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谁知,匠人营国 方九里何人演的,谢

耕得云,傍溪木。但觉尊,束。短袂发,乱秋竹。您的位置:
&& 查看资讯
品读“人飞之九嶷山舜文化研究”
[ 编者按:人飞之舜值得一读,因与研究相关,特将其研究文章转载分享。&& “美丽的九嶷山是我的故乡,史载:“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水经注》云:“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峰,各导一溪,岫壑负担,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山。”相传舜帝死后,二妃娥皇、女英千里...地点湖南 永州 宁远...”原文地址:]&&&&& &舜帝为民族始祖——五帝之一,系秦末前14位圣人之一。《汉书·古今人表》对舜帝的标准称谓是"帝舜有虞氏"。  舜是孝的化身。他幼年丧母,父亲顽劣,后母愚昧,弟象凶傲,但是舜能和他们和谐相处。父母弟三人"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尽管三人都想杀掉舜,但舜孝顺适从一点也不违背做儿子的道义。因"孝感天地",舜得以被四岳举荐尧位。尧嫁二女娥皇女英观其内,遣九男与之相处察其外。父母和弟弟还是设法谋害他。舜凭大智大勇,逃脱了"井廪之难",但仍不失子道,以德报怨,维护了家庭的团结。  舜是德的化身。他曾耕于历山,把肥沃的土地记给他人;渔于雷泽,把经营好了的渔场让给他人。他带动河滨制陶的工匠和在寿丘生物学工匠精心制作,不粗制滥造。在经商时亦以诚相待,不使假,不欺行霸市。正因为他谦恭礼让、与人方便、诚信待人的社会道德,人们都愿与之相处,以致"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所成都"。  尧禅位于舜。舜执政后,以德感人,德泽众生。舜"齐七政",定五年巡狩之制;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广开言路,倾听民众呼声而立诽谤之木(今演变为华表)。他推行以和为贵的方略,以德感化三苗,使他们弃恶从善。舜自强不息,大力刷新政治。初创国家雏形,开创了政治清明、千邦合和的太平盛世。舜为禹十三年一日根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所感动,而"预荐禹于天",禅位给与之有钉父之怨的鲧子禹,这是"天下为公"之高精神境界的体现。舜不顾高龄,"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娥皇女英千里寻夫,挥泪竹斑,谱写下了千古不朽的爱情绝唱。“尧舜之道”与灵魂永生&&&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面对滔滔东逝的流水曾感慨系之:“时间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确,在五千年悠久的长河中,多少英雄豪杰都被时间之流洗刷得了无痕迹;对普通人来说,更是匆匆过客,无声息地来又无声息地去。这确实不能不让人感到悲哀,因为当人类作为智慧的动物意识到自己作为主体与世界的区别时,同时也就意识到了自己总免不了一死,既然意识到了生命的存在却又无法阻止生命的自然消失,这其中的悲哀和感慨也就是天然存在而且将永远存在。那么,作为智慧动物的人将如何化解自己的悲哀?感慨之后又该如何作为?不同的文化系统往往会有不同的回答,在基督教和佛教那里,都是以背对着人世,希翼在飘渺的天国求得灵魂的永生。的文化则是以自信的微笑面对现实人生,认为人的不朽或永生存在于现实的此岸,而无须到飘渺的彼岸世界去追寻,如儒家就是首先为现实的人生确立其生存的价值,再在人生价值的确立中去寻找其不朽或永生的意义。&&& 儒家的观念来源于尧舜之道。尧舜之道虽然是尧舜并称,但起决定作用的却是舜帝。舜之所以能由一个普通山民而成为“帝”,其根本就在于他的“孝感天地”,舜以对孝的身体力行而感天动地,被尧帝所看重也被世人所拥戴。因此,尧舜之道的核心内涵便在于“孝”,尧舜之道也可简称为“孝道”。孝道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不仅是治家治国之道,更是中国人的灵魂归宿所在。孝道为中国人解决了生命的来源、生命的归宿和生命的延续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世界上一切哲学和宗教都极为关心的问题。&&& 首先,从生命来源说,中国人认为生命是一个“血缘链”:“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礼记·郊特牲》)。在天一祖一父一人(作为个体的人)这一链条关系中,“祖”不仅可以“配天”,还可以“代天”,“人”通过祭祖不仅可与上帝相沟通,而且祭祖本身也就是祭天,祖与天是可以二而一、一而二地转换的,所以《礼记·大昏解》说:“是故仁人之事亲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此谓孝子成身。”“祖”与“天”之所以能够等同,就因为他们都是生命之源的创造者。&&& 其次,从生命的归宿说,中国人的观念是认祖归宗。中国人信“鬼”,“鬼”是什么呢?《说文》云:人所归为鬼。”《释言》亦谓:“鬼之为言归也。”《礼记·祭义》也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人死为鬼,归土为安,这是中国人自古就有的观念。这一观念说明,中国人所希求的不是脱离肉体的灵魂升天,而是肉体与灵魂一同归土。既然身体发肤是受之父母,连毁伤都不敢,当然就更不能将它随意抛弃。所以,归土为安的观念仍然是孝道的体现。尤为重要的是,“归土”之“归”是指回归故土,决不能随意地“入土”为安。中国人总说热土难离故土难迁,即使是出门在外的游子也总要叶落归根;若客死他乡,其后人也必须想方设法将灵柩运回家乡“归葬”。中国人之所以如此重视死后之“归”,就因为“故土”是生命的本源所在,是列祖列宗的寿终正寝之处,“归土”并不是回到冷冰冰的泥土,而是回到列祖列宗的怀抱,回到生命的本源所在。能回到列祖列宗的怀抱,这其中的温馨,当然就可以使人心“安”了。&&& 其三,从生命的延续来看,中国人的观念是传宗接代香火延续。在西方人的观念中,生命的起源是点与面的关系,上帝是一个点,一切生命都是直接由上帝所创造,中间没有链条性环节,所以生命的存在只是单个的存在,要想获得永生也只能依赖上帝的救助。中国人将生命的存在看作一个无穷尽的链条,单个的人其生命虽短暂,却是链条中的一环,借助这个无穷尽的链条,就可以获得永生;而且,就如同归土为安不能抛弃肉体一样,中国人的永生也必须是肉体和灵魂的共同永生。肉体的永生是借助传宗接代来实现的,朱熹曾说:“然吾之身,即祖考之遗体。祖考之所以具为祖考者,盖具于我而未尝亡也。”祖考因我的存在而“未亡”,那么我就也可以因子孙的存在而“未亡”。灵魂的永生则是借助祭祀的香火来实现的,孔子曾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祖当然祖就在,当我成为“祖”时,儿孙们祭我,我也就“如神在”。另外,灵魂的永生还可以借助“志”来实现,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承父“志”,这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当然义务,所以愚公移山才那样充满自信,他不仅相信子子孙孙是不可穷尽的,而且相信子孙们会继承他的遗志,继续挖山不止,在这挖山不止的过程中,愚公之“志”也就可以永生了。&&&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永生并不需要上帝的救助,完全可以“自己救自己”,这种自救是通过孝道的途径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现世精神为特征的文化,它只关心现实人生的生活,而不关心彼岸世界的属灵生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中国人不是不关心属灵的生活———这是世界上所有民族都不会不关心的问题———而是将属灵的生活与属世的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现世的努力来求得灵与肉的共同永生。“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是我国上古的“五帝”之一。他一生施德政、重教化,用毕生的精力来践行“德治”,形成了以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为主体的舜文化,创建了无为而治、天下归心的大同社会。舜帝的精神绵延4000多年,为中华民族道德文化提供了母源。舜文化包括五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家庭伦理道德;二是勤于职业、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三是乐于助人、谦恭礼让、敬老爱幼、和睦相处的社会道德;四是施政以德、举贤任能、勤民事、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的政治道德;五是天人合一的宇宙道德。从舜文化的五个层面看,处处闪耀着舜帝勤政爱民、律己忧人、天下为公的勤廉思想和道德典范。&&& 一、天下大同,体现了舜帝的勤廉思想&&& 舜帝天下大同的勤廉理念和德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天下为公的世界观、举重若轻的权力观和淡泊名利的利益观。&&& (一)天下为公的世界观。舜帝一生的追求就是构建一个和谐共处的大同社会。《礼记·礼仪篇》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舜帝的一生正是朝着这个目标奋进的。舜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父亲心不向善、继母言不及义,同父异母的弟妹狂傲骄纵。