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孝严为什么阻止往宋美龄墓身上盖晴天白日旗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阿扁说蒋介石是二二八黑手蒋孝严很生气以及宋美龄060221
&&&&&&& 106
&&&&&&& 1942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凤凰博报用户登录
支持更多帐号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亲,您在凤凰博报的用户名为
绑定凤凰帐号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提示您:你还未登录。
没有账号?
恭喜你获得新机会
输入好友ID
本次机会已经送出,可复制一下链接给好友!查看: 567|回复: 5
陈水扁:蒋介石是世界排名第四的独裁者,杀人逾千,台湾盖庙拜他,是对民主的污辱
在线时间 小时
王彦晨:两蒋“国葬”内幕
《凤凰周刊》2012年1期
日23点50分,蒋介石在士林官邸溘然长逝。
蒋氏经营台湾多年,其生前死后都有不少民间传说。他去世那天的清晨,台湾由台北到高雄,全岛突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注下。笔者系1967年出生,当时年幼,但对那夜将孩童从睡梦中惊醒的雷电霹雳声记忆犹新。民间舆论咸认天有异象,必有大事。
果不其然。第二天早上就传出蒋逝世消息,各报头版均刊出蒋介石遗照。12小时内,严家淦宣誓继任“总统”,“行政院长”蒋经国提出辞呈获慰留,严家淦属过渡性质,党政军实权牢牢由蒋经国掌握,台湾进入小蒋的新权力时代。
蒋介石去世后,电视台一连四天只播放他的生平事迹及国葬相关新闻;娱乐场所停止营业一个月,没有人敢打牌、打高尔夫;全岛沉浸在庄严肃穆的追悼气氛中。
4月7日,蒋介石灵柩由士林官邸移灵荣民总医院;4月9日再移灵至国父纪念馆,供民众瞻仰遗容;4月16日奉厝慈湖。整个治丧过程警戒森严,沿途遍设香案恭迎灵车,街头巷口,悬挂无数白纱挽幛,宛如国殇。
蒋介石奉厝慈湖
9日上午11时30分,蒋氏移灵国父纪念馆前,治丧委员会先在荣民总医院举行移灵典礼。由严家淦主祭,张群、何应钦、陈立夫、王云五、黄少谷、谷正纲、薛岳等21位治丧大员陪祭;总统府资政、参军长、各部会首长、一级上将、各军种总司令、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与祭。
荣总灵堂正中央悬挂着蒋的遗像,四周以白色菊花围绕。供桌上方是一个“奠”字,白烛高照,两旁铺满菊花。五个用素色菊花织成的十字架摆在正前方,正中的一个是蒋夫人宋美龄敬挽的。
移灵典礼在哀乐声中开始,严“总统”献花致敬,全体与祭人员俯首默哀。孝子“行政院长”蒋经国,和蒋纬国将军同他们的家属侍立灵堂两旁,含泪答礼。
行礼之后,主祭人员静侍两侧,恭奉移灵。12时正,蒋的灵榇由十位侍卫人员护抬,登上扎满鲜花的灵车,蒋经国及蒋纬国搀扶着蒋夫人随后恭奉。灵榇为古铜色,上面安放着素菊十字架,两侧扎以素色缎带,由孝孙蒋孝武、蒋孝勇扶持。严家淦及治丧大员等均目送灵榇登上灵车。
图:蒋介石灵柩。
灵车在哀乐声中以及三军仪仗队的前导下,缓缓离开荣民总医院。车队前有24位宪兵摩托车开道,接着是哀乐队及仪仗队的车辆,两辆警车在灵车旁护卫。严家淦、治丧大员等护灵人员的车队,蒋夫人宋美龄、蒋经国、蒋纬国等孝家亲属的座车,均恭奉灵车前往国父纪念馆。
下午1时05分,灵车驶入国父纪念馆前广场。在两名护灵军官开道下,灵榇缓缓抬进国父纪念馆灵堂。灵堂以苍松翠柏、白花素菊布置而成,四周竖立88根蜡烛,中央供奉蒋介石巨幅遗像与遗嘱,并有陆海空军官护卫。
1时25分,蒋介石生前侍卫打开灵榇古铜色的盖板。里面是一层玻璃,放着白色的缎带,蒋身穿黑色马褂、蓝色长袍,胸前佩带着采玉大勋章,左右两边佩带着国光勋章和青天白日勋章,遗容安详。
灵榇打开后,蒋经国扶着蒋夫人,及孝家亲属,步上灵堂礼台,向蒋公遗容行鞠躬礼,并瞻仰遗容。接着由严“总统”率领文武官员,向蒋公敬礼,并依序上前,瞻仰蒋公遗容。全场哀恸,许多人流下眼泪,不能自已。
政府宣布,10日起民众可以自由前往国父纪念馆灵堂瞻仰遗容,为期四天。共有多达250万人每天排行列长达数公里,不分昼夜,无惧烈日风雨,或顶礼膜拜或哀号恸哭,令人动容。
4月16日上午9时,蒋介石灵柩在21响丧炮中起灵,前往奉厝地点桃园大溪慈湖。当时为了让灵车顺利抵达桃园,还提早启用三重至桃园段的高速公路。从国父纪念馆到大溪慈湖,沿途挂满国旗和黄白菊花相间的花圈,还有蓝底白字的巨大牌楼,上书“敬悼总统蒋公之丧”,路祭团体无数,许多民众跪拜痛哭。
现在,大溪慈湖不但是蒋介石全台铜像的最终安身之所,也是大陆观光客最想到访的去处之一。蒋氏辞世后,由台北市建筑投资公会理事长殷之浩在第一时间领衔捐建的中正纪念堂,也成为台湾著名景点。
两蒋遗体防腐处理
日下午1时50分,蒋经国在午睡中突发胃肠严重出血,陷入休克状态,不久便撒手人寰。新闻局在4小时后公布蒋经国辞世消息,晚上9点,李登辉宣誓就职继任“总统”。
1月22日蒋经国遗体由荣民总医院移灵圆山忠烈祠,供民众瞻仰凭吊。当天上午,在荣总怀远堂举行移灵大典,由刚刚接任“总统”大位的李登辉主祭,很多人不会忘记,他出现在电视中哽咽含泪的画面。蒋方良女士坐着轮椅,与长女、公子、蒋纬国将军以及其他家属穿着黑色孝服,分列灵堂两侧,含泪答礼。
灵车以黄白素菊缀饰,车头上方为黄菊饰成的十字、车前正中为中华民国国徽,车旁两列白绋随风飘扬。在古铜色的灵榇内,蒋经国遗容安详,与其父一样,都穿着黑色长袍马褂,佩戴采玉大勋章。
灵车以二十公里时速缓缓行进。移灵途中,民众沿路路祭哀悼。《联合报》报道说:“在万人夹道迎灵路祭下,壮观肃穆的场面,留给国人永难忘怀的印象。”
9点45分,灵车进入忠烈祠。10时正,李登辉在忠烈祠主持安灵大典。灵堂上悬挂蒋经国的巨幅遗像和遗嘱,两边排列国旗、党旗及一对白色巨型蜡烛,整个灵堂以白、黄、蓝三色装饰,高大龙柏分列两旁,素菊缀成花山,气氛庄严而肃穆。
