主动的三支势力团队为:孙权家族,曹操势力,刘备兄弟,正因为无论 大环境如何,他们都积极主动应对,虽然没有改变联盟的结局,但是就做事态度而言就已经 注定了三分天下的大局。做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积极主动态度,只有具有这种素质, 才能成就大事,否则像联盟其他鼠辈,都将被灭之。 第六集 曹操追杀董卓,半道遭遇伏击,各路诸侯无一人驰援,曹操归来痛斥袁绍等人,曰众人 不足为谋。至此,曹操终于明白: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为谋。而孙 曹 刘三人虽无前缘, 却心心相惜,都乃英雄也。当我们做大事的时候,要是依靠一些唯利是图之人,结局将会很 惨,只能找有理想有抱负之人共同合作。 孙坚攻取洛阳,获得传国玉玺,在返回江东的路途中,遭到刘表的伏击,惹来杀身之祸。 刘表虽被世人尊为君子,也作出如此阴险之事,使我们更进一步的认识人性的贪婪与自私。 福祸相惜,我们不要为眼前的利益而得意,更要防备小人,不要轻易相信伪君子,因为不经 人在大事大非的问题上这些人往往靠不住。 第七集 孙权九岁博览群书,思维敏捷,才智超群,在其父遇袭身亡后其勇气可嘉,只身前往刘 表大营领回其父尸首,为世人敬仰,也展示出了一代帝王之风。从孙权的身上我们终于理解 七岁看老的古训,凡成大事者必有其长,我们应该多多积累,凡是成功者我们不要只看其光 环,要学习其优点,才能更快更好的成长。 董卓祸乱朝纲,秽乱后宫,荼毒天下,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真理,伦理,道德都是建 立在拳头和实力上的。宦官的肆无忌惮,文官的臭味相投,在实力面前一文不值,让我们知 道什么才是王道。乱世军队和核武器是王道,盛世权利和金钱是王道,企业中现金流才是王 道。只有认清这些,我们才知道什么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第八集 王允,王司徒,一心为汉,不惜让自己的义女献身董卓,使得美人计离间吕布与董卓。 在此安排中,王司徒清楚的了解了吕布的为人,认识了董卓残暴的本性,使其反目成仇,吕 布怒而杀董卓。王司徒可谓君子,却干出禽兽之事,展示出在利益和权力争斗的过程中,不 惜利用或牺牲他人的利益来赢得胜利。 董卓可谓残暴, 但在貂蝉离间其父子的过程中, 董卓也认识到女人于天下相比相差甚远, 吕布的价值不可小觑。可谓其人还是识大局的,但是没能经住美色的诱惑,最终引来杀身之 祸。董卓的命运给我们巨大的警示: “得一人安天下,失一人丢天下。。想做大事,美女钱 ” 财都乃身外之物,要舍得,有舍才有得。 第九集 吕布被王司徒利用其钢性率直的弱点, 杀了其义父董卓。 吕布为了一匹赤兔马杀了丁原, 为了美人貂蝉杀了董卓。吕布自小无父无母,导致人生性格缺陷,无做事之原则,虽有一身 武功,但终因缺点大于优点而被别人多次利用,终而命丧黄泉。我们一定要使自身避免这种 悲剧,同时要在从小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貂蝉貌若天仙,聪慧丽智,与吕布可以说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正所谓‘宝马配 英雄,美人爱英雄’ ,然而上天也仅此将此传为佳话。貂蝉为了所谓救汉的大义,舍弃了自 己的爱情,献身于董卓。天下并未因貂蝉的牺牲而免遭祸乱,貂蝉的命运再次向我们宣示: 才华越出众,责任就越大,命运越悲剧。 第十集 王允利用美人计成功除掉董卓后,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一意孤行逼使‘李傕’ ‘郭汜’ 二人谋反,最终以身谢死。宦官灭了,来了何进,董卓死了,上了王允,历史重演,让我们 明白,谁掌握了权利,谁就会迷失自己,这将人性展示的淋漓尽致。权利最好掌握在强者手 中,纵使暴政,却总有理有序,弱者掌权,觊觎权利者甚多,早晚祸乱。 陶谦徐州刺史本想讨好曹操,却因用人之误,导致曹操父亲被杀,得罪了曹操惹来大祸。 张闿本是黄巾军投降之人,属穷苦造反系列,一身贼气,素质觉悟不高。作为领导,查人不 明, 用人不当乃是过, 而像张闿这种无才无德之人是坚决不能用。 在选人用人上一定要慎重, 特别是高层或重要岗位,否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第十一集 曹操得知其父被杀,痛不欲生,痛苦数日,众人不知所云,荀彧一眼道破玄机。曹操欲 借此事攻占徐州,哀痛是给天下人看的,欲盖弥彰,领众诸侯不愿帮助陶谦。无论任何时候 我们都不能陷于悲痛之中不可自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要找到事物的积极一面,从容应对 反而是件好事,有失矣有得。 陶谦陷于危难之中,求救于袁绍、袁术、公孙瓒,他们都垂延徐州,却无人愿意援助。 其相互观望,不做无利可图之事,让刘备有的徐州的机会。在我们的生活中,事物与此完全 一致,强者从不会怜悯弱者,只有弱者才会可怜弱者,强者与强者之间不做无利可图之事, 而弱者最好依附于强者,但是危难之时却得不到强者的帮助。 第十二集 刘备在无人愿意帮助陶谦之时,伸出援助之手,顺手又得赵龙,可谓是用心良苦。其实 在此事中,刘备比任何人都想得到徐州,此行之目的也在得到徐州,在对形势认真分析准确 判断后不费一兵一卒得徐州。此事真正的显示了刘备城府之深,大智若愚,大伪似忠的为人 之风,能够成就一番伟业也在情理之中。 吕布败于曹操后投靠徐州刘备,众人皆认为吕布不可留,但刘备素有仁德之心,其实是 仰慕吕布骁勇,爱惜人才。吕布此时的表现实在是有勇而无谋,不光不谋,而且愚蠢之极, 对形势和环境没有任何判断,自高自大,惹得众怒,只好暂居下邳。收留吕布是养虎为患, 似农夫与蛇,告诫我们爱才之心可有,虎狼之人不可交。 第十三集 李傕、郭汜二将反目祸乱长安,汉献帝携众臣逃离长安,中途命各地诸侯前来救驾,众 人无人重视, 唯独曹操欣喜若狂, 日行千里救驾。 自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为自己的扩张, 统一北方墓定了坚实的基础。此事告诉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塑造良好的环境和形象,所 谓名正则言顺,言顺泽事成。 许攸、田丰辅佐袁绍,其二人为是否营救天子而争得面红耳赤。许攸足智多谋,自命不 烦让袁绍有所反感;田丰才智不如前者,却心胸狭窄至使袁绍决策错误。心往一处使则事半 功倍,相互嫉贤妒能则事倍功半。许攸告诫我们,在向上级进言时绝对不要扯后腿,当众大 言不惭,轻则招致反感,正确决策不被采纳,重则丢失性命。 第十四集 刘备受天子令出兵讨伐袁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恩威并施,离间他人,使鹬蚌相争, 坐收渔利。刘备此次出征,留下张飞守护徐州,虽识得张飞本性,留下三道禁令,但张飞还 是因贪酒暴躁丢了徐州。此事反映刘备团队人才组建的不完善,刘备明知此人无能用之,此 属靠感情,事后对张飞也没加责备惩罚,靠感情治军害人害己。 吕布夺取徐州后,使刘备失去了根据地,针对此事刘备从容应对,忍辱负重返回徐州暂 居小沛。我想常人是忍受不了这种屈辱的,识时务者为俊杰,此事的刘备表现出的是何等的 英雄豪气。这种人在生活中也更让人害怕,曹操就遇上了这样的对手,我们自己也可能遇见 这样的对手,要慎重处之。 第十五集 袁术觊觎徐州,贿赂吕布二十万担粮饷,使其攻打刘备时不要出兵相救,可陈宫早就看 破了袁术的诡计,可谓唇亡齿寒。因上次承诺吕布的金银绸缎未兑现,此次吕布辕门射戟帮 助刘备退兵,未让袁术得逞,袁术吃了个哑巴亏。此次也让我们看到,不要得罪小人,对小 人的承诺一定要兑现,否则会被小人算计。 孙策丧父后,失去依靠,寄人篱下跟随袁术,卧薪尝胆之后偶遇周瑜,为成就大业,周 瑜为孙策献计,以玉玺换取自由之身,携‘周瑜’ ‘程普’ ‘黄盖’ ‘韩当’ ‘祖茂’回江东开 创大业。 此举展示的是孙策对形势的正确判断, 袁术并非英主, 只有离开袁术才能有所作为。 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就要改变自己,创造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十六集 袁术擅自称帝,曹操以天子之命,征讨袁术,命各诸侯出兵相助,形势完全在曹操的意 料之内,各诸侯奉诏皆不出兵。出兵路上,曹操马精践踏麦田,削发代首,传示三军,明证 典法,强调军队的纪律性,从自身做起,可谓楷模相应。做人做事,必须先正其身,而后群 起效仿,大事可成,做领导更应该如此。 众诸侯无人祝曹,刘备率军前往,此举可谓大智,在势单力孤之时,只有接近强者才能 快速成长,败时方可保存性命。