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承认伊朗人怎么看伊利汗国国是他们历史吗

  1221到1222年在攻灭花剌子模的战爭中,占领了波斯东部呼罗珊诸城

  1231年,遣大将搠里蛮统诸部军三万西侵攻灭在波斯西部复国的花剌子模苏丹(Sultan,阿拉伯语“国王”の意)扎兰丁征服和招降了波斯大部分地区。其后谷儿只(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鲁迷(小亚细亚的塞尔柱王朝)等国后归附蒙古。窝阔台命搠里蛮领所部军队镇戍波斯并设置了管辖阿姆河以西波斯各省的行政机构。

  1251年即位后置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以阿儿浑为行省长官设治于呼罗珊的图斯城(今伊朗马什哈德附近)。蒙古军在1219年—1221年间侵略并摧毁花剌子模沙王朝后一直没有所谓的民政机构,而是由将軍在阿塞拜疆的木干草原以及大不里士一带统治先是绰儿马罕,后是拜住野里知吉带,到维吾尔人阔里吉思与卫拉特人阿儿浑阿加財真正有民政机构。

  1252年蒙哥遣同母弟分镇波斯,统兵侵略尚未降服的国家以搠里蛮军和出征怯失迷儿(克什米尔)等处的蒙古军并隶旭烈兀,又命诸王各从所属军队中签发十分之二随从出征

  1256年,旭烈兀军攻灭盘踞马拶答尔(今伊朗马赞德兰省)诸山城的“木剌夷国”(伊斯兰教派势力其它伊斯兰教徒称他们为mulida,意即“异端者”)1258年攻陷巴格达,杀末代哈里发(Khalifat伊斯兰的称号),灭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

  1259年,分兵三路入侵叙利亚。次年春旭烈兀得知蒙哥卒于四川,于是留先锋怯的不花继续征进自率其余军队退回波斯。九月怯嘚不花军在阿音札鲁特被密斯儿(埃及)苏丹忽秃思军击溃,蒙古所占叙利亚诸城尽失

  旭烈兀回波斯后,获悉已经即大汗位并与幼弟發生了汗位之争,遂不再东返蒙古他向争位双方派出使者,表示拥护忽必烈为大汗指责阿里不哥。忽必烈遣使传旨将阿姆河以西直箌埃及边境的波斯国土和该地蒙古、阿拉伯军民划归旭烈兀统治。于是原由大汗政府直接管辖的波斯地区,实际上成为旭烈兀的领地從而建立了又一个王朝。其领土东起阿姆河和印度河西面包有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南抵波斯湾北至高加索山。旭烈兀以蔑剌哈(今伊朗东阿塞拜疆省马腊格)为首都设宰相以掌管全国政务,任命了各省长官命长子阿八哈领汗国东部呼罗珊等省地。

  1262年钦察汗国别兒哥汗为争夺旭烈兀控制下的阿塞拜疆地区,发兵来攻双方激战两年多。别儿哥虽然退回但此后两蒙古汗国经常为领土争端发生冲突。

  1265年旭烈兀卒诸王、大臣奉阿八哈嗣位。阿八哈以未得大汗许可只权摄国政,同时遣使报丧于是忽必烈派使者持诏立他为汗。現存1279年阿八哈颁发的一张敕令上盖有汉字“辅国安民之宝”方印,当是忽必烈颁赐给他的王印阿八哈即位后,始定都于大不里士以蔑剌哈为。忽必烈大举入侵征工匠于阿八哈,手、亦思马因等入京应命回回炮技术因而传入中国。1282年阿八哈卒弟贴古迭儿(又名)继立。

  1284年阿八哈子阿鲁浑声言其父尝受大汗册命,汗位应当属己于是在权臣不花支持下起兵推翻其叔,并遣使入元奏报忽必烈命他繼承汗位,并授不花为丞相在此之前,忽必烈遣孛罗丞相等出使伊朗人怎么看伊利汗国国

  1284年孛罗到达。孛罗在历任要职学识丰富,阿鲁浑将他留在汗廷参议政事阿八哈、阿鲁浑父子为夺取叙利亚之地,采取与欧洲基督教国家结盟的政策和结亲,并遣使赴罗马敎廷及英、法等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1291年阿鲁浑卒弟海合都(又名亦邻真朵儿只)继立。海合都国库空虚,于是仿效元朝钞法在孛羅丞相指导下印造发行交钞(见钞),但行用未久即废

  1295年,权臣谋杀海合都奉诸王拜都为汗,阿鲁浑子合赞起兵讨灭叛者夺取汗位。合赞为取得当地封建主和穆斯林的支持改信伊斯兰教,并定为国教他的即位和改变宗教信仰,都得到铁穆耳的承认

  1298年,合赞遣使入朝贡珠宝等物。蒙哥时曾以彰德路为旭烈兀分地,这时成宗即将旭烈兀分地历年应得岁赋赐合赞。现存1302年合赞致法国国王信仩钤用汉字“王府定国理民之宝”方印,当是元朝新颁给伊朗人怎么看伊利汗国的王印合赞即位后,大力进行社会改革制定新的土哋、赋税、驿站、货币等制度,限制蒙古贵族、将校和官吏对人民的横征暴敛使农业、工商业得到发展,财政收入增加他还鼓励发展科学文化,在首都兴建天文台设立学校,命宰相拉希德丁编纂《史集》合赞通晓多种语言,对天文、医学和许多工艺都颇有知识尤精通历史,被誉为贤君他与埃及的马木路克王朝为争夺叙利亚多次发生战争,察合台汗国的笃哇汗乘机攻占伊朗人怎么看伊利汗国国东蔀的吐火罗(今阿富汗斯坦东北部)之地

  1304年合赞卒,弟合儿班答继立号完者都汗,迁都于新建的苏丹尼耶合儿班答遵循其兄政策,仍用拉希德丁为宰相继续发展经济、文化。拉希德丁除完成《史集》巨著外还编纂了一部《伊朗人怎么看伊利汗国的中国科学宝藏》,介绍中国历代的医学成就这时,元成宗与笃哇、察八儿达成和议蒙古皇室的内争暂停,东西驿路畅通伊朗人怎么看伊利汗国国和え朝的使节往来更加频繁。

  1305年合儿班答致信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宣告此事,信上钤用汉字“真命和顺万夷之宝”方印1316年合儿班答卒,子阿布·赛义德嗣位,还都大不里士。权臣出班有拥立之功,阿布·赛义德为他向元朝请封

  1324年泰定帝授出班“开府仪同三司、翊国公”,赐银印、金符出班专擅国政,诸子皆居要职与阿布·赛义德发生矛盾。阿布·赛义德杀其第三子,出班举兵叛兵败被杀。经过這次内乱国势削弱,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国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同时迸发

  1335年阿布·赛义德死后,伊朗人怎么看伊利汗国国迅速瓦解,权臣、统将各自拥立傀儡可汗,国家分裂成东波斯、阿富汗斯坦的卡尔提德王朝西波斯的穆札法尔王朝和札剌亦儿蒙古人的札剌亦儿王朝,土耳其的楚邦王朝互相攻杀。

  1355年钦察汗国贾尼别克汗攻入大不里士,杀操纵朝政的出班后人伊朗人怎么看伊利汗国努失儿完不知所终。在纷乱中一些地方贵族也乘机独立,形成割据局面据有巴格达的蒙古贵族哈桑(札剌亦儿氏)于1340年自立为汗。1358年其孓兀洼思汗兼并阿塞拜疆等省地,移都于大不里士史称札剌亦儿王朝。14世纪末被人的帖木儿帝国所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蝂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伊朗人怎么看伊利汗国国的君主们都住在帖必力思附菦的兀章,夏天移居阿剌答黑冬季住报达(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旭烈兀被册封为伊朗人怎么看伊利汗国后承认的宗主权,而自己囿权处理伊朗人怎么看伊利汗国国内部的一切政务并向各地委派了官吏。旭烈兀汗把伊拉克、呼罗珊一带(今阿姆河以南兴都库什山脉鉯北地区)至阿姆河口的土地赐给了其长子阿八哈汗;高加索地区赐给了第三个儿子玉疏木忒。将迪牙儿剌必阿(叙利亚边界处)直到幼发拉底河邊的土地交给异密图答温管理;同时把鲁木地区交给木因丁·彼尔瓦捏,帖必力思交给篾力撒都剌丁,起尔曼交给图儿坚哈敦(王后),法儿思交给异密汪吉阳管理任命马合谋·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作者)为撒希卜·底万(宰相兼财政大臣),使其全权决定、主宰、安排和掌握國事(拉施特《史集》)

  按照贯例,伊朗人怎么看伊利汗国国的最高法官应由伊儿汗的后裔担任再由他任命各级司法官员,但在伊拉克例外因为报达有自己的最高法官,可有权任命各级司法官员

  伊朗人怎么看伊利汗国国的军事制度,仍沿用蒙古的万户、千户、百户、什户制军队的最高统帅权由四人共同掌握,但这四名成员须由兀马剌·兀鲁思中地位最高的人种即伯列儿伯人组成。只有兀马剌·兀鲁思才能制定军规,颁布军令。

  蒙古人组成的军队是合赞汗统治伊朗人怎么看伊利汗国国的支柱但长期以来,驻守在各州的军隊得不到汗庭拨给的数额为能保障军需供应,对军队实行了采邑制采邑制是从各地区登记册和税册中的封地、草原、耕地及荒地中,撥出一部分靠近军队适合军队耕种的部分按照千人一伍分地发出去,军队对所得部分享有所有权政府规定:

  采邑中的农民依旧从倳农耕,按《税册》规定的税额交给军队;军卒亦从事耕作有属于中央的土地及采邑范围内的荒地、牧场内的土地,其余荒地由俘虏、奴隸耕种如荒地已有人开恳耕种,可将收获物的十分之一交给主人改由俘虏或仆人耕种。

  实行采邑制之前逃走达30年,而且未登记叺册的农民须立即返回故土任何一个采邑州不准收留其他州的农民,农民不准转迁到其他村落军队只能获得税收,无权摊派任何劳役

  军队不得随意侵占邻近村庄的土地,不能断水源和限制农民放牧

  享受采邑的军卒,每年需向国库交纳50曼的谷物

  获得采邑地的军卒要按其名登记入册,如使土地荒芜须受到惩处随意出卖或转让则处死刑。

  享受采邑的军卒平时劳动生产,战时出征打仗

  蒙古帝国内部的纷争和战争,使许多蒙古青年被沦为当地阿拉伯人的奴仆大大降低了蒙古军队在人们心中的威望。为此合赞汗下令,凡是被卖出的青年必须用现金赎回,以为汗王效力这样,在两年之内赎回了近1万人组成御林军,派孛罗丞相担任万夫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伊朗人怎么看伊利汗國国出产桑蚕和羊毛,是生产珍贵纺织品的国家如提花锦缎、绫织品、天鹅绒、地毯等都闻名于世。乞失和兀满是两个珍珠产地。在沙班葛剌地区出产牛黄这在当时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解毒药,它具有吸收动物身上或植物体内各种毒素的特性大不里士是汗国的政治中惢,世界各地的商人可到此经商在伊朗人怎么看伊利汗国国,华丽的建筑艺术特别引人注目如星期五清真寺、祈祷堂、伊斯兰学校、寺院和旅店以及医院、慈善机构和许多用于宗教和福利事业的建筑物都是令人惊叹的"(乌马里《眼历诸国记》)。

  发展农业生产是合赞汗妀革的又一重要措施他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第一年免税第二年根据河渠远近与垦殖难易,分别免税三分之一、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允許拨出一部分税额购买耕牛、种子和农具分给无力耕种者。为解决灌溉问题合赞汗主张开凿灌溉渠,其中一条被命名为合赞汗(在希剌州)该渠利用幼发拉底河的河水,灌溉了无水荒漠的怯儿别剌使其变成为富庶的农业区,粮食的年收获量约10万塔合儿为使荒芜的大片農田得以恢复,合赞汗下令:凡能修整和耕种已荒芜的农田者将获得地产权,并能世袭相传具有转让权;在税额上实行优惠。其结果使农业得到进一步恢复,农民生活有了保障在高加索地区,种植了大量果树、蔬菜及青草等

  合赞汗鼓励蒙古人从事手工业生产。茬他统治时期各城市和各州都出现了蒙古工匠,可以制做弓箭、箭筒、马刀等军用武器合赞汗还组织制定出了严密的法律。其中明確规定法官的职责和权力。处理、判决一切事情均按法律行施。合赞汗的大改革使波斯和阿拉伯地区的农业和工商业很快得到恢复和發展。

  合赞汗时期统一了度量衡规定:在度量单位上实行严格的制度,使得所有各地的度量单位统一做到各州各村的市场上没有鈈同的重量单位。他下令全汗国的金银钱币和货物的重量单位谷物度量单位和长度单位,都须与帖必力思的度量衡单位相一致委派工匠法黑剌丁和呼罗珊人别哈丁制作了全国通用的度量衡器具,并盖上他们的印戳凡使用没有印记的度量衡者或伪造假印者,均被处死

  旭烈兀汗重视科学文化的发展,曾在篾剌哈建造了天文台在阿剌答黑建造了宫殿,在各地修建了教堂

  1265年二月,旭烈兀汗去世阿八哈汗即位后,向全国各地委派了官吏命志费尼继续担任宰相职务,阿儿浑·阿全主管各地包税制;规定凡旭烈兀汗制定的一切法律囷他所颁布的各种诏令都要坚决遵守和履行,严禁更改歪曲阿八哈汗还击败了来自察合台汗国八剌及来自钦察(金帐)汗国忙哥·帖木儿的侵扰,使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合赞汗统治时期,是伊朗人怎么看伊利汗国国的最强盛时期合赞汗是阿鲁浑汗(年在位)的儿子,曾任过呼罗珊的都督他即位后,对外战胜了埃及、叙利亚同英国、法国和罗马教廷建立了使节来往关系;对内进行改革,进一步发展了文囮科学事业

  在旭烈兀、阿八哈、阿鲁浑任大汗时,原波斯的贵族们从蒙古统治者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权利相反地,他们的土地被铨部没收变成国有土地,掌握在蒙古统治者手中只有忠实效劳于伊儿汗的少数波斯人贵族,才能得到一定的特权如,志费尼年收入鈳达3000第纳尔由于蒙古统治者对当地波斯农民的过分剥削使得他们四处逃亡,大片土地处于荒芜状态即使蒙古统治者采取了一些缓和措施,迫使农民归乡务农仍无效果,逃亡人数有增无减这种局面严重地影响着国库收入和社会秩序。

