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怎么对待老人,爱人 孩子,求古文名篇出处

无为域→学习心得二十一
读【古文观止】及观感
第三卷 周文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确立了今后即位的嫡亲长子)申生。公子重耳(申生的异母弟,后来为晋君。五霸之一。)谓之曰:
“子盖(同‘盍’读音he二声,为什么)言子之志於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
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
使人辞於狐突(晋国大夫,申生的老师,在家养病)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於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
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
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敬顺事上曰恭)世子也。
翻译:(故事背景:晋献公宠幸骊姬,骊姬欲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便设法陷害世子申生。一次,她对申生说:“你父亲梦
见你死去的母亲,你赶快去祭她。”申生果真祭母,然后将祭祀的酒肉献给父亲。恰遇献公外出打猎了,骊姬趁机在酒肉之中下
毒,等到献公回宫时送给献公。献公将要食用时,骊姬便假意阻止,说酒肉是从外面送来,不可不防。于是献公洒了一杯酒在地
上,地面的泥土立即凸起;又丢一块肉给狗吃,狗吃后立即倒毙;又令一奴隶吃,奴隶也死了。骊姬便哭道:这是申生企图弑父
篡位。于是献公要杀申生。)
晋献公将要杀他的世子申生。公子重耳对他(申生)说:“您为什么不把您的心意(和实情)跟父王说呢?”世子(申生)
说:“不行。父王有骊姬才得安适,这样我就伤了父王的心啊。”(重耳)说:“那么你为什么不逃呢?”世子说:“不行。是
国君说我要弑君啊,天下哪有(容得下)没有父亲的人的国家啊?我逃到哪里去啊?”
(申生)派人向狐突辞别道:“(我)申生有罪,没有听您的话,以至于要死了。(我)申生不敢爱惜生命(偷生不死)。
虽然如此,(但)我的父王老了,孩子(奚齐)又小,国家(将来一定)多难。您不出来帮我的父王谋划(国策)吗,您如果出
来为我的父王治理(国家),申生(我)感激您的赐予而死啊。”
不断地跪拜叩头然后(自缢)赴死。这样成为“恭世子”。
感:好象今天的爱情故事关于爱情的解释:为了对方的幸福情愿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真相、事实并不重要,所爱
的人的感觉是否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一个国家和治理国家的国王及其继承人来说,如此态度简直荒谬得离奇!如此一帮情痴能够指望他们治理好国家大事
吗?!还美其名曰“恭世子”加以歌颂,作者简直是在误人误国啊!
二○○五年十月三日晚
曾子(孔子的有名弟子)寝疾,病。乐正子春(曾子的弟子)坐于床下,曾元、曾申(曾子的儿子)坐于足,童子隅坐而
童子曰:“华而读音huan三声,浑圆、有光泽的样子),大夫之箦(读音ze二声,竹席)与!”子春曰:“止!”曾
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蠓蛑逵耄 痹釉唬骸叭弧K辜舅铮人名,鲁国的权臣)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
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读音ji二声,急)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
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翻译:曾子病重躺在床上,很严重。乐正子春坐在床旁边,曾元、曾申坐在床脚下,童仆坐在角落拿着蜡烛。
童仆说:“华美而圆润,(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子春说:“住嘴!”曾子听见这话,惊惧地说:“啊!”
(童仆又)说:“华美而圆润,(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送的,我没有(及时)换掉
啊。(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曾元说:“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您的身体啊)。幸好到了早晨,(等天亮)
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说:“你爱我不如他(童仆)。君子爱人用德操,小人爱人是用姑息迁就。我还有什么需求啊?
我能得到封建礼教的正道而死去,也就完满了。”扶着抬起(他的身体)然后更换竹席,(他)躺回席子上还没躺好就死了。
感:封建礼教的繁文缛节现在看来显得挺可笑的。还有个细节,让我觉得这故事是编造的:别人送你席子,不可能会铺到
你的床上去吧?曾子既然是能继承孔子思想的高徒,当然会比一个童仆更了解封建礼教的条框,宁死都要换掉大夫的席子的曾子,
又如何会知错而先犯礼呢?
不过,君子爱人以德,细人爱人以姑息。说得实在是非常好!我还想狗尾续貂补上一句:君子爱人以德,细人爱人以姑息,
小人爱人以钱财。
二○○五年十月七日晚
有子之言似夫子
有子(孔子的弟子)问于曾子(孔子的弟子)曰:“问丧(当官然后失去官职)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
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
也与子游(孔子的弟子)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人名。桓:邑名。司马:官名)
自为石椁(棺材是放在椁里的),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
南宫敬叔(人名,孔子的弟子)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
(中都,鲁国的一个邑)者: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人名,孔
子的弟子),又申之以冉有(人名,孔子的弟子)。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翻译:有子问曾子道:“向先生(孔子)问过丧(当官然后失去官职)方面的事情吗?”(曾子)说:“听他说的是:‘
希望丧后赶快贫穷,希望死后赶快腐烂’。”有子说:“这不是君子说的话。”曾子说:“我(的确是)从先生(孔子)那听来
的。”有子又说:“这不是君子说的话。”曾子说:“我是和子游一起听见这话的。”有子说:“的确(说过)。但先生是有针
对(某事)而说这话的。”
曾子将这话告诉子游。子游说:“太神啦!有子说话很象先生啊!那时先生住在宋国,看见桓司马给自己做石椁,三年还
没完成。先生说:‘像这样奢靡,(人)不如死了赶快腐烂掉越快越好啊。’希望(人)死了赶快腐烂,是针对桓司马而说的。
南宫敬叔(他原来失去官职,离开了鲁国)回国,必定带上宝物朝见国王。先生说:‘像这样对待钱财(行贿),丧(以后)不
如赶紧贫穷越快越好啊。’希望丧后迅速贫穷,是针对敬叔说的啊。”
曾子将子游的话告诉有子。有子说:“是啊。我就说了不是先生的话吗。”曾子说:“您怎么知道的呢?”有子说:“先
生给中都制定的礼法中有:棺材(板)四寸,椁(板)五寸。依据这知道(先生)不希望(人死后)迅速腐烂啊。从前先生失去
鲁国司寇的官职时,打算前往楚国,就先让子夏去(打听),又让冉有去联系接洽。依据这知道(先生)不希望(失去官职后)
迅速贫穷。”
感:摘章择句、引经据典时,最讨厌的就是断章取义。这种人常见,他们总是篡改原文意思,更甚者是篡改作者思想。不
知道原文,不了解原作者思想的人们,便被这些人唬住了,甚至误导了的。听众、读者慎重!慎重!凡事弄懂、弄明白所以然之
后再相信不迟。
二○○五年十月八日晚
公子重耳对秦客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
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
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取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
读音qi、sang三声,居父母之丧时跪拜宾客之礼,以额触地多时才抬起头,表示极度悲伤)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矣!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
则远利也。”
人物:晋献公:重耳的父王。舅犯:重耳的舅舅子犯。子显(`):秦穆公的使臣。
翻译:晋国献公的丧期,秦国穆公派人慰问公子重耳,并且说:“寡人听说:失去国家(君主权)常常在这个时候,得到
国家(君主权也)常常在这个时候。虽然我的先生您恭敬地在伤心的服丧期间,居丧也不可太久,时机也不可失去啊,年轻人要
谋划啊!”
