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秦二世胡亥墓第一个杀的大臣是谁?

秦二世胡亥:为权残杀公子12位公主10位_文化读书频道_新浪网
秦二世胡亥:为权残杀公子12位公主10位
  文章摘自  作者:
& 出版社:
  本书简介:所谓的“富二代”,与“富一代”通过创业等形式完成财富原始积累有所不同,“富二代”更多的是对财富的继承、拥有和消费。如此,便形成一对矛盾,这些“富二代”们相对比较年轻,而年轻的他们又拥有巨额财富,也……
秦二世胡亥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富二代”应该出现在秦朝,以胡亥为代表的秦始皇的儿子们,是那个时代“富二代”的典型代表。因为,秦始皇不仅缔造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而且把天下财富通通揽在怀里。
  当初,秦始皇把自己命名为始皇帝,初衷是想让自己的儿孙们继承自己的伟业和财富,二世、三世,以至万世,永远流传下去。如果用经济学观点来分析,秦始皇实际上的意思是“富一世”,秦二世是“富二世”。尽管秦始皇的愿望非常美好,然而,终究是造化弄人,他的这一伟大构想,不仅没有实现,到了“富二世”这里,更穷得叮当,胡亥混到最后,连脑袋也混没了。总结“富二代”胡亥的人生经历,可以用“糊涂”二字一言以蔽之,也可以说他姓胡叫“胡来”。
  轻信赵高之言,上了夺权的贼船
  胡亥虽然是秦始皇的儿子,但不是长子。从权利和财富传承的角度来看,他并不能继承老爹的皇位和财产。这方面,不仅老爹秦始皇没给他这个特殊照顾,胡亥本人也没有这个能力,更没有这个想法。论说,老爹死后,他遵照老人的遗嘱,本本分分、安安稳稳地过他应该过的日子,也还不错,然而,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他轻信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赵高。赵高本是个阉人,但又是一个极其阴险极其狡猾的人。秦始皇南巡途中得病,临死前留下遗嘱,要长子扶苏带兵回咸阳,守候丧葬,继承家产和皇位,并要赵高速速派人将信送给扶苏,但是居心叵测的赵高截留了这一重要信函。秦始皇死后,赵高先是与李斯串通在一起,然后找到胡亥,对他进行了全新的人生诱导。
  这天,赵高拿着御书去找胡亥,对胡亥说:“主上驾崩,并无诏书分封诸子为王,而独赐长子书。长子扶苏一到,即皇帝位,而公子无尺寸之地,为之奈何?”意思是说,你老爹皇上已经死了,可是并没有立你们几个弟兄为王,也没有给你们任何财产,而是把江山和家产都留给了老大扶苏。扶苏一旦到了,就成了皇帝,而你什么也没有,这该怎么办呢?
  很显然,赵高这是在诱导胡亥想办法改变这一结果。这时候的胡亥,实事求是地讲,还真没有这种想法和打算。他说:“我知道,皇上最了解自己手下的大臣,老爹最熟悉自己的儿子,既然老爹做出这样的决定,自有他的想法和道理,我当儿子的只管遵守就是了,没有什么可以议论的。”意思是说,我没钱没地,是老爹的安排,这事儿与你无关,你就别再瞎操心瞎议论了。
  看到胡亥如此愚笨,赵高并没有就此罢休,他继续进行深入诱导:“不然,方今天下大权,存亡在你、我及丞相三人,愿公子早自为谋。人为我所制,与我为人所制,情况大不相同。”意思是说,公子啊,可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啊。当今天下的财富和大权,究竟归谁,在于你、我和丞相三个人。希望你早为自己打算。手中有权有钱,管制别人,和手中没权没钱,被别人管制,情况是大不同啊。
  这话,胡亥是听明白了,但是,他仍然在犹豫,因为他还在坚持自己已经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说:“废兄立弟,是为不义;不奉父诏,是不孝;自问无才,因人求荣,是不能。三者背德,天下不服,如若妄行,必至身殆国危,社稷也危在旦夕了。”这话说得多好啊,如果胡亥按照这一说法坚持下去,即便为赵高所害,也会留下一世英名,遗憾的是他没有坚持下来,最终被赵高所说服。
  对此,赵高并不为他的言论所动,继续力劝胡亥:“臣闻汤武杀其主,天下称义,不为不忠;卫君杀其父,国人皆服,孔子且默许,不为不孝。从来大行不顾小谨,盛德不矜小让,事贵权达,怎可墨守?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必然后悔。愿公子当机立断,必会成功。”
  赵高这番貌似替他考虑的话,说得胡亥有所动摇。“今大行未发,丧礼未终,怎能以此事,去求丞相?”赵高见状,心中暗喜,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当即表示,这事儿不用你操心,全包在我身上,并立即去找丞相李斯商议。
  自此,胡亥算是上了赵高预谋好的夺权贼船。这是他的人生路上犯下的第一个致命错误。你想手中有权,干一番事业,当然可以,但是,为什么非要违背父命,干抢班夺权的勾当呢?你想建立同盟,经营人生,当然也可以,可为何偏偏和赵高这样的人成为合伙人呢?