舜为了家庭邻里、大众的和谐,他处处谦让,忍辱负重,以德报怨,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人不独其亲,不独其子”的大同思想。舜帝摄政后,以自己的生命担保向尧与自己有世仇的禹,让禹有机会当上了司空、摄政帝,舜帝在八十三岁的时候,他没有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禹,让禹做了帝位的继承人。历史上把“禅让大禹”当成舜帝天下为公的典范广为传颂。同时,也体现了舜帝“利天下,而不得一人”的民本思想。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观的以人为本思想与舜帝的民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二)举重若轻的权力观。舜帝对待权力静若止水,在他青年的时候,由于他帮助本村处理好了与邻村雷泽村的渔场纠纷,里正骆伯要求舜接受他里正的位子,可是舜却以自己年纪轻为“借口”而拒绝了骆伯的请求。尧死后,舜为了让尧的儿子丹朱接位,他主动“让权”,他一个人独自躲到南河以南,谁知民心归向,躲也躲不脱,舜为了顺乎天意,答谢民意,得以回到中原,登上帝位。“舜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从这里折射出了舜帝难能可贵的地位观和权力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像舜帝一样正确对待自己的地位,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不要为“权”所困,不能跑官、要官,更不能买官、卖官。&&& (三)淡泊名利的利益观。舜帝的一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淡泊名利,反映了他躬亲践行,不懈追求的利益观。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的高风亮节广为流传。《史记》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陶器不苦窳”。《史记·苏秦列传》也有记载:“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也肯定了舜出让全部历山之地的事实。“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舜在寿丘做生活用具,在负夏一带做生意,历春过夏,舜从不哄抬物价,不坑害民众,平抑市价,仁义营商,取财有道,诚挚守信。舜帝的这种利益观为他日后赢得民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时下学习和研究舜文化,对于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身体力行,涵盖了舜帝的勤廉措施&&& 一是开门纳谏。舜帝广开言路,征求各地群众和诸侯的意见。舜“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舜帝推崇设立谏官。就是在官府设置专门负责全国各地群众和官员向帝王提出的批评和建议的官员。各地群众和官员向帝王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由谏官负责搜集。设立诽谤柱。在官府的庭前或道路边设立用于悬挂群众意思的木柱,群众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用纸写好后,装入布袋内挂在诽谤柱上,每天由谏官负责收集,直到传到帝王的手里。设立旌谏之鼓。就是“进善之旌”即悬挂旌旗,作为进言的标志物。“进善之旌”使旗帜在人们心目中产生的识别作用形成了固定的认知习惯。“敢谏之鼓”指进言之前,击鼓以警众,引起民从的注意。&&& 二是举贤任能。《史记·五帝本纪》载:帝舜选任伯禹为司空,土地;任弃为稷官,管理农业;任契为司徒,管理教化;任皋陶为士,管理刑法;任垂为共工,管理百工;任伯益为虞官,管理山川河湖;任伯夷为秩宗,管理郊庙礼仪;任夔为典乐,管理礼乐;任龙为纳言,管理谏帝事务。高阳氏有才德之士八人,名叫苍舒、聩岂、檮寅、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这八个人为人贤达、知识渊博,明允笃诚,天下人称他们为“八恺”,意思是八个和蔼的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名叫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这八个人忠贞恭敬,慈祥善良,天下人称之为“八元”,意思是八个善良的人。在帝尧时期,没有很好地任用。“八恺”、“八元”这十六个家庭的人,世世代代保持着先人的美德,没有丝毫败坏先人的名声。舜举用了“八恺”的后人,让他们做掌管土地的官;举用“八元”的后人,让他们向天下人传播“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礼仪。结果他们处理各种事务很有分寸,事情也办得很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三是励精图治。舜执政后,“勤民事、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他领导百姓,通九泽、决九河,治理天下洪水;平土地,划定九州地域,水地种稻,旱地种粟,以土地好坏交纳租赋,使得“三苗”得以感化,远方各族归服;舜“作室、筑墙、茨屋、辟地、树谷,令民皆去岩穴,各有家室”;舜“烧曾薮、斩群害,以为民利,封土为社,置木为间,使民知礼”。舜德泽众生,天下拱手而治,形成了九族亲睦、合和万邦的大好局面。&&& 四是惩恶扬善。舜帝从小就喜欢表扬别人的优点,对不利老百姓的事情好打抱不平。舜帝登上帝位后,对于那些凶恶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惩处。帝鸿氏有个后代叫浑沌,野蛮顽劣,喜好行凶作恶;少皋氏有个后人叫穷奇,古里八怪,毁信弃义,喜欢邪恶的言语;颛顼氏有个后代叫檮杌,凶顽绝伦,不可调教,好坏不分;缙云氏有个后代叫饕餮,贪得无厌,贪财图货,无恶不作。提起这四个人,人们就害怕,把他们称着“四恶”,舜根据当地群众的举报,分别把这四个恶人及其家族都流放到了边远的地区,从此开放了四方之门,大家都说天下太平,没有恶人了。&&& 五是修明法典。舜帝摄政后及时校正四时节气、月、日,使春、夏、秋、冬、月、日与大自然运行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舜统一音乐、法律、尺度、斛斗、斤两;修明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种礼法。舜在修明后的五礼中规定每逢天灾人祸要减省娱乐,节缩膳食以救济民众。帝舜裂土封侯,重新界定了十二大行政区域,并颁布了新的法典。法典简明扼要,将仁德与法治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了全体国民共赴困难的积极性,法典的重点在劝人向善,惩罚只是象征性的,如他用流放的方式代替了过去刺字、割鼻、断足、阉割、杀头五种刑罚,以示宽大仁慈。官府里的人犯一般罪只用鞭打,学府里不服管教的学生只用木条抽笞,没有犯罪动机但却造成犯罪事实的,可以向国库交纳罚金来赎罪,帝舜用“象刑”取代“肉刑”,此后,当受墨刑的,只要头上蒙一条黑色的巾布就算受刑了;当受劓刑的,只要头上扎着小草绳就算受刑了;当受刖刑的,只要把他的一只脚涂黑就算受刑了;当受宫刑的,只要两只脚穿上完全不相配的鞋子就算受刑了;本当砍头的,只要穿上没有领子的上衣就算受刑了。舜认为,施刑的目的在于教化,舜帝的处罚不叫“刑”而叫“戮”。受戮的人只要有廉耻心,从此以后就不再犯罪,没有犯罪的人引以为戒,加倍自勉。&&& 六是完善制度。舜帝十分重视制度建设,善于用制度来规范行为,管理事务。首先推行考黜制度。“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意思是每隔三年考察一次政绩,考察三次后,罢免昏庸的官员,提拔贤明的官员。舜帝规定,今后诸侯觐见天子前先把圭瑞上交天子,上奏国事后,恪尽职守没有过失的,圭瑞由天子发还,并给予车马衣物等不同等次的赏赐;凡是国事处置不当,施政有过失的,圭瑞暂时留下,待纠正错误后,再复还圭瑞;如果诸侯三个月还没有收到发还的圭瑞,就说明当政者还没有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天子就会降他的爵位;如果一年还没有收到,天子就要减少该诸侯的封土;倘使三年还不能得到圭瑞,天子就将这个诸侯的爵位和封土全部革除。这个制度实行后,各级官员以光大帝国德治,复兴国家百业为己任,恪尽职守,千方百计搞好农业生产,管理好自然资源,营造了一种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其次制定巡视制度。舜帝即位后,规定每五年对全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实行一次巡狩。在巡视期间,对所到之处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 舜帝的开门纳谏、选贤任能、自强不息、正直勇敢、明德慎罚、廉洁勤政、天下为公的优良作风对于促进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为新建设服务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三、无为而治,彰显了舜帝的勤廉功效&&& 舜帝一生施仁政,重教化,强调以德治国。“舜为天子,弹五弦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舜南巡到了南方苗族居住的地方,舜帝看到这里古朴荒凉、十分落后。他就想把中原文化传播到这里,舜帝与随从们在山顶安营扎寨,准备第二天与当地的苗王见面。忽然,山头鼓角齐鸣,喊声震天,手执弓矛的苗民位从四面山上涌来。