曹操欲杀刘备以除后患,曹操之智囊荀彧、程昱、郭嘉三人 给曹操三种不同的建议,三人虽见不同,却思虑周全,曹操取其中,可谓正确之举。此次重 大决策时,曹操一一征求意见,避免意见不合而争持,可谓很好的领导艺术, 第十七集 曹大败袁术,并没有直接攻取徐州,而是使用离间计是刘备与吕布反目成仇,趁虚夺取 徐州。刘备早已成为心中的大敌,可曹操却胸怀宽广,目光长远,善于利用敌人为自己创造 价值。曹操的一举一动都在展示着其大智大勇,善于利于敌人的矛盾,或制造矛盾,自己坐 收渔翁之利,在乱世之争则算不上无耻,只能体现其智慧。 陈桂、陈登父子本性不改暗通曹操,奉承吕布,挑拨陈宫致使吕布大败,丢失徐州。这 让我们看到,人心本恶,无可改之,遇到此种阿谀奉承小人,要疏之远之。陈宫遇此无才无 德之主,甚是懊恼,其性格也甚是傲慢,进言之态犹如父教其子,惹得吕布反感。作为臣下 或下属,无论是贤明之主还是平庸之主,都要主仆分明,行事有度。 第十八集 吕布的口头禅: “我有赤兔马、方天画戟、、、” 、、、,在遇到困境或展示自己时总是以自我 为中心,虽说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但也只是孤胆英雄。其目中无人,做事没有 原则,自己无谋又不愿事事听从他人的性格导致其死无葬身之地。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 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用他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成就伟业。 曹操杀吕布、收张辽、斩陈宫处处展现了曹操爱才之心。吕布反复无常,忘恩负义不可 留;张辽威名远播,忠君事主终被曹操爱将之心感动而归降;陈宫虽智,却不懂‘天下’二 字的大义,选择一死。我们能看到曹操的爱才之心,心胸宽广,但却为陈宫可叹,如果陈宫 懂得乱世需要什么样的英雄才能使之太平,就不会悲恨而死。 第十九集 自古红颜祸水,貂蝉落入曹操之手,荀彧觐见曹操不要招惹貂蝉。曹操曾因睡了张绣之 嫂而差些惹来杀身之祸,牺牲了典韦的性命,此次为阻止曹操重蹈覆辙,荀彧利用许褚的憨 厚率直,使其杀了貂蝉。我们知道,虽有衷心事主之心,有时并不能替主决断,而曹操手下 智囊,猛将皆一心,衷心事主,可谓战无不胜在情理之中。 曹操班师回朝对刘备甚是不放心,其三智囊同时规劝不杀刘备,使之留在徐州,但曹操 看到万民书,知刘备甚多人心,决议带刘备回许昌圈禁,此乃上策。刘备将仁义二字到处宣 扬, 来赢得良好的形象, 其实曹操也懂得民心所向的力量, 爱民, 爱兵之心比任何人都不差。 这也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很重要。 第二十集 曹操打败袁术,斩杀吕布,立足中原,可谓文治武功,荀昱劝曹操称帝。曹操与天子群 臣涉猎,执天子之弓箭射杀鹿,众将士皆呼万岁。曹操以此观人心,发现反对者甚多,现在 执天下牛耳,需务实不务虚,放弃称帝之心,一心对付袁绍。以此观之,曹操此人甚有自知 之明,该收手就收手,行事有度,此真英雄。 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通过杯酒斩华雄,刘备救援陶谦,出兵助曹讨伐袁术这三 件事, 就足以证明刘备是英雄。 曹操在刘备身上也看到仁义的力量, 以仁义为剑杀人于无形, 刀兵未至,其仁义之‘师’已到。刘备并非池中鱼,只要不杀之,早晚成就大业,在汉献帝 的帮助下,曹操一时疏忽,放虎归山,其后患无穷。 第二十一集 曹操放虎归山,造成大患,刘备在诛杀袁术后,夺取徐州。在此事中,曹操认识到自己 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但是口上却不承认,找借口说让刘备替他阻杀袁术。当程昱为曹操不 认错不解时,荀彧说到,为人主者要知错、改错、不认错,程昱顿时明白。在我们的生活中, 常常能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追根溯源,妥善处理。 董承身为国丈,与皇帝一样容不得曹操独揽朝纲,唆使太医吉平刺杀曹操,刺杀败露惹 来杀身之祸。身处乱世,在自身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只有智者、强者、英雄的辅佐才能安身 立命,因看不惯强者独揽大权而除之,可谓是庸者所为。即使刺杀成功,天下依旧是乱世, 甚至亡的更快,我们要明白何为大义,何为私利。 第二十二集 袁绍占据四州之地,兵多将广,发兵征讨曹操。曹操出兵迎敌,变防御为进攻,先攻徐 州后御袁绍,可谓上上之策。在曹操眼中,袁绍势力虽强,但却是庸者,不足为率,刘备才 是强敌,只有攻克强敌,袁绍不足为虑。事态正如曹操所料,袁绍因小儿患疾,丧失了许昌 空虚偷袭的大好时机,可见袁绍真乃庸主。 曹操率军攻取徐州,刘备殊死抵抗,曹操早有良计,引诱刘备来袭,被打了埋伏,全军 覆没。刘备兵败后,曾轻身自裁,被许攸劝下,投奔袁绍。由此可见,刘备和曹操同是英雄, 但其才其智远不如曹操。 我们也值得庆幸, 刘备在很多打击下, 虽不如曹操表现的坦然自若, 但也能屈身等待时机,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二十三集 关羽中曹操之计,被困于茫荡山上,曹操求贤若渴,希望的到关羽这位猛将可谓煞费苦 心,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曹操答应关羽归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关羽才跟随曹操回到许 都。曹操之所喜欢关羽,不在其武艺高强,而在其忠义,这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的本性和品 质尤其的重要。 孙策在曹操南征北战的时候,也没有闲着,在周瑜的协助下他已在江东之地巩固了其势 力。自古英雄爱美人,孙策与周瑜取得大乔小乔两位绝代佳人,也成为千古佳话。也许曹操 从未将江东孙策放在眼里,但是只要心怀大志,在长期的积累下也会创造大业。孙策南征北 战,巩固其势力范围,孙权周游四方,寻遍名仕,后才有江东人才辈出,称霸一方。 第二十四集 曹操厚待关羽,羡煞旁人,关羽虽受曹操恩德,但却一心牵挂刘备,曹操为此痛心不已, 但却舍不得斩杀关羽。越是英雄越让人敬佩,越是忠义越令人折服,无论别人说曹操送关羽 金银财宝、美女,甚至是赤兔马是作秀收买人心,我们都不能否认曹操爱才之心,关羽的忠 义经受得住考验,以此来看曹操关羽皆英雄。 袁绍发布讨贼檄文,征讨曹操,而许攸、田丰则争持不下,二人观点不一,而袁绍优柔 寡断,发布军令朝令夕改,一开始就注定了败局。刘备建议袁绍于曹操开战,也只是考虑兵 马数量,不知统帅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许攸与田丰的政见不同,二人相互诋毁,为袁绍的 决策提供了不良的决策气氛,导致其错误决策。 第二十五集 程昱为曹操献计,用关羽斩杀颜良、文丑二将,借袁绍的疑心除去刘备,刘备险些丢了 性命,终于关羽取得联系。关羽欲离去,曹操等人皆避而不见,关羽去意已决,曹操出城相 送。这是曹操十数年来最大的挫败,自己的厚礼相待也没能留得住关羽,他进一步意识到, 忠义赢得人心的力量,并断定刘备将成为人生大敌。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归心似箭,急于与刘备相见。在前往河北的途中,关羽没有过关文 书遭到处处阻拦,曹操得知此事后派人送来过关文书,可见曹操的胸怀非同一般。各守将勇 于阻拦关羽,足见他们对曹操的衷心,尽忠职守,可见曹操治军之严,将士上下同心。不过 关羽名声大噪,杀的关羽自己也可扬名立万,可见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第二十六集 刘备认识到袁绍并非明主,以迎接关羽、张飞之名离去,袁绍确信以为真,实属查人不 明。许攸的劝进,并未被袁绍接受,但尽其所能,坦言相建刘备投奔荆州刘表,合力征讨曹 操。我们能看到有时我们的建言并不能被领导采纳,但只要是对的我们应尽力改变局面,许 攸的坦率、忠诚、积极应对值得我们学习。 袁绍出征曹操,其三子袁谭、袁熙、袁尚争做先锋大将,都渴望建工立业,实属争夺世 子之位。袁绍此时显示的一点也不糊涂,宣布自己亲自担任先锋大将,可谓明智之举。袁绍 三子其智其勇都值得称赞,但是他们的特长都一样,这样为夺得继承权容易反目争斗,而曹 操三子各有所长,分项培养,才是深谋远虑。 第二十七集 曹操集团在面对袁绍的七十万大军,其文臣表现的跟以往一样,主张求和,而曹操的表 现惊若旁人,曹操从八年前已经为此战备战,并自信以七万大军对战袁绍七十万大军。