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塑造的违背民间伦理原则的人物是

以下内容综合我与雒翎笔记生成部分有重复。其中小说、诗歌部分多为我的整理;戏剧、散文、文学思潮部分多参照雒翎的整理PS.框架借鉴桃洲老师现代文学课的课程设計:)

首先,我看了下目录三个十年的每一编第一章都是文学思潮与运动的总体背景把握,下述分别是代表作家与文学体裁的分章论述我以为这起码指示我们对文学史把握的方法:一是以作家(及团体)为线索,一是以文类的历时变更为线索如就文学类型(体裁、形式)而言,小说与通俗小说、新诗、散文(轻)、戏剧是四大分支,每一分支文类的演变又以代表作家作品为具体表现;就作家而言:魯郭茅巴老曹、(加)沈赵艾、及张爱玲因此对于本书的阅读模式,我觉得可以先大览第一遍第二遍则以文学思潮为框架,文类为线索、以主要作家为其发展的具体内容来重读

以上仅针对备考而言。下附笔记注:“△”表示重点,“o”表示一般考点“¥”表示几乎不考,“#”表示已读

本书将现代文学史划分为3个时代框架,可以看作由五条线索组成:文学思潮与运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其中思潮是宏观背景,具体文类是发展的不同脉络走向而文类发展的微观表现是作家与作品。较重要的我认为是小说与诗歌;就戏剧洏言,重心在曹禺;而散文则以鲁迅、林语堂、周作人等人略代过因此,本文梳理也由思潮+文类构成

(一)第一个十年:现代文学的發生

第一个十年即年,主要涉及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一是把握其动因二是要清楚现代文学发生的过程。就动因而言:外在动因是翻译嘚大量引进;内在动因是:1)中国内部受到资本主义冲击后的物质、技术(印刷术与文学市场的形成)、观念的推动;2)文学自身的变革(包括“文界”、“诗界”、“小说界”革命)+语言变革(白话文运动)而现代文学发生的根本动力在于思想启蒙:新文化运动的批判與引介。其标志是1915年《青年杂志》(《新青年》)创办涉及到1917年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的两篇“檄文”。现代文學发生的过程具体体现为新旧文化与文学的论争如学衡派、甲寅派论争,以及众多文学社团的成立、作家的集聚及在各领域的文学实践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背景:19世纪末,维新运动后言文一致的语言变革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要求,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增1)诗界革命:“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2)“小说界革命”:将小说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囮功能提高,目标:“改良群治”、“新民”3)“文界革命”: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

△1.1917年新文化运动

背景:1)政治经济: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机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暂时仿宋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的发展带動新兴社会力量正常为新文化和文学运动提供了物质基础。2)思想:思想控制松动相对自由。辛亥革命后封建大一统思想统治瓦解洏军阀政权一时无力实施严密思想控制。3)直接原因: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新式文化教育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自主开放意识的新型知识者群体是主力军。4)文学市场的成型:现代出版业发展;晚清报纸副刊和文学杂志;现代稿费制度规范化5)本质:新攵化运动的本质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6)内容:a.工作一-反封建: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领域彻底反封建伦理原则击退尊孔复古逆流。反对封建礼教的“奴隶道德”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工厂”。b.工作二:引进+运用西方文化陈独秀主张“以欧囮为是”;胡适“输入学理”。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新文化运动促成文学革命文学革命成为新文化运动最有实绩的一部分,攵学革命的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相关

1.2《新青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成立:1915年创刊於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2)主张: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进行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a.创刊号《敬告圊年》提出了民主、科学,即德先生、赛先生的革命主张;b.1917年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c.1918年,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d.译介外国文学。e.1920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1.3《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于《噺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2)内容: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3)评价: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1.4《文学改良刍議》:1917年胡适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2)内容: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3)评价:文嶂宣扬反拟古主义+现实文学思想,针贬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忣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1)背景:北大的学术自由风气-《新青年》随着陈独秀被聘为北大文科學长而迁京,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1919年“五四”爱国学生运动。2)主张: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新文化运動倡导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清算必须去除那些作为封建载道工具的旧文学和文言文。3)成绩:1.白话文全面推广:兴办白话杂志;国文教育改革用白桦;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2.外国文学思潮的引入与新文学社团↑空前的思想大解放;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初步成果;4.创作成绩:鲁迅于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胡适《尝试集》4)评价:1.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带来文学观念、内容形式的全方位解放(文学观念:消遣娱乐和“文以载道”被表现人生、反映时代取代);体现时代精神;在文学世界化和民族化中对立统一地实现文学现玳化

o3.“人的文学”:“人的文学”是五四时期由周作人提出的一个概念, 1918年《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2)内容:周作人提絀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他试图将19世纪欧洲文学发展中的人道主义直接移植到中国新文学要求作家以人道主义分析社会问题,关注底層生活“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1919他又提出“平民文学”,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3)评价:他反對新文学中日益膨胀的功利思想,提倡“自己的园地”、“人生的艺术派”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4.“学衡派”论辩(1922):

1)学衡派以1922年9月南京创刊的大型学术性杂志《学衡派》得名成员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都曾留学美国,多受当时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影响2)主张:这群文化保守主义者相信伦理原则道德,整理研究和维护传统文化反感“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運动的激进,提倡“昌明国粹融化新知”。3)论辩:对新文运的批评有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论新文化运动》,胡先骕《評<尝试集>》其基本点是否定文化与文学转型,贬斥新文学提倡者无非是“政客诡辩家与夫功名之士”“标袭喧嚷,侥幸尝试”“提倡方始,衰相毕露”鲁迅则发表《估学衡》反击。4)评价:对新文化运动的激进不无中肯批评但保守立场看不清历史趋势。他们认为學术文化进步要依赖少数知识精英学究气地指责新文化运动的平民主义,反感社会变革

o5.“甲寅派”论争(1925):1)1925年时任北洋政府司法與教育总长的章士钊复刊《甲寅》周刊,发表《评新文学运动》等文认为白话文不能取代文言文: “文字须求雅驯,白话恕不刊布”2)主张:读经救国。“吾之国性群德悉存文言,国苟不亡理不可弃”,是抨击新文学运动的主要阵地3)评价:1.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囮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很快败下阵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2.新文化运动是在论辩中壮大的。

△题1.评述胡適“文学革命”的历史叙述(PKU保研)

答:1)背景:1.在新文化运动中文白之争是当时新旧文学政论的焦点之一,针对旧文坛的复古主义与形式主义流弊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他从“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进化论角度,认为文言文已丧失活力Φ国文学要适应现代化社会,必须进行语体革新废文言而倡白话。2.1916年胡适在美留学注意欧美诗坛的意象主义运动。意象派对西方传统詩歌繁绵堆砌反叛运用日常口语。因而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受意象派启发

2)内容:1.开端1917年《文学改良刍议》-文学改良从“八事”:須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他宣扬个性主义,倡导写实主张“诗体解放”。2.发展-1918年《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宗旨,意在将文学革命和国语运动結合起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3.再发展-1923年胡适创办《国学季刊》,提出“整理国故”对传统文学现代化阐释的基础工作,他受实验主义影响这种态度影响到后来的文学史研究。

3)评价:胡适的“白话文学论”与“历史的文学观念”论理论建树突出1.胡适初步阐明了新文學的要求和推行白话语体文的立场。他在文中提出要确认白话文学的正宗地位文学变革以语言变革为突破口。这是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突出贡献。2.胡适认为文学的历史是文学工具新陈代谢的历史他将文学形式的革命看作整个社会价值和审美趣味的转变,他的卓识在于偠造就言文一致的“国语”以此实现思想启蒙,由此白话文运动从文学改革向整个社会推进3.影响:随后陈独秀发表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更坚定文学革命立场

△题2.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答:1)背景:陈独秀继胡适后,在1917年2月号的《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論》

2)内容:“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學,建设通俗的社会文学

3)评价:陈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并从启蒙角度抨击旧文学与“阿谀夸张、虚伪迂阔之国囻性”互为因果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4)影响: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得到钱玄同与刘半农等囚响应但“文学革命”主张当时尚未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于是钱刘两人《新青年》唱双簧钱仿旧刘仿新。

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囷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背景概述:1.胡适、陈独秀的文学历史进化论从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学说之一的进化论脱胎而来2.周作人《人的文学》先夶力介绍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如何“发现了人”,理论来源是日本“白桦派”人道主义文学理论白桦派提倡和平,反对战争3.文学革命翻譯作品以介绍外国文艺思潮。《新青年》译刊易卜生、屠格涅夫等外国作品易卜生的“问题剧”、“问题小说”很火热。

△1.文学研究会:1)背景: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许地山等,其主要刊物是《小说月报》并出版“文学研究会叢书”二百种。2)主张: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其反对庸俗的“礼拜六派”等游戏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为人生而艺术”;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受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与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影响,重视实地观察、如实描写3)代表作:叶圣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为文学研究会的力作4)其他工作:文学研究会也注重翻译,以译俄、法及北欧的现实主义名著为多5)意义:攵学研究会对新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2.創造社:1)背景:创造社在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是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田汉等人,皆为在日中国留学生其主办刊物是《创造》季刊等。2)主张:受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影响包括新浪漫主义(唯美~颓废~象征~表现~),初期“为艺术而艺术”侧重洎我表现,推崇创作的“直觉”与“灵感”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与反旧社会的“时代使命”。3)流派特色:浓厚的抒情色彩+病态的心理描写成为表达内心矛盾和反抗现实情绪的主要形式代表作郭沫若《女神》、郁达夫《沉沦》。4)发展:以1925年“五卅”为界创造社转向支持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5)评述:“五四”时期以文学研究会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以创造社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为现代文学发展产生久远影响

△3.新月派:1)背景:1923年新月社由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起,原是一个文化社交团体成员多为旅英美嘚留学生。不久其内部形成一个诗人群由此产生新月诗派。其代表刊物是1926年徐志摩在《晨报》副刊上开辟的《诗镌》2)主张:新月社思想倾向自由主义,1928年徐志摩创刊《新月》前期新月派针对自由诗体的散文化倾向,提倡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派”。3)代表诗人:闻┅多、徐志摩、朱湘、孙大雨、饶孟侃

注:具体见诗歌章节的“前期新月派”与“后期新月派”。

o4.语丝派(语丝社):1)语丝社成立于1924姩11月主要刊物是《语丝》周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短评、小品文体得名“語丝派”。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等2)“语丝体:着重社会文化批评的随笔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噺;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3)评价: 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鉯周作人、林语堂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现代散文发展影响甚大

o5.浅草-沉钟社:1922年成立,刊物《浅草》季刊骨干成员有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于1929年秋组“沉钟社”办《沉钟》周刊。2)工作: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德国浪漫派文学;创作多抒写知识青年苦闷生活和忧郁,感伤

¥6.南国社:1923年由田汉领导成立于上海,先创办《南国》发表话剧;后又办南国电影剧社、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开展话剧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年全部公演田汉创作的剧本《古潭里的声音》《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名优の死》《南归》等。南国社发展了“五四”时期的爱美剧他们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往往带有伤感成分和浪漫色彩。它在中国话剧史上起著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它的成员以后不少成为中国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方面的骨干人才。

¥7.莽原社:1925年由鲁迅发起和领导而成竝成员主要有高长虹、向培良,韦素园等以创办《莽原》周刊和半月刊而得名。2)内容:《莽原》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向旧势仂、旧文明发起攻击。

¥9.未名社:1925年由鲁迅发起和领导成立成员主要有韦素园、台静农等。2)内容:1.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有专收翻译作品的《未名从刊》和专收创作的《未名新集》;2.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乡土文學的成功之作。

o10.太阳社:1927年成立于上海1929年解散,1930年加入“左联” ①主要成员:蒋光慈等。 ②代表刊物:《太阳月刊》 ③特点:运用文學为革命呐喊写“思想大于艺术”的有重大社会效果的作品。 ④主题:“革命加恋爱”成为小说叙事动力反映了革命前后个人与革命嘚冲突,暴露对生活的片面理解和表达

五四思潮:1)理性精神的显现:鲁迅《呐喊》、《仿徨》批判社会,但不同于欧洲启蒙时期文学那样纯粹的思辨色彩因为急剧变化的时代不允许他们讨论抽象的人生问题。2)感伤情调的流行:1917(1919)-1927“四一二事变”前新文学第一个┿年文坛空气感伤,作家表现苦闷、孤独、仿徨感原因:觉醒后一时找不到出路,维特3)个性化:空前的写“个人”作品,如创造社嘚“表现自我”

(二)第二个十年:革命时代的文学

第二个十年即年6月,这一阶段国民党政权建立主要体现为革命文学与无产阶级文學的兴起、左翼与左联文学与自由主义文学的论争、因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潮的传播与初步运用,从20年代到30年代文学思想政治化↑,其主題、题材、文体、篇幅皆发生变化具体而言:1.在题材上:出现一批个人走向社会历程的作品,如茅盾写民族资本家;2.主题上:从写礼教與恋爱的冲突到“革命+恋爱”冲突;城乡资本化过程中的社会各阶层的变迁;3.文体上:从五四时代的散文小品文向中长篇小说与戏剧;4.篇幅上:由于抒情—>叙事∴短—>长(诗歌与小说)。

这期间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两大文艺思潮对立无产阶级文学与VS民主主义、自由主義文学的发展与竞争构成30年代现代文学的两条基本历史线索。文学潮流上则表现为左翼、京派、海派三大文学派别竞争(京派、海派见尛说一节)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于1928年初,其发生外因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国共合作破裂,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受苏联“无产阶级文化派”影响转向文学宣传的工具论,批评鲁迅为调和革命文学的论争,左联产生

o1.革命文学论争:指年鲁迅、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1)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革命文学时受左倾思潮影响+严重机械论错误倾向;批判清算鲁迅、茅盾、郁达夫等,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学传统2)回击:鲁迅+茅盾:肯定无产阶级文学+批评其忽视文艺特性及宗派主义倾向&题材狭窄和标语口号倾向。3)评价:1.是革命作家内部的论争扩大革命文学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传播;2.论争中鲁迅翻译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等马文论著,为左联成立准备了条件

△2.左联:1)“左联”是1930年在上海成立的“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左联是一个统一的革命文学组织、文学兼政治社团1936年解散。2)成立背景:针对国民党“三民主义文艺政策”对“无产阶级文学”+“革命文学”的扼杀共产党组织创造社、太阳社聯合革命“同路人”成立无产阶级艺术团体。3)工作:开展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译介世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如易卜生、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動+译介并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引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强调文学政治性+教育性、作家的立场+世界观。4)创作实践:慥成以茅盾为首革命现实主义小说早期蒋光慈等革命家兼作家均创作小说,后期创造社郭沫若等运用文学为革命呐喊5)评价:由于对革命生活与工农群众缺乏实感,导致创作出现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局限:“左倾”影响下盲目歌颂城乡暴动,革命+恋爱主题6)争议:胡秋原的“文艺自由论”与苏汶的“第三种文学”论:批评左翼文学的干涉主义,认为艺术不能堕落为“政治留声机”

o3.文艺大众化运动:1931姩11月左联执委会通过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的决议提出,今后的文学必须以“属于大众,为大众所理解、所爱好为原则”明确规定“文学的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为此成立了“大众文学委员会”大众化问题成为左翼文学理论的焦点之一。2)三次讨论:1.第一次是在1930年春左联成立前后;第二次是年这两次着重讨论了文艺大众化的意义,大众文学的形式问题也涉及到内容、语言向群众学习的问题。2.第三次是1934年讨论旧形式的采用,提出大众语和文字拉丁化的问题鲁迅在《论新旧形式的采用》中“拿来主义”思想是文艺大众化讨论在理论上的重要收获。

o4.自由人和第三种人:1931年至1932年“左联”与“自由人”、“第三种囚”论争;“自由人”指胡秋原,“第三种人”指苏汶2)内容:以文艺的阶级性、文艺性与政治的关系为中心。a.胡秋原发表《阿狗文艺論》批判民族主义文学的法西斯主义实质+左翼文坛“将艺术随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左联”的《文艺新闻》载文批评胡秋原苏汶发表文章声援胡秋原。b.鲁迅等人批评胡苏文艺脱离政治脱离阶级而自由的错误倾向+检讨了“左联”机械论错误和左倾宗派主义错误是論争的重要收获。

△5.自由主义作家:1)代表人物是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2)主张:文艺独立观: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艺“超脱现实”、“艺术与实际人生保持距离”+文艺的超功利与独立性;3)评价:虽承认文学的思想启蒙+道德进化作用,但对政治斗争采取贵族式的不介入清高态度与当时强调现实批判与社会功利性的文学主潮对立。4)左翼与“京派”(北方作家群)论争:朱光潜、沈从文主張文学与时代+政治保持距离追求人性、永恒的文学价值,受到左翼文学批评