随后举行家祭,经国先生的家属们下跪,向蒋经国灵榇行三叩首礼。文武官员、首长、民意代表及所有护灵、迎灵人员,依序走进灵堂向经国先生灵榇行礼,瞻仰遗容。
蒋经国停灵忠烈祠后,每日定时开放民众瞻仰。台北市政府并有“瞻仰专车”免费服务民众,至29日共有120万民众前往瞻仰。
1月30日举行蒋经国奉厝大典,蒋方良率孝文、孝章、孝武、孝勇做最后诀别,蒋孝文依古礼,以孝子身份三叩首行礼。前往桃园大溪头寮的沿途,上百万民众沿路致哀,全台民众大多停止工作,火车、巴士全部停驶,全台寺庙、教堂钟鼓齐鸣,向蒋经国做最后的敬礼。
两蒋逝世,虽未引用1948年修订的《国葬法》,移灵、奉厝仪式却相当于“国葬”规格。遵两人生前遗嘱,其棺木分别暂厝于桃园大溪慈湖及头寮灵寝,待机回葬大陆,但因为两岸政治疏离,迄今尚未下葬。
两蒋遗体暂厝桃园大溪,遗体都经防腐处理,置于密闭铜棺,并抽空内部空气。当年为两蒋处理遗体防腐的是计天才和雷启忠两位老师傅。计天才的防腐技术是向德国人学来,再传授给雷启忠,两人来台前都在上海殡仪馆工作,后来台北市政府成立殡葬处,两人相继加入。因为他二人技术较好,所以1975年蒋介石的遗体防腐由计天才负责;1988年蒋经国的遗体防腐,则由雷启忠负责。
雷启忠的嫡传弟子田幸发回忆说,计天才的防腐技术比较传统,是先在人体打四个洞,然后将福尔马林灌进点滴桶,让福尔马林顺着管子流进人体;后来雷启忠改用马达将福尔马林打进人体,只在遗体上打两个洞。
当年任职于台北市第二殡仪馆的吴兴华,曾帮雷启忠给蒋经国遗体做防腐处理。他说,警卫非常森严,几乎是“一个口令一个动作”,他除了化妆工作外,不敢多看也不敢多说。
奉安风波与台湾“去蒋化”
2004年7月,蒋家后人达成共识,改变过去等国家统一后再把蒋介石、蒋经国灵柩安葬大陆的计划,向政府申请依“国葬”礼遇,把两蒋灵柩下葬于台湾五指山军人公墓。
这是两蒋过世多年之后,“国葬”议题再次抬到台面,引起各方瞩目。体谅蒋家后人的诸多考虑以及华人“入土为安”的民情风俗,当时执政的民进党政府初步决定日蒋介石30年忌日,为两蒋移灵“奉安”之日。陈水扁透过其“公共事务室”表示,已指示相关部门要“尊重家属意愿,并依《国葬法》妥慎办理”。“行政院”表示,将遵照陈水扁的指示,“将移灵奉安大事办得非常隆重与尊崇。”
绿营政治人物之所以一面倒地支持两蒋移灵奉安,主要是认为蒋家此举,有“认同台湾这块土地”的意味。时任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的柯建铭说,蒋经国曾说过自己是台湾人,两蒋移灵五指山公墓代表入土为安,党团给予正面肯定与尊重。同属泛绿阵营的台联对此更是高度肯定,并吁今后蒋家人代代都能视台湾为故乡,认同本土主流价值,实践蒋经国“也是台湾人”的宣示。
但就在这一片肯定之声中,各方就奉安大典的“规格”和“定位”问题出现争议。《国葬法》于1930年制订,1948年条文修正后增订为十二条,依《国葬法》规定,国葬应由“行政院”会议通过决议,且墓园应设于首都,国葬日并应降半旗致哀。民进党主政之下的内政部官员指出,两蒋移灵应侧重在典礼及过程的隆重尊崇,而非拘泥在是否适用《国葬法》。“如果家属坚持必须依照《国葬法》所有规定办理,现阶段除非修法,否则适用上会有困难。”
但是与“领袖”渊源很深的军方,支持国葬。“国防部”在消息见报后即邀集“总统府”、“行政院”、“内政部”、“外交部”等单位会议,讨论两蒋移灵奉安事,以及国葬典礼与造墓经费需求等事宜。
“国防部”说明,依《国葬法》规定,中华民国国民有特殊勋劳或伟大贡献者,逝世后得依该法办理国葬,“先总统蒋公”与“蒋故总统经国先生”均曾是“国家元首”,也是三军统帅,曾获国光、青天白日勋章,依法亦得申请安葬于国军示范公墓特勋区,因此,蒋氏家属向“国防部”提出申请,“国防部”依程序向“总统”呈报,并无疑义。由于是“国葬”,须由“总统”指派要员负责办理,并由“内政部”依法筹组国葬办事处统筹办理,“国防部”在办事处未设前,为顺利执行移灵安厝任务,将于拟定具体实施计划后,报请“行政院”转呈“总统”核定。
2005年元月,“内政部”发出消息称两蒋移灵计划已初步草拟完成,移灵奉安典礼预定同年7月举行。墓园工程已完成招标作业,预定6月就会完工。2004年12月中旬,蒋经国遗孀蒋方良女士故世,期间各方再度讨论两蒋移灵事,军方对外宣称,由“国防部”规划的两蒋墓园已保留两穴位,蒋经国夫妇可以同墓安息。
就在各项工作有序展开时,两蒋移灵奉安大典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短短两年内,陈水扁对蒋家态度大逆转。2007年2月,时任民进党主席的游锡抛出撤除慈湖宪卫兵议题。在他提案下,民进党中常会通过推动行政真相报告、去除独裁统治遗绪等决议,启动“去蒋化”的政治大动作。当政者一次又一次地将涉及两蒋,特别是老蒋的事件、史料、景点,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除、消灭、破坏。
在这一波“去蒋化”大潮中,全台无数老蒋铜像被撤除,就连中正纪念堂上“大中至正”的牌匾,卸下后再也挂不上去了。最终,慈湖和头寮两蒋灵寝的卫兵一度撤岗,冷冷清清乏人问津,直到2008年4月慈湖灵寝才重新开放。
在这期间,陈水扁更是痛批蒋家对移灵一事态度反复。他说,2004年,蒋家希望两蒋移灵至台北县五指山国军公墓,国家浪费三千万元完成新墓园,后来又编列四千万元迁葬预算,蒋家现在却说不要了,还说两蒋遗愿是要回大陆安葬,根本是把政府与人民当“肖仔”。
陈水扁指出,蒋介石是世界排名第四的独裁者,杀人逾千,台湾盖庙拜他,根本是对民主的污辱。两蒋灵寝在桃园大溪慈湖,一年花费七千万元,“两个人没事躺在那里,那么大一个门,花三千万不就是白花的。”这虽然都是阿扁在助选时的选举语言,但一字一句痛击要害。
现在,两蒋灵寝重新开放,游人如织。五指山上,依然只有“故总统”严家淦及夫人之墓。当时为此议题痛批蒋家的陈水扁,身陷大牢之中;而提案“鞭蒋”的游锡,也无缘眼下最热的“总统”大选,两蒋地下有知,怕也唏嘘!