(重耳)将这事告诉舅舅子犯。舅舅子犯说:“年轻人推辞吧。居丧之人没有值得宝贵的东西,只有仁爱和亲情作为宝贵
的东西。父亲死去这叫做什么样的事情啊?还要用这事来谋利,那么能说服天下的什么人(臣服于你)啊?年轻人推辞吧。”公
子重耳(便)对(秦国的)客人说:“君王赏脸慰问流亡的人我重耳,(我)在父亲死去居丧(的时候),不能参与到哭泣(表
达)悲哀的丧礼中去,而让您操心了。父亲死去这叫做什么样的事情啊?(我)哪里还有其他的图谋来辜负您(来慰问我)的情
义啊?”(重耳)行稽颡之礼但不拜谢(秦国来的客人),哭着起身,起身后但不(跟秦国来的客人)私谈。
子显复命将事情告诉穆公。穆公说:“仁人啊!公子重耳。稽颡但不拜谢,就表示还不是继承人啊,所以没有拜谢。哭着
起身,就表示敬爱父亲。起身但不私谈,就表示远离利益啊。”
感:问过舅舅才做决定、学舌舅舅的话:“父死之谓何?”都充分显示出政客的虚伪、善于表演的实质。“爱父”、“远
利”之说完全就是欺世盗名之辞。这些话由劝人夺权的秦穆公嘴中说出,就更是刻画出工于权谋的政客众生像。
二○○五年十月十日晚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篑(读音kui四声)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
杜篑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
平公呼而进之,曰:“,曩(读音nang三声,刚才)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
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
饮一食亡君之疾,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曰:“篑也,宰夫也,非刀匕(古代炊具,类今之羹匙)是共,又敢与知防,
是饮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篑洗而扬觯(读音zhi四声,古代木制酒杯)。公谓侍者曰:“如我
死,则必无废斯爵也。”
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
人物:杜蒉,晋国国王平公的膳食官;知悼子,晋国的大夫;师旷,晋国的乐师;李调,平公的近臣。
翻译:知悼子死,还没有下葬。平公饮酒(作乐),师况、李调陪伴侍奉,敲击编钟(演奏乐曲)。杜蒉从外面来,听到
编钟声,说:“(国王)在哪?”(仆人)说:“在寝宫。”杜蒉前往寝宫,拾阶而上。斟酒道:“师旷干了这杯。”有斟酒道:
“李调干了这杯。”有斟酒,在大厅的北面(面对国王)坐下干了酒。走下台阶,跑着出去。
平公喊他进来,说:“蒉,刚才我心想你可能要开导我,所以不跟你说话。你罚师旷喝酒,是为什么啊?”(杜蒉)说:
“子日和卯日不演奏乐曲(据说夏朝的桀王逃亡在山西安邑县于乙卯日死亡;商朝的纣王在甲子日自焚死亡。后代君王引以为戒,
以子卯日为‘疾日’,不演奏乐曲)。知悼子还在堂上(停灵),这事与子卯日相比大多了!师旷,是太师啊。(他)不告诉您
道理,所以罚他喝酒啊。”“你罚李调喝酒,(又是)为什么呢?”(杜蒉)说:“李调,是君主身边的近臣。为了一点喝的一
点吃食忘记了君主的忌讳,所以罚他喝酒啊。”“你自己(罚自己)喝酒,(又是)为什么呢?”(杜蒉)说:“我杜蒉,膳食
官而已,不去管刀勺的事务,却敢干预(对国王)讲道理防范错误的事,所以罚自己喝酒。”平公说:“我也有过错啊。斟酒来
罚我。”杜蒉洗干净然后高高举起酒杯。平公对侍从们说:“如果我死了,千万不要丢弃这酒杯啊。”
直到今天,(人们)敬完酒后,都要高举酒杯,叫做“杜举”。
感:杜举倒是不错,显得有礼貌,还有这么个典故。劝人知书达礼的确是好事,不过凡事有个度,太繁复的讲究也就成了
束缚人的形式,而最终与当初的实质南辕北辙的。比如死的日子不同的、如桀纣这样的国王要是多几个,估计得有半月不能演奏
乐曲的了。
二○○五年十月十二日晚
晋献文子成室
晋献文(卿,赵武的谥号)子成室,晋大夫发(送,送礼前往祝贺)焉。张老曰:“美哉轮(高大)焉,美哉奂(华美)
焉。歌(祭祀时奏乐)于斯,哭(守孝时哭丧)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
要领(‘要’通‘腰’;领,颈项。古代罪轻则斩腰,罪中就杀头。‘全要领’即得善终)以从先大夫于九京(地名,晋国卿大
夫的墓地)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谓之善颂、善祷。
翻译:晋国的献文大人建成了房屋,晋国的大夫送礼前往祝贺。张老说:“美啊这么高大,美啊这么华丽。祭祀祖先奏乐
在这,守孝哭丧(也)在这,聚集国宾和宗族在这。”文大人说:“我(赵)武,能够在这祭祀祖先奏乐、(子孙)守孝哭丧在
这、聚集国宾宗族在这,是得善终而到九京去跟随祖先啊。”便朝北面叩头跪拜两次。君子说他们善于祝福、善于求福。
感:由此知道什么叫家庭宗族:前有祖宗祭祀,后有子孙守孝。
二○○五年十月十九日晚
第四卷 秦文
《战国策》
苏秦以连横说秦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U、
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
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
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翻译:苏秦最早用连横的观念游说秦国的惠王说:“大王的国家,西边有巴、蜀、汉中的富庶而获利,西边有胡地的貉、
代地的马供应用度。南边有巫山、黔中的关隘,东边有U山、函谷关的坚固。田地肥美,民众殷实富足,战车万辆,奋勇的战士
百万,肥沃的原野几千平方里,储藏积蓄品质高数量多,地形地势便利,这就是所说的天下仓库,天下的帝国啊。凭大王的贤能,
兵多民众,车马充足,兵法训练,可以吞并诸侯,一统天下,做皇帝治理(众生)。请大王稍微用点心,让我谈谈我献上的方法。”
秦国国王说:“我听人说的是,羽毛不丰满的鸟不可以高飞,公文规章不健全的国家不能用刑罚,道德不高尚的君主无法
驱使民众,政令训导不顺畅的国王不能劳烦大臣。今天先生郑重其事地不远千里来到庭上想要指教,请今后再说吧。”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读音zhuo一声)鹿而禽蚩尤,尧伐O兜(读音huan、dou
一声),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霸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
读音gu三声,车轮的轴心)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纵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饬(读音chi四声,巧伪),诸侯乱惑,
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
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敝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於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於
战场。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霸,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