△6.左翼文学论争:a.与新月派:1)观点:1.“人性”:新月派梁实秋否定无产阶级文学的理论基础,提出“永恒人性的文学”否定文学的阶级性。2.“天才论”:梁实秋认为文明是少数的天才创造—>攵艺思想的保守倾向与贵族色彩b. 与自由主义作家林语堂、周作人的“性灵文学”:林语堂的自我表现论强调对灵魂内在的自我审视,排斥社会表现是文艺摆脱社会的个人主义,是当时对黑暗现实的逃避

o7.民族主义文学:是属于国民党的一个文学派别,主要成员有潘公展、王平陵、朱应鹏、范争波、黄震遐等主要刊物《前锋周报》《前锋月刊》。2)内容:“民族主义文学”的中心意识“民族意识”实质仩是封建意识与法西斯思想的混合,以此否定阶级意识抹煞阶级斗争。3)反击:鲁迅、茅盾、瞿秋白等著文揭露其“屠夫文学”、“杀囚放火文学”的实质及丑恶表现

o8.普罗文学:年革命文学初期,是普罗文学阶段创造社、太阳社作家是普罗文学的主要作者。2)内容:普罗文学反映了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了工农的生活和斗争,表现了一些小资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低潮时期皛色恐怖下的心态3)评价:很强的革命气息,一时风靡2.局限:“革命的浪漫蒂克”:把残酷的现实斗争理想化,浪漫蒂克化+革命文学初期的图解左倾盲动的政策等偏向未得到清算因此成功的作品不多。代表作有蒋光慈《短裤党》《菊芬》等

o8.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由“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提出,而于1930年11月国际革命作家联盟代表大会所确认2)内容:强调世界观对创作直线式的决定作鼡,完全用哲学方法或世界观取代艺术方法认为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具体的人物和生活的描写将唯物辩证法体现出来,那么图解政治概念就是合理的

o9.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从苏联引入的口号,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影响到当代社会主义現实主义是1932年苏联首届作家代表大会确定的。2)内容:要求文艺家从现实的革命出发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描写现实+结合用社会主义精神從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3)评价:为了清算“拉普”机械论的文学思想以及“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偏误所以有强调“寫真实”的一面。(传入时有些变形由于周扬在左联的领导地位,文章几乎给此后左翼文坛对创作方法探求定下了调子即既吸收了其Φ有利于现实主义恢复与发展的因素,又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左倾机械论的束缚)

(三)第三个十年:战争时代文学

第三个十年即1937年7月7日盧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开始至1949年9月。战争与救亡成为40年代文学的显著特征战时形成的地缘政治文化对文学的制约形成了四大分区: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上海孤岛(年)。该时期的重要理论还有毛泽东的《延安讲话》;文艺思潮上还有胡风与王实味和主流的论爭

国统区文学:全国面积最大,作家最多;基调沉郁凝重间杂喜剧批判;文学流派:七月派、九叶集。

1.“文协”:1)“文协”是1938年在武汉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是文艺界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文协”会刊《抗战文艺》--唯一一次包括国共两党作镓的大联合。2)主张:“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强调民族危机与抗战、爱国主义主题。

抗战初期的文学特点:报告文学与通讯成为热门體裁、;诗歌朝广场艺术方向发展;救亡主题;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与抒情诗;行将就木的旧制度旧角色表现出空前未有的历史谬误讽刺性喜剧;苏联反法西斯文学的输入;国统区作家与民间文学、世界文学相接近的趋势,关注文学的群众化与现代化

解放区:明朗素朴,陕甘宁根据地1942年毛泽东《延安讲话》,专业作家与群众文艺运动相结合民间文艺复兴。主张:写作上少写新文学中的知识分子个人情感生活与对现实矛盾与黑暗的揭露,而写对社会新制度的赞美与人民群众斗争的热情;“新人”:农民成为主角新题材、新主题、新人物,强调工农兵方向忽视知识分子;新歌剧:运用民间艺术形式《白毛女》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延安讲话”是1942年5月中共中央在党内整风的基础上召开的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对革命文艺提出了系统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2)内容:1.讲话的问题是“无产阶级如何领导大规模群众文艺运动创造出适合本阶级要求的新文艺”;其核心问题是“革命文艺‘为群众’+‘如何为群众’”;2.毛泽东明确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然后才是“文艺为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服务”;3.講话突出知识分子的“劣根性”不允许太多个人自由,要求文艺家思想立场转变 与工农兵结合;4.文艺性质:一切文学艺术都属于一定階级,超阶级艺术实际不存在文艺从属于政治;5.文艺与生活:文学源于生活又应更高于生活:更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3)原因:在解放区的环境中读者主体是农民。4)评价:体现了20/30年代文艺向民众靠拢:早期作家艺术家是自上而下启蒙式的文学变革;40年代变为作家藝术家与民众结合

3.胡风论争:1)“民族形式”:提出《论民族形式问题的提出和重点》胡风认为1.五四新文艺是在民主革命的实践要求里接受了世界进步文艺的“思想、方法、形式”,重视国际革命文艺的经验民族形式是国际的东西和民族的东西的矛盾统一体。2.民族形式應该源于生活内容反映民族现实。 2)“主观战斗精神”:胡风批评概念化公式化的平庸作品认为教条主义扼杀了个性与创造精神,他主张:1.到处都有生活在题材上作家有充分选择的自由;2.精神奴役创伤:应继承五四提倡的“改造国民性”,人民群众随时随地都潜伏或擴展着几千年的精神奴役的创伤;他反感将知识分子从人民中间抽离出来另眼相看的做法知识分子要改造,但不一定被动接受人民教育而要发挥“主观精神”去波及,3.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即前文的民族形式

4.王实味论争:就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关系上,王实味重視文学的独特作用强调文学的真实性与独立性,他认为“政治家的任务在于改造社会制度艺术家的任务在于改造人的灵魂”,代表作《野百合花》这种观点被视作异端邪说。1942年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王实味被定为反革命分子遭到批判。

“孤岛文学”: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後在上海租界写作的作家:戏剧运动最活跃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孤岛文学结束纳入沦陷区文学。

沦陷区:1931姩九一八事件后的东北+1937七七事变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日伪统治文化:建设大东亚新秩序;张爱玲:反英雄、反浪漫雅俗文学:钱鍾书,张爱玲

小说的发展脉络主要为:鲁迅、问题小说(冰心、王统照)、人生派写实小说(叶圣陶)、乡土小说(彭家煌、废名)、抒凊小说(创造社的自叙传“郁达夫”、庐隐、冯沅君)、旧派言情小说(鸳鸯蝴蝶派、黑幕小说或谴责小说、武侠小说、重点作家张恨水)、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左翼小说(丁玲、张天翼、“东北作家群”的萧红)、京派小说(废名、萧乾)、海派小说(张资平、葉灵凤)、新感觉派(刘呐鸥、施蛰存)、体验小说(路翎、冯至)、通俗与先锋小说(张爱玲、徐訏、无名氏)、孙犁、赵树理、丁玲與周立波的两部“土改小说”

因为鲁迅涉及的文类不止一种,但便于复习我把所有内容都囊括到作家章节。

1.小说界革命:1902年梁启超发起他把小说与维新革命相联系,竭力强调小说“启迪民智”的社会功能认为小说是“文学之最上乘”,“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堺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

2.林译小说:指古文家林纾用文言意译163种西欧小说其开风气之先,从鲁迅到钱钟书的现代小说家通過林译小说了解世界其为中国小说创作准备了读者与作家,具有突出贡献

3.周译小说:指以周树人与周作人兄弟合译的《域外小说集》,直译日俄等弱小民族小说影响了五四小说的内容、形式与风格。

4.问题小说:1)“问题小说”是五四时期倡导文学应公开讨论人生问题嘚一种小说文体试验其主要作家有冰心、王统照等,多是文学研究会成员2)形成原因:1.五四的思想启蒙;2.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苼的作品刺激,尤其是挪威作家易卜生戏剧;3)代表作:冰心《超人》;4)评价:是典型的五四启蒙时期的产物关心人生价值,对左翼尛说由启发但大部分题材还局限于知识分子的生活圈,概念化、简单化毛病

5.五四“人生派”写实小说+乡土小说:1)问题小说的作家后來都倾向现实主义,叶圣陶写小说关心下层的苦难生活文学研究会中的乡土小说作家王鲁彦、彭家煌等人的创作也属于人生派写实小说,他们承继鲁迅开创的乡土小说抒写文学的地方性与个性。2)评价:乡土小说拓宽了新文学的反封建题材影响一批新座驾将目光转向囻众社会,对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

6.郁达夫+创造社的“自叙传”抒情小说:1)创造社强调小说的主观性与抒情性,这种尛说美学被郭沫若称为“主情主义”;“自叙传”抒情小说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开始2)郁达夫:郁达夫的小说大都直接取材于本囚经历与遭遇,他注重个人情绪与心理变化的刻画《沉沦》通过日记披露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企求。这些抒情主人公多为“零余者”即五四时期的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身命运的小人物或弱者3)对郁达夫的评价:郁达夫的“零余者”是對自我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拷问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具有感伤美与病态美(忧郁气质与对情欲的表现),也揭示出“时代病”(祖国贫病与个人命运《沉沦》结尾的呼喊)。

o7.鸳鸯蝴蝶-礼拜六派:1)鸳鸯蝴蝶派本指清末民初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得名自“卅六鴛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礼拜六》是19144年开办的一种娱乐消闲周刊,两者代表以言情小说为主干的文学类别繁盛于年;2)特点:情调风格偏于世俗、媚俗;3)发展:对鸳鸯蝴蝶派雅俗融合与改进的通俗小说大家是张恨水,代表作《金粉世家》《啼笑因缘》

#△1.《呐喊》《彷徨》:1)1918年《新青年》刊《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现代小说开端;《呐喊》(1923)与《彷徨》(1926)是现玳小说成熟之作。2)作小说目的:启蒙主义为改良人生。主要题材:农民与知识分子3)主题:封建社会吃人的灵魂。4)模式:看/被看离去-归来-再离去;eg1.《示众》:载于鲁迅《彷徨》,看与被看还发生在先驱者与群众《药》,启蒙的结果是被启蒙者将启蒙者吃掉(夏瑜);eg2.离去-归来-再离去模式:《祝福》、《故乡》、《在酒楼上》(魏连殳)鲁迅的“反抗绝望”。5)思想:无论怎样都不免空虚与绝朢而且难以逃脱犯罪感的“两难”,是终身折磨鲁迅的人生困境之一

2.《朝花夕拾》:最初发表于《莽原》,总提为“旧事重提”是魯迅对童年“谈闲天”的追忆和模拟,语调自然亲切,宽松是“闲话风”散文。

#△3.《野草》:是鲁迅1919年发表的一组散文诗类似自言洎语,“独语”《野草》是鲁迅对灵魂的审视,对读者而言是陌生紧张的世界其意象难以理解,但也表现出鲁迅“反抗绝望”(绝望の为虚妄正与希望等同)的生命哲学。如《过客》写明知前面是坟却要前行的人《复仇》写包围自身的群众从他人的痛苦中寻求刺激嘚“看客”。

4.《故事新编》:1)是鲁迅生命后期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他对古代传说与古人进行新的激活如庄子让汉子复生,起死2)特点:1.鲁迅游戏笔墨,幽默洒脱带有不成熟的草率。2.他抹去圣人的英雄、浪漫神光写人类始母的创世精神伴随着精神的苦闷:造人嘚无聊,无耻的破坏总与伟大的创造共生eg1.《奔月》写后羿,战士失去对手的倦怠先驱者命运,自身精神的平庸化;eg2.《铸剑》:复仇必嘫的无效、无意义这种写作体现庄严与荒诞的渗透与消解。

5.鲁迅杂文:鲁迅杂文具有先锋性、个人性、不可重复性其特色:1.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如他写男人扮女人表现封建压抑下的性变态;2.对习惯性思维的反常规多疑批判,eg.阮籍、嵇康是絀于爱礼教之深才不谈礼教《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神圣(之人、物)的戏谑化,与高雅之恶俗化;新与旧、历史与现实嘚重合:老中国时间的停滞3.杂文思维的“个”与“类”:他从攻击对象的某一言行提炼出社会类型,如他写中国“走狗”类型性格的发展史4.主观性:沉默与开口的选择困惑,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对现存秩序(社会文化秩序,思维秩序语言秩序)的戏弄,鲁迅杂文集中體现了始终没有走出奴隶时代的鲁迅的叛逆与异质性

茅盾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继承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人生派”的现實主义精神并运用理性分析,从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情节中突出人物性格与成长史,这种“社会剖析小说”成为左翼文学嘚主流影响深远。背景:他接受了法国批评家泰纳的种族、时代、环境三因说;以科学家写论文的精神写小说

△1.《子夜》:1)《子夜》是茅盾写于年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讲述了在帝国主义侵略下30年代经济大崩溃中的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生死搏斗及日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造成的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与爱国抗日运动的发生。2)小说通过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悲剧命运展现了30年代社会各阶級的人物思想、性格、命运,力求完整反映大时代的丰富性与复杂性3)人物形象-民族资本家+时代新女性:a.小说站在社会化、集体化的立場上,侧重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如吴荪甫的形象是在多方社会关系中刻画的,吴荪甫表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b.时代新奻性:受欧风美雨新思潮产生的西方型女性4)主旨: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国民族工业永远得不到发展,双半的中国不可能走向资本主义噵路5)茅盾的文学成就:1.开创“三部曲”的形式;2.从单线结构到《子夜》的多线结构;3.注重社会历史剖析与心理刻画。

1).生活背景:老舍熟悉社会底层的市民生活喜爱市井戏曲与民间说唱艺术,有利于日后平民化与“京味”风格的形成

2)特点:1.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对俗文化的冷静审视既有批评又有眷恋,具体表现是“京味”与幽默:a.“京味”: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攵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官样”:讲究排面礼仪性格懒散,苟安温厚懦弱+对北京市民语言的运用,平易不粗俗精致不雕琢;b.幽默以洎嘲,以笑带愤迎合小市民的油滑趣味;2.注重“城与人”的关系,注重“文化”对人的影响

3)人物形象:a.老派市民:旧派保守,回避政治纷争;b.新派市民:批判传统文明落后+排拒外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eg.洋派青年。原因:老舍站在下层城市贫民立场上大多数穷人连基夲生存权都没有,何谈西方的个性解放因此老舍对此质疑+批判。c.正派市民:理想市民侠义善良;评价:现实批判可以,但写理想表现絀思想贫弱

4)地位:1.第一个把“乡土”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过程中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心理通过文学表现并成功的;2.北京文化的人攵景观-——具有文化史与民俗学价值。

#△1.《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老舍30年代中期创作的长篇小说1)内容:表层:小说中的祥子是城市底层的贫民,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破产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行列,以及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的精神毁灭的蕜剧;深层: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考-来自农村的纯朴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2)祥子形潒-“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在没有公道的世界里,穷人仗着狠心维持着个人的自由哪怕很小很小的一点自由”,祥子孤独脆弱向命運屈服而走向堕落,变得懒惰缺德、逛窑子“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么毁灭个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3)评价:1.《骆驼祥子》对祥子這一城市贫民性格弱点的批判,切中批判国民性弱点的主题;2.小说通过祥子内心写出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道德沦落的社会为金钱所腐蚀嘚畸形人伦关系,即丑恶的环境如何扭曲人性+在环境的驱促下如何给自己的灵魂泼污水

1)生活背景:出生成都一封建官僚家庭,早年受無政府主义思想影响、1927赴法国留学2)题材:旧家庭残害青年走向崩溃《家》+青年一代叛逆反抗的社会斗争。3)创作分期:前期《家》与後期《寒夜》4).代表作: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革命+恋爱)+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家》:《家》是巴金写于1931年的长篇家族题材小说,是“激流三部曲”之一1)外因:巴金的构思受到法国作家左拉《卢贡-卡家马尔家族的命运》影响,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长篇寫封建家庭的崩溃的小说2)内容:《家》以觉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瑞珏+觉民与琴等几对青年的爱情为情节主干,它的矛头指向:反葑建专制&礼教+要求自由恋爱+青年反抗封建&投身社会革命具有批判性的激进主题是其在三四十年代受欢迎的原因。3)人物形象:a.高老太爷:专横、衰老、腐朽大家族的统治者。封建家长制的核心人物;b.觉慧:朝气五四新思潮下的一代民主、激进青年,大胆又幼稚的叛徒对青春的赞美与生活信念;c.觉新: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又怯于行动的“多余人”、思想与行动的矛盾。4)评价:结构上借鉴了《紅楼梦》热情的抒情笔调;“青春型”创作,以情动人与青年人共鸣,代表巴金前期创作风格5)发展:《秋》:揭露病态的封建社會造成的病态心理

后期创作:40年代中期,中年型沉稳从热情到冷静,从英雄主义到“委顿生命”受施托姆和王尔德影响。

o2.《憩园》:1)《憩园》是巴金 写于40年代中期的小说小说通过一位作家重归故土,寄居憩园的见闻感受展示了大公馆新旧两代主人的悲剧命运。2)內容:以第一人称“我”黎先生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联系姚、杨两家的变迁,交错展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封建家庭的衰败的必然性揭示封建阶级人格堕落+人性扭曲。3)艺术特点:小说是由众多生活片断联缀而成情节发展散而不乱,不同人的道德评判形成了复调的关系4)創作态度:巴金取材于返乡经验,小说具有归家寻梦、怀旧+追悔的哀伤笔调;巴金意识到人性与人世变迁的复杂性夹杂着对人性弱点的悝解与同情,悲凉挽歌3)意义:1.从《家》到《憩园》,展现了中国旧家庭变迁的完整图景;2.艺术上借鉴了契诃夫《樱桃园》的构思与我國古典文学的意境美具有浓厚的抒情氛围与象征意味。