在线时间 小时
蒋经国夫人蒋方良遗体告别仪式今天举行(图)&&
09:02:29  
【评论】【中华网BBS】【进入聊天室】【 推荐给朋友 】【大 中 小】【关闭窗口】
  中国台湾网12月27日消息据台媒报道,蒋方良女士告别式将在今天举行,因病无法返台奔丧的女儿蒋孝章,由夫婿俞扬和代表。俞扬和还特地带回一封蒋孝章的与母诀别书,表达对母亲的思念,至于同父异母的弟弟章孝严,则选择与妻子出境,避开敏感时刻。
  蒋方良女儿蒋孝章因有病在身无法回来,蒋孝章的夫婿俞扬和赶在岳母告别仪式前一天回台奔丧。她还特地托夫婿带了一封亲笔信悼念母亲。信中写道母亲的过世让她悲痛欲绝,她希望让母亲能和在天上的父亲团圆,永远活在她心中。
  从美国返台的俞扬和,相当低调,面对媒体关心只以谢谢响应。巧合的是,俞扬和来台后,另一位与蒋孝章同父异母的章孝严,上午反倒刻意离开台湾,虽然说是老早安排好的行程,不过据了解,章孝严因为身份敏感,干脆避开明天的告别仪式。
  而蒋方良女士的遗体今天即将在基隆南荣火葬场火化,火葬场也加紧准备,以肃穆的心情,万全的准备,送蒋方良女士最后一程。(潇凝)
在线时间 小时
蒋经国逝世25周年 宋楚瑜吴敦义谒陵(图)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日13:50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中金在线网
蒋经国逝世25周年 宋楚瑜吴敦义谒陵1
  台海网1月13日讯 据中评网报道,今天是蒋经国逝世25周年纪念,位于大溪头寮经国先生陵寝,上午包括吴敦义等党政高层前往谒陵,场面肃穆哀戚,对于媒体询问绿营也在今天发起“火大游行”,吴敦义没有任何评论。
  吴敦义是在上午八点就抵达大溪头寮陵寝,在桃园县长吴志扬的陪同下,神情哀戚向经国先生献默哀,随后进到陵寝致意,前后只停留十分钟左右。
  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稍后,也将在上午九点五十分前往谒陵。
  马英九与吴敦义两人都与蒋经国有渊源,其中马英九1981年取得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返回台湾,前“监察院长”钱复当时正在为蒋经国寻觅英文秘书,马英九经人介绍担任蒋的英文秘书,从事翻译、纪录等工作。
  吴敦义是在台湾大学历史系就学期间,撰文“台大人的十字架”刊载于台大期刊“大学新闻”,受到时任救国团主任的蒋经国注意,特别接见吴敦义,当时蒋经国对吴训勉说“将来要为人民、为&国家&服务。”后来吴毕业后从事记者不久,就获国民党提名参选台北市议员,从此步入政坛。
  大溪头寮经国先生陵寝,从上周起就陆续涌入许多追思经国先生的民众,包括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已经在上周四(元月10日)低调前往谒陵,陵寝摆放宋楚瑜纪念经国先生的鲜花,蒋经国生前广交的民间友人,这几年多半年龄老迈,逐渐凋零,但感念经国先生的亲和爱民,每年逝世周年都会相约前往追思。(台海网 )来源台海网)
在线时间 小时
[1988年] 蒋经国在台北逝世
& & 蒋经国是蒋介石之子,又名建丰,俄语名字叫尼古拉,浙江奉化人,出生在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1920年,蒋经国就学于上海有名的万竹小学。当时,蒋介石正追随孙中山在粤工作,就委托在上海经商的陈果夫对蒋经国予以照料。
& &&&1925年10月,蒋经国赴苏联留学,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公开反共反苏,使十七岁的蒋经国被贬到西伯利亚当列兵。“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蒋经国发表声明,声讨蒋介石背叛革命。1928年秋天,他又回到莫斯科,在列宁格勒托玛卡红军军校学习。1935年,蒋经国在苏联与矿场女工芬娜结合,芬娜后来改名叫蒋方良。1936年1月,蒋经国在苏联《真理报》发表谴责蒋介石的公开信。第二年,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被获准回国。从1925年10月留学,到1937年回国,蒋经国在苏联一共生活了12个年头。
回国以后,他的父亲蒋介石先安排他在奉化溪口故乡,读《孟子》、《曾文正公(曾国藩)家书》这类的古书,叫他“补课”和“洗脑筋”,还叫他阅读《总理全集》和《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这类的书。
& && &上海沦陷以后,蒋经国先在南昌做些一般的工作,1938年,被任命为赣县县长。1939年以后,他曾经历任江西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区保安司令、防空司令、防护团长、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西支团部主任、江西省政府委员等职,但一直未取得什么成绩。1944年1月,蒋经国担任了三青团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并在这年10月参与了其父蒋介石发起的10万青年从军运动,任青年军总政治部主任。
& && &1945年春天,蒋经国跟随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行政院长宋子文赴苏联谈判,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经国被任命为东北行营外交特派员。此后,他一直控制“三青团”,成为国民党一个派系的首脑,是他父亲的得力助手。
& && &1949年1月,蒋介石宣告“下野”以后,蒋经国陪着父亲退居溪口,后来在成都登机飞往台湾。在台湾他曾历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台湾国民党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职。蒋介石病逝以后,日,蒋经国就任台湾第六任总统。日,在台北病逝。
蒋经国病逝以后,台湾成立了“蒋经国治丧委员会”,1月30日举行了遗体大殓仪式,后将遗体安放于桃园县大溪镇,准备将来运回大陆安葬。
我国领导人对蒋经国的不幸逝世深表哀悼,并在1月14日发表了谈话,肯定了蒋经国先生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主张国家统一,表示要向 历史作出交待,并为两岸关系的缓和作出一定的努力这一系列行动。
& &&&中共中央以及有关人士和蒋经国在大陆的亲属都向台北发去了唁电。
在线时间 小时
蒋方良(日-日),原名菲娜·伊巴提娃·瓦赫瑞娃(Фаина Ипатьевна Вахрева),白俄罗斯人,前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的妻子。
Фаина Ипатьевна Вахрева
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
叶卡捷琳堡
台北荣民总医院
▪ 少女芬娜梦已远&&▪ 从芬娜变成芳娘&&▪ 晚景凄凉&&
6蒋家的女人
▪ 一门两代六遗孀&&▪ 传奇爱情&&
▪ 搭救蒋经国之恩 ▪ 蒋经国婚外情 ▪ 苦守空闺 ▪ 寓所上演裸奔剧
蒋方良(日-日),原名芬娜·伊巴提娃·
瓦哈瑞娃(亦称:菲伊娜·伊巴杰夫娜·瓦赫列娃,俄语姓名:Фаина Ипатьевна Вахрева,英语姓名:Faina Epatcheva Vahaleva),白俄罗斯人,中华民国前总统蒋经国的夫人。
