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0月19日办公室平面布置图布置

&&&查看内容
上海歷史——吳淞區志>>大事記(明——公元1988年) []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明太祖朱元漳起用信国公汤和整饬东南海防,筑城59座。是年冬莱阳侯郑遇春在吴淞口筑土城,置吴淞江守御千户所。永乐二年(1404年)户部尚书夏元吉奉命治水,疏范家洪引大黄浦人吴淞江,实现“江浦合流”,吴淞口水量大增。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犯境,吴淞所百户冯举仓卒御敌,遇害。翌年四月,倭寇又袭黄姚转攻吴淞,西掠月浦。嘉靖三十三年(1552年)倭寇2000余人,自南沙登岸,参将扬克宽歼敌手采海港,杀倭寇180人。七月流窜于苏州的倭寇欲在吴淞出海,被参将俞大献击败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200人进泊黄姚,会合原窜苏州的倭寇转至吴淞江口,把总刘堂破倭船3艘,斩倭寇93人,生擒57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四月倭船200艘,泊采淘港,抢掠附近地区。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疏浚薀藻洪,此为该河有记载的第一次疏浚。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军入关控制全国后,明将张名振、张煌言的舰队进攻吴淞。至十二年,接连进攻4次。顺治十六年(1659年)五月十九日明将郑成功率大军进入长江,舰队在吴淞港集结,溯江而上,直逼南京。长江下游地区纷纷响应复明,清朝政府受到极大震动。后郑军功败垂成,退驻闽南。顺治十七年(1660年)总督郎廷佐在吴湘口杨家嘴建炮台,此为吴淞历史上第一座炮台,时称杨家嘴炮台,后称西炮台、老炮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胡巷桥东设吴淞税关,由监督派舍人理关务,逐日查收税银,月底报县,申解上海海关。同治年间,由上海海关派委员驻吴淞口收税。道光三年(1823年)五月 淫雨,历10昼夜,平地水深数尺,岁大歉。为赈灾方便,宝山县城(厢)厂划出南半部成立吴淞厂(亦称胡巷厂)。道光五年(1825年)运河淤塞,港运困难,清政府决定试办海运,米船由吴淞经海路运往天津。本年北运漕粮共163.3万石,用船1562艘。道光十二年(1832年)五月英国间谍船“阿美士德”号窜入吴淞,英国人林赛、郭士立换乘小船,躺伏在芦苇丛中,查点进出吴淞口船只。7天内见来自天津、辽东、福州、台湾、广州以及越南、暹罗、琉球的船只共400艘,认为上海已是世界主要港口之一。同月 间谍船上的林赛、郭士立等以传教为名,混入吴淞炮台,刺探军事情报。道光十五年(1835年)六月十四日飓风冲塌黄浦江东、西两岸海塘5000余丈,溺死者甚众,炮台亦被冲毁。十月三十日,江苏巡抚林则徐亲临宝山海塘督促抢修。十一月一日,林则徐冒雨至吴淞西炮台,勘定修复工程,并乘船到江东视察,行数里,雨势渐密,登东炮台,复乘原船回西岸。道光十九年(1839年)福建水师提督际化成调任江南水师提督。翌年六月,江南总督伊里市至吴淞口,会同陈成成等部署上海防务。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月初八某舰入侵吴淞口,水师提督陈化成率部扼守西炮台,面对强敌对垒轰击,英舰多艘被击中,后因两江总督牛鉴临阵脱逃,西炮台守军陷入孤军奋战,英军从蕰藻浜口等处登陆,从后路包抄西炮台。陈化成三面受敌,英勇殉国。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六月二十五日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公布。九月二十六日,上海开埠。英国驻沪领事已富尔,擅自划定自上海县城起沿江而下,直至吴淞口宝山嘴之间,长约13英里的江面为上海港的港界。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二月初四英人违反规定,擅自进入青浦,与港运水手发生冲突,制造“青浦事件。”初九日,英舰封锁吴淞口,上海陷入瘫痪状态六月二十日、七月十八日飓风,海溢。道光三十年(1850年)吴淞口停泊鸦片趸船10艘,总吨位为2349吨。外商轮船把鸦片卸在吴淞口趸船内,空船进港与上海烟贩谈妥交易后,再到吴淞取货。当年全国进口鸦片42925箱,在吴淞口运进的占49%。吴淞成为外国侵略者贩卖鸦片的重要集散地。咸丰八年(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俄、美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驶入长江一带通商口岸,吴精口进一步门户相开咸丰九年(1859年)六月初二为反对侵略者利用上海港进行人口掠夺活动,上海人民组织巡查队,在吴淞口救出被绑架的中国人157人。半月后,又在吴淤截获驳载人口出洋的钓船一只,救出34人。咸丰十年(1860年)七月二十九日太平天国起义军到达吴淞。十一月二十四日太平军分两路向吴淞、宝山进攻,发生激战。二十七日,太平军撤回青浦。是年,上海货捐总局在吴松分设货捐局,专抽进口各项落地货捐,委员驻局征收,按旬报解。初定比较额库银10万两。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十六日、十七日太平军从吴淞附近向上海进军。十二月八日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兵五路进攻上海。英、美、法三国领事会商制定《上海防守办法》,其中第六条规定:“吴淞为船只进口咽喉,由英、美两国驻防,如情况许可,陆军亦予以协助”。咸丰年间靖海禅院僧贤良、宝光募筑宝山县城西门外至吴淞北桥的石皮路,计长6里。民间习称“石路”。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围攻宝山城,自东而南,至泅塘冲陈家巷,清军营把总鲍承泰战死,驻胡巷镇(即吴淞镇)西兵持洋枪出击,太平军多人牺牲后,退攻小沙背。同治三年(1864年)上海江海新关在张华浜沿黄浦江滩设理船厅,建造码头,稽查轮船出人。同治四年(1865年)吴淞至上海架设有线电报线路。同治七年(1868年)外国侵略者把持下的上海海关致函上海道台,指责“吴漱口各项华船随意停泊,有碍洋船往来要路”,要上海道台通知中国民船“不得随意散泊,以利船行,而免碰撞。”在此期间,洋船横冲直闯,民船被撞,船翻人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同治九年(1870年)吴淞营改属福山镇标,专巡外海,吴淞为外海六营进入江口停泊轮船之所。提镇巡视海口亦驻扎于此,光绪三年,提督李朝斌拨款建提镇行辕于胡巷镇北首。同治十年(1871年)九月十二日两江总督曾国藩在吴淞口阅兵,检阅吴徽、川沙、南汇、掘港等营,并调阅提标右营及苏浙镇各营,在海口检阅外海艇船6个营、内作人团舢板5个营及新造轮船操演。同治十一年(1872年)吴淞口炮台湾建灯塔为船只导航。旗昌、恰和、太古等76家洋行联名写信给北京外交使团称:“吴淞内沙已阻碍黄浦江船道”。“请你们寻求适当方式”,“提请中国政府注意这一紧急状况”。同治十三年(1874年)上海制造局在周二十四图海塘内购地,设巡洋轮船进入吴淞口操演枪队之所。美商恰和等27家洋行组成吴淞道路公司,强行购地修筑的淞沪铁路动工,由上海河南路桥北堍至吴淞。光绪二年(1876年)通车,后拆除。光绪二十三年重筑。光绪二十五年延伸至炮台湾,全长15.87公里,为近代中国营业性铁路之肇始。光绪元年(1875年)上海江海新关、淞防营在张华浜、炮台湾等处设电话。光绪五年(1879年)六月初八江南提督兼外海兵轮船统领李朝斌于清晨乘领港船至吴淞口核阅兵船及验收吴淞炮台工程。光绪九年(1883年)中国电报总局与丹(丹麦)商大北电报公司签约,租用张华浜大北公司房屋2间,设吴淞电报分局,通线于上海、创河、价浦等处。法人挑衅,沿海戒严。两江总督左宗棠召令总兵黄本富、章合才率所部水陆各营抵吴淞防;协防;并派按察使陈提帮办军务,节制驻淞各军。光绪十年(1884年)七月初六中国对法宣战,时尚有法国军舰停泊在上海港内,理应扣留,上海道听任外籍引水人员引领法舰出港。法舰一出吴淞口即悍然封锁港口,炮轰巡逻舰艇,拦截清运民船。二十九日清政府下令两江总督曾国基堵塞吴淞口,淞宝居民人心惶惶,纷纷迁避。光绪十二年(1886年)两江总督曾国基奏设南石塘北炮台,其址在南石塘北端,与西炮台互为犄角,兼扼北洋海口。光绪十五年(1889年)入秋后淫雨40余田不止,吴淞灾情严重,官府对极贫户发放灾赈,每户发银元1元。光绪十六年(1890年)上海海关在张华浜吴淞信号站设置水尺,由人工观测水位。民国元年(1912年)在炮台湾改设自记水位站。光绪十八年(1892年)四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吴淞口校阅水兵,各处水师齐集吴淞口,有高舢板30余艘。九月十九日英轮“飞马”号被英轮“杭州”号在吴淞内沙附近撞沉,沉船残骸冲成一条新的水道,后被称为“飞马水道”。冬奇寒,浦港坚冰,经旬不解。光绪十九年(1893年)三月吴淞北炮台随例演炮,后膛炸裂,轰及弹库,土兵死伤甚多,副将沐宏恩被撤职。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后,吴世各口岸同时戒严。狼山镇总兵朱洪章率章字营驻世协防,并就地募足10营,分布小沙背及吴淤西北一带。翌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奉调撤防。中日战争期间,上海招商局轮船20艘被迫悬挂德、法等国旗帜行驶,以防遭吴淞口外日舰袭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创议训练自强新军,延聘德籍教练训练。后自强新军因与督标亲军关系不和,调驻吴淞。光绪二十三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令自强军在吴淞操演,督练军官为德国陆军将校,以道员沈敦和为营务处督办,总台官萨镇冰为会办。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三月十八日晨,载有中国旅客的“昂武”号轮船自上海开往汉口,途经吴淞沙滩时,与英轮“牛庄”号相撞,“昂武”号立即下沉,大批旅客淹死,事后发现尸体241具,死亡总数约300人。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上海邮政总局在吴世设立分局。