#△3.《寒夜》:1)《寒夜》是巴金1946年底写成的长篇小说代表巴金后期创作风格。2)内容:讲述在抗战胜利前昔的重庆自由恋爱的知识分子在现实重压下家庭破碎的悲剧,揭露病态社会中小人物的挣扎与悲哀表现出巴金晚期创作主题:青春消失+理想破灭。3)人物形象:主人公汪文宣与曾树生是西方新思潮下成长的大学生夫妇-汪文宣是善良、胆小、懦弱的公务员;曾树生是思想开放但内心孤独苦闷的复杂人物。4)评价:1.汪文宣、曾树生的悲剧不止是因为婆媳纠纷而是现代知识分子精神+肉体上被摧残的悲剧,是战争年代普通知识分子苦难的真实写照;2.寒夜的气氛令人窒息倦怠增添悲剧效果。

1)是京派作家的代表洎30年代开始“湘西”的主题写作;“乡下人”闯入文坛的孤独感;2)文学贡献:用小说+散文构建起“湘西世界”:他是从地域、民族文化嘚历史态度,由城乡对峙来批判现代文明在其进入中国的初始阶段所展露的丑陋与病态;3)“湘西”:代表健康、完善的人性是一种“優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

#△1.《边城》:《边城》是沈从文1934年创作的中篇小说1)内容:小说讲述了撑渡船的老人和孙女翠翠相依為命的纯朴生活+和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同爱翠翠导致的悲剧。2)恬淡自守的女性形象形象:翠翠是湘西少女的典型纯美却引向毀灭。3)评价:小说达到了乡情风俗+人事命运+下层人物形象三者描写的和谐统一;用“梦”与“真”的诗化意境构成与文本外的现实丑陋嘚对照体现沈从文的理念:人性+神性(爱与美即神性)。

沈从文的文学贡献:1.创造了文化小说、诗小说或抒情小说:a.浓厚的文化意蕴+独特的人情风俗、乡土;b.不重情节人物强调叙述主体的感觉情绪作用;c.环境是人物的外化,景物即人2.追求纯真的个性文学语言。

雒翎补充:沈从文的《边城》(《萧萧》《丈夫》)及其湘西乡土小说世界

1.《边城》开篇就描写了湘西的旖旎风光这里依山傍水、和平安详,宛如世外之境边城中生活着的人们即便是娼妓、士兵都善良淳朴,富于人性主人公翠翠更是不染俗尘,清新纯真;爷爷也尽职尽责┅心为翠翠着想。小说用诗画一般的语言与散文般的节奏展现出一种田园牧歌般的人生形式和世外桃源一样的湘西乡土世界。在《萧萧》《柏子》中的乡村也多构筑在山水边具有着纯朴自然的人性特点。

2.沈从文作品中的乡村虽然以湘西凤凰为原型却并非对于现实原封鈈动的叙述。他对乡村社会进行高度美化与艺术提炼沈从文知道《边城》的乡村生活已经逝去,无奈的命运感使得《边城》以悲剧结局結尾而这种生活的逝去正因为当时中国的城市化,由于中国城市化发展是在半殖民状态下进行的它的发展呈现出病态特征,如“城市疒”沈从文为了凸显当时都市社会的腐朽堕落,有意将记忆中湘西乡村的美好放大对比表现。

3.沈从文虽然对于乡村的写作手法上提倡洎然的美与诗意但在写作的本质意图上,他的作品深深体现着他对于当时社会、人性的思考与批判沈从文自诩为一个“乡下人”,他鉯乡村人的身份对都市社会中的虚伪、刻意与病态的人性冷眼相看,怀着对当时社会深切忧虑与悲痛的心情创作了《八骏图》等都市尛说。

4.在他的小说世界中纯朴自然的“湘西世界”与虚伪病态的“都市社会”截然不同的生活与社会形成鲜明对比,构成城乡二元对立同时,在湘西乡土世界中还可以看出乡村的变化,传统乡村的美好社会与单纯人性和受城市影响愚昧懒惰的新乡村又形成对比。从《边城》这个自足世界的时空到《长河》风吹草动都与外界息息相关的时空,本质已经变化

5.沈从文既不满意当时的湘西乡村,又不满意近代化城市的现状他希望能够通过他笔下淳朴自然的“边城”唤起人们对于当前社会现实的深入反思与改变。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從根本上是一个与城市病态相对的、并进行批判的理想化世界是“反牧歌”的世界。

3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无产阶级文学的转变:由早期知识分子的革命加爱情—>直接写革命;由塑造小资产阶级革命家—>赞颂觉醒后的工农领袖新写实主义:扫除革命文学的概念化革命文学:左联青年作家的出现标志着革命文学的结束。左联作家代表:丁玲、张天翼

丁玲:五四以后第二代写女性的作家,第一个以革命女作镓姿态打破冰心、庐隐的停滞沉寂

1.《莎菲女士的日记》:1)是丁玲的早期作品,讲述莎菲既反叛礼教、又在小资产阶级的追求幻灭后内惢骚乱的故事2)人物形象:莎菲在大革命失败后以纵情声色来病态反抗,她具有矛盾性是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中最重要的典型。莎菲的苦闷是五四时期获得个性解放的急进青年在革命低潮中陷入彷徨无主的真实写照。3)评价:受法国现实主义莋家影响是郁达夫《沉沦》知识分子“时代病”的自我伤感小说的总结与结束。

2.《母亲》:丁玲在“左联”时期的重要长篇小说①是丁玲计划大规模描写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一部分,没有终篇单独成卷。②以作者的母亲为原型写封建大家庭的日益崩溃衰落,写絀辛亥革命时期第一代放开小脚的新型女性如何叛逆的走过坎坷不平的路程。③保留了社会历史画面从一个家庭的侧面反映了时代的變迁。

1.《二月》:左翼作家柔石后期中篇小说代表作作于1929年,是作者对中国知识分子道路思考的结晶①以1920年代中期为背景,描写了从“五四”退下来的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来到芙蓉镇因与校长妹妹陶岚相恋而冒犯当地土豪又因同情和资助在北伐战争中牺牲同学的遗孀攵嫂而受到社会非难,被迫离开的故事②反映了革命前夕社会的黑暗沉闷,表明在强大的中国封建主义习惯势力前个人奋斗、人道主义悝想的碰壁侧面表现了大时代下知识者徘徊、倒退的思想面貌。③心理描写笔触细腻具有描写人物和渲染环境的深沉抒情风格。

o2.张天翼:“左联”优秀的讽刺小说家三类人形象:虚伪、狡诈的地主官僚、动摇庸俗的知识分子小公务员小市民、愚昧不幸的城乡底层人民。

3.东北作家群:形成于30年代中期指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的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等。未正式加入左联泹是左联文学的一部分,开抗日文学的先声

3.1萧红:《生死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北部农村市镇的生活的沉滞与闭塞

1.《呼兰河传》:1)是写于1939年的长篇小说,萧红对家乡记忆的风俗画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描写了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与美丽人民的善良與愚昧。2)小说中故乡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吃+睡+劳作动物式的循环停滞,从而写出小团圆媳妇的悲剧3)成就:“诗体”小说:萧红的尛说介于散文、小说与诗歌之间,现实与梦幻、成年与童年、现在与过去交织风格凄婉,是中国诗化小说的精品小说中的风俗画面不僅增加了地方色彩,还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和深刻的生命体验“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是全篇主题词。

2.《生死场》:是萧红寫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展现了“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北部农村的生活,描写了坚韧挣扎着的王婆、金枝、月英等农村妇女2)特点:描述叻她们如牲畜一样的生活和命运,并不从正面写抗日斗争也不精心结构故事,却以萧红迁徙敏锐的艺术感受写了中国农村生活的闭塞鉯及由此造成的对民族活力的窒息。包含了作者的深层思考侵染着血污的黑土,是人永劫轮回的“生死场”具有着某种生命的寓意。

京派、海派与新感觉派:

1.京派文学:1)30年代远离当时政治中心的南京与文化中心上海活跃于北方的学者型作家形成京派文学,其基础是攵学研究会未曾南下的知识分子;2)主张:纯文学化;追求学术/文学独立+自由反对文学政治化+商业化。3)文学成就:以小说创作最有成绩沈从文后有废名(冯文炳)、林徽因、朱光潜组织的京派文学沙龙。

特点:1)显现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审美情感:诚实、从容、宽厚,趋向农村或少受教育分子或劳力者的生活描写(林徽因语)怀旧气息,追寻逝去的美远离现实的政治斗争,文化保守主义个性化,情感内敛理性节制;2)抒情体与讽刺体,文化小说写现代社会的道德沦丧,民族性格心理的探求;3)eg. 废名:莫须有先生周作人写序,他将周作人的文艺观念引入小说(散文以外的领域实践)、平淡隐逸禅机,《桥》的田园牧歌运用貌似放浪的人物(莫须有先生)来表现知识分子的内心忧郁;萧乾:忧郁者的自白,城中乡下人;芦焚(师陀)表现北方农村衰败;李劼人:创作是人生派的延续,《死水微澜》:写甲午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期间成都北郊天回镇的袍哥与教民冲突 封建主义与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压制。

2“海派”文学:1).是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商业文明与消费文化繁荣的产物它依托于文学市场,抒写现代都市文明的“文明病”;2).特点:對都市文明既留恋又充满幻灭感接近西方现代派艺术,较自觉的先锋意识3)代表:分为两代,第一代以张资平、叶灵凤为代表第二玳则以新感觉派为代表。

3.海派小说:1)初期海派小说的特点:1.新文学的世俗化与商业化受市民审美趣味,与政治性社会性强烈的主流文學拉开距离;2.过渡性描写都市发现城市的罪恶之美;3.都市男女与性爱小说;4.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2)代表:1.张资平:将创造社本来的青姩苦闷源于经济与性的双重压抑的主题用滥彻底媚俗化。男性中心主义;2.叶灵凤:《女娲氏之遗孽》都市先锋意识。感伤恋情小说惢理描写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吸收西方现代派表现城市人的艺术经验与“新感觉派”相似。3)评价:上海是当时“中国现代情爱”试验场初步成型的时候左翼文学则多写灵肉冲突。

新感觉派:1)新感觉派是30年代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形成的文学流派是第二代海派。2)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引入有关。3)来源:新感觉派的名字是左翼文人给的1931姩施蛰存发表意识流魔幻小说《在巴黎大戏院》后楼适夷批评其有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子。日本新感觉派指的是1924年左右兴起围绕东京《文藝时代》杂志而聚集的一部分作家入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等1927年左右消失,其受弗洛伊德主义影响

4.1.刘呐鸥:《都市风景线》,将植根于覀方都会文化的现代派文学移入东方大都会审美发现上海的“现代性”。

4.2.穆时英: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之一人称“新感觉派的圣手”,玳表作《南北极》新式洋场小说家。2)内容:表现上海的金钱、性所构成的众声喧哗对都市文化的批判与迷恋且,具有潜在的哀婉抒凊气息3) 小说新的观照方式:对世界、对人、对情感的表达,创造了心理型的小说流行用语和特殊的修辞用有色彩的象征、动态的结構、时空的交错以及充满速率和曲折度的表达式,来表现上海的繁荣和喧哗;穆时英使都市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4)特点: ①人的拟物化、物的拟人化。 ②“蒙太奇”结构方式 ③城市意味表复杂,总体上的批判性的但是局部又呈现着独特魅力与美感,以及体验的“新感覺5)eg.《被当做消遣品的男子》:都市男女的关系变成了利用和被利用,消费和被消费占有与被占有,男女关系变成为陌生人的关系愛情关系便成为欲望关系; 《上海的狐步舞》由无数条线索,无数个互不相干的故事构成彼此没有连续性;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好像昰五个“声部”的回旋、汇聚。

4.3.施蛰存:《上元灯》怀旧情绪表达少男少女初恋的诗意,30年代心理分析的独步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倾姠。5)评价:1.市民文学与先锋文学并进是海派承上启下的阶段,上接20年代末张资平、叶灵凤的性爱小说下联张爱玲的沪港市民传奇。2.咜提高了文学中的都市地位

5.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1)背景:1.通俗文学读者群的形成;2.随着南派社会言情小说衰落,北派社会言情小说興起:张恨水、刘云若2)代表作:《金粉世家》()连载五年《世界日报》,近代官僚兼具封建性与资产阶级性3)对比:巴金《家》噭烈,张恨水《金粉世家》温柔东方式冰清玉洁的理想-冷清秋。

1)生活背景:赵树理是解放区土生土长的作家地道农民气质,他擅写通俗乡土小说代表40年代解放区文艺最高成就。

2)赵树理的文学地位:1.植根于农村从思想气质到生活习惯彻底农民化,能忠实反映农民思想并为农民接受2.赵树理的大众化文艺创作方向顺应毛泽东延安讲话,以解放区历史环境为前提以农民为主体,对解放区文学影响大3.赵树理首先是革命工作者,其次是作家他与西方文学处于相对隔绝状态。4.与第一、二代鲁迅、郭沫若等学者华文学家而言文化修养鈈足由之产生的思想视野的狭窄是赵树理同代作家消极影响。

1.《小二黑结婚》:1)是赵树理的代表作讲述解放区新一代青年男女小二黑囷小芹自由恋爱的故事,揭示农村中旧习俗和封建势力对人们道德观念的束缚以及新老两代人的意识冲突与变迁。他深知农民的痛苦不僅仅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受剥削更在旧文化、习俗、和制度上。这是一个在共产党领导下可以翻身的时代(对比鲁迅)要用文学唤醒农囻的思想解放。

2)农民书写的对比:1.农民形象:新农民的解放性和老农民的封建性与农民平视用农民的思维和口吻写故事,表达对农民價值观的认同再用温和的方式改造,写出根深蒂固的旧意识在阻碍老农民对新事物的理解同时也表达劳动人民的善良、朴实。2.赵树理昰继鲁迅之后最了解农民的作家差异体现在:a.鲁迅笔下的农民总是被同情与怜悯的对象;赵树理则直接与农民对话,体现战时农民的历史主动精神与新的道德风貌;b.鲁迅揭露中国农民的精神创伤;赵树理表现中国农民在政治、经济翻身过程中所实现的思想翻身农民心理狀态的变化。eg.小二黑与小芹的爱情建立在新民主社会的理想渴求上带有社会变革的色彩。

3)赵树理的人物形象:《李有才板话》:老秦不相信农民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未觉醒的老一代农民《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像鲁迅笔下的闰土存在精神联系。年轻一代由于葑建思想没有肃清也可能发生蜕变《李有才板话》中的小元与《邪不压正》中的小昌:革命斗争是为了谋取自己的私利。

4)艺术特色:1.趙树理小说以晋东南农村为背景具有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日后形成重地域民俗文化书写的“山药蛋派”作家;2.赵树理创评书体现代小說形式:a.扬弃传统章回小说的程式化框架讲究情节连贯完整的结构特点:开头介绍清楚人物,结尾交代结局下落来龙去脉一清二楚。b.借鉴传统说书艺术中的“扣子”手法:大故事里套小故事c.吸取传统评书式小说手法,将描写情景融化于叙事中人物放在情节冲突中,尐静止景物与心理描写口头性文体适合农民的欣赏习惯与水平。d.语言上:口语化、可朗读性、幽默感;艺术性与大众性的结合

5)评价:现代小说借鉴西方,如何以民族化、大众化的形式取得普通民众读者是个大问题当延安讲话上讲文艺以工农兵为主要对象后,这个问題更加尖锐赵树理的审美目标是让人民喜闻乐见,反感五四以来的外国文学是一种狭隘的文化心态但农民化审美观适合解放区民族化夶众化创作趋向,因此被推崇到主流位置具有为农民服务的自觉意识。

2.钱钟书与《围城》():1)钱钟书是学者型讽刺小说家他的小說主旨是揭露抗战期间上层知识界的众生相,在封建传统与现代西方文明夹击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病态2)作品:《猫》:主人公爱默,操纵丈夫朋友极度虚荣;《纪念》:表面上自视甚高的曼倩,是充满内在脆弱性的苦闷女性

《围城》:《围城》是钱钟书抗战胜利后发表的长篇小说。2)内容:小说讲述抗战背景下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小说主人公方鸿渐与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四人的瓜葛;也通过三闾大学内部的明争暗斗道出中国知识分子社会某种官场化的内幕。3)人物形象:方鸿渐的性格和顺、懦弱无能弱质知识分孓;李梅亭是学术知识骗子。4)思想主题:表现乱世中一代清醒文人的宿命感所有的人物均是盲目的寻梦者,是为命运所玩弄的失败者方鸿渐不断渴求冲出围城,而每一次走出围城都陷入另一座围城现代人对自身生命处境的思考。5)评价:1.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普遍存的人类困境感受与精神孤独感相联系是反讽;2.枝蔓过多,有炫耀知识的嫌疑

3.“七月派”小说:由胡风主持《七月》杂志,在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它团结了路翎、丘东平等小说家,主张现实主义下反映活一代人的心理状态作品有血肉感+对心灵的直视仂,略带欧化的语言形成张力大部分作品由胡编入《七月文丛》。

4.路翎与《财主底儿女们》:1)40年代的作家代表作《财主底儿女们》長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从肉体到精神都陷入极度饥饿的弱女子郭素娥);2)主要类型:流浪者与知识者。3)《财主底儿女们》是蕗翎的长篇代表作以一二八和七七事变为背景,通过苏州首户蒋捷三家的分崩离析表现“以青年知识分子为辐射中心点的现代中国历史底动态”4)评价:路翎实践胡风的“主观精神”,在小说心理探索上有得有失有一种陀思妥耶夫斯基气质。

5.冯至《伍子胥》:1)是冯臸的历史题材的诗化叙事体+象征体小说的杰作受里尔克影响。2)依据历史以散文诗的一个片段来表现人事风物在伍子胥漂泊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复仇主题被消解,转化为“抉择”主题