  编织罪名滥杀无辜,丧失做人底线
  如果说胡亥和赵高密谋夺权,是他人生之路犯的第一大错误,那么,在赵高的帮助下,罗织罪名,滥杀有功之臣和无辜,是他犯的第二大错误。这一错误,让他丧失了做人的最基本要求。
  赵高在胡亥默许之后,征得李斯的同意,藏匿了秦始皇的诏书,然后伪造了一封假遗书,派人送达本该继承皇位的公子扶苏。遗书上写道:
  朕巡视天下,寿寺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述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自裁!将军蒙恬与扶苏局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这样一封胡说八道,颠倒黑白的遗书,出自胡亥、赵高、李斯的密谋。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胡亥,早已把他所谓的不能“不义、不孝、不能”律条抛到九霄云外。
  面对这封假造的遗书,蒙恬曾劝公子扶苏不要轻信,但扶苏说:“父要子死,不得不死,况且父皇的脾气,你我都是知道的,他决定了的事情,再请求也没用的。”说完,拔剑自刎,热血喷涌而出,一个本该继承皇位的人,就这样遭到弟弟的暗算。真是可悲可叹!
  扶苏的死讯传到京城,胡亥不仅没有任何愧疚之意和恻隐之心,反而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为初战告捷感到庆幸。由此可见,那个时代,所谓兄弟情谊,比纸还薄。
  随后,胡亥和赵高用几乎相同的手法,干掉了另两个对手和最大威胁,一个是蒙恬,一个是蒙毅,从而在邪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说胡亥和赵高设计谋害扶苏、蒙恬和蒙毅,是出于夺取皇位的大局考虑,多少还残存一点良知的话,随后发生的事情,完全改变了杀人的性质,成为一种主动和自觉意识。
  有一天,胡亥对赵高说:“朕即位后,大臣不服,诸公子想同我争位,你看这事情怎么办呢?”其实,胡亥这番话,纯粹是杞人忧天,是对自身能力不足担忧的表现。但是,正是这句话,让赵高有了继续作恶的上方宝剑,两人狼狈为奸,开始了一场空前的铲除异己大行动。皇亲国戚、功臣勋贵,逮捕的逮捕,杀头的杀头,株连无数,一时血雨腥风。其中,被杀的秦始皇的公子多达十二位,公主十位。对此,胡亥一点也不心痛,反而非常高兴。
  赵高蹬鼻子上天,胡亥一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随着屠杀行为的升级,赵高的权势越来越大,从而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遗憾的是,胡亥似乎天生愚钝,根本没有看清赵高这个人的本质,对他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自己看不清也不打紧,别人提醒了,依然执迷不悟。