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月吴淞第一次开埠。为杜绝外国要求辟吴淞为租界的企图,清政府批准在吴淞设吴淞通商场,为自开通商商埠。吴淞口设洋船停泊区,吴淞为海关分卡,并准中外商民公共居住。八月开埠工程局成立,填筑马路,耗费颇巨,前后三年,开埠未获成功。是年在吴淞镇西马路之端筹建蕰藻河大桥,三十一年秋为风潮冲损,翌年曾略事修茸。民国元年(1912年)外商印书畦、朱治、孙汝俊等募款大修,并得沪宁路局、宝山县公款拨款补助,桥址向西移建约百数十步,至民国3年夏落成,共用银4000余元。桥宽1.6丈、长25.7丈。吴淞镇蕰藻浜口道北至谈家洪段黄浦江江堤,改低5尺,滚铺石屑成马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自强军营务处督办沈敦和、苏松太兵备道蔡钧以西炮台有碍商埠市场为由,请准拆除。翌年春,沈主持毁台,以炸药轰毁西炮台,事后舆论大哗,沈遭弹刻,被革职戍边。吴淞镇积德堂是亦轩开办吴很藏书会,朱庭禄、李维勋等筹办,民国6年(1917年)归并乡教育会。吴淞镇和炮台湾一带筑成外马路(今淞浦路)、永清路、上元路(今塘后路)、金山路(已湮没)、常熟路(今水产路)、新宁路(今塘后支路)、民康路、镇海路(今东浦路)、中兴路(今北兴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政府责令两江总督刘坤一迅速复建吴淞炮台,刘指定清军统领总兵班广盛在南石塘北炮台之右侧,勘定地址,增建明台一座,共设炮7尊,是为南炮台。光绪二十七(1901年)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强行塞进毫不相干的黄浦江航道疏浚条款,要求立即疏浚吴淞浅沙,还专门为该条款订有一包括37条的附件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国留日学生因日本文部省发布留学生取缔规则,根率归国,谋划自办高等学校。翌年二月,姚洪业、孙镜清等在上海租民房筹款创办中国公学,因经费短细未成,姚洪业投江殉校。三十二年得各省资助开办,并由两江总督拨吴淞炮台湾公地百余亩建校舍。宣统元年(1909年)校舍落成迁入,为工科大学预科。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初三夜,云昏风急,海潮涨至5.55米以上,吴淞顿成泽国。是年为抗议法国传教士霸占震旦学院,该学院马相伯及学生邵力子、于右任等20余人,奏请两江总督周难拨银1万两,假吴泄提镇行辕创办复旦公学。辛亥革命后,校舍被军队占用,公学一度停办,后借徐家汇李鸿章词堂复校,民国6年(1917年)在江湾翔段路(今邯郸路)购地建校舍,民国11年迁入。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一月实施黄浦江下游吴淞内外沙治理工程,相继修筑吴淞左导堤(石梗),开挖新航道,至宣统二年(1910年)完工。冬宝山县绅袁希涛等呈难以埠工经费开办吴淞巡警,民国2年(1913年)划隶淞沪警察厅成为商埠警察,称淞沪第六区警察署,民国9年改为吴淞商埠警察局。是年陆军步标三营改为巡防营,抽调营兵分驻沪南、浦东各地。宣统元年巡防营改为淞防军,专驻吴淞,撤回分防各地驻军。沪宁铁路局在张华浜北侧建吴淞机厂,为境内最早的现代机器工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吴淞商界各业领袖发起组织商会,为上海总商会宝山县吴淞商务分会,假四明公所为会所。民国5年(1916年),按《商会法》在商埠繁盛地方得另设商会,吴淞商务分会改组为商埠商会,定名为吴淞商会,孙汝俊任会长。宣统二年(1910年)宝山县实施城、镇、乡地方自治,吴淞厂改为吴淞乡。南通张春请准两江总督拨给吴淞炮台湾营地建水产学校。民国2年(1913年)1月,在上海西门外租屋开学,民国3年1月,炮台湾新校舍落成迁入。筑炮台湾马路,自宝山南门外起至炮台湾火车站,即今淞宝路北段。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十三日(11月3日)上海革命党人陈其美、李燮和联络军警起义,攻克江南制造局,下午吴淞警务区巡官黄汉湘等在吴淞响应起义,宣告吴淞独立,设吴淞军政分府,黄被推任为总司令。九月十九日李燮和在吴淞被拥立为吴淞军政分府都督,二十七日改称总司令。民国元年(1912年)吴淞军政分府奉令取消。是年南通张春发起设立航海专门学校,拨吴淞炮台湾公地20余亩为校址,筹募建筑费银元6万元,又由邮传部拨开办费银元13万元、常年费银元6万元,议定定名吴淞商船学校,是年秋把生300名,借上海南洋公学开课。民国元年9月校舍落成迁入吴淞。民国元年(1912年)10月18日孙中山乘联鲸号兵舰来吴淞口考察要塞炮台。是年民国政府成立开浚黄浦河道局(简称浚浦局),实施《黄浦江继续整治计划》,采用导治与挖泥相结合的方法,继续改善航道水深,民国13年整治工程基本完成,吴淞口段水深达-58米。民国2年(1913年)7月反对袁世凯独裁篡权的二次革命(癸丑之役)爆发,反袁军居正率部占据吴淞炮台,刘福彪军驻沿吴淞镇一带,以中国公学为司令部,后因刘福彪反叛,讨袁军内部分裂溃散。是役宝山吴淞之间居民迁徙一空,公私损失不可计数。民国3年(1914年)吴淞万盛酱园酿制的白玫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银奖。民国4年(1915年)10月10日夜,吴淞镇中市大火,延烧至翌日中午方熄,计焚屋1300间,受灾户哀嗷露处,省府拨银3000元急赈。是年吴淞镇江堤自看舱码头(蕰藻浜口)至摆渡码头(中新码头)筑水泥长堤70丈,摆渡码头至同兴码头(近大桥处)以桶木为坝,长90丈。民国5年(1916年)10月在吴淞镇北原吴淞外海水师六营操场旧址设宝山县立公共体育场,占地10余亩。民国6年(1917年)吴淞乡教育会利用吴淞第一国民学校余屋创办阅报社。原在上海法租界的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停办,经华董呈请部省设法维持,借吴淞中国公学、海军学校校舍继续开办,称同济医工专门学校。民国8年教育部拨款1万元于吴淞乡购地15亩,建新校舍。民国7年(1918年)松沪护军使卢永祥派第十师官兵,会同沪北工巡局建军工路,自杨树浦今黎平路起迄北经衣周塘至张华浜转北至盛藻浜河止,长约13公里,宽13米。民国8年(1919年)1月19日少年中国学会在吴淞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召集上海会员筹商会务,学会发起人王光祈由北京来沪参加。5月4日北京爆发“五四”爱国学生运动。6日境内同济等校联合致电声援。17日、25日同济学生在吴淞镇和宝山县城宣传,宣讲朝鲜沦亡、台湾割让后的悲惨情景、青岛问题的实质和后果,提倡抵制日货。5月吴淞镇竹行街建成宝明电气厂,向吴淞镇、宝山县城两地供电,为区境用电之始。6月5日吴淞商学各界致电北洋政府:“若一二日内大局未决,随即罢市”。7日,吴淞罢市,各商店高悬“不除国贼、不释学生、誓不开市”的横幅标语,张华浜吴淞机厂工人与铁路工人举行罢工,并上街散发传单,张贴标语,抗议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声援收还青岛和胶济铁路,并致电北洋政府要求表明态度。6月沪上巨商为挽回利权,发展民族工业,由聂其杰等发起集资在吴世盛藻浜畔筹建大中华纱厂,占地150亩,有纱绽4.5万枚。民国11年4月正式投产。民国14年该厂由永安纺织公司接办。民国9年(1920年)4月由王正廷,张英甫等集资在蕰藻浜畔筹建华丰纱厂,占地100亩,有纱绽2.5万枚,翌年6月11日建成投产。11月吴淞第二次开埠,由督办张春主持,在上海九江路设筹办处,在吴淞提镇行辕旧址设吴淞商埠局办公处,翌年2月正式对外办公。民国11年在公共体育场设市政筹办处,由袁希涛任主任,筹划兴办市政设施,民国13年因军阀混战经费告竭,遂停办。民国10年(1921年)吴淞商埠局筑吴淞镇蓝藻浜路(今淞浦路西段和泅东路),东自铁路起沿蕰藻浜迤西折北至泗塘河、市河口止,长585丈、宽3丈,煤屑路面,沿河筑石坦坡。民国11年(1922年)吴淞乡公所建同济南路,自同济学校起至吴淞镇火车站,长852米。翌年宝山县交通局建同济北路(今南路、北路统称同济路),与同年建成的大庙路(今友谊支路)、砂屑路(今宝杨路烈土公墓至三官堂段)合称城油路。湘阳电话局在吴淞和丰路新协业里成立,翌年4月开办,营业区域为宝山城厢和吴淞镇,用户150余户,民国14年上海电话局在吴淞桂子街设吴激分局,用户4户,是为区境公用电话之始。吴淞炮台湾设雨量观测站。民国12年(1923年)9月12日中共上海地委决定建立中共吴淞特别小组,为吴淞地区最早建立的党组织。11月12日吴淞工会筹备会成立,中国铁工厂、吴淞机厂工人和同济学校艺徒共近百名工人签名加入工会,是吴淞地区最早的工会组织。是年国立自治学院在吴淞商埠局办公处开办。14年改称政治大学,15年改建校舍,分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四系。16年停办。民国13年(1924年)夏工人运动领袖李立三、邓中夏等多次到吴淞筹建工人俱乐部,李立三曾兼任吴淞工人俱乐部主任。8月卢永祥和齐文元两支军阀部队在上海郊区混战,10月17日江苏督军齐燮元所属第四混成旅吴恒瓒部军队由刘行退回吴淞,在吴淞镇纵火,被焚市房200余间,全镇精华尽付一炬。10月17日吴淞中国红十字会分会成立,组织救护队12人,随带医药赴江浙军阀混战战区救护伤兵,并租小轮船护送难民至上海。10月中国济生会在吴淞设分会,租和车路民房为会所,会员约300人。该会以研究道德增进公益为宗旨,向贫民施茶米、医药,恤我赈灾,开办义务学校。是年吴淞绅商组建吴泄救火会,东区会所在东新路,有会员用人,置备马达泵浦车,皮带车各1辆。西区会所在豆市路,有会员30人,置备水汀泵浦车1辆,双、单简灭火车4辆。民国14年(1925年)2月北洋军阀奉军南下进攻江苏,江苏军阀部队第六师及十九师东退至大场、江湾、吴淞一带,吴精居民饱受惊惶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吴淞镇、炮台湾、蕰藻浜一带工人、学生在吴淞同济医工大学集会悼念,共产党人恽代英发表演讲。5月30日境内同济等大学学生数百名和永安纱厂、吴激机厂、华丰纱厂的工人分批赶往市区参加反帝示威大游行,同济大学学生尹是伊在南京路惨遭枪杀。五卅惨案发生后,吴淞地区同济大学、中国公学、水产学校诸校学生发起组成吴淞地区学生联合会,联络宝山各校唤起民众,反对帝国主义。大批学生连日在宝山县城和吴淞镇一带散发传单、演讲宣传,同济大学内连日公映五卅惨案影片,各界人士反帝情绪激昂,纷纷罢课和罢市。7月宝山县立初级中学由宝山城厢迁至吴淞镇。