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武警属于军人吗?

真让你嫁军人 杭州女孩你愿意吗
  时报讯近两年的电视屏幕上,军旅题材电视剧盛行,《亮剑》、《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军旅戏”的热播,以坚强、不服输、超个性的军人形象,博取了不少女性的眼泪,还博得了不少的爱慕。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女孩却不一定真的愿意嫁给军人。3月初,时报热线接到一位“80后”女孩的电话,向我们倾诉她的军人情结,以及与军人结婚的困惑。
  心理求助喜欢他,却因他的职业害怕结婚
  “80后”女孩露露,从小就特别爱慕解放军,大了喜欢穿迷彩服,到了大学开始爱上看兵器研究杂志,一切的生活轨迹都注定,她必定会认识并爱上军人。
  去年年初,大学毕业工作一年的她,在同事大姐的介绍下,和浙江驻军某部的一位军官认识,因为分隔两地,见了一面后,两人大都只能书信往来。
  她始终对军营充满着向往。去年夏天,她一个人到了海岛,由于部队正值作训高峰,任务重,两人见面时间不多。
  回来后,她有些失落。她写信问男友:“如果让你选择我和军营,你选择谁?”实在的男友说:“如果说真话,是选择军营。”这句话让露露思考了很多天,她发现,自己对军人的了解很浅很浅,她只觉得他们很帅,很勇敢,但同样他们需要时间的付出,需要受纪律的约束,需要两地分离。
  露露知道男友是城市兵,且是上大学后入的伍,在学校和部队都表现出色,男友的才华让她倾心,但总觉得浪漫不足,比如,两人甚至连QQ聊天都做不到,她有些气馁了。
  一度,她决心分手。但她觉得,自己是喜欢男友的,最近,她父母催促,两人觉得合适就早点结婚算了。一听到结婚,她有些害怕了,她自己承认自己是娇气的,如果长时间一人留守,如果长时间见不到丈夫,她可能会心理崩溃。
  困惑的她,向记者求助:“你也是女孩,你说我到底该不该嫁呢?”
  女白领调查到底会不会嫁给军人
  露露的苦恼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在一片军旅热的时候,记者很想知道女孩们的答案:到底会不会嫁给军人?所以,对女孩群体进行了粗略的意见求证。
  女会计:军人跟社会脱节
  “军人?从没接触过,不太了解,应该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在国企做会计工作的周小姐,单位在滨江的高档写字楼。
  对于将来的另一半,她认为最重要的是相依相伴,“他们天天生活在封闭的军营,长期这样,会不会跟社会脱节?我担心双方没有共同语言。我的心事无法对他倾诉,说了他也许还不明白,肯定没法相处。”周小姐笑着说。
  女教师:吃不消分居
  “他们没办法天天在你身边,家里事情那么多,一旦有了小孩,生病了、有个意外,家里只有你一个人,怎么吃得消?”紫阳小学教师周小姐说。
  女医生:喜欢军人,乐意奉献
  浙医一院肾脏病中心的年轻女医生小陈,从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军人,“他们的生活环境比较特殊,会不会性格也挺严肃的?不过,军营很单纯,这倒比社会上要好。”她说。
  “当军嫂,奉献是一定的,不过,哪一段感情不需要奉献呢?只要两人感情够真,什么都能包容、理解。”医生陈燕燕插嘴说,“他待在部队里,不会坏到哪里去的。”
  女记者:军人让我觉得很安全
  “我是个兵迷,《士兵突击》前前后后看了不下5遍,史今史班长是我的最爱。”大学毕业后,小陶自己创业。
  “我觉得,部队的氛围最能锻炼出一名真正的男人,而现在的男孩子,阳刚之气太少了。”她说。
  女记者顾小姐对军人的第一印象是“安全感”,她喜欢军人,缘于对婚姻、家庭的安全感渴望,而很多男孩子太浮躁了。
  一线探访 “80后”军人到底什么样
  带着疑惑和好奇 女记者走进军营
  真正的军人,到底是什么模样?“80后”的我,也是女性,带着很多好奇和疑惑,想真实调查“80后”军人们的真实生活。
  于是,记者联系了浙江省军区政治部组织处,要求去驻军军营实地看一看。组织处王处长推荐说,“要不,去最苦的舟山海岛上看看”。
  3月3日,我出发到舟山海岛上的省军区驻军某部的军营。
  炮连有个一米八的李冰冰
  一个阳刚中带着柔情的独立男孩
  我见到的第一个军官,是1984年出生的小伙子,名叫李冰冰,和女明星同名,是我关注他的第一个原因。
  炮连有个李冰冰?记者一问,所有大兵都说:知道知道。
  见到李冰冰,他对名字有些“意见”:“没见面,只听这名字,别人肯定以为是个大姑娘。”
  而事实上,李冰冰身高180厘米,长得也很男人。
  内心很强大
  李冰冰老家在安徽,高中毕业考取了郑州防空兵指挥学院。