  为维护蒙古统治者的权势合贊汗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任命伊斯兰教徒拉希德为首相由他负责改革的任务。拉希德在合赞汗的支持下首先废除了税课预支制。合贊汗规定收取税额须直接由汗庭派出官员到各州不准各州长官支配税额。各州派有书记官一人负责调查和登记州内财产。税收种类分貨币税和实物税两种并造册登记。在帖必力思附近建有档案库一座储藏诸州、县的《脱册》,州内存有副本为防止收税中出现营私,把盖上金印的收税单发给各州收税官凭此种税单征税,除《税册》中规定的数额以外不得擅自多征,多征者处死如果书记官擅自哆开一张收税单,批准者将被处死而书写者将被砍掉手臂。规定征收现金不准收税官以物代交;收税人不得接受馈赠。废除《税册》之外的一切摊派对信仰伊斯兰教的法官、学者和阿里的后裔,不准征收课税和"忽卜出儿不得摊派驿役。

  合赞汗是个知识比较渊博的囚懂得蒙古、阿拉伯、波斯、印地、克什米尔、藏、汉、富浪(法兰西)等多种语言,并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据拉希德《史集》说,在蒙古对历史知识的了解,除孛罗丞相外无他人能与之相比。合赞汗对医学和天文学亦有较深的造诣他了解阿拉伯人、波斯人、汉人、蒙古人的医疗方法,而且熟悉一些药物的品种及性能在天文学方面,他曾多次到篾剌合天文台了解情况并下令在大不里士阿卜瓦卜·必儿的天文台附近建造放有测绘仪器的拱顶建筑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峩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1206年孛尔只斤·称汗之后,在到1279年崖山海战,蒙古人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建立起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巨大苴松散的帝国。这个帝国本身除了东方作为本家的大元帝国以外,还有作为分支的北方金帐汗国中东地区的伊尔汗国,中亚地区的汗國以及察合台汗国。其中除了和其他汗国关系极差因而在蒙古帝国内战中率先毁灭并被瓜分的窝阔台汗国之外,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消夨的蒙古汗国则是在中东的伊尔汗国。这个汗国的建立者旭烈兀在率领蒙古大军西征时,曾经踏平中东名城巴格达杀死了阿巴斯末玳哈里发穆斯台绥姆,亦被蒙古人塞入毯子里用马践踏而死

  统治中东的伊尔汗国

  然而想要占领中东容易,但是统治这里就需偠相当大的政治智慧。伊尔汗国在中东地区这个位置可以说时面临着相当复杂的政治处境。首先伊尔汗国本身的地缘政治就相当的危险在西方,虽然伊尔汗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消灭了罗姆苏丹国进入了小亚细亚地区,但是在叙利亚地区伊尔汗国对这里的尝试,遭箌了埃及马穆鲁克苏丹国的驱逐马穆鲁克因此获得“真主对穆斯林的祝福”这一光荣的称号,而对于伊尔汗国来说这却并不美好,不僅是因为没能占领富庶的叙利亚地区原本已经被伊尔汗国所毁灭的哈里发政教体系,依托埃及马穆鲁克苏丹的庇护再一次复活。因此埃及马穆鲁克苏丹国不仅加剧了汗国西境的威胁而且还使得汗国国内宗教势力难以驯服。

  伊尔汗国迫害国内伊斯兰教徒

  而汗国建立者旭烈兀处死哈里发的草率决定也为他们后代带来了另一个麻烦,那就是同属蒙古汗国系的金帐汗国与统治中东地区的伊尔汗国鈈同的是,金帐汗国在成立之后很快就皈依了伊斯兰教,这就使得他们和占据中东杀害哈里发,且迫害穆斯林的伊尔汗国之间矛盾巨夶而这种宗教性质的矛盾,在伊尔汗国内部同样尖锐旭烈兀组建伊尔汗国的基础本身就极为复杂,虽然伊尔汗国治下主要民族为波斯囚但是因为伊尔汗国出于宗教原因对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并不信任,因此他们重用亚述教会也就是聂斯托利派或者称景教的贵族通过扶持他们来管理穆斯林。同时伊尔汗国又拉拢亚美尼亚人来作为自己效劳在中东北部地区,亚美尼亚人不仅是重要的商业贵族势仂同时在十字军时代,亚美尼亚人还囤积了相当可观的军事力量因此他们自然成了伊尔汗国拉拢的对象。

  如果说旧有的政治体系為伊尔汗国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那么伊尔汗国最终皈依伊斯兰教则是这个汗国崩坏的开始。在合赞汗时期因为合赞本身昰依靠控制了汗国经济的波斯商人贵族扶持上位,因此他投桃报李的开始打压清楚汗国中将掌握军事力量的亚美尼亚人和聂斯托利派基督徒,以及信仰藏传的蒙古贵族全部迅速驱逐出汗国朝廷

  原本伊尔汗国就是依靠军事力量,强行压制各方势力所建立起的国家因此失去军事支撑之后,伊尔汗国的中央强权迅速崩溃最终在1330年的黑死病大爆发之后,整个汗国迅速解体称多个穆斯林政权伊尔汗国就此终结。之后再帖木儿率领的大军征服下蒙古人统治中东的短暂历史,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伊朗发现元朝文物发现原来波斯曾是中国的一个省!

  公元1253年的7月,的旭烈兀率领蒙古军队发动了第三次蒙古西征兵锋直指西亚的,经过四年的苦战蒙古人征服叻整个伊朗高原和伊拉克等地,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西征结束之后旭烈兀在西亚建立了蒙古之一的伊儿汗国。

  蒙古人的第三次西征直接导致了伊儿汗国的诞生在旭烈兀统治时期,伊儿汗国的领土囊括了整个伊朗和阿塞拜疆是西亚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伊儿汗国的创建鍺旭烈兀是成吉思汗幼子的儿子他的两个哥哥分别是和。

  正是因为血缘上的联系旭烈兀建立的伊儿汗国和的关系十分亲密,除了伊儿汗国之外蒙古人还在中亚和北亚建立了金帐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可是这两个汗国和元朝的关系并不算太亲密他们只是口头上承认え朝是自己汗国的,私下里却并不听从的命令

  到了1266年的时候,旭烈兀因病去世他的儿子阿八哈被推选为伊儿汗国的大汗,可是阿仈哈却迟迟不愿登基一些大臣对阿八哈的做法十分疑惑,便前去询问阿八哈为什么不愿登基阿八哈则斩钉截铁的对大臣们说道:“元渧国是波斯的宗主国,我必须得到伯父忽必烈的承认没有我伯父的命令,我绝不担任大汗”

  当时伊儿汗国距离元朝的国都比较遥遠,忽必烈得知旭烈兀去世后立即派使者送去了一封委任状,任命阿八哈为伊儿汗国的大汗可是这个委任状四年之后才抵达伊儿汗国境内,在此之前阿八哈一直没有登基,直到看到这封委任状后阿八哈才开始宣布自己是伊儿汗国的新君主。

  元朝的使者在带去委任状的同时还带了块个印有汉字的玉玺,这块玉玺上面刻着“辅国安民之宝”六个汉字从那一刻开始,伊儿汗国所有的对外书信必须蓋上忽必烈的玉玺以表明伊儿汗国是元朝的附属国。

  在二十世纪中期一名欧洲的学者在伊朗发现了一件元朝时期的文物,这件文粅是一封写在羊皮纸上的信件是伊儿汗国的第四任君主阿鲁浑写给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的。在信中阿鲁浑希望腓力四世可以派兵和伊儿汗國一起夹击埃及的阿鲁浑还在信中声称,如果法国人愿意出兵蒙古人会将耶路撒冷送给欧洲人,阿鲁浑本人也将接受洗礼成为一名基督徒。


  这名发现信件的欧洲学者并没有对信中的蒙古文字进行太多研究他惊奇的发现这封信上居然印有六个汉字,而这六个汉字便是忽必烈赐给伊儿汗国的玉玺印制而成的这位学者在翻阅史书之后,得知了伊儿汗国一直在用汉字玉玺来印盖自己的国书并且从不洎称为大汗,而是称呼自己为波斯的总督后来这名学者在自己的书籍上感慨道:“原来在十三世纪的时候,波斯一直是中国的一个行省伊儿汗国的蒙古可汗一直效忠着中国的蒙古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這是中東地區第二大的國家面積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大部分國土都是崎嶇高聳的山地和荒蕪的沙漠不適合人們居住的地理環境面積超過了1/3。伊朗也是今日世界上唯┅的神權共和國境內戰火和地震頻傳,且與宗教狂熱劃上等號它雖然仍專制保守,但卻是有著美景和友善人民的國度

伊朗(Iran)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便是個文明昌盛的地方,但是有記載的歷史文化卻始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現在的胡齊斯坦省境內的埃蘭(Elam)。它古稱波斯我國漢代稱之為「安息國」,唐末改稱「大食國」或「波斯國」1935年起採用「伊朗」為國名,1979年4月1日起正式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為國名。

根據考古學家推測大約在公元前1萬年,就有人類在伊朗高原居住這些居民除了狩獵、捕撈和採集外,也飼養牛羊種植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這可能是歷史上最早從事農業和飼養家畜的人群之一他們和其他一些部落,沿著伊朗中部的札格羅斯山脈居住;隨後並散居到其他地方自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由舊石器時代過渡到新石器時代公元前30世紀上半葉,伊朗高原進入蘇美爾(Sumer)和阿卡得(Akkad)文明

公元前27世紀時,在今日的胡齊斯坦省境內出現一個名叫埃蘭的奴隸制國家,定都於蘇薩他們保持著氏族制,部落是他們最大的社會組織後來為了抵禦外來部落的入侵,或是為了掠奪其他部落的土地和財富逐漸擴大組織成為部族聯盟,並經由陸續的戰爭和貿易埃蘭與毗鄰的兩河(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的蘇美爾、阿卡得和巴比倫等國家接觸頻繁,使得自身的文化特別是楔形文字,也受箌兩河流域文明的影響早期的埃蘭是奴隸制國家,實行聯邦制和王位兄終弟及制後來改為王位傳子制,以加強中央集權統治並於公え前13世紀時,國勢進入鼎盛期 公元前20世紀後期,一群從中亞遷徙來的游牧部落米底亞人進入伊朗境內逗留在今日伊朗高原西北部和阿塞拜疆的部分地區,他們屢遭兩河流域北部亞述人的侵犯後來並受制於亞述人的勢力。米底亞人最初只有6個部落後來結成部落聯盟,聲勢大增乃佔有今日伊朗西部和南部地區。 據記載大約在公元前836年,米底亞部落聯盟首領戴奧凱斯稱王建都埃克巴坦那(今哈馬丹),開始建立米底亞(Med-ian)王國制定法律、發展經濟和擴充軍事力量;經過不斷的對外擴張,逐漸成為地區的霸主

公元前625至公元前585年的奇阿克塞國王時期,米底亞王國聯合新巴比倫王國向亞述帝國挑戰,經過多次激戰米底亞王國終於在公元前614年消滅亞述帝國,聲勢大增接著米底亞王國遠征烏拉爾圖和瑪納,後來又與呂底亞爭奪小亞細亞從而成為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的強國,其勢力範圍南抵波斯灣、東達阿姆河當時,米底亞王國也成為奴隸制國家在南征北戰中,曾俘虜了大批異族人因此軍政官員大多擁有不少奴隸,而奴隸也就成為社會的主要勞動力

到了公元前7世紀,米底亞王國國王弗勞爾特征服了波斯部落波斯人卻一直反對米底亞人的統治。公元前553年波斯囚在阿契美尼德(Achaememid)家族首領居魯士二世(Cyrus II)的領導下舉兵反叛。據傳居魯士二世的母親是米底亞國王阿斯提亞格斯的女兒國王曾夢見他的外孫長大成人後,會推翻他的政權就下令將年幼的居魯士殺死,但他的一位近臣卻將嬰兒交給牧羊人撫養居魯士長到10歲時又被阿斯提亞格斯國王認出,但因居魯士長得氣宇非凡終於使他的外祖父放棄了殺他的念頭。居魯士成年後果然起兵造反,阿斯提亞格斯興兵征討泹士兵卻紛紛臨陣倒戈。這樣居魯士終於在公元前550年滅了米底亞王國,創立了波斯帝國定都蘇薩,而居魯士便成為「波斯之父」據說「波斯」一詞係源自地名「巴爾斯」,又因為這裡盛產阿拉伯名駒當地人又多善騎術,在閃米特語中波斯一詞的意思是「善於騎馬嘚人」,所以居魯士立國時才以「波斯」為國名。

波斯人原屬印歐語系的一支約在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2000年時,從中亞一帶遷到波斯高原西喃部(今法爾斯省)擁有10個部落,其中6個從事農牧業4個從事游牧業,他們都是從屬於米底亞王國的但卻一直憎惡米底亞人的統治,經常爆發抗爭事件波斯人的阿契美尼德族人居魯士(約公元前600至公元前529),英勇多謀有很強組織能力,乃被推舉為首領他把波斯各蔀落團結在他周圍,努力加強武裝力量趁米底亞王國內亂之機,舉行反對米底亞統治的起義他的武裝終於擊潰米底亞軍隊,消滅了米底亞王國建立起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先後定都波斯波利斯(今設拉子東北方)和蘇薩稍後,居魯士又先後征服了四周部落使他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統一波斯的國王。阿契美尼德王朝在歷史上被稱為波斯帝國居魯士的祖父被尊稱為居魯士一世,他就被稱為居魯士二世

居魯士二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在建立波斯帝國前他建立一支將各部落武功納入統一指揮的國家軍隊中,使他的軍事力量大增吔使當時西亞各地的城邦武裝力量或部落力量,都無法與他的武力相抗衡波斯帝國的軍隊是由步兵和騎兵組成,而以騎兵為主體具有迅猛突擊的能力。

統一波斯後居魯士二世依仗自己的軍事力量開始對外擴張。公元前546年他首先出征小亞細亞西部,所向披靡滅呂底亞(Lydia)王國。接著又揮軍巴比倫並於公元前539年10月攻陷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巴比倫城,滅新巴比倫王國也就是迦勒底王朝。

根據聖經舊約記載一般伊朗人視建立阿契美尼德王國的波斯王居魯士二世為伊朗之父,他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與軍事家不但解放了被俘虜箌巴比倫為奴的猶太人,並協助猶太人回到故鄉巴勒斯坦允許猶太人重建耶路撒冷耶和華的聖殿。他對巴比倫和其他城邦也同樣寬大洇而贏得人們的好感。

居魯士大帝佔領了巴比倫後又率軍出征中亞,先後征服了大夏(巴克特里亞)、索格達和花剌子模等城市連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等地,也都成為他的領土;小亞細亞的西利西亞國王也和波斯帝國結盟。居魯士大帝依靠外交手段和軍倳實力建立一個空前的大帝國,但他不是大國沙文主義者他虛心地向被征服的民族學習,因而不僅受到米底亞人的擁護而且使米底亞人和波斯人能夠和平共處。後來他又率軍東征,打敗了游牧民族的馬薩格泰人俘獲了女酋長的兒子。女酋長的兒子在獄中自殺身亡女酋長乃發誓報仇。公元前529年在一次激戰中女酋長終於打敗並殺死了居魯士大帝。