民国15年(1926年)10月16日中共上海区委决定发动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推翻军阀统治。根据区委关于破坏沪宁铁路的密令,吴淞机厂孙津川等于21日带领路工去镇江撬毁铁轨,使一列火车翻车,同时蔡景海等带领工人破坏淞沪支线,拖延军阀孙传芳命令救援列车从吴淞机厂开出的时间,完成了中断沪宁铁路3天的任务。23日晨,吴淞工人与全市统一行动举行起义,因准备不足,被军阀孙传芳镇压而失败。是年吴淞市政筹备处建泰兴路(今泰和路),自城淞路迤西迄泰兴庵桥,长380丈、宽4丈,并将市河改直。民国16年(1927年)2月22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吴淞永安二厂的中共组织率先在吴淞地区领导工人罢工,受到反动军警的残酷镇压,有100多名工人被逮捕。3月7日中共上海区委为组织领导全市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调整部分部委所辖区域,增设吴淞部委,书记俞伯良,部委机关设在吴淞北市河路、中兴路口,活动范围从张华浜、吴淞镇、炮台湾向北扩展至宝山、杨行等地。3月12日吴淞机厂的共产党员和工人群众在吴淞部委、两路罢工委员会负责人孙津川领导下,拆毁沪宁铁路真如西杨家桥的铁轨,阻止直鲁军阀的军事运输,为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作准备。3月21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吴淞地区为全市七个作战区之一。当天,中共吴淞部委指挥吴淞工人纠察队迅速占领吴淞西警察署,缴了警察署的枪,并分兵3路,向东警察署、水警厅及驻在长春码头的军队进攻,缴了他们的枪,起义成功。3月26日吴淞各界在公共体育场集会,庆祝武装起义胜利。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翌日驻在吴淞大街西市圣公会、泰兴路国立政治大学学生宿舍(今吴淞中学对面)和大街等3处的120余名工人纠察队员遭国民党二十六军二十一师六团吴秉元部突袭,武器被缴。4月16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吴淞部委委员陈鸿、孙津川、赵池萍和工联会委员等先后被捕,陈鸿、孙淳川经组织营救获释,赵池萍下落不明,中共党员钱辅嵩越狱未成,壮烈牺牲。5月下旬周恩来转移到盛藻浜南孙津川家,后在孙淳川母亲掩护下,由交通安排乘怡和公司轮船离沪去武汉。11月中共恢复和整顿党组织,成立中共吴淞区委,属江苏省委直接领导,活动范围向北扩展到罗店附近,至次年7月,建立14个支部,有党员238人。是年在吴淞政治大学原址设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一二八淞沪战争中校舍被毁,迁市区改名上海医学院。民国17年(1928年)7月吴淞乡从宝山县划出,归上海特别市管辖,改建为吴淞区。7~8月中共江苏省委在吴淞举办两期军事训练班,为各地“兵变”作准备,军事干部邢士贞深入吴世各兵营,开展士兵运动,发动吴淞兵变。翌年8月24日邢土贞在上海参加江苏省委军委会议时被捕,8月30日被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秘密杀害。民国18年(1929年)2月16日吴淞田华八厂工人因反对资方大批开除工人并压低工资而举行罢工。罢工进行了18天,由于国民党市党部和市社会局对日方的迁就和屈从,斗争没有取得胜利。9月25日吴淞机厂爆发保卫“赡养储蓄会”的斗争,沪宁、沪杭两路铁路工人纷纷响应,后因两路当局软硬兼施,斗争未能取得预期的结果。民国19年(1930年)7月在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指导下,中共各级党团工组织改建为行动委员会,中共吴淞行动委员会不顾主客观条件,发动工农群众多次举行飞行集会,致使党组织和大批共产党员暴露,遭到国民党反动派镇压,党员最后只剩30多人。民国20年(1931年)12月永安纱厂二、四厂工人要求发给4个月的花红被拒绝后罢工,遭国民党军警血腥镇压,酿成永安纱厂惨案,工人死伤10多人,该厂工会委员及“要求发放花红代表团”代表多人被捕。《红旗周报》专门发表刘少奇《吴淞永安二厂的斗争》等文章,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为反对国民党资本家屠杀永安纱厂工友告全上海工友书》进行揭露,后因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工人斗争中止。民国21年(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本侵略军向闸北发动进攻,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2月2日战火蔓延至吴淞。7日起吴淞争夺战激烈展开,日军在舰队和空军掩护下,企图一举占领吴淞,激战4天未能得逞。在日机轮番轰炸下,吴淞全镇大火,通宵燃烧,无法救熄。2月13日日军在吴淞镇以西的季家桥等处猛攻,企图渡过盛藻浜包抄吴淞镇,中国军队英勇抗击,与日军肉搏数十次,粉碎了日军占领吴淞的企图。日军久留米混成旅遭受重创,遗尸千具。是为一二八开战以来第一次大血战。3月1日吴淞守军总兵力不足4000人,在日军强大的攻势下,寸土必争,誓死抵抗,同日凌晨,日军在创河口登陆,十九路军背腹受敌,后援无望。当晚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忍痛对全军下总退却令后,日军以海陆空军3万余人从四面合围攻打吴淞,吴淞守军在翁照垣旅长指挥下仍凭借炮台和吴淞镇继续顽强抗敌。3日上午,经地方团体再三恳说请求,翁旅始答应撤兵,沿蕰藻浜西退,吴淞被日军占领。9月18日台风侵袭,吴淞口出现历史最高潮位5.72米。民国22年(1933年)10月中共吴淞区委书记张消帆因叛徒出卖被捕。到年底,吴淞的革命组织连续遭到破坏,停止活动,直到民国29年春建立永安纱厂支部才恢复吴淤地区党的组织活动。民国23年(1934年)10月强台风在吴淞登陆,江水内溢,马路尽淹水中,损失惨重。民国24年(1935年)9月18日吴淞中学学生赴宝山县城参加在城隍庙召开的九一八4周年大会。12月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消息传到上海,同济大学学生迅速行动起来,致电声援,举行抗日示威,并参加“上海学生赴南京请愿讨逆团”、“上海学生救国宣传团”活动。民国25年(1936年)1月上海职业界救国会成立,吴淞机厂工人张建民、张树基等参加了该组织,并在厂内建立救国会小组,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9月国民政府铁道部为防备日军新的进攻,决定将吴淞机厂迁往武进县戚墅堰。翌年8月迁厂工作结束,改名戚墅堰机厂。是年中共和共青团在吴泄同济大学发展党团员,建立党团组织,该校的学生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得到进一步开展。民国26年(1937年)8月5日强台风袭境,黄浦江船只停航,码头装卸停工40多小时,吴淞外马路一带电线杆吹折甚多,全镇停电3日。8月13日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吴淞区居民大部外出逃难,市镇十室九空。8月23日日舰30余艘集中手吴淞四和张华浜江面,对吴淞发炮攻击,并在吴淞登陆。中国军队奋勇抵抗,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9月6日吴淞镇失陷。日军占领吴淞镇后,一路烧杀掳掠,境内几成一片焦土。民国27年(1938年)8月伪督办上海市政公署,调整行政区划,原吴淞区蕰藻浜以北地区归宝山区管辖。翌年1月吴松与杨行合建为第二分区。是年日军在蕴藻滨南肇家浜一带强占土地建日亚钢业株式会社吴淞工场(今上钢一厂前身),并辟筑公路一条,初名张庙路,后定名为“大上海路”(今长江路)民国28年(1939年)年初,由日军驻上海军部特务部筹建的大上海瓦斯株式会社,选定吴淞张华浜北齐湾沿河一带建煤气厂。翌年11月开始供气,即今吴淞煤气厂前身。民国30年(1941年)新四军六师侦察科长王征明在吴淞发展徐国库参加新四军地下情报工作,后在外马路101号黄眷澜家建立秘密军事观察哨。黄眷澜也参加情报工作。民国 31年(1942年)年初吴世镇知识青年徐国璋、黄眷澜、蒋炳强、金潜芳、杨秀珠组织梅友社,编写手抄刊物《梅友》进行传阅。翌年杨行的杨逸、孙彬斐等共产党员和陈坤全等进步青年参加《梅友》社活动,宣传抗日思想,团结教育青年,搜集军事情报,支持抗日军队。春中共沪东地区地下党派上海机械制作所的张克鸣、壮生根、高成忠等以设备安装为掩护,进入中华制铁株式会社(由日亚钢业株式会社改称)吴淞工场,并建立中共地下党支部。民国32年(1943年)4月日伪上海市第二期清乡,吴淞镇划归市中心区管辖,原镇属泰兴乡改为泗塘特别乡,归宝山特别区第一分区管辖。民国34年7月清乡结束,吴淞镇仍划还宝山县(已由区改为县)。5月新四军参谋处二科正式成立吴讼请报组,任命徐国湾为组长。同年秋,在吴淞镇淞兴路127号开设一德药房,作为情报联络的秘密据点。秋苏中财经处委派新四军一师军需干部张清清到吴淞同兴路(今同江路)20~24号的宝丰鱼行,建立新四军采购物资秘密联络点(电影“51号兵站”以此为素材摄制)。年底中华制铁株式会社吴淞工场工人举行罢工民国33年(1944年)10月中共上海工委系统地下党组织派陈良负责吴淞地区工作,翌年春陈良奉命在江湾、吴淞一带组织地下军,发展10余人,并通过关系从敌军火库中搞到一批武器。6月30日,因江湾一党员叛变,陈良遭逮捕,吴淞筹建地下军工作失去了与上级的联系,遭到损失。民国34年(1945年)2月11日吴淞火车站附近日军军火库发生爆炸。10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中央信托局苏浙皖区敌产管理处接管中华制铁株式会社吴淞工场。此时工厂已疮疾满目,设备和原材料被洗劫一空,两次标价拍卖无人问津,最后中央信托局以低价出售给重庆回沪的企业家经营,成为官商合办企业,定名为“上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厂”,次年6月开炉出钢。年底上海市决定接管原吴淞区,恢复区建制,称第二十三区(后称吴淞区)。民国35年(1946年)1月二十三(吴淞)区成立保甲整编委员会,划13个整编段,开展户口清查整理。3月二十二(江湾)区所属第十三、十四、十五保,即张华浜、姚家宅、大金穆宅以北地区划归吴淞区管辖。民国37年(1948年)12月中共上海近郊工委设藻北分区委,翌年2月近郊工委撤销,建北郊区委,藻北分区委改称吴淞分区委,分区委书记为俞树芳。