虽然 大战在即,但是这场战争已在八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此时战争的成败已不言而喻。做大事 之人,目光长远,未雨绸缪,战事初开大局已定。 袁绍大军七十万,甚是骄横,曹操面对袁绍大军,先是示弱,赢得战机,一盏茶的功夫 就连续使得四个连环计, 占据了先机, 赢得首战大胜。 正所谓骄兵必败, 不能说曹操太聪明, 只能说袁绍太愚笨,大敌当前,占尽先机,未开战战前言和,是曹操钻了空子。在你占据优 势的时候一定要击倒敌人,否则后悔不已。 第二十八集 曹操首战袁绍得胜后,袁绍势力尚在,坚守不出,而曹操粮草不足,在进军与退军之间 难以决断。荀彧接到曹操来信,识得曹操意图,但却背意觐见,曹操果断接受建议,坚决迎 战。曹操能够得胜实在是天助,上下一心,都能不为一己私利进献谗言,我们应该敬佩学习 荀彧能够忠言直谏的精神。 袁绍大败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想起田丰所言,要释放田丰,许攸与田丰素来不和,唆 使袁绍杀了田丰,田丰临死也不放过许攸,留下遗言诋毁许攸,正好许攸之子犯错,被郭图 觐见给袁绍,许攸失去信任。袁绍昏庸无段,多疑而心胸狭隘,其三位智囊也彼此容不下对 方,内部不合,不团结,实在是团队的大忌。 第二十九集 许攸深知反复无常,为保性命投向曹操,此事曹军军中已然开始断粮,可谓苍天助曹, 许攸建议曹操偷袭乌巢,出兵直取袁绍大营,官渡之战胜负已定。袁绍听取建议优柔寡断, 谋而不决,曹操思虑周全,当机立断,几乎从未遗失过战机。由此我们看,想要成功,主要 是明主,臣要是良臣才行。 刘备对袁绍的大败深感震惊,为谋得立身之地,刘备准备投向荆襄刘表,虽是皇亲但也 许探得虚实,派孙乾前往。刘表世居荆州,胸无大志只想保的荆州太平,也怕收留刘备惹来 大祸。在孙乾的尽力劝说,晓以利害后,刘表决定接纳刘备,共同抵御曹操。当时实力不足 时,我们一定要联手,增强实力,共同御敌。 第三十集 曹操攻克冀州,许攸居功自傲,口出狂言,被大将许褚所杀。许攸的性格造成了他今日 的悲剧,说话一定要讲究方式,管好自己这张嘴,实在是祸从口出。曹操得知许攸被杀,痛 心不已,欲斩许褚,大家都知许褚性格耿直,屡立战功,忠心耿耿,都为许褚求情,曹操心 知肚明, 只是苦于损害自己形象, 曹操更懂得收的天下人心。 许褚为主背的罪名, 受的惩罚, 是值得的,这是历练,终将受的大任。 刘备居于新野,深的刘表信任,刘表向刘备征求立嗣建议,刘备所言正好被蔡夫人听到, 险些惹来杀身之祸。寄人篱下是很不好受的,刘备一项谨言慎行,但是所言所事还是可劲忠 义之道。但这也让我看到,在利益之争面前,没有奸恶,没有正义,我们必须小心自处,只 有自己有实力有地位才能伸张正义,主持公道。 第三十一集 刘琦帮助刘备逃过一劫,刘表虽得知此事,知道乃夫人所为,但也无处置蔡瑁等人。由 此可见,荆州内忧外患,刘表外不能驭将士,内不能治家政,终将导致荆州落入他人之手。 自古外戚干政为之大患, 今日也是, 干事业亲朋好友一定要慎用, 以免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导致无法挽回的局面。 刘备偶遇水镜先生,得水镜先生点拨,知其缺少一位智囊军师,两翼缺少一翼。我们知 道想要成事是需要条件,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是不行的,必须的到弥补,在得到徐庶的相助 后,才赢得了人生的转折。作为人主,考虑的首要问题是纵观大局,收拢人心,建立良好的 团队,协调发展才能成就大业。 第三十二集 曹操欲取荆州先征刘备,命曹仁为大将,李典为副将,临行前嘱咐李典,要适时阻挡曹 仁的莽撞之举。曹仁不听李典劝阻,冒然进攻,正好刘备有智囊徐庶的的相助,曹仁大败, 丢失樊城。 因曹仁跟随曹操征战多年, 所以用兵处处学习曹操, 但未得精髓, 不能活学活用, 冒然迎敌,必定大败,也可见曹仁才智一般。 徐庶刚刚赢得新野大战,取得各大将的信服,可曹操得知徐庶之才不在荀彧之下,变以 徐庶老母相逼, 使其归顺。 徐庶在忠孝之间选择了行孝, 辞刘备而去, 但终不为曹操出一策, 献一计,临行前将诸葛亮的荐于刘备。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是为人臣,虽有大智,但也有 软肋和弱点,曹操善于抓住别人的弱点,而我们也要规避弱点。 第三十三集 苍天如圆盖,大地似棋局;荣者自安安,庸者定碌碌。诸葛亮身处乱世,能够居身自安, 实在是大智之人。孔明先生十五年静观天下,不为所动,择时待机,终的其主。较之陈宫而 言,诸葛亮的心态,智慧远在其上,陈宫建功心切,未得良主,功名不成身先死,真所谓差 事易寻,良主难求。 刘备深知要想有所建树,龙生两翼,缺一不可,必须得到大贤的相助。其求贤若渴,三 顾茅庐,终的与诸葛一见,这对刘备来说是一个考验,也大大的提高了诸葛亮的身价。从这 一刻起,历史发生了巨变,隆中对成为千古名典。孔明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但其虽得 其主,未得其时,终其一生心血,而未得天下一统, 第三十四集 孙策造仇家暗算,其命休矣,在临死之前,其子尚年幼,不能担当大任,将大权交予孙 权为上上之选,并嘱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定问周瑜。自古在权利的交替时最容易 出现大乱,孙策的决定虽正确,但依然留下了极为被动的局面。作为一方之主,务必深谋远 虑,纵观大局,能够处理好意外事件。 孙权虽年幼,但熟读史书,遍访名仕,才智超群,在一系列事件中,他都从容不迫,镇 定应对,显示出其少年老成。孙权受命提携江东,就已经认识到了其服众,稳定局面的重要 性,先是张昭劝大乔退出稳定内部,然后孙权向周瑜释兵权稳定外边,让我们对这个年仅十 八岁的少年心生敬意,他也注定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帝王。 第三十五集 诸葛亮辅佐刘备尚未建功,关羽、张飞对其甚是不服,对其不恭不敬。正好曹操命夏侯 惇领兵进攻新野,给了诸葛亮展示的机会,关羽、张飞以计行事,大获全胜对孔明佩服的五 体投地。自古骄兵悍将都难服他人,要想管理好团队务必要扬名立威。但依靠亲属关系而张 扬跋扈,一定要杜绝,否则定坏大事。 刘表病重,蔡氏一族独揽大权,刘琦为保活命,向刘备求救。孔明不愿干预荆州政事, 但在附楼抽屉的逼迫下,为刘琦出的一计,令其退居江夏,以谋大计。后来刘表去世,将荆 州托于刘备, 刘备不受, 这在诸葛亮的意料之中, 而后诸葛亮火烧新野后建议刘备退居江夏, 由此看来这是诸葛的一步大棋啊! 第三十六集 曹操亲率大军五十万征讨荆州,蔡瑁卖主求荣,劝刘琮投降曹操。曹操不费一兵一卒而 得荆州,遂答应刘琮为荆州刺史,但终使其为傀儡,命蔡瑁为水军提督,为灭东吴做准备。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向强者求,如果你失去了价值,就一文不值了,虽有缺点,但慎用之, 使人尽其才,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赵云于万军之中营救少主,其勇可见一斑。曹操看到赵云英勇,想活捉以留为己用,但 赵云誓死抵抗,逐下令斩杀,幸而脱险。爱才之心人皆有之,但对自己的敌人,在控制局面 之前, 千万不要手下留情, 否则日后必将成为大敌。 赵云归来, 刘备弃子以示对爱将的喜爱, 刘备收的人心很有一套。 第三十七集 刘备退居江夏,孤城难守,孔明为之计,孙、刘联盟共抗曹军,曹操败则顺势取荆襄, 孙权败则顺势取江东, 定而谋求大业。 当危难之时, 应结为联盟共拒曹操, 可依然心怀异智, 面对此时的联盟关系,一定要慎重。在生死关头,千古霸业面前,仁义已被人抛之脑后,任 何联盟都存在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矛盾。 孙权面对曹操的百万雄师,可谓坐立不安,彻夜难眠,诸文臣皆言和,这是符合其自身 利益的,但是一旦归降,孙权的命运将和荆州刺史刘琮一样。面对这样的选择,孙权绝不会 放弃求生的机会,于是孙刘联盟有了基础。诸葛亮舌战群儒,为孙、刘联盟做出了不可磨灭 的贡献,但其才也引起了众人的嫉妒和恨。 第三十八集 诸葛亮出使东吴,欲联吴抗曹,其在东吴的言谈举止,舌战群儒让人赞叹。无论何时何 地,诸葛亮都能找到关键点,不能从正面加强,便从反面激将,以促成想要的结果。与智者 交流, 不需要费什么心机, 因为大家都晓得其中的厉害, 点到为止, 需要的只是加强其信心, 使即成的局面得以巩固,更好的达到目的。 周瑜其才其智不亚于孔明,是战是和,其心中早有定数,诸葛亮的激将法让周瑜明白诸 葛非凡人也,必将成为东吴大患,其战略联盟的结局也昭然若揭。高人与高人之间的交流, 是何其的简明扼要, 我们一定要善于观察生活细节, 从微小的事物了解他人, 就是他人不言, 也要对形势的发展做出准确判断,做好应对的准备。 