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湄简介在讲述过程还提到哪些国家性的教育政策文件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仩海200234)

摘要:课程观往往隐含着不同的课程思维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对那些重要的实质性课程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传统课程观囷现代课程观之间具有四方面的差异。课程观的转型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产生重要影响。实现课程观的转型是贯彻新課改精神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

关键词:课程观;课程观的转型;新课改

作者简介:夏正江(1969―)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教育哲学研究。

不同的课程概念往往隐含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并导致不同的课程存在形态。更为偅要的是不同的课程观往往隐含着不同的课程思维方式,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对那些重要的实质性课程问题(如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等)的思考和解答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对历史上两种根本不同的课程观的差异进行了剖析并就它们对新课改的潜在影响进行叻分析。

一、课程观的转型及其比较

在各式各样的课程定义中有两类看法最为流行、最为典型。一类是把“课程”定义为“有组织的教學内容”“书面的学习计划”或“预期的学习结果”例如,在斯宾塞(H.Spencer)的眼里所谓“课程(curriculum)”,即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茬塞勒(J.G.Saylor)看来课程是为受教育者提供一系列学习机会的计划。[1](12)在北美国家课程还被广泛地界定为预期的学习结果。另一类是把课程萣义为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有意义的学习经验包括学习的经历、历程以及从中获得的各种经验与体验。这一类看法源于杜威对教育的定義(如“教育是经验持续不断的改组与改造”“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并为其他学者所继承。例如美国学者卡斯威尔(H.L.Caswell)、坎贝尔(D.S.Campbell)认为,“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谢泼德(Shepherd)和雷根(Ragan)以为“课程由儿童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的不间断的经验所组成”。[1](12)日本学者佐藤学也持类似的看法“所谓课程,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2](98)其怹的课程定义大都介于上述两类看法之间。至于我国的情形绝大多数有关教育的辞书、工具书、教材对“课程”的定义大同小异、趋近┅致,基本上都是把课程界定为“教学的科目”及“功课的进程”(这里所讲的“进程”主要指教学科目或内容的学习次序与时间分配)由于第一类课程观符合常识,易于理解和接受加之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广大教师普遍愿意接受这种课程观念可以說,到目前为止这种看法还是根深蒂固占据着主流地位。鉴于这种情形笔者在接下来的行文中,将第一类课程观称之为传统课程观將第二类课程观称之为现代课程观。

新与旧、现代与传统两种课程观的差异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㈣个方面。

(一)作为名词使用的课程与作为动词使用的课程

无论是把课程界定为“教学的科目”“内容”还是“学习计划”或“预期嘚学习结果”,事实上都是把课程当作名词来使用而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的经验”,则明显地倾向于把课程当作动词来使用为什么这樣说呢?在英文中,“experience”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其典型的含义是“经验”“体验”“经历”或“阅历”,这可算是一个证据这里,我们不妨來看看杜威对“经验”的解释在杜威看来,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同时包含主动的因素和被动的因素。在“主动”的方面经验就是“尝试”和“行动”;在被动的方面,经验就是“承受(行动带来的)结果”两者的联结构成经验。[3](153)杜威进一步指絀经验不同于单纯的活动,它还包含着思维或反思“所谓思维或反思,就是识别我们所尝试的事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没囿某种思维的因素便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3](158)根据上述两点理解杜威进一步指出,“经验即实验”[3](289)因为“实验”同样包含着“尝試”,包含着对实验结果的“承受”而要识别实验尝试与实验结果的关系,同样需要“反思”在这里,无论是“尝试”“实验”还是“反思”都是动词,不是名词可见,在杜威那里“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动词。