苗民们不知舜帝为何人,到此何干?见舜帝他们人群壮大,服饰奇异,便他们围了个严严实实,困了三天三夜,情况十分危急。舜见状,心想,硬拼是不行的,得想一个办法。看来只有与苗人们交流感情或许能感化他们。于是,舜就在高坡上架起琴,弹起了美妙绝伦的乐曲,一时间凤凰来仪,百鸟和鸣。苗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纷纷丢掉兵器,伴着音乐跳起舞来了。一场干戈化为玉帛。从此以后,全国各地致力于恢复农业生产、工商贸易,稳定社会。黎民百姓欢欣鼓舞,齐声歌颂,出现了人心归舜、“舜日尧天”的“大同”社会。&&&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毛泽东同志也说过“六亿神州尽舜尧”。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我们学习舜文化,研究舜帝精神,我们就是要学习他那种艰苦奋斗的实践精神,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忍辱负重的牺牲精神和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舜帝的精神,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着我们守住清贫、耐住寂寞、抵住诱惑!舜帝在民族大团结方面有什么贡献?&&& 在中国,土地以中、下游及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为富庶。这一带,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土质松软,地力肥沃,气候温暖,空气湿润,无论是从事游牧、或是渔业、农耕皆宜。因而古代部落之间、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常以逐鹿中原为目标。炎帝末期,西方炎黄族、东方的东夷族、南方的苗蛮族先后进入中原,使中原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黄帝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最后败炎帝于阪泉,禽杀蚩尤于逐鹿,组成了以华夏集团为核心,以华夏和东夷集团为主体的北方民族集团。南方苗蛮集团虽然严重受挫,但并没有被征服,于是形成了南、北两大集团的对立。黄帝时期的疆域南面仅到长江。到颛顼时期,势力范围南面扩大到长江以南。帝尧年老时,天下大水,国家艰难,三苗又趁机在江淮、荆州数次作乱,无遐顾及疆域的扩大,以致舜帝第一次南巡也只到得长江以南的安徽霍山。这说明舜帝以前的古帝王谁都没有解决好南、北民族的对立。&&& 直到舜帝,采取怀柔政策为主的办法,南、北民族对立的问题才得以解决。史载:“有苗氏负固不服,禹请征之。舜曰:‘我德不厚而行武,非道。吾前教由未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而舞之,有苗请服。”这样,“舜却三苗,更易其俗”。舜帝将三苗集体迁移到北方,使南方民族大量融合到北方民族之中。民族习俗相互得以同化。其中有少数三苗中的顽固分子向更南方的崇山峻岭中退避,与失败了的炎帝家族中一些散落到南方,成了不服王化的蛮夷相会合。《帝王世纪》说:(舜帝)九十五而使禹摄政,摄五年苗氏叛,南征,崩于鸣条,年百岁。”《竹书记年·帝舜有虞氏》则说:“(舜)三十二年,命夏后总师,遂陟方岳。”两本典籍虽然对舜帝南巡时的年龄记载有别,但是都指明舜帝南巡确有其事。据司马迁考证,舜五十八岁时尧崩,守孝三年,舜正式践帝位时六十一岁。那么,命禹总师———即做摄政帝而南巡狩时舜帝应该是九十三岁。九十三岁高龄的舜帝的最后一次南巡有多重目的,而其中就有进一步感化残留而不服王化的三苗以及南蛮的久有夙愿。&&& 舜帝除了在实现中华南北民族大团结方面功勋卓著,在实现北方民族内部团结方面同样贡献很大。《史记》说舜为冀州人,是黄帝血脉后裔;《孟子》则说舜为山东人,为东夷族。尧为黄帝后裔。倘若舜亦为黄帝后裔,那到妻尧之二女就是同族结婚,这在古代是不允许的。据《风俗演义》、《路史》载,早在女娲时期,就实现了原始群落向母系氏族的过渡,人类的婚姻由血缘婚进入了族外婚。女娲在婚姻制度中就正了姓氏,制止“男妇同姓,其生不蕃”现象。何光岳先生在《舜裔源流》一书中说:“舜帝正因入赘于黄帝、颛顼族的尧,为尧的女婿,所以舜的子孙便把尧、颛顼、黄帝当作祖宗来祭祀。所以说舜是由东夷族融入炎黄族的。”&&& 舜帝是有口皆碑的有德之人,自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娥皇、女英又是帝尧的爱女,二女贤慧能干且十分守妇道,亦有十分的感召力;这样,黄帝族和东夷族之间的亲和力无疑会得到大大加强。&&& 舜登临帝位,在任命的二十二位官员中,除皋陶、契、伯夷、夔、垂、益、是舜帝同族的东夷族外,禹、后稷、龙等均为炎黄族。由于舜帝重用各族贤人,论功车服以庸,公正清明,这必然会有力地促进南、北、东、西各族之间的团结;舜帝将帝位既不传给儿子商均,也不传给自己家族的任何人,而是“荐禹于天”,将帝位传给黄帝族的后裔禹,这就必然会消弥分裂与争夺,有利于帝国的安定团结。&&& 舜帝的一生,真可谓是融聚民族情感的表率,在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方面功不可没。九嶷山民风与舜文化有何关联?&&& 舜帝南巡来到苍梧九嶷山,在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勤民而死,葬于九嶷山。从此,九嶷山就成了“舜帝藏精之所”,成了道德文化之源。&&& 舜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正脉,其在于“德治”和“孝悌”。由于舜葬九嶷山的缘故,自小生活在九嶷山灵山秀水之中的人,对于舜帝“孝感天地”、“德播人间”的事迹耳熟能详。受舜文化强烈而长期的熏陶和洗礼,在九嶷山这块土地上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风,集中表现在礼让、尊教、致孝等方面。&&& 在礼让方面,九嶷山最富说服力的是李郃让第、姚勉荐师。生于公元808年的李郃,20岁时赴长安应试,被唐文宗选为状元。才华出众的昌平人刘&& ,由于耿介嫉恶,直抵弄权的宦官而不得取仕。李郃为之不平,作《让第刘&& 书》说:“陛下御正殿,求直言,使人得自奋。臣才志懦劣,不能质今古是非,陛下闻未闻之言,行未行之事,忽忽内思,愧羞神明。今&& 所对,敢空臆进言,至皇王之成败,陛下所防,闲时政之安危,不私所料。又以春秋为据。汉魏以来,无与&& 比!……况臣所对,不及&& 远甚。内怀愧耻,自谓贤良,奈人言何?乞回臣所受,以旌&& 直。臣逃苟且之愧,朝有公正之路,陛下免天下之疑,顾不美哉!”事隔427年后的宋理宗时,乐雷发的弟子姚勉中进士第一,一如李郃般上疏。说自己的老师乐雷发人品极高,才过管仲与诸葛亮,宜以大事委任,要将自己的状元让给老师。于是,宋理宗亲自面试,后来钦点乐雷发为特科第一。&&& 自隋唐开科取士,学子求学就为登科取士,甘拿状元之冠让人者,惟有李郃与姚勉。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高风亮节?追根溯源,李郃与乐雷发均出生于九嶷山下,姚勉是舜帝直系后裔,他们对于舜帝的逊让行为崇拜得五体投地。舜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化为了李郃与姚勉“上疏让第”名重士林的“礼让”行动。舜帝是礼让之集大成者。舜帝一生中有五次很有代表性的逊让:未被帝尧举用之前就有历山让畔、雷泽让渔之举脍炙人口;被帝尧起用以后,经受了全面考察,当帝尧要舜登临帝位的时候,虞舜却“让于德,弗嗣”(《尚书·尧典》)。即是说舜谦让有德之人,自己不肯接受帝位;帝尧驾崩后,作为摄政帝的舜为其守孝(忠)三年,而后“舜辟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孟子·万章上》),意在把帝位让给尧子丹朱。由于朝觐者、讼狱者、讴歌者都向着舜而不向尧之子丹朱,舜才答应众臣之请回到帝都“践天子位焉”;舜荐禹于天,禅位于禹。&&& 尊教是九嶷山民风的又一特色。九嶷山尊教民风源自舜帝推行“五典之教”和“命夔典乐,教胄子”的兴学理念。隋唐时才始行开科取士,唐代九嶷山就出了状元李郃,重教之风可见一斑。九嶷山自古离京都路远地辟,唐以往办学极少,但是却能家自为师,人自为学,尊教成风,因而到唐代一朝,整个湖南考中进士25名,九嶷山就占据7名。唐代除李郃之外的6名进士均为周姓,体现了当时“家自为学”的情况。从宋开始创办县学,设于宁远文庙,以后历代相沿,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整个科举时代,湖南得中状元者13名,九嶷山独占2名,另有进士82人。&&& 九嶷山人尊教重教之风有许多义举。如:清时官居二品的九嶷山人黄习溶倡修宁远文庙,捐银万两。由于黄习溶的带动,九嶷山绅民共襄盛举,措银六万余两,费时十年,把宁远文庙修缮得气势恢宏。1942年,九嶷山人欧冠创办宁远县立中学(今宁远一中)。1981年,九嶷山人乐天宇80岁高龄时回故土创办了全国第一所民办大学九嶷山学院。2002年,九嶷山之子、宁远一中校友乐根成出资20万设立奖励基金奖励九嶷山学子。从1982至2005年,仅宁远一中就考入清华大学22人,考入北京大学10人。&&& 九嶷山民风值得津津乐道的还有“至孝”。清代九嶷山石家洞有个名叫石光化的,七岁时候父丧,石光化侍奉母亲至孝有名。志载:“母嗜鱼。隆冬躬鱼于池,恐母之虑己寒也,则伪曰购诸市者。日供具无缺。”又有个叫匡田秀的,“家贫无妻,母张氏目盲,田秀尝为人佣,蚤起具食食母,然后往,夜必归侍寝处。外得美味,必怀以进。比母年八十四,田秀亦老,无能佣矣,日负母行乞,见者怜之。”九嶷山新开村人欧阳名友,出生三天其父被抓壮丁,3岁时母弃下他而改嫁,名友与奶奶相依为命。在乡邻们接济中长大成人。舜文化的熏陶,“至孝笃亲”的观念深深扎根在只读过三年书的他的心坎里。从1960年起,他四十多年如一日,义务照顾和赡养了9位非亲非故无依无靠的五保老人,生养死葬,胜似亲人。&&& 舜帝一生,谦虚礼让、尊教重教、至孝至忠。