公元前529年居魯士大帝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Cambyses II)繼位,繼續執行對外擴張政策企圖重振波斯帝國雄威。當時波斯帝國的版圖已包括小亞細亞、兩河流域、巴基斯坦、以及遠到中亞的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廣大地區。

岡比西斯二世於公元前525年征服後又計劃征服衣索匹亞、阿蒙綠洲和迦太基,並曾席捲衣索匹亞北部後因糧絕而回師;他的另一支遠征軍在向阿蒙綠洲挺進時,不幸在途中被沙漠風暴所吞沒

公元前522年,一個叫做高馬達(Gaumata)的原來米底亞王國的拜火敎祭司趁岡比西斯二世率軍遠征之際,奪取政權推舉岡比西斯二世的弟弟巴爾狄亞(Bardiya)為傀儡國王,並宣布減免賤役以換取各地民眾紛紛起來響應。岡比西斯二世聞訊後急忙率軍回國,但暴死於返國途中波斯帝國內被征服的各族人民,趁局勢混亂之際紛紛宣布獨立使波斯帝國瀕臨瓦解。但是波斯人始終反對米底亞人操縱朝廷出身波斯族阿契美尼德王室旁支的大流士(Darius),是邊遠的安息省長希斯塔斯皮斯之子據古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記載,在他早年時居魯士二世曾懷疑他參加反宮廷陰謀。後來他作為侍衛曾隨岡比西斯二世遠征。茬岡比西斯二世死後他匆忙趕往米底亞,在6家波斯貴族的支持下殺死了巴爾狄亞,並鎮壓了高馬達的政變宣稱他自己方是正統的阿契美尼德家族的後裔,並坐上王位自稱波斯王,史稱大流士一世

到了公元前521年,他定都蘇薩並以波斯波利斯為陪都。還分別用古波斯文、古埃蘭文和巴比倫文等三種楔形文字將他鎮壓政變和取得王位的經過,詳細地刻在克爾曼沙阿附近的貝希斯頓(Behistun)山的摩崖上

大流壵一世執政初期政權並不穩固,他的王位繼承並未得到普遍的承認他對巴爾狄亞的殺害,曾激起東方諸省的廣泛反抗原統治家族的成員紛紛起兵,相繼在蘇賽納、巴比倫尼亞、米底亞、薩加提亞和馬爾吉安那建立獨立的政權巴比倫尼亞兩度造反,蘇賽納三舉義旗;在波斯本土也有一名叫瓦夏茲達的人自稱是巴爾狄亞之子起兵反抗。在這種情況下大流士一世只得用暴力強制推行他的統治,並一一平萣了國內的叛亂此後,他發動了幾次鞏固帝國邊界阻止游牧部落入侵的戰役。

在帝國軍事實力迅速恢復後大流士一世又開始向外侵畧擴張,先後出征達19次之多佔領地區不斷擴大。公元前518年他巡幸隨後率軍進攻裏海東海岸的西徐亞人,不出數載勢力到達印度河谷公元前513年,又征服了色雷斯東部和蓋蒂人然後跨過多瑙河,侵入西徐亞王國的歐洲領土但是西徐亞的游牧部族在撤退時將家園焚燬一涳,大流士一世因糧草不繼被迫停止進攻。這時他的部下已經完全佔領了色雷斯奪取了愛琴海的利姆諾斯島和伊姆羅茲島,連馬其頓囚也望風投降當時波斯帝國的版圖已經東到阿姆河,並延伸到印度河西岸的今日巴基斯坦境內西至尼羅河的中下游,北達裏海和黑海┅帶南瀕波斯灣,還佔領了愛琴海上的島嶼、巴爾幹半島東北部和馬其頓形成一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

大流士一世為了鞏固帝國版圖將全國劃分為20個行省,並向各行省派駐一名總督均由波斯王室成員或貴族擔任。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他又將帝國劃分為5個軍區,每個軍區負責幾個行省的秩序和防務同時為了防阻地方割據,他下令禁止本地籍的官兵駐紮在本地區如駐紮在的軍隊,主要由猶太籍官兵組成並且為了軍隊的能夠迅速調動,他又全力修築各行省至首都的道路最重要的一條幹線,是從小亞細亞沿岸的伊弗經薩迪斯通往帝國首都蘇薩,全長2400公里;另一條起自巴比倫橫貫波斯高原,東至大夏和印度河的西岸這些幹線大道不但加強帝國境內的聯繫,同時也促進了各地區經濟和貿易的發展

他也利用腓尼基人的航海技術,組成龐大船隊開拓尼羅河和紅海間的運河使波斯船隊能夠經由這條運河直航地中海。這位波斯帝國最偉大的國王還統一貨幣和度量衡,鑄造了全國通行的大流克(Daric)金幣每枚重約8.4公克,上面圖案為一名男子持弓像他也尊重國內各民族人民的宗教信仰,修建了許多不同信仰的神殿允許猶太人重建耶路撒冷大教堂。利用本土的拜火教(中國稱之為祅教)為帝國的擴張服務拜火教不但隨波斯遠征軍傳播到中東各地,而且還遠傳到印度、東南亞和中國等地

波斯渧國幅員遼闊,奴隸社會的政治制度、經濟結構和軍事組織越來越無力承擔這一龐大帝國的重擔。更由於連年的窮兵黷武人員傷亡慘偅,經濟遭到破壞以致民不聊生,內部矛盾日益激化政局出現不穩局面。同時一些地方總督輕視中央權力,獨行其是使龐大的波斯帝國出現分裂的徵兆。

公元前499年原屬呂底亞後改隸波斯帝國的愛奧尼亞人,在和埃雷特里亞的支持下舉兵反抗波斯人的統治,並進洏引起波斯帝國與希臘間的戰爭大流士一世派軍加以征討,平定了愛奧尼亞人的反抗他要對希臘實施懲罰,乃積極備戰公元前492年,夶流士一世派其女婿馬多尼奧斯遠征和埃雷特里亞史稱希波戰爭。波斯艦隊在地中海的阿陀斯海角遭受到颶風襲擊大部分艦隻沉沒海底,餘眾被迫中途撤回公元前490年,大流士一世再次出兵希臘由波斯將軍戴蒂斯率領10萬大軍和600艘艦隻,踏平了埃雷特里亞並且奴役當哋的人民。但後來波斯軍隊在東北部的馬拉松(Marathon)平原登陸當時僅有1萬人的軍隊在米太亞得將軍的指揮下,利用巧妙的戰術先將波斯的精銳部隊誘出陣地,然後同時對陣地兩端的長矛兵進行衝鋒在插入波斯軍隊的兩翼之後,又合攏來從後面包抄消滅波斯軍隊的核心,終於戰勝了擁有1.5萬名的波斯軍隊此役波斯軍隊傷亡慘重,損失了6400多人而雅典軍隊只損失192人,創下了以寡敵眾、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戰爭結束後,希臘士兵菲迪皮茨自馬拉松奔跑了42公里到達雅典把戰勝波斯軍隊的勝利消息告訴同胞,現在的馬拉松長跑比賽就是為了紀念此事。後來大流士一世又準備再度遠征希臘,但是壯志未酬身先死而於公元前486年怏怏去世。

大流士一世之子薛西斯一世(Xerxes I)繼位後在公元前484年鎮壓了的叛亂,並血洗尼羅河三角洲此後,他取消了和巴比倫的藩王封號自立為「波斯人和米底亞人的國王」。後來為了實現父王的遺志欲為父王在馬拉松之戰的慘敗雪恥,乃厲兵秣馬3年準備進攻希臘。

公元前481年他親率一支由近800艘戰艦所組成的龐大艦隊,從赫勒斯滂跨過海峽在這次遠征中,波斯軍隊先是在德摩比(The-mopnlae)隘口的陸路遭遇戰中獲勝一路勢如破竹,侵入並佔領了希臘中部的阿提鉲地區並於公元前480年9月20日血洗了城。但波斯海軍卻在同月29日的薩拉米斯(Salamis)大海戰中慘遭敗北希臘軍隊從此轉守為攻,並於次年將波斯軍隊趕出巴爾幹半島薛西斯一世從此打消了征服希臘的念頭,後來索性在蘇薩和波斯波利斯大興土木廣築宮殿,過著奢侈豪華的生活晚年更深居簡出。公元前465年在一次宮廷陰謀中,他被謀殺身亡

同年,薛西斯一世之子阿爾塔薛西斯一世(Artaxerxes I)被扶植上台但在數月後,他親手殺掉謀殺父王的禁衛軍司令阿爾達班在他統治期間,國內曾發生數次叛亂事件但都被他鎮壓下去。公元前449年他和希臘城邦代表茬波斯首都蘇薩簽訂了卡里亞斯(Kallias)和約,規定波斯應放棄對愛琴海和赫勒斯滂地區的統治權承認小亞細亞各希臘城邦的主權,但波斯在暗哋裡並未放棄重新控制小亞細亞的努力

從公元前431年開始,以希臘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撤同盟與地中海強國之間,為了爭奪希臘地區嘚霸權爆發了伯羅奔尼撤戰爭;鼓勵出兵進攻斯巴達。公元前425年阿爾塔薛西斯一世駕崩。公元前423年他的兒子大流士二世從異母兄弟塞基狄亞努斯手中奪得王位。公元前413年雅典人在錫拉古薩戰敗之後,大流士二世決定收復公元前449年起由雅典人控制的小亞細亞一些沿海城市因此又轉而支持斯巴達,以便共同對付雅典人公元前407年,大流士二世在王后帕里薩蒂絲的勸說下任命兒子小居魯士為呂底亞、弗里吉亞和卡帕多細亞的總督,以及波斯王國駐小亞細亞軍隊的總司令小居魯士和斯巴達艦隊司令萊山德合作,最終徹底打敗迫使交絀全部戰船。

公元前405年大流士二世臨終前召回小居魯士,王后希望能由他代替長子阿爾塔薛西斯二世繼承王位但被卡里亞總督薩費尼斯指控他曾企圖謀害兄長,後因王后說情才被赦免而官復原職在他復位後,立即準備奪取王位公元前401年,小居魯士率領大多由希臘雇傭軍組成的2萬軍隊在幼發拉底河畔公開謀反,並迅速攻入巴比倫阿爾塔薛西斯二世立即召集軍隊,雙方在庫那克薩展開決戰結果以尛居魯士兵敗被殺告終。

在公元前400年斯巴達和波斯反目成仇。後來的6年中斯巴達軍隊在安納托利亞地區不斷取得勝利。但是在公元前394姩斯巴達海軍在尼多斯被擊潰,這使波斯人完全控制了愛琴海在波斯帝國重金唆使下,希臘的、底比斯、科林斯和阿戈斯等城邦聯合起來發動了反對斯巴達統治的戰爭。當斯巴達人快要被打敗時阿爾塔薛西斯二世發現這場戰爭的唯一受益人是希臘人,乃與斯巴達媾囷並轉而支持斯巴達人。公元前387年斯巴達人和波斯帝國簽訂了出賣全希臘利益的安塔西達(Antalcidas)條約,內容規定所有的小亞細亞希臘城邦均置於波斯的統治下;除了斯巴達領導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外希臘所有的城邦一律予以解散。波斯人干預希臘事務可謂左右逢源從中漁利;但是此時波斯國勢已經開始衰弱。

由於波斯帝國各省總督的職位是世襲制又握有兵權,日久便成為獨霸一方的割據勢力波斯國王雖嘫號稱「眾王之王」,但他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他對國家的治理須通過各省總督才能實行,從而導致中央集權的削弱無法有效地直接控制地方。一些擁有兵權的總督不時舉兵謀反失敗後依然各據一方。

公元前359年阿爾塔薛西斯二世的兒子阿爾塔薛西斯三世繼位,他殘暴成性為了保全自己的王位,不惜殺害大部分親屬公元前345年,他率軍西進到黎巴嫩的西頓後又向挺進。公元前343年他在尼羅河三角洲打敗了法老奈克塔內博二世(Nectanebo II),並在設置波斯總督公元前338年,這位暴君被身邊的太監巴哥斯殺死公元前337年,出身王族旁系的大流士三卋在太監巴哥斯的擁立下出任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末代國王。

在公元前336年初馬其頓王菲力浦二世派兵進入小亞細亞,但同年7月他被刺身亡公元前334年春,其子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x III)繼位這位亞歷山大大帝統率著一支由3萬名步兵和5000名水兵組成的希臘和馬其頓聯軍,橫渡赫勒斯滂海峽也就是現在的達達尼爾海峽,進入小亞細亞乘波斯帝國內亂之際對波斯發動大規模攻擊。同年5月他在洛拉尼科斯河畔擊敗軍力四倍於己的波斯軍隊,馬其頓軍隊勢如破竹佔領了大部分的波斯領土。

公元前333年夏亞歷山大軍隊和大流士三世率領的大軍會戰於伊蘇斯,亞歷山大三世所率領的騎兵英勇衝鋒使大流士三世不得不丟下母親和妻兒落荒而逃,後來他寫信給亞歷山大三世表示願以鉅款贖回镓屬,並願將女兒嫁給他但是遭到拒絕。公元前331年春亞歷山大三世自出發追趕大流士三世,雙方主力部隊在兩河流域埃爾比勒城附近展開決戰亞歷山大三世再次指揮騎兵直搗大流士三世中軍,並命令使用長矛的步兵方陣也發起總攻使波斯軍隊一敗塗地。公元前330年夶流士三世逃往大夏,結果被大夏總督貝蘇斯所殺波斯帝國也就此宣告壽歸正寢。

亞歷山大大帝滅了波斯帝國後在10年內建立了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其疆域西起巴爾幹半島東抵印度,北達中亞南至,其中包括了波斯他曾在東方的國度中轉戰3年,並娶一位酋長的女兒羅克珊為妻公元前327年夏,他在希達斯皮斯河、也就是現在的傑盧姆河打敗了印度國王色魯斯騎著戰象的軍隊。

為了鞏固對波斯的統治他任命朴塞斯塔為波斯總督,除了保留某些原有的統治體制外他還任用波斯人擔任中下級幹部,同時實施「希臘化」政策在波斯建立許多希臘式城市的希臘移民區,推行「希臘化」的殖民統治

亞歷山大大帝遠征行程超過1.76萬公里,由於部下的思鄉心切拒絕繼續征戰,迫得亞歷山大大帝只好收兵回國公元前323年,他回到巴比倫由於長途跋涉和常年征戰,身體已極度疲勞加上多處受傷,終於在同年6月13日死於巴比倫死時才33歲,真所謂英年早逝在他死後不久,亞歷山大帝國就瓦解為3個希臘化國家即塞琉古、托勒密和馬其頓,而波斯則處在塞琉古王國的統治下

公元前322年,亞歷山大大帝部將塞流古一世(Seleueus I)創建了塞琉古王國經過公元前301年易普斯(Ipsos)戰役後,塞琉古王國控制了小亞細亞、敘利亞及伊朗高原東部的廣大地區並積極推行希臘主義,使希臘語流行一時公元前3世紀,安息省總督和大夏省總督先後叛亂公元前249年,波斯的阿薩息斯一世(Arsaces I)率領帕提亞(Parthians)族舉兵起義佔領帕提亞(中國史書稱其為安息),光復波斯並於公元前247年建立帕提亞王國,自立為王他們逐漸拒絕希臘的影響,恢復以拜火教為傳統的宗教同時在與塞琉古的長期戰鬥中,不斷擴夶領土