  当李斯发现赵高的卑鄙和恶毒之后,曾向胡亥报送奏章,历数赵高罪状,要求弹劾赵高。没想到胡亥看了奏章摇头说:“宦臣赵高,在宫多年,为人清廉强干,上合朕意,下知世情,你就不要再怀疑他了。”这种智商和判断力,如何能当得了皇上。
  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赵高指鹿为马的“雷人”故事,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了。这个故事的发生,问题不在于赵高敢于这样做,而是他为何这样做。赵高为何一定要指鹿为马呢?显然不是因为他要当动物学家,要搞物种变异研究,个人看来,他是为了挑战人生极限,同时也是再次确认胡亥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
  胡亥不是后来的康熙,他没有康熙对付鳌拜一样的手腕和办法。虽然他明明知道那不是马,但他也必须承认是马,因为他没有纠正“糊涂”问题的能力。如果赵高碰到的是康熙,而不是胡亥,那么,仅此一件事,他就死定了,而且死无葬身之地。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特别是一个领导人,手腕和能力非常重要。没有能力,那就是个摆设,就是一个糊涂蛋。
  相对于胡亥,赵高是有能力的,但那都是干坏事的能力,不是正经八百的能力,如果他真有能力,当起义军烽火四起时,他能够带兵打仗,击败对手,才算是能力,可是,他唯独缺乏干正事的能力。
  明明已经死到临头,依然心存诸多侥幸
  随着形势的发展,赵高越来越觉得有除掉胡亥,直接走上前台的必要了,于是,他精心设计了一场宫廷政变。对此,胡亥竟然丝毫没有察觉。在这场政变中,赵高给出的要求是胡亥“无条件”消失,胡亥最后却想保住最低生活保障线。
  那天夜里,赵高明令阎乐杀进宫中,高喊抓小偷。御前侍卫被杀之后,胡亥直接面对阎乐的长剑。胡亥大声质问:“宫中哪里有小偷?抓什么小偷?”阎乐回答:“你就是最大的小偷?”胡亥颤声质问:“此话怎讲?”阎乐指着他的鼻子说:“因为你篡夺了本该属于公子扶苏的皇位。”
  胡亥还不明就里:“谁让你来的?”阎乐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丞相!”到这个时候,胡亥似乎才明白是怎么个事情了。
  胡亥说:“想必是丞相让我让出皇位,那好,我只愿做个郡王,不当皇上了,可以吗?”阎乐说:“不行!”“不许我为王,就做个万户侯吧?”阎乐还是说:“不行!”“只求丞相放我一条生路,与妻子做个普通百姓!”到这个时候了,胡亥还心存幻想,真是糊涂得可以。
  阎乐最后说:“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一条路:死亡!”胡亥终于明白了一切的一切,绝望地拔剑自刎。一个二十三岁的生命,当了三年皇帝之后,就这样糊里糊涂地一命呜呼了。
  秦二世胡亥:
  原本姓“胡”叫“胡来”
  这时候,我想到
  那个威震四海、金城千里的秦始皇
  试图“万世一系”
  为什么“二世而亡”?