迫则杖戟相撞,然後可建大功。是故兵胜於外,义强於内;威立於上,民服於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
元(子,动词;元元,百姓。将百姓象儿子一样来治理),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胳督蹋异吨危造
言,惑於语,沉於辩,溺於辞。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翻译:苏秦说:“我本来就怀疑大王您不会采纳(我的主张)的。从前神农讨伐补遂国,黄帝讨伐涿鹿国并擒获了蚩尤,
尧讨伐O兜国,舜讨伐三苗国,禹讨伐共工国,汤讨伐夏朝的桀王,(周)文王讨伐崇国,(周)武王讨伐商朝的纣王,齐桓公
凭战争而称霸天下。由此看来,哪有不发动战争(而能统治天下)的呢?古人互相(交往)奔驰得车轮相撞击,靠言语互相缔结
友好,天下联合在一起。(各国之间)有纵向签约的有横向联盟的,(最后)军队武装不能藏着不用了,文人辩士全都巧言欺骗,
诸侯们迷惑昏乱,所有事端全都被挑起,无法一一调理;法条全部具备,民众(却)大多是虚伪的态度应对;文书政策多而乱,
百姓衣食不足;(国家)上下互相烦愁,民不聊生。冠冕堂皇讲大道理,战争就来得更快;辩论的人们穿着华美的服装高谈阔论,
战火就不息;文书言辞繁复,天下就无法治理好;舌头(吵)破了耳朵(吵)聋了,见不到成功;行动讲义盟约讲诚信,天下却
不相亲。于是,就抛弃文用武了,用丰厚的待遇养敢于赴死的人,缝制盔甲练习军队,让他们在战场上卖力取胜。空呆在那却能
获利,安坐不动却能扩展疆土,就是古代的五帝、三王、五霸,贤明的君主,都希望坐着得到这些,那现实情况是不可能的啊,
所以用战争延续这些的获得。大范围的是两军互相攻杀,近前的是杖跟戢的互相撞击,然后才可能是建立功勋。所以军队在外面
取得胜利,国家内部就能加强礼义;国王的威风就能在上面建立,民众在下面便会服从。如今想吞并天下,凌驾于万乘之国,使
敌国屈服,统治海内(各国),治理百姓,使诸侯臣服,非发动战争不可!当今继嗣王位君主们,(多)忽视了最高的(称霸之)
道,都迷惑在说教中,忙乱在治国中,被言语所迷惑,被话语所蛊惑,沉迷于争辩,沉溺于辞藻。按照这样来说,国王当然不会
(按我的办法)行动啊。”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通‘缧’读音lei二声,绑缚,缠绕)g(
读音teng二声,裹脚布)履F(读音jiao三声,草鞋),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嫂不
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
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翻译:说服秦王的奏疏上交了十次不能得到施行。(他穿的)黑貂皮衣服破旧了,百斤黄金用完了,资费匮乏罄尽,(他才)
离开秦国回家。缠上裹脚布穿上草鞋,背着书挑着行囊,形体瘦弱样貌憔悴,脸色黎黑,表情羞愧。回到家,妻子不离开织机(
迎接他),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苏秦岿然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叔子,父母不把我当儿子,
这全都是秦国的罪行啊。”
便(当)夜找出书,(从)放了几十箱的书中,找到姜太公的《阴符》谋略,伏(案)诵读它,精选出来加以揣摩。读书
想睡觉时,拿锥子自己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脚上。(他)说:“哪有说服国王,不能让他们拿出金玉和锦绣(衣服)来的,(
让我)取得公卿宰相的尊位的呢?”过了一年,揣摩明白了,说:“这样一定可以说服当世的君主啦!”
於是乃摩(迫近,接近。这里指到达)燕乌集阙(赵国的宫阙名),见说赵王於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
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读音tun二声,匹),白璧百双,黄金万镒(读音yi四声,重量单位),以随其後,约纵
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於赵而关(函谷关,通往秦国的要道)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
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於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用)於政,不式於勇;式於廊庙(祭祀祖
先的庙,旁边是廊。即指朝廷)之内,不式於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於道,山东之国,从风而
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通‘窟’,即窑洞)门、桑户ㄊ啵读音quan一声,用木条做门轴,形容居处简陋)之士耳。
伏轼(轼,车前横木。伏轼,凭轼、靠着车前横木,即乘车)撙(读音zun
三声,压抑,约束)衔,横历天下,庭说诸侯之主,
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伉(通‘抗’,匹敌,对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
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後卑也?”嫂曰:“以季子(苏秦的字)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
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
翻译:于是就到(赵国的宫殿)燕乌集阙,在华美的房屋下拜见赵王,手把手地交谈。赵王非常高兴,封他为武安君,授
予宰相的(大)印。马车一百辆,锦缎一千匹,白色的碧玉一百双,黄金万两,让他跟随自己身后,和纵向(南北向)的国家盟
约离散(与秦国联盟的)横向(东西向)的国家,来抑制强大的秦国。因此苏秦在赵国当宰相的时候函谷关不能通行(封锁秦国)。
在这样的时候,再大的天下,再多的民众,再威风的王侯,再有权的谋臣,都想听从苏秦的决策。不费一斗粮,没劳烦一
个兵,未让一卒打仗,没弄断一把弓的弦,没折断一支箭,各诸侯国互相亲和,比兄弟还亲。所以贤人在就天下归服,一个能人
得到重用天下就都会听从。所以说:“(工夫)用在政治,不用在勇武;用在朝廷之内,不用在四周的国境之外(征战)。”当
此苏秦风头兴旺的时候,黄金万两供他使用,车马相连,在路上炫耀,华山以东的国,望风臣服,使赵国非常被重视。而苏秦只
不过是个穷巷窑洞、桑田小户简陋门楣中的书生。(如今)勒缰(控马)乘车,横行天下,朝廷上说服各国的国王,使国王的左
右有口无言,天下人没有能与之匹敌的。
(他)准备去说服楚国国王,路过洛阳,(他的)父母听说了,清扫房屋打扫道路,奏乐摆宴,到郊外三十里迎接。妻子
(卑微地)侧着眼睛看他(不敢正视),侧着耳朵听他(教训);嫂子逶迤而行(小心翼翼)趴伏在地,自己跪下拜了四拜请罪。
苏秦说:“嫂子,怎么以前倨傲这后面卑微了呢?”嫂子说:“凭季子你的官位尊还有金子多。”苏秦说:“啊!贫穷就不被父
母当儿子,富贵就亲戚都畏惧。人生在世上,权势官位和富有,那怎么能够忽视啊!”