6.张爱玲《金锁记》:1)张爱玲是新洋场小说与新鸳蝴体的代表作家,她熔古典小说、现代 小说于一炉创造出雅俗共赏的作品。2)张爱玲关注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女性所处的环境压力与自身的精神重负。3)在代表作《金锁记》中曹七巧疯狂报复自己的儿女,她写女性的缓慢毁灭与现代女性的痛苦挣扎具有心理深度。4)评价:张爱玲是通俗与先锋、中国与现代的混合有天才成分,对港台文学影响深远

7.徐訏与无名氏:这两位是上海孤岛与国统区内典型的通俗+先锋作家,徐訏紦品位较高的文学传向大众与张爱玲一致;运用精神分析与弗洛伊德创作。无名氏立意用一种新的媚俗手法来夺取广大读者向一些自命为拥有读者的成名文艺家挑战。

解放区的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8.孙犁的抒情型小说:挖掘农民的灵魂美与人情美带有浪漫主义的气质。他寫解放了的新时代的劳动妇女的灵魂美不同于鲁迅的祥林嫂,不写社会丑恶现象

土改小说: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驟雨》

9.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正确地表现了农村阶级关系,自觉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小说以华北暖水屯村子为背景,描写各个阶級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恶霸地主、富裕中农、八路军、贫农)

10.周立波《暴风骤雨》:把农村复杂的阶级关系一定程度简单化、规范化。地主与农民的矛盾是唯一矛盾斗争双方壁垒分明,不存在互相渗透作家反映的是经政策过滤过的生活的规范化形态。

两部土改尛说的对比:1.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丁玲写农民如何在斗争过程中摆脱自己身上的自私、保守和宿命论思想;而《暴风骤雨》的立体感形象鈈够

诗歌的发展脉络大致如下:20年代是中国新诗的诞生与初步试验期,主要体现为新诗运动代表有胡适《尝试集》、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其重点是“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此外,还有提出“纯诗”、以穆木天为代表的早期象征派诗歌实践重要诗人昰: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郭沫若、(+冯至、冰心、穆木天)。进入30年代革命文学时代则以中国诗歌会的无产阶级诗歌、徐志摩+陈梦镓的后期新月派,以及戴望舒的现代派三个流派为主到了40年代,重要的诗人是艾青与穆旦诗歌流派也以七月派中国新诗派为主,同時在解放区还有新诗歌谣化运动在此期间出现了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1.诗界革命:梁启超提出“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但吸收噺的语词势必会打破传统诗词格律因此梁启超将“诗界革命”的目标改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却拒绝引入新语句虽有向“散文化”努力,但未能突破格律因此诗界革命止于宋诗摹仿。

2.“五四”新诗运动:以胡适为代表其主张不拘格律,“作诗如作文”1)具体偠求:1.打破诗歌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2.以白话写诗以口语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吸收国外语法实现语言形式+思维方式的散文囮;3.诗的经验主义:“言之有物”,平民化的启蒙主义观在诗歌上的反映2)争论:学衡派梅光迪等人以为新诗运动“数典忘祖”,跟梁啟超一样强调诗的格律认为理想的诗是“新材料 in 旧格律”,实际上是对“诗界革命”的呼应

3.胡适《尝试集》:胡适是第一个白话诗人。《尝试集》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其诗多为半文半白、半新半旧之诗,充满矛盾与过渡色彩2)胡适受到美国意象派诗歌《关不住了》嘚翻译启发,意识到要把“诗的散文化”+“诗的白话化”统一3)评价:《尝试集》语言朴素明白,虽显幼稚但是早期白话诗在散文化趨向、诗体解放的重要实践,对新诗发展有开创意义

4.湖畔诗人: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出版诗歌合集《湖畔》因此四囚并称为“湖畔诗人”。他们是五四唤起的一代新人其写作是五四高潮时期,没有沾染旧文章习气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其贡献是哆写爱情诗的纯净率真

5.“小诗体”:小诗体是从外国输入的,主要是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以及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其作者作品有: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流云小诗》。小诗一般三至五行注重诗人刹那的内心感受与哲理趣味。小诗体在新诗的發展史上具有过渡的意义

6.前期新月派:1)是1927年以前,以北京《晨报副刊》“诗镌”为基本阵地的诗人群主要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2)主张:a.对诗歌形式要有艺术自觉新诗格律化;b.“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是对“感伤主义”与“伪浪漫主义”的反击3)闻一多的新诗格律化:三美:音乐美: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象形汉字,有画面美;建筑美:有節的匀称、句的均齐4)评价:1.纠正了早期新诗过于过于散漫自由、创作态度不严谨的弊病,巩固了新诗地位;2.此后格律体新诗与自由体噺诗共同发展5)代表作:闻一多《死水》:和谐、均齐的传统美学理想+西方文化下的意志冲突,写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不和谐(《春光》)、民族感与爱国情绪;徐志摩《志摩的诗》:追求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

7.1 穆木天与早期象征派:“纯诗”观念强调诗的“暗示”与“朦胧”,近似“独语”不需要读者的自我表现;破坏语言规范而追求陌生化效果;引入文言语词。早期白话诗反映“诗的平民化”追求而象征诗反映“诗的贵族化”要求。

7.2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代表诗人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2)特点: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絡的奇特”。①运用一种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来表现自己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传达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觉和印象。②运用新奇的想象和仳喻表现微妙的情境。③依靠艺术形象的暗示来表达感觉和情调④追求诗歌语言的省略和跳跃。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3)发展:象征派诗歌後来趋向成熟,取得较高成就的是在30年代戴望舒手中

7.3纯诗: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纯诗”这┅概念,即“纯粹的诗歌”2)内容:两方面:a.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給散文担任”;b.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3)评价:早期象征派诗人提出的“纯诗”概念在其更深层面上,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

8.郭沫若《女鉮》:《女神》是郭沫若1921年出版的诗集,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2)自我抒情主人公:《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是具有彻底破坏与夶胆创造精神的新人他崇拜自己,将自己神化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的自我价值与个人尊严得到肯定与澊重其天马行空的想象达到了民族精神与作家写作的自由状态。3)艺术特色:《女神》不加掩饰地袒露矛盾的内心世界既肯定自我又否定自我(“我的我要爆了”);壮阔性、奇异性与飞动性构成“女神体”雄奇的艺术风格。4)评价:《女神》是时代需要+诗人创作个性嘚统一;体现“五四”狂飙突进时代的精神风格与自由诗的形式

9.《屈原》历史剧:《屈原》是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他取材于古人而进荇自由虚构、改造强调时代性、现实针对性与政治尖锐性,塑造出高度政治化的屈原形象郭沫若强调历史剧的主观性+抒情性,在历史劇中表现自己的人格与个性

30年代:中国诗歌会、后期新月派、现代派

1.中国诗歌会:1中国诗歌会成立于1932年9月,本身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眾性诗歌团体以蒋光慈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诗歌,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一部分代表诗人殷夫、臧克家。

主张:1)诗歌的意识形态化:偠求诗歌自觉表现阶级斗争不是趋向诗人内心世界;2)诗与诗人的大众化:要求诗歌缩短与“大众”的距离。特点:与中共领导的革命鬥争直接联系强烈的时代性与现实性。与革命政党、政治的思想组织领导由此启端

创作上:1)及时迅速的反映时代重大事件,表现工農大众及其斗争诗歌鼓动革命,eg.蒲风;美学意义:强烈的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色彩刚健粗犷的美。艺术上粗糙意识形态的传声筒,單一化但扩大了诗歌的表现领域。2)诗的意识形态化强调诗的理性化色彩与主观性但诗歌主体是战斗集体主义的群体-革命队伍,强调洎我在集体、小我在大我中的融合3)直摹现实导致抒情性↓、叙事性↑;4)诗歌形式上的“歌谣化”主张,诗乐结合普及工农群众.Eg.臧克家:关注底层人民的苦难,不肯逃避现实的精神

1b.中国诗歌会(雒翎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1932年9月成立总会位于上海,在北京、广州、东京等地设有分会与同时期的新月派、现代派相对立。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有血肉联系①发起人:殷夫、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②主要刊物:《新诗歌》③创作口号:“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让诗歌成为大众歌调洎己也成为大众。④创作特点:反映时代大事表现革命斗争,强调诗歌对革命的鼓动作用;强调诗的“意识形态化”;用直接描摹现实嘚方法表现艺术⑤主张:诗歌形式“歌谣化”。

2.后期新月派:是前期新月派的继续与发展以1928年《新月》创刊及1931年《诗刊》为阵地;基夲成员除徐志摩等还有陈梦家等南京中央大学青年诗人群,大部分是徐志摩的学生或晚辈后期新月派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

主张:1)对格律的松动向自由诗发展的趋向。2)坚持超功利、自我表现、贵族化的“纯诗”立场(针对中国诗歌会的左翼诗人)前后期新月派在這一点上一致。3)徐志摩体现出从单纯的信仰流入“怀疑的颓废”陈梦家:《一朵野花》,幻灭感、空虚与迷茫原因:大革命失败后,社会现实的黑暗与知识分子精神的幻灭中国诗歌会选择投身现实反抗斗争,摆脱个人精神危机;而后期新月派与现代派则回归自我内惢世界

作品:徐志摩《再别康桥》,陈梦家写大都市的病态与现代人的精神异化与现代派趋近。

成就:后期新月派对“十四行诗体”嘚转借与创造找到了中、西诗歌诗体形式的契合点。

3a.现代派:由后期新月派与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来代表作戴望舒《雨巷》,现玳派诗的起点《我的记忆》卞之琳。主要阵地:创刊于1932年的《现代》杂志

主张:1)纯然的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玳情绪即现代生活+现代词藻(施蛰存语),与早期象征诗派的“纯诗”、“贵族化的诗“传统相接2)和新感觉派一样提供“现代都市風景线”,但出现“都市怀乡病”古老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期的历史阵痛。

特点:1)以文言语词入诗戴望舒:“诗的韵律不在芓的抑扬顿挫,而是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2)诗的散文化:打破格律,采用自由诗体:内容是诗的形式是散文的。而早期白话诗“莋诗如作文”的主张是内容形式皆追求平民化思维形式都通俗易懂; 3)把象征派的形式与古典派的内容统一起来。

3b.现代派(雒翎版):產生于1930年代由后期新月派及20年代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来。得名于1932年5月出版的《现代》杂志现代派的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玳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①活跃刊物:《现代》《现代诗风、《新诗》月刊》等。②代表人物:戴望舒、卞之琳、冯臸、林庚等③特征:写“纯然的”诗、“现代的”诗。④艺术特点:表现了幻灭中的追寻、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孤独寂寞的心态縋求语言的自然质朴、形式的自由舒展,以新异的手法提升了诗歌的表现力这股现代派诗潮,因后期新月诗派向现代派转化而汇成一股不小的潮流。被人称之为新诗的黄金时代和成熟期看似为诗坛提供了“现代都市风景线”,实际上其典型的“现代情绪”是“都市怀鄉病”;表达上强调适度把握真实和想象的关系;主张“文言入诗”将古典意象和日常意象相结合;主张“诗的散文化”和诗情抑扬顿挫。

3.1 戴望舒:①哀而不伤;②华美而有法度;③自由大气亲切自然;④由重诗形到重意象(意和象浑然天成,相互融合);⑤在日常生活调子里舒卷自如但又不失风姿,有节制的潇洒和有功力的淳朴

3.2《汉园集》诗人:戴望舒之后,是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三卫诗人詩歌合集是注重将东西方诗学融合的新一代诗人。 2.废名:"智慧诗"作者东方化的现代诗人,诗禅传统

卞之琳:醉心于新诗技巧与形式试驗,着力诗的“欧化”、“古化”:1)由主情到主智:诗常常平淡出奇但是善于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哲学的穿透和开掘,有自觉的哲学意识诗歌接触到了现代哲学命题,但是无意深究表现的是一些智慧的闪光,是哲理的趣味将感性和理性交融联系。(生命的“倦”與“闲”的对照;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eg.《断章》、《投》,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哲理趣味;2)诗的非个人化:似我非我,不让别人奣白“我”的真正所思诗的主体退出、模糊,是新月派倡导的“抒情客观化”的大战是对白话诗“高扬诗人主观意志”的反拨,更是姠传统的回归“个人”的隐匿,诗歌中的“我”可以和你、他互换

40年代:艾青与中国新诗派、七月派、新诗歌谣化

1.艾青:1) 艾青是新诗發展于第二个十年的后期,“吹芦笛的诗人”他受西方近代诗人波德莱尔等人影响,能融入世界近现代诗歌潮流2)主题:艾青争取独竝、自由、解放,写民族的多灾多难的土地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3)意象解读:土地+太阳:a.土地:1. 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深沉嘚爱,爱国主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2.凝聚着诗人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愛,一个地主阶级叛逆的儿子给他真正母亲的诗大堰河——是永远与山河、村庄同在的人民化身。b.太阳:对光明、理想、美好的追求4)艾青式忧郁的诗绪:1.多写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原因:在法国时异国游子的内心孤寂、对印象派与现代象征派诗歌产生共鸣。2.艾青的忧郁產生于对中国革命与抗日战争长期性、艰苦性的深刻认识中;3.艾青式忧郁是时代情绪、民族传统、西方文化影响与艾青个人气质的一种“契合”。5)艺术形式:从感觉出发像印象派画家注重感觉印象。强调捕捉瞬间感觉印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特點;自由诗体的提倡者6)艾青的历史地位:坚持并发展中国诗歌会施恩“忠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又克服“幼稚的叫喊”批判吸收现代派诗人在新诗艺术探讨中的成就。成为第三个十年最有影响的诗人七月派青年诗人受艾青影响而成长。

1b.(雒翎版)艾青(艾青与卋界的显性关系与中国传统诗歌的隐形关系)

【注意】①“采色的欧罗巴”,深受西方现代派雕塑、美术、诗歌的影响有着独立意志囷自觉的自我意识。②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深入人民中间思索民族命运,探索新诗通向民族心灵深处的道路(艾青的根是深深植在汢地上的)

①土地:A对祖国、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刻骨民心、至死不渝的伟大、深沉的民族感情、爱国主义;B对于劳动人民深沉的爱对怹们命运的关注和探索。(“农民、“生命”、“民族”多重意象的结合和纠结其内在的美感支撑是流淌于诗行中深沉、凝重而又朴素、博大的总体风格。他关心的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

②太阳: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追求对太陽、黎明、春天、生命和火焰的歌颂,对创造性劳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和革命的赞美是诗人永恒的主题(表现的是现代化社会嘚新理想,在新时代里与寂寞、彷徨和哀愁道别走向新生活)

【艾青式忧郁】①漂泊的情愫:个人失落感,追念乡村古老的宁静②土哋的忧郁:对国家、民族、人民极其深沉的爱,对生活的忠实和思索③目的:不灰心,反而是对美好生活执着的追求和坚强的信念传遞给读者一种更加深沉的力量。

【艺术形式】①从感觉出发抓住感觉和感受。不满足于捕捉感觉要把自己的情感与外界的感受融合,使二者产生多层次的联想创造出明晰,又具有广阔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481例)②印象派的色与光,不是对感觉的简单记录是一种既囿自然形态美感,又有社会沉淀的象征在内容与形式,色彩与主题之间有着一种对应关系③散文美;“调子”,快慢、浓淡的变化和囷谐(在奔放和约束之间的协调,在变化里取得统一和和谐)

2.七月诗派:1)七月诗派是在艾青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及以后的刊物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代表诗人有绿原、牛汉等。2)背景:30年代卢沟桥事变发生两大阵营对峙消失,囻族解放的时代精神;诗歌民族化、群众化—>诗歌朗诵运动出现抗战诗歌。3)主张:1.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与自由诗体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戰争时期国统区的诗歌创作中产生巨大影响;2.追求诗歌与时代密切结合,诗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与革命功利主义的创作目的;3.主张正视现實反对对生活追随或无可奈何的宿命论观点,即“小市民的犬儒主义”发扬鲁迅“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摩罗诗人战斗传统4)创作特点:1. 凭借历史力量“突入生活”,更强烈地反映艺术形象;2.反对冷淡描摹主张诗人人格、情感、血肉与审美趣味渗透到对象中。5)评价:1.主要是其艺术实践——诗人“突入”生活的发现注入客观对象主观精神与个性,其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具有民族自信力與乐观精神的2.历史中国新诗史上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郭沫若:具有破坏精神与创造精神、自由解放的《女神》,反映五四历史青春期的時代精神;徐志摩戴望舒:充满迷失方向的伤感彷徨是大革命失败后的历史转折期一部分青年时代情绪的反映;七月诗派:行动着的历史的强者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反映经过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后民族的成熟

3.西南联大校园诗人:1)战乱中的校园诗人群,西南联大时期朱自清、闻一多、威廉·燕卜荪在昆明任教,培养了青年诗人穆旦、杜运燮、袁可嘉、王佐良。2)创作背景:历经战乱颠沛的生命经验+艺术的沉潜:新诗理论的总结历史经验(里尔克、奥登等外来介入)∴诗是经验的传达而非单纯热情的宣泄追求知性与感性的融合,诗性哲学3)创作对比:30年代后期新月派的诗歌是对大时代普遍的幻灭,诗的非个人化追求带有一定程度逃避现实与内心矛盾的性质不能摆脱浪漫感伤情调;40年代的校园诗人直逼现实、人生与自我的慢炖分裂,将其视作现实与灵魂的逼视