正是因为他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就把思想与精神的精髓长留在了九嶷山,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成为了整个湖湘文化的精髓。而九嶷山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于是就形成了富有舜文化特色的九嶷山民风。&舜帝倡导的“九德”指什么?&&& 《尚书·皋陶谟》以记事的形式,记载了舜帝与禹,伯夷、皋陶在朝中议事的情况。禹是总理百揆的,相当于现代的国务院总理;伯夷在尧舜时代一直是掌管国家礼仪制度的重臣;皋陶则是掌管国家刑法的要臣,人称圣臣。&&& 大洪水的威胁一旦解除,压倒一切的矛盾不再是大水,而是内政的治理了。舜帝深深地懂得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的道理,他旗帜鲜明地申明:尊重大臣,鞭鞑邪恶,广纳众议,有错则纠。&&& 在舜帝与几位重臣议事时,皋陶说:“只要帝能真正地代表仁德,治国就会取得成功,群臣辅弼君王就会彼此和谐,方方面面的朝政就会相得益彰,形成合力。”&&& 禹说:“你说得一点不错,具体怎样实行呢?”&&& 皋陶说:“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对待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同族,不论辈份高低,都要宽厚仁爱。这样一来,人们才信任&&& 你,杰才俊彦才会聚集在身边,愿意做羽翼和帮手。从自己做起,就可以由近及远,影响天下,治国远谋。”&&& 禹听了,对皋陶的明达之言十分赞赏,称赞说:“你讲得真是太好了!”&&& 皋陶又说:“为帝的重要任务还在于知人善任,安定民众。&& 禹质疑,说:“哎呀,要是用你这个标准来衡量,就是连舜帝巩怕都难以做到呢。不错,能够准确把握每个人的秉性和能力,量才而用,这是天大的智慧。有识才的非凡智慧,有安民的大恩大德,就会受到爱戴。如果能够这样,又何必要对讙兜深怀忧虑?又何必流放三苗?又何必对共工一类花言巧语的奸佞小人害怕呢?”&&& 皋陶见禹质疑,就列举了舜帝所倡导的人应该具备的九种美德。&&& 皋陶说:“宽容大度而又威严;温顺柔和而又有所建树;厚道随和而又能办事;干练多能而又能尊敬上级;驯顺服从而又强毅;耿直不挠而又温和委婉;性情随和而能辨别是非;刚烈内敛而又诚实博学;勇敢坚强而又顺乎情理;如果一个人能显示出这九种美德,就是一个十分完美的人。温顺而刚毅,鲠直而温和,刚烈而博文———如果卿大夫能够以此为目标,从早到晚勤勤勉勉,毫不懈怠,能表现出这三种美德,那就可以使他采邑常保。宽容而严谨,柔顺而自立,随和而恭谨,干练而谨慎,简大而缜密,英强而善良———如果诸侯每天能以这六德为努力目标,那他不仅可以建功立业,而且能够让他永保国家。卿大夫三德,诸侯六德,将此九德在天下普遍推行。凡是具有其中多种品德的人就大胆录用;凡是具有卓越才能的人都能在朝为官,百官臣僚们都能互相取长补短,低等官员踊跃向善,敬奉天时,辅弼君王,再纷繁复杂的政务也会形成统一整体,各项事业都会获得成功。君王不贪图安逸才能拥有天下,诸侯就只有兢兢业业勤奋努力才能居危常安,对那些玩忽职守的不称职官员要及时淘汰。为官的既然饮食天禄,就要辅君安民,尸守其位。为官而昏庸无能,岂不是把上天保佑万民的大事都给荒废了吗?&&& 皋陶所陈述的“九德”,实际上是舜帝举贤任能惩恶扬善的依据。是舜帝对百官臣僚们的一贯要求。举“八贤”,用“八恺”,荐禹治水,任命二十二个朝廷重臣,以及“除四恶”,“惩四凶”,都是以此为根据的。&&& 这次君臣民主议政,皋陶还陈述了“天命”。舜帝心里十分明白皋陶实际上是在阐发和宣扬他的治国方略,舜帝为识别和重用了这样的贤臣而欣慰。&湖南发现早期大型舜帝陵庙一座被认为是秦汉时期舜帝陵庙的大型遗址,最近在湖南省宁远县九疑山被发现。专家认为,从2000年省境内发掘的尧舜时期的古城遗址,到这次发现年代如此久远的舜帝陵庙遗址,中国上古时期的“五帝”时代正从逐渐走进历史,它将为本世纪重大的“五帝”时代史断代研究提供新的依据。记者在宁远县九疑山瑶族乡发掘现场看到,这个遗址藏在“汉唐坪”自然村的一片高粱地下面,初步探测占地约32000平方米,呈南北向、东西向叠压。其南北建筑分布区直线距离超过150米。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这个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在遗址西南角一个4X4米的探沟断面,秦汉、南北朝、唐宋的建筑物遗存自下而上分层排列,十分明显,已出土了三个时期的瓦当、筒瓦、板瓦和用于祭祀的陶制器皿碎片。主持这次考古发掘的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吴顺东副研究员说:“从出土的规格来看,只有古代高等级建筑才有。”据专家介绍,目前最大规模的建筑单元在唐宋时期,现存部分长43.8米,宽29.8米,正殿和两边厢房为九开间、五进式,符合古代帝陵“九五至尊”的建筑规制。整个陵庙坐东朝西,正殿建筑基址呈“吕”字状,规模可与北京故宫太和殿相媲美。考古专家结合地层学和器物类型学,并对遗迹的延伸部特征进行分析,初步认定唐代至少三次重建这处庙址。从已有的探测结果看,门楼建在南面,正殿建在北面,遗址出土的砖不是用来砌墙,而是用来护边。整个建筑基本上采取梁柱式结构。现场发掘出的两个青石柱础,长径一般在80厘米左右,短径约为60厘米,其形状有六边形,也有不规则的半圆形。由于在地下掩埋时间过长,侵蚀比较严重,柱础的边沿棱角都模糊了。《史记》记载,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另有史料表明,至少在秦汉时期九疑山下就开始建舜庙,历代朝廷命官均来此祭祖谒陵,代代相袭,后因“年代浸远,祠宇不存”。目前九疑山舜源峰下的舜帝陵,是在明朝洪武4年(公元1371年)的遗址上重建而成。舜帝是中国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和尧并称。尧舜时期奠定了上古的基石,完成了史前文明到夏商周三代的过渡。1972年,长沙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2100多年前的古地图,也对舜帝陵庙的遗址方位有比较详细的标记。吴顺东认为,现存的文献和出土文物,都对正在发掘的这处陵庙遗址的确认提供了有力支持。这次对舜帝陵庙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全国“三皇五帝”陵庙考古中尚属首次,它对于复原和研究上古以来的宗庙制度、祭祀制度以及相关的建筑制度,均有巨大的价值。湖南省考古重大发现——神秘石场或佐证“舜帝南巡”湖南年度考古最大发现:东安商周古人聚地神秘石场或佐证“舜帝南巡”山沟里发拙大批珍贵文物,完整“石器生产线”现身&&& 12月1日,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所联合本报再次启动湖南发现之旅,记者随省考古所所长郭伟民一行奔赴永州。&&& 永州东安县大庙口镇南溪村,这是一块中间被开垦农田的盆地,四面环山。就是这里,考古队员发现了今年第三次文物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发现---这块看似平凡的土地,是目前湘南发现的最大商周古人聚集地。&&& 完整的石器制作链条,大量基本完整的陶器具。。。。。此前在湘南考古中从未出现过的这些重大发现让考古学家为之兴奋。它告诉世人,当中原文明进入王朝更替的商周时期的时候,生活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相对落后的古人同样创造着灿烂的人类文明。郭伟民表示:“这样的发现对于研究南方文明何时、如何纳入到中原华夏文明有着重大意义。”■三湘都市报记者& 李鹏【现场】古人留下的水沟一挖就有文物&&& 10月初,省考古研究所接到永州文物部门的报告,永州东安大庙口镇南溪村的一座采石场发现大量石器、陶片等文物遗存。省考古队专家们迅速开赴永州。采石场位于南溪村坐果山下,等到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柴焕波带队赶到现场的时候,山体已经有所破坏,他遗憾地表示:“这又是一次抢救性的发掘。”&&& “大家看到这条沟,古代是什么样子,它现在就是什么样子。尽管它当时就是一条古人抛弃生活垃圾的流水沟,但是却为我们后人研究古代人的生活生产方式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在坐果山从山脚至山顶的一条岩石沟边,柴焕波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这条沟长达数十米,三四米深,原来里面填的是土,这些土一挖就有文物出来,石斧、石凿等石器,罐鼎等陶器,以及青铜矛、玉珏、玉环等,还有动物的遗骸。整个汇集了几百年历史的文化遗存。”&&& 柴焕波表示,这样的沟在湖南尚属首次发现。没有城之前古人就这样聚居&&& 随着柴焕波上行十几步,我们接近了古人居住的中心区域,记者看到仅仅一小块区域内,就有上百个柱洞,所谓柱洞就是古人用来支撑房屋柱子留下的痕迹;同时发现的,还有古人家中火塘的遗留痕迹。从柱洞的位置可以看出,生活在坐果山上的商周古人聪明地采用山石为墙,在山石之间空地立柱搭棚。柴焕波表示,“这样完整的山地居住遗迹在湘南地区尚属首次发现。”然而更让考古工作者兴奋的是,不仅仅是一座坐果山,以坐果山下傍南溪河的农田为中心,周围的山地上,考古工作者共发现包括坐果山在内的四处类似的古人山地居住遗址(其余三处尚未发掘)。柴焕波说:“这一带形成了人类活动在‘城’出现之前的‘聚落’形态。”【探宝】首现石器制作链条&&& 从坐果山沟中清理的文物就存放在当地的一所农户家里。记者看到地上规律、整齐地摆放着大量的“石头”,柴焕波介绍:“你们看,这也是这次的一个重大发现,这里汇集了制作石器的石头原料、石头工具、成形的石器。这样一条完整的石器生产链条也是第一次发现。”碎片复原完整陶器&&& 记者看到大量的陶器碎片一堆一堆地摆放在一起,柴焕波告诉记者,“你们看,这一小块地方上就有十几件差不多可以复原的陶器,你知道过去我们在湘南地区的遗址考察中发现有多少件吗?”