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研究历史学研究入门丛书首先要怎么办

本科历史系学生研究生想学中文要如何准备?
本人现于某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读大一,主修历史专业,是非师范生。我们学校的历史是很强,而且我所在的班有一定的保研名额,可是本人在进入大学之后发现自己对历史学科并没有那么强的兴趣,倒是对各类文学和文艺评论有很大的兴趣,自己也喜欢写一点关于文学类书目的书评。现在又个想法是在本科阶段辅修汉语言文学专业,争取拿到文学学士学位,不知道这样是否有帮助。求过来人指点?………………………………………………(4.21问题更新)感谢各位给我分析中文系和历史系的利弊,有如下收获:1.我个人可能只是对文学感兴趣,而非中文系。按这样来说,我只需要看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就够了;2.对于搞研究还是工作,搞什么研究,现在确实很迷茫。对于一个传统学科的学生来说,本科出来 就业除了公务员和中学教师之外没有其他的路可走(我知道是我狭隘了,但是我自己能想到的只有这些),中文系相对历史系而言在就业方面确实强一点,但这的确不是我学习中文的目的;路还是要自己走,感谢各位大神的解答
按投票排序
先回答题主的问题吧,历史系学生想学中文,先要搞清楚你是想学中文系,还是只是对文学感兴趣。如果是前者,你想学习中文系,那就可以看成想做文学研究,偏向于学术研究领域,而后者的话,中文系虽然不培养作家,但是相对于个人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中文系可以提供系统完备的写作理论和文艺学理论,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何准备,其实抛开你选的历史专业,学习中文系的人不需要什么基础,只要是中国人,接受过高中教育,有一颗上进心和不那么容易放弃,足矣。如果只是辅修,那么跟着老师走吧,听不懂的可以多问问,课后就需要都看书了,注意,这里指的书包括小说但不限于小说,古文,论文集,学术著作,太多了,千万别只看小说和文学著作,中文系没那么狭隘。刚刚下了文概课,刷知乎就看到了 同学的回答,想替中文系说点话。 历史系能学到的真东西比中文系能给你的多多了。历史系能够学到学术研究方法,分析能力,国际视野,etc。阅读量比中文系只多不少。中文系能学到的?除了多背几首破诗以外就是拽几个看上去很厉害的名词而已。作为爱好的话,直接自己找书读就足够了。
我其实不是很赞同,中文系,是中国语言文学系的简称,顾名思义,中国语言文学,那已经不能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了,有的人穷尽一生也难窥其一角。说大了,不好意思,习惯装13了。学术研究方法,分析能力,国际视野,难道在中文系学不到?我看不见得。我的文概老师经历过文革,教书超过四十年,曾在高丽大学任教,精通中英韩日德语。他给我们讲文概的时候,基本不按书上来,只是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生活小事给我们讲述,偶尔夹杂着他当年的事迹,好不夸张地说,生动而不枯燥。这些东西光看书,而且是看那种大本大本的关于文艺学理论的书,是学不来的。我没学过历史系,也无意将历史系与中文系放在一起对比,但是我觉得,抛开学校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来说,能学到的东西上,中文系绝对不会比历史系逊色。最后加一句,如果只是爱好文学,倒不用大费周章学中文系,自己看书的确够了。
别学中文,真的。历史系能学到的真东西比中文系能给你的多多了。【在外人看来】Happy? 你们的理解能力有那么差么?嗯?中国学人文的高材生们?历史系能够学到学术研究方法,分析能力,国际视野,etc。阅读量比中文系只多不少。中文系能学到的?除了多背几首破诗以外就是拽几个看上去很厉害的名词而已。作为爱好的话,直接自己找书读就足够了。较下真吧。中文系本科能接触到的,真正碰到“学术研究”的边的课程,至少在窝的学校是没有的。比较文学?就是介绍几个概念;文学理论?还是介绍几个概念。考试的话,主要考背诵这几个概念。——真正的研究,对不起,请在研究生课程中学习。至于中文系学生津津乐道的文学史课程,窝相信只要是一个有阅读能力人,自己阅读相关书籍,只需要三个月时间就达到一个还不错的学校的中文系学生水平的平均线以上。