活动范围包括吴淞镇、张华浜、宝山、杨行、顾村等地。民国38年(1949年)4月中旬张华浜码头300多名工人在中共支部领导下,开展罢工斗争,反对码头当局无理扣压私吞应发给工人的大笔钱款,罢工延续7天,迫使当局退还钱款。5月12日解放军开始向上海外围发动进攻,国民党在吴淞口重兵布防,意图留下一个撤退后路,驻吴淞地区的国民党军队拆毁民房416户、972间作造碉堡用。并强拉民夫,抢夺财物,居民逃匿一空。5月26日国民党军溃退前在蕰藻浜、逸仙路一带焚烧强征来的各种汽车近千辆,车上弹药大爆炸,大火蔓及附近仓库等设施,至晚始灭。1949年5月26日解放军攻占吴淞镇,吴淞全境解。5月29日上海市军管会吴淞区接管委员会建立,朱寿安为接管专员。区下辖四个办事处,7月成立中共吴淞分区委,朱寿安为书记。6月初吴淞公安分局组织力量打扫战场,收容散兵,清查武器,共收缴机枪2挺,六〇炮1门,步枪80支,短枪16支,炸药4箱、手榴弹50枚、枪弹2000余发,及大批电线、轮胎等军用物资,同时扣留处理盗窃犯40人,社会秩序渐趋稳定。6月6日困守在横沙岛的国民党官兵424人,乘大连号民轮驶至吴淞向解放军投诚。6月17日市航运部门派船3艘在吴漱口试航6次通行无阻,宣布航道畅通。6月20日市军管会重工业处接管上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厂的官僚资本部分,改为公私合营上海钢铁公司第一厂。7月23日,陷于停顿状态的上钢一厂恢复生产,出第一炉低碳钢12吨。6月23日根据市公安局《关于蒋匪在乡军人登记管理办法》,吴淞分局与吴淞要塞司令部联合设立在乡军人登记处,结合清查户门,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先后受理登记国民党军官兵336人,其中200余名散兵游勇送要塞司令部审查处理。同日美帝国主义指使国民党蒋介石公然宣布对上海口岸实行武装封锁,吴淞港口受到严重威胁。7月1日市公交线51路通车,始发站为北站,终点站设在吴淞蕰藻浜大桥北堍。7月上旬吴淞区成立遣送难民办事处,负责遣送滞留境内的各地难民,到翌年5月有1200余人遣送回乡参加农业生产。7月25日4~5时,十二级台风正面袭击吴湘,风向东北,日降雨161.2毫米,吴淞口潮位5.18米,吴淞口北堤溃决,海水倒灌,沿江农田一片汪洋。全区在台灾中死9人、伤14人,受损房屋1492间,其中全毁440间,部分毁坏1052间。下午中共吴淞分区委召开各办事处干部会议,布置抢险救灾工作。8月8日国民党特务“中国农工反共救国军”淞南小组组长孙小毛率金阿兴、许阿狗等携手枪2支,窜至吴淞、江湾结合部拦路抢劫,被解放军巡逻队当场抓获。8月22日区公安分局破获“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第四纵队第一大队匪特组织,先后逮捕王健飞、安金根等14人,缴获日式手枪6支,盒子枪、七九步枪、汤姆枪各2支,自动步枪1支、轻机枪三艇。9月1日吴淞供销合作社开始营业。9月26日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建立中共吴淞区委员会,朱寿安任书记,设组织、宣传、民运3部。9月由解放军三十军、市公安局、吴淞公安分局、松江公安处,宝山县公安局联合组成的海上剿匪司令部成立,又称海上剿匪指挥部,在吴淞镇三益路原化成中学内办公。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吴淞区工农商学各界集会游行庆祝。游行队伍在宝山路与各区队伍会师后进入市区,一路上载歌载舞群情高涨。10月废除旧保甲制度,建立乡村政权的民主建政工作陆续展开。12月14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上海市吴淞区工作委员会成立。12月下旬吴淞区完成民主建政,除吴淞镇仍设为第一办事处外,撤销第二、第三、第四办事处,改设华滋、新桥、泰兴、炮台4个乡,下辖32个行政村、135个自然村。1950年2月6日国民党飞机空袭吴淞,对外马路海关、湘兴路昌北路口民房、蕰藻浜南岸副食品商店等处疯狂轰炸,并用机枪扫射,居民死伤十余人,被毁房屋数十间。2月发动以工代赈,修复海塘1000米,完成土方4726.77立方米,每方给米3公斤,共发以工代赈粮14212公斤。3月29日黄花鱼汛捕鱼作业准备就绪,吴淞区渔民工作组举行大会欢送渔民出海。这次出海作业得到人民银行贷款支持。3月吴淞区农村灾情严重,造成青黄不接,区、乡干部深入农村组织农民生产自救,并继续对困难户、断炊户急赈。农村救灾工作也得到各界支待,共募得救灾款1935元,米278公斤。4月3~5日召开吴淞区农民代表会议,成立吴淞区农民协会,动员农民节约自救,备荒。4月20日召开吴淞区妇女代表大会,成立区民主妇联筹委会。8月正式成立。6月适应土改工作需要,新桥、华浜两乡合并为松南乡,泰兴、炮台两乡合并为淞北乡。第一办事处更名为吴淞镇办事处。6月28日吴淞区人民政府成立。周志凯任代区长。7月1日启用印信,区接管委员会工作同时宣告结束。7月吴淞区发动和平签名运动,签名人数达全区总人口的50%。12月中旬土改工作队进驻淞北乡,全区由点到面开展土地改革工作。1951年1月26~28日吴淞区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为市郊第一个召开代表会议的区。1月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颁发《对于反动党团、特务人员登记办法》,11日起境内的反动党团骨干分子纷纷办理登记手续。3月吴淞区破获国民党特务组织“江苏省绥靖司令部反共救国军第一纵队”,该纵队司令张达于1949年7月由舟山潜入吴松,匿居吴松镇南市河路,委任军统分子庄以临为大队长,在吴淞、宝山发展特务29名,筹划抢劫银行、仓库、阴谋武装叛乱,除张达已窜回敌占区,庄以临漏网外,余均被擒获。春泰兴乡陈巷村应福根、王小妹等组织全区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动组。4月上旬吴淞渔民组织起来发展生产,成立吴淞区渔民协会筹委会。4月25日全区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共划定地主67户,富户59户,半地主式富农21户,各种职业兼地主38户,没收地主土地2861.97亩,征收富农等土地6322.44亩,全区农村劳动人民2515户分得土地8687.08亩。4月27日全区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夜12时,在全市统一的时间内,逮捕抗拒登记的反革命分子。全区共逮捕反革命分子166人,其中特务79人,恶霸51人,匪首1人,惯匪20人,反动党团骨干9人,反动军官4人,反动道首2人。6月7日上海市总工会吴松办事处成立。6月全区人民热烈响应全国抗美援朝总会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军属的号召,吴淞镇有3000户订立爱国公约,占全镇总户数的97%。各界人民自动认捐人民币44640.5元,购买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上半年对工商户进行普查登记,全区54个行业,共有工商户700余家。8月完成基层政权调整,淞南、淞北两个大乡划分为新桥、上银、华洪、周桥、泰兴、炮台6个乡。10月吴淞区政府在吴淤镇北、黄浦江西岸拔地筹建海滨公园,经多年建设初具规模。1981年改名吴淞公园。12月9日吴淞镇办事处加强市镇工作,将全镇9个大组调整为11个户口段,后分别建立居民委员会。12月19~21日吴淞区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1952年1月10日全区以反浪费、反贪污、反官僚主义为任务的三反运动开始,层层召开会议,由党内到党外开展民主检查和坦白检举运动。2月8日,进入对贪污分子开展斗争阶段,3月上旬进入结束阶段,做好核查定案退赃工作。3月20日区建立五反运动办公室,抽调干部,培训骨干,为在全区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作准备。4月1日在全区私营企业职工大会上代区长周志凯宣布吴湘区五反运动正式开始。4月下旬发动私营企业职工审查资方交待材料。5月,五反运动进入结案定案阶段,对全区636户守法户、302产基本守法户、57户半违法半守法户,1户严重违法户,2户完全违法户分别发出结案处理通知。6月在美帝国主义对朝鲜进行细菌战的形势下,全区响应政务院号召,开展以“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各基层普遍建立群众卫生组织,有1400人分批参加爱国卫生短期培训班,有80%以上群众受到教育。全区清除垃圾,填塞废塘,开展灭蚊、灭蝇、灭鼠工作,94%以上的粪缸加盖,460口土井进行消毒,居民普遍注射防疫针,有效地控制了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7月下旬在民警内部开展以反对旧警作风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改革运动。区公安部门留用人员占65%,他们不同程度受到旧警作风影响。运动中依靠广大群众检举揭发和本人自觉交待,对敲诈勒索、坐地分赃、包庇反革命,庇护不法商人非法营利、腐化堕落、污辱妇女等行为,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7~8月全区机关169人参加清理中层运动,通过运动基本掌握了机关内部人员的政治情况。8月21日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开展禁毒工作,至9月上旬有11名贩毒吸毒犯自首,并收到1500多封检举信,查出贩毒吸毒犯100余人。9月五反运动以后,私营商业经营情况不佳,棉布百货业营业额均较上年同期减少,米粮业营业额只占上年同期的43%,不少粮店要求歇业。同月国营厂的民主运动和私营厂的民主改革运动相继开展,至翌年8月基本结束。10月19~20日吴淞区第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通过了继续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补课、劳动就业、加强税收工作、大力开展文教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民主建政等6项工作的决议。10月区建立血吸虫病防治组,对长期危害人民健康的血吸虫病开展防治工作。11月底举办吴淞区城乡物资交流会,历时4天,成交额349066元。