柴焕波举着一件差不多复原的陶器问记者,“可以告诉你,没有一件,都是一些碎片。”当时古人靠狩猎生存&&& 考古工作者基本确定了当时古人的生活方式。一位考古工作者举着一块带有牙齿的骨头向记者介绍道:“有没有‘打渔’的方式我们不知道,但是狩猎是肯定有的。这块骨头初步可以确定是鹿科动物的,但是确定不了具体是哪一种,需要进一步研究化验。”【悬疑】佐证“舜帝南巡”传说?&&& 省考古所所长郭伟民表示:“湖南很多地方都有关于五帝时代的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舜帝南巡’,但是至今除了传说没有任何实据证明。但是现在在湘南地区考古发掘,发现有大量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商周遗址,它们能不能佐证舜帝南巡的传说呢?有待进一步考证。至少通过对这些遗址中发现的文物,例如陶器,我们可以看出在制作风格上有明显受到北方影响的痕迹。”(三湘都市报日A6版)有关舜帝陵祭祀史料一、历史文献关于舜葬九疑山的记载1、《山海经·海内南经第十》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2、《山海经·海内东经第十三》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3、《山海经·大荒南经第十五》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4、《山海经·海内经第十八》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5、《礼记·檀弓》:舜葬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从也。6、《左传》舜葬苍梧,象为之耕。7、《淮南子》舜南征三苗,道死苍梧。8、《帝王世纪》舜使禹摄政时三苗叛,舜南征崩葬于苍梧。9、《国语》舜勤民事而野死。10、《离骚》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11、《史记·五帝本纪》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12、《帝王世纪》有苗氏叛,舜南征,崩于鸣条,年百岁,殡以瓦棺,葬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13、《竹书纪年》四十九年,帝居于鸣条,五十年,帝陟……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之。14、《水经注卷三十八》(湘水)营水出营阳泠道县南山,西流经九疑山下,蟠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大舜葬其阳,商均葬其阴。二、关于九疑山舜陵庙的记载1、《水经注》:九疑山,山南有舜庙,前有石碑,文字缺落不可复职。2、唐元结《舜庙状》:仅按地图,舜陵在九疑山中,舜庙在大阳之溪。舜陵古老已失,大阳溪今不知处。秦汉以来,立庙山中。3、《汉书·舆地志》泠道。县南有九疑山,山南有舜庙。4、《古今图书集成·九疑山部》、《湖南通志》、《九疑山志》、舜庙在大阳溪,三代时祭于此,其遗址在白鹤观前,土人呼为大庙。秦汉以来立庙在玉王官岩前百步,旧庙湮废。刺史元结奏立于营地城西。僖宗时,长沙胡曾权延唐令,请复立于玉王官岩下,有敕建舜庙碑记。宋建隆初,刺史王继勋奉诏重修知制诰张澹奉敕撰碑,皆湮灭无存。明洪武四年,遣编修雷燧致祭,迁庙于舜源峰下。三、田野调查与考古发掘(1)1986年文物普查时,仅按《志》记载在玉王官岩前百步东与北周,没有发现明显痕迹,(当时,依现在舜庙座向,只注重了在玉王官岩岩北这一方向)(2)1999年冬,在距玉王官岩东约160米的田埂断面发现了建筑遗物。2000年初发现汉唐坪民居上覆有灰色筒瓦,采访当地居民,知为1964年改土造田时出土。确认为秦汉舜陵庙遗址。(3)2000年12月省文物局派员(刘劲)核实田野调查发现,在玉王官岩东北一田坡下,发现挖鼠洞时,有建筑筒瓦堆积。(4)2001年10月,省社科院,省考古所专家赴玉王官岩考察遗址、高至喜先生认定系汉代遗址。(5)月,省考古所派副研究员吴训东为领队,对遗址进行勘探发掘,通过在遗址地区网状布探沟。发现了遗址建筑台基遗存,初步认定舜陵庙占地为3.2万平方米,因历代多次重修,遗址有叠压现象,亦有在原基础上,混合使用历代建筑材料的较晚建筑遗存。在东南方一号探方中,发现了燎祭坑,坑内遗物多为人为打碎的器物残片,时代为东汉。出土的瓦当有兽面纹与莲花纹两种。发现唐代印纹“舜”字头的专用器物残片。(6)2003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对遗址进行发掘。省考古所吴训东任领队,至2004年1月,揭露遗址两北角500平方米建筑遗址。西南角T1358在近3米深的地层下,发现夯筑建筑遗迹,出土方格纹与叶脉纹灰陶残片。以及夹砂火候及低的灰陶残片,铭文杯柄“诣杯吴”的器物残片。(7)2004年4月,继续进行遗址发掘,揭露面积4000余平方米,发现晚期重建建筑物两座的遗址,柱网布局规范,主殿8纵5横40立柱,建筑面积约为800余平方米。 T1358相邻的T相继扩展,发现夯土建筑遗迹伸延走向。庙之东外侧,发现守陵啬夫双室砖室墓及“歙州斋遣工匠吴皿”字样筒瓦,龙形脊吻建筑构件及“开宝”年号器物残件。(8)2004年8月经国内考古学界专家现场考察论证玉?岩遗址现揭露层面建筑遗迹不晚于宋代,西南角探方早二期遗存不晚于东汉,已出现局部西汉遗迹,系古代大型祭祀建筑遗址。与玉?岩石刻、马王堆汉墓古地图、《水经注》、《风俗通义》、《九疑山志》、《古今图书集成》等文献记载的玉?岩前舜陵庙相吻合,应该是古舜陵庙遗址(汉至元)。这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唯一的五帝陵庙建筑遗址。四、相关链接1、1986年在九疑山西麓的新开乡宝峰村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居民建房取土挖出的细柔石磨制穿孔石钺、石铲两件。应是祭祀礼器。2、1990年,在九疑山西南的大阳洞乡牛头山村,村民取土制砖发现细柔石磨制双穿孔石钺,一件被一司机捡送交县文物管理所,一件被抛弃,出土文物为祭祀礼器。3、2003年5月,省考古所向桃初副研究员领队在冷九二级公路二标段隔江村山门脚遗址(九疑山舜庙北5公里,泠水西岸)抢救发掘时,在深三米的地层中的一个90平方厘米土坑中出土磨制精美的石钺、石镞及一长约40厘米的卵石等遗物,应为祭祀坑。4、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地图中,在九根地状物间绘有五个“∧”形屋顶。旁注“帝舜”,谭其骧先生在其《二千一百年前的一幅地图》一文中考证:所绘建筑是《水经注》中的九疑山山南有舜庙的舜庙建筑。五、史料原文“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上古元阳真人:《三海经·海内经》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汉西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征崩于鸣条,殡以瓦棺,葬于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谓之纪市。”&&&&&&&&&&&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湘水去岸三十里有相思宫,望帝台,昔舜南巡狩而没,葬于苍梧之野。”&&&&&&&&&&& ──南朝梁任 :《述异记》“营水出营阳泠道县南山,西流迳九疑山下,蟠基苍梧之下,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大舜窆其阳,商均葬其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注》“九疑山亦名苍梧山,其山有朱明、石城、石楼、娥皇、舜源、女英、萧韶、桂林、杞林九峰。又有舜峰,不列九峰之内,因为舜所葬处,被道教列为第二十三洞天”。&&&&&&&&&& ──《名舆胜览》“禹南巡,至衡山,筑紫金台,望九疑而祭舜”    ──清《大清一统志》始皇帝三十七年十一月(前210年)秦始皇出游“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    ──《史记·秦始皇本记》元封五年(前106年)冬,汉武帝南巡至盛唐,望九疑山而祭虞帝陵    ──汉《资治通鉴·汉书》“九疑皆有舜庙,太守至官,常遣户曹致祭修礼。”    ──晋罗含《湘中记》舜,“陟方之驾遂往,苍梧之窆不归”、“实存旧庙”、“疑山永逝,湘水长违”    ──北魏温子升《舜庙碑》舜“巡狩而来·殂落于此。”    ──唐张九龄《祭舜陵文》“乾德初,诏历代帝王,国有常享,……又诏先代帝王载在祀典……其太昊、炎帝、黄帝、高辛、唐尧、虞舜……各置守陵五户,岁春秋祠以太牢。”    ──《宋史·礼志》“元至治四年(公元1324年),命有司祭舜庙。”    ──元《永州府志·事纪》“若国有大事,则命官祭告。其中祀、小祀皆遣官致祭。”“洪武三年,遣使访先代陵寝……在湖广者有二,酃祀神农,宁远祀虞舜。”    ──《明史·礼志》“(乾隆元年)并修神农,虞舜陵庙,置陵户典守。”    ──《清史稿·礼志》大禹治水有什么贡献?  大禹治水是先从帝都所在地冀州壶口山(今山西)开始。接着又治理梁山及其支脉(陕西韩城西北),整修好了太原一带,就把转移到了太岳山(今山西霍县)的南面。在覃怀一带的治水工程取得了成功后,(指今河南沁阳、济源、修武、温县、武陟等黄河以北地区),又去治理泛滥横流的漳河(今河南、河北两省之间的平原地区)。  在济水与黄河之间的三角地带是兖州。大禹疏通了这个区域中黄河下游的九条支流,在雷夏一带(今山东荷泽东北)就形成了蓄水的湖泽,氵雍水、沮水汇合以后,一起流入雷夏泽。  由东到黄海、北到泰山、西到豫州、南到淮河所形成的地区是徐州。禹治理好了淮河与沂水,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羽山(在今江苏赣榆县)一带就可以种植了。