蒋方良出生于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Екатеринбург),自幼双亲亡故,并由姐姐安娜抚养长大。由于她的父母是前沙俄贵族,因此被当时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关入劳改营。16岁时她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认识了被怀疑是美国间谍而被拘留的尼古拉·伊利札洛夫(即蒋经国),并在两年后的日结婚。
在台湾,蒋经国任职总统后,方良虽是第一夫人,却鲜少表现,有如传统中国深闺妇女。在整个政治生涯中,除了关乎国民党的重大事故以外,她通常与公众保持距离,因此外界对她所知甚少。
蒋方良与蒋经国及其母毛福梅
蒋方良与蒋经国及其母毛福梅
1936年12月,斯大林终于允许蒋经国回中国。在杭州被蒋介石和宋美龄接受后,他们到浙江溪口举行了第二次婚礼。除了学习汉语 普通话之外,蒋方良也学习宁波话。蒋经国夫妇与蒋经国的妈妈毛福梅居住,并相处良好。在蒋经国担任“总统”后,方良虽是第一夫人却很少表现,像一个传统中国妇女。在她的整个政治生涯中,除了关乎中国国民党的重大事故以外,她通常与公众保持距离,因此外界对她所知甚少。在中华民国历来的领导人夫人中(包括蒋介石夫人宋美龄、李登辉夫人曾文惠、陈水扁夫人吴淑珍、马英九夫人周美青),蒋方良是公认“最没有声音的一位”,也是最俭朴、平实的一位。自20世纪30年代随蒋经国来到中国以后,蒋方良再也没回过她出生的国家。
蒋经国与蒋方良有三儿一女,三个儿子分别是蒋孝文、蒋孝武和蒋孝勇,女儿是蒋孝章。儿子都已经过世。而蒋孝章当初因婚姻不获家庭认同,已远居美国。
蒋方良生前一直反对章孝严及已离世的章孝慈(蒋经国与情妇章亚若之子)认祖归宗改回蒋姓。据媒体报道,当章孝严争取改回蒋姓时候,还非常惊讶的询问身边的人“怎么会有人要认祖归宗?”。但对于这件事情,蒋方良不知道多少,又知道多少?始终是个谜。蒋方良拒绝了国史馆的历史口述邀约,使得许多有关她的生平如今是无缘得知了。
日,因肺肿瘤导致呼吸衰竭,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享年88岁。
少女芬娜梦已远
距1935年3月俄罗斯少女芬娜与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副厂长尼古拉的跨国婚礼已近68个年头,婚礼歌声早已远去,异国情缘的少女芬娜是今天病逝的蒋方良,俄文名字尼古拉的蒋经国则已辞世16载。
走过蒋家媳妇的时光、走过 “第一夫人”的尊崇,蒋方良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令人好奇。
蒋方良多数时间戴着太阳眼镜,一头白发的耄耋老人比起当年冰天雪地下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少女芬娜,外型已有很大的不同。
1935年,她刚从工人工艺学校毕业到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工作,处处受蒋经国副厂长照顾,而蒋经国也在到俄罗斯的第十年与蒋方良结下白首之盟。
1935年12月,蒋方良生下长子艾伦即蒋孝文,1938年再生女儿蒋孝章,蒋孝章后来嫁到美国做了俞大维的儿媳妇。蒋方良与蒋经国共育有三子一女,但蒋经国及她的三个儿子先后辞世,不论蒋家掌权时代或是政党轮替,不论威权体制、宫廷内斗或苏联解体告别冷战,蒋方良几乎从没有公开谈话,今天与往常的日子一样,她是完全无声地面对尘世。
念旧的蒋方良很少买新衣,她认为旧有的衣服补补就能穿了,而且生性俭仆的她请求厨房一天只要中午煮一餐即可,晚上烫热再吃。每年在蒋经国辞世纪念的这一天,蒋方良照例中午与儿孙们只吃一碗面,以一项简单的仪式纪念前人。
2001年6月,媒体曾传出七海官邸预订了赴美国的机票,有人揣测蒋方良可能赴美探视蒋宋美龄?或转机赴俄罗斯,回到她睽违多年冰雪故乡?但,当时的蒋方良反而因病住院,这数十年她没有踏出台湾。
蒋方良19岁就嫁给蒋经国,远离故乡到中国,再随蒋经国来到台湾。19岁的俄罗斯少女芬娜已经远了,白发素朴的蒋方良的身影也离我们远了……
从芬娜变成芳娘
蒋孝章。在蒋经国死后,她
年轻时的蒋方良
年轻时的蒋方良
的三个儿子也相继去逝。但是外界对于蒋方良知不知道蒋经国与章亚若的婚外情、什么时候知道的、又知道多少,始终是个谜。蒋方良拒绝了“国史馆”的口述历史邀约,使得许多有关她的生平如今是无缘得知了。至于章孝严,据闻他的身份证上“父亲”一栏已改成“蒋经国”,因此,当蒋方良离世以后,这个妨碍他改回蒋姓的唯一障碍已经消失。
虽然蒋方良是蒋家第二代唯一代表人,但蒋经国过世后,接连三子也相继离世,让蒋方良的悲苦人生,更添凄凉。年轻时活泼开朗的她,在台湾历经半世纪的日子,却少有声音,到晚年更让人忘了她的存在。
20世纪50年代,蒋经国耍宝,戏弄蒋方良
20世纪50年代,蒋经国耍宝,戏弄蒋方良
历经了丧夫、连续丧子之痛后,蒋方良最后几年的岁月,不仅精神上郁郁寡欢,健康状况更差,身上的病痛,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炎、气喘、心脏病、糖尿病及轻微脑中风,以及上年八月发现的肺肿瘤。
蒋方良独自居住在台湾七海官邸,思念家乡,怀念亲人,长期寡言已成习惯。最近几年,由于年事已高,加上身体状况不好,只能坐着轮椅,更少出门,只有每年到慈湖谒灵时,才看得到她的身影。
在蒋经国去世后,她经济拮据,精神上也郁郁寡欢。 蒋方良追随蒋经国到中国大陆、到台湾,她一直努力想融入生活的环境,只是一直都来不及。但是无论如何变化,她还是选择留在台湾,因为这里是她永远和最终的故乡。
1934年,在苏联乌拉山区,一名来自白俄罗斯的十七岁女工芬娜,结识远从中国前来的蒋经国,当时的蒋经国,因为国共交恶,在苏联成为“人质”,并曾被苏共当局“下放”到西伯利亚。蒋经国思乡思母,情绪低落,遭跟监的同时,只有辛勤投入工厂生活来暂时忘却烦恼。芬娜在这个时候出现,爱情带给蒋经国莫大的安慰。这段异国恋情,使少女改名“蒋方良”,从而也改变了一生。
夫妻俩率性相吻
夫妻俩率性相吻
1935年3月,这对异国恋人结婚。12月他们的儿子蒋孝文出生。1936年又添了女儿孝章。
1937年4月,芬娜的人生更有了转变,她远离故乡,和蒋经国回到了中国。蒋经国给她起了一个汉名“方良”。不仅如此,她必须适应中国的风俗习惯,并且要适应丈夫的“太子”身分所带来的种种变化。
1945年,蒋方良生下次子孝武。
1948年,三子孝勇诞生。
1978年蒋经国就任总统,蒋方良从当年的副厂长夫人,成为台湾的第一夫人。但是在生活上,蒋方良一直保持着低调,她鲜少在媒体露面,台湾百姓对她极为陌生。她与一位平凡无怨的主妇毫无不同,当丈夫经常加班或出差时,她只管把家庭照料好,虽有佣人,却常亲自动手洗窗帘。蒋方良和蒋经国一样,生活上不改当年在乌拉山区的简朴习惯。
1988年蒋经国逝去之后,打击接踵而至,三个儿子的相继过世。
1989年,因糖尿病长年卧病在床的长子孝文,患咽喉癌过世。
1991年,患有慢性胰腺炎的次子孝武突然暴毙。
1996年在12月的酷寒中,蒋孝勇在病房与母亲永别。
2000年,与蒋方良亲如姊妹的佣人“阿宝姐”,在服侍蒋方良五十多年后,回到大陆定居,蒋方良为此情绪低落。她的女儿孝章则长年定居美国。众所同情的,蒋方良是一位痀偻孤寂的孀妇,似乎只有在1992年当她接见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正、副市长,才是她神情最开心的一天。
蒋孝章。在
蒋经国和蒋方良
蒋经国和蒋方良
蒋经国死后,她的三个儿子也相继去逝。据媒体报导,当前几年章孝严争取改回蒋姓时候,还非常惊讶的询问身边的人“怎么会有人要认祖归宗?”