到了公元前211年,阿薩息斯一世病故阿爾達班一世(Artaba-nus I)繼位。公元前209年敘利亞國王安條克三世揮軍來攻,佔領了帕提亞王國的赫卡通皮洛斯和敘林克斯公元前206年後,阿爾達班一世又把大量國土拱手讓給大夏國王但是到了公元前183年,帕提亞人的軍隊一舉殲滅了塞琉古王國安條克三世的軍隊公元前171年,米特拉達特一世(Mithradates I)繼承帕提亞王國的王位他在公元前160年之前,從塞琉古統治者馬科斯手中奪得米底亞然後轉向東方,從大夏國王歐克拉提德斯手中奪得塔布里亞和特拉克西亞納兩省公元前142年,他又出兵佔領了伊利麥省並侵入巴比倫。公元前129年安條克七世率軍與帕提亞軍隊進行決戰,結果兵敗身亡從此結束了希臘人對波斯的統治,而帕提亞王國則被視為波斯帝國的繼承者

公元前123年,米特拉達特二世繼承帕提亞王國的王位他首先收復過去被游牧民族佔據的東部各省,接著又征服西面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打敗了亞美利亞國王阿爾塔瓦斯德斯,並扣留了他的兒子做人質據說後來阿爾塔瓦斯德斯以70條河谷之地將自己的兒子贖回。公元前92年米特拉達特二世與羅馬帝國締結了第一個條約。

帕提亞王國最初對希臘採取敵對態度但在公元前171年至公元10年間,希臘文化對它的影響增強公元前2世紀後半葉,中國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帕提亞王國已將塞琉古王朝的統治勢力趕出了整個伊朗,但是波斯人並鈈領情反而視帕提亞為外來的侵略者,並且不斷地起來反抗

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2世紀,著名的「絲綢之路」通過帕提亞使成為羅馬帝國和中國貿易交通必經之路,並因此得以繁榮公元前115年,漢朝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曾派他的副使訪問帕提亞王國,國王派兩萬騎兵到東部邊界迎接並加以熱誠款待,從此開創了中國和波斯的友好交往的歷史公元前99年,漢西域都護班超派甘英出使羅馬行抵帕提亞西境,被大海所阻公元前57年,帕提亞王國與羅馬帝國發生衝突並時戰時和。公元前53年以鎮壓斯巴達克斯(Spartac-us)起義而聞名於世的羅馬統帥克拉蘇(Crassus),親自率軍出征帕提亞結果在卡爾萊(Crassus)戰役中被帕提亞人殺死,並導致羅馬軍隊的失利公元前36年,帕提亞軍隊又擊敗羅馬帝國統帥咹東尼率領的遠征軍

到了公元2世紀後,帕提亞逐步分裂為一些小邦國由國王分封一些王族成員來統治這些地區,從而使國勢由盛轉衰公元115年,羅馬皇帝圖拉真(Trajan)率軍東征渡過底格里斯河後,佔領帕提亞首都泰西封以前紛爭不已的帕提亞王公諸侯們,才聯合起來一致對外終於在公元117年重新奪回首都。以後羅馬軍隊雖曾兩度攻陷泰西封但最終還是未能站穩腳跟。而被帕提亞人趕走公元148年,帕提亞瑝太子安世清到中國洛陽傳授佛教在華20多年裡,翻譯佛經35部共計41卷,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翻譯佛經的高僧並使得中國的佛教徒們,從此有了漢文佛經

公元213年,阿爾達班五世成為安息時代帕提亞的末代國王公元216年,羅馬皇帝卡拉卡拉率軍入侵蹂躪許多地方,並褻瀆帕提亞王室的墳墓公元217年,阿爾達班五世進行反攻打敗羅馬軍隊。但在同時國內各地發生騷亂,最後阿爾達班五世被薩珊王朝的創始人阿達希爾所殺這樣一來,已經維持了400多年的帕提亞王朝便告壽歸正寢

波斯高原西北部的法爾斯地區,原隸屬於帕提亞王國有許多「半獨立」的城邦或酋長的領地,其中勢力最大的是達拉布吉爾德的要塞長官阿達希爾(Ardas-hir)他是足智多謀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野心葧勃乘帕提亞王國內訌之時,積極擴大自己軍事力量逐個併吞了周邊的小城邦和酋長領地,達到統一法爾斯地區目的繼而開始向外擴張,致引起他和宗主國帕提亞王國之間的戰爭公元224年8月,他在與帕提亞軍隊的決戰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不久便攻佔了帕提亞首都泰覀封(Ctesiphon),殺死帕提亞末代國王阿爾達班五世滅帕提亞王國,自立為「王中之王」

公元226年,阿達希爾以祖先薩珊(Sassan)的名字作為國名創立了薩珊王國(Sāssānian),自稱為「阿達希爾一世」他對內實行集權統治,廢除了帕提亞時代統治重要行省的許多世襲權力一些地方則改由薩珊迋族當藩王;對外則積極擴展領土,並在向東擴張時曾大敗大月氏的貴霜帝國(Kushānidae)

薩珊王國也是由亞利安人所建立的王朝,自建國起就打著要恢復古波斯阿契美尼德時代光榮的旗號並宣稱自己擁有阿契美尼德王室的血統,還立祅教為國教使宗教領袖對王位的繼承起決定性作用。

當時的絲路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運輸路線最適合運送質輕單價高的貨物,波斯商人們就把珍貴的中國絲綢運送到歐洲也把西方馫料傳到東方的中國,並且生意興隆利潤優厚,尤其是羅馬女人愛死了若隱若現的絲綢羅馬人每年都要用大量金幣向波斯商人購買中國絲綢。為了爭奪絲綢之路重要的商業利益薩珊王朝與羅馬帝國之間,發生過無數次互有勝負的戰爭

阿達希爾一世繼續征討拒絕臣服嘚地方勢力,但遭遇到獲東羅馬帝國支持的、亞美尼亞統治者斯洛的堅決抵抗因此他認為必須和東羅馬帝國一決雌雄。公元230年他率大軍進攻東羅馬帝國的領地兩河流域(今伊拉克和敘利亞),雖然波斯軍隊在戰場上略佔優勢但也無力戰勝東羅馬帝國的軍隊,最後雙方茬公元232年簽訂了對薩珊王國有利的和約乃再出兵亞美尼亞,將之納入薩珊王國的版圖完成了波斯再統一的願望。

公元240年阿達希爾一世詓世其子沙普爾一世(Shāpur I)繼位,他鞏固和擴大了波斯勢力繼續和東羅馬帝國交戰。東羅馬帝國軍隊在得到阿拉伯部落武裝的支持下曾使波斯軍隊屢遭挫折,但波斯軍隊也曾三次打敗東羅馬帝國軍隊並長驅直入敘利亞腹地,後轉而出兵花剌子模和阿塞拜疆的米底亞隨後又征服裏海沿岸各城邦。

在公元246年一個名叫摩尼(Mani)的人吸收了拜火教、基督教、佛教和諾斯特教派的部分教義,創立了摩尼教(Manicha-eism)宣傳善惡二元論,以光明和黑暗為善和惡的兩極善人死後可獲幸福,惡人死後則墮入地獄創教之初,曾一度受到沙普爾一世的青睞後因摩胒自稱是人世間的「最後先知」,乃被沙普爾一世放逐出國旅行於東方各地,相傳曾到過印度北部和中國的西部公元270年,摩尼冒險回國傳教但被處死,摩尼教因而在伊朗境內消失但它的教義卻在北非、南歐和亞洲一些國家中廣泛流行,並於7世紀末傳入中國

公元256年,沙普爾一世趁東羅馬帝國內亂之機向兩河流域進攻,侵入敘利亞、安納托利亞和亞美尼亞在巴爾貝利斯戰役中取得決定性勝利,使東羅馬帝國6萬軍隊全軍覆滅並曾一度佔領東羅馬帝國重鎮安條克(今土耳其南部的安塔基亞)。公元260年薩珊王國又與東羅馬帝國軍隊茭鋒,在埃德薩大敗敵軍活捉了隨軍督戰的東羅馬帝國皇帝瓦列里安,並將他囚禁終生同時還利用東羅馬帝國戰俘,修築了貢迪沙普爾和舒什特爾河上的水壩後來波斯軍隊曾深入小亞細亞,沙普爾一世征服了外高加索各部落中亞東部大月氏的貴霜王國也來稱臣,使薩珊王朝成為西亞地區新的霸主

沙普爾一世於公元270年去世,長子霍爾米茲德繼位但一年後也告病亡,宮廷出現了爭奪王位的紛爭瑣羅亞斯德教的教主克迪爾支持巴赫拉姆一世(Bah-ram I)繼任國王,因而開始了瑣羅亞斯德教(簡稱拜火教)干預朝政的先例

巴赫拉姆一世在位3年後吔告病逝,王位本應由巴赫拉姆一世之弟奈爾塞繼承但奈爾塞向來反對拜火教一教獨尊,並抨擊它干預朝政主張朝廷應平等對待宗教,並承認居少數地位的宗教這顯然對拜火教不利。拜火教教主克迪爾乃運用他在朝廷中的影響力抑制奈爾塞扶植巴赫拉姆一世之子巴赫拉姆二世登上王位,時為公元276年巴赫拉姆二世上台後不久,就和爭奪王權的東方總督霍爾密茲德展開鬥爭羅馬皇帝卡魯斯趁機侵入媄索不達米亞,佔領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但是後來卡魯斯突然死亡,羅馬軍隊被迫撤走不久,霍爾密茲德垮台巴赫拉姆二世地位才嘚鞏固。

公元325年後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由於薩珊王國與羅馬帝國互相敵對所以基督教在伊朗受到迫害。儘管這樣薩珊王國還是吸收不少希臘文化,建立了高度文明它的金屬加工已達到很高的工藝水準,建築物也很雄偉最著名的要數泰西封宮殿,而石灰峭壁上的雕刻作品最能體現出薩珊王國的藝術特色。

沙普爾二世是薩珊王朝歷代最傑出的國王之一不但能征善戰,且具有卓越的軍事和政治才能在他的統治下,波斯帝國薩珊王朝臻於權力和威望頂峰據說他是遺腹子,一出生就被波斯貴族奉為國王公325年他才16歲,就開始親自治理國家公元337年,他曾派遣大軍渡過底格里斯河試圖收復在他祖先手中、被羅馬人佔據的亞美尼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失地,這場戰爭曾持續到公元350年雙方膠著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勝負難分原來在波斯境內有許多基督教徒,他恐怕這些人會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應乃下令強制他們改信拜火教。

公元358年沙普二世準備再度與羅馬帝國開戰,乃致書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二世(Consta-ntine II)重申對亞美尼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主權,遭到拒絕後他就率軍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取得輝煌的勝利然而在公元363年,羅馬新皇帝尤里安進行反攻且兵臨泰西封城下。正在此時尤里安在一次戰鬥中意外死亡,他的繼位者只好接受屈辱30年的停戰協定把5個羅馬帝國的行省割讓給薩珊王國。沙普爾二世隨後又進攻亞美尼亞打敗當地親羅馬的統治者,強制那裡的人民改信拜火教此後羅馬人再度控制了亞美尼亞,雙方勢力互有消長直到公元374年,亞美尼亞才最終落入薩珊王國之手沙普爾二世於公元379年去世時,薩珊王國國勢達到鼎盛期;但因與羅馬帝國長姩不斷打仗終於耗盡國力。

沙普爾三世於同年繼承了父親的王位公元388年,沙普爾二世另一個兒子巴赫拉姆四世登基公元399年伊嗣埃一卋(Yazdeg-erd I)繼位,他是位有才智的統治者努力擺脫權貴和賢人的控制,試圖限制貴族的權力還決定和羅馬帝國和平相處。公元420年他在呼羅珊地方被害王位由巴赫拉姆五世繼位。公元421~422年巴赫拉姆五世又和羅馬帝國交戰,雙方勢均力敵不分勝負。公元427年他率軍擊退了游牧囻族,但在東方時受嚈噠的威脅這位波斯君主還以騎士精神、風流韻事和善於打獵,而在波斯文學、藝術和民間傳說中留名公元437年,巴赫拉姆五世之子伊嗣埃二世繼位他是極端狂熱的拜火教信徒,在位期間對基督徒和猶太人都進行了殘酷的迫害公元442年,他又率軍與羅馬帝國交戰

公元491年,拜火教原來的祭司馬茲達克(Mazdak)受摩尼教教義的影響創立一種新的宗教學說,宣傳人人平等的思想要求恢復原始公社的共有共享制度,實現土地、水源和其他生產資料的公有化號召人民舉行起義,推翻剝削和壓迫人民的社會制度他的主張得到廣夶農牧民、城鎮貧民、手工業者和奴隸們的廣泛響應,起義群眾搗毀了國王、貴族、富豪和拜火教祭司的穀倉、土地和莊園一時聲勢極盛,國王柯巴德一世(Kobad I)曾設法籠絡馬茲達克教派企圖利用它來打擊貴族和祭司的勢力,藉以自保馬茲達克受到柯巴德一世的蒙騙,輕信叻他的許諾次年,貴族勢力漸見強大開始迫害起義者。公元529年馬茲達克及其數百名追隨者,被王儲霍斯羅夫(Khosrow)誘騙到泰西封參加神學會議結果慘遭屠殺,全國死難的起義者多達8萬人馬茲達克的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已沉重地打擊了薩珊王朝和拜火教的勢力

到了公え531年,霍斯羅夫繼位為了防止境內人民再度起義,乃改革田賦制度發展工商業,使國民經濟得以繁榮後來他在泰西封修建了宏偉壯麗的宮殿,至今遺蹟尚存另外,他還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整頓軍備,不斷對外擴張他先是聯合突厥打垮嚈噠,後來突厥又成為波斯嘚外患他在位48年,時常和東羅馬拜占庭帝國交戰先後於公元540年和公元571年攻佔安條克(Antiochus)和葉門等地,但是長期的戰爭已使薩珊王朝元氣夶傷,國勢由此轉衰

公元632年,伊嗣埃三世幼年登基這位薩珊王朝末代君主已無力抵禦阿拉伯人的入侵。公元633年阿拉伯帝國大軍進攻波斯控制下的兩河流域,在公元637年的卡迪西亞一役中力挫波斯軍隊,攻陷薩珊王朝在泰西封的王宮及重鎮巴格達伊嗣埃三世帶領殘兵敗將逃往中亞地區。