禹又重新整治了大野泽,(今山东巨鹿县境内),让四方的流水汇聚到大野泽,东原一带(今山东泰安至东平)的水患也就解除了。  荆州地区的长江、汉水都经过这里东奔大海。长江的许多支流在这里集中。大禹把长江和汉水的支流疏浚以后,对云梦泽(古代江汉平原上的大湖)的水患也得到了治理。  在豫州,经过治理以后的伊水、洛水、瀍水、涧水四水相通,注入黄河,荥泽(今河南荥阳县境内)就成了一个能汇聚许多河流的湖泊。禹又疏浚了荷泽(今山东定陶荷泽一带),修筑了明都泽堤防。同时,大禹对大渡河畔彝族人居聚地区治水工程也取得了最后成功。  《史记·匈奴传》云:“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定。”《史记·五帝本纪》云:“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其宜。”  大禹把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山脉道路修通了,所有的大湖都筑好了堤防而不会决溢。于是,东方九夷、北方八狄、西方七戎、南方六蛮,四海之内的诸侯和民众都可以到帝都会盟和朝觐。掌管土、木、水、革、器的六府各负其责。九州的土地都按照统一的质量标准划定了质量等级以及赋税标准,规定了纳贡的物品。这样,东到辽阔的大海,西至遥远的沙漠,从北方边陲到南疆,舜帝的仁德和声威传遍了九州四海。  从此,我国历史上的大洪水时代终于划上了一个句号。为表彰大禹的功绩,舜帝赐给了大禹象征祥瑞的黑色圭瑞。 舜践帝位时的政治形势如何?  虞舜自三十岁时被尧举用,摄政二十年,做过司徒、司空、司马。在经受了多方面考验以后,五十岁时就做了摄政帝。舜从五十岁时开始,就实际上掌握了帝国的大权,帝尧只是名义上的天子。这样又过了八年,即是在舜五十八岁的时候,年已118岁的尧陨落了。天下万民,就像死了亲生父母那样悲哀。大家感戴尧德,思念圣恩,自行罢市,服丧哀悼。  为崇尚尧节俭之德,尧的葬礼十分简单。舜率群臣为尧守丧,长住在陵园边搭建的草棚里,睡草垫,喝稀饭,枕木块,虔诚之极。  舜亲政多年,励精图治,以身作则,已经理顺了方方面面的关系。“齐七政”、“定五礼”、“定音律”、“调历法”、“统一度量衡”、“举八恺”、“用八元”、“惩四凶”、“订象刑”等等。特别是,舜除去了对他登临帝位持有强烈反对意见的讙兜、共工、鲧、三苗。将讙兜流放到了远离京都的南方崇山峻岭之中;将共工流放到了远离京都的最北方的幽;将桀骜不逊的鲧流放到东方最边远的羽山;将三苗迁徙到位于西北部的甘肃敦煌一带。“四凶”各处东、南、西、北边远之地,相互之间音讯难通,自身难保,国家也就少了后患。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于天下。《孟子·万章上》说:“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辟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古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尧将帝位传贤不传子,态度是十分明确的,且让舜已经作了八年摄政帝。但是,等三年守孝期满,虞舜考虑到尧帝之子丹朱尚在,且丹朱亦有过欲争帝位的言行。舜留书一封,离开了帝都平阳,群臣上朝,看见了舜的留言。舜在留言中写道:“舜乃畎亩间匹夫,蒙先帝知遇恩方以摄政,感念先帝为国为民之深情,故丝毫不敢懈怠,惟勤勉恭谨,恪尽职守,实欲尽释先帝爱民为国之一片苦心,救助万民之艰难困苦耳。然自古以来,大器皆传子孙或同宗,从未闻有匹夫承继大统者。帝子丹朱已经守孝期满,应承帝统,切望诸臣念先帝恩遇,全力辅佐,舜惟此愿耳。”  群臣商量,一致认为:“舜是尧帝选定的帝位继承人,从政摄天子事已经28年,政绩卓著。而丹朱不肖,天下共知。舜即帝位既然是先帝所定,就应该遵从先帝遗志。于是就派人四处寻访舜。最后,舜在四方诸侯以及皋陶、禹、稷等群臣的苦苦跪求下,感叹“天意不可违”,只好回到帝都即天子位。  尧子丹朱也看透了事态,于是,就像《竹书记年》所说:“帝子丹朱避舜于房陵,舜让,不克。朱遂封于房,为虞宾。三年,舜即天子位。” &舜执干戚而舞三苗指的是什么?  舜帝制定的“象刑”,充分体现了虞帝对普通民众的宽厚仁爱。为了不辱尧交给的神圣使命,舜帝在想方设法彻底解决那些为害国家的部族及其他们的首领的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得手,黄帝成了名符其实的征服者。失败了的炎帝家族七零八落,中国南方就成了他们最终的落脚之所。黄帝家族接过炎帝的文明成果,变成了农业民族的正统,而散落在中国南方广大地区的炎帝的后裔,就沦落成了几乎是永远不服北方“王化”的蛮夷;除此之外,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并擒杀蚩尤,没有被完全消灭的蚩尤的后代也到了南方,再加上长期以来一直与中原敌对的三苗,于是,自黄帝以后,帝国最大的麻烦总是出自南方。南方蛮夷各自为政,彼此之间若即若离,共同盘踞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这些人不是与国家直接对抗,就是游离于天子的监督之外。  当初舜帝初做摄政帝时第一次南巡,本该抵达南岳衡山的,由于遥远的衡山地区恰恰是所有不训服部落的心脏地带,结果,南方地区的诸侯会议就只能在长江以北的霍山召开。在舜帝已经摄政几年后,南方蛮夷仍然对新君王抱着挑战的敌对情绪,致使长江流域的治水处处制肘,难以统一调度。舜帝是一位讲求“和为贵”,对暴力天生反感的人,即使为事态所逼,必须使用暴力,他也不轻易动武。从另一方面来说,在治水为第一要务的情况下,也不允许将治水的当务之急放在一边,而去对这些蛮族大动干戈。  虞舜采取具有调和性质的办法;即集体流放。  三苗又称有苗、苗民。《史记·五帝本纪》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讙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由此可知,当时的三苗分布在江、淮、荆州,即今河南南部、湖南洞庭、江西鄱阳一带。在征得尧的同意后,舜帝多次征伐三苗。舜帝征伐三苗,不是诛杀,而是“以德化之”。史书记载:“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史书亦有“当舜之时,有苗不服,于是舜修政偃兵,执干戚而舞之。”的记载。史书中所说的“执干戚而舞之”的“干戚舞”是乐舞的一种。古时乐舞有文武之分,文舞执羽旄,武舞执干戚。干戚就是盾与斧,都是兵器。士兵操着盾与斧而舞,称干戚舞。所谓“修政偃兵,执干戚而舞之”,就是在对三苗的问题上,舜帝修正政策,停止用兵动武,通过“干戚舞”来说明国家的强大,暗示不要轻易冒犯,进而达到震慑教育、感化三苗的目的。  在三苗心服口服以后,为杜绝后患,舜帝后来将三苗集体迁徙到了位于国家西北部的甘肃敦煌一带。舜帝怎样整肃刑罚?  远在黄帝时代,蚩尤首先想出了施之罪犯的多种肉刑:割鼻、割耳、断足、阉割、刺面、脑门烙字、斩首等等。蚩尤被黄帝消灭以后,到了少昊时代(黄帝子,名挚,字青阳),这些肉刑又被苗族九黎之君所沿用。  舜帝裂土封侯,重新界定了行政区划以后,就颁布了新定的法典。他认为,蚩尤、九黎之君舍仁德而任诛杀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不教而诛,这是对老百姓的恶毒残害。而舜帝则以“象刑”取代“肉刑”,完全否定了九黎之君那种极不人道的野蛮做法。  所谓“象刑”,简言之,就是象征性的惩罚。例如:本当受墨刑的罪人,只要在头上蒙一块黑色的巾布就算受刑了;本当受劓刑的罪人,只要在头上扎着小草绳就算受刑了;本当受刖刑的罪人,只要把他的一只脚涂黑就算受刑了;本当该受宫刑的罪人,只要两只脚穿上完全不相配的鞋子就算受刑了;本当砍头的罪人,只要穿上没有领子的上衣就算受刑了。  舜帝的刑法简明扼要,将仁德与法制结合起来,反映了舜帝宽厚的性格和慈善的秉性。舜帝的刑法把重点放在了劝人向善的用意上,而惩罚只是象征性的,次要的。  舜帝制定的刑法包括六个方面:一、以图画的形式把各种刑罚刻画在日用器物上,使人随处可见,以作警示,做到众所周知。二、罪犯如果是幼小、老迈和愚蠢者,就予以赦免;其它的罪人,就用流放的方式代替受刑,以示怜悯和宽大。三、当官的犯罪,就以鞭打作为惩罚。四、在官府为学的世子如果不服管教,就用木条抽打。五、没有犯罪动机,却造成犯罪事实的,属于过失犯罪。对这类罪人,政府允许他们向国库交纳罚金来赎罪。六、过失犯罪虽可赦免,但是对那些作恶多端,死不悔改的人,或者是对那些聚众闹事、为害四方的人,则严惩不贷。  《尚书·尧典》载:“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宫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正论篇》说:“古无肉刑,而有象刑。”《汉书·武帝纪》说:“昔在唐、虞,画象而民不犯。”由此可见,“象刑”由来已久,不是虚构。《尧典》所谓“象以典刑”,即说虞舜所推行的是“以象刑为常刑”的刑罚制度。《太平御览·刑法部》引《慎子》的话作了解释:“有虞氏之诛,以巾蒙巾当墨,以草缨当劓,以菲礼当刖,以艾& 当宫,布衣无领当大辟,此有虞之诛也。斩人肢体,凿其肌肤,谓之刑。画衣冠,异章服,谓之戮,而民不犯也。中世用刑,而民不从。”由此可见,使老百姓知道是非荣辱廉耻,通过自我反思,达到自我教育,从而控制自己不去犯法,这就是舜帝制定的刑法的目的。舜帝制定刑罚,其出发点不是为了残民害民,而是为了警民爱民,教民养民,使人们不轻易陷入刑狱深渊,以免身受荼毒之苦。为此,人们把蚩尤和九黎之君的做法叫“刑”,把舜帝的做法称作“戮”。  舜帝在所制定的法典的最后部分嘱咐执法官员,治罪量刑要实事求是,实施法制不要忘记德教,要以仁爱为怀。  后人感叹说:“有德之君用‘戮’而民不犯,无德无君施‘刑’而民不服”。 舜帝如何强化国家的控制与管理?  《尚书·尧典》载:“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肇有十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  《史记·五帝本纪》载:“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遍告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肇十有二州,决川。”  