12月20目区在吴淞镇建立4个劳动就业登记处,至25日有1036人申请登记,翌年2月,登记工作基本结束,核定失业人员706人。12月20~22日召开吴淞区首届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吴淞区委员会。解放以来全区发展团员2010人,并有145人参加中国共产党。是年吴淞区农村已组织起264个常年或季节性互助组,人组农户共2457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80%。1953年2月7日举行新建的吴淞蕰藻浜大桥落成典礼,大桥全长104米,宽10米、两堍各有引桥12米,两侧人行道宽各2米,工程投资260万元,是解放后市郊建设的首座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桥。同日在吴淞镇举办初级市场物资交流会。2月开展取缔反动会道门工作,至7月下旬告一段落。通过道徒的揭发,对有罪恶活动的8名点传师、14名坛主分别进行了处理。3月18日吴淞区第四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传达市三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精神。3月广泛开展婚姻法宣传,有12500人听了报告,各乡镇召开妇代会,组织470多名妇女代表学习婚姻法,基本划清新旧婚姻制度的界限,提高对婚姻法的理解和认识。4月1日全区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为内容的新三反运动,整顿干部作风。把反对官僚主义与改进工作、改进领导结合起来,克服任务多、组织多、兼职多、会议多、报表多的现象。5月区建立渔汛工作委员会,对全区76艘渔船、1059名渔民(内社员816人)的外海渔业生产作了安排,供应盐、麻、土布、桐油、粮食等物资,并发放渔业贷款12.8万元。当年头汛、二汛和三汛共捕获鱼品38831担,每担13.9元,鱼米比价为斤米斤鱼。10月30日根据市选举委员会和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布置,结合第一次普选,完成第一次人口调查登记工作。10月居民集中的周桥乡并入吴淞镇办事处。同月为控制粮食市场,从本月起粮食由上海市粮食公司统配出售。12月开展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批判资本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粮食统购统销工作。是年区血吸虫病普查结束,确定以泰兴乡杨家宅、三汀沟和华浜乡的东、西张华浜为血吸虫病防治重点。1954年1月吴淞区批准14户私营米店改为代销店。2月第一次普选结束,全区共有选民27893人,占18周岁以上人口数的99.24%,剥夺选举权者187人,占0.70%,因患精神病而无选举权者17人,占0.06%。全区共选出区人民代表74人,乡人民代表180人。春全区建立8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户数234户、人口 969人,劳动力411人,人社土地2050.7亩。4月区召开第一次手工业代表会议,中心议题是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5月在大张旗鼓宣传总路线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发展迅速,私营企业营业额下降,本年一季度以来呈每况愈下趋势,18户南货店已有3户歇业,有5户保本,1户亏损,1户资金倒挂,8户稍有盈余。7月19~22日吴淞区(郊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出席代表74人,列席33人,会议传达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选举产生出席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5人。8月上旬区成立手工业供销合作社。8月26日全区对粮食实行定点定量供应。9月15日棉布实行计划供应。9月18~26日召开中共上海市吴淞区第一次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正式代表48人、列席15人,会议贯彻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精神,发扬民主、开展批评自我批评,增进全区党组织的团结。11月食糖实行计划供应。11月25~30日区举办物资交流大会,推进粮棉统购,交流手工业技术,推销滞销商品,提高私营商业的经营信心。1955年年初全区互助合作运动有新的发展,组织起来的农户已达90%以上,共办有46个初级生产合作社,120个互助组。1月贯彻上海市紧缩人口和城市改造方针,动员各地来境的盲流人员回乡生产,到年底共动员2266人回乡。3月国家实行新币制。新人民币1元等于旧人民币1万元。到月底全区共回笼旧人民币612990万元,投放新人民币364.12万元。同月吴淞镇办事处划出蕰藻浜以南地区,设吴淞区第二办事处。11月第二办事处改称蕰藻浜办事处。5月区委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迅速布置粮食购销工作,安定农民生产情绪的紧急指示》,实行定产、定购、定销。同月区利用黄花鱼汛举办第五次物资交流大会,并进一步调整公私关系,加强对私营企业的扶持,私营比重从56.66%上升为61.4%。交流会期间推销鱼货8568担,完成原计划的105.30%。7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的命令,吴淞区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9月26目区委决定,机关企事业单位分批开展肃清反革命分子工作。11月8~10日吴淞区(郊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决定进一步开展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合作化运动,开展增产节约,限制人口盲目流入城市,疏散人口,加强政治学习等工作。11月区委向干部群众传达毛泽东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全区农村70%以上的农户报名要求入社,农业合作化进入高潮。月底,陈巷村初级社与种田桥、钱家桥初级社合并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1月工商业全行业社会主义改造,合兴馆是吴淞镇第一家公私合营店同月吴淞区与江湾区、大场区同时撤销,合并建为北郊区。3月8日淞北乡女青年尹阿妹从上海第一期拖拉机手训练班结业,到北郊区八一拖拉机站工作,成为上海市第一个女拖拉机手。1958年被推选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曾代表中国青年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3月北郊区对行政区划作调整,吴淞镇办事处和蕰藻浜办事处合并,成立吴淞镇;新桥、华浜、上钢乡合并为淞南乡;泰兴、炮台乡合并为淞北乡。是年私营渡船公私合营后由上海轮渡公司第三管理区接管,并改为轮渡渡江。1958年5月16日上海第一家高级合金钢厂上钢五厂在吴淞镇西北地区开工兴建,设计年产合金钢2万吨。9月1日炼出第一炉钢。以后陆续扩建为年产10万吨优质合金钢的钢厂。8月北郊区并入宝山县,吴淞镇从北郊区管辖改归宝山县管辖。9月在人民公社运动中隶属红旗人民公社,编为六大队,次年6月吴淞镇定为宝山县直属镇。10月上海铁合金厂、上海钢管厂在蕰藻浜以南择地兴建,12月海滨新村在同济路东、泰和路北侧兴建,年底建成29、30、31号楼,居民以上钢五厂工人为主。1959年3月和9月上钢一厂新建的两座炼铁高炉分别点火出铁,改变了上海历史上有钢无铁的局面。11月上海港第九装卸区在张华浜黄浦江边建立。到1974年建成5个泊位。12月3日中共上海市委决定以市钢铁工业党委的组织机构为基础,建立中共上海市吴淞区委员会,撤销上海市钢铁工业党委。翌年2月,市委任命周壁任第一书记。12月市人民委员会决定,调整市行政区划,建立吴淞区。翌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吴淞区将建设成以钢铁工业为氛点的卫星城。是年,在今长江西路辟工人住宅区,建设新型的商业大街——张庙一条街。1960年1月16日吴淞区人民委员会开始办公,辖区包括吴淞镇、张庙路、蕰藻浜、军工路一带和浦东的高桥、周家渡、塘桥地区。2月任命彭璞为区长。2月24目张庙一条街12家商店对外营业,并接待中外来宾参观,年内共有外宾276批、7000余人次前来参观。3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周信芳、张治中等14人,在副市长赵祖康陪同下,参观视察泅塘新村和上海第一、第五钢铁厂。3月14日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在卜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曹获秋陪同下参观视察张庙一条街,访问刚搬入洞塘新村的工人潘阿玉家庭,并在招待所午餐休息,区委第一书记周壁,宝!11县委书记处书记、县长范钦山陪同视察参观(注:新编《宝山县志》记述时间和陪同人员有误,特于订正)。3月19日上海柴油机厂清洗车间发生重大火灾,死亡2人、伤4人,物资设备损失价值3万元。3月3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人民公社问题的批示》,要求各地采取积极态度,建立城市人民公社。巾委要求吴微区和阅行区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推广。是目区委决定建立中共吴淞区委城市人民公社领导小组,筹备建立全市第一个城市人民公社。4月10日区委部署建立城市人民公社工作,向全区党员干部作动员。拟建立张庙、蕰藻浜、殷行路、高桥、周家渡等五个分社。6月24日区委决定各分社成立党的委员会,10月因城市人民公社在实践中无法推行,试点工作停止。5月区召开第一次体育运动大会,参加大会的运动员500多人,取得较好成绩。6月17~24日上海炼油厂、上海农药厂连续发生爆炸事件,引起火灾,死3人、伤3人、财物损失3万元,系忽视安全操作造成的。