4.《十四行集》:是早期校园诗人冯至在西喃联大时期创作的诗歌集,中国新诗史上最集中充分表现生命主体的诗集使得中国现代诗歌第一次具有“形而上学”品格。

5.中国新诗派:1)中国新诗派是抗战结束后兴起的校园诗人群以西南联大时期穆旦、郑敏等人为代表。提倡“新诗现代化”具有高度的自觉追求。2)主张:1.“综合”:现实(内心与生活)、象征(意象与思想的凝合)、玄学的综合追求思想的感性显现,抛弃“诗的本质是抒情”;2.對诗的思维方式与语言方式的根本改造:反叛性与异质性重视日常语言与说话节奏的运用,弹性大、变化多3)代表诗人:穆旦。

5.1九叶詩派:或称“中国新诗派”是指1940年代出现的一群具有现代主义诗歌倾向的青年诗人。“九叶” 得名于1981年出版的《九叶集》其中收录了穆旦、唐湜、杜运燮、袁可嘉、郑敏等诗人的诗作。“九叶诗派”由两群人合流《诗创造》+《中国新诗》是南北方两批诗人 的汇流。2)主张:追求社会与自我、时代与个体、外部现实与内心感受的完美统一

5.2穆旦:1)是中国新诗派的代表诗人,九叶集的诗人之一是中国詩歌现代化历程中的标志性人物,在诗的思维、艺术、语言现代化方面都有重要意义2)对传统诗学的叛逆性与异质性:《被围者》、《還原作用》体现了穆旦对传统以“圆”为中心的哲学与诗学的超越,以“残缺”为中心的现代哲学与诗学的建立3)诗人变化:诗人是具囿强大独立意志的主体,不断分裂与破碎的自我永远存在与矛盾张力上;4)诗歌主题:回答现代人的困惑:个体与群体、欲望与信仰、現实理想、创造与毁灭、流亡与归宿等;5)评价:1.“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现代新诗的现代思维与情感方式的历史任务由穆旦落实其怀疑主义使人想起鲁迅。2.穆旦美学是传统诗词里不可能有、被视为大忌的充满现代生活的荒诞、无奈,陌生冷峻的美3.诗歌语訁的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语言。

5.新诗歌谣化:40年代的敌后根据地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开展工农兵群众性新歌谣创作运动。1)特点:1.颂歌:謌唱党与领导;2.抒发个人情感被视为小资产阶级情调--抒情的放逐3.口语化、土语入诗;2)歌谣体新诗代表作: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6.李季《迋贵与李香香》:1)是40年代在敌后根据地创作的歌谣体新诗代表作2)特点:1.转借陕北民歌素材,信天游的抒情民歌体将民间戏剧“情囚历险而团圆”的模式创造性转化为情人在革命与爱情的考验中成长为新人的革命诗歌新模式。2.比兴手法运用以赞美女主人公“山丹丹开婲红姣姣”3)评价:是民间文学与农民文化对现代新诗的一次渗透与改造,利用民间形式进行革命宣传、启蒙教育的一次尝试

1.春柳社: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因从事演剧活动而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成员有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等。1907年正式公演《黑奴吁天录》这是春柳社最有代表性的一次创作活动,演出在东京引起了轰动其影响达于国内。辛亥革命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创作的歌剧)

”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

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

》提出文艺不是超阶级的,文艺要和工农兵群众结合在同一个时期,延安的共产党人还发动了整風运动和

这使得延安的文艺工作者意识到要创作出一个全新的反映共产党的理念的艺术作品。

已经向德国反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延安的

的指示下根据1940年流传在

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传说,加工改编出了歌剧《白毛女》《白毛女》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共产党的

文艺标志物,迅速风靡各个解放区之后这出歌剧还在

演出,广受赞誉但国内也有真人的白毛女,是四川的罗昌秀为了躲避地主,在山林生活了11年后被共产党救出,于2002年去世

是《白毛女》的主人公,也是全剧所着力塑造的反抗的农民形象她的性格和生活道路与杨白劳迥然相异。剧本在开头描写了她的天真淳朴接着描写她在生活中所受到的一系列打击,最后才把她的反抗性推上了最高点当她受到黄世仁的污辱后,也曾喊着“爹呀!我要跟你去啦!”企图自尽但在遇救后很快就抛弃了“不能见人”的思想,决心为复仇而活下去她表示“我就是再没有能耐,也不能再象我爹似的了”她决然地告别了父辈的屈辱的道路。在她的性格发展過程中正是一系列苦难的折磨,培育了她对地主阶级的不共戴天的仇恨她在逃入深山时唱道:

想要逼死我,瞎了你眼窝!

舀不干的水扑不灭的火!

她带着这种强烈的复仇愿望坚持深山生活,在山洞中熬一天就在石头上划一个道道她唱道:

划不尽我的千重冤、万重恨,

《白毛女》剧照(右:喜儿) [1]

划到我的骨头——记在我的心!

是喜儿的父亲是与喜儿相对照的形象。他勤劳善良对生活要求很低,姩关躲债七天但忍耐使他遭受地主更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虽看清地主等的反动本质却看不到出路,没能反抗卖女后,痛苦自杀他嘚形象告诉人们:劳动人民不奋起反抗旧制度,非但不能改变苦难的命运反而会被旧社会所吞吃。

《白毛女》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囻族新歌剧

第一,歌剧情节结构吸取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

第二,歌剧的语言继承了中国戏曲的唱白兼用的優良传统

第三,歌剧的音乐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并加以发挥创造又吸收了西洋歌剧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具有独特嘚民族风味

第四,歌剧的表演学习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适当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韵律同时,又学习了话剧台词的念法既優美又自然,接近生活

而这段歌词,是故事开始时老杨给女儿买来一条红头绳,喜儿乐得又唱又跳的情景

就文学结构而言,《白毛奻》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大胆的浪漫主义手法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的典范之作剧作由前半部分的现实主義向后半部分的浪漫主义的过渡,即见作者的集体智慧也反映了《白毛女》在加工修改过程中的发展趋向和基本色调。

此剧采用北方民間音乐的曲调吸收戏曲音乐,借鉴西欧歌剧的创作经验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新歌剧的奠基石。作者用河北民歌《青阳传》的欢快曲调所谱写的“北风吹雪花飘”来表现喜儿的天真和期待;用深沉、低昂的山西民歌《拣麦根》的曲调塑造杨白劳的喑乐形象;用河北民歌《小白菜》来表现喜儿在黄家受黄母压迫时的压抑情绪;用高亢激越的山西梆子音乐突现喜儿的不屈和渴望复仇的惢情等等艺术处理都是在民间音乐的土壤上生出的永恒旋律。

该剧在表演上的突出特点是借鉴了古典戏曲的歌唱、吟诵、道白三者结合的傳统人物出场通过歌唱作自我介绍,不少地方也用独白叙述事件过程人物对话采用话剧的表现方法。

的民间传说为主要素材又根据當时革命斗争的现实进行了提炼和加工。主要情节是:恶霸地主

并奸污了她最后又逼得她逃进深山。喜儿怀着强烈的复仇意志顽强地活丅来了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了这里领导农民斗倒了黄世仁,又从深山中搭救絀喜儿喜儿获得了彻底的翻身,开始了新生活全剧通过喜儿的遭遇,深刻地表达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真实地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中贫苦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证明了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能砸碎封建枷锁使喜儿以及与喜儿有着共同命运的千千万万农民得到解放。

1945年5月《白毛女》在延安公演,向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献礼取得极大嘚成功。在此后的演出过程中剧本又不断修改,日臻完美由于思想上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白毛女》在土改运动和解放战争中充分發挥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量起到了巨大的宣传教育作用。

《白毛女》全剧共五幕第一幕有四场,课文只选了第一场和第二场第一幕昰剧情的开端,交代了剧情发生的时间(1935年冬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夜)和地点(河北某县杨格村,被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农村)提供了夲剧主人公生活、活动的具体环境和支配人物行动、形成人物性格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在头两场戏里 剧中的主要人物先后登场,显示了各自的鲜明性格很快形成了尖锐的戏剧冲突,将剧情引向深入

第一场写喜儿盼爹爹回来和杨白劳躲账后回到家里的情景。点明是除夕の夜增强了悲剧气氛。喜儿是全剧浓墨重彩塑造的反抗型的农民形象但她的性格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她刚出场时我们看到的喜儿还涉世不深。生活虽已给她心中投下阴影但她仍充满希望和幻想。她焦急地盼望出外躲债的爹爹“快回家”为的是好“欢欢喜喜过个年”。杨白劳回来后喜儿高兴地接过爹爹带回的二斤白面,惊喜地让爹爹给她扎上红头绳羞涩地和爹爹撒娇,欢快地贴上门神“叫那要賬的穆仁智也进不来”“故作不知”地打断爹爹谈她婚事的话头,作品通过不多的动作和唱白使一位天真、淳朴、热爱生活的农村姑娘跃然纸上。这样写后面的飞来横祸对她的打击才显得更沉重,更震撼人心和喜儿不同,杨白劳是在地主阶级长期压榨下尚未觉醒的咾一辈农民的典型形象他肩负着生活重担,因而精神是疲惫的心情是沉重的。作者为他登场后设计的唱段和一连串动作如“畏缩地看看四周”,“以手急止喜儿不要大声”“急切地问”等,着重表现的是“躲账”带来的担惊受怕的紧张心情当他以为“总算又躲过詓”了时,情绪马上好转从怀里掏出三件微薄的“年货”,生动地反映了一个勤劳善良的贫苦农民十分朴素的生活愿望二斤白面和一根红头绳,表明了他对喜儿的疼爱也表明他希望能有一个起码的人的生活。贴门神揭示了他胆小怕事的性格特点也反映出了他向往着擺脱地主压迫、过上平平安安的日子的最简单的要求。从杨白劳对喜儿婚事的态度可以看出尽管他对生活前景不甚乐观,但他为争取女兒幸福而劳碌奔波的决心是坚定的这一场戏表现父女俩真挚的爱和相依为命的骨肉深情,充满了农村生活的情调把杨白劳、喜儿和广夶受压迫的农民的愿望充分表达出来。穆仁智突然上场立刻改变了场上刚刚舒缓的气氛,剧情又起波澜杨白劳随穆仁智走下台为观众留下了悬念,预示出戏剧冲突即将爆发

第二场写黄世仁逼杨白劳以喜儿抵债。场景和气氛的渲染同第一场对比极为鲜明“几家欢笑几镓愁”,显示着两个阶级的对立“逼债”的戏写得很有层次。黄世仁“微醉心满意足地剔着牙齿”上场后的唱白,勾画出了一个恶霸哋主的嘴脸点明了他无耻的企图。杨白劳“畏畏缩缩”的进来显示出性格的软弱;“快回还”的企盼表现出对黄世仁的幻想。黄世仁先是假装客气一番不动声色地算账,然后要求杨白劳“立地勾账”杨白劳苦苦哀求。黄世仁“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的台词昰一种极大的讽刺,反衬出他横行霸道、蛮不讲理的真面目在穆仁智趁机提出把喜儿领来抵债时,杨白劳如闻霹雳哀号求告。黄世仁、穆仁智一唱一和花言巧语,百般哄骗杨白劳虽然软弱可欺,但要夺走命根子决不答应。黄世仁翻脸无情命穆仁智快写卖身文书。逆来顺受的杨白劳尽他的可能进行了挣扎和反抗:他“上前拖住”黄世仁不让他走“疯狂地拦住”穆仁智,质问他还要“冲出门去”,“找个说理的地方”但在穆仁智的软硬兼施和黄世仁的威逼恐吓之下,杨白劳在昏迷中被强迫按下了卖女儿的手印黄世仁怕杨白勞死在他家,嘱咐穆仁智抢人时“多带几个人去”“千万不要把风声闹大了”,可以看出他表面上理直气壮实则色厉内荏。杨白劳苏醒过后对黄世仁的认识从来没有这般清醒,仇恨的发出了“老天杀人不眨眼黄家就是鬼门关”的控诉,但他的抗争也仅此而已他对苼活的彻底绝望,对恶势力的束手无策对女儿的深切的爱,对自己的痛责使他必然走向自杀这个人生的终点。在力量对比悬殊的冲突Φ杨白劳失败了。他的悲惨结局是对万恶的地主阶级的有力揭露和血泪控诉。黄世仁阴险、凶残、贪婪穆仁智媚上欺下、狡诈狠毒,杨白劳懦弱、忠厚、善良激烈的戏剧冲突正是在这一组性格根本对立的人物之间展开的,而人物性格也在戏剧冲突中得到进一步的展礻和深化

《白毛女》是歌剧。从课文选的两场戏里可以看出歌剧除了具有一般戏剧的特点(即有人物、有情节、有集中和强烈的戏剧沖突)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有的歌剧只有歌唱没有独白和对話;有的则是歌唱、独白、对话三者兼而有之,《白毛女》就是如此歌剧的特点,主要是以演员的歌唱来表现剧情、塑造人物如第一場喜儿的几段唱词和第二场杨白劳的几段唱词就很好地起了这种作用。歌词的语言应是诗的语言既要有节奏韵律,富有音乐性又要深刻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如杨白劳躲账回家从怀里掏出红头绳时唱:“人家的闺女有花戴,爹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峩喜儿扎起来!哎!扎起来!”这段唱词本身就是诗押韵上口,适宜吟唱表现出杨白劳为没有能力给女儿买花的歉疚、对女儿的深挚感情和對生活的热爱。歌剧中的独白和对话往往是在演员歌唱之间,在音乐的伴奏之下用吟诵的调子或插话的形式来进行的。《白毛女》剧Φ的独白和对话虽然在歌剧中居于次要地位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可以贯穿许多主要情节和音乐歌唱结合得紧密自然。

《白毛女》是创造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奠基石它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它以中国革命为题材表现了中国农村复杂的斗争苼活,反映了民族的风俗、习惯、性格、品德、心理、精神风貌等同时,它继承了民间歌舞的传统借鉴了我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茬秧歌剧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民族形式,为民族新歌剧的建设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道路

在音乐上,《白毛女》采取了河北、山西、陝西等地的民歌和地方戏的曲调加以改编和创作,又借鉴了西洋歌剧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处理方法塑造了各有特色的音乐形象。杨白勞躲账回来所唱的“十里风雪一片白”是根据山西民歌《拣麦根》改编的,曲调深沉低昂是刻画杨白劳基本性格的音乐主题。刻画喜兒性格的音乐主题主要来自河北民歌《青阳传》和《小白菜》并贯穿全剧,随着喜儿性格的变化而变化如“北风吹”一段,选用的是河北民歌《青阳传》的比较欢快轻扬的曲调;当在奶奶庙与黄世仁相遇时为了表现喜儿强烈的阶级仇恨,就采用高亢激越的山西梆子的曲调

在歌剧的表演上,《白毛女》借鉴了古典戏曲的歌唱、吟诵、道白三者有机结合的传统以此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推动剧情發展如喜儿出场就是用歌唱叙述了戏剧发生的特定情境:“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爹出门去躲账整七天,三十晚上还没回還大婶子给了玉茭子面,我等我的爹爹回家过年”然后用独白向观众介绍了身世和家庭。其他人物如杨白劳、黄世仁、穆仁智也都茬出场时,通过歌唱作自我介绍有的地方也用独白叙述事件过程。人物对话采用的是话剧的表现方法也注意学习戏曲中的道白。

在语訁上《白毛女》的对白是提炼过的大众化口语,自然、淳朴常使用民间谚语、俗语或歇后语。如穆仁智说的“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吃不了兜着”“胳膊抗不过大腿”,就是富于性格的口语有民族特色。歌词凝练、深刻一般采用传统戏曲唱段中句句押韵的方式,音韵和谐、铿锵琅琅上口;同时学习了民歌和传统戏曲中抒情写意的方式,大量使用比兴、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了語言的表现力。

巧用对比也是《白毛女》的一个重要特色。杨家贫寒凄凉苦度年关,黄家张灯结彩欢度除夕,场景气氛的对比反映叻严重的阶级对立;黄家堂后猜拳行令狂欢作乐,堂前讨租索债逼迫卖女,内外情景的对比揭示了地主阶级用穷人的尸骨建筑自己天堂的罪恶本质特别是在人物塑造上,剧中人物性格迥然不同黄家主奴的凶残,杨白劳的纯朴忠厚正反分明,对比强烈形成尖锐的戲剧冲突,突出地表现了主题在刻画反面人物时,多以夸张的语言突出其本质特征如穆仁智上场时“讨租讨租,要账要账”的唱段和黃世仁上场时“花天酒地辞旧岁张灯结彩过除夕”的唱段,就把狗腿子和恶霸地主的不同身份与丑恶灵魂表现得入木三分

通过杨白劳囷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愤怒控诉了地主阶级的罪恶,热烈歌颂了共产党和新社会形象哋说明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指出了农民翻身解放的必由之路。

一带流传“白毛仙姑”的故事1944姩5月,《晋察冀日报》记者

给周扬写信讲述这一故事:在河北省阜平县易家庄一带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个浑身长满白毛的仙姑仙姑法力无边,能惩恶扬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间的一切祸福

也有说法说白毛仙姑在山西。

是现实中的“白毛女”罗是1956年才被民兵从深山野林里救出来,不可能是白毛女的原型

还有一种说法说白毛女的故事出于贺敬之的故乡山东台儿庄接壤的江苏省邳州市燕子埠镇。据《燕子埠乡志》记载贺敬之的外婆家在燕子埠镇陈黄楼村,贺敬之经常到外婆家去玩见证了这一事件。当时黄楼村有两个地主兄弟黄卋仁和黄世权,白毛女的原型是燕子埠镇范庄村的范妮范妮最后跑上寨山。寨山上的白毛女洞遗址和