《尚书》与《史记》这两部权威史籍记载的是同一件事:即自第一次四方巡狩以后,每隔五年巡狩一次,在其间的四年中,各诸侯国君按时到京师朝见,舜便向诸侯们普遍地陈述治国之道。  舜帝在完成了对全境的巡视以后,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本着讲礼仪、重调和的原则,逐步加强对部落联盟和诸侯国的控制和管理,以便推进治水大业,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舜帝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进行了一些谨慎而又坚定的改革,在这种情况下,由摄政帝虞舜构思,经过帝尧首肯,旨在强化帝国与各诸侯国之间政治联系的新制度就出台了。一是“齐七政”。即是谐和春、夏、秋、冬、天道、地道、人道。(亦有说七政是指日、月及金、木、水、火、土或是北斗七星的)。二是“定五礼”。即在校正四时节气、月之大小、日之甲乙,统一度量衡的基础上,修明吉、凶、宾、军、嘉笔种礼仪。三是规定朝觐礼仪。即规定诸侯用五种圭璧、三种彩绢,卿用羊羔,大夫用大雁,士用死野鸡作为朝觐的礼物。四是“定五年巡狩之制”。即天子每隔五年,对帝国全境作一次全面巡视;在两次巡视之间的四年中,四方诸侯都必须按时到京都朝觐述职。诸侯来朝,天子听取汇报,全面考察。凡是保境安民有突出成绩的,天子就赏赐给他们车马;凡是在富民教民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天子就赏赐给他们衣服。五是“设十二州牧”。尧帝时期,帝国划为九个行政区,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由于连年大水,交通受到破坏,致使帝国原有九大行政区的划分已经眉目不清。为了协同治水,方便管理,舜帝认为原有的冀州南北之间的跨距太大,所以就把后来被称为“卫”的那片地域从冀州里面划分出来,设为并州;梁、齐二州也过于辽阔,于是就在梁州之内设置了幽州;又在齐州之内设置了营州。新设置三州,再加上原有的九州,从此帝国所辖区域就有了十二个大的行政区域。舜又精心地挑选了新置三州的诸侯。十二个大行政区的诸侯在自己管辖的州内大山上封土为坛,祭祀山川,依照山川水系东流入海的自然走势,负责疏通好自己辖区内的所有河道。六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即是制定新的刑法,以法治理国家。七是举贤任能,惩恶扬善。八是严于考核,奖勤罚懒。规定:诸侯对自己的臣仆的为政表现每月考核一次;州伯对自己的下属每季度考核一次;天子对自己直接管理的四岳、十二大行政区的行政长官、大诸侯以及所有朝廷高级官员每三年考核一次;然后对所有被考核的人,作出阶段性总结;再综合三次阶段性总结情况,归纳为政实绩,决定奖赏或是惩罚。  总之,舜做了摄政帝以后,强化了对国家的控制和管理,使得全国正气肃然,吏治为之一变。这样一来,舜帝敬天重民的初衷也落到了实处,国家出现了兴旺发达的景象。 狩制是怎么回事? 上古时期,人们对天、地、日、月、星辰、神祇都十分崇拜。虞舜虽然做了摄政帝,但是,他很想知道上天对他接受帝位的看法如何,希望通过观察天象来检验一下当前的政治举措是否有失误。  虞舜知道,处理好春、夏、秋、冬、天文、地理、人道这七个方面的政务,自古是君王施政的根本。安下天,养万民,靠的是农业生产,仰仗的是准确的时令节气。治理天下,如果不以上天为准绳,就把握不了阴阳平衡;如果不以大地为准绳,就看不清柔与刚之间的调节;如果不以人道为根本,就会迷失行仁取义的大政方针。所以,虞舜决定要认真观察北斗七星的运转,检测天地二十八宿的盈缩进退,对照政治举措,严格反省天象所指示的微妙变化,从而根据上天的垂示,从各个方面对国家的政策作出平衡和调整,以便使朝政更加完善。因此,虞舜作了摄政帝后,第一件事就是祭祀天地,接着是祭祀日月星辰,然后祭祀各路神祇。  虞舜在帝都平阳的南郊设下祭坛。他亲自确定筑建祭坛的位置,亲自教给用五色土筑建祭坛的方法。然后选定吉日,亲自祭坛,先祭祀上帝太乙(传说上帝太乙之神居住在紫微宫,是最为尊贵的天神),再祭日月星辰,名山大川以及天下所有的神祇。他要把自己已经摄政天下的事告知上苍。  《尚书·尧典》载: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烟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史籍记载了舜接受帝尧禅让后,采用美玉做成的仪器观察天象,以及用公牛作牺牲祭天帝,燔祭烟火告慰天、地四时,将举行望祭典礼祭祀山川神灵,告慰六宗。  这一年的二月,虞舜离开帝都进行视察。首先抵达东岳泰山。因为天地变化自东向西,一年四季的代谢循环也首先从东方开始,所以东岳泰山又称岱宗。岱,是指循环代谢;宗,就是尊长。五岳之中天地先机首发东岳,因此泰山被称为五岳之首。岱宗又是东方区域各诸侯国的政治中心。所以,摄政帝虞舜把泰山作为首次巡视的第一站。虞舜以“柴祭”的方式祭完泰山后,又按次序望祭泰山以外的东方山川。然后召集东方各路诸侯,协调政务,校正四时节气,统一音乐、法律、尺度、斛斗、斤两;修订了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种礼法;统一了思想,加强了团结,增强了中央帝国的凝聚力。  这一年的五月,舜去南方各诸侯国视察,到达了南岳衡山;八月,舜到西方各诸侯国视察,到达西岳华山;十一月,舜到北方各国视察,到达北岳恒山。虞舜在衡山、华山、恒山所行的各种礼仪,都如同二月在泰山所行的一样。  每次巡视回到帝都平阳,舜都用一头公牛作为祭品,到尧的太庙举行祭礼,告慰先祖。  从此以后,舜每隔五年进行一次巡狩,四方诸侯都分别在泰山、衡山、华山、恒山朝见舜,向舜报告政绩。舜谨慎考察,论功行赏。五年巡狩,遂成制度。 舜为什么要殛鲧于羽山?  凭心而论,鲧治水是十分卖力的,但是,由于自己的拿手好戏是搞建筑,在四岳推荐、尧启用他治水的时候,他改变不了由来已久的思维习惯,采用筑城堵水的方法,至使水越治水患越凶。《国语·周语》说鲧“称遂共工之过。”意思是鲧采取填塞和堵截的办法治水,这是对共工故技的重演。鲧治水多年,水患未除尚且罢了,难于得到宽恕的是鲧的刚愎自用和骄横。  舜掌管朝庭政务,大臣们个个拥载,有三个人却耿耿于怀。一个叫讙兜,一个是共工,一个就是鲧。讙兜也就是被人们称为“浑沌”的,生性野蛮顽劣,喜好行凶作恶;共工荒淫无度,玩忽职守,被帝尧免了职;他们三人都出身帝胄贵族,对帝尧破格启用出身平民的舜极为不满,怪怨帝尧拿天下让给一个山野村夫是老来糊涂,说帝尧欲将帝位传给女婿而不传给儿子丹朱是内外倒置。  《白话插图三海经》(任孚先、于友发著)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说讙兜、共工、鲧三人到平阳找帝尧理论。鲧问帝尧:“帝一向是十分圣明的,这次为什么糊涂到将天下让给山野村夫?”帝尧不悦:说,天下者,本就是天下人的。我取人,只问才德,不问贵贱。如果才德兼备,即便是个匹夫,又有何妨?如果才疏德薄,即使是个贵胄,也万万不能把天下传给他。”鲧气鼓鼓道:“帝拿了天下传给匹夫,请问这是效法何朝何帝?”帝尧道:“不必问效法何朝何帝。我只问做天下君主的人,是否德才兼备,仁义均有。”鲧听了,怒气更大,口不择言地说道:“古人说,得天道的人才可以称帝,得地道的人就可以成为三公。我就得地之道,何以不令我作三公,倒反叫匹夫作帝?”  鲧治水不力帝尧尚未追究,而今又出言不慎,毁谤虞舜,对帝尧大不敬,帝尧十分恼怒。没几天,帝尧接到报呈,鲧治水所筑堤城垮了大半,洪水滔天,人畜死伤无数。帝尧命令舜与大司农去查明原因回报。舜稽首领命。  舜和大司农一行逢山过山,逢水过水,晓行夜宿。由于洪水成灾,野兽蛇蝎觅食困难,舜遭遇过狼群,遭遇过虎豹,遭遇过毒蛇侵犯,舜都一一战胜了它们。当到达大麓的时候,山深林密,天气燥热,黑云低垂,狂风怒号,雷声炸响,山崩地烈。一行人如同进入了幽幽地狱,非但对面不见人影,连说话也听不见。大司农与随行人都吓得瑟瑟发抖,舜却镇定自若,叫后人之手牵住前人衣裾以免失散,众人相牵而行,终于走出了大麓。  《尚书》记载:舜“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史记》说:“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两本史书所记载的就是舜为考查鲧治水情况而心揣王命,在烈风雷雨中头脑清醒不辱使命这件事。  虞舜亲眼目睹了由于鲧治水不力,所筑九仞之城垮塌,田园水没,浮尸遍野的惨景。回平阳后,便如实向帝尧作了汇报。帝尧痛心疾首,长叹连声。问众臣对于渎职殃民的鲧应该怎样处理?因为起用鲧治水是四岳极力主张的,四岳这时自然作不得声。舜与皋陶一致认为鲧非但是造成洪灾浩劫的罪魁祸首,而且与讙兜、共工有谋反之心,应该明正典刑。舜提议派德高望重的老臣祝融前往殛杀。帝尧接受了舜的意见。后来祝融一路寻访鲧到了羽山,用尧亲赐的宝刀杀鲧。宝刀穿腹而过,将鲧钉死在一株大树上。  舜帝毕生重教化,反对任意诛杀。对鲧的处置却主张明正典刑,其目的还在于告诫人们:在洪水泛滥的非常时期,必须排出一切干扰,举全国之力,尽快解民于倒悬。 怎样理解舜惩治“四凶”?  《史记·五帝本纪》载:“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顺,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此三族世扰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魑魅,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这段史实是说:先前,黄帝有不肖之子,他们不仁不义,以行凶作恶为氏,残害百姓,冥顽不化,是不知是非善恶的榆木疙瘩,天下人嗤之以鼻,呼为“浑沌”。少皞有不肖子,诋毁诚信,打击忠直,强词夺理,粉饰恶迹,因为他们专门颠倒是非,天下人称之为“穷奇”。颛顼帝有不肖子,头顶生疮,脚底流脓,不懂人话,不做人事,玩劣到了无药可救的程度,被天下人称为“梼杌”。长期以来,这三族恶徒肆无忌惮为害天下,虽然恶贯满盈,可是谁都拿他们没有办法。对于这股祸水,帝尧碍于种种不便,也未能将这三大凶族除掉。炎帝的苗裔缙云氏亦有不肖子,贪财越货,贪吃好喝,天下人唯恐避之不及,呼为“饕餮”。