上半年全区开展5次除四害突击活动,每次3~7天,有149978人次参加了挖蛹、灭蚊蝇、灭蟑螂、灭鼠、清除垃圾等活动,并建立了防疫站、结核病防治所等机构,开展对钩虫、丝虫、血吸虫、疟疾等疾病的普治工作。7月3日根据市委部署,全区开展三反整风运动,切实纠正各级领导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贪污浪费。8月推向基层。7月29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以保粮保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区委确定下半年工作围绕保粮、保高精尖、保钢的总方针,抓企业管理,办好人民公社,抓紧市场管理,以适应全面“大跃进”形势的要求。7月底全面支援农业,实行厂社挂钩,区内各工厂帮助农村改革、制造、检修各种农机具1万台,安装电灌站25座,制造简易设备71台,还把清仓中清出的机床8台送给农村人民公社。8月26目区委连续召开会议,对工厂、企业、机关全面发动,贯彻中央和市委保粮保钢指示,开展群众性收集废钢铁和送肥下乡活动。至月底,全区共出动3156人次,收集废钢铁7188.2吨;发动8147人次,送肥47641担。上钢一、三、五厂日产水平均保持在5500吨以上,闸北电厂以电保钢,日发电量从230万千瓦时增至270万千瓦时。9月9日贯彻“三反整风”精神、区委决定精简机构精减干部35人,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其中29人去崇明岛围垦。9月26日区委决定组织力量到崇明岛围垦,增加副食品供应,到10月25日,全区共组织2400人前往围垦,已盖草棚3500多平方米,食堂、仓库800多平方米,完成堤坝工程土方4万立方米,抢种蚕豆70亩、蔬菜60亩。11月上半月区级机关开展整风,查思想、查作风、查工作、查浪费,重点为领导干部作风、政策观念和铺张浪费等问题,边整进改,于12月中旬告一段落。11月23日浦东县建制撤销,原属该县的上海炼油厂、上海石油采购供应站、上炼新村等单位和地区划入吴淞区。1961年1月2日晚崇明围垦区吴淞区指挥部发生火灾,烧毁草棚18间,损失1万余元。1月14日区机关开展反贪污斗争,到4月底结束,参加运动的有38个单位560人,受到审查的77人。1月在吴淞职工中宣传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十二条)。2月5日吴淞区部分食品店和饮食店开始供应高价糖果、糕饼、菜肴,糖果销量多于糕饼。2月传达贯彻市委关于大搞天然气的指示,部分区属工厂成立专门领导机构,组织打井队伍,动员群众打沼气井,但出气不多,效果不好。6月15日市场情况转好,上市商品增加,今起铝锅等7种工业品实行“凭证记数,以废换新”,高级酒价格调整,部分品种的罐头敞开供应。6月根据市委关于紧缩城市人口,支援农业生产的指示,全区精简职工2738人,其中支援农业生产2528人,支援外地建设58人。同月吴淞镇三益路开设农产品贸易市场(即自由市场),10月市区取消自由市场,吴淞作为市区边缘地区保留的4处之一,继续开放。11月初根据中央关于在农村开放集市,城市不应开放的指示,吴淞集市亦被取缔9月16~19日举行上海市吴淞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代表142人,列席166人,(为区别50年代郊区性质的吴淞区,仍称第一届)。中心议题是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9月吴淞区街道里弄组织居民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和生产组织,已建立各种生产组织43个,举办里弄食堂18个,托儿所、幼儿园20个,各类服务组织66个,共有3509人参加劳动,占城镇劳动力的66%。1962年3月下旬吴淞镇培基路菜场周围和上钢五厂二号门等处,又出现自由市场,农民进城入市场卖菜的每天有300人次左右,从事制鞋、修车、缝纫、理发等行业的设摊者,从年初80人增加为250人以上。6月1目区委常委决定,6月5日起再次取缔自由市场。4月3日市人委批复同意调整区划,撤销吴淞镇建制,建立吴泄镇、张庙路、殷行路3个街道办事处。6月15日区委在支部书记、党员科长以上干部会上传达中央关于准备粉碎国民党武装进犯东南沿海地区的指示,要求各单位积极做好战斗准备,提高警惕,保卫工厂,坚守岗位,接受考验,确定区范围内的闸北电厂、上海炼油厂、上钢五厂等和粮油仓库为重点防卫单位,并向群众普遍进行形势教育,揭露美蒋阴谋,克服麻痹思想,稳定情绪,做好准备。上半年,压缩城镇人口有进展,22个工厂共精减职工11445人,其中回农村参加农业生产的4959人。到年底全区共精减职工15285人,其中支援农业6322人,支援外地建设70人,去港澳15人。7月从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加强对居民的管理出发,宝山县逸仙路以东、军工路以北,即东大杨,建业村、花园村、冷藏段等居民点,共1621户、7450人划归吴淞区管辖。7~8月区先后动员两批精减人员共14户、75人去安徽无为县农村落户,分别安置在蜀山区关河公社和开城区苏塘公社。至年底,全区减少社会居民1574人。8月16~20日举行吴淞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传达市四届一次人代会精神,贯彻市提出的调整工业战线,减少城市人口,支援农业生产,改善市场供应等六项任务,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42人,列席104人。是年为减少城镇人口,支援江西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主义建设,江西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来区招生,实际招得114人,分配在总校和井冈山、余坪、大茅山、刘家站、蜗山等分校。1963年1月15日召开全区性公判大会,对“中华民主自治党”反革命集团案件的5名罪犯作出处理,判处有期徒刑3~16年。3月5日响应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吴淞区青年开展学雷锋活动,有500人聆听了雷锋生前所在班班长的报告。区工人俱乐部举办“雷锋生平事迹展览会”。3月8日市人委批复同意将宝山县蕰藻浜南煤气厂桥堍长江路一带公房内居民1398户、7908人划归吴淞区领导。4月4~5日举行吴淞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要议题为:贯彻市人委闩于加强市场管理,取缔无证摊贩,打击投机倒把等有关决定,同时讨论进一步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工作,出席代表142人。4月8日全区民兵开展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优良作风活动。同目区委传达市委关于开展城市五反运动精神,并对运动作出部署,安排运动分两步走,先搞反浪费,后搞反贪污。区委成立“五反”运动领导小组,这次“五反”内容为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官僚主义、反分散主义。到翌年3月参加运动的人数共6.4万多人,认定有贪污盗窃行为的829人,金额13.59万元,尚未开展运动的有50个单位、8662人。7月4日吴淞知识青年报名参加新疆建设的人数达到462人,到11月底被批准赴新疆的共有225人,其中男性114人,分配在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和农二师。到1966年,全区支疆青年总数达到626人。年,商调回沪92人,调剂到江苏海丰农场140人。9月吴淞区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要求到1967年出生率从1962年22‰下降到15‰,区委采取加强领导、建立制度、配备专职干部、做好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等措施,从1964年起,争取每年出生率下降4‰。11月28日~12月3日举行吴淞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出席代表137人,选举区长、副区长。12月4日区工厂、财贸、文教、地区等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先后向干部、职工、居民宣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两个文件。是年吴淞区继续做好减少城镇人口工作,年内减少城镇人口1509人,其中去农村的1133人(去安徽落户的30户217人)、去外县城镇的376人。1964年2月25日区工业、商业系统开展学大庆运动,学习大庆油田政治工作经验。3月25日根据市委指示,区属各国营工厂归属市各工业局领导,财贸系统大部分企业和学校归属市有关部门领导,吴淞区管辖的仅留3个街道和部分小商业、少数教卫单位,区委向市建议撤销区建制。4月28日市人委通过了撤销吴淞区建制的建议,报国务院批准。5月30日正式宣布国务院和市人委决定,撤销吴淞区建制。6月12日撤区工作全部结束,对区委、区人委干部429人分别作了安排。档案全部整理立卷移交杨浦区。1967年沪崇航线客运站从上海北京路外滩迁至吴淞淞浦路,吴淞与崇明、横沙、长兴三岛都开辟了轮渡。1970年9月吴淞至崇明轮渡第一艘双体客轮投入营运。1973年军工路黄浦江边建设大型码头,1976年3月成立上海港第十装卸区,为上海港外贸进出口的装卸作业区,有9个泊位,码头长1605米。1974年上海自来水公司自行设计在吴淞公园西侧黄浦江畔的激宝路用号建吴淞水厂。水厂占地16475平方米。翌年8月开始向外供水。主要解决蕰藻浜以北地区的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设计能力为10万立方米/日,1974年12月竣工建成。1977年11月24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择址在宝山县月浦地区兴建,是建国以来国家投资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日成立工程筹建指挥部。1978年4月6日宝钢宝山生活区在宝山县城厢镇动工兴建。12月23日宝钢正式动工兴建。12月31日根据宝钢总厂建设需要,更好为宝钢建设和职工生活服务,上海市革命委员会设立宝钢地区办事处,黄敏任主任。