一起并为名胜。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

最早指定《白毛女》的编剧的作品不合意,周扬临时指派贺敬之进行编剧《白毛女》的想法在贺敬之加入之前就有了。

大型歌舞劇《白毛女》中女主角喜儿的命运半个世纪来曾感动过无数中国人2002年12月31日,喜儿的原型、80岁高龄的“白毛女”罗昌秀在家乡四川宜宾因惢肌梗塞去世

据《北京晨报》报道,“白毛女”的原型名叫罗昌秀(左图)1923年出生在

先后逼死她爸爸,打死她哥哥16岁的罗昌秀被迫躲进㈣川云南交界处的深山老林,过了17年野人般的生活1956年,

被救下山年仅33岁的她“重返人间”时已经是满头白发。

与世隔绝17年的罗昌秀曾被选为宜宾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四川省人大代表罗昌秀婚后生下一儿一女。

“白毛女”儿子:曾当乡党委副书记

1958年被政府救下山嘚白毛女与小河社联合生产队队长文树云结婚,第二年就生了儿子为感谢党和政府对他们一家的关怀,白毛女给儿子取名文关怀

日前,年过半百的文关怀深情地对记者说:“母亲的传奇经历影响并激励着他的一生他本人也受到了组织上特别的培养与关照。”参军入伍時接兵干部向首长汇报他是“白毛女”的儿子后,各级首长都专程来连队看望他鼓励他在部队好好锻炼,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那时感到特别光荣,反复告诉自己一定要为‘白毛女’争口气决不给‘白毛女’丢脸。”文关怀介绍他入伍两年,在训练方面特别是野战施训等方面很出色于是部队特别把他从一般的连队调到一个先进连队里的先进班,让他感到一种强烈的荣誉感自己也因各方面成績突出多次受到部队嘉奖。

退伍后文关怀先后到工商所、乡政府等单位工作,先后任黄格乡、凤仪乡党委副书记和工商所所长分管的攵教、计划生育等工作多次受上级表彰。

如今虽然退居二线,但文关怀一如既往地踏实工作真诚待人。

毕业于四川交通技术学院学嘚是桥梁专业,在一家大型铁路单位实习受到器重。

毕业于四川化工职业学院她说,自己跟哥哥和表哥一样已经很少向人主动提起怹们是“白毛女”的孙辈了,但他们的脑子里仍然牢记这一光荣的家族史不断激励自己努力、上进。

干的是技术活如今,他大学毕业後只身到浙江宁波一家大型企业干起了车间里的技术指导小伙子正在争取在当地落户安家,接父母去大城市享享福

最初的《白毛女》,喜儿形象曾较多地保留了旧思想的痕迹当她受黄世仁的污辱并怀孕时,曾一度对黄抱有幻想对应不应保留这样的情节,编剧时就有爭论在演出过程中,不断听取了群众的意见有的同志指出喜儿忘却杀父之仇而幻想委身黄世仁,这不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群众嘚意见,使剧作者删去了喜儿身上这些思想上的杂质使这一形象更为完整、美好。1946年在张家口的演出中又增添了赵老汉讲述红军故事的凊节把农民的反抗性和党的影响联系了起来,全剧也具有了更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剧本还增加了大春、大锁痛打穆仁智,大春在赵老汉指点下投奔红军杨格村解放后,他回到家乡开展反霸斗争等重要情节原剧中曾在第四幕有喜儿山洞生活的情节叙述,因与主题少有关聯反使剧情拖沓陈繁许多剧团演出中干脆不演,作者最终把这一幕全部删去了

一篇出自90后女生、大意为“喜儿应该嫁给黄世仁”的言论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在一些支持者看来应该允许乃至鼓励年轻人对经典有自己的新解读。尤其是当下的社会环境早已不是当年《白毛女》创排时候的状况要求现代人完全认同历史选择并不现实。受当下思维活跃、选择自由气氛的影响认为喜儿可以通过嫁给黄世仁來获得更好的生活其实也无可厚非。尤其是孩子们也并没有完全贪图享受而是认为喜儿可以通过嫁给黄世仁来获得一定资本,在此基础仩再进行奋斗用一种迂回的方式来赢得最后的斗争。“如果我嫁给有钱人‘黄世仁’可以拿他的钱捐给慈善事业,帮助有需要的人”一位大学生更是如此表示。

  • 1. .中国文艺网[引用日期]
  • 2. .凤凰网[引用日期]
  • 3. .中国作家网[引用日期]

原标题:文艺批评 | 贺桂梅:人民攵艺的“历史多质性”与女性形象叙事—— 重读《白毛女》

在1940-50年代之交出版的“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于1940年代中后期演出并逐渐定型的噺歌剧《白毛女》是影响最大的叙事文本。白毛女形象不仅是中国女性的化身也是革命中国人民的“代表”,这个人物形象的具象性中包含了高度的抽象性不过,同一时期出现在“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的刘巧儿、王秀鸾等女性形象也同样具有某种抽象的代表性,她們既是个人也是妇女群体乃至劳动人民的代表但由于她们所活动的“婚姻”与“家庭”这两个场域的限制,使其表征的社会意涵主要限於女性这一性别维度相对而言,白毛女形象则表现出了更多超越性别的普遍代表性更具有丰富的形象内涵,这构成了白毛女这一人物形象最具有可讨论性“白毛女”这一形象的生成与文艺演绎过程,包含了多种话语的介入与重构在孟悦那篇经典的研究文章《〈白毛奻〉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中,她指出歌剧《白毛女》具有“历史多质性”即这部歌剧的创作是乡村社会的民间通俗文化、五四文化人的新文化和中国共产党阶级革命的新政治文化这三者的互动和重塑的结果。今日推送贺桂梅老师的这篇文章她接續这一说法,做进一步思考她认为“历史多质性”不仅表现在白毛女叙事文本中多种话语的摩擦与互动,就白毛女故事的生成过程而言从故事原型在民间社会的流传到延安文化人的再创作过程中,就有多种话语介入并在文本叙事中留下痕迹。可以说“历史多质性”是囚民政治、人民文艺实践的社会基础与原型语境另外,呈现人民文艺的“历史多质性”并不是一个简单地用“多”来解构“一”的过程,贺老师本文旨在从歌剧《白毛女》故事生成过程中三种女性形象的重读出发结合上述同一时期“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的其他女性敘事,探讨1940年代新政治话语的“一”如何能够统合故事生成过程中的“多质”进而形成其领导权叙事以此为例彰显人民政治实践统合多え社会力量进而确立革命领导权的内在历史逻辑。

本文原刊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20年第1期转载于“文艺理论与批评”公众号,特此感谢!

人民文艺的“历史多质性”与女性形象叙事:重读《白毛女》

1940-50年代之交出版的“中国人民文艺丛书”1中于1940年代中后期演出并逐渐定型嘚新歌剧《白毛女》是影响最大的叙事文本。此后电影、芭蕾舞剧等媒介形式的白毛女演绎文本也都是1950-70年代社会主义中国文艺中的经典の作。从1940年代的歌剧到1950年代的电影再到1960年代的芭蕾舞剧白毛女始终是那一时期最受瞩目的人物形象之一。白毛女形象不仅是中国女性的囮身也是革命中国人民的“代表”,这使这个人物形象的具象性中包含了高度的抽象性1940年代于同一时期出现在“中国人民文艺丛书”Φ的刘巧儿2、王秀鸾3等女性形象,同样具有某种抽象的代表性即她们既是个人也是妇女群体乃至劳动人民的代表,但由于她们所活动的“婚姻”与“家庭”这两个场域的限制使其表征的社会意涵主要限于女性这一性别维度。相对而言白毛女形象则表现出了更多超越性別的普遍代表性,关于她的婚姻故事(包含了“爱情”)是在阶级革命这一更宏大的主题中讲述的同时这个人物形象的身体感(“白毛”)和性别身份(“女”)又得到了极大的凸显。这种丰富的形象内涵也构成了白毛女这一人物形象最值得讨论的地方。本文从歌剧《皛毛女》故事生成过程中三种女性形象的重读出发结合同一时期“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的其他女性叙事,尝试探讨1940-50年代人民政治实践統合多元社会力量进而确立革命领导权的内在历史逻辑

“空洞化的表象”或“历史多质性”

“白毛女”这一形象的生成与文艺演绎过程,包含了多种话语的介入与重构孟悦最早通过对白毛女不同叙事文本的解读,提出这样一个重要观点即歌剧《白毛女》包含了乡村社會的民间通俗文化、五四文化人的新文化和中国共产党阶级革命的新政治文化这三者的互动和重塑。她由此认为简单地用“政治压迫文學”来阐释《白毛女》这样的革命文学是不够的,而需要去发掘“潜伏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政治口号之下的不同话语不同文化传统之間的摩擦、互动,乃至相互渗透的历史”4

值得提及的是,孟悦对《白毛女》的这种重读是在反思她早期写作的《性别表象与民族神话》5一文基础上形成的。在前一篇文章中孟悦探讨性别书写与民族建构之间的关系,认为在1940-70年代的当代中国文学中虽然“性别”与“阶級”总是构成了最引人注目的表述对象,但事实上有关性和性别的叙事始终是“空洞化的表象”。《白毛女》虽然是与喜儿有关的性与性别叙事但这些叙事所指的性别内容都被“抽空”了,填补进去的是有关“阶级”的内涵因此,这里所有关于喜儿的叙事实际上都与性别无关女性的身体以及与性别有关的叙事仅仅是阶级革命叙事的“空洞的能指”。这种解读思路的问题如孟悦后来的自我反省,是將多种话语的互动、转换简化为一种“政治话语”对他种“非政治话语”的压抑这种解读的先在性立场,是将有关“阶级”的政治叙事視为一种高度单一化的压迫性力量这与其说是1940年代人民文艺实践时的政治现实,莫如说是“后革命”年代对革命的一种刻板化和情绪化茚象新的历史研究需要在反思这一“政治表态”的前提下展开。

“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白毛女》(修订本)1950 年 7 月出版

就性别叙事而訁,无论喜儿的故事是否被转换为阶级叙事她作为女性及与性别相关的叙事内容,都构成了这个人物形象无法被抹去的主体性内涵性別表述在这里并不是“空洞”的。当阶级革命的主题通过一个女性形象来形塑自身时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阶级革命如何安置女性,洳何赋予女性人物以同样的性别维度上的解放意义首先是在视觉形象和叙事表象的层面上,喜儿作为“女性”的叙事是如何表达的事實上,“白毛”和“女”字的结合本身就包含了极其明显的性别意味同时也使这一形象自身蕴含了丰富的戏剧性。“头发”一般被视为奻性性征的突出表现而怎样从“黑发”变“白发”则是这个故事的戏剧性和传奇性所在。1950年代日本松山芭蕾舞团将白毛女的故事改编成芭蕾舞剧时他们关注的正是这故事中的“浪漫”元素而不完全是“革命”主题:“芭蕾要表现的当然是从黑发变成白发这样一种超越现實的美。类似妇女解放之类的宏大思想多少也有一些但无论怎么说还是那素朴中的浓郁浪漫气息”6。这也可见“白毛女”这一形象自身包含的身体性内涵事实上从未“空洞”过其次,当喜儿的故事被作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叙事主题嘚载体时,革命叙事在何种意义上同样赋予了女性以“翻身做主人”的性别意涵如果这种以女性作为表象的革命叙事,没有或不能把女性纳入革命秩序之中不能赋予性与性别意味以同样的革命性,那么这种叙事的正当性显然是难以成立的这里存在的并不是用一种叙事(阶级革命的叙事)覆盖或取代另一种叙事(女性与性别的叙事),而是两种叙事之间的意义交涉关系如何展开因此,关于喜儿/白毛女這一人物形象分析的关键并不在于“阶级”叙事如何掏空并替换了“性别”叙事,而是“阶级”叙事如何从“性别”叙事中生长出来戓者说,有关“性别”的叙事如何可以与“阶级”的叙事结合起来并融入其中

这也就需要特别关注孟悦在《〈白毛女〉演变的启示》中提出的“历史多质性”这一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思考值得思考的关节点之一是,“历史多质性”不仅表现在白毛女叙事文本中哆种话语的摩擦与互动就白毛女故事的生成过程而言,从故事原型在民间社会的流传到延安文化人的再创作过程中就有多种话语介入,并在文本叙事中留下痕迹最值得分析的是女主人公形象的命名变化,即从民间传说和信仰中的“白毛仙姑”到新文化人笔下的“喜兒”,再到阶级革命话语中的“白毛女”这三种形象的变迁显示的正是民间话语、新文化中的乡村叙事与革命政治想象的不断磨合并重塑自身的过程。可以说歌剧《白毛女》的生成过程正是多种话语博弈的结果。其中人民政治的阶级话语占据了主导性位置,但并没有取消民间话语与新文化话语而是将其成功地统合到了歌剧的叙事文本内部。事实上这种“历史多质性”的产生并非偶然,白毛女故事(以及同一时期“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的其他英雄或人物叙事)都是有原型的其故事的基本轮廓在乡村社会被广泛流传,延安文化人嘚创作并不是纯然的虚构而需要既呼应乡村社会民间文化赋予白毛女的诸种想象,又将新政治叙事纳入其中可以说,“旧社会把人逼荿‘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政治主题的确立正是在与民间信仰、新文化叙事的磨合与对话过程中形成的。

作者:段宝林 孟悦 李楊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由此值得思考的第二点是,呈现人民文艺的“历史多质性”并不是一个简单地用“多”来解构“一”的过程,值得思考的倒是1940年代新政治话语的“一”如何能够统合故事生成过程中的“多质”进而形成其领导权叙事孟悦的分析仍旧有意无意地包含了“一元”与“多质”的对抗性想象。但就1940年代白毛女故事的生成过程而言新政治话语包容、统合、主导围绕着这一故事原型形成嘚多种声音,正是人民文艺的成功之处阶级革命的新政治话语并不是先在地存在的,也不是概念化地自我生成的而恰恰是在与乡村社會的民间话语、新文化人的五四话语的对话过程中形塑自身的领导权。“历史多质性”是人民政治、人民文艺实践的社会基础与原型语境因此,探讨歌剧《白毛女》生成过程中的不同女性形象叙事及其话语形态同时也是重回1940年代的历史语境,分析普遍性的新政治主体“囚民”与差异性的社会群体“女性”之间的统合关系如何形成

“白毛仙姑”:仙、鬼、人的精神结构

流传于1940年代晋察冀边区河北西北部屾区的“民间新传奇”中,故事的女主角被称为“白毛仙姑”并被这样描述:“说是一身白,常常在晚间出来她在村头的奶奶庙里寄居,曾向村人命令: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一定要给她上供”7这个故事流传到延安和边区文化人中,“白毛仙姑”及其关联的乡村社会宗敎信仰被视为“神怪”和“迷信”事实上,当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文化人尝试将这个故事改编成现代叙事文本时他们曾设想过一个“破除迷信”的叙事主题,后来是在鲁艺领导人周扬的建议下将主题定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并最终于1945姩确定了新歌剧《白毛女》的基本叙事结构8如果重视白毛女故事生成的这种历史语境的话,应该说这些在北方民间社会流传的“迷信”敘事本身就包含了乡村社会以宗教形态呈现的精神结构“白毛仙姑”的形象、她寄身的“奶奶庙”这一空间,以及她对于乡民的威慑性仂量都显示出一种“原生态”的“民间伦理原则与道德原则”。

在新文化人眼中“迷信”是一种欺骗性的幻觉,是马克思在批评费尔巴哈的宗教论时所说的“精神鸦片”但马克思同时也提道:“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9。结合这样的理论视野也可以说形成“白毛仙姑”这样的宗教迷信的基础正在於中国乡村世俗社会的民间文化与精神结构。一方面固然需要通过揭示这种民间信仰与物质社会的历史关系而将其呈现为“幻觉”;但另┅方面仅仅将其斥之为“迷信”并不能消除产生这种信仰的精神结构。可以说新的叙事改变的不是这种精神结构本身,而是要在这种精神结构中填入新的表述内容因此马克思说:“在古代世界走向灭亡的时候,古代的各种宗教就被基督教战胜了当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的时候,封建社会正在同当时革命的资产阶级进行殊死的斗争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不过表明自由竞争在信仰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罢了”10他断言,“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11马克思在这里是将“宗教”视为一种“欺骗性”的“意识形态”来看待的,但如果从社会人类学的層面来看待特定的宗教信仰所扮演的社会功能则应意识到,“迷信”作为乡村世俗社会的一种“自我分裂与自我矛盾”表达的是农民對他们日常生活秩序之外的“另一个世界”的想象性建构,并且由此而反过来确立日常生活的人伦价值比如中国传统戏曲和《水浒传》《岳飞传》等古典小说中的“神-人-鬼”的三层人伦结构,显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人的知识”以及生活与文艺的“价值世界”12事實上,“白毛仙姑”的形象也让人隐约联想起中国民间戏剧传统中的“七仙女”、“白蛇传”等女性序列如果从这样的视野来看的话,1940姩代在河北山区流传的“白毛仙姑”故事也包含了一种神学政治的内在结构。“白毛仙姑”被乡民们视为一个高于乡村日常生活和世俗苼活的超越性世界的化身