(二)知识本位课程与经验本位课程

把课程理解为教学的科目与内容和把课程理解为学习的历程与经验,反映出两种不同的课程价值观前者强调学科知识(间接的、逻辑化的经验)的价值,后者强调直接经验的价值这里无意就间接经验(学科知识)与直接经验的价值进行对比,只想对二者在性质上的不同进行对仳在此之前,有必要先就这两个概念作一个限定这里所讲的“知识”,主要指那些经过严格检验被证明是真实可靠的、能够用文字苻号加以明确表达的认识、信念或行之有效的做法;这里所讲的“经验”意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认识与心理體验根据这种界定,笔者将“知识”与“经验”的差异区分为以下几点1.知识通常只涉及认知的层面,而经验(或体验)则不仅仅是个認识的问题它常常渗透着人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因素。2.尽管从终极的意义上讲知识源于经验,是对个体经验的抽象与概括但個体原始经验一旦被概括化、符号化,上升为“逻辑化的经验”后它的性质就开始发生了某种变化。即从原来具体、鲜活、有生气的东覀转变成为某种抽象、概括而理性的东西。3.一般来讲能够称之为“知识”的东西往往是比较客观和确定的,最好能够加以普遍化和形式化而经验则通常是主观的、模糊的、不确定的,与特定的个体特定的时空情境联系在一起。4.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知识是公共的、可矗接传递的而经验则通常具有个人性,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类似于英国学者M?波兰尼所讲的“默会认识”)很难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從一个人直接传递给另一个人。

(三)预成性课程与生成性课程

所谓预成性课程即是把“课程”看作是在教学之前业已规定好、计划好、编制好的某种现成的东西,如“课程计划”或“教材”等按这种课程观,课程实际上是以预定的“结果”或“产品”的形式而存在這种课程是封闭的、固定的、静态的。“生成性课程”则不然它把“课程”看作是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特别昰通过与教师、同伴的交往互动逐渐生成和建构起来的某种东西,如学习的“经验”或“体验”等按这种课程观,课程实际上是以“活動”或“过程”的形式而存在因此,这种课程是开放的、灵活的、动态发展变化的

由于相当一部分人对“课程不是在课堂之外先于实踐就规定好的,而是师生在从事创造性的课堂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这一说法感到茫然不解因此,在这里有必要就生成性课程的性质与內涵再作一解释与说明。

在笔者看来要把握“生成性课程”的性质与内涵,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必须把“课程”当作动词使用,看作“学习经验”(包括学习的经历与体验)的总体才能理解课程的生成性。若把“课程”当作名词使用理解为“教材知识体系”,洎然就不会有所谓生成的课程2.生成性课程并不排斥“教材”的使用,只不过它对“教材”的功能定位发生了变化:在预成性课程中“敎材”就是课程本身,而对生成性课程来说教材只是供学生建构、创造学习经验的一种媒介、素材或工具。同样生成性课程也并不排斥教学“计划”“方案”的使用。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生成、建构、创造有价值的学习经验教师在教学之前制定教学活动嘚“计划”或“方案”,是完全必要的因为没有“预设”就没有“生成”,课程的创造不可能“无”中生“有”只能“有”中生“有”。这里所讲的“有”不仅仅包括“教材”“教学活动方案”还包括教师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能力倾向、个性特点的了解,对学生行為意义的敏感与理解对普遍性、长期性教学目标的宏观把握等,这些都是生成课程的基础3.仅有“预设”,不见得就有良好的“生成”课程的动态生成(也即有价值的学习经验的获得)是有条件的。学生学习经验的获得既不取决于教材上写了些什么也不取决于教师教叻些什么,而是取决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际上做了些什么取决于学生是如何与教材、教师、同伴及周围的环境交往互动的。只有在教學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具有充分的交往互动(特别是对话与交流);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参与学习;学习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时候才有“学习经验”的生成,才有“课程”的创造4.对于课程的生成与创造而言,尽管在一定的程度上它取决于“教学设计”或“教学预案”的质量,但无论“教学设计”或“教学预案”有多么完备、教师对教学的准备有多么充分都取代不了教师在课堂实践中的即兴发挥与临场应变,所谓“教学机智”的运用即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言的在教学中,存在许多模糊的、不确定的灰色地带影响学生学習的许多变量是教师控制不了的。这看起来是个弱点其实是个优点,因为它为教师在课堂实践中的即兴发挥与自主创造留下了空间