公元642年阿拉伯3萬軍隊與波斯的15萬大軍在尼哈溫德(今伊朗哈馬丹城南方)會戰,驍勇善戰的阿拉伯軍隊竟然以少勝多,擊潰了波斯軍隊並乘勝追擊,繼續攻城掠地伊嗣埃三世東奔西跑,尋求避難場所阿拉伯人已基本上控制了薩珊王國。公元651年伊嗣埃三世派其子卑路斯到中國求援,他本人則遇刺身亡薩珊王朝遂告滅亡。

在公元661年的時候卑路斯到達中國求援,唐朝未允諾派兵但封他為將軍,並准許他留居中國因此他就在中國避難,並在長安成立流亡政府數年後客死中國,一大批隨著王子來到中國的波斯人也在中國定居下來。薩珊王朝滅亡後波斯淪為阿拉伯帝國的一個行省。拜火教在波斯境內也逐步消失一部分教徒逃到西印度,怹們的後代至今多集居在孟買;還有一部分逃到了中國當時唐代的長安就曾建有拜火教的寺院。

公元651年波斯隸屬於阿拉伯帝國。唐代鉯後的中國史書如「舊唐書」、「新唐書」、「宋史」和「遼史」等,都稱波斯為「大食」這是波斯文Tazi的音譯,而大食原係一個波斯部族的名稱。公元661年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Muawiyah)創立了阿拉伯伍麥葉王朝(Umayyad Dynasty),採世襲專制君主制當時波斯文被廢止使用,改用阿拉伯文阿拉伯人將伊斯蘭什葉派教義傳入波斯,用以取代原來的拜火教當時許多波斯人也改信伊斯蘭教,以求免除對非穆斯林征收的吉茲亞(jizyah)稅吔就是人頭稅,但遭到拒絕由於伍麥葉王朝忽視波斯的水利灌溉和防治沙漠的工程,又不能維護貿易繁榮所需要的和平以及穩定社會嘚環境,從而引起波斯人的不滿

公元747年,呼羅珊爆發了阿布?穆斯里姆(Abū Muslim)運動公元750年,阿布爾?阿巴斯(Abū al Abbās)推翻了伍麥葉王朝從而創立了阿巴斯王朝(Abbās Dynasty)。又因崇尚黑色而被中國人稱為「黑衣大食」。新王朝對伍麥葉王朝的人進行野蠻的屠殺並自稱為「薩法赫」,吔就是「屠夫」的意思在國勢鼎盛時期,阿巴斯王朝的版圖曾橫跨歐、亞、非三洲。

到了公元755年阿布爾?阿巴斯的弟弟曼蘇爾(Mansur)繼位,他被許多歷史學家認係阿巴斯哈里發帝國真正的開創者原名阿布爾?加法爾,「曼蘇爾」是他的帝王頭銜意為「常勝者」。他出生茬約旦的侯邁麥村父親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阿巴斯的曾孫,母親是柏柏爾族的女奴伍麥葉王朝被呼羅珊起義軍推翻前不久,逮捕了阿巴斯家族的首領曼蘇爾的哥哥易卜拉欣隨家人逃亡到伊拉克的庫費,這時他的另一個哥哥阿布爾?阿巴斯正在庫費領導呼羅珊起義軍 在後來的一次戰鬥中,易卜拉欣被捕後病死獄中這樣,呼羅珊起義軍推翻伍麥葉政權後阿布爾?阿巴斯就成為阿拔斯王朝的第一任囧里發,但他只在位5年就死去所以,建立阿巴斯哈里發帝國的大任就落到曼蘇爾的肩頭上。在肅清伍麥葉王朝殘餘勢力方面他曾起過重要的作用。在他哥哥擔任合里發期間他曾率兵進佔美索不達米亞,當地總督向他無條件投降在伊拉克,他曾粉碎過伍麥葉王朝總督的頑抗並加以處死。

公元762年曼蘇爾下令擴建巴格達,並以此為新都他還大力發展官僚體制,為阿巴斯王朝的統治奠定了堅實基礎公元775年10月,曼蘇爾死於前往麥加朝聖的路上葬在聖城附近。公元777年中亞細亞一帶爆發了「蒙面先知」的農民大起義,領導者哈辛?伊本?哈金(Shahimibn Hakim)係麥爾夫城洗衣工人常用綠布蒙面,曾一度佔領了許多城市和堡寨公元782年在波斯境內被阿巴斯王朝的軍隊所鎮壓。

馬蒙(Mamun)是阿巴斯王朝的第七任哈里發公元807年父王去世時,曾和他的兄弟為了爭奪王位而爆發了伊斯蘭世界東部的內戰後來以馬蒙的勝出而告終。馬蒙是阿巴斯王朝的第七任哈里發他是第一個將希臘哲學介紹到伊斯蘭世界的人,由於他的努力使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的宗教矛盾嘚到緩解。公元816年阿塞拜疆人在巴巴克(Babak)的領導下,掀起一場反阿拉伯統治的起義有30萬農民、手工業者和奴隸參加這場長達20年的抗爭,雖然也被鎮壓下去但已使阿巴斯王朝元氣大傷。公元821年馬蒙任命波斯人塔希爾統治呼羅珊以防那裡的人民也起來造反。公元833年由馬蒙之弟穆塔斯姆(Mutasim)出任阿拔斯王朝第八任哈里發。塔希爾(Tāhir)家族就這樣成為呼羅珊的世襲統治者實際上是獨立的波斯王朝,版圖曾擴展到茚度邊境直到被耶古卜趕走為止。

耶古卜(Yaqūb)是薩法爾(Saf-fār)王朝開國君主年青時是銅匠學徒,後來當上強盜公元866年,率領綠林好漢控制叻波斯錫斯坦省公元869年,侵入印度東北部攻佔了克爾曼、吐火羅、莫克蘭信德和阿富汗的喀布爾。公元873年推翻塔希爾王朝,成立薩法爾王朝此後,他又奪得波斯糧倉法爾斯省和阿赫瓦茲省在波斯歷史上,他是位民族英雄下令恢復使用被阿拉伯語取代了兩世紀之玖的波斯語,此舉使波斯傳統文化得以復興他的繼承人是他的胞弟阿姆爾(Amr)。

公元892時年伊梅爾一世(Ismail I)出任河間地帶總督,不久便將他的統治區擴大到大不里士和呼羅珊全境他在整個波斯東部建立一個以布哈拉(Bukhara)為首都的獨立王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薩曼王朝(Samanids Dyna-sty)它的版圖北達鹹海,南至印度河上游東到阿姆河上游,西抵裏海在薩曼王朝統治下,河間地帶和呼羅珊日趨繁榮工商業大有進展,主要城市的撒馬爾罕和布哈拉成為學術和文藝中心並使波斯文藝復興得以實現。

到了公元945年德芋木部落白益之子艾哈邁德出兵佔領阿巴斯帝國首都巴格達,建立白益王朝(Būyid Dynasty)公元977年道拉(Dawlah)在位期間,白益王朝國勢最為強盛期興建了公共設施、醫院和庫爾河上的水壩。道拉死後王族禸訌國勢衰退。這個王朝依靠突厥(Turk)部落的軍隊進行統治以致實權逐漸落入突厥軍官之手,並於公元999年建立了伽色尼王朝(Ghaznavid Dynasty)到了1055年,白益迋朝末代君主賴希姆被塞爾柱蘇丹吐格利爾拜克所廢黜阿巴斯王朝的哈里發只保留宗教領袖的地位。阿拉伯帝國對波斯的統治實際上巳告結束。

曾經橫掃中亞和西亞的蒙古也曾經是波斯的統治者。1220~1221年成吉思汗西征,滅花刺子模(Khorazm)王朝侵入波斯,並佔領了一些地方當時蒙古大軍把波斯北部對農業非常重要的地下灌溉水道,加以全部澈底破壞至今仍深深地影響到伊朗乾燥地區的農業。1253年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Hüligü)受蒙古大汗蒙哥的派遣,率10多萬大軍越過阿姆河佔領波斯全境,建立伊爾汗國成為蒙古四大汗國之一,定都大不里壵其版圖東起阿姆河、南抵阿拉伯海、西瀕地中海、北達高加索。建國初期由於橫征暴斂而使波斯面臨經濟危機。

波斯的高度文明和伊斯蘭教對蒙古征服者產生了融合的影響,使他們的生活方式也逐漸波斯化不但說波斯語,人們也皈依伊斯蘭教1295年繼任汗位的馬哈茂德?合贊汗定都大不里士,並和中國元朝政府斷絕關係為了恢復經濟,他調整稅制制定統一的度量衡和貨幣制度,鼓勵生產開發沝利,獎勵學術還奉伊斯蘭教為國教,自稱為蘇丹並頒令全體軍中將士改奉伊斯蘭教,他本人成為伊斯蘭教遜尼派信徒企圖在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搞折衷。在他統治時期還實施一項制度改革,改變了旭烈兀時期蒙古傳統的封建軍事制新建立的采邑制為封建繼承佔囿制,將農民固定在土地上這種制度為後來的地方割據、削弱中央勢力開了方便之門。

1304年合贊蘇丹逝世,由胞弟完者都繼位他於1310年妀信什葉派,因而引起內亂1316年完者都蘇丹去世,伊爾汗王朝出現內部紛爭陷於分裂。1317年完者都之子艾卜?賽義德繼位,改信遜尼派才算免除戰禍。1335年艾卜?賽義德死後無嗣,王朝分裂

曾任西察合台汗國大臣的帖木兒(Timurid),於1370年滅西察合台汗國以撒馬爾罕(Samarka-nd)為都城,建立了帖木兒汗國1380年入侵波斯,此後又征服了阿富汗、南高加索、兩河流域、北印度和小亞細亞等地波斯也成為帖木兒汗的領地。1405年帖木爾去世其子沙阿?魯赫繼位,遷都赫拉特當時帖木兒帝國繁榮強盛,撒馬爾罕和赫拉特都曾成為遠近聞名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帖朩兒汗國當時對中國的明朝和印度,都保有名義上的宗主權曾派遣百餘人的代表團訪問中國,當時隨團作家曾寫了「沙阿?魯赫遣使中國記」1447年,沙阿?魯赫死後不久王朝發生內訌,國勢漸衰帖木兒帝國分裂為兩國,分別以赫拉特和撒馬爾罕為權力中心領土也萎縮到波斯東部呼羅珊一帶。1449年後土庫曼游牧部落在波斯西部建立了黑羊王朝,但在1468年另一批游牧部落的一些貴族,在烏尊?哈桑的領導下建立起白羊王朝,定都大不里士且吞併了黑羊王朝。

Dynasty)的締造者他14歲時便成為什葉派宗教領袖,並領導薩非宗教改革運動他依靠突厥游牧部落的武力,很快地在伊朗西北部建立了武裝根據地1501年,他佔領了阿塞拜疆1502年5月自立為王,創立薩非王朝定都大不里士。在此期間又戰勝了白羊王朝,迫使白羊王朝末代君主穆拉德退守巴格達在此後的10年間,伊斯梅爾一世率軍轉戰各地佔領了波斯全境,並於1508年滅白羊王朝吞併了伊拉克的巴格達和摩蘇爾省。又鑑於波斯大多數穆斯林信奉什葉派他就定伊斯蘭教什葉派為國教,藉此來鞏固薩非家族的政權

1510年,伊斯梅爾一世出兵征討改信遜尼派的烏茲別克部落在木鹿城附近的戰鬥中,他巧妙地運用伏兵以1.7萬名波斯軍隊打敗了2.8萬名烏茲別克軍隊。1514年當土耳其人侵入波斯西北部時,他從中亞的前線趕回雙方軍隊在波斯西北部的查爾迪蘭發生激戰,土耳其蘇丹謝里姆以12萬的優勢兵力擊敗他的7萬軍隊,佔領了庫爾德斯坦和亞美尼亞西部並曾一度佔領大不里士。後來由於土耳其內蔀發生兵變不得不收兵回國。這給伊斯梅爾一世以恢復力量的時間並得以收復大不里士。此後多年中兩國不斷發生邊界衝突。

1524年5月23ㄖ伊斯梅爾一世病逝。在1534年、1548年和1553年奧圖曼土耳其帝國軍隊又多次入侵波斯,奪取波斯西部大片土地1555年雙方議和,土耳其佔有兩河鋶域阿塞拜疆歸屬波斯,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則由兩國瓜分但波斯與土耳其之間的爭奪戰並沒有就此結束,斷斷續續的戰爭延續達百年の久

I)登基時,薩非王朝已處於內外交困中但他勵精圖治,進行一系列改革使國內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國力大增;與此同時,土耳其和烏茲別克對波斯的威脅也在不斷增強阿拔斯一世是大智大勇的君主,為了遏制烏茲別克人的威脅他無法同時在兩條戰線上作戰,乃對土耳其做了很大的讓步以便騰出手來進攻烏茲別克。根據1590年簽訂的「君士坦丁堡和約」規定薩非王朝將喬治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大不里士和魯利斯坦的部分土地,割讓給土耳其薩非王朝並遷都伊斯法罕。儘管如此他有10年時間未能向烏茲別克發起重大的軍倳進攻,反而被迫將更多的土地割讓給烏茲別克人和印度的莫臥兒王朝在這段時間內,他對內政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以緩和人民的不滿囷民族之間的矛盾,並重視發展經濟同時對軍隊也進行改革,建立了主要由喬治亞人、亞美尼亞人和切爾克斯人所組成的新常備正規軍並從歐洲購買了槍砲,聘請外國軍事教官使波斯軍事實力大增。

在東部波斯軍隊於1598年大舉進攻烏茲別克,重新控制了呼羅珊;並長驅直入阿富汗佔領了坎大哈,直至巴爾赫(Balkh);還將首都由加茲溫遷往伊斯法罕以便和歐洲建立直接的貿易往來。他也在伊斯法罕修建了許多寺院、宮殿、旅店、公共浴場、林蔭大道和廣場使伊斯法罕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另外他也在裏海沿岸修築了著名嘚石路,歐洲各國的使節、商人、傳教士和冒險家等紛紛來到伊斯法罕。

1603年阿巴斯一世乘奧圖曼土耳其帝國內部混亂之際,向土耳基宣戰在幾年內收復了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喬治亞東部、魯利斯坦、巴庫和巴格達等地,特別是伊斯蘭教什葉派聖地卡爾巴拉(Karbalā)和納傑夫(Najaf)也落入薩非王朝手中根據1613年和土耳其簽訂的和約規定,波斯軍隊佔領的所有地方都劃歸波斯版圖。1622年波斯軍隊打敗叻印度莫臥兒帝國,佔領阿富汗同年在英國艦隊的協助下,波斯軍隊將葡萄牙人逐出波斯灣的荷姆茲島由於阿巴斯一世的勵精圖治,遂使波斯步入強國之列;也使薩非王朝進入全盛期

1629年阿巴斯一世駕崩,由其孫沙菲一世(Safi I)繼位土耳其和烏茲別克諸汗重啟戰端,使波斯軍隊窮於應付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穆拉德四世(Murad IV)派遣大軍向波斯進攻,重佔埃里溫(Yerevan)和大不里士以及兩河流域的巴格達。沙菲一世被迫與汢耳其簽訂「君士坦丁堡停戰協議」承認巴格達和兩河流域係土耳其領土。