是的,你们的中文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blabla,问题是哪个专业要扯起淡来不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好的老师?窝身边的好老师看起来也不少鸭。窝的导师在剑桥访问过,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有独到的见解;窝的当代文学史老师是某年华中吃饭大学的学生领袖——他们人生阅历丰富多彩又如何?结合自己的体验讲课(抱歉)跟说评书有本质区别么?虽然他们的课程很好玩,但是认真想来,对窝的提高并不是很大。这两年里,真正影响窝的是一位大三的历史系学生。而且,说回来,历史系好老师又少么?至少在窝指出的这几个方面,他们要专业得多。中文系相比历史系当然有优势,但是这个优势是在就业方面的——你可以在应聘编辑记者等职业方面获得一定的先机。如果为了就业而换专业,(继续抱歉)傻子才会选择中文系。窝接触的中文系学生有一个通病:好高骛远,对自己所学专业感觉良好,自我感觉尤其良好(好听点说就是“书生意气”)。一部分学生更是酸气纵横,令人讨厌,填两首狗屁不通的词,穿一件床单裁的衣服,大袖一振,跟同伴嚷嚷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有理有据的,再一振,说应该取消高中数学教育。至少在窝校,这不是个别现象。跟这样的人混在一起,自己又能得到多少提高呢?回到正题,题主泥今年才大一,别在大一就把自己的路决定了,没有意思的。牢骚:真不知道为啥那么多人觉得中文系好的,这就是窝在中文系的血泪体验啊!一个思考,知乎人文科学高材生(985大学本科,牛逼985大学读研)吵架模式:1 我们学的包括xx、xx、xx(摘自该学校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案),都是牛逼课程,你不懂了吧嘻嘻嘻哈哈哈2 我是xx大学 (985大学本科,牛逼985大学读研)就读的,是不是很牛逼啊嘻嘻嘻哈哈哈哈3 你没有逻辑,你读书太少,你傻逼,你针对我,别逗了你就是针对我4 拉黑
题主你好,先声明,此回答不针对你的个人情况,只想表达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人目前中文系大四在读,未来三年也将继续读研文学方向。在我所就读的中文系,每年转专业时期(大二)都会有好几位历史系的学生选择转专业过来。较之历史系,中文系确实比较活泼,也可以说,中文系确实比较鱼龙混杂。但凡是涉及“转专业”的问题,我都会建议别人先去试听一下。买衣服还能试穿呢,如果真的感兴趣,为何不先尝试一下?这毕竟是涉及未来的事情,请千万慎重。建议你旁听一下你们学校中文系专业性比较强的本科课程,看看你是否能够适应;尝试阅读一下某个领域的学术著作,看看是否能够有所体悟。去啃啃那些连中文系都叫苦不迭的理论著作吧,别光记得文学作品里的恩恩爱爱。这很重要,请务必去做。但是就学问来说,文史相通。各有所长。历史系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方法论其实对于文学来说是一个很有利的存在。比如人类学之于文化学之于文学。但同时,文学也确实有历史学所不及之处。比如文学所讲求的虚构性和批判性。如果你能把吸收历史学的长处,用之于文学,那实在是最好不过。所以,个人冒昧建议,如果力之所及,辅修最好(辅修毕竟可进可退),考研不论专业,如果本专业成绩优异,幸运的话还可以跨专业保研;如果实在在历史学专业感到受拘束,那么最好可考虑转专业,将个人所长发挥到最佳。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选择合适自己的才最好。此外,不知楼上的喵羽同学为何非要认为历史系能给予更多。我没有读过历史系,所以无论如何评价这两个专业,都是不客观的。我个人不客观地认为,对于“人”的个体性而言,中文系的氛围会有利一些。推荐关注知乎上一些中文系同仁,如君泽,陈柏龄,书悦,确幸lasia等等。未来还长。你才大一,不建议把自己束缚在“读研”的问题上。无论读中文还是历史,无论是读研还是工作,都要静得下心来多读书。共勉。
不同意喵羽的观点。中文就背几首破诗?是不是只知道古代文学?中文系全称汉语言文学,分为语言和文学,语言又分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有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有的是比较文学)文艺学。而每个专业又可以细分,比如古代文学可以按断代分为先亲两汉直到明清,也可以按体裁分为诗赋小说戏曲,每一个都够你研究一辈子的。说实话,我真怀疑他的简介不是谦虚。