  ――芦甸《远望美女坟》
(编辑:琪琪)
& 出版社:
更多文章进入&&&
更多关于&&的新闻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
·····
·····
·····
·····
孙子兵法云,攻城是最后无奈的选择——的确,在冷兵器第10名吕布老子号称战神,打遍天下无敌手,刘关张一起上杨六郎杨延昭简介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1000多年前的宋朝,潘家出了个名将,叫潘美,因战功卓杨业简介杨业,并州太原人。其父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导读: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她一生导读:众所周知,明朝是一个纵欲的时代。自朱元璋开国导读:古埃及人曾称颂自己的王后克莉奥佩特拉是无畏的导读:红杏出墙,美人偷情,古往今来,比比皆是。然而导读:天子,天之骄子也!手握乾坤,坐拥四海,既有生杀导读:盛昇颐的太太比孔令侃大10多岁,但美貌无比。孔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在清溪隐居着一位世外奇人,据一位目中无人,狂妄自大的皇帝,一位不顾伦理纲常,道郭太皇太后登勤政楼,因对唐宣宗的礼薄不满,故郁郁不吕布为何被骂三姓家奴?在虎牢关前,张飞第一次遭遇吕孙坚的官职虽然是豫州刺史,破虏将军,可是却一直没有长城三公主,是50-60年代香港两家国语制片公司,凤凰影黄柳霜是最早扬名好莱坞的中国艺人,她很想为报效祖国上古十魔神,是以蚩尤为首的十位英雄,他们每个人都拥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十大功劳:1.隆重对策。千古一对隆乾清宫的悲剧很多,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的“三悲崇祯三年,镇守边关的辽东巡抚袁崇焕被以“谋叛”大罪以下是韩国将军的回忆:我师在向水丰方向进攻过程中,陈纳德在中国抗战时期贡献甚巨。大名鼎鼎的“飞虎队”张灵甫近年来忽然爆得大名,被尊称为“抗日十大名将”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很多人有个疑问没王甲本,字立基,1901年生于云南省富源县中安镇一军人电视连续剧正者无敌,陈宝国饰演冯天魁,历史上是不是(一)共产党军队真的游而不击吗?1、共产党军队抗战成陈绍宽(-),字厚甫。前国民党陆军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一条大街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花维尔纳.冯.布伦堡是德国在一战后的第一位元帅,也是第同大多数德国陆军指挥官一样,克卢格也是出身于军人世杨六郎杨延昭简介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杨业(?—986年),原名重贵,戏剧或小说中又名杨继业,导读:看过小说《三侠五义》的人都知道,这部小说中有导读:不论是看过小说《聊斋》,还是看过电视剧《聊斋导读: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许多江湖豪杰侠士为导读:看过《红楼梦》,大概知道贾府中有一位最风流的导读:慈安,即慈安皇太后,俗称东太后,死后谥为孝贞导读:古语云: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然而《水导读:杨天石先生对蒋介石日记的研究后发现,国民党败导读:大明王朝皇帝大都不仅荒淫无耻,而且御女有术。导读:中国古代皇帝大都后宫拥有三千佳丽,因此历史上杨延嗣杨七郎怎么死的?杨家将杨七郎简介小说《杨家将》杨延德,金刀老令公杨业的第五子,名杨春,字延德。北杨延德杨五郎在哪里出家的?杨五郎结局如何?杨延德,金杨延德简介杨延德,金刀老令公杨业的第五子,名杨春,五郎杨延德最后结局是什么?杨五郎杨延德简介杨延德,金首先,历史上并无此人物,也无辽国公主、驸马之事。杨杨家将杨延安杨三郎的妻子儿子是谁?杨三郎简介:杨三郎杨家将杨三郎杨延安简介三郎杨延安怎么死的?杨三郎,杨二郎杨延定妻子和儿子是谁?二郎杨延定几个妻子?杨延定杨家将二郎杨延定简介二郎杨延定怎么死的?杨永,字延定将大郎杨延平妻子儿子是谁?杨延平有几个妻子?大郎杨延笨鸟先飞,比喻才力不如人的人,凡事比人赶先一步。多八面威风,(bāmiànwēifēng)[解释]威风:令人敬畏的白面书生是什么意思?[释义]白面:形容白净;书生:念书龙,是中华民族自上古以来所一直崇拜的神异动物。在中导读:佛教所指的“十八层”地狱,并不是指地狱的一层导读:钟馗,姓钟名馗字正南,汉族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导读:五代吴国玉山县的典簿官朱拯去朝廷应选,来在扬导读:卢子便随她而行,过天津桥,入水南一坊有一个大导读: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独孤遐叔家住在长安城崇贤于谦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敌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