是年配合宝钢建设,解决厂区和生活区的生活用水以及工程建设期间的施工用水,吴淞水厂进行扩建,总能力达到15万立方米/日,并在同济路友谊路口建造1.2万立方米水库和增压卿站1座,于1980年投产,工程总投资261万元。1985年、1986年又进行挖潜改造、实际制水能力已超过20万立方米/日。1979年2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和地主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吴淞公安分局辖区内摘掉250人的四类分子帽子,对错戴的70人予以平反纠正。春大批知识青年返沪,重新安排工作。4月建立马泾桥街道办事处和友谊路街道办事处。11月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将杨浦区管辖的吴淞镇和泗塘两个街道以及工农、闸殷两个居委划归宝钢地区办事处管辖。翌年1月正式划交。是年宝钢月浦生活区动工建设。1980年2月23日吴淞公安分局与宝钢地区公安分局合并,称上海市公安局宝钢地区分局,1981年2月改称上海市公安局吴淞分局。9月日中友好代表团350人游览黄浦江,在吴淞码头登岸后参观新华造纸厂和泗塘新村。10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市设立吴淞区,将宝钢地区办事处管辖的行政区域和宝山县城厢镇,以及宝钢与吴淞之间的地区划归吴淞区管辖。11月吴淞地区个体工商户恢复发展,到本月设摊经营的有142个摊位。是年上港九区建为国际集装箱专用码头。岸线长1504米,成为上海市主要海运港区之一。1981年7月30日中共吴淞区委员会成立,黄敏任书记9月吴淞区5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组织成立。12月21~26日吴淞区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政协委员111人,出席102人,听取区政协会议筹备工作报告,选举区政协主席、副主席、常委和秘书长。区政协主席殷恕。12月22~25日吴淞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正式代表243人,列席43人,大会听取了宝钢地区办事处《工作报告》,选举人大常委主任、副主任,区长、副区长和区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区人大常委主任黄敏、区长张耀忠。12月区成立工人纠察大队,下设7个中队29个治安值勤岗点,共有队员216人。1982年1月贯彻华东六省一市打击流窜犯会议精神,全区开展4次清查流窜犯罪活动,拘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42人,其中流窜犯29人。同月区委创导婚事新办,发扬勤俭节约好风尚,要求在春节前后,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扭转婚事中讲排场、摆阔气、铺张浪费的不良社会风气。3月24日市府办公厅通知:宝山县部分江堤划归吴淞区,分别由宝钢和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接收管理。3月26日区召开先进里弄工作者和先进居委会表彰大会,1300余人出席。3月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和以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内容的“五讲四美”活动,各中小学师生、街道、企事业单位团员青年上街为群众做好事,财贸系统40个店柜(组),开展最佳服务活动。全区范围内57个单位两次开展卫生突击活动。同月区委、区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区领导分别抓重点单位,9月对照通知内容,进行自我清理。同月区部署第三次人口普查工作。5月支疆青年陆续回沪,要求重新分配工作。根据市委办公厅《关于当前动员支青返疆工作的几点意见》,各街道和居委会集中主要精力,抓好这一工作,要求上半年动员70%以上不符合回沪条件的支青返疆。至8月,全区有207名支青返疆,滞留在吴淞区的尚有55名。6月17~19日根据市《关于整顿市场秩序,取缔无证经营的意见》,区在主要马路进行广泛宣传,对全区各街道闹市地段设摊的无证商贩进行连续3天的取缔,整顿了市场秩序。6月教育卫生两系统对知识分子落实政策工作进行初步检查,已有21件“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复查手反,9名错划右派改正,67名知识分子得到提拔重用,25名晋升了职称,68户解决了住房困难,6户解决了两地分居。7月淞滨路建成通车,51路公交线终点站延伸至吴淞码头。11月5日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在元旦前,对“五讲四美”活动进行总结评比,在春节前动员全区人民开展5次全区性卫生突击活动,组织青少年开展学雷锋做好事送温暖活动,对淫秽书刊、黄色录音带进行一次集中收缴,集中进行一次计划生育、婚(丧)事简办,反对封建迷信和禁止赌博的宣传。11月15~20日区政协召开一届二次全会,出席委员105人,列席62人。11月16~20日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二次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区长张耀忠的政府工作报告,讨论区建设总体规划。12月发动全区里弄干部和1.2万名退休职工,在里弄工作中开展创建“文明楼”、“文明里弄”活动。1983年1月5日全市计划生育宣传日,吴淞区从机关、团体、学校、工厂和街道抽调人员,组成1800多名宣传员队伍上街宣传,受教育者达9万人次。2月3日区委、区政府召开1982年度“五讲四美”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表彰大会,受表彰的有45个先进集体、201名积极分子,同时给47个绿化先进集体、34名积极分子颁奖,对春节期间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作了部署。区政府决定将湖滨路改造为以商业为重点的综合性大街,路两侧列入规划土地10公顷,建筑面积18.9万平方米,投资约5500万元,资金由国家投资和单位集资,在区统一规划下分期实施。3月19日东海船厂新建张华浜游泳池无偿移交吴棉区管理使用,区体委与东海船厂办理无偿调拨手续。3月28~30日区政协召开一届三次会议,出席委员90人。3月29~30日区人大举行三届三次会议,出席代表213人,会议听取区长张耀忠《关于当前几项主要工作的报告》,选举产生出席市第八届人代会的代表22人。3月区委书记黄敏、区长张耀忠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关于吴淞区和宝山县合并的建议》。4月28日傍晚,狂风暴雨冰雹袭击吴淞区,上海柴油机厂热处理车间北侧气窗6000多块玻璃全部砸碎,车间停产24小时;吴淞化工厂电石车间雨水漏在电石上引起火警,幸及时扑灭;上钢一厂钢板车间进水,马达不能开动,停产1小时,该厂耐火材料库长80米、宽12米的大竹席棚掀飞,压倒长江西路两根电线杆,造成电源中断、交通阻塞。区政府组织军民检修排障,1小时后,交通供电恢复正常。5月16日区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尽快实现党风根本好转》的文件,决定通过学习文件和传达市委领导讲话精神,进行正面教育,然后开展对照检查。5月25日市委党风调查组一行8人进驻吴松区,向全区近千名党员干部上了题为《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党课,到会干部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路线教育,消除不少糊涂思想。5月市计委、市建委批复同意在友谊路街道北侧建宝钢生活区防护隔离林带,投资95.6万元,同时投资80万元整治市河和沿河绿化。6月下旬对区内10个农副产品集市贸易场所和一个小商品市场的经营秩序进行整顿,取缔无证摊贩,全区市场面貌有了改观。7月下旬重新整顿吴淞镇、泗塘两个集市市场,做到亮证经营明码标价,并取缔各种非法交易。8月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按照依法从重从快一网打尽方针,吴淞区开展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并与搞好综合治理结合起来,争取在短时间内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10月吴淞区少体校建立,位于吴淞二中内,1985年迁人吴世中学内,1986年在长江西路新建区第二少体校。12月全区中共各级党组织分两期共5批先后进行整党,参加整党的党员有3950人,分批经过整党学习、对照检查、整改和组织处理、党员登记等阶段,于1986年12月结束。通过整党符合或基本符合党员标准,准予登记的3924人、占99.34%,缓登记的18人,开除党籍和不予登记的6人,退党的2人。其中因犯有各种错误受党纪处分的18人。1984年1月6日全市开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法制宣传日,吴淞区组织500人上街宣传,设宣传站9个,法制咨询站3个,展出图片、黑板报,并演出节目。9日对5名残害妇女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进行公开宣判。至此自上年12月上旬开始的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法制宣传月告一段落。1月13日市政府同意建立上海电视大学吴淞分校。2月17日为宝钢“85·9”投产服务,吴淞区部署所属各部门、各街道结合本职工作,与宝钢建设同步做好各项配套服务工作,重点搞好牡丹江路一条街和月浦新村一条街的商业网点布局。3月12日吴淞中学学生尹彤宁被选拔为中国少年足球队成员,参加4月中旬在泰国举行的“皇后杯”少年足球国际邀请赛。这是吴淤区第一个参加国家级运动队赴国外比赛的学生运动员。3月13~18日政协吴淞区二届一次会议召开,出席委员126人,听取审议了第一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了新一届政协领导。