噗这种事儿也能吵起来……我也来凑凑热闹……赶快转系啊老大,你以为历史系是容易待的地方么……历史学有变态的培养周期(入门十年以上)和残酷堪比职业体育的淘汰率(章开沅带过这么多学生最后成气候的除了王奇生和桑兵还有谁?大点声我听不见)。当然淘汰率高不是什么大事儿,其他专业仔细算算淘汰率只高不低,但别的专业淘汰下来起码还能转个行,历史学被淘汰的话,真的就是被淘汰了……敝校这种国内八流大学(按知乎排法,就是清北一流中科大上交人大二流复旦哈工大三流川大同济四流那种排法,敝校妥妥的八流开外)都要招留洋的大牛了,你说土博士要怎么混才好。PKU近代史博士三十多岁在帝都拿4K的月薪,说起来真是两把辛酸泪。你说历史学能学到研究方法,在我看来中文系一点不差,你说历史学有分析能力,我说中文系培养审美能力(你知道我们系老师穿着土成什么样子么),你说历史学能培养国际视野,抱歉敝校中文系貌似明年要开始读原版文艺理论书了……或者这样简化也可以:你说历史学能学到研究方法,我说历史学完没饭吃,你说历史学有分析能力,我说历史学完没饭吃,你说历史学能培养国际视野,我说历史学完没饭吃……估计这样说下去我会完胜,虽说这样赢得实在太辛酸了……敝校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流泪不要心酸,去历史系随便拉一个人出来问TA,毕业之后打算做什么工作。当然这招不能常用,因为太贱格了,要是遇上壮汉的话,一拳爆你头都是轻的,不过历史系没有壮汉就是了,有的只是麻杆瘦猴矮冬瓜与大肚皮。当然严格来讲,历史系出来的还是有很多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当年我们那一届就有好几个,但他们念书的时候都是翘课去做实习的,或者干脆念到一半转去了商学院或是对外汉语学院……就算你撑过了变态的培养周期,活过了残酷无比的淘汰率,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混到了国内一线历史学系的教授职位,面对你的,依然是令人目不忍视的惨状。各类学术会议占去了你的大半时间,另外的小半时间被孩子和老婆占用(当然首先你要先能找到一个女朋友——至于女博士,我一向是不赞成女性读历史学博士的。与战争一样,这种反人类的事情交给男人就好了)。你要么在全国各地为了屁大点的小会议奔波劳碌,要么在办公室为了两万来块的项目经费绞尽脑汁。你的上一篇论文交了八百块的版面费,而刚刚定稿的二十万字学术专著只拿到了万把来块钱。读文献的时间要从飞机上挤,看档案的时间要从睡觉时间里挤,至于睡觉的时间,你也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再挤。你贷款买房之后就买不起车,装修时候都只敢选最便宜的材料。老婆是县城姑娘学历是普通二本大学,到了大城市只能在学校图书馆做个不需要脑子的管理员,每月拿五千多点的薪水。还了房贷之后日子就紧紧巴巴,平时女儿跟朋友逛街都只敢去打折专柜,想买件衣服都得借着生日或是过节的缘由让老爸送,家里的书倒是有满满几个架子想送多少都可以,无奈孩子更喜欢大腿一米来长的韩国偶巴。你抽七块一包的红双喜喝二十块一瓶的古越龙山,有时候迷迷糊糊的想到自己本科时候的朋友们,那些志比鸿鹄的早已混成商界精英或高级官员功成名就春风得意,那些胸无大志的也早就老婆孩子热炕头家庭和美其乐融融,甚至那些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也风流半世好不快活,至于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是活的太他妈的窝囊无聊。你想到年轻时候读过的汤因比与福柯,想到档案里那些半生潦倒半生传奇的大师与那些十步一人快意恩仇的豪杰,想到当年拿到博士学位时意气风发吹过的牛逼(“我要成为中国的布罗代尔!”),猛然清醒之后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领域最近几个新锐学者风头雄健而你的研究已经几年没有过实质性进展了——你真的不知道如何面对现在这个庸常的自己。几乎每个读历史学的人都考虑过今后的出路问题,脑子活络的早早就预备转行,脑子差点的读了硕士也去靠学历混口饭吃,总之聪明人都走了,剩下的除了家里压根不缺钱供他吃一辈子都可以随他干点什么的(当然这种人普遍去读商科才不会在历史学这种夕阳专业里转悠),就是一群死脑筋的老顽固和一群连底裤都梭哈出去的亡命之徒。