1935年,19岁的芬娜是一名苏联共青团团员,嫁给了25岁的作为苏共候补党员的中国青年尼古拉(蒋经国),开启了一段传奇的异国婚姻。芬娜当时不知道她所托付终身的中国青年(蒋经国)有着庞大权势的家庭背景。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的同事的眼中,尼古拉和芬娜不过是一对平凡快乐的新婚夫妇。 由于蒋经国身份特殊,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动荡不定,所以蒋经国和蒋方良夫妇俩的生活时好时坏。
蒋孝武(左)、蒋孝勇(右)
蒋孝武(左)、蒋孝勇(右)
1936年蒋经国的处境十分不利,苏共中央通知乌拉尔党委会撤除蒋经国的副厂长和《重工业日报》主编的职务,并且取消他苏共候补党员的资格。刚结婚而且有了儿子的蒋经国失去了工作,生活顿时成了问题。这段艰苦的日子一共维持了6个月,一家三口只有依赖蒋方良在工厂做工的微薄工资过活。蒋经国被革职时,正好是蒋介石调派大军准备对陕北红军展开最后攻击的一刻。不过西安事变和平落幕后,国共关系好转,中国内部矛盾整合完成,开始集中力量对抗日本帝国主义。此时,蒋经国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给斯大林,要求立刻返回中国,没想到一周后便获得批准。
1937年,蒋方良和蒋经国抱着儿子回到浙江溪口,拜见蒋经国的母亲毛福梅。此时取了个中文名字叫&方良&,即端庄友孝的意思,生活作风跟着调整。毛福梅为儿子和媳妇补办了中国婚礼,穿上旗袍的蒋方良从此不再是活泼多言的俄罗斯少女,而是克勤持家的中国媳妇,学习中文,学讲宁波话,伺候婆婆。 1949年跟着丈夫迁到台湾,成了台湾最有权势男人背后不现身影的女人。
多年来,尽管蒋经国地位显赫,其仍甘为平凡之家庭主妇,从不介入政治,亦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深受台湾舆论界称道。
蒋家的女人
一门两代六遗孀
蒋家的女人大多长寿,宋美龄过世时已年逾百岁,蒋方良也年近九十高龄;但蒋家的男人却相反,蒋介石和他的
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都早已先后过世。而他的4个孙子蒋孝文、蒋孝慈、蒋孝武、蒋孝勇,蒋家第三代的4个男人都已先后去世。 如今蒋家的男人,只有蒋经国次子蒋孝严(蒋经国与侧室章亚若子)和蒋纬国的儿子蒋孝刚,以及作为蒋家第四代的蒋孝严的一个儿子、蒋孝慈的一个儿子、蒋孝武的一个儿子、蒋孝勇的3个儿子了。在女眷中,除了蒋方良外,蒋纬国夫人丘如雪也已80有余;第三代还有蒋孝章(蒋经国独生女)、徐乃锦(蒋孝文夫人)、黄美伦(蒋孝严夫人)、赵申德(蒋孝慈夫人)、蔡惠媚(蒋孝武夫人)、方智怡(蒋孝勇夫人)。也就是说,蒋家第二和第三代的8位女人仍都在世,不过其中6位寡居。
蒋方良虽是一位没有声音的蒋家遗孀,但她面对人生逆境表现出的坚强和毅力,却是蒋家的儿孙们的表率,更是蒋家六位遗孀的精神支柱。
她和蒋经国是在苏联认识的,那时的蒋经国正在莫斯科留学。二人在婚后先后生下孝文、孝章、孝武、孝勇
蒋方良与丈夫蒋经国合影
蒋方良与丈夫蒋经国合影
三男一女,全家人和睦幸福地生活在台湾。蒋介石对于这位身材高大、金发蓝眼、高鼻梁的俄罗斯媳妇,起先有些不习惯,在此之前,蒋经国曾写信告诉他父亲这桩婚事,蒋孝文出生的时候,还寄了一组黑白照片给他,所以,他对蒋方良还不算陌生,直到发现她完全符合中国传统妇女的要求,是标准的贤妻良母型,蒋介石相当高兴,于是替她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芳娘”,这也等于是对这位媳妇的肯定。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三个儿子也相继去世。接连不断受到打击,蒋方良过着孤寂的晚年。蒋方良行事低调,深居简出。蒋经国在世时,蒋方良公开露面的时机,不外乎两个场合:一个是蒋经国出访时,她会到机场迎送,或有外宾来访时,她迎送宾客和出席宴会;另外一个时机是每逢大小选举,她和蒋经国总是一道去投票。
蒋经国于1925年底,也就是他刚满16岁的时候,由蒋介石批准到莫斯科去留学。没想到蒋经国这一去几乎回不了中国,且差不多要了命。但蒋经国在苏联幸运地遇到了蒋方良女士,结为异国鸳鸯,而蒋方良也由此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1931年,苏联发生大饥荒。消费品、食用品,如鱼、肉、糖、肥皂、牙粉、鞋、袜等,不论城市农村,一概奇缺,蒋经国被送到农村体验生活。这对蒋经国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以后,蒋经国又到工厂去工作。在工厂里,蒋经国节节高升,被任命为工人航空学校招生委员会的主席,为工厂写“改良工厂生产组织建议书”。翌年,晋升为副厂长,兼工厂报纸的主编。事业得意,并带来了爱情,在他管理下的一位女工,芳名芬娜小姐,慧眼独具,看上了蒋经国。芬娜是个孤儿,金发蓝眼,有一种俄罗斯少女特有的魅力。不久前,刚从工人技术学校毕业,处处受到尼古拉(蒋经国的俄文名)副厂长的悉心照顾,内心感激不已。蒋经国卧病,她悉心奉侍汤药,情意绵绵。1935年3月,在悠扬的《国际歌》声中,一对异国情侣结下白首之盟。
蒋方良与丈夫蒋经国合影
蒋方良与丈夫蒋经国合影
据日本人所写的《人间蒋经国》一书记载,蒋经国是在1934年担任重型机械工厂作业所主任时,认识蒋方良的,当时蒋方良刚自技术学校毕业。有关蒋经国认识蒋方良的经过,台湾曾流传了一段神话般的故事。故事说,在蒋经国派到那家工厂做工的时候,有一晚加班到11点多,很晚才回家,回宿舍途中,看到一个大汉挡住一位女子,她就是蒋方良。大汉意图不轨,这时蒋经国来了,大汉起初并不以为然,因蒋经国个子不高,以为没什么本事,没想到蒋经国体格壮硕,胳膊很粗,两三拳就把大汉打倒了。蒋经国以英雄救美的方式,得到这位俄国女子的青睐。
芬娜女士嫁给蒋经国后,同年12月,生下长子爱伦,中文名字蒋孝文;次年,再生一位女孩子,小名爱理,学名孝章。蒋经国事业、家庭,样样得意。蒋经国于1937年4月,从苏联带着妻子蒋方良回国,手上还抱着他们的爱情结晶,总计前后在苏联住了将近13年。出去的时候是一位少不更事的少年,回来的时候却已偕妻抱子,能不感慨万千?他和蒋介石久违已12载,临别前,蒋介石曾有不少叮咛,想到他写的公开信对蒋介石批评指责,倍感不安,一旦见面,如何解释?而且他和蒋方良的婚姻,这位洋媳妇,他的父母能看得惯吗?蒋经国感慨万千,于日踏上归途。他的归来对于毛太夫人是极大安慰,她对着这位红眉毛、蓝眼睛、高鼻梁的媳妇感到很奇怪。可是,那个活泼又有趣的孙儿却使她爱不释手。这位洋媳妇穿起旗袍,学着用筷子,慢慢说起宁波话来了。蒋介石让经国回到溪口,有着很多层的目的。溪口非常安静,可以让蒋经国从容不迫地修身养性,慢慢熟悉周围的环境,若放在南京,他自己日理万机,焦头烂额,没有时间去照顾儿子,又怕和后母宋美龄合不来,引起误会和不安。而和毛夫人一起居住,可以使经国尽点孝,让她冷寂的心灵能有失夫得子的慰藉。