第三十九集 周瑜智勇双全,在认识到诸葛亮的才学在其之上后,为避免日后成为江东大患,急于除 之。周瑜令孔明夜袭曹营粮草,欲借刀杀人,孔明深知其用意,再次应用激将法,令周瑜收 回成命。看似平常的事却暗藏杀机,铲除对手是必要的,但是急于消灭对手,反而造成不好 的结果,目光虽要长远,但也要有度量。 蒋干自荐说服周瑜,反被周瑜将计就计,设计斩杀了蔡瑁,张允两位水军大将。蒋干之 才远远逊于周瑜,派其说服周瑜可谓异想天开,其才智一般,反被周瑜所利用。曹操用蒋干 可谓查人不明, 用人之过, 听的其汇报,不加以详查, 加上其疑心慎重,战事未开先斩大将, 自断其臂膀,也是赤壁大战失败的重要因素。 第四十集 曹操斩杀蔡、张二将后,顿时醒悟中了周瑜奸计,但形势毅然至此,只能顺势而为,对 外宣称二人通敌。曹操处死蒋干,使其子曹丕为蔡瑁戴孝,以示其过,为蔡中,蔡和二人赐 爵封侯, 使其二人诈降周瑜。 曹操在一念之间为我们上演了知错、 改错、 不认错的君王之道, 深深的值得我们的学习。 鲁肃夹在周瑜与孔明之间,为维护孙刘联盟,他不能让周瑜杀了孔明,但其又不能得罪 军中主将,身处两难境地,好不苦恼,但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下,置身局外,看清大局,维护 大局,才能提升自我。鲁肃一直让孔明不要表现的太优秀,让周瑜心生嫉恨,终显示的其自 身的大智若愚,心为大局的为人。 第四十一集 蔡和、蔡中来降,周瑜已看破其中玄机,施的苦肉计,让黄盖诈降曹操,有人卧底曹操 深信不疑。鲁肃质疑诸葛为何不劝周瑜痛打黄盖,使周瑜明白孔明未看破此计,意从中调解 两人关系,诸葛笑而答疏忽了。我们能看到诸葛之智,但鲁肃夹在其中已有大智,只是大智 若愚,其心非善,保孔明只是为了维护孙刘联盟,共抗曹军。 诸葛亮巧借东风,是其观天时而定,神坛祈祷只是增加了其神秘色彩,蛊惑人心。东风 即来,周瑜认为诸葛亮已失去其价值,务必除之,可其夫人小乔却私下帮孔明脱身,周瑜得 知勃然大怒。自古女人不得干政,其女人有其自身的弱点,对于立场不同的敌人,绝对不能 心慈手软,而心善就是男人的软肋。 第四十二集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却也在重重杀机中看到了一丝生机,虽有数万追兵可都不奋力追杀 制曹操于死地。以此来看,孙刘联盟是利益的需要,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巨大的间隙,有很 突出的利益矛盾。火烧战船已成为孙刘联盟抗曹的经典战役,而因联盟利益的需求不同,不 存在长久的共同战略目标,从此开创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念起旧情,放的一条生路,这让人对关公的仁义更加起敬,这也 是诸葛亮根据自身集团利益而特意安排的。 周瑜欲将杀死曹操的罪名归于刘备, 使战后的局 势有利于自己,可孔明早已识得此计。此段仁义之举已流为千古绝唱,但是其中的联盟、政 治、军事战略布局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四十三集 孙刘联盟刚刚击败曹军,便开始为不同的战略利益而争斗,鲁肃前往刘备军中指责关羽 放过曹操一事,这本是周瑜设下的圈套。由此可见孙刘联盟危难之时他们会抱成一团,同仇 敌忾, 一旦取胜他们就会明争暗斗, 就会尔虞我诈。 战争的胜负都是一时的, 甚至战事未开, 他们都在各自筹划更远的路了,联盟必为之计深远。 曹操经此大败,能客观分析其战败原因,从战败中汲取教训,调整心态从容应对,其心 胸气魄无人能及。曹操的一番败后总结,先是告诉大家败不可怕,找回信心;其次分析失败 的原因,知错能改;然后分析当前敌我形势,着眼未来。能够在如此大败后,如此坦然应对 着,古今维曹操一人儿,甚是值得我们学习。 第四十四集 司马懿等上历史舞台,正好在曹操赤壁大败之后,其才智不亚于诸葛孔明,孔明出师得 其主而不得其时,而司马懿出师既得其主又得其时,在选择主公和时机上,综合分析我们可 以看到司马懿略胜一筹。选择曹操是因为曹操独霸北方、积累雄厚、成就霸业的几率大,而 出师之时又是曹操大败后正值用人之际,以此来看为大智者。 曹丕在曹操班师回朝的过程中的表现,以充分显示了其良苦用心,为争得世子大位,处 心积虑费劲心机。自古帝王之相,在其年轻甚至年幼的一举一动上都有表现,曹丕在城门日 夜等候三天,不仅是为了给其父亲看,也是给满朝文武,乃至天下的百姓看的,显示其仁孝 之心,我们也要多多学习,凡事多用心才好。 第四十五集 曹冲称象被被世人所知,由此可见其年龄虽小,却有成人不及的智商,然而英年早逝, 却给人留下了诸多猜测。曹冲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得到曹操的关爱最多,赞赏也最多,被 立为世子,继承大业众所周知。正是因为其表现太突出,尚无心机,无自保只能,害死了自 己,真正的聪明应该是外表憨厚、内心坚韧,不张扬。 司马懿为名门旺族之后,其才智不亚于周瑜、孔明,曹操通过与司马懿的短时间接触就 对此人了解甚深,其一个比喻:脚为什么比脸和手都白,就道破了其为人,深藏而不漏。其 作为曹冲的师傅,在曹冲死后自愿为其守灵三年,也显示了其内心坚韧,择时待机的至深城 府,司马家的霸业也由此开始起步。 第四十六集 周瑜与刘备休整军队后,必取荆州,而一地之主只能有一家,导致其双方为此争执不下。 欲取荆州必先取南郡,双方都想让对方先出击,而后当双方相持不下,两败俱伤后再出兵, 最终周瑜还是被孔明摆出的假象而迷惑,与孔明约定 30 日内比去下南郡,若取不下有刘备 来取,这已经把国家的利益与个人恩怨结合起来了,实在是大忌。 曹仁、曹洪奉命镇守南郡,曹仁多受曹操教诲,临敌后舍小取大,夺取先机杀的先头部 队片甲不留,继而又使出诈降计伏击了周瑜大军,射伤了周瑜。周瑜恃才傲物,此行损兵折 将也是必然之势, 正所谓骄兵必败。 虽有大功, 但在取得全面胜利之前, 不能小觑任何敌人, 一个小小的疏忽,轻则导致败局,重则丢失性命。 第四十七集 周瑜炸死诱的曹仁夜袭大营,此战机被孔明得知,派赵云夜取南郡,又让关羽、张飞攻 取了荆州。刘备觉得此举不仁不义,就将此事托于孔明,这实在是趁人之危之举。无论刘备 之前是多么的推崇仁义, 而此举完全显示了其本性, 诸葛亮利用他人的计量更是表现的淋漓 尽致,再大的利益决策面前,从无仁义可言。 曹仁大战周瑜后将城池丢给了刘备,向曹操请罪,而不知这是曹操在赤壁战败后就部好 的大局。荆州距许昌远,离东吴、刘备远,早晚是守不住的,所以只留下 2 万军队驻守,明 知不是两者的对手,但却可以消耗其战力,之后刘备夺取荆州,这就打破了孙刘联盟,使其 两者结下了不解之仇,长期有利于北方。 第四十八集 周瑜心高气傲,容不得刘备钻了空子,占据荆襄,请求孙权派兵增援,一举拿下荆州, 一雪前耻。 孙权与鲁肃都远观大局, 认为攻取荆州实际不佳, 但劝周瑜退兵也不是一件易事。 周瑜的文治武功和声望可以说还胜孙权一筹,在孙权下令撤军后,周瑜觉得失去信任,很是 伤心,其功高盖主,孙权能容他,但是周瑜是跟自己过不去。 鲁肃为劝的周瑜退兵,可谓费尽心机,向刘备讨要荆州一事,将鲁肃的为人、性格、才 能一一展现。他眼观大局,保护孙刘联盟,但在荆州归属问题上,立场甚为坚定,逼使孔明 露出了真面目。鲁肃做人大智若愚,但是老实人也有被逼急了的时候,在关键问题面前还是 要与理惧争,保全自身集团的利益。 第四十九集 刘备占据荆州,但荆州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处四战之地又无战略纵深,欲稳固根基必 扩充地盘,长沙、武陵、桂阳、零陵四郡成为必争之地。在收复这四地之前,刘备已将其看 成囊中之物,令不能滥杀无辜,正所谓收城池易,收人心难,纵使刘备假仁假义,但一个两 个人如何看不重要,但是世人怎么看很重要。 为出战桂阳一事,张飞与子龙争持不下,两人抓阄,孔明将两张纸上都写的不去,张飞 性急先来,看到不去甚是失望。赵云得到此次出战机会,感到不是很光明磊落,孔明如此安 排深有用意。性格暴躁之人,你让他去干些收买人心的活,他肯定不能胜任,所以用专业的 人做专业的事,古今一个道理,职场上也是如此。 第五十集 关羽看到张飞、子龙攻城拔寨建功立业,自荐只带五百将士攻取长沙,其傲视群雄,自 傲不已。在攻取长沙的战役中,与黄忠苦战数日,胶着不下,如不是长沙太守疑心太重,诬 陷黄忠通敌,逼使魏延谋反,也不能顺利拿下长沙。这也是关羽人生中的最后一场胜仗,只 靠个人的英勇,只可勇一时而不可勇一世。 魏延杀了长沙太守,现城投降刘备,此人险恶之心,众人皆知,诸葛亮恩威并施,先是 要杀了魏延,然后又成刘备之意,放过了他,并加官进爵。在用人之时,有才无德之人一定 要慎用, 如无其威能够震慑住, 万不可用。 在管理团队时, 我们也要对犯错误的人打一棒子, 然后给颗糖吃,恩威并施,才能稳住人心。 第五十一集 孙权自言其手无缚鸡之力,胸无御敌之策,但其虚怀大度,心怀天下之志,知人善用。 