前者因为太愚蠢而只知道继续读下去,后者因为投入实在太大而不得不继续读下去。在这样一群人组成的环境中,不变态就不错了,遑论成才。不过说实在的,大陆的历史学发展,也就这二十来年的事情吧。这二十来年里,虽然不敢说能跟欧美一扳手腕,但跟港台学者或者韩日学者相比,大陆现在还是不落下风的。沈志华也好,茅海建也好,田余庆也好,把他们拿到世界上,跟一线历史学家们放到一起,起码不至于丢太大的人。假如说大陆现在能称得上有个所谓“学术界”的话,那支撑起这个“学术界”的,大概就是许多像茅海建一样的“老顽固”,和像沈志华一样的“亡命之徒”吧。而每一个人都在等着另一种人的出现——就是那种真正的,一路顺风顺水读过来的天才学者,像是兰克、汤因比、布罗代尔或是斯塔夫里阿诺斯这样的,他的出现,最终会让整个历史学变得与之前完全不一样。每次想着最终会有这么一个人踩着我们这群废柴的后背凌空飞去,就感觉好像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变得有点意义了呢。所以,骚年,你还是自己定夺吧……=================================================================……哦对了题主是男的!我再给你一个转中文系的理由,那就是中文系的妹子实在是比历史系软!!!太!!!多!!!了!!!敝校当年中文系有个跟我同级的妹子,相貌可口为人有趣穿衣显瘦脱衣有肉,总之扔到历史系就是毫无悬念的系花级别,但人家在中文系里论外在美的话前三十都进不去……唉总之这个说起来更是泪,我就不说太细了,有机会的话,你可以……随意感受一下!
答主本科浙大中文系,现在社科院文学所读文艺学。反对 以及下面后面的好多回答,对这种相当典型的看法作出反驳似乎也的确是需要的,怒答一记。反驳完成了,题主想要的建议应该也就找到了。首先的问题是,对于传统文科,也即文史哲学科的学生们来说,你进大学到底想学点什么?是不是说,学历史就非得去历史系,学文学就非得去读文学专业呢?问题在于——到底什么才算是“学”一门专业?进入学术研究么?拿来充当朋友圈子里的谈资么?还是说,上个大学选个好专业然后就可以保证找个好工作平安过日子了?最怕的就是把大学当技校,把专业当限制——虽然这的确是国内大多数大学的普遍状况,但好歹你得往“好”的方面去发展是吧?然后呢,文学还是历史?在高校的专业学生培养上,在知识水平方面,对本科毕业生的要求,其实也就都是个科普的水平。这个是由国内的授课方式决定,老师的精力有限,学生又多,还走得快,教授的内容跟他们实际研究的东西相差永远大得要死。在这方面,学校划定的只能是一个让你毕业走人的最低限度,这也就意味着对老师来说动力就很缺乏了,而教学的热情毕竟有限,就看你能不能碰上“好”的老师,这个在所有专业都是一样。当然,各个高校里要求对本科生教学进一步重视(在高校的诸项事务里,教学的优先权永远是排在最后的)的呼声一直很强烈,取消考试,改用论文作为评判依据是当下实施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其它的还有各种课改方案,效果都有好有坏,不过这方面暂时略去不提。——重点是,老师在课程当中教多少,你就只能学多少了么?中文系其实有两种读法,一种是上课听下课睡考前死背,另一种……抱歉,另一种没法描述。有跟着老师端茶倒水瞎吹牛的,有组个文学社泡小正太的,有大半夜拎两壶酒去山上湖边乱走的,有窝图书馆把诗文评一页一页骂过去的,有去咖啡馆打工跟每一个路过的聊天的,有跟室友争起来从寝室门口打到教室门口的。这些我都干过。你说这些是“自学”么?大概是吧。当然,“大学”乃是“生活”,“学习”不是“上课”,作为学科的“专业”实际上能在其中占的份额很小,你遇见的人,积攒的记忆和经验,反而可能更加重要。不同的专业多少都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这个差异与其说是来自“学科”的,不如认为是构成那些专业的老师们和学生们的——这个个体差异就大了去了,去听听学长学姐的八卦,切身去感受一下比老师们跟你接触得多得多学生会、系秘书之类,根据这个来做判断,反而是比较靠谱的。好了,现在你不仅仅是想过四年大学“生活”,你还想在“学”的方面有所成就——这个其实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什么书都要读,所谓“文史哲不分家”,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来的,会把单独一个领域的信息当成整个世界的,全部都是傻逼。