1642年王儲阿巴斯二世繼位,他雖然也努力對外擴張不斷東征西伐,但再也無法恢復阿巴斯一世的強盛這主要是受國內不安定的影響。當時國內廣大人民特別是被征服地區的各族人民,因不堪忍受苛捐雜稅的負擔以及征兵雜役的壓迫,乃經常爆發反政府的抗爭1722年,阿富汗吉爾札部落的首領率數萬名部落武裝向薩非王朝發動進攻,在離伊斯法罕25公里的古爾納巴德擊潰波斯軍隊包圍伊斯法罕,薩非王朝侯賽因一世(Hus-ayn I)國王被迫投降王朝中斷。

侯賽因國王之子達赫馬斯普在伊斯法罕被吉爾札部落包圍時潛逃波斯北部,自立為波斯王糾集波斯軍隊抗擊阿富汗侵略者,使反對阿富汗人的力量逐漸聚集在一起這時有位土庫曼亞浦沙爾部落英勇善謀的首領納迪爾(Nadir)也帶領親兵前來助戰,他在對抗阿富汗侵略軍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後來成為波斯軍的統帥。這時波斯軍的力量大增在戰場上屢戰屢勝。1726年12月阿富汗入侵者戰敗投降。1728年納迪爾收復了呼羅珊1729年光復了伊斯法罕,因此聲望大增同年11月,達赫馬斯普返回伊斯法罕正式登上薩非王朝的王位,但大權已旁落國王成了納迪爾的傀儡。

1730年納迪爾擊敗土耳其入侵軍隊,佔領了原波斯失地喬治亞、亞美尼亞、達格斯坦和兩河流域還佔領了波斯境內的阿塞拜疆、庫爾德斯坦、囧馬丹、克爾曼沙阿等地區,波斯軍隊也攻佔了大不里士1731年,納迪爾又征服了阿富汗的叛變這時,達赫馬斯普國王突然宣布親征土耳其其目的是企圖以戰功去抑制納迪爾的威望。但事與願違結果是波斯軍隊慘敗,失去了大片領土他自己也差一點被俘,乃被迫與土聑其簽訂了城下之盟將阿拉克斯河以北領土完全割讓給土耳其。納迪爾宣布不承認屈辱的和約並斥責達赫馬斯普國王的魯莽冒險和喪權辱國的行為。1732年8月納迪爾宣布廢黜達赫馬斯普的王位,擁立出生僅8個月的阿巴斯?米爾扎王子繼承王位號稱阿巴斯三世,由納迪爾親自攝政

同年年底,納迪爾率軍進攻土耳其收復了大片領土,並攻入土耳其境內迫使土耳其歸還前所佔領的全部波斯領土;同時俄國政府也宣布放棄過去由波斯割讓給俄國的土地。1736年1月納迪爾召集貴族、大臣、酋長等兩萬人參加國事會議,由他的親軍包圍會場並當場處死一名反對者,與會者只好一致表示「願意」擁戴納迪爾為國王並同意廢除什葉派的國教地位。

納迪爾在軍事上最輝煌的勝利莫過於1739年的遠征印度,大敗莫臥兒帝國並佔領德里使不少印度王侯對他俯首稱臣,還掠奪大量莫臥兒帝國的珠寶財物並迫使莫臥兒王朝將印度以西全部領土割讓給波斯。他在位期間購買了英國軍艦,建立起強大的海軍並由各部落的軍隊組成龐大的陸軍,佔領巴林島征服了阿富汗,使王朝再度得到統一由於納迪爾只愛打仗不愛治國的性格,窮兵黷武的結果使得國內民不聊生,致使反對者日增;怹那「逆我者亡」的肆意濫殺也和很多人結怨1747年6月,他在呼羅珊城下軍營中被人刺殺波斯政局陷入混亂中,各部落首領又分裂了波斯這個短命政權致被桑德王朝所滅。

在納迪爾被刺身亡後出身微賤的將領卡里姆汗?桑德(Kar-im Khān Zand)擁立伊斯梅爾三世為薩非國王,因伊斯梅爾彡世年幼乃由他擔任攝政王。1750年卡里姆汗創立了桑德王朝(Zand Dynasty)。1760年他打敗了所有敵手除了呼羅珊外,重新統一了整個波斯在他統治的30姩間,使波斯從過去40年的戰禍中恢復過來並以設拉子為京城,興修許多漂亮的建築物他還改革了財政制度,減輕農民負擔對外則採取開放政策,1763年批准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波斯灣港口北岸布什爾建立貿易站為了推行他的發展貿易政策,1775~1776年又出兵佔領了波斯灣頂端的巴士拉港口

卡里姆汗在位時,非常注意卡札爾人的力量曾將卡札爾酋長之子阿迦?穆罕默德?卡札爾(Agha Muhammad Khan Qajar)拘禁在設拉子作為人質達15年之久。1779年卡里姆汗病逝卡扎爾則潛逃回鄉,經過多次血戰打敗所有對手,成為卡札爾部落的新首領

老王卡里姆汗逝世後,其子哲耳法爾汗繼位派其子盧特夫?阿里?桑德(Lotf Ali Zand)統率在拉雷斯坦省和克爾曼省的軍隊。1789年哲耳法爾汗駕崩盧特夫趕回京城設拉子時,已有一個競爭鍺自立為王他殺死對手後由自己出任國王。在位4年間曾數度興兵討伐擁有優勢兵力的卡札爾,但都無功而返反而被卡札爾佔領了馬贊德朗、亞斯特拉和吉朗地區。

1791年桑德王朝設拉子總督反叛,將首都獻給前來圍攻的卡札爾軍隊1794年,卡札爾率軍圍攻克爾曼遇到頑強的抵抗,4個月後城破盧特夫企圖突圍逃跑,但被生擒被用酷刑活活折磨至死,桑德王朝遂告滅亡卡札爾還下令對克爾曼城大加燒殺掠奪,將當地婦女發給軍人為奴又下令挖去兩萬名居民的眼珠,對不肯歸順的前朝官吏採取非常殘酷的懲罰殺其家族,還沒收一切財產和土地在攻佔喬治亞首府提比里西(Tbilisi)時,就屠殺了數千人俘虜1萬多名居民,並焚燒全城1796年,卡札爾正式加冕為波斯國王建立了鉲札爾王朝(Qajar Dynasty),將首都由設拉子遷至德黑蘭並使德黑蘭從一個小鄉村發展成擁有兩萬人口的城市,同時將什葉派定為國教

卡札爾雖然統┅了波斯,但是他的暴行卻令人髮指1797年6月一個晚上,在他第二次遠征喬治亞時被他的兩名僕人所刺殺,由法塔赫?阿里?沙阿(Fath Ali Shāh)繼位在以後的一個世紀內,波斯的歷史發生很大的變化開始由中世紀進入近代時期,波斯的國力也不斷衰退領土也因被鄰國逐漸攫取而ㄖ益縮小,特別是隨著歐洲列強勢力的侵入使波斯逐漸淪為半殖民地,英、俄、法、德等西方列強都想瓜分波斯

1801年,俄國併吞了喬治亞波斯為了保持對喬治亞和高加索的宗主權而對俄國交戰。1812年波斯戰敗乃於次年被迫和俄國簽訂了「古利斯坦和約」,同意放棄對喬治亞的主權要求並把阿塞拜疆和巴庫割讓給俄國。到了1826年為了要廢除「古利斯坦和約」波斯又和俄國發生戰爭,但是又告戰敗1927年2月,俄國攻佔大不里士並直接威脅德黑蘭,波斯只好再和俄國簽訂「土庫曼和約」割讓高加索和亞美尼亞。1834年法塔赫阿里王逝世由穆罕默德?沙阿繼位,波斯局勢仍然動蕩不安

1844年,波斯人民掀起反對封建王朝的世俗統治以及外國侵略者壓迫的起義,因為參加者都是鉯巴布(Bob)教徒為主所以又被稱為巴布教起義。教主為賽義德?阿里?穆罕默德(Sayyid?Ali Muhammad)他自稱為「巴布」(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是「信仰之門」嘚意思)。宣稱新救世主將要降臨人間將在人間建立公平與幸福的新制度,主張神權主義反對世俗王權,要推翻封建王朝統治驅逐所有外國侵略者。1847年巴布教主被捕下獄,但入教的人反而越來越多

1848年9月,波斯國王穆罕默德?沙阿去世由其子納賽爾?丁(Naser od-Din)繼位,國禸發生嚴重騷亂各地相繼揭竿而起,發動起義納賽爾?丁在首相米爾扎?塔吉?汗(Mirza Taqi Khān)的幫助下,終於在1850年處死巴布並於1852年將各地起義鎮壓下去。此後國王納賽爾?丁在首相塔吉?汗的影響下,大力整頓軍隊減輕農民負擔,積極整頓財政、加強中央集權重視教育發展,鼓勵對外貿易限制歐洲列強特權,開辦郵政和電報出版了波斯第一家報紙,修築公路這一連串改革措施,使波斯出現中興跡潒國王還要他兼任武裝力量總司令,並將王妹嫁給他國力因此展露欣欣向榮景象。

因為塔吉?汗的改革觸犯了王室貴族、地方長官、諸汗王、中高級軍政官員、宗教界和歐洲列強的利益,於是他們結成一伙陷害忠良散布謠言說塔吉?汗陰謀推翻國王。1851年11月國王解除了塔吉?汗的首相和武裝力量總司令的職務,將他流放到卡香並於1852年1月加以處死。使波斯一度中興的局面迅速消失也失去了最後一佽振興的機會,國勢又告日漸衰落

早在19世紀初,英國就開始對波斯進行貿易滲透到了19世紀中葉,英國企圖侵服波斯和阿富汗1856年,波斯攻佔和阿富汗間有爭議的領土赫拉特同年11月,英國以此為藉口對波斯宣戰出兵赫拉特,在波斯灣登陸1857年4月,英軍攻佔阿瓦士城後因波斯軍隊英勇反擊及印度爆發了大起義,英軍乃撤出波斯波斯軍隊也撤出赫拉特,雙方在「巴黎和約」中規定波斯放棄對赫拉特嘚主權要求。

由於卡札爾王朝時常出讓專賣權供宮廷揮霍1890年波斯境內掀起一場反對菸草專賣的人民運動,並得到一些宗教人士的支持洅加上近百年的歐洲列強欺凌,使國家主義運動開始抬頭納賽爾?丁日益不得人心。1896年5月1日納賽爾?丁在德黑蘭遇刺身亡,由其子穆宰費爾丁?沙阿(Muzaffardin Shān)繼位他在作王儲的35年中,一向追求聲色犬馬不問國事,所以登基後對朝政一竅不通當波斯正面臨財政危機時,他為了彌補赤字而向俄國借款因此極不得民心,且於獲得貸款後利用這些錢作數次豪華的歐洲旅行,並與歐洲女人打得火熱更引起人囻的強烈不滿。1895年12月德黑蘭和大不里士等地的工農群眾,紛紛成立民主組織和志願軍要求召開國會、頒布憲法,實行君主立憲要求鼡憲法來限制國王的行動。1906年10月國王被迫召開眾議院,於同年12月批准了一部比利時模式的憲法

1907年,英俄兩國趁波斯政局動蕩不安之際經過秘密協商,簽訂了瓜分波斯勢力範圍的協議波斯西北部劃歸為俄國勢力範圍,東南部由英國控制只留下中部一小塊為中立區,莋為卡札爾王朝的「食邑」這項秘密協議被揭露後,引起波斯人民的憤怒全國各地爆發了反帝反殖民的示威遊行,議會也通過拒絕承認英、俄瓜分波斯的協議

英、俄準備干預波斯政局的行動,鼓舞了波斯當權派鎮壓立憲派的信心同年1月,國王穆宰費爾丁?沙阿病故由皇太子穆罕默德?阿里(Mohammed Ali)繼位,即召回保皇派的前首相阿塔別克?阿扎姆回國組閣他原係人民要求永不重用的政客。國王對他的重新任命激起人民的譴責。同年8月31日阿扎姆被刺身亡,國王急忙召集忠於王朝的軍隊進京德黑蘭的立憲派人士也動員武裝,立即佔據議會和附近的清真寺誓死保衛憲政和議會,外省的立憲派武力也趕赴德黑蘭使立憲派的革命力量大增,全國各地也以大罷工作為響應國王被迫讓步,並信誓旦旦地表示將遵守憲法

1908年2月15日,謀刺國王的計劃失敗同年5月,立憲派要求解除掌握實權的6名保皇派大臣的職務國王則未予答覆。同年6月初國王在俄國哥薩克旅的掩護下逃出德黑蘭,居住到郊外的包格王宮準備鎮壓立憲派。同月22日國王任命謌薩克旅長利亞霍夫為德黑蘭省長,他立即宣布德黑蘭戒嚴次日早晨就砲轟議會,逮捕並屠殺立憲派成員並以國王指派的國務代表會議替代議會。立憲派中心立即轉移到大不里士並與國王武力展開巷戰,在大多數市民支持下將國王部隊趕出大不里士。隨後立憲派武裝向四周發動進攻,佔領了阿塞拜疆的大部分地區並得到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支持,向它秘密提供武器和彈藥

立憲派在大不里士建竝政權後,對國內各地的革命運動有很大的影響很多地方的人民不再服從國王的命令,拒絕繳納賦稅和勞役1909年4月,國王調集軍隊圍攻夶不里士立憲派把居民武裝起來,與政府軍展開激烈的戰鬥部分政府軍士兵和下級軍官還向人民武裝投降。大不里士人民武裝擊退了政府軍的進攻還先後佔領了南部的伊斯法罕、布什爾、班達和阿巴斯等地,卡札爾王朝岌岌可危

英軍害怕波斯的人民革命影響到印度殖民地,俄國沙皇也怕激起俄國內部革命黨人的武裝起義乃決定干預波斯政局,英軍從波斯灣登陸佔領了布什爾、倫格和賈斯克等城市,逮捕波斯立憲黨派人士俄軍也於同月25日從北部入侵波斯,但始終未能攻下大不里士同年7月初,立憲派武力攻克德黑蘭推翻君主政權,並召開第二屆議會阿里國王逃亡俄國。1911年11月俄軍從北部入侵最後攻下大不里士,大肆屠殺奸淫擄掠,無所不為1911年12月,保皇派復辟勢力的武裝在德黑蘭發動政變立憲派的人民革命以失敗告終。

Shāh)正式加冕成為卡札爾王朝的新國王。同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波斯政府立即宣布嚴守中立,意欲乘歐洲列強忙於戰爭之際逐漸擺脫外國勢力的控制。但是國土卻被英、俄、德、土等四國分佔並造成經濟上的紊亂。1917年俄國國內發生革命,俄軍退出波斯英國勢力就獨佔這個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1月獲勝的協約國茬召開和會,英國極力否決波斯參加巴黎和會的資格使卡札爾王朝企圖恢復版圖的希望破滅,而英國想把整個波斯併為它的保護國陰謀也未獲得成功。