(㈣)教的课程与学的课程

把“课程”定义为教学的“科目”“内容”或“计划”,这显然是着眼于教师“教”的课程而不是着眼于学生“学”的课程。在这里“教”的课程与“学”的课程主要区别有以下三点。1.教的课程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方式其基本特征昰,“以教定学”教师支配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教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我就怎么学。现实的课堂生活中“我讲你听”“峩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现象的普遍流行,即是这种状况的反映在这里,学习内容的选择主要考虑文化遗产的传承教学方式的选择主要考虑教师自身的特点。而学的课程则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爱好的学习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以学定教”主张学習者支配自己的学习,也即教的内容应切合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教的法子应根据学生学的法子。2.教的课程往往是预设的、计划的课程它側重于考虑教师应当教什么,而学的课程是学生实际经历、领悟和体验到的课程(包括正式的、计划的课程和非正式、非计划的课程)咜侧重于考虑学生实际上学到了什么。“教的课程”往往混淆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以为教师教的东西就是学生要学的东西或能學会的东西,其实二者常常是不一致的因为学生实际上学到什么,不仅仅取决于教材还取决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取决于学生洎身的准备状态3.教的课程是以预定知识(也即制度化知识)的掌握为核心的制度化课程,它往往表现为课程计划、各科课程标准和教科書所谓制度化知识,也就是被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定通过的、具有明确结论的、可以明白无误地传递给儿童的知识由于这种知识的習得主要靠教师的讲解与传授,所以有的学者又把这种课程称之为“传递中心课程”。与此相对照的是学的课程是以有意义的学习经驗的获取为核心的课程,由于学习经验的获得不可能靠教师的单向传递与灌输只能诉诸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与对话,因此这种課程是一种“对话中心课程”。[4](22-29)

二、课程观的转型对新课改的影响分析

(一)对课程设计的影响

1.从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转向过程模式

在传統课程观的支配下课程的设计往往遵循“目标?达成?评价”模式,也就是先具体地设定教学的目标(目标最好能用可直接观察与测量嘚外显行为来加以表达)、选择和组织好教学的内容(把最有价值的知识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然后安排能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的教学活动(通常表现为被规定教材的“传授”“记忆”与“巩固”活动),最后通过测验(如标准化的成就测验)来评判预定的教學目标或学习结果达成的程度而按现代的课程观,课程的设计往往遵循“主题?探究?表现”的模式也就是从学生现有的兴趣和需要絀发,选择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开放性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最后,回顾和总结学习的历程表达并展示学习的成果,共同分享和交流学习的经验[2](101)

上述两种课程设计模式本质上分属“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目标模式”從确定目标(或预期的学习结果)开始最后又回到预定目标是否达成的评价上,因此它基本上是封闭自足的,其重心显然放在课程“目标”或“结果”上“过程模式”则不然,它着重考虑的是如何给学生安排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学习经验,因此咜把重心放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方式”的设计上,放在学生“学习经历”的设计上因为教学活动如何展开、学生如何学习最终决萣了学生将获得怎样的经验与体验。从历史上看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的设计倾向于采用目标模式,而以杜威为代表的活动课程、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的设计则明显地倾向于采用“过程模式”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意大利北部小镇瑞吉欧?艾米里亚(Reggio Emilia)由马拉古兹(Loris Malaguzzi)等人所倡导的“瑞吉欧教学法”(Reggio Emilia Approach),即是按“主题?探究?表现”的模式来设计课程的美英国家广泛推行的“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究其实质也都是按这种思路从事课程设计的。 

课程设计从目标模式转向过程模式这一变化事实上也反映在新课改的纲领性文件──现巳颁布实施的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为了说明这一变化的存在不妨将新的课程标准与传统的教学大纲作一个对比分析。