蒋介石对于这位身材高大、金发蓝眼的俄罗斯媳妇,起先心中还是有点不能适应,直到相处两三个月后,他才发现这个俄罗斯媳妇,个性温柔婉约,孝顺公婆,体贴丈夫,又照顾孩子十分周到,完全符合中国传统妇女的要求。毛氏觉得称小辈娘啊娘的,是个罪过,于是给改为“方良”,取方正贤良之意。
蒋方良中文一窍不通,总不是办法,需从头学起,请位慈溪籍的女老师,教她学中国语文。蒋经国为了讨媳妇的欢心,在剡溪之边,文昌阁之下,特建洋房一幢,供小两口居住。
1939年,蒋经国被派到江西南部当赣南专员,从事他第一次的公职生涯。蒋方良母子则留在老家,开始过一位平凡中国主妇的生活。她起先不会说中国话,蒋经国临走时,给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教她学习标准的国语,不教她有浓重口音的浙江官话,她在1年后就可以很顺畅地用国语和人交谈。平时蒋经国在家的时候,他们就用俄语交谈,但她的几个子女中,除了独生女蒋孝章会说一点俄语外,其余3个儿子都不会说俄语。
蒋方良初到中国,比较不习惯的是饮食,不论在上海或浙江,吃的都是腊味很重的江浙菜,她嫌味道太咸,吩咐厨子煮淡一点。她在俄国的时候,吃奶酪,夹一片黑麦制成的面包或红烧一盘马铃薯,很简单的一餐就解决了,她没想到中国菜的名堂那么多。蒋方良到中国后,真正与蒋经国相处的机会并不多,直到抗战胜利后,一家团圆的时间才比较多。1945年,生次男(蒋经国四子)蒋孝武,隔了三年,生三男(蒋经国五子)蒋孝勇。在4个儿女中,蒋孝章最体贴懂事,平常在家里也很乖巧听话,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也最受祖父母的钟爱。
1945年,她们举家来到上海郊外,这时蒋经国在大江南北跑来跑去,很少在家。
1950年代,蒋经国帮妻子蒋芳良拍照
1950年代,蒋经国帮妻子蒋芳良拍照
1949年到台湾初期,蒋方良最先住在中山北路四条,差不多在长安东路附近的巷子里,那里房子不大,附近住家环境又复杂,加上政治局势混乱,那几年住得很不舒服。她很不习惯台湾的炎热气候,尤其是到了7月的炎夏,更是热得要命。在西伯利亚,一年约有七八个月的时间温度在5℃以下。冬天气温平均都在零下4、5℃。初到中国的时候,江苏、浙江都属温带,她已觉得有些不习惯,但总比较暖和一点,夏天也不至于太热,到了亚热带的台湾,四季不分,夏天热到30℃,这是她难以想像的。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台湾轻工业还在初级阶段,只有老式电风扇,吹起来吱吱作响,不用说有冷气机了。那几年她确实相当不习惯台湾的气候。
在台湾30多年,是蒋方良到中国后生活最安定的时期,几个子女逐渐成长,蒋经国的事业也一帆风顺,她几乎一直就是个平凡的家庭主妇,只管相夫教子,其他方面,特别是政治方面,她是概不介入的,这不单是环境的特殊,也由于她的个性使然,她学的是工程,属理工科,对社会人文科学方面兴趣不大,自从与蒋经国结合后,心力都投注到子女身上。她的几个儿女都没让她失望,只有蒋孝文后来长期染病,比较让她伤心。据传闻,蒋方良平时没有什么特别嗜好,偶尔会找一些朋友在外打小牌。因为她的形象特殊,加上个性使然,不常在公众场合露面。在称谓方面,蒋方良不习惯被称为蒋夫人,即便是后来宋美龄离台赴美,蒋经国当选为“总统”,她贵为“第一夫人”时,她还是坚持不要称呼她为蒋夫人。
蒋方良千里迢迢从西伯利亚大草原到中国,她的心境如何呢?其对家乡的感情又如何呢?这是许多人感兴趣的。在抗战开始的第二年,亦即她生下独生女孝章不久,她曾独自返回故乡一次。随后到抗战结束不久,她又回去了一趟,这次是带着蒋孝文、蒋孝章同行,蒋经国还派了两位贴身侍卫同行。到台湾后,差不多有20年的时间没有回去过。据传说,1968年6月,蒋方良按捺不住思乡心切,再次返回苏联探望家乡的亲人。蒋方良在家乡停留一个星期后,终于挥别黄昏的故乡———俄罗斯大草原,搭机按原来的路线返回台北。
1988年蒋经国病逝,这对有着五十多年夫妻情分的蒋方良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为了寄托不尽的哀思,她经常到蒋经国的房间里摸摸丈夫曾经用过的东西,并经常要求随从带她去大溪———蒋经国的常眠之地去看望丈夫的遗容。一年后,当她还未从失去丈夫的悲哀中恢复过来,就又接连不断地遭到丧子的剧痛。长子蒋孝文病逝的噩耗传来时,对蒋方良而言,不啻是晴天霹雳。1991年5月,四子蒋孝武为了照顾母亲方便,请辞所谓“驻日代表”,返回台北任公司董事长,这令蒋方良特别高兴。谁料想,距此不到两个月,蒋孝武却因急性心脏衰竭突然病逝于台北。次子的死对于蒋方良来说来得太突然、太意外,她赶到医院抚尸痛哭。她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上苍对她的爱子为何这样残酷。次子走时年仅46岁!然而,悲剧并未结束,1996年,她又送走了最后一个儿子蒋孝勇,他也只有48岁。儿子们的英年早逝是蒋方良晚年生活中最大的悲哀。
蒋方良恐怕是台北最孤独的女人了———没有朋友,晚辈大多定居异域,惟有她守着与蒋经国共同生活过的地方不肯离开,在对离去的亲人的思念中过着孤寂的晚年。
搭救蒋经国之恩
蒋经国和蒋方良夫妻之姻缘际会,本质上源于患难之交。留苏时期,蒋经国因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搞小组织,被苏共开除党籍和团籍,受流放西伯利亚处分,因而和女工蒋方良结识(按:她的俄国名字叫“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蒋方良”是她到中国之后。由蒋经国为她取的)。
苏联流放时期的蒋经国,身处异邦极寒之地。人生地不熟,幸亏得助于蒋方良,得助于蒋方良故乡的基本人脉资源,才能在冰天雪地摄氏零下—二十度的北国异地有吃有穿,总算可以苟活性命。有谓蒋经国在苏联.曾对蒋方良有“英雄救美”之恩,但是,吾人宁愿更倾向相信在蒋方良祖国,蒋方良才是救蒋经国一命的再造恩人。假如不是认识了担任女工的孤儿蒋方良,不是蒋方良同情蒋经国这个藉藉无名的瘦小中国青年,给他家庭般的温暖,给他暖烘烘的食物、冬衣,蒋经国怎能在极度艰困恶劣的异邦,苟活到蒋介石透过外交渠道,要求斯大林释放蒋经国回中国?