感:一个典型的为了自己的飞黄腾达无所顾忌政客形象。真是时势造英雄啊!幸好秦国当时是惠公,要是赢政之类的国王,
那天下就提前大乱的了。而那时秦国又不具备一统中国的实力时便战乱纷起,中华大地不知道要扰乱成什么样子的。这家伙便要
成为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的。幸甚!幸甚!这样的家伙,虽然能佩六国相印,也实在不值得后来的从政者学习仿效啊!
二○○五年十月廿二~廿五日晚
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S辕、缑氏(读音gou一声,山名)之口,当屯留(地名)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
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
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
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
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
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
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示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
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翻译:司马错跟张仪在秦国惠王面前争论。司马错(认为)要讨伐蜀国,张仪说:“没有讨伐韩国好。”惠王说:“请让
我听听你们的道理。”
(张仪)回答说:“与魏国亲近与楚国友善,沿三条河(伊水、洛水、黄河)向下游派兵,堵住S辕山、缑氏山山口,挡
在通往屯留的路上,魏国断绝了南阳的通道,楚国管制着南郑,(我们)秦国攻打新城、宜阳,来威逼东周、西周京都的城郊,
声讨周王朝君主的罪行,(随后)侵占楚国、魏国的领土。周王朝自己知道没有救了,(君主国帝位象征的)九鼎宝器必然拿出
来。(我们)占有九鼎,依照版图和户籍,挟持天子来命令天下,天下没有敢不听的,这么做是称王的霸业啊。现在那蜀国,是
西方偏远(落后)的国家,是戎狄(野蛮)国家的首领,劳师动众的不足以成名,得到它的土地不足以获利。我听说:‘争夺名
在朝廷上,争夺利在市场上。’如今(这)三川、周王室,是天下的市场和朝廷啊,而国王您不去争,只顾着在戎狄(野蛮人)
那争夺,离称王的大业太遥远啊。”
司马错说:“不对。我听说,想要使国家富强,务必扩展它的疆土;想要是军队强大,务必使它的民众富有;想要称王,
务必广施他的美德。这三种资格具备了,那么称王的地位随着这就来了啊。现在国王您的疆土小民众穷,所以我但愿(希望)您
做事从容易的开始。蜀国,是西方偏远的国家,是戎狄(野蛮)国家的首领,但是经过桀、纣的祸乱(国力衰微),以(我们)
秦攻打它,就如同豺狼驱逐羊群啊。取得它的土地,足以扩展我国的疆土啊;得到它的钱财,足以使我国的民众富有;整治军队
又不伤民众,蜀国已经屈服了。所以拿下一个国家,但天下不因此认为(我们)是残暴;从西方直到尽头来获利,各诸侯国不认
为我们是贪婪。这样我们一个行动而名声实惠两样都在我们身上,还有禁绝暴力制止叛乱的名声。现在攻打韩国劫持天子,劫持
天子,是恶名啊,还未必有利啊,又有不义的名声,攻打天下都不想攻打的,危险啊!请让我说出其中原因:周王朝,天下尊崇
的王室啊;韩国,周朝交往密切的国家。周王朝自知要丢失九鼎(的话),韩国自知要失去三条河流(的话),就必定两国要一
起联合谋划,来通过齐国、赵国,要求楚国、魏国帮助解围。把鼎给楚国,把土地给魏国,国王您无法阻止。这就是我所说的‘
危’,不如攻打蜀国那么完满啊。”惠王说:“好!我听您的。”
最后是起兵攻打蜀国。用十个月夺取了它,然后平定了蜀国。蜀国君主改国号为侯,(秦国)派陈庄到蜀国当宰相。蜀国
就成了秦国的附属国,秦国更加强大富强实力雄厚,轻视诸侯各国。
感:第一个感觉是,张仪和前面那苏秦实在是一丘之貉!当然啦,从政治正确来说,侵略蜀国也不是什么正确的事。而从
现实来说,司马错是塌塌实实的务实政策。不管古今中外,从来是国力强大的国家说一不二的。而那张仪,典型一好战、贪名的
小人,为达目的不遵从任何规则――世上唯名利而无其他。
二○○五年十一月二日晚
范雎说秦王
范雎(读音ju一声)至,秦王庭迎范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
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进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
跽(读音ji四声,古人习惯席地而坐。双膝着地,两股贴于两脚跟上为坐;股不着脚跟为跪;跪而耸身直腰为跽)曰:“先生不
幸教寡人乎?”
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
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
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
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臣非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
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五帝(传说中上古的帝王:黄帝、颛顼、帝喾、唐尧、
虞舜)之圣而死,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之仁而死,五霸(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
穆公、楚庄公)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
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读音tuo二声,口袋)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菱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匍匐),乞
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吴国国王夫差的父亲)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
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商纣王的叔父,太师。纣王无道,箕子谏而不听,
便披发佯狂为奴)、接舆(春秋时期楚国人,姓陆,名通,字接舆,楚昭王政令无常,就披发佯狂不仕,时人称之为楚狂),可
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僵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秦耳。
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读音an四声,昏昧)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
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秦王跪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读音hun四声,打扰)先生,而
存先王之庙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
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翻译:范雎来到(秦国),秦国国王用宫廷迎接范雎,很尊敬地用接待宾客的礼节相待。范雎推让。当天接见范雎,(旁
边)参与接见的人看见(那阵势)没有不改变脸色换了样貌的。秦王屏退左右,宫殿中空无旁人,秦王跪着上前说:“先生有什
么教导我的啊?”范雎说:“喔喔。”过了一会儿,秦王又请问,范雎说:“喔喔。”如此这般三次。秦王耸身直腰(恭敬地)
说:“先生不愿意教导我吗?”