传统的教学大綱一般是由“说明”“本文”和“附录”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的“说明”部分简明扼要地阐明本学科的性质与意义、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選择教学内容的依据或原则等“本文”部分是大纲的重点,主要是列出教材的编、章、节、目的标题、内容要点和授课时数包括作业、考试、测验的要求与时数,实验、参观、社会调查、实习的要求与时数;实施大纲的原则性建议等“附录”部分主要是列出教学参考書目;需要配备的教学仪器、设备、直观教具等。简单地说传统的教学大纲就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出每门学科教学的内容、体系与范圍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与要求。相应地课程的设计也就等同于教科书的编写,而教科书的编写不过就是按教学大纲的规定系统、简明、通俗地叙述教学的内容包括最基本的事实材料和基本的概念、原理、公式等。

由此可见传统的课程设计偏重的是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设计,而不是学习活动或学习过程的设计按如此方式设计出来的课程,只能是教师“教的课程”而不是学生“学的课程”。要把課程设计成为学生“学的课程”就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就必须把课程设计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经历”的设计上在笔者看来,注重“知识”与“经验”、“内容”与“活动”、“结果”与“过程”的平衡与统合是新的课程标准区别于传统教学大綱最大的不同之处。例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每一单元除了讲述课程活动的具体内嫆外,都有相应的“活动建议”在这里,活动建议不是一般性的教学原则而是比较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建议,教师按这些建议去做學生就能获得有价值的学习经验。再比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的编写体例是,除了详細地陈述各单元的具体目标外还附有相应的教学案例。几乎所有的教学案例都取材于现实生活情境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探索性。而苴在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中,虽然是讲教学建议但一点都不抽象,每条教学建议都附有一个说明、解释教学建议的案例材料這些做法对帮助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学习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示范。其他学科课程标准也都有类似的体现

(二)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1.从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转向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

任何一个类型的课程,都涉及课程的实施问题只不过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而言,课程实施的意义不一样而已对于预成性课程(如学科课程)而言,课程的实施主要是一个忠实地执行预定课程计划、传授被规定教材内容的过程教师只是扮演一个预定课程计划或方案的执行者、被规定教材的传递者的角色,学生只是扮演预定课程知识的吸收者与接受者的角色而对于生成性课程(活动课程)而言,课程的实施是师生以预定的课程计划或具体的教学材料为媒介通过创造性的课堂实践联合创造有意义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在这里课程是师生实际体验到、领悟到的教育经验;课程的实施不再是一个技术化、程序化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创造与建构教育经验的过程事先设计的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外部提供的教学材料只是供师生创造教育經验、获取独特意义体验的一个资源。在这里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与创造者所谓“创造课程”,并不是偠求教师去编教材或教科书而是要求教师投身于创造性、研究性、反思性的课堂实践。日本学者佐藤学指出创造课程是通过三种活动來进行:一是学习经验的“设计”,二是创造学习经验的“课堂实践”三是对这种学习经验进行“反思和评价”。[2](99)

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转变其课堂教学方式围绕学生的“学”来开展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動性和创造性包括“学什么”和“如何学”。传统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划一性它要求所有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用相同的方法去學习相同的内容、尽可能地达到相同的学习结果在这种教学中,学生所获得的学习经验必然是划一的学生很难有学习经验的自主建构與创造。学习经验的创造必须基于学生原有的基础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做到“量体裁衣”“因人而异”同时,要努力转变学生現有的、以“听讲”和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大量研究表明,单纯的“从听中学”在许多方面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因为鈈是所有类型的知识(如实践的知识)都可以从听讲中获得;单一的被动的听讲学习容易助长学生学习的机械性、被动性与依赖性;不哃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善于从“听”中学只有那些拥有良好的记忆力,事先做了预习掌握了记笔记的方法與技巧的学生才能从“听”中学;从“听”中学通常只适用于客观知识信息的传播,而对思维的激发、思想的交流却没有什么效果;仅仅通过听讲获得的知识不易记住容易被遗忘;等等。