混沌、穷奇、梼杌、饕餮合称为“四凶”。虞舜忍无可忍,将这四个家庭全族流放到离帝都平阳四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让他们在那里抵御魑魅,(传说魑魅是山林中的妖怪,人面兽身,四足,好惑人)。虞舜大刀阔斧地清除了国家内部的隐患。经过这次严厉整肃,四门肃穆,老百姓拍手称快,都高兴地传唱着:真好啊,没有凶人了啊!”  据分析研究,舜除四凶应该是在担任司马期间。亦即是尧命舜“纳于百揆”“宾于四门”的时候。  《史记·正义》云,“浑沌”即驩兜的象征。驩兜一属仰仗自己是王子王孙,目空一切,肆无忌惮为害天下,恶迹流被深远,被后来的人写成了神话中的怪兽。《神异经》这样写道:“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熊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混沌。”  《史记·集解》则说“穷奇”是共工氏的象征。关于共工氏,《史记·正义》云:毁败信行,恶其忠直,有恶言语,高粉饰之,故谓之穷奇。”《神异经》则说:“西北有兽,其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  有人说“梼杌”暗指禹的父亲鲧。因为鲧仗着是帝裔,很骄横,自肆天下无双,目空一切,不听诏令,不可一世,难于训教。《神异经》说:“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一名傲狠,一名难顺。”  《史记·正义》说“饕餮”是“三苗”的象征。三苗是缙云氏的后代。《神异经》说:“西南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性狠恶,好息,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强者夺老弱者,畏群而击单,名饕餮。”  由此可知,“四凶”所代表或是所象征的是邪恶,是人所深恶痛绝的异类。正如《庄子》在一则寓言中就“混沌”所表达的意思说:无七窍者方为混沌,有七窍则为人。无七窍混沌活,有七窍混沌死。混沌死则由死而为人,人活则混沌死——既然已经是人,就不应该是一个糊涂蛋。因此,虞舜将“四凶”流放到边远的地方,此举大得人心。 虞舜做过司空和司马吗?  司空和司马以及司徒都是官名。尧让舜主管教化,布施五典之教,因此研究《尚书》《史记》的学者都说尧让舜最初做的官是司徒。  《辞海》解释司徒说:官名,西周始置……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辞源》则就司徒解释说:司徒即司土,殷代官名,主管教化的官,为天子六府之一。可见,周时就有司徒,商时就有司土。我们没有必要去追究表面的官称,而应该搞清楚该官是管什么事。尧要舜主管的是五典教化,而舜启用“八恺”掌管土地,这就说明虞舜的职能是既管教化,又管土地,这恰恰就是西周时“司徒”的职能。  《尚书·尧典》载:舜“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由于舜担任司徒恪尽职守,华夏太平,世风为之一变,因此,尧又要舜总理百官,管理天下万邦政务,考察所有政府官员的业绩。舜兢兢业业,终日乾乾,勤勤恳恳,因此百官都能听从他的命令,纷乱复杂的政务经他管理都变得井然有序起来。由于舜尽职尽责,政绩斐然,帝尧十分满意。就进一步委以重任,要舜负责警卫平阳宫垣四门,负责保卫京畿之地的秩序和安全。这就相当于要舜担任中央帝国的卫戌部队总司令。与此同时,舜还兼任国家的迎宾长官,代表天子,迎接前来朝觐帝尧的四方诸侯、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酋长以及各方宾客。九夷之国来朝,虞舜迎于东门之外;八蛮之国来朝,舜迎于南门之外;六戎之国来朝,舜迎于西门之外,五狄之国来朝,舜迎于北门之外;宾客毕至,来者若云,舜招待得体。各方诸侯有的原来只听过舜的名字,没有见过这个人,现在亲眼见了舜的威仪,听了舜的谈吐,目睹了国都官垣威仪赫赫,明堂四方端庄肃穆,对舜佩服得五体投地。从而对帝尧领导的国家无不肃然起敬。  根据舜所负责的工作,于是王宝琳先生在《尚书·现代版》中就说舜做了司徒以后,又被尧用做司空,后来又做了司马。  依《辞海》和《辞源》的解释,司空在西周之时是主管建筑、车服器械制造,在东汉时主管水土和营建,在春秋战国时则主管工程。而司马在西周时掌管军政和军赋,汉武帝时则罢太尉置大司马;由此可见,司空与司马在各个不同的朝代的职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何谓五典之教?  《尚书·尧典》载:舜“慎徽五典,五典克从。”  《史记·五帝本纪》载:“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  《尚书》与《史记》记载的是:尧要舜负责推行五典之教,舜便谨慎地理顺五种伦理道德,用五种伦理道德去教育臣民。臣民们都能听从舜的教导而不违背。  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后,舜带娥皇、女英到了女为水历山。舜告诫娥皇、女英,降下尊贵之心,遵守为妇之道,要以一个平常人的身份与家人,与他人相处。舜常常化导别人,要做好别人的父亲,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想做个好母亲,就必须慈爱、和善、富有同情心;要做个好儿子,就要孝顺,尽心地奉养父母,孝亲敬长,善待兄弟;要做一个好兄长,就要友爱、团结、亲近;要想做一个好弟弟,就必须恭顺谨慎而有礼貌;要想做一个好丈夫,就必须对妻子谐和,亲睦,体贴;要想做一个好的妻子,就必须有温柔的情感,柔软的心肠,深沉的爱。邻居之间要和睦,要保持友好关系;朋友之间要真诚;治家要勤俭;为国效劳要忠心耿耿;做人一定要讲究仁义道德。尧帝从两个女儿那里进一步了解了舜的为人。因此,决定任命舜做主管教化的官,也就是做“司徒”。  帝尧看到,所谓治理天下,九九归一,还是以民为本,即是治理生民为本。人为血肉之躯,常为食、色、货、利所惑,倘是不抓教化,伤风败俗之事就会层出不穷。舜生在民间,长在逆境,让他去教化和治理民众,既发挥了舜的强项,也是治理天下的当务之急。  所谓五典之教,就是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化。即是要使天下苍生都能够信守和履行“做父亲的应该仁义,做母亲的应该慈爱,做兄长的应该友善,做弟弟的应该恭敬,做儿子的应该孝顺。”  虞舜深明上行下效的道理。做司徒以后,狠抓了对贵族子弟的五常教育。他将帝尧的血亲九族集结起来,联系先代君王的德治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十分透彻地讲解君臣之间、朋友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兄弟之间必须遵循的道德原则。要求他们不仅要懂得这些道理,更重要的是切实按照这些道理去做。  为推行五典之教,舜做司徒时大胆举贤任能。《史记·五帝本纪》载:“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说颛顼高阳氏有八个德才兼备的儿子,做了很多好事,威望很高。人们称为“八恺”。帝喾高辛氏也有八个德才兼备的儿子,他们利物惠民,口碑很好,人们称为“八元”。“八恺”“八元”十六族优良的族风、家风代代相传,美好的声名从未岁月更替而受损伤。可是他们没有得到举荐,因此没有得到尧的重用,被无声无息地埋没在民间。舜做司徒后,就大胆启用了“八恺”,让他们主管后土,全面负责各方农林事宜。“八恺”勤奋工作,走遍天下,调查各地水土资源,根据天地时序变化,调动各地农业生产,干得十分出色。舜又启用了“八元”,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到四方教化万民,推行五典之教,使四方家庭和睦,邻里相待真诚。  虞舜身为司徒,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凡是自己说了的,就一定努力做到。他中道仁和,贵在笃实的人格力量,终于赢得了皇族的支持,得到了天下的肯定。赢来了华夏太平,世风大变。 舜摄行天子事前做过些什么?  《史记》载:“舜年二十而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贱帝位。”那么,舜在三十岁被尧举用后至五十岁摄行天子事这二十年中干了些什么?  要了解舜的这段历史,我们十分必要先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关于国家;二是关于官的称谓。  国家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以前说是夏代。可是,2000年6月公布的山西省襄汾县境内发现了尧舜古城遗址,专家们认为,中国国家的起源应该比人们原来认可的夏代早上一千多年,即是五帝时期已经有了国家。  据《史记》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实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豸区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由此可见,黄帝时期已有了军队。而到了帝尧时期,有了管理各方事务的官吏,比于四岳、天官、共工等。现今考古又发现了尧舜古城。  所谓国家者,古代诸侯称国,大夫称家。《孟子·离娄上》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赵歧注:“国为诸侯之国,家为卿大夫之家。”后用“国家”为国的通称。由此知,尧舜时代国家已经形成。  对官的称谓,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尧舜时期的“四岳”,史学家历来认为是管
24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画是谁演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