范雎谢罪道:“不敢如此啊。我听说当初吕尚(姜太公)和(周)文王相遇时,身为渔夫在渭阳河边钓鱼。这样的话,(他
们之间的)交情就很疏远。后来一交谈就马上立他为太师,带到车上一起回去了,他们的交谈很深了。所以文王果然在吕尚身上
收到了功效,最后拥有了天下而成为帝王。假使文王疏远吕尚而不和他深谈,那就是周文王没有天子的德行,那么(周)文、武
王就不能成为帝王啊。现在的我,是寄居旅途的臣子,与大王的交往是疏远的,而(我)所愿意陈诉的,都是(关于)君臣的事、
骨肉之间相处的事。我愿意用我我简陋的忠心说出我的见解,但不知道大王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所以大王三次询问而不回答,就
是这个原因。我不是有所畏惧而不敢说,我就是明知今天在大王面前说了,明天就被杀头,我也无所畏惧。大王要是相信我说的
话,就是死也不足以使我担心,流放也不足以使我担忧,在身上涂漆成为癞子、披散头发成为狂人也不足以让我觉得耻辱。五帝
是圣会死,三王以仁义著称会死,五霸以贤能著称会死,乌获力大无穷会死,奔、育勇猛无敌会死。死,是人都无法避免的,是
必然的趋势。(我)可以稍微有一点对秦国有作用,那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啊,我有什么好担心的啊!伍子胥装在口袋里才逃出昭
关夜晚行走白天躲藏,到了菱夫,没有东西吃,用膝盖行走匍匐前行,在吴国的市场上乞讨食物,最后使吴国兴盛,使阖闾称霸。
让我能够象伍子胥一样献上我的谋划,(然后)囚禁我不再见到天日,我的谋划得到了实行,我还有什么担忧的呢!箕子、接舆,
用漆涂身成为癞子,披散头发成为狂人,(那样做)无益于殷商、楚国。让我和箕子、接舆一样做,能够对我所尊崇的君主有补
益的话,这就是我最大的光荣啊,我又有什么好觉得耻辱的呢!我所害怕的,就是害怕我死了以后,天下人见到我(虽然)尽忠
但身败(谋略未被实施),因此而闭口不言裹足不前,没有人敢投奔秦国的了。您上面畏惧太后的威严,下面被奸臣的假象迷惑,
住在深宫之中,(左右)不离保姆师傅的呵护,终身昏昧受人迷惑,没有人帮助鉴别奸邪,从大处说会(祖宗)宗庙覆灭,小处
说自己会孤立危险,这是我所害怕的啊!如果是贫穷屈辱的事,死亡流放的忧患,我是不会害怕的。我死而(换来)秦国得到治
理的话,(那我死)比活着还好啊。”
秦王跪着说:“先生,这是什么话啊!秦国偏僻遥远,我愚蠢没出息,先生来到这里是幸事,这是上天让我打扰先生,让
先王的宗庙得以保存啊。我能够受到先生的指导,这是上天要宠幸先生,不抛弃我啊。先生干吗说此等的话啊!(今后)事不论
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的事),希望先生全都教导我(如何处理),不要怀疑我(的诚意)。”范雎拜了两拜,秦王也拜
感:于是范雎一颗心落了地,心想:费了这么多唾沫,总算搞定了!看完这范雎的一联串唠叨,想起一句描述政客的话:
政客的宣传就像比基尼,隐藏重点,展示诱惑。
二○○五年十一月三日晚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馀,而形貌i(读音yi四声,光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
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
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
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
於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於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後,时时而间进;年之後,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於齐。此所谓
战胜於朝廷。
翻译:邹忌(人名)身高八尺多,并且形体相貌美好。早晨穿衣戴帽照镜子时,问他的妻子道:“我和城北的徐公谁美?”
他的妻子说:“夫君美多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夫君啊!”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丽的人。邹忌不信自己有那么美,
便再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徐公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夫君啊!”第二天,有客人从外地来,和他坐下来聊天,问
客人道:“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第二天,徐公来了。认真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照镜子再看
看自己,更加觉得差得太远了。晚上,睡觉时想这件事,道:“我的妻子说我美,是偏向我;妾说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说我美,
是有求于我啊。”()
于是(邹忌)入朝拜见(齐国国王)威王说:“我完全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向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
客人有求于我,都因此(说我)比徐公美。今天齐国的疆土方圆千里,一百二十坐城池,宫中妇人随从,没有不偏向国王(您)
的;朝廷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国王(您)的;全国境内,没有不有求于国王的。由此看来,国王您被蒙蔽得非常厉害啊!”国王
说:“对啊。”
(国王)便下令:“所有官员官吏平民,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错的人,受最高等级的奖赏;写书信劝导我的,受中等的奖
赏;能够在市场上官府中评论(朝政),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的奖赏。”命令刚刚下的时候,所有臣子前往评论朝政,朝
廷上是门庭若市;几个月之后,断断续续隔段时间才有人进(朝);一年之后,虽然很想说点什么,(但)没什么可说的了。燕
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事,都来朝拜齐王。这就是说战胜别人(诸侯各国)在自己的朝廷中。
感:这便是祖先的言论自由。没想到的是,今人不一定能做好的事,古人已经做得这么完美了。真是令人慨叹啊!呜呼!!!
二○○五年十一月六日
齐宣王见颜撸读音chu四声,人名)曰:“咔埃 咭嘣唬骸巴跚埃 毙醪凰怠W笥以唬骸巴酰司玻撸顺
也。王曰‘咔啊咭嘣弧跚啊珊酰俊叨栽唬骸胺咔拔绞疲跚拔魇俊S胧呶绞疲蝗缡雇跷魇俊!蓖
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咴唬骸坝小N粽咔毓テ耄钤唬骸
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读音yi四声,古代重量单位)。’
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
都(雍容华贵)。”颜叽侨ピ唬骸胺蛴裆渡剑圃蚱蒲桑歉ケ笠樱惶辈煌辍J可醣梢埃蒲≡蚵谎桑遣坏米鹚
也,然而形神不全。咴傅霉椋硎骋缘比猓膊揭缘背担拮镆缘惫螅寰徽暾宰杂荨!痹蛟侔荻侨ァ
君子曰:“咧阋樱檎娣磋保蛑丈聿蝗琛!