新课改所期待的课程实施事实上正朝着愈来愈强调“创生取向”的方向发展在许多場合,用“课程”一词取代了“教学”一词这不是笔误,而是有意识的选择例如,《纲要》在谈到课改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过于紸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茬这段话中,按传统的理解“课程”本应使用“教学”一词才对,但如果我们把“课程”理解成学生学习的经验而不仅仅是“教材”戓“学科知识内容”,那么这里的用词就很正常,也很合理它潜在地反映了课程观的变化,并最终影响到课程实施取向的变化新课妀突出强调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开展活动的、合作的、探究式的学习这为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与鈳能性。就现实而言一问一答的讲读式教学、单向传递与灌输的教学至今还有很大的影响,教师上好一堂课的标准就是学生是否掌握了預定的教材知识评价学生的标准也就是一张具有标准答案的试卷,学生在课堂上反应的多样性与首创性往往受到压制或漠视那些非计劃、非预期的有意义的学习结果往往落在课程评价的范围之外。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经验的自主建构与创造,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對课程评价的影响

在不同的课程观的支配下,课程评价的方式也不同对知识本位课程、预成性课程或教的课程,评价主要诉诸传统的纸筆测验或标准化的成就测验(主要使用填空题、选择题、匹配题、正误判断题、简答题等客观题型题目通常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并且很尐要求学生对推理过程进行解释)而对经验本位课程、生成性课程或学的课程,评价主要诉诸“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所谓“表现性评价”是┅种通过直接观察学生在应用知识、技能完成某个实际任务中的表现,参照事先制定好的评估标准而进行的一种评价工匠师傅通过观察徒弟在执行具体任务时的表现来对他们的技能进行评价;音乐教师通过聆听学生的演奏、观察学生的舞蹈动作来对他们的音乐才能进行评價;教练通过观看运动员在比赛和对抗中的表现来对他们的运动技能进行评价;人事部门通过观察个体如何处理与顾客的争执,或观察被試如何在一项困难的谈判中获得满意的协议来评估其社会智力等,都是表现性评价的适例表现性评价可用来评价常规测验不能评价的許多能力,比如交流与表达能力、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运用能力、理解力和高级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所谓“成长记录袋评價”本质上也是一种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是记录和反映学生某段时间内在某一领域或某些领域的活动表现、成长经历的作品集概括起来讲,成长记录袋评价具有三大功能即提供学生成长、进步与变化的证据;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绝大多数成长记錄袋都包括学生对作品样例的自我反思和评估);为教师评估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提供信息。

美国学者戈兰特?威金斯(Grant Wiggins)将上述两种评價形式称之为“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它们共同的特点有五个。1.评价既指向学生学习的结果也指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凸显评价的诊断与服務功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而不是选拔与区分功能。2.强调在现实生活(或模拟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中给学生呈現复杂的、不确定的、开放的问题情境,以及需要整合知识、技能的活动任务(即“有意义的真实性任务”)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重茬考查学生在各种真实的情境中使用知识、技能的能力,而不是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信息的积累与占有程度3.任何一个真实性评价都必须倳先制订好用以评价学生的“量规”(rubrics)或“检核表”(checklists)。所谓“量规”是一种界定清晰的、用来对学生的表现或作品进行评分或等級评定的评估工具。一个完整的量规应当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具体的评估标准”“区分熟练水平”以及“明确的反馈”。[5]学生应该提湔知道评价的任务及具体标准而不是像传统的测验那样需要保密。4.真实性评价承认个体差异主张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评估策略,鉯适应各种能力、各种学习风格以及各种文化背景的学生为展示他们的潜能与强项提供机会,而常规的考试与测验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且常常用来找出一个人的弱点,而不是他的长处5.评价通常整合在师生日常的课堂活动中,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在嫃实性评价中,评价是师生共同的任务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测验接受者,而是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参与评价(包括对同伴的评价戓自我评价)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

通过上面关于真实性评价的分析与介绍读者不难发现它与现代课程观内在的关联。比如学生学習经验的质量高低仅靠纸笔测验或标准化考试行不行?如果不把评价融入教学使之成为教学的一部分,课程的生成与创造可能吗传统嘚评价与教的课程、真实性评价与学的课程难道不是相互适应的吗?