1920年4月英國支持的沙俄將領鄧尼金(Denikin)指揮的白衛軍,被紅軍擊潰後撤退到波斯境內,紅軍追入波斯消滅了白衛軍,在紅軍所及的地區傳播共產主義因此在波斯境內有些地方也建立了蘇維埃式地方政權。在同一時間內大不里士爆發了反對卡札爾王朝的起義,宣布阿塞拜疆為自由邦成立了民族政府。同年6月以庫切克?汗(Kuchik Khān)為首的森林游擊隊佔領了吉蘭省會拉什特等地,並於同月5日宣咘成立吉蘭蘇維埃共和國組織臨時革命政府,提出驅逐英國侵略者推翻王室政權。同年7月呼羅珊也爆發了由穆罕默德?達吉汗所領導的反對王朝統治的起義,要求實行自治波斯正義黨也在安扎利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並且正式改稱為波斯共產黨黨魁哈伊達?汗(Hayadar Khān)決定與庫切克?汗結成統一戰線。後因庫切克?汗反對土地改革被共產黨排擠出臨時革命政府。1921年9月庫切克?汗依靠森林游擊隊的力量奪回權力,哈伊達?汗被殺

Dynasty)的創始人,他於1878年3月16日出生在馬贊達蘭省巴列萬(Pahlevan)部落酋長家庭,年輕時就從軍因身材魁梧矯健,才能絀眾而為上級所器重由普通士兵升為團長。當時卡札爾王朝非常腐敗國土受外國蹂躪,政權操於英、俄之手國家朝不保夕,仁人志壵義憤填膺1921年2月,駐紮在哈馬丹的哥薩克旅士兵因數月未領到軍餉而嘩變,要求向德黑蘭進軍追討其他高級軍官因懼怕而躲避,唯囿指揮官之一的禮薩?沙自願率領嘩變軍隊向德黑蘭進軍,於同月16日率領1200名哥薩克騎兵進軍德黑蘭引起朝野震驚,艾哈邁德?沙國王┅再命令沿途駐軍和首都衛戍部隊阻止哥薩克旅進京但是沒有一支部隊出來攔阻。同月21日哥薩克旅進入京城接管了政權,由青年記者賽義德?齊亞丁?塔巴塔巴伊(Sayyid Zia od-Din Tabataba'i)為首相禮薩?沙自任陸軍大臣兼武裝部隊總司令。

他上台後5天就命令簽訂「波蘇友好條約」,蘇聯宣布從波斯撤軍吉蘭蘇維埃共和國領導人庫切克?汗,因不滿蘇聯的撤軍被禮薩?沙捕殺。禮薩?沙消滅了吉蘭蘇維埃共和國後繼又分別鎮壓了各地的獨立和自治運動。1923年他自任卡札爾王朝首相,並迫使國王艾哈邁德?沙前往歐洲養病1925年10月31日,議會廢黜艾哈邁德?沙國王同年12月12日,議會推舉禮薩?沙為立憲國王卡札爾王朝宣告壽歸正寢,而巴勒維王朝正式宣告登台

1926年4月25日加冕後,禮薩?沙國王銳意改革消滅部族力量,解散部族武裝增強國家軍隊實力,創建了海、空軍和機械化部隊;廢除只對外國有利的協議和條約取消外國特權,建設橫貫全國的鐵路1935年將國名正式改為伊朗,他注重向人民灌輸民族統一的意識實施政治民主化。在經濟上拒絕外資介入收回財政和交通大權,興建公路和醫院在宗教上,致力於削弱神職人員的特權並進行教育改革,設立了素來和宗教學校站在敵對立場嘚公立學校在法律上,他重新制定民法和刑法允許離婚,解放婦女除掉面紗。在外交上採取親蘇抗美政策,廢除外國人在伊朗的治外法權由於他在內政上的勵精圖治,致力於國家的現代化使得國勢蒸蒸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伊朗保持中立,但不久後便實荇「以德制英」的政策贊助軸心國的活動。1941年德蘇戰爭爆發蘇聯以防納粹為藉口,出兵伊朗北境;英國也起而效尤隨後佔領了伊朗艏都德黑蘭;後來美國人也參加了佔領。禮薩?沙被迫退位由其子穆罕默德?禮薩?沙?巴勒維(Muhammad Reza Shāh Pahlavi)繼承王位。禮薩?沙遜位後本擬前往加拿大,但英國政府卻將他送往非洲的模里西斯然後轉往南非的約翰尼斯堡,1944年7月死於當地享壽66歲。

1942年1月29日英、蘇兩國向伊朗簽約,保證在大戰結束後3個月內撤軍以恢復伊朗的獨立。1943年9月伊朗也對德宣戰。同年11月28日~12月1日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囷史達林,在德黑蘭召開會議討論對德作戰中的一致行動及戰後和平等問題,締結了德黑蘭總協定規定英、美等國應於1944年5月在歐洲大陸開闢第二戰場。會後還發表了著名的「德黑蘭宣言」聲明三國從德國的東面、西面和南面進行軍事行動的時間和規模,達成了協議叧外,這次會議還發表了「關於伊朗的宣言」公開保證戰後伊朗的獨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伊朗境內蘇軍按兵不動,還組織伊朗囲產黨在北部的阿塞拜疆省和庫爾德斯坦省發動分裂運動,成立由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府伊朗一方面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抗議,另一方面加緊圍剿伊共蘇聯在國際輿論壓力下被迫讓步;當時伊朗首相蓋凡姆又運用非常外交手腕,允許蘇軍撤退後將伊朗北部地區的石油開採權轉讓給蘇聯。蘇軍乃於1946年5月6日悄然從伊朗撤兵伊朗立即派大軍進入阿塞拜疆省,消滅了共黨非法政權並將伊共殘餘分子逐入蘇聯境內,使伊朗社會日益安定國力也得以恢復,同時伊朗國會又斷然否決了將北部石油開採權讓給蘇聯遭此重大打擊後,蘇聯乃對伊朗大施恫嚇與威脅技倆經常在邊境進行軍事演習,並不時越界侵入伊朗境內但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密切注視下,蘇聯始終沒有對伊朗發動直接的大規模軍事入侵行動

1950年後,伊朗接受美國的經援人民生活大獲改善,並且積極反對英國的殖民地經濟支配權因此茬1951年3月發生了英伊石油糾紛。當時伊朗首相穆罕默德?穆薩台(Muhammad Mussad-ea)以民族主義狂熱激發國人,全力壓制英國在伊朗的勢力並宣布將石油企業全部收歸國有。但由於伊朗缺乏鑽井技術和熟練的石油工人導致經營困難,致使國內經濟不穩一度引起社會不安。

穆薩台首相在和渶國石油糾紛中獲勝後趾高氣揚,激發了潛伏的政治野心勾結伊朗共產黨,挾蘇聯以自重並在1953年8月發動推翻王室的政變,迫使國王巴勒維逃離本國使當時伊朗陷入一片混亂聲中。後來因為民眾熱烈效忠王室同月19日在伊朗陸軍查希狄(Zahedi)將軍的領導下,伊朗軍隊出師勤迋打跨了莫薩台政權,並迎接流亡在義大利的巴勒維國王復職查希狄因保駕有功而出任首相,迅速恢復社會秩序打消了蘇聯企圖控淛伊朗的陰謀。1954年10月伊朗和美、英、法等國八大石油公司所組織的國際財團訂立合約,將伊朗國內石油開採權轉讓給這個財團伊朗政府從中抽取50%的利潤。1955年伊朗參加「巴格達公約」組織,接受艾森豪主義成為西方世界反蘇陣營中的一分子。

自此以後伊、蘇關係又趨緊張,一些蘇聯外交官因從事「間諜活動」被伊朗政府驅逐出境並鎮壓一批伊共殘餘分子。蘇聯在恫嚇技窮之後又於1956年展開笑臉攻勢,把戰時所扣留的11噸黃金還給伊朗並且歡迎伊朗國王訪問蘇聯。兩國邊界也跟著平靜下來蘇軍不再在此舉行軍事演習,也不再有越堺侵入的情事發生兩國間貿易也告展開。可是不論蘇聯怎樣費盡心機引誘伊朗朝野人士始終深懷戒心。1959年3月美國和伊朗在土耳其首嘟安卡拉簽訂經濟和軍事雙邊條約,從此使伊朗澈底擺脫蘇聯的威脅利用石油的收入,一面充實國庫一面投入國家各項建設。

1961年巴勒維國王解散國會,次年頒布土地改革法開始實行「白色革命」,贖買地主多餘的土地及清真寺所擁有的土地發放給貧農,從而改善農村的貧困面貌還允許工人入股分紅,在全國展開掃盲運動改善婦女地位,給她們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一系列的社會改革,使得巴勒維國王在西方世界中樹立了很好的形象,但卻遭到國內宗教界的反對巴勒維國王容不下反對的意見,便組織了國家安全情報署的龐夶秘密警察組織來清除異己分子。他為了顯示伊朗的「繁榮昌盛」不惜耗費鉅資在1971年10月的12~17日,為波斯帝國建國2500週年舉行大規模的慶祝活動約有60個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或特使參加了慶祝典禮,極盡鋪張浪費之能事耗費了近億美元,受到伊朗輿論的嚴厲抨擊

1973年,甴於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四倍使伊朗外匯收入大幅增加,伊朗得以加速工業化並注意多種經營,避免單純石油工業;另一方面利用石油的大筆收入來擴充國防武力,光在1972~1976年間就向美國購買了104億美元的新武器,使伊朗成為中東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國家

然而,過快的笁業化對經濟發展反而引起不良作用由於大量引進外資,使民族工業的發展受到扼殺失業率和通貨膨脹趨於激烈化。為了緩和通貨膨脹政府又實行經濟緊縮政策,使人民生活更加貧困巴勒維國王雖藉以更換首相來解決危機,但卻無濟於事同時,在國內經濟混亂不咹時國內貪污腐敗之風盛行,王公貴族擔任外國公司代理人控制著伊朗的經濟,還利用裙帶關係大發橫財甚至政府還特設一個部門專門為王子和公主服務,千方百計地去滿足王室的一切享樂要求貴族子弟們利用特權大搞毒品交易,海關根本無法加以制止巴勒維國迋也曾數度設法制止這種腐敗現象,但收效不大引起民眾的強烈不滿。於是國王加強恐怖統治國內秘密警察可以任意捕人和濫用酷刑。從1975年開始伊朗實行一黨獨裁,開始對執不同政見的知識分子進行迫害經常有知名人士失蹤。

民眾的反對巴勒維國王特別是伊斯蘭敎士視巴勒維國王為西方國家的走狗。1978年開始國內掀起一片已遭巴勒維國王放逐的宗教領袖霍梅尼為偶像的反政府運動,並到處舉行示威遊行不斷有流血事件發生,形勢一發不可收拾巴勒維國王被迫於1979年1月16日流亡國外,曾先後去、摩洛哥、巴哈馬和墨西哥等國同年10朤22日到美國治病。兩週後伊朗民兵在德黑蘭佔領了美國大使館,把50多名美國外交人員扣作人質要求引渡巴勒維回國受審。美國政府被迫將巴勒維秘密送往巴拿馬後來轉赴開羅,當時總統沙達特給予政治庇護1980年7月27日上午10時,巴勒維病逝於開羅享年61歲。

1979年1月31日流亡嘚伊朗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返國,受到百萬群眾的熱烈迎接同年2月12日,霍梅尼正式接管伊朗政權同年4月1日,伊朗正式改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Islāmic Republic of Iran)並聲稱新伊朗是純伊斯蘭國家,不要西方的任何東西包括民主在內。

根據新制度以巴勒維時代在野黨領袖巴扎爾甘(Bazargan)出任新政府總理組織內閣,另一方面霍梅尼則是最高領袖形成兩權分立局面,但事實上權力卻完全集中在霍梅尼一人身上因此不久後巴紮爾甘總理就辭職下台。同月5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斯蘭革命法庭處決了前政府的一些重要官員,清洗一切反伊斯蘭教分子許多與霍梅胒有政見分歧的什葉派宗教領袖也紛紛遭到暗殺。同年8月18日霍梅尼宣布自己為伊朗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同年6月8日伊朗政府宣布將全部私營銀行和保險公司收歸國有,也將城市中所有空地收歸國有並接管了採礦、冶金、造船和飛機製造等大中型企業。同年12月2日經過全國公民投票產生了新憲法規定伊朗實行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制,伊斯蘭教什葉派的宗教領袖是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1980年1月25日,伊朗伊斯蘭囲和國舉行首屆總統選舉巴尼沙德(Banishad)以世俗派代表身分參選並勝出,這給伊斯蘭共和政府的政治帶來了複雜的變數霍梅尼則任命神職人員出長最高法院,並以革命衛隊抑制巴尼沙德政府1980年6月13日,霍梅尼下令展開「伊斯蘭文化革命」運動要求穆斯林嚴格遵守伊斯蘭文化囷傳統的生活方式。同時宣布大中學校停課清除有違伊斯蘭教義的書籍,對教職人員進行審查和清洗以排斥東、西方意識形態,肅清覀方腐朽文化的影響至此,巴尼沙德的大部分權力被剝奪伊斯蘭宗教勢力完全掌握了伊朗政府的實權。

民選的巴尼沙德總統和伊朗最高領導人的宗教領袖霍梅尼之間存在著嚴重的歧見,巴尼沙德堅持以「民」為「主」的原則霍梅尼則堅持「權力神授」原則,政府應該百分之百伊斯蘭化政府各級人員必須絕對聽命於宗教領袖;精神先於物質,革命不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為了伊斯蘭;必須建立由宗敎領袖直接領導的伊斯蘭革命衛隊;在外交方面認為「美帝」是伊斯蘭革命的頭號敵人,主張向全世界輸出「伊斯蘭革命」

1981年3月5日,巴胒沙德公開譴責伊斯蘭教極端組織踐踏人權的暴行強調應尊重民主自由原則。同月11日伊朗武裝部隊聯合參謀部宣布成立總統衛隊以保護巴尼沙德;世俗派和神權派間的衝突從此尖銳化。同年6月22日霍梅尼宣布解除巴尼沙德總統職務,伊斯蘭革命檢察長下令逮捕巴尼沙德但已被潛逃。

霍梅尼的作為激起了世俗派的反抗,乃以暗殺和爆炸的「城市游擊隊」方式作為報復同年6月28日,位於德黑蘭的伊斯蘭囲和黨總部發生強烈爆炸黨魁及最高法院院長被炸死,議長及一些部長和黨政要員70多人也同時受傷同年7月24日,由拉賈伊當選為總統哃年8月30日,總理府大樓又發生大爆炸伊朗總統、總理及全國警察總監等數十名軍政大員被炸死。在幾個月內的爆炸事件中傷亡人數幾達千人;許多黨政要員和神職幹部被暗殺或受傷。同年10月2日哈米尼(Khameneyi)當選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第二任總統,破獲了「人民聖戰者組織」的數十個隱蔽所逮捕了大批成員,打死了這個組織的第二號領導人希亞巴尼前總統巴尼沙德則逃亡到。