翻译:齐国国王宣王接见颜撸ㄊ鞘保┧担骸呱锨袄矗 毖咭菜担骸肮跄闵锨袄矗 毙醪桓咝恕#ㄐ醯模┳笥
大臣说:“国王,是人们的君主啊;撸潜鹑说某甲影 9跛怠呱锨袄础咭菜怠跎锨袄础ㄕ庠趺矗┛梢阅兀俊
呋卮鹚担骸埃ㄎ遥呱锨笆窍勰绞屏Γ跎锨笆乔捉俊S肫淙茫ㄎ遥呦勰绞屏Γ蝗缛霉跚捉俊!毙醴奕槐
脸色道:“国王是尊贵的,学士尊贵吗?”(颜撸┗卮鹚担骸把孔鸸蟀。醪蛔鸸蟆!毙跛担骸坝欣碛陕穑俊咚担骸
有。从前秦国攻打齐国时,下令说:‘有敢距离柳下惠坟头五十步打柴的人,杀不赦。’(还有)令说:‘有能够得到齐王脑袋
的人,封(有)一万户的邑地的侯爵,赐黄金一千镒。’由这看来,活的国王的脑袋,还不如死的学士的坟头啊。”
宣王说:“唉!君子那能侮辱的啊?我自取其辱啊!诚心请你接受我为弟子。并且颜先生和我出游时,吃的必定是祭奠祖
先的食物,出行必定有车乘坐,(你的)妻子和孩子穿雍容华贵的衣服。”颜呔芫担骸坝裆谏剑谱骶捅匦肫士皇遣
宝贵了,但(对于)原始的璞(来说)不完整了。学士生长在偏僻乡野,推选出来做了官就有俸禄了,不是不尊贵成功了,但是
形神(品格)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完整了。(我)叩男脑甘且丶遥钩缘猛沓缘镁拖癯匀庖谎ㄏ闾穑参鹊夭叫芯腿
同坐车一样(享受),没有罪状就如同富贵一样(尊贵),清净贞洁正直来使自己快乐。”便拜了两拜辞别离去。
君子(议论)道:“咧惆。氐秸媸祷毓樽匀槐拘裕椭丈聿皇苋琛!
感:颜叻磋惫檎媸翟谑堑玫栏呷耍褪蔷右槁鬯怠爸丈聿蝗琛彼坪醪幌质担约鹤龅玫匠枞璨痪藕茫茄盼匏
辱与不辱的了。
二○○五年十一月八日晚
冯谖客孟尝君
齐人有冯谖(读音xuan一声)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姓田,名文,任齐国国相,轻财好士,门下食客常数千)
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读音jia二声,剑)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
之驾,比门下之车客。”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後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
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於是
冯谖不复歌。
翻译:齐国有个叫冯谖的人,贫困得自己无法生存(下去),(他)让人托付孟尝君,希望寄居在(他)家。孟尝君说:
“客人(他)有什么爱好?”(那人回答)说:“他没有爱好。”(孟尝君)说:“他有什么能耐?”(那人回答)说:“他没
什么能耐。”孟尝君笑着就同意了他,说:“可以。”
手下的下人认为孟尝君看不起他,盛食物用草制的器具。过了不久,(他)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长剑啊(咱们)
回家吧!食物没有鱼。”下人将这事告知(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吃,和门下的客人相同。”过了不久,(冯谖)又弹他
的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家吧!出行没有车。”下人们都嘲笑他,将这事告知(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派车,和
门下的客人相同。”于是乘着他的车,高举他的剑,拜访他的朋友说:“孟尝君将我当门客。”后来不久,(他)又弹他的剑柄,
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家吧!没有(钱财)养家。”下人们都厌恶他,认为(他)贪心不足。孟尝君问(他):“冯先生有
亲人吗?”(他)回答说:“有老母亲。”孟尝君派人给他母亲食物和用度,使她不至于困窘。于是冯谖不再唱歌了。
後,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孟尝君的名)收责於薛(孟尝君的邑)者乎?”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
而见之,谢曰:“文倦於事,愦於忧,而性懦愚,沈於国家之事,开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於薛乎?”冯谖曰:
“愿之。”於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债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债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
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债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
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翻译:后来,孟尝君(贴)出公告,询问门下各门客:“谁(是)学习会计的,能够为文(我)到薛地去收债吗?”冯谖
(在公告上)签名说:“(我)能够。”孟尝君觉得奇怪,说:“这是谁啊?”下人说:“就是唱歌说‘长剑啊我们回家’的人。”
孟尝君笑道:“(这)客人果然有能耐吗,我对不住他,没接见过他呢。”请他来见面,感谢道:“文(我)因为琐事(缠身)
而疲倦,因为忧患而昏聩,性情懦弱而愚笨,沉迷于国事家事之中,得罪了先生。先生不要怪罪,你是愿意为我到薛地去收债吗?”
冯谖说:“愿意。”于是备车整理装备,带着证券契约出行,辞别道:“债收完了,买些什么回来呢?”孟尝君说:“看我家所
缺少的东西。”
(冯谖)驱车来到薛,让随从召集所有应该还债的民众,全部来核对借据。借据全部核对完,站起身,改变(孟尝君的)
命令把债务赏赐给民众,因此烧毁债券,民众高呼万岁。
一路(不停)驱车回到齐国,清早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对他(如此)的迅速感到奇怪,穿戴好正式的衣冠接见他,说:
“债收完了吗?回来的怎么这么快啊!”(冯谖)说:“收完了。”“买了什么回来?”冯谖说:“您说‘看我家所缺少的东西’。
我自己认为,您房屋中堆积珍宝,狗和马装满了外面的马厩,美女充满了过道。您家所缺少的是义啊!我私自决定就为您买了义。”
孟尝君说:“怎么买义?”(冯谖)说:“现今您拥有小小的薛,不像抚爱子女一样地爱那的民众,还象商贾一样从他们那牟利。
我私自妄传您的命令,将债务赏赐给了所有的民众,因此烧了他们债券,民众们高呼万岁。这就是我所给您买的义啊。”孟尝君
不高兴,说:“喔,先生休息吧!”