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秦二世胡亥继位真相
10:31:46&&&来源:环球人物
不久前,一枚胡亥“奉诏登基”的秦简资料公布,文中强调了胡亥继位的合法性,还表明他也稍有改革以惠及民众的意思。这让不少人疑惑,胡亥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胡亥(公元前230年&207年)
秦二世胡亥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短命君王。相传他为登基残杀手足,篡改诏书,当上皇帝后也很快就葬送了秦的一统江山。不久前,一枚胡亥&奉诏登基&的秦简资料公布,文中强调了胡亥继位的合法性,还表明他也稍有改革以惠及民众的意思。这让不少人疑惑,胡亥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据史籍记载,胡亥小时候就不怎么样。有一回秦始皇置酒宴招待群臣,其他儿子吃完就出去了,胡亥最调皮,看到大臣们把所穿的木屐都放在了门外,就跑过去作践一番,哪双好就毁哪双,大臣无不叹息。
公元前211年,出现了火星偏离轨道的现象,这被古人认为是不祥之兆,代表皇帝要驾崩了。有一天,天上掉下来一块陨石,就有人在石头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几个字。秦始皇派人去那个地方挨家挨户审问,看到底是谁刻的,可是没人承认。一怒之下,他把在大石旁居住的人都杀了。杀完后秦始皇心里还是惴惴不安,于是决定巡游天下。
胡亥听说父亲要巡游,也嚷嚷着要去。始皇有20多个儿子,唯独带上了胡亥。这是因为胡亥非常崇拜父亲,凡是始皇说的,他都照着去做。始皇处理国家大事本来就烦,再加上长子扶苏等人总说他这不好那不好,好大喜功的他在胡亥的崇拜中找到了成就感。于是他自然而然地喜欢胡亥甚于其他诸子。
就是在这次巡游中,始皇病重而亡。仓促中胡亥登基。
话说始皇去世前,就有人给他上了一个&录图书&,上书5个大字&亡秦者胡也!&始皇以为是北方的胡人,派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但是他万万没想到,此&胡&非彼&胡&。
胡亥是怎么亡国的呢?他当上皇帝后,对老师赵高言听计从。赵高先让胡亥杀了其他皇子和不听话的大臣。然后忽悠胡亥说你才20岁,还年轻,如果在朝堂上与群臣议决大事的话,会让大家看到你的幼稚。于是胡亥就长居深宫之内,只与赵高议决天下大事。到后来,赵高权势堪比皇帝,&指鹿为马&的典故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其实,胡亥很想把始皇未竟的事业做好,可在这一堆事业中,他却选择了继续建造阿房宫。几个老臣&&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说,现如今天下大乱,还是暂停阿房宫的修建吧。胡亥却说,先皇兼并天下,以建造威武庄严的宫殿来显示功绩,你们不但不为我分忧,剿灭盗贼,还跑来说要禁止修建阿房宫,你们凭什么身居高位?把三人治罪,冯去疾、冯劫不能受辱自杀了,李斯遭受了刑罚。
之后的形势可想而知,胡亥众叛亲离,起义军步步紧逼。赵高怕胡亥归罪于他,决定先下手为强。他谎称宫中有盗贼,派女婿阎乐率兵进宫追捕。等到接近胡亥住的地方,就对着胡亥的帷帐猛射。胡亥很生气,命侍卫反击,可左右之人早已乱了阵脚,作鸟兽散了,只有一个宦官没走。胡亥埋怨他:&这些事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啊?&宦官一肚子苦水:&我就是因为不说话,才活到现在,要是早告诉你,还能活到现在?!&
阎乐杀进来后,指着胡亥数落他:&你诛杀无辜,肆意妄为,大家都起来反抗你,你说怎么办吧?&这时胡亥对赵高还抱有幻想,就问:&我可以见丞相吗?&&不行!&&那我可以到一个郡当个王吗?&&不行!&&要不我就当个万户侯吧?&阎乐严词拒绝。&那,要不我就和妻子儿女去做普通百姓吧。&阎乐说:&别做美梦了你,告诉你吧,我是奉丞相之命,为天下人来诛杀你的!&胡亥咬咬牙、跺跺脚,含泪自尽,结束了自己年仅23岁的生命。
胡亥或许不是篡位,而是真讨始皇喜欢;他或许也还有点抱负,只是受了赵高等人的蛊惑。当然,即便有新公布的这枚秦简来提供佐证,我们也只能&或许&地说。至于真相,早就埋藏在历史中了。(《环球人物》杂志 吕文利)
(责任编辑:李远远)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哑舍胡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