蒋经国婚外情
1937年春天,蒋经国携同蒋方良回到中国,形势易位,中国对蒋方良来说,成了异邦,蒋经国回到祖国,而且他的父亲蒋介石,已经是这个动乱国家惟一的军事强人。在俄国,蒋经国要依赖蒋方良。回到中国,形势逆转。蒋方良处处要依靠蒋经国。但是,我们倒要看看蒋经国是如何报答过去蒋方良对他的“患难真情”。
蒋方良为他生下一对子女 ——孝文、孝章之后。适值抗战爆发。蒋经国受父亲蒋介石之命,担任江西赣南行政专员,蒋经国举家迁居江西。受父荫保护的蒋经国,初得官位.志得意满,风流好色的潜意识,却在此时逐渐高涨。章亚若适在蒋经国专员公署做文书工作,等于是蒋经国的秘书。近水楼台之便,蒋经国和章亚若从眉来眼去,发展成两性关系,进而珠胎暗结。高明的蒋经国,似乎深得“最危险之处即是最安全之处”的个中三昧,竟然还命章亚若担任蒋方良的中文教师。为太太恶补中国话和中文,忠厚老实的蒋方良完全被蒙在鼓里。
章亚若明地里是蒋方良的中文“启蒙师”,暗地里则是她的“情敌”。可怜方良竟然到了风烛残年,才得知“小老师”章亚若竟是蒋经国婚外情对象,还为蒋经国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真叫她情何以堪?是故,蒋经国是以“劈腿”,来揭开回报昔日霜方良对他的搭救之恩序幕的。从此之后,蒋方良即无日无之地生活在接二连三的被背叛的情境之中。
抗战八年,蒋经国行踪如谜似幻,蒋方良以一个外国人,完全掌握不到丈夫的行踪底细,而蒋经国也吃定老婆拿他莫可奈何。抗战八年,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胜利复员,蒋经国举家迁居杭州。当年陪同甫自苏联归国的蒋经国夫妇,晋见父亲蒋介石的杭州市长周象贤,抗战结束之后,又重做冯妇,回锅当杭硝前市长。杭州的两年放浪形骸岁月,周象贤上下张罗,要跳舞找舞伴,要打牌找牌塔子,要喝酒找酒友,把蒋“太子”侍候得无微不至。杭州时期。是蒋经国在大陆。背着蒋方良,夜夜笙歌、酒池肉林的一段荒唐岁月。蒋方良对那个阶段的蒋经国却依旧“所知有限”,偶尔靠屈指可数的姐妹。意在言外地暗示她留意丈夫在外行径,但仍然无法吓阻蒋经国在外的为所欲为。蒋方良没有什么筹码吓阻蒋经国贪腥.其理甚明。身在中国,方良完全要依靠蒋经国,对丈夫,只要他尚知道回家,只要他不变成抛妻弃子的“陈世美”,夫复何求?
蒋经国把“欢乐”留给自己。却将“孤独”送给蒋方良。这是青年蒋经国回到祖国之后,回报给昔日搭救恩人的第二件“礼物”。
国民党大陆垮台之后,周象贤曾任第三任台北阳明山管理局局长。此时,侍侯蒋经国的已经另有其人,周氏遂逐步边缘化,“局长”一职,是周象贤在台湾的最高头衔。
周象贤虽然边缘化了,但是,杭州时期他介绍给蒋经国认识的一群莺莺燕燕,却还有人侧身台北官场,即使嫁作高官妇,却仍与蒋经国维持私下来往,并且是蒋方良牌友常客的手帕知交,掏肝掏肺,委之以诚。蒋方良甚至到寿终正寝之日。都还不知道此妹曾经是丈夫密友。
从章亚若以来,这位杭州姑娘之后台湾时期围绕在蒋经国周遭的几位女人。除了焦鸿英和丈夫眉来眼去,被蒋方良当场戳穿西洋镜之外,对周遭的中国女人。蒋方良几乎完全不设防,完全没有“敌情观念”。来台初期的蒋方良,和大陆时期的她一样,几乎无日不生活在被丈夫背叛的阴影之中。
利用蒋方良的单纯,利用蒋方良的宽厚,是蒋经国得以恣意纵情的根本原因。讲得直接一点,蒋经国吃定了蒋方良对他无可奈何,吃定蒋方良必须完全依靠他,才可以在中国异邦安稳过日子。
历经忧患和挫折,也历经了各种风雨飘摇,各种大风大浪、飞短流长,从未让蒋方良对丈夫的情感丝毫动摇。蒋方良虽为俄国籍,若论她对中国“三从四德”之服膺,则犹为中国妇女之所不及者。即使发现蒋经国有不轨的迹象,蒋方良不像一般中国妇女,善于“一哭二闹三上吊”,纵使打翻醋坛子。大吵一架也就算了,事后向来是既往不咎。从这里可以看出她因为身处异邦,被迫百分之百依赖蒋经国。她的无奈与无助,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她解决。她成长于典型东正教俄国农村家庭,和她的性格有很密切的关系,东正教的精神特别注重家庭价值,所以她终生依附于蒋经国身边,过的生活即使再苦闷、再艰辛,亦从来没有一丝怨艾。
尽管生活在不断被背叛的阴影中,但是,1950年以迄20世纪60年代初期,这十三四年当中,毋宁亦是蒋方良生命最有光采、最富活力的一段岁月。我相信认识蒋方良的官太太,应该都会认同,长安东路时期的蒋方良。其实才是真正开朗的、阳光的蒋方良。蒋经国自己忙着当花蝴蝶,他自然无暇对蒋方良多所干预。
刚来台湾,大家普遍生活都很清苦,但是,精神生活反而很充实。由于官太太当时都很年轻,蒋方良刚届近不惑之年,大家适值活力健旺的年代,聚会活动的机会也很多。加之蒋经国那时的职位比较低。不用讲究太多的官场忌讳,和亲朋故旧之间来往,也比较没有强烈的阶级观念。他不但不限制蒋方良和官太太们经常往来.也经常吆喝男士们一块儿加入太太的行列.时常在一起宴饮欢乐。
最常到长安东路18号和蒋方良聚会的,包括了张师太太、王叔铭太太、赵聚钰太太、衣复恩太太、毛瀛初太太、明星花露水老板的太太等人。还有少数几位住在台北的白俄妇女,他乡遇故知,和蒋方良偶有往还。基本上蒋方良的朋友圈子。仍以蒋经国亲朋旧部的太太为主。
长安东路房子比较窄狭,不适合打牌,不过偶尔有官太太起哄,凑够了牌搭子,还是可以在房里作方城之戏。
寓所上演裸奔剧
有气不发,有志难伸,终究是会闷出病来的。刚开始时,没有人知道蒋方良是犯了精神躁郁症,但见她楼上楼下到处漫无目的地来回走动,到处翻箱倒柜。书把箱子里的衣服全部翻出来,一会儿又把首饰盒里的首饰倒了一地,弄得寓所内凌乱不堪。