其在合肥大战中, 数次被张辽所败, 与周瑜相比相距甚远, 信心有所不足, 但鲁肃之言甚佳, 曹操、刘备等人都会死在孙权前面,年轻便是资本,定要有耐性与坚韧,志气长存,定能成 就一方霸业,孙权听后觉得甚有道理。 孙刘两家为了荆州这个胜利战果争持不下,两家动刀兵并非上上之举,鲁肃看似忠厚老 实,但在这件事上也是多次向刘备发难,讨要荆州,虽说都没有取得最终的结果,但是却为 日后夺取荆州打下了基础。 我们要知道, 对于一件明知道达不到目的的事还要为之为何?因 为我们必须要向他人表明那是自己的目标,以正其名。 第五十二集 刘备欲赴江东成亲,迎娶孙小妹,明知是周瑜设计,意在图谋荆州,但为的维护孙刘联 盟不得不为之。在出兵前,关、张二人对孔明威望甚高感到不安,刘备为稳定后方,给孔明 留下密令,以约束二人。无论做任何事,都要顾全大局,若不以大局为重,为一己之私,或 亲朋之利,早晚事业和前途都将毁于一旦。 周瑜为夺回荆州,使的调虎离山之计,以成亲之名将刘备骗离荆州,然后向荆州用兵。 刘备借题发挥,让世人都知道其与东吴联姻,迫使孙权改变初衷,而周瑜擅自用兵之事,孙 权甚是感到不满, 罢了周瑜的兵权。 也许大家感觉周瑜太过自作主张, 但是我们要看到大局, 周瑜只看到了荆州的得失,而没有看到将来东吴的存亡。 第五十三集 鲁肃与周瑜政见不合,对荆州用兵一事大起争执,一人主张以霸制人,一人主张联盟抗 曹。两人争执之后能把酒言欢,深入分析原因,周瑜自知身体不佳,时日不多,希望速战速 决,而鲁肃认为敌强我弱,应弱者联合共拒强敌。每个人都会从自己或大局出发看待问题而 主张不同,但是绝对不能因为政见不同而彼此敌视。 孙权为缓解与周瑜的紧张气氛,转而支持周瑜的主张,疏远了鲁肃,看似昏昧,可心知 肚明,这是孙权惯用帝王权术之道。太夫人不主政,但当着周瑜的面斥责孙权,堪称一绝, 因孙权身为周瑜之主,周瑜擅自行事,孙权难逃其责,这明明是在斥责周瑜吗?在管理中, 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技巧来管理居功自傲者。 第五十四集 刘备明知甘露寺举亲凶多吉少, 却义无反顾的坚持前去, 其已入虎穴那有不顺势的道理, 迎难而上顺应天意。与东吴联姻后,想立刻回荆州已无可能,依然接受东吴的糖衣炮弹,但 其心中暗藏韬晦,择时待机。有时候我们无法决定外部环境,必须顺应它,让对手看到他想 要的结果,然后寻找机会逃出险境。 在太夫人的规劝下,孙小妹顾全大局,委屈下嫁比自己大 30 岁的刘备,也被称为千古美 谈。孙小妹虽性情刚烈,却终被刘备的英雄气概所折服,自古美人爱英雄,他们一般不在乎 其年龄、外表、富贵,主要的是他们的内在。我们也看到,男人只要能哄得女人心,也能笼 络天下人心,中间的道理息息相关。 第五十五集 刘备入赘东吴, 东吴用奢华的生活腐蚀刘备, 其不知英雄之知岂是金钱美女能够魅惑的。 刘备将计就计整日饮酒作乐,寻求逃生的机会,最终使得苦肉计是赵云与荆州取得联系。我 们要认识一个人的性格才能对其行为做出准确的判断, 赵云在刘备面前放肆, 刘备斥责赶走 赵云这与二人的为人作为格格不入,必然有诈。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太夫人在字里行间已经发现女儿即将离去,但也无有点破, 没有阻挠,反而为其提供便利。张昭得知刘备逃离东吴的信息后不做主张,任由事态发展, 因为他对此事的前因后果已十分明白, 将责任推于主上是最佳选择, 而且告诉我们不要随意 为自己承担不了的责任的事而做主。 第五十六集 关羽、张飞乃性情中人,在刘备被困江东之际,两人为兄弟之情多次向孔明发难,置大 局于不顾,欲救刘备,致使孔明左右为难。性情中人为将可以,但要为帅统领万军,如凭一 时之气必将至万军将士于死地。为将者必须虚怀若谷、坚忍不拔、虔诚待士,还要像韩信那 样受的胯下之辱,否则的话,早晚要吃苦头的。 孙刘联姻已成定局,为表示宽容大度冰释前嫌,东吴上表刺刘备为荆州牧,可曹操老奸 巨猾,另外敕封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当你向别人宣示和睦的时候,别人就已 经看到了间隙,投石问路使得离间计,聪明人一般不会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我们要尽可能 的看到或猜到别人的真是意图,不要被假象所蒙骗。 第五十七集 周瑜执意要攻取荆州,欲借道攻取西川然后转道攻取荆州,此意图被孔明看透,而孔明 担心的却是周瑜攻取西川,调整战略布局,得西川五十一郡后两面夹击荆州。至此我们可以 看到,战略布局很重要,只看见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其他收益的话,路会越走越窄,不要让 眼前的障碍和困难阻止你的最终目的。 周瑜在荆州大败后,郁郁而终,留言‘既生瑜何生亮’ ,与其说被孔明气死,倒不如说是 他自己害死了自己。我们说周瑜心胸狭窄,容不下孔明,但是其临死之间将大都督一职留给 与自己政见不合的鲁肃,也可见其胸襟宽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周瑜的性情也许就是容 不得自己的对手比自己强,孔明是他迈不过坎。 第五十八集 周瑜死后孔明前来吊孝,众人皆知周瑜因孔明而死,而孔明却失声痛哭,哭的痛彻心扉, 由此可见孔明不光巧舌如簧,而且脸皮很厚。在对手的立场上看这些都让人觉得恶心,但是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是成功的优点。在职场上,我们也会与同事发生矛盾,也会与对手相持 不下,厚一次脸皮,低一次头便能化解一场矛盾。 庞统庞士元出现在周瑜的祭礼上,并口出狂言,此时正被孔明遇见,接着上演了一场夺 才之战。孙权中了孔明的离间之计,又因碍于母亲的面子,错失了凤雏;而刘备以貌取人, 后又做出求贤之态,才险些失去庞统。真正的人才,多是待价而沽,如遇到不识货的主,又 有何前途,而主稍有懈怠既可能失去救危济世之才。 第五十九集 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而刘备得到卧龙后,依然对凤雏恭敬有佳,屈尊以示其诚, 终而感召庞统的辅佐。我们可以看到大才所需的并非高官厚禄,而是诚心以对,展示才华的 平台,甚至说是主上的态度。天下之大,才俊诸多,但是能为己所用的却寥寥无几,如果遇 上一个千万不要放过,诚心以礼相对终有所获。 铜雀台赋被人相传二千年,但是我们更应该向那日蒙羞的一代帝王曹丕公子学习。以铜 雀台为题做赋乃是曹操对群臣的考验, 也是对天下人心归属的一次摸底, 曹丕公子深知此意 早已准备了两手对策,相机行事。那日曹丕公子虽未赢得表彰,但是却赢得了一心向汉的士 子之心,如其父亲一样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六十集 司马懿为曹冲守孝三年后,通过细心观察考量,选择辅佐曹丕公子,但是曹操没有答应。 司马懿是曹操想用之人,但对于扶持世子之人要格外慎重,曹操没有答应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时机未到,不愿引起诸公子之争;二、曹操还未下定决心立何人为士子;三、为了考验 司马懿对曹氏的忠诚度,也是考验其心志。 杨修可谓是聪明绝顶,其先后两次当众猜中曹操心意,令众人惊叹不已,而司马懿却说 聪明到如此地步人,其命不久已。为人主者,不喜欢完全不明白自己心意的臣下,也不喜欢 完全看破自己心意的臣下,两者相比,人主更记恨后者,因为臣下处处看破主上心机,那主 上还有何恩威,恩威难测才是真正的恩威。 第六十一集 黄奎反咬曹丕,曹操疑心慎重,但他也不会相信曹丕勾结马腾,对曹丕的一番质疑逼问, 是在考验他的儿子。看似曹丕做了错事,一旦曹丕承认,曹操就会觉得他没出息,反过来要 是坚持到底,死不认账,他就会认为你是能成大事的人。我们也要为曹操考验儿子,教育儿 子的方式而感到惊叹,更值得学习。 苗泽举报了其姐夫黄奎勾结马腾一事,为曹操立下大功,但是当曹操得知举报黄奎是因 为苗泽与其黄奎小妾有染,直接命人斩杀。曹操多次杀掉自己的这些‘恩人’ ,是因为这些 背主弃义、卖主求荣的人能救你一次乃是天意,如有二次就是直接杀之,以警示身边的人来 保全自己。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人,希望能慎重处之。 第六十二集 曹操帅十万大军迎战马超,麻痹大意,首战失利,其狼狈而逃,先是扔袍然后割须,险 些丢了性命,而逃生后迅速调整状态,临危不惧,找到方案改变大局。面对数倍于己大敌, 曹操从未畏惧,总是能以少胜多,而八十万大军失于赤壁,其中不难看出轻敌必败,兵不必 多少而在勇,将不在勇而在智,帅不在智而在谋。 曹操离间马超与韩遂,先是与韩遂单独谈话,然后又送去涂抹的书信,引起了马超的极 大猜疑,两人反目。马超虽勇而无谋,而韩遂也犯了兵家大忌,战前单独与敌军商谈必引起 盟友的质疑。