至于专业,不过是你的自己的兴趣以及以后要从事的研究方向而已。它应当成为你的优势,而不是你的限制。——————————————————然后,看完上面这些,你还打算“读文学”的话,那么接下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你想读出点什么来?或者说,读文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的答案既不是“我想要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也不是“文学本身就是目的”,那么读什么专业其实仍旧是无所谓的。——————————————————下面开始煽情——————————————————哦,还打算读中文啊?你觉得中文到底是在读什么呢?你以为文学只是读诗读词读小说读散文然后写点评论么?呸。这些都只不过是处在末端的文本,“读”中文系,其实只是带你去看那些面目不清的人而已。也许是写出作品的那个,也许是写出作品那一刻的那个,也许是诞生在作品之外的那个,也许恰恰是被作品所遮蔽的那个。然后去看他们的情绪、思维、感悟的过程、死亡的方式,以及他们眼中的世界。然后你知道他们都活过,并且都死了,或者正在死掉的路上。难道读其它学科就不能让你变成更好的人了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所有那些徘徊在字里行间的灵魂面前,他们都有自己的世界和自己的人格,并且几乎总是正当的。读一部作品就是进入一整套世界观念,它总会破坏一些组成你人格的认知或者边界,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就是突破你旧有世界观的过程。这当中你会遇到一些被称为“伟大”的灵魂,你自己的卑劣和渺小在他们面前将无所遁形。读中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自己有多傻逼以及怎么个傻逼法的过程。如果有一天你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傻逼,要么你是自暴自弃去跟现在徘徊在你身边的人比较了,要么你就是已经牛逼到跟整个世界都平起平坐了。然后你还得写下来给别人看,这当中还要努力装出一副自己虽然傻逼但偶尔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牛逼之处的样子。咦,你还没打算放弃么?
想快速挣钱的话,如果数学不好,还是学新闻传播吧……我觉得一个文科生,只要练好文笔和口才,再加上有想法,学什么都不重要,历史有趣,文学也有趣,除非你想搞哪一方面的研究,马上就考研了,早定早超生,千万别三分钟热头……
作为一名从哲学保研到文学院的小硕,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首先,争取更多的文学类学分并尽可能得高分。比如你可以选修文学院的各种课程或者文院老师开的全校通识课程。一来是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方便日后的转专业考试,二来是能够更熟悉文院的研究方向、水平,三来也可以拉进你和老师的关系,如果你表现出色的话会给老师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为你日后的转专业大大加分。比如我选修的几门核心课都给老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我保研的过程中他们很乐意给我提供信息和人际的支持(你懂的)。ps多选文院的课还有一个隐藏性好处,这也是我读了研究生才知道的。那就是作为本科非本专业的学生,必须补修文学本科生课程8学分,不过我在本科时学过了老师又有印象,就直接免修了~其次,你的毕业论文最好和文院专业有关。这可以让你多读相关文献,并且方便在研究生阶段深入学习。历史专业会给两古专业相近。我本科是哲学的,就选择了美学方向,针对诠释学进行研究。这为我在保研过程中和老师顺利交流都有不少贡献。而且事实证明我们专业的同学这方便的知识不及我的多,瞬间从非专业优势变成专业优势。第三就是尽可能收集资源了,包括人脉资源(文院同学,老师)信息资源(专业方向,录取情况,考试准备),顺带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术准备。比如多看专业书籍,期刊等等,这样才能在面试阶段侃侃而谈,而不会捉襟见肘。当然也有本专业保研的同学一问三不知被枪毙掉的。