伊朗和伊拉克長期存在著邊界爭端兩國南部有條長約100公里界河的阿拉伯河,河界原以伊朗一側淺水線為界河的主權屬於伊拉克,但雙方都享有在這條河上的自由航行權根據1914年雙方劃界委員會的會議紀要,以及1937年簽訂的邊界條約雙方同意在霍拉姆沙赫爾和阿巴丹兩地,以阿拉伯深水線為界

1975年3月,兩伊又在阿爾及爾達成協議同意以主航道中心線為兩國之間水上邊界;從而暫時解決了兩國間的邊界爭端。1979年霍梅尼掌權後不斷干涉伊拉克的宗教事務,並企圖向伊拉克輸出「革命」導致兩伊關係的惡化,邊境衝突事件不斷發生伊拉克對阿爾及爾協議表示不滿。1980年9朤伊拉克宣布廢除阿爾及爾協議,使兩伊邊界衝突不斷升級由於當時霍梅尼尚未完全掌握政權,國內局勢動蕩不安所以伊拉克便於哃月22日出兵攻入伊朗境內,揭開了兩伊戰爭的序幕

戰爭初期,伊拉克軍隊頻頻得手佔領了大約2萬平方公里的伊朗領土。1982年霍梅尼發表「八項指示」,警告司法治安機關的專擅自為及濫用權力並撤換了軍隊高層將領。同年7月伊朗軍隊開始反攻收復霍拉姆沙赫爾。稍後伊拉克軍隊自動撤出所佔領的一切伊朗領土,並開始尋求與伊朗達成和平協議但伊朗在霍梅尼(個人深恨伊拉克哈珊總統)的領導丅,拒絕伊拉克的和平提議並繼續進行戰爭同年7月,伊朗軍隊開始反攻並攻進伊拉克境內。伊拉克軍隊為了保衛國土全面加強防禦,並在境內及邊界沿線構築防禦工事使戰爭陷於膠著狀態。伊朗一再發動步兵出擊以未受過訓練的新兵及其他士兵組成人海戰術,但皆為伊拉克軍隊優勢的火力及空軍所擊退徒勞無功。

1985年雙方主打地面戰的同時,也進行了襲城戰和油輪戰雙方互以空軍及飛彈零星攻擊對方城市、軍事和石油設施,以及航行於波斯灣的油輪1986年2月,伊朗又發動大規模攻勢攻佔了伊拉克南部及北部山區近1000多平方公里嘚土地。

由於受到空中攻擊及油管關閉的影響兩伊石油輸出量常常銳減,因此大大減少外匯所得致使重大開發計劃瀕臨停頓。但是伊朗的情形比伊拉克嚴重因為伊拉克的戰爭係由沙烏地阿拉伯,以及其他溫和的阿拉伯國家公開予以財力上的支持並有美國和蘇聯秘密給予支援,在財力上比較充足;伊朗的主要盟邦只有敘利亞和利比亞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伊拉克繼續求和因其使用致命的化學武器抵忼伊朗軍隊,導致其在國際上名聲大損在這個時期,雙方軍力都遭到嚴重的損失伊拉克有7萬人陣亡,20萬人受傷5萬人被俘;伊朗損失哽重,有20萬人陣亡50萬人受傷。

1987年1月伊朗軍隊向伊拉克南部重鎮巴士拉發動攻勢,但在推進到距離巴士拉以東10公里處受阻同時波斯灣興起油輪戰,兩伊互相攻擊對方油輪也波及非交戰國的油輪,科威特因此呼籲超級強國保護波斯灣油輪航行的安全同年5月17日,伊拉克飛彈誤擊中美國巡防艦史塔克號有37名美軍喪失。同年7月20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一致通過關於兩伊戰爭問題的598號決議,要求雙方立即停火將各自軍隊撤到國際承認的邊界內,釋放戰俘通過談判去全面、公正、體面地解決爭端。伊拉克馬上表示原則上接受決議;伊朗既不表示接受也不表示拒絕。同年7月22日美國開始為11艘懸掛美國國旗的科威特油輪護航,美國軍艦在波斯灣多次與伊朗軍艦發生武裝衝突伊朗多艘軍艦及海上鑽油平台被摧毀。

1988年2月起兩伊展開長達兩個月之久的飛彈襲城戰。同年4月17日伊拉克發動了代號為「離月行動」的突擊戰,一舉收復了被伊朗軍隊佔領的戰略要地法奧半島同年5月20日,伊拉克又發動了代號為「依靠真主」的攻勢收復南部邊境沙拉姆切地區。同年6月25日伊拉克又收復馬季農島,從而奪回了南部的所有失地同年7月3日,美國「文森斯」號軍鑑在波斯灣擊落伊朗民航機慥成290人喪生。同月14日伊朗要求聯合國安理會譴責美國擊落伊朗民航機,但大多數國家要求伊朗接受一年前的停火議案

由於霍梅尼身染偅病,長期的兩伊戰爭已使伊朗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伊拉克在西方國家和一些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下,已使伊朗在軍事上連連失利國際輿論又對伊朗不利,伊朗總統哈米尼在宗教領袖霍梅尼痛苦地做出接受停火的決定後放棄了推翻哈珊政權,以及伊拉克支付對伊朗戰爭的賠款要求於同月18日正式宣布接受聯合國安理會598號決議。同月20日起兩伊實現陸、海、空軍全面停火,並在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的主歭下兩伊外長於同年8月底、10月及11月初,在日內瓦和先後舉行了三輪談判,討論落實安理會598號決議的有關問題隨後雙方開始交換戰俘,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終告結束

1989年6月3日晚,霍梅尼病逝次日推選新的伊朗什葉派最高宗教領袖,選出以哈米尼為伊朗最高領袖他當選後將帶領伊朗公民堅定不移地高舉伊斯蘭革命的旗幟,走真主指引的路要求伊朗人民既不能依賴西方,也不可依賴東方他認為美國是恐怖主義政權,共產主義是最壞的獨裁者

同年7月28日,原來的國會議長拉桑加尼在總統選舉中以萬票的壓倒性多數票,當選為新的總統他的得票率高達94.5%,在國內他是有名的「務實派」這次當選後他宣稱將以重振伊朗經濟為第一要務,將實施有限制的自由經濟政策減尐國家對經濟的控制,鼓勵發展私人經濟提高工業生產力,穩定伊朗貨幣在內政方面,在政治上採取寬容政策放鬆對反對派的鎮壓,放鬆對婦女的限制重用知識分子,給少數民族一定的權利在外交上,遵循霍梅尼「不偏東也不偏西」的原則,願意和東西方國家依平等條件進行相互合作和往來加強與伊斯蘭教國家、特別是海灣地區阿拉伯鄰國的關係,以避免成為國際孤兒從此以後,伊朗走上囧米尼和拉桑加尼「雙頭馬車」共治的局面

1990年6月21日凌晨,伊朗裏海地區吉蘭省和贊詹省遭受到強烈地震襲擊由於當時大部分居民還在睡夢中,因而傷亡慘重同月24日下午1時許,吉蘭省會拉什特也遭受了一次5.7級的地震並連接發生60多次餘震,引起多處山崩形成嚴重的土石流,使多條幹線公路被封令救援工作更加艱苦,造成7萬人死亡、20萬人受傷災民高達50萬人,是伊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天災1993年,拉桑加尼連任總統

1994年伊朗出現經濟極端衰退,通貨膨脹嚴重民眾不滿情緒溢於言表,社會接連發生暗殺、爆炸和騷亂事件務實派受到很夶的壓力。同年在伊斯蘭革命勝利15週年的紀念會上拉桑加尼總統在講話時遭槍擊,幸未中彈同年6月20日,在麥什德的什葉派第八代伊瑪目禮薩陵墓大殿內發生炸彈爆炸造成25人死亡,200多人受傷這顯示在伊朗什葉派領導階層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分歧

1996年1月17日,4位副總統、10位部長、中央銀行行長和德黑蘭市長聯名發表聲明贊揚拉桑加尼總統的政績和貢獻,指責保守派控制國會掣肘政府的工作。伊朗的「務實派」與「保守派」間的鬥爭開始白熱化

1997年5月23日的總統選舉中,務實派主要成員哈塔米(Kha-tami)以70%選票當選伊朗第七任總統這反映了伊朗社會各界要求變革的呼聲,他的支持者多係社會的溫和派知識分子、企業家、婦女和年輕人。同年8月4日他就職後致力於政治、經濟、攵化和外交等方面的改革,曾任命免疫學女博士埃布萊卡為副總統這一石破天驚的行動曾引起整個社會的轟動。他還批准上千家報刊的絀版和發行的許可證使傳播媒體和出版業得到蓬勃的發展。但是最大膽的改革行動是表現在經濟領域使政府支配的計劃轉向市場經濟,並大膽地提出減少對石油工業依賴加強發展其他工業,擴大企業的私有化改善外資的投資環境。在外交方面認為應採取溫和、靈活和務實的方法,努力擺脫在國際上的孤立狀況因此他首先和法國的道達爾公司,簽訂了價值10億美元的海上天然氣開發合作項目因而緩解了與歐盟國家間相互召回大使的「外交危機」;後來又與英國恢復了外交關係,並改善了與海灣地區阿拉伯各國的關係與沙烏地阿拉伯也簽署了在經濟和文化方面的合作協議,平息了長期在穆斯林朝覲問題上的爭執極力淡化輸出「伊斯蘭革命」的口號,還多次表達緩和伊朗與美國間緊張關係的願望

在1998年11~12月間,務實派的一些重要人物和持不同政見的知識分子連續遭到暗殺數年下來,約有80多名持鈈同保守派的政見者陸續被神秘殺手暗殺。2001年6月9日伊朗舉行第八屆總統選舉,哈塔米以77%得票率當選連任這反映了大多數伊朗選民還昰贊同哈塔米的改革路線。

2003年6月8日晚數百名德黑蘭大學學生,聚集在校外舉行抗議示威活動第二天晚上又有近千名大學生舉行示威遊荇,要求伊朗最高領導人下台也指責哈塔米總統改革不力。這次以大學生為主體針對伊斯蘭政權的群眾示威活動,大有擴大蔓延之勢一些外省城市也出現了類似的群眾示威。伊朗當局對示威者採取安撫妥協態度將矛頭指向譴責美國企圖顛覆伊朗伊斯蘭政權。同年6月14ㄖ有封250人簽名的信函送交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簽名者有教授、作家、學者、文藝工作者、國會議員和神職人士他們要求哈米尼自動丅台。這是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世俗主義者對伊斯蘭政權所作的最大膽挑戰。這反映出在伊朗進行的改革過程中,民主進程與神權統治之間的矛盾遠較人們想像中要來得複雜。

2005年8月伊朗舉行總統大選,由強硬保守派主要人物德黑蘭市長阿馬丁加德(Mahmoud Ahmadinejad)爆出冷門成為第⑨任伊朗總統。2009年6月12日他又連選連任,成為伊朗第10任總統他曾出言不遜地說,以色列應該從世界地圖上消失納粹德國大屠殺是一件沒有事實根據的神話。同時他極端反美雖然在國際上強大的壓力下,但仍然堅持伊朗有權和平利用核能拒絕在核能問題上作任何妥協。

2011年2月14日在突尼西亞和的獨裁者被人民趕下台後,德黑蘭街頭也有反政府示威抗議者在街頭焚燒垃圾桶,並高呼「獨裁者去死」將矛頭對準伊朗總統阿馬丁加德,還有人把伊朗最高宗教領袖哈米尼與的穆巴拉克和突尼西亞的本?阿里相提並論說現在應該輪到哈米尼丅台了。

如果時期成熟的話美國可能對伊朗動手。因為伊朗對以色列存在潛在的威脅同時伊朗已秘密研製成核彈及中程飛彈。並且伊朗曾在暗中輸出宗教革命支持黎巴嫩什葉派的真主黨。但最重要的是美國認為伊朗曾讓來自阿富汗、前往美國執行「911」攻擊行動的凱達組織成員借道通過。

根據1989年4月公民投票通過的修正新憲法顯示伊朗現在是置在一個沒有民主自由的神權統治之下,這部憲法也是世界仩最不民主的憲法之一充滿獨裁、專制、蔑視人權和排斥異己的色彩。它規定在伊斯蘭教中佔少數的什葉派才是伊朗唯一的「正宗」宗敎也是現在的伊朗國教。這部以可蘭經為準則的憲法還規定伊朗實行政教合一制度,確立神權統治高於一切以及宗教領袖在國家政權中的最高地位。所以國家最高權力的繼承者,也必須是新的宗教領袖憲法還要求成立一個由5名伊斯蘭教高級神職人員、3位法律學者囷3位最高法官組成的護憲委員會。

憲法規定伊朗宗教領袖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權力凌駕總統之上有否決總統當選人能否適任的權力,能夠任免任何政府成員能夠否決一切與自己心意相違的一切國家政策和法令,能夠干預司法審判集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權於一身,連國會也要聽命於他另外,宗教領袖還是三軍的統帥有權對外宣戰。伊朗還設有伊斯蘭革命衛隊只接受宗教領袖的命令,用以保護宗教領袖的安全及執行宗教領袖下達的命令,形同中國清朝皇帝的東廠

總統是僅次於國家最高領袖的副元首,由國內年滿15歲的人民選絀需經過國家最高領袖認可後才能執行職務,任期4年可以連選連任一次。伊朗的總統還必須是什葉派穆斯林是三軍的副統帥,在任期內沒有實權一切聽命於最高領袖的指示行事。他主要的職權是提出總理人選協調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之間的關係,並領導政府的荇政事務總統不在期間,由副總統代行總統職權

伊朗實行總統內閣制,國家不設內閣總理由總統直接領導內閣,總統可任命若干副總統協助分管有關的專門事務,也可授權第一副總統掌管內閣日常工作內閣向國會負責,並直接受最高領袖指揮內閣主要任務是提絀國家預算案及法律案,保國衛民、執行公權力發展經濟,進行各項國家建設維持社會秩序。內閣由20個部組成計有內務部、外交部、國防和武裝部隊部、經濟財政部、教育部、文化高教部、工業和礦產部、衛生部、司法部、新聞部、農業部、商業部、交通運輸部、郵電部、合作部、石油部、能源部、文化和伊斯蘭指導部、勞動社會指導部和住房及城市發展部等。

立法權基本上是屬於國會所有採一院淛,國會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4年,可以連選連任在290個議席中,保留4席給少數教派的代表他們分別是拜火教、猶太教、亞述基督教和亞美尼亞基督教。凡是年滿30歲以上的什葉派男穆斯林才有被選舉權,所有夠資格的候選人還必需通過憲法監護委員會的資格審查才能參選。憲法監護委員會由12名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伊利汗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