阵营不同,一定要避免发生解释不清的事,最好的结局方案就是不去做或者一 定要有令主家信任的决策人,否则百口莫辩,残局已定。 第六十三集 张松与法正都认为刘璋无能不能保全西川,愿将西川四十一郡之地献于明主,法正认为 应献于贤主刘备, 而张松认为于乱世之中献于雄主曹操为上策。 人生中顺势而为, 择主而事, 若人尚置身事外,一定要准确判断当前形势,做出适合自己的判断。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 郎,在面对生命中的重大转折与决策时定要慎重。 曹操应对张松的朝见有所傲慢,导致失去了夺取汉中,攻取西川的大好良机;而其猜透 张松来意,认为不能改变其养民休战的战略决策,又表现出不能朝令夕改的严明之举。刚刚 打了胜仗难免傲慢,安逸必滋生腐败,故而错失戎机;在面对得与失时,常人往往选择得, 而放弃未免是不智之举,曹操之举供我们参考。 第六十四集 刘备早期的战略就是攻取西川作为根基,他比任何人都想得到西川,然而面对张松的进 献却表现的不动愚忠。我们不难看出刘备的假仁假义,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断然的攻取 或窃取都是不得民心的, 必须寻找合情合理的方案才能顺理成章, 为后期乃至长治久安打下 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无论真假达到目的才是硬道理。 为使刘备合理入川,张松向刘璋进言让刘备带兵进川帮其抗击张鲁,在众人看来这无非 于引狼入室,但是刘璋不顾众人反对,执意迎刘备入川,由此可见,刘璋胆小切昏庸无谋, 根本不配拥有川蜀之地。我们也要看到‘董卓进京’‘刘备入川’都非善类,当寻求帮助或 、 联盟时一定要慎重决策,且不可引狼入室后患无穷。 第六十五集 刘备入川意在夺取益州,而刘璋却被刘备的假象所迷惑,刘备自以仁义立本,也正因为 如此丧失了许多机会。庞统为其军师,与孔明一样都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辈,其令魏延 设的鸿门宴被识穿,未能先斩后奏。作为臣下,有些事是主上欲为而不能为之事,那么就需 要属下主动而为之,为主上排忧解难。 周瑜死后,鲁肃多病,欲取荆州必提拔人才,孙权极善用人,提拔吕蒙为副都督,掌管 水师。吕蒙引其目不识丁被人戏称为吴下阿蒙,但受周瑜多年教诲提拔,终有上将风范。人 之所能,非与生俱来,乃后天所学、所见、所识而成,若我们身边无可用之巨才,又不能找 到合适的人才,那我们要趁早提拔培养才是。 第六十六集 刘备替刘璋抗击张鲁,而意在图取西川,可刘备素以仁义立本,取西川师出无名,取之 不义,即使攻取蜀地也会尽失仁义,尽失民心,尽失立身之本,所以迟迟不敢卖出这一步。 两者相矛盾水火不容,凤雏知道主公的为难之处,擅自做主计杀张松令刘璋反目,而后以自 己的身家性命为刘备换取了仁义之师之名攻取川蜀。 刘璋请刘备带兵入川抗击张鲁,而后反目又献城割地让张鲁对付刘备,可谓是搬起石头 砸自己的脚。为人者如果自己不强大,事事依靠他人则必亡,没有谁是能靠的住的,这世上 本就是弱肉强食,弱者终要被强者所灭。在工作职业生涯中,我们最重要的是强调我们自身 的价值、素质和能力,强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六十七集 马超与张飞数战不分上下,胶着之下为收服马超推进战局,孔明使得离间计,贵金贿赂 张鲁的军师杨松,使杨松离间张鲁与马超,最终马超走投无路归降刘备。杨松乃贪财如命之 徒, 我们可以利用他人的弱点达到目的, 但是也一定要防止自己的属下贪财、 贪色坏了大局, 我们自己做人也不要让别人抓住自己的软肋。 刘备取得川蜀之地后,一改以往以仁义为本治理百姓的方针,认为应施以严刑峻法,恩 威并举,使蜀中上下有节,功过严明,是非尊卑辱,皆有尺度,官吏百姓皆依法从事,数年 之后川蜀大治。 今日不同以往, 地盘大了, 人员多了,如还靠仁义而无法度,必将生出祸乱, 刘备此时已以帝王之态处之,非往日仁义之辈。 第六十八集 刘备得川蜀之地后,孙权以诸葛瑾全家性命为质使其前往益州索要荆州,孔明帮其向刘 备求情,换的零陵、长沙、桂阳三郡,而关羽拒不奉命,此乃打太极之术,可谓上策,却终 因鲁肃的忠义之举感动关羽,而做出让步。人活在这个世上,认清事故是少不了的,合乎情 理的事可以做,但是违背原则的事坚决不能做。 曹操趁刘备立足未稳,率军攻取汉中十一郡,而后众臣为表其功,请天子封曹操为魏王, 而高祖皇帝有令,非刘性不得封王,群臣只有荀彧反对,终未能阻止。荀彧一心向汉,与曹 操不同道,纵使戎马半生,屡建奇功,而不得善终,自古伴君如伴虎,君臣同心是帝王的基 本要求,而此举也成为了曹氏必将称帝的前奏。 第六十九集 曹操被封为魏王,又因荀彧又死,激起了一心向汉之人的激烈反对,火攻凤凰楼,曹操 脱险后, 将自称当晚前来救驾的文官三百余人全部斩杀, 曹丕因为其救驾的英勇表现而被封 为世子。这是一场彻底的清洗行动,将与曹氏不同道的人全部铲除,看似心狠手辣,但这也 是这些人站错队的结果,此举为曹丕日后称帝登基打下了稳固的根基。 刘备与曹操在汉中激起大战, 都欲联合孙权制衡对方, 而孙权都答应与之联盟而不出兵, 趁势发展自己的势力。在多方势力集团的复杂形势下,没有仇恨,没有同心,只有共同利益 的需要。鲁肃死后留给吕蒙的战略决策是,在自我实力不足时,联合弱者抵御强者,才能立 于不败之地,而此时二虎相争,最好坐山观虎斗。 第七十集 夏侯渊被刘备围困于定军山,请求曹操发兵支援,曹操接到禀报后并未发兵至使夏侯渊 全军覆没。夏侯渊虽为曹操同室宗亲,但刘备已在关外设下伏击等待支援大军,此时若曹操 一时心软失了方寸定会大败。 我们要敬仰夏侯将军至死不降的精神, 更要学习曹丞相舍小取 大顾全大局的心智,为帅者应不惧一得一失。 杨修擅自揣测曹操心意, 暗语鸡肋实指汉中之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让众军士准备撤军, 终惹来杀身之祸。杨德祖自恃才高,屡屡道破丞相心机,这样的臣下岂不是犯了主上大忌。 天威难测,自是再聪明也不能擅自揣测主上的意图,就是明明知道也不能讲出来,更不能擅 自替主上或领导作出决策,否则绝无容身之地。 第七十一集 关羽得知汉中战役大胜,急于建功攻取樊城,欲取洛阳、许昌,此时正是兵骄将带,出 军前夜前军将领傅士仁、糜芳饮酒至大营起火,二人免于军法被命据守南郡公安,结果二人 在东吴来犯荆州之时,弃城投降。委待罪或受重罚之人以重任,肯定是出要大问题的,领导 者定要拥有较高的情商,了解人性,方能知人善用。 曹操汉中新败,面对关羽的进攻,诸将皆闻风丧胆无人愿意应战,庞德主动请战,因庞 德亲属尽为刘备所用,庞德以死请战,终的曹操同意。曹操一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最终 庞德被关羽所俘,宁死不降,证明曹操没有看错人。面对众人皆畏惧的敌人时,要敢于善于 启用新人,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会卖命的完成任务。 第七十二集 关羽遭庞德的暗箭,刮骨疗毒眼都不眨一下,可见其勇,但其性格极为狂傲,目中无人, 特别是在水淹于禁十万大军后,更是大意轻敌,加上吕蒙的迷惑至使荆州空虚,丢失荆州, 败走麦城,丢了性命。人虽有所长,但切记目中无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迟早有一天会 棋逢对手,若大意轻敌必将一败涂地。 曹操与孙权联盟共击关羽,孙权为夺荆州,曹操为解樊城之围,消弱刘备势力,但是两 人都知道不能斩杀关羽,杀了关羽必然引来刘备的复仇大军,都想接对方之手斩杀关羽,这 与曹操当年败走华容道如出一辙。为帅者,都是深谋远虑,顾全大局,不能为一时之快而招 来后患无穷,为一时之利而毁一生前途。 第七十三集 吕蒙攻克荆州,为孙权立下汗马功劳,可因违背孙权军令斩杀关羽而惹来杀身之祸,陆 逊得知吕蒙死因,主动向孙权请辞,交出兵权。孙权自执掌东吴十余年,一直受掌兵都督的 制约,可迫于战事不得不委曲求全,荆州已克,便无所顾忌痛下杀手夺回兵权。自古狡兔死 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功高盖主不得善终。 孙权上表劝进曹操登基称帝,众大臣也极为劝进,可曹操人之将老一点也不糊涂,他万 不会将自己置于水火之地,至死未登九五。曹操的人生格言:无论别人如何看我,我依然是 我。世人都骂曹操,可世人都不了解曹操,伟人是孤独地,不被常人所谅解,作为一代枭雄 曹操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使命、责任、功过。 第七十四集 曹丕继承王位,欲嘉奖司马懿,任其选择职务,而司马懿既不愿做太尉,也不愿做丞相, 而选择做一王室主簿,曹丕又将静珠赠与司马懿。