後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终日。孟
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
斤,西游於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於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於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
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
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官名,辅导太子的官)赍(读音ji一声,持物赠人)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
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於宗庙之祟,沈於谄谀之臣,开罪於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
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於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翻译:后来过了一年,齐国国王对孟尝君说:“我不敢劳驾先王的臣子做我的臣子。”孟尝君回到封国薛地,离薛地还有
一百多里,民众扶老携幼,全天在道路上欢迎君主。孟尝君看着冯谖对他说:“先生为文(我)所买的义,今天见到了啊。”
冯谖说:“狡兔有三窟,才能够免于被杀啊。现在您只有一窟,还无法垫高了枕头睡觉(高枕无忧)啊。请允许我为您再
开凿俩窟。”孟尝君给(他)五十辆车,五百斤黄金,(到)西边游说梁(魏)国,(冯谖)对(魏国国王)惠王说:“齐国把
它的大臣孟尝君放出来给各诸侯国了,先迎接他的国,将国富兵强。”于是,梁王空出上卿(相国)的官位,将原来相国任命为
上将军,派使者,(携带)黄金千斤,马车一百辆,前往聘请孟尝君。冯谖先赶回,提醒孟尝君说:“千斤黄金,很重的财礼啊;
百辆马车,显贵的使命啊。齐国(国王)肯定会听说这事的。”梁(魏)国的使者三次往返,孟尝君(都)坚决地拒绝不去。
齐国国王听说了这事,君臣们都害怕了,派太傅带着黄金千斤,饰有花纹的四匹马拉的马车两辆,佩剑一把,一封书信向
孟尝君谢罪道:“寡人不幸,被鬼神作祟,沉迷于佞臣的谗言之中,开罪于您,我不足以让您做什么,希望您顾念先王之灵,姑
且回来领导民众啊!”冯谖劝孟尝君说:“提出希望请求赐予先王的祭祀的器具,在薛地建造宗庙。”宗庙建成后,(冯谖)回
报孟尝君说:“三窟已经全做好了,您可以高枕享乐了。”
孟尝君当相国几十年,没有(遇上)纤维、草芥大小的灾祸,(这都是)冯谖的谋划啊。
感:文章写得跌宕起伏,很有看头的!
不知怎么,想到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开复,不知道李开复的冯谖是什么?它有这么厉害吗?百度会成为梁(魏)吗?
二○○五年十一月十三日晚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赵国惠王的妻子,孝成王的母亲。惠王死,孝成王幼,威后执政)。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
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
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
业也?北宫(复姓)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读音tian四声,玉耳环),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胡为至今不朝也(古代未受封诰的女人没有资格朝见国王)?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齐国的地
名)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翻译:齐国国王派使者问候赵国的唯后。信还没开启时,威后问使者说:“年成还好吧?民众安好吧?国王好吧?”使者
不高兴,说:“我是奉(国王之)命(来)拜见威后(您)的,这会(您)不问候国王,却先问年成和民众,岂不是优先贱而轻
慢尊吗?”威后说:“不然。如果没有年成,哪有民众呢?如果没有民众,哪有君王呢?所以有这样的问话,(难道)舍本而问
末的吗?”
便进而问他道:“齐国有个叫做钟离先生的处士,(他)还好吗?这人的为人,有粮吃的人也给他们食物,没粮吃的人也
给他们食物;有衣服穿的人也给他们衣服穿,没有衣服穿的人也给他们衣服穿。这是帮助国王养育他的国民啊,为什么(他)至
今还没有做官呢?叶阳先生还好吗?这人的为人,同情孤老(男人)和寡妇,体恤孤儿和独居者,赈济穷困,补助贫乏。这是帮
助国王安抚他的民众啊,为什么(他)至今还没有做官呢?姓北宫的女人婴儿子还好吗?(她)摘下她的玉耳环,到老不嫁,来
赡养父母。这完全是带领民众走上孝道上的人啊,为什么(她)至今还不能朝见国王呢?这两位学士不能当官,一位女人不能朝
见(国王),(齐国的国王)凭什么做齐国的国王,将(齐国的)万民当做子民?于陵的子仲好活着吗?这人的为人,对上不做
国王的臣子,对下不治理自己的家,中间不想着结交个诸侯。这种带领民众走上无所作为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杀了呢?”
感:男尊女卑世界中专权的女人对男权主义歇斯底里的怒吼。“书未发”三个字,实在是妙绝之笔!精妙至极!
二○○五年十一月十四日晚
庄辛论幸臣
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
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a(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己乎四仞(古代长度单位)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同‘已’)。俯啄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
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目标)。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_,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
“夫雀其小者也,黄鹄(读音hu二声,天鹅)因是以。游乎江海,淹乎大沼,俯(啄)鳝鲤,仰啮C(三点水改耳朵旁,
菱)衡(通假‘荇’读音xing四声,水草),奋其六翮(读音he二声,羽毛的茎,鸟的翅膀一般有六根大羽毛,故称翅膀为六翮),
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射者,方将修其B庐(读音bo一声,用弓发射打鸟的石箭头),治其
D缴(读音zeng一声、zhuo二声,系有丝绳用以射鸟的短箭),将加己乎百仞之上。被监(家立刀旁,读音jian一声,锋利。)
(读音bo一声,绑在箭身丝线上的石块),引微缴(系在箭上的细丝绳),折清风而d(通‘陨’,坠落)矣。故昼游乎江湖,
夕调乎鼎鼐(读音nai三声,大鼎)。
“夫黄鹄其小者也,蔡灵侯(蔡国国君,名般,弑父自立,后被楚灵王诱杀)之事因是以。南游乎高陂,北陵(登)乎巫
山,饮茹溪水,食湘波之鱼,左抱幼妾,右拥嬖(读音bi四声,宠爱)女,与之驰骋乎高蔡(蔡国地名)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
不知夫子发(楚国的大夫)方受命乎灵王(楚灵王),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
“蔡灵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禄之粟,而载方府之金(四方进
贡应纳入国库的金钱),与之驰骋乎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夫穰(读音rang二声,秦昭王的舅父)侯方受命乎秦
王,填(读音zhen四声,安定)黾塞(读音mian三声,地名,平靖关。)之内,而投己乎黾塞之外。”
故事背景:楚怀王被秦国骗到秦国不能回国,怀王的儿子襄王做了国王,他整日与投其所好的宠臣玩乐,不思强国救父(
大概是因为救回了父亲便没国王做了吧?),(楚庄王的后代)庄辛劝谏不听。庄辛便逃避到赵国。后秦军攻下楚国国都郢都,
襄王流亡到城阳,派人召回庄辛。庄辛说出这些话。
翻译:我听俗话说:“看见兔子才想起(猎)狗,不算晚啊;丢失了羊才补羊圈,不算迟啊。”我听说从前(商)汤帝、
(周)武王凭一百平方里的国土而昌盛,(夏)桀帝、(商)纣帝拥有天下却亡国。今天的楚国虽小,掐长补短,也有几千平方
里,难道只有一百平方里吗?