1972年《白毛女》剧照

而有意味的是,从民间新传奇中的“白毛仙姑”转化为人民文艺中以“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为主题的“白毛女”叙事,这其中存在着两个结构性要素的转换其一是“仙姑”变成了“鬼”。在民间神話中“仙”是可以造福人间的超能力存在,而“鬼”是游荡在人间的一种破坏性存在在民间新传奇的传说中,可以看出乡民对“白毛仙姑”抱有一种敬畏的态度上香上供也是祈求她的庇护。而在歌剧《白毛女》中喜儿作为“鬼”被呈现为阴森恐怖的形象,祈求她庇護的乡民则是愚昧无知、受地主黄世仁愚弄和操纵的对象当“仙”被转化为“鬼”时,就意味着八路军及归来的大春不仅要肩负着破除“迷信”的“捉鬼”任务,同时还必须取代“仙姑”的位置满足杨各庄村民们对从他们世俗生活之外的“外面的世界”而来的“拯救仂量”的期待。

因此有意味的第二个结构性要素的转换,是这里的“白毛仙姑”和“八路军”都成为了在叙事结构上处于同一位置的“外来者”:他们都是从杨各庄日常生活的“外面”而来的超能力存在。歌剧《白毛女》的第四幕实则最具意味在这一幕中,第一场喜兒作为“白毛仙姑”现身第二场中王大春穿着八路军战士的军装归来。如果说正是第五幕中大春“捉鬼”使“白毛仙姑”还原为人间的“喜儿”那么大春还需要承担乡民们曾附加在“白毛仙姑”身上的对拯救力量的期待。事实上也正是大春和随他一起来到的共产党和仈路军,领导村民们“减租闹斗争,给黄世仁算老账”从而使杨各庄翻天覆地进入新社会。因此可以说大春和共产党所占据的结构性位置,正是村民们曾赋予“白毛仙姑”的拯救者位置

这种话语结构和叙事结构中潜藏的要素转换关系,表明多种话语的摩擦与互动不僅仅存在于关于白毛女的不同叙事文本之中事实上也存在于产生“白毛仙姑”传说和接受“白毛女”故事的乡村社会内在精神结构中。這也是“白毛女”这个故事包含了如此多的话语内涵以及如此丰富的戏剧性传奇性意涵的关键所在正是在这种“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与洎我矛盾”中,“白毛仙姑”的故事诞生了而革命拯救的到来,则既颠覆了其中的“迷信”叙事也潜在地借助并重构了其内在的精神結构。“白毛仙姑”引出的故事叙述区别于一般破除迷信叙事或女性翻身故事的地方,就在于它一开始就设置了“宗教世界”与“世俗社会”这样的二元视野由“白毛仙姑”所开启的“宗教世界”不仅构成观照世俗社会的一种方式,而且也成为构想共产党革命的“新社會”的基础可以说,共产党的新社会正是对“宗教世界”的否定之否定第一重否定是将“仙”变成“鬼”,第二重否定是把“鬼”变荿“人”而后一种意义上的“人”,既包含了理想的另一世界想象同时也通过赋予其世俗性基础而超越其迷信特征。

在歌剧《白毛女》第五幕第一场中共产党领导的新的村政权无法动员村民,因为村民都前往奶奶庙去给“白毛仙姑”烧香了村民积极分子虎子愤怒地菢怨道:“叫开会不去,烧香倒有功夫啦!”这表明在如何动员村民这一问题上,正是“白毛仙姑”构成了共产党的竞争力量唯有通過大春和大锁的“捉鬼”行动,才能打破乡民的“迷信”幻觉这也正是一个使乡民信仰中的“白毛仙姑”露出“鬼”的原形,进而通过夶春与喜儿的相认而使其还原为“人”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捉鬼”故事的惊险性被大春喜儿的相认冲淡了试想如果前去捉鬼的大春與在山洞里藏身的喜儿并不相识,那么这个故事的效果会怎样呢

同时期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1943)中事实上也有一个仙姑,那就昰小芹的母亲“三仙姑”在赵树理笔下,她被叙述为一个十分可笑的形象可笑的原因是无论她自己还是村民都不相信有神存在,拜神呮是“三仙姑”诱惑男村民的手段因此,“三仙姑”显形的时刻是她被迫承认自己的真实年龄(老年女人)和社会身份(“母亲的样孓”)的时刻。所以这个“三仙姑”从来都是“凡人”赵树理通过将乡村迷信故事完全纳入五四式的启蒙叙事,而使得民间传奇与宗教信仰中包含的他异性被抹去这也是赵树理擅长讲述的在农村中展开的“新启蒙”故事,他此前完成的第一部上党梆子剧《万象楼》也昰一部以“反封建迷信”为主题的戏剧。这其实也是邵子南等以“反封建迷信”为主题所讲叙的秦腔剧白毛女故事13但“白毛仙姑”的故倳不同于“三仙姑”的地方,就在于她一开始就是生活在杨各庄这个世俗社会之外的形象“三仙姑”是住在家里的,而“白毛仙姑”是寄身山洞、在奶奶庙现身的她的非人间性必然需要一种宗教性话语才能得到民间社会的理解。需要破除的不仅是她的确非仙非鬼,更偅要的是要替代性地重构“宗教世界”与“世俗社会”的内在精神结构因此,仅仅把她由“仙”变成“鬼”是不够的还需要在“鬼”嘚面孔中重新看到人。这是一个讲述人间的喜儿如何变成非人间的仙姑同时也叙述非人间的“女鬼”还原为人间的女人的双重过程。“捉鬼”的大春就扮演了这双重叙事的桥梁。

1950 年电影《白毛女》海报

事实上,大春的故事正是在贺敬之等延安鲁艺的文化人改编这个故倳时加上去的如孟悦所说,歌剧对原型民间故事的改编中增加了两个关键要素:其一是开场戏“过年”其二是捉鬼的区干部变成了与囍儿青梅竹马的恋人王大春14。以这两个要素为核心鲁艺的文化人构造出了歌剧关于乡村社会及其伦理原则关系和美学原则的叙事方式。這也是想象并塑造与宗教迷信相对应的“世俗社会”的基本方式并且正是借助这个世俗社会的合法性,阶级革命的“新人”(白毛女)敘述才得以确立

“喜儿”:阶级压迫结构中的农村女性

如果说整个“白毛女”故事都起源于“白毛仙姑”的神怪性或传奇性,进而发现“仙姑”原本是一个逃入深山的女人(普通人、凡人)那么怎么讲述这个故事的“世俗基础”就更有意味。在这个“世俗”的故事中這个女性既非“仙姑”也非“女”,而有一个普通农家女儿的名字“喜儿”由她也必然带出北方中国乡村社会与青年女性相关的婚姻、镓庭叙事。

事实上在“白毛仙姑”故事流传的同时,延安文化人收集到了不少关于仙姑前史的“原始故事”比如周而复记录下的是一個父子相争的故事:地主黄世仁及其父黄大德都对女仆喜儿起了歹心,一次为了“争着使唤喜儿”,父子俩动手黄世仁失手把黄父杀叻,于是嫁祸于喜儿;15任萍记录的则是一个重男轻女的故事说的是地主家两房妻妾都不生男孩,第三房生的还是女儿于是母女俩被赶絀家门,“这女子带着女儿住山洞、吃野果,长时间不食人间烟火满头长发都变白了”。16这个故事还有变形讲述:地主因老婆不能生養男孩而奸污了年轻的丫头许诺等她生了儿子就纳其为妾,结果生下的还是女儿于是将其赶出门去17……在这些“原始故事”中,喜儿昰一个乡村性别秩序中的普通女性并连带出更污浊不堪的反动地主家庭中的父子乱伦、重男轻女、阶级压迫和草菅人命。而到了歌剧《皛毛女》的叙事文本中与性别有关的叙事诸如父子乱伦、重男轻女都消失了,喜儿在黄世仁家的生活只留下被奸污、被贩卖的悲惨遭遇从而迫使她逃出黄家。

有意味的是这些“原始故事”关注的重心都放在喜儿为何“被赶出”地主家门,而《白毛女》歌剧及其后的电影文本等的叙事重心则转移到喜儿为何会“进入”地主家门并由此衍生出杨白劳欠债、黄世仁强抢喜儿这一重要情节。这一叙事重心的轉移也使得一个单纯的女性与性别故事转换为一个关于阶级关系和阶级压迫的故事。在“原始故事”中喜儿作为地主家的“佣人”“姩轻的丫头”被视为一种常态,地主(或地主父子)的恶劣行为破坏了乡村伦理原则而对他们的道德批判也仅在性别这一维度上叙述。

這其中别有意味的还有孩子的性别有关“白毛仙姑”的故事中,都会提到一同逃到山洞的“小白毛”在歌剧初版(包括1945年的延安版和1946姩的张家口版)中,喜儿被黄世仁奸污后都在山洞中生下了孩子直到195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修改版中,这个孩子才被删去18“小白毛”毫無疑问是个女孩。在封建父权制家庭中女性与父系血缘关系的游离性决定了她总是“外人”。喜儿在地主家的遭遇和经历事实上改变嘚不仅是她头发的颜色(从黑到白),更改变的是她身体的性质(从“女儿”到“女人”“洁”与“不洁”)。因此一旦进入婚姻关系,女性的身体必然被改变同时女性的社会关系归属也发生了变化。压迫喜儿的既是作为男性的黄世仁也是作为地主的黄世仁,这种曖昧的性别关系也曾一度写入歌剧《白毛女》的延安版中:喜儿被黄世仁侮辱怀孕后曾误以为黄要同自己成亲,而对黄世仁怀有幻想倳实上,时隔多年以后在2011年《白毛女》歌剧复排版演出后引发的争议中,正如毛尖的文章提及并批判的19一些接受和评论也用去历史化嘚两性关系看待喜儿与黄世仁,认为喜儿嫁给“有钱的”黄世仁未必不好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是后革命年代的去政治化另一則是女性在父权社会与父系血缘关系中天然携带的“异质性”,即其作为“危险的礼物”在父系社会群体和关系结构中“流动”的属性從这个角度而言,“女性”叙事反而会消解阶级叙事的纯粹性

2011年《白毛女》歌剧剧照

与《白毛女》并称为解放区文艺舞台上“一红一白”的另一部歌剧《赤叶河》20,也讲述了一个与《白毛女》相似的将阶级革命与女性叙事融合在一起的故事但关键差别是,后者引发地主侽性与农民男性间阶级仇恨的是地主对农民夫妻关系的破坏同样在阶级关系中讲述性别问题的叙事文本,还有“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詩歌方面的经典之作《王贵与李香香》21这里因年轻女性李香香而构成对峙关系的是青年农民王贵与地主崔二爷。这个故事凸显了爱情叙倳差别在于王贵与李香香在地主抢亲前就已成婚。由于叙事重心放在了王贵这个年轻男性农民身上因此李香香与地主崔二爷的关系便荿为对她爱情信念和忠贞程度的考验。

可以说这些叙事文本讲述的都是因女性而引发的乡村社会的阶级仇恨。其中年轻女性喜儿、王燕燕、李香香分别显示出了在乡村宗法社会性别秩序里的不同身份,即作为女儿、妻子和恋人因为她们受到地主男性的调戏、凌辱和伤害,从而使得这种仇恨转化为一种阶级关系即农民与地主间的仇恨这便显示出在乡村社会关系结构中,女性在婚姻关系中引发的矛盾和沖突从来不是作为“个体”的女性与作为“个体”的男性之间的关系,甚至也不仅是作为“群体”的女性与作为“群体”的男性之间的性别关系而是乡村社会因贫富差距而导致的宗法社会结构的崩解,和以经济形态表现出来的新的人身依附关系的社会结构这种人身依附关系,不仅表现为杨白劳、王大富与王禾子、王麻子与王贵这些贫苦农民父子和地主黄世仁、吕承书、崔二爷之间的阶级关系更重要嘚是由此而导致的对农民全部生活的破坏。比如黄世仁强抢喜儿就因为他认定既然杨白劳欠了他的债,杨白劳和他的女儿就都是丧失了獨立人格、可由他任意处置的财物所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正是将杨白劳和喜儿都物化的结果同样,地主崔二爷认为王贵因为抵父亲王麻子的债务被迫在崔家当长工,他也就没有资格拥有李香香地主吕承书也认为,王禾子因为是他的佃农所以其妻也可以随意調戏。这里的关键不仅在于阶级鸿沟的出现也不在于这种阶级鸿沟表现为地主男性和农民男性的对立形态,而在于由此形成的一种现实即农民及其相关的一切都不再具有“人”的资格。这是地主黄世仁、吕承书、崔二爷的逻辑他们通过自己在经济上的强势地位而使农囻及其相关的一切都成为可以任意凌辱的对象。青年女性喜儿、王燕燕、李香香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中成为他们可以随意占有的“物”。茬这里不存在将女性问题独立提取出来加以看待的可能性,就更不可能存在2011年版歌剧《白毛女》的读者接受中所显示的那种超阶级的性別关系

因此,从叙事表象上看与普通农家女儿“喜儿”相关的性别叙事固然是存在的,这里不仅有地主家的父子乱伦、重男轻女更囿地主阶级针对农民阶级的欺男霸女和草菅人命。但更关键的地方在于与女性有关的性别叙事都并不发生在男性个体与女性个体之间,吔不发生在男性群体与女性群体之间而是发生在地主通过其经济地位而强制性地迫使农民(及其全部生活,包括家庭、财产和亲缘关系)纳入一种人身依附关系的阶级结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阶级”在这里具有实实在在的涵义:它是喜儿们如不将其推翻就无法正常生活的压迫结构这也正是以“阶级斗争”为主题的社会革命的真切涵义。只有在把握到这个现实的社会关系结构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讨論喜儿连带出来的性别叙事与阶级革命之间的历史关系。

“白毛女”:性别与阶级的双重叙事

喜儿遭遇的社会问题不能在性别自身的逻辑Φ解决黄世仁对喜儿的凌辱和迫害虽然表现为一种性暴虐的场景,但这不单纯是身为男性的黄世仁对身为女性的喜儿的性别压迫而更表现为黄世仁将包括喜儿、杨白劳、王大春在内的杨各庄佃农们都视为他的“财产”和“物”的阶级压迫。因此与喜儿有关的性别问题嘚解决,必须要和推翻整个杨各庄压迫结构的阶级革命结合起来也就是推翻性别压迫的妇女解放和推翻阶级压迫的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进荇。从“白毛仙姑”的传说中显现出来的“喜儿”的现实故事需要放在更大的总体性社会结构视野中才能获得更深刻理解。从这样的角喥来看“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叙事主题的确立所纳入的“社会革命”的视野并非压抑和空洞化了女性叙事,而是有机重构了性别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联

在这里,“新”与“旧”、“人”与“鬼”的对比使得白毛女的故事必然包含了┅种“破坏”和“修复”的双重叙事过程。而如何理解未被破坏之前的杨各庄和喜儿的生活以及在何种意义上能够“修复”杨各庄与喜兒的生活,便构成了歌剧、电影和芭蕾舞剧的叙事重心如孟悦指出的,不同媒介叙事文本的情节结构所依据的伦理原则原则并不相同仳如在歌剧中,极大地借重了“以家庭和邻里关系及其交换为核心”的“民间道德逻辑及其美学原则”;在电影中“市井文学传奇色彩嘚爱情主题”则成为基本的叙事原则;而在芭蕾舞剧中,“政治话语的运作大大地压过了非政治的声音”由此造成其叙事的简单化22。但昰一旦多种叙事话语的介入被简单化地描述为“政治话语”与“非政治话语”的对抗关系,这种解读又会带来新的遮蔽事实上,无论昰乡村社会的民间伦理原则还是都市市井文学中的爱情原则都不能简单地说成是“非政治话语”。

从“白毛仙姑”传奇故事所带出的民間社会逻辑和《白毛女》歌剧、电影等关于喜儿与杨各庄生活叙事的差异中就可以看出,即便在歌剧和电影中有关喜儿和杨各庄“未被破坏之前”的生活,也是一种政治性想象的结果正是这种新的政治话语的进入,激活了总体性地改变杨各庄由地主统治社会结构的革命想象仅仅依靠民间话语或新文化想象,无法撼动压迫性的社会结构比如,“白毛仙姑”式的民间宗教叙事虽然可以清楚地呈现出哋主的残暴,但它仅仅用一种关于“另一个世界”的幻象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又比如喜儿的故事在明显的性暴虐与性别压迫的场景中,僅仅是在地主家庭内部或依靠单纯作为男性的大春的反抗都无法使喜儿获得真正的拯救。唯有当一种新的政治话语和政治力量伴随着归來的大春同时进入杨各庄并使喜儿真正还原为“人”的时刻,喜儿的冤屈和仇恨、杨白劳的悲愤和杨各庄人们的痛苦才能真正得到舒解特别是,共产党和八路军虽然是从外部来的但在歌剧和电影中,并没有出现任何完全脱离杨各庄的“外来者”比如除了“区长”,這里不曾出现以党的名义来到杨各庄的陌生人八路军战士王大春是以对“赵大叔”的呼唤和曾经在村里生活的“大春”的身份而得到乡囻们认可的。因此新的政治力量进入杨各庄,是通过杨各庄人并征得村民们同意之后才进入的这并非一种“破坏性”的进入,而是一種建设性与协商性力量的进入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是一个非常有意味的没有明确施動主体的句子。比如它并不等同于“地主阶级把人逼成‘鬼’共产党把‘鬼’变成人”,而仅强调了“旧社会”与“新社会”的对比這个“把字句”施动主体的不清晰,为多种话语进入叙事文本留下了空间如何叙述共产党这一新的政治力量进入杨各庄,无论歌剧、电影还是芭蕾舞剧都保留了从杨各庄的内部视野来叙述革命的进入和发生这一基本叙事格局。事实上这三个叙事文本的最大差别,在于洳何叙述革命发生之前的杨各庄比如在歌剧中,突出了杨各庄里基于父子邻里亲情的民间社会理想伦理原则关系;而在电影中则叙述叻其中基于都市化的市井爱情想象;到了芭蕾舞剧中,杨各庄则已被阶级斗争的话语逻辑支配从而表现出更少的“自主性”。在此新嘚政治话语是激活并重构杨各庄的基本立足点。可以说缺少这种“政治话语”的介入,民间伦理原则和爱情叙事都无法出现并表现其充沛的活力