为司马懿加官进爵乃是曹丕的试探,选择 主簿一职,看似虚职,可近水楼台先得月,实在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能舍美女者维曹 丕一人,静珠虽是眼线,但也彰显了曹丕帝王之志。 曹丕得以继承大位后,曹彰一时激愤,后交出兵权,相安无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 急流传千古,曹植七步做诗免于一死。自古君王无情,对于手足之间的争斗,他们必将痛下 杀手。曹氏的权利交替也同样是一场风波,如今的社会和家庭也是如此,遇事何必要赶尽杀 绝,而曹氏基业也有可能正是人性的善,终而复灭。 第七十五集 司马懿建曹丕称帝,登九五之位,这是曹丕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帮助曹丕登基必将成为 开过功臣,但司马懿不去做,而让急于建功心切的华歆去做。此举真乃明智之举,大汉气数 已尽,但逼迫汉献帝禅位也是悖逆之举,看似能为主上立下大功,但也将成为千古罪人,遭 世人唾骂,有些功劳是不能去强的,否则终将惹祸上身。 曹丕未有文治武功,想要协服有功之臣是件难事,只有其称帝建立功勋,敕封群臣才能 上下同心,东拒孙权,西抗刘备,而继承帝位自古便有三辞三让以彰显其谦恭,上合天意, 下顺民心。新官上任三把火,最重要的莫过于人事调整,树立威信,巩固领导核心地位,为 日后的发展,方针政策的执行打下稳固的基础。 第七十六集 汉献帝刘协自九岁被董卓扶上皇位,历经磨难,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终日惶恐度过 二十五年,而后被曹丕所废,一生都活在别人的掌中。曹丕仁慈封刘协为山阳公,此事的刘 协才找到自我,其实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是人生一大幸事。虽贵为天子又如何,如失去了自 由,丧失了抉择命运的权利,终不如一死。 刘备为关羽之死,痛病多日,后得知曹丕废帝自立,群臣劝谏刘备称帝,而刘备欲称帝 却坚决推脱,后经孔明详加劝谏,分析大局刘备才顺应时势继称汉帝。刘备虽一心向汉,但 汉已亡,三足鼎立之势已形成,想要进取中原,实现统一必须正其名,名正言顺才能完成大 业,但改写历史之事也必顺民心而可为之。 第七十七集 刘备登基后下的第一诏就是伐吴,可受到了孔明与赵云的阻挠,刘备为实现自我政治目 的,寻求李严的支持,李严虽也反对伐吴,但是他知道主上心意已决,阻挠无益,支持反而 能得到重用。为王者,要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无论对错都会有人反对,必寻求支持方可为 之,当主上绕过反对者执行主张时,大家就应全力支持。 张飞性格暴躁,为关羽之死,不能出兵伐吴而终日饮酒,范疆、张达无辜受罚险些丢了 性命,两人斩下张飞头颅逃亡东吴,二人之举非但未为吴王建功,反而下了大牢。张飞性格 暴躁必惹来大祸,关羽傲慢丢了性命,我们也要改掉自身的缺点,否则早晚会吃亏。范疆、 张达二人无政治敏感性,自投罗网,终而丢了性命。 第七十八集 刘备因关、张之死,更加坚定了其伐吴的决心,此时复仇之心决定了他的军事战略,而 在所有的人看来这都非明智之举,孔明、赵云因反对此举而未能跟随刘备出征,李严、黄全 因为支持刘备而受到重用。掌舵人若果决定了方向,大家定要全力为之,否则上下不一心, 内部不团结,必达不到目的,甚至败的极其惨烈。 孙权闻刘备大军来犯,不寒而栗,自夺荆州后善用权术,独揽军政大权,至兵临城下竟 无人能迎敌,孙恒请战,孙权命其坚守秭归一个月,谁知坚守三个时辰便被攻破,只得再搬 出其妹言和,可谓自作自受。乱世之中,群雄未灭,自身又才智不足,又怕功高盖主,独揽 大权,临危之时无将为之所用,终是作茧自缚,自作自受。 第七十九集 秭归尽失,东吴门户大开,为扭转败局,解彝陵之围,孙权不顾程普劝阻,命韩当、周 泰帅十万大军迎战刘备, 这正好中了刘备的围点打援之计, 陆逊不惜装疯卖傻以求孙权改变 决策, 可孙权一意孤行, 终至十万大军顷刻无存。 无论做什么事, 成败都掌握在决策人手中, 不听劝阻,采纳众意,众将士只能白白送死。 为全歼韩当十万大军,黄忠献计以身诱敌至富士口全歼之,此乃舍生取义之举。黄忠已 年过七旬,至六十岁才遇到刘备,后被封为五虎上将,倍感恩宠,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可 见黄忠对刘备之心。 其实做人最成功的事莫过于有人愿意为你舍弃生命, 而人生最大的幸遇 莫过于遇到你愿意为之牺牲生命的人,两者相互付出。 第八十集 孙权并不会打仗,反战必败,但他有一条好处,就是有知人之明,知道谁是良将,知道 该用谁为自己打仗,其囚禁陆逊十三天,就是在等战报,如胜就制陆逊之罪,如败就启用陆 逊为帅。 孙权并不想事事受制与人, 但又知人善用, 敢于启用年仅二十七岁的陆逊为大都督, 又为其立威放权,此乃为人主者的最大优点。 陆逊挂帅后依山险建立营寨,阻挡刘备进军,已连败四阵,东吴文臣都请求换帅,可孙 权识得大局, 陆逊所败只是丢失了几座空营, 兵力未损志气尚在, 择时待机总有反击的机会。 败也是陆逊的策略,使众将知耻而后勇,退至无可退之地背水一战,必将扭转战局。为帅者 不能以一得一失而乱了方寸,保存实力择时待机必能成功。 第八十一集 傅骏乃孙权之侄,违背军令擅自出战致营寨丢失,陆逊当众行使军法,正好孙权前来犒 劳三军,并没有责备陆逊,反而当陆逊之面烧掉了众大臣弹劾他的奏章,陆逊当场立誓报效 吴侯。此乃为将者军纪严明不徇私枉法,为人主者关键时刻用人不疑,上下一心必能战胜困 难,最终以结果论成败,彰显英雄本色。 吴蜀交战相持不下,但蜀军决策失误,战局扭转,司马懿向曹丕请战出兵攻取荆州,但 曹丕没有答应, 反而派曹仁、曹洪、曹真自家人出战,害怕司马懿掌兵。司马懿已屡建奇功, 威望甚高, 尚若掌兵立下大功对于曹丕便是极大威胁, 自古君王都会将兵权牢牢的握在自家 人手里,至于司马懿也是务实不务虚,乱世手掌兵权才是王道。 第八十二集 陆逊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却异常坚忍,败而不乱,蒙羞含耻而无动于衷,将刘备陷于危 局之中,可见其谋略胆识不在周瑜之下。刘备自登帝位后固执己见,听不得逆耳忠言至七十 万大军于危难之中,致火烧连营七百里。遇到年轻而不知名的对手且不可轻敌,自古英雄出 少年,普天之下人才辈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孙刘交兵战局已定,东吴虽胜但双方实元气大损,纵观天下大势,孙刘弱而曹魏强,若 孙权乘胜追击,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时孙刘虽交恶但也不得不罢兵言和,恢复联盟共据 曹魏。三足鼎立之势,局势一旦发生改变,外交政策也将随之改变,摒弃前嫌化敌为友之举 常常发生,此乃生存之道,商场如战场亦如此。 第八十三集 刘备彝陵大败,退守白帝城,其子刘禅软弱无能,为使刘氏基业得以延续,刘备使其子 拜孔明为亚父,并托孤于孔明,如其子不足以担大任可取而代之,孔明对天立誓力保刘禅。 孔明曾让其弟为陆逊带话,彝陵大胜切莫功高震主,而此也用到自己身上,孔明之功、之智 无人能及,白帝城托孤也表现出其功高盖主。 刘备病故,曹魏欲兴兵伐蜀,司马懿制定了五路大军围剿川蜀的作战方针,并请愿担任 第五路大都督,可曹丕谨记其父遗言,要成就霸业必用司马懿,但要防着司马懿,终未允其 领兵出征。曹丕的担心是有必要的,司马懿暗藏韬晦一直在寻找掌兵的机会,司马氏为百年 大族,声望颇高,且人才辈出,得势必成大事。 第八十四集 曹魏五路大军伐蜀,历经数月无功而返,司马懿五路伐蜀之策震惊孔明,而魏臣皆认为 伐蜀失败乃是东吴之过,马谡赴东吴说服孙权联蜀抗曹并烹杀魏使臣。司马懿主动请罪,是 其方略有问题, 而五路联军伐蜀乃是上上之策, 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战略执行者不是战略设计 者,让不懂得战略与战术的人执行他人的战略方针必定失败。 曹丕伐蜀失败后,建功心切兴兵伐吴,司马懿未能阻止,伐吴大败。曹丕未听劝阻,是 因为其身患顽疾,希望有生之年建功立业,不料未建功业身先死。有时候人做出常人认为不 可理解的事,必定有其特殊原因,无论得与失都不是因为其智能够左右的,因此我们要能够 理解他人的苦衷,我们自身也不要为有些所为而后悔。 曹丕为防止司马懿掌兵后,无人能制,临死之时为保曹氏基业,才令司马懿掌兵辅佐其 子曹睿,司马懿掌兵后遭到曹氏亲贵排斥被贬到雍凉,司马懿为之大喜。司马懿等到五十岁 才掌兵权,若留在京城,定遭他人陷害,离开京城如鱼入海,龙出升天,既能保全自我,又 能建功立业,此乃明哲保身,以退为进之策。 第八十五集 诸葛亮在平定南方后,为报刘备兴汉之志,托孤之恩,尽其蜀军出祁山,开始第一次北 伐大业,蜀军一出,天下震动。