不过最后我还是想强调一点,你为何想转中文?看你的说法是对历史兴趣不大,喜欢写书评。作为一名文艺学的学生,我可以说文艺学的学习和研究是相当理论性的,当然你可以直接理解为枯燥,抽象。我们要看哲学,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等等经典著作,其中很多相当晦涩难懂。一学期下来能把论文写好就不错,没什么太多时间写书评。而且严肃的学术训练和写书评有非常大的不同,不可将之视为同物。你作为一名大一新生以及很多理科生都会对文学产生一种过于浪漫的想法,认为本专业的内容太枯燥无聊,而文学是感性的有趣的,所以想来研究文学。其实我更建议你多上上文院的课多聊聊天,你会发现完全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我身边就有理科转来一开始立志读博的,然后还没两个月我再见他已经是投简历实习的范儿了。另外,你有考虑过如果不读博你准备找什么工作吗?你思考过拥有文学文凭能给你的工作增色多少吗?当然有人会说我不在乎是否从事文学相关,我只想研究生读读我喜欢的专业,那我认为你来旁听就好。
这个问题正是我想问的···我突然不知道自己爱文字还是文学。虽然在读历史
不是过来人,不过身边随便一拉都是要考研的,所以知道一点。
考研是支持鼓励跨考的,换言之你之前学什么专业都不重要,只要过了初试笔试和复试面试就可以了,我们专业就有很多是跨专业考过来的。
笔试是全国统考,先考政治英语等这些公共课,再考专业课,达线了再去面试。
关键要看你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中文系考研也分很多专业什么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语言学方言什么的五花八门,你最好想好要考什么方向,再看一下学校的这个专业的水平。
你还要考虑你是考学硕还是专硕,学硕一般是科研考研招的人比较少,专硕是就业考研招的人比较多。
像我们语言学的学硕是读三年,专硕读两年。
具体你可以找学校的招生简章看一下。
最后好像楼上说的,希望题主弄清楚是喜欢文学还是真的想读中文系,因为读中文系不是只是愉快地看看书就可以了的,更多的是研究层面,写论文会愉快地吐血的。先秦诸子历史哲学思想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先秦诸子历史哲学思想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本人现于某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读大一,主修历史专业,是非师范生。我们学校的历史是很强,而且我所在的班有一定的保研名额,可是本人在进入大学之后发现自己对历史学科并没有那么强的兴趣,倒是对各类文学和文艺评论有很大的兴趣,自己也喜欢写一点关于文学类书目的书评。现在又个想法是在本科阶段辅修汉语言文学专业,争取拿到文学学士学位,不知道这样是否有帮助。求过来人指点?………………………………………………(4.21问题更新)感谢各位给我分析中文系和历史系的利弊,有如下收获:1.我个人可能只是对文学感兴趣,而非中文系。按这样来说,我只需要看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就够了;2.对于搞研究还是工作,搞什么研究,现在确实很迷茫。对于一个传统学科的学生来说,本科出来 就业除了公务员和中学教师之外没有其他的路可走(我知道是我狭隘了,但是我自己能想到的只有这些),中文系相对历史系而言在就业方面确实强一点,但这的确不是我学习中文的目的;路还是要自己走,感谢各位大神的解答
答主本科浙大中文系,现在社科院文学所读文艺学。反对 以及下面后面的好多回答,对这种相当典型的看法作出反驳似乎也的确是需要的,怒答一记。反驳完成了,题主想要的建议应该也就找到了。首先的问题是,对于传统文科,也即文史哲学科的学生们来说,你进大学到底想学点什么?是不是说,学历史就非得去历史系,学文学就非得去读文学专业呢?问题在于——到底什么才算是“学”一门专业?进入学术研究么?拿来充当朋友圈子里的谈资么?还是说,上个大学选个好专业然后就可以保证找个好工作平安过日子了?最怕的就是把大学当技校,把专业当限制——虽然这的确是国内大多数大学的普遍状况,但好歹你得往“好”的方面去发展是吧?然后呢,文学还是历史?在高校的专业学生培养上,在知识水平方面,对本科毕业生的要求,其实也就都是个科普的水平。这个是由国内的授课方式决定,老师的精力有限,学生又多,还走得快,教授的内容跟他们实际研究的东西相差永远大得要死。