  “我在家挺受宠的,唯一的男孩,又排老小,上面两个姐姐,小时候谁都让着我。”他笑着说,考军校是为了圆自己的梦。
  “战争片看多了,小男孩嘛,就希望能跟电影里的那些英雄一样,铲奸除恶,为了这个信念,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李冰冰成绩不错,基本没经受什么挫折。
  毕业后,他被分到舟山群岛基层连队。“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冬天海风呼呼地吹,特别冷,夏天又热得难受。”李冰冰说,可是作为一名军人,服从命令是最要紧的,接着就是学会适应。
  “这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内心强大的过程。”他说。
  为带新兵,借管理方面的书
  因为业务出色,去年,李冰冰被选中训练新兵。
  “一开始,有点紧张,我不太会说话,怎么沟通,怎么交流,心里挺没底。”他说,新兵大多是90后,“人家都说,3年就是一个代沟,我真怕他们不听我的,闯什么祸。”他笑着说,“那段时间,我特别想我的老班长,回忆他是怎么关心人的,第一次见面说了什么话。”
  “这些新兵,不少是第一次离开父母,我挺心疼他们。”可李冰冰收起平时的“温柔”,在新兵面前有些严肃。
  “我特地去图书馆借了管理学方面的书,在某种程度上说,带兵与管公司有相通的一面。”李冰冰说,他要学会与新兵平等相处,而不是放松尺度,无端溺爱。
  一天晚上要起两三回
  “下大雨,为训练他们的意志力,在泥泞的草地里匍匐前进,我要做示范。”他说,训练中结下的感情,是什么也换不来的。
  晚上熄灯后,他要起来两三次,“养成了习惯,这些新兵都还是孩子,尤其睡觉不老实,总会踢掉被子,第二天肯定要感冒,我要给他们都掖好。”
  “有会掉下床的,我索性搬到他的上铺,一有动静我能立马发现。”李冰冰说,自己也发现自己的心变细了。
  李冰冰说,思想上绷着一根弦,如履薄冰,“哪个新兵饭吃得少一点,睡觉不踏实,我都看在眼里,最怕出现违纪事件,给个记过处分,这对他们影响太大,我得对他们负责。”
  从心里去打动新兵
  他说:“现在的兵,自尊心都很强,老一套的带兵方法他们并不赞同,动不动扔被子,有时还拣下雨天。叠不好被子,我就一遍一遍叠给他们看,手把手教,我觉得这样效果更好。”他常常找士兵谈心,从电脑游戏、动漫开始聊,接着,很多事情就都能说开了。
  有个年纪最小的新兵,刚满16岁,在站队列时,毫无征兆地大哭起来。
  “原来,一个动作他老是做不好,觉得自己很没用,很失望,心理压力很大。”李冰冰觉得,没必要安慰他,认真倾听,其实就足够。
  “他自己已经知道该怎么办了,只是需要时间,这是一个过程。”李冰冰说,“我最后扔给他一句话,‘男人哭什么,把眼泪擦了!’”
  过了一天,他又找那新兵谈了一次。
  “其实,看到他们,就想起当年的我,我跟他们之间,也没相差几岁。”李冰冰说,进入军营后,他也哭过一次,是在新兵连。
  “训练强度很大,到了给家里写信的时间,我搬个板凳,默默在墙角一个字一个字地写,越写越想家,眼泪就掉下来了,还不能发出声音,心里别提多难过了。”
  女记者手记责任 在于细节
  这次出行,不是休假,却是一次“浪漫”的工作——到海岛上,去寻找有个性的80后军人,揭开当下女性们心中的疑惑。
  穿着军装的80后军人,怎么看都是“千人一面”的:一身绿,平头,动作干练,面孔严肃。
  说实话,我有些担心,80后军人会缺少个性。不过,第一个采访对象李冰冰,打消了我的念头。
  初次接触,他性格有些内向,说话时会害羞地笑。
  可一聊起他带的兵,话匣子就打开了,透着一股认真劲儿,为带好兵,为军人生涯负责,他思想上“如履薄冰”,还专门学习了管理学,这样的责任心,着实让人感动。
  就冲他晚上起来给新兵盖被子的细节,就知道这个小伙很有爱心。懂得关心、懂得承担、心细如发,这样的军人让人喜欢、让人爱。
  这是女记者我的感受,你呢?
  一起说感受 女同胞们 说说你喜欢不喜欢这样的军人
  在海岛呆了一星期,我认识的军官当然不止这么一个,明天,记者继续带你认识真正的“80后”军人。
  但是,记者很想知道女同胞们对这些80后军人的感受,你看了我们的报道后,有没有新的感受?你是否有这样的想法:也想去军营看看。
  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和记者沟通,沟通热线:,你也可以发短信。
  作者:见习记者 孙钥
(本文来源:
没有相关论坛帖
更多相关搜索:
无跟帖,不新闻! 匿名
网易通行证:密码:
评论16926条
评论15443条
评论13569条
评论8905条
评论8636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警属于军人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