3月15~17日吴淞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出席代表205人、列席25人,会议听取了代区长孙金富的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敏的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报告,通过了《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大力创建文明单位》的决议,选举了新一届区人大、区政府和法院、检察院领导成员。3月29日吴淞炮台遗址由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列为抗日纪念地点。4月吴淞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成立,次年在月浦建立分校,设工交财会、企业管理、幼师、机械、电气建筑、行政管理、政工等专业,为全区经济建设培养各类人才,为在职人员进修提供条件。同月区委、区政府决定,街道办的集体企业划归区集管局,由区实施统一领导管理,加快发展步伐,街道集中精力抓好地区工作。今后3年内每年拿出10%的利润返回给街道。5月21日23时38分,南黄海发生5.8级地震,波及吴淞区。区和街道领导以及家住吴淞区的机关干部,主动深入里弄,了解群众思想,掌握社会动态,秩序正常,未造成任何损失。同日区委决定建立殷行街道办事处(筹)。6月中共吴淞区代表会议召开,选举出席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张耀忠、孙金富、王玉英、孟忠伟、郑端宇、陈端卿、张善述、吴静勤8人当选。9月7日市政府决定:石洞口发电厂厂区划归吴淞区管辖,面积约2.7平方公里。该地区内原属宝山县的3个大队、19个生产队、810户、2953名居民的各类户口由区公安分局管理。石洞口电厂的征地和动迁工作由吴淞区负责。9月27日由区卫生局、上钢一厂、新华卫校三方联合举办的新华卫校吴淞分校协议书正式签订,这是区内第一所培养中级医护人员的专业学校,1985年8月正式开学。9月殷行街道办事处(筹)划归杨浦区。11月20日吴淞区与山东省临沂市建为友好市区。22日与云南省楚雄市建为友好市区。30日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立友好区。12月28日区政府召开厂区联席会议,宝钢总厂等21家企业60多位领导应邀与会,共商开发经济大计,为开发吴淞区经济献计献策。1985年1月区11名机关干部在区经济开发公司任职,经商牟利大肆挥霍浪费,市审计局向市府反映后,《经济日报》作了报导,对全区干部群众震动很大。2月8目区委在听取调查组汇报后,作出了如下处理:撤销经济开发公司董事会,免去机关干部所任董事和经理职务;为机关兼”职干部所制西服工本费由本人自理;自立名目的伙食补贴、交际费自2月起停发;已转为企业编制的干部,不再享受机关干部的经济待遇,机关兼职干部两头领取补贴、奖金的退交其中一头。3月18~23日召开政协吴淞区二届二次会议。3月20~23日举行吴淞区人大四届二次会议。3月26和6月14目区集体企业步云胶鞋厂两起大火成灾,失火原因为电线断路和电线松动震击产生火花引起,第一起烧坏房屋46.5平方米、缝纫机25台,鞋帮97323双,损失13万元,第二起救火中1名职工死亡、4名重伤。5月28日吴淞区与湖南省岳阳市建立友好市区。9月15日宝钢第一座万吨级高炉宝钢一高炉点火投产,区内牡丹江路一条街、月浦一条街上的商店于同日开业。庆祝宝钢一号高炉点火的彩车在区内主要道路上行进,鼓乐齐鸣,盛况空前。9月25日区委、区人大、区政府机关由友谊路201号迁至泰和路239号(后改为245号)。10月全区颁发居民身份证工作全面结束,区内共有居民4人,内16周岁以上144501人,应领证140969人,不发、缓发3532人,已领证139748人,领证率为99.13%。11月1日市委书记芮杏文来吴淞区视察,在听取区委汇报后,视察了正在建设中的淞滨路一条街和百年老镇吴淞,以及海滨街道的军民共建点,还到庄思芬老师家登门访问。11月底马泾桥街道十九冶金建设公司职工家属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本市第一个由外来寄住人口在集居地区实行自我管理的群众组织,该管委会共3719户,14428人。12月9日区文化馆创作的话剧《水应该喝甜的》获上海市第三届十月业余展演优秀创作奖第一名和优秀演出奖,被推荐在市第二届戏剧节演出。12月13日中共吴淞区代表会议召开,增选许祖雄、倪小汉、徐长荣为市五次党代会代表。12月26日市环保局“市无黑烟检查验收团”对吴淞区3个街道、32个单位、123台锅炉进行检查,合格率为91.06%,达到市无黑烟区标准(合格率为85%),成为市第12个无黑烟区。是年上港九区组建为张华浜集装箱装卸公司,上港十区组建为军工路集装箱装卸公司。1986年1月上海市市长江泽民到吴淞区视察,实地考察步云胶鞋厂、春雷服装厂等区集体企业。3月25~29日吴淞区人大四届三次会议举行,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法院、检察院工作报告,依法增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名,政协吴淞区二届三次会议同时召开。5月公交101路一辆巨龙车在逸仙路张华滋地段翻车,伤37人。6月28日市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同意扩大宝山居住区,安排宝钢二期工程生活用房。居住人口规模为4万人,即新建宝林新村。6月28日--7月1日召开中共吴淞区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吴淞区委员会,许祖雄任书记。6月宝钢二期生活区雨污水工程上马,建筑规模为日处理能力8万立方米。7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在吴淞区境内新建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7月7日经冶金部和上海市政府批准,冶金部十九冶金建设公司上海分公司成建制改组为宝钢冶金建设公司,职工户口落在吴淞区8月15~22日市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批准在泗塘新村北建呼玛新村,用地50.35公顷,规划居住人口3万人;在海滨新村北建永清新村,用地59.3公顷,规划居住人口3.3万人。9月27田宝钢一期工程外围配套项目月浦文化馆竣工开馆。10月区成立退休费统筹管理所,办理区内各企业退休费基金的征集和拨付工作,参加退休费统筹的全民企业有60户。至1988年共征集退休费统筹基金14527,46万元,实际支付离退休费7236.37万元,按规定减免2020.03万元,结余5271.06万元,结余部分按月上缴市退休费统筹管理所。11月19日市经委批准上钢五厂二车间电炉除尘改造治理方案,治理投资1114万元。到1988年上半年竣工时,烟尘排放绝对值,从每年2732吨降至205吨。11月25日吴淞区与福建省三明市建立友好市区。1987年4月8日吴淞区8个商业批发部、6个贸易货栈(公司)和商办工厂等20个单位联合举办第一届批发交易会,在市区造成较大影响,3天成交额达到639万元。4月13~17日吴淞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出席代表216人。会议审议了上届政府工作和法院、检察院工作,依法选举了本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和区长、副区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区政协三届一次会议同时召开,参加会议的委员166人。5月8日宝钢一期外围配套项目吴淞区文化馆建成开馆,谢丽娟副市长出席开馆典礼并剪彩,上海市城市群众文化工作交流会同时举行。同日上海音乐学院儿童业余音乐学校吴淞分校成立,通过招生考试,录取学员234人,分别在小提琴、木管、钢琴、打击乐班接受培训。6月16日由上钢五厂共青团发起集资,在吴淞公园内立民族英雄陈化成将军塑像一座。6月-9月区在长江西路444号建造的击剑房和射击场相继竣工。7月15日~8月15日举办首届“科普之夏”,以《把科学技术的恩惠洒向人间》为主题,举办讲座、科技晚会、科普知识竞赛、卫生保健咨询等活动,有1.54万人次参加,3个集体、3名个人受到了市科委表彰。7月25日泗塘街道医院与上海铁路中心医院联办的内外科病房正式开办,解决泗塘地区5万多居民就近住院问题。9月28日~10月7日举办吴淞区首届文化节,在月浦、友谊、海滨、吴淞镇、泗塘5个区同时开展活动,中心会场设在五钢影剧院。10月6日在吴淞军港登陆舰上举办军港之夜联谊活动,把文化节的活动推向高潮。1988年1月18日吴淞与浙江省象山县建立友好区县。1月19日上海市突发流行性甲型肝炎,吴淞区发病5372例,最高日发病数达599人,各医疗单位和市属各企业挖掘潜力迅速收治肝炎病人给予治疗,病因源于食用不洁毛蚶。1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吴淞区、宝山县,建立宝山区。4月~11月举办吴淞区第一届运动会,有486支运动队近1万名运动员参加。设足球、篮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和田径、游泳、棋牌、拳操等项目,分成年、青少年、老年三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群众都有机会参加比赛,盛况空前。6月16日市委市政府在宝山影剧院召开干部大会,宣读国务院关于撤销吴淞区、宝山县,建立宝山区的批复和6月4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九届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撤销吴淞区宝山县设立宝山区的决定》。市委副书记吴邦国代表市委宣布成立中共宝山区委,撤销吴淞区委和宝山县委。9月13~18日宝山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吴淞区撤区工作完成。點擊進入更多閲讀&&&
作者的其他文章
你可能喜欢这些文章
网友推荐文章
上个周日是母亲节,日,距离今天整整一周时间。上午我收到朋友短信,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办公室平面布置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