在这方面,学校划定的只能是一个让你毕业走人的最低限度,这也就意味着对老师来说动力就很缺乏了,而教学的热情毕竟有限,就看你能不能碰上“好”的老师,这个在所有专业都是一样。当然,各个高校里要求对本科生教学进一步重视(在高校的诸项事务里,教学的优先权永远是排在最后的)的呼声一直很强烈,取消考试,改用论文作为评判依据是当下实施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其它的还有各种课改方案,效果都有好有坏,不过这方面暂时略去不提。——重点是,老师在课程当中教多少,你就只能学多少了么?中文系其实有两种读法,一种是上课听下课睡考前死背,另一种……抱歉,另一种没法描述。有跟着老师端茶倒水瞎吹牛的,有组个文学社泡小正太的,有大半夜拎两壶酒去山上湖边乱走的,有窝图书馆把诗文评一页一页骂过去的,有去咖啡馆打工跟每一个路过的聊天的,有跟室友争起来从寝室门口打到教室门口的。这些我都干过。你说这些是“自学”么?大概是吧。当然,“大学”乃是“生活”,“学习”不是“上课”,作为学科的“专业”实际上能在其中占的份额很小,你遇见的人,积攒的记忆和经验,反而可能更加重要。不同的专业多少都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这个差异与其说是来自“学科”的,不如认为是构成那些专业的老师们和学生们的——这个个体差异就大了去了,去听听学长学姐的八卦,切身去感受一下比老师们跟你接触得多得多学生会、系秘书之类,根据这个来做判断,反而是比较靠谱的。好了,现在你不仅仅是想过四年大学“生活”,你还想在“学”的方面有所成就——这个其实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什么书都要读,所谓“文史哲不分家”,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来的,会把单独一个领域的信息当成整个世界的,全部都是傻逼。至于专业,不过是你的自己的兴趣以及以后要从事的研究方向而已。它应当成为你的优势,而不是你的限制。——————————————————然后,看完上面这些,你还打算“读文学”的话,那么接下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你想读出点什么来?或者说,读文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的答案既不是“我想要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也不是“文学本身就是目的”,那么读什么专业其实仍旧是无所谓的。——————————————————下面开始煽情——————————————————哦,还打算读中文啊?你觉得中文到底是在读什么呢?你以为文学只是读诗读词读小说读散文然后写点评论么?呸。这些都只不过是处在末端的文本,“读”中文系,其实只是带你去看那些面目不清的人而已。也许是写出作品的那个,也许是写出作品那一刻的那个,也许是诞生在作品之外的那个,也许恰恰是被作品所遮蔽的那个。然后去看他们的情绪、思维、感悟的过程、死亡的方式,以及他们眼中的世界。然后你知道他们都活过,并且都死了,或者正在死掉的路上。难道读其它学科就不能让你变成更好的人了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所有那些徘徊在字里行间的灵魂面前,他们都有自己的世界和自己的人格,并且几乎总是正当的。读一部作品就是进入一整套世界观念,它总会破坏一些组成你人格的认知或者边界,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就是突破你旧有世界观的过程。这当中你会遇到一些被称为“伟大”的灵魂,你自己的卑劣和渺小在他们面前将无所遁形。读中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自己有多傻逼以及怎么个傻逼法的过程。如果有一天你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傻逼,要么你是自暴自弃去跟现在徘徊在你身边的人比较了,要么你就是已经牛逼到跟整个世界都平起平坐了。然后你还得写下来给别人看,这当中还要努力装出一副自己虽然傻逼但偶尔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牛逼之处的样子。咦,你还没打算放弃么?