“国王(您)难道没有看见蜻蜓吗?它六只脚四片翅膀,飞翔在天地之间,低头啄蚊虫来吃,仰头承接(天地的)甘露来
喝,(它)自以为没有祸患,(过着)与人无争(的生活)。(却)没料到(有身高)五尺的孩童,正在调制(麦蚜)糖粘在丝
线上(缠在竹竿顶上),在四仞高的地方捕捉自己,(最后被丢在地下)在地下被蝼蚁所吃。
“蜻蜓那是小东西啦,黄雀不也是这样。俯身啄食白色的米粒,往上栖息在茂密的树上,鼓动翅膀张开羽翼(自由飞翔),
自以为没有(什么)祸患,与人无争。(却)不知道王孙贵族们,左手拿着弹弓,右手捏着弹丸,将要射杀自己在那十仞的高空
之上,(他们)以它的同类为目标。(它们)白天游戏于茂密的树上,晚上就在酸碱调料中翻滚(成为盘中餐),一会儿之间,
(便)坠落在公子哥们的手中。
“黄雀那是小东西啦,天鹅不也是这样。游玩在江湖之上,停留在沼泽之中,低头啄食鳝和鲤鱼,仰首咬菱角荇草,展开
它的翅膀在清风上飞翔,飘飘摇摇在高空中飞翔,自以为没有祸患,与人无争。(却)不知道猎人,正在整理他的弓,调理他的
箭,要射杀自己在那百仞的高空之上,(它)拖着锋利的箭和箭上系着的石头,拖着细丝绳,毁灭在清风中坠落下来啊。所以(
它们)白天在江湖中游玩,晚上就在锅中翻滚。
“天鹅那是小东西啦,蔡灵侯的事也是这样。(他)到南方游玩登上高山,北边登临巫山,喝着茹溪河的水,吃着湘江的
鱼,左抱少女姬妾,右拥宠幸美女,和她们在高蔡这地方享乐着,却不以国家大事为重。(却)不知道子发接受楚灵王的命令,
将自己用红绳子捆着去见他(楚灵王)啊。
“蔡灵公的事那是小事啦,君王(您)的事也是这样。(您)左是州侯,右有夏侯,车后跟着鄢陵君和寿陵君,吃着封地
的粮食,载着国库的钱财,和他们游乐在梦云这地方,却不以天下国家事为重。却不知道穰侯接受秦王的命令,(他们)镇守在
黾塞关内,却将(您)自己丢(驱逐)到黾塞关外。”
感:国与国的关系就是如此,不富民强国就必然被侵占和掠夺,统治者成为傀儡甚至阶下囚,国民成为亡国奴,受人凌辱
成为鱼肉,都难逃任人宰割的命运。
二○○五年十一月十六~十九日
触说赵太后
赵太后新用事(赵惠王死,孝成王年幼即位,其母代为主政),秦急攻之。赵氏求救於齐。齐曰:“必以长安君(赵太后
的小儿子)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官名)触(读音zhe二声,人名)愿见。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应是‘s’加单人旁,读音ju四声,疲倦)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
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於
身。”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子息,儿子)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宫廷卫士穿黑衣)之数,
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
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於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赵太后的女儿嫁给燕国国
君为后)贤於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
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
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
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於
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於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於齐,齐兵
子义(赵国的贤士)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以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翻译:赵国的太后刚刚主事,秦国加紧攻打它。赵太后求救于齐国。齐国说:“必须用长安君做人质,就出兵。”太后不
肯,大臣们极力劝说。太后公开对左右说:“有再说让长安君做人质的,老妇(我)必定对他脸上吐唾沫。”
左师触希望被接见。太后满是怨气地接见他。(触)进入后缓步上前,来到(太后面前)后自动谢罪,说:“老臣(
我)的脚有毛病,不能走快,很久没有拜见(您)啦。私下自己宽宥自己,但是担心太后的玉体有所劳累,所以希望看望太后。”
太后说:“我以车代步。(没什么劳累的)”(触)说:“每天的饮食不会减少吧?”(太后)说:“以粥代饭。”(触)
说:“老臣(我)现今特别没有食欲,就强迫自己步行,每天走三四里,稍微增进点食欲,使身体舒适了些。”(太后)说:“
我不能(也不想)那么做。”太后的脸色稍微缓解了些。
左师公(触)说:“老臣(我)的没出息的儿子舒祺,是最小的儿子,没什么出息。但是我(已经)衰老了,私下非常
怜爱他。希望让他能够成为宫廷卫士的一员,来保卫王宫。(我)冒死来跟您说(这事)。”太后说:“按你说的办吧。(孩子)
多大了?”(触)回答说:“十五岁了。虽然(他还)小,(我)希望(自己)在没有被埋进沟壑时托付他(给您)。”太后
说:“男人也爱怜他的小儿子吗?”(触)回答说:“比女人更甚(啊)。”太后笑道:“女人更甚。”(触)回答说:“
老臣(我)私自以为您爱女儿比爱长安君更多些。”(太后)说:“您错了,不如长安君的深。”左师公说:“父母爱子女,就
为他们考虑得深远啊。您送燕后时,拉着她的脚为她哭泣,惦念感伤她(去得)遥远啊,也是爱她啊。已经走了,不是不想念啊,
(每当)祭祀的时候必定为她祷告,祷告说:‘千万不要(被赶)回来。’难道不是考虑长远吗,(希望她)有子孙相继做君王
吗?”太后说:“是啊。”左师公说:“当今的三代之前,当初赵家为赵王,赵王的子孙被封为侯的,他们的后代继续封侯的还
有吗?”(太后)说:“没有。”(触)说:“不只是赵国(如此),(其他)诸侯国还有吗?”(太后)说:“老妇(我)
没有听说过。”“这就是近呢祸及自身,远的累及子孙。难道是国君的子孙就必定不好吗?(不是的。那是因为子孙们)地位尊
贵却没有功勋,俸禄优厚却没有功劳,但是拥有的财宝却很多。今天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并封给他丰腴的邑地,给他很多财
宝,却不在现在让他为国家建功,一旦君王死了(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借什么自存于赵国呢?老臣(我)认为您为长安君考
虑的是短期,所以认为(您)对他的不如燕后。”太后说:“好吧,任凭您派他去什么地方。”于是为长安君准备百辆马车,到
齐国为人质,齐国便出兵。
子仪听说了这事说:“国君的子女,(是国君的)骨肉之亲,也不能凭借没有功勋的尊贵,没有功劳的俸禄,来拥有贵重
的金玉,更何况别人的臣子呢!”
感:呵呵!佩服!佩服!说客中之高手啊!动之以情,就涣散了别人的对抗情绪;晓之以理,便点中要害于是大功告成。
二○○五年十一月廿三日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文名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