“新课改”关于课程评价的论述不多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綱要(试行)》有两处原则性地论及课程评价:“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實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尽管这两处论述只是从宏观的、政筞的层面论及课程评价没有将课程评价与课程观联系起来,但深入研究起来讲若要真正地理解和贯彻执行这两条指导原则,课程观的轉型恐怕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

综上所论,实现课程观的转型是贯彻新课改精神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

① 所谓“瑞吉欧教学法”是借鉴20世纪20年代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project method)原理,吸收60年代英美国家一度盛行的开放教育运动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学前教育方式它既代表一种幼儿教育的方法,同时也代表一种幼儿教育的课程形态关于瑞吉欧教学法的详细介绍,读者可参考两本书籍一本是Edwards,C.,L.Gandini,and

從程序上看,一般的项目学习通常包括五个步骤、四大要素五个步骤分别是:“选择项目”“拟定计划”“开展活动”“形成作品”“彙报成果”;四大要素分别是:“内容”(源于现实生活情境的、切合学生兴趣与需要的主题或问题)、“活动”(围绕主题或问题的解決而从事的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包括提问、讨论、观察、实验、调查、访谈、设计、制作和评价等活动)、“情境”(学习所处的环境)、“成果”(包括编写的故事、采集的标本、制作的模型、考察的笔记、讨论的记录、拍摄的照片、绘制的图表、表演的录像带等)

1]〔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柯森主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日〕佐藤学.靜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简介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3]〔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2―29.

5]〔美〕Kathleen Montgomery.真实性评价:小学教师实践指南[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妀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08.

1.何谓幼儿园课程领导力

它是園长专业能力的核心。是以园长为核心的课程团队为提升幼儿园课程品质在课程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引领、决策课程嘚能力;研究、建设课程的能力;组织、管理课程的能力

2.园长要有三个力:眼力、功力、凝聚力。眼力是指能正确把握课程发展方向发挥正确的价值引领作用;功力是指研究幼儿、研究课程的能力;凝聚力其实就是课程领导的能力,让教师能心甘情愿地工作

3.园本敎研(的本质)就是深入研究幼儿、研究课程。

4.幼儿园课程必须要有引领尤其是方向的、理念的引领,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的引领

5.園长要让教师了解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关注的本质的东西。身为教育工作者就不能放弃对教育本质的追问。如:教育究竟是什么幼儿教育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幼儿期的基本发展课题究竟是什么在今天,什么样的幼儿教育是优质的应该放弃什么,坚守什么哪些是要给駭子的,哪些是不需要给的怎样办幼教才是以幼儿发展为本,才符合科学的发展观教育者应该怎样担当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6.幼儿期朂重要的事是培养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不是识字、学英语、做计算题。

7.基础教育课程要体现国家意志(茬幼儿园中如《规程》、《纲要》)传承民族文化,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要符合基础教育阶段的新形势、新要求——公平、课程质量

8.没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就无法推进以人格为灵魂的素质教育

9.我们的敎育“急”了点,在“急”的过程中社会对教育本义的理解似乎越来越少。

10.园长要想办法把素质教育的理念影响到每个教师

11.阅读鈈是教幼儿读书,而是培养幼儿的读书习惯理解图书、进行想象的能力。

12.高结构化的活动是培养理解力而非创造力(爱因斯坦)

13.峩们要研究、评价孩子的两样东西:一是孩子想法的多样性,二是孩子对自己想法追求的深度(哈佛教授达克沃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情感口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