更严重的时侯,蒋方良竟然脱光了衣服,全身赤裸,口中念念有词,烦躁地满屋子里到处跑,总管阿宝姐见状急得满屋子追蒋方良,为她披上衣服,遮蔽裸体。
蒋方良固然没有攻击行为,大白天赤身露体,毕竟让蒋经国既难堪又紧张,马上请荣总派精神科大夫,到寓所帮蒋方良看诊。
如果换成今天,传播媒体这么发达的情况下.若是被记者知悉蒋经国太太裸奔,报道披露于众,岂不成了政坛劲爆话题,所幸当年媒体完全被隔绝,外界无从得知蒋直昕内—丝半缕的怪事。
医师初步诊治,确认她得了精神躁郁症。医师开了一些控制病情的药丸。要她按时服用;如果病症转剧,则酌加药量。
寓所总管阿宝姐从此以后多了项任务,即是监看蒋方良精神躁郁症发展情况。只要一发现蒋方良又在翻箱倒柜,就要逼蒋方良赶紧吃药,以控制病情。
在荣总医师的悉心诊治之下,她的精神躁郁症病情控制得宜,幸未恶化。但是,原本为她看诊的那位精神科大夫,之后因为退休离职,临时换了另外一位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荣总精神科主任。这位新来的精神科主任,第一次为蒋方良看诊,很详细地追根究底,不厌其烦地询问她的病史。医师目的无他,不过是为了更清楚病人背景,好对症下药。未料此举却引起蒋方良极度不悦,当场翻脸,带着责备的口气对这位医师说:“你把我当神经病啊?我又不是发疯的神经病。你问这么多过去的事情干什么?”
说完,蒋方良铁青着一张脸,叫阿宝姐送客。这位精神科大夫就这么给蒋方良吓跑了.从此再没上过蒋家。可见蒋方良很在意人家把她当成精神状况有问题的人。
幸运的是,这次事件之后,蒋方良的精神躁郁症基本上控制得宜,并未再恶化下去。除了荣总医师的控制得宜,阿宝姐的时刻留意。亦功不可没。要不是阿宝姐一旁照料,无微不至,恐怕蒋方良早就发疯了,阿宝姐其人 .
我认为,如果蒋方良没有阿宝姐,给她生活上诸多关照,帮助她融人中国社会.蒋方良能不能度过在长安东路及七海寓所的漫漫长夜,都还是未定之天。
我说阿宝姐是影响蒋方良最深刻的一个人,可以从学国语这件小事来印证。前面我们提及章亚若是最早教蒋方良讲中国应酬话的启蒙师,而阿宝姐则教导蒋方良日常生活细节,教她如何锱铢必较,指点她一点一滴节省过日子的生活大师。更重要的。阿宝姐也教导她有关中国人社会的人际关系、人情世故,使她能更融人中国人的团体里边,生活得更欢愉些。因此,蒋方良在很多方面都有阿宝姐的身影,晚年蒋方良在日常生活方面对阿宝姐倚赖程度也最深。彼此形式上是主仆关系,实质上形同姐妹,密不可分。
她平日操持寓所总管职务,不舍昼夜,尽心尽力,一丝不苟。阿宝姐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道德良心。“道德良心” 四字箴言,成为阿宝姐毕生座右铭。秉此精神,她连出门都不坐寓所的公务车辆,情愿自己打电话叫计程车到七海寓所接她。自己付车资,绝不揩公家的油。好几次,蒋方良司机胡献堂主动想载送她到市区,阿宝姐一口回绝,坚持自己花钱坐计程车。而她对蒋家的付出,更远远超出了蒋家付给她的薪水。长安东路时代,蒋经国家里四个孩子(按:如果加上蒋经国夫妇领养的邱明山,则一共有五个孩子),除了孝文、孝章大一点,孝武和孝勇年纪都还小,需要大人的照料:公馆里上上下下,所有的家务事,凡是吃重的工作,起先都落在阿宝姐的肩头。搬到七海寓所之后。孝字辈孩子固然早已长大成人,但是,整个寓所的杂务,责任几乎还是落在她的肩头。
阿宝姐在台湾单身—人,本地没有任何亲人,和蒋方良同样流落异乡。阿宝姐把全付心
力都投注在她的工作上,每天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全年无休。阿宝姐最大的优点,除了吃苦耐劳,她更是谨守分寸,从不挑拨是非;假如她听到了什么不公平的事,总是锄强扶弱,爱帮弱势者的忙,肯出面撑腰讲公道话。
杨焕金师傅最初在蒋寓所,曾经饱受某些人的压制和排挤。最惨的时侯。是阿宝姐扶了杨师傅一把,安排他到孝文家里帮忙烧饭,等到风头过了.再想办法把杨焕金弄回七海寓所。
蒋方良跟她的婆婆蒋宋美龄比较起来,有人说蒋方良是一位永远没有声音的第一夫人,尤其在蒋经国去世之后,蒋方良深居七海官邸,除了每年为故“总统”谒陵,几乎看不见蒋方良的身影。当年跟随在夫人身边的老随扈逐渐凋零,更让蒋方良备感唏嘘,数十年来她从来没有回过家乡。
她一生都小心翼翼地深藏在公婆、丈夫身后,这位异国女子自进入蒋氏家族,就一直以中国传统妇女美德要求自己,她有个典型贤妻良母的名字:蒋方良 ———沉默寡言、不问政事、勤于内务、足不出户的蒋方良,被称为“最没有声音”的“第一夫人”蒋方良。
外界对她的集体关注,始于她不断从大直官邸到荣总医院往返的路上,那是她最不想走,但不得不走的一段伤心路:日, “总统”丈夫蒋经国永远离开了她;一年后的4月14日,她的长子蒋孝文病逝;日,二儿子蒋孝武去世;日,又是在荣总医院,三子蒋孝勇被死神夺走。
蒋孝勇生前曾说过,他的母亲蒋方良是一个苦命的女人;而蒋方良的长媳蒋徐乃锦在外界询问蒋方良屡遭打击后的心境时,亦曾有过一段令人动容的解说:“她内心的痛苦到什么程度,那你要再多40岁才能明白。”
在线时间 小时
就现在咱们论坛里还有大批的蒋粉存在,称民国多有范,民国人民生活悠闲自在——……—%……¥¥¥%%…………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美龄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