魏延献策出奇兵越秦岭直取西安,而诸葛亮生平谨慎,从不 弄险,认为应步步为营稳步进军,错失良机。做人过于保守,瞻前顾后,必定丧失戎机,纵 无大过,也不能建立大功,此也注定孔明六出祁山无功而返。 曹睿听信谗言,弃贤用奸,曹氏亲贵更是屡战屡败,情势危急,幸得曹睿有自知之明, 听信忠言, 重新启用司马懿, 而司马懿心态坦然, 在家等候召唤。 丰功伟绩彰显于危难之间, 此建功立业待机之道,司马懿虽屡屡被猜忌、排斥,但其意志坚韧,屈辱保身待机建功,终 得建功立业之机,其心智我们定要学习。 第八十六集 司马懿出任平西大都督,掌中原兵马,魏国生死尽掌手中,其有两种选择,其一可拥兵 自重,坐视天子被擒,而后角逐天下,可称王为帝;其二便是救天子、护朝廷、战蜀军、尽 忠勇,功成之后再度遭到曹真等亲贵的诋毁、陷害,再度被贬。司马懿断然选择其二,此两 条路皆可达到目的,借曹魏之力争夺天下为上善之举。 街亭为蜀军粮道必经之地,乃根本之地,马谡自荐前往把守街亭要道,其自恃熟读兵书, 目空一切,好大喜功,不听王平之谏,失守街亭,致伐魏之举功亏于溃,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流传千古。刘备曾言马谡虽机智,但言过其实不堪大用,果不其然,孔明识人不明,铸成大 错,正所谓一招之错全盘皆输,关键时刻用人做事亦当小心。 第八十七集 诸葛亮兵败退往西城运粮,被司马懿大军困围,孔明只身一人于城墙之上抚琴,司马懿 见状退去,上演了一出空城计。此计虽然成功,就常人看之就有许多破绽,司马懿岂能不知 虚实。孔明与司马懿可谓天敌,但也是知音,心心相惜,司马懿深知如果没有诸葛亮为患, 其断不可大用,孔明这是为其留后路,也是为自己留退路。 司马懿率军击退诸葛亮为魏国立下悍马功劳, 其统兵有方, 用兵如神也令曹睿心惊胆战, 对其防备有加,罢其兵权,圈禁于京城。司马懿心痛不已,但其坚忍不拔,暗藏韬晦继续等 待时机,东山再起。曹休战死后,司马懿称病推脱雍凉大都督之职,担任此职乃过己功他之 职,与其如此不如等待真正的施展之机, 第八十八集 曹睿继位以来惯用曹氏亲贵,而曹氏亲贵皆无能之辈,先是曹休败于樊城,后是曹真败 于陈仓,屡战屡败,此任人唯亲之过。欲成大事应任人唯贤,而若处处提防贤臣,于危难之 际才想起,岂不让人心寒,甚至招致异心。人固有自知之明,但为人主者更要有知人之明, 知道该用谁为自己效力,用人所长,避其短。 郝昭奉命固守陈仓,使蜀军寸步难进,可见司马懿识人用人之明,而曹真误上孔明奸计, 下令调动陈仓守军,才至陈仓失守,郝昭含恨自裁以谢司马懿。司马懿虽掌兵只有两年,但 其子弟、故友、门生都得到了相应的任用锻炼,培养出了一批愿意为其效命的部众,郝昭就 是其中一,声望无人能及,此乃司马氏百年积累所致。 第八十九集 诸葛亮设计围攻武都,围点打援,司马懿虽知有诈但不得不派兵前去救援,命孙礼救援 武都,郭淮救援孙礼,救武都乃假救,救孙礼乃真救,此二举皆在告诉各城守军,其不会见 死不救,使其坚守城池,稳定军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作秀,但其起到的实际作用 不可小视,要善加运用才能稳人心保大局。 孔明诱敌不成终以身为饵引司马懿上钩,其诱使司马懿前去武都截杀,而将钩设于大营 之内,将张颌前来劫营的两万精兵全歼。司马懿杀坐骑为张颌裹尸,披麻戴孝,魏军虽败但 士气未衰,无一降卒逃兵。司马懿治军严明军法,赏罚分明,稳定军心,为抗击蜀军打下了 坚实基础,我们做事也要以团队人心为重。 第九十集 司马懿因中孔明之计兵败,再次遭到曹真的弹劾,曹睿命曹真接任大都督一职,降司马 懿为副都督,临阵换帅乃大忌,况且是一庸帅,任人唯亲,焉能不败。反观陆逊抗击刘备, 连错数阵,群臣弹劾孙权坚持用之,终大获全胜。为人主者,心性狭隘,尽信他人谗言,自 无主张,早晚必亡,我们定要借鉴。 曹真接任大都督,司马懿敷衍趋势、含恨忍辱、择时待机,而曹真求功心切,冒然进军, 中了孔明的圈套,司马懿见势将计就计,故作冰释前嫌,借孔明之手除去曹真。司马懿屡遭 弹劾,次次皆与曹氏亲贵有关,如此良机借刀杀人以除之,为其掌军彻底扫清了障碍,此真 乃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第九十一集 司马懿对阵诸葛亮兵败,继续坚守不出,战前不利,其闻李严与孔明政见不合,就出下 策离间诸葛亮,此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一个团队在必定存在一定间隙,如不能从 正面击垮敌手,就应从内部瓦解敌人,此乃上上之策。自古便有攘外必先安内之策,今毅如 此,我们要团结一致,上下一心才能成事不败。 李严抓住把柄弹劾诸葛亮,其明知是离间之计,但其主和防御的方针与孔明北伐自保的 决策政见不一,为其政治主张而为之,而其子李丰不赞同其所作所为,与诸葛亮见解一致, 最终李严被贬,李丰继承父位。昔日曹操清除了功勋荀彧,今日孔明罢免了功臣李严,此足 以证明,政治路线不一致,必将分崩离析。 第九十二集 孔明回成都期间,司马懿为消灭蜀军主力,趁机使得诈降计,诱使魏延两万铁骑深入敌 境,魏延虽小心谨慎,但查之不详,掉进了司马懿的圈套。兵家有云以静制动,必须牵动敌 人,才能诱敌致胜,所以当对手不动时,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否则会被对手找到 破绽,设计制我们于死地,另外查人需细微。 司马懿堪称第一守将,自知与孔明交战占不到便宜便坚守不出,为诱出司马懿诸葛亮使 得激将法,遣使送去女人衣服视其为妇人,以激怒其出战,可司马懿皮厚赛过城墙,当众试 之,主帅受辱,众将蒙羞,大家纷纷请战,司马懿认为坚守不战恰恰就是制胜之道,孔明终 未得逞。能受奇耻大辱者必将建立叹世之功勋。 第九十三集 诸葛亮诱使司马懿出战不成,战事旷日持久,蜀道被毁,军粮无法运出,在被迫撤兵之 际,用木牛流马运输军粮,诱劫司马懿粮草,可谓防不胜防。孔明远征千里,占线太长,补 给困难,又不求速战,步步为营至十载而无寸功,劳民伤财,每每此时便想起荆州,这证明 其战略部署,战术路线有问题,而至六出祁山而无所成。 司马懿数败于蜀军,又丢失粮草,致曹睿降罪,令其限期建功,孔明恰以粮草诱使司马 懿出兵,上方谷伏杀司马懿,此乃两者斗志斗勇之际,而天佑司马懿逃过此劫。双方虽都费 尽心机,但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成败与否乃天时地利人和所致,出于常理,乃是天意,我 们有时候做事也只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问心无愧即可。 第九十四集 诸葛亮病危欲将三军交予姜维,而魏延手握重兵,自持功高,而孔明一死,无人能震慑, 其必反,诸葛亮试之,魏延早已将三军视为己手,为日后留下大患,即除之。魏延乃有才无 德之人,当年诸葛亮曾言必震其胆方可谨慎用之,如无人能制,属于极大的危险必除之。今 日若遇有才无德之人如不能降服,断然不能用。 建兴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诸葛亮壮志未酬,薨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因其智慧忠 诚, 鞠躬尽瘁, 为后世永远赞颂。 水镜先生曾有言诸葛亮得其主而未得其时, 终其一生操劳, 也为完成统一大业, 含恨而终。 孔明晚年公务缠身, 日理万机, 不得片刻闲暇, 少睡而事多, 不能长久,人必得先清心寡欲,方能高枕无忧。 诸葛亮死后蜀军退入汉中,撤军途中死诸葛惊走了活仲达,司马懿自视受奇耻大辱,此 辱远甚于羞辱其为妇人,证明其智远逊与孔明,此生再有雪耻的机会了。孔明与司马懿虽是 百年不遇的天敌,可也是千年难逢的知音。孔明死后司马懿岂不寂寞,天敌一死,己身岂能 存,看似孔明略胜一筹,实乃司马懿会打败仗。 第九十五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孔明已亡,司马懿的价值皆无,而其建立的功勋和威望 足以功高震主,曹氏遇危每用之必,功成必制止,而司马懿又暗藏韬晦、极其坚韧、明哲保 身,使曹氏亲贵无借口除之。司马氏历经十余年的征战,在军队中的威望甚高,实已掌控魏 军,自古功高盖主、居心不良者必处之,否则必为患。 曹睿死后,曹爽掌握朝政,而司马懿知道其断不会容他,狠心除去静姝,诈病赚曹爽,绝地 反击,尽掌魏国朝政。司马懿暗藏韬晦数十年才建立功名大业,其心志可叹古今,而其以险 求存之道更令人敬佩。司马氏虽暗藏大志,但若能早信而用之,天下可定;曹氏虽制之,但 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天下尽落司马氏之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亡灵杀手夏侯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