先回答题主的问题吧,历史系学生想学中文,先要搞清楚你是想学中文系,还是只是对文学感兴趣。如果是前者,你想学习中文系,那就可以看成想做文学研究,偏向于学术研究领域,而后者的话,中文系虽然不培养作家,但是相对于个人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中文系可以提供系统完备的写作理论和文艺学理论,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何准备,其实抛开你选的历史专业,学习中文系的人不需要什么基础,只要是中国人,接受过高中教育,有一颗上进心和不那么容易放弃,足矣。如果只是辅修,那么跟着老师走吧,听不懂的可以多问问,课后就需要都看书了,注意,这里指的书包括小说但不限于小说,古文,论文集,学术著作,太多了,千万别只看小说和文学著作,中文系没那么狭隘。刚刚下了文概课,刷知乎就看到了 同学的回答,想替中文系说点话。 历史系能学到的真东西比中文系能给你的多多了。历史系能够学到学术研究方法,分析能力,国际视野,etc。阅读量比中文系只多不少。中文系能学到的?除了多背几首破诗以外就是拽几个看上去很厉害的名词而已。作为爱好的话,直接自己找书读就足够了。
我其实不是很赞同,中文系,是中国语言文学系的简称,顾名思义,中国语言文学,那已经不能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了,有的人穷尽一生也难窥其一角。说大了,不好意思,习惯装13了。学术研究方法,分析能力,国际视野,难道在中文系学不到?我看不见得。我的文概老师经历过文革,教书超过四十年,曾在高丽大学任教,精通中英韩日德语。他给我们讲文概的时候,基本不按书上来,只是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生活小事给我们讲述,偶尔夹杂着他当年的事迹,好不夸张地说,生动而不枯燥。这些东西光看书,而且是看那种大本大本的关于文艺学理论的书,是学不来的。我没学过历史系,也无意将历史系与中文系放在一起对比,但是我觉得,抛开学校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来说,能学到的东西上,中文系绝对不会比历史系逊色。最后加一句,如果只是爱好文学,倒不用大费周章学中文系,自己看书的确够了。
别学中文,真的。历史系能学到的真东西比中文系能给你的多多了。【在外人看来】Happy? 你们的理解能力有那么差么?嗯?中国学人文的高材生们?历史系能够学到学术研究方法,分析能力,国际视野,etc。阅读量比中文系只多不少。中文系能学到的?除了多背几首破诗以外就是拽几个看上去很厉害的名词而已。作为爱好的话,直接自己找书读就足够了。较下真吧。中文系本科能接触到的,真正碰到“学术研究”的边的课程,至少在窝的学校是没有的。比较文学?就是介绍几个概念;文学理论?还是介绍几个概念。考试的话,主要考背诵这几个概念。——真正的研究,对不起,请在研究生课程中学习。至于中文系学生津津乐道的文学史课程,窝相信只要是一个有阅读能力人,自己阅读相关书籍,只需要三个月时间就达到一个还不错的学校的中文系学生水平的平均线以上。是的,你们的中文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blabla,问题是哪个专业要扯起淡来不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好的老师?窝身边的好老师看起来也不少鸭。窝的导师在剑桥访问过,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有独到的见解;窝的当代文学史老师是某年华中吃饭大学的学生领袖——他们人生阅历丰富多彩又如何?结合自己的体验讲课(抱歉)跟说评书有本质区别么?虽然他们的课程很好玩,但是认真想来,对窝的提高并不是很大。这两年里,真正影响窝的是一位大三的历史系学生。而且,说回来,历史系好老师又少么?至少在窝指出的这几个方面,他们要专业得多。中文系相比历史系当然有优势,但是这个优势是在就业方面的——你可以在应聘编辑记者等职业方面获得一定的先机。如果为了就业而换专业,(继续抱歉)傻子才会选择中文系。窝接触的中文系学生有一个通病:好高骛远,对自己所学专业感觉良好,自我感觉尤其良好(好听点说就是“书生意气”)。一部分学生更是酸气纵横,令人讨厌,填两首狗屁不通的词,穿一件床单裁的衣服,大袖一振,跟同伴嚷嚷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有理有据的,再一振,说应该取消高中数学教育。至少在窝校,这不是个别现象。跟这样的人混在一起,自己又能得到多少提高呢?回到正题,题主泥今年才大一,别在大一就把自己的路决定了,没有意思的。牢骚:真不知道为啥那么多人觉得中文系好的,这就是窝在中文系的血泪体验啊!一个思考,知乎人文科学高材生(985大学本科,牛逼985大学读研)吵架模式:1 我们学的包括xx、xx、xx(摘自该学校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案),都是牛逼课程,你不懂了吧嘻嘻嘻哈哈哈2 我是xx大学 (985大学本科,牛逼985大学读研)就读的,是不是很牛逼啊嘻嘻嘻哈哈哈哈3 你没有逻辑,你读书太少,你傻逼,你针对我,别逗了你就是针对我4 拉黑
见得问题不好,提鼠标改去便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学研究生就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