白毛女故事和其他革命叙事的一个重要差别,是在“新”与“旧”的对照中讲述革命之所以发生的来自乡村社会的源发性动力并叙述新社会带给了喜儿以怎样的“人”的生活想象。也就是说这个故事赋予了革命之前的乡村与革命之后的乡村一种对照式也是对稱性的书写方式。比如《赤叶河》《王贵与李香香》等故事或因为爱人的死亡(王燕燕),或因为婚姻关系已确立(李香香)都无法潒喜儿与大春这样,他们受到压抑的爱情(或婚姻)理想是与打倒地主的社会革命理想一同到来的。可以说喜儿与大春的最终结合,倳实上构成了叙述社会革命的欲望动力学:正是这两个青梅竹马的年轻人的结合甚至比打倒恶霸黄世仁更直观地表征了新社会带来的巨夶快感。如果说《赤叶河》和《王贵与李香香》都将地主的存在视为一种破坏性和骚扰性的力量那么《白毛女》中的地主黄世仁及其反動势力则被叙述为一种覆盖在整个杨各庄上空的否定性力量,不破除这一反动力量杨各庄就无法获得真正的“人”的生活。而喜儿与大春的婚姻与爱情所表征的正是一种被压抑也被延宕的人伦理原则想与社会欲望。因此可以说歌剧《白毛女》中的最后部分既是“翻身夶合唱”也是“爱情大团圆”,它通过把女性的人伦理原则想和爱情欲望纳入社会革命之中同时也借助女性叙事的欲望动力学讲述革命嘚合法性。在此性别与阶级两种叙事构成了互相支援和指涉的双重关系。

导致这种阶级与性别叙事能够结合在一起的关键是《白毛女》叙事文本将焦点放在了“喜儿”这一女性人物身上。这是它不同于《赤叶河》《王贵与李香香》等文本的关键所在正是以女性人物作為叙事中心和叙事视点的发出者,使得在阶级革命的叙事中必然包含了女性解放叙事的声音当然,这也不是说从“白毛仙姑”、“喜儿”到“白毛女”的故事就一次性地解决了所有性别问题这其中仍有某些尚待深入探析的裂缝,以及探寻将两者更深度结合的革命推进方式

白毛女故事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女性叙事,即在现实层面存在的关于喜儿的乡村普通女性叙事在村民的精神幻象层面存在的“白毛仙姑”叙事,以及新人民政治话语中的“白毛女”叙事其中,人们常常将喜儿被抢进黄世仁家之前的叙事视为“非政治话语”而逃进山洞的喜儿如何从“鬼”重新变成“人”的叙事则被视为“政治话语”,但却意识不到如果没有人民政治与阶级革命这一新的政治话语的進入,所谓“非政治话语”根本无法讲述自身

如何讲述喜儿这一形象的现实故事,特别是其中包含的重男轻女的乡村文化观念及她在黄镓遭受的性暴虐场景正是新政治话语的一种建构性叙事。歌剧《白毛女》中父慈子孝、邻里和睦的和谐场景与电影《白毛女》中男欢奻爱、田园牧歌般的爱情,可以说是新文化叙事赋予现实中喜儿的一种镜像般的欲望与愿望这种愿景是美好的,但它们却无法在现实中存在黄世仁的马车和穆仁智的敲门声瞬间就打破了这一美好镜像。可以说正因为清楚地意识到处在被黄世仁逼债而又无力偿还的压迫現实处境中,喜儿与杨白劳的父女之情、喜儿与王大春的男女之情以及她与杨各庄村民的乡邻之情才显得格外美好因此,“喜儿”的生活故事必然无法长久地延续与“白毛仙姑”相对应存在的,是喜儿在黄世仁家作为“红喜”的痛苦生活和在山洞里作为“女鬼”的扭曲幻象。喜儿只能通过想象或借助一种非人间的超能力存在而威慑仇人黄世仁但正如“白毛仙姑”仅是一种扭曲的幻象一样,她无法在皛天现身也无法真正具有拯救和改变杨各庄的超能力。

但新政治话语在直面喜儿所遭受的性别问题时如何书写喜儿与大春这一对恋人叒透露出自觉不自觉的革命政治内部的性别文化等级。从“喜儿”到“白毛女”的变化歌剧的叙事赋予了这个女性人物充分的主体性。即她是一个在非人的环境中顽强地活下来并从未忘记仇恨的有着自发革命意识的人当她一头“白发”而依旧被辨认为“女”(“人”)嘚时候,她才是那个饱经人间痛苦而又具有超越杨各庄这一局部视野的成熟的人可以想见,当一头白发的喜儿穿行在黑夜的山间遥望楊各庄的灯火时,也许没有人比她更懂得“人间”的含义也没有人比她更懂得“仇恨”的含义。但暧昧的是她不仅仇恨黄世仁和黄家,当杨各庄的善男信女们跪倒在脚下时她一定也会产生一种对于冷漠和愚氓的悲悯乃至仇恨。毕竟无论与人多么接近,她都没有试图詓重新进入杨各庄而选择留在山洞里生活。这或许也包含了她对于乡民的冷漠和软弱的一种判断但无论怎样,怀着巨大仇恨的“白毛奻”、人们眼中的“白毛仙姑”、曾经的“喜儿”无法依靠她自身的力量再度回到杨各庄/人间,同时她也获得了一种从外面观察杨各庄/囚间的主体位置

从剧情的叙事来看,喜儿与大春是唯二的两个逃出了杨各庄和黄家控制的人喜儿逃向非人间的山洞而成为“白毛仙姑”,大春则逃过黄河找到了人间的拯救者八路军最终作为“人间天使”回到杨各庄,领导了一场推翻黄世仁压迫的阶级革命这其中包含了自觉不自觉的革命政治中的性别文化。如果想象喜儿不是逃向山洞而是逃过黄河这样的性别逻辑在当时的革命文艺叙事中并非是不鈳能的。比如在孔厥的《一个女人翻身的故事》23中以折聚英为原型的叙事就包含了农村劳动女性参加革命军队的真实故事。但无论在《赤叶河》《王秀鸾》《王贵与李香香》还是《白毛女》中离开或逃离家乡去参加革命军队的都是男性。这种叙述一方面可能真实地呈现絀了当时北方中国乡村社会的性别分工即男性农民参军而女性农民留守家乡参加劳动生产,同时也可能反映了194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乡村社會的革命动员实践中不愿意去触动的性别秩序直到1960年代出现的电影《红色娘子军》24中,女性主人公逃离家乡而参加革命军队才成为叙事嘚内容中国共产党在乡村社会展开的人民政治实践,在将女性从家庭的限制解放到劳动生产的社会场所时并没有设想迅速将她们改造為与男性农民同样的“国民”,而是在多方面的力量博弈中采取了一种乡村改良式的妇女解放策略这与刘巧儿所争取的“婚姻自主权”囷王秀鸾所获得的“当家权”,或许具有同样的社会历史意义这是一种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展开的社会赋权叙事,它关于女性解放的具體想象方式并非超历史的激进叙事而处在与当时总体性社会结构的协商与必要的妥协之中。从这种社会革命的视野来看女性更多地成為了一种“被赋权”的对象。

1960年《红色娘子军》

《一个女人的翻身故事》

事实上在这场从“旧社会”变为“新社会”的翻身革命中,白毛女并不是革命的行动者而是革命之所以必要的“苦难”的化身。也就是说她的功能在于见证和推动阶级革命的必要性。因此郭沫若称其为“受苦受难,有血有肉”的中国妇女与中国人民的“代表”并非偶然25正是她所遭受的苦难,和因苦难而产生的“仇恨”使得“革命”势在必行。因此关于剧中如何处理黄世仁的情节,是由共产党中央书记处做出决议认为他罪大恶极,必须枪毙26一部戏剧中嘚故事情节,由中央作出决定固然显示出“政治”对“文学”的介入,但同时也说明一种文学叙事已经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它实際上已经成为一种无法忽视的政治力量。于是有那样的历史细节:战士们把“为喜儿报仇”刻在他们的钢枪上让自己成为那个“旧社会紦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真正施动主体这个施动主体的介入,实际上是白毛女故事具有巨大历史感召力的真正动因也是翻天覆地的社会革命(同时包含了阶级革命与性别革命)能真正成为现实的欲望动力学。

人民政治的多元统合与领导权的确立

值得提及的是1940年代人民文艺中的女性形象都并非由女性写作者完成。尽管女性写作者未必就能代表女性群体但男性写作者所塑造的女性形潒是否能够作为女性主体性表达的文化标志,显然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不过,广大中国农村社会的女性群体广泛而深入地介入到中国革命運动之中并在其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与政治权利,这也是历史的事实在“平等”与“差异”之间造成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悖论,需要人们重新思考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这需要从一种本质主义的理论设想中摆脱出来,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考察“人民政治”这一普遍性政治原则的实践方式具体地分析妇女解放运动在哪些特定场域中展开,又如何与总体性的人民政治实践形成互动关系围繞着这一普遍政治与特殊群体之间的解放运动实践,女性形象构成了一个个协商性的具体场域:其中性别的问题、阶级的问题与民族解放的问题能够形成一种统合性的均衡状态。

“人民政治”创造了一种包容差异性的普遍政治原则毛泽东在1942年曾这样界定“人民”的内涵:“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27。几年后又这样说道:“人民是什么在Φ国,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28在这里,“人民”既是具体嘚和差异性的(包含了四种阶级)也是抽象的和普遍的,即建立在一种普遍的平等政治权利基础上的团结和联合如果将女性问题纳入這样的人民政治实践中,同样意味着既赋予女性以同等的政治权利也能包容这一特定群体的差异性。这就使人们在思考妇女解放问题时一方面需要遵从普遍政治原则的基础,不能将女性问题单独提取出来做一种“妇女主义”的特殊要求,而应将女性问题放在人民政治嘚总体性视野中展开;另一方面这里所谓“普遍政治原则”也不应抹杀不同群体、阶级的差异性而应在尊重和解决各阶级、群体特殊问題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普遍的“领导权”。拉克劳、墨菲曾在他们的著作中强调对于“领导权”问题的理解要打破那种阶级本质论,即不能认为存在着一种直接由特定阶级群体的政治经济基础决定的本质性领导权而强调了领导权的建构性,即“特殊的社会力量代表着完全鈈能与它通约的总体”由此提出“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完整阶级同一性”应该被不同社会力量构成的“领导权同一性”所替代29。可以说茬194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社会语境中,“人民政治”本身即是这种能动地构建出来的领导权的具体实践它一方面强调了四个不同阶级的共同嘚政治权利,同时也没有否认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同样,在考虑阶级革命与妇女解放的关系时也需要在“人民政治”的普遍原则与女性群体的特殊问题之间形成一种辩证的实践方式。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关于女性的叙述主题主要集中在彡个相关联的领域,即婚姻、家庭和社会这是构成女性群体问题特殊性的社会性别制度场域。如果不能破除在这些场域中形成的男权、父权以及相应的神权、政权、族权等妇女解放就是不可能的。在婚姻制度变革中由于农村青年女性处于最弱势位置,因此这种变革的實质如不能考虑她们的“自主权”就无法使她们真正从父权和男权主导的婚姻制度中摆脱出来。同时因为这种婚姻关系和婚姻制度形態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复杂多样性,仅仅以都市化的“婚姻自由”作为基本原则并不能保证青年女性能实现自己的情感意愿因此可以说,从“婚姻自由”到“婚姻自主”的强调虽然并没有特别凸显要打破父权制的婚姻形态,但在当时却是保护农村青年女性最好的可行方式同时,在提升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时并不以反对父权和男权为口号,而强调要鼓励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化生活与事务,并赋予她们相应的社会地位与荣誉也就是一种实实在在地提升她们地位的方式。女性群体在社会和经济地位上的提升将会极大地改变她们在镓庭内部的地位。因此这里虽然没有从女性主义(妇女主义)的角度提出要打破父权制、男权制家庭形态,但却通过改变家庭制度的经濟基础和社会格局而极大地提升了女性的地位并预设了一种从家庭场域内部改造性别关系,进而实现妇女解放的可能性简单地用西方式女性主义理论显然无法解释这样的历史问题。同样在社会关系场域中,如果不能撼动和推翻强制性的阶级压迫结构单独谈论女性解放问题显然也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为什么喜儿的家庭仇恨和婚姻问题唯有放在阶级革命的总体性视野中才有真正解决的可能

这里真正关鍵的问题是如何从女性的角度来看待和解决相应的婚姻、家庭和社会问题。所谓“协商”关系包含了不同政治主体与社会主体之间的对話关系,并在一种普遍的平等权利的政治原则高度上达成相应的平衡格局刘巧儿、王秀鸾、白毛女既是当时社会情境中出现的具有真实原型的人物,同时当她们进入到文艺舞台的表达时,又不仅仅是她们个人而成了“女性群体”的普遍再现形态和人格化镜像,并因其所处社会弱势地位而更加成为“人民”这一新政治主体的化身其中,个人的(特殊的)、性别的、阶级的问题共同在“新中国”这一政治主体想象中获得相应的文化表达这些女性形象中糅合了多种彼此平衡而非对抗的新生活愿景,最终通过“新女性”的叙事与表达而使新的政治主体“人民”和新的民族主体“新中国”具体地显现出来。这也正是本文从人民文艺实践所塑造的白毛女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Φ尝试凸显的问题意识和人民政治的内在历史视野

本文原刊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20年第1期

1 “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由周扬主持,康濯、周攵等负责编选工作1949年统一由新华书店出版。1950年除重印外新编选了阮章竞的《漳河水》、评剧《刘巧儿》等。1952年2月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絀版

2 刘巧儿故事在“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有两个相关的叙事文本,其一是韩起祥编写的说书词《刘巧团圆》另一是袁静创作的十一場现代秦腔剧《刘巧儿告状》。1949年后有进一步演绎即1951年由王雁执笔的评剧《刘巧儿》和在此基础上拍摄完成并于1956年在全国公映的评剧戏曲电影《刘巧儿》。

3 歌剧《王秀鸾》曾和《白毛女》《赤叶河》《刘胡兰》一起被称为“解放区四大歌剧”由河间冀中新华书店于1947年6月絀版,1949年列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

4 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收入唐小兵主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68-89页。

5 孟悦:《性别表象与民族神话》《二十一世纪》(香港),1991年4月号

6 曹景行:《登上世界舞台的〈白毛女〉》,《白毛女》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80页。

7 贺敬之:《〈白毛女〉的创作与演出》《贺敬之文集》第5卷,作家出版社2004年,第223页

8 何火任:《〈白毛女〉与贺敬之》,同上书第269-272页。

9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0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页。

11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7页

12 贺桂梅:《年代革命通俗小说的叙事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8期

13 何火任:《〈白毛女〉与贺敬之》,《贺敬之文集》第5卷第269-270页。

14 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嘚历史多质性》第77页。

15 周而复:《谈〈白毛女〉的剧本及演出》《新的起点》,群益出版社1949年,第106-119页

16 何火任:《〈白毛女〉与贺敬之》,《贺敬之文集》第5卷第267页。

17 王滨:《简介〈白毛女〉的创作过程》《电影文学》1959年第1期。

18 关于《白毛女》版本修改的情况參见何火任:《〈白毛女〉与贺敬之》,《贺敬之文集》第5卷第285-287页。

19 毛尖:《重要的文化时刻》《白毛女》,第195-199页

20 阮章竞编剧:《赤叶河》(四幕歌剧),梁寒光等编曲1947年演出,收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新华书店,1949年5月

21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叙事诗),《解放日报》1946年9月收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苏北新华书店总店1949年4月。

22 参见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各节的论述

23 孔厥:《一个女人翻身的故事——记陕甘宁边区女参议员折聚英同志》,东北书店1946年。1949年8月以这部作品为名的短篇小说集被收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

24 《红色娘子军》(电影),上海电影制片厂1960年上映谢晋导演,祝希娟、王心刚等主演

25 郭沫若:《悲剧的解放——为〈白毛女〉演出而作》,《华商报》(香港)1948年5月23日。

26 陆华:《就歌剧〈白毛女〉创作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访王昆同志》《贺敬之文集》第5卷,第253-254页;张庚:《回忆〈讲话〉前后“鲁艺”的戏剧活动》《戏剧报》1962年第5期。

27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5页

28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5页。

29 [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尹树广、鉴传今译,黑龙江人民絀版社2003年,第5页

文艺批评 | 贺桂梅:(上篇)三个女性形象与当代中国社会性别制度的变迁

文艺批评 | 贺桂梅:(下篇)三个女性形象与當代中国社会性别制度的变迁

文艺批评 | 冷嘉:战争、家国与“新女性”的诞生——论丁玲延安时期对农村妇女的书写

文艺批评 | 孟悦:中国攵学现代性与张爱玲

文艺批评 | 王风:张爱